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价格波动

2024-06-02

金属价格波动(共9篇)

金属价格波动 篇1

1 引言

当前人民币处于快速升值时期, 汇率的波动会引起商品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 还会影响到进出口金属的国家、公司的决策以及市场投资者的判断。因此, 很有必要研究汇率的变化怎么影响日常商品的波动以及为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议。研究石油价格波动是否会对商品期货波动有直接影响也很有意义。因为研究已经表明石油价格比其他商品价格调整到均衡的速度更快 (Hammoudeh等, 2007) [1]。石油比金、铜、铝对特殊事件比如炼油厂停产、寒流、飓风以及石油生产国的地缘政治事件等更为敏感。由于石油价格和汇率的时间序列的方差不仅随时间变化, 而且有时变化很激烈, 方差在一定时段中比较小, 而在另一时段中比较大, 所以石油和汇率的冲击指的就是石油和汇率的序列的这种异方差性。

国内研究金属价格波动特征的文章很少, 而国外则很少研究中国的金属价格, 本文使用GARCH族模型, 利用上海期货交易所金、铜、铝和纽约商品交易所WTI石油的三月期期货的日交易数据和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 首次研究了2005~2011年中国金属 (金、铜、铝) 在正石油冲击和汇率变化下波动行为的不同特征。

2 文献综述和模型介绍

2.1 文献综述

现有文献对商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市场效率、 价格协同、 在经济基本面存在的信息传递以及波动行为。 黄金有其额外的研究领域, 包括投资多元化和储备资产。研究石油的范围比金铜铝都要广, 例如: Wilson等 (1996) [2]采用GARCH模型和Ican-Tiao算法比较了考虑突然发生变化和不考虑突然发生变化时石油期货波动持续程度的不同; Ewing等 (2002) [3]采用双变量GARCH模型研究了原油和天然气市场之间的波动传递;Hammoudeh等 (2004) [4]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GARCH模型研究了原油市场和石油工业股票市场的波动持续性。最近对稀有金属波动的研究有:Tully和Lucey (2007) [5]采用非对称PGARCH模型, 考虑进权数和杠杆效应, 证实了美元即使不是唯一的也是主要的影响黄金的宏观经济变量;肖倬, 郭彦峰 (2009) [6]用动态条件相关二元GARCH模型研究了黄金现货价格和黄金矿业股价格的动态关联性, 发现两市场的波动性在长期来看是相互影响的。另外, McKenzie等 (2001) [7]研究了PARCH模型对在LME交易的期货合同的适用性, 发现没出现非对称效应且非对称PGARCH模型不能对数据作出确切的解释。Shawkat Hammoudeh (2008) [8]用GARCH模型研究了金银铜在美国国债利率和石油冲击下的波动特征, 发现只有铜出现了杠杆效应。

2.2 模型介绍

GARCH模型中第i种商品的均值方程具体为:

DLdepit=π0i+π1iDLdepit-1+π2iΟilSht-1+π3iDLER+π4iD08+εit (1)

i种商品的方差方程为:

σit2=ωi+jαjiεit-j2+kβkiσit-k2+ψ1iΟilSht-1+ψ2iDLERt-1+ψ3iD08 (2)

DLdep代表商品价格收益, OilSh (Oil shock) 代表石油冲击, DLER代表汇率。基于AIC准则, 在均值方程中增加了AR (1) 项。石油价格比其他商品更敏感, 故作为回归变量将其滞后一阶。D08是虚拟变量, 表示2008年的金融危机在数据上造成的一个变化。系数βki代表第k个GARCH项或者过去的波动效应, αji代表第j个ARCH项或者过去的冲击效应。

CGARCH模型中均值方程和等式 (1) 一样。方差方程分为短期方程和长期方程, 其中短期方差方程为:

σit2-qit=i+αi (εit-12-i) +βi (σit-12-i) +η1iΟilSht-1+η2iDLERt-1+η3iD08 (3)

长期方差方程为:

qit=ωi+ρi (qit-1-ωi) +φi (εit-12-σit-12) +ζiDLdepit-1 (4)

EGARCH模型中均值方程和等式 (1) 一样。相应的方差方程变成:

logσit2=ωi+jβjilogσit-j2+kαki|εit-kσit-k|+kγkiεit-kσit-k+λ1iΟilSht-1+λ2iDLERt-1+λ3iD08 (5)

3 数据和描述性统计

本文采用日度数据。因我国从2005年7月21日实行汇改, 故选取的样本期为2005年7月21日至2011年10月28日, 黄金例外, 因我国黄金期货2008年1月9日才在上海期货交易所首次挂牌交易。原油期货合同是在NYMEX交易的, 以WTI石油为基准。石油价格以美元每桶标注, 转化为人民币每桶。金铜铝合同都是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 金以元每克标注, 铜铝以元每吨标注。 汇率是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数据来源是IMF的IFS (国际金融统计) 。中美两国停市的节假日不同, 造成数据不同步, 对停市时期的价格仍认为是停市前那天的价格, 补充成同步数据。

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样本期内商品波动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石油、铜、金、铝。这些商品的分布是非对称分布, 正如峰度很高所表现的一致, 通常这暗示可能存在ARCH效应。

注: DLCu、DLAl、DLGold、DLWTI、DLER代表铜、铝、金、WTI、汇率的数据取对数再一阶差分。

4 实证结果

ADF和PP检验表明所有序列 (取对数后) 都是非平稳的, 再经一阶差分后在5%的水平平稳。因此本文对模型的估计都会在序列对数一阶差分的形式上实现。检验的结果证实在这三种商品的残差序列中都存在ARCH效应。为估计波动持续性, 本文最初估计了标准GARCH (1, 1) 模型, 经过ARCH效应测试和基于AIC准则, 选取了GARCH (1, 1) 模型。同样的过程也用于其他模型, 最后选取了EGARCH (2, 1) 模型和CGARCH (1, 1) 模型。

在标准GARCH模型中 (见表2) , 过去的波动和过去的冲击对三种商品在石油和汇率变化下的波动行为的影响是显著为正的。 但是过去的波动大大强于过去的冲击所带来的影响的, 是黄金。 这意味着对黄金来说, 预测未来的波动应该使用过去的波动而不是过去的冲击, 铜则对商业周期高度敏感。估计结果也表明铜铝的波动持续性比金强, 因此收敛到长期均衡的速度比金慢, 但是差别很小。相对而言黄金更多的是一种珍贵金属而不是工业金属, 它受对珠宝首饰的需求以及回收等因素的影响较多, 而受冲击的影响较少。铜和铝波动的持续性几乎相等, 这说明这两种金属有作为替代品的潜质。

注: 表中的Oil shock是以WTI石油三月期期货价格对数一阶差分后的绝对值来表示的。括号里面的数字是Z统计量。***、**、*分别代表在99%、95%、90%的置信度下显著。

CGARCH模型 (见表3) 表明, 铝的短期持续性比铜和金更甚, 意味着铝更快的衰减和收敛到长期波动。铜和金的长期波动成分衰落的很慢, 在持续性方面差不多, 都很长。铝的长期波动成分则衰落的较快, 持续性较短。联合这两种成分的结果解释了这三种商品的波动持续性的不同。 这个结果也给三种商品在波动持续的半衰期的区别上指明了方向。因为铝的短期波动收敛到0比铜和金更快, 所以铝的半衰期比铜和金更短。

EGARCH模型 (见表4) 检验了波动对好消息和坏消息的敏感度。只有铜出现了杠杆效应 (γ1+γ2<0) 且显著 (见表5) , 使得金和铝成为风险规避的投资者在预期到坏消息时更好的投资。铜深受世界经济中的坏消息影响, 尤其是全球建筑业, 它是铜的主要消费领域。铝受坏消息影响的程度和铜相当, 但是金受坏消息的影响较小。金相对而言尤其受相关好消息的影响, 例如珠宝业的好消息。坏消息和好消息对这三种金属的波动影响有非对称效应, 如它们的信息冲击曲线 (图1) 所示。铜的曲线的左手边 (坏消息所在方向) 明显比右边 (好消息所在方向) 陡峭, 即出现杠杆效应。但是对金铝, 右边更陡峭一些, 没有出现杠杆效应。

注:***、**、*分别代表在99%、95%、90%的置信度下显著。

注:***、**、*分别代表在99%、95%、90%的置信度下显著。

注: 半衰期是用公式ln12ln (i (αi+βi) ) 计算的。

如CGARCH (1, 1) 模型结果 (见表3) 所示, 短期石油冲击对三种金属的影响都是正向的, 加剧了金属的波动性, 这可能是由于石油冲击加重了金属能源成本的波动, 因此铜铝金看来并不适合在风险和投资组合管理中用作石油的替代物。短期汇率的上升对铜铝金的波动都有减弱效应, 这可能是因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 而中国又是大量进口这些金属的, 所以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铜铝金的进口, 增加了中国市场上这三种金属的供给量从而舒缓了金属的波动。 这个发现表明汇率在商品市场中能起到一个很重要的平息角色。另外, 2008年金融危机加剧了金属价格波动性。

5 结论

尽管铜、铝、金是相关度较高的金属, 但它们有不同程度的波动, 因为它们不仅受危机和共同的宏观经济因素影响, 还受自身特殊的因素和用途的影响。例如, 由于我国建筑业对铜的强烈需求, 会加剧铜的波动程度;而在特定时间内对黄金收藏需求的增长, 也会导致黄金价格的高波动。另外, 我国经济对铜与石油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因为2009年我国铜的消费量是700万吨, 占全球比重39.1%, 而同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的6.5%.

在金融衍生品的估值方面, 对波动预测的准确建模很重要。 具体来说, 对期权交易商而言, 研究三种金属波动幅度之间的差异对评估衍生工具是很重要的。 对于套期保值者, 铜和铝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相同风险的替代物, 但金不合适。铜铝的条件波动持续性更长, 所以在铜和铝市场进行风险的套期保值比在金市场更为迫切, 事实上, 考虑到黄金作为硬通货的特殊性和稳定性, 在黄金市场确实没那么迫切进行风险的套期保值。这个结论适用于贸易家、把黄金当作储备资产的国家、出口铜铝并以此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国家以及大量消耗并依赖进口铜铝的国家, 比如我国。由于铝的长期波动持续性比铜和金的都要弱, 因此应该更多的去关注铜、金的长期波动。期望从商品短期波动获取利润的投资者应该能在铜、金市场比在铝市场能找到更多的价值和机会, 因为铜和金的短期波动持续性比铝强。

由于金对坏消息不敏感, 所以当预期到不景气时期 (比如危机、战争、高通货膨胀期) , 尤其是短期内, 金就成为好的投资物。此外, 因为汇率上升对金属市场的波动有减弱效应, 经济政策制定者能采用适当的货币政策来减弱波动性。石油的波动对金属的波动有正面影响, 并且提供了商品市场转换的机会和投资组合更多的选择, 投资者可以以价格期权的形或者通过从波动中寻找价值的方式在这些金属市场中找到机会获益。

参考文献

[1]Hammoudeh S, et al.Co-movements among strategiccommodities,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A newlook, 2007.

[2]Wilson B, et al.Detecting volatility changes acrossthe oil sector[J].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1996, 16:313~330.

[3]Ewing B, et al.Volatility transmission in the oil andnatural gas markets[J].Energy Economics, 2002, 24:525~538.

[4]Hammoudeh S, et al.Relationships among US oilprices and oil industry equity indice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e Finance, 2004, 13:427~453.

[5]Tully E, Lucey B.A power GARCH examination ofthe gold market[J].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Business and Finance, 2007, 21 (2) :316~325.

[6]肖倬, 郭彦峰.黄金现货价格和黄金矿业股价格的动态关联性[J].系统工程, 2009, 27 (3) :29~35.

[7]Mackenzie M, et al.Power ARCH modeling ofcommodity futures data on the London’s MetalMarket[J].European Journal of Finance, 2001, 7:22~38.

[8]Shawkat Hammoudeh, Yuan Yuan.Metal volatilityin presence of oil and interest rate shocks[J].EnergyEconomics, 2008, 30:606~620.

金属价格波动 篇2

一、总则

(一)价格异常波动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价格异动事件)是指由于各种经济社会紧急情况或其他人为、自然因素,引发区域性、大范围重要商品价格出现异常上涨,需要政府依法进行干预的价格异常波动状态。

重要商品主要指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包括粮、油、药品(药材)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农资、建材、燃料等重要生产资料。

(二)根据价格异动事件的波及范围、危害程度、发展阶段等因素,将价格异动事件划分为三个级次。

1、明显价格异动事件: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发生,重要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达到50%以上,市场开始有抢购迹象,如不加以控制有可能继续恶化的情况。

2、显著价格异动事件: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发生,重要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达到50%以上,市场出现抢购,对经济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

3、严重价格异动事件: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发生,重要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达到50%以上,市场出现大面积抢购,对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情况。

(三)处置价格异动事件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县价格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上级价格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价格管理权限,制定行政区域内的价格异动事件应急预案,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处置价格异动事件。

二、机构和职责

(一)县价格主管部门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内部有关职能机构组成的处置价格异动事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分析判断价格异动事件状况,研究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向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价格主管部门报告有关价格异动事件的情况;向有关部门通报价格异动事件情况;统一调配价格部门的人、财、物资源开展价格异动事件处置工作,检查处置工作落实情况;根据上级的指示,采取处置措施,稳定市场价格秩序。

(二)领导小组下设监控、政策、检查、宣传四个小组。

1、监控组由价格监测人员和价格成本调查人员承担,主要负责市场价格动态监测;预测与分析价格走势;预警、预测价格异动事件;建议启动应急预案。

2、检查组由价格监督检查人员承担,主要负责市场价格行为的巡查、调查、核实;依照有关规定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进行干预;对价格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3、政策组由办公室、价格管理、收费管理人员承担,主要负责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起草、制定政策文件材料。

4、宣传组由办公室承担,主要负责拟订相关的对外宣传材料,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宣传工作。

三、启动和实施

(一)加强价格异动预警预报工作。要依托县价格主管部门、价格监测网和12358投诉电话广泛收集市场价格动态信息,建立健全价格异动监测网络;完善重要主副食品和生产资料商品价格监测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可能引起价格异动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县价格主管部门负责受理和报告价格异动事件信息。要建立健全价格异动事件信息报告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外公布值班联系电话,保障信息报送渠道畅通、运转有序。处置价格异动事件领导小组接到价格异动信息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向县人民政府和市物价局请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三)建立价格异动事件三级报告制度

1、发生明显价格异动事件时,县物价局要按规定在2小时内将事件信息向县人民政府和市物价局报告,并随时报告现场状况,通报县直有关部门,实行向市物价局一天一报制度。

2、发生显著价格异动事件时,县物价局要按规定随时将事件信息向县人民政府和市物价局报告,并随时报告现场状况,通报县直有关部门,实行向市物价局半天一报制度。

3、发生严重价格异动事件时,县物价局要按规定随时向县人民政府和市物价局报告情况信息,并随时报告现场状况,通报县直有关部门。

(四)建立省、市、县分级管理制度

1、明显价格异动事件的应急处置

县物价局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处置工作,及时派出检查组调查摸清情况,开展价格检查,对构成价格违法的行为,坚决依法查处,对有价格违法倾向的,给予提醒、告诫,防止价格异动事件扩大、蔓延。其他有关部门也要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处置价格异动事件给予配合。

县处置价格异动事件领导小组对明显价格异动事件的处置工作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范文网】

2、显著价格异动事件的应急处置

县处置价格异动事件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开展处置工作,对重点地区派出检查组,督促指导当地做好处置工作;开展价格检查,及时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会同新闻宣传主管部门,迅速通过新闻媒体,公告价格政策法规、供求信息,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告知广大消费者保持冷静;开展24小时价格监测,受理价格投诉,做好应对事态进一步扩大的各种准备工作;协调县直有关部门共同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秩序。

3、严重价格异动事件的应急处置

县处置价格异动事件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按规定迅速开展处置价格异动事件的各项工作;定期向县人民政府和市物价局报告严重价格异动事件发展情况,及时会同县经贸、公安、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加强管理,维护市场价格秩序;根据事态发展,必要时向上级价格主管部门提出建议,对部分重要商品价格采取限定差价率或者利润率、规定限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或调价备案制度等干预措施。

(五)各相关部门的应急行动

1、价格异动事件发生后,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县物价局根据具体情况,向县人民政府提出建议,提请动用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和重要商品物资储备,调节供求,平抑价格。

2、工商部门负责查处囤积居奇、短斤少两、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协助价格主管部门监督检查集贸市场价格行为,配合价格主管部门依法查处价格违法经营者。

3、质监部门负责查处制假售假等产品质量、计量违法行为,配合价格主管部门提取价格违法行为的证据

4、食品与药品监督部门负责监督检查食品与药品质量,充分运用监管手段,积极配合价格部门防止哄抬价格行为的发生,发现价格违法行为后要及时移交价格主管部门查处。

5、公安部门负责做好社会稳定工作,注意掌握社会动态,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控制谣言的传播。对故意制造、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和市场价格秩序的人员,应根据情节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对因价格异动事件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应按有关规定依法妥善处置,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市场秩序。

6、经贸、粮食、供销、农业等部门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做好组织生产、供应、销售等工作,保证市场供应。

7、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强正面舆论宣传引导,减少负面影响,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四、附则

(一)本预案由县物价局负责解释。

金属价格波动 篇3

【关键词】金乡;大蒜;价格机制

金乡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济宁市南部,属黄泛冲积平原的下游地带,土质疏松,适于大蒜等须根系作物生长,产出的大蒜具有个头大、汁鲜味浓、辣味纯正、不散瓣、抗霉变、抗腐烂、耐贮藏等明显优点。金乡常年种植大蒜70万亩左右,年产大蒜80万吨,贮藏能力近200万吨,拥有自营进出口企业280家,大蒜加工出口总量占全国的7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大蒜种植中心、加工出口中心、物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享有“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美誉。近年来,大蒜价格从“蒜你贱”到“蒜你狠”过山车式的大幅度波动,备受各界关注。虽然不乏投机者的推波助澜,但市场供求仍是大蒜行情的决定性因素。

一、近年来金乡大蒜价格形势

由于前几年大蒜行情的持续低迷,2010年全国大蒜的种植面积锐减,产量的减少为大蒜打开了上涨的空间,7月收购价格最高涨到7.4元。2011年种植面积增加,价格起伏明显,大部分时间处于低位,7月最低价格为0.65-0.7元/斤,同比价格降幅达996.3%。 2012年金乡周边大蒜区纷纷改种其他农作物,导致新蒜一上市就在4.3元以上,全年价格处于高位。 2013年种植面积再次增加,大蒜收购价是在0.9元-1.3元之间。 2014年大蒜产业仍不景气,均价1.58元。2015年金乡大蒜收购价处于成本线以上,收购价格2元以上,后期抬头趋势明显。今年以来,受极端天气影响,普遍对大蒜减产预期,3月市场价格在6.20元-6.40元,开启一波“蒜你狠”行情。4月受新蒜上市、供应增多预期,大蒜稳定在4元左右。

二、影响金乡大蒜价格走势因素分析

1.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大蒜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大蒜作为小宗农产品、调味品,无论消费者的收入多寡,日常需求量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大蒜种植通常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决策取决于前期价格信息。供过于求时,价格按需求曲线下降,导致下一年农户减少大蒜种植,进而促使该年供应短缺,价格上升,周边农户的跟风播种以至于再下一年供应量大幅度地增加,价格会大幅度地下跌。失衡现象一旦出现,竞争机制会使价格和产销量的变动在时间序列中呈发散型,偏离均衡的程度越来越大,形成“发散型蛛网波动”。

2.劳动密集型程度高,生产成本对大蒜价格影响大。大蒜种植无机械化捷径可走,包括掰蒜种、种蒜、覆膜、钓蒜、拔蒜薹、挖蒜、晾晒等复杂工序,相比小麦等其他农产品耗时耗力,成本较高。金乡每亩大蒜的种植成本在4000元左右,包括蒜种、大蒜专用肥、机耕费、大蒜病虫害用药、浇水、人工费等,干蒜的成本就在2元左右。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浮动表现出来的,明显低于成本的市场价格,不仅蒜贱伤农,而且不利于整个大蒜产良性发展。

3.信息不透明,市场投机行为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小宗农产品不需要占用太大资金,很容易成为资本炒作的对象,大笔资金的进入很容易操纵价格。今年受极端寒潮天气影响,金乡周边大蒜死苗率较高,大蒜减产的普遍预期,但死苗率、减产亩数并没有统计数据,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大蒜经纪人”“炒蒜人”人为放大,他们从供应链角度看到商机,通过囤货、鼓动惜售等方式抬高蒜价,然后伺机抛售,牟取利润,成为价格走高的又一推手。

三、应对大蒜波动的对策及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大蒜目标价格保护机制。相对于市民对蒜价上涨的承受力,蒜农对蒜价下跌的承受力要弱很多。金乡开展了大蒜保险的试点,目前目标价格为每斤1.73元,保费为250元/亩,如果大蒜集中上市期每斤低于1.73元,保险公司将给予差价补偿。但是由于价格保险没有全覆盖,且处于试点阶段, 宣传力度不够大。该机制还有很多需要健全的地方,将对稳定大蒜价格,促使大蒜产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建立政府发布信息机制,避免出现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影响大蒜价格的因素包括产量、库存量、出口量等因素,目前这些信息的搜集发布不是由权威方传递出来的,而是由从业人员在关键的交易点上通过发布不全面的、带有偏见的、或者是真假难辨的信息来引导市场情绪,致使蒜价不稳定。政府应该及时搜集市场信息,并进行科学的分析与预测,及时公布相关数据,帮助蒜农和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出现大蒜种植面积急剧减少或是增加,从而保证大蒜市场稳定。

3.拉长大蒜产业链,增强抵御价格风险能力。金乡大蒜无论是出口的还是内销的产品附加值比较低,大部分都是初级产品,深加工产品比较少,对市场价格比较敏感,中小型企业容易在价格波动比较强烈的年份中倒闭。金乡应大力发展大蒜深加工,由大蒜农业向大蒜工业转变,力促由初级产品向蒜蓉辣椒酱、黑蒜、黑蒜饮料、大蒜粉胶囊、大蒜保健品等更精更深方向发展,不仅可以实现大蒜产业增值,更能抵御大蒜产业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阐述商品价格波动的虚拟价格模型 篇4

(一) 虚拟价值与虚拟价格的定义

商品交换要按照商品的价值进行, 但是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价格通常会与价值相背离, 由此学者们提出了虚拟价值的概念。霍艳斌 (2009) 认为, 虚拟价值是由人们主观想像的, 并通过市场价格表现的一种虚构的价值。[1]程金蛟 (2008) 认为, 虚拟价值是买方为获得交易对象而愿意给予卖方的最大付出……虚拟价值可以作为非劳动产物和无效用资源价格的基础。[2]尽管学者们对虚拟价值有不同的表述, 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 那就是物品的价格可以以虚拟价值为基础。虽然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但是学者们可以通过虚拟价值来对无价值物品的价格做出简单解释, 并解决商品价格可能与其价值相背离的矛盾。同时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也对这样的现象进行了阐释, “价格形式不仅可能引起价值量和价格之间即价值量和它自身的货币表现之间的量的不一致而且能够包藏一个质的矛盾, 以致货币虽然只是商品的价值形式, 但价格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3] (P123) 接下来马克思举出了实际的例子, “有些东西并不是商品, 例如良心, 名誉等等, 但是也可以被它们的占有者出卖以换取金钱, 并通过它们的价格, 取得商品形式。因此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价格。在这里, 价格表现是虚幻的, 就像数学中的某些数量一样。另一方面, 虚幻的价格形式———如未开垦的土地的价格, 这种土地没有价值, 因为没有人类劳动对象化在里面———又能掩盖实在的价值关系或由此派生的关系。”[3] (P123) 从这里可以知道, 现在学者们的虚拟价值的概念是来源于‘虚幻的价格’的现实存在, 那么在对虚拟价值进行定义前, 有必要对虚拟价格先做阐述。

在现有文献中笔者并没有发现虚拟价格的明确定义, 但有相关文献 (温新德2008) 提到过虚拟价格这个的概念, 并且众多的学者还是注意到了现代经济中马克思所谓的‘虚幻的价格’的现实存在。王爱俭 (2008) 指出“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 越来越多的实体产品将价格预期融入其中, 表现出虚拟性的泛化。从两百年前的荷兰郁金香到时下炙手可热的中国君子兰, 都体现出了虚拟性泛化的特征……一旦商品的当期价格受到未来价格的影响, 其自身便产生了虚拟性。”[4]成思危 (2009) 指出, 当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进行买卖后, 由于其本身并没有价值, 故其价格的确不是按照客观的价值规律, 而是按照人们对其未来价格的主观预测, 还要受到供求状况的影响, 这就使其价格更加脱离了实际经济活动的绩效。[5]李俊青 (2005) 认为, 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都是成本和心理的函数, 也就是商品定价都是揉杂着成本和心理定价的成分。[6]从这些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 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不仅出现于现代的金融产品中, 而且也存在于实际的劳动产品中。

由于价值是凝结在商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而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因此在这里将虚拟价值定义为:物品由价格所表现出的价值中与其劳动价值相背离的部分;虚拟价格是物品虚拟价值的货币表现。

(二) 虚拟价值、虚拟价格与价值及价格的关系

在这里必需指出, 价格与虚拟价格是同一个“价格” (货币充当价值尺度) 的两个不同的部分, 因为它们是不同“价值”的货币表现才被冠以了不同的名称。

对于虚拟价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温新德 (2007) 认为“就价值表现而言, 价值和虚拟价值是相同的。无论是价值还是虚拟价值, 它们都会通过货币形式———价格来表示。”[7]霍艳斌 (2009) 认为“虚拟价值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形式, 具有与真正价值不同的特征。与真正的价值不同的是, 虚拟价值并非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 而是人们通过某种方式计算出来甚至想像出来的, 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1]在这里必需指出, 两位学者对虚拟价值的定义是不同的, 并且虽然他们的定义与本文不相同, 但是两者都强调了虚拟价值与价值在一定呈度上在表现形式上的相同性, 也就是以货币为媒介, 虚拟价值才可以取得价值的形式。正如张俊山 (2007) 所说的“不管是在生产中由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形成的劳动价值还是由资本市场上的虚假价值, 只要转化为货币, 就被社会承认为真正财富的绝对体现。因此, 货币成为虚假价值向真正价值转变的桥梁和中介。”[8]同时鲁品越 (2009) 也指出“虚拟价值兑现为当下的真金实银, 虚拟价值的波动所产生的价值差额便会在这个过程中生成投机收益, 这就是虚拟经济以“以钱分钱”的活动, 确切地说, 是“以钱分钱”———利用虚拟价值的波动来分割已生产出的剩余价值的活动。”[9]因此价值是虚拟价值存在的基础, 转变成价值是虚拟价值的最终目的。

由于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如果进一步定义虚拟价值为物品由价格所表现出的价值中与其劳动价值相背离的部分, 虚拟价格是物品虚拟价值的货币表现, 那么对商品价值规律就有了新的认识。正如张俊山 (2007) 所认为的“虚假价值的存在, 使得我们与之接触的价值中不仅包括真正由劳动创造的价值, 还有越来越多的虚假价值。虚假价值的性质和运动规律成为价值理论中不可缺少的内容。”[8]价值规律可以表述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在商品经济中,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里, 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价格’部分是虚拟价格, 这部分受供求和人们的心理预期以及其他因素影响。商品的最终市场交易价格同时包括价格和虚拟价格两个部分并且对不凝结人类劳动的物品而言, 其只具有虚拟价格, 其市场交易价格与其虚拟价格相等。由此可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由于虚拟价值的存在, 人们在出卖劳务和商品与购买劳务和商品时, 是按照不同的规则进行, 这样的规则表现为虚拟价格的波动。因此, 不仅仅是马克思所说:“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上, 是商品的惊险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 摔坏的不是商品, 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3] (P127) 而事实是从货币到商品的跳跃同样危险重重, 他不会摔坏货币的占有者却可以让他们遭受损失。

二、阐述商品价格波动的虚拟价格模型

(一) 对虚拟价格模型的阐述

如果考察商品的价值构成可以认为:商品价值=被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得到补偿的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 因此商品价格=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格+工资+利润。但是在商品交易过程中,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在这里将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部分独立表述为虚拟价格, 因此商品的交易价格构成为:商品交易价格=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格+工资+利润+虚拟价格, 即:

这里P表示商品的市场交易价格, Pc代表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格, Pw代表工资, Pπ代表利润, Pv代表虚拟价格。并且Pc、Pw、Pπ共同构成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价格部分, 并且这一部分的价格决定于商品的生产过程, 如果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并表示为P0, 则有:

假设商品市场总能处于供求均衡状态或可以在某种呈度上达到这种状态, 则可以有出如下结论:

由于在任一时点, 商品的供给量是既定的, 那么可以认为在短期内虚拟价格波动由商品的需求变动引起, 因此可以将Pv表示成商品供给S (S为定值) 与商品需求d的函数:

Pv=f (d, )

由于在长期内商品的供给量可以改变, 而假设商品的需求量是已知的, 那么虚拟价格波动则由供给变动引起, 因此我们可以将Pv表示成商品供给S与商品需求d (d为定值) 的函数:

如图1所示, 横坐标表示商品的需求, 纵坐标表示商品的虚拟价格, 在这里考察需求与虚拟价格关系时,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图1中, S0与d0表示商品市场处于稳定均衡状态时的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 此时d=d0=S0并且Pv=0, 即只有当需求量与即定供给量 (S0) 相等时, 商品的虚拟价格才为0。, 在图1中如果需求增加, 市场成交量并不会变大 (因为供给不变为S0) , 只是更多的需求追逐供给相对不足的商品, 此时商品的虚拟价格上涨并大于零 (减少需求) ;如果商品的需求减少, 那么也不表示商品会卖不出去, 只表示相对于需求而言既定的供给量 (S0) 过多, 此时商品的虚拟价格下降并小于零 (增加需求) , 最后供给还是等于需求。

如图2所示, 横坐标表示商品的供给, 纵坐标表示商品的虚拟价格, 并且商品的供给与商品虚拟价格的关系分成短期和长期两种情形, 在短期内商品的供给不能改变, 因此短期供给与虚拟价格的关系线呈现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它的意思是, 在短期内虚拟价格可以在继定产量水平 (S=S0=d0) 上任意波动, 当然这种波动的产生来自于供给以外的因素。而在长期内, 随着商品供给的变动, 商品的虚拟价格也变动。具体形式是, 在商品的稳定需求水平为d0的情况下, 商品的供给减少 (Sd0) , 商品的虚拟价格下降且小于零 (增加需求) 。

图3考察了商品市场供求均衡时的情况, 由于商品供给在短期内不能改变, 因此供给曲线S0垂直于横轴, 由于随着商品需求增加, 商品虚拟价格上涨, 因此需求曲线d0向右下方倾斜。如图3所示商品的即定供给曲线S0与即定的需求曲线d0相交于E1, 均衡价格是P0, 均衡数量为Q0, 此时商品的交易价格完全由商品中包含的劳动价值决定, 商品的虚拟价格为0。因此正常利润线代表的商品价格是由商品中包含的劳动价值决定的该商品的价格水平, 并且如果均衡价格位于正常利润线以上, 表示商品的交易价格中包含着正的虚拟价格, 如果均衡价格位于正常利润线之下, 则表示商品的交易价格中包含着负的虚拟价格。因此可以说, 在短期内, 商品市场上的供求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变动, 但是只有位于正利润线上的均衡点才是稳定的均衡点, 而正常利润线的位置由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 它受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影响, 因此市场供求均衡状态下的供给价格有其内在的决定机制, 也就是决定于商品的生产过程, 而并不是单纯的市场交易行为产生的结果。实际市场交易中出现的商品价格波动, 只是虚拟价格的变动, 虚拟价格的实现基础是商品中包含着的剩余价值, 市场交易中的博弈行为仅仅在于剩余价值占有权利的转移, 仅仅在于商品中有多少剩余价值被现实, 或者商品占有者获得了多少额外的剩余价值。在图3中列出的成本价格线代表的价格水平为Pc+Pw (成本) , 商品的市场交易价格通常位于这条线以上, 也只有位于这条线以上才表示商品的出售者从中得到了利润, 位于成本价格线以下的商品市场均衡是不可以长期存在的。另外在本文强调的是, 需求的客观存在是产生虚拟价格的前提, 即使是不含价值的现代金融产品, 其定价的规则也不过是在保持利润的前提下创造出需求。

(二) 需求变动引起虚拟价格波动对商品市场均衡状态的影响

如图4所示, 该商品的即定供给曲线S0和即定的需求曲线d0相交于E1, 均衡价格是P0, 均衡数量为Q0。现在由于需求增加使得需求曲求向右移动, 由d0

移动到d1, 新的均衡点为E2, 此时的均衡价格为P1, 均衡数量不变。由于E2位于正常利润线以上, 因此商品交易价格中包含着正的虚拟价格, 其量为P1-P0,

此时的均衡偏离了稳定均衡。在竞争条件下, 由于生产该种商品获得了超过正常水平的利润, 会吸引从事其他生产的资本进入生产该商品的行业, 在长期内, 在同等价格下该商品的供给会增加, 这在图4中表现为S0曲线右移至S1曲线的位置, 新形成的均衡点为E3, 均衡价格回复到P0水平, 均衡数量变为Q1。此时由于均衡点位于正常利润线上, 因此此时的均衡是稳定均衡, 需求增加的最终结果是使供给数量增加而商品的供给价格保持不变。同样如果商品的需求减少, 则情况与上述刚好相反, 最终结果是导致商品供给数量的减少而商品的供给价格保持不变。

(三) 供给变动引起虚拟价格波动对商品市场均衡状态的影响

如图5所示, 该商品的即定供给曲线S0与即定的需求曲线d0相交于E1, 均衡价格是P0, 均衡数量为Q0。现在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由S0移动到S1, 此时新的供求均衡点为E2, 所对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分别为P1和Q1。由于均衡价格位于正常利润线以下, 因此商品交易价格中包含负的虚拟价格, 其大小为P1-P0。在这样的均衡状态下, 厂商获得的利润低于正常的利润水平, 在长期会有部分资本退出这一商品的生产, 使得商品的供给减少, 也就是供给曲线由S1回移到S0的位置, 均衡点回复到E1的位置, 均衡价格重新回到正常价格线所在的价格水平上, 并且均衡数量回复到Q0。因此, 供给增加在短期内会引起商品供给数量增加并使商品的市场交易价格下降, 但是在长期均衡会回复到供给增加前的水平。同样如果商品的供给减少, 短期内会造成商品的供给数量减少, 市场交易价格上升, 但是在长期内, 均衡点将回复到供给变化前的位置, 也就是说如果需求不变则供给变动不产生长期效应。

三、讨论

马克思从劳动价值论出发, 对商品经济做了透彻而深刻的分析, 这些理论层面的分析对于认识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律和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实际应用而言, 需要有具体的数理模型去解决现实问题, 尽管有学者在这些方面做过尝试和努力, 但是取得的成果对于实际应用而言还有较多的不适之处。在本文的分析中, 市场供求关系会导致供求均衡状态波动, 并且由于有各种不稳定因素存在, 这样的波动会一直持续, 但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决定着波动之后的回归趋势。由于笔者知识和见解的局限性, 本文对于相关问题的探讨只能到此为止, 但是最终要如何从劳动价值论出发, 构造商品经济运行的微观和宏观上的数理模型, 需要睿智的学者们更多的努力和思考。

摘要:本文以劳动价值论为发点, 并结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 在综合前人对虚拟价值和虚拟价格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对虚拟价值和虚拟价格的定义进行了重新阐述并分析了他们与马克思经典理论中的价值及价格的关系, 接着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商品价格波动的虚拟价格模型, 得出结论:商品市场供求均衡时的商品交易价格有其内在决定机制, 也就是决定于商品的生产过程, 而并不是由单纯的市场交易行为决定;商品价格波动表现为虚拟价格波动, 价格波动的实质是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占有权力的转移。

关键词:虚拟价值,虚拟价格,商品价值规律,虚拟价格模型

参考文献

[1]霍艳斌.国际金融危机的虚拟价值理论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5) :-115-120

[2]程金蛟.论信用与虚拟经济[J].生产力研究, 2008 (23) :-28-29

[3]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4]王爱俭.关于虚拟经济几个重要问题的再讨论[J].现代财经, 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8, 28 (2) :-3-6

[5]成思危.虚拟经济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J].管理评论, 2009 (1) -3-17

[6]李俊青.虚拟经济波动及其演化[J].财经研究.2005 (2) -121-132

[7]温新德.浅析虚拟资本的信用本质[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 :-44-47

[8]张俊山.论虚拟经济中虚假价值的形成及运动规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0 (6) :-5-9

我国食品价格波动原因探讨 篇5

关键词:食品价格,支出弹性,适应性预期

食品类商品在计算CPI的八大类商品中因其比重最高, 而决定着我国CPI的基本运行态势。2004年以来, 我国食品价格持续上涨, 有关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笔者对国内外学术界对我国食品价格的研究现状做了如下梳理:一是从理论上论证供求关系、成本推动、流动性宽松、全球经济等宏观经济因素是食品价格上涨原因的研究较多。如:赵如 (2007) 认为, 全球经济影响、政府保护价格作用、加工业的迅速发展等是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成本推动、供求失衡是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替代效应是牛羊肉价格上涨的原因;收入效应对整体价格产生影响。薛慧敏 (2008) 认为, 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成本推动、美元贬值和供给不足是我国食品价格指数上涨的原因。罗鸿铭等 (2011) 认为, 食品类价格快速攀升是粮食与猪肉等农副产品供求失衡、成本上升、国际粮价输入以及流动性过剩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周智慧 (2011) 认为, 农副产品的成本上升、供不应求, 市场上存在的流动性宽松和投资炒作, 超额的货币供给, 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是我国现阶段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二是从实证角度分析食品价格上涨原因的研究较少。谭本艳 (2010) 从食品消费价格分类指数的视角, 运用Gonzalo-Granger分解的方法, 检验得出粮食和肉禽及其制品是食品价格波动的长期驱动力和短期驱动力;而蛋类是长期驱动力, 水产品类是短期驱动力。张文朗 (2010) 采用微观和宏观层面数据, 分别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结果显示需求压力是中国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决定因素。

以上研究除谭本艳 (2010) 是从食品价格波动本身的结构特征出发, 研究了不同种类的食品对总体食品价格的驱动力, 其他研究均是论证食品的需求、供给及其他因素对食品价格的影响。本文先从食品价格指数的结构特征角度, 用支出弹性理论分析需求特别是高档食品的需求压力对食品价格上涨产生的持续推动作用, 然后用适应性预期假设下蛛网模型阐释为什么我国食品价格的波动呈现出较小的缓慢上涨趋势。

一、供给影响的阶段性和需求影响的持续性

一般情况下, 供给冲击对于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是暂时性的, 食品价格上涨的趋势表现为阶段性, 而需求压力对食品价格的影响相对比较持久, 表现为对食品价格上涨持续性的拉动作用。2004年以来, 我国经历了3次比较大的食品价格上涨:2004-2005年, 2007-2008年, 2010-2011年。首先肯定每次上涨都有供给冲击的影响。比如1999-2003年粮食连年减产、水灾、旱灾、2007年蓝耳病对猪肉供应的影响等。但存在质疑的是:2006年以来的连续7年里, 我国粮食丰产, 供求基本平衡;而且每次食品价格上涨都伴随着肉禽蛋等高档食品价格的高速增长。比如2011年食品类价格上涨高达15.3%, 肉禽及其制品涨幅超过30%, 成为拉动食品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因素。猪肉价格领跑食品类价格上涨, 猪肉价格同比上涨高达48.3%, 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13个百分点, 影响程度达18.8%。在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 说明需求压力, 特别是高档食品的需求压力对食品价格上涨的拉动作用。

二、从我国各类食品的支出弹性来看———食品特别是高档食品的需求压力是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城乡居民经济收入明显提高, 食品消费水平及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粮食消费所占比重基本趋于稳定, 肉禽蛋奶等高档食品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居民开始注重饮食结构。基于此, 在微观层面上笔者用支出弹性来解释各类食品的需求压力对食品价格上涨的不同影响程度。

截至2013年4月, 在我国食品支出弹性方面的研究结果一致, 即各项食品的支出弹性都是正值, 特别是肉和家禽类、奶及奶制品等高档食品的支出弹性大于1。例如, 张文朗 (2010) 以1995-2007年省级人均消费数据估计了8种食品的支出弹性, 结果是所有食品类的支出弹性都是正值, 而肉和家禽类、奶制品的弹性大于1;Hsu et al. (2002) 根据中国1993-1996年的数据, 中国城市地区鱼、家禽和猪肉的支出弹性分别是3.14、3.12和1.68, 而同期的谷物支出弹性仅为0.11。所有食品类的支出弹性大于0, 说明随着家庭消费支出的增加, 对食品的需求将上升;特别是高档食品的支出弹性大于1, 说明实际人均支出增加1%, 将导致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增加大于1%。这就说明消费支出总额的增加将导致对食品的更大需求。特别是肉类和家禽类食品的支出弹性均大于1, 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肉类和家禽价格是中国总体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构成部分。所以在我国的食品价格上涨中, 尽管供给因素具有一定作用, 但需求压力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三、适应性预期假设下的蛛网理论对我国食品价格波动趋势的阐释

蛛网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动态均衡分析方法的重要手段。蛛网理论的假设条件是:1.完全竞争, 每个生产者都认为当前的市场价格会继续下去, 自己改变生产计划不会影响市场;2.价格由供给量决定, 供给量由上期的市场价格决定;3.生产的商品不是耐用商品。它主要用于分析农产品。可用如下模型表示:

可推出动态价格为:

假设Pt=Pt+1=…=Pe (均衡价格) , 故可得均衡价格

从而可得:

根据商品需求弹性E (D) 和供给弹性E (S) 的不同, 蛛网模型可分为3种:当, 即当商品|E (D) |<|E (S) |时, 为发散型蛛网模型;当, 即当商品|E (D) |>|E (S) |时, 为收敛型蛛网模型;当, 即商品|E (D) |=|E (S) |时, 为封闭型蛛网模型。

食品有刚性需求的特征, 在经济学中表现为需求价格弹性较小。但食品包括高档食品的供给量受价格的影响很大。目前我国从事像生猪、禽类、牛等生产所需的技术门槛较低, 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 养殖户可以自由进退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养殖市场。此外, 疫病对养殖业也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我国食品供给比较不稳定, 供给弹性|E (S) |比需求弹性|E (D) |大。根据蛛网理论, 其价格与供给波动的动态趋势是发散型的, 均衡一旦遭到破坏很难自动恢复。

但蛛网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产量和价格的波动模型, 它的基本假定是:商品的本期产量Q (t) 取决于前一期的价格P (t-1) 。Muth认为这种预期属于非理性的静态预期, 这与现实中供给方的预期心理不符。实际上, 供给方会不断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 会用过去的误差来修正本期的预期, 即采用适应性预期理论。当然, 供给方作预期时, 除使用过去的特定信息外, 还可以使用现在所能取得的其他信息, 即采用理性预期理论。但笔者认为现阶段在我国农产品市场上, 供给者难以掌握使自己作出理性预期的足够信息, 加之大部分供给者的理性分析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 所以在适应性预期理论假设下, 用蛛网模型对食品价格的波动作出解释。

适应性预期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 η为适应系数, 它决定了预期对过去约误差进行调整的速度。

把适应性预期引入蛛网理论:

可推导出动态价格Pt为:

可以看出, Pt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系统的长期均衡价格, 等于蛛网模型中的均衡价格;另一部分为系统的动态特征。所以该系统是否收敛取决于是否小于1。由于参数作为适应系数, 是价格适应新信息的速度, 具有滞后作用, 所以无论食品需求价格弹性是否小于供给弹性的情况下, 都可以找出一个值, 使小于1, 使系统收敛。所以, 这一条件比蛛网模型的稳定性条件更容易得到满足。

我国食品价格的波动性不是很大, 且呈缓慢上涨趋势, 没有收敛趋势, 所以用适应性预期假设下的发散型蛛网理论阐释我国食品价格波动比较适合。如图1虚线所示说明了在适应性预期假设下发散型蛛网理论。

设初始价格为P0, P0*=0, 则如下是它的价格、预期价格、供给量的传导过程:

实线为发散型蛛网理论, 它的价格、供给量传导过程是:

可以很容易看出适应性预期下的价格波动幅度不大。如上文所说, 理论上可以找到一个恰当的η值, 使价格趋向于长期均衡价格, 即收敛型蛛网模型, 也可使蛛网模型成为固定型。但从我国食品价格的实际情况来看, 用略微发散型的比较贴切。

另外, 为了充分说明对于用适应性预期下的蛛网模型比用理性预期下的蛛网模型合适, 下面把理性预期加入蛛网模型:

μt为供给冲击, E (μt) =0

由Qdt=Qst可知:

再由, 可知:

这说明若供给方采用理性预期理论, 则食品价格是固定不变的, 等于蛛网模型的长期均衡价格, 这显然不符合事实。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结构的改变, 对食品特别是高档食品的需求在增加, 这是推动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的重要作用。实际生活中, 由于适应性预期的存在, 尽管食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于供给价格弹性, 而食品价格的波动也没有表现为过度剧烈, 食品价格的上涨表现为比较缓慢的稳步上涨趋势。

参考文献

[1]华仁海.预期理论与商品价格的形成[J].江苏统计·应用研究, 2008 (8) .

[2]李拉亚.通货膨胀机理与预期[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11) .

[3]罗鸿铭, 陈宝等.当前食品价格过快上涨的原因及对策[J].价格月刊, 2011 (11) .

[4]王有鸿, 费威.关于供应链视角的食品价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农副食品加工业出厂价格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 2012 (6) .

[5]张文朗, 罗得恩.中国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及其对总体通货膨胀的影响.金融研究, 2010 (9) .

[6]周智慧.简析我国现阶段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J].法制与经济, 2011 (2) .

中日海运价格波动研究的启示 篇6

运价指数呈规律性波动

中日航线运价受海运市场运量和运力的双重作用。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编制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运价指数,2005年11月——2008年3月底,中日航线运价指数大部分在600到800之间往复波动,如图1所示。06年和07年的7、8月份价格指数普遍较低,2007年7月为最低点584.28。每年年初和年底又是价格指数普遍较高的时段,08年初中日运价指数超过830,明显高过于07年和06年初。

图2~图4是2004年至2006年中日航线运价指数与综合运价指数的增长比较,进一步说明每年中不同时间航运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严重不同以及淡旺季所在。

运价指数变动与中日贸易量变化起伏一致

中日海运价格指数的这些变化和中日贸易量变化起伏基本一致,贸易量大的月份基本价格指数就高;相反,贸易量小的月份价格指数也低。图5选取了从07年1月到08年1月的中日贸易额数据,在5至8月份之间,中日进出口贸易额偏低,此时的海运指数也处于低位;2007年年底中日贸易额虽然波动较大但是数额较高,此时的中日海运运价也呈现高位走向。

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

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是中日航线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资料表明:从2000年至今,市场中一半的船公司规模增长了两倍,有的船公司甚至增长了五六倍,经营中日航线的船公司最多时数量达到了五、六十家,总体运力过剩。

利用运量和价格指数这两个数据,通过中点值公式£=[△Q/(Q1+Q2)]/[△P/(P1+P2)]计算,可以得出中日航线需求的点弹性。观察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之间的数据,见下表,除了06年3月其他月份的需求弹性均大于1,说明中日海运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比较敏感。所以导致很多船公司以降价这种方式增加需求者的总支出,进而从中获得更大的利润。

在价格弹性原理中,除了有需求弹性还有供给弹性。对于一种产品而言,其供给价格弹性的大小取决于获得额外投入品的难度和成本,一种产品如果越容易获得额外的投入品,其供给价格弹性就越高。在海运市场中,中日航线与欧美远洋航线相比属于近洋航线,进入门槛低,投入少,买一条船,甚至租一条船即可从事中日航线运输。因而中日航线的供给更具有弹性,一旦航线价格上升,船公司就会大量注入新的运力,以求获得更多的利润,当供给大大超出需求的时候,航线价格自然会大幅下挫。

运力资源全球部署

外部冲击、公众预期与价格波动 篇7

很多研究表明, 预期对价格水平变化具有显著影响。M.Hughart (2002) 的研究表明预期与实际通胀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Stephen等 (2003) 发现通货膨胀预期与名义利率显著正相关。王维安等 (2005) 发现通货膨胀预期与不动产预期收益率之间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肖争艳等 (2004) 的研究结果表明预期在长期是无偏的。Mishkin (2007) 认为通货膨胀预期的锚定程度对通货膨胀和经济运行有重要意义。陈晓莹 (2006) 认为理性预期模型能更好地解释我国物价变动。很多学者研究了外部冲击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2008) 认为外部冲击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之一。何念如等 (2006) 研究了国际石油价格变化对我国CPI、PPI、GDP以及投资的影响。柴田明夫 (2006) 把20世纪70年代日本、英国等国家的通货膨胀归咎于原油、黄金、铜等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以及制造业重新布局。曾利飞等 (2006) 发现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主要是资本成本与进口中间品成本。Garner (1989) 认为大宗商品价格可以作为通货膨胀的领先指标。

我国经济波动到底受国际因素影响有多大?我们如何降低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预期对我国价格变化具有多大影响?本文运用回归分析、脉冲响应分析以及误差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外部冲击、公众预期与我国价格水平波动之间的关系, 得出结论认为:我国物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不是消费者信心不足导致的, 而主要是由于进口原材料价格下跌、出口需求下降和民间投资回落导致的。

一、进口原材料价格变化对我国CPI波动影响显著

从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进口原材料价格对CPI的影响在当期就显现出来, 在一年以后达到最大。方差分解的模拟结果显示, 从长期来看进口原材料价格对CPI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回归分析的结果也显示, 进口原材料价格在5%水平下对CPI变化产生显著影响。

因此, 国际市场大宗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对我国价格水平从供给方面形成了巨大冲击。我国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价格水平下降压力, 是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国际市场大宗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下跌直接相关的。由于我国经济具有较高对外依存度,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从供给方面对我国价格水平带来显著冲击,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近期物价水平的下跌。面对这种冲击, 我们并不需要过多的担心, 因为从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来看, 这种冲击效应在一年以后就会迅速减小, 不会导致我国陷入长期通货紧缩的困境之中。

二、产出水平变化对CPI存在着重要影响

回归结果表明, GDP增长率对本期价格水平会产生显著影响。从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GDP增长率对CPI的影响在第1期显现出来, 并且为正响应, 在第7期达到最大, 在第15期影响消失。方差分解的模拟结果显示, 从长期来看GDP增长率对CPI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

可以看出, GDP增长率对CPI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即GDP高速增长会导致CPI上涨, GDP增幅回落会导致CPI回落或是负增长, 因此, 我国目前GDP增长率的大幅回落是物价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拉动我国GDP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是对外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 但是,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出口骤然下降, 这对GDP增长带来很大负面影响。由于经济周期的原因,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也出现下滑之势, 给GDP增长造成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政府及时出台了政府主导的4万亿投资计划及其配套措施, 极大地遏制了GDP增幅的下滑,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出口下降和民间投资下降带来的压力。所以, 为了防止通货紧缩出现, 我国应该继续刺激国内投资和消费, 抵消出口下降导致的需求下降, 保证GDP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增长水平。

三、消费者信心对CPI波动影响不大

回归分析、方差分解模拟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都显示, 代表公众预期的指标消费者信心指数对CPI影响并不显著。有关理论分析认为, 公众的预期对物价波动产生较大的影响, 但是从我们的实证分析结果来看, 公众对预期并不能对CPI产生显著影响。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我国居民消费中的刚性消费占比重较大, 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并不能降低这部分消费, 而高档奢侈品消费所占比重很小, 其需求的变化不会对CPI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我国物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不是消费者信心不足导致的, 而主要是由于进口原材料价格下跌、出口需求下降和民间投资回落导致的。为了避免落入通货紧缩的泥潭, 我国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和落实投资计划, 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出口。

参考文献

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 篇8

1 市场内部影响因素

市场价格的决定性因素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供给与需求的变动决定了价格的变动, 同时价格的变动也调节供需之间的矛盾。 生猪生产、 区域内国民经济水平、 养殖户生产预期都是影响生猪供给的因素; 居民收入水平、 替代品价格、 居民的生活习惯等都是影响对生猪需求的因素。

1.1 供给因素

1.1.1 生猪生产

影响生猪生产的因素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投入、 养殖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等。 生产成本是决定猪肉价格的关键因素。 生猪生产需要投入的资本很多, 包括土地、 圈舍、 饲料、人工、 水电等, 生产成本变化就会引起猪肉价格的变化。 猪肉价格和养猪效益相互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成本越高, 效益越低, 此时养殖场就会减少生猪的存栏量, 供给量就会减少, 猪肉价格就会回升。

1.1.2 区域国民经济水平

区域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 就会拉动内需, 推动物价上涨。 粮食价格的上涨就会促使饲料价格的攀升, 生猪的生产成本就会上升, 最终会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反馈到猪肉的价格上。因而区域宏观经济增长水平、 政策变动都会成为猪肉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1.1.3 养殖户对未来的预期

养猪业不同于其他农产品行业, 生猪饲养有一定的周期性, 一般一个周期为半年到一年多时间, 这种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当期失衡时, 要想调整市场均衡至少要用一年多时间才能改变。 养殖场规模的大小, 是否扩大生产, 主要取决于养殖户对未来猪肉市场价格的估计、 饲养成本以及自身劳动投入等因素, 如果市场信息不能有效的传递, 就会影响养殖户对未来做出理性的判断, 可能会出现在猪肉价格高时, 盲目增大养殖规模, 导致生猪存栏量大, 价格下跌; 相反, 在价位低时, 悲观失望, 大量宰杀育产母猪, 缩小养殖规模, 直到价格重新上涨。 养殖户不理性、 不科学的预期加剧了猪肉价格的波动, 不仅使养殖收益降低, 甚至把亏损变为常态化。

1.2 需求因素

居民收入水平、 替代品价格、 居民的生活习惯等都是影响对猪肉需求的因素。 居民的收入水平过低, 猪肉成为了 “奢侈品”, 或者居民的收入水平较高, 达到了偏好其他高档肉类产品的时候, 都会导致猪肉需求量的下降, 导致猪肉价格的下跌。 只有当收入水平使得猪肉成为正常的消费商品的时候, 才会对猪肉的消费增加, 推动价格上涨。 当猪肉价格上涨的时候, 消费者就会增加对鸡肉、 牛肉、 禽蛋等畜产品的需求, 这些替代产品价格的波动也会影响猪肉价格的变化。 还有四川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各民族之间不同的消费习惯, 也会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1.3 市场体系不完善

目前, 宜宾市乃至全省养猪业主要以农户散养和中小规模饲养为主, 大规模的养猪场还不是很多, 这种分散的养殖模式不利于统一管理和协同合作, 当生猪生产发生变动的时候, 很容易引发价格的剧烈波动。 分散饲养也不利于优良品种的繁育和推广, 大多的养殖场饲养粗放, 养殖技术水平较低, 导致养猪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全省的服务体系都不是很健全, 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和引导, 不能给养殖户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和指导, 养殖户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 盲目生产, 导致猪肉价格波动。

2 市场外部影响因素

2.1 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

为了稳定市场, 政府的调控手段和方式也很多, 例如税收优惠、 财政补贴、 生猪保险和科研技术支持等, 但是有时政策出台仓促、 被动, 很难对变化莫测的市场做出有效的引导和调整。 还有的地方对生猪生产、 加工企业实行区域性保护, 导致流通不畅、市场竞争不公平, 加剧了猪肉市场的价格波动。

2.2 疫病等突发性因素

由于饲养管理不科学、 防疫消毒制度不规范、 疾病预防意识淡薄等原因, 导致有些地方基层疫病防控不能保障, 养殖场疫病发生几率上升, 生猪生产发生变动, 导致猪肉不能及时供应, 市场价格就会发生波动。 另外, 一些不法商贩带来的负面新闻例如注水肉、 瘦肉精等事件的发生, 也会对市场造成冲击。

3 结语

金属价格波动 篇9

农产品价格变化走势

7月份小麦、玉米、油料油脂、原糖等多数农产品价格上升。与上月相比国际市场农产品现货价格上升3.91%, 期货价格上升7.96%;与去年同期相比现货价格上升15.32%, 期货价格上升4.66%。

粮食价格上升。因俄罗斯主产区发生严重旱情, 7月份国际市场小麦现货价格上升10.4%, 期货价格上升19.21%。受此影响, 粮食现货价格环比上升5.41%、期货价格环比上升14.67%。其它粮食品种中, 玉米现货价格比上月上升5.13%、期货价格比上月上升5.28%;大米现货价格比上月下降1.7%、期货价格比上月下降6.14%。在主要现货市场, 美国2#硬麦美湾FOB价为189美元/吨, 比上月上升21.15%;美国玉米美湾FOB价为134美元/吨, 比上月上升3.88%;泰国含碎25%大米曼谷FOB价为381美元/吨, 比上月下降3.79%。美国芝加哥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为211美元/吨、比上月上升23.66%, 玉米期货价格为151美元/吨、比上月上升7.87%。

大豆价格大幅上升。受美国主产区高温干旱天气影响, 5月份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大幅上升。与上月相比大豆现货价格上升6.17%、期货价格上升3.98%;豆油现货价格上升2.79%、期货价格上升1.17%;菜籽油现货价格上升2.79%, 豆粕期货价格上升5.96%。主要市场中, 美国大豆现货价格为350美元吨、比上月上升4.71%, 期货价格为370美元/吨、比上月上升6.22%;豆油现货价格为776美元/吨、比上月上升1.95%, 期货价格为835美元/吨、比上月上升1.68%。

棉花期货价格继续下降。因美国农业部预计下年度全球棉花大幅增产, 7月份棉花期货价格比上月下降3.57%, 连续第三个月下降;现货价格上升1.74%。其中美国市场棉花期货价格为1762美元/吨, 比上月下降1.45%, 同比上升36.34%。

食糖价格大幅上升。受亚洲及中东国家食糖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 7月份国际市场原糖现货价格比上月上升9.79%、同比下降5.54%, 期货价格比上月上升12.25%、同比分别下降1.39%。国际糖业组织原糖综合报价为383美元/吨, 比上月上升9.79%。

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化走势

7月份工业生产资料主要品种中, 有色金属价格上升, 原油价格下降。与上月相比工业生产资料现货价格下降2.4%, 同比上升21.35%;期货价格上升0.34%, 同比上升17.99%。

石油价格继续下降。7月份石油及其制品现货价格比上月下降1.11%、期货价格比上月下降1.24%。其中原油现货价格下降0.97%、期货价格下降0.82%;汽油现货价格下降0.87%、期货价格下降2.41%。主要市场中纽约WTI原油现货价格为每桶76.32美元、比上月上升1.3%, 期货价格为每桶76.53美元、比上月上升0.13%;伦敦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为每桶76.23美元、比上月上升1.71%, 期货价格为75.34美元、比上月下降1.18%。

上一篇:COI下一篇:职工发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