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旁神经阻滞

2024-09-07

胸椎旁神经阻滞(精选7篇)

胸椎旁神经阻滞 篇1

胸椎旁阻滞 (TPVB) 是指将局麻药注射到椎旁间隙处, 产生注射部位同侧邻近多个节段的躯体和交感神经的阻滞, 达到麻醉镇痛的效果。传统盲探操作技术依靠棘突确定椎间隙, 通过阻力消失法确定进针深度, 可靠性欠佳, 技术要求高。笔者通过对比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与传统盲探法的镇痛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来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我院2013 年6 — 12 月择期行单侧开胸手术的患者40 例, 均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 评定为Ⅰ~Ⅱ级, 男25 例, 女15 例, 体重48~79kg;平均年龄 (56 ± 19) 岁;食管癌21 例 (52.5%) , 肺癌19例 (47.5%) 。术前无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凝血功能正常, 穿刺部位皮肤无感染, 无脊柱部位外伤和手术史, 脊柱无畸形。经医学业伦理委员会许可,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 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 (U组) 与传统盲探组 (B组) 各20 例。两组基本资料接近。

1.2 麻醉方法入手术室后常规心电、血氧和桡动脉置管有创血压监测, 开放深静脉后予咪达唑仑0.05mg/kg, 10分钟后行胸椎旁阻滞。患者取侧卧位, 开胸侧朝上, 选择开胸肋间隙对应的上一位椎间隙。U组使用Sonosite S-Nerve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选择7.5MHz线阵探头。穿刺部位皮肤消毒后, 用消毒隔膜包裹探头, 在穿刺点附近超声定位后, 获得椎旁间隙图像, 于超声探头外侧先局麻做一皮丘, 后用硬膜外穿刺针进针, 在超声引导下至椎旁间隙, 回抽无血、无气后注入0.5% 罗哌卡因0.4ml/kg;最后置入硬膜外导管, 深度为超出针尖2~3cm, 后做一皮下隧道固定导管。B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后, 在穿刺部位胸椎棘突旁2~3cm处先做一皮丘, 后用硬膜外穿刺针垂直刺入皮肤;针尾连接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 直到针尖触及椎板外侧, 将针体穿刺深度标志物固定在距离皮肤1.0~1.5cm处, 后将针退至皮下, 沿椎板外侧缘或向外移0.5cm进针, 并推注注射器, 一旦针尖刺透肋横突韧带进入椎旁间隙, 可感到阻力消失, 同时针体标志物触及皮肤;回抽无血、无气、无脑脊液, 即可注入0.5% 罗哌卡因0.4ml/kg ;最后置入导管, 方法同U组。

椎旁神经阻滞30 分钟后开始全麻诱导, 静注依托咪酯0.5mg/kg、芬太尼5μg/kg 、罗库溴铵0.6 mg/kg , 气管插管后麻醉维持, 持续泵注异丙酚6~8mg/ (kg·h) 、顺式阿曲库铵1~2μg/ (kg·min) 。麻醉诱导后至切皮前不追加任何镇痛药物, 术中脑电双频谱指数值 (BIS) 维持在40~60, 并根据BIS值调整镇静药物, 术中根据患者心率 (HR) 和血压 (BP) 变化追加芬太尼, 波动范围维持在基础值的± 20% 内, 并记录术中芬太尼用量。术后均予胸椎旁持续自控镇痛, 使用0.25% 罗哌卡因250ml, 背景剂量设为5ml/h, 单次量为5ml, 锁定时间为30 分钟。

1 .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椎旁阻滞的成功率﹑ 并发症及阻滞平面;全麻诱导前、切皮前、切皮时、放置胸骨撑开器时、手术结束前的平均动脉压 (MAP) 和HR;术后6、12、24 及48 小时安静状态和咳嗽时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 , 镇痛满意率 (VAS ≤ 3 分为镇痛满意) ;术中阿片类镇痛药用量, 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不全阻滞的定义:阻滞平面局限在1 个节段, 且痛觉阻滞不完全。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 . 0 统计,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椎旁阻滞完成情况U组均成功完成胸椎旁阻滞, 成功率100%;无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 阻滞平面为 (4.9 ± 1.6) , 但出现双侧阻滞2 例 (10.0%) 。B组胸椎旁阻滞成功17 例;因穿刺困难和未出现阻滞平面导致阻滞失败2 例, 不全阻滞1 例, 之后的观察中排除此3 例;出现刺破胸膜2 例 (5.0%) , 阻滞平面为 (3.8 ± 1.9) , 未出现双侧阻滞现象。两组并发症及椎旁阻滞成功情况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3) ;U组阻滞平面大于B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91, P > 0.05) 。

2.2 两组各时点MAP、HR比较 (表1) 横向比较:两组随着手术的进行, MAP、HR均呈先下降后回升的波动过程, 但U组的波动幅度小于B组。组间比较:U组在切皮时、放置胸骨撑开器时MAP和HR明显低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情况 (表2) 横向比较:两组VAS评分均在术后12 小时最高, 后逐渐下落, 术后4 个观察时间点两组咳嗽状态时的VAS评分均高于安静状态。组间比较:术后6、12、24、48 小时咳嗽状态与安静状态时的VAS评分U组均低于B组, 除术后48 小时安静和咳嗽状态时, 术后24 小时的安静状态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余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 4 两组术中镇痛相关情况比较芬太尼用量: U组 (3.8 ± 1.5) μg/kg, B组 (5.5 ± 1.4) μg/kg;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U组 (4.1 ± 1.8) 次, B组 (6.3 ± 1.2) 次;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54、4.29, P < 0.01) 。镇痛满意:U组18 例 (90.0%) , B组12 例 (12/1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1) 。

3 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 U组在超声引导下均顺利完成胸椎旁神经阻滞, 无神经血管损伤及气胸等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 较B组效果好。超声下可清楚显示椎旁间隙, 可见随呼吸上下移动的高回声胸膜影, 穿刺过程中可直观进针的整个过程, 并将局麻药注射到确切位置, 同时可避免进针过深而损伤胸膜引起气胸。但U组中有2 例患者出现双侧阻滞现象, 可能由于本次采用的超声引导平面内技术, 进针方向从外侧向内侧且角度偏大, 针尖位置靠近椎间孔方向, 若推注局麻药时速度过快或压力较大则易于出现药液向椎间孔内扩散的情况, 出现双侧阻滞现象, 采用平面外技术或采用Marhofer等所描述的新型超声引导平面外胸椎旁阻滞技术可能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1]。

椎旁神经阻滞可提供与硬膜外阻滞相当的镇痛效果, 在胸椎旁单点注射20ml局麻药后, 可向头侧和尾侧扩散平均约4 个节段且向尾端扩散更多[2], 因此本文中选择的椎旁间隙为开胸肋间隙对应的上一位椎间隙。结果显示, U组单次注射局麻药后感觉阻滞平面较B组更广, 术中芬太尼用量和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较B组少, 且术后镇痛满意。本次采用注射局部麻醉药后再放置导管, 因椎旁间隙相对空间狭小, 先注药可依靠药物容量冲击推开胸膜, 扩张椎旁间隙以便于置入导管。这种方式虽很常用, 但注药后再置管可能会导致导管位置异常, 影响二次阻滞的成功率, 失败率可在60%~80%[3], 而使用超声引导确定导管位置可减少二次阻滞失败的发生。

综上所述, B超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相较于传统盲探法, 成功率更高、镇痛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为胸科手术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围术期麻醉管理和术后镇痛。

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40例择期行单侧开胸手术, 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 评定为ⅠⅡ级的患者, 随机分为U组与B组各20例。U组全麻诱导前30分钟使用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 B组使用传统盲探法。记录两组椎旁阻滞的成功率﹑并发症及阻滞平面, 全麻诱导前、切皮前、切皮时、放置胸骨撑开器及手术结束前的平均动脉压 (MAP) 和HR, 术中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和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术后6、12、24及48小时安静状态和咳嗽状态的VAS评分, 术后镇痛满意率。结果 U组均成功完成胸椎旁阻滞, 成功率100%, 无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 阻滞平面为 (4.9±1.6) , 出现双侧阻滞2例。B组胸椎旁阻滞成功17例, 刺破胸膜2例, 阻滞平面为 (3.8±1.9) , 未出现双侧阻滞现象。U组在切皮时、放置胸骨撑开器时MAP和HR、术中镇痛药用量和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 术后6、12小时安静状态和咳嗽状态及术后24小时咳嗽状态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镇痛满意率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超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相较于传统盲探法, 成功率更高、镇痛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关键词: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开胸手术

参考文献

[1]Marhof er P, Ke ttne r SC, Haj bok L, et al.Later al ultrasound-guided paravertebral blockade:an anatomicalbased description of a new technique[J].Br J Anaesth, 2010, 105 (4) :526.

[2]Marhofer D, Marhofer P, Kettner SC, 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alysis of the spread of local anesthetic solution after ultrasound-guided lateral 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ade:a volunteer study[J].Anesthesiology, 2013, 118 (5) :1106.

[3]Dhir S, Ganapathy S.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ultrasoundguided continuous inf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 with stimulating catheter and traditional technique:a prospectiverandomized trial[J].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08, 52 (8) :1158.

胸椎旁神经阻滞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手术的192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需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 且具有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书。同时已排除以下患者:需进行穿刺的部位有感染;凝血功能异常;有高血糖、糖尿病史;神经性疾病。将19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96例。研究组年龄为37~69 (48.7±5.2) 岁;ASA分级Ⅰ~Ⅱ级, 手术均为单侧乳房全切除术。对照组年龄为36~68 (48.5±5.9) 岁;ASA分级Ⅰ~Ⅱ级, 手术均为单侧乳房全切除术。2组患者在年龄、ASA分级、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开放患者的静脉通路, 给予吸氧, 并采用多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研究组采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

1.2.1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全麻诱导前给予面罩吸氧, 咪达唑仑1~2mg, 舒芬太尼5μg镇静。患者患侧上位, 穿刺点为胸3间隙中点延线外侧的2.5~3cm处。给患者行常规皮肤消毒, 用1%利多卡因局部侵润, 将周围神经刺激器正极的电极片贴于穿刺区以外的前外侧胸壁, 神经刺激针与负极相连。周围神经刺激器初始参数:3m A、2Hz、6V, 采用可留置的神经丛阻滞套件中的刺激针与皮肤垂直进针, 当针尖到达横突, 测量其插入深度并退针到皮下, 调节针尖方向, 将针尖穿过横突后再进针1cm, 待针尖穿过肋横韧带后, 可摸到相应阶段肋间肌收缩, 调整电流到0.3~0.6m A, 若仍收缩, 表明已经达到椎旁间隙, 回抽无气和血时可注入2~2.5mg/kg的0.5%罗哌卡因 (瑞典Astra Zeneca AB, 注册证号H20140763) 。若将刺激流调小发现肋间肌的收缩消失, 可调整针方向, 继续前进, 直至肋间肌收缩出现, 固定针, 测定和记录阻滞平面 (成功标志为温度或感觉减退阻滞平面>T3~T6) , 麻醉起效15min后进行全麻诱导。

1.2.2 全麻诱导:

咪达唑仑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0027) 2mg, 丙泊酚 (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10058) 1~1.5mg/kg, 舒芬太尼 (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54256) 1.5~1.8μg/kg, 维库溴铵 (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7267) 0.1mg/kg, 气管插管后给患者进行机械通气。

1.2.3 全身麻醉:

2组手术过程中均给予舒芬太尼、维库溴铵输注和丙泊酚恒速泵入, 保持心率和血压是术前的25%左右, MAP>110mm Hg, 用12.5~25mg的亚宁定 (德国NycomeddGmb H, 注册证号H20090715) ;若切皮后MAP增高, 追加0.2μg/kg的舒芬太尼;SBP<90mm Hg, 用5mg麻黄碱 (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1022412) ;心率<50次/min, 用0.5mg阿托品 (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50020044) 。手术结束前15min停止使用丙泊酚。对照组术前PCA泵舒芬太尼100μg, 氟比洛芬酯 (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1508) 150mg, 雷莫司琼 (潍坊坊子中狮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7955) 0.6mg加入0.9%的氯化钠250ml中, 背景流量为5ml/h, 自控给药量为1ml, 锁定时间为15min, 手术结束后打开PCA泵。研究组术前30min经椎旁注入15ml 0.375%的罗哌卡因, 再接电子输入泵250ml0.25%罗哌卡因, 背景流量为5ml/h, 自控给药量为5ml, 锁定时间为15min。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术后4、8、12、24h的Ramsay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在不同时间点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较对照组显著性偏低 (P<0.05) 。对照组24h时Ramsay评分显著性的高于4、8、12h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各时点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椎旁神经阻滞广泛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和乳腺癌手术, 但常应用于单次手术[1]。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较少[2]。椎旁间隙在肋骨头和肋骨颈之间, 脊神经穿过椎间孔, 分支形成较小的神经根, 通过交通支与位于肋间神经前侧的交感链相连[3]。胸椎旁神经阻滞能辅助麻醉药直接作用于单侧肋间神经, 产生一侧胸壁麻醉[4]。在乳腺癌手术中采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能阻滞乳房、胸壁等大部分的感觉神经, 减轻患者的疼痛, 对患者具有较好的镇静作用[5], 可以预防乳房切除后慢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6,7,8]。全身麻醉只能抑制大脑皮层边缘系统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心理应激, 稳定内分泌, 但不能完全阻断中枢传导, 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的应激反应、不良反应等[9]。两者联合使用不仅能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还能保留患者抗肿瘤的免疫功能。另有文献报道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手术中能明显的降低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等的几率[10], 这一研究结果与本文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乳腺癌手术, Ramsay评分相对较低较稳定, 无过度镇静现象, 具有较好的镇静作用,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在临床上值得推荐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乳腺癌手术对患者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92例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6例。研究组乳腺癌手术中采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 对照组乳腺癌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 分别在不同时间点观察2组患者的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在不同时间点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较对照组显著性偏低 (P<0.05) 。对照组24h时Ramsay评分显著性的高于4、8、12h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各时点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乳腺癌手术, Ramsay评分相对较低且稳定, 无过度镇静现象,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全身麻醉,乳腺癌手术,Ramsay评分,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Schnabel A, Reichi SU, Kranke P, 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paravertcral bldcks in breast surgery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ct trials[J].Br J Anaesth, 2010, 105 (6) :842-852.

[2]肖萍, 张蔚青, 肖炜, 等.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乳腺癌手术的麻醉及镇痛[J].浙江医学, 2012, 34 (19) :1509-1511.

[3]付强, 郑传东.开胸术后应用椎旁阻滞镇痛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学, 2012, 9 (4) :107-108.

[4]Schnabel A, Reichl SU, Kranke P, 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paraver-tebral blocks in breast surgery: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Br J Anaesth, 2010, 105 (6) :842-852.

[5]杨娜, 胡崇辉, 黄晓霞, 等.全麻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 2013, 18 (4) :586-587.

[6]陈莉丽.不同麻醉方法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D].长沙:中南大学, 2011.

[7]肖萍.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乳腺癌手术的麻醉及镇痛[D].杭州:浙江大学, 2012.

[8]崔江涛.乳腺癌根治术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恢复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 2015, 30 (7) :1039-1040.

[9]胡云娥.单纯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23 (4) :210-211.

胸椎旁神经阻滞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收集该院2015年1—12月的120例乳腺良性肿块需行乳腺区段切除手术的日间患者,其中乳腺囊性增生35例,乳管内乳头状瘤28例,乳腺纤维腺瘤54例,乳腺脂肪瘤3例,年龄20~45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喉罩全麻组(A组)、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组(B组)、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组(C组),每组40例,四组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ASA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的患者均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且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麻醉方法

B组患者在手术准备间行T5-6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平卧后给予实验量2%盐酸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21021161,批号201412)3 m L,5分钟后测定麻醉平面后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后硬膜外给予0.5%盐酸罗哌卡因(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763,100 mg/10 m L,批号:201504)10 m L,C组患者在手术准备间,超声引导下行T4-5胸椎椎旁阻滞,注入0.25%盐酸罗哌卡因20 m L,测定麻醉平面后入手术室。所有患者常规诱导全身麻醉,分别使用阿托品(国药准字H42020590,批号201412)0.5 mg,力月西(国药准字H20031037,批号201412)0.03 mg/kg,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4172,批号201412)0.2 ug/kg,顺式阿曲库胺(国药准字8209H6600,批号201412)0.1 mg/kg,依托咪酯(国药准字H32022379,批号201411)0.15 mg/kg,给予喉罩置入,术中泵注丙泊酚(国药准字H20030115,批号201411)和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199,批号201412)维持麻醉,根据血流动力学调整用药。B组患者在缝皮前5 min给予0.5%盐酸罗哌卡因5 m L。

1.3观察指标

1.3.1血流动力学观察诱导前、插管后、切皮、乳腺区段切除时和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

1.3.2术中全麻药物的使用量。

1.3.3术后镇痛效果使用VAS评分观察患者术后1 h,2 h、4 h、6 h,12 h,24 h的镇痛效果。

1.3.4术后不良反应术后拔管后发生恶心、呕吐、头晕时施行对症处理。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见下表。由表1可见,T1、T2时3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异,T3和T4时较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P<0.05)。由表2可见,H2、H3、H4、H5时较A组相比(P<0.01)。由表3可见,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在麻醉维持期间使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减少(P<0.01)。由表4可见,与A组、B组相比,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注: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3讨论

乳腺区段切除术以其具备的方便、经济、治疗彻底等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运用[1]。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喉罩全麻已经大量应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增加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延长患者的住院日期[2]。椎旁神经阻滞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入椎间孔的脊神经附近(椎旁间隙)从而阻滞该侧的运动、感觉和交感神经,达到同侧躯体麻醉效果的一种方法。与硬膜外神经阻滞比较,它仅阻滞手术侧躯体椎旁神经,对机体正常的生理影响轻微[3]。国外报道传统的椎旁神经阻滞失败率约10.7%~15%,并发症发生率约5%[4]。超声引导技术目前已广泛用于区域神经阻滞,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与以往的盲探穿刺的各种阻滞方法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5];国外也陆续报道了超声引导的椎旁神经阻滞的应用[6]。该文研究结果显示C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明显优于A和B组(P<0.01);B组和C组术后镇痛明显优于A组(P<0.01);C组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明显少于A和B组(P<0.05),这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7,8,9]。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应用于单侧乳腺区段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明显,术后镇痛好,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在女性单侧乳腺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为围术期寻找有效安全的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120例需单侧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凭静脉复合喉罩全麻组(A组)、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组(B组)、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组(C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在单侧乳房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术后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C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MAP(75.9±9.6)mm Hg、HR(72.2±4.8)次/min],明显优于A和B组(P<0.01);B组和C组术后镇痛明显优于A[术后2 h(2.3±1.4)分、术后4 h(4.8±1.0)分、术后6 h(7.3±1.5)分、术后12 h(8.0±1.3)分](P<0.01);C组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明显少于A和B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应用于单侧乳腺区段切除术,麻醉效果明显,术后镇痛好,安全性高。

关键词:超声引导,胸椎椎旁阻滞,乳腺区段切除,应用效果,术后镇痛,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杨正弦.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4):15-17.

[2]Miller RD.米勒麻醉学[M].第6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1671-1678.

[3]罗明丽.李小华.开胸手术后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止痛患者的护理[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2,25(3):264.

[4]Pace MM,Sharma B,Anderson-Dam J,et al.UltrasoundGuided 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ade: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J].Anesth Analg,2016,122(4):1186-1191.

[5]朱晨,秦再生,陶涛.超声引导下间隔平面胸椎旁阻滞联合TIVA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术后疼痛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37(18):1875-1880.

[6]Schnabel A,Reichl SU,Kranke P,et a1.Efficacy and safety of paravertebral blocks in breast surgery: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Br J Anaesth,2010,105(6):842-852.

[7]Sato M,Shirakami G,Fukuda K.Comparison of general anesthesia and 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breast cancer surger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ultrasound-guided 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 and local infiltration anesthesia:a retrospective study[J].J Anesth,2016,30(2):244-251.

[8]蔡增华,张在旺,王琪,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椎管阻滞联合喉罩通气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27(7):78-80.

胸椎旁神经阻滞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男性军人, 年龄17~29岁, 平均21.4岁。主要表现是:突然的腰部剧痛, 不能活动, 呈强迫体位, 有时腰部出现断裂感或“响声”, 第2天加重, 咳嗽、喷嚏、大声讲话均可使疼痛加重, 疼痛可向髋及下肢放射。查体时可见腰部僵硬、腰肌紧张、痉挛, 有时可见条索状肿块, 主动活动受限, 于俯卧位肌肉放松时可发现压痛点, 且足背屈试验及直腿抬高试验阳性。X线检查除外急性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损伤及椎体棘突横突骨折、急性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1.2 方法

1.2.1 患侧椎旁神经阻滞:

患者取患侧卧位或俯卧位, 体表定位:首先确定穿刺部位的腰椎棘突, 于腰3、4棘突水平常规消毒后, 于患侧距棘突尖旁开1.5~2.0cm处作局麻皮丘, 用带有标记的10cm长、7~9号腰麻针垂直刺入, 直至触及同侧椎板外侧, 一旦触及椎板, 移动套在针体上的标记至距皮肤1~1.5cm处, 退针至皮下且将针稍向外斜, 或将针平行向外移动0.5cm, 重新刺透横突间韧带, 进入椎间孔外侧的椎旁间隙。针尖沿椎板外侧缘进针超过椎板, 此时穿刺针标记刚好触及皮肤, 注气无阻力、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即可注药。注药后患侧向上侧卧40min, 尽量使药液沿脊神经根向椎间孔内扩散。由于腰神经粗大, 很容易触及并出现异感。该穿刺部位位于椎间孔阻滞术和腰神经丛阻滞术穿刺点之间。

1.2.2 治疗用药:

将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 (加芬太尼) 21例, 用药为0.25%利多卡因15ml、曲安奈德40mg (首次) 、维生素B1220mg、芬太尼20μg;对照组20例, 药物及剂量同观察组, 无芬太尼。治疗均为每周1次, 3周为一疗程, 自第2疗程始将曲安奈德减为20mg。

1.3 疗效比较

治疗一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 评定标准为症状消失为优, 大部消失或减轻为良, 无明显改善为差, 结果见表1。所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两组注药后起效时间、阻断疼痛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结果见表2。结果经t检验, P<0.01为差异非常显著。

注:两组间比较, *P<0.05。

注:两组比较*P<0.01。

2 结果

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24%, 对照组为90% (见表1) ,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阻断疼痛时间差异不显著 (见表2) , 但观察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 与对照组比较P<0.01,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果示:观察组有效率、镇痛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上述两组用药后无恶心、呕吐、尿潴留及呼吸抑制, 仅2例出现了一过性头晕, 未用药治疗, 休息后即好转, 可能与局麻药部分入血有关。

3 讨论

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导致急性腰扭伤多发生于新兵, 损伤的时间以冬季较多[1], 高峰期常出现于基础训练第2、第7周。受累肌群常包括骶棘肌下段、腰方肌、腰大肌等。由于该部位解剖结构、部位特殊, 且是脊椎屈、伸、侧弯等运动应力最集中的部位, 也是走、坐、站、跳等应力持重的部位, 抗暴力较弱[2], 故易发生损伤。

腰部椎旁神经阻滞穿刺靶点位于两腰椎间椎弓上下切迹形成的椎间孔外缘, 其前后分别为腰大肌和骶棘肌, 外侧腰方肌与腰椎间孔外侧平交的间隙即为穿刺点。注射后药液沿着骶棘肌、腰大肌和腰方肌组成的椎旁间隙扩散, 或一小部分经椎间孔进入硬膜外腔, 从而阻滞了损伤的疼痛。

神经阻滞疗法的作用机制为:大量的疼痛学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已经证实[3], 应用神经阻滞疗法治疗疼痛并不是“临时止痛”, 也不是“利多卡因药效为1h, 此后就不起作用, 减轻疼痛是暂时的……”, 其作用机制的内涵远远超出人们的主观推测, 其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阻断疼痛的传导。当机体受到伤害后, 伤害刺激可引起相应的疼痛, 该信息沿末梢感觉神经纤维上传至中枢而后下行, 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同时亦把运动神经信息传送到支配区域的血管、肌肉等组织, 从而出现血运障碍、肌痉挛、代谢异常而导致疼痛[4]。局麻药可阻断疼痛刺激经神经纤维向中枢传导, 从而出现镇痛作用。 (2) 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 即“疼痛-肌痉挛-缺血-疼痛”。恶性循环的结果是血管收缩、肌收缩、肌紧张, 从而引起局部缺血、组织缺氧、代谢产物蓄积、致痛物质增加, 应用神经阻滞疗法后, 阻断了恶性循环, 解除了上述病理改变, 使内环境趋于平衡。 (3) 改善血流状态。 (4) 神经阻滞疗法具有抗炎作用。

用药分析:本组治疗局麻药选用了利多卡因, 其特点是起效快、弥散广、穿透性强。维生素B12能参与体内胆碱蛋氨酸的合成及脂肪代谢, 是细胞合成核酸过程中的重要辅酶, 临床用于神经阻滞疗法取其对受损神经髓鞘有营养作用的特点。类固醇类药物可消除无菌性炎症, 减轻粘连。传统观念认为阿片类物质仅通过CNS发挥作用[5], 阿片样受体于脊髓后根神经节向脊髓后角及外周神经末梢两个方向扩散分布。局部损伤后, 随着阿片样受体的裸露及阿片样受体免疫活性细胞的汇聚, 外周阿片样受体被激活, 此时局部应用阿片类药可准确地与相应受体相结合, 产生镇痛作用, 而且能明显延长镇痛时间, 且在镇痛期间不影响感觉及运动神经。本文观察组加入芬太尼20μg, 从有效率到镇痛时间均优于观察组, 符合上述观点。

椎旁神经阻滞注意事项: (1) 穿刺时不能将针刺入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及神经内, 更不能将药物直接注入神经; (2) 进针要缓, 一旦出现异感要立即停止进针, 注药前适度退针; (3) 注药前要回抽以防误入血管, 注药5ml后要停止注药观察1min, 询问患者有无头晕、耳鸣等局麻药入血的症状, 如无此症状方可继续注药。椎旁神经阻滞术的特点: (1) 操作简单易行, 无需特殊仪器设备, 可广泛地应用于基层卫生单位而无需住院; (2) 止痛、疗效可靠, 疗效与穿刺技巧及准确度有密切联系; (3) 副作用小, 安全经济。

随着医学的发展, 尤其是现代麻醉学的飞速发展, 神经阻滞术正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以治疗某些疼痛 (痛症) 为目的, 扩大到手术室麻醉以外的领域, 被称为神经阻滞治疗, 即用药物阻断局部感觉神经纤维的传导功能、切断疼痛的恶性循环, 从而成为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且现在这种方法正在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军事训练中的软组织损伤, 重在预防。基层医务人员应经常监督检查训练设施和安全性能, 包括器械的设置和软垫固定等。必须规定在高强度, 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不少于10min, 包括颈、腰的屈伸运动和腰背肌的屈伸活动。在训练项目的安排上要由简到难、逐渐增加强度以免使腰背肌受累导致急性损伤。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椎旁神经阻滞术,治疗

参考文献

[1]张邵军, 王双声, 张春和.军事训练致运动系统损伤584例流行病学分析 (J) .武警医学, 2004, 18 (4) :218.

[2]陆裕朴, 胥少汀.实用骨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1039-1042.

[3]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疼痛学分册 (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35-38.

[4]李仲廉, 郑宝森, 王子千, 主编.神经阻滞学-100种神经阻滞术图谱 (M)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1.3-29.

胸椎旁神经阻滞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行肺叶切除术患者80例, ASA I~II级, 男47例, 女33例, 年龄40~78岁, 体重50~75kg, 术前无严重心、肺疾病, 肺功能检测无明显异常, 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 (G组) 和全身麻醉+胸椎旁神经阻滞组 (GP组) 。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室后取平卧位, 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 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置管深度为12cm, 并连接监护仪监测动静脉压。G组行全身麻醉, 丙泊酚靶控输注 (血浆靶浓度设为4μg/m L) , 静脉注射罗库溴铵6mg/kg、舒芬太尼0.3μg/m L/kg, 插入双腔气管导管, 纤维支气管镜定位, 接麻醉机行间歇正压通气, 吸入100%氧气。麻醉维持: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维持在1~3μg/m L, 瑞芬太尼0.1~0.3ng/m L。术中BIS值维持在35~45之间, 间断追加罗库溴铵。GP组在全麻诱导下, 选取术侧T4~T8位置作为穿刺点行椎旁神经阻滞并辅以标记, 在此胸椎棘突上缘旁开1.5~2.5cm作皮丘, 采用20号套管针经皮丘垂直刺向肋骨或横突, 待针尖遇骨质感后, 将针干向头侧倾斜45°, 即向内向下推进。若有阻力消失感则表明已突破韧带进入椎旁间隙, 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后单次注入0.5%罗哌卡因5m L。两组在手术结束前10min时接入静脉自控镇痛泵, 由舒芬太尼125μg/m L, 托烷司琼10mg稀释成100m L, 输注速度设置为2m L/h, 根据患者镇痛情况可自行按压。

1.3 监测指标

两组患者入室后静息状态 (T0) 、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 (T1) 、辅助患者转为侧卧位后 (T2) 、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后5min (T3) 、单肺通气开胸后20min (T4) 、手术结束拔除气管导管前 (T5) , 监测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进行疼痛评估, 静息状态下VAS评分≤3分表示无痛或有轻度疼痛, 若患者出现疼痛难忍需注射镇痛药物缓解时则表示镇痛失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组间比较采用 (±s) 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同组T0比较, ※ (P<0.05) ;与G组同时间点比较, ◆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术期循环变化

G组在各时间点及GP组在T1~T4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与T0比较, MAP值呈显著下降表现 (P<0.05) ;两组在T4时间点上, G组CVP值明显高于GP组 (P<0.05) , G组MAP值在T3、T4时间点上明显高于GP组 (P<0.05) 。见表1。

2.2 术后镇痛效果

术后24h、48h安静状态下疼痛程度, GP组低于G组, 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2。

注:两组术后2h 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术后24h、48h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3 讨论

全麻下胸部手术是危险性极高的手术之一, 开胸术患者术后大多数都会产生剧烈的疼痛, 如果术后镇痛效果不满意, 会再次加重患者机体发生应激反应[2], 术后疼痛不仅使患者潮气量减小, 呼吸频率加快, 还抑制患者做自发深吸气, 导致肺泡通气量不足;同时疼痛还可以抑制患者的咳嗽反射, 使气管、支气管内的分泌物不易排出, 严重者可导致肺段或肺叶不张。因此充分的术后镇痛是改善呼吸功能、防止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3]。一直以来, 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是胸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 但硬膜外阻滞影响血流动力学且有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因此, 为了减少此麻醉方法带来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尿潴留的发生, 本实验中采用全身麻醉联合TPVB是肺叶切除手术的一个不错选择[4,5]。胸椎旁间隙内神经包括肋间神经 (脊神经前支) 、后支及背侧支、胸交感神经链及其他交通分支结构, 局麻药注入胸椎旁间隙后, 能同时阻滞手术切口相对应的交感神经及肋间神经, 明显减轻开胸术后引起的内脏痛及胸壁疼痛[6], 虽然胸椎旁神经阻滞仅在术前阻滞一次, 但先于切皮前有效阻断了伤害性刺激的传入, 增强了静脉镇痛的效果。此操作技术可在超声下准确定位, 操作简单, 并且胸椎旁神经阻滞可在全麻后进行操作, 可减轻患者对穿刺的恐惧感与疼痛,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实验中, 两组在T1~T4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与T0比较, MAP值呈显著下降表现 (P<0.05) ;两组在T4时间点上, G组CVP值明显高于GP组 (P<0.05) , G组MAP值在T3、T4时间点上明显高于GP组 (P<0.05) 。因此, 全身麻醉与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相比, 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这可能与胸椎旁神经阻滞为单侧阻滞, 阻滞范围局限,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有关[7]。本研究中TPVB应用0.5%罗哌卡因完成, 因罗哌卡因镇痛效果较好, 维持时间较长, 且对术后静脉镇痛有增强作用。在本实验中神经阻滞的患者术后并未出现呼吸抑制, 加之罗哌卡因具有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的独特性, 对呼吸肌的影响更小, 对肺叶切除术患者的肺功能恢复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 在开胸手术前行胸椎旁神经阻滞预先镇痛有确切的辅助镇痛效果, 与单纯全身麻醉比较, 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操作简便, 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 值得在开胸手术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手术采用全身麻醉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应用对围术期循环的影响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80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 (G组) 作为对照组、与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组 (GP组) 作为观察组进行比较。结果:G组在各时间点及GP组在T1~T4时间点与T0比较, MAP有明显下降 (P<0.05) ;GP组T4时间点CVP值明显高于G组 (P<0.05) , GP组在T3、T4时间点上MAP值明显低于G组 (P<0.05) 。GP组术后24h、48h的疼痛程度均低于G组, 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肺叶切除术中应用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 不仅可有效的保证围术期循环的稳定, 同时又能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

关键词:全身麻醉,胸椎旁神经阻滞,肺叶切除术,围术期循环,术后镇痛

参考文献

[1]邓燕, 王建华.单纯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信管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9, 29 (11) :747-749

[2]张强华.全麻和硬膜外辅助在老年心功能低下患者术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 34 (1) :98-99

[3]Taylor R, Massey S, Stuart-Smith K.Postoperative analgesiain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y:the role of intercostals blockade[J].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 2004, 18:317-321

[4]任占杰, 马骏.胸椎旁阻滞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 2012, 40 (5) :3-5

[5]谭炎, 殷桂林, 胡建才, 等.持续肋间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对剖胸术后镇痛效果的对比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5, 19 (3) :4-6

[6]凌桂强.椎旁阻滞治疗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 26 (8) :122-123

胸椎旁神经阻滞 篇6

关键词:人工流产,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

人工流产时, 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不适, 或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因疼痛躁动、挣扎, 易造成子宫穿孔、吸宫不全、漏吸等并发症。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指手术时疼痛与局部刺激使手术者在术中或术毕出现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心律不齐、面色苍白、头晕、胸闷、大汗淋漓、严重者甚至出现昏厥、抽搐、血压下降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1]。

本中心采用1%利多卡因于宫颈黏膜与阴道黏膜交界处4.8点处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人工流产术, 可防止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孕早期人工流产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 年龄22~39岁, 孕周7~9周, 无禁忌症, 要求终止妊娠。依据人工流产前麻醉方法将其分A组、B组及C组, 各60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人工流产术前常规准备,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外阴, 铺消毒单, 阴道宫颈常规消毒后用宫颈钳钳夹宫颈, AB组稍上提宫颈, 暴露宫颈下唇及后穹窿, 再次用2%碘伏消毒宫颈下唇及后穹窿, 选择宫颈粘膜与阴道粘膜交界处4.8点或3.9点处, 每点用7号针刺进黏膜下0.5~1 cm, 回抽无血, 注入1%利多卡因5 mL, 1 min后开始手术;C组在不实施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

2 结果

C组出现下腹部腰骶部疼痛及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心律不齐、面色苍白、头晕、胸闷、大汗淋漓等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B两组 (P<0.05) ;且B组高于A组 (P<0.05) ;A组患者痛苦小, 无人工流产综合反应。见表1。

3 讨论

(1) 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可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反应。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是由于手术中对宫颈牵拉、扩张及负压吸引对宫壁机械刺激而引起的内脏迷走神经反射性增强所导致的[2]。子宫神经主要是由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纤维由腹主动脉前神经丛分出, 大部分在子宫旁形成骨盆神经丛, 骨盆神经丛中含有来自第II、III、IV骶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及向心传导的感觉纤维。子宫内口处神经分布最丰富, 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可阻滞支配宫颈及宫旁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向心的传导, 避免或减弱迷走神经兴奋的传出, 因而使人工流产中机械刺激引起的各种症状减轻或消失, 从而减少了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心动过缓是人流综合反应的重要变化, 宫颈旁神经阻滞对预防人流引起的心血管系统改变有显著效果。可提高人流术的安全性。

人工流产术前行宫颈旁神经阻滞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可解除患者的烦躁不安, 可使宫颈松弛, 易扩张, 能使手术顺利进行。缩短了手术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及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4,5]。

(3) 麻醉部位。宫颈旁4.8点处交感和副交感神组节较丰富, 此部位为注射点, 不易误入血管, 安全性较高, 效果好。

(4) 人工流产前用全身静脉麻醉, 效果虽好, 但必须有专业的麻醉师和相应的设备, 且有一定风险, 况且价格高, 采用酰胺类局麻药物利多卡因, 其麻醉作用较普鲁卡因强2~4倍, 麻醉范围大4倍, 具有起效快, 通透性强, 麻醉面广, 成功率高的特点[3]。

人工流产术是计划生育中对意外怀孕的一种补救措施。手术时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 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心律不齐、面色苍白、头晕、胸闷、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等人工流产综合反应, 术前用1%利多卡因进行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 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可使患者安静地配合手术, 且操作简单, 应运方便, 副作用小, 安全性高, 效果明显, 价格便宜, 值得基层医疗单位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 (第八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9:383-384.

[2]吴孟枝.宫颈旁神经阻滞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反应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 25 (7) .

[3]李艳.宫颈神经阻滞麻醉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中国健康月刊 (学术版) , 2011, (12) .

[4]陈梁.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在绝经后取环术中的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08) .

胸椎旁神经阻滞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据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择期进行开胸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 均属于ASA分级中的Ⅰ~Ⅱ级, 根据麻醉方法的差异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两组各30例, 其中对照组中有18例男性, 12例女性, 患者年龄为32~80岁, 平均 (54.3±7.2) 岁;患者体质量为47~87 kg, 平均 (69.7±10.4) kg, 其中肺癌12例, 食管癌18例。实验组中有19例男性, 11例女性, 患者年龄为33~78岁, 平均 (53.9±7.8) 岁;患者体质量为45~88 kg, 平均 (70.1±9.6) kg, 其中肺癌13例, 食管癌17例。两组患者术前均无凝血功能障碍, 皮肤无溃损及感染, 并且也无严重的心、肺疾病, 所有患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均建立静脉输注通路, 并对患者的心电图、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护。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法, 步骤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麻醉药物为1.5~2 mg的异丙酚, 3μg/kg的芬太尼, 0.1 mg/kg的维库溴铵, 麻醉诱导后根据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采用微泵进行异丙酚注入, 并根据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情况进行芬太尼的追加, 在距手术结束还有20 min时停止异丙酚的注入。当患者术后恢复自主呼吸, 且呼之有反应后进行拔管, 待患者完全苏醒后将患者送回病房。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复合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在全麻诱导之前, 对患者的胸T4~5椎间隙中点外侧约2.5 cm处进行穿刺, 常规消毒铺巾后, 用1%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 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垂直进针, 当观察到相应的肋间肌发生收缩, 且回抽无血和气体后, 代表针尖进入椎旁间隙, 这时可将0.5%的罗哌卡因注入, 剂量为2 mg/kg, 记录阻滞起效时间, 30 min后进行全身麻醉诱导, 方法同对照组[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1.3 临床观察指标:

(1) 观察并记录患者诱导前, 切皮后5 min、30 min, 术毕及术后1 d的皮质醇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 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 (2) 观察并记录患者诱导前, 切皮后5 min、30 min, 60 min及术毕的心率、血压变化; (3)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芬太尼及丙泊酚的用量; (4)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恶心呕吐、烦躁等的发生率; (5) 采用VAS的方法, 观察并记录患者静息状态及咳嗽时的疼痛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15.0) 实施相关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其中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比较, 用 (±s) 表示, 采用χ2检验方法进行计数资料的比较, 用 (n, %) 表示, 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皮质醇及血管紧张素Ⅱ含量:

切皮后的不同时间内, 实验组的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0 min及术后1 d, 实验组的皮质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心率、血压情况:

麻醉诱导后, 实验组的心率及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实验组的心率、血压更加平稳,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烦躁、苏醒时间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芬太尼用量为 (1.6±0.4) μg/ (kg·h) , 丙泊酚用量为 (4.5±0.9) mg/ (kg·h) ;对照组患者的芬太尼用量为 (2.8±0.8) μg/ (kg·h) , 丙泊酚用量为 (5.9±1.0) mg/ (kg·h) ,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实验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烦躁发生率分别为6.7% (2/30) 、6.7% (2/30) ;对照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烦躁发生率分别为23.3% (7/30) 、26.7% (8/30) ,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为 (48.6±15.7) min, 对照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为 (31.4±10.3) min,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VAS评分比较:

在静止及咳嗽状态时, 实验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椎旁神经阻滞是较常用的麻醉方法, 麻醉方法好, 且对机体的影响小[3], 与单纯全身麻醉方法比较, 其有以下几点优势: (1) 手术应激反应小。开胸手术属于比较强烈的应激性刺激, 患者的耐受性较差, 而椎旁神经麻醉能降低应激程度, 从而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4]。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的皮质醇及血管紧张素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说明了减少了机体的应激反应。 (2) 稳定血流动力学。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 椎旁神经阻滞能够减少因手术刺激而引起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同时也能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5]。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的心率、血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说明岂能促进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3) 减少麻醉镇痛药物的剂量。与全麻比较, 全麻与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麻醉能减少麻醉药物和镇痛药物的应用剂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的丙泊酚及芬太尼的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说明复合麻醉能较少药物用量。 (4) 患者术后苏醒快。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说明复合麻醉能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5) 术后镇痛效果好。不管是静息状态还是咳嗽时, 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说明复合麻醉镇痛效果良好, 有效的镇痛能够预防感染及肺炎的发生, 有利于患者的早起恢复。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综上所述, 开胸手术中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应用椎旁神经阻滞效果显著, 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及并发症, 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因而, 是一种较好的麻醉镇痛方法,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择期进行开胸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麻醉方法的差异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两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复合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方法, 比较两组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 麻醉诱导后, 实验组的心率及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不同时间内, 实验组的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术后30 min及术后1 d, 实验组的皮质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的芬太尼及丙泊酚的用量、清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患者的烦躁、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在静止及咳嗽状态时, 实验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复合椎旁神经阻滞效果显著, 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椎旁神经阻滞,全身麻醉,开胸手术,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建华, 马曙亮, 顾连兵.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3, 29 (1) :31-34.

[2]朱步銮, 柏红, 孙小娟.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13, 27 (17) :1736-1737.

[3]黄辉, 周赞宫, 宋建防, 王明山, 尹燕伟, 王世端.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8, 31 (3) :193-195.

[4]徐江慧, 张军, 梁伟民.全麻与全麻复合单次胸椎旁阻滞应用于开胸手术的比较[J].复旦学报 (医学版) , 2010, 37 (3) :289-292.

上一篇:创新思维与方法下一篇:社保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