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损失

2024-10-05

投资损失(通用6篇)

投资损失 篇1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而变动,在被投资单位进行期末收益(以各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后的收益)汇总后,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损益,并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使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应享权益保持一致。当前,对投资损失尤其是大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投资损失的会计处理,存在着各种争议。现举例说明。

例:A公司持有B公司30%的股权,采用权益法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2007年12月31日,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其中投资成本100万元、损益调整20万元;长期应收款(无收回计划也不打算收回)的账面价值为30万元。2007年度,B公司发生巨额亏损,以可辨认净资产等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后的净亏损为530万元。2008年度,B公司以可辨认净资产等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后的净利润为70万元。A公司应分担的投资损失=530×30%=159(万元)。

方法一:A公司2007年末相关会计处理:借:投资收益150万元;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50万元。此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30万元,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为30万元,备查簿中未确认投资损失为9万元。

2008年度相关会计处理:应享有的投资收益=70×30%=21(万元);实际确认的投资收益=21-9=12(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2万元;贷:投资收益12万元。2008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8万元,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为30万元。

方法二:2007年末相关会计处理:借:投资收益150万元;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20万元,长期应收款减值准备30万元。2007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0,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也为0,备查簿中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为9万元。

2008年度相关会计处理:应享有的投资收益=70×30%=21(万元);实际确认的投资收益=21-9=12(万元)。借:长期应收款减值准备12万元;贷:投资收益12万元。

2008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0,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为12万元。

方法三:2007年末相关会计处理:借:投资收益150万元;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20万元,长期应收款30万元。2007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0,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为0,备查簿中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为9万元。

2008年度相关会计处理:应享有的投资收益=70×30%=21(万元);实际确认的投资收益=21-9=12(万元)。借:长期应收款12万元;贷:投资收益12万元。2008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0,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为12万元。

以上三种会计处理方法的共同点在于确认的投资损失额度相等,都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之和为限。所不同的是,第一种会计处理不涉及“长期应收款”科目,而后两种会计处理均以不同方式冲减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究竟是否应该冲减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上例中长期应收款的经济性质。该款项的清收没有明确的计划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期间难以收回,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该债权实质上构成长期股权,所以投资损失的确认应将此类实质上构成净投资的长期权益考虑在内。既然投资损失的确认已经将长期应收款涵盖在内,那么在会计处理上就应该相应冲减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而不是以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为限继续冲减账面价值已为0的长期股权投资(方法一),那样只会造成这两个账户的账实不符。由此可见,后两种处理方法较第一种更为合理,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也明确建议冲减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

但长期应收款账面价值的冲减有两种方法———直接冲减和通过备抵账户冲减,即后两种方法所示。二者之中哪一个更符合该事项的本质呢?如果从谨慎性原则角度出发,应该倾向于通过备抵账户冲减,但在该事项中亏损并不能仅仅看成是长期应收款出现减值的迹象,而是债权人企业对债务人企业的一种资金支持,是一种财务资本,实质上构成对债务人企业的净投资,应作为长期权益看待,因而其账户性质类似与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时,按持股比例确认应分担损失,直接减记长期股权投资。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为0时仍有应负担的损失,自然应比照长期股权投资的账户处理方法直接减记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而不是仅仅提取长期应收款减值准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应收款项的减值准备可以转回,而长期权益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第二种会计处理仍然是将长期应收款看成普通的应收项目,同样不符合长期应收款的本质。而最后一种会计处理方法———直接减记账面价值,看似过于草率,其实更能反映上例中长期应收款的经济性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直接减记长期应收款账面价值的会计处理方法更为合理。○

投资损失 篇2

字体[大 中 小]

事项名称:企业股权(权益)性投资损失专项申报(事先备案类)

办理条件: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和沪国税所[2011]101号文件规定。

办理时限:

分局七个工作日。

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和沪国税所[2011]101号。

企业申报时限:

企业应在企业所得税纳税年度的次年3月31日前(先于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将资产报损

申报材料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备案。

报送资料:(需制作相关报送资料目录,由客户端直接打印)1.上海税务网下载的《上海市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专项申报客户端(2011版)》和纸质《股权(权益)性投资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申报表》(需由客户端直接打印);

2.对外投资的协议书(合同)、被投资单位公司章程、验资报告复印件;

3.股权(权益)性初始投资、追加投资的相应投资凭证和股权(权益)性投资明细账户复印

件;

4.股权(权益)性投资损失已记入损益的记账凭证复印件;

5.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共同签名证实有关投资(权益)性损失的书面

声明;

6.董事会等权力机构决议或上级公司批复或由董事会、上级公司授权的部门的批复(国有企业还需提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或由其授权的部门的批复)原件;

7属于被投资企业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或撤销、吊销营业执照、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失踪等,应提供下列证据:

(1)以下证据之一:

a.被投资企业破产公告、破产清偿文件;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吊销被投资单位营业执照文件;

c.政府有关部门对被投资单位的行政处理决定文件; d.被投资企业终止经营、停止交易的法律或其他证明文件;

(2)资产清偿证明(若上述事项超过三年以上且未能完成清算的,应出具被投资企业破产、关闭、解散或撤销、吊销等的证明以及不能清算的原因说明)。

8.税务机关需要的其他材料。

投资损失 篇3

我和何某在2014年7月大学毕业后,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决定通过向亲友筹借和向银行贷款等方式,各自投资60万元开了一家销售汽车零配件的商店,并签订了一份《创业合伙协议》,明确利润共享、风险共担。后因经营不善等原因,商店亏损日益加剧。一个月前,何某为补偿自己的投资损失,在我外出办事时,雇来卡车,偷偷将价值23万余元的库存商品搬走,低价出售并占有货款 。事发后,何某拒不认错,并以其处理的是自己的财产而拒绝承担责任。请问:何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读者:黎春莉

黎春莉读者:

何某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首先,何某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指行为人使用非法手段对他人所有的财物行使事实上的占有、使用、收益或处分权,从而侵犯他人对财物所有权的正常行使。本案中,一方面,何某所占有的是属于“他人所有的财物”。虽然何某已经投资,但该投资已经通过合伙转化为全体合伙人的共有资金。全体合伙人利用合伙投资所购买的财产,自然也就成了全体合伙人的共有财产。即何某的投资以及以此所购买的用于销售的商品,已不再属于其个人。另一方面,何某的目的非法。根据法律规定,合伙人之间实行的是风险共担、赢利共享的机制。就合伙亏损所产生的债务,也是首先以合伙共有财产清偿,不足部分则由合伙人以私人财产承担连带责任。何某擅自变卖共同财产受偿,无疑是为了让自己独自占有合伙财产,以期转嫁责任、规避自身风险。同时,鉴于合伙人对每一项合伙财产都享有同等、全面、全部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何某未经你同意而擅自搬走、变卖,明显是对你权利的侵害,即具有非法性。其次,何某已实施秘密窃取行动。再次,本案已达追诉金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何某的涉案金额达23万余元,明显已超出了追诉起点。

江西 颜沐

可供出售债券投资减值损失的确定 篇4

一、判断减值测试时可供出售债券投资公允价值是否能够可靠计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包括下列各项: (1) 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2) 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 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3) 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 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 (4) 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5) 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 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6) 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 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 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 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 或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提高, 担保物在其所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 所处行业不景气等; (7) 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8) 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 (9) 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根据以上条款, 可以判断出可供出售债券投资存在减值迹象时, 会带来两种后果:其一是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持有的债券仍然存在活跃的市场, 可以继续以公允价值进行交易, 但其公允价值急剧下跌;其二是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持有的债券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此时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

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对于以上两种结果应当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第一种情况下, 可供出售债券投资仍然存在活跃市场, 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此时仍然符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条件, 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第二种情况下, 由于债券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其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 则企业可以将该债券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按照相关规定计提减值准备。

二、减值测试时可供出售债券投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减值测试时可供出售债券投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 则应采用摊余成本和可收回金额孰低的方式计提减值准备, 确认减值损失;减值迹象消失, 可以重新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1. 选择可收回金额的原由。

可供出售债券投资减值损失的确定基础之所以选择可收回金额, 而不是选择可供出售债券投资减值测试时的公允价值, 是债券变现的客观要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 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是指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对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 且企业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事项。这一规定表明, 确定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时, 不应以减值测试时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标准, 而应以可收回金额为依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 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

2. 选择摊余成本的原由。

由于可供出售债券投资采用公允价值进行日常的后续计量, 因而在减值测试时可供出售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中包含了取得该债券后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 减值测试前的账面价值体现了上一期期末的公允价值, 这一公允价值可能存在着市场估价的偏差或水分, 公允价值的急剧下跌不能排除“价值回归”的因素。在减值测试时应剔除这一因素的影响, 应考虑此时债券的实际投资成本, 即债券在减值测试时的摊余成本, 而不是债券在减值测试时的账面价值, 将债券可收回金额低于摊余成本的部分确认为减值损失。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 债券的摊余成本, 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 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具体来说:债券摊余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某债券 (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某债券 (利息调整)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某债券 (应计利息) 。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例1:红星厂20×7年7月1日购入海洋公司当年1月1日发行的票面利率8%、面值48 000元的3年期债券。红星厂共付款52 118元, 其中, 债券买价50 000元、债券上半年利息1 920元 (48 000×8%×6÷12) 、经纪人佣金198元。该债券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付息, 到期一次还本, 经测算实际利率为6%。红星厂对该项债券投资既不准备近期变现, 也不准备持有至到期, 因此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核算。7月5日, 红星厂收到海洋公司第一期利息1 920元存入银行。12月31日, 红星厂对海洋公司债券计息, 当日海洋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为49 891元。次年6月30日, 红星厂对海洋公司债券计息, 并收到购入后的第二期利息。同时发现海洋公司因投资决策失误, 发生严重财务困难。当日, 该债券公允价值下降为28 500元, 如果当日出售, 则还需发生交易费用200元;如果继续持有,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28 100元 (只能收到部分本金和利息) 。此时, 符合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减值迹象的第一种情况, 故对其进行减值测试。具体见下表 (单位:元) :

注: (1) =48 000×8%×6÷12=1 920 (元) ; (2) =50 198×6%×6÷12=1 506 (元) ; (3) =1 920-1 506=414 (元) ; (4) =50 198-414=49 784 (元) ; (5) =Max[ (28 500-200) , 28 100]=28 300 (元) ; (6) =49 358-28 300=21 058 (元) 。

根据上表可知, 红星厂20×8年6月30日确认的可供出售债券投资的减值损失为21 058元, 它是当日可收回金额28 300元与摊余成本49 358元的差额, 是投资的实际减值损失额。

三、减值测试时可供出售债券投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

存在减值迹象时, 对于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的可供出售债券投资,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 企业可以将可供出售债券投资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改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并采用账面价值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孰低的方式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例2:接例1, 20×8年12月31日, 海洋公司因采取有力措施, 财务状况有根本好转, 减值迹象消失。红星厂持有的海洋公司债券公允价值上涨为49 000元。红星厂20×7年7月1日购入海洋公司债券以来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 20×7年7月1日购入债券时: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海洋公司债券 (成本) 48 000元、———海洋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 2 198元, 应收利息1 920元;贷:银行存款52 118元。

(2) 20×7年7月5日, 红星厂收到海洋公司第一期利息1 920元存入银行时:借:银行存款1 920元;贷:应收利息1 920元。

(3) 20×7年12月31日, 计息。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48 000×8%×6÷12=1 920 (元) , 实际利息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48 000+2 198) ×6%×6÷12=1 506 (元) 。借:应收利息1 920元;贷:投资收益1 506元,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海洋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 414元。

计息后, 海洋公司债券的摊余成本为49 784元 (48 000+2 198-414) , 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海洋公司债券 (成本) ”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海洋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 ”两个明细科目的余额之和。

(4) 20×7年12月31日, 海洋公司债券公允价值为50 114元, 账面价值为49 784元 (50 198-414) , 升值330元。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海洋公司债券 (公允价值变动) 330元;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30元。

(5) 20×8年6月30日, 计息。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48 000×8%×6÷12=1 920 (元) , 实际利息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48 000+2 198-414) ×6%×6÷12=1 494 (元) 。借:应收利息1 920元;贷:投资收益1 494元,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海洋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 426元。计息后, 海洋公司债券的摊余成本为49 358元 (48 000+2 198-414-426) 。

(6) 20×8年6月30日, 进行减值测试。海洋公司债券可收回金额=Max[ (公允价值-处置费用) ,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Max[ (28 500-200) , 28 100]=28 300 (元) 。海洋公司债券减值损失=摊余成本-可收回金额=49 358-28 300=21 058 (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21 058元,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30元;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海洋公司债券 (公允价值变动) 21 388元。

计提减值准备后, 海洋公司债券账面价值为其可收回金额28 300元[48 000+ (2 198-414-426) - (21 388-330) ]。具体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海洋公司债券 (成本) ”明细科目借方余额为48 000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海洋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 ”明细科目借方余额为1 358元 (2 198-414-426)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海洋公司债券 (公允价值变动) ”明细科目贷方余额为21 058元 (21 388-330) 。

(7) 20×8年12月31日, 计息。应收利息为自7月1日至12月31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实际的利息收益应按取得该债券时的实际利率6%和截至目前的摊余成本 (内在摊余成本) 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 (减值损失) 计算。应收利息=48 000×8%×6÷12=1 920 (元) ;实际利息收益= (48 000+2 198-414-426-21 058) ×6%×6÷12=849 (元) 。借:应收利息1 920元;贷:投资收益849元,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海洋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 1 071元。

投资损失 篇5

第一节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

第一条为强化XX投资信用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担保业务的风 险处置力度,提高对风险项目控制、保全、追偿的决策和执行能力,最大限度地 降低担保风险损失,公司成立风险处置委员会。

第二条公司风险处置委员会一般由分管风险管理的副总经理、分管业务的 副总经理、公司监事、风险管理部负责人、财务部负责人、审核部负责人、担保 部负责人、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等组成。根据风险处置项目的不同情况,委员会 具体人员组成由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确定。

风险处置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风险管理部承担。第三条风险处置委员会职责具体如下:

(一)决定风险项目(关注类以上风险)处置预案;(二)决定风险项目催收、代偿、追偿操作方案和调整方案;(三)决定风险处置过程中的其他应急措施;

(四)决定追偿中止(终止)、报请损失、核销等相关事宜;(五)确定风险处置相关人员的工作调度安排;(六)决定有关风险处置工作的奖惩措施。

第四条风险处置会议由风险处置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召集。参加人员包括 风险处置委员会全体委员,必要时请董事长、总经理及项目经理等相关人员参加。紧急情况经董事长或总经理同意,可召开临时会议,由公司领导及风险管理部负 责人、财务部负责人、审核部负责人、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等不少于4人参加。

风险处置会议决议经参会人员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报董事长批准后执行。董事长为风险处置决议的审批人。

为提高风险处置工作效率,对代偿额100万元以下的风险项目,其风险处置 预案、追偿方案,可釆用简化程序,由风险管理部审核后直接报公司董事会审批。风险处置会议由风险管理部记录并负责落实会议精神。

第五条参会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应严格执行会议议定事项,不得向风险项 目单位和相关单位、个人泄漏会议秘密和其他不利于公司实施风险处置的信息; 除非会议要求,不得向无关人员和单位透漏风险处置信息。

第六条相关人员职责分工如下:

(一)风险项目代偿前的相关风险化解、风险处置工作,以项目经理A、B角 为主完成,风险管理部主审;

(二)代偿后的追偿及对债务人的管理工作,由风险管理部负责,业务部门(分公司)项目经理A、B角配合。但与债务人的日常联系、督促还款工作,仍由

项目经理A、B角负责;

(三)有代偿项目或逾期项目达两户的A角应暂停开展新担保业务。上述项 目的B角应优先保证风险项目的处置工作;

(四)代偿项目达两户以上的项目经理A角应暂停开展除在保项目跟踪以外 的所有担保业务;

(五)上述人员开展业务的限制由风险处置委员会根据追偿进展等情况决定 解除。

第二章担保逾期

第七条在贷款到期前一个月内,项目经理须实地调查一次,提前通知被担 保人做好还款准备,督促被担保人尽早沉淀还款资金,并确认被担保人是否具备 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

第八条如果确认被担保人在担保到期日还没有还款能力或没有还款意愿 的,公司应立即进入风险处理程序。由业务部门牵头、项目经理A、B角负责在两 曰内草拟制订出下列方案:

(一)风险化解方案。釆取一切积极、必要和有效补救措施督促被担保人按 时归还担保贷款;

(二)风险处置方案。对可能发生的逾期、代偿等风险提出应对处置建议,并做好对抵、质押物进行处理和诉讼的准备。

上述方案经风险管理部审查后,风险处置委员会三日内做出审批答复,交由

项目经理A、B角实施。

第九条在担保项目发生逾期后,应在三日内向被担保人发出不定期催告书 面通知,督促被担保人尽快归还逾期贷款本息。

第三章担保代偿

第十条担保贷款到期后,借款人没有归还贷款的,公司应按照《保证合同》 等有关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自己的代偿责任,以维护公司的担保信誉。但 贷款银行应向公司提供下列文件以供代偿前的核查:

(一)借款合同;(—)借款借据;(三)保证合同;

(以上三项可提供加盖贷款银行公章的复印件)

(四)借款人没有还款的证明文件(借款人签收第5项文件并承认欠款事实的,此项可略);

(五)贷款逾期催收函(附借款人签收回执);

(六)借款人账户内存款佘额和到期前十曰的收到情况;(七)通知公司代为偿还借款的公函。

第十一条公司收到贷款银行要求代偿的通知后,应按下列程序进行审查批

准:

(一)项目经理受理

项目经理应对担保逾期项目进行初步审查,并提出初审意见,主要内容应包

括:

1、借款到期未归还的事实是否真实,借款人所欠本金与利息数额是否准确;

2、重新评价项目可行性;

3、借款使用情况,确认协议各方是否严格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如银行贷 款资金全部及时到位,是否设置了可以抵扣代偿金额保证金等措施;

4、项目是否存在欺诈行为,如企业与银行经办人串通骗取担保机构的担保,用担保贷款归还银行的逾期贷款等行为;

5、借款催收情况;贷款银行对该笔贷款的态度及配合意愿等;

6、借款人未还款的原因分析;

7、借款人生产经营状况、资产状况;

8、反担保措施及现状;

9、代偿与追偿的建议;

10、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二)业务部门(分公司)负责人审查、报公司分管业务副总经理批准后,将报 告及相关资料移交风险管理部。

(三)风险管理部审查

风险管理部根据项目经理报送的资料和初审意见,具体承办代偿和追偿等风 险管理工作。

1、风险管理部就下列方面提出意见:(1)(2)(3)(4)初审意见中事实陈述(1、3、5、7、8)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初审意见中分析、评价与论证(2、6)的充分性和客观性; 初审意见中建议(9)可行性;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2、风险管理部就下列方面提出明确法律意见:(1)重新评价借款与担保的合法性;(2)(3)判断是否符合代偿条件; 判断是否具有免责事由;

⑷提出追偿方案

(四)风险管理部负责人审查后,报公司分管副总经理签署审批意见后,报风 险处置委员会研究和审批。

(五)公司董事会审批。

(《项目代偿审批表》格式见附件一)

第十二条公司董事会审批同意后,由项目经理A角负责办理具体代偿手续,并取得贷款银行关于公司已承担保证责任并享有追偿权的确认函(见附件二)和关

于借款人债务责任转移的通知函(见附件三)。

第十三条公司代偿后,须立即书面通知被担保企业,由项目经理负责送达 追偿通知(见附件四)并取得被担保企业签收回执,同时代贷款银行送达债务责任 转移通知函。

若被担保企业不按要求出具上述书面债务确认文件的,应釆用公证送达等方 式取得。

第四章代偿项目的追偿 第十四条代偿项目的管理

(一)代偿后的追偿及对债务人的管理工作,由风险管理部负责,业务部门该 项目的项目经理A、B角配合。

(二)发生代偿后,要对被担保企业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的实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被担保企业财务状况和预期状况,重新检查反担保措施。根据代偿项目的性 质和严重程度,每个代偿项目要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要一户一策,对症下药,重点突破,确保措施有效。

(三)建立代偿项目风险报告制度,及时监控代偿资金总量及风险转移的情 况,定期反映代偿项目的动态情况。

第十五条代偿项目的追偿

代偿项目追偿应坚持“及时快捷、认真高效、抓住要害、宽严并济”的原则。在具体追偿方式的选择上,可根据各代偿项目的实际情况,考虑从以下方式中组 合:

(一)与被担保人重新制订还款计划并监督其严格执行。(二)向反担保人追索.被担保人在履行期限内未向公司偿付款项的,公司即应 向反担保人主张反担保债权,并送达书面通知(见附件五)。

(三)转移债务,保全债权。如债务人有其他效益较好的关联企业,应设法将债 务转移给债务人的其他关联企业,使公司的债权先得到保全,以后再选择机会进行 处理。

(四)变更反担保,增加抵押物价值。

(五)债权转股权及债权重组。经评估后若确认债务人或其关联企业的股权是 有价值的,可以釆取“债权转股权”的方式来保障公司的利益。但持有的股应尽 可能进行转让,回收观金。

(六)以资抵债,减少损失。但要注意用以抵债的资产应该是有价值的、容易 变现的。

(七)行使抵押权。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物所 得的价款受偿;协议不成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行使质押权。与出质人协商以应受清偿的债权额作为价款之一部分或 全部,取得质物的所有权;依法拍卖或变卖质物,公司可自己行使质权,也可以 申请法院执行。

(九)依法起诉。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但也是要最后才考虑的手段。考 虑到起诉行方程序复杂,耗时长久,在起诉前,须慎重权衡以下情形后方可实施:

1、债务人主观有意逃废债务;

2、债务人有多重逾期债务或潜在逾期债务,面临多个债权人争夺有限资产 的局面;

3、债务有可执行资产,或有望通过法律措施发现其可执行资产;

4、债权债务关系不明确,希望通过法院司法裁定予以明确。第十六条代偿项目的诉讼(或仲裁)(一)申请支付令

被担保企业承认欠款事实并承诺了还款期限,但期限届满未还款,也未对还 款责任与数额提出任何异议,公司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待支付令异议期(十五日)期满后,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财产保全

被担保企或反担保人存在或可能出现资产贬损、流失、被隐匿、被转移或被 多个债权人分割等情况的,公司应在诉讼前或诉讼中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项目经理与风险管理部应积极查找可保全的财产线索,尽可能地选择流动性 强、保值性好,易变现处理的财产,申请人民法院予以查封(或预查封)、扣押或

冻结。

(三)起诉(申请仲裁)、审理与裁判

项目经理协助风险管理部进行必要的调查取证后,由风险管理部法律人员撰 写起诉状,准备证据材料与证据清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或根据合同 中的仲裁条款申请仲裁。

一般情况下应由风险管理部法律人员出庭参加诉讼。人民法院主持调解且公 司需作出重大让步的,由公司负责人与风险管理部法律人员共同参加。

风险管理部法律人员应在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争取尽快结案(裁判文 书生效)。结案后,应作出结案报告,报公司领导审阅。自立案之曰起三个月未结 案的,应提出诉讼进展报告。

(四)执行

裁判文书生效后,负有履行义务的被告未在指定期限内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 义务的,公司应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中需与被执行人就财产折价进行协商或执行和解的,由风险管理部法律 人员提出具体方案,报公司风险处置委员会、董事会审批。

执行终结后,风险管理部法律人员应作出追偿终结报告,报公司领导审阅。第十七条分公司在省公司的领导和督促下,具体承担对其辖区内的代偿项 目进行追偿的责任和义务,当地财政和有关职能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

第五章担保损失

第十八条代偿项目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确认为担保赔付损失:

(一)被担保企业或反担保人仍在经营,但因受重大不利因素的影响,已三年 以上不能归还其欠省公司的各项借款,且没有其他还款保证的;

(二)发生代偿后,通过诉讼、仲裁程序,并经强制执行或被担保企业依法宣 告破产进行清算,被担保企业仍不能归还所欠省公司的各项借款,而反担保人经 核查认定也无能力代其偿还所欠债款的。

第十九条担保损失的确认及审批程序:

(一)风险管理部出具资产损失报告,并附详细报损资料,风险管理部法律人

员对报损项目出具法律意见,风险管理部负责人签署意见;(二)公司分管领导审批;(三)公司风险处置委员会审批;(四)公司董事会审批;

(五)报省行政事业资产集团有限公司审批

担保损失核销后,并不意味着追偿工作的结束。对于报损项目,应釆取“账 销债留”的方式,继续保留对债务人的追偿权。同时要釆取严格控制的保密措施, 任何人不能通知债务人公司债权的核销情况。

项目经理A、B角及风险管理部要关注项目企业的后续发展情况,注意保持追 偿债务的法律时效。一旦出现转机,要及时釆取相应的追偿措施。

第六章信用记录

第二十一条风险管理部应登记受保企业不良信用记录,对发生过欠息、逾 期、代偿及损失等不良信用行为的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公司风险管理部负责解释和修改。

投资损失 篇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及其有关规定,现就企业股权投资损失所得税处理问题公告如下:

一、企业对外进行权益性(以下简称股权)投资所发生的损失,在经确认的损失发生年度,作为企业损失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一次性扣除。

二、本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本规定发布以前,企业发生的尚未处理的股权投资损失,按照本规定,准予在2010年度一次性扣除。

特此公告。

上一篇:井下矸石下一篇:书籍装帧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