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深处(精选5篇)
百花深处 篇1
《十分钟年华老去:百花深处》是由陈凯歌导演的一部短片电影。讲述了患有精神病的冯先生和四个搬家公司工人之间令人啼笑皆非、掩卷深思、心灵洗涤的故事, 虚实交错、传统与现代相成。笔者将从主题、角色、表现手法、镜头语言及细节表达分析。
1 发人深省的主题反思
文学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文学也可以反映生活。陈凯歌导演通过影片倡导人们对历史的关注, 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寻找一个角度反思历史。同时, 导演不仅仅是塑造一个留恋于过往的堂吉诃德式的人物, 更是在这个典型性的人物上反思教育意义, 让更多人记忆起往事, 保护文化遗产、精神遗产。
以《百花深处》为名, 寓意深刻。百花代表了繁荣, 这是北京现代文明的图腾。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 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百花齐放、花团锦簇一派繁荣之姿。《百花深处》是对工业文明发展的一个展示, 同时这也是以胡同命名, 这既是京派文化的标志, 也是传统文明的展现。
百花深处也意味着不再能轻易看见,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传统文化的逐步消失。百花深处的胡同也逐渐消失, 以胡同的消失控诉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以一个疯子对胡同的念念不忘展现工业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以“精神病人”的角度审视传统文化中的胡同、紫檀木衣橱、金鱼缸, 这是一种异化的视角看待传统文化, 看到百花深处的胡同。院子早已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成为一片废墟, 存留在精神不正常的人的记忆中。传统文化的逐渐消失, 工业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冲突已然对立。都市的钢筋大楼、消失的胡同小巷, 揭示了社会进步与文化传承的矛盾。如何处理好社会进步、文化传承、文明发展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影片中留下了回响的铃铛、青葱的大槐树, 这些是传统文化的寄托。
影片篇幅虽短, 却表达了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思想, 疯子冯先生不认识北京的平安街, 这寓意着中国人在现代文明中的迷失。即使迷失中, 也能找到家的方向, 百花深处的胡同, 自己的家。
2 细腻鲜明的人物个性
人物具有典型性, 细腻和鲜明。冯先生的“疯”, 工人的“头儿”, 这些都极富感染力, 也将这部戏荒诞滑稽的讽刺效果发挥到了极致。冯先生头戴黄帽子, 穿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红色运动服, 这与当代社会的时尚感格格不入。影片诙谐幽默, 冯先生的“巅疯”的性格状态更具意义。对百花深处的旧房子怀有深深地执念, 让这个角色更加细腻。搬家工人的唯利是图, 却“小心翼翼”“佯装”搬家合演一出戏都让角色立体化。
3 虚实交错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虚实交错, 大量对比首发的运用, 让过往与当下交相辉映。GPS的定位系统和冯先生象征中国传统戏曲的兰花指;搬家公司的唯利是图与冯先生无条件对文化的追溯与缅怀;落魄的胡同与高楼大厦的协调;冯先生对“平安大街”的陌生与小男孩兴致勃勃的“我的电脑”, 过去与现在, 历史与现实就在这虚实之间深化表达着主题。
4 匠心独运的镜头语言
影片中采用了实境和虚境两种视角, 在镜头的运用上也颇费心思。
当货车开进胡同时, 镜头借用了废弃房屋的门框, 表示着片中人物和观众都一起走向了虚拟的世界。当搬家公司掉头往回走, 半路接到电话了解是“疯子”后, 冯先生蹲在地上的背影出现在了货车的后视镜中。这样的表现在于:通过后视镜中观察冯先生;也在于冯先生的影响在后视镜这样狭小的范围里显得格外渺小与失落, 镜子的不清晰也给人物一个自然虚化的功能;这种“框”在镜子里的表达方式, 同样寓意着一种困境。
虚实相生的镜头语言还蕴含着另一层含义:因为冯先生是“疯子”, 他眼中的世界被定义为“假象”的世界;而正常人眼中的“真实”世界, 让人们笃定自己看到的。在这虚实变化让人不定的世界中, 让人深思:世界真如自己所见吗?冯先生的所见是假的, 但有可能我们才是那个不明真相的“疯子”。
5 画龙点睛的细节表达
片中的细节表达也值得让人玩味。短片中的“京片子”贯穿始终, 纯正的“京味儿”, 容易将观众带入“北京”这个千年古都当中。并且赋予了传统艺术“相声”的喜感, 在这个喜感中却隐藏着深深的哀痛。搬家公司工人一句:“如今这老北京才在北京迷路呢!”短短一句话道出时代变迁的迅速, 老传统想留却留不住的无奈。
搬家意味着新生, 铃铛、紫檀衣橱、鱼缸和古董灯等一系列代表着遗产与传统的文化。当幻化的胡同房子与虚拟交相辉映时, 搬家工人穿透历史风尘的眼眸让人神往。
音乐的渲染也相得益彰, 当看到槐树时配乐的诡异阴森;当工人配合冯先生假装搬家, 配乐又鼓点式地前进, 诙谐幽默滑稽。
摘要:《十分钟年华老去:百花深处》是由陈凯歌导演所导的短片电影。本文从主题、人物、表现手法、镜头语言和细节呈现等方面入手, 赏析此短片。短片主题深刻、人物细腻鲜明、手法虚实交错、镜头语言匠心独运、细节表达画龙点睛。
关键词:陈凯歌,文化反思,十分钟年华老去:百花深处
百花深处 篇2
----评《百花深处》的镜头与声音
《百花深处》是陈凯歌以“十分钟,年华老去”为这主题拍摄的一部短片。影片讲述了一个疯子“冯先生”请搬家公司到早已成为一片废墟的“百花深处”搬家的闹剧。而在整部影片中导演通过对镜头,声音等视听手法的独特处理,深刻的诠释了在新旧交替的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生存困境这一主题。(总述)
(论点1)被称为“电影哲人”的陈凯歌一向善于运用寓言化地电影语言为影片带来深沉的批判力量。同样,在这部影片中陈凯歌也运用了大量的隐喻镜头,坚实了新旧文化冲突这一命题。
影片一开始,镜头从下到上扫过一栋矗立的高楼最后停留在一个仰拍镜头中,这个镜头不仅介绍了人物所处的大环境,同时高大的楼房与下面渺小的人群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寓意着普通人在城市当中的渺小与无助。(举例,论据1)随着故事的发展,当汽车驶入满目疮痍随处都印着“拆”字的“百花深处”时,导演在远处通过窗户给了一个汽车驶过的镜头。窗户又好似画框,当汽车缓慢的从“画框”中驶过后留下了静止一片荒凉的土地时,导演仿佛在告诉我们,这些曾经代表着老北京文化的胡同注定会成为一张照片被永远的尘封在历史的记忆里。(举例,论据2)之后在搬家公司工人得知冯先生是疯子开车离开时,在一个汽车反光镜中“窥人”的镜头中我门看见冯先生孤零零的站在小土坡的大树旁边,暗黄的色调阴沉的气氛,都无不在暗示着冯先生这个唯一的文化坚守者的无助处境。(举例,论据3)而影片的最后,在一个远景中,落日伴着余晖的剪影,冯先生手中摇曳着风铃,伴随着一曲悠扬哀怨的古老笛声,冯先生一边高喊着“搬新家了,搬新家了.....”一边奔向画面的深处。整个画面浑然一体是仿佛唱响了一曲时代的挽歌,预示着“北京胡同”作为传统文化符号标志的消失,老北京文化也即将走向黄昏的命运。(举例,论据4)这些众多的寓意性镜头,通过导演巧妙的运用都无一不展示出了令人震撼的力量。(结论)
(论点2)声音是一种平凡的电影手法,但在这部影片中陈凯歌对声音独特的处理却让它起到了不平凡的作用。首先就是导演对画外音的独特运用对故事带来的作用,最为典型的就是在搬家工人为冯先生“搬家”的一段,伴随着工人搬“衣柜”、“金鱼缸”“花瓶”时滑稽的动作,(举例,论1)导演真实的配上了相应的声音。这样的声音处理方式不仅让观众从故事中感到妙趣横生,也使整个情节更加富有张力。其实是声音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在“花瓶”摔破的一瞬间,(具体阐释)“砰”的一声画外音的出现成为了冯先生情绪的爆发点,随之响起的是前面多次出现悠扬哀怨的笛声,影片也由喜转悲,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揭露了影片主题。(结论)
在短短的十分钟之内,导演陈凯歌便用其独特而富有深意的艺术手法把影片主题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可见其文化担当精神与深厚的导演功底。而也正是因为导演的这些处理手法才使这部影片富有深度与震撼力。(简短总结)
鲁信长春花园:绽放在百花深处 篇3
鲁信长春花园的位置得天独厚,南临天然大氧吧——浮山森林公园,北临同安路,东邻颐中体育场,西临“湖光山色”,总用地面积47.98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无论从建筑的设计,还是从环境的营造,鲁信长春花园誓在打造小康之家典范!
庭院景观春光美
那里有泉水叮咚响,飞瀑奔腾咆哮,湖水清澈明亮:水是鲁信长春花园的灵气所在。鲁信长春花园里有三个湖泊,两条水系。湖泊犹如她的眼睛,在阳光底下一闪一闪亮晶晶,湖水清澈见底,树影楼影倒影水中,自成景。两条水系是她的脉搏,他们成十字型贯穿于整个小区,犹如两条长龙蜿蜒曲折,把100万平方米的小区贯穿连接起来。
那里绿树成荫,那里百花盛开。花革树木是鲁信长春花园“长春”的秘诀。园内每一个建筑周围都栽种着桂花,或单株或植篱,规格不一,品种繁多。法国梧桐、千头椿、银杏、国槐、黄山栾、枫香……窗外是欣赏不完的满眼绿色。
樱花开败桃花开,看见那大片桃花了吗?粉红的浪漫,火红的热烈,漫步桃花深处,花香四溢,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透过花朵向外望去,但见一栋栋靓丽的高楼掩映在花丛中,实乃真正花园式居住环境。除了桃花、樱花,还有三十多种不同季节开花的宿根花卉、水生植物、观赏草,四季都有美丽的花草养眼。不小区的不同角落里还有山楂、柿树、木瓜、胡桃、石榴、无花果等,人们在不同的季节里在不经意间就能遇到意外的收获。
便民设计为民想
停车难一直是困扰有车一族的大问题,而鲁信长春花园建设的大型地下停车场极大的满足了小区业主的停车要求。另外小区里的配套设施十分齐全,包括会所、超市、学校、幼儿园等。鲁信长春花园给小区业主提供了一流的生活配套和教学配套场所。超市、幼儿园还将和知名企业合作,小区的学校也已经确定,拥有36个班级的青岛实验中学(原青岛育才中学)东部校区将正式落户鲁信长春花园。
百花深处 篇4
一、音乐的信号
杜可风的《巴黎我爱你之13区》,讲述的是一个中西文化碰撞的故事。导演只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就为我们展现了在外华人从排斥西方文化到欣然接受的过程。这使我一方面佩服导演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更深刻的了解电影是一门可能很简洁但可以内蕴很深刻的艺术形式。我想导演能做到这一点,是画面、声音和情节编排等各方面协调配合的结果。其中,声音的合理运用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观看这部片子时,我首先读懂的是音乐给我的信号。在影片的开始不久,主人公化妆品推销员兼造型师安尼拖着箱子来到13区。观众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但是一段悠扬的有源音乐——邓丽君的《天涯歌女》诉说这里的文化背景。在这里,音乐的运用首先起到了叙事的功能,它告诉我们一个对于理解影片十分有用的信息,即安尼来到了一个中国人聚居区。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里的音乐也起到暗示特定空间的作用。同时,它也烘托了影片气氛,再配以画面上中国美女身着旗袍的场景,这些典型元素的运用,很容易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中国气息。这样,就节省了很多啰嗦的语言去解释故事发生的背景,使影片表现简洁,给观众的想象空间也大。
紧接着,安尼继续走去找那家中国人开的理发店。在他向一个法国男孩问路时,音乐自然的过渡到一段节奏快捷的说唱。没有任何语言去解释,但文化的冲突与碰撞直白的展现给观众。这里的音乐起到了叙事和揭示主题的作用。导演智慧的把自己要表达的深刻思考不着痕迹的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使其深入浅出。
在安尼为发廊的中国女人做造型的一段,背景音乐变换为抒情女高音演唱的中文歌曲。四四拍的节奏舒缓明亮,恰如其分的表达了中国人逐渐接受西方文化的心理变化。这里音乐兼有叙事和提示中心的作用。没有什么更激烈的对抗,反而是一种昂扬的开阔的接纳。这其中展示了中国人的一种变化了民族心态。从封闭的自卑的排外到自信的大度的承认与接纳。音乐使人不拘泥于狭隘的视野,营造一种超然的境界。
除了音乐、语言,声音的另一个重要组成要素是音响。我个人认为这个元素在陈凯歌的《百花深处》中运用的更加典型,请见如下分析。
二、音响的神奇
陈凯歌导演的短片《百花深处》讲述的是一段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冲击的故事。在外人看来精神有些痴颠的冯先生几次要求搬家公司帮他搬家,可他家所在的百花深处胡同已在城市大规模建筑现代化高楼的过程中变成一片平地。搬运工为了要回出车费就假装帮他帮东西,最终被他痴恋老宅的感情所感动。一个有些怪诞的故事艺术的表现了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导演用细腻的还带有些许滑稽的音响效果展现一个看似好笑的故事,却表达其深沉的思考。让观众在笑中体会导演的一种无奈与责任感,笑中有泪……
影片一开始的鞭炮声,是明显的音响叙事功能的运用。暗示乔迁之喜,直截了当的展现了故事背景。情节继续发展,冯先生做在搬家公司的车上,头长长的伸向车外的一段,采用了完全用音响来表现。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警笛高声鸣叫、交通台的路况信息还有路边的小店播放的流行音乐……利用声音表现了车子的行驶感同时暗示了大城市的环境和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感。设想如果这里加一段快节奏的音乐来表现,就会淡化现代文明对主人公冯先生——个痴迷于传统文化的人的冲击。在快节奏的音乐下,可以表现人物的心情愉快,就会使观众不再深究此时主人公的所思所想。
在去搬家的路上,当车子驶向目的地的时候,只设计了汽车在颠簸中前行的声音。再配以一片废墟的画面,使人烦躁不安,预示了可能是不好的发现。结果,果然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家”可搬。这里的音效可以理解为提示下文的作用,有叙事功能。
运用音响最出色的桥段要数搬家了。为了拿到出车费,搬运工们在什么都没有的废墟上假装搬东西。这时响起了有节奏的京鼓的声音,配合着人物对话和剧情的发展轻重缓急相间奏响。一声一声,富于独特的韵律,又具备一定的喜剧效果。让人感到浓重的北京韵味,感觉轻松,不禁发笑。同时,叫人拍案叫绝的运用手法是,虽然他们是空手搬东西,但导演还是智慧的配以实际的声音。比如,搬家具时“吱吱扭扭”的声音,搬鱼缸时的水声,花瓶掉到地上碎了声音,放家具到车上时的“砰”一声……用声音营造了一个虚拟的空间,让观众可以自己想象一下真实的场景,实现了化虚为实。他让我们思考,高速的现代化究竞留给我们什么?是传统文明的一片废墟?是可笑而又无奈的回忆?提示人们我们应该为保护传统文明做些什么了。比如多一份的关心与呵护。
影片接近结尾的铃铛声就像点睛之笔,使影片锦上添花。本来铃铛就是很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一个符号,铃铛声响起像是在启迪人们应该惊醒,反思自己的行为。剧情到这里,搬运工也被冯先生的执着而感动。在铃铛声的指引下,他们仿佛看到了老北京胡同的传统风貌。导演运用超现实的动画表现出四合院的样貌,同时配以极具民族特色的号子声、笛子音乐和北京“符号”鸽哨声,为我们勾勒了一副老北京的图景……
除了音响,影片中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尤其是冯先生的一口正宗的北京腔,十分符合人物形象,凸显了人物性格。
三、殊途同归
两部影片虽出自不同国籍的不同导演之手,但它们之间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内容上都在探究文化冲突的问题,比如两位导演都善于运用声音的表现力。《13区》以音乐的运用最突出,而《百花深处》更着重音响的效果,最终都成就了优秀的影片。
历史短片 《百花深处》影评 篇5
该影片交代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位冯(疯)先生让搬家公司去一条名叫百花深处的胡同搬家,可是到了百花深处却发现那里已经移为平地,搬家公司在接到上头的电话时才明白,原来这位冯先生竟是一位疯先生。。。。。
而这部只有10分18秒的片子之所以如此吸引人,大概是因为其中演员的表现,影片中的冯先生将一位失去家园的疯先生演绎的十分到位,从影片一开头他那副木纳的表情就让观众一下子了解了这位冯先生就是一个十足的老北京,当他坐在搬家公司的车子,看着一路上高楼大厦那副迷茫更加把一个老北京演绎的活灵活现。在来到百花深处时,他又把一个半疯半正常的疯先生演的让人赞不绝口,比如:他在搬家公司替他“搬东西”的时候那种小心翼翼、那种认真的神情,让搬家公司都为之动容。
另外一位演员的表现也很不错,他就是这部影片的搬家公司的头头,他把一个唯利是图的小市民演的淋漓尽致,比如:在冯先生问他可以替自己搬家的时候,他说:“搬,只要有钱就搬”说这句话的表情真的就像一个唯利是图的小市民搬上了荧幕。还有在他将车开到‘百花深处’时生气加郁闷而后又因为必须和冯先生讨钱时那两种不同的表情更是将一个唯利是图的小市民让人发出这样的感叹:怎么会有这么死要钱的人?
当然除了影片的人物,他的音响效果也很不错。比如:在冯先生见到自己心爱的铃铛时将铃铛摇的铃铛作响时的那种声音。让人有一种很空灵的感觉,连唯利是图的搬家工在听到冯先生‘摇’的铃铛时,也放松了心情,洗涤了心灵,他们不再是唯利是图的搬家工,只是普普通通的市民,甚至还让他们看到了“百花深处”。还有就是影片的最后,那背景音乐把冯先生的悲伤和‘喜悦’渲染的很好。
还有。该影片大量的运用了特写镜头和蒙太奇。从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个特写镜头,然后从特写镜头一直慢慢的移到看似是蜿蜒小路的图案,当观众以为这是一个呈现地点的时候,镜头突然拉长,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竟是陈凯歌三个字,这着实让人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随后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又是一个特写镜头,镜头自上而下给了观众一个高楼大厦,让人颇感压抑。在冯先生跟随搬家公司前往‘百花深处’的路上,给了沿路高楼大厦很多近镜头,当车开到‘百花深处’附近时,镜头又给了沿途被拆迁得一塌糊涂的房子们,这里运用的就是隐喻蒙太奇,它隐喻‘百花深处’也是这个样子,也可以说这些拆迁房是和刚才的高楼大厦的对比。在冯先生摇晃铃铛时,影片运用了蒙太奇的手发让影片出现了‘百花深处’的幻影,似真似假、如梦如幻。通篇影片都给人感觉艺术气息浓厚。
【百花深处】推荐阅读:
百花深处 影评05-21
百花深处分析06-03
影评百花深处08-27
百花齐放春满园10-09
与百花“约会”叙事作文06-13
听闻江南百花开散文06-28
《语文百花园八》教案07-10
百花山导游词09-05
三年级上册百花园五06-18
《语文百花园二》教案设计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