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什么

2024-05-16

设计的什么(共12篇)

设计的什么 篇1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工业设计现状的简要分析, 指出了国内产品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国内企业对产品设计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 阐述了在产品设计阶段采取个性化、本土化设计对于设计道路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让突出的原创设计以及设计能力提高国内的工业水平, 使产品获得“性格”、拥有更高的附加值的建议。

关键词:现状,本土化设计,设计能力

我国工业设计的现状:1.认识不够, 观念陈旧。很长一段时间, 我们对设计的探讨和研究非常不够。国内对设计实质的理解, 上至主管部门, 下至厂矿企业都认为设计仅仅是工程师外加“美工”, 这个现象导致长期以来对设计的评价仅限于就造型论造型, 就线条谈线条, 或者是死板的遵循所谓的形式法则或美学规律之类, 而遗漏了设计中一切和人相关的因素的问题, 正是这种对于设计观念的含糊不清, 同时就导致了我国设计发展道路的曲折漫长:曾经在一段时期内的包装热、广告热、引进流水线热, 以为多做广告、多美化、多引进生产线就可以促进产品销量。这些问题, 都反映着我们在观念上、认识上对设计理解的不足。当然并不是反对包装、广告、反对抓管理、引进流水线, 而是掩盖了对设计实质的认识不足, 没有能把设计摆正位置, 从社会和文化的深层中去进一步寻找设计开发、发展的方法和道路。

2.过多模仿, 创新不足。设计观念的不够深入, 导致很多企业、部门盲目追求产品数量与产值, 事实上已经正在阻碍着现阶段我国产品走向世界, 阻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了。许多企业为了追求效益, 不惜抄袭、模仿外国的先进产品, 重视了加工技术, 而放弃了开发创新产品的创造性人才与技术力量。在一次世界钟表、珠宝行业最高级别的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博览会上, 经努力中国七家国内钟表行业的佼佼者, 终于获得了入场券时, 却首先是在中国有相当知名度的一家手表公司, 因为产品设计大量仿造抄袭国外名牌手表的款式而遭到欧洲起诉不得入场, 使我国钟表行业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目前, 更迫切地要求企业在投入开发创新产品方面加强力度, 高度重视, 实现从仿造到创造的飞跃。

3.缺乏政策, 教育缓慢。不少国家工业设计的发展都由政府主持和推广的, 而且在各方面政策上都会给予一定的扶持引导, 形成一个工业设计良性循环的竞争氛围, 由于我们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启蒙阶段, 还未能掀起一个热潮。许多企业对工业设计认识不足, 对工业设计投放资金不足, 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往往不深入而流于形式。

鉴于此寻求原创——设计之根埋藏在民族的工艺传统中:华人面孔的设计应该具有东方的象征性。这种象征性应该是被国际公认的。当然, 象征性可以是一种文化符号, 也可以是独有的资源, 反正只要能够引起西方人的那种东方联想的都可以归入其中。而且, 华人面孔的设计必须要使用西方人认同的设计语言。挖掘本民族的文化符号, 开发独特资源应该是一个方向。让设计具有东方民族的象征性, 具有乡音, 会是很好的切入点。就材料而言, 什么才可能是中国化的文化符号?也许是木头?恐怕欧洲有更好的上等木材。或者是陶瓷?那个对于西方人而言已经不再是个秘密。是玻璃?可能我们还不如欧洲呢。也许是竹子。这些是我们在进行设计时要更多的思考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 面对欧洲先进的材料和生产技术, 我们的设计必将淹没其中。

虽然中国设计是要民族化、本土化, 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符号都可以用, 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用, 更不应该到处用, 滥用就意味着中国当代设计的贫乏, 现代设计审美的滞后。作为当代设计师我们在考虑使用传统的时候, 应该积极投入对传统美的研究、对民族美的思考, 以开阔的视野、发散的思维, 发展的策略, 以“民族美、传统美”之矛迎战世界经济一体化之盾, 在弘扬中华文化精髓的同时, 以后现代的美学需求审视传统美、民族美, 加速中国产品设计的步伐。当然利用传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有好的设计, 但是利用传统象征符号设计出好产品的几率和效率将是个人能力所无法比拟的。

没有传统的特点, 可能会没有缺点, 同时也不会具备任何的优势。加强本民族的特点和本土化的特色, 动用原始的造物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结合, 不乏是一种设计的思路。

产品设计呼唤有自己的性格——设计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未来企业的难题将不再是行业不景气或是同行业的竞争, 而主要在于企业自身的设计能力竞争的问题。

如何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生存, 我想产品有性格才不会被淹没。设计能力除了影响中国产品在全球的竞争能力外, 也是我国企业争夺国内市场的关键。工业设计最大的问题是研究人类怎么使用产品, 让企业产品最适合人的使用习惯和使用需要。比如一个家庭使用的无绳电话的夜光按键被设计得很大, 这是为了方便用户在夜间打电话, 而后为企业产品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产品拥有自己的“性格”, 获得消费者的长期关注和信任。设计师汤姆斯·肯 (Thomas Keen) 也举例表示, 在欧洲, 人们普遍认为 (BENS) 奔驰和宝马 (BMW) 的汽车拥有不同的性格, 奔驰汽车就像稳健的农夫, 崇尚坚固耐用和稳定;而宝马就是年轻人, 注重驾驶的乐趣。这两个企业的产品虽然都是汽车, 但由于其产品的“性格”如此明显, 因此两个公司的汽车可以同时在全球市场上共存。

相反目前国内企业的产品, 工业设计只是请人给产品的模样画个图, 简单的一条曲线的变化, 一个曲面的改变, 或者什么其他的外观因素, 是不能够打动客户, 让客户满意的。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也是缺乏内涵的, 同样也不可能是好的设计, 产品自然很难获得消费者的注意, 推出不久就淹没在类似产品的海洋当中。因此, 提高国内的工业水平, 让产品获得“性格”, 拥有更高的附加值, 应该是今后国内企业面对跨国大公司把制造环节引入国内后, 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产品设计的未来是民族化, 本土化, 设计风格的传统再生, 设计思想的历史异变。中国产品设计之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产品设计, 2003年总第5期.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9.

[3]唐纳德·A·诺曼 (美) 著.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 中信出版社, 2003.10.

设计的什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3、与他人交流读后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获取认知,提升合作探究的能力。

4、学会去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三个青年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2、 联系实际,体会幸福的含义。

教学准备

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人对幸福的理解,搜集与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拓展对幸福的认识,搜集现实生活中哪些为他人谋利益的事迹,积累生活体验。

教学过程

一、唱歌导入,揭示课题

1、 带领学生齐唱《幸福拍手歌》,在热烈的气氛中提问: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学生说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2、 揭题,导入:对于幸福,大家都有着各自的理解,你们所说的幸福是否与课文主人公的一样呢?让我们从一篇童话故事中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快速读文,理解大意

1、 自由朗读课文,理解字词,感知大意。

2、 请多名学生讲述课文内容,并要其他学生从完整性方面做出评价。

3、 提问:这三个青年最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学生齐读)

三、编故事,深化理解

1、 指导阅读:三个青年经过十年的磨炼明白了幸福是什么。他们是怎么弄明白的呢?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把文中相关的语句划出来。(学生划句子,读课文,交流,梳理三个表年的经历)

2、 组织学生编童话故事:想象这三个青年在这十年中发生的故事,说说他们为什么会感到幸福。(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编出动人的故事。)

四、联系实际,体会幸福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设计 篇3

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信息的洞察能力和感觉能力。正如柳冠中教授所言“人们的生活行为、过程是对设计具有真正作用的直接外因,这种外因决定了设计的产生和演变。研究设计最根本的是要通过研究设计的外因,得出人的真正需求,并把它转化为产品。”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设计?美国的流线型风格是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刚刚经历了经济大萧条的美国人渴望国家的快速复兴发展,象征着速度,现代感的流线型风格符合了当时美国人的心理。同时好莱坞风格也随之产生,人们陶醉于灯红酒绿的梦幻中,可以暂时忘却烦恼,得到心灵的释放与安慰。那么对于现代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设计。

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一路走来,设计的风格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仍然回响在我的耳边,新艺术运动绚烂的曲线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现代主义的极简风格,波普的诙谐、夸张等等,历史带给了我们太多的参考与借鉴。那么对于信息电子快速发展的今天,什么样的设计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呢?

选择一种好的设计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以当代设计展为例,在一些展品中,的确有一些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能够将实际功能和审美结合得到相对完美的作品,但是也有一部分装饰类的作品,他们在比材料的考究,比包装的繁复,比奢侈的感觉。如果设计对产品的提升作用只是一味的迎合人们的猎奇心理,投其所好、费经心思、出尽奇招、吸引眼球、那么所谓设计,也就不过成为一种激发人们物质消费欲望的竞技而已。难道设计不应该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吗?设计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关系——商业伦理与社会伦理。对于商业伦理,罗维的设计美学宗旨是:最美的曲线是销售额上升的曲线,商业运行中,销售出去是最好的设计体现。对于社会伦理,设计应当是为大众改善提升生活质量而存在的,它对于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好设计的背后,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因此我们选择绿色环保的设计才是最正确的。

一、好的设计应当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一)好的设计关注着人们的心理、情感的变化

FROG公司是一家重视产品功能与消费者心理的一家大型跨国设计公司,他不仅仅继承了布劳恩的严谨与简练,又有后现代主义的怪诞夸张,从而改变了二十世纪末的审美潮流,以文化、激情、实用性来定义产品。他早期设计的儿童鼠标仿生设计,关心儿童的心理变化,符合孩子的口味。

(二)好的设计必然是民族化的设计

一说起民族化的设计,日本必然是最佳的首选。日本民族的设计实行双轨制,一边发展高尖端的高科技设计,一边走传统的日式风格。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走出了一条日本特色设计,弘扬本民族文化与传统。从这点来看,我国确实需要从日本案例上学习到设计民族化的精髓。

(三)好的设计必然是绿色环保的

巴巴那克曾经说过,设计应当为第三世界的人民服务,设计应当考虑到残障人士的需求,設计更应该是绿色环保的。环境问题是当今各国的重中之重,各国领导人会晤商讨全球变暖,签署环保协议。环境的急剧恶化严重的干扰到了人类的生存问题,遏制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一名设计师,不仅仅只考虑到了产品的使用过程,而更应该考虑到产品使用价值消失后的产品回收,二次利用的问题。例如当今,手机换代速度大大加快,新产品的新功能出现刺激消费者购买新的产品,旧手机的回收处理问题尤为突出,如何安排处理旧手机成了一个大问题。一部分人会将旧手机丢弃在家,这不仅没有发挥出手机的使用价值,而且电池的放置污染了空气,长期下来,不利于人的健康。另一部分人会丢弃旧手机,没有专门的回收中心,旧手机的二次利用的价值也随之浪费了。

在我看来,建立有效的回收机构,折价回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更新换代,对于回收处来说,零件的有效利用也可以带来新的利润。整个体系有机循环,绿色环保。

当然环保不仅体现在机构的设置上面,也体现在设计师的思想方面。设计师要有社会责任感,以负责任的态度去设计出合理而又耐用的产品,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二、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设计

贝伦斯说过它在设计产品时更多地考虑产品的功能,形态随之产生。他的电水壶,电风扇,至今都不落俗套。单元零部件的统一化至今商场中的产品都无法达到。他的电风扇外形至今商场中仍在沿用。这种经典的设计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是越发经典。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设计是我们所需要的呢?

岁月告诉了我们答案,我们需要功能合理,外观得当,人性化的环保设计。

三、当下中国需要的设计

习总书记一上任就前往了广东视察,提出了振兴中国产品业发展的提议。产品设计的重要性又一次被提上了日程。工业设计到底是什么?工业设计的对象可以是“物”,如产品、广告、包装、环境设计、市场战略、产品计划、交通工具系统等;工业设计的对象也可以是“事”,如工作、学习、饮食、娱乐、休息、交流等生活方式的概念创造、策划、开发。所以,工业设计是一切人造物、事物等的观念、方法和评价思路。“设计”就是设计人为的事物,是一门人为事物的科学。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人类创造更合理、更健康的生存方式。工业设计的重要性中国已经意识到了,比较与其他国家,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我国目前是全球生产大国,面对着创新大国的宏伟目标,我们任重而道远。

目前,我国的设计缺乏理论支持,处在模仿的最低阶段。如何上升为自主创新的阶段,全国各大高校,各个公司都在努力中,学习日本的经验,我国国民设计意识还比较浅薄。这需要每一个中国人提升设计品位,重视设计,关注设计。

四、展望我国未来的设计发展方向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设计 篇4

我国的设计现状, 总的说来有以下几个特点:1.对设计的认识不足, 设计的观念陈旧, 费力于“形式法则”或“美学规律”之类的探索, 而未能将设计与人之间的联系进行探索, 忽略了人、产品、环境和社会这一主要问题的研究。2.中国国内的大多数企业热衷仿造, 缺乏创造力。许多企业急功近利, 为了追求名利, 不惜抄袭, 模仿外国先进产品, 未能将重点转移到创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型人才和技术力量的培养上。正是由于企业对设计的认识不足, 在设计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 使得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往往流于形式。3.我国缺乏有力的政策保护设计产品的知识产权及其他权利, 且设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未能形成设计人才的培养机制。

第一, 要将设计融入人们的生活, 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约束人们的生活习性, 建立人们正确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在这方面, 外国的许多设计值得我们借鉴。比如说韩国, 在我看电视剧《我的名字叫金三顺》, 男主角将金三顺送的毛绒玩具顺手丢入垃圾箱内, 旁边正在打扫的清洁工马上训斥, 怪他没把垃圾分类就将垃圾乱放。在韩国, 日本等一些国家, 垃圾在抛弃之前是要先分类的, 比如要将其分为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 可回收的垃圾还要再细分为废铁, 可回收的纸张等等, 并将其归入指定的垃圾箱内。并且各家各户的垃圾都要放在指定的地点, 不能乱放, 真正是做到了责任到户, 培养了人们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还可以使废物得到再利用, 节约了能源。

第二, 我们需要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 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社会责任心的回归。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 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80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 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 同时, 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如今, 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 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为了改善一下这种状况, 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 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 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 即Reduce, Recycle, Reuse, 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 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为了使产品在其使用期内对环境产生最少程度的破坏, 使设计在最初阶段应考虑以下问题:第一, 使用天然的易降解的材料, 使设计的产品在废弃以后,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降解, 最小程度的阻碍环境的自然化。第二, 不把含有害成分与无害成分的材料混放在一起, 对达到使用寿命周期的产品, 有用的部分要充分收回, 不可用部分要用一定的工艺方法进行处理, 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三, 综合考虑材料的回收可能性, 回收价值的大小和回收的处理方法, 实现产品的可回收性。第四设计师要考虑设计的产品结构易于拆卸, 维护方便, 使产品在报废后能够重新回收再利用。总之, 绿色设计要求产品设计要综合考虑环境、材料工艺、造型、使用环境和消费者心理等各种因素, 以环境和谐性、使用的合理性和消费者的心理满足为研发重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就是一个落实环保回收的城市, 住在那里的人都曾受惠于环保和资源回收。斯德哥尔摩的垃圾中有一种叫“厨余”, 通常厨余都被当成可燃性垃圾, 被用作堆肥。燃烧垃圾的热能可作为暖气污水经处理后产生生化瓦斯, 可供公交车与家庭厨房的瓦斯炉再利用。此外, 该处的建筑物多采用环保系统, 顶楼的太阳能面板可蓄积热能, 种在屋顶的草皮利于排水。

第三, 我们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 回归本土化是现代中国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大师说:随意与舒适是我们对家最基本的要求。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生活方式, 而不同的生活方式又影响着居住的环境我们选择了我们认同的生活方式, 而这种选择都离不开一个人的文化背景, 离不开个人对一种文化的认同。设计界存在着追捧外国设计文化, 而对中国本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尤其是一些标榜中国文化的“伪中国文化”的横行其道, 使得真正的民族文化反而得不到重视。此外, 某些设计师以民族文化为名, 利用各种折中主义的设计哗众取宠, 意图博得民众的欢喜, 误导大众。

总而言之, 我们需要的设计应该是全面的, 充分考虑到各个重要因素, 囊括生活的各个方面, 还包括法律等的一整套行为规范。

摘要:设计作为人的创造性活动, 是由特定社会环境下人的生活方式决定的, 设计的目的、内容、手段以及整体的设计思想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生产力状况和与之对应的人的生活方式。新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后工业时代, 也即信息社会, 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的生活方式正在经历着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的巨大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考察“我们需要的设计”, 不得不从我国的基本特征以及人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入手。

关键词:设计,文化,绿色设计

参考文献

《我是什么》课文的教案设计 篇5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本课以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能积极地思维,并通过学习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 中,应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创新活动的感性经验和简单方法,使外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升华。

一、充分朗读学生质疑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课文,然后,想一想: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在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用笔勾勒出不懂的词、句,记不明白的问题。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对难点字音及轻声音节进行指导。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朗读课文后,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极小极小”是什么意思?“水汽”为什么会变成“云”?为什么雪是在冬天下,不在夏天下呢?雹子是什么?等等。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质疑,及时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类、解答,这样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文的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利用电教媒体导思释疑

1.利用课件激发兴趣。

课件展现由“汽”变成“云”的过程。然后请学生回答:水汽是怎样变成云的?你们所看见的“云”有几种颜色?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这些云在空中飘来飘去.如果碰到冷风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2.利用课件揭示谜底。

(1)学生讨论云变成雨、雹子的过程后。通过电脑课件演示雨、雹子形成过程,给学生直观感性的认识。(重点向学生解释“雹子”是空中降下来的冰块,多数出现在晚春和夏季的午后伴随雷阵雨出现。冰雹给农作物带来很大的危害,大冰雹对人、畜、建筑物也会造成危害。)

(2)讨论什么是雪?雪在什么时候才会出现?是怎样形成的?利用课件演示、比较云在形成雨、雹子与雪的时间不同之处,来理解雪的形成过程。

(3)揭示谜底: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汽在空中会变成云,云在空中遇到冷空气又会变成雨、雹子、雪。由此可见,云、雨、雹子、雪都是由什么变成的?(水汽)

(4)那么你们知道水汽又是什么变成的?怎样变的?课文哪一小结告诉了我们?(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你是怎样知道的?(做小试验来证明)

小节:其实,我们刚才所认识的云、雨、雹子、雪都是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状态。

3.利用插图认识水的样子。

(1)出示插图,请学生观察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2)找出描写水的样子的小节并读出声来。理解小节中睡觉、散步、舞蹈、唱歌、开大会的意思。

4.播放录像和自由讨论,揭示水的利与弊。

(1)播放体现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的录像,再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画面内容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

(2)联系实际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水的作用和危害?

(3)课文中是怎样说水的利和弊的?

在教学中用电脑课件制作出生动形象的画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复杂深奥的自然常识变得浅显易懂,提高了教学质量,丰富了感性知识,使学生既能一边学课文,又能一边观察到平时生活中不能看见,或不能理解的事物运动变化的全过程,从而获得新知识,丰富形象思维。

《我是什么》宜用“快乐教学法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防城镇三小 邓立华

《我是什么》是今年新入选教材的课文(六年制九年义务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文中采用拟人手法,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水三态变化的知识。全文围绕“我会变”这一特点来展开的。根据本课内容浅显的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跳的年龄特点,本课宜采用“快乐教学法”。让学生在快乐的情感中求知,让儿童在形象、声音、想象、图画、思考和创造的世界中自我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

一、谜语导入 ,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伊始,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课文编成谜语,如“好吃没滋味,脏了不能洗,掉在地面上,再也拿不起。”“太阳一晒我就变,火上一烧我也变。向上缭绕像青烟,遇冷结成小水点。”“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等等。让学生去猜,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同时初步感用课文内容。

二、动画激趣,吸引学生读文

根据课文内容,把“水的变化(汽、云、雨、雹子、雪)→水的动态→水的性情”动画显示,让学生直观理解水的变化形态,教师指着画面说:我会变,“我”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不用教师发令,学生都争先恐后去读课文。学生初读课文后,知道了“我”指的就是水,但却汪明白水是怎样变的,它的变化与人类有什么关系。这也是此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便引导学生继续读文,以读代讲。教师并相机告诉学生,课文中讲的水的三态变化,实际上就是“气态、液态、固态”的变化,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水三态变化的知识。

1.再现动画画面,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水的变化形态的有关句段来读。读的时候要体会意思,读出感情。第一、第二段着重强调水的变化形态:汽、云、雨、雹子、雪,以及动词“落、打、飘”等,这些要重读。“白衣服”、“红袍”、“黑衣服”,前两者要用愉快、轻柔的语气读出白云与红霞的“美丽、可爱”后者要用沉闷的语气读出云的“沉甸甸”。第三段写水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状态。“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要用轻而慢的语调读出水的“平静、温和”,“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舞蹈,唱歌,开大会”。要读出水“汹涌澎湃”的气势,语调稍强。最后一个问句要读得亲切,表现出水“天真活泼”的情态。

2.读思结合,理解文意。朗读水平的提高过程。同时也是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读第四段“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让学生思考:是写水的什么?“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引导学生思考:(1)水的脾气温和时做了哪些好事?水的脾气暴躁时又做了哪些坏事?(2)什么叫“种种”?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要“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读思结合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从而感悟到人的本领最大,能叫水听从人指挥,为人类造福。

3.读练结合,切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首先,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词语的推敲和品味,设计形式灵活多样的练习,本课有关词语的练习设计如下:

(1)选词填空:飘动 飘浮 飘扬

①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空中。

②我胸前的红领巾随风()。

③水变成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①有时候我()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着黑衣服,有时候我又()红袍。

②我变成水珠()下来,变成小硬球()下来,变成小花朵()下来。

(3)按原文填空。

平常我在池子里(),在小溪里(),在江河里()在海洋里()。

启发提问:所填的词语能否交换过来?通过练习第(1)题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品味出用词的准确性。练习第(2)(3)题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水变化后从空中下降的不同动态和水在不同环境里的状态。

三、以说代解,融口语训练和思想教育为一体低年级是口头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要结合课文进行说话训练。本课设计四种形式练习说话:

1.看动画说。即根据电脑动画显示,把水的变化形态说一说。

2.用词说。用“温和”一词具体说说水的脾气和你喜欢的一个人或一种动物的脾气;用“帮助”一词说说水对人类作出的贡献和你做过后好事;等等。让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口语训练范围,自订内容,先同桌说,后选说得好上讲台说。

3.想象说。(1)第三段对水的动态描写,启发学生想象说:水在池子里是怎样睡觉的?(池子里静悄悄的,水面上没有一丝儿波纹,明晃晃的池子就像一面大镜子,水好像睡得又香又甜)。以此方法,再让学生想象说水的散步、奔跑等动态。(2)动画显示画面:荒山崩塌压倒了房子、洪水泛滥冲垮了房屋和淹没庄稼等。教师提问:看着这些自然灾害,你有什么好办法管住它们吗?

4.联系实际生活说。针对“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一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班上同学的行为举止说一说:(1)你平时做了哪些好事?又做过哪些不对的事?怎么改正?打算做怎样的孩子?(2)我们班里有哪些同学做了哪些好事?请你公开表扬他们。又有谁做了哪些不对的事,请你劝劝他(她)。

四、趣味表演,激发情题,寓教于乐

设计的什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和感悟为什么“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最美的”。

2.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能力。

3.教育学生要充满爱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重、难点:体会和感悟为什么“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最美的”。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真高兴能和你们一起上这节语文课!能用一句话评价一下老师吗?(老师很美。)你认为美是什么?(漂亮。)大家请看这里有两幅图画,你认为是哪一幅更美?(带颜色的这幅。)为什么?(因为有颜色。)对于美,你们都有自己的看法。这不森林里的小动物也举行了一次寻找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的比赛,我们也一起加入吧!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认识14个生字。

2.接下来,老师想请几名同学读课文,注意听要求:要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声音洪亮。谁有信心?(指名读。)其他同学要一边听、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文后,全班交流。)

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都有谁参加了比赛?(完成板书、贴图画。)

3.大家回想一下,这些小动物都是哪类小动物的代表呢?

三、研读课文

1.读课文4~6自然段,想:小蜜蜂、小燕子和小鹿是怎样寻找世界上最美的东西的?

2.自学课文7~13自然段。思考:3种小动物找到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各是什么?

同学们,我们用眼睛欣赏了绚丽的色彩,用耳机聆听了美妙的声音,又动情地感受了小鹿有一颗美好的心灵,那你认为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是什么?大象伯伯和我们的想法一样吗?

3.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讨论:你怎样理解大象伯伯说的话?

⑴交流第4自然段。

①谁能把小蜜蜂寻找美的那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只有这几种颜色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想一想还会有什么颜色?简单说明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

③(出示课件。)同学们,让我们赶紧跟着小蜜蜂来到百花园中去欣赏那五颜六色的花朵吧!看到这美景,你有什么感受?(生表达花儿真美的感叹。)那就请把你们对这百花园的赞叹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练习读一读吧!看谁读得最美!(生自由练读。)谁还想读?想读的同学一起读!

⑵交流第5自然段。

①我们跟随小蜜蜂在百花园中感受到了花儿颜色的美,那么小燕子是怎样寻找美的,你找到了吗?

②课文中说小燕子在比赛中累得汗水把羽毛都湿透了,可它后来为什么不累了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③“鼓励”是什么意思?你得到过别人的鼓励吗,心情怎么样?看来鼓励的作用可真大呀!所以呀,在生活中我们要多多鼓励身边的人,那会使他更进步,我们自己也会很快乐。

④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注意要读出小燕子在比赛中的劳累以及后来听到鼓励后的轻松。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有的同学还带上了表情,真不错!

⑶交流第6自然段。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小鹿在比赛中的表现。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默读第6自然段。(出示课件:读一读,体会一下小鹿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动笔画一画。)

①在这段话中用了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来体现小鹿的心情变化,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

②小鹿的心情是什么样儿的?(焦急、紧张。)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它着急做什么?

③那么,它只是着急做这一件事情吗?它最终选择了什么?

④你能想象出小鹿在那危急时刻,心里会怎么想吗?

师:也许,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小鹿什么都没有想。它宁可放弃比赛,宁可自己的身体受伤也要奋不顾身地去救小刺猬。那么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该读出小鹿前面满怀信心地夺取比赛胜利的急切心情;后面读出它奋不顾身地救伙伴的焦急心情,后面较前面更动情、更紧张。自己试着练一练,想一想,接下来会是什么情景呢?请展开想象,和同桌说一说。

4.合理展开想象。

大家真聪明!现在老师送给你们一双想象的翅膀,一起去想象……

⑴想象:3种小动物在寻找世界上最美的过程中心里会想些什么?

⑵想象课文第13自然段中,小鹿是怎样?小刺猬又是怎样呢?

5.拓展表演。

结识了这么多善良、聪明的小动物,我们可真高兴啊!现在就请你们来挑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模仿它的语气来读一读,再带上动作表情来演一演。

6.积累词语。

学习语文,积累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我们进入最后一关: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爱虽然看不到,听不见,却是让我们感受最真切的!爱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所以让我们用世界上最美的爱心去爱别人,爱自己!

反思:

《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小蜜蜂、小燕子、小鹿这3只小动物找寻“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这一答案的经过,使学生体会到“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最美的”。文章语言优美,通俗易懂,结构清晰。通过本课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反思:

1.我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最好的老师,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借学习描写亲情的课文,拉近师生感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做老师,尤其是语文课上的老师,应该激情似火。让学生喜欢我,喜欢我的语文课;进而喜欢语文,喜欢阅读;上完本课我最大的感受是教师对学生付出越多,回报就越是丰硕。

3.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的同时又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美丑观念,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是真正的丑,使学生知道真正的美不光看外表,更要看心灵。

(作者单位:望奎县东郊中心小学)

设计的什么 篇7

这是一本能体现当时中国书籍设计较高水平的书。该书的设计和插图均由著名艺术家丁聪先生完成。书籍的整体关系十分讲究,字体、版心、插图等质量很高,材料、装帧結合,烘托出铅印刷的朴实深厚之美.封面在简洁的视觉元素组合中也体现了艺术家的创意,并且中西合壁几近完美。

该书封面的设计体现了对现代主义的追求,遗憾的是,纸张纤维方向的误用,使得这本书的装订成型和翻阅都留下了很多遗憾。

这是一本纯理论性的书,封面设计有中国特色。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首次采用了国产激光照排技术,但是可能正是由于这一点,它的版面设计质量却不高,显得松散,比例失调,字体的配合也显得有点不妥。

该书由不同的译者译并配以插图。书籍封面是典型的知识类图文畅销书的做法。内文版面是图文混排,两栏结构。但是,其中字体的选择和大小处理与图片的关系,有干扰阅读的危险。

这是该书近出的插图本,图文并茂,有“读图时代”的市场特征,但是元素多了,设计的质量问题也多了起来。例如,书内版面左边的视觉内容就显得分量过重,而且整本书多作同样重复的做法,实在值得商讨.

一:2008年10月初与吕品田先生谈话摘要

子仁:吕老师,我曾在某些场合下听您谈起过,您对前些年书籍设计流行病有许多不满。

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是的。其中有许多问题是作为读者切身感受到的,有许多问题明摆着是设计上的毛病,也有许多问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

子仁:您认为书籍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吕品田:与任何一种设计工作一样,书籍设计带有系统工程的性质。它不单是设计师在案头摆弄一些形式因素就可以完成的,甚至可以说,书籍设计首要的不是形式问题,形式需要为书籍的阅读功能服务,这才是书籍设计首先要考虑的。

子仁:我的理解,书籍设计的形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属于书籍的物质实体方面的形式,关系到开本、厚度、 装订、纸张规格等等;二是属于书籍设计中运用的视觉形式,包括了版式、字体、字距、行距、留白、色彩、导视符号等等。那么我们就从形式入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吗?

吕品田:书籍是供人阅读的。这一点,是书籍设计最需要考虑的根本问题。如果忽视甚至无视这一点,书籍设计就会滑向形式游戏的泥淖。针对阅读的本质需要,设计师应该考虑读者阅读时的具体感受。比如,书籍开本、厚度、装订方式和材质是否有助于阅读,版式是否有利于阅读中凝神静思,以及所运用的各种形式元素是否能够增进阅读的流畅性等等,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导致阅读的感受和结果。就以理论性或学术性书籍的设计为例吧,这类书籍的读者主要关注文本含义,因此希望阅读过程中的思维是连贯的,不被非文本因素所打搅。但现在有些理论书籍在设计上做得花里胡哨,如导视符号过于复杂,元素色彩过于纷繁,或是开本过大、书本过厚、纸张过硬,这些都会干扰阅读,给读者造成阅读上的疲劳与不适,以至于影响阅读的兴趣和效果。设计出这类作品的设计师似乎不明白,学者阅读与幼儿阅读的需要是不同的。不同读者群有不同的阅读需要,这是书籍设计师需要特别注意的。

子仁:看来书籍的形式因素仍然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阅读。

吕品田:不少设计师忘记了他的设计需要充分地考虑读者与书籍的关系,常常把版式、字体、间距、留白等因素当作他表现自己的绘画构图和造型来处理或实验,比如前后页的版式差别很大,所用字体为求变化而不考虑文字符号的文化特性以及含义的表达需要,字距和行距也常常出现离谱的不协调,有些留白安排得莫名其妙。这样的版面倒是蛮别致、蛮有变化,却难免给读者造成不必要的阅读障碍。

子仁:您谈到了书籍设计的功能性目的——让读者能更好地“读书”。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到了中国传统的书籍装帧,它经过长期的摸索,顺应文化发展的要求,大约在宋代选择了比较稳定的“线装”样式。这种形式充分考虑了中国“典籍”的性质,以及中国“读书人”的最大需求,当然也照顾到公私出版都会考虑的成本问题,成为近古以来中国书籍出版行业里运用得最成熟、流通得最广泛、形式上最稳定的装帧形式,也成为中国书籍装帧的典范。时至今日,我们日常接触到的书籍在形式上已万象更新,不同的读者群可以根据自己“看书”的兴趣来选择不同形式的书籍,这种现状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选择自由和选购愉悦,同时也伴生出您前面提到的不少问题,设计形式与书籍功能之间的对立性矛盾可能是其中比较严重的。后者反映了书籍文本的展现形式应与阅读的本质要求相协调这个基本问题。

吕品田:正是如此。

子仁:还有一个问题,过去我们说“书籍装帧”,今天设计界流行用“书籍设计”,您怎么看?

吕品田:“书籍装帧”是一个多么文气的概念啊。不过,从务实的角度来看,用什么概念都没有关系,我们需要清楚里面的实质含义,这是最重要的。

二:2008年10月末与赵健先生笔谈

子仁:近三十年来,中国设计领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书籍设计方面也是如此。关于这一点,您可以先做一个介绍吗?

赵健(平面设计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AGI会员):与二十年前相比,今天中国的书籍设计和它的形式在整体上的表现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二十多年前,我还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设计的时候,印象中当时社会上的书籍与现在比起来显得相对粗糙,出版社的要求大多数只针对封面,至多再加上个扉页。有些画册需要做一些版式上的设计,但表面上可以做的事情好像不多。那时书籍设计在形式上的术语通常指的是那些“平装本”、“假精装”、“精装本”一类常规的制式。现在的书籍从产品观念到生产技术、从设计理念到材料样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书籍设计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了。在过去,书籍对于人们来说大多意味着知识、信息的载体,是人生发展、进步的阶梯,追求“书卷气”一直是书籍设计中要表达的核心理念;而在今天,书籍在社会价值体系变化的影响下,它与商业有关的某些特性被逐渐扩大,例如,书籍的价值除了体现原来那些基本功能以外,也会体现为一种促销的手段、一种特殊的礼品、一种“概念”的盈利方式、一种满足个人或集体利益的“形象工程”,等等。所以在技术和材料的条件可以满足的前提下,由多种价值观念的带动,使得今天中国的书籍设计形式存在多元化局面,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这些变化的本身无可厚非,如果对书籍设计的评价语境只围绕着材料、工艺、形式语言等这些表征,人们会陷入一个不明不白的怪圈。

子仁:这里面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它们得以形成的原因何在?

赵健:从大的方面来说,关键还在于它的这种变化来源于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即显现那些种种表征的机制。另一方面,与受制于复杂的价值观念的快速变化相比,书籍设计语言内在的基本性和品质的提升却显得比较缓慢和滞后。前面我提到过二十多年前的书籍与现在比较显得相对粗糙,主要是指技术、工艺、材料等方面而言的,但在那样的年代也并不缺乏高品质视觉质量的书籍设计,不缺乏高品质的设计文化的诉求。

子仁:书籍设计关联的形式因素有哪些?书籍设计师如何处理其中的关系?

赵健:构成书籍设计形式的基本因素,也就是那些能反映、代表和呈现人们需要的文本信息和情感信息的符号。书籍设计的形式,通过这些符号长期地和人们所与之寄托的精神、情感相关联,它们之间相共存、相共生,所以,对这些符号成就的继承、运用、发展,应该是书籍设计的最本质的内容,它甚至是超越了纸质书籍基本形式之上的。然而,近些年来对于书籍设计过程中一些过度技术和材料的“崇拜”,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对于上述因素的本质追求。要改变这个状况,需要来自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书籍设计师当然也责无旁贷。

子仁:对于今天的书籍设计,能归纳一下您的基本看法吗?

赵健:由于当代设计观念的发展和推广,书籍设计语言体系的进步体现在它更加注重对于多种信息内容的功能化的呈现和视觉化的再生产,同时也体现出当代整体视觉关系设计的审美变化。今天中国的书籍形式可以说包括了中国传统、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形式的共存,对此,我们应该在一种平和的心态下,从“显现的机制”的角度,在普世的价值观念之下,使得当代中国书籍设计核心理念在更多的读者心目中形成共识。

三:2008年11月与吕敬人先生笔谈

子仁:有一段时间,市面上销售的书籍让人感到并不满意,特别是在书的形式上。

吕敬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您提出的问题,想来是指当今设计中存在的“过度设计”的弊端。所谓内容与形式、主角与配角那类本末倒置的问题,即所谓超越文本主题不着边际的修饰,那种牵强附会的花哨设计,越俎代庖或外强内虚的外在浮夸的包装,我觉得时下确实存在,不宜提倡。但这并不代表今天书籍设计的主流,事实上,随着书籍市场体制的导入,出版社已不再为了获奖而去做大而全的花架子工程(尽管现在还有),而越来越多有品味的出版人更重在书籍本身的价值,而非靠漂亮的一张皮来取悦读者,或一副唬人的包装来虚张声势。

子仁:听得出来,您对今天中国书籍设计界的全局有自己的认识立场。能联系时代背景谈谈您的看法吗?

吕敬人:当今的中国书籍设计以一种不断反省、进取、求新的姿态面对读者,并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的设计。自2003年以来中国每年都有新的设计作品获得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奖,更有一本由设计师自编自演的《蚁呓》获得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书籍艺术大奖。今年3月,世界权威的设计类杂志《idea》首次以整期篇幅的形式向世界介绍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相关中国设计展事也在世界各地展出或即将举行。中国书籍设计取得的成绩,是与中国书籍出版机制改革、出版业的发展、出版人观念的转变、中国印制业水平的提升以及读者审美需求提高和由大一统向多元化群体的形式转换分不开的。

子仁:我们的问题在哪里?原因何在?

吕敬人:中国书籍设计界面临的问题仍然严峻,可概述为如下几点:①设计观念滞后,书装概念严重影响书籍整体设计与时俱进的发展;②商业化浮躁心志造成急功近利的行业畸形状态,放弃提升中国书籍艺术文化高品格的追求;③对新时期传播载体缺乏理论研究,不鼓励创新;④空谈形而上,轻视形而下,不关切技术层面的精益求精;⑤专业协会不起作用,人为地将体制内和社会化的设计师加以分离,不能全方位保护设计师的权益,设计价值不能得到准确认同;⑥全国权威性的书籍设计大展评奖被取消,严重阻碍专业队伍建设和专业水平向纵深发展。我认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固步自封、不求进取的心态。许多人以为,一本好书只要有文本加一张漂亮的脸蛋就可以吸引读者,出版人过度强调书的封面的功能,长期忽略在文本的阅读性设计和物化功能兑现方面的有力投入。另外,以下现象均需今日中国书籍设计界尤宜重视:文本信息架构观念老化,无创意的编辑思路,缺乏对具有欣赏价值的精美插图的编辑欲望,科技类书籍没有系统的有说服力的图像和数据的视觉化解读,人文类书籍从形式到排式均在大量抄袭和复制,不鼓励原创,不愿投入力量组织专家投入创作,甚至为了省力省成本从网络中下载低质量图像照用不误,儿童类读物不研究符合儿童心理的具有生动表情的表现形式,艺术类读物更缺乏富有个性和新阅读形态的尝试……

子仁:令人忧虑的问题好像不少。有办法吗?

吕敬人:其实,书籍市场需求并非大一统,应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根据不同主题、不同内涵需要制定相对应的出版定位和编辑思路。凡是在编辑观念和审美追求上有想法的出版社或工作室,他们出版的书大多数能得到读者的欢迎,并且在社会和经济上都会产生效益。设计师与其编辑人员的沟通和互动会萌发和激活富有新意的火花。

子仁:书籍设计还是书籍出版中的关键环节。在这方面,您有什么认识和具体经验供大家分享吗?

吕敬人:有人说,没有设计才是设计,这是偏颇之说。没有设计的书为何需要设计?我们说的好设计是不留下刻意设计的痕迹。一本好设计的书,让读者在流畅、有趣的阅读中感受到设计的美感和文本语境的充分表达,为读者创造回味联想的可能,无论是繁复的设计还是概括的设计均可做到这一点,只要符合文本主题即可。有的设计在表面上没有过多的“笔墨”,也没有滥竽充数的照片插图,但其精心的编排秩序、灵动的空白运用、合理的字体字号和行距段式的设定,仍可显现设计师的追求和功力。但是现在的社会条件还未完全具备。如我曾为一个出版社设计过一本学术类图书,根据文本属性,我以简洁大方的版面交给对方,却被认为偷工减料,组稿方觉得:不加上一些装饰成份岂不是亏待了这份稿酬的付出吗?真让人哭笑不得。这种心态也是导致当今出版物越来越花哨,最终干扰阅读的原因之一。当然,出版社主观上要做好书,但一味地跟风、媚俗使书籍市场缺乏品位的书籍已屡见不鲜。另一种情况是,设计师对内容无深层次的挖掘,原因在于创意的枯竭、视觉语言的干瘪,却反以简约至上为借口,这同样不能提供给读者满意的作品。任何设计均要有个“度”,并与表现对象的内涵相吻合,不管是具像思维还是抽象设计。

子仁:如何认识“书籍设计”的本质?它有哪些工作要求呢?

吕敬人:对于书籍设计者来说,长期以来的装帧观念,即为书做包装的概念,使自己认知的职权范围非常狭窄,阻碍了设计者就文本进行有建设性设计的努力。当你想为文本增添触类旁通的视觉信息或要求为阅读提供高质量的视觉图像;为提高阅读性而建议文本构架有阅读层次和节奏的体现去增加必要的空白和隔页;为让读者愉快健康的阅读及五感体验而建议采用某种材质……,这时你往往被认为导致了成本提高、有碍书价预设,遭到婉言拒绝,社会上更有为设计师戴上“自我表现”高帽的言论。我相信,有责任感的设计师不会把自己的艺术追求凌驾于书籍主题之上,反而会为提升书的阅读价值去付出本可省心省力却不惜投入心力和精力的设计,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设计者”的称号。一个完整的书籍设计,要求设计师完成装帧、排版设计和编辑设计三个层次的工作,即“Book Design”的全部过程,这对设计者来说,在原装帧基础上增加了工作的强度和责任,更要求设计师提升学识和自身修养以及综合艺术学科的全方位水平。

子仁:在我眼里,您是一位有思想深度和丰富经验的书籍设计家,我很想了解您是怎么看待书籍设计与阅读之间的关系的。

吕敬人:书的本质不言而喻当然是阅读,但不仅仅指的是视读——一种过去认识的纯粹文字的阅读,其实还包括形态阅读、触感阅读、交互阅读、聆听阅读……,即使是视觉阅读,也有图品、字型、编排、空间、节奏、层次的欣赏,还有信息戏剧化的设计语言和语法领悟、联想启迪展现以及阅读美感享受。一本好书不仅是信息传声筒,更是影响内心和周边心象物境的生命体。

子仁:关于书籍设计,请您作一个简短的总结吧。

设计的什么 篇8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本节课既要让学生体验摩擦力的存在, 又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并且要了解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还要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另外, 本节课是一堂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课, 在其中涉及了控制变量法、间接测量法等物理学研究方法, 是一节集物理规律、物理现象、生活中的物理于一体的课, 其内容多, 知识面宽。其中, 知道摩擦力的概念是关键,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是核心。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是本节设计的一个亮点。

二、学情分析

“摩擦力”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学生在刚刚学习了力、重力、二力平衡后, 接着学习摩擦力, 可能会出现有些知识的应用不熟练, 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引导。本节课既要引导学生从“现象”领会“本质”, 又要让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不要过于限制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设计实验, 收集、分析、解释信息、得出结论的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的猜想、探究等, 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智慧,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积极、恰当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明确目标

每个小组配有一盒玻璃球、一只塑料杯、一双筷子, 每组出一人, 用筷子将球从盒中夹出, 再送到杯中, 看哪一组快)

表演:让力气最小的学生与力气最大的学生拔河, 力气小的获胜。 (在力气大的学生脚下适度抹些润滑油, 大家看到力气大的同学“失败”了, 哈哈大笑)

师:为什么玻璃球不好夹?为什么力气大的同学反而输了?

生:太滑了!

出示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3.知道如何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自读课文)

(二) 合作尝试, 自主探究

学生把手平放在桌面上, 手心朝下, 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A.手平放在桌面上, 用力推或拉, 使手在桌面上运动, 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B.手平放在桌面上, 用力推或拉, 但保持手不动, 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C.手平放在桌面上, 保持手不动, 也不用力推或拉, 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师:这种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 产生阻碍相对滑动的现象, 叫做滑动摩擦。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 叫做滑动摩擦力。

师: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生: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师: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生在课本“问题与猜想”的指导下猜想, 并设计实验 (材料在所在的实验台上) 。教师巡回指导, 并将各组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学生, 在全班交流讨论。

(三) 展示交流, 点拨提升

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 轮流将不同的探究过程通过摄像头展示给全班, 教师评估各小组的探究。

师生: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 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的情况下, 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教师对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大小有关”进行点拨)

师:为什么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发生相对滑动时会产生摩擦力? (课件展示: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四) 师生互动, 拓展延伸

师:摩擦越大越好, 还是越小越好?

出示超链接 (http://user.qzone.qq.com/2253149843/infocenter) , 学生观看并讨论。

师:拔河比赛中, 如何才能赢?

演示:“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筷子提米”。 (学生讨论“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五) 达标测评, 巩固提高

1.为什么在冰面上拉动一个物体比在一般的地面上要容易?

2.为什么擦黑板时, 越是用力按板擦, 板擦在黑板上滑动就越费力?

3.把质量为5 kg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如果用40N的水平推力推它, 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受到摩擦力是____N。 (g取10 N/kg)

教学设计意味着什么 篇9

今天,将备课称为教学设计,绝非概念炫目,新瓶旧酒。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教师单向传输知识的过程,也不是教师了解了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状况就可以简单完成的任务。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学不是粗陋地灌输。学生是血肉丰满、情感丰富、永远处在发展中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培育学生的健康个性,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生命,认识自我,扩展精神世界。教育家皮亚杰的建构理论已是今日共识:“一切真知都应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新建构,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因此,教学设计,就成为一个充分考虑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获得精神提升、情感满足和生命体验的教学艺术构思过程。

皮亚杰所说的“让学生自己获得”,并不是一切让学生包办,而是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教学程序中,学生得到了自己建构知识的机会,学生借此机会有体验地获得知识和能力。建构,就是整个教学由传授、获取转变为体验的生命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人性化的学习平台,对传授的内容进行贴合学生成长状态的有机整合,不仅符合认知的逻辑,也符合学生现有水平、情感状态和精神世界的逻辑。课堂设计的方式,就是提供能够让学生接受并愿意调动全部潜能和激情参与其中的学习任务,充分体验自身在知识丛林和海洋里探险的快乐和幸福,从而发现自我。在这个意义上,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教育成为一种认识自我、融入世界的方式。

教学设计因此必须在以下构思中诞生:

设计学生最易接受的方式。学生是新知门前的生客,他们不会也没有义务个个必须接受新东西。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自己的构思,将新知转化为能够跟学生的“已知”沟通并建立联系的内容。因此,复述前面所学、背诵记得的诗句、赞扬懂得“这么多”的孩子、师生一起为曾经学过的东西欣然自喜,并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眼界顿开,跃跃欲试……这样的教学环节,就容易把学生引领到一扇新知识的大门前,并把已经掌握的东西变成一把美丽的钥匙,可以顺利进入锁孔,“咔塔”一声,打开沉重的锁头。

设计最易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任何年龄段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因此,童话、动漫、流行歌曲、宿舍里的生活现象、同学之间的关系、最新的足球消息、刚刚发生的国际要闻、新近的科学事件、热门的电影电视剧,无不可成为教师创设情境的素材。你爱学生才会关注他们所关注的东西,你懂得他们的爱好,才能把你的传授内容变成他们感兴趣的样子,甚至是变成他们有兴趣探究思考的“高级问题”。比如,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初恋时的甜蜜感受,翠翠爷爷的体贴关怀,难道不可以成为师生交流“早恋”问题的契机吗?你不拒绝学生们的趣味,你才能把自己讲授的知识变成鲜活的生命河流,与学生们一起畅游其中。

设计让学生们愿意参与、讨论、思辨和继续探索的方式。比如,牛顿的力学原理,因为从日常同学关系的现象导入,原理掌握后,就可促成了学生们对“伤害别人即伤害自己”这一现象的深刻思考。

最重要的,是设计丰富的课堂学习形式。比如,可以采取问题设置、诵读吟味、分段分节、概括复述、填空补充、旁批旁注、情境创设、资料引用、对比分析、演算验算、片段写作、讨论辩论等方式。教师设计的这些桥梁,是让学生们踏上体验的“征程”,从而经过教师的“摆渡”,学生们迈上了自由奔跑的“新大陆”。

为什么我们要设计城市? 篇10

在我们的城市规划里, 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前一任领导要将城市向南发展, 后来新来的领导又要向西发展。他们往往是出于个人意志和观念, 没有调查, 不注重建设上的科学、艺术和文化性, 特别容易犯建设上的“急性病”、“幼稚病”。南京市就曾经因为要拓宽道路而想砍掉一整排几十年的大梧桐树, 遮荫蔽天的树荫在青岛、绍兴、合肥也被砍掉了很多。一个城市的绿化率是城市文明的表示, 我们却动不动就杀树的头。我的一位同事问他六岁的小孩说:“砍树好不好?”小孩回答说:“爸爸, 把你的头砍下来好不好?”三尺童子都知道这个道理, 而城市管理者却不以为然。

我们绝不能用自己的心态要求客观的物质建设, 建设是要有历史价值、功能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价值是衡量一个人、一位领导者对客观的价值评价及其行为, 实际上也反映群众对你的行为和价值观有什么评价。把纳税人的钱用来“花”, 人民对你赋以重任, 而你却“凭着感觉走”, 以“建不世之功”。感觉如错了, 那怎么对得起人民呢?

中国城市建设的问题太多了, 一方面发展快, 知识储备跟不上, 文化科技及管理知识来不及对付, 对一个暂时认识不清的“大对象”, 又要不懂装懂地去治理、去管理, 哪有不出问题的呢?我们的城市发展很快,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但是这个“新”是否带有新的建筑文化, 新的城市功能, 新的绿色环境, 是否舒适宜人, 是否达到理想境界?

从城市设计学来看, 这一切自有其衡量标准。依笔者看来, 它至少有以下几点:其一是为人口问题, 即人口在城市集聚的比例, 这是城市化的首要问题;其二是土地问题, 地块的选择和使用是否和城市的道路及其基础设施密切相关, 城镇土地是否得到正确对待, 是否每一寸土地都已经各尽其用;三是环境问题, 包括自然环境和由道德、法律和人文风俗构建而成的政治文化层面的环境;四是基础设施, 是否有一个逐步完善、逐渐趋向于整体与有序的基础设施, 它是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五是绿色系统的保护与建设;六是城市的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 因为它决定着城市权力、财力的分配, 也都在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的规划与发展。

想要在这几个方面都达到标准, 我们就不得不依赖于城市设计。而做好城市设计, 要在认识上解决好三个问题——

首先, 正确认识城市化, 它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集聚的一种现象, 一种过程和结果。因为城市化要与工业化、社会化、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以及三产有密切的相关, 人口的集聚不是单纯的, 而是土地性质的转化, 人口由农民转化为城里人。职业的变化以至于性质品格以及文化水平的提高, 这个提高应当是整体的, 那种认为城市化是“驱动力”、“核裂变”的理解都是不完整的。为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基础设施先行, 为了建设, 建设城市化的超前, 它对城市控制发展和保护都是必备的。

其次, 城市的发展不是想象中的“做大、做优、做强、做好”, 而是要有经济实力, 要有社会、政府科学的分析决策, 对城市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角度来定性城市的规模和性质, 我们的预见性要建立在科学、整体的基础上, 是一种战略性的决策研究, 绝不是“拍脑袋”来做主观的决策。

再有, 城市发展是个整体的发展, 涵盖的范围从土地、基础设施、人口的布局到公共设施等等。建筑群的设计是个系统的工程, 整体性、综合性、序列性都很强, 社会要建立秩序, 那么建设也要建立一种秩序。对旧城、历史名城还存在一种保护和更新的活动, 这是一种不间断的整合, 是个长的历史过程, 某种意义上是系统的搭接, 在整体中交替, 这种交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存的质量, 而这种种活动都是在城市及其发展的空间建筑实体规划设计中形成的, 是一种形体的整合, 又是一种时间的序列, 需要空间的留出, 在创新中进行空间实体组合。

作为领导者, 必须有科学的决策, 管理者和规划管理和具体的设计人员必须紧密结合。没有好的规划设计, 没有系统的组合, 没有好的技巧和优秀的手法, 没有上下的结合, 是难以实现良好的城市精品的。决策的决定必然是上下磨合、系统的管理, 各相关工种的配合、良性的实施, 是科学磨合的必然过程, 一种互动的过程, 一种领导和技术分工结合的过程。从政治上讲, 决策也是一种“正确对待知识分子”的过程, 不只是领导与领导的关系要结合得好, 发挥领导的作用, 而且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职责分明、专业明确、相互配合、实施有序、管理全面, 这将成为我们在设计中达到认识上的一致的条件。认识上的一致性需要获得城市管理规则和法律的保证。分阶段的实施, 我们要有好的机制, 同时也要有好的体制, 最终要有好的思维。

做一项设计要想到地段之间的相关关系, 从地块的形状、基础设施, 到城市发展的方向, 任何一种设计都是城市中的一个细胞, 要有整体的观念。换言之, 即整体设计的思想要贯穿城市设计的全过程。怎样贯彻这个整体的设计思想呢?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魂”, 就是那赖以生存的生产产业, 如工业、旅游、商业、科技文化、信息、教育等。它们或是隶属、分支, 或是独立, 相对都有一个自我运转体, 是相对独立的。这个“魂”是需要经营、操作和运行的。运作联系的网络、组织结构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 优化产业结构和组织, 它们的更替、兴衰、发展和保护都需要我们在经营中相互配合、支持、协作、结合和互补。

城市的“魂”决定了城市土地上的一切建筑物的形态和布置, 它们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的排列和新陈代谢的线形发展过程, 它们相吸相斥的内在特性。在它们中间, 形成了一条在有形或无形中都贯穿着的“轴”, 轴是建筑的、道路的、河道的一种概念。

每个城市相对有自己的中心, 小区中心、区中心和市中心, 它们或以行政, 或以商业, 或以其他功能来形成。它们是人的汇集之地, 以街道、广场为形式来组织。对于它们, 我们要设计好街道和广场, 做出形态各异、有标志性、交通便捷的车行和人行分流等功能, 有时还要做出空间的立体交叉。这个中心的设计, 我们不妨称之为“核”的设计。

城市土地是人的载体, 是建筑群的基础, 住宅群或其他建筑群的组合等等。工业、仓库、教育等都是综合分层次、分地段的空间组合, 我们设计就要考虑用什么形式的群去容纳它们, 还要考虑建筑与建筑、群体之间的空间组合关系, 此即为“群”的设计。

城市中的道路网络、构架的组合, 在空间组织上的形式及间距, 直接影响构架上的建筑布置。构架是城市的肌理, 最常见的是方格形, 较大的城市有放射加环路。“架”也是个设计问题, 它的设计既有规则的, 也有不规划和自由的。

城市的形体最终是以形、空间、层次表现出来的。街道、群体、中心都有一个“皮”的空间面和透视, 它是城市的界面组织, 它组成街道、广场的界面、城市的轮廓线, 街景广场的外形。城市中的界面设计是我们设计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中小品、绿化地、铺面、水景、地景及大地景观等都是不同性质和大小的界面设计。

设计可以为商业做什么? 篇11

原研哉自己倒是专门在书里讲了“白”这个问题,他觉得这个颜色的对立面并不是黑色,而是不同程度的灰。在街上的颜色越来越多,数据处理对成百上千颜色的处理越来越纯熟的时候,他开始留意白色的运用。“阴暗的对立面是鲜明的白,聚集的光越多,投下的影子也就越深。”他觉得白色是可以触摸的颜色。

如果你去过原研哉最近在上海证大当代艺术空间的展览,你大概在各种展品中可以感知到这种微妙的设计思维─这是一个不爱用颜色的设计师,但他的奇妙之处在于可以用不同层次的白色表现出物体的特性。比如自1994年以来,原研哉一直为朝日新闻社出版的家居季刊《一本书》做艺术指导,这么多期以来,这本杂志的封面的基调从来没有用过别的颜色。

不把白色看做颜色,不把展览看做展览,这恐怕是原研哉的最大特点。他并没有刻意避开大家都在使用的东西,而是把所有这一切都看做是“沟通”,反而有利于发现设计的本质。无论是给KENZO设计香水瓶,还是为医院设计标识系统,或者是出任无印良品(MUJI)艺术指导,他都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

所以你在看他设计的蒲公英酒酒品设计的时候,原本普普通通的商品会让你会心一笑。因为原研哉把酒的年份和蒲公英绒毛的根数结合起来,每多一年,便多一根绒毛。而在为日本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设计的海报里,他让一只人偶版的乌鸦担任主角,原本是宣传主体的袜子、围巾、眼镜等等看起来就像被剥去了商品的特质,凸出的是质感而不是催人购买的信息。

“噢,原来还可以这样”,原研哉让你感受到的就是这个。

把思考卖给消费者,而不是问他们要什么

这场展览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展品之一可能是MUJI的标签系统(tag system),原研哉以此给MUJI的商品分类,并规划产品的物流、陈设和包装。无论是哪个品类都有规则可循。而消费者能感受到的是“和谐统一”。

C:请用一句话介绍你自己和你的工作。

K:……我是一个一句话很难解释清楚的设计师。

C:多说几句也行。

K:我是专攻沟通的设计师,communication。与其说在设计产品,我更像是在设计事情,设计能出现在人头脑里的事情。

C:MUJI的艺术指导到底是做什么的? 你会为它做设计吗?

K:就如你在展览上所看到的,我所做的就是无印良品的宣传设计、包装设计和标签设计、考虑如何将MUJI产品的信息传达给普通消费者方法的设计师。

产品设计由MUJI公司的专职设计师来做。我进MUJI之前,MUJI没有经过设计的产品。因为那个时候强调不经设计的设计(no-design)。比如说,冰箱产品,就和制作冰箱的公司提前沟通,将功能尽可能的简化,将颜色尽可能朴素化。我有个两个角色。一个是顾问委员会的成员,作为设计师对产品提出建议。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小池一子、杉本贵志和深泽直人。我们只是给出设计意见。另外一个角色就是,负责MUJI的沟通设计,就是所说的艺术指导。

C:应该有很多人认为MUJI的东西看起来不过如此吧?所以看起来不经设计的东西反而要比所谓有设计感的东西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这样吗?

K:MUJI不是没设计,而是经过充分考虑后的设计。一开始的时候是完全没有设计,不设计。起初MUJI卖40种商品。纸质笔记本就是把那些未加工过、泛点黄色的纸装订而成。讲到这里,我把无印良品的发展历程简单地讲一下。

MUJI诞生于1980年,西友百货的社长堤清二想创造一些朴素自然的产品,当时他和第一代艺术指导田中一光谈论这个点子。当时,堤清二只是想创造出简练的产品,而田中一光更想比起奢华、光鲜产品自己的东西更有内涵,两者结合就有了MUJI这个主意。到了2001年,我接任MUJI艺术总监的时候,已经有了五千种产品。这个时候no-design已经很难应付这种变化了。因此,我和同是委员会成员之一的深泽直人也讨论过,是需要一套设计体制或者说方法的时候了,我们努力做到在充分思考设计的基础上体现出no-design的风格。

C:对,我们在展览上看到了一个标签系统,这是什么时候开始做的?为什么一开始没有?

K:五六年前开始做的。因为产品品种增长得太快,如果没有一套精密的标签系统的话,产品会变得乱七八糟,搬运也很困难。所以做了这么一套系统,当然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整合,也是为了降低综合成本而得出的一个想法。

C:回到“设计事情”这个角度,倒是很能理解你在MUJI做的事情。但这个品牌的品类越来越多,在日本甚至会涉及房屋的建造。它应该如何维持自己的定位?从这个角度说,你对无印良品的意义是什么?

K: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对于MUJI而言,我就是一个常讲些难听的话、有点烦的人吧。MUJI当然也想赚钱。你稍微不注意它,它就可能向着普通的企业变化。MUJI是个特殊的企业。它们不是制造消费者所想所求,而是把自己思考后制作出来的产品卖给消费者。顾问委员会就是这么想的,永远不要像一个普通公司那样去思考。所以,在MUJI的时候可不是份轻松的工作。

C:深泽的壁挂式CD机你喜欢么?

K:那与其说是MUJI的东西还不如说是深泽的东西。这个CD机存在感太强,有着深泽很强的个人风格。MUJI东西应该是让人的意识暂停下来,感觉不到氛围。

把每个人的才能聚集起来就是展览

日本曾经是全球供应人造纤维最主要的国家之一,在这个角色被中国和韩国替代的今天,日本开始谋求人工材料更广阔的应用空间。2007年,原研哉策划了“Senseware展”,邀请不同的设计师和材料公司合作,探讨新材料的可能性。

C:展览的说明里有说到“1994年,在做一个意大利博物馆项目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个什么设计师”,所以你自己到底是怎样的设计师?

K:你说到意大利的展览应该是“建筑师们的通心粉展 ”,1995年。我不做设计,而是把每个人才能的聚集起来,典型的方式就是策划展览。那个展览将各建筑家的简介和代表作品、以及被设计出来的通心粉及其制作初衷放在一起来看,就能品味出每位建筑家的创造性了, 这就是我在那个时候对设计最大的感悟。C:所以你也是一个设计展览的设计师。那么到底怎样设计一场展览才能让人难忘?

K:应该考虑如何很好地传递展览的信息。一个个的点子要让参观者很好的明白。比如“re-design展”(一个关于日常物品设计的展览),我充分考虑了到底是受谁委托以什么主题表现这件事。做出了一件好的作品,尽可能浅显易懂地展示给别人,这是基本。

C:如何才能有效传达策展者和参展方的意图?

K:首先要考虑关键词。拿“re-design展”来说,关键词就是re和design两个部分。我过去的design部分真的是又重新设计过的么?怎么表现我的re-design。最后我发现re-design是触觉性的,haptic。我让参观者用五种感官来体验这个re-design展。

C:设计到底是将理念传达给别人,还是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K:同时吧。设计出最好的东西就是包括了这两者。其实,设计师像“医生”,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发现问题,如果问题不是出在包装设计上而是出在商品广告上,那就不该改设计而是改广告。

C:预算是做展览时很头痛的问题,如果预算有限,又非常想做展览的时候会怎么办?

K:当然要先有预算。但是,现在我的工作方式也在慢慢改变。以前,都是受人委托才进行设计,比如“redesign展”。而现在House Vision(未来住宅产业)就是我自己有这个想法,然后寻找赞助商。这次展览也是如此,我是很想在中国办这个展,然后拉来了赞助。

C:在米兰办的“Senseware展”,许多人会说“啊,很日本”,但你其实并没有刻意表现这一点,那“很日本”的信息到底是怎么传达出来的?

K:我没刻意去考虑这一点,只是在考虑素材是不是有趣和如何使用好它们。我没有放日本的道具和饰品在展览里面。但是也有许多人告诉我,自己有“很日本”的感受,我听了之后在想:“是不是世界在期待着日本。”

成为设计师的第一要素是体力

尽管嘴里老是蹦出英语单词,原研哉还是一个时刻思考日本的设计师,“我把东京看成是我的地方,东京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城市。”在他看来,无论是东京还是纽约,这些地方都不是世界的中心,而这个世界,也越来越没有中心这个地方。文化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的本地性。而设计正是要扩大这一点。

C:日本设计现在在国际上是怎样的地位?

K:日本设计现在没心情来讨论地位的问题。以前设计师可以为电视、电冰箱来设计。但现在这些东西的设计机会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了,日本的设计师接下去应该怎么办?这是一种让人不安的局面。设计的机会越来越少,设计师就应该把眼光放到设计未来上,去进行产业设计,设计未来的产业。

我现在在设计的House Vision(一个住宅调查项目)就是在考虑未来住宅产业应该是怎么样的。设计上不但要考虑节能的问题,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等等综合起来考虑,这或许会成为一个新的产业。

C:那要怎么提高中国整体设计水平的话?

K:要看清事物的本质。中国现在商业化程度非常高,只要赚大钱就很得意。只为了商品好卖而设计产品就是错的。商业主义本来就是有偏颇的,只有钱可带不来幸福。最重要的就是自尊心和骄傲。设计的产品卖得好当然好,但是自己设计的东西能成为一种文化,才能够让自己满足。

C:有没有讨厌的设计风格?

K:有,所谓“designer’s design”。在日本,有些产品会叫“designer’s家电”,“designer’s住宅”。然后把产品弄得形状特别怪,我非常讨厌这种所谓的“设计”。

C:成为一名设计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设计的什么 篇12

1、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将感情蕴涵于叙事之中的写作方法。

2、细心领悟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 珍惜和平, 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

罗森塔尔是如何通过参观者的动作、神态及语言来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 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本文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把握文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战争”话题导入:大家觉得战争的到来到底意味着什么?

战争似乎离我们很遥远, 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真正接触过战争, 但其实战争又离我们很近, 国与国之间任何摩擦似乎都能触发世界性的大规模战争。那么战争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呢?是军事实力的正面对抗, 还是大国间的利益权衡?似乎都不是, 其实真正带给我们心灵震撼的, 或者说最让全人类无法面对的就是两个字:死亡。

2、出示幻灯片, 了解奥斯维辛小镇:

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 有这样一个地方:这里没有战场上的弥漫硝烟, 但却被死亡的阴影深埋;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 却成为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 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上无法跳过的一页, 这里就是奥斯维辛。今天, 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个欧洲小镇, 走进罗森塔尔的新闻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背景及作者

1、背景知识介绍:说到奥斯维辛这个地方, 大家对它有多少了解呢?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 距离省会克拉科夫60公里, 这样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镇能够闻名于世与奥斯维辛集中营有极大的关系。1940年4月27日, 德国法西斯头目希姆莱尔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杀人工厂, 从此德国纳粹惨绝人寰的杀人政策就此展开。 (展示两张外景图片)

2、作者简介:

罗森塔尔是美国著名的记者, 1960年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美国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 也往往代表着国际新闻界的最高成就。这则新闻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既然没有新闻, 那作者又为何写下这则新闻而且还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奖项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定能解答这个疑惑。

三、结构分析

既然这是一则短新闻, 那它肯定有新闻的基本结构。这则新闻的基本结构是什么呢?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 找出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 并说明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明确:

导语 (现状) 1-3

背景 (过去) 4-5

主体 (参观) 6-15

结尾 (现状) 16

四、深入分析

1、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我们会发现, 主体是占全文篇幅最大的一个部分, 也是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部分, 下面请大家再次阅读新闻的主体6-15自然段, 思考:

a参观顺序是什么?

b作者笔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c这种感受你有事如何获得的呢?

明确:a空间顺序 (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育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b恐怖

c作者通过对参观者的动作表情进行描写向我们传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场景。

2、下面请同学们在文中标出这些描写参观者动作表情变化的句子。找同学读一下。

明确: (毒气室、焚尸炉) ———“开头, 他们表情茫然, 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 浑身发抖”。

(女牢房)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 张大了嘴巴, 他想叫, 但是叫不出来”。

(实验室) ———“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 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绞刑室) ———“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 她跪了下来, 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 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3、在这里, 我们看到, 作者没有直接写集中营的恐怖, 而是采用了从另一个角度写人们的这些表情神态变化, 那这种描写方法叫什么描写呢?

明确:侧面描写

4、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描写方法呢?

明确:在这里作者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不直接写集中营恐怖, 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 感受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给人的感受更真切。

5、以上我们分析了文章的侧面描写的部分, 为了更好的感受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气氛, 我们再用一组图片来从感性层面认识一下。 (幻灯片图片展示)

五、细节鉴赏

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这些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 但为何, 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还要写下这篇早已不是新闻的新闻呢?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这则新闻的细节描写。

1、首先来看导语部分:找同学为大家读一下第一二自然段:

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像一场噩梦”, 又连用四个“不该”, 为什么作者要这么说呢?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么美好的一切?有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明确:a、写作手法:对比

b、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让作者无法接受

c、以此告诫读者毋忘历史

启发:a、美好的景色与历史形成强烈的对比, 作者一踏进集中营, 看到和平美好的景色, 这让他一时无法接受

b、虽然历史已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但我们不能因此忘记曾经的苦难, 作者借此告诉读者毋忘历史

2、再看新闻的主体部分, 有这样两个句子:

a、第八段:“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 雏菊花在怒放。”

b、第十四段:“在奥斯维辛, 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明确:a、“雏菊花在怒放”,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 这是本该是个很细微、很不起眼的地方吧!可是作者为什么又特意把他提出来, 做这样一个细节描写呢?把雏菊花和“毒气室”、“焚尸炉”联系在了一起,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 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 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生命会永不止息的顽强抵抗下去, 暗示生命是不会被彻底摧毁的, 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b、在西方, 作祷告, 无非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是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这个“人间地狱”里, 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 德国纳粹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纳粹刀俎上的肉, 无计可逃, 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同时也说明在集中营的这片土地上, 到处都是血腥和罪恶, 毫无净土可言。

六、拓展探究

以上我们分析了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这两种描写方法, 同时强调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下面我们回到最开始提出的问题: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那么为什么既然没有新闻, 但这位记者还要去报道?报道后还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大奖?大家可以互相讨论。

明确:1、“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 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2、但为什么又要写, 报道了这篇新闻? (启发:第6段) 但作者还是要写, 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 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 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 以祭奠亡灵, 揭露罪恶。

3、突破“客观叙事和零度写作” (出示颁奖词)

七、结语

历史在不断向前发展, 岁月也可以冲淡一切, 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无法忘记的。虽然二战早已经过去, 但奥斯维辛的惨剧就像一幅幅画面, 永远定格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 默默地提醒着我们———毋忘历史, 珍惜和平。

电影推荐:《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浪潮》

布置作业

写一段文字, 可以写人也可以记事, 注意加入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500左右。

摘要:《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不像新闻又饱含历史反思的震撼心灵的作品, 作者以情感体验为突破, 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把握作者通过描写传递情感的方法, 重温历史, 反思历史, 关照现实, 从而准确而全面的理解课文。

上一篇:滑坡的成因及防治现状下一篇:中西油画艺术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