导学案中的设问

2024-06-19

导学案中的设问(精选6篇)

导学案中的设问 篇1

导学案教学法的出现是历史教学深入改革的产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模式。另外,探究性问题的设置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究竟该如何把握问题设计的技巧,做到恰到好处?本文重点进行以下三点探讨。

一、从课本出发,使问题更深入

高中历史导学案教学法离不开自主探究和问题分析。而一切问题的展开都需要紧紧围绕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并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看待问题,逐步探求历史的真相,找到最本质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一定要从课本出发,并超越课本,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

例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有人说‘新航路打开了世界市场’‘新航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相互交流’‘新航路是欧洲殖民者的掠夺之路’‘新航路扩展了人类的思维空间’等等,你是怎么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呢?”教师提出的这四个方面其实是新航路的四个影响,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用科学、正确的理论,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这样的问题更具有思维性。

二、从真实的历史事件出发,使问题更贴近现实

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教学载体,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如果问题的设计单纯是为了证明教材的正确性或者科学性,那么问题就会失去创新;相反,如果问题设计在肯定教材的基础上延伸教材,就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认知,所以教师设计问题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出发,并尽可能地采用全新的视角。

例如在学习《北洋政府时期的再认识》这课时,教师设计了如下探究题。

材料:……中国棉纺织商业在有利的市场环境下过多的设置厂房,导致超过了市场容纳量,这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个导致中国棉纺织业遭受重大挫折重要原因。———杜恂诚《对北洋政府时期工商业发展的误解(上)》

探究的问题:作者认为“一战”过后棉纺织业惨遭挫折的原因是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

众所周知,“一战”之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遇到挫折。从政治角度上来说“帝国主义的卷土重来”是主要原因,也是课文中对此问题的解释,教师如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将市场的饱和程度考虑在内,得到的答案可能就是另外一种。这种解题方法,有利于学生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更加全面了解到民族工业发展、兴盛、失败的全过程。

三、从现代化的目光出发,使问题与时俱进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历史观,而历史观简单地说是当代人对历史的评价和看法。教师若把问题和全新的历史观结合,使问题更加贴近当代人的思维模式,将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例如在学习“清末新政史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探究题。

材料一:自1901年至1905年之间,清政府连续下发了很多关于 “新政”的圣旨,“新政”的内容包括筹集军饷、征召新兵、嘉奖实业、振兴商业、开办学堂、吏法改革、重编律法、废除科举制度。

材料二:技术问题仅仅是现代化中心的一部分,其真正的目的是营造一个可以让文化、科学和技术能够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探究问题:仔细阅读材料,试分析清政府时期社会环境对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哪些建议?

这个问题的设置,一方面要求学生结合材料阐述社会环境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有清晰的解题思路;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当时的社会背景带给人民大众的好与不好,让学生在现代生活的启发下,去体会清政府19世纪90年代初社会的发展状况。这个问题的设置就是在立足当代的前提下探究历史,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教师学会设计历史探究性问题的技巧,提出所需要探讨的问题、目标,制定科学的探讨步骤的导学案教学,能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导学案中的设问 篇2

[关键词]导学案探究性问题设计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88

导学案教学法的出现是历史教学深入改革的产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模式。另外,探究性问题的设置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究竟该如何把握问题设计的技巧,做到恰到好处?本文重点进行以下三点探讨。

一、从课本出发,使问题更深入

高中历史导学案教学法离不开自主探究和问题分析。而一切问题的展开都需要紧紧围绕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并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看待问题,逐步探求历史的真相,找到最本质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一定要从课本出发,并超越课本,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

例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有人说‘新航路打开了世界市场‘新航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相互交流‘新航路是欧洲殖民者的掠夺之路‘新航路扩展了人类的思维空间等等,你是怎么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呢?”教师提出的这四个方面其实是新航路的四个影响,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用科学、正确的理论,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这样的问题更具有思维性。

二、从真实的历史事件出发,使问题更贴近现实

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教学载体,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如果问题的设计单纯是为了证明教材的正确性或者科学性,那么问题就会失去创新;相反,如果问题设计在肯定教材的基础上延伸教材,就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认知,所以教师设计问题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出发,并尽可能地采用全新的视角。

例如在学习《北洋政府时期的再认识》这课时,教师设计了如下探究题。

材料:……中国棉纺织商业在有利的市场环境下过多的设置厂房,导致超过了市场容纳量,这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个导致中国棉纺织业遭受重大挫折重要原因。——杜恂诚《对北洋政府时期工商业发展的误解(上)》

探究的问题:作者认为“一战”过后棉纺织业惨遭挫折的原因是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

众所周知,“一战”之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遇到挫折。从政治角度上来说“帝国主义的卷土重来”是主要原因,也是课文中对此问题的解释,教师如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将市场的饱和程度考虑在内,得到的答案可能就是另外一种。这种解题方法,有利于学生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更加全面了解到民族工业发展、兴盛、失败的全过程。

三、从现代化的目光出发,使问题与时俱进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历史观,而历史观简单地说是当代人对历史的评价和看法。教师若把问题和全新的历史观结合,使问题更加贴近当代人的思维模式,将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例如在学习“清末新政史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探究题。

材料一:自1901年至1905年之间,清政府连续下发了很多关于“新政”的圣旨,“新政”的内容包括筹集军饷、征召新兵、嘉奖实业、振兴商业、开办学堂、吏法改革、重编律法、废除科举制度。

材料二:技术问题仅仅是现代化中心的一部分,其真正的目的是营造一个可以让文化、科学和技术能够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探究问题:仔细阅读材料,试分析清政府时期社会环境对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哪些建议?

这个问题的设置,一方面要求学生结合材料阐述社会环境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有清晰的解题思路;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当时的社会背景带给人民大众的好与不好,让学生在现代生活的启发下,去体会清政府19世纪90年代初社会的发展状况。这个问题的设置就是在立足当代的前提下探究历史,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教师学会设计历史探究性问题的技巧,提出所需要探讨的问题、目标,制定科学的探讨步骤的导学案教学,能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由天武.浅谈我对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认识[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5) .

[2]宋殿军.使用“导学案”的一点浅见[J]. 新课程学习(下),2014(6) .

导学案中的设问 篇3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导学案中预习导学具有非常高的教学价值,因为它完善了传统授课模式中一些较为落后的方面,换之以新的生命力,预习对于初中英语学习,尤其对八年级的英语来说仍是必不可少的,预习为接下来的课堂埋下伏笔,预习导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后面的学习。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意义就在于此,它对于初中英语课堂的价值远远大于我们所想,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是我们高度重视并应广为推崇的教学模式。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预习现状分析

纵观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预习情况,主要研究对象是八年级学生,我们深入了解后不难发现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对预习的作用没有充分认识到,也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很好地进行预习。探究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师层面。

在很多老师看来,“教学”就是“教”和“学”,老师的主要责任就在于“教”,而这个“教”指的就是课堂上的授课,所以他们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课堂教学上,认为它才是最重要的。老师们认为只要自己讲课讲得好,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会愈多,过分重视课堂所造成的后果就是相应地忽视了前期的预习。虽然也会告诉学生要提前预习,但是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在对预习的要求不是很明确,或者就是对预习的监控度不够。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不会太重视预习,因为毕竟老师也没有严抓预习这方面。

2. 学生层面。

可能是因为老师对待预习的力度不够,没有强烈要求学生做好哪些预习工作,所以部分学生就受此影响,忽视了预习的重要性。还有就是在很多学生看来,预习作用不大,毕竟上课时老师还会再讲一遍,那么前期预习就相当于在做“无用功”,不过是浪费时间之举罢了。他们存在着这种错误的认知,内心深处就对预习有一种抵触心理,就不愿意去预习,不愿意“浪费”这个时间。这样就会使得课堂学习导入慢,学生反应慢,学习状态不够好,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步伐,导致英语学习成绩不佳。

二、导学案中预习导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导学案教学法指的就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案,是通过在课堂内外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从内心深处喜爱它,愿意主动去学。这种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必要的,特别是八年级的学生,处于中间位置,没有了七年级时的新鲜感,也没有九年级面临着的巨大压力,他们就更加需要这种兴趣了。预习导学就是导学案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是后期教学工作的先导,若是没有预习,学生对后面的内容可能就不会掌握的太好,难以跟上进度。英语老师只有深刻认识到这点,知道预习导学的价值所在,在课堂上大力推崇这种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才是对他们最有利的。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英语成绩好的初中生,必然有在上课之前认真预习的好习惯,所以他们才能在课堂上轻轻松松跟上老师的步调,对所学知识能够轻易理解。导学案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可以拥有主动意识,真正地将学习看作自己的事业,预习导学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通过这种预习导学,学生不仅对接下来的正式学习有了良好的基础,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对一些事情的处理。所以,导学案中预习导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对学生的学习和进步都有无比重要的价值。

三、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性策略

1. 巧设预习导学情境,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预习导学对于这节课来的授课说意义非凡,因为一开始的预习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这堂课的初步掌握情况,反映出他们的学习态度。要怎样在最初就让学生愿意预习呢?首先肯定要给他们设置好的预习导学情境,有那样吸引人的氛围才能让学生内心深处迸发出那种对预习的渴望。所以老师应该要在最开始巧设预习导学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例如,仁爱版八年级英语教材中会学到《Food Festival》,如果是中文的话,这对于大家来说应该是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所以老师就要利用这点,可以在预习的时候先给大家渲染一种浓浓的食物文化氛围,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出各种食品,带领大家进入那样的情境中,一下子就让学生走进书本,愿意去预习。有了这样的预习想法,他们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就能进行预习工作了。巧设预习导学情境,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性。

2. 开展预习导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预习。

预习导学活动对于初中英语预习来说实在是很重要的一项,因为英语的语言性,就决定了它的学习方式不能太枯燥无味,否则是埋没了这门学科的优势。既如此,老师在预习导学中就要根据此特色,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学生立足于书本却脱离它,不能照本宣科,囿于传统,而要鼓励学生自主预习。例如,仁爱版八年级英语教材中有一课是《Our Clothes》,在进行这课的预习时,老师可以很好地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让大家说说自己身上的衣服,还有就是谈谈一些设计灵感,再进一步谈论他们喜欢的服装颜色啊、款式啊,总之就是通过具体的活动,先让学生接触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这是一种侧面的预习导学,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说你要去预习,而是借助于这些小活动,达到预习导学的效果,鼓励学生自主预习。这种预习导学活动,创设了非常好的预习铺垫工作,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他们对预习就不再是反感或者存在错误的认知了。开展预习导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预习,实现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性。

3. 设置问题进行预习导学,激发学生全面思考。

问题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若是没有问题的引导,学生就不会积极思考,去找寻问题的答案,那样对于知识的理解也难以进入更深层次。英语虽然不用像数学那样做很多的题,虽然没有那么多的问号要去解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英语学习就可以不依靠问题了。反之,在初中英语预习中,老师还是要多向学生提问,设置问题进行预习导学,借此激发学生全面思考。例如,仁爱版八年级英语教材中会学到《Feeling Excited》,这是对情绪的一种学习,老师根据这一主题内容,完全可以设置很多问题,对预习导学进行辅助,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预习。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多设计一些问题,只要有这些问题,学生就会被这些问号羁绊住,就想要去知道答案,就会主动地去探索、预习,积极思考,想得更多、更全面。长此以往,学生的探知欲以及求知心都会上升,对预习就更有兴趣,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设置问题进行预习导学,激发学生全面思考,促进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性。

4. 检查预习导学效果,客观评价学生的预习。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所谓预习,不是说看过一遍课本就可以了,也不是只要知道了它大体讲的内容是什么就够了,还要懂得更多,以一点扩散到线、面,从多个角度感悟,这样才是充分发挥预习的最大作用。很多学生在预习英语时,总是会囿于“主题”这两个字,以为只要掌握好它的大体内容就足矣,其实不然,还要多读、多悟,要进行深入的预习。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老师就要对他们的预习进行检查,客观评价学生的预习效果,为后期预习准备。例如,仁爱版八年级初中英语教材中有一单元是《Our World》,这样一看我们也就知道它讲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世界的,所以有些学生在预习时就只是简单看一下其中的文章,不会仔细去探索更多。所以老师必须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查,知道他们在预习的时候都做了哪些工作,检查预习的效果如何,客观评价他们的预习,对他们通过预习的所学所知,要有公平全面的点评。只有做到了这点,学生以后才会真的用心预习,不会仅仅走马观花地过一遍,而是带有目的、真正去进行预习。检查预习导学效果,客观评价学生的预习,提升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很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有效性,帮助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分析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预习现状,探索学生不爱预习的原因,思索后知道了导学案中预习导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大意义,所以老师们应该相应地采取一些策略,从而充分发挥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性。让预习成为一种习惯,让兴趣成为前进路上的推动力,让主动成为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通过导学案中的预习导学,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突破,最终实现课堂最佳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宫丽艳,王忠莉.谈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性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1(12):40-40.

[2]韩利彩.浅谈初中英语导学案在预习中发挥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c版,2014(5):120-121.

浅谈语文导学案中质疑环节的设计 篇4

一、 导学案设计与使用之现状

导学案设计与使用在实际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新瓶装旧酒”。

教师在导学案的“课前预习”及“课堂教学”环节中按照其教学需要(而非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了详尽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刻板地执行着导学案上设计的内容,按部就班,条分缕析,与传统的教师掌控课堂的教学模式毫无区别,完全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这个由教师设计的封闭学案、由教师主导的封闭课堂组成的新的封闭系统中,成了新型学习方式下的新机械学习者,学习兴趣和热情再次受到抑制和影响。

二、导学案中质疑环节的设计及其优势

(一)导学案中“课前预习”部分加入质疑环节的设计。

因此我们不妨在导学案的预习部分加入学生自主质疑的环节,给学生充足的思维时间与空间,摆脱桎梏,自由驰骋,让学习成为他们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

优势一,激发学习兴趣。质疑环节的存在,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带着思考与文本、与作者对话,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会驱使他们认真读书,积极思维,而学习中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同时学生对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非常希望能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解决。教师如能把握好这一时机,将教材需要与学生质疑相结合,通过同伴互助、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等多种方式释疑并适时组织教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主动质疑的能力,更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成就感。

优势二,促使课堂高效。导学案中预习质疑环节的设计,使教师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中测知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维的障碍,从而抓住重点、难点,重新确定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这样更具有针对性,新颖性,也更能吸引学生。同时课堂的教学是学生课前所学所思的延伸。此时的学生已不是对课堂内容无所知,完全陌生的人,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建构基础,充满学习的欲望;此时的课堂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达到学习的更高层次。作为教师也避免了平均使用力量及主观主义的倾向,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好。

(二)导学案中“课后总结反思”部分加入质疑环节的设计。

如果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那么在预习课文时将会发现很多疑问,这些疑问,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导学案的“课后总结反思”部分开放性地设计“自主质疑”环节,做到有疑必问,无疑总结反思。这既是对“自主质疑”型预习性作业作有机补充,也是对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质疑意识及学习热情的保护。质疑是教学的开始,质疑是教学的主线,教学的最终结果绝不应当是用所传授的知识完全消灭疑问,而应当是在初步解决已有疑问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新疑问。

优势一,提高自学能力。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对于预习中的质疑,课堂上未能解决或未能彻底解决,甚或是课堂上又生成了新疑问,他们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及时从课后反思质疑中获知,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他们不断研究文本,研读课外书,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获取新信息,自主释疑。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指引他们继续探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优势二,增强创新意识。“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一门艺术。”可见,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在“教育是传授知识的方式”这一认识层面,而是把教育看作是人类文明再创新发展和技能提高的有效途径,彰显教育本来面目。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可见,学生质疑意识的养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传统的教学中,师生关系被紧紧束缚在师道尊严不容触犯的关系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学生则沦为教材的附庸,模仿与服从成为学生遵守本分的象征。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又将培养和造就怎样的国之栋梁?更不要说创新人才的培养了。课后质疑环节的设立旨在打破这种所谓权威的统治,鼓励学生对教材的知识、对教师的讲解、对已有结论质疑,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不唯师”“不唯书”“不尽信书”,我们的教育才会迅猛发展,更好地推动现代教育的创新发展。

三、质疑方法的指导,提升质疑能力

当然,呵护学生勇于质疑的积极性并不等于不重视问题的质量。刚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许比较简单、浅显,教师可以把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哪些问题提得好,哪些提得不好。对于相似的问题,让学生加以比较,哪一种表述方式更好,从而找到质疑的方法 或者教师可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入手,深入地指导质疑方法。如从课题的含义、作用(因为课题往往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和灵魂),从重点、难点语段的理解,从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从看似矛盾之处(这往往是作者匠心独具之所在),从情节发展、结构安排等等多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先让学生勤于质疑,再引导其善于质疑,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功夫定不负有心人,学生的质疑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就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大疑则大进。”导学案中质疑环节的设计,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开发智力,提高能力,更好的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主动获取和掌握新知识,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无论是课前预习质疑,还是课后反思质疑均应成为导学案中的常规作业,并把它管理好,这项工作是有积极意义的!

导学案中的设问 篇5

但目前的现实是多数教师忽略了预习教材的重要性,似乎对学生自主预习不抱任何期望,也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预习,事实上,这就如同娃娃学步,妈妈不放手怎能锻炼孩子的能力. 笔者认为教师编写合理有效的预习案, 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预习案就是培养预习习惯和方法的一种重要手段. 下面就预习案的编写作简单阐述.

一、依托课标,引导学生解读教材

每一个问题的设计,均应依附在课标要求及教材编写意图上,不该是编者自己经验的简单随便罗列,即做到有的放矢.

如在《分式》预习案中,对分式的概念 我设置了 如下问题:1. 分式的定义中有哪些关键条件? 2. 你是如何辨别分式和整式的? 3. 分式概念的形成中蕴含着一种类比思想,你觉得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思想? 在结合书本思考这几个问题的同时完成书上的做一做1,在练习中体会分式的定义. 在新授课中,我直接让学生汇报预习结果,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在预习时要学会从教材中找答案, 并在书上作出标注.另外,我又补充了其他几个代数式,例如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出其辨别的关键点. 在打开思路后, 学生也提出了1 +1/x是分式吗? 学生间立马出现了分歧和困惑,我适度引导你认为(x + 1)/x是分式吗? 学生马上说是,聪明的学生也立马反应过来1 +1/x其实就是(x + 1)/x的另一个写法.

再有, 学生对课本例题的预习往往只会泛泛读过便罢,看不出问题和疑点, 但这些例题恰恰是极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它们的难度通常不大,多是对所学新知识的简单利用,学生在理解概念、定理及公式的基础上,完全有能力自己尝试去解决例题并做好记录.

如在《分式》例1的预习中,我设置了如下问题:

1. 理 一理

2. 例 1(2)中分式值为零的计算可分哪几步 ?

3. 在分式(|x| - 3)/(x - 3)中,当 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 0?

通过表格的梳理,学生对分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对分式值为0如何判断字母的取值时,有很多学生只是看完答案就了事, 不去细究其原因或书写要求,所以我特意设置了问题2,要求学生在预习例题时,带着两个问题去预习1例题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2新知识点在例题中是如何运用的? 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理解新知识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如此设置, 学生对第3个问题的解答就游刃有余了.

在预习案的铺垫下,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做到记、思、做结合,而不是一味地做题. 教师也可在新授课时指导学生如何从教材中找出要点,如在归纳分式值为零字母取值的计算步骤时,部分学生不善于总结,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再次回到书本,逐条总结出其知识点. 几次操练下来,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必会有所提升. 如果产生了疑问和困惑, 学生也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这样既节省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充分探讨的时间,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更具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备.

二、分层设计,提升学习热情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如在设计《平方差公式》预习导学案中,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成三等:模仿性作业、理解性作业、探究性作业. 具体设计如下:

1.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是什么 ?

2. 请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计算下列各题.

(1)(x - 1)(x + 1) (2)(x - 1)(x + 2)

(3)(y - 3)(y + 3) (4)(2y - 1)(2y + 1)

(5)(s - t)(s + t)

3. 根据上题计算结果 , 请你猜想 (a + b) (a - b) =_____.能用文字语言来叙述吗? 这个等式我们称为____.

4. 在 (1)(x + 3)(x - 3)、(2)(2s + 3)(3x - 3)、(3)(y + 5)(y - 5)、 (4) (-y + 5) (y + 5) 四个算式中 , 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____(写序号).

5. 平 方差公式 (a + b)(a - b) = a2 - b2 中 ,等 式的左边具有什么特征? 等式的右边又具有什么特征?

6. 如图 ,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 ,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 可以将余下部分剪拼成一个长方形, 你能画出这个长方形吗?并能根据两个图形面积的关系验证平方差公式吗? 你还可以将余下部分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吗?

7. 你预习后有什么疑惑的吗 ?

在这节课的预习作业中, 题1至题3属于模仿性作业,我安排了一些旧知准备和课堂要学的法则的简单应用. 题4至题5属于理解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再加工”,而题6至题7属于探究性作业,要求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加工”,有很好的综合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因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教师对预习效果不能强求都达到相同的水平. 我个人认为: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判断方法,也就是对待学习差的学生,他们只要把旧知准备和本节最基本的概念填写好,就要对其多加鼓励,像比以前写得工整或者有一定难度的概念都写好了,那更要好好表扬.对程度较好的学生,就要对他们提出高一些的要求,要让他们从预习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但是教材中一些探究性的较难回答完整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学生未能解答或解答不完整而加以斥责, 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外要积极鼓励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 既可以是预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其他的想法或要求,以待第二天到校找同学或老师解决. 总而言之,要给他们留有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没有被束缚的感觉.

三、及时反馈评价,优化教学过程

预习应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之间的一座桥梁. 教师要重视预习作业的反馈,以便确定当堂课的重难点、课堂知识容量和教学进度等,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使课堂变成师生间双向交流的场所.

但教师也要认识到,没有经过认真分析、仔细权衡的预习很可能会干扰教学,学生如果通过预习简单、直接地接受了书本上的知识,那么课堂上的探究、质疑会显得形式,阻碍了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 而如果学生遇到了复杂繁琐的内容, 则可能会产生错误认识甚至丧失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因此,教师不仅要设计好有价值的问题和习题,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更要灵活面对学生的预习结果.例如我们可以将学生的一些错误转化为数学素材, 如学习“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时 , 学生往往只简单叙述“三线合一”,以致在书写时中也遗漏了等腰三角形这一大前提,如图1,学生写道 :∵AD⊥BC,BD = CD,显然这是不对的 . 因此 ,在上新课时,我通过反例图2来说明他的错误,告诉他忽略了等腰三角形的条件. 通过这一反例的展示,学生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 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质量适时的给一个评价,比如A、B、C、D等,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清楚自己的预习情况,第二也可以让学生之间展开竞争,长期下来,学生即便不用导学案也会自觉地预习新课.

四、结束语

导学案中的设问 篇6

一、选择有时代感和现实感的情境, 激发探究欲望

叶圣陶先生说“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 情境设计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情境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情境”越是贴近“现在”, 情境的时代感越强, 学生越是感兴趣, 学习的效果越好。例如:在学习必修二《政治生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这一框题的内容时, 正值“两会”召开期间, 我就选取了最新的时政材料作为情境。

(一)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010

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 2939名人大代表肩负神圣使命出席盛会。

(二) 2010年3月14日9时,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

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会上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 关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草案,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的决定草案, 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关于确认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李东生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草案。

好奇心是学习的催化剂, 在这两个情境中, 学生立马对“人民与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关系”、“近3000名代表就能代表人民的意愿吗”、“全国人大是权力机关, 具体有哪些职权”等问题产生了兴趣, 实践证明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感的情境,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选择能揭示知识产生背景的情境, 促进深刻理解

情境可以促进探索和创造。政治学科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对于学生的理解还是有困难的, 因此, 创造恰当的情境, 从新旧知识的契合点和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 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体悟抽象的关系、原理,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是非常必要的。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 对它的理解要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入手。为帮助学生的理解, 我选择了下列情境。

从2008年1月初到1月底, 31个省区市先后召开省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先后召开选举会议, 台湾省籍同胞民主推荐产生协商选举会议成员并召开协商选举会议, 中国人民解放军召开军人代表大会会议, 采用差额选举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分别选举产生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0年3月14日9时,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第一项议程, 表决《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草案) 》, 最终以赞成2836票, 反对36票, 弃权25票高票通过。

三、选择具有正面影响的情境, 引导价值取向

准确把握教材的感情基调和实质性内容, 这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中学思想政治不仅要传授政治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情境作为影响学生的一种现实力量, 我们应当选择正面的材料来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爱美。如在学习“人大代表的权利与职责”这一知识点时, 我选择了最典型的具有感染力的申纪兰的材料。

1953年,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基层选举, 24岁的申纪兰当选为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是山西一个“没有土, 到处都是石头”的贫困山区农业合作社的生产队长。当她的姐妹们还为不幸的婚姻和沉重的家务而痛苦时, 她提出了妇女应该和男人享受一样的工作权利和报酬。她的建议后来导致了新中国在《劳动法》中规定:男女同工同酬。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 请你谈谈对人大代表角色的认识。

这段情境在学生心里引起激荡, 学生还通过网络了解了更多关于申纪兰的事迹, 并在课堂上展示。从学生的眼神和神情, 不难看出他们由衷的佩服, 他们对人大代表角色的崇敬。一个成功的情境会在学生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

对于创设情境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 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 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 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 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 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 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上一篇: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下一篇:水稻全程机械化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