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管理

2024-10-13

护理教育管理(共12篇)

护理教育管理 篇1

护理行业是高风险、高责任的服务行业, 一旦发生护理缺陷或事故, 就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痛苦。同时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及医学技术的局限性, 还有服务对象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风险无处不在。有效回避护理风险, 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 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服务, 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

1 护理风险因素

1.1 法律意识淡薄

护士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的风险表现为越权操作, 擅自更改、错误执行医嘱等。由于护士忙于应付各种常规治疗, 不能完全做到及时记录, 甚至关键的内容漏写;不能体现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的专科特点。

1.2 护理工作制度贯彻不力

不严格执行制度和操作规程, 不按时巡视病房, 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致用错药物, 抽错化验标本。对危重、意识丧失患者未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而发生坠床、压疮、烫伤等;对药物剂量不清楚、换算错误导致用药不准确和失误。

1.3 工作程序设置不合理

工作安排缺乏合理性或各班内容不具体, 导致在工作中注意力涣散、判断失误而出现护理缺陷。护理人员缺编会造成护理的负荷增大, 容易产生身心疲劳综合征, 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行为变慢、工作质量下降。

1.4 护士因素

护理人员素质低、工作作风不严谨, 不能严格执行医嘱最终导致严重后果;因家庭与工作的多重压力, 造成护士身心疲劳、精神紧张或思维迟钝。个别护士缺乏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 服务理念滞后。

1.5 患者因素

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 患者不合作可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安全执业;患者个体差异, 如高度过敏体质患者;许多人对自己要花钱看病感到不适应, 心理承受能力低, 常因收费问题引起纠纷。

1.6 工作环境及设备因素

医院环境及设备落后加重了护理的职业风险, 如:地面湿滑可致患者跌倒, 噪声分贝太高影响患者休息, 医院环境管理杂乱无章, 影响患者的舒适和康复, 老年人和小儿未加护床栏, 容易坠床而致摔伤, 医疗设备陈旧, 检查出现误差, 有潜在的风险。

1.7 护理管理因素

业务学习及操作培训不到位, 理论专业技术水平偏低, 特别是低年资护士, 由于临床经验不足, 对患者的病情观察缺乏预见性, 延误了最佳的抢救时机;药物管理不规范, 如药品任意摆放, 过期药品不清理;物品不能按要求分类放置, 如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 不能熟练掌握新仪器的使用方法, 致使护理工作滞后;多数护士无法适应多重角色的转换, 出现角色冲突, 长此以往, 将使护士身心疲惫, 这也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护理风险管理

2.1 树立法制观念, 加强法制教育

掌握法规的尺和度, 依法执业, 懂得在工作中如何应用法律条文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认真履行与护理有关的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2.2 严格执行各种制度和操作规程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 安全第一”的原则。护理部定期组织各种制度、护理安全管理的专题讲座, 并严格考核落到实处。对新护士严格岗前培训内容, 从一开始就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加大监控力度, 定期进行护理风险评估, 严格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3 合理设置工作程序

进行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利用;合理排班并使各班内容具体, 熟练各班工作流程, 尽量按床位比例配置护士, 责权利要明确。

2.4 提高护士素质

树立“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提高沟通的能力和技巧, 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 对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提高自身修养, 强化风险意识、法律意识, 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2.5 加强患者的管理

对入院患者做好入院宣教工作, 取得患者和家属的支持配合, 对于不合作的患者需加强管理, 多和患者做解释工作, 督促完成每一项操作, 力争把患者的风险因素降到最低。

2.6 改善工作环境增加设备

医院要加大投入完善各项设备, 改善就医环境, 制定风险预案, 病区卫生间应设置呼救铃, 躁狂患者用约束带, 老年、小儿病床加防护栏;地面湿滑时, 设立“慎防滑倒”警示牌;努力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整洁、安全的休养环境。

2.7 注意管理的科学性

在工作中应以身作则, 成为学习、执行、落实制度的模范。不断加强业务新业务和各项技能的培训, 开展岗位练兵, 不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培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关爱护士, 排解压力, 使护士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针对一些高风险的护理活动加强风险管理, 制定相应措施。化快, 需加强口腔、皮肤护理, 防止并发症, 预防医源性感染。保持病室空气新鲜, 温度与湿度适宜, 病室通风每日2次, 每次30 min, 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操作中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交叉感染, 正确留取各项标本, 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选用合理抗生素, 配合医生抗感染治疗, 并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昏迷患者鼻饲流质或静脉补充营养。便秘患者鼓励其多饮水, 进高纤维素饮食, 进行腹部环形按摩, 自右向左, 必要时用开塞露促进排便。卧气垫床q 2 h, 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取舒适卧位, 并在骨突处垫中空软枕, 保持床单元平整、清洁、干燥。本组69例患者无1例发生压疮。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合并感染时呼吸困难加重, 常易发生痰液堵塞或因咯血窒息死亡。痰多患者q 2 h翻身、叩背1次, 护士五指并拢呈中空状 (掌指关节呈120°角) , 手掌离胸壁不超过12 cm, 利用手腕关节运动叩击。依次在后背两边叩背, 叩背时从下至上、从外至内, 背部从第十肋间隙、胸部从第6肋间隙开始向上叩击至肩部, 注意避开乳房及心前区, 力度适宜, 每次叩击的部位要与上一次的部位重叠1/3, 不可遗漏。叩击一侧后再叩击另一侧, 每侧叩击的次数不少于3遍, 每次叩击5 min~10 min, 以助排痰。意识清醒者予以雾化吸入, 每日2次, 必要时吸痰器吸痰, 禁用强效镇咳剂, 防止窒息。本组病例中有5例发生痰堵窒息, 护士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 吸出痰液, 解除呼吸道梗阻, 恢复患者自主呼吸。

3.3 用药的护理

应用呼吸兴奋剂及氨茶碱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如出现恶心、呕吐、多汗、面色潮红、面肌抽搐、心动过速等症状时, 应减慢静滴速度, 以防心律紊乱。本组病例中有3例静滴氨茶碱时速度过快感恶心、心慌。应用抗凝剂时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如: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等, 本组有2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 因出现皮下瘀斑停药。

3.4 控制性氧疗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低氧伴有CO2潴留, 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降低, 主要靠缺氧刺激, 只能采取控制性给氧, 即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 (1~2 L/min) [1], 氧浓度为27%~29%。氧疗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面唇、指端发绀情况, 调节好氧流量及浓度, 注意氧气的温度与湿化。本组病例中有7例在吸氧过程中呼吸困难加重, 经更换37℃蒸馏水, 吸氧15 min后呼吸困难缓解。

3.5 肺性脑病的护理

对于头痛、意识恍惚、谵妄、球结膜水肿、面唇指端发绀明显烦躁的患者, 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禁用镇静剂并加床挡保护患者, 必要时用约束带固定四肢防坠床跌伤。本组病例中有10例出现肺性脑病表现, 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无坠床跌倒发生。

3.6 机械通气的护理

机械通气是当机体出现严重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时[2], 以人工辅助通气装置 (呼吸机) 来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改善肺的气体交换效能, 使呼吸肌得以休息, 有利于恢复呼吸肌的功能, 是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在机械通气时, 应加强呼吸道的湿化, 吸出气道内的分泌物, 观察病情变化, 有无自主呼吸, 与呼吸机是否同步, 意识障碍程度是否减轻。如有烦躁不安, 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 多为通气不足;发热时常提示感染, 皮肤苍白湿冷, 可能是低血压休克;皮肤潮红、多汗或浅静脉充盈, 提示CO2潴留未改善;腹胀、肠鸣音减弱, 提示气管插管漏气、低钾血症等。准确记录出入量, 尤其是尿量的变化, 上呼吸机后随着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缓解, 肾功能改善, 尿量增多, 水肿逐渐消退。尿量减少或无尿, 要考虑体液不足、低血压和肾功能障碍等原因;尿量过多, 要注意电解质紊乱。如意识清楚, 感染控制, 脉搏、血压稳定, 紫绀减轻, 自主呼吸增强, 常与呼吸机对抗, 咳嗽有力能自主排痰, 血气分析稳定, 应间断撤机, 避免呼吸肌疲劳, 防止呼吸机依赖造成撤机失败[3]。本组病例中有4例撤机时发生呼吸肌疲劳, 及时再次佩戴呼吸机, 2周后二次撤机成功。

3.7 心理护理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由于病程长且反复发作不能治愈, 患者缺乏治疗的信心, 表现为悲观、恐惧、厌世等不良情绪;在治疗过程中, 因反复多次动脉血气分析, 患者不愿配合治疗。因此在治疗护理中, 护士要与患者及时沟通, 体贴的语言、关切的问候、娴熟的操作技术, 会给患者安全感, 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出院回访时得知有1例病情好转出院的患者, 因家属言语不慎致患者心情不愉快, 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 自杀身亡。

4 结论

通过观察、总结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过程我们体会到:该病由于病情重、病程长, 自身免疫力低下, 反复呼吸道感染, 病情变化快而导致病死率较高。在治疗慢性呼吸衰竭过程中, 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性氧疗、加强营养、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等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本组69例患者中虽有16例由于病情严重无法治愈死亡, 1例出院后心理原因自杀死亡, 但仍有52例患者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 提高了生活质量。

护理教育管理 篇2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开展已近二年,心内科护理组进一步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以病人满意为目标,改善护理服务态度,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回顾 一下:

1、专科护理水平有所提高:

责任护士参与查房,密切了医护关系,对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都做到了心中有数,“抽血、新改动的医嘱”护士都能主动了解。

护士在病人床边接触病人时间长,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真正成为病情观察的“哨兵”。

长期与病人接触,了解病人的疾苦、家庭状况,护士对病人更有同心情,关心帮助病人,出院时病人经常表扬护士,我们曾收到病人出院后送给我们的三面旌旗;护士长对护士工作放心,过去,病人找护士长,总是抱怨这个,那个;现在,病人找护士长,更多的是赞扬和感谢......④护士通过健康宣教,发现不足,自己主动学习,得到医生、病人认可。

2、注重安全环节管理:责任护士责任心和主动性得到加强,保障病人护理安全。

交接班工作加强:护士详细交接病人病情、用药、微量泵的用量、用药标签;监护上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氧气流量、皮肤状况等。同时,上一班为下一班做好准备工作,如备足氧气、微量泵用药等。

预防并发症:对并发症的出现有预见性:对易发生褥疮的,提前用气垫床、三角垫;对老年易坠床的,提前用床档;对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发生霉菌感染的,口腔护理提前用苏打水。

3、开展询证护理,制订手术流程:

制订了射频、起搏器、冠脉造影等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护理路径。

4、服务方面:

推行首问负责制,病人问的问题,无论是不是你负责的,你不能光用一个“不知道”,或“你问问其他人”去敷衍。

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篇3

【关键词】护理管理;护理质量;加强;提高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38-0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逐渐提高,对各方面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医院不仅是给人治病,更需要在服务过程中让病人感到贴心,满意。这就要求医院加强护理方面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但目前国内的医院在护理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1 目前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护理管理方式落后

我国传统的护理管理体制一直是指病人的临床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管理只用于在医院中的病人的护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大,身体素质明显不如以前,人们在忙碌的学习工作之余开始关注健康,注重養生,认识到有了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的开展学习和工作。而传统的护理方式不能适应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由于时间的限制,人们很少会专门去医院接受护理,这样会导致年轻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也飞速发展。简单的围绕医嘱以病人的临床护理为重点的传统的管理方式阻碍了医院的护理管理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1.2 护理人员的素质不够高

护理人员的素质不仅包括专业技能方面,也包括观念的转变。我国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高,有的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学历较低,大多是中专毕业,有的新护士又缺乏实践经验,对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还不能很好应用,工作不熟练,导致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已在职多年的护理人员,大多数已不想再去考学历证书,虽然学历代表的只是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但在已有熟练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上深厚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

护理人员受到传统观念和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只是机械的按医生的吩咐办事,只是对临床的病人加以护理。对病人的关心程度不够,观察护理不细心,导致护理事故的频繁发生。有的护理人员态度较差,患者在忍受病痛的同时还要看别人脸色,很容易产生护理纠纷。有的护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感,收礼收红包,虽然现在各医院都严格管理这种情况,但还是不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违背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

1.3 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

护理人员最基层的管理者是护士长,护士长一般都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但往往学历较低,他们的经验都是在日常管理中总结的,缺乏理论性的指导,管理不够科学,影响护理管理的质量。现如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给护理管理带来了更多挑战,护士长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大,往往工作重点不经意就转移到了日常的行政管理上,对护理人员管理的本职工作就有所减少,使护士长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护士长对医护人员的管理往往受到群众评价的影响。有的护士长担心自己在群众中没有人缘,从而放弃自己身为护士长的威信,为了不得罪人,也不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能。导致护理人员纪律较松散,对工作不认真,缺乏对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 提高护理质量的措施

2.1 巩固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耳濡目染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专业特点明显的护理人员会越来越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护理人员每天和病人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很多时候病人有问题找不到医生,就会问身边的护士。这时就需要护士有问必答,答的正确,让病人安心和满意。病人们不仅想要把病治好,更希望得到相关的预防知识,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一些坏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慢性病的滋生,好的生活习惯会有助于病情的发展,提高人们身体素质。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除了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懂别的学科知识,并且把专业知识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健康问题联系起来。在实践方面,护理人员应多参与实践,医院可以定期考核,在实践中多给新人机会,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在加强专业知识和增强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扩大知识面,满足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

2.2 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护士一直被冠以“白衣天使”的称号,这说明护士在对待病人的时候一定得是态度和蔼的,让病人们感到舒适。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对病人提出再多的问题也不厌其烦的帮忙解答,在日常护理中对病人微笑护理,从一些小事上给予病人关心和问候,会让病人感到如沐春风,甚至会减轻一些病痛。病人对自己身体的关心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护士不能感到厌烦,谁不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护理人员也要更新观念,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细心的完成工作。

2.3 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管理人员应该加强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建设,增加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措施。由于现代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提高了,那么在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上也应该注意各个学科的基础培训,扩大护理人员的知识面,增加实践经验。

护士长最为护理人员的直接管理者,应该重点培养。要求护士长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科学的理论知识丰富自己,可以派护士长外出学习,扩大知识面。护士长还应该学习科学的管理知识,不能仅凭经验去管理,还要在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工作。把工作重点再归结到本职工作中来,做好管理工作。

2.4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护理教育管理 篇4

1 台湾护理专业学制类别

目前, 台湾护理教育主要设有“五专”“四技”“二技”和“研究所硕士班”4个层次。“五专”即五年制专科教育, 招收初中毕业生, 修满规定学分后, 授予副学士学位;“四技”即四年制技术教育, 招收高中毕业生, 修满规定学分后, 授予学士学位;“二技”即二年制技术教育, 招收“五专”毕业生和已取得护士或护理师证而从事护理与护理相关职业的在职人员 (也有从未就业者) , 修满规定学分后, 授予学士学位;“研究所硕士班”则招收“二技”和“四技”毕业生, 修业至少两年, 采取弹性学制, 但一般不超过4年, 最低修满36学分, 授予硕士学位。

2 台湾护理专业课程设置

以长庚科技大学护理系为例, 课程分为院级必修 (包括专业伦理、健康促进) , 一般必修 (“五专”, 含语言、数学、社会、自然、艺术、生活、体育7个领域共20门课程) , 共同必修 (“四技”, 含人文讲座、英文一、英文二及图书信息检索等14门课程) , 专业必修 (基础医学课程、护理专业课程) , 专业实习 (基本护理实习、内外科护理学实习Ⅰ, 内外科护理学实习Ⅱ及产科、儿科、精神科、公卫实习, 临床选习) 和专业选修, 通识选修七大类课程。采取学分制, “五专”学生修满220学分 (1 269小时各科护理实习27学分、必修196学分、选修24学分) , 选修课从三年级开始;“四技”学生修满132学分 (含1 138小时各科护理实习23学分, 必修115学分、选修17学分) , 选修课从二年级开始;“二技”学生修满72学分 (含476小时各科护理实习10学分, 必修52学分、选修20学分) , 选修课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

3 台湾护理教育特点

3.1 浓厚的育人文化环境

秀美、整洁的校园, 多元的学院、人文环境、专业和学科文化宣传, 温馨、人性化的各种教育教学设施 (实训室供学生讨论的圆桌、书包放置台、鞋柜) , 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创意展示角和生活、学习辅导措施 (班主任、辅导教师、社妈和供教师晚间辅导的迷你教师) 以及乐器练习室、视听休闲室等, 润物细无声地将素质教育融入细节中, 使学生感到愉悦, 进而热爱学校、热爱专业、乐于学习。

3.2 突出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3.2.1 技术练习

学生有较多时间进行自主操作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单项技术操作, 实习前有两周的集中技能训练, 主要训练基础护理和急救护理技术, 考核严格 (采用OSCE考核系统, 即技能鉴定国家标准考场, 学生考核教室与考官监控室间有单向可视镜, 考官可以看见学生, 而学生看不到考官, 并设有考官通道和学生通道, 考官与学生互不见面, 可以同时将12名学生的护理操作过程呈现在中心监控室供考官评分) 。我们看到学生在技术练习时非常认真, 即使是血压测量、脉搏计数等简单的基本护理技能, 都能按规范完成。

3.2.2 情景模拟教学

各校护理系均设有情景模拟教室, 配有智能化模拟病人和先进的设备, 由教师将资料输入智能化模拟病人后, 学生分组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协作实施整体护理, 教师和其他学生观看后提出意见和建议, 并进行评价。

3.2.3 案例分析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与评判性思维能力, 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性记忆。

3.2.4 体验式教学

该教学方法在儿科和老年护理学教学中优势突出, 比如学生可以将“小安妮人”带回家中照顾, 具体照护情况可以直接反馈至指导教师的信息系统, 不仅督促学生练习各种婴幼儿护理技能, 同时能使学生体验父母角色, 感受父母的辛苦, 学会感恩;又如让学生穿上有特殊设计的服装、通过各种活动体验老年人生活, 揣摩照顾技巧, 学会关爱与尊重老年人。该教学方法融教育于教学中, 融人文教育于职业教育中, 融教育于无形中。

3.2.5 重视长期照护

因浓厚的国学文化传承和老年人口增加现状, 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增设长期照护系、专业或课程, 还设有银发护理中心、老年 (乐龄) 服务教室, 环境设计符合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配有较多老年生活护理、疾病护理和康复护理仪器设备, 如小型爬梯、电动升降坐便椅、下肢功率车、按摩仪等。

3.3 增加临床选择性实习环节

学生在完成专业实习后, 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择科别, 以一对一方式进行选择性临床实习, 实习期间作息完全听从带教教师安排。

4 启示

4.1 增加和提高护理专业教师数量与质量

护理教育的发展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基础, 而护理专业教师数量和质量是促进护理教育发展的根本。一方面要加强护理专业教师临床实践能力培训, 缩短教学与临床的差距;另一方面要加强情景模拟教学能力培训, 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

4.2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通过充分的岗位调研, 邀请各学科护理专家论证不同护理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结合执业资格考试, 重新梳理教学内容, 编写图文并茂的校本教材, 使学生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更接近临床需求。

4.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护理教育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护理专业的人文性质不仅取决于其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更为重要的是护理事业自身永远充满着人性, 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人文素质。可以通过增加文学、艺术、自然、美学、社会、生活、体育等领域课程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责任意识等人文素质, 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机结合, 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4.4 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

提供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程和课程说明, 不仅设置专业选修课, 而且设置跨专业选修课,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学习内容, 充分发挥选修课的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拓展学生视野和能力, 促进学生学业发展, 增强就业竞争力, 拓宽就业渠道。

4.5 强化实践教学力度

基础护理学:病区护理管理 篇5

管理是协作劳动的产物。以一定数量的医生、护士、卫生员和病人组成的病区,它以全员参与、通力协作的方式开展有目标有医疗、护理活动,完成医、教、研三大任务。要使病区的各项工作能有秩序、有效率的正常运转,就必须对病区的人、财、物、技术、设备、时间、信息等运动过程进行组织、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以期实现预定的目标(任务),这就是病区护理管理的任务。

护士是临床第一线主力军,既是医院指挥系统及护理分系统的管理对象,又是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护士在病区管理工作中所负有的责任,决定了护理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病区管理水平既反映护理工作的质量,也反映了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

护理教育管理 篇6

关键词:护理专业 实践能力 临床护理

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面临的就是实习工作,护理专业对实践性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更是要加强护理教育实践,这样能够让学生积攒实践经验,能够在毕业参加工作后,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为我国的医院护理工作做出贡献,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1 注重增强学生的优秀服务意识,注重学生礼仪方面的培训

学生在学校进行护理知识学习的时候,很难有机会可以实际接触到护理方面的工作,学生除了需要学习专业的文化知识,学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对全体的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礼仪培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礼仪老师来进行培训,让礼仪教师细致的给学生讲解护士工作时的文明用语以及护士的仪表和着装、电话沟通技巧等,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懂得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后,做到接待病人以迎接声接待,送别病人用送别的声音,操作前对病人能够有良好的解释的声音,操作失误后能够及时的向病人道歉。这样可以一步一步的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礼仪形态,能够增加他们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竞争力。学校注重培训学生的礼仪形态有利于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后,到医院参加工作后能够树立良好的模范护士形象,在广大的护士群体中能够产生良好的影响,促进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引导学生在内心树立起服务他人的良好意识,能够使得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护理人员的服务心态和合理的服务行为。

由此可见,学校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合理的专业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还要注重学生的礼仪培训,要明确的知道,一名合格优秀的护理专业的学生是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不断的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这样在步入社会后才能尽快的适应自身的工作领域。

2 学校教育注重营造生活化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下进行锻炼、完善

护理这门专业对实践性要求较强,很多的学生专业文化知识学习的很好,但是到了实际参加工作,却不能把自己学习的知识在实际中灵活应用,这就提醒了学校要注重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时最多的,在学生时代,由于学生专业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都不是特别的完善,所以,学生很少有机会去接触到实际的护理工作,因此,学校就要注重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注重营造实际生活中的生活情景,在生活情景的创建过程中,教师要强调生活情景的真实性和重要性,让学生以认真、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而不是以一种漫不经心的工作学习态度对待。因此,在每次情景锻炼学习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对于护理专业,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在创建生活化情景时要注重情景贴近于我们的实际生活。教师要让学生在教师创建的生活情境下进行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上模拟医院实际情况,让学生依次扮演患者和护士角色,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扮演护理角色时掌握如何应用自身学到的护理专业知识,还能够扮演患者的角色,学会从患者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为患者考虑,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学校要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生活情景的实际模拟,通过定期的实际生活情景模拟,能够让学生灵活的懂得如何在实际情况下将自己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使用到,让学生掌握实践经验,不仅提高学生的护理实践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将知识和实际相结合,由此可见,加强护理教育实践,贴近临床护理服务,可以通过实际生活情景的模拟来使得学生积累实践经验。

3 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的深化认识理解

护理这门专业课程,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它的临床实践性,所以,学校在进行护理专业的教学的时候就需要注重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性,护理专业的教育发展方向必须向更加注重全行业的护理专业实践转变。要能够深刻的提高学生对于护理专业内涵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深刻的懂得健全疾病的护理常识以及护理流程的每一个步骤和其规范性。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专业的大学生要懂得从病人的利益角度思考问题,作为学护理专业的一名学生,要时刻的培养自身的责任性,护士要时刻记得自己的职业,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规范的履行护理的职责义务,要明白,不论是做什么职业的人,都要有自身的职业规则意识,切实的履行好自己工作的本分。对于责任心相对来说较弱的学生人群,学校就要注重培养其浓厚的责任意识,让其能够清楚的认识护理专业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不要只是单纯的传授学生护理的专业知识,让学生以为纯粹的将专业文化知识学好就可以了,而忽略了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学校在进行护理专业知识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的深化认识理解。

4 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

无论学生在教师及学校组织下进行短时间的医院实习,还是学生在教师组织的生活化情景下教学时要深化学生对护理专业内涵的认识,不能让学生对于护理专业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而不深入了解护理专业这门专业究竟具备什么样的独特特点和专业素养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化学生自身对护理专业内涵的理解,进行实践锻炼,学生都应该学会总结实践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注重其他同学的表现,能够吸取他人的优点长处进行学习,当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要及时的进行经验总结,这样才可以不斷吸取经验,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自己。

实践经验总结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进行实践经验总结,既是学生对于实践经历的回顾,又一次对于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认识,还能够吸取他人优点,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陷,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不断的完善自己,累计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所以,学生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5 总结

护理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其对实践性要求也较高,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珍惜实践的机会,能够在实践中不断的累计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竞争力。注重珍惜实践的机会,才能够不断的将自身学习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起来,在步入工作后更加贴近临床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段明娟.护理本科生循证护理认知现状和信息素质的研究[D]. 吉林大学,2008.

[2]殷磊,王艳.谈护理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J].中国护理管理,2009(01).

[3]刘杰,张立新.我国护理职业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护理管理,2009(01).

护理教育管理 篇7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安全隐患,老年患者

截至2005年底,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69%;60岁以上的人口为1.4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03%。近年来,病人护理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及医学界的关注.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护理安全管理是指运用技术、教育、管理3大对策,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病人安全,防范意外事故,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由于老年病人生理病理的改变,引起机体功能障碍、思维紊乱、记忆力减退、行为迟缓、感觉迟钝等,易发生跌倒、误吸、坠床、烫伤,皮肤受损等意外。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防范意识,根据现存的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有关管理规定,提供周到的安全设施和护理措施。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的出台,与护理安全有关的一些危险因素也较多地得到控制,使得我们的护理工作更安全,让病人更放心。但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有一些护理不安全因素因为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成为安全护理工作的隐患,甚至酿成护理缺陷。以下谈谈老年人几种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1 老年患者的安全隐患

1.1 跌倒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缺乏运动引起肢体乏力、功能障碍,行动不便造成跌倒;突然改变体位造成头晕;地面湿滑易跌倒;患者自理能力下降擅自下床,或自身疾病引致的问题导致跌倒。

1.2 坠床

意识障碍的患者床栏、约束带使用不当;用品、食品放置不当;老年人睡眠差,男性病人夜尿次数多,在起床时易发生坠床。

1.3 误吸

卧床患者喂食速度过快;喂食时未掌握正确的喂食技巧;高龄患者吞咽障碍致使食物误吸入呼吸道;患者不能维持正常的进食体位。

1.4 皮肤受损

卧床时间过久,经久不改变体位,局部皮肤受压;长期卧床皮肤护理欠清洁,引起瘙痒抓破皮肤;多处骨折、骨盆骨折等由于疾病的原因不能改变体位,护理人员护理措施欠妥。

1.5 自伤

患者在康复期间,患肢功能锻炼过急、过暴造成患肢再次受创;老年脑改变患者,进行一些危险异常的行为,如:硬物自伤、玩火等。

1.6 用药

老年患者由于认知能力减退,记忆力下降,健忘等在服药时出现重复,个别患者私自外出购药,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不同对药物的使用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隐患。

2 安全管理对策

2.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

很多差错事故发生的根源是没有严格地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因此严格三查七对,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重视安全教育,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使护士认识到遵章守纪是一种自我保护。由于护士的法律意识不强,(1)在言谈上的不谨慎,行为上不规范,应用仪器时不熟练,引发病人和家属的不信任,从而引发医疗纠纷。(2)对护理资料书写不正规、不及时,如病情观察记录不及时、不准确均可引起病人的投诉,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用法律约束自身的行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2.2 规范护士告知行为

告知行为反映护士职业情感以及对患者的尊重,告知的不恰当,会给患者带来不稳定感和心理负担。护士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能给病人带来情绪上的变化,这对病人能否早日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护士可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通过语言技巧给病人以心理疏导,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建立防护措施,避免损伤

加强责任护士责任意识。指导护理人员正确评估老年患者吞咽能力,喂食时置患者正确体位,耐心给患者喂食,防止误吸。协助患者生活自理,按时送药到口,加强巡视满足病人生活需要。地面保持清洁干燥,在病房走廊,卫生间设扶手,患者下地时搀扶患者,将电话及常用物品放在床头附近便于使用。

2.4 健康教育

我们应组织护士参加各类培训班,提高护理安全性。加强对全院各级各类人员尤其是后勤、保洁人员、病人及家属的培训,了解医院感染的危害性和强调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护理安全性。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纠纷也日益复杂化、多样化。防范护理差错和事故,确保护理安全已成为现代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护理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进行护理缺陷控制,提高护理质量;建立科学、严谨的管理质量体系是保障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重视寻找护理缺陷是防范护理隐患的根本;充分认识医疗风险,加强风险识别,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避免风险的前提。做到全院、全员、全面、全程安全护理,避免缺陷,才能保证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实现优质服务的关键,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护理安全管理对搞好护理工作及维护医院的声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始终坚持把护理安全工作摆在首位抓紧抓好。护理安全将产生高质量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毅.骨科及普外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4(6):51.

护理管理技巧之相关护理质量 篇8

关键词:护理管理,质量管理,护士长

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管理指挥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管理人员, 在完成医院工作总任务、提高护理质量的过程中, 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护士长不但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还要掌握科学的管理工作方法, 具备良好的管理素质, 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本病区人、财、物、时间和信息资源, 发挥最大的管理效益, 为医院护理质量的提高起积极的作用。

1 护士长在实施护理管理过程中应具备以下能力

(1) 智慧的领导者, 具备凝聚力各和号召力; (2) 出色的协调者, 具备上传下达的能力和驾驭可能突发事件的能力; (3) 严明的监督者, 具备公正的决断力; (4) 高效的资源调配者, 具备整合、统筹的管理能力; (5) 知识的传播者, 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 (6) 科室的经营者, 具有竞争意、危机意识识和多元意识; (7) 永远的变革者, 具有创新发展的能力。

管理作为技巧是指管理工作中难以测量或不可捉摸的部分, 技巧是对某种情况的感知, 对一些感到存在问题时的内在反应, 这些问题往往不实体性的, 不能用理论分析或逻辑估计。护士长的管理技巧及综合素质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也是提高护理质量及实现现代护理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护士长既要管理、协调下属护士的工作等事务, 又要面对病区的患者及其亲属, 还要处理好与医疗等关联部门的关系。护士长每天要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应当掌握哪些问题必须给予反应, 哪些要当机立断, 而哪些问题可以不予理睬, 以及如何处理效果较好。这些都要靠护士长管理技巧。要做一名合格的护士长, 除了自身具有较强的护理技术, 良好的职业道德, 工作上处处以身作则之外, 还需加强管理学理论的学习, 把心理学、行为学方面的一些原理与方法运用到护士长管理工作中, 讲究护士长管理技巧, 这样才能提高护士长管理效能。

2 护理管理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1 以“德”服人

一个合格的护士长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勇于奉献,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敢于承担责任, 以良好的品德赢得大家的支持, 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使工作有效的开展。

2.2 以“情”感人

护士长首先要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护士, 做护士的知心人, 尽量满足下属护理人员的群体利益。经常与护士沟通, 不要用命令的口气, 要化解矛盾, 增进友谊、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使护士有一种归属感, 工作在充满亲情、友情的氛围中。

2.3 以“能”管人

作为护士长不仅要善于管理, 敢于管理, 更重要的要有能力。作为护理学科带头人, 善于学习和掌握应用于临床的一系列新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法以及新的医疗、护理设备的应用, 并带领全科加强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 运用掌握的新知识, 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以较强的能力取得大家的认可, 同时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

2.4 以“诚”制人

诚实守信对护士长来说很重要。护士长要遵守诺言, 对自己的下属以诚相待, 让护士参与讨论和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计划和决策, 增加透明度, 强化群体意识、整体观点, 运用行为科学、领导学、管理学、人际关系学等有关理论通过满足护士的需要, 合理设置目标, 强化动机等激励手段, 激发每1位护士的工作热情、事业心、责任感, 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2.5 以“赞”成人

赞扬是对他人行为的一种鼓励和肯定。护士长要学会赞美下属, 对护士进行恰当的赞美, 可以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 强化积极行为, 增加上进心和责任感;用赏识的手段去发现、唤醒、激励护士身上隐藏的巨大潜能。

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 掌握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技巧不仅可以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使各个环节更加紧凑、有序, 护士更严谨地执行操作规范, 而且方便护士长随时监督、指导、自查,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改正, 使护理工作做得更细、更到位, 明显减少护理缺陷、护理纠纷, 杜绝了护理事故, 极大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管理本身是创造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 使组织中成员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现代医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 护理管理系统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质量水平和工作效率。一支高素质的护理管理队伍, 对提升护理质量、树立医院良好形象, 促进医院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荣桂, 林菊英.医院管理学 (护理管理分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03~126.

提高护理长素质,加强护理管理 篇9

1 树立榜样,确保高质量护理

护士长在病房中,不仅是日常工作的领导者,也是护理技术的指导者。护士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1)展示专业护理技术,保证护理技术的准确和到位,给下属树立权威和诚信的榜样;(2)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年轻护士养成良好的护理工作习惯;(3)在实践中对年轻护士的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给予最直接的指导和帮助。护士长应定期跟随各班次检查,检查各项护理文书、药品摆放和医疗安全等临床护理质量的各重要环节。

1.1 护士长要有专业护理工作技能行政事物的管理者又是提高护理专业技术的带头人,所以护士长必须在专业技术上精益求精,有精湛的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才能管理临床护理工作的人、事、物等工作。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提高护理专业技能,才能解决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指导全科的护理工作。

1.2 护士长应加强观察能力的训练,善于发现问题,提高自己对周围环境,科室各项护理工作更好的完善。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更多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纠,赏罚分明,即有效在保障了护理安全,杜绝差错事故,也强化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2 提高护士长科学管理能力就要武装自己

护士长应具备有事业心,进取心、责任感、工作才干、思想品德、学识水平、组织能力等方面的科学考核,才能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技巧。

2.1 掌握多学科知识,具有科学管理意识和能力,具有敢于弃旧图新,在工作中运用创造思维,锐意改革,同时通过思维的创新来开辟新的领域,创造新的工作方法,带动同事,下属共同努力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2.2 护士长必须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如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医学统计学、管理学、法学等。开展护理科研是研究探索护理理论,护理方法和先进的护理技术,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要手段。

2.3 护士长做为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科研意识,在护理单元内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乐于开展科研的气氛,从最平常,最普通的护理工作入手,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科研素质。

3 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护士长是护理工作最基层和最直接的领导者,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参与者、决策者、实施者。为全面提高护士长整体素质,适应现代模式和医学发展。我科通过深入学习,灵活运用科学知识,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系统分析的方法为指导,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科学考核,收到了良好效果。

3.1 通过严格执行配套制度实施有效的管理,本着“以人为本”,“以病人炽心”的服务宗旨,对医院发展的负责心,对护理人员的指导思想,用规章制度从严要求,长期坚持严格管理,规范护理人员的思想和行为,敢管严管,讲究管理艺术,针对每位人员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以实现她们自尊,自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2 用激励理论带动和实施护理质量的管理,激励和带动完成护理专业工作。激励理论的应用,在我们工作中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体系,提高了整个群体内在的凝聚力与活力,有利于人人发挥其聪明才智,激发护士们爱岗敬业、乐观向上的工作热情和护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护理教育管理 篇10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ICU,护理管理

各单位在识别、衡量、分析风险的基础之上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处置, 通过最低的成本确保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这样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就是风险管理。作为对危重病病人进行集中救治的场所, ICU属于一个具有高风险的科室, 与普通病房相比, 其具有明显更高的风险事件发生率。通常情况下, 由于ICU的特殊性, 患者家属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被隔断, 往往会使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存在误解, 处理不好, 就会使得医患关系不协调[1,2,3]。对于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 能够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更能很好的协调患者、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4]。同时, 建立有针对性的护理制度, 使得护理水平、质量提升, 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更从容, 使得护理的整体素质和质量提高, 这也是改变当下医患关系的重要部分重要的衡量标准。为了对在ICU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该文选择该院ICU病房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管理,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该院ICU病房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100例, 实验组患者年龄为21~52岁, 平均年龄为 (36.8±2.63) 岁, 对照组年龄为23~50岁, 平均年龄为 (35.5±3.21) 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针对ICU病房风险管理, 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 包括药疗组、质控组、卫生管理组、仪器维护组, 并且将各组负责人、管理事务安排清楚, 在工作过程中, 定期召开总结会议, 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对下一步的工作具体落实, 通过不断的讨论、研究, 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 培养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

1.2.2落实3级护理质量控制各组的护理组长要对高危患者着重观察, 并且细心观察、以防止护理人员的疏忽, 同时要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护理小组长要对本组的护理工作做好安排, 同时详细记录护理效果和其中出现的问题;管床护理人员要对所护理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工作, 并在护理过程中, 观察患者的反应、变化, 以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从而达到高质量的护理水平。

1.2.3识别护理流程潜在危险因素在护理风险过程中, 加强风险意识宣传收益甚广。所以, 在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对风险意识的识别和评估极为重要。包括在给药、高危药物注射、输血等环节警觉性地观察患者的反应, 并评估过程的风险程度, 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1.2.4提高ICU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理论结合实践, 护理的具体工作要结合实际情况, 根据ICU病房的特点, 护理工作中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 优化人员配置, 强化护理人员素质, 调整护理范围, 极大程度杜绝护理隐患。不断加强护理岗前培训, 考核与考试并行。同时, 加强安全护理培训, 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强调护理书写的规范性, 降低护理差错, 总之, 秉承建立良好的护理氛围, 使得护理风险管理切实有效。

1.2.5护理风险控制定期开展护理查房, 开展示范性操作演练, 加强技能考试制度。并且, 落实导师制, 使得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仪器操作、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 做到记录无疏漏, 报告无遗漏。针对ICU病房患者的病情, 制定突发事件的发生的预防机制, 如大出血、窒息等, 使得应急流程不断的完善。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监管、输血过程的管理, 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1.3 统计方法

此次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使用t检验, 计数资料使用[n (%) ]表示, 用χ2进行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差错率、投诉率风险率对比

通过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 实验组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8%、差错率5%、投诉率3%、风险率1%,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2%、差错率为17%、投诉率为13%、风险率为16%, 实验组的优势较为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病房护理质量情况

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护理书写、护理态度、造作过程评分进行对比, 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风险管理作为管理学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临床管理中同样作用明显。临床上, 任何操作都具有危险性, 然而, 通过风险管理可以使得风险大幅度减小, 所获效益更为明显。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 能够降低潜在风险因素的发生, 从而使得医疗、护理水平明显改善[5,6]。

作为高风险科室, 由于各科室病危重症患者集中, 所以ICU病房的风险发生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病房, 加之ICU对于传染的严格控制, 所以患者家属进入较难, 潜在着医患关系的不和谐, 使得医疗纠纷也常发生于此[7,8]。

ICU病房的患者病情危重, 绝大多数是由于原发病因影响导致器官或系统受损, 且以侵入性治疗为主, 风险较高[9]。通过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 实验组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8%、差错率5%、投诉率3%、风险率1%,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2%、差错率为17%、投诉率为13%、风险率为16%, 实验组的优势较为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通过该研究分析,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态度、沟通能力, 护理书写等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施风险管理后, 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都有明显的改观 (P<0.05) 。刘珊珊[10]的《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的研究结果显示, 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措施之后, 护理投诉率为45, 护理风险率为2.67%, 护理满意度为97.33%, 该结果与该文研究的结果相符合。

4 总结

所以该研究认为, ICU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 作用明显, 能够有效的开展护理工作, 协调护理过程有序性, 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 提高护理质量, 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达到患者对护理的理想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琳.浅谈医院档案管理创新与改革[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6, 3 (6) :1179, 1182.

[2]陶红梅.医院档案管理的改革及创新[J].现代国企研究, 2015 (20) :103.

[3]熊志娟.浅谈医院档案管理现状与工作创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6 (4) :39-40.

[4]符冉.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 2015 (3) :127-129.

[5]崔晓林.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J].大家健康, 2016, 10 (6) :248-249.

[6]高艳.ICU危重症患者采用新型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16 (6) :260-261.

[7]熊小玲, 黄苑玲, 何绍敏, 等.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 2014, 13 (4) :59-61.

[8]杨中气.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CI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2015, 25 (22) :162-163.

[9]林松茂, 李雁.三级护理质控目标管理模式在ICU的实施与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 23 (12) :71-72.

护理教育管理 篇11

关键词:临床路径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63-01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永恒的话题。而“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也在全国各医院展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特别是病人或家属,对优质的护理服务需求越来越高,如何适应医疗护理市场需求,关键是提高护理质量。运用临床路径来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满足病人需求,以适应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为病人提供优质的诊疗和护理过程。同时,临床路径的实施也使护理管理上了一个台阶,提高了护理质量。

1、运用临床路径的重要性

早在20世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许多医院已经实行了临床路径,而近几年来,临床路径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迅速推广和广泛使用。临床路径的广泛开展,为临床工作人员制定了工作标准,规范了诊疗护理行为,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也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检查和用药也使病人的消费更加合理。而运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的发生。

2、加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对临床路径的认识和理解

临床路径是经医院各科专业人员依据诊疗护理和用药规范而制定的,涵盖了各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护理方面对每名病人从入院直到康复出院都制定了严格的护理程序和规范,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根据病人的疾病以及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注重护理质量和护理的连续性。

2.1首先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通过每天晨会和每周、每月的业务培训时间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科室的临床路径,细致分析临床路径中的内容,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强化认识,使护理人员了解临床路径的内涵,自觉地严格按照临床路径进行各项护理,确保护理质量的提高。

2.2在护理工作中全面实施临床路径,包括病人入院后床单位的准备,入院后的各种宣教,以及针对病人病情而进行的心理护理,各种护理表格的书写,对病人病情的细致观察,直到病人康复后的出院指导。临床路径规范了护理行为,改变了过去盲目地进行各项护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3、完善管理机制

(1)病区护士长自查。各病区护士长依据临床路径内容随时对其病区护理质量进行周而复始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加以纠正。

(2)科护士长每周深入到所管辖病区进行质量抽查和评分。检查重点是是否依据临床路径对入院病人及手术前后病人进行护理及健康宣教。发现问题总结后告知各病区护士长。

(3)护理部每月组织科护士长抽出2~3天时间进行全院的护理质量检查,检查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听取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以进一步完善临床路径。

4、效果评定

通过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实施,制定和完善了护理流程,执行时更加科学、规范,避免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也有大幅度的提高。

4.1在临床路径的实施中自身水平也获得了提高,护理人员提高了护理水平,自身价值得到提高,激发了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以满足工作中的需要。

4.2工作中主动建立了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增强了护士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使护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管理的轨道。使大家树立起“质量第一,患者第一”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由于与病人的交流和沟通及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工作,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

4.3增强了护理管理者的质量意识,提高了管理水平。由于依据临床路径建立三级检查制度,保证了护理管理的系统性、连续性,充分发挥护理管理者的作用,提高了管理者的科学管理水平。

4.4增强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随着社会的进步,病人越来越把自己当作消费者,对医院的期望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因此,医务工作者要加快步伐,以尽快适应社会的变化,为病人提供全面、周到、安全的服务。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在重视维护病人权利的同时,也逐渐增强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使护理工作更加严谨,一切护理行为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總之,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已在护理工作中得以体现。护理管理中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即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的需求,达到护理技术全优,诊疗程序快捷,服务环节方便,社会评价满意。而临床路径的实施,避免了护理管理人员忙于抓事务性工作,形成了一整套抓培训、抓管理、抓质量的管理模式,促进了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立红.运用临床路径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医学杂志 2014年12期

护理教育管理 篇12

关键词:优质护理管理,内科,应用

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对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护理工作经常容易受到影响, 引发医疗纠纷, 所以就要运用优质的护理管理模式来代替落后的管理方式, 结合经验, 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总结预防问题发生的措施, 不断完善优质护理的管理, 突出护理的明显效果, 使其向着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1]。

1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内科医学科室中比较重要的科室, 其病种比较多, 而且病情发作后情况危急, 病情反复, 所以, 需要内科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素质, 在学习护理基本知识的前提下, 不断通过实践, 提高护理的技巧, 在患者出现危急的情况时, 护理人员要迅速地作出应激护理。在医院不断提高内科的护理能力, 是内科护理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 促进内科护理人员知识的掌握程度, 再让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护理上的新知识, 可以使医院提高其服务质量, 能够在外界获得更好地口碑, 同时也能为患者带来实际的好处, 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病痛会减轻, 患者在优质的内科护理中, 可以减轻治疗压力。针对内科每一个护理岗位制定科学化、人性化和制度化的岗位职能, 加强对于患者的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2影响内科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因素

2.1在内科护理服务中, 不仅仅要完善护理的相关制度, 而且还要不短地更新护理人员的观念, 让护理人员树立人性化的观念, 还应该结合患者的情况, 综合分析病情, 内科患者的病情不稳定, 而且遇到突发状况容易反复, 而且治疗的时间长, 要经过不同周期的治疗, 患者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治疗的效果, 会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 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 在对内科疾病的患者进行护理时, 需要护理人员更多地耐心, 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 不仅仅是外部的护理, 同时也要解除患者心理上的负担, 让患者在轻松的情绪下接收治疗, 在漫长的治疗时期内能够稳定情绪, 提高病愈的信心。在很多内科疾病的患者中, 由于患者对医院的制度不是特别了解, 容易与护理人员发生摩擦, 加上患者受到病痛的折磨, 会产生焦躁的情绪, 会造成医患纠纷。

2.2内科护理过程中不能对患者使用的药品有顺序的管理, 导致药品摆放的位置比较混乱, 在给患者用药的时候, 经常因为找药耽误很多时间。患者离不开药物, 特别是在紧急的情况下, 患者需要及时用药, 药物的管理制度如果存在漏洞, 就很容易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存在。在进行内科护理时, 要保存好用药的说明书和相关的文件, 以免导致患者出现意外, 与医院产生矛盾[2]。

2.3一些高年资的护理人员会出现一定的职业懈怠, 在护理记录书中未能及时把患者的相关情况记录在册, 导致护理工作记录重点不突出, 无法使用量化指标来对患者的病情详细的描述, 存在着较多的纠纷隐患。而一般的护士又不严格按照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来操作, 如床头交接班仓促、巡查房不及时、医嘱校对不认真等, 以至于差错事件的发生频率很高。

3加强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内科科室中, 要由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护理培训, 加强内科护理队伍建设, 完善护理体系, 对护理人员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理论的教育, 然后, 让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的实践, 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认识, 避免护理人员产生厌烦的情绪, 防止护理人员产生不正确的心理, 让护理人员都能了解护理的相关内容, 了解护理工作的本质, 并在内科病房建立相关的护理标准[3]。护士长平时不仅仅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而且要定期到病房看望患者, 听取患者的意见, 根据患者的要求不断完善内科护理工作, 让患者满意。当护理中出现问题的时候, 护士长要起到表率作用, 带头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 充分考虑患者的意见, 站在患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可以采取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 从而以一种比较客观地形式来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

3.2在对消化内科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时, 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病症, 选择适合患者吃的食物, 对于那些对胃伤害很大的食物, 患者在就诊期间不能食用, 避免患者进食过冷或者过热的食物, 以免患者的肠胃受到刺激影响治疗效果。患者在治疗期间, 身体的消化器官比较脆弱, 因此, 患者在手术后的几天内只能食用流食。患者康复后, 也避免进食有刺激性的东西, 最好是吃素食和粥。

3.3在内科护理中, 要确保病房24 h内都有护理人员, 按照病房的床位对护理人员进行分配, 每个星期护士长都要进行1次排班, 让不同的护理人员轮流护理不同的患者, 让护理人员可以保证每天8 h都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确保内科病房内24 h都有护理人员, 都能提供优质的服务。尤其夜间, 患者的病情危急, 要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到岗。在医院治疗患者的高峰期, 护士长要多安排护理人员, 对每一个患者都给予优质护理服务。

3.4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很突然, 所以需要护理人员时刻关心患者的病情, 如果有意外的情况应该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这就需要优质的护理管理。对500例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远高于对照组, 优质护理服务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 而对照组仅有60%。所以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缓解护患关系, 值得推广应用。

3.5“5S”管理模式是对病房的进行有序化的整理, 对相关的护理工作进行整顿, 确保病房的清洁, 定期清扫病房, 为病房消毒, 提高护理人员的素养。现在, 很多内科病房都缺少护理人员, 护理人员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护理人员在工作方面也存在问题, 工作效率不高, 甚至护理人员的工作不能得到患者的满意。“5S”管理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护理工作, 能够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护理工作的优劣, 制定了护理的标准, 护理人员就可以按照这个标准工作, 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明显减少。在内科的护理工作中, 病房的卫生工作十分重要, 脏乱的环境不利于患者康复, 所以, 内科护理人员要搞好病房的环境卫生, 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

3.6优质的护理应该对患者使用的仪器进行管理, 相关的仪器要放在固定的位置, 要确保仪器要使用时立马可以使用。仪器要确保清洁, 对相关的仪器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工作, 防止在使用仪器的时候发生故障, 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影响。

4小结

内科护理要求技术含量高, 操作迅速准确, 所以就要积极改进已有的管理模式, 实施优质护理的管理模式, 这样才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认知水平。消除内科护理管理存在的潜在问题因素, 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水平, 使护患关系得到进一步的缓和, 相关部门和个人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目标, 保证内科护理工作的高质量, 实现医患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赵云霓.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中国医药指南, 2014 (6) :230-231.

[2]张合霞.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4 (3) :292-293.

上一篇:《谈礼貌》下一篇:物理竞赛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