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英译本(通用4篇)
《围城》英译本 篇1
摘要:本文运用哈蒂姆和梅森所提出的语篇翻译理论, 从交际层面和语用层面两方面分析《围城》英译本中处理社会方言所出现的错误, 最后总结出在翻译社会方言的时候, 译者应该从交际、语用和符号三个层面进行宏观的决策, 然后再从微观的操作层面上进行具体的翻译。
关键词:《围城》,英译本,社会方言,失误
1. 引言
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 出版后即成为经典之作, 逐渐受到批评界的关注与研究, 被誉为现代的“儒林外史”。《围城》随后也被译为英、法、德、日、捷、俄等六种文字, 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围城》的英译始于20世纪60年代, 译者是珍妮·凯利 (Jeanne Kelly) 和茅国权 (Nathan K.Mao) 。译本最终于1979年由美国印第安娜大学出版社出版。要翻译《围城》并非易事, 盖因小说里充满了机智的博喻、隐喻、幽默、讽刺等修辞现象, 增加了译者在传递原著神韵的难度。本文运用哈蒂姆和梅森所提出的语篇翻译的理论分析, 从交际层面和语用层面两方面分析《围城》英译本中处理社会方言所出现的失误, 最后总结出在处理社会方言翻译上行之有效的方法。
2. 社会方言及语篇翻译简论
2.1 社会方言
社会方言指的是与说话人的社会阶层或社会地位有关的语言变体, 也是显示社会阶级差异的语言变体。此外, 蒙娜·贝克 (Mona Baker) 也指出, 社会方言是“具有社会差别的社会成员所使用的字词和结构”[1]P15。社会方言通常有其独特的措辞、句法特征、修辞目的, 还夹杂着行话和特有的表述方式。当然, 发音也是区别社会方言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英国标准发音 (Received Pronunciation) 一般是由英国受过良好教育的、在社会上有较高地位的人士所操的口音。
2.2 语篇翻译
哈蒂姆和梅森是倡导运用语篇分析理论来研究翻译的学者, 也是最早把语篇分析引入到翻译学的学者[2]P233。在他们的书《语篇与译者》中, 哈蒂姆和梅森提出的翻译语篇有三个层面:交际层面、语用层面和符号层面[3]P58。在交际层面上, 哈特姆和梅森进一步将语言变体分为两大类:与用途有关的语域变体和与使用者有关的方言变体。一般而言与用途有关的变体涉及语域 (语场、语旨、语式) , 而与使用者有关的变体则涉及地域、时代、社会、 (非) 标准、个人等因素[3]P39。因此, 在语篇翻译中, 我们可相应地把方言可分为五种:地域方言、时代方言、社会方言、 (非) 标准方言和个人方言。而在语用层面, 哈蒂姆和梅森则是援引了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等进行分析。符号层面是语言符号在语境里面的所指与能指, 这要求译者在翻译中要处理好原文与译文之间符号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的关系[3]P116。由于篇幅所限, 本文仅从交际层面和语用层面两方面分析《围城》英译本中处理社会方言所出现的错误。
3.《围城》英译中社会方言翻译失误分析
本节以《围城》其中的一个片段为例, 分析英译本中社会方言翻译失误及其原因。
原文[4]P88:鸿渐寒喧已毕, 瞧玻璃橱里都是碗、瓶、碟子, 便说:“张先生喜欢收藏磁器?”“Sure!have a look see!”张先生打开橱门, 请鸿渐赏鉴。鸿渐拿了几件……也不识真假, 只好说:“这东西很值钱罢?”“Sure!值不少钱呢, Plenty of dough。并且这东西不比书画。买书画买了假的, 一文不值, 只等于waste paper。”
译文[4]P89:When the pleasantries were over, Hungchien noticed a glass cupboard filled with bowls, jars, and plates and asked, “Do you collect porcelain, Mr.Chang?”“Sure!Have a look-see.”Mr.Chang opened the cupboard and invited Hung-chien to inspect them.Hung-chien picked up a few pieces...Unable to tell whether they were genuine or fake, he merely said, “These must be quite valuable.”“Sure!Worth quite a lot of money, plenty of dough.Besides, these things aren’t like calligraphy or paintings.If you buy calligraphy or paintings which turn out to be fakes, they aren’t worth a cent.They just amount to wastepaper.”
3.1 交际层面的分析
从上述的译文可见, 译者只是把原文中出现的英文直接搬到译文中, 有好几处没有作任何的处理, 而其中一处只是把原文的英文稍作处理 (如:加了连接符号等) 。从交际的层面来看, 我们可以看到钱钟书先生笔下所写的张先生说话中夹带着英文。钱钟书先生这样写的目的, 是为了讽刺张先生喜欢炫耀自己身上的“洋气”。作者的这一意图在小说的原文表现得淋漓尽致———“张先生跟外国人来往惯了, 说话有个特征———也许在洋行、青年会、扶轮社等圈子里, 这并没有什么奇特———喜欢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字。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 需要借英文来讲……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 表示饭菜吃得好, 此外全无用处”。[4]P86“无谓”和后面的“表示饭菜吃得好, 此外全无用处”都看出作者对张先生的态度是否定的和讽刺的。如果运用哈蒂姆和梅森的理论分析一下原文和译文, 我们有以下的对比 (加粗体的地方为两者的差异) 。
原文:
说话者:有标记, 上层社会 (洋行、青年会、扶轮社等圈子)
用途:语场:日常对话
语旨:炫耀, 自傲
语式:社交口语
译文:
说话者:普通人 (无阶级标记)
用途:语场:日常对话
语旨:随意 (斜体处有强调的意味)
语式:社交口语
首先, 我们可以看出, 译文把说话者有标记的社会方言标准化, 变成无标记的话语。原文所体现出来的、深深烙印在张先生身上的“洋派”作风, 经过译文翻译后就成了普通的英美人士、无阶级标记的谈话方式。而且在语旨上, 译文把张先生“趾高气扬”的炫耀口吻变成是随意客套的口语寒暄, 这些均是翻译在交际层面上所造成的失误。此外, 有学者认为在普通的语言中夹杂了外文会产生“陌生化”的效果[5]。因此, 原文的这种“陌生化”效果在交际上可以说是反映出张先生与方鸿渐之间的距离, 或者说阶级之间的距离。张先生是想用这种夹杂英文的中文在方鸿渐前面显摆一下, 把自己显赫的社会地位用这种有意或无意的方式表露出来, 显示出一种高人一等的姿态。而译文的处理则把这种“陌生化”的效果给扶平了, 不仅不会产生陌生或距离感, 而且译文中的口语寒暄还似乎显得张先生对方鸿渐十分客气, 一尽地主之谊的感觉。
3.2 语用层面的分析
奥斯汀区分了三种不同的“言语行为”, 即“言内行为” (以言指事) 、“言外行为” (以言行事) 和“言后行为” (以言成事) 。“言内行为, 即“说话”这一行为本身, 指发出声音、音节、语调、说出单词、短语和句子等;“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把说话人的意图传递出去, 即通过说话达到说话人的某种目的;“言后行为”指听话的人在听到刚才说话后产生什么影响, 即“说话”所带来的后果[6]P181-185。
从上文的翻译可以看出, 张先生的“言内行为”是一些夹杂了英文单词的汉语, “言外行为” (即其意图) 是要把自己的社会地位通过语言反映出来, 而“言后行为”则是要听话人 (即方鸿渐) 对其产生羡慕、敬仰或“高攀”的感情。而在译文中, “言内行为”是标准的英语口语, “言外行为”是说话者第一次与客人见面时要表现出热情好客的交际目的, “言后行为”则是听话人觉得说话人想要保持正常的社交往来, 因此在与自己攀谈。可见, 译文的处理在语用层面的三种言语行为上都与原文所反映出来的不相符。
另外, 细心的读者可发现, 钱钟书先生在写张先生的时候有一处用了洋泾浜英语 (Pidgin English) , “Sure!have a look see!”正确的英文表达是:“Sure, have a look!”就可以了。这一洋泾浜的表达方式可谓是把张先生“附庸风雅”的言后行为表露无遗。但是, 在译文中, 译者加了一个连接号变成“Sure!have a look-see!”这会让原文洋泾浜的味道失去。因为look-see在口语中有a brief look, inspection (瞧一眼, 查看) 的意思, 是符合英文语法的口语表达方式。而原文的洋泾浜英语则是中文的语法、英文的单词———典型的洋泾浜英语的特点。这样, 译者在译文中没有把张先生那股貌似“高人一等”但其实只不过是“崇洋媚外”的丑态翻译出来, 在语用层面上再次让“言后行为”产生失误。
4. 结论
通过上述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围城》英译本中在处理社会方言的方法上, 基本上是“搬字过纸”或“字字对应”, 直接把原文所夹杂的英文转写到译文中, 忽视了原文中在交际层面上和语用层上的效果。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 一般需要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透析原文。当译者在操作层级上试图寻找与原文的信息单元 (句、小句、词组、单词) 相对应的译文的时候, 译者须从更高的层级来观察译文, 例如从决策层级来审视原文的 (次) 篇章与句群[7]P41-42。因为, 在 (次) 篇章和句群的维度来看, 译者会对源语文本的交际意图、语用目的和符号功能有更佳的了解。此外, 在处理方言的问题上, 纽马克提出了以下的建议:“如果方言出现在元语言上, 如:语言的例子, 你只需把方言转化, 译成中性的语言即可;如果方言出现在小说或戏剧中, 处理方法就不同了。”[8]P195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在翻译小说或戏剧中出现的社会方言的时候, 应该从交际、语用和符号三个层面进行宏观的决策, 然后再从微观的操作层面上进行具体的翻译。
参考文献
[1]Baker, Mona.InOtherWords:ACourseBook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2.
[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 (增订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3]Hatim, Basil&Mason, Ian.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 1990.
[4]钱钟书著.Jeanne Kelly&Nathan K.Mao译.围城 (汉英对照) [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5]Shklovsky, V.Art as Technique.R.C.Davis.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C].New York&London:Long-man, 1986.
[6]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
[7]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8]Newmark, 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1988.
《围城》英译本 篇2
关联理论属于交际理论, 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语言交际, 认为关联原则是交际的中心原则, 寻求关联是人类的本能, 其关联的程度取决于话语本身所具有的语境效果和受话者在处理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两个因素。
1 关联理论的核心观点
1.1 明示—推理交际模式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model)
交际是人类活动一个最普遍的现象 (何兆雄, 2000) ,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 代码模式 (code model) 是人类交际的唯一模式。代码模式又称之为信息模式, 包括代码规则和编码规则, 主张人类的交际行为应该通过编码和解码的途径来实现。说话人通过代码传达信息和意图, 受话者受到代码后通过解码, 付出一定的努力后获取说话人意在传达的信息和意图。但是, 代码模式仅仅强调了语言的规约性, 而忽略了其语境灵活性, 因而代码模式未能有效解释话语所包含说话者含蓄表达的真正意义, 于是语言学家们又提出了推理模式 (inferential model) , 认为受话者对话语的理解并不是解码的过程, 而是在遵循演绎推理原则, 受话者根据收到的词汇信息加上自己头脑中存在的百科信息, 逻辑演绎, 最后综合加工并推导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所以, 真正的交际应该至少涉及到代码模式和推理模式两种模式。
Sperber and Wilson将上述两种模式结合起来,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即明示—推理交际模式, 从认知的角度揭示了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明示 (ostension) 和推理 (inference) 是交际的两个方面。就说话者而言, 交际是一个明示或者示意的过程, 是一个向受话者表达意图的过程, 而对于受话者来说, 交际是一个推理的过程, 受话者需要从说话者的字里行间推敲其表达的意图。明示行为存在两种意图, 即信息意图 (说话者话语的字面意义) 和交际意图 (说话者想要传达的真正涵义) 。
1.2 语境 (context)
受话者为了进行推理, 首先需要获得语境效果。关联理论认为, 语境不是在交际的过程中, 言语双方事先确定的外部因素, 而是一个在互动的过程中为了努力正确理解话语而不断形成的。这种动态的语境被称之为认知语境, 是受话者在认知环境中不断作用对结果。认知语境一般由词汇信息、百科信息和逻辑信息三种基本信息构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语境, 人们之所以能够达到理解交际的目的, 就是因为交际双方根据认知语境中的事实或假设在心理上做出了共同的认知和推理。
语境是正确理解某个话语的重要前提, 是一种心理构成, 更强调话语双方低于世界或认知环境的预测假设 (Sperber&Wilson, 1986) 。
1.3 关联性 (relevance)
受话者在推理的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这样在付出的努力和所获得的语境效果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认知模式, 即关联性。关联理论认为, 任何话语都应具有关联性, 话语的理解需借助语境推理找出话语关联。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观点, 话语信息与语境相产生关联的时候, 就能在特定的语境中取得语境效果。在一定的前提下, 语境效果越大其关联性也就越强;话语理解时付出的努力越小, 关联性也就越强。语境和话语内容的每种不同组合都需要受话者付出努力进行思考之后才能取得语境效果, 如果说话者的话语提供了最佳关联, 那么受话者就能在自己的百科知识和语境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对话语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关联理论有两条基本原则, 一是认知原则, 主张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相吻合;二是交际原则, 认为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该设想是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 (Sperber&Wilson, 1986) 。这两条基本原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交际原则以认知原则为基础, 而认知原则又为交际原则有指导作用。最大关联 (maximal relevance) 指的是话语理解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 (optimal relavance) 则指的是话语理解时付出了有效的努力之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
交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话语双方是否能够最佳关联, 根据这一原则, 交际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话语双方都力争达到最佳关联的过程。
2 以钱钟书的《围城》英译本为例演示关联理论对人物对话翻译的解释力
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的结合, 充分肯定了认知语境和最佳关联在翻译中的地位, 强调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明示—推理行为, 因而将其的重点放在了翻译过程上。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 自1947年出版以来, 备受文学界学者的关注, 并被译成多国语言, 其英译本Fortress Besieged由Jeanne Kelly和Nathan K.Mao合译。关联理论对翻译有较强的解释力, 下面我们以《围城》英译本为例, 来看看关联理论对人物对话翻译的解释力。
1) 明天他到苏家, 唐小姐已先到了。他还没坐定, 赵辛楣也来了, 招呼后说:“方先生, 昨天去得迟, 今天来得早。想是上银行办公养成的好习惯, 勤勉可嘉, 佩服佩服!”
The next day when he arrived at the Sus, Miss Tang was already there.Before he had sat down, Chao Hsin-mei came early today.“This must be a good habit you developed in the banking business.Your diligence is commendable.Congratulations.”
我们知道, 在汉语词汇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它的骈偶性, 我们习惯用重叠的词如“佩服佩服”来加强话语的节奏感及语气, 但在英语文化里, 由于英语单词本身就是有音节组成的, 可以是单音节词, 也可以是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其单词长短不一, 故而不会追求对称性。所以在这一对话中, 译者将“佩服佩服”翻译为“congratulations”是为了方便英语读者的需要, 并不是信息和效果的缺省, 而是建立在一定的认知语境中的。
2) 鸿渐道:“……有他, 菜可以省一点。看见他那四喜丸子的脸, 人就饱了。”
“...If he is, they can save on the food.Just looking at that meatball face of his will make people feel full, ”he said.
“四喜丸子”主要由肉和淀粉制成, 球状, 是鲁菜的一种。根据典故, 唐朝有一次朝廷开科考试, 无数的学子蜂拥而至应考, 结果衣着寒酸的张九龄中的头榜, 便被皇帝招为驸马。当时张九龄家乡正逢水灾, 父母音讯全无, 恰巧在婚礼当日得知其消息, 便命厨师做一道吉祥的菜以示庆贺。厨师做了一道名为“四喜丸”的菜, 寓意为“一喜, 老爷头榜题名;二喜, 成家完婚;三喜, 做了乘龙快婿;四喜, 合家团圆”。英语中没有这样的菜, 如将“四喜丸子的脸”直接译出, 则使读者感到困惑, 若将其译为“meatball face”, 既保留了说话者的幽默感, 又充分表达了方鸿渐对曹元朗的厌恶之情, 促成了认知语境上的最佳关联。
3) 鸿渐去叫辛楣, 孙小姐说她刚从辛楣那来, 政治系的教授们正在开座谈会呢, 满屋子的烟, 她瞧人多有事, 就没坐下。
方鸿渐笑道:“政治家聚在一起, 当然是乌烟瘴气。”
Fang Hung-chien said with a grin, “Whenever politicians congregate, there is bound to be heavy pollution.”
这一对话中, 方鸿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将政治家的官僚气息比作秩序混乱, 环境嘈杂, 因为在当时的社会, 这两者盛行, 而又遭人们的厌恶, 译者将“乌烟瘴气”用“pollution”一词译出, 是运用了百科信息增加了认知语境的关联度, 同时, 将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完整地展现给了读者。
3 结束语
关联理论是一个强有力的理论, 对译者在与原作者的跨文化交际中起指导作用, 给翻译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框架, 对翻译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作为一种交际理论, 关联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的翻译, 在语用学范畴内, 它不仅能够指导人物对话的翻译, 而且还将极大推动语用学的发展。
摘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认知理论和交际理论, 对翻译有较强的解释力。该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 以《围城》英译本为个案, 分析探讨人物对话的翻译现象, 旨在证明翻译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 是一个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
关键词:关联理论,认知语境,最佳关联,人物对话
参考文献
[1]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86:15.
[2]范勇.浅论关联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上海科技翻译, 2000, 3:4-8.
[3]何兆雄.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58.
[4]何自然, 冉永平.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27.
[5]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中国翻译, 1994, 4:8-11.
《围城》英译本 篇3
关键词:对比赏析,主旨把握,词汇选择,中英文化差异
一、引言
《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杰作,该散文写于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描写了荷塘在月色笼罩下的美丽景象,全文语言洗练、文笔清丽,含蓄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却又无能为力的思想情感(戴成社,2014:56-57)。语篇中流露出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也从侧面表达出了他个人的心绪起伏,这一点从文中的开头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便可略知一二。同时,作为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在阅读的过程中笔者注重理清作者的思路,从作者的内心出发,把握作者的立意(李明,2006:35)。在评析的过程中,以朱纯深的译本和杨宪益夫妇的译本进行对比,从作品的文化特点和语言特色出发,从把握全文“文眼”和体现中国文化来对《荷塘月色》英译本进行评析。
二、作品文化背景和语言特色
作为译者,对于原文的理解和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文学类作品中的散文而言,为了保证所翻译的语篇完整性和语意连贯性,除了需要很好地把握原文的字面意思,还需要把握好原文背后的文化特点和语言特色。本文写于1927年7月,作者当时在清华大学教书,文中所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时值“四·一二”政变及大革命失败,革命陷入低潮,白色恐怖笼罩着当时的中国。朱自清和当时大多数有良知、充满爱国情怀的人们一样,正处于一种苦闷彷徨之中,一方面他想投身革命,但是又有着太多的顾虑和犹豫,若选择逃避,则又在不安中挣扎。在如此复杂的心绪之下,他借景抒情,写出了这篇脍炙人口的作品《荷塘月色》,作者表面描绘出一幅夏日荷塘图,实则借景抒情,表明了自己对时局的担忧和内心矛盾之情(李明,2006:169)。
三、从把握全文“文眼”方面评析英译文片段
本文从朱自清本人在写完《荷塘月色》之后两个月后的感言出发,去把握全文的文眼。朱自清在写完此文后的两个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北京住了两年多了,一切平平常常地过去。要说福气,这也是福气了。因为平平常常,正像‘胡涂’一样‘难得’,特别是‘这年头’。但不知怎的,总不时想着在那儿过了五六年转徙生活的南方。转徙无常,诚然算不得好日子;仅是一要说到人生味,怕倒比平平常常时候容易深切地感着(李明,2010:168)。”这段文字表面作者生活在当时的背景下,尤其是在白色恐怖的包围之中,作者品味到了一种世态炎凉,向往过去南方生活的种种。因此我们可据此推断出,全文的文眼可为“惦记南方生活”。此外,全文中的两个“忽然想起”也颇具深意,第一个“忽然想起”引出了作者的荷塘夜游,第二个则引出了江南采莲的习俗,这为全文的文眼作了很好的铺垫。下面便从这两个“忽然想起”中词汇选择出发来把握两个译本对整个英译本的感情铺垫。
例1: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朱译:Tonight,when I was sitting in the yard enjoying the cool,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e Lotus Pond,which I pass every day,must assume quite a different look in cuch moonlit night。
杨译:This evening as I sat in the yard to enjoy the cool,it struck me how different the lotus pond I pass every day must look under a full moon。
评析:综观这两个译本,朱纯深译本中的“忽然想起”译为“it occurred to me that……”,而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为“it struck me……”,就中文意义上的“突然想起”而言,“突然”指的是一种意料之外的感觉,重点在于出人意料。而我们再回到这两个译本来看,朱译用的“occur”表达了语用意义上的对等关系,occur有“突然出现,闪现”的意义在其中,因而是更加忠实于原文的译文,更好地把握了原文的意图。而杨译的“struck”的意义则侧重于“顿感,深感”等意义,并没有很好地将原著中的“突然”之意很好地把握出来。
例2: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朱译:Suddenly,something like lotus-gathering crosses my mind。
杨译:Then lotus-gathering flashed into my mind。
评析:该例为全文中的第二处“突然想起”的段落出处。结合例1种的评析,我们再对此处的“突然”之意进行评析,“突然”表明事情发生得急而快速,此处可以看到朱译将其译为“suddenly”而杨译为“flash into”,“suddenly”表达出了原文的“忽然之意”,和例1一样同属语用学上的意义对等,可见朱译基本保持了译文的整体性。而杨译虽没有完全按照原文的语序进行翻译,但是杨的译文却不乏巧妙精美之处,巧在动词的选用。上一个译本用的副词做状语表达突如其然的状态,“flash into”作为动词结构则会给人一种极强的动态画面感,“flash”会给目的语读者一种“闪现,掠过”的感觉,增强了目的语的阅读感。因此综合来看,两个译本可谓是各有千秋,值得日后借鉴。
例3: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朱译:I have felt quite upset recently。
杨译:The last few days have found me very restless。
评析:阅读完两个译本,我们不难发现两个译本使用不同性质的主语。朱纯深的版本使用了第一人称“I”作为主语,译文主要是以“我”的内心感受为主要叙述对象,而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则使用了无灵主语“the last few days”作为主语,强调作者的被动性。前文在背景介绍中曾提到作者想投身革命,但是又有着太多的顾虑和犹豫,想要选择逃避,但又在不安中挣扎这样一段复杂的心路历程,此处的被动之意也表达出作者内心的矛盾纠结之感,更加贴合原文。朱译虽然也比较好地忠实了原文,但是语气上表现出了较为平淡的叙事语气,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原文作者无奈纠结的心绪。此外,从词汇选择的角度来看,“upset”主要表现了一种陷入彷徨,焦躁不安的状态,让人的心情难以平复;而“restless”含有“得不到安宁的,表示人精神上不能放松,焦虑的状态”,结合原文的写作背景,前一个译本更能表现出当时作者的心境,表现出了作者深夜难以入眠的愁绪状态。
四、从文化方面评析《荷塘月色》英译文片段
中英两种语言在很多情况下都存在着差异,这也反映了这两种文化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于译者来说,汉语是母语,中华文化是母语文化,而英语是外语,英美文化属于异语文化。这就造成了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尽量以自己的母语文化为主导。朱纯深的译本与杨宪益夫妇的译本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别,尽管两名译者都是中国人,并且都受到汉文化的耳濡目染,也会因为对原文的文眼把握和翻译策略的采用不同造成译文上的差异。下面将从翻译策略中词汇选择的角度来评析这两个译本。
例4: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朱译:The foliage,which,in a moonless night,would loom somewhat frighteningly dark,looks very nice to night,although the moonlight is not more than a thin,grayish veil。
杨译:On nights when there is no moon the track is almost terrifyingly dark,but tonight it was quite clear,though the moonlight was pale。
评析:综观这两个译本,对于“没有月光的晚上”的阴森场面翻译虽存在句式上的差别,但从重视度和重现作者风格来看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这里需要分析比较的部分是选段后半部分对月光的描写所选用的“淡淡的”一词值得我们对两个版本的译文进行讨论探究。首先,朱译的版本使用了“a thin,greyish veil”,读者在阅读起来会顿感月光的朦胧美感,月光之淡如薄雾轻纱般柔和,译出了文学作品的柔美之感,在结合原文作者行文之洗脸、极富诗情画意这一特征便不难看出,朱译更好地把握住了原文作者的行文风格。而杨译的“pale”虽然译出了月光的“淡”,符合原文字义上的意义,但表达的方式就不似上一个版本丰富而富有文学气息了。
例5: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朱译:The moon sheds her liquid light slightly over the leaves and flowers。
杨译:Moonlight cascaded like water over the lotus leaves and flowers。
评析:选段将月光的柔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了中文语言强大的表现力。节选的译文片段,两个不同译本也很好地表达出了中英两种语言的不同文化和抒情表达方式。朱译的特别之处在于使用了“liquid”来修饰月光,很好地表现出了“泻”这个字的动词效果,表现出了月光流动的样子和灵动的感觉。而杨译的“cascade”一词原本强调“像瀑布一般倾泻而下”,虽然表现出了中文中的“泻”的字面意思,读者能看到月光的动态感但是还是缺乏文学作品的美感,虽然作者用“泻”字来描写月光,但还是强调了月光洒在荷塘上的状态,而不是像瀑布那强烈的喷洒效果。
五、小结
在翻译的过程中,作为译者,首先应该对原文要有略含深度的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这成为了译者传达原文作者意图的关键所在。通读完原文,我们知道了作者记叙了夜游荷塘的经过,表面上描述了一幅恬淡优美、富有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图,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世社会的担忧以及想要投身革命又囿于各种原因而矛盾纠结的心绪,对以往南方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就需要牢牢把握这个主线,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
此外,翻译时还需要把握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这样也有利于把握全文的主旨意图,使得译文的风格更忠实于原文。翻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在赏析名家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戴成社.荷塘月色赏析[J].教材研究,2004(1):56-57.
[2]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
《天净沙·秋思》英译本赏析 篇4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英译本,浅析
一、原诗浅析
《天净沙•秋思》是由元朝作家马致远创造的一首散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五句话,却描绘出一幅画面感十足的秋郊夕照图。此诗的前三句,每句话三个名词,三种景物。这种名词的叠加,形散而神不散,充分体现了汉语重意合的特点。诗人用这简短的九个词,铺叙开来,描绘出一幅秋风萧瑟的画面。最后一句中,作者将“游子”即“断肠人”置于这秋风萧瑟的画面中,那种凄凉之感、那种倦于漂泊的苦楚跃然纸上,深刻清晰地走进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中国古代诗歌是追求音韵美的,马致远的这首诗也不例外。本诗中,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这种平仄相间的韵律结构,前后呼应,不禁让读者低吟沉回,心中油然而生那份秋风萧瑟的凄凉,感同身受主人公飘泊天涯的那份无奈。这首诗在用词上,虽然没有使用情感浓烈的词语,但那几个简短的词语,灵动而传神,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景象,直入读者心底。
二、三种英译本
译文1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une:Sunny Sand-Autumn Thoughts: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fly crows;Under a small bridge beside a cottage a stream flows;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Westwards declines the setting sun;Far,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译文2是美国学者Wayne Schlepp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une to“Sand and Sky”-Autumn Thoughts: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The sun weltering;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译文3是笔者典籍外译老师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o the Tune of Sand under the Clear Sky-Autumn Thoughts:A crow,at dusk,on yon old tree with vines very dry;A bridge o’er th’creek,and some country cottages nearby;A horse so weak,against west wind,en route with sigh;The sun sinking,a broken heart’s still wandering!
三、英译本浅析
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提出“译语优势”的原则。他认为“译语优势”是“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发挥译语优势”就是“尽量利用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译文1的翻译正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许渊冲先生在翻译本诗时,在句中添加了动词和介词,将原文中的名词词组连接成符合英语句法结构的完整句子,这是英语语言表达重形合的体现。许渊冲先生还提出的译诗“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标准,是建立在“意似、音似、形似”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信”的衍化和具体化;“三似”中又以“意似”为先,表明许渊冲先生是重视内容的充分表达的。确实,在此诗的翻译中,许渊冲先生把原作所描写的内容和含义很好地传达了出来,而且全诗的翻译都用倒装句这一句式结构进行表达,使诗在句式上协调统一。同时,这一译作也在韵律上做了很多努力,aaabb的尾韵使诗前后呼应,读起来十分流畅自然。此外,该诗在用词上十分贴切传神,比如,用“Far,far from home”将“在天涯”意译出来,令读者心生无限遐想;用“heart-broken”来形容“断肠人”,能够让读者如读原诗一般感同身受漂泊人的那份苦楚。
译文2是美国学者Wayne Schlepp的译作。Wayne Schlepp是接受过西方汉学训练的学者,因此在她的翻译中能够看到其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在这个译作中,Schlepp采用与原文相似的句式结构直译开来,所以译诗在形式上与原诗十分相近。这也是一个外国学者对于中国诗歌文化的理解。但译作在用词上没有原诗中的那份灵动和传神,比如,“Low bridge,stream running”,可能对于英语的读者来说,并不能感受到潺潺的溪水流过小桥的那副景象。此外,这个译作在韵律上有所欠缺,因此没有传达出原诗的音韵美。所以Schlepp采用的这种逐字对译的方式虽然在诗的形式和字面上做了对等传达,但可能传达不出原诗在情感上给读者带来的共鸣。因为中国诗歌重在含蓄、委婉,让读者通过联想来感受其中的意义和情怀。但同样的英语句式结构,同样的词汇的叠加,可能并不能勾起英语读者的联想和感受。因为英语通常是自然、直接的。
译文3是笔者典籍外译老师的译作。在这个译作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老师巧妙运用了英语中的虚词,连词成句,既保证了与原诗形式上的相似,也保留了英语句式重形合的特点。此外,这个译作在韵律上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虽然与原诗的尾韵不尽相同,但已经能很好地让读者感受到中国古诗的音韵美。这个作品的缺憾之处,笔者以为是在个别词语的使用上,比如,用“wandering”来表达“在天涯”,虽然能传达出主人公的孤单无助,但在全诗情感的充分传达上还是有一些欠缺。
四、结语
对于同一个作品,每一位译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因此就会产生不同的英译本。但无论是著名的学者,还是默默潜修的译者,他们的译作中都存在着优点和缺点。作为后辈的译者,在赏析前人作品的基础上,要以其翻译经验为指导,不断努力,为中华传统诗歌文化的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汪榕培.中国典籍外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围城》英译本】推荐阅读:
《荷塘月色》英译本05-16
《红高粱家族》英译本07-18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08-01
两个译本05-22
中文译本10-28
霍克斯译本11-07
英汉双语清明诗多种译本05-25
围城读后感,《围城》中的人情世界10-01
《月下独酌》两种英文译本之对比研究11-14
《围城》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