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骶管阻滞(共8篇)
连续骶管阻滞 篇1
小儿尤其是1~3岁的幼儿, 由于活泼好动及家长看护不周等因素极易遭受烧、烫、电击等伤害, 其中手足受损伤概率最大。小儿烧伤手术要求镇痛完善, 肌松完全[1]。且由于小儿的不配合性几乎都必须在全麻下进行, 麻醉既要达到一定深度又要求术后苏醒迅速, 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当前小儿骶管麻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并获得较好运用效果。现在氯胺酮麻醉基础上进行骶管阻滞, 分别采用连续导管法和单次注射法, 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儿74例 (男46例, 女28例) , ASA (I~II级) , 年龄 (10个月~10岁) , 手术均为烧伤整形腹部以下手术, 手术时间 (1/2h~5h) 。随机分为两组, 连续导管组 (A组) 和单次注射组 (B组) , 每组均为37例。
1.2 麻醉方法
患儿常规禁食禁饮, 术前30min予鲁米那钠2mg/kg, 阿托品0.0 2 m g/k g肌内注射。建立静脉通道后吸氧, 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3mg/kg, 氯胺酮1mg/kg, 使患儿保持睡眠状态。取侧卧体位, 患肢朝下, 在骶2平面以下先摸清骶裂孔, 常规消毒铺巾, 在骶裂孔上缘稍下方凹陷处定位。A组以注射器抽吸0.002L生理盐水, 连接12号针头, 自中线垂直进针, 针尖抵及骶尾骨后, 针体上提1~2mm, 稍向尾部倾斜使之与皮肤成15°~30°夹角, 继续进针少许穿透骶尾韧带时出现典型的“落空感”。此时回抽无血或液体, 并注射0.001L生理盐水无明显阻力即穿刺成功, 置入硬膜外导管先注射0.002L局麻药试验量, 观察5min无异常再逐步追加药物。药量 (L) 按照节段数×0.06×体质量×0.001 (节段数指从S5到所需要止痛的平面) , 然后每隔1h加入0.002L药量维持效果。B组使用6号针头进行穿刺, 方法同A组。穿刺成功后按1.0~1.5m L/kg一次注入药量。局麻药均按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1/20万肾上腺素配制。术中按需添加氯胺酮, 手术结束前15min停止加药, 使患儿出手术室时处于“呼之欲醒”的状态。
1.3 麻醉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小儿口唇颜色、呼吸次数、节律、幅度来判断有无缺氧呼吸抑制。使用针刺法确定阻滞范围。镇痛效果评估如下:I级患儿无明显心血管及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表现为心率与基础值相比增加<15次/分钟, 血压与基础值相比增加<15mmHg, 且呼吸平稳, 无流泪, 并对手术操作无反应。Ⅱ级有轻度心血管及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表现为心率与基础值相比增加小于15~30次/分钟, 血压与基础值相比增加<15~30mmHg, 呼吸轻微增快或有轻微皱眉、少量泪液及轻微体动等, 但不影响手术操作。Ⅲ级有明显心血管及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表现为心率与基础值相比增加>30次/分钟, 血压与基础值相比增加>30mmHg, 呼吸增快或皱眉、流泪等, 且体动明显影响手术操作。本文麻醉效果Ⅰ、Ⅱ级为成功, Ⅲ级为失败。
1.4 监测及数据处理
入室后监测血压 (B P) 、心率 (H R) 、脉搏氧饱和度 (SpO2) 、心电图 (ECG) 。记录起效时间 (从骶管注药开始到下肢松弛变软, 针刺无反应) , 镇痛时间 (对手术刺激无体动等反应到下肢恢复对针刺等刺激的反应) , 并记录所用氯胺酮的总量。记录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年龄、身高、体质量、性别、手术类型及时间均无明显差异, 所有病例都阻滞成功麻醉效果满意。
A组2例患儿出现轻微局麻药毒性反应, 经对症治疗后迅速缓解。B组3例患儿因阻滞平面过高 (>T6) 出现呼吸抑制, Sp O2从97%±2%降至90%, 经面罩吸氧后维持在98%±1%。两组患儿都未出现术中恶心、呕吐、喉痉挛等并发症。
2.2 A组起效时间明显长于B组, 阻滞范围小于B组, 阻滞平面较低。
但A组镇痛时间明显长于B组, 手术时间>2h这种区别则更加明显。体现在手术时间越长B组加用氯胺酮概率越大, 总量越多。见表1~3。
注:n=37, 与B组相比, *P<0.05
注:n=37, 与B组相比, *P<0.05
注:n=37, 与B组相比*P<0.05
3 讨论
采用连续导管法, 注射试验量观察无异常后边测试平面边逐步追加药物。麻醉起效时间较长, 阻滞范围较窄, 平面稍低[2]。由于置入了导管, 可以根据需要添加麻药维持效果, 因此镇痛时间长麻醉过程平稳, 适用于手术时间较长 (>2h) , 手术范围较局限, 对麻醉平面要求较低 (T12以下) 的手术, 例如下肢烧伤整形手术。但是该法采用较粗针头进行穿刺, 虽能获得明显“落空感”, 可是损伤血管和神经的概率增大, 注药后易引发毒性反应。且小儿随年龄增长, 骶管出现变异逐渐变窄变小, 定位难度加大, 采用粗针头对年长儿实施穿刺失败风险加大。因此该法宜根据手术特点、小儿年龄、具体骨骼发育程度综合考虑适用。
采用单次注射法, 麻醉起效快, 阻滞范围广, 平面往往较高, 易引发呼吸抑制。而且短时间一次注入全部药量, 有可能超过小儿耐量引发其他并发症。在注药过程中及注药后5~10min内需密切观察小儿反应,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而小儿肝肾功能、新陈代谢功能旺盛, 药物代谢迅速, 因此该法镇痛时间短, 注药2h后加用氯胺酮概率极大。适用于时间短 (<2h) , 手术范围宽, 对麻醉平面要求较高 (T12以上) 的手术, 例如烧伤科大面积清创削痂手术。该法使用细针头穿刺, 损伤小可以多次使用, 符合烧伤整形手术往往要多次进行的特点。与连续导管法相比, 该法有穿刺成功率高, 受小儿年龄、骶管变异等影响较小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杨霞林, 李家祥, 冀晓明.改良法骶管穿刺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4, 20 (6) :367.
[2]金泉英, 徐莹.骶管阻滞联合浅全麻用于新生儿腹部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2, 21 (5) :313.
连续骶管阻滞 篇2
方法 35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制定的前列腺炎症评分标准(CPSI)和前列腺液(EPS)指标变化及细菌学检查结果评估疗效,应用骶管注药阻滞联合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结果 358例平均随访10.2个月,依据CPSI进行疗效判定,临床治愈180例、显效79例、有效73例、无效26例。结论 CPSI是一种较好的疗效评价方法,骶管注药阻滞联合左旋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骶管注药阻滞;左旋氧氟沙星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1-0031-02中图分类号:R 697.330.5文献标识码:A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之一。1998年8月~2007年1月,我院采用骶管注药阻滞联合左旋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358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组358例,年龄20~56岁,平均31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1年4个月。就诊时临床症状有会阴部及耻骨上区不适,腰骶部酸胀,肛门坠胀,阴茎及睾丸隐痛、尿道灼热感。部分病例尚有乏力、全身酸痛、头晕及性生活频度减退症状。诊断根据病史及两杯判定实验(PPMT),进行NIH分型[1]。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55例,非细菌性前列腺炎303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症状评分(CPSI)分类,≤9分为轻度,10~18分为中度,≥19分为重度[2]。358例患者中,轻度12例,中度136例,重度210例。治疗前症状评分8~40分,平均33.2分,治疗前2次WBC检查,平均28.2个/HP,卵磷脂小体少。76例曾行过前列腺内注射抗生素治疗。2.治疗方法 ①规则应用左旋氧氟沙星100 mg, 3次/ d,服用4周左右。
②0.75%布比卡因5 ml,曲安缩松40 mg,维生素B1100 mg,维生素B121 mg,生理盐水配制15 ml,注入骶管腔内,一周一次,4次为一疗程,最多不超过2个疗程。
③所有患者在治疗期均要求禁酒,避免腥辣食物,并辅予心理治疗,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CPSI评分较前减少>90%,无症状保持>4周无复发者,WBC<10/HP。显效:CPSI评分较治疗前减少60%~89%或分值减少>15分,WBC<15个/HP。有效:CPSI评分较治疗前减少30%~59%或分值减少5~15分,WBC较治疗前减少25%~49%。无效:CPSI评分较治疗前减少<30%或分值减少<5分,WBC较治疗前减少<25%[2,3]。
4.统计学分析 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358例患者完成治疗,治愈率为50.2%(180/358),显效率为22.1%(79/358),有效率为20.4%(73/358),无效率为7.3%(26/358)。随访8~16个月,平均10.2个月,治疗后症状评分5~13分,平均11.2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诊期间两次WBC检查平均3.8个/H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见表1。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的常见病。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均不甚理想,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NIHCPSISHI是一种被公认实用而可靠的前列腺症状自测表,适用于科研及临床[4]。主要涉及慢性前列腺症状的三个方面:疼痛、排尿困难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传统的“四杯法”作为确定前列腺细菌感染的金标准,已被“两杯法”取代,即采集按摩前中段尿和按摩后初尿标本为培养和常规镜检。采用上面两项目可作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的评价。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与以下几方面有关:①细菌病原微生物感染,主要是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5]。②膀胱颈和前列腺部尿道平滑肌痉挛引起前列腺部尿道压力升高,导致前列腺的尿液返流,引起化学性前列腺炎。③盆底肌肉的痉挛和收缩所致的紧张性疼痛,坐行走或其他与会阴部肌肉疲劳有关[6]。④神经炎症学说。⑤生活压力的增加,心理负担严重[6]。
左旋氧氟沙星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高度的抗菌治疗,且可在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液中达到足够的杀菌浓度,连续服用4周,治疗效果明显。骶管注药阻滞了骶神经,降低了α受体的兴奋性,松弛膀胱颈和前列腺部尿道平滑肌痉挛,解除功能性尿道梗阻、降低尿道压力、减少尿液返流,减少对前列腺的刺激。能减轻盆底肌肉的痉挛,降低盆腔神经的兴奋性、解除紧张性疼痛。药物中的糖皮质激素的膜稳定作用及抗炎、抗过敏作用,B族维生素的神经营养作用,提高了神经组织对不良刺激的抵抗力[7],通过阻断痛觉向中枢传导,能及时缓解患者症状,也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信心。本组358例,总有效率达92.7%,疗效满意,且痛苦小,副作用少。通过本组资料的研究,我们认为,骶管注药阻滞联合左旋氧氟沙星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较好的治疗方法。对慢性前列腺患者的治疗,单一疗法往往疗效不佳,综合治疗后,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治疗和预防复发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Litwin SM,Mcnaughton-collins M,Fowler F,et al.The NIH cha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win-cpsi:declpo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outcome measure[J].J urol,1999,162:369-375.
[2]徐 罡,鲁 军,唐孝达.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296-297.
[3]王 平,王 侠,刘屹立.慢性前列腺炎治疗及疗效评价[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22:528-529.
[4]Niket Jc.Prostatitis:Lessons from the 20th century[J].BJn Int,2000,85:179-185.
[5]刘 骋,梁朝朝,张学军,等.慢性前列腺炎病原学初步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5,26:826-828.[6]Meares EMJr.Prostatitis and related disorders[A],ini walsh PC,RetikAB,vaughanED,et al.campberus urology[M].7thed.Philadlphia:wb saunders co,1998:615-628.
[7]胡晓华,刘 微,汪建平,等.骶管注药法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7,7:437.
(收稿日期:2007-10-26 修回日期:2007-12-10)
(编辑:崔群飞)
改进法骶管阻滞麻醉体会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中男74例(每组37例),女46例(每组23例),年龄18~64岁(改进法组18~64岁、经典组19~63岁),ASAⅠ~Ⅱ级。复杂性肛瘘58例(每组29例),混合痔24例(每组12例),肛周脓肿17例(经典法组9例,改进法组8例),直肠脱垂及直肠息肉11例(经典法组5例,改进法组6例),阴道脱垂4例(每组2例),尿道肉阜6例(每组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所患疾病种类和病例数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前检查,所有患者心、肺、肝、肾、凝血及内分泌功能未见异常,骶管阻滞穿刺部位无感染,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病史。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 min常规肌注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0.1 g。患者取左侧卧位,腰背向后弓曲,两膝向腹部靠拢。摸清尾骨尖端,沿中线向头的方向按摸,3~4 cm处可摸到一个V形或U形凹陷,其两旁各有一豆大骨质隆起的骶角,此凹陷即骶裂孔。经典法组:穿刺时可用7号短针或腰麻穿刺针,垂直刺过皮肤和覆盖裂孔的骶尾韧带,当穿过韧带时有阻力突然消失的落空感,此时倾倒针干,一般与皮肤呈30°~45°,使针干与骶管纵轴一致,可使针干顺利进入骶管腔,再推进深度约2 cm。穿刺成功后,回抽无血液和脑脊液即可注入试验剂3 ml,观察5 min,无腰麻症状即可追加用药。所用局麻药为1%利多卡因,含1∶20万肾上腺素,男性为35~38 ml,女性为25~30 ml。改进法组:患者左侧卧位,定位骶裂孔,穿刺时用7号针头连接盛有生理盐水(内留一小气泡)的5 ml注射器,自正中线垂直骶尾韧带进针[1,2],边向注射器芯略加正压的同时边缓慢进针,穿过骶尾韧带产生轻微突破感并同时空针阻力消失,推注生理盐水时气泡不被压缩,提示针尖已进入骶管腔[3],不倾倒针干,不继续进针,回抽无血液和脑脊液即可注药,注药方法和容量均同经典法组。
1.3 麻醉效果判定
优:肛门松弛良好,痛觉阻滞完全,直肠牵拉反应为0级,无反应;良:肛门松弛良好,无痛疼感觉,直肠牵拉反应为1级,反应轻微,无明显肢体活动;一般:肛门松弛尚好,有轻微疼痛感觉,需要联合局部麻醉,直肠牵拉反应为2级,有明显的下腹坠胀感和肢体活动;无效:肛门未松弛,疼痛剧烈,需重新改低腰段硬膜外麻醉或腰麻,直肠牵拉反应为3级,HR减慢,BP下降,肢体活动剧烈,不能配合手术。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术后尿潴留例数上无显著性差异。
在进针深度上,改进法组远较经典法组为浅(P<0.05);在麻醉效果判定上,改进法组达到优和良者为60例,经典法组为53例,经典法组有7例麻醉效果为一般和无效而需要改麻醉,改进法组无一例需改麻醉(P<0.05);经典法组有5例穿刺失败,而改进法组无一例穿刺失败(P<0.05),在术后尿潴留的例数上,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例)
(case)
3 讨论
骶管为椎管的下部,由愈合骶椎的椎孔连续而成,纵贯骶骨,并随骶骨弯曲,管腔上宽下窄,横断面呈三角形,容量20~25 ml,管阔者可达30 ml以上。骶管有上下两口,下口即骶管裂孔,骶管裂孔是骶管的下端,硬膜外腔终于此处,临床上常经此刺入骶管硬膜腔行骶管阻滞,骶管左右壁有对椎间孔,骶神经由此出骶管,分为前、后支,分别穿出骶前、后孔[4]。
肛门、会阴部和直肠的神经支配以齿状线为界,齿状线以上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主要来自骶前神经丛,该丛位于骶前,腹主动脉分叉下方,在直肠固有筋膜外组合成左右两支,向下走行至直肠侧韧带两旁,与来自骶交感干的节后纤维和第2~4骶神经的副交感神经形成盆神经丛,直肠的副交感神经对直肠功能的调节起主要作用,第2~4骶神经的副交感神经形成盆神经丛后分布于直肠、膀胱和海绵体。齿状线以下的肛管及其周围结构主要由阴部内神经的分支支配,主要的神经分支有肛直肠下神经、前括约肌神经、会阴神经和尾神经。肛直肠下神经的感觉纤维异常敏锐,故肛管的皮肤为“疼痛敏感区”[5]。
骶管阻滞麻醉的成功,可获得完全的镇痛,较好的肌松使肛门松弛,为肛门、会阴部和直肠内的手术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因此提高骶管阻滞麻醉的成功率就显得至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进针深度上,经典法组为2.5~3.5 cm,改进法组为0.3~0.5 cm,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典法组进针偏深。国人硬膜囊至骶裂孔的平均距离为47 mm[6],进针偏深时有可能穿破硬膜囊而进入蛛网膜下腔,经典法组虽未出现误入蛛网膜下腔的情况,但已相当危险,而改进法组由于进针较浅则相对安全。在改麻醉的例数上,经典法组为7例,改进法组为0例,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于骶管腔内有丰富的静脉丛,穿刺进针偏深极易损伤,回抽时有血不能推局麻药而不得不改低腰段硬膜外麻醉或腰麻;改进法组由于进针较浅且相应的骶管腔血管较少不易损伤。在穿刺失败例数上,经典法组为5例,改进法组为0例,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典法组在穿透骶尾韧带有落空感后倾倒针干的角度不易掌握,角度太大,针尖容易触及骶管前壁;角度太小,则针尖可触及骶管后壁,都会无法继续进针而致穿刺失败。改进法组在穿透骶尾韧带有落空感时针尖已经进入骶管腔,无须继续进针,因而失败率低。在术后尿潴留的例数上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人体有5对骶神经和1对尾神经,只有把5对骶神经和1对尾神经都阻滞才能获得完善的骶管阻滞麻醉效果。成人的骶管腔容积平均为25~30 ml,麻醉药液必须将骶管充满方足以使所有骶神经都受到阻滞,因此所用的局麻药的容积必须略大于骶管腔的容积才能阻滞所有的骶神经和尾神经。本研究中女性的用药量为25~30 ml,男性的用药量为35~38 ml,所有穿刺成功的病例都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的体会是:在骶管阻滞麻醉时,不应采用经典的穿刺操作方法,而应采用改进的穿刺操作方法,以提高麻醉的成功率和麻醉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朱旭,苏保义,白莲琴,等.肛肠手术患者不同浓度氯普鲁卡因骶管阻滞效应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29(5):479.
[2]张阳,王亚峰,蓝雨雁,等.连续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改良根治术[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5):443.
[3]杨霞林,李家祥,冀晓明.改良法骶管穿刺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6):367.
[4]石中梁,谭秀娟.麻醉解剖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71.
连续骶管阻滞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下腹部手术患儿, 年龄8月~5岁, 体重6.5~20kg, NSAⅠ或Ⅱ级手术。手术种类:隐睾6例, 精索鞘膜积液10例, 腹股沟斜疝44例。随机均分A组和B组, A组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B组单纯全身麻醉。骶管阻滞麻醉方法:患儿取侧卧位, 确定骶裂孔部位, 皮肤消毒后用21G肌肉注视针作穿刺, 经中线与髂面呈65°~70°角穿刺, 通过骶尾韧带感到阻力消失然后将针与皮肤呈水平位继续进针0.5~1cm。当抽吸无血液和脑脊液, 注入空气1~2ml亦无阻力, 也不出现皮下捻发音, 即可注入试验剂量。常用局麻药0.25%罗比卡因1ml/kg。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儿入手术室前30min均肌注阿托品0.02mg/kg、苯巴比妥2mg/kg, 然后肌注氯胺酮5mg/kg, 待入睡后入手术室。颈下垫高后仰,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开放静脉通路、面罩吸氧、监测脉搏氧饱和度 (SPO2) 、心率 (HR) 、平均动脉压 (MAP) 。A组在手术前行骶丛阻滞。手术开始前在静注氯胺酮2mg/kg。B组手术开始前再静注氯胺酮2mg/kg。两组术中根据需要间断静注丙泊酚1~2mg/kg, 必要时静注氯胺酮1.5mg/kg, 术毕观察到患儿对疼痛刺激有躲避反应, 如体动或哭闹及脱氧呼吸空气, 5min后脉搏氧饱和度 (SPO2) >95%送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
观察入手术室时手术切皮时及手术结束后各时点患儿的脉搏氧饱和度 (SPO2) 、心率 (HR) 。记录氯胺酮、丙泊酚总用量和术后苏醒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组间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 组内采用方差q检验, 不良反应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分析。
2 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氯胺酮总用量较B组明显减少 (P<0.05) 。丙泊酚总用量和术后苏醒时间A组亦较B组明显减少 (P<0.01) 。见表1。
注:A与B组比较, △P<0.05, △△P<0.01。
3 讨论
小儿围手术期常有恐惧、焦虑, 解释谈话一般不起作用, 即使父母在场常常无济于事, 故不得不采用全麻[1]。若单纯全身麻醉, 氯胺酮、丙泊酚用量较大, 存在呼吸抑制的顾虑, 不利于术中呼吸管理和术后尽快苏醒。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行骶管麻醉, 能使患儿安静入睡, 解决了患儿不易合作的。小儿皮肤薄, 皮下组织少, 体表标记清楚, 骶管穿刺比成人容易成功, 而且骶管麻醉具有止痛完善、肌松满意的优点[2]。故小儿骶丛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减少全麻药用量, 呼吸循环也较稳定, 术后清醒快, 清醒质量好, 围术期安全性高, 优于单纯全身麻醉, 是小儿腹部以下手术的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启明, 李文硕.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5-141.
连续骶管阻滞 篇5
关键词:腹股沟疝阻滞,骶管阻滞,腹股沟斜疝手术, 小儿
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是最常见的小儿外科手术。小儿欠合作, 需采用全身麻醉, 但单纯全麻用药量大, 不利于术中管理及术后苏醒, 所以临床更多采用的是浅全麻联合腹股沟神经阻滞或骶管阻滞。本研究采用对比方法观察这2种方法的麻醉及镇痛效果, 探讨更适合于小儿斜疝修补术的麻醉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2009年行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儿80例, 年龄1~3岁, ASA 1~2级, 体质量10~18kg, 无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疾病, 均无药物过敏史。8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A组40例为腹股沟阻滞组, B组40例为骶管阻滞组。2组患儿在年龄、体质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术前患儿常规禁食6h, 禁水3h。术前30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02mg/kg, 在麻醉准备室肌注氯胺酮5mg/kg, 待患儿入睡后入手术室。面罩吸氧, 监测生命体征, 开放上肢静脉通道后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2组局麻药均使用罗哌卡因。A组患儿取仰卧位, 腹股沟神经阻滞体表穿刺点为髂前上棘和脐连线中外1/4, 使用短斜面针穿透腹外斜肌腱膜时有突破感 (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以及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都穿过这层筋膜) , 然后扇形注射0.5%罗哌卡因3~6ml, 拔出针头之前于皮下再给予0.5~1ml。总量为 0.5%罗哌卡因0.4ml/kg。B组患儿取侧卧位行骶管阻滞, 用药为0.25%罗哌卡因1.0ml/kg。2组均待阻滞完善后开始手术。2组均以微量泵静脉输注丙泊酚2~3mg·kg-1·h-1。术中如有体动追加氯胺酮1.5mg/kg或丙泊酚2mg/kg。术毕待患儿清醒送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
记录切皮时、术中探查时和术毕时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血氧饱和度 (SpO2) 的变化, 罗哌卡因用量, 患儿清醒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2结果
2.1 切皮时、术中探查时和术毕时的MAP、HR、SpO2变化
2组患儿在切皮时、术中探查时和术毕时的MAP、HR、SpO2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罗哌卡因用量、患儿清醒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
A组罗哌卡因用量少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组患儿清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镇痛时间长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注:与B组比较, *P<0.01
3讨论
对于1~3岁幼儿的腹股沟斜疝手术, 行全身麻醉联合应用腹股沟神经阻滞或骶管阻滞, 能显著减少全麻药用量, 利于患儿术中管理和术后苏醒及术后镇痛。腹股沟神经阻滞操作时患儿无需特殊体位, 麻醉药用量较少, 术中循环稳定, 术后镇痛时间长。而骶管阻滞操作患儿需俯卧位或侧卧位, 麻醉创伤大, 麻醉用药量大。小儿骶管阻滞中, 循环系统代偿能力较大, 术中血压较易维持平稳, 但如麻醉平面超过T4, 血压仍可能降低[1]。腹股沟神经阻滞一般只作用于麻醉靶区, 不良反应小, 局麻药用量较小, 无意外脊麻风险, 无尿潴留可能性[2]。
罗哌卡因是酰胺类长效局麻药, 其分离阻滞的程度更大, 心脏毒性更低, 具有内在缩血管活性的特点, 应用于幼儿麻醉是安全的。用于小儿外周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常用浓度为0.2%~1.0%, 剂量≤3mg/kg, 最大单用剂量为3.5mg/kg, 起
效时间5~12min, 作用持续时间2.5~4h, 甚至更长[1]。本研究A组用0.5%罗哌卡因0.4ml/kg行腹股沟神经阻滞比B组用0.25%罗哌卡因1.0ml/kg骶管阻滞用药量小, 术后镇痛时间长, 术中平稳而又可无痛清醒。
综上所述, 腹股沟神经阻滞应用于小儿斜疝手术与骶管阻滞比较术中麻醉效果相当, 但其易于实施, 简单安全, 镇痛时间长, 用药剂量较小, 有利于患儿术中管理和术后苏醒。相对于骶管阻滞, 在腹股沟斜疝手术中, 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更可取。
参考文献
[1]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428-2599.
连续骶管阻滞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择了51例, 年龄1~12岁, ASAⅠ级, 拟行择期尿道下裂修复术的患儿。其中年龄<6岁的患儿为学龄前组, ≥6岁的患儿为学龄组。骶尾部皮肤感染、手术前1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凝血机制异常、神经肌肉疾病或最近1个月内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史的患儿除外。
1.2 方法
所有手术均在全身麻醉联合骶管阻滞下完成。手术前常规肌注咪达唑仑 0.1mg/kg, 阿托品0.01mg/kg。入室后用Jackson-Rees通气环路面罩吸入60% N2O-O2-安氟烷进行麻醉诱导, 建立静脉通道后, 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液5~10mL/kg·h。气管插管前静脉给予丙泊酚2mg/kg, 琥珀胆碱1mg/kg, 气管表面喷雾2%利多卡因1mg/kg (以提高患儿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 。手术中采用常规无创监测:心电图 (ECG) , 无创血压 (NIBP) , 呼气末安氟烷浓度 (ET-安氟烷) 、二氧化碳分压 (ET-CO2) , 腋窝体温 (T) 。手术中患儿应用Jackson-Rees通气环路维持自主呼吸, 必要时行辅助通气, 维持呼气末CO2浓度在35~50mmHg。在完成骶管阻滞效果的判断后, 吸入60% N2O-O2-安氟烷维持麻醉, 手术后根据需要再次骶管给予0.2%罗哌卡因0.5mL/kg。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0.0统计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中位数 (范围)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U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在学龄前组患儿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105% (95%CI, 0.086%~0.123%) 。95%有效浓度为0.134% (95%CI, 0.118%~0.241%) 。在学龄组患儿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158% (95%CI 0.141%~0.175%) 。95%有效浓度为0.191% (95%CI, 0.175%~0.281%) 。学龄组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的最低有效浓度比学龄前组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的最低有效浓度高51% (95%CI, 36%~66%) 。组间比较差异明显 (P<0.01) 。见表1。
3 讨论
影响局部麻醉药骶管阻滞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局部麻醉药的容量和浓度。既往的临床经验发现, 患儿脐以下手术一般用量为1mL/kg;而骶管阻滞时罗哌卡因使用浓度的波动范围较大, 从0.1%~0.5%均有报道。罗哌卡因浓度过低, 临床上可能出现骶管阻滞不全、镇痛效果欠佳;而增加罗哌卡因浓度, 在改善阻滞效果的同时, 也增加了罗哌卡因毒性反应的危险性。理想的罗哌卡因使用浓度应该既能保证良好的镇痛效果, 又能尽可能地减少其用量。因此, 如何确定患儿骶管阻滞时罗哌卡因的使用浓度是临床上十分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参考了Columb的研究方法, 应用Dixon’s Up-and-down法, 对学龄和学龄前儿童骶管阻滞用于尿道下裂修复手术镇痛的罗哌卡因MLAC进行了观察和比较。临床的经验也提示, 患儿的年龄与局麻药的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表明, 学龄前和学龄儿童骶管阻滞的罗哌卡因MLAC分别为0.105%和0.158%。学龄组较学龄前组高51%, 从临床上初步证实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神经纤维对局部麻醉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本研究应用Dixon序贯法测定了罗哌卡因在患儿骶管阻滞时的MLAC。在吸入0.8%安氟烷时, 尿道修复术的学龄前和学龄儿童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的MLAC分别为0.105%和0.158%, 学龄儿童骶管阻滞罗哌卡因的MLAC比学龄前儿童高51%。
关键词:骶管阻滞,儿童,最低镇痛有效浓度,罗哌卡因
参考文献
[1]Koinig H, Krenn CG, Glaser C, et al. The dose-response of caudal ropivacaine in children[J]. Anesthesiology, 1999, 90:1339-44
[2]Luz G, Innerhofer P, Haussler B, et al.Comparison of ropivacaine 0.1% and 0.2% with bupivacaine 0.2% for single-shot caudal anaesthesia in children[J]. Paediatr Anaesth, 2000, 10:499-504
连续骶管阻滞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行会阴部手术患儿60例,ASAⅠ~Ⅱ级,男53例,女7例,年龄1~6岁,体质量8~25kg,身高73~118cm,随机分为骶管阻滞组(Ⅰ组)和氯胺酮静脉全麻组(Ⅱ组),每组各30例。有神经系统疾病,脊柱、骶管畸形及对局部麻醉药过敏的患儿除外。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儿麻醉前30min肌内注射东莨菪碱0.01mg/kg,在病房建立静脉通路,入手术室后常规吸氧1~3L/min,监测心电图(ECG)、血压(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并密切观察呼吸频率(RR)。两组均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行基础麻醉。Ⅰ组在患儿意识消失后左侧卧位下行骶管穿刺,穿刺成功后一次性注入0.25%罗哌卡因,剂量为0.5m L/kg[1],平卧后持续静脉输注咪达唑仑1.5~2.0μg/(kg min)。Ⅱ组在基础麻醉后,首先静脉缓慢注射咪达唑仑0.1~0.2mg/kg,然后持续静脉输注氯胺酮0.10~0.15mg/(kg min)。两组均在试皮无肢动开始手术,根据镇静、镇痛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调整咪达唑仑或氯胺酮的输注速度,使患儿警觉镇静评分(OAA/S)[2]达3级水平左右。若出现呼吸减慢,Sp O2低于92%并持续15s即以面罩加压供氧辅助呼吸,并减慢输药速度。缝合皮肤时停用咪达唑仑或氯胺酮。
1.3 监测项目
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后10min(T1)、切皮时(T2)、术中10min(T3)、手术结束时(T4)及手术结束30min(T5)各时点的MAP、HR、RR和Sp O2;记录两组术中出现不自主肢动、呼吸抑制(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而需行辅助呼吸)病例数,术中、复苏期出现呕吐病例数,以及复苏期出现躁动病例数;记录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
与Ⅱ组比较,*P<0.05
与T0比较,*P<0.05与Ⅱ组比较,△P<0.05
与Ⅱ组比较,*P<0.05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苏醒时间比Ⅱ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MAP、HR、RR、Sp 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麻醉诱导后各时点的MAP、HR、RR、Sp O2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麻醉诱导后各时点的MAP、HR显著升高(P<0.05);RR、Sp O2显著降低(P<0.05)。Ⅰ组麻醉诱导后各时点的MAP、HR低于Ⅱ组,RR、Sp O2高于Ⅱ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与Ⅱ组比较,Ⅰ组术中出现不自主肢动、呼吸抑制较少(P<0.05),术中、复苏期出现呕吐较少(P<0.05),复苏期出现躁动较少(P<0.05),见表3。
3 讨论
小儿会阴部手术位置表浅,对肌肉松弛要求不高,以往常应用氯胺酮辅以其他静脉麻醉药(如地西泮、咪达唑仑等)行静脉全麻。氯胺酮作为传统的静脉麻醉药,具有显著镇痛作用,尤其是体表镇痛效果好,适用于体表手术。氯胺酮的消除半衰期为1~2h,其用量随患儿体质量和手术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麻醉安全性也下降,且存在苏醒的时间延长等不足[3]。氯胺酮的镇痛作用主要是由于对丘脑内侧核选择性的抑制,虽然有脊髓网状结构束的上行传导受阻,但脊髓丘脑束的传导并未完全停止,所以表现为情感淡漠,对躯体的刺激不能定位,而且躯体痛觉有所减轻,但内脏痛改善有限。静脉注射氯胺酮患者进入麻醉后,丘脑与新皮层之间通路阻断,但丘脑和边缘系统的活动并未减低,产生通常称为的麻醉分离状态,表现为眼似睁开、眼球震颤,角膜反射、对光反射存在,遇到强刺激时肌张力增高呈僵直状及出现肢动等[4]。应用氯胺酮静脉全麻时,通过兴奋交感神经中枢而间接地兴奋心血管系统,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增加心肌及机体耗氧量,随着氯胺酮用量的增大,患者容易出现呼吸抑制,表现为呼吸减慢、窒息、喉痉挛等。应用氯胺酮静脉全麻时,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呕吐、误吸时有发生。氯胺酮麻醉复苏期幻觉、谵妄、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高,复合应用地西泮、咪达唑仑等药物有助于减少这些不良反应[5]。
本研究表明,与氯胺酮辅以咪达唑仑静脉全麻相比较,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应用于小儿会阴部手术具有麻醉效果良好,麻醉过程呼吸、循环平稳,术中及复苏期不良反应少,苏醒迅速的特点。小儿骶骨角较平,骶裂孔较大,解剖标志比较明显,骶管穿刺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且小儿骶管容量较小,注入局麻药容易向胸部硬膜外腔扩散,阻滞平面可达T10,能很好满足会阴部手术的需要。由于骶管阻滞麻醉的平面较低,未发现由于麻醉平面过宽而出现血压明显下降或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同时,应用长效局部麻醉药罗哌卡因,有利于减轻患儿手术后伤口疼痛,减少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儿术后康复。在临床诊疗操作中小儿往往表现为不合作、哭闹不安,在行骶管阻滞时,需要术中使用适当的静脉辅助药,使小儿获得适合于临床手术的镇静程度。咪达唑仑是一种能迅速起效的水溶性镇静催眠药,有较强的镇静、催眠、抗焦虑及顺行性遗忘作用。咪达唑仑对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与剂量和注射速度有关,临床小剂量静脉注射对呼吸无明显影响,而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轻微[6]。本研究表明,咪达唑仑作为骶管阻滞的辅助药,即使小剂量应用,也能使患儿安静入睡,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小剂量应用咪达唑仑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其呼吸抑制的副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患儿术后迅速苏醒,降低术中及复苏期发生呕吐导致误吸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另外,由于咪达唑仑存在特异性的拮抗药——氟马西尼,对于个别难苏醒的患儿,应用氟马西尼也能使其迅速复苏。
因此,在小儿会阴部手术,传统的氯胺酮辅以咪达唑仑静脉全麻虽然能满足手术的需要,但不良反应较多。而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应用于小儿会阴部手术临床效果确切,呼吸、循环稳定,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输注在小儿会阴部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会阴部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骶管阻滞组(Ⅰ组)和氯胺酮静脉全麻组(Ⅱ组),每组各30例。Ⅰ组应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Ⅱ组应用氯胺酮静脉全麻。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后10min、切皮时、术中10min、手术结束时及手术结束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病例数及苏醒时间。结果 Ⅰ组麻醉诱导后各时点的MAP、HR、RR、SpO2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麻醉诱导后各时点的MAP、HR显著升高(P<0.05),RR、SpO2显著降低(P<0.05)。Ⅰ组苏醒时间比Ⅱ组短(P<0.05)。Ⅰ组发生不自主肢动、呼吸抑制、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比Ⅱ组少(P<0.05)。结论 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应用于小儿会阴部手术临床效果确切,呼吸、循环稳定,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骶管阻滞,咪达唑仑,小儿,静脉全麻
参考文献
[1]胡同增,陈知进,金熊元.实用小儿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20.
[2]Chemik DA,Gillings D,Laine H,et al.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mess/sedation scale:study with intravenous midazolam[J].J Chin Psychopharmacol,1990,10(4):244-251.
[3]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等.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76-478.
[4]吴新民.麻醉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83-84.
[5]段世明.麻醉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0-102.
连续骶管阻滞 篇8
关键词:七氟醚,氯胺酮,骶管阻滞
对于小儿斜疝手术以往大多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及维持,但肌内注射氯胺酮增加了患儿的恐惧和疼痛,以及麻醉后苏醒较慢,且有分泌物多、喉痉挛、呕吐、产生幻觉等不良反应。七氟醚用于小儿麻醉也有很多报道,但七氟醚麻醉苏醒快,术后早期常因伤口疼痛引起谵妄躁动,有报道学龄前儿童发生率为40%,学龄儿童为11.5%[1]。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寻求一种既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又苏醒快、术后无躁动的方法,我们自2009年10月开始研究应用七氟醚吸入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择期行斜疝修补术的患儿,ASAⅠ-Ⅱ级,年龄2~8岁,男32例,女2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七氟醚吸入联合骶管阻滞,B 组氯胺酮肌内注射然后静脉维持。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两组患儿术前禁食6~8 h,禁饮4h。A组通过面罩低流量高浓度半紧闭吸入七氟醚,先排空储气囊内气体后再打开七氟醚至刻度6%~8%,氧流量5 L/min,待患儿意识消失后开放静脉,四头带固定面罩调整七氟醚刻度为3%,氧流量为1 L/min。专人观察呼吸下,取侧卧位,行骶管穿刺,有明显落空感,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缓慢注入1%利多卡因(含1:20万肾上腺素)6~8 ml/kg。改平卧位,观察阻滞效果。B组入室前肌内注射氯胺酮6 mg/kg,待患儿入睡后抱入室,开放静脉,间断静脉追加氯胺酮1~2 mg/kg维持麻醉。
1.2.2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诱导时的依从性,喉痉挛、呕吐、术中体动、术中知晓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1.3 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采用SPSS11.5进行处理,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
2结果
注:与B组比较:*P<0.05
注:与B组比较:*P<0.05
根据以上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年龄、体重、身高、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A组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见表1);B组诱导合作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术中体动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于A组(P<0.05)(表2);两组患儿麻醉过程均平稳,均无喉痉挛、呕吐和术中知晓发生。
3讨论
七氟醚吸入麻醉具有起效快,麻醉深度易控制、苏醒迅速的特点。由于其血/气分配系数低(0.63~0.69),吸入麻醉时起效快,肺活量快诱导法40 s左右患者即可入睡,不随意运动少,减少气道痉挛,术中维持易调节;停药后苏醒迅速,8 min左右即可苏醒。但在清醒期常出现术后躁动。主要表现为兴奋、不安静、哭闹及定向障碍的行为,并需要物理约束。目前认为躁动的发生主要与疼痛和年龄相关。七氟醚引起的躁动尤其是诱发患儿术后躁动已有很多研究报道,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因此临床上预防措施相对不一。Sarner[2] 等认为由于七氟醚吸收和清除迅速,造成麻醉意识的恢复非常快,患者发生疼痛反应,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而发生躁动。骶管阻滞是硬膜外阻滞的一种,常用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腹部以下手术,穿刺顺利者有确切完美的效果,而且能维持2~3 h。七氟醚吸入复合骶管阻滞可以增强药效,减少单一麻醉药的用量,同时术后苏醒期不会因为疼痛而引起躁动。由于小儿术前一般不能配合完成静脉穿刺和骶管穿刺。传统方法常用氯胺酮肌内注射作为基础麻醉,但由于氯胺酮有增强腺体分泌的作用,且诱导时出现呃吐与喉痉挛多见,增加麻醉风险;苏醒期的精神副作用也令人难以接受[3]。术中常有不自主的肢体活动,追加剂量常使用量达到较高水平,术后的不良反应更增加了呼吸道管理的难度,本文结果显示,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并保留自主呼吸,联合骶管阻滞取得了良好效果。①在麻醉诱导方面采用七氟醚吸入,既减少肌内注射氯胺酮的痛苦和恐慌,较为患儿所接受,又缩短诱导时间,明显优于B组;②术中体动明显少于B组,可能与氯胺酮麻醉后肌张力增加有关;③在苏醒期方面,A组苏醒快且平稳,由于骶管阻滞作用,术后无疼痛,躁动少。 B组肌内注射氯胺酮起效慢,消除慢,需要麻醉医师长时间监护[4],且术后躁动发生率较高。张维娥[5]报道的骶管阻滞联合1.5%~2%的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所有患儿苏醒后无一例出现躁动哭闹,与本文结果一致。
综合上述,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易于被患儿接受,诱导迅速,起效快,恢复快,麻醉深度易调控,麻醉过程更平稳,为小儿斜疝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手术条件。但必须强调,患儿自始至终都要有专人严密管理气道,监测呼吸,谨防缺氧和窒息,以保障患儿安全。
参考文献
[1]苑江,李学仁,张倩.七氟醚、氟烷分别用于小儿麻醉恢复期谵妄发生率的临床观察比较.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399-401.
[2]Sarner JB,Levine M,Davis PJ,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voflurane in children.A comparison with halothane.Anesthesiology,1995,82:38-46.
[3]陈伯銮,曾因明,应诗达,等.静脉全身麻醉药.临床麻醉药理学,2000,18:302-305.
[4]孙杰,王忠云,丁正年.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468-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