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转型(精选8篇)
养殖业转型 篇1
“五水共治”作为浙江新一轮改革的关键政策,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而在五水共治背景下的生猪养殖业转型中,“治污水”和“抓节水”是重中之重,嘉兴市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却陷入“江南水乡没水喝”的困境,而造成此窘境的原因,正是发展迅速的生猪养殖业,养殖业的盲目发展,导致了嘉兴市水质性缺水,其所产生的污染问题使得环境无法承受,嘉兴市养殖业转型势在必行。
1 养殖业转型的原因
嘉兴市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带动了长三角的生猪市场经济,促进嘉兴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让嘉兴市面临“猪多为患”的问题,生猪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严重污染了嘉兴城的水资源,而养殖场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占用了耕地面积,最终造成嘉兴市水质全省垫底、耕地紧缺的现状。
1.1 黄浦江死猪事件”是转型的“导火线”
2013年3月份的“黄浦江死猪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作为长三角的第一养猪大市的嘉兴市,自然而然的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经过上海相关部门的核查,死猪耳标信息显示大部分死猪来自浙江省嘉兴市。嘉兴市由此引起深思,思考如何改变生猪生产模式,改变产业的发展格局,让类似事件不再发生。然而,如今嘉兴市养殖业进行转型,不只是因为“黄浦江死猪事件”,而是养殖业科学发展的必然。只能说“黄浦江死猪事件”的偶然发生,促成了嘉兴市养殖业的转型。
1.2 水源问题是转型根源
嘉兴市养殖业的“水源问题”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水资源利用问题,生猪养殖业的生产过程中大量耗水(其中包括家畜饮用水和清洁用水),造成可用水资源的总量减少。二是水污染的治理问题,据统计,每100 kg体重的猪日产粪肥量8.36 kg,则年产高达3 051 kg,如此大量的排泄污染物,再加之清理过程的耗水,使得污染物体积变得更加庞大,这既增加了集中处理及无害化处理的难度,又超出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直接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根据污染物入河量来源调查分析,嘉兴市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城镇生活、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三个方面。单方面的畜禽养殖排放生化需氧量(BOD5)就到达24 226.8 t,约占34%;畜禽养殖的氨氮排放量达2 337.0 t,约占28%;畜禽养殖的总氮排放量达3 660.2 t,约占28%;畜禽养殖的总磷排放高达1 157.4 t,约占57%[1]。由此可知,嘉兴市畜禽养殖是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对于这个养猪大市来讲,畜牧业的污染以猪为主,猪粪是其主要污染源,而猪粪对环境的影响,可参照国家环保部于2007年公布的生猪养殖粪便排放系数,见表1、表2。
kg·d-1
kg·d-1
1.3“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是契机
“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是一场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的攻坚战、持久战。政策旨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又要保证绿色发展、美化环境。这无疑就为生猪养殖业转型提供了契机,而生猪养殖业的转型同样推动着“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政策的实施,整个转型过程是以养殖业短期阵痛换取长久的健康、生态、持续的发展。
2 养殖业转型的实现路径
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嘉兴市市委书记鲁俊曾指出,开展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转型升级工作,必须坚持区域生猪排污量与环境消纳量相适应的原则,按照布局合理、生态高效、环境可承载的要求,统筹生猪养殖密度分布,制订并完善生猪养殖业发展规划,控制养殖总量,支持发展规模养殖,有计划地限制低、小、散养殖,推动生猪养殖产业从低、小、散向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方向发展。而针对嘉兴市养殖业转型的举措主要是对畜禽养殖棚舍的拆迁清理,畜禽排泄物的处理和水污染的治理,以及养殖户的转产转业。
2.1 建设集约化、规模化的猪场
集约化、规模化的猪场建设,有利于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同时也可以加强疫病防疫体系建设,改善养殖家畜的生活环境,增强家畜抗疫病的能力,降低死亡率。
2.2 减少散养户的数量,加强转产转业
减少散养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生产过程的不规范性,减少家畜排泄物等污染物的不科学的处理排放。加强转产转业是针对高污染的生猪养殖业根本的解决方法,只有根除那些污染超标的散养户(转产转业),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时,政府也努力通过政策扶植、资金扶持和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引导养殖业向种植业方向发展,在减少养殖户数量的同时,保持嘉兴市经济的平稳发展。
2.3 建设生态化、环境友好型猪场
生态化猪场是利用生态学原理组织生产各环节,使猪生产系统结构达到最优的程度,充分发挥生物生产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生产,减少饲料投入和生猪排泄物排放的猪场。建设生态化猪场是嘉兴市养殖业最为理想的转型,既发展了生猪养殖业,又可以一定限度地控制养殖场所产生的污染。
2.4 加强污染物净化系统的建设
2013年以前,嘉兴市生猪饲养量为730余万头,占浙江省的19%,远远超出了环境承载力;建有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池573座,总容积4万m3,但这仍不能满足现实处理的需要[2]。因此,加强污染物净化系统的建设迫在眉睫。必须严抓畜禽排泄物治理,通过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改进生产工艺,削减污染总量,达到减量化的目标,减少生猪养殖业污染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
3 嘉兴生猪养殖业转型成果
养殖业转型是嘉兴市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以及建设”美丽乡村”等政策对嘉兴市养殖业进行的一场改革,改革成果显著,主要表现在畜禽棚舍的专项清理、养殖户的转型转产以及养殖业污染物整治情况。
3.1 畜禽棚舍专项清理成果
生猪养殖业发展的真正意义并非养殖户的个人发展,而是整个养殖行业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于治污设施不达标,生产效益低的养殖小户,必须进行剔除。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16日,嘉兴市共有24 417户猪舍已拆除,共拆除违建猪舍面积514.26万m2,全市生猪存栏较2012年年底减少了45.4万头,畜禽污染排放量减少了约70万t[3]。
3.2 养殖户的转型转产成果
养殖户的转型不论在生猪行业还是其他行业,都意味着从零开始,面对社会的就业压力,能实现95%的再就业,就充分表现转型的良好趋势。据统计,嘉兴市转型(退养、转产、转业)农户总数29 685户,涉及转产转业农户20 109人,其中95%以上已实现再就业[3]。
3.3 畜禽污染物的整治成果
“五水共治”重在治污,为了防止生猪养殖业污染物对地区环境的污染,根据嘉兴市生猪养殖业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排污治污系统尤为重要,而水质的变化恰好是检测排污治污系统科学与否的直接指标。据统计,嘉兴市共完成3.6万多家生猪养殖场(户)的治理设施改造,建设沼气池40.2万m3、沼液池61.0万m3、雨污分离设施77.4万m3,建成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65个,污水月入管网6.2万t。全市收集畜粪55.2万t;生产初级有机肥15.8万t,直接供应基地或农户使用7.7万t。而对于水质的相关检测显示,水质中COD等均比2014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中氨氮水平同比下降了20%[3]。
4 结语
嘉兴市生猪养殖业的飞速发展,虽然推动了经济发展,但是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在“五水共治”背景下的生猪养殖业转型必须理清变革的思路,以“治水”为突破口,改变传统的生猪养殖模式,这样才能尽快走上一条生态型、循环型、资源节约型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让青山绿水重回江南水乡。
参考文献
[1]陈杭,裴奕文.嘉兴市水环境治理目标实现路径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2014(3):28-31.
[2]汪晓波.翁迪凯.嘉兴市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情况[EB/OL].(2015-02-28)[2015-08-06].http://zj.people.com.cn/n/2015/0228/c228592-24017709.html.
[3]薛佳红.减量提质打响“突出猪围”攻坚战:嘉兴市生猪养殖转型记[EB/OL].(2013-12-23)[2015-08-06].http://www.cnjxol.com/xwzx/jxxw/szxw/content/2013-12/23/content_2966566.htm.
养殖业转型 篇2
关键词: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可持续建设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课程建设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2003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0313号)等文件,启动了全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确立了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发展。201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12号),指出,要对国家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一、鱼類增养殖学精品课程建设
鱼类增养殖理论与技术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以往这部分教学内容分散在两个专业的五门课程中,即淡水渔业专业的池塘养鱼学、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学、名特优水产养殖学,以及海水养殖专业的鱼类学与海水鱼类养殖。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水产人才,新的专业目录将原淡水渔业与海水养殖两个专业合并为水产养殖专业,鱼类增养殖学成为水产养殖专业的主干课之一。我们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一一水产,以及水产养殖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为依托,加强鱼类增养殖学课程建设,着力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开发课程教学资源,使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该课程2016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3年升级为省精品资源共享建设课程。
二、鱼类增养殖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申报评审、忽视持续建设
鱼类增养殖学精品课程建设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视申报评审、忽视后续持续建设管理的问题。鱼类增养殖学课程从2006年立项校级精品课程,至2010年获批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期间,学校在政策和经费方面大力支持课程教学组开展课程资源与网站建设,支持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但获批省级精品课程后,就没有了持续的经费投入,导致课程网站维护和更新不及时,课程资源建设滞后。
(二)精品课程教学网站交互性不够
鱼类增养殖学精品课程教学网站建设,是课程组将课程资源交给网络技术人员制作、上传素材,教学资源一经上传教师很难修改与管理。这种以静态网页为主的课程网站,只能浏览观看,只有展示作用,难以反映最新的教学状态。教师很难依靠精品课教学网站来进行在线答疑辅导、即时交流、在线考核等师生交互活动,师生参与程度很低。
三、鱼类增养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一)学校建立精品课程长效建设与管理机制
1.专项经费支持精品课程持续建设
2012年,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2]80号),广东省精品课程进入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阶段。2013年,鱼类增养殖学升级为省精品资源共享建设课程。学校制定了《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提出每年投入经费以持续支持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并对课程建设进行年度检查,要求持续更新课程资源。近三年来,学校已为该课程投入建设经费10万元,以后每年持续支持l万元。
2.建立课程资源平台提高网络交互性
学校与网络科技公司合作开发建设了课程资源建设平台,课程平台模板化,采用可添加性网站框架。要突出课程特色,符合国家评审要求,满足课程申报、建设、验收和教学使用功能,满足课程学习自测、师生交流、作业提交等交互性需求,并能形成历史记录。教师在课程平台上自主选择课程建设模板,自主导入基本课程资源和拓展课程资源,并能时时对资源更新和管理,发布教学通知、布置和批改作业,与学生互动讨论。
(二)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有助于不断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切实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理论课教学改革
在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上,教师要把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繁殖、苗种培育等重要内容讲精、讲透。在阐述鱼类增养殖基础理论时,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鱼类增养殖理论与养殖生产实践的密切结合。课程也删除了天然鱼苗捕捞等陈旧过时的内容,补充工程化养鱼、深海抗风浪网箱养鱼、鱼类养殖容量等前沿内容。课程把教学内容分成掌握、熟悉、了解三个不同的教学层次,对于了解的内容要求学生自学,不再列入教师的授课范围。
2.实践课教学改革
课程实践教学将两个阶段的课程实习,即一个综合生产实习和一个毕业论文研究紧密结合,通过实践课教学巩固和加深已学的理论知识,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科学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实习:鱼类繁殖与苗种培育生产课程实习。实习内容有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鱼苗和鱼种培育技术。实习Ⅱ:成鱼养殖课程实习。实习主要内容有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大型水域粗放式鱼类增养殖。实习Ⅲ:毕业综合实习。实习Ⅳ:毕业论文专题研究。学生围绕鱼类增养殖理论与技术的某个小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完成毕业论文。
(三)改革课程教学与考核方法
课程建设要把人才培养工作融入课程教学。授课过程中既传授知识又培养人才,灵活运用传统讲解、启发式、互动式、多媒体和录像等多种教学方法,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指定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学,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一综合分析一写专题报告一制作课件一展示讲解一质疑讨论等一系列环节,锻炼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要改革课程考核方法,以平時成绩、网络平台考核、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等构成总成绩。网络平台考核包括网上登录、提问、学习笔记、论坛发帖、作业及网络测试等。多元考核体系实现了对学习者课程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考核,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试以及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提高了考核质量。
(四)加强课程教材建设
为了满足鱼类增养殖学课程教学需要,我们组织任课教师编写了《鱼类增养殖学讲义》,讲义在本校水产养殖专业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本讲义在此基础上申报主编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并获得立项。《鱼类增养殖学》规划教材于2008年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该教材已先后六次印刷,总印数达到两万余册,使用本教材的学校有31所。2011年,教材被评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
(五)加强课程网络资源建设
加强鱼类增养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为课程配置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教学资源。近年,课程教学组开发课程电子课件1套,拍摄主要养殖鱼类图片110幅、64学时课程视频,编制课程教学案例12个,复习思考题96个,引进课程教学视频210min。
(六)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养殖业转型 篇3
一、河北省奶牛养殖业转型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分析
河北省是奶牛养殖大省, 奶牛存栏量及牛奶产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 奶牛养殖业受到冲击, 部分奶牛养殖小区的经营陷入困境;与此同时, 一些现代化的大型奶牛牧场纷纷建立。不同于以往的散户养殖模式, 规模化的奶牛养殖场奶牛数量可达几千头甚至上万头。这些规模化养殖场需要大量的职业工人, 基于对土地的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奶牛养殖场必须远离城市, 这就为吸收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一) 规模型奶牛养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目前, 河北省拥有千头以上大中型牧场400余个, 新型规模化牧场奶牛数量普遍在500头以上, 部分牧场可达到1, 000头以上甚至更多, 涌现出张家口塞北现代牧场、唐山玉田恒天然牧业、三河市华夏牧业等一批大型奶牛养殖企业, 越来越多的规模奶牛牧场正在规划筹建的过程中, 原有的奶牛养殖企业也纷纷推出规模扩张的计划, 这些牧场的新规划普遍在万头以上, 这些不断新增的奶牛牧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二) 奶牛养殖企业用工范围广, 但并非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目前, 已经建好的大型奶牛牧场组织形式先进, 实行企业化运作, 多数采用公司的形式, 与奶牛养殖小区有明显的区别, 这也导致在用工上存在差异。企业员工构成中管理岗位包括经理、人事、财务、后勤、销售等, 生产岗位包括技术员、资料员 (统计员) 、兽医、配种员、产房、仓库管理、饲料工、挤奶工、乳室工、质检员、牧草种植、沼气管理, 此外还有卫生员、电工、设备保养维修、安保、炊事员、司机等岗位。因此, 新型奶牛牧场工作岗位种类多, 对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大, 生产人员是主体, 其中饲料工、饲喂工、挤奶工占的比例较大。
奶牛牧场相对于奶牛养殖小区在成本上有明显的优势, 奶牛养殖数量越多, 规模效应越明显。在奶牛养殖行业竞争激烈和低价进口乳制品的冲击下, 奶牛养殖企业也在严格执行成本的控制, 这当然包括人力成本, 应当认识到现代化的奶牛牧场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区别, 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提高了效率, 一些大型牧场虽然奶牛存栏量上万头, 但所需要劳动力的数量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多, 这也是与传统养殖模式的区别与优势。尽管如此, 该行业提供就业岗位的绝对数量是增加的。
(三) 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奶牛养殖企业的用工需求具有互补性。
新建规模化的奶牛牧场有着大量的用工需求, 但也面临用工难的问题。基于土地和环境因素的考虑, 奶牛牧场一般都远离城市。一些牧场在建立初期生活条件相对比较艰苦, 很多城市员工和大学毕业生基于交通、家庭等因素的考虑并不愿到牧场就业。但是农村本身就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在奶牛养殖场实现就业具有“地利”优势。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寻求就业机会, 不仅加重了城镇化的压力, 而且由此造成的留守儿童、老人等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如果能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奶牛养殖场就近就业, 不仅可以实现农民的安居乐业, 同时也解决了奶牛养殖企业以较低成本满足用工需求的问题。调查中, 牧场的农民员工对工作环境和待遇多数比较满意, 普遍认为比外出打工要好。
二、河北省奶牛养殖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部分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 缺乏奶牛养殖生产的专业知识, 这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与以往小规模的奶牛散养模式不同, 现代化的奶牛牧场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 进行标准化的生产, 不仅产量大而且必须保证质量安全。需要做到清洁的环境卫生、科学的饲养、严格的用药, 这对员工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中发现, 多数农民工在牧场中从事饲料种植、饲料加工、饲喂、挤奶、粪污清理等体力劳动, 企业在录用工人时还要进行培训, 而兽医、技术员、机修等一些技术岗位和人事、会计等企业管理岗位人员紧缺的情况难以缓解, 一些牧场招聘专业技术员工要求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 这使得多数农民工难以符合条件。
农民工维权意识薄弱, 一些养殖场的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有的虽然签了劳动合同, 但是对合同的内容并不清楚。此外, 个别奶牛养殖场雇佣的农民工临时工比例较大, 没有给农民工缴纳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 部分农民工缺少参保的意愿。
三、利用奶牛养殖产业转型机遇, 推动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对策
(一) 通过培训帮助农民提高职业技能, 促进就业。
文化水平偏低及职业技能较差是影响农民转移就业的最大制约因素。随着奶牛养殖产业结构升级, 企业对务工农民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转移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因此, 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业务知识的学习, 进行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 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适应企业用人需求的新形势, 这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途径。
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农民职业教育的开展应给予高度重视, 尽快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在财政资金上应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建立职业培训机构, 不断完善教学条件, 借助高校等师资力量, 帮助接受培训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 取得必要的从业资格证书, 满足上岗工作的条件。此外, 应当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企业培训机构等社会力量,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培训工作。一些大型奶牛养殖企业, 不仅可以起到行业示范中心的作用, 也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作为当地奶牛养殖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中心, 不仅为企业自身培训员工, 也为当地整个行业培养人才。
(二) 健全农村转移劳动力服务体系建设及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就业信息相对比较封闭, 这也是造成农民工就业困难或盲目就业的因素。可以考虑成立农村就业服务指导小组或组建农村劳动者就业协会, 为农村劳动力多方收集就业信息, 随时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劳动维权等“一条龙”服务。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避免企业不同员工存在社会保障的不公正待遇。
(三) 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 将对奶牛养殖企业的扶持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综合考虑。
河北省是重要的奶源基地, 奶业的发展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各级政府对奶牛养殖业都很重视, 为了扶持该行业的发展, 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 包括收获机、割草机、饲料粉碎机等农业机械的补贴、奶牛良种补贴、对规模化养殖场的补助投资等。为了鼓励奶牛牧场吸纳农民就业, 可以将对奶牛养殖业的扶持政策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综合考虑, 对于企业员工中农民工达到规定比例的企业给予特殊扶持。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 2002.6.
[2]蔡昉.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J].中国人口科学, 2007.2.
[3]朱巧玲.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 2003.1.
养殖业转型 篇4
中国畜牧兽医报报道:南方水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 经济发达, 人口密集, 河湖众多, 水网密集, 降水量大, 水环境敏感, 包括珠三角水网区、长三角水网区、长江中游水网区、淮河下游水网区和丹江口库区等五个重点区域, 主要涉及上海、江苏等10个省 (市) 。2014年, 南方水网地区133个主产县生猪存栏5562万头, 出栏9696万头, 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1.9%和13.2%, 外调生猪3700万头, 对于保障南方乃至全国猪肉市场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 随着生猪养殖业加快发展, 南方水网地区环境压力持续加大。区域布局不尽合理, 农牧结合不够紧密, 生猪粪便还田利用的通道不畅, 粪便综合利用率低是造成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污染的根本原因。生猪养殖与水环境保护矛盾尤为突出, 尤其在洞庭湖区生猪大县分布集中, 规模猪场数量较多, 生猪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面临一些新问题, 加快推进生猪养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前不久, 农业部将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结构布局调整优化列入年度重点工作, 计划在南方水网地区创建100个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 选择10个县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创建工作, 在洞庭湖养殖区选择2个~3个县先行开展生猪养殖布局调整试点。目前, 湖南、湖北两省畜牧兽医部门正按照农业部要求开展摸底调查, 对畜牧业绿色示范县创建活动进行研究部署, 加快推进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划定等有关工作。据悉, 农业部将加强规划指导,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调整优化区域布局, 须减则减, 宜调则调, 不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 促进生猪养殖提质增效, 促进粪便综合利用, 推进种养一体化发展。"十三五"期间, 以洞庭湖区为重点, 加快推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转型升级。
保定市奶牛养殖产业转型研究 篇5
一、保定市奶牛养殖产业发展概况
保定市地理位置优越, 饲草资源丰富, 奶牛养殖业虽然起步晚, 但发展迅速。2000年以前, 保定市奶牛养殖业发展缓慢, 存栏量不足20, 000头, 饲养模式以农户散养为主, 牛奶的质量缺乏保障。进入新世纪以后, 伴随着政府对奶牛养殖产业的重视和支持, 以及大型乳品加工企业的出现, 拉动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2003年四川新希望集团投资成立河北新希望天香乳业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3, 000万元, 被河北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006年11月正式投产的定州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伊利集团液态奶事业部最大的生产基地, 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液态奶单体生产基地。此外, 蒙牛、完达山、君乐宝等乳企纷纷在保定投资建厂。这些大型乳企的成立, 推动了保定市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奶牛养殖业经济效益较高, 很多农民把资金投向该产业, 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对于带动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使河北乳业遭受重创, 保定市作为奶牛养殖大市也是重灾区。“三聚氰胺事件”以后, 保定市出台了《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奶业发展促进奶业振兴的意见》 (保市政[2008]156号) , 制定下发了《保定市奶牛规模养殖场 (小区) 、奶站建设规划》 ([2008]保市府办228号) , 明确了规模化养殖是解决牛奶质量问题的基本途径。保定市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小区, 农户散养模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经过多年的努力, 保定市当前已经实现了奶牛的规模化养殖, 截至2014年底, 保定市奶牛存栏量达到19.5万头, 整体来看, 无论奶牛数量还是单产水平都在稳步提升。
二、保定市奶牛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传统的农户散养模式到实现奶牛养殖小区的转型, 是保定市奶牛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规模化养殖解决了产品质量以及监管方面的问题。但是, 当前的奶牛养殖业面临着新的困难。自2014年开始, 生鲜乳价格连续下跌, 而包括饲料、人工等在内的饲养成本却居高不下, 使保定市一些奶牛养殖小区陷入经营困境, 个别养殖户出现倒奶杀牛的现象, 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结果。一方面国际原奶价格不断下跌, 对我国的奶牛养殖业影响较大。从2014年1月份到2014年10月份, 新西兰进口奶粉价格从42, 000元/吨跌到21, 000元/吨, 跌幅多达一半, 远低于同期国内的价格。不少奶企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低价进口奶粉, 拒收鲜奶的现象不断发生。根据数据显示, 2013年国内进口乳粉85.4万吨, 同比增长49.08%;2014年我国奶粉进口量为92万吨, 同比增长8.1%, 其中上半年国内进口乳粉同比增长75.2% (68.2万吨) ;另一方面国内大型乳业企业纷纷自建奶牛牧场, 使得部分奶牛养殖户失去销售市场。内忧外患之下, 中小型奶牛养殖小区的生存空间被挤压, 加之养殖成本居高不下, 导致奶农倒奶杀牛退出市场。
三、规模化奶牛牧场是奶牛养殖模式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在此次奶业危机中, 受影响最大的是规模较小的奶牛养殖小区, 而大规模的奶牛牧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强, 受到的冲击较小。牛奶价格的波动是我国奶业处于转型期出现的阵痛,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竞争下优胜劣汰的结果。畜牧业发达国家的实践和经验表明, 规模化养殖是奶牛养殖业发展的规律, 大型的奶牛牧场取代当前的奶牛养殖小区是必然趋势。
(一) 奶牛养殖小区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奶牛养殖小区结束了传统的农户散养模式, 在解决牛奶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当前许多奶牛养殖小区只是奶农将自家的奶牛聚集到小区饲养, 利用小区的设施, 统一挤奶、交奶, 生产环节由奶农自己控制, 很难在饲料、用药、防疫方面做到标准统一, 这只是一种变相的集中散养, 并非实质意义上的规模化养殖。这类奶牛养殖小区往往饲养环境比较差, 饲养人员不够专业, 良种率偏低, 先进的饲养技术难以推广应用, 导致牛奶质量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经常出现由于原料奶质量不合格而被乳企拒收的情况。乳品加工企业对这类奶牛养殖小区的产品质量存在顾虑, 不愿与之签订长期的采购合同。
(二) 规模化的奶牛牧场在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
一直以来, 标准化养殖水平过低是影响牛奶品质的重要因素, 奶牛牧场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奶牛牧场往往采用现代化的企业组织形式, 充分利用先进的养殖设备, 员工业务素质高, 管理更为科学严谨, 能够进行标准化的生产, 不仅产量高, 而且质量有保障。根据相关数据测算, 规模化养殖场的奶牛平均单产在8吨左右, 单产水平高的能达到9~10吨。小规模养殖户的奶牛单产则水平较低, 一般在5吨左右。当前的原料奶市场上, 奶牛牧场的价格明显高于一般的奶牛养殖小区, 而且奶牛牧场凭借自身充足的原奶供应和可靠的质量, 更容易拿到乳品加工企业长期稳定的采购合同。总之, 奶牛牧场的市场竞争力明显优于奶牛养殖小区, 是奶牛养殖业转型发展的方向。
四、保定市发展奶牛牧场的建议
首先, 在政策上予以引导, 转变经营模式, 改以往的集中分户散养为鼓励奶农以奶牛投资入股, 实现奶牛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 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 鼓励奶牛养殖小区合并做强做大, 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于部分亏损严重的养殖户, 可以考虑以政府适度补助的方式促使其转让奶牛, 退出市场, 避免杀牛现象的出现。
其次, 规模化牧场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政府应协助奶牛养殖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养殖业转型 篇6
1 畜牧业发展现状
山丹马场草原辽阔, 草质优良, 分为干旱草原、高寒草原、干旱草甸草原和高山灌丛草甸草原4类, 主要由禾本科、莎草科、菊科、豆科等牧草组成。根据放牧需要分为暖季草场和冷季草场, 其中暖季草场可载畜30万个羊单位, 冷季草场载畜16万个羊单位。目前, 全场马、牛、羊饲养总量15万匹 (头、只) , 其中主体畜种山丹马3 000多匹, 牛4万头, 其中牦牛3 900头, 新疆褐牛1 000头, 羊12万只, 主要为藏羊。马场主要是草原畜牧业, 除冬春季少量补饲外, 饲养方式基本上全年放牧, 采食天然牧草, 现有草原围栏1.67万hm2, 人工饲草地0.2万hm2, 马、牛、羊暖棚圈舍440座, 其中暖棚牛舍8栋, 从1999年开始, 已将草场承包到户, 牛、羊全部转让给牧户, 并实现两费 (生产、生活) 自理。
2 存在问题
2.1 牛羊品种单一, 生产性能低下
牦牛和藏羊基础品种原始、饲养周期长, 仍沿袭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 生长速度慢、屠宰率、净肉率低, 严重制约了畜牧业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当前, 畜牧业的发展已成为主流, 但牛羊实用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服务方式的束缚, 农作物秸秆量大而加工利用率低, 肉牛新品种引进改良工作缓慢, 高档肉牛产业化生产技术不能有效集成配套, 产业链条短, 产品批量少、牛肉综合品质差, 市场竞争力不强。
2.2 草原已饱和, 发展空间小
草原畜牧业是传统畜牧业, 完全依靠天然草场生存, 由于数量的扩张, 目前, 草场载畜量已趋于饱和, 加之周边牧民到场区放牧严重, 使草原畜牧业无大的发展空间。
2.3 牛羊饲养规模化、商品化程度低
马场虽然有草场13.33万hm2, 但饲养规模小, 牛羊饲养周期长, 出栏率、商品率低, 严重制约着畜牧业总体效益的提高, 畜牧业产值仅占马场总产值的3%。
2.4 龙头企业建立初期, 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2009年山丹马场建起年屠宰30万头牛羊屠宰线, 由于刚起步, 对养殖基地和养殖户的带动作用仍未得以充分发挥, 原料短缺的问题仍制约屠宰线的正常运作。
3 发展舍饲规模化养殖的有利条件
3.1 饲草料资源丰富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 畜牧业己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马场畜牧业的发展更是具有广阔的前景。马场有耕地2.67万hm2, 可种植一定数量的优质牧草和饲料, 为舍饲养殖提供丰富的饲草料资源, 年产农作物秸秆5 000多万kg, 近50%未能充分利用, 还有数量可观的油渣、酒糟等农副产品, 可为舍饲养殖提供充足的饲料资源。
3.2 劳动力充足
马场以种植业为主, 从业人员达3 000余人, 有近8个月的时间无事可做, 可为发展舍饲养殖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3.3 完善的兽医卫生防疫体系和较强专业技术力量
马场总场设有农牧研究所、各场有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连队有兽医室、形成了完善的兽医卫生防疫体系, 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熟, 具备推广应用实用技术的人才队伍。
3.4 已建起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
2009年建起年屠宰加工30万头 (只) 牛羊的屠宰线, 龙头企业的建立将带动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充分调动广大养殖户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 对建立现代化集约化的大型养殖场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通过畜产品的精、深加工,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提升畜产品的数量及档次, 实现牧业经济的跨跃式发展。
3.5 生态环境优美, 资源未受到污染
马场地处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 地域面积广, 远离城市和工业区, 资源未受到污染, 为生产安全、绿色、有机的畜产品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畜产品将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4 发展舍饲规模养殖的必要性
4.1 中牧集团提出的“再创”战略目标的需要
山丹马场要实现“再创”目标, 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 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业, 认真落实集团提出的“把山丹马场建成绿色、有机畜产品基地”的奋斗目标, 充分利用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畜牧业资源, 生产具有特色的绿色、有机畜产品, 实施特色品牌战略, 使马场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 实现马场经济跨越式发展。
4.2 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山丹马场产业结构中以种植业为主, 产值占总产值70%左右, 是马场的主导产业, 但随着近几年全球气温的变暖, 靠天种地的风险越来越大, 种植业极为脆弱, 几乎每年都将遭受不同的自然灾害, 种植业经济效益提升的空间不大。为此, 总场根据本场实际提出了“以牧为主, 农牧结合, 多种经营”的经营方针, 及时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畜牧业, 要实现牧业持续、稳定发展, 必须在巩固草原畜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舍饲养殖, 建立现代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养殖场, 实行规模化经营, 才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
4.3 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山丹马场属于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 处于黑河水系和石羊河水系源头。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 生态环境保护好坏将直接影响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生活的安全。虽然近几年马场在生态保护方面争取到了退耕还林、天然草场保护、退耕还草等项目。但仍需处理好生态建设, 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为此大力发展舍饲养殖是解决生态保护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 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同步协调发展。
4.4 实现畜牧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大力发展舍饲养殖, 使牛、羊养殖上达到一定规模, 为屠宰加工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龙头的带动又促进了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还可带动饲料加工、草产业、有机肥料、皮革加工、生物制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延长了产业链, 实现产业化发展, 提升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4.5 发展非公有经济的需要
山丹马场从事种植业的人员达3 000多人, 人均有土地3.33 hm2, 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未被利用, 如每户养殖30~40只羊, 可将农作物秸秆得以充分利用, 同时可种几亩饲草料, 通过种草养畜, 不断扩大舍饲养殖规模, 将有机肥用于土地, 改良土地, 提高单产, 实现农牧互补。
5 实施舍饲规模养殖的对策
5.1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把畜牧产业化作为山丹马场的优势产业来培植, 畜牧业是山丹马场的传统产业, 为山丹马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年来畜牧业走向低谷, 徘徊不前, 没有大的发展。由于受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畜牧业将仍是马场发展的优势产业。为此, 各级领导要统一思想, 树立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定位思想, 认真落实“以牧为主, 农牧结合, 多种经营”的方针,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真正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山丹马场的优势产业来培植, 实现马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2 大力扶持农作区舍饲养殖
畜牧业要实现发展, 首先要转变生产方式, 由过去传统粗放的原始自然放牧, 转变为标准化、集约化的舍饲饲养, 逐步实现规模化养殖, 为龙头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 才能推进产业化发展。因此, 要大力发展农区舍饲养殖,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引导农户从事舍饲养殖或从种植业中分流出来, 实行种草养畜, 使农区舍饲养殖实现规模化养殖, 这样既可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又可保护生态环境, 走粮多——畜多——肥多——钱多的良性循环之路, 逐步实现产业调整的目的。
5.3 建立现代规模化养殖基地
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 对“三农”扶持优惠政策, 争取国家对现代化集约化养殖场建设的项目和资金, 利用马场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及通过各种融资渠道, 在马场投资兴建标准化养殖基地和大型规模养殖场。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为建场指导原则, 实行“五统一”服务, 即统一良种、统一供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疫病防治、统一市场销售。“六化”经营管理, 即品种良种化、饲养标准化、饲料配方化、管理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同时, 建立饲料厂、有机肥料厂、沼气工程等配套产业设施, 大力发展牧业循环经济, 提高牧业整体效益。
5.4逐步壮大龙头加工企业
“产业发展快, 全靠龙头带”, 在畜牧业产业化战略实施过程中重点突出壮大龙头加工企业, 加强其带动辐射作用。龙头企业一头依靠产业整体优势, 联结国内外市场, 一头依靠优质服务联结原料基地, 从而把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各个环节紧密地衔接起来, 既解决生产与市场脱节的矛盾, 为基地连接市场形成一条纽带, 为承包户和基地进入市场架起一座桥梁, 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基地连承包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龙头加工企业要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实施名牌战略, 生产绿色、有机的畜产品, 提高产品精、深加工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扩大国内外市场的占有份额, 提高龙头企业的整体效益, 促进产业化发展。
5.5健全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推广实用科技技术
养殖业转型 篇7
1 生猪养殖转型发展是适应两型社会要求的必然选择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 通过综合性措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 它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 追求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对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具体来看体现在几个方面。
1.1 创新发展理念引领转型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和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理念来指导发展、引领发展是生猪养殖业适应两型社会要求的根本保证。长期以来, 受GDP至上这一传统发展观的影响, 我们在发展生猪养殖方面考虑得多的是存栏和出栏头数、外调头数、产值等数量指标, 甚至为了实现数量目标, 不惜大量增加资源消耗, 不惜牺牲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必须在生猪养殖业发展中摒弃GDP至上的传统发展观, 牢固树立、深入贯彻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和环境承载能力, 合理确定生猪养殖规模。实际上并非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生猪养殖头数越多越好, 而应该把把生猪疫病防控、猪肉食品安全、养殖区域布局调整、养殖污染治理等工作放在更优先、更突出的位置来考虑和安排。大力提升规模养殖、生态养殖、健康养殖水平, 既要数量增长, 更重质量提高, 努力实现生猪养殖的又好又快发展。
1.2 创新发展模式促进转型发展
目前生猪养殖业仍然以传统养殖为主。这种传统养殖以世代相传的直接经验和部分现代养殖技术为基础, 以农户家庭主业或副业形式存在, 较少接受农业生产以外物质和能量的投入, 主要依靠人力操作。这种传统养殖模式的生产专业化程度和资源利用效率低,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差。建设两型社会要求我们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是一种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规模适度、实行专业化经营管理、具有生态合理性和良性循环的具有较高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的养殖模式。它以保护生猪健康、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为目的, 以动物生理学、营养学、生态学以及供应链管理等为依据, 采用有利于生猪健康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材料、方法和装备、设施、工艺, 在生猪快速生长发育期间最大限度的减少疾病发生, 减少资源消耗, 减少环境污染, 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1.3 创新发展手段推动转型发展
传统养殖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投入来拉动增长, 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增长。要克服传统养殖的弊端, 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 必须实施科技带动战略, 提高养殖业的科技含量, 增加科技投入, 改善生产要素投入结构, 以现代科技推动转型发展。要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 大量接受农业生产以外物质和能量的投入, 依靠现代工业装备来完成由人力操作向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操作的转变, 加快物质和能量循环速度, 提高商品猪生产效率和供给均衡性;要以生产安全优质数量适当的猪肉产品、保障人民健康、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以养殖业节能减排、粪便无害化处理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为重点, 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 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贯穿生猪养殖全过程。“欧美一些国家采用母猪电子饲喂系统, 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提高了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整个系统采用储料塔+自动下料+自动识别的自动饲喂装置, 实现了自动供料;通过电脑实现了舍内温度、湿度、通风、采光等自动管理;数据自动传输, 所有生产数据都可以实时传输, 显示在农场主的手机上;配备由电脑控制的自动报警系统, 出现任何问题电脑都会自动报警①。”
近年来, 各地在发展规模养殖、生态养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疫病防控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与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一是区域布局不尽合理。按理城区的所有区域都应该属于禁止养殖区, 但一些地方的生猪养殖密集区恰恰集中在城郊区域和甚至已经被城市化的城中村里。大量排放的猪粪严重破坏了周边的环境, 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同时也制约了生猪产业自身的发展。
二是传统散养仍然为主。改革开放以来, 生猪养殖业逐步走出长期以来“喂猪为过年, 喂鸡为了油盐钱”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副业格局, 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出现了一批数以万头计的生猪养殖小区。但目前大多数的养殖户仍是传统的养殖方式, 以散养为主, 不利于集中治理污染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应变市场风险能力也很弱。2006年开始出现的猪蓝耳病疫情, 沉重打击了散养户养猪的积极性。
三是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近年来, 生猪养殖污染越来越引起有关各方和全社会的关注。一些地方积极发展沼气, 采用生态养殖等方法消除养殖业污染, 各级政府和农户、猪场治理养殖污染的经费投入也不断增加。但是, 延续已久采用水冲直排的传统养殖所带来的污染,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给环境造成的破坏日益严重。湖南湘潭新月村曾经出现的严重的生猪养殖污染就是一个典型。
新月村常住人口2 600多人, 耕地面积1 600亩, 水塘104个, 全村48%的农户以饲养生猪为主业。1995年全村生猪出栏不到1 000头, 经过10年的时间, 生猪出栏增长近40倍, 2006年达到了3.5万头。
据调查, 2006年以前, 新月村近80%的规模养殖户对猪粪采取水冲直排的处理方式。按年出栏3.5万头计算, 一年的猪粪有1万t, 而一年的废水排放量就达到70万t。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向了池塘、稻田, 导致全村2/3的专业鱼塘荒废, 剩下的水塘水面上漂浮着黑色泡沫状的猪粪渣, 水体变黑变臭。全村有200多亩稻田不能种植, 农田只能靠抽水灌溉, 种植成本增加。村民居住环境恶劣, 生活用水严重污染, 饮用水井报废20多口。环保技术人员对几处饮用水井检测时发现, 大肠杆菌群全部超标30多倍, 有的水井甚至超标100多倍。在这种环境下, 村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重大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②。
新月村养殖污染因为达到极至而受到中央、省、市、县各级的广泛关注, 近两年污染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事实上, 像这种令人触目惊心的有增长无发展的例子并非是孤立现象, 类似的现象在许多地方同样存在。由于大部分的养殖户都是传统养殖, 养殖污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只不过因规模数量的不同, 污染程度也有所不同。
四是疫病防控不容乐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生猪疫病防控工作, 认真扎实做好春秋两季动物防疫, 积极应对猪蓝耳病等突发疫情,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基本落实到位, 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但目前生猪疫病逐渐复杂化, 疫源也多样化, 一些疫苗的有效性和乡村基层防疫员的待遇还有待提高, 这些都给疫病防控带来很大困难。2006年夏天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出现的猪蓝耳病疫情给生猪养殖户特别是农村散养户造成了极大损失, 大量生猪病死或被扑杀, 有的养殖户甚至全猪覆没。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辛辛苦苦喂出来的生猪大量病死或不得不被扑杀, 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是最大的资源不节约。
总体来看, 目前生猪养殖仍然以传统养殖为主, 由此导致整体的规模效益、产业科技水平和资源利用率都有待提高, 粪便污染也比较严重。要从根本上克服传统养殖的弊端, 必须从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出发, 勇于创新, 努力探索, 依靠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手段在实践中走出一条科学发展观引领的, 产业布局合理, 适度规模经营, 资本技术密集, 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猪养殖转型发展新路子。
2 推动生猪养殖转型发展的对策
建设两型社会既是重大历史机遇也是光荣的历史使命。各种产业特别是生猪养殖这种传统产业应该主动适应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要求, 努力转变发展方式, 并以自身的转型发展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2.1 下好布局调整一盘棋
要按禁养区、限养区、发展区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严格禁止在禁止养殖区, 限制养殖区内新、扩、改建规模畜禽养殖场。各地划定的禁止养殖区, 限制养殖区和适度养殖区三区范围, 应该落实到1:100 00地形图上, 采用三种颜色表示, 并加以文字说明, 同时向全社会发布公告, 设立明显的范围标志。要采取多种形式, 积极开展污染治理法规政策和禁养区、限养区、适度养殖区规定的宣传工作, 做到家喻户晓。禁止养殖区内的现有畜禽场3~5年逐步关停或搬迁。
2.2 走出规模养殖一条路
要加强引导, 适度规模集约发展。政府应引导生猪养殖户成片成块进山区、丘陵地带养殖。走适度规模养殖集约化的道路, 有利于粪便和养殖废水的集中治理;有利于疫病防控;有利于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有利于降低成本, 实现规模效益。
要重点倾斜, 支持养猪大户发展。规模养猪大户在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因此, 政策上要大力向规模大户倾斜, 在用地上给予优惠, 在资金上予以扶持, 将规模大户纳入畜牧业开发项目中, 在国债资金、财政补贴、贴息贷款、支农资金等方面给予照顾。要设立养殖服务电话, 实现随时上门服务的承诺, 以完善的服务和灵活的政策机制促进规模大户快速发展。
要创新机制, 加快养猪小区建设。按照品种优良化、管理科学化、免疫程序化、设施规范化、产品安全化、养殖专业化的“六化”标准, 加快建设养猪小区。在建设中, 采取政府投资兴建、养猪户租赁, 养殖户承包土地集资兴建, 加工企业兴建等多种形式, 小区内积极推广沼气发酵、环境控制、科学饲养等技术, 努力实行统一的管理模式, 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2.3 念好污染防治一本经
要提高防治养殖污染意识。必须像“抓经济一样抓环保”, 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对养殖业的污染治理情况进行跟踪报道, 提高全民特别是养殖业主对养殖污染危害性的认识和自觉参与养殖污染防治的意识, 营造良好的氛围。
要加强养殖污染防治执法力度。坚决贯彻执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 将养殖污染治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实行养殖项目环保审批监督制度, 加大对违规排污的查处力度。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规模畜禽场的专项整治, 清理整顿违规乱建的畜禽养殖场, 刹住乱建之风。对违反有关环保规定, 未按期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养殖场所, 要依法追究责任。
要综合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大力推广“畜—沼—果 (菜、树、菌、鱼) ”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对现有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 要推广干清粪工艺和资源化利用等经济实用技术;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实行准入制, 在选址、畜舍布局、建筑设计、工艺流程、设备造型、污水处理等方面要经过专家论证, 使之符合动物防疫和区域布局规划要求;要扶持畜禽粪便加工利用企业的发展, 鼓励沼气发电和畜禽粪便加工生物有机肥等。
要推广环保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通过优化饲料配方, 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严格控制铜、锌等微量元素的添加量, 减轻它们对环境的污染;积极探索养殖业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新技术。
2.4 绷紧疫病防控一根弦
当前, 疫病防控是生猪养殖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要从疫情复杂、危害大的特点出发, 坚持把强化重大疫病防控作为生猪养殖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从提高生猪产品竞争力的需要出发, 坚持把猪肉质量安全作为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要依法加强生猪疫病防控力度, 落实强制免疫。认真贯彻国家对畜禽实行免疫的各项政策, 继续加大免疫力度, 确保免疫密度达到规定要求。尽快提升疫苗的有效保护力。进一步健全完善免疫档案, 对每一个养殖户存栏、出栏及免疫等情况作出详细记录。
要加强检疫监管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依法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审核, 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严格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加大动物防疫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对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 拒不执行国家强制免疫政策、逃避或抗拒检疫以及贩卖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
要加强生猪疫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善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治设施, 为防疫工作和及时扑灭疫情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尽快建设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设施, 最大限度地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2.5 唱好增加投入一台戏
千方百计增加投入是生猪养殖转型发展的物质保障。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站在建设两型社会, 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 加大投入力度, 完善农民、企业自筹为主, 政府适当扶持的多元投入机制。
要设立生猪养殖转型发展基金, 每年安排专项资金, 按规划布局要求, 重点用于生猪养殖场的搬迁、关闭和染疫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等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比例, 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及高致病性生猪蓝耳病的防控经费落实到位。财政资金应适当向村级防疫员等基层防疫队伍倾斜, 解决部分政策待遇, 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 扎实搞好重大动物疫情群防群控。
生猪养殖转型发展要求有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为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应根据养殖业金融需求的特点, 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建立起与生猪养殖多种融资需求相匹配, 相关优惠政策积极扶持, 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等多种形式金融机构并存, 分工合理、功能互补、有序竞争的多层次金融体系, 以更好地支持生猪养殖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凤君.“五类”生猪养殖模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 2007 (24) :11-15.
[2]荆继忠.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养猪业的持续发展[J].中国畜牧杂志, 2007 (2) :19-23.
养殖业转型 篇8
关键词: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可持续建设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课程建设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2003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高[2003]1号) 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教高厅[2003]3号) 等文件, 启动了全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确立了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发展。2011年, 教育部发布《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教高[2011]8号) 。2012年,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教高厅[2012]2号) , 指出, 要对国家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 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一、鱼类增养殖学精品课程建设
鱼类增养殖理论与技术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 以往这部分教学内容分散在两个专业的五门课程中, 即淡水渔业专业的池塘养鱼学、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学、名特优水产养殖学, 以及海水养殖专业的鱼类学与海水鱼类养殖。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水产人才, 新的专业目录将原淡水渔业与海水养殖两个专业合并为水产养殖专业, 鱼类增养殖学成为水产养殖专业的主干课之一。我们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水产, 以及水产养殖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为依托, 加强鱼类增养殖学课程建设, 着力创新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并开发课程教学资源, 使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该课程2016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2010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2013年升级为省精品资源共享建设课程。
二、鱼类增养殖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重视申报评审、忽视持续建设
鱼类增养殖学精品课程建设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视申报评审、忽视后续持续建设管理的问题。鱼类增养殖学课程从2006年立项校级精品课程, 至2010年获批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期间, 学校在政策和经费方面大力支持课程教学组开展课程资源与网站建设, 支持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但获批省级精品课程后, 就没有了持续的经费投入, 导致课程网站维护和更新不及时, 课程资源建设滞后。
(二) 精品课程教学网站交互性不够
鱼类增养殖学精品课程教学网站建设, 是课程组将课程资源交给网络技术人员制作、上传素材, 教学资源一经上传教师很难修改与管理。这种以静态网页为主的课程网站, 只能浏览观看, 只有展示作用, 难以反映最新的教学状态。教师很难依靠精品课教学网站来进行在线答疑辅导、即时交流、在线考核等师生交互活动, 师生参与程度很低。
三、鱼类增养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一) 学校建立精品课程长效建设与管理机制
1. 专项经费支持精品课程持续建设
2012年, 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粤教高函[2012]80号) , 广东省精品课程进入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阶段。2013年, 鱼类增养殖学升级为省精品资源共享建设课程。学校制定了《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提出每年投入经费以持续支持精品开放课程建设, 并对课程建设进行年度检查, 要求持续更新课程资源。近三年来, 学校已为该课程投入建设经费10万元, 以后每年持续支持1万元。
2. 建立课程资源平台提高网络交互性
学校与网络科技公司合作开发建设了课程资源建设平台, 课程平台模板化, 采用可添加性网站框架。要突出课程特色, 符合国家评审要求, 满足课程申报、建设、验收和教学使用功能, 满足课程学习自测、师生交流、作业提交等交互性需求, 并能形成历史记录。教师在课程平台上自主选择课程建设模板, 自主导入基本课程资源和拓展课程资源, 并能时时对资源更新和管理, 发布教学通知、布置和批改作业, 与学生互动讨论。
(二) 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优化教学内容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有助于不断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 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并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切实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 理论课教学改革
在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上, 教师要把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繁殖、苗种培育等重要内容讲精、讲透。在阐述鱼类增养殖基础理论时, 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突出鱼类增养殖理论与养殖生产实践的密切结合。课程也删除了天然鱼苗捕捞等陈旧过时的内容, 补充工程化养鱼、深海抗风浪网箱养鱼、鱼类养殖容量等前沿内容。课程把教学内容分成掌握、熟悉、了解三个不同的教学层次, 对于了解的内容要求学生自学, 不再列入教师的授课范围。
2. 实践课教学改革
课程实践教学将两个阶段的课程实习, 即一个综合生产实习和一个毕业论文研究紧密结合, 通过实践课教学巩固和加深已学的理论知识, 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科学实验研究,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实习Ⅰ:鱼类繁殖与苗种培育生产课程实习。实习内容有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鱼苗和鱼种培育技术。实习Ⅱ:成鱼养殖课程实习。实习主要内容有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大型水域粗放式鱼类增养殖。实习Ⅲ:毕业综合实习。实习Ⅳ:毕业论文专题研究。学生围绕鱼类增养殖理论与技术的某个小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完成毕业论文。
(三) 改革课程教学与考核方法
课程建设要把人才培养工作融入课程教学。授课过程中既传授知识又培养人才, 灵活运用传统讲解、启发式、互动式、多媒体和录像等多种教学方法, 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指定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学, 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写专题报告—制作课件—展示讲解—质疑讨论等一系列环节, 锻炼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要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以平时成绩、网络平台考核、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等构成总成绩。网络平台考核包括网上登录、提问、学习笔记、论坛发帖、作业及网络测试等。多元考核体系实现了对学习者课程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考核, 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试以及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 提高了考核质量。
(四) 加强课程教材建设
为了满足鱼类增养殖学课程教学需要, 我们组织任课教师编写了《鱼类增养殖学讲义》, 讲义在本校水产养殖专业试用,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本讲义在此基础上申报主编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 并获得立项。《鱼类增养殖学》规划教材于2008年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并在全国发行。该教材已先后六次印刷, 总印数达到两万余册, 使用本教材的学校有31所。2011年, 教材被评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
(五) 加强课程网络资源建设
加强鱼类增养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为课程配置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教学资源。近年, 课程教学组开发课程电子课件1套, 拍摄主要养殖鱼类图片110幅、64学时课程视频, 编制课程教学案例12个, 复习思考题96个, 引进课程教学视频210min。
(六) 科研促进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程教学组紧紧围绕着所授学科的教学内容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课程教学组要了解科学前沿, 并及时将新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近三年来, 鱼类增养殖学课程教学组主讲教师共承担了国家和省级以上科研课题26项, 拥有可支配科研经费700余万元。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丰富、更新课堂教学内容, 将科研成果及时内化到教学内容之中, 让学生以最直接的方式感受和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课程教学组也积极开展优秀本科生进实验室活动, 课程组教师担任导师, 先后接纳60余名学生进实验室, 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依托,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自主选题的优秀本科生实验项目, 这些举措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