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与英语阅读

2024-10-21

设问与英语阅读(共8篇)

设问与英语阅读 篇1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此可以看出,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英语技能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 他们对知识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 但是在理解和记忆上并不完善, 尤其是对英语学科而言, 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由母语跨渡到英语, 给学习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为此,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过程入手为学生从母语环境走进英语环境搭建桥梁。笔者认为,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设问和拓展作为教学工具,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在思维瓶颈处设问, 让设问成为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思维活动的导火索

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有两个目的, 一是让学生思考相应的内容, 学习相应的知识点;一是为了满足教学环节的设计或者完成课堂教学中知识点等内容的过渡与衔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受学生思维能力的局限,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问题的设置难度要适中;二是提出问题的时间要恰当。即在思维瓶颈处设置问题, 这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引导, 保证课堂教学的思维含量。

以“What’s he like?”Part A为例,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表示人物外貌和性格特征的词汇, 如old, young, funny, kind, strict,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词语的特性, 教师设置了图片展示环节, 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卡通图片, 分别展示表现年老、年轻、滑稽、有礼貌、严格等外貌与性格特征的图片。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之后, 教师提出了“What’s he/she like...?”这个问题, 学生对号入座, 从汉语语境中进入英语语境, 有效地完成了思维的过渡, 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在学有所获处拓展, 让拓展成为学生思维与能力共同发展的指向标

课堂教学中的拓展既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丰富性, 也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宽度, 提高其认知能力的广度。如果学生连课堂内的知识都没有掌握好, 再好的拓展都是空中楼阁, 因此教师要谨慎地设置拓展环节, 让拓展成为学生思维与能力共同发展的指向标。

以“My week”单元中Part B“Let’s try&Let’s talk”这一教学内容为例,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前四个课时的学习和铺垫, 因此在本课完成重点掌握句型“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unday?I often do homework, read books and watch TV.Do you often wash your clothes on the weekend?Yes, I do.”的学习中, 教师可适当地增加情境训练, 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对话实践。这样的拓展不仅没有提高学生学习的难度, 而且和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融合在一起, 学生的思维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在拓展处设问,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英语综合能力

在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时, 如何适当地进行引导是教师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实践证明, 在拓展中设置相应的引导性问题, 能够有效地提高拓展的有序性和有效性。一方面, 在拓展中设问是教师对拓展的提前预设, 学生能对拓展的范围和深度都有一定的掌握;另一方面, 在拓展中设问能够起到提示和激活作用, 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课堂、进行拓展。

以“What would you like?”的Story Time的教学为例, 由于故事内容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非常适合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延伸, 因此教师让学生听完故事后, 提出了“1.What would Zoom like to eat?2.What are so fresh?3.Is the salad healthy?4.What does Zoom think about the dinner at the farm?”四个问题, 学生理解回答之后, 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准备故事表演, 然后教师请两到三组学生上讲台表演, 同时提醒学生表演时要带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 从而完成拓展学习。学生的理解有了问题作为引领, 不仅更深刻, 而且通过表演,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内化能力。

综上所述,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设问和拓展的教学手段不仅符合英语的学科特点, 也能够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因此, 教师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地设置问题和拓展内容, 让提问和拓展成为学生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重要学习环节。

参考文献

[1]胡春华.小学英语拓展性教学[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曹伟华, 张自信.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拓展性练习的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 (小学篇) , 2008 (12) :10-13.

[3]朱祥慧, 李莉.用语篇拓展的方式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 (小学篇) , 2009 (07) :11-16.

[4]梁大伟.小学英语拓展应用课的高效设计[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 (09) :115-119.

[5]刘艳伟, 闫久雪.以生为本——小学英语拓展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22) :207.

设问与英语阅读 篇2

案例背景:

《船长》是苏教版语文六上的第7课。文本篇幅长,内容与形式上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本课教学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学会品读人物语言,感悟人物品质性格是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引导者,我思考:我需要用怎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品读语言、文字,走进场景深入船长的心。课堂上问题提出后作为学生一定会思考:老师的问题指向哪里?我思考什么?回答什么?,如何把握课前学习目标预设和课堂效果的生成,经过向师傅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我认清的方向,用简洁但不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深思,其实就是“让学”,把读、品、悟、说、写的自由还给孩子。

案例描述:

上课后,齐声朗读了事故发生时的情形,渲染了课堂气氛,通过粗品第一道命令学生初感了船长的人物品格,引导学生学习第5小节,读文品句,将此时的“乱”读的入木三分。通过对文本进行合理处理,制造了 “矛盾”,“可是,后来乱的不可开交的人群却有了很大的变化。默读6~24小节,找出并划出描写这一变化的句子。”,“救援工作进行的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让学生心中的问题更多了,怎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刚刚乱的不可开交,此时怎么井然有序了呢?刚刚船长说了什么啊,会让人群产生如此大的变化?疑问心生。我抓住这个矛盾冲突时刻,进行了下一个板块的教学。

师:是什么让人群产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原来黑暗中人们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齐读7~21小节。

师:自己大声读一读这一段对话,思考,这一段对话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这一段对话,很特别。非常简短。师:几字成一句,简短有力。还有吗? 生:这一段对话,没有告诉我们谁说的。

师:是的!这一段对话没有提示语,因此读起来简短有力。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加上提示语后又是怎样的。(课件出示,学生对比读)

师:刚刚我看你在笑,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因为,加上了提示语后,读起来特别啰嗦、麻烦。

师:很好!不用提示语读起来特别简短有力。我请男生做船长,女生来做洛克机械师、奥克勒大副一起来简短有力的读一读这段对话。师:此时,船长为什么和二人如此简短有力的说话? 生:因为此时,船上的情形不容乐观。

生:因为,船长希望让通过这样一段对话让船上的人群了解情况。

师:是啊,此时十万火急啊。请同学们,再一次默读这一段对话,思考船长的哪些话让人们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了呢?然后同桌交流

生:船长的问“炉子怎么样了?火呢?机器怎样?”让人群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船长问的问题都是关于此时船上的情况,让人们知道此时的事情很严重。师:说的很棒!我们就应该这样回答问题。还有吗?

(此时,班上很多孩子举手。)生:我觉得这一大段对话让人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船长的话非常有力,而且他在告诉船上的人,如果不抓紧时间我们都不能出去。

生:我觉得“哪个男人赶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让人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船上的人都害怕被打死。所以,都安静下来了!师:很会读书!还有吗?

生:“船长问道‘还能坚持多少分钟?’‘20分钟’‘够了’”让人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只剩20分钟,但是船长却说够了,他告诉人们必须要听从指挥,如果不听从指挥时间就不够。

(此时,学生还有想说的。)

师:是啊!此时船长句句如令,沁入人心。在你心中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 生:镇定机智。生:冷静、勇敢 生:关心弱小

师:自己捧起书,大声读一读这一段对话把你心中的船长读出来。

(生自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这样一段对话。

案例分析:

一、简单的设问导向性强

这个片段的教学是我整个教学中的重点,简约的设问并不是教师对文本肤浅的认识,相反简约的问题是教师对于文本深度解读后的凝练,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本段教学中,“这一段对话有什么特别之处?”这个问题提出后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思考、观察。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发现文本形式和内容上的密码。(1)船长语言简短,几字成一句,一句为一节,一节为一个问题。(2)船长说话有力,话虽简短但是字字有力,句句有思想。(3)写作手法上。和我们平时写作时有很大的不同,这一段对话没有提示语,这与当时的情形相吻合,情况十分紧急容不得半点怠慢。

二、简单的设问需要从一而终

如果简单的问题是凝练出来的,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这一个环节问题一定要从一而终,“船长的哪些话让船上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了呢?”“你心中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 这样具有个人见解性的问题,如果开始提问和中途提示时的问题不一样的话,学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过去,我常常犯很大的错误,问题提出后,等到学生读好课文时,我又把问题给变了。究其原因,一是紧张,二是对自己要引导学生学什么不是很明确。

三、简单的设问有深度

简单的设问不是课文内容分析式的问答,比如这一段教学如果用这样一系列问题来引导“船长说了什么话?”“他对谁说的?”“他为什么这样说?”“救援工作时间够吗?”“怎样够?”等,让学生在文章里找答案,学生没有真正的在问题的引领下深入语言文字的背后去品读,只是在语言文字的表面寻找老师的标准答案。而在,这一段教学我的两个主要问题“这一段话有什么特别之处?”和“船长的哪些话让船上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了呢?”引导学生先研究写作特点,再深入人物内心。不仅,得言、得意,更得法。学生知道了该怎样品读文本语言文字。

四、简单的设问需要简约的教学流程

简单的设问提出之后,课堂应该教给孩子,让孩子沉浸到文章中去读、品、悟、说、写,课堂是孩子的,教学流程越多孩子的时间越少,把教师的时间凝练、挤压剩下来教给孩子,让孩子在问题的引领下学会学习。在本段教学中,我坚持不用大量的补充资料、图片、音乐、视频,坚持把时间交给孩子,默读、齐读、浏览、分角色读、男女分组读,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见解,每一次读都有新的认识。同时,交流环节把说的机会都给学生。由于这个班的学生非常优秀,因此我并没有太多点拨的机会,如,“你注意到船长所说的都是„„.”“你看每个人的话都„„.”等,即使面对不太善于表达的学生,我们还是把说的机会给他们,只是我们更多的是提点。

泛阅读 精设问 巧练习 篇3

【教学目标】 ⑴了解人物特写的写作特点: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形象;⑵区别特写与消息的区别。

【教学重点】 体会镜头式新闻片断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特写这一体裁的新闻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按以下三个程序进行。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回顾知识点

上节课我们简要学习了“特写”这种新闻体裁的概念和文体特色,明晓了特写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这节课我们通过《毛泽东先生到重庆》这篇人物特写来仔细地品味特写这种文体概念与特色。

2.学生介绍历史背景

背景:⑴1948年8月28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这是六十多年前那个秋天里最大的新闻,举国瞩目,这一惊人的消息震动了“假戏真作”的国民党蒋介石,更吸引了当时众多新闻记者,当时有130多位中外记者前往机场报道。

⑵当时的国统区,有三份较有影响的报纸,一是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低调淡化处理,妄图缩小影响;二是共产党的《新华日报》,浓墨重彩,积极宣传;三是立场较为中立的《大公报》,真诚呼唤和平,希望避免内战。

3.朗读、范读课文

⑴学生朗读课文,老师引导学生矫正读音,训练学生朗读新闻类体裁的能力。⑵教师范读课文。

二、课文探究

1.探究文题——明新闻特征

⑴题目为“毛泽东先生到重庆”,为何这里的动词不用“在”或“来”?

学生:“在”表明毛泽东一直在重庆,不能表现刚刚到来的动作,而“到”则能体现动作刚刚发生,正与刚到重庆、刚下飞机的事件和动作相契合,更好地体现这则新闻的时效性。

学生:“来”表明毛泽东与重庆方面关系十分密切,有种“回来”“回家”的意味,不能客观地体现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更不能很好地体现毛泽东此行的风险性与意义所在。

⑵题目称毛泽东为“毛泽东先生”有何特殊意义?

学生:表达对毛泽东的尊敬和爱戴。

学生:课前查阅了作者彭子冈的资料,早在1938年,她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她都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在重庆工作,秘密地接受中共办事处的单线领导。所以称毛泽东为“先生”,既能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伟大领袖的崇敬之情,又能体现出新闻的客观性。

2.理清结构——明写作思路

⑴作为一则新闻,本文是如何体现新闻的背景与主体的?

学生:1~2段为背景;3~19段为新闻主体。

⑵作为一篇叙事性文章,本文的结构又该如何安排?

学生:依据时间顺序,可将本文分为三部分——交代背景渲染气氛(1~2段),机场的欢迎场面(3~11段),张公馆的面对面采访(12~19段)。

3.分析内容——明写作目的

⑴在作者看来,毛泽东到重庆有什么特别意义?课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学生:作者认为这是一个会带来中国和平的喜讯,是“祥和喜气的开始”,它维系着“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的幸福”。后文多次提到,如“于是他们做尽姿态”摆出“这个世界喜欢看的镜头”,“做世界关心的一次胜利与和平的握手”。

⑵说说作者眼中的毛泽东有着怎样的精神气质,课文用什么手法展现毛泽东形象的?

学生:这是一个朴实的、乡村读书人出身的共产党领袖形象。

学生:主要通过以下细节展现的。“他的手指被香烟烧得焦黄”,“他的鞋是新的。这无疑是他的新装”,“毛先生敞开了外衣……他完全像一位来自乡野的书生”。

⑶将本文与方纪的《挥手之间》进行比较,《挥手之间》中毛泽东形象是怎样的?

学生:毛主席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和气度恢弘的领袖风采,以及领袖和群众之间息息相通的深厚情感。

⑷为何两篇作品塑造出来毛泽东形象会有这样的区别?(可从文章体裁角度、作者的阶级立场角度作答)

三、能力拓展

第一,把文章改写成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第二,把本文改写成一篇150字左右的消息,然后比较消息和特写的不同之处。

【教学步骤】

《毛泽东先生到重庆》是选修教材《新闻阅读与实践》中的一篇有代表性的人物特写。

本课教学步骤是:读——问——练。

首先,读什么,怎么读,这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因为文章所记录的事件距离我们今天已非常遥远,对学生而言具有陌生感,所以读不仅是读课文本身,还需读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在“读”这一环节设置上,笔者将一部分内容放在了课前,让学生自己查找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相关资料。因为这是一篇典范的新闻,为了比较它与散文的区别,笔者又特意印发了方纪的《挥手之间》以便于他们进行比较阅读。这样通过课前的预读与课上的阅读,学生对于本文及作者的背景都有了一个比较明晰的认识。

其次,问什么,怎么问,这是上好这节课的根本。要真正地将本课的知识点落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考意识,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整理思路,设置问题。关于文章的探究,笔者抓住三个环节:解文题、理结构、析内容。

在“解文题”这一环节中,通过炼字法,将题目细分析,通过“为何不用‘来’、‘到’和不用‘毛泽东’”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轻松地把握了新闻的时效性、客观性等一系列特征,水到渠成,避免了硬性灌输的弊端。

在“理结构”这一环节中,通过将文章作以不同的定义——散文和新闻,让学生探究不同的体裁特点,文章结构如何划分,从而体会新闻这一独特文体的结构特征。

在“析内容”这一环节中,先通过精读让学生抓住文本,总结分析文章的两大主要内容:一是毛泽东此行的意义,二是毛泽东的精神风貌。学生通过筛选和总结不难得出结论,然后再进行比较阅读的尝试,让学生比较《挥手之间》与本文在毛泽东形象的塑造上有何不同,从而体会散文的写法与新闻写法的区别。

再次,练什么,怎么练是本节课的创新点。在《新闻阅读与实践》这本选修教材中,与考试联系最紧密的就是短消息和一句话新闻,而本节教学笔者巧妙地设计了两个练习,将这则特写改写成一句话新闻和一则短消息,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把握消息和特写的不同点,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从“教学生学习”走向“与学生一起学习”,这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教师在素质教育中角色转变的开始,这节课正是这样一次有效而积极的尝试。

找准阅读教学设问的切入点 篇4

一、紧扣课题,以疑导读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利用课题进行设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而且能够很好地架构教学的整个流程,使学生的阅读理解变得层次清晰。例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就可以围绕课题设问: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句话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②从“精彩极了”到“糟糕透了”,“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③这两种评价在“我”的成长中产生了哪些影响?

围绕这三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三个层面进行阅读理解。初读,围绕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就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一首小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在“我”的成长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二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精读文章的第一部分“童年故事”(1~14自然段)。从母亲的“精彩极了”到父亲的“糟糕透了”,巴迪的心情变化依次是:腼腆得意—迫不及待—满怀信心—焦急—紧张—沉重—痛苦。从巴迪的情感变化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时的“我”并不理解父母的用心。而第三个问题则是引领学生略读文章的第二部分“几年后”(15自然段)和精读文章的第三部分“成年后”(16、17自然段),体会这两种评价在作者的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感悟巴迪对父母的评价由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感激的过程。在深层次品读文本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两种极端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的理解。这样用三个问题引领全文的教学,由浅入深,环环紧扣,重点突出。

再如,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抓住课题中的“美丽”设问: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你是怎样理解“跨越百年”的?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围绕“毁灭”设问:圆明园是什么时候,被谁毁灭的?毁灭前圆明园是什么样的?圆明园为什么被毁灭?面对毁灭,你有何感受?

二、遵循文路,有序设问

文路即作者的思路。紧扣作者的思路来设计教学问题,能够使文路、教路和学路“三路”和谐统一,师生犹如和作者同乘一舟,披文入情,探幽寻胜,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就可以按照课文“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文路进行设问:五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的第一部分,抓住“大举进犯”,再结合当时的战斗背景(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呈现),让学生感受五壮士的“壮举”:五位筋疲力尽、伤痕累累的战士,面对三千多名日军,掩护三四万部队和群众,这需要何等的气魄、何等的勇气!接着引导学生围绕“作者是怎样描写五壮士英勇歼敌的”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引导学生通过五壮士的语言、动作、神态来感受五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接受任务”一部分,则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一个“走”字和“斩钉截铁”“热血沸腾”两个词语,通过朗读的方法来感受五壮士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对人民的热爱。教师可以这样设问:“面对生与死的抉择,五壮士毅然选择了‘死’。孩子们,你们能感受到五壮士此刻的内心想法吗?能用你的朗读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在引导学生通过词语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之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班长决定之果断、态度之坚决和五壮士自我牺牲之崇高。第四部分“顶峰歼敌”,教师可以通过设问——“同样是描写歼灭敌人,作者在‘顶峰歼敌’与‘痛击敌人’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明白前者是侧重于面(英雄集体的壮举),后者是侧重于点(班长马宝玉的言行、神态),点面结合,突出人物形象。学习第五部分“英勇跳崖”,应以读为主。教师可充分利用插图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用心去读、动情而读,读出五壮士完成任务后的喜悦与激动,读出五壮士高呼口号的壮烈与豪迈,在读中感受人物形象,激发情感。

再如《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生命生命》(提出问题—举例说明生命的不屈—对生命的感悟)、《只有一个地球》(外观—大小—资源一移居)、《桃花心木》《落花生》《威尼斯的小艇》等这类层次清晰的课文,都可以根据作者的思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设计教学问题。

三、抓住关键,巧妙设问

所谓关键,指的是文章中的重点句(段)、中心句(段)和过渡句(段)等,它们在文中或概括内容,或凝聚情感,或统领全文,或揭示中心,或蕴含深意。以这些句子或段落为切入点进行设问,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

1.过渡句(段)。《搭石》一文中有这样一个过渡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以此句切入,设计两个问题:什么是搭石?为什么说搭石是家乡的一道风景?引导学生分三步进行学习:了解家乡的搭石(1段)—感受家乡人走搭石的美丽画面(3段)—体会家乡人在搭石前的美好品质(4段)。当学生感受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踏声如乐,家乡人尊老爱幼、互相谦让的美丽画面、美好心灵和淳朴乡风之后,自然就能体会到搭石这道别样的风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教学时,可以围绕此句设问。

2.总起句(段)。《詹天佑》一文的第一句话——“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全文的总起句。抓住这句话,教师可以围绕“詹天佑的‘爱国’表现在哪里?‘杰出’表现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来贯穿整节课的教学。

3.中心句(段)。《草船借箭》的结尾有这样一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这是全文的中心句,根据这一句,可以设计两个问题:周瑜为什么长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回答这两个问题,必须从事情的结果入手,探究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样学习全文也就顺畅自然了。

4.总结句(段)。《长城》一文的最后一段是:“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围绕这一段,可以设计两个问题:长城的气魄雄伟表现在哪里?为什么称之为“奇迹”?引导学生去读、去想、去感悟。《乡下人家》《梅花魂》《地震中的父与子》等课文,均可抓住最后一段设问,引领学生阅读理解全文。

实践证明,抓住关键句(段)巧妙设问,辐射全篇,串起板块,整个教学就会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四、利用习题,引导探究

文后习题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和单元训练重点精心设计的,教者若能很好地利用,变习题为问题,则既能落实“双基”,又能突出训练重点。如《颐和园》一文,课后有两个问题:①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②长廊、佛香阁、昆明湖等景物的特点不同,作者描写的方法也不一样。找出描写这些景物的句子,好好体会体会。围绕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可以感受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会发现,这些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也是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句,这是游记的一个特点。对于第二个问题,则需要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抓住描写景物的句子,了解景物的特点;然后再品句子,掌握作者表现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设问 篇5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合适地安排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设问的几种有效方式。

【关键词】语文教育 课堂教学 创新思维

一、虚拟问题情境,投石激浪,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造思维基于实验始于问题。”学生的迫切需要是积极思维的开始,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见解,形成师生能动“对流”的良好开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新旧知识的联系,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运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上《阿Q正传》一课时,借鉴了于漪老师上《孔乙己》一课时的提问方式:“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没有人不知道阿Q的,鲁迅在他所写的人物中最喜欢阿Q,他为什么喜欢呢?他是怎样以成功之笔来塑造这一形象的呢?当我们读悲剧时,眼泪总会情不自禁地夺目而出。可是我们读《阿Q正传》,眼泪却流不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悲剧的主人公是性格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悲剧。那么《阿Q正传》在所写的阿Q悲剧,究竟是哪一种悲剧呢?”这样,学生在老师创设的这种问题情境中,对学生学习《阿Q正传》起到了一种“促情”“激趣”的作用,学生形成了一种“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孜孜以求,加速思维,以求问题的解决。

二、明确教学重点,开启茅塞,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紧紧围绕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重点,优化课堂提问。教师不应该离开教学目标,节外生枝地出又偏又怪的问题,把教材搞得支离破碎,更不应该突然冒出一个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关的问题,去惩治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打乱教学的和谐。所以,对课堂中所提的问题,教师备课时应精挑严选,细心设计,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譬如:我在上《群英会蒋干中计》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周瑜的反间计真的十全十美,天衣无缝吗?如果有漏洞,表现在哪里?周瑜又是如何弥补的?”这一提问,迅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积极细心,热烈讨论,最后全班学生找出了“战时统帅醉酒不正常;机密信件随意放置不合情理;蒋干离开时无人盘查令人难以置信”等六处漏洞。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周瑜是如何弥补这些漏洞的。因此,这种目标明确的巧妙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但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是这个道理。

三、讲求问而不滥,难易适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种子发芽,孕育生产都是有时机的,不按时机,不顺乎自然,就难以奏效。课堂提问,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巧妙施问,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提问题要新颖有趣,且有一定难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思考,每个学生只要“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对一些高层次,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教师给予提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领会,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予多种诱导,最终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我在讲《雷雨》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周朴园在大年三十晚上把鲁侍萍母子赶出了家门,可是在以后的三十年中,他家东西的摆设一律维持侍萍在家的原貌,还四处打听侍萍的坟墓,还要为她修一番。你如何看待周朴园的这一行为?”这一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回答,于是我又降低难度作了三次提示:(1)周朴园把侍萍母子赶出家门,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性格?(2)三十年后,当侍萍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的所作所为是为什么?(3)三十年中,周的这一系列怀念侍萍的行为反映了什么?经过这样的适时提示,学生阅读分析,很容易地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反映了周朴园的极端虚伪、冷酷欺骗,他做得如此虔诚,虚伪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在欺骗了,不能停留于让学生找问题的答案、应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众多新问题,把未知的化为已知。

四、注意提问的启发性,穷根究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是由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来决定的,这是谁也替代不了的,教师在教学中只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灌输和说教,而是巧妙提问,点拨思路,讲授方法,训练技巧,挖掘学生潜能。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能唤醒学生的潜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我在上《祝福》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联系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具体分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联系祥林嫂一生的四次重大人生转折,即:孟春之日,丈夫死去;丽春之日,被迫再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从而得出鲁迅先生把影响祥林嫂一生命运的四次遭遇刻意放在春天来写,所以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苦命女人,是一个生活在辛亥革命之后饱受“四权”束缚,被压迫、被蹂躏、直至被封建礼教所吞噬的封建农村妇女的典型。所以巧妙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全面领会课文特点和重难点,而且有利于打开学生心扉,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五、形成互问氛围,师生平等,发挥学生自主求疑优势

课堂上,教师可以从讲台上走下来,由前台的“演员”角色变成幕后的“导演”;学生可以从讲台下走上去,由台下的“听众”变成台上的“演员”。让学生由静止被动的“录音机”变为去捕捉知识信息的“摄像机”,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如在上《孔雀东南飞》时,第一课时刚要结束时,一学生突然举手发问:“刘兰芝贤慧、聪明、漂亮,为什么会被婆婆遣归?”我当时愣了一下,随即以作为课后作业,布置学生课后思考,下节课讨论。在上第二课时,我命制了“焦母强弃兰芝谜”这样一个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分析课文。学生讨论热烈,得出了种种不同结论:有学生认为刘兰芝不能生育而被遣归,理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兰芝结婚三年没有生育孩子,焦母不见香火,能容忍只开花而不结果的兰芝吗?有学生认为是性压抑(焦母早年丧夫)和更年期综合症双管作用于焦母,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忌妒心,非遣归兰芝不可。有的学生认为是恋子情结造成的,焦母独自一人把仲卿兄妹俩拉扯大,所有感情都寄托在子女身上,但自从兰芝到焦家后,因夫妻俩的恩爱感情而疏远了母子感情,焦母越想越不是滋味,到了不遣归兰芝不痛快的地步。还有学生坚持课本上的看法。通过师生间的互问互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君子引而不发”,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设置的疑问,可以“话到嘴边留半句”,故意让学生去思考、体味、揣摩,让学生自己去探求、比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探求知识本源,求得知识归宿”的正确思维习惯。

英语课堂巧设问 篇6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设问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 不但能巩固所学的旧的知识体系,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而且能激励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启迪师生深入思维, 发展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为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言情景的互动中。设问的方法灵活多样, 可以优化学习过程,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一、目前在课堂设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 以“满堂问”替代“满堂灌”。有些教师误解了课改精神, 认为一堂好的英语课是看似热闹的双边活动, 以大量的提问形式简单地呈现授课内容。第二, 设问方式单一性。在课堂教学中仅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 形式显得过于单一。第三, 设问层面不广泛。有的老师在提问过程中总是喜欢提问一些自己喜欢的学生, 而忽视了其他的一些学生。第四, 所提问题存在随意性。由于备课不充分, 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上所设计问题深度不够, 有时还会出现重复提问同一问题。第五, 缺乏评价。对于学生的回答, 有的老师没有及时做出评价, 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上有一定程度的挫伤。这些问题不但严重制约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而且还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效设问应遵循的原则

1. 设问应从学生兴趣出发

教师在设问中如能发掘出教材的趣味性,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所以教师要着眼于课文内容, 巧妙艺术的构思提问, 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一点在导入新课时尤为重要。现用的初中阶段牛津英语教材, 多是以贴近中学生生活内容为话题来编写的, 因此在新课导入中我们可以直接以本单元话题为切入口。以9AUnit1为例, 这一单元围绕Star Signs (星座) 展开, 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之一, 教师可从列举animals开始, 随即话题一转:“Do you know that some of the star signs are represented by these animals?”引申到他们所代表的星座, 从而开始新课的讲授, 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又过渡的不着痕迹。

2. 设问应着眼于教材的重难点

射箭要瞄准靶心, 提问也应如此。课堂教学的“靶心”就是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提问目标对准重点和难点, 可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牛津英语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被划分成十个不同的课时, 每一个课时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在设计课堂提问时, 教师要结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把目标锁定在本堂课所侧重的教学重点上。比如在上导入课时, 教师应注意本单元相关背景知识的拓展, 可多设计一些相关话题的对话。而阅读课容量较大, 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的阅读材料设计多元化的提问方式。以8A第二单元School life为例, 我们可以设计出表格 (1-1) 来进行提问, 让学生通过表格内容将两所学校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更快速、直观地了解了英美国家中学的异同点。教师甚至还可以再附上一张中国普通中校的表格 (1-2) , 让学生来填写,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教材中的重难点也往往是学生易错的地方, 因此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的易错点上设计提问, 这样的提问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比如我们在教学such和so这两个词的用法时, 老师会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在such后面我们通常加名词短语, eg.such a tall building;而在so这个词后面我们应该加形容词或副词, eg.so tall, so fast。在操练部分习题后我们再呈现“如此多的鲜花”这个短语:so many flowers, 学生会存在疑惑:“为什么so加的是名词短语了?”这时教师再提示学生注意, 如碰到many, much, few和little这些数量概念时, 用so加名词短语。像这种设计圈套, 故布疑云, 针对学生易错点上提问,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3. 设问内容与方法要灵活多样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笔者所教授的对象是普通中学12至14岁左右的中学生, 因此课堂设问应从这些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 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 根据课文内容, 注意所提问题的多样性及提问方式的灵活性。在新授阅读课 (Reading I) 时, 由于文章篇目较长, 这时我们可以在通篇简单阅读后, 多采用判断式提问。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难度, 使所提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在上阅读分析课 (Reading II) 时, 则可多采用描述性和扩散性的问题, 帮助学生从横向和纵向来理解全文。学生通过what, when, where and how等这一系列特殊问句, 可以进一步了解全文详细信息, 并学习课文中重要语言点和语法要点。在复习课 (Checkout) 中我们还可设计复述话题 (Retell) 和讨论话题 (Discussion) 等扩散性问题, 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 我们可以采用开火车方式 (一个接一个回答问题) 或全班集体回答;稍有难度的问题, 则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然后以点名方式来回答;另外也可把学生分成两人或多人小组, 让学生以Pair work或Group work的形式合作, 共同完成老师给出的任务。

4. 设问应有启发性

对所授知识, 有的学生满足于“知其然”, 而不求“知其所以然”, 他们一味地等待老师的标准答案, 不善于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结论。对于这类学生设计问题的重点应放在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上。在语法课上, 我们就可以采用先呈现例句, 让学生通过观察例句来得出结论。这样获得的知识结构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结果更容易记得久远。

另外, 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一般情况下, 新的知识总是从旧的知识中发展而来,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善于启发学生以旧带新, 提问可着眼于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知识的变化处以及知识的对比处。在教现在完成时时, 学生经常会对have been to, have gone to和have been in这几个概念产生混淆, 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例句的方式来提问, 帮学生理清概念:

(1) I have been to Beijing.曾去过 (表示人已回来)

(2) He has gone to Beijing.去了 (表示人还未回)

(3) I have been in Beijing for three years.去了并待在…… (可以与表示一段时间的时间状语连用)

通过例子, 对三个词组的用法和意义进行对比, 使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减少错误。

5. 设问还应注意层次性和连续性

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 设计一些具有梯度,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的提问, 并且选择确定不同的提问对象。对基础性知识进行提问时, 多设计些True or False类型的问题, 并且可以挑选一些英语基础不是太好的学生来回答;面对知识难点的提问可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 先是提问具体内容, 还可以进行讨论 (Discussion) 并用全班呈现 (Presentation) 等方式, 类似提问要针对班上英语基础相对扎实的学生。在提问过程中应注意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根据牛津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的主题, 教师可以设计出环环相扣, 紧密联系教材内容的问题。如在教9AUnit6时, 整个单元的话题是Detective Stories, 在每个课时的设计上, 教师都可以把Reading部分的谋杀案作为背景, 来引出当天的新授课, 使得整个单元的教学连贯一致。

6. 课堂设问还应注意适时反馈

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 又要备学生, 因此教师对所提问题要做预先估计。对于学生完全回答正确的, 应给与充分肯定;对于回答不全面的, 可以微笑点头示意, 并允许其他同学再做补充;对于学生给出的错误答案, 教师要及时解释、释疑, 并给出正确答案。我们应注意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相应的鼓励和评价, 尊重学生的劳动。

综上所述, 课堂设问是一种技巧, 更是一门艺术。教师精彩的妙语提问, 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掌握知识, 甚至还可以把课堂一直延伸到课后。因此, 把握好课堂设问技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 以便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设问的效率,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为主导”的有效教学目标。

摘要: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学生的思维犹如一潭平静的湖水, 通过课堂设问, 就好像是往湖水中投进一枚石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 使学生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 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 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异常迅速。在课堂上, 教师如何使所提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这是值得每一个教师认真思考的。同样一个问题, 这样问, 学生会懵然不解;换一种提问方式, 又会使之豁然开朗。因此在英语课堂上老师能否使自己的提问具有艺术性和技巧性, 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言的掌握, 对语法的理解。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设问,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策略与原则》刘金虎著《富阳教育》2004年第10期

[3]《如何在课堂中实现有效教学》钱孝珍, 2011

[4]《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胡宜芳, 2011

高中英语设问方法谈 篇7

一、设问时机的选择和设定

设问是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语言材料的表层信息, 并促使学生根据表层信息去进一步思考和理解语言材料的深层的本质的东西。设问是为了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快速度地思考和理解语言材料。是为了在课堂上始终控制学生注意力, 为了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 为了激发学生对于将学知识的兴趣。因此, 设问的时机应多选择在语言材料引入、知识信息集中、巩固强化所学知识、学生稍有疲倦、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等时侯。然后, 根据情况设定不同程度, 或难或易, 或诙谐或凝重的问题。

二、设问的时机和方法

1. 导入设问

语言材料导入阶段设问是指在导入阶段以有趣, 能引发学生思考和参与为目的的设问。如, 学习SEC Book1A, Unit23 Resc uing the Te mp le时以Wha t’s China fa mous for to the fore ig ne rs?And d o you know wha t Eg yp t is fa mous for in the world?这时设问, 既可以引起学生兴趣, 又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知识, 可谓一举两得。

2. 背景设问

指在教授新的语言材料时, 根据材料的背景知识, 所涉及的知识和情况设置疑问。如在学SEC Book1A L.7 Earthquakes时, 可设置Who can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the earthquake happ e ne d in Ta ng s ha n c ity?通过此类问题, 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又可以使学生参与其中, 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归纳设问

在每堂课中, 有时一些知识和结构是分散呈现和教授的。这是为了分散难点, 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出于同样的目的, 我们一般都会在结束一节课前对所讲知识进行一个归纳和总结。如在此时设问则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知识、整合知识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知识。我们在操作中, 可让学生根据笔记和板书进行回答。

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语言材料, 设置不同的问题, 采取不同的设问方式:

1.表层信息设问

这需要在学生对于语言材料进行初步阅读以前设置疑问。目的是让学生对语言材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所以, 所设问题往往可以从语言材料中直接找到。如文章中明确提及的人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顺序等。如在SEC Book1A L58中我们设问:What’s the healthy foods?What diet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he a lthie s t in the world?

2.理解性设问

此时设问主要是检查学生对于语言材料中一些生词、习语的理解, 对于作者倾向、意图是否能正确推断和理解, 对于文章的主旨是否能正确理解等。这些问题往往可以引发学生思考, 开阔学生思路。多以Why和What等引出问题。

3.扩展性设问

主要指在适当的时候, 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真正认真地去开拓思路,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而采取的方法。如在学了The Ne c kla c e后可设置:Ima g ine wha t would ha p p e n to Ma rthild e whe n s he le a rne d the ne c kla c e wa s ma d e form g la s s?

4. 主题句或主题段设问

一些语言材料中有明显的主题句或主题段, 我们可以以这些主题句或主题段作为设问对象, 促使学生通过分析学习文字材料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如在学习Food around the World (SEC Book1A L.30) 时, 我们可以设问如下:Why we s a y“In the17th c e ntury c orn wa s g rown a lot in Tib e t a nd Sic hua n”?Wa s c orn the only food tha t wa s ta ke n to Europ e?Why?

中职英语课堂设问策略初探 篇8

那么, 中职英语教学如何掌握课堂设问的策略, 使问题提得恰当而适时呢?

一、设计好问题

1. 课堂问题设计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设计要紧扣教材内容, 围绕教学的目标要求, 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 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 确定学习中的疑点, 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入。成功的课堂问题设计, 是通过抓住重点进行提问, 是最具营养, 最有嚼头的。抓住这一点进行提问,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中职英语第四册Unit 1 Homeless to Harvard这篇课文的重点是: Ask people to learn from Liz. 以一句话来提问“What moved you most in Liz's story?”让学生找出答案, 即文章的重点“Liz worked very hard and succeededat last and she also helped people who like herself. ”这样提问紧扣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 可以直接挖掘课文的主题,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 课堂问题设计要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学生由于年龄与学习经历的不同, 因而其认知水平有高低, 认知能力也有差异。中职学生的接受能力个体差异更加明显。一是课堂提问的设计要难易度适宜, 符合不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如学习中职英语第四册Unit2Learn to be friendly and charming的Scanning环节时, “Whatare the qualities needed to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our friends and us?”留给学困生, 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而难度大的问题, 如在Discussion环节的“What else can bedone to improve friendships?”则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回答, 激励他们挑战自我、突破难点。二是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 一定要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旧导新、从易到难的小问题, 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 逐步突破难点, 把握要领, 掌握规律。不少教师的课堂提问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 或者教师课堂上提问的“问点”过泛、偏难, 没有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使得学生难以当场作出合理准确的回答。例如: “What should we do to reducethe pollution in our country?”“How can you hunt jobs?”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作出合理回答, 结果会导致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水平产生怀疑, 进一步打击学生的信心, 挫伤学习积极性, 影响教学进程, 还可能会破坏教学氛围, 不利后续教学。

3. 课堂问题设计要依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 需要学生学习的知识是多种多样的, 有语言、语法、修辞、逻辑、篇章、结构、运用等, 这些知识有的需要记忆, 有的需要理解, 有的又需要分析和综合。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 因此, 设问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 从形象到抽象、从具体到一般; 设问要真实, 贴近学生实际, 富有时代气息, 符合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这样能让学生喜欢听你的问题, 喜欢思考你的问题, 喜欢回答你的问题。中职学生虽基础不好, 但其思维活跃, 如能将问题的设置接近他们的生活, 必将拨动学生的心弦, 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例如, 中职英语第二册Unit 1 What awonderful time在讲A journey to Hong Kong Disneyland时, 教师导入新课可设计问题: “Have you ever heard of HongKong Disneyland?”“If you traval in Hong Kong Disneyland, what games do you want to play? Try to find the answers according to the text. ”这样设疑导入, 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 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把握好时机

问题设计必须科学、恰当, 但还要运用得适时、得当, 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1. 提问的时机要得当。一是提问的地方要得当。教师提问必须在学生有疑之处, 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解决, 他们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特别是在学生自觉无疑而实质有疑的地方, 教师要在此设问, 使学生觉得有搞清的必要。二是提问的时间要得当。“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 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意”和“达其辞”的最佳时机。发问时间是否适当, 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在适当的时候发问适当的问题, 有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三是提问的对象要得当。一个班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 提问时既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实际水平, 同时又要看学生是否有答题的准备和愿望, 否则就会出现“问而不答”“问而乱答”的尴尬局面。

2.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尽管中职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但我们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在课堂提问时, 切忌把目光偏向那些“好”学生, 使存在差异的学生被忽略。必须“因材施问”: 对于那些基础较差脑子不够灵活的学生, 可以提问一些回忆性的、简单理解的问题; 把那些探求新知识的、分析性的、综合性的、运用性的、评价性的问题, 提问给基础好的或头脑聪颖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 能使全体学生准确清楚地领会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既要顾及到more able students ( 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 , 也要想到less able students ( 学习较困难的学生)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业水平“分层提问”, 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发展的机会, 提问的对象如果总是少数成绩好而又听话的学生, 对大部分同学或者调皮成绩差的“弱势者”来说就成了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边际人”。这种教学对他们的成长是相当不利的, 可以说是一种无声的折磨和摧残。美国Gillian Brown教授曾经说过: “教师的提问如果引起了全体学生的思考, 这便是成功的提问。”教师可以对问题加以正确引导, 让学生畅所欲言。中职英语教材中warm -up的插图可用来引导学生看看想想, 提一些what开头的疑问句[1]。

3. 提问要留给学生空间和时间。所谓空间, 就是指教师应该思考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后能否引发新的问题, 或者继续联想到其他问题, 或者解决此类问题的其他途径。也就是说, 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 借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所谓时间, 就是指教学时, 教师在点拨启发后要善于等待, 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等待学生思考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当学生思考不充分或抓不住重点, 对问题不能正确理解时, 教师不要急于把思路和答案告诉学生, 应从不同的侧面给予启发和引导, 让学生有所感悟,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一门学问, 一种教学艺术。它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必要细节, 因此课堂设问显得相当重要。但目前中职的英语课堂设问还存在不少问题, 如问题难度、提问时机控制不当等。针对上面两个问题提出了英语课堂中如何优化问题设计和有效提问策略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中职英语,课堂设问,策略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制造成熟度下一篇: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