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问

2024-06-20

课堂设问(精选12篇)

课堂设问 篇1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要想更好地解放我们的学生就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 提高课堂效率。有效地科学地提问, 能让课堂充满活力, 富有激情,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数学问题,时机,内容

最近听了一节本组的前辈的数学课, 听完之后我感触颇深, 为他的层层设问所吸引。他是高中数学老师, 我在高中时代就特别喜欢听他的课。现在仔细想想, 我觉得应该是课堂上的一个个恰到好处的、充满挑战的问题吸引了我。好的提问, 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为此,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科学的提问。

一、问题出现的时机要选择好。

数学课上常有一个环节叫“问题情境”, 即通过问题来引入课堂。问题不仅使课堂的开场白不那么苍白无力, 最重要的是引起了学生的关注,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整节课开了个好头。如在讲“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这一课时, 可以这样引入:在古印度, 有个名叫西萨的人, 发明了国际象棋, 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 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个方格上, 第一格放1粒小麦, 第二格放2粒, 第三格放4粒, 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 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 结果出来后, 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接着问:同学们, 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创设这个问题情境的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

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 已经获得了一些知识或者掌握了某种方法, 这个时候如果抛出一个问题不但能巩固刚学的知识, 更能让学生进一步去思考, 避免思想开小差。如在讲“双曲线定义和标准方程”时, 在得出定义后, 可提出一些问题: (1) 定义中的小于|F1F2|换成大于|F1F2|或等于|F1F2|, 轨迹是什么? (2) 定义中去掉“绝对值”, 轨迹是什么? (3) 定义中的常数为0时, 轨迹是否存在?

当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较分散, 不够专心时, 好的问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当某个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丧失信心时, 设计一个他能够解决的问题让他来回答, 再配以鼓励性的话语, 说不定就能挽救这个学生。课堂最后的总结性提问能帮助学生巩固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如: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二、问题的内容要选择好。

首先, 问题不能过浅, 也不能过深。既不能让学生一看就会, 又不能让学生都不知如何回答。既要使学生的思维向教学目标靠近, 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使学生“跳一跳, 够得着”。对于必须解决的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它们分解开来, 逐个提问。如在研究含参数不等式问题时, 有这样一个题目:已知函数, 其中a>0, 若在区间恒成立, 求a的取值范围。这时老师如果直接问该题应该如何解大部分学生会不知所措。但如果把它分解开来, 如: (1) 不等式在什么条件下成立? (2) 求a的取值范围的关键是什么? (3) 如何利用x的取值范围求a的取值范围?经过回忆分析、思考, 学生就较容易下手。将一道数学题的问题进行分解, 所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 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使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可以获取新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 解决了数学问题的难点, 发展了思维能力, 同时让学生对问题的实质和转化加深了理解。

其次, 问题要有层次性,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一些复习类的、总结类的问题让C层次的学生回答;对于一些现学现用的, 已经分解了问题让B层次的学生回答;一些举一反三的, 寻找规律的, 探求其他解法的问题让A层次的学生回答。

再次, 问题的语言要明确。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谨、简洁, 符号化。提问语言既要顾及数学这种特点, 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 不能含糊不清。比如:“观察这两个数列, 发现了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学生不好回答。究竟是指每列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数量关系, 还是指两列数列对应项之间的数量关系呢?是研究每列数列趋向无穷时的特征, 还是考虑每列数列之和趋向某一常数?还比如:“看到此题, 你能想到什么?”对于这样的提问, 学生在回答时往往无从下手。

最后, 问题要有启发性和创造性。好的提问能激发不同角度的思维, 因而也有各不相同的回答, 涉及的知识面宽广, 综合性强。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好的提问, 需要老师做有心人, 精心设计问题, 把问题设在重点处, 关键处, 疑难处。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对函数的定义的认识, 可以问:“你是如何理解定义的?”或“你觉得定义强调了哪些条件?”而不是问:“你怎样理解A集合中每一个元素与B集合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这两个条件的?

另外所提的问题要有必要性。如:对不对啊?好不好啊?行不行啊?等等。这些问题是没有价值的。这种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斗志”, 无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 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益。还会让学生养成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

三、回答问题的学生要选择好, 热情鼓励不可少。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是问题的核心, 因此如何恰当地选择合适的学生来回答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在设计问题时, 脑海中就应该浮现出:这个问题应该让我们班谁来回答, 这个问题谁回答可能会有困难。这绝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不仅要建立在对问题本身的认知上, 还要建立在对自己所教的学生非常了解的基础上。要想做到这点, 平时就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及表现。课堂提问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启迪, 要使人人主动进取, 使课堂变成学生施展才华、相互竞争的场所。

要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评价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部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 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因此, 我们更要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 在评价时应带着浓浓的情感, 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如答对了, 我们可以激励:“你真行!”“你的想法和老师想的一样!”如果答错了, 我们可以鼓励:“没关系, 你是爱动脑筋的学生。”如果答得很有创意, 我们更可以表扬:“真厉害!”“老师都没想到!”切不可对学生的回答不作回应, 让学生认为回答正确与否都一样, 大大降低了提问的成效。

总之, 课堂提问要做好充分准备, 从提问时机的选择到该提问的内容, 再到选择回答问题的对象;从收听反馈信息到讲评, 都要心中有数。切不可有口无心, 随意而问, 使提问流于形式。提问是一门艺术, 是一项技能。对于什么时候发问 (开头、结尾、精彩处, 升华点) , 问什么 (知识点、思想方法、其他解法) , 问谁 (优、中、差面面俱到) ;学生答错或回答离题太远如何往回引导, 等等, 都需要精心策划, 认真考虑。特别是课堂应变提问, 更应该有的放矢, 绝不能随意发问, 仓促上阵。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不断地思考与总结, 不断地交流与学习。这样的课堂才能吸引学生, 这样的课堂才能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向进.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J].数学教学通讯, 2011.3.

课堂设问 篇2

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求执教者的心里要有“学贵在疑”的基本思想,并把这个基本思想贯穿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具体说来,就是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关于提问,我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堂设问的科学性

课堂设问的科学性,指执教者首先要了解教学对象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育对象的生活阅历、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认知能力及水平,根据教学文本的材料实际,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疑问,达到通过课堂问题的设置,让教育对象在寻求教师提出的课堂疑问,并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生成语文学习能力的目的。了解、掌握教育对象已有知识,既要了解我国目前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结构,更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掌握教育对象的生活经验,既要了解、掌握教育对象普遍的生理、心理特征,也要了解、掌握特殊个案的生理、心理特征,还要了解教育对象个人成长的周边环境和家庭状况。只有对上述情况深入细致的了解,才有可能设置出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疑问,才有可能高效地切入教学内容,引导教育对象围绕疑问理解文本,探寻答案,并通过课堂疑问的逐一解决,逐步形成学生语文学习的系统知识及能力。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可设置: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表达他对生命的理解、感悟的?而这个理解、感悟又是通过哪些材料来表现的?这个问题为什么是科学的呢?因为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表达的就是作者致残以后对生命的理解、感悟,是能够涵盖全文的核心问题,它能够牵一发而动全局,是解读文本的突破口。只要问题设置得科学、合理,就能引导学生按图索骥地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内涵,在教学中起到事平功倍的作用。

二、课堂设问的指向性

课堂设问的指向性,指执教者设置的课堂疑问要根据教学文本,围绕教学目标、任务,以及一个学年段的总体规划,准确地而不是空泛地,明确地而不是含糊地指向教学文本,提出最能激发学生探导的问题,或学生思而不能解的问题。要避免大而不当,不具体,不明确的课堂设问,要让课堂设问这个“标”,击中语文知识系统这个“的”,通过环环相扣的课堂设问,让学生有条不紊地生成语文学习的能力系统。如执教《林黛玉进贾府》,就可抓住对林黛玉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这个指向明确的核心问题设疑。因为这个问题在这篇课文中是最突出的,即林黛玉进贾府后,在众人眼里是个什么形象,从仆役老妈子到贾氏姐妹,到贾母,到王熙凤,最后是宝玉,在这些人物的眼中,各自显现了林黛玉性格特征的哪一方面,这样既抓住了教学文本的核心,使得课堂设置的疑问具体、明确,调动起学生课堂探究的热情,学生通过教学文本的研读、思考,分析、归纳,就能在文本中比较容易地找到答案,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推动下一步课堂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课堂设问的层次性

课堂设问的层次性,指执教者设置的课堂疑问,既要有学生学习阶段(高一或高二)的层次性,还要有学生学习进程认知体系、思维发展的层次性,也要显现学生语文知识掌握和课堂教学流程的层次性,还要有执教者引导学生对教学文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行解读的层次性,这是课堂教学的认知规律。通过课堂有层次的疑问的设置,执教者逐层剥茧的引导,让学生抵达教学文本的核心,真正理解教学文本,并初步掌握教学文本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的技巧、方法,逐步形成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体系与能力行为。如执教鲁迅先生的《祝福》,就可抓住小说中对祥林嫂外部形象的三处不同描写进行分层设问。第一问即小说倒叙部分,“我”在街上遇见祥林嫂,祥林嫂向“我”发问一节。作者为什么把这个结局放在开头,形成倒叙结构?作者为什么抓住祥林嫂用作支撑身体的竹竿,手臂上的篮子,间或一轮的眼睛进行描写?这些描写给我们刻画出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然后再依次进行初到鲁镇,再到鲁镇的外貌描写进行对比分析,理解鲁迅先生是怎样通过祥林嫂的外貌描写,逐层深入地提示祥林嫂的精神由愚昧的希望,到愚昧的崩溃、直到破灭,而走向死亡的。

三、课堂设问的艺术性 课堂设问的艺术性,指执教者在课堂上指出的问题不生硬、不抽象、不冷涩;而是巧妙的,生动的,形象的,能激发学生探寻答案的兴趣与热情,形成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如果设置的问题生硬,那么学生就难以接受,甚至产生逆反生理;如果设置的问题抽象,那么会让学生如同面对丈二的金刚——摸不着头,不知从何处入手,甚至如坠五里云烟,感到迷茫;如果设置的问题冷涩艰深,那么学生就不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阅历进行解读,即使有的学生能够解读,就一个教学班来讲,也不过就是几个平时语文成绩比较好一点的能够解答,就不能调动班上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设置的问题是巧妙的,生动的,形象的,才能够在自己的教学班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牵一发而全局动的教学磁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学生探疑解疑的内驱力。强如执教莫泊桑的《项链》,虽然可设置切入文本的疑问比较多,但是我认为从本文表达的思想入手比较好,也就是抓住作者通过玛蒂尔德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带着这个问题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都会得出自己的答案,都会产生自己的认识,不管学生的这些答案是属于“虚荣说”“虚幻说”“社会说”的,还是属于“小人物的悲欢说”„„作为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是依据文本产生的,都无可厚非,都应该以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设问要讲求“四性” 篇3

一、注重统领性

统领性的问题能起到一线串珠的作用。设计好这样的问题,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如,教学《台阶》(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时,教师可以用三问统领教学: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新屋造好了,父亲感觉怎样?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文章的结构就很明晰了。至于词句的教学、情感的把握等,都可以在解决这三个主问题时旁生出来。

对于那些难度稍大、主题较深的文章,这种统领性提问更能降低理解的难度,让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土地的誓言》(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由于文章背景离学生较远,加之语言较深,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设计这样几个统领性问题——谁发出的誓言?发出了怎样的誓言?然后结合“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誓言”介绍写作背景,学生就能较轻松地走进文本。

二、富有层次性

问题的设计要符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简言之,即问题要循序渐进,具有层次性。

提问没有层次性,会导致课堂思路不清,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一位青年教师教学《狼》(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时,课前设计是以“读”统领全文,将课堂教学分为认读(正音、句读)——译读(通意、解惑)——串读(把握情节)——品读(探寻意蕴)四个环节。这个设计思路清晰,如果能很好地落实,应该是一节不错的课。然而,教师在花费大量时间处理完认读、译读后,在串读环节又杂糅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等提问。这样,整堂课就显得支离破碎。学生的思维也忽东忽西,没有重点。

而另一篇文章《马》(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教学,主讲教师的提问就具有明确的层次感。在欣赏完马的美貌后,教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走进马的精神世界:马分几类?各有怎样的特质?家马与野马的生活、精神追求一样吗?布封为什么把野马写得这样美好呢?四个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先了解马的特质、生活,再深入探讨马的精神追求。最妙的是最后一问,它推出了作者对人类的拷问,揭示出作者对人类自私、冷酷地批判,把情感态度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三、讲究深入性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课上得是否实用,考量的是工具性;课上得有没有深度,考量的是人文性。如何设计出有深度的问题,让课堂别开生面?

教学《猫》(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芙蓉鸟被吃掉时,我家正养着的是第一只或第二只猫,请问,猫的遭遇会一样吗?为什么?”这样一问,学生便从“如何做猫”思考到“如何做人”,从而想到做人首先要做好自己,给周围人留下正面印象,因为坏印象常常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这一课还有一个细节,也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当“我们”通过种种亲眼所见的迹象——“猫常对鸟笼凝望”“猫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便断定是这只猫吃了芙蓉鸟,可事实真相宣告了我们的错误。这给了你怎样的启发?有学生谈到:常言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从这个细节可知,“眼见也不一定为实”。情感好恶、偏见等会影响我们的判断能力,所以,面对一个意外的情况时,我们要冷静、全面地观察思考,得出客观正确的结论。

语文课堂,总得给学生带来一些思考和人生指导才好。这样的课堂开启了学生的心智,激活了学生的情感。究其原因,是提问深入的功效。

四、具有巧妙性

品析、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又一个重点,但就文析文,不仅会冲淡语言的美妙性和艺术性,使语文教学失去美感,而且学生的领悟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深度。声东击西,于无痕中自然切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品味把玩语言,他们才能融入其中,切身感悟。这种悄无声息地影响,有赖于教师课堂上巧妙而细致的提问。

教学《散步》(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时,教师以分析人物为线索,用一个主问题贯穿课堂教学:“文中有四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此问题为纲,师生在逐个分析人物的过程中,自然细化到情节、语言的赏析等方面。有名学生说:“我喜欢文中的父亲,因为他顺从母亲的意愿、否定了儿子的意愿,很孝顺。”教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自然引出源头——“我陪伴母亲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再问“从哪里可以看出?”——因为“母亲”是“又熬过了一个冬天”。“熬过”与“度过”有什么区别?透过一个“熬”字你读出了怎样的信息?包含怎样的心情?这样一步一步,逐次推进,问题越来越细,越来越具体,最后直接落到词语的赏析上。

这串提问看似很多,但多而不乱,极其巧妙。妙就妙在层层推进,最终聚焦到了词语赏析上,而前面的所有提问,又为词语的深度赏析铺平了道路,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作者单位:钟祥市第四中学)

英语课堂巧设问 篇4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设问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 不但能巩固所学的旧的知识体系,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而且能激励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启迪师生深入思维, 发展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为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言情景的互动中。设问的方法灵活多样, 可以优化学习过程,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一、目前在课堂设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 以“满堂问”替代“满堂灌”。有些教师误解了课改精神, 认为一堂好的英语课是看似热闹的双边活动, 以大量的提问形式简单地呈现授课内容。第二, 设问方式单一性。在课堂教学中仅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 形式显得过于单一。第三, 设问层面不广泛。有的老师在提问过程中总是喜欢提问一些自己喜欢的学生, 而忽视了其他的一些学生。第四, 所提问题存在随意性。由于备课不充分, 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上所设计问题深度不够, 有时还会出现重复提问同一问题。第五, 缺乏评价。对于学生的回答, 有的老师没有及时做出评价, 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上有一定程度的挫伤。这些问题不但严重制约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而且还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效设问应遵循的原则

1. 设问应从学生兴趣出发

教师在设问中如能发掘出教材的趣味性,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所以教师要着眼于课文内容, 巧妙艺术的构思提问, 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一点在导入新课时尤为重要。现用的初中阶段牛津英语教材, 多是以贴近中学生生活内容为话题来编写的, 因此在新课导入中我们可以直接以本单元话题为切入口。以9AUnit1为例, 这一单元围绕Star Signs (星座) 展开, 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之一, 教师可从列举animals开始, 随即话题一转:“Do you know that some of the star signs are represented by these animals?”引申到他们所代表的星座, 从而开始新课的讲授, 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又过渡的不着痕迹。

2. 设问应着眼于教材的重难点

射箭要瞄准靶心, 提问也应如此。课堂教学的“靶心”就是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提问目标对准重点和难点, 可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牛津英语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被划分成十个不同的课时, 每一个课时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在设计课堂提问时, 教师要结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把目标锁定在本堂课所侧重的教学重点上。比如在上导入课时, 教师应注意本单元相关背景知识的拓展, 可多设计一些相关话题的对话。而阅读课容量较大, 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的阅读材料设计多元化的提问方式。以8A第二单元School life为例, 我们可以设计出表格 (1-1) 来进行提问, 让学生通过表格内容将两所学校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更快速、直观地了解了英美国家中学的异同点。教师甚至还可以再附上一张中国普通中校的表格 (1-2) , 让学生来填写,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教材中的重难点也往往是学生易错的地方, 因此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的易错点上设计提问, 这样的提问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比如我们在教学such和so这两个词的用法时, 老师会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在such后面我们通常加名词短语, eg.such a tall building;而在so这个词后面我们应该加形容词或副词, eg.so tall, so fast。在操练部分习题后我们再呈现“如此多的鲜花”这个短语:so many flowers, 学生会存在疑惑:“为什么so加的是名词短语了?”这时教师再提示学生注意, 如碰到many, much, few和little这些数量概念时, 用so加名词短语。像这种设计圈套, 故布疑云, 针对学生易错点上提问,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3. 设问内容与方法要灵活多样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笔者所教授的对象是普通中学12至14岁左右的中学生, 因此课堂设问应从这些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 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 根据课文内容, 注意所提问题的多样性及提问方式的灵活性。在新授阅读课 (Reading I) 时, 由于文章篇目较长, 这时我们可以在通篇简单阅读后, 多采用判断式提问。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难度, 使所提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在上阅读分析课 (Reading II) 时, 则可多采用描述性和扩散性的问题, 帮助学生从横向和纵向来理解全文。学生通过what, when, where and how等这一系列特殊问句, 可以进一步了解全文详细信息, 并学习课文中重要语言点和语法要点。在复习课 (Checkout) 中我们还可设计复述话题 (Retell) 和讨论话题 (Discussion) 等扩散性问题, 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 我们可以采用开火车方式 (一个接一个回答问题) 或全班集体回答;稍有难度的问题, 则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然后以点名方式来回答;另外也可把学生分成两人或多人小组, 让学生以Pair work或Group work的形式合作, 共同完成老师给出的任务。

4. 设问应有启发性

对所授知识, 有的学生满足于“知其然”, 而不求“知其所以然”, 他们一味地等待老师的标准答案, 不善于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结论。对于这类学生设计问题的重点应放在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上。在语法课上, 我们就可以采用先呈现例句, 让学生通过观察例句来得出结论。这样获得的知识结构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结果更容易记得久远。

另外, 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一般情况下, 新的知识总是从旧的知识中发展而来,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善于启发学生以旧带新, 提问可着眼于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知识的变化处以及知识的对比处。在教现在完成时时, 学生经常会对have been to, have gone to和have been in这几个概念产生混淆, 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例句的方式来提问, 帮学生理清概念:

(1) I have been to Beijing.曾去过 (表示人已回来)

(2) He has gone to Beijing.去了 (表示人还未回)

(3) I have been in Beijing for three years.去了并待在…… (可以与表示一段时间的时间状语连用)

通过例子, 对三个词组的用法和意义进行对比, 使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减少错误。

5. 设问还应注意层次性和连续性

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 设计一些具有梯度,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的提问, 并且选择确定不同的提问对象。对基础性知识进行提问时, 多设计些True or False类型的问题, 并且可以挑选一些英语基础不是太好的学生来回答;面对知识难点的提问可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 先是提问具体内容, 还可以进行讨论 (Discussion) 并用全班呈现 (Presentation) 等方式, 类似提问要针对班上英语基础相对扎实的学生。在提问过程中应注意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根据牛津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的主题, 教师可以设计出环环相扣, 紧密联系教材内容的问题。如在教9AUnit6时, 整个单元的话题是Detective Stories, 在每个课时的设计上, 教师都可以把Reading部分的谋杀案作为背景, 来引出当天的新授课, 使得整个单元的教学连贯一致。

6. 课堂设问还应注意适时反馈

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 又要备学生, 因此教师对所提问题要做预先估计。对于学生完全回答正确的, 应给与充分肯定;对于回答不全面的, 可以微笑点头示意, 并允许其他同学再做补充;对于学生给出的错误答案, 教师要及时解释、释疑, 并给出正确答案。我们应注意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相应的鼓励和评价, 尊重学生的劳动。

综上所述, 课堂设问是一种技巧, 更是一门艺术。教师精彩的妙语提问, 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掌握知识, 甚至还可以把课堂一直延伸到课后。因此, 把握好课堂设问技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 以便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设问的效率,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为主导”的有效教学目标。

摘要: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学生的思维犹如一潭平静的湖水, 通过课堂设问, 就好像是往湖水中投进一枚石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 使学生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 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 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异常迅速。在课堂上, 教师如何使所提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这是值得每一个教师认真思考的。同样一个问题, 这样问, 学生会懵然不解;换一种提问方式, 又会使之豁然开朗。因此在英语课堂上老师能否使自己的提问具有艺术性和技巧性, 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言的掌握, 对语法的理解。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设问,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策略与原则》刘金虎著《富阳教育》2004年第10期

[3]《如何在课堂中实现有效教学》钱孝珍, 2011

[4]《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胡宜芳, 2011

巧设问题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篇5

姓 名:黄萍

单位名称:建水县青龙中学

详细地址: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青龙中学

邮 编:654317 联系电话:*** 摘要:问题情景创设得是否成功,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课堂提问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最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问题情景 语文教学 课堂效果 正文:

新形势下,上课时间缩减了,课业负担减轻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我认为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而问题设计是一堂课的“灵魂”,决定着教学的方向、顺序,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建知识体系,发展学生能力尤为重要。

过去的语文教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依靠长时间的训练和反复的 1 强化来取得学习成绩,结果使得学生身心疲惫,求知欲和创造欲丧失殆尽。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教师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优化课堂结构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如果能掌握这种技巧,在课堂上巧设问题情境,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教多年,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特别是新课改实施以来,应该深入研究探求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学习的主人。为此,本人就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对问题情境创设的思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问题情境创设得是否成功,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要设计出成功的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和兴趣的问题,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前做充分准备,任何一个问题的提出必须是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切忌盲目。通过精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 ”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思维空间,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如教学《孔乙己》一文,在探究孔乙己的死因时,大部分学生认为是挨打和饥寒交迫,再也没有其他的原因了吗?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孔乙己到酒店来喝酒仅仅是为了喝酒吗?”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寻找孔乙己喝酒的原因,后来发现他到这里可以麻痹灵魂深处的隐痛,他只有站在短衣帮里才能显示他读书人的身份,只要在小孩子面前才能显示他的自尊。通过这样的探究,2 学生不仅能认为是挨打和饥寒交迫,而且对孔乙己和当时的教育制度理解得更加深刻。而这一系列的问题探讨分析和解决后,作品的主题也就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突破重、难点

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是教师在备课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应该精心设疑,既是精简的,又是充满智慧的,既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又注意学生领悟文本中的隐蔽信号。

要上好一堂课,仅靠回答一个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明白一系列的问题,设时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浅入深,这样设计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例如教学八年级下册《春酒》这一课时,开始提出几个这样的问题: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过年时最热闹,大家喜欢过年吗?你觉得过年最快乐的事是什么?让学生自己体会,以此来营造一个学生熟悉而又倍感亲切的情景,再设疑:

1、这是一篇关于什么的文章?

2、作者在文中叙述了儿时在故乡的哪几件事?

3、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4、目前用八种药材制成了陶醉乡人的八宝酒,琦君用什么酿成了这一坛回味悠长的乡愁呢?这样将难点知识分解为许多小问题,通过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的提问,引导学生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出发,层层剖析,循序渐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彼岸和释疑明理的高峰。

三、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求知,深入思考

平时,我们思考问题习惯从问题的正面着手。课堂提问也是这样,习惯从问题的正面提出使学生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但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设置一些障碍,从问题的反面提出假设,制造矛盾,这样更易激发学生的联想,学生可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探究问题,从而养成质疑、思考、探究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赏析《春酒》一课的经典语言时,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着一大包回家。”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情不自禁,对喝春酒充满期望而急切的热情,也写出了当时“我”很“馋嘴”、可爱的样子。为了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品味语言,我是这样设计的:如果把肚子吃得跟“蜜蜂似的”换成吃得“像小猪”,会怎样?如果把“还”换成“便”,效果又会怎样?问题一提出,学生便努力去寻找不能换的理由,通过设置“障碍”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获取知识记忆更深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创新思维,主动探究的能力。

五、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像一幅意境深远的画,浓淡相宜,虚实相间,让人体味再三,欲罢不能。所以语文课上教师还要学会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的部分等,用这些“虚拟结合”的方法给学 4 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如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时,根据文末一句“大概孔乙己已真的死了”,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然后构想孔乙己的生死情况。”阅读过后,经过思考,学生举手踊跃。有的说死了,因为孔乙己伤势过重,行动不便,无钱医治,肯定死亡。有的说不一定,毕竟还有好心人可能会同情他,帮他治病,即使治不好,落得个残疾,但也没死。还有说他后来命运甚佳的,孔乙己经历惨痛的教训,痛改前非,勤快异常,„„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总之,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通过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探索问题的奥秘。这正是启发式教学的必要、重要手段。语文教师如果能掌握这种技巧,在课堂上巧设问题情境,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552字)

参考文献:

1、张芸《启发式教学方法探索——创设问题情景》天津教育,2004,第二期

2、季伶俐《谈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景创设的原则》——牡丹江教育学院报,2009年第六期

小学数学课堂设问技巧 篇6

问题要有针对性与有效性

美国科学家加波普尔认为: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作为知识增长的催化剂,问题本身是至关重要的。它要符合学生实际,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起到促进学生知识增长的作用。

问题的针对性是指符合学生的实际,即问题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之上。如果问题超出学生的实际分析理解能力,那么这个问题就是无效问题;如果问题太过简单,无需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整合,也是失败的问题,起不到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教师所提问题,要贴近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又略高于现有水平,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寻求解答。同时,问题的也要针对班里大部分学生。只有少数学生才能听懂问题并做出思考,而大部分学生就像听“天书”一样无从下手,不知道从哪儿开始思考,也是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教师可以将问题分层次、分步骤提出:刚开始问题难度小,学生解答完之后,教师接着跟进下一个问题,要比之前的复杂一些,逐步加大难度;既照顾到全班同学,又让学生逐步推进,逐步提升。

问题的有效性是指问题要符合课堂教学需要,对教学目标的完成具有积极作用。如果教师单纯为了与学生交流和活跃课堂气氛,问一些与教学内容没有关联的问题,也是无效问题。同样,太过简单,学生不经过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起不到激发学生思考学习的作用,也不算是有效的好问题。有效性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教师不要因为小学课堂要活跃就忘记设问的初衷,反而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课堂效率降低。

问题要有趣味性与启发性

兴趣和需要是学习的原动力。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设的问题就要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符合学生的兴趣。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教师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结合课程内容提出问题,就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在教学“圆的特点”时,可提问: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有三角形的轮子吗?为什么别的形状不行?如果我们来一场比赛,有圆形车轮的车子、方行车轮的车子、三角形车轮的车子,哪个车子能最先到达终点?小学生对这些问题会非常感兴趣,能够促进他们思考,发现圆与其他形状的区别,逐步总结出圆的特点。这样,课堂的活跃性调动起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学得自然,学得扎实。因此,教师在教授课程之前,要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想结合,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课堂问题,以问题带动学生积极学习、思考。

通常来讲,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的过程。课堂问题也要遵循这个特点,逐步启发学生,让学生不断加深认识。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先拿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让大家回答这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学生能够很容易得出180度。接着加深问题:“现在我们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相等的三角形,新的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多少呢?”学生可能就会受到干扰,一下不知道多少度了。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纸上画一下看看,问题的答案就得出来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利用连环问题,由浅及深,一步步打开学生思维,激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

考虑到儿童的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提问时要根据问题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常见的提问方式有:布悬设问、导趣设问、梯度设问、梯度设问等。布悬设问,要诱发学生的直接兴趣,适合学生一听就感兴趣的问题,通常题目较为复杂,需要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导趣设问,也是要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学习,与前者相比,它更直接,学生回答起来可能更容易,题目一般不会太复杂;梯度设问,与连环设问一致,是将复杂问题按照从易到难,一步步地提问,让学生逐步思考,既不会让学生因为问题太难望而生畏,也能做到逐步提升,完成教学目标;巧变设问,将同样的知识内容用不同的问题展示给学生,既能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对知识了解得更准确和牢固,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按照问题内容及解答方式的不同,还可以将提问分为开放式提问、比较式提问、突破式提问、发散式提问、选择性提问等。开放式提问,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答案不具唯一性;比较式提问,将学生容易混的知识点放在一起提问,让学生比较、解答;突破式提问,当学生觉得知识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容易产生自满心理时,教师提出超越课本知识的问题,引导学生更上一层楼;发散式提问,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引发众多问题,这比较适合让学生讨论;选择性提问,教师不仅给出问题,还给出问题可能的答案,让学生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问题难度,但也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解答问题,学会分析、比较和选择。

总之,教师要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多样的创设问题,让学生在思考解答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正如特级教师马骉所说,课堂没有意外不精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设计好的教案进行教学,而要根据课堂实际,随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开放性的课堂和多样化的问题。

数学课堂设问之策略 篇7

一、围绕教学重点设问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备课时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通过有计划地提出新颖独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选修1—1) 3.1:平均变化率时,为了使学生对平均变化率获得感性认识,我先引导学生观察:第1个时间段(3月18日到4月18日)的最高气温的增加量(15.1°)与第2个时间段(4月18日到4月20日)最高气温的增加量(14.8°),然后提出问题:几乎相同的变化量,带给人们的感受却相差甚运,原因何在?然后我引导学生观察两个时间段上气温与时间的函数图像特征。当学生得出“前者平缓,后者陡峭”的直观感知后,我提出问题:“平缓”、“陡峭”是对图像特征的直观描述,如何将其量化?我以此把学生带入“愤悱”状态,使学生思维沿着教学设计的方向逐渐延伸,教学重点随着问题的解决逐渐突出,而且学生的思维积极,学习气氛活跃。

由于所设计的问题是围绕重点问题提出的,因此这些问题的解决,既能突出教学重点,又极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和能力。

二、围绕教学难点设问

当学生原认知结构中的相应数学知识不能顺利地完成对新知识同化时,其中的新数学知识就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而难点是有相对性的,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因材施教,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转化成易于被学生认知的数学问题。

接着上述问题:学生对如何量化“平缓”,“陡峭”遇到困难时,我提出问题:直线的陡峭程度是如何量化的?可否用直线的的陡峭程度来近似刻画曲线的陡峭程度?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平均变化率”的概念也就水到渠成了。由于所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可以获取新知识,因此达到了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明确设问的目的性

设问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突出教学重点,有明确的目的。我在教授圆锥曲线的复习课时,为了使学生对椭圆、双曲线的定义、图形和性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先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两道题目。

题1:△ABC的两个顶点A, B的坐标分别为(-6, 0), (6, 0),边AC, 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为,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题2:△ABC的两个顶点B, C的坐标分别为(0,-6), (0, 6),边AB, A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为,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ABC的两个顶点A, B的坐标分别为(-6, 0), (6, 0),边AC, 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为λ(λ∈R),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并就λ的不同取值讨论轨迹类型,上述设问的目的使学生对“与两定点连线的斜率之积为定值的动点的轨迹问题”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进而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网络。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椭圆与双曲线间“形影相随”的伴随关系,我设置问题如下。

问题1:设A1, A2是椭圆的长轴两端点,M, N是椭圆上关于长轴对称的两点,连结A1M, A2N交于点P,求点P的轨迹方程。

问题2:设A1, A2是双曲线的实轴两端点,M, N是双曲线上关于实轴对称的两点,连结A1M, A2N交于点P,求点P的轨迹方程。

这样的问题设计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椭圆与双曲线,加深了对知识本质的理解。

四、设问要富有启发性

问题的设置从实际出发,能被学生接受,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这要求教师应选好、选准问题的角度,即要从同一角度设置几个相似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同一思维方式思考,以达到知识的内化及迁移的目的。

例如,在双曲线概念的教学中,当得出双曲线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 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以后,我通过演示实验,从如下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启发、引申:(1)将小于改为等于或大于,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2)将绝对值去掉,其结果又如何呢?(3)令常数为0,其余不变,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4)将“小于F1F2”去掉,应如何讨论点的轨迹?通过上述从不同角度,或同一角度中相似问题的讨论,学生对于双曲线定义中的“绝对值”、“常数”、“小于F1F2”以至整个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深化了知识。另外,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设问,激起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兴趣和动力,深刻揭示问题的内涵,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五、设问要有广度

数学课堂教学的对象应是全体学生,教师提问必须面向班级学生的大多数。因此教师设置问题要顾及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结构,所提问题的深度应遵循少数优等生,经独立思考后能解答,绝大多数学生经充分思考并经教师的点拨后也能答出的准则。教师还应克服“先提名,后提问”,不能面向大多数,不能激起学生积极思维的错误方式。因为这样没有注意广度,指定学生发言后,其他多数学生的思维处于松散状态。

巧设问题,激活课堂 篇8

一、问在“趣”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数学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孔夫子曾说:“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易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数学学习, 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 并乐于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将问题问在学生感兴趣的地方, 可以唤起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积极性, 在探索的过程中, 促使他们开动脑筋, 认真思考, 在深入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学习, 这才是我们教师设问的终极目标。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模式可分为:问题情境-建构数学-应用数学, 课本中给出了许多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给教师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在进行“算法概念”的教学时, 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对算法概念的理解, 教师可以进行以下设问:一个农夫要将菜、羊、狼运到河对岸去, 每次只能运一样, 请你设计一种运法可以将这三样东西安全的运过河?

二、问在“疑”处

所谓“疑”就是教师所问的问题应是能激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所谓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别, 这种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 引起他们的注意、关心和探索行为。“学貴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教师如果能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或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处或是低层知识与高层知识的联系处恰当好处地提出问题, 会极大的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例如在进行基本不等式的教学时, 为强化学生对三个条件的认识, 教师设计如下问题:

已知正数x, y满足x+2y=1, 求undefined的最小值。教师给出以下两种解法:解法1undefined同理: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minundefined

解法2:undefined

∴ (undefined) min=4undefined

这两种解法对吗?为什么?问题抛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发现以上解题过程中, 都没考虑基本不等式应用的条件,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问在“难”处

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把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如下两种:第一种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这两种水平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有效的设问应是所提出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即所提出的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 又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过难和过易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也不利于有效地促进他们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课堂上教师应多设计具有是适当难度的推理性问题、批判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 促使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例如在平面解析几何抛物线的教学时可设计如下问题系列:

问题1. 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这条抛物线相交, 交点的纵坐标分别是y1, y2, 求证:y1·y2=-p2;问题2. 该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即抛物线有两个动点A、B的纵坐标分别是y1, y2, 且满足y1·y2=-p2, 问:直线AB是否过焦点F?问题3. 该命题是否可以一般化?即设M (a, 0) 是抛物线y2=2px对称轴上的一个定点, 过M的直线交抛物线y2=2px于A、B两点, 其纵坐标为y1, y2, 问:y1y2是否为定值?

四、设问应有“层次性”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 这种差异表现在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各个方面。在同一个班级里, 尽管学生的发展呈现大致相同的阶段性, 相同年龄阶段的人有大致相同的心理特点, 但同中有异。教师要承认并且重视这种个性差异, 在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基础上, 在达到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要求的前提下, 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途径和方式, 达到各自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因此, 有效设问应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真正做到因人提问、因材施教。对思维水平低的学生应该起步低一些, 设计的问题要简单一些, 思维的跨度小一些, 使他们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而对思维水平高的学生问题设计的应该难一些, 思维的跨度大一些, 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例如在三角函数性质习题课的教学中, 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第一层次的问题:当x为何值时, y=cosx和y=sinx大于零?并求y=cosx与y=sinx的单调区间;

第二层次的问题:求函数y=logacos (x3+x

4) (a>1) 的单调区间?

第三层次的问题:求函数y=logcos (x3+x

4) (a>0且a≠1) 的单调递增区间?

五、设问应有一定的开放性

布鲁纳曾说过:“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 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开放性问题要么是条件不足或多余, 要么结论被隐去或不确定, 要么解题策略或依据不唯一或只给出问题情景, 对解题的限制少, 这种问题往往对学生是具有挑战性, 这种提问当然也是有效的。要解答开放性问题学生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 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探讨, 其思维方向和模式的发散性有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形成;开放性问题易使学生形成原有认知结构和新认知结构的冲突, 学生必须通过顺应来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因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开放性问题的解答过程中, 没有固定的、现成的模式可循, 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 积极开展智力活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求精神。例如在进行类比推理一节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直角三角形有许多性质:勾股定理、面积公式等, 你能否通过类比得到有关直角三棱锥 (三条棱两两垂直的三棱锥) 。

课堂设问情境创设研究 篇9

我国的传统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养成, 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求异品质的塑造。因此,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要鼓励学生拥有坚持己见的自信和勇气, 引导学生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找证据, 求事实;但同时应引导学生既要敢于坚持己见, 又要善于接纳别人正确的观点, 从而在对某个问题的讨论中获得最大收益。

要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探讨数学问题的兴趣。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在数学问题情境中, 新知识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 而这种冲突正是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必需的。

案例1:“二分法”的引入。

在央视由著名节目主持人李咏主持的“非常6+1”中有一个栏目叫“竞猜价格”, 你知道如何才能最快速度猜准价格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议论, 趁机我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同位同学相互合作猜生日, 看那一组能用“最少的次数”猜出对方同学的生日?你共用了多少次?

通过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增强了学生的有意注意,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设问,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心理学家把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称为“解答距”。并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把它分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四个级别。所以, 教师设计问题应合理配置几个级别的问题。对知识的重点、难点, 应象攀登阶梯一样,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已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案例2:已知函数y=x-2:

(1) 它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

(2) 它的图象具有怎样的对称性?

(3) 它在 (0, +∞) 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4) 它在 (-∞, 0) 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上述第 (3) 、 (4) 问的解决实际上为偶函数在对称区间单调性的关系揭示提供了一个具体示例。在这样的感性认识下, 接着可安排如下训练题:

(1) 已知奇函数f (x) 在[a, b]上是减函数, 试问:它在[-b, -a]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2) 已知偶函数f (x) 在[a, b]上是增函数, 试问:它在[-b, -a]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3) 奇、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有何规律?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 又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它着眼于探索未知的事物, 发现事物间的新关系, 寻找多方面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 将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设问, 也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体而言, 思考问题时, 根据同一来源材料, 以比较丰富的知识为依托, 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 以探求不同方向的解答, 即通常所说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3 在范例教学中设问,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范示”本就是数学素养之一, 范例教学更是学生获得新知的重要途径, 因此, 在范例教学中, 注重设问, 挖掘问题本质, 使学生在自觉、主动, 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 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实现再现、理解、创造和应用, 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3:在学习了等比数列基本知识后, 为了加深学生对等比数列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可设计一个常规问题:已知:等比数列{an}中Sn=16, S2n=64, 求S3n=?

问题1, 本题与前面涉及的问题是否相同、相似及相关?解决数列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问题2, 能否利用等比性质, 即:an=am.qn-m (n≥m) 将am后面的项转化为a1, a2, …am表示, 沟通未知和已知的联系?

问题3, 由题意, 易求此数列的依次的每m项的和, 这些和看作一个数列, 是什么数列?能否将问题转化为一个新数列求项的问题。

问题4, 我们知道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能否从函数角度考虑本问题。

即undefined在直线undefined上;

∴点 (qm, Sm) , (q2m, S2m) , (q3m, S3m) 三点共线。

故可从斜率相等人手, 求出S3m。

通过上述方式, 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方面让学生将知识融会, 进一步理解知识及内在联系, 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根据问题的特点, 学会从多角度的思考、联想、寻找各种思路, 有助于培育思维的广阔性和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 增强自主性。

4 在课堂小结中设问, 有助于课后的自主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提纲契领, 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通常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及关键点。如果教师直接小结, 哪怕“字字珠玑”, 其结果往往是“平平淡淡”。因此, 小结时, 教师精心设问, 有助于学生主动认清所学知识的本质, 理清所学知识的脉络, 使知识系统化, 同时, 更有助于学生课后的主动学习;教师可提出一个或一系列的问题, 以一种悬念性, 有助于学生课后主动探讨;当前后两节知识内容联系紧密, 为了下节课的教学, 可提出一些与后一节课有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让学生一方面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到似乎是熟悉的, 能解决的, 但又不太清楚, 不能立即解决, 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另外, 也可以在小结时, 将问题引向更深入的问题, 有助于优生课后的自主学习。还有, 我们更应当考虑教师不作小结, 由学生来作小结, 然后同学补充, 最后由教师点评, 甚至于还可以让部分课堂根本就不要小结, 而将小结这项工作留为学生课外作业, 让学生们各自课外独立完成小结后, 再由教师集中整理, 留待后面的课堂中完成。

总之, 设问的目的不是“灌水”, 而是为学生的思维“点火”。古希腊一位智者说过:“人脑不是一个可以灌注的容器, 而是一只可以点燃的火把”。所以, 课堂上的设问, 应该是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数学文化发展史中的史料、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内容等多方面的数学素材的自然结合, 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数学“现实真理性”与“模式真理性”的双重价值, 这样自然就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种”, 从而为学生的自己学习提供生存环境。将精心设问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学习在疑问中开始, 探索、论证、小结、发展, 则学生的思维习惯得以养成, 求知的热忱得以激发, 学习兴趣得以培养, 思维品质、能力得以全面发展。精心设问, 刺激学生心智不断向前追求, 主动探索, 自主学习, 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教学就必须精心设计数学问题, 给学生创设可望、可及且有利于学生建构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引发学生合理的认知冲突,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通过课堂的灵活设问, 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启迪直觉思维, 培养创造机智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设问,情境,创造性,发散思维

参考文献

[1]唐瑞芬.数学教学理论选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课堂设问 篇10

一、设好问, 教师首先要多挖掘教材, 吃透教材

我们知道备课是前提, 上课是中心, 备课是上课的基础, 所以备课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等。教师要吃透教材, 课堂要达到明确的教学目标, 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要预设上课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准备处理方案。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 挖掘一些常人看不到的知识点, 达到课堂高效化、轻松化。

二、设好问, 教师在提问题时不在多, 而在于精

只有教师课前备好课, 才能使所提的问题有的放矢。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草船借箭》就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章描写诸葛亮、曹操、周瑜、鲁肃等人物形象的句子, 找出通过环境、心理、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人物性格特征的句子;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画出可以体现桑娜夫妇善良、关心他人的品质, 找出哪些可以体现人物内心活动的动词。《再见了, 亲人》这一课就有很多动词可以体现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的感情, 让学生找出体现他们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深情厚意。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用的,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的是锻炼小组合作精神, 问题应该就有创造性和思考性。刚刚我举得这些课文的例子都是只需提一两个经典的问题, 而不需要罗列一系列问题叫学生回答的。打造高效课堂, 就需要我们教师巧妙地提出问题。

三、设好问, 务必抓住实质紧扣中心, 富有趣味

设好问还要注意提问题的趣味性和紧扣主题。比如学习《金色的鱼钩》一课时, 我们要学生找到体现课文主旨或中心的句子, 这一问题就紧扣中心。另外, 我们在这一课找出可以体现老班长精神品质的句子时,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快速找并有感情的读出来, 或是分小组找, 看哪个小组找得快、找得准, 再给予一定的奖励。

巧妙设问是点明课文中心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堂中, 教师要借不同的问题来呈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问题发挥到实效, 呈现精彩课堂。

参考文献

浅议课堂的设问艺术 篇11

[关键词] 设问艺术 设问节奏 设问技巧 教学效果

北京师范大学吴松年教授在《有效教学艺术》一书中指出:“教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是指体现教学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完美形态的艺术形式” [1]。教学艺术是一种教学手法,一种反映教师素质的技能。不过,“艺术需要技术,但不是技术”。教学艺术的魅力蕴含着教师的教育人格,是教师德艺双馨的体现。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技术技巧来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客观上达到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等方面素质的目的。

仅以课堂教学来说,如何让冰冷的、枯燥的教学内容,化为学生的精神享受,在审美愉悦中获得知识和思维训练,以激发学习热情,体验思考乐趣,需要教师以人文精神关爱学生,不断追求教学艺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这“实际上向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挑战,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在最恰当的时机,选择运用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没有疑问的地方创设疑问,促使学生思维中的矛盾激化,并能够将学生思维的着眼点引至对与错、是与非的对立点上。应避免对启发式教学做简单化、片面化的理解,避免将启发式教学流于形式的做法。”[2]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本文就课堂教学的设问艺术、设问节奏、设问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

1 把握课堂设问节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有人说:节奏是艺术的灵魂。把握课堂设问的节奏,是教学艺术的基本要素。良好的课堂节奏就像一首能调动情绪的交响曲,舒缓优美、热情激烈,学生沉浸在愉悦的环境中尽情展开思考的翅膀。

在课堂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⑴教师在课堂上频繁设问,学生不假思索对答,课堂变成了“采访实录”。课堂氛围貌似“活跃”,却缺乏师生间的思维交锋,无法训练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因课堂节奏过快而产生审美疲劳,丧失求知热情。⑵教师设问过难,参与思考的人屈指可数,甚至无人回应,课堂气氛长时间陷入尴尬的“冷场”。 而后,教师迫于课时及教学进度等因素,自问自答,草草公布答案。学生则扮演“记录员”的角色。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养成不愿意思考,坐享其成的恶习。

究竟如何把握设问节奏呢·我认为要坚持两点原则:一是设问应关注全体学生接受能力、学习程度、个体差异,以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设计措辞浅显、易于理解的“学生活动”形式,谓之快节奏,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体会求知的乐趣。此时间不宜过长。二是要设计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并适当给学生探讨问题的时间,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课堂节奏中,缓解答题的紧张情绪,进入思考情境,然后,师生进行交流与碰撞,在解惑和释疑中享受思考的喜悦。此时间不宜过短。

美国学者Rowe曾做过有关提问时间的实验。在那些把等待时间延长了1~5秒的课堂上,发现了下列令人可喜的变化:(1)学生回答的平均时间延长;(2)学生回答的主动性和正确程度提高;(3)学生不能回答问题的可能性减少;(4)思考之后回答的现象增加;(5)从事实推论得出的结论增加;(6)学生的提问增加;(7)学生作出的贡献更大。可见,课堂慢节奏的“沉默”并不可怕,快节奏也并非全是坏事,问题在于如何艺术地掌握课堂跌宕起伏的韵律。吴松年教授说:“艺术的灵魂在于情感。”[1]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体验,掌握设问的节奏,既有热烈开放的问答,又有屏息凝神的思考,使课堂张驰有度,让学生在身心放松与思考律动有机结合的良好氛围中获得轻松和谐的学习美感。

2 抓住关键,艺术设问,化难为易,轻松点题

处理事物抓住了最关键与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往往事半功倍,问题迎刃而解。课堂教学也是这样,当老师提问无人应答或者学生的回答牛头不对马嘴时,教师要抓住关键句设问,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迅速地切进主题,掌握要点。这也是课堂设问艺术性之一。

例如: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该篇课文的解题是教学难点,同时也是学生准确把握中心思想的突破口。于是,我设问:“走一步,再走一步”该怎么理解·

学生的思考方向停留在对“我”爬山“遇险”到“脱险”的经历上,始终无法将经历升华到人生经验的层面上。究其原因,课文采用的是“一事一议”的结构模式,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叙述事件的本身,而忽略了采用议论的方式揭示课题的深层内涵。于是,我提示学生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并要求他们找出其中的关键语句。课文写到“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便能应付一切” 。以这句话为突破。我问道:⑴作者仅仅是叙述小时候“登山遇险到脱险”这件事吗·⑵在悬崖上作者究竟学到了什么“经验”,能让他应付一切·

在我的设问启发下,学生渐渐打开思路,愉快地笑着回答:“他得出了克服困难的经验”。然后,大家纷纷举手补充,作者在悬崖上登山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人生遇到困难时,要将大的困难分解开来,逐个地克服,正如下山的路,要一小步一小步地坚持走。

以上教学案例可见,教师紧紧围绕文本,抓住关键语句设问,可化难为易,迅速点题,课文的中心思想便水到渠成。学生解题轻松愉快,兴趣高,表现欲强,课堂气氛热烈紧凑。这不仅对完成教学内容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和思维技巧,将终身受益。

3 抓住差异,艺术设问,逻辑推理,训练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对某些抽象而易混淆的概念,学生往往有畏难情绪。教师若用传统方式,逐一讲解抽象定义,或强调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往往事与愿违,事倍功半。学生毫无乐趣,更谈不上提高分析能力。此时,教师的设问艺术很有讲究,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引导学生抓住概念差异,巧妙通过正反面的对比设问,举一反三,将知识难点化解成轻巧的逻辑推理,既有趣味,又引人入胜。

例如,在说明文的教学中,“下定义”和“作诠释”两种说明方法比较抽象,又很容易混淆,可采用对比设问来鉴别,以增强记忆。

例句一:“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这句话的说明对象是“甲骨文”,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对“甲骨文”的解释。我提出了逆向设问:“刻在骨头和龟甲上的字都是甲骨文吗·”这一问,引发了学生的讨论。有说:不完全是吧;有说:古代、现代人都可以把字刻在骨头和龟甲上的。有说人们用于装饰刻上去的……

最后得出结论:“刻在骨头和龟甲上的字‘不一定’都是甲骨文”。这句话,对甲骨文的解释不完整,只揭示“甲骨文”的部份内涵,与“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概念外延不一致,不能说明全部本质特征。“解释”≠“对象”,说明方法只能是“作诠释”。

为区别两种说明方法的细微差异,我再引例句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例句二:“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⑴套入公式:对象—解释;“词”—“能独立运用最小语言单位”。

⑵逆向设问: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都是“词”吗·

⑶大家经过分析,回答是肯定的。“词‘都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句话,对象与解释在内涵与外延上完全一致。对象 = 解释,说明方法为“下定义”。

最后,我列出图式,帮助学生区别记忆两种说明方法:

以上教学例子,以说明文中“下定义”与“作诠释”的比较,艺术地抓住概念差异设问,正面对比,逆向思考,层层推进,让学生在生动、鲜明的讨论中得出结论,降低了记忆难度,轻松地鉴别了两个抽象且容易混淆的说明方法,既顺利地掌握了新知识,又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了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设问艺术与技巧的丰硕成果由此可见。

4 结束语

日本教育学家村井实在《艺术与学校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的本质是艺术性的,而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教训性的”。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把教育与艺术对立和隔绝起来,只重死记、训练、强制、规矩,与创造和自由背道而驰。“这样,学校教育就停留于枯燥无味的形式主义、灌输主义和在消极意义上的功利主义水平。”[3] 教师应具有亲切的人文精神和精湛的艺术修养,摒弃这种缺乏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情绪,优化学习过程,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有人说:语文艺术是教育艺术中最精妙的艺术之一,深者得深,浅者得浅,看似一样, 实则相差万里。这里的差距便是教师的艺术智慧差距。就好比音乐中的旋律、和声、节奏;诗歌中的比喻、形象、韵律的协调运用一样,优秀的教师能游刃有余地综合这些艺术要素运用于教学,尤其课堂设问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适时设问,循循善诱、随机应变,让学生带着兴趣研究文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激发潜能、开启心智;并在轻松愉悦中提升情操、净化心灵。吴松年教授说,“艺无境界,人有境界,教学艺术就是教育境界的表现”,教师在践行教学艺术中,定能实现教师职业人生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松年. 有效教学艺术[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2] 郅庭瑾. 教会学生思维[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小学语文课堂设问浅议 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问技巧

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在这个双边活动中, 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关键, 而引导作用的实现, 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设问来实现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 运用得好,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优化教学效果,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进行提问, 尤其是在新课程中如何进行启发式提问就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谈谈在教学中的肤浅认识

一、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机会, 因此, 课堂提问也应该坚持面向全体。有了这些方面的基础, 教师方有可能有针对性提问启发, 既做到面对全体学生, 又做到面对个别学生, 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师对课堂提问做出层次设计以后, 到课堂上实施时, 应注意把较难问题安排给“优生”答, 或在合作学习时讨论解决。把容易的问题安排给“差生”答, 这样可以激发“差生”的学习积极性, 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 还要随机点拨, 为学生的思考“架桥”, 降低问题的坡度, 以利于逐步接近“目标”,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面向全体,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使得班内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循循善诱, 多问启发性的问题

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提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 因此, 语文课上的提问应是经过认真推敲, 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索, 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通过比较启发, 一方面调动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从而学习一些习作方法。比如, 在教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课时, 我好奇地问学生:“同学们, 你们看, 她有标点符号, 而且还是双引号。这说明了什么?”因为在以前的学习中, 我们就接触了双引号, 学生也了解双引号一般用在对话中。我这么一问, 他们就很容易想到这个题目是另有含义的。有心的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或许也会尝试着用一用。

还是《花钟》这课, 当学生在抢答花儿开放的时间的时候, 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就说:“午时花在中午十二点左右开花”。教师马上就提问:这里的“左右”两个字能够省略吗?学生低下头, 若有所思。虽然学生不能立刻回答上来, 但经过教师的指点, 学生还是能说:“不能省略。”在这一问一答中,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 更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三、突破难点———有指向性

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 突破教学中的重点, 难点。重点内容对全篇课文来说牵一发动全文, 是阅读教材中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阅读短文中有“题眼”, 诗歌中有“诗眼”, 教学中教师抓住“文眼”, 再分析全文, 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是理解的重点, 同时也是理解难点, 它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师若只让学生联系前两句诗所提供的意境说出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可能效果不好, 学生就不会知道它流传至今的原因。但若就此诗句提问:“读到‘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你的脑海里出现怎样的情景?”“这两句诗除了字面意思以外还有没有更深的意思呢?”就可能激起学生探究与思考的热望, 他们通过丰富的想象, 仿佛看到园内林木葱茏, 繁花似锦, 红杏灼灼, 灿若云霞。从而进一步感受到新生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 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处, 不仅让学生领会诗意, 而且感悟了诗的意境, 深刻领悟诗中耐人寻味的深刻哲理, 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寓庄于谐, 激发兴趣

诙谐有趣的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特殊的葬礼》一文, 我设计“大瀑布即将无奈地走完她短暂的人生之路, 面对一群群深深伤害过她, 又来祭奠她的人, 大瀑布想说的话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问题一提出, 学生义愤填膺, 极力控诉。如生1:如果我是大瀑布, 我想说的话是, 我的今天就是你们人类的明天。生2:你们早知如此, 何必当初?生:我对这位巴西总统有意见, 你为什么不早惩治乱砍滥伐的人?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 我是这样问的:如果小女孩真的来到奶奶的身边, 他将会对奶奶说些什么?这样的提问, 促使学生在奇思妙想中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四、变中求异

小学语文课堂设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 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 而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书本与生活相结合, 注意采用比较新颖的说法, 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 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 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比如在教《晏子使楚》时, 先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晏子, 正面临楚王的诬蔑:齐人固善盗乎?然后提问:“你是晏子, 那么你将如何反驳楚王呢?”学生各抒己见后, 教师再说明晏子对楚王的反驳, 通过学生们的回答与晏子的反驳两相比较, 分析总结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显然比直接问《晏子使楚》表现了什么, 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 也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上一篇:管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论文下一篇:结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