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支撑

2024-10-03

运行支撑(共5篇)

运行支撑 篇1

智慧校园的提出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可以说智慧校园建设是以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为基础的。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信息服务在校园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面对这样一个发展契机, 人们对智慧校园的建设也有了更多的关注。

一、智慧校园

1.1智慧校园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智慧校园的实现成为可能, 智慧校园的建设以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为载体,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努力构建教学、管理、校园生活为一体的新型智慧化环境系统。智慧校园的提出同时也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事业应用上的重大进步, 促进了教育观念和模式的革新。

1.2智慧校园的特点

智慧校园作为教育领域一种新的革新, 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智能化的设备监控与管理。智慧校园的建设一般以物联网为技术支撑平台, 设备监控更具智能化, 每一个设备就如同感知器, 将所接受到的各项数据信息及时反馈给监控管理终端, 让校园内部涵盖的所有数据信息置于严密的监控之下。 (2) 数据统计更具灵活性。校园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这一系统内包含着大量统计数据, 因此构建一个高效数据统计系统对于智慧校园的建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获取数据分析的结果辅导决策。 (3) 信息服务无盲区。智慧校园是在一个全面、灵活的网络环境基础上建设而成的, 它能为学生和老师提供更可靠、更高性能的网络服务, 并且校园内的每个角落也都置于网络服务之下, 便于师生随时随地使用网络进行工作和学习。 (4) 信息的主动服务。新兴智慧校园的信息服务具有主动服务的特点, 智慧应用能够根据人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包括内容、方式、界面等多方面进行信息的主动推送, 提供主动服务。

二、智慧校园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的设计

2.1校园网络环境

网络信息的进步使得网络应用于校园教学、管理和生活的各个环节, 将校园置于整个网络服务之中。目前我国部分校园网络主要依靠移动、联通、电信等供应商, 提供全面、高效的网络服务, 并采用WLAN无线网络技术进行补充, 将校园网延伸到校园内的公共区域, 从而扩大网络服务的覆盖范围, 实现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

2.2数据基础

(1) 基础数据库。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以统一的基础数据库为支撑的, 教师、学生的信息都储存在基础数据库中, 在信息查询时就能做到更加便捷, 更高效地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2) 资源与业务数据库。智慧校园的建设与教务管理、科研管理和生活管理等应用系统是统一的, 这类运行系统传送的业务数据不仅是一个记录结果, 同时记录了业务办理流程。校园资源数据库含量是不断增加的, 包括教学案例及各类科研成就等, 是校园建设的重要共享资源之一。 (3) 数据仓库。数据仓库积累着大量的数据信息, 这些信息并不是杂乱的、无规律的, 数据仓库中的信息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整合, 比如可采用ETL技术对信息进行初步的提取, 再对信息进行格式编码, 最后将整合过的信息载入数据仓库中, 提供数据基础。

2.3以服务总线为核心的服务支撑平台

统一用户身份认证信息管理是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前提, 目前统一身份认证服务是以LDAP为基础的, 并利用分布式目录信息树结构有效地进行管理。LDAP具有安全、保密的特点, 对身份认证的安全要求是极为有利的。物联网技术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平台, 广泛地应用于数据的采集和监控服务之中, 特别是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传感器能够对基础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并将信息传送到智慧应用平台之上, 以便于统一管理和协调。

2.4存储虚拟化平台

利用虚拟化手段可以最大限度的对废弃资源进行整合, 改善IT设备的资源浪费现象, 这同时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主机服务器都有自己的虚拟交换机, 通过交换机与外部网络实现连接管理, 能够真正发挥虚拟化平台在资源整合和共享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智慧校园的建设始终是以信息化运行平台为支撑的, 智慧应用与服务也是目前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具体要求。本文对智慧校园的建设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希望对现代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冀翠萍.智慧校园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的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12 (1) :49-53

[2]叶家敏.中职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 (4) :60-63

[3]张武威, 黄宇星.基于网络的智慧校园及其应用系统架构探析[J].三明学院学报.2013 (4) :89-95

运行支撑 篇2

移动通信网络分册

网管及运维支撑系统篇

(试行)

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有限公司

二零零九年三月

目 录

第一章 通则..................................................3 第二章 运行维护组织体系及职责界面...........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维护组织机构及职责............................................4 第二节 维护界面划分..................................................6 第三章 基本维护要求..........................................7 第四章 维护作业计划.........................................10 第五章 故障管理.............................................11 第六章 质量管理.............................................13 附录1 总部网管及支撑系统故障处理流程.........................15 附录2 省级分公司网管及支撑系统故障处理流程....................16 附录3 中国联通网管及支撑系统作业计划.........................17

第一章 通则

第1条.中国联通移动网管及运维支撑系统(以下简称网管及支撑系统)是为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行维护及管理提供支撑的系统,可以实现为集中维护、集中管理、集中监控提供系统平台,满足各业务层面不同的网管应用需求。网管及支撑系统包括根据有关技术体制和技术规范以及网络维护工作需要开发建设的综合性网络管理系统。

第2条.中国联通移动网络网管及运维支撑系统包括:厂家 OMC 系统、网管系统、网管网络系统等。网管系统是由总部统一部署建设或由省内根据需要自行建设的支撑系统,包括综合网管、移动电子运维管理系统、专业网管、信令监测、安全管理、拨测系统、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网管系统、业务平台网管系统、业务平台集中监控系统、性能测试系统、综合话务分析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等。

第3条.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维护的范围主要指移动网管及支撑系统的软硬件及相关配套设备的维护,包括:网管及支撑系统主机硬件设备、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应用软件及相关的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拨号设备等)、存储备份设备(磁盘阵列、磁带库、光盘等)、安全设备(入侵检测设备、补丁服务器、防病毒服务器及软件、网管配套使用的 VPN 接入设备等)、时间服务器、DDF/ODF 架及相关连接光电缆等。

第4条.为规范网管及支撑系统的维护管理,提高中国联通移动网管及支撑系统服务质量,确保网管及支撑系统各类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网管系统数据质量和网元同步接入,提高维护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特制定本管理规程,作为中国联通移动网管及支撑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依据。

第二章 运行维护组织体系及职责界面

第一节 维护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5条.网管及支撑系统的维护管理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移动网络公司网管中心按总部网管中心、省级网管中心和地市网管中心三级设置。

第6条.总部移动网管中心网管及支撑系统工作职责:

1.负责组织制定网管及支撑系统的维护管理规程,监督各省落实维护规程,对各省的维护工作给予指导。

2.负责制定网管及支撑系统质量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检查和分析网管及支撑系统的运行质量,组织考核评比。

3.负责网管及支撑系统重大故障和重大安全事件的管理。

4.负责为网管及支撑系统的设备维护、优化和故障处理提供技术支持。5.负责7×24小时监控总部网管及支撑系统的运行状况,负责总部网管及支撑系统的日常维护、故障处理、资源调度、软件装载等工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6.负责定期分析总部网管及支撑系统的运行状况,做好系统预警工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造、优化措施。

7.负责总部网管及支撑系统的安全工作,组织制定总部网管及支撑系统的应急保障方案并定期演练。

8.对总部网管及支撑系统的设备、软件版本进行管理。

9.负责总部网管及支撑系统的开发建设及测试工作,并指导省分公司完成省级网管及支撑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

10.11.训。

第7条.省分公司移动网管中心网管及支撑系统职责:

1.贯彻总部网管及支撑系统的维护管理规程,根据本省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维护管理实施细则。负责编写制订网管及支撑系统的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负责牵头组织全国网管及支撑系统维护人员的技术、业务交流与培2.负责落实总部网管及支撑系统运行质量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建立省内网管及支撑系统的质量分析制度和质量监督体系。

3.负责7×24小时监控省内网管及支撑系统的运行状况,负责省内网管及支撑系统的日常维护、故障处理、资源调度、软件装载等工作,以及总部网管及支撑系统在省内站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等工作。重大故障和严重故障需向总部网管中心报告,并组织解决省内网管及支撑系统运行维护中的问题。

4.负责制定省内网管及支撑系统的网络结构、路由原则和省内网管及支撑系统的网络实施方案。

5.负责定期分析省内网管及支撑系统的运行状况,做好系统预警工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造、优化措施。

6.负责省内网管及支撑系统的安全工作,组织制定省内网管及支撑系统的应急保障方案并定期演练。

7.负责省内网管及支撑系统至总部网管及支撑系统互联的网络及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部省接口的省分公司侧正常运行。

8.对省内网管及支撑系统的设备、软件版本进行归口管理。9.负责省级网管及支撑系统的开发建设及测试工作。10.训。

第8条.地市网管中心网管及支撑系统职责:

1.贯彻落实总部及省分公司制定的网管及支撑系统维护管理规程和实施细则。

2.负责承担属地设备的现场维护职责。

3.负责属地内网管及支撑系统至上级网管及支撑系统互连的网络及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网元至上级网管及支撑系统接口的属地侧正常运行,确保网元数据的正常采集。

4.配合省分公司进行网管及支撑系统的维护作业、故障处理、软件装载、工程割接等工作中需现场完成部分,按照省分公司要求进行网管及支撑系统的测试工作。

5.配合省分公司进行网管及支撑系统应急通信保障预案演练与实施。负责牵头组织省内网管及支撑系统维护人员的技术、业务交流与培6.协助省分公司分析省内网管及支撑系统的系统运行状况,配合实施相应的改造、优化措施。

第二节 维护界面划分

第9条.网管及支撑系统与所管辖网元的维护分工界面是以所管辖网元的网管采集端口为界,网元数据采集端口往网管及支撑系统设备侧归属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维护,该端口另一侧归属网元所属专业维护。

第10条.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与基础网络专业的维护分工界面是以网管及支撑系统设备与基础网络接入设备之间的连线为界,连线往网管及支撑系统设备侧归属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维护,连线另一侧归属基础网络专业维护。

第11条.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与传输网专业的维护分工界面是以网管及支撑系统设备到传输网 DDF/ODF 架的端子为界,该端子往网管及支撑系统设备侧归属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维护,该端子另一侧设备归属传输专业维护。

第12条.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与电源专业的维护分工界面是以网管及支撑系统连接至电源列头柜的第一个接线端子为界,该接线端子往网管及支撑系统设备侧归属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维护,该接线端子往电源侧的设备及线缆归属电源专业维护。

第13条.支撑系统专业与企业办公系统专业的维护分工界面是以支撑系统连接至企业办公系统之间的防火墙为界, 防火墙往支撑系统设备侧归属支撑系统专业维护, 防火墙另一侧归属企业办公系统专业维护。

第三章 基本维护要求

第14条.网管及支撑系统维护工作主要包括系统本身及相关设备的日常维护、安全管理、数据备份、故障处理等。

第15条.网管及支撑系统应由专人维护,并配备必要的维护工具,技术支持渠道畅通、高效,保证各种设备故障及时得到技术支持,保证网管及支撑系统设备稳定、安全正常运行。

第16条.网管及支撑系统数据采集,要求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符合考核标准。

第17条.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应确保发生新设备入网、网络扩容、网络调整等情况后及时更新网管数据。

第18条.网管及支撑系统用户帐号和密码管理符合 IT 内控的相关要求。

1.加强网管及支撑系统安全管理,专人负责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明确维护人员权限。对于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业务系统,密码须定期更换。

2.厂家 OMC 网管、业务平台网管所涉及的重要业务数据的增、删、改操作,应确保系统详细记录操作人员用户帐号信息,并可在要求时限内保存具体操作日志,以备追溯查询。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应保存相关操作的纸质记录。

第19条.网管及支撑系统的维护管理部门需制定并实施系统和数据库安全访问规定,包括登录访问、网络权限、目录安全、属性安全、网络服务器安全、端口和节点安全及防火墙安全控制策略,并认真分析系统运行日志,及时发现系统隐患。

第20条.不得在网管及支撑系统上安装与维护工作不相关的软件。不经允许,不得在网管及支撑系统上外接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存储卡等,以免破坏网管数据。做好病毒防范工作,定期进行系统补丁升级及病毒库更新工作,确保网管系统安全。

第21条.不得以任何方式(如双网卡、修改IP地址切换信息点及拨号等方式)使用网管及支撑系统终端访问公共网络或外部非受控网络。

第22条.严格控制系统维护远程接入操作。必须提供远程接入权限时,应首先经维护部门主管领导书面确认,开启适当权限的临时帐号,处理完毕后应及时关闭帐号。任何情况下系统超级用户帐号不得授予厂家技术人员使用,设备割接入网后收回全部临时帐号。

第23条.实施网管及支撑系统定期备份。如果网管及支撑系统需要升级变动,必须在变动之前进行系统全备份操作,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应用数据。系统全备份工作尽量保证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进行。备份介质必须保存在安全的环境中,避免遭受破坏,失去备份作用。

第24条.定期评估网管及支撑系统运行情况,合理调整系统配置和网络资源,必要时提出更新改造计划,经批准后实施。

第25条.网管及支撑系统的软件版本和补丁管理:

1.网管及支撑系统的软件主要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数据库软件等,软件版本及补丁的管理工作包括软件的功能变更、新版本确定、升级计划、补丁更新和激活,以及建立相应文档资料等。

2.由设备厂商提供的新软件版本和补丁,经批准后,组织进行现网或实验室测试并出具测试报告,测试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使用。

3.对网管及支撑系统建立软件版本和补丁档案,完整记录软件版本信息、补丁信息和历史信息。

第26条.网管及支撑系统的升级、割接以及网络调整前应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制定出详细的技术方案(包括组织方案、应急预案等),提前将相关方案报批,收到方案批复后,应严格按照批复方案中规定的时间和程序操作,确保网络安全。

第27条.网管及支撑系统相关的维护部门须积极配合网络调整和工程割接,同时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和统计分析,密切监视网络运行状况,必要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待解决问题。

第28条.建立健全必要的系统技术资料和维护资料的档案(包含技术资料、操作说明、图纸资料、竣工文档等),建立网管及支撑系统故障处理的相关知识库。

第29条.对于各级网管及支撑系统,维护部门应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支持渠道并确保渠道畅通,以保证出现故障时能第一时间得到支持。

第30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各级网管及支撑系统维护部门应配备必要的维护工具,包括:操作维护终端、仪器仪表、安全软件、工具软件、备份介质等。

第31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各级网管及支撑系统维护部门应配备必要的备品备件,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数据通信设备。

第四章 维护作业计划

第32条.维护作业计划规定了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必需的维护作业项目,各级运行维护部门可在本作业计划基础上根据具体维护情况增加维护作业项目,以确保能够对所维护管理的设备进行定期预防性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存在的问题。

第33条.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维护管理部门负责制订本专业维护作业计划实施细则(包括维护作业计划大纲、记录表格、考核办法等)

第34条.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的主要维护作业项目参见附件。

第五章 故障管理

第35条.网管及支撑系统故障处理职责。

1.总部移动网管中心负责管理全网网管及支撑系统重大故障,协调各省进行疑难故障处理,通报重大故障和全网性设备硬件或软件版本缺陷问题,处理属于总部移动网管中心管辖范围内的网管及支撑系统故障。

2.省分公司移动网管中心负责处理省内网管及支撑系统和总部网管及支撑系统本省内节点的故障,必要时可申请总部移动网管中心和其它省分公司进行配合,对于重大故障、严重故障和共性的设备软硬件版本缺陷问题,须上报总部移动网管中心。

3.地市维护中心负责处理总部及省内网管及支撑系统本地市节点的故障,必要时可申请省分公司和其它地市分公司进行配合,对于重大故障、严重故障和共性的设备软硬件版本缺陷问题,须上报省分公司移动网管中心。

第36条.网管及支撑系统故障分类:

1.设备故障:网管及支撑系统的主备用设备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或对业务正常运行造成了隐患但尚未影响相关功能的正常使用。

2.业务故障:由于网管及支撑系统硬件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应用软件错误、系统接口故障、人为差错等原因,造成网管及支撑系统相关功能无法正常使用。

3.在业务故障和设备故障同时出现的情况下,定义为业务故障。

第37条.网管及支撑系统故障分级:

1.重大故障,以下情况发生任意一种即为重大故障:

1)网管系统完全瘫痪,导致系统所有功能均不可用,或所管辖系统的网管信息完全不可用的时长超过24小时;

2)网管系统部省接口故障,导致系统不能进行接口信息传递,超过24小时;

3)总部网管与省级网管之间的网络中断超过24小时;

4)网管网主备用核心交换机、主备用核心路由器全部中止通信超过24小时。2.严重故障,以下情况发生任意一种即为严重故障:

1)网管系统完全瘫痪,导致系统所有功能均不可用,或所管辖系统的网管信息完全不可用的时长超过12小时;

2)网管系统部省接口故障,导致系统不能进行接口信息传递,超过12小时;

3)总部网管与省级网管之间的网络中断超过12小时;

4)网管网主备用核心交换机、主备用核心路由器全部中止通信超过12小时。

3.一般故障,除重大故障和严重故障外的其他故障为一般故障。

第38条.网管及支撑系统故障处理原则。

1.凡系统发生故障或事故时,系统维护人员必须立即组织抢修,协调厂家技术支撑人员及时响应。对于事故和重大故障应立即上报。

2.3.运行维护人员应熟悉故障处理流程,熟练掌握操作步骤和方法。故障处理应遵循端到端的原则以及先全网后本地、先重点后一般、先抢通后修复的基本原则。

4.运维部门对已处理的故障,必须查清故障原因,确定故障性质和责任,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同类故障再次发生。

第39条.建立网管及支撑系统故障上报制度,重大故障及严重故障确认后应立即上报。

第40条.建立网管及支撑系统故障通报制度,总部和省分公司发现重大故障及严重故障后,应向网管及支撑系统相关使用部门通报故障情况。

第六章 质量管理

第41条.为完善对网管及支撑系统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应建立健全各级检查体系。维护基本指标的制定要与公司整体运营管理指标相结合。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维护的基本指标分为管理类指标、维护类指标。

第42条.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管理类指标:

1.网管及支撑系统接口数据完整性,即各级网管及支撑系统之间接口传送数据不得发生遗漏缺失,确保逐级上传数据的一致性。

2.网管及支撑系统采集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即要求网管及支撑系统从网元获取的各类数据与网络实际情况完全一致,客观准确,及时可用。

3.网管及支撑系统可用性,即在要求时限内确保网管及支撑系统故障历时低于一定门限要求,保证网管及支撑系统可用时限。

4.网元接入网管及支撑系统的及时率,即新增网元、网络调整、升级等情况下,确保网元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接入网管及支撑系统,向上级网管系统提供网络数据。

第43条.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维护类指标:

1.主机类指标:主要包括CPU占用率、磁盘空间使用情况、内存占用率、文件系统等影响主机正常运行与否的指标。

2.数据库类指标:主要包括共享内存、表空间利用率、日志等影响到数据库正常运行与否的指标。

3.重要进程的运行情况:主要包括系统软件的重要进程和应用软件的重要进程正常运行与否的指标。

4.网络类指标:网络带宽利用率、网络流量、网络时延、网络故障中断及历时。

第44条.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各级管理部门需针对各类网管及支撑系统(包括综合网管、厂家 OMC 系统等)的配置数据、性能数据制订考核管理办法细则,明确数据考核范围、考核方法和分值计算,并确保考核管理细则得以贯彻实施。

第45条.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各级管理部门需制订网管及支撑系统数据保障管理办法,针对网络割接、网元升级等大规模网络调整情况,与网络维护专业以及工程建设部门共同制订相关工作流程。

第46条.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各级管理部门需结合对应网络维护专业有关维护要求、建设部门相关工程管理办法,明确各类管理办法的流程要求和具体时限要求,以符合移动网络总体维护要求。

附录1 总部网管及支撑系统故障处理流程

附图:总部网管及支撑系统故障处理流程省级分公司网管中心总部移动网管中心系统使用部门系统使用部门主体公司发现故障发现故障故障申告是否总部侧故障故障发现和上报阶段是否是否主体公司相关其他专业故障否是否为重大或严重故障是是主体公司故障主体公司故障处理流程处理流程省级分公司网管及省级分公司网管及支撑系统故障处理支撑系统故障处理流程流程否

1、启动应急预案

2、通告系统使用部门

3、上报总部否处理故障故障处理阶段故障升级时限内是否处理结束处理故障是

1、记录存档,2、故障处理结果回复源故障申告单位。故障记录和汇总处理结束

附录2 省级分公司网管及支撑系统故障处理流程

附图:省级分公司网管及支撑系统故障处理流程省级分公司移动网管中心总部移动网管中心系统使用部门系统使用部门主体公司发现故障发现故障故障申告是否省侧故障故障发现和上报阶段是是否主体公司相关其他专业故障否否是是否为重大或严重故障主体公司故障主体公司故障处理流程处理流程是否

1、启动应急预案

2、通告系统使用部门

3、上报总部否总部网管及支撑系总部网管及支撑系统故障处理流程统故障处理流程处理故障故障处理阶段故障升级时限内是否处理结束处理故障是故障记录和汇总

1、记录存档,2、重大故障和严重故障处理结果上报总部,3、故障处理结果回复源故障申告部门。处理结束

附录3 中国联通网管及支撑系统作业计划

运行支撑 篇3

一、各县市财政平台运行进展情况

喀什地区12个县、市按照喀地财[2013]13号《关于各县、市所有预算单位全面使用财政业务平台的通知》的文件精神, 已于2013年1月1日起全面上线。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6日喀什地区平台发生业务笔数本级10403笔, 县市125554笔, 地县笔数合计135957笔, 为全疆排名第一 (数据来源财政厅金财办) 。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 12县、市通过平台共支出资金约126.8亿元, 其中人员支出约31.5亿元。12县、市1至5月累计平台资金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100%的有8个县市, 分别是喀什市、疏附县、英吉沙县、岳普湖县、麦盖提县、叶城县、巴楚县, 塔什库尔干县, 其次是泽普县99.21%、伽师县98.99%、莎车县91.23%、疏勒县90.42%。

二、各县市财政业务平台运行的主要做法

(一) 领导重视, 思想统一, 平台建设先试先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各县、市在地区召开财政支撑应用平台建设会议之后, 迅速组织各科室进行讨论, 对平台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 把财政应用支撑平台建设作为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重要手段。各县、市均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的财政业务应用支撑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积极先试先行, 从根本消除了等待观望的思想, 积极组建平台建设业务组和软件开发技术组, 分头进行业务需求梳理、业务流程和业务规则的确定及平台建设实施的技术研究、业务系统的配置开发、系统的实施应用等工作。

(二) 精心谋划, 多措并举, 平台建设快速推进

1. 明确思路, 强化责任

根据财政发展的要求, 各县、市把信息平台的推广与应用作为财政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 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案, 积极推进平台建设。

2. 广泛动员, 强化培训

为了减小平台建设的阻力, 快速推动系统上线运行, 各县市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业务培训, 召开财政内部相关人员系统演示培训大会, 并召集财政、预算单位、银行相关人员进行上线前集中培训, 确保业务人员熟悉操作。

3. 密切配合, 合力推进

平台建设工作启动以来, 12县、市财政局业务股室人员和网络技术人员共同讨论, 分工合作。在平台建设和系统运用中, 不断促进业务功能的完善合力推进财政业务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

三、县市平台建设和运行中的问题及建议

(一) 部分县市总预算会计和集中支付会计在平台中的账务不能及时处理

建议各县市国库部门既要抓紧努力工作, 更要切实加强学习, 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随着国库改革的不断深化, 财政国库管理领域不断拓展, 对财政国库干部理论和业务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财政国库干部要积极学习财政平台业务, 每天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一时间发现代理银行手工处理业务和不及时回单的情况, 切实做到国库工作的时效性和严谨性。

(二) 财政国库部门、业务科室、人行、代理银行、预算单位不能及时、有效地沟通和交流, 造成很多工作被动和滞后

财政国库部门作为财政综合性业务部门, 工作涉及方方面面, 客观上要求国库干部必须进一步提高执行力, 着力加强把握全局的能力, 开拓创新的能力, 沟通协调的能力, 依法行政的能力等四种能力建设。

(三) 部分县市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有些县市在平台账务处理还不完整的情况下就不记手工账

按照有关要求电子账和手工账必须保持在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核对一致才能脱离手工账。财政国库部门承担着大量的财政基础工作, 内容十分具体, 任务非常繁重, 要求国库干部要有任重道远, 无私奉献、严谨求实的作风。

(四) 其他问题及建议

1. 软件公司人力不足, 对各县市的培训工作跟不上, 县市各业务股室提出的需求不能及时满足。另外工程师良莠不齐, 缺乏沟通, 部分县市加载的模块和功能不全, 导致财政平台业务无法正常开展。各县市均反映软件查询功能、报表系统不完善, 建议软件公司配备高素质工程师, 完善优化软件功能, 积极解决县市财政平台业务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2. 各县市人行和代理银行对财政平台业务不熟悉, 态度不积极, 造成各县市均有手工支出和回单不及时的情况, 导致财政国库部门无法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个别县市代理银行在预算单位三个月未使用授权支付的情况下, 撤销单位的零余额账户, 造成后期授权业务和公务卡还款业务不能完成。建议各县市财政部门积极和银行部门联系, 尽快熟悉财政平台业务, 地区各金融单位也应加强对基层单位的培训和指导, 进一步积极配合财政平台业务。调研中还发现, 由农行代理发放工资的县市对财政平台业务不熟练, 严重影响到县市工资发放平台业务, 建议领导协调喀什地区工行在县市没有工行网点的县市增设网点。随着喀什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深入, 各县、市也急切需要其他银行入驻以提高金融服务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3. 各县市2013年部门预算均未从平台上报, 而地区本级已经使用, 建议地区预算科统一口径尽快在报2014年部门预算时统一使用平台报送, 以便发现问题尽早解决。另外部分县市提出财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树形结构不太合理, 如教育局下有社保科管理单位, 建议预算科和相关科室探讨是否把财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树形结构和部门决算软件树形结构保持一致, 以便财政综合分析系统分析数据, 实现“预算自动汇编、收支及时汇总和决算及时生成”。

4. 各县市网络部门每月应积极搜集各业务科室提出的需求和财政平台业务存在的问题, 及时报送工程师、地区网络科及地区相关业务科室, 以便及时解决问题。建议建立财政平台业务交流群, 随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5. 电信网络速度非常慢, 网络经常不通畅, 尤其在每月发工资时, 部分预算单位无法正常操作, 只有到财政局来办理相关业务, 这样一方面给预算单位带来不便, 另一方面也影响到财政部门正常业务。建议电信部门增加带宽, 保障平台系统高效运行。

四、今后需进一步加强的几项工作

(一) 统筹规划, 积极推广和扩大平台实施范围

目前, 各县、市进入平台的资金包括公共财政预算资金、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农村义务教育特设专户资金等, 其他财政专户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没有进入平台, 各县市国库部门应积极大胆探索, 尽早实现全部财政资金纳入平台核算, 为最终综合分析系统上线打好基础。

(二) 加强应用, 确保系统安全

平台建设的关键是通过推广实施, 充分发挥统一平台的优势, 加强平台集中数据的深度应用, 体现平台建设的实际效益, 并高度重视系统的安全性, 为财政改革与发展服务。平台上线后, 所有财政业务都将逐步纳入其中, 这些应用涉及财政收支全过程, 直接关系到各级政府的正常运行和经济安全。各级财政国库部门要始终绷紧安全保密这根弦, 加强安全保密教育, 增强安全保密意识, 提高防范安全风险的能力, 确保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平台安全。同时, 要从技术上进一步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三) 密切协作, 形成合力

运行支撑 篇4

重庆有线运营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已形成覆盖全市、通达全国、技术先进且拥有1GHz带宽的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目前, 重庆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以重庆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施为基础, 主要经营基于以高带宽的广播、视频、数据以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服务, 经营与有线广播电视及信息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技术开发、设计施工、广告业务等。截至2005年底, 公司服务的有线电视客户已达420万户。

此前, 重庆有线网络资源管理与运行维护相对滞后, 缺乏管理网络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给网络运行维护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使运行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大量的网络资源闲置和浪费, 影响网络的进一步建设和规划, 与重庆有线综合业务运营的目标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在这种背景下, 重庆有线运行维护部按照“整体规划, 分阶段实施”的建设思路, 以及“按需定制, 分步骤推广”的应用路线, 搭建基于ArcGIS地理信息平台的网络运营支撑系统 (ArcGIS-NOSS) , 以期达到综合提高网络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网络运维管理效率、并最终实现全集约化经营的目标。

2 重庆有线网络运营支撑系统

网络运行支撑系统 (NOSS) 的目标是实现对业务网络运营状态的监控、故障的排除和对业务网络的配置及优化, 其架构图如图1所示。此前, 重庆有线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搭建了ArcGIS地理信息平台, 建设完成了GIS网络资源管理系统,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摸索, 总结了一套宝贵经验, 锻炼了一批优秀的运维人才。本文在GIS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上, 前瞻性的提出“基于ArcGIS地理信息平台的重庆有线网络运营支撑系统 (ArcGIS-NOSS) 体系”, 以下将从资源管理、光缆监控、光线路切换保护、综合告警、电子运维以及网络运行分析、评估与决策等六个方面, 详细论述该体系的架构和功能要求。

2.1 资源管理系统

由图2可知, 重庆有线现有的GIS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已经打下了很好的“网络基础资源数据”管理基础, 包括机房、管道、杆线、光缆、配线设备等“静态”资源。目前, 兄弟单位的资源管理系统对网络设备、单板等“动态”资源, 都要通过人手工维护可是很让用户难以接受。但重庆有线GIS资源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网管提取到网络的动态资源数据, 弥补了这一重要不足, 使资源的“动态”管理和调度成为现实。

2.2 光缆监测系统

对有线电视运营商来说, 及时发现HFC网络中的光缆故障和光缆隐患, 对于降低光缆阻断的发生率, 缩短光缆的故障历时, 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传统光缆线路维护管理模式的故障查找困难, 排障时间长, 会影响通信网的正常工作, 每年因通信光缆故障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光缆监测系统如图3所示, 它将光缆网络的维护由被动转为主动, 通过光时域反射技术, 实现对光缆的实时监测, 同时结合GIS精确的故障定位, 能有效地压缩维护时间、减少人力、分析光缆长期运行的品质、劣化特性, 高效预防故障隐患。

光缆监测系统在光缆故障监视方面, 除了支持传统的三种监控方式 (轮询测试、在纤监视、备纤监视) 以外, 还应支持与光通信设备或网管集成 (支持SNMP、CORBA、TL1等接口) , 直接通过光通信设备的光口告警感知线路故障, 并触发测试。

在故障测试方面, 光缆监测系统应能灵活支持多种OTDR测试仪 (已支持EXFO、JDSU, 其它厂家可定制) , 实现对光缆进行实时监测。这可以让有线电视现有的OTDR设备充分发挥作用, 即可以用于光缆监测系统, 也可以在紧急时作为人工定位问题之用。

2.3 光切换保护系统

光切换保护系统由光路切换设备 (OPS Fiber-Line Protection System) 和网络管理终端组成。可以实现光功率监测、光路自动切换以及网络管理等功能。在光通信网络中, OPS实时监测工作光纤和备用光纤上的光功率, 当监测到光线路上的光功率值低于设定切倒换门限时, 发出告警提示并自动切换到备用光纤, 从而实现对光传输系统线路的保护。OPS是一种应用于光纤通信领域作主、备光路切换的光器件, 能自动识别主、备系统光路信号状态, 进行光路瞬时切换, 从而能避免主用光纤发生全阻障碍时, 保护系统运行正常。如图4所示, 利用光保护自动切换仪可以简单、经济地构成各种通路, 干线的主备用系统和各种不同的需要光路保护的网络。

光切换保护系统为HFC网络的重要光纤路由/设备的安全保护提供一套实用、可靠的解决方案, 从而组建一个无阻断、高可靠性、安全灵活、抗灾害能力强的光通信网。

2.4 综合告警系统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专业的不同, 目前有线电视网上运行的通信设备种类繁多, 各个网管系统之问不兼容, 给各HFC网络运行维护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 对不同厂商设备的交换、传输、数据以及电源等专业通信设备, 实施集中的故障管理, 为有线电视运营商提供跨专业、跨厂商的综合告警平台, 已成为目前有线电视运维工作的迫切需要。

如图5所示, 综合告警系统应具备网元级的拓扑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 能实现对各种网元管理系统、专业网管系统的告警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呈现以及关联分析的综合告警管理的目标。

2.5 电子运维系统

目前, 有线电视运维部门电话传真满天飞, 运维人员满城跑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原始落后的运维方式由于电子运维系统的建设将成为历史。所谓电子运维系统, 就是通过电子化来确保运维过程的流程化、工单化、自动化和信息化, 快速传递并反馈管控信息, 实现快速故障定位和业务恢复, 从而提高对市场业务的支撑力度, 提高有线电视运营商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

图6电子运维管理系统是一个长期不间断运行的、高可靠性、高处理能力、可扩展性强的业务支撑系统。因此, 系统在应用系统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应从先进性、稳定性、安全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电子运维系统一般由个人运维门户、作业计划管理、考核管理、大客户工单管理、工程管理、运维成本管理、综合接口平台等7大模块组成。

2.6 网络运行分析、评估及决策系统

从功能上化分, 网络运行分析、评估及决策系统分运行分析、评估/决策两个子系统。网络运行分析子系统是在EMS网管系统的基础上, 对有线电视运营商全网的长期运行状态进行统一的、综合的分析, 并提供综合性的更具有管理参考意义的分析数据, 这样大大提高了网络运维的水平、降低了维护难度和工作量、有力保障了网络日常运行的质量。

其主要特性有:

关注网络级, 特别是全网级别的统一运行分析数据 (省公司关注) ;

提供端到端的电路性能管理、大客户电路分级管理等 (省公司关注) ;

专门针对网络的日常运维进行设计, 提供全面的、综合性的运维报表;

长时间的变化趋势分析, 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自动的收集和判断, 以自动、及时地发现问题。

网络运行分析子系统包括了日常网络运维最关注的网络运行状态:网元/单板的温度、激光器收发光功率、激光器偏置电流、各类告警等;业务/电路的高阶通道误码、AU指针调整计数、低阶通道误码、不可用误码等。

网络评估/决策子系统从更高层次上分析网络的业务情况, 得到如带宽资源占用情况、业务分布情况、业务安全性/保护情况、可开通业务容量等对用户网络优化决策非常有用的信息。

由图7可知, 从逻辑拓补上分, 网络运行分析、评估及决策系统分为两大部分, 即“地市级子系统”和“省级子系统”。地市级子系统和EMS网管通过CORBA接口进行对接, 从网管获取网络的设备信息、纤缆连接信息、业务信息等资源信息, 以及网络运行时的告警等动态信息;另外, 还要直接和设备进行通信, 获取设备运行的状态信息, 如光口性能数据、电路/支路端口误码等。省级子系统则在地市级子系统基础上, 提取省公司关心的全网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和跨地市的电路性能, 并形成对全网的集中状态监控。

另外, 在“地市级子系统”和“省级子系统”基础上, 还可为大客户定制了“大客户虚拟网管”, 可以让大客户通过Web方式远程接入“地市级子系统”或“省级子系统”, 监视自己所关心的电路的性能和告警, 并查看相关报表。

3 总结

基于ArcGIS地理信息平台的重庆有线网络运营支撑系统 (ArcGIS-NOSS) 体系, 有如下优点:

本体系中HFC全网的网络设备信息 (包括网元设备信息、网元槽位、网元单板、端口、设备逻辑纤缆连接等) 和网络业务信息 (网元的交叉连接、通道、保护组、SNC、电路路由等信息) 都可以自动地从网管上获取。

本体系提供了一个通道, 可以实时地从各专业类网管上获取网络的运行状态信息, 如实时告警、性能数据、运行状态数据、交叉连接数据以及业务动态变化情况等。

总之, 从全局的角度看, 本体系已经有了基础层面的资源管理、设备层面的资源管理和运行状态管理、高层业务层面的分析和管理。这意味着有了一个“共享级的动态网络数据仓库”, 消除了“信息化孤岛”, 使重庆有线的各个应用系统能随着实际网络的变化而变化, 不再需要人手工输入和维护, 真正地实现了和HFC物理网络的有机结合, 使得HFC网络“综合性整体解决方案”由概念变为现实, 并最终实现重庆有线可视化、精细化、集成化、电子化以及智能化的运维管理目标。

摘要:本文基于重庆有线网络资源管理维护的现状, 从运行维护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基于ArcGIS地理信息平台的重庆有线网络运营支撑系统 (ArcGIS-NOSS) 体系”, 并从资源管理、光缆监控、光线路切换保护、综合告警、电子运维以及网络运行分析、评估与决策等六个方面, 详细论述了重庆有线OSS体系的架构和功能要求, 总结分析了该体系的优势所在。

运行支撑 篇5

一、总体评价

建立医疗服务监控系统, 目的是利用技术手段, 从海量数据中筛查出可能的违规行为, 并进一步支持医疗保险监控稽核工作。医疗服务监控系统建设思路是以监控基础指标为基础、以监控规则为核心, 以系统功能为手段, 相互作用形成对医疗服务监控的支持能力, 提高了医疗保险精细管理能力, 加大对医疗服务违规行为的管理。近年来, 某统筹地区医保费用支出总额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职工医保费用支出, 增长比例均低于全国增长水平, 门诊费用支出合理增长, 定点药店费用支出增长较快, 城镇居民医保费用由于参保人数增长、待遇提升等原因增幅较大, 但仍在合理范围内, 两大基金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支出增长趋势平稳, 在科学的付费方式与高效监管的双重控制下预计今年将呈下降趋势。

(一) 同比变化情况分析

医保费用总额比上年同期13.2%;四项基金发生金额比上年同期增长、比例为5.1%;就医购药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比例为28.8%, 人头增长6.2%。具体情况表1、图1.1。

小结:医疗费用总额增长得到明显控制, 三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2%, 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20.3%) 6.1个百分点。住院费用、住院人次连续两年低增长或负增长。定点医院药店发生费用总额比上一年年增长速度分别比全国增长水平低2.2%、9.5%、6.2%。门诊费用及人次虽然有所增长, 但费用增加额与住院费用下降额基本相当, 属正常增长。药店费用增长幅度较大, 为需进一步结合付费方式改革采取对应的监管措施加以控制。

(二) 环比变化情况

2013年各月发生金额较高为3、4、5、11、12月份, 1、2、6、7、8、9、10月份处于较低的水平。如图1.2。

小结:高峰月份的原因一是季节变换, 疾病发生率提高, 二是医保待遇的周期性所致。下半年连续走低由于采取以网络监控评价分析为统领开展监管工作, 特别是开展了公补药店、社区门诊专项治理行动, 使增长势头得到了明显的遏制。

二、细化分析

(一) 按医疗类别发生费用分析

1. 住院费用。2011年、2012年、2013年住院费用分别为4.0亿元、

4.3亿元、4.2亿元, 年增长比例分别为22%、6%、-1%。具体情况见图2.1:

2. 门诊费用。2011年、2012年、2013年门诊费用分别为0.9亿元、1.1 亿元、1.4亿元, 年度增长比分别为48%、25%、23%。具体情况见图2.2。

3. 药店费用。2011年、2012年、2013年药店费用分别为1.4亿元、1.5 亿元、2.2亿元, 年度增长比分别为2%、8%、45%。具体情况见图2.3。

小结:住院费用连续高比例增长的势头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连续三年增长比例逐年大幅度降低, 其中2013年为负增长。门诊费用增长比例连续三年下降, 2012、2013年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增长比例较大, 属于住院费用下降后合理回归。药店费用前两年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2013年出现了反弹性增长。

2013年全年各月住院医疗费用、门诊费用处于正常波动变化, 下半年开展了专项治理后, 药店、门诊费用连续6个月呈环比负增长, 尤其是药店下半年平均增长速度降为44.8%的增长速度与1季度、上半年的同比增长速度55.0%、52.7%相比明显下降, 控制成效明显。

(二) 按就医人次分析

1. 住院人次。

2013年底,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就医 (不含药店购药) 比上年同期增长10.1%, 其中急诊增幅9.4%;住院负增幅3.7%;门诊大病增幅22.2%。

住院率下降0.6个百分点。住院率为12.3% (计算公式:出院人次除以年平均参保人数) , 比上年 (12.9%) 降低0.6个百分点。其中:在职职工的住院率为8.2%, 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 退休人员的住院率为20.3%, 比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人均就诊1.6次 (计算公式:普通门急诊人次与门诊大病人次之和除以年平均参保人数) , 比上年 (1.4) 增0.2见图2.4。

2011年、2012年、2013年住院人次年度增长比分别为14.2%、-2.3%、-5.8%, 同期全国住院人次年度增长比分别为7.9%、16.4%、10.3%。具体情况见图2.5。

2. 门诊人次。

2011年、2012年、2013年门诊人次年度增长比分别为27.4%、16.5%、30.4%, 同期全国门诊人次年增长速度7.4%、9.9%、7.8%。具体情况见图2.6。

3. 药店购药人次。

2011年、2012年、2013年药店购药人次分别为132万人次、133万人次、172万人次, 年度增长比分别为-3%、1%、29%。具体情况见图2.7。

小结:住院人次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住院人次连续三年持续下降 (2012年、2013年分别低于全国住院人次增长水平16个百分点、18个百分点) 、其中连续两年负增长, 并且年度增长速度均远远低于全国住院人次增长水平。门诊人次增幅较大, 主要原因为门诊自然性增长以及原住院人次流转导致。药店人次在持续两年低谷后开始大幅反弹性增长。药店人次与门诊人次的比重逐渐趋于合理, 但药店人次所占的比重仍较大, 仍需进一步监管。

三、个体评价分析

医疗服务监管是医保基金管理的关键环节, 如何将大数据分析更好的整合进医疗服务监管体系, 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 推动医疗服务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是医疗监管工作一直尝试和努力的方向。

(一) 取得的成绩

通过将医疗业务大数据分析融入以“两定”单位准入、服务协议管理、监管流程设计、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付费方式改革、业务系统基金支出走势分析、大数据定期汇总分析、医疗服务实时监控数据分析、服务医师管理、稽核内控管理、“两定”单位问题预警机制、医保科长约谈机制、民主测评、年终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服务监管体系, 使医疗服务监管工作也在更加科学完善有效的医疗服务监管体系支撑下愈加富有成效。

(二) 对策与下步思路

现在还处在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初级阶段,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还存在这很多问题和不足。首先是难点, 数据分析主要分为比较、筛选和深挖三个主要阶段, 而每一阶段又有大量的整理分析核对的细节工作要做, 现在开展大数据分析主要依靠医疗服务监控系统、业务系统和软件商提供的决策分析系统获取想要的数据, 三个系统各有优势又都不是十分完善, 这就需要结合手工整合汇总, 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 必然影响分析结论的执行时效性。其次是问题, 一是数据信息是否充分, 如果基础资料不足, 容易在分析过程中漏掉疑点或受到信息量制约被监管对象误导, 以至于减轻或放过应予以高度重视的疑点;二是资料信息是否存在关联, 分析比对所采用的资料是否与被监管对象直接关联, 直接影响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否则将影响质量和效率;三是分析方法是否科学, 数据分析工作想要真正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还应借鉴系统论的有关思想指导, 关键是能否抓住系统信息内的关键要素, 才可以为医疗服务大数据分析找到重点。

以上的难点和问题仍需要进行大量的细节工作, 进行深入的研究, 才能够得到解决。

摘要:加快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控系统建设, 借助信息化手段增强监管能力, 是完善社会保险反欺诈制度, 提高医疗服务监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 本文分析了某统筹地区医疗服务监管工作的基本情况, 阐明了基本医疗服务监控系统的一般规律。

【运行支撑】推荐阅读:

支撑形式07-17

支撑网络05-20

偏心支撑06-06

水平支撑06-18

能力支撑06-25

模型支撑07-23

支撑计划08-05

模板支撑08-10

运营支撑08-14

支撑性能08-14

上一篇:音乐再创作下一篇:盐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