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情境

2024-09-17

巧设问题情境(精选11篇)

巧设问题情境 篇1

数学问题情境, 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纽带。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生活, 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的技能, 体验学数学的价值。在“问题情境”中, 问题是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活动。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 所以产生学习的动力是问题, 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是问题, 培养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动力是问题。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要把问题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那怎样巧设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去激发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进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并且使他们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 “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呢?

一、巧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 才能以最佳的心态进入到学习中去。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 就是把学生引入身临其境的环境条件中去, 使他们由衷地产生情感和想象, 从而自然地获得知识和能力。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不是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学来的东西, 是很容易忘掉的。”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时, 就会全力以赴, 废寝忘食, 甚至创造出奇迹, 而没有兴趣的学习, 却是一个包袱, 一件苦差事, 难以继续学下去。对于创设什么样的问题情境, 不同学科、不同课题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结合教学内容, 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 联系生活实际, 精心设计问题。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 我先在黑板上写上三个1, 接着向学生提问:这三个1相等吗?学生回答后我用等于号连接起来。接着又在第二个1后面写上一个0, 成为10, 在第三个1后面写上两个0, 成为100, 再问学生:这时候三个数相等吗? (学生回答:不相等) 你能有办法使它们相等吗?课进行到这里, 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被激发出来。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 学生情绪高涨, 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 愉快地参与新知的学习中。

二、巧设问题情境,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主要能源。”外界的信息主要通过观察源源不断地输入大脑, 在数学教学中, 图形的认识, 需要观察;数学规律的发现, 需要观察;知识的关联, 需要观察。只有通过观察, 才能有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辨析能力与归纳能力。因此, 教学需要学生学会观察,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自觉去探索数学知识的本质, 揭示其内在规律。当学生有了耐心细致的观察, 才可能产生丰富的想象, 想象力发展数学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囊括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一位教师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 他把一个大萝卜和一把刀带到了课堂, 使学生莫名其妙。开始教师先削萝卜, 第一刀削出一个面, 然后垂直这个面又削出第二刀, 削出一个边, 然后垂直这两个面又削出第三刀, 削出一个尖尖的顶, 这时学生兴趣盎然, 精力集中, 教师因势利导地启发说:“一刀出面, 二刀出棱, 三刀出顶, 若是用刀垂直各个面继续削下去又会怎样呢?”学生被吸引住了, 观看教师削萝卜, 当教师削到第六刀, 一个具有六个面、十二个棱、八个顶的长方体展示在学生面前, 学生们观察得清清楚楚, 这时师生共同归纳出长方体的特征。通过教师演示、操作, 学生认真观察动脑, 学会了知识。这种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好奇中思维、探索, 培养了学生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巧设问题情境,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但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 选择和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开拓学生的个性化意识, 在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多角度地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这是克服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 教师可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 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发散思维和创造性的训练纳入教学活动, 克服思维定势、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对教师来说, 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 根据课本内容, 进行引申和扩展, 编制出内涵丰实的开放式题,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同时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

总之, 就“问题情境”的创设, 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同时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情境素材。深刻的生活体验、生动的语言技巧。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围绕教学目标和要求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发现和创新动机, 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巧设问题情境 营造探究氛围 篇2

一、情境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方式),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努力可克服)的学习情境。

根据认知理论,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的创造性。

二、情境的设置

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恰当的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求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1.通过实验创设情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各种物理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其充满着趣味性、思维性、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利用实验内容的魅力创设问题情境,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探究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

教学实例:在教学“动量”的内容时,我就先用“高空落蛋”的实验拉开序幕:将细绳一端拴牢一只气球(内置一只鸡蛋,气球内不加气)后跨过一米高的支架,将鸡蛋缓慢地拉起一定高度后放手,使其直接落于桌面上,结果可以想见;因而,当我再次重复此实验时,同学们屏住呼吸,眼睛紧盯着鸡蛋,一颗颗原来平静的心也仿佛被提升起来了,而我却偷偷地在鸡蛋的正下方放上一块柔软海绵,结果自由下落的鸡蛋完好无损(如依此序,则需两只鸡蛋)。然后问学生:这是为什么?从物理本质上看,又应该怎样解释呢?这时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交流解释。经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之后,学生从现象到本质,掌握了有关的一系列知识,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2.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情景,以及所关心的热门科技话题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更能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教学实例:针对教学中碰到的实际情况,例如(a)为什么你在行驶的火车上发现近处树木后退,而远处树木前进?(b)为什么海水看上去是蓝色的,而舀起来都是无色的?(c)为什么火车的玻璃窗安装两层玻璃?(d)乒乓球的正反两面胶片各有什么作用?试从力和运动的关系加以分析;(e)为什么不弯腿就跳不高?(f)“神舟”五号与我们所学的哪些物理知识有关。这一系列现实性的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极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物理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新旧联系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促进新知识的增长。

教学实例:学生在初中学习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讲述牛顿第三定律时,很多同学认为,在拔河比赛中,既然双方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应该不会分出胜负,实际上却总有一方获胜,这是否违背牛顿第三定律?取胜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我让高大壮实的男同学(体育委员、脚穿滑冰鞋)与一文静瘦弱的女同学现场进行拔河比赛,问同学们女同学能赢吗?为什么?有人说“能”,有人说“不能”,强烈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4.拓宽途径创设情境

除了上述途径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读书、看报、讲故事等多种形式设置情境。读一篇美文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在课堂上用读文章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以增强探究欲望。

教学实例:在南方某报看到一篇文章,从前有人在建房子时,把一只活生生的乌龟埋在所挖的地基下,在上面建起高楼大厦。几十年后拆迁房子,发现挖出的乌龟还活着,为什么乌龟能承载这样巨大的压力呢(乌龟的生命力真那么强大吗?有待考证)?学生很惊讶,急于解开谜团,积极探究。

总之,问题情境的设置方法很多,只要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形式都可以采取。笔者只是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一些粗略的尝试。

巧设问题情境创建高效课堂 篇3

一、激发兴趣, 发现问题

上课开始, 可以采用提出激趣问题等形式组织学生有重点地对与新课密切相关的知识进行测评, 一方面发现学生的薄弱点及时查漏补缺, 另一方面检测出学生对新知识的趋向程度以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使学生把新旧知识串联起来, 激活原有知识, 进行知识的迁移。这一阶段的操作, 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注意知识的系统性、趣味性、生动形象性、新颖性, 起到组织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作用, 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架桥铺路。

二、选择问题, 讨论探究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所以, 问题提纲的设计应有启发性, 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应有针对性, 根据教学目标设问;难易要控制好, 要考虑新授课与复习课的区别, 以不超过教材与新课标要求为原则。最关键的是必须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基础为本。同时, 设计时要有一定层次性。一是对单个知识点的设问, 使学生能直观有效、透彻全面地解决问题。二是针对课时知识结构进行综合设疑, 培养学生归纳综合、推理论证的能力。三是针对课时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的重点联系进行贯穿设疑,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讨论探究”的过程是最重要的环节。要依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障碍引入教学辅助手段, 如挂图、投影、模型、录像、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等手段, 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交流等方式解决难题。例如, “观察鼠妇活动”的实验, 首先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为什么在花盆下、石块下容易找到鼠妇?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其次, 提出假设:鼠妇的活动可能与光照条件有关, 还可能与其他外界因素有关等。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 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环环紧扣, 逐层深入, 不仅使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点,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归纳总结, 反馈迁移

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的接受、传递、处理、反馈的过程, 及时的反馈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环节, 既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发展学生的智力, 又能检验课堂教学的效率, 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内容是当堂内容的重点回顾、学习内容的延展或者是当前热门问题的探究。题型有填空、识图、抢答、选择、判断等, 题量不要过大, 并控制好时间, 力求五分钟内完成。形式有个别回答、集体回答、举手抢答、五分钟小练习等。在反馈总结时应注意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 及时性。要掌握学生的情况, 及时给予评价和错误纠正。 (2) 准确性。反馈信息是教学调控的依据, 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所以必须反应学生的真实情况。 (3) 激励性。通过反馈, 教师一方面发现了学生存在的问题, 多向学生提供肯定的、正面的反馈信息, 并适时表扬、激励, 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强化学习目的, 另一方面应对教材内容作适当拓展、补充, 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运用情境教学法教学, 学生不但参与面广, 而且课堂气氛民主宽松、活泼生动, 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开发, 同时因为设计时考虑了层次性和激励性, 使学困生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树立了一定的自信心。

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如学完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原理后, 学生联想到生活中凉拌菜、腌菜出水现象即为植物吸水、失水的表现, 提出凉拌菜渗出的水中是否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的问题;学完合理膳食的内容后, 学生结合学校的实际看学生饮食安排是否合理, 给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或设计出更合理的食谱;还有关注社会、关心热点问题, 如什么是沙尘暴, 沙尘暴来自哪里, 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什么等。

巧设问题情境 篇4

【摘要】:针对目前中职学生诗词教学的现状,笔者提出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心理特征找准问点,选准时机,巧设问题。并从四个方面逐一论述了问题情境在诗词教学中的创设。即问题的提出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要能顺利达到移情,问题的提出要注意系统性及整合性等。

【关键词】:亲身体验发展过程兴趣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些家喻户晓的名言都展示了“思”与“问”在学习中的作用。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在诗词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但综观中职诗词教学,往往会出现教师问题问了半天,下面却没有回应,学生或一头雾水或注意力根本没在教师这。原因主要是教师设置的问题学生理解不了或问题本身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到底应该注意哪些才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呢?笔者认为设疑要因学习对象而异,因教材而异。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心理特征找准问点,选准时机。

一、问题的提出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促成学习活动获取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中职学生对学习内在动机不足,只有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才能唤起他们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才会是轻松、愉悦、积极的。

例如在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词中描写的人物周瑜,学生们比较熟悉。于是,我在讲下阕前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吧?在你们印象中,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你喜欢他吗?于是调动了他们已有的知识积累,并积极回答起来。用这种方法营造了一个学生熟悉而又倍感亲切的情境,紧接着我又说作者苏轼在这首词中也提到了周瑜,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评价周瑜的。这样,就使课堂顺利进入了下一环节的教学。再如在讲杜甫《登高》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我问了这样的问题:“如果现在正处于**年代,人民流离失所,你浑身是病、穷苦潦倒,与家人离散,好友也相继去世,心情会如何?”学生七嘴八舌的说起来。紧接着我又问:“如果你一心想平定战乱,为国家出力,可却已经头发花白,年老体衰,在秋风瑟瑟的一天,看着曾经富有生命力的叶子纷纷落下,你心情又会如何?”这时,有的学生已经坐不住了,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设置,学生很快进入思考状态,并将情感投入到学习中。

二、问题的提出要能顺利达成移情

诗词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情感熏陶,使学生的感情逐渐得到升华,在教学过程中这种情感目标的达成是内在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因此我们所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如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为了让学生体会离别之苦、思念之情,我并不急于讲解作者的情思,而是先延伸了这样一个问题:无法排遣的相思之情融在了每一个经历离别的人的血液里,凝聚在他们的笔端,在文学史上绽放着迷人的光彩,你读过这类作品吗?请大家说一说你读过的内容或经典语“离愁”的`诗词,如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苏轼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然后播放学生都很熟悉的张信哲的表现离愁别绪的伤感歌曲《白月光》:“白月光,照天涯的两端,在心上,却不在身旁”随着悠缓优美的旋律,学生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中,有的同学也跟着哼起这首歌,尽情体验着离别思念之情。之后我让学生试用语言把刚才想象和感受到的表达出来,使他们明白原来这就是“离愁”,这就是作者写《雨霖铃》表达的情感。在这里,教师并没有费劲口舌用抽象的语言去讲什么是“离愁”,问题的设置就已经让学生心领神会了这种情感,有“大音无声”的学习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注意整合性

从表面看,任何问题的创设似乎都是外在的,实际上,它是源于课文而又高于课文的。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应当深入、细致地研究文本,在对文本有了整体感知、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善于抓住学生感兴趣且又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突破口”来设置问题。例如在讲解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我问了学生们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同学们有过听某首歌而落泪的经历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紧接着我又问“我们通过了解琵琶女的身世,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那么诗人为什么在不知道她的遭遇之前便已经听出了声中之情?”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已经大致明白了一些,但还不确定,迫切地想知道正确答案,于是开始认真阅读下文。最后经过讨论、总结,学生们明白了正是相同的境遇,诗人才听懂了琵琶曲中的无限情思,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可见,这些情境问题的解决实际上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自主收集信息,通过“同化”和“顺应”完成对新知识意义建构的全面检测。因此,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充分注意和课文内容整合,力求达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的理想效果。

四、问题的提出要注意系统性

一首诗的学习或一堂课下来,往往需要回答很多的问题才能解决教学目标。问题与问题之间不可破碎、无连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从全局考虑,站在整篇文章的高度设计问题,使问题与问题之间自成系统,联系紧密。为了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规律。如在教授现代诗歌《致橡树》第一部分时,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作者在这一部分用了几个意象?第二,作者对这些意象持什么样的态度?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第三,这一部分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爱情观?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学层层深入,教学流程简洁、清晰、有层次感、有重点,设计独具匠心。

巧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情趣 篇5

那么,什么是问题情境?既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努力之后可克服)的学习情境。它主要是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目的形式,奠定解决问题的方向,引起学生对探索活动的动机和兴趣。

1、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在探索教学中,所提出问题应该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之内可以解决的难易适度的问题。太简单会使学生丧失兴趣,没有足够的动机;太难则使学生产生过多的挫折,失去进一步探索的信心。“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形象地说明了这种问题的难易程度。

2、情境要有一定亮度,所谓明晰有两个标准:一是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条理,特别是有关的目的,到达目的的障碍条件一定要清晰地呈现,有时利用书面、黑板、投影呈现;二是尽量控制变量的数量,无关变量要尽量少出现,以免学生对问题情境产生太多的迷惑,增加了探索的难度,而且不利于认知策略和智慧技能的形成。

3、呈现要有一定曲度。这一过程,从信息加上角度来看,是一个信息刺激接收器的选择性接受过程,因此要利用各种方法增加问题的新奇度。设置问题情境的主旨是要把学生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课的认知兴趣。设置问题情境方式很多,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试一试。

一、从现实生活入手,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贴近生活,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学习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索之中,教学中缺乏生活气息的数学问题进行加工,以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运用到学习中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二、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著名心理学家希尔博士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很小差异是指对事物有无兴趣。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将是其获取知识和发展的最大动力,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发生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直接的内驱力。

三、创设谈话故事性学习情境

儿童天真活泼,善于想象,有时对常人来说甚至感到“不可思议”,她们尤其对谈话故事更是情有独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巧妙的创设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享受教学思维的快乐,产生思维成功的欲望。吸取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

四、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

小学生总是对新知识充满兴趣、好奇心,当学生有了学习某一数学的愿望时,就能引起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随着学生认识的不断深化,在新课导入和知识的转折处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使新旧知识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激发起学生人之内驱力,保持一种紧张、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递探求新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创设探索的问题情境

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以个探索者,研究和发现者,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激发这种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如数学“小数的性质”,教科书上的例题是比较0.1米、 0.10米、0.100米的大小(苏教版第8册第117页)。教学时可以不直接出示例题,而是采用这样的引入:

1、引趣。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三个“1:”,提问:“这三个1相等吗?学生回答相等后,教师用等号连接。接着,教师在第二个1后面添上一个0成10;在第三个1后面添两个0,变成100;提问:现在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办法使他们相等吗?教师的提问,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积极思维之后。回答可以分别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使之相等,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改写。教师引导学生吧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写用“米”作单位的数即:.0.1米、0.10米、0.100米。

3、比较。比较改写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得:0.1米=0.10米=0.100米。

4、观察,引导学生先从左到右,在从右到右观察比较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样的设计既富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吸引着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相等”——“不相等”——“相等”的变化过程中,尝到思维成功的乐趣,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参与认知活动。

巧设问题情境 创建高效课堂 篇6

一、探究性问题情境

所创设问题情境具有启发性, 启迪学生思维, 引发学生广泛的类比、联想与猜想;还要有挑战性, 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例:假如你家订了一份报纸, 送报人可能在早上6:30-7:30之间把报纸送到你家, 你父亲离开家去工作的时间在早上7:00-8:00之间, 你父亲在离开家之前得到报纸 (称为事件A) 的概率是多大?

这是我校一位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 如:教师: (1) 这是什么型的概率呢? (学生几乎都不用想就回答:几何概型。因为学生知道这节课正在讲几何概型的内容) 。教师:很好, 下面我们用几何概型公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吧。首先可以设送报人到家时间为x, 父亲离开家的时间为y。 (2) 你知道事件A发生时x、y的大小关系吗? (学生很容易想到y≥x) (3) 你知道x、y的取值范围吗?它表示什么区域? (学生根据题意回答:6.5≤x≤7.5且7≤y≤8, 学生讨论、交流后发现它表示是一个正方形区域, 面积等于1) 。如此创设认知冲突问题情境, 使得学生思维波澜起伏, 激起思维的浪花, 就连学困生也容易想进来, 学进去, 从中尝到乐趣, 在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二、现实性问题情境

所创设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一般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 设计问题有一定难度但趋向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现区”, 促使学生“跳一跳, 摘桃子”。因此, 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而富有成效。

三、科学性问题情境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 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 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例:一位教师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时用“神州五号”的太空飞行图来问学生“飞行线路是什么?这个情境问题实在难为了学生, 都不知怎样回答, “飞行轨迹是椭圆”还是教师自己加上去的, 假设学生反问“为什么它的轨迹是椭圆?”恐怕教师就不好回答了。并不是任何问题都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 也不是随便地把问题提出来就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感情共鸣, 其实本例可以用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反映当前学习的内容本质的情境较好。

利用高中数学人教教材创设问题情景,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十分简便、快捷, 因此, 对情境的设计, 最根本的就是“二次开发教材”。

四、高效性问题情境

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效果, 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吻合;要有效率, 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有较高的比值;要有效益, 教学目标与个人的教学需求相吻合。数学情境更多应从数学内部和数学知识逻辑体系上思考, 问题要达到“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的境界, 如果这样, 这个课堂和问题情境将会和谐共鸣。

设问的目的不是“灌水”, 而是为学生的思维“点火”。将精心设问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学习在疑问中开始、探索、论证、小结、发展, 则学生的思维习惯得以养成, 求知的欲望得以激发, 学习兴趣得以培养, 思维品质、能力得以全面发展, 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小山, 等.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7) .

[2].田仕芹.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思维.中学数学杂志 (高中) , 2007, (6) .

巧设问题情境激发质疑兴趣 篇7

一、直观演示, 步步深入

通过实验直观演示, 使学生产生认知的失衡, 从不平衡到平衡, 把学生的认知引向深入。例如, 在教学电磁感应的条件时, 首先让学生看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演示实验。通过这个演示实验, 让学生回忆起“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这个结论。接着做两个演示实验: (1) 用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 改变线圈中的磁通量。 (2)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线圈中电流, 从而改变线圈中的磁通量。这两个演示实验, 也使闭合回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使学生产生认知的失衡:为什么不切割磁感线, 闭合回路中也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呢?然后引导学生, 通过总结, 发现以上三个实验的共同点, 得出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 从而把学生对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认知引向深入。

二、布置“迷阵”, 巧设悬念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制造矛盾, 布置“迷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他们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例如, 在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中, 可举例:甲、乙两队拔河, 甲队把乙队拉了过去。然后提出错误观点: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甲队对乙队拉力与乙队对甲队拉力相同, 乙队不应被甲队拉过去。把错误的理论结果同事实对立起来, 布置“迷阵”, 很自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分析指出错误。通过这种方式, 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受力分析时应明确分析对象。从而让学生牢记解题时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通过布置“迷阵”制造悬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留下一个深刻印象。

三、以旧变新, 比较区别

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 利用新旧知识的区别,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例如, 教授动能定理, 讲解例题时, 先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运动学中的公式和牛顿第二定理解题, 再运用刚学过的动能定理解题, 并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在解题时的差异, 从而熟练掌握动能定理。又如讲授机械能守恒时, 首先复习动能定理, 然后运用动能定理, 导出机械能守恒定理, 接着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定理的前提条件, 从而让学生注意并牢记机械能守恒的条件。通过以旧变新, 不仅巩固复习了旧知识, 而且引入了新知识。通过分析比较, 学生加深了对新旧知识的理解。

四、孕伏铺垫, 分散难点

通过孕伏铺垫、分散难点,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例如, 教学平抛运动时, 首先让学生观察, 从同一点以相同初速度同时抛出的两个物体, 其中一个做平抛运动, 另一个做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得出结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情况与匀速直线运动相同。接着再让学生观察, 从同一点同时抛出的两个物体, 其中一个做平抛运动, 另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得出结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与自由落体运动相同。使学生产生疑问:平抛运动为什么有这种特性, 平抛运动到底是什么运动?在引导基础上, 综合上述两种情况, 最后给出平抛运动的结论。

五、联系生活, 以事喻理

联系生活中的事例, 运用类比方法, 形象说明物理概念原理。例如, 当研究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线速度时, 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两个例子: (1) 在砂轮上磨刀具时, 可以看到刀具与砂轮接触处的火星沿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 (2) 让撑开的带有水的伞, 绕着伞柄旋转, 可以看到水滴在伞的边缘沿圆周切线方向飞出。通过以上两个例子, 稍加解释就可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结论:圆周上任一点的线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该点的切线方向且指向质点前进的一侧。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苏蕉桂.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J].新课程学习 (学术教育) , 2009 (3) .

巧设问题情境激发生物课堂活力 篇8

一、巧设“引入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课堂伊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让学生进入到问题情境中去,让学生自主地产生联想、激发情感,从而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笔者很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例如,在上“探究骨的成分”这节课时,如果直接引入骨有多种成分,学生不但不能理解,还感到索然无味。这时,笔者将处理后的骨摆在学生面前,由学生看到的现象创设问题情境:1骨头为什么变得很软?用什么方法可以使骨变软?2为什么骨头变得很脆?我们用何方法使骨变脆?这样层层引入,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

通过巧设“引入式”问题情境,可以凝聚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质疑、释疑,使生物课堂充满活力。

二、 巧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阶梯式”问题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他们已具备的知识,把一个有难度的、较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些有层次的较小的问题,每个问题能承上启下。这样,学生通过解决一个个有层次的小问题达到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目标,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

例如,讲“植物的呼吸”时,第一节课是实验课,要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的呼吸现象,如果直接告诉学生怎么设计实验,那么学生的思维就被固定住了。在教学这节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串阶梯式的问题情境:

1怎样设计实验证明植物在呼吸?

2植物的呼吸是否和人一样,吸入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

3怎样证明植物呼吸时吸入了氧气,时释放出了二氧化碳?

通过这三个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学生明白了要想证明植物在呼吸,必须先要证明植物在进行生命活动时吸入了氧气,同时释放出了二氧化碳,只要证明了这两个现象,那么也就证明了植物在呼吸,因为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个过程就叫做呼吸。由此,学生通过教师搭的台阶思维一步步上升,最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三、巧设“铺垫式”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相互作用、产生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用自己已有的观念和意识去接纳新的概念和方法。此时,教师若能把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提出适合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便能起到诱发学生思维的作用。这时,巧设“铺垫式”问题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铺垫式”问题情境是指在讲授新知识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会,提出与课本有联系的相关问题,为传授新知识铺平道路。

巧设“铺垫式“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来分析提炼新知识,进一步体会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扫除思维障碍,有助于他们树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

四、构建“矛盾式”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

良好的问题情境在于它能有效地引起学生认识的不平衡,使其产生矛盾心理。“矛盾式”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意提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一些错误说法,让学生分析、判断,通过精心的设计,巧妙揭示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生物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进而引导他们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生物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不能准确把握概念中的关键词,不能结合生活实例灵活应用概念,容易对概念造成误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构建“矛盾式”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记忆。

例如,关于“生物的排泄”这一节,学生在知道了排泄途径后,教师接着追问:“生物体的代谢产物都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吗?排汗属于一种排泄吗?”很多同学马上点头说是,但也有同学欲言又止,感到困惑。于是,教师利用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思考,并逐步诱导。有这个“矛盾式”的问题情境,比教师直接阐明效果好得多。同样,在这里,学生很容易把“排泄”和“排便”混淆,认为“排便”就是排泄,教师利用“矛盾式”问题情境设问:“排便就是排泄吗?”学生就会思考: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在这种情境下进行分析讲解,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生物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只要善于创设情境,学生就能准确理解知识。

五、巧设“实例式”问题情境,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实例式”问题情境是指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他们进一步体会生物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生物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实例式”问题情境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和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平时要善于积累。例如,在讲“神经调节”这一节时,笔者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手碰到针会迅速地缩回”“饥饿时闻到饭菜的香味,会忍不住流口水”……这些问题都来自于生活,这样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迅速将学生的思维吸引到课堂中来,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并且将新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巧设问题情境 篇9

一、根据学生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来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集中精神学习数学知识。所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 通过设置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引导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发现自我, 表现自我,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从中感觉到学习的乐趣, 并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在讲“三角形”一课时, 教师课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三角形来找出三角形的特点和性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然后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积极的讲出自己对三角形的看法, 然后综合学生的观点, 教师开始认真地投入到新课的讲解上来, 教师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直导新课, 而是通过一个小组活动把学生带入到学习新课的内容上来, 让他们从一开始就认为这是一堂有趣的课程, 从第一时间就喜欢上这节课, 这样学生就会对这节课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能够很好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 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 使学习生活化, 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从而使学生拉近与数学的距离, 使学生不再对数学产生隔阂感, 而是对它充满学习兴趣, 主动地去探究, 去发问, 去学习。例如, 我们在学习数字的时候, 可以有趣的创设一段有趣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在上课之前放一段有关本节课的视频。小明在去学校的路上买早餐, 总共十元钱, 买了三个两个包子和一杯豆浆, 找给他七块钱的这个情境, 孩子们就会主动地去关注这段视频。进而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点拨, 通过提出一些问题, 帮助学生对数字的认识。新课的材料来源学生的生活实际, 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 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对于数字有了新的认识, 从而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 对任何事物充满新鲜感与好奇心, 活泼好动, 充满童真。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上, 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小学生正处在一个玩耍的年龄阶段, 对于玩游戏是十分的感兴趣, 在课堂上利用游戏来导入新课的学习,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可以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课的学习中来, 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 感受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了奇数、偶数的相关知识之后, 在对上节课的知识回顾时, 教师可以这样做让学生进入一个游戏环节, 通过猜数的形式, 把学生带到学习过程中来。你左手是奇数, 右手是偶数, 请将左手数乘以1, 右手数乘以4, 在将它们加起来, 报出和是多少, 就能猜出手里是奇数还是偶数。学生被游戏深深地吸引住, 通过游戏地巧妙安排, 使学生自热而然的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四、利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利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解决问题的心理, 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而养成严谨的科学探索精神。例如, 在教年、月、日的新课时, 教师可以这样的导入新课, 在课堂上通过询问学生的年龄和生日, 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提问中来, 使他们对于老师提问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听了以后, 立即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理, 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同时在课堂上, 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自我思考的时间, 形成小组, 对于新知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活动中的重要性, 自然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五、结语

富有情境的课堂能够增添学生学习的乐趣, 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上几种方法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具有很大的帮助, 至于其他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有待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进一步的摸索、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延春.新课标背景下问题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J].家教世界, 2013 (12) :127-128.

[2]刘建民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才智, 2013 (31) :151.

巧设问题情境培养数学创新思维 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76-01

创新始于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激发,优化问题教学。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上巧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的数学认知活动,促使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探究,不断创新,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本人结合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在此谈一些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一、巧设问题情境,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习数学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应该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规律向前推进。学生的学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领下,通过又合作、又独立的各种探究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如在讲“周长与面积”时,我向学生讲述了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一个人需要很多土地吗?》中的一则故事,将故事的结尾略去,变成一个问题:一个叫巴霍姆的人,想在草原上买一块地,卖地人说:“你如果愿出1000卢布,那么你日出到日落走过的路围成的地就都归你。不过你日落前必须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否则你的钱就算白花了。”巴霍姆觉得很合算,就付了钱。他想走出最远的路线,得到尽可能多的土地。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他就在大草原上奔跑起来。同学们,如果你是巴霍姆,你会怎样围地?这个问题需要用数学思维方法,足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和假设,经过小组的交流和教师的启发,学生们从中提炼出一个数学问题:周长一定时,什么图形的面积最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们构想出一个探究思路及其操作程序:用同一周长围成各种平面图形,通过测量和计算,比较它们之间的面积大小,确定出最大的图形,最终验证每组提出的假设。

二、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创新活动就将成为无本之木。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动力,然而问题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有待于培养和激发。培养好奇心是重要的举措,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人们把这理解为科学家的谦逊,其实此语道破了发现和创造的天机:好奇心、问题意识及锲而不舍的探索。

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位聪明的大臣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国王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个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我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若满足大臣的要求,国王的国库里至少要多少米粒?请估算,同学们,你想知道这个结果吗?只要你学好了有理数的乘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这个故事能强烈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启发学生进行新的探索。

三、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亚里士多德作过这样精辟的阐述:“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学生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解决问题而引发的,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因小学已接触到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我提出问题:“给你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你有几种做法?”多数学生说“两个全等三角形拼起来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又有同学发现“一个三角形绕一边中点旋转,旋转前后的图形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发现了其中的规律:这些特殊的四边形都可以由一定的三角形经过旋转得到……这样沿着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经过学生自己探究而学会的知识,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把握得准确而到位,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巧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勾股数时,教师出示了这样几组勾股数,请同学们讨论这些勾股数的特征:3,4,5;5,12,13;7,24,25;9,40,41……

开始学生们只注意到:每组勾股数的前一个数都是奇数,后两个数是一奇一偶,之后陷入僵局。教师启发道:“一奇一偶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们发现是连续自然数。忽然一名学生发现后两个数之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稍一顿,即抬头,急切地说:“这两个数的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这个完全平方数就是前一个数的平方……”这样,在思考、观察中发现规律,灵感一触即发。学生们找到了勾股数的特征:即大于1的奇数的平方分成两个连续的自然数,此奇数与这两个连续自然数就成勾股数。

巧设问题情境 篇11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 教师就要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例如, 桌椅的摆设:

问题: (1) 若按照上图的摆法摆设餐桌椅, 摆n张桌子可坐的人数是_________。

(2 ) 若按照上 图的摆法 摆设餐桌 椅 , 摆n张桌子可 坐的人数是_________。

(3) 在桌子相同时哪一种摆法容纳的人多 ?

(4) 若你是一家大堂经理 , 你会选择哪种摆法 ?

新颖、有趣的问题立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经过探索、交流后, 得出如下答案:

1单桌摆放容纳的人数最多, 但餐厅面积要大;

2按照图1摆容纳的人数虽然较多, 但搛菜、交流不方便;

3按照图2摆容纳的人数虽然较少, 但便于交流, 也较美观。

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由学生熟悉的桌子摆设, 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通过交流合作、经历观察、比较、归纳、提出猜想过程, 通过探索变量与常量的关系, 初步建立这一类有规律递增问题的数学模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更激发了他们对数学探索的兴趣, 更深层地参与到了数学探索中。

二、创设质疑式问题情境, 诱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孔子曰:“疑虑, 思之始, 学之始。”新旧知识的矛盾, 学生的直观表象与客观事实之间的矛盾, 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之间的矛盾, 都可以引起学生对新事物的疑问。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 是让学生先处在一种矛盾状态, 以矛盾深深扣动学生的心弦, 再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对比、讨论、归纳, 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的知识, 而且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 例如5+ 3.5=3.5+5;还满足结合律例如 (5+3.5) +2.5=5+ (3.5+2.5) 。引进了负数以后, 这些运算律是否成立呢? 也就是说, 上面两个等式中, 将5、3.5、2.5换成任意的有理数, 是否仍然成立呢?

探索: (1) 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 (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 分别填入下列◇和○内, 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

(2) 任意选择两三个有理数 (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 , 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 (△+○) +◇和△+ (○+◇)

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探索, 小组交流、讨论, 便能顺理成章地概况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同时, 还可以进一步得到, 如果有多个 (2个以上) 有理数根据需要就可以交换位置, 给运算带来很大方便。

例如, (+35) + (+2) + (-35) + (-2) =[ (+35) + (-35) ]+[ (+2) + (-2) ]=0。这样 , 学生通过自己探索 , 知道了知识的联系、发生、发展的过程, 同时, 了解了运用这个规律可在计算中带来方便, 对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

三、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 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

开放性问题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结构不良问题, 通常一个问题总有三个要素, 即条件、目标、途径。一般情况下, 学生所要解决的都是条件和目标清楚, 解决途径较为单一的问题, 称为结构良好问题, 这种问题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较小。如果条件、目标明确, 解题途径有多条或者条件、目标只知其一, 解题途径全然不知, 则问题结构不完整, 此即为开放性问题。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较好地创设一些开放性问题情境, 更好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培养学生灵活多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1) 提供条件 , 根据条件能够得到多个合理可行的问题结论, 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问题情境: 尽可能多地得出整数a使代数式x2-ax-20在整数范围内可以因式分解。

(2) 给出条件与问题 , 学生自己选择条件、探讨相应的解题策略, 训练学生学习的变通性。

问题情境: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 a、b、c, 给出下列五个论断:1) a∥b;2) b∥c; 3) a⊥b;4) a∥c;5) a⊥c, 以其他几个为条件, 一个为结论, 组成你认为正确的命题。

(3) 给出问题的结论和部分条件下 , 学生寻求得出结论还缺少的条件, 训练学生学习的流畅性。

问题情境:已知x<0, 试给实数y附加限制条件, 使不等式x<xy2<xy成立。

四、创设阶梯性问题情境,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创设问题情境要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层层递进, 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 就是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简单问题或步骤。也就是说, 教师应当依次提出一些适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小问题, 引导学生发挥认识能力发现和探求有关解决问题的依据, 在解决所提出的一个个小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克服困难, 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 在涉及有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中:

解方程:∣x-3∣=7, 这道题对初学者来说还是有较大难度, 若将它分解为几个有关联的小问题, 把问题简单化: (1) ∵∣7∣=7, ∣-7∣=7;∴绝对值等于7的数有哪些?

(2) ∵∣a∣=7, ∴a的值为多少 ?

(3) ∣x-3∣ , 把x-3看作问题 (2) 中的a, 于是x-3=7, 得x=10或x-3=-7, 得x=-4。不妨将x=10或x=-4代入原方程检验 , 可知, x=10或x=-4是原方程的解。这样, 阶梯式问题情境的提出, 既分散了问题难度, 使少数学困生有所收获, 又消除了学生遇难则退的心理, 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 创设巧妙 的问题情 境 , 是激发学 生学习动 机 ,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是新课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情境的创设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创设出更多更好的数学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 让学生更 积极、更主 动地参与 对知识的 发生、发展 的探究中, 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课改精神。

参考文献

[1]陈京山.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中国民族教育, 2002.3.

上一篇:公交客车下一篇:急性口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