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克斯译本(精选6篇)
霍克斯译本 篇1
一、引言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有一段情节描写宝玉“富贵闲人”放荡生活的另一个侧面, 揭示当时贵族子弟们淫靡逸乐的生活习气。其中所有的曲令都切合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和教养。妓女云儿的小曲是这段描写的开始, 其重要性在原著和译文中都值得探讨。
目前, 《红楼梦》英译本中最负盛名的是杨宪益夫妇译本 (以下简称杨译本) 和大卫·霍克斯译本 (以下简称霍译本) 。翻译的基础是对原著的全方位理解, 所以本文以分析原著安排云儿小曲的目的和取得的效果为出发点, 再将两个译本中云儿小调的译文和原文进行对比, 从词、句式和节奏的处理出发进行分析, 探讨两译文在表现原文效果方面分别达到的程度。
二、云儿小曲
二十八回之前的宴会和诗词都出现在贾府之内, 而本回要展现贾宝玉在贾府之外寻找世俗乐趣的景象。在座的五人之中, 锦香院的妓女云儿无疑是社会地位最低下的, 本回这段精彩纷呈的描写正是以云儿的一段小调来开始的。这一段中, 宝玉与冯紫英、薛蟠、蒋玉涵和云儿等在一起厮混, 为后文流言外传,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铺垫和立据。所以曹雪芹安排云儿首先上场, 唱一首与书中以往诗词截然不同的小曲, 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全新的社交圈, 让读者至此感觉眼前一新, 拉开这场寻欢作乐的序幕。同时, 以云儿的身份、语言特色为下面即将展开的贵族生活的荒诞不经定个基调。曹雪芹的这番安排表现出《红楼梦》确实处处溢彩, 读者如果没有感受到这种安排, 实为可惜。译者如果对此感受不深, 对云儿的个人语言特色翻译表现不足, 势必会减弱曹雪芹在这里要表现的艺术效果。
宴会一开始, “呆霸王”薛蟠就纠缠着云儿唱歌。云儿是一位精通歌舞、粗通诗词的妓女, 经常在贵族聚会的宴会上出现, 所以很会应付这种场合。她唱道:
两个冤家, 都难丢下, 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两个人形容俊俏, 都难描画。想昨宵幽期私订在荼蘼架, 一个偷情, 一个寻拿, 拿住了三曹对案, 我也无回话。
她的歌词有着淡淡的色情或者挑逗成分, 从形式到内容来看, 都充满低俗的小曲特色, 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诗词。但曲子中句子长短搭配, 基本押韵, 节奏感很强。措词极具口语化, 语气上流露出玩世不恭, 这一切特色是完全符合云儿的身份和地位的, 表现了她典型的个性语言特色。下面来看两个译本和原文的对应情况。
总体来看, 双方的译文都对原文进行了拆句或者合并句子的处理。霍译本在这方面更加明显, 把“两个人形容俊俏”用三行进行了处理, 将“都难丢下”前后翻译了两次, 而对“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没有翻译。杨译本在这方面则表现出尽量靠近原文的意向, 处理全文, 不遗漏内容, 只是对原文的三个句子分别拆分成两行, 对两个句子进行了合并。双方都做到了句子的长短搭配, 基本押韵, 有节奏感。
首先看词的选择。“冤家”是敌人或对头的意思, 但是中国恋人之间常用作昵称, 表现出爱怨交加的语气, 常用在非正规场合, 英文中没有类似的对应。霍译本选用了“lovely boys”, 然后在下面的译文中又增添了阐释的内容, 表明了“冤家”关系:Two lovely boys/Are both in love with me。杨译本选择了“lovers”。“lovely boys”的语气显得轻松自如, 玩世不恭, 更加符合原文。“lovers”则显得比较正规, 表明说话人认真的口气。霍译本对“幽期”使用了“promised”和“meet”两个词来表达, 显示了小调的口语化语言特色。杨译本则直接使用一个英文中不太常用的单词“tryst”。虽然“tryst”很押韵, 但也是一个诗意十足的措词, 而且读者将“Was our tryst”和上下句子连在一起, 容易产生误解, 以为女主人公是在和两人同时约会, 所以有点为押韵而害意了。“偷情”在汉语中的意思本身就有一定的模糊性, 也表现出原著作者的模糊处理, 霍译本没有具体翻译, 也是通过“meet”等词让读者通过上下文去想象。杨译本翻译成了“make love”。在读者的眼中, “性”的含义非常清楚。《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比英国人熟悉的狄更斯都要早将近一百年, 所以这个选词既违背历史真实性, 也过于直白。云儿是一位惯于应对这种场合的人, 知道什么样的小调合适, 所以也不符合云儿的语言个性。“三曹对案”是一个成语, 意思是审问对质, 这个成语含有很大的戏剧性效果。霍译本的“three are all here in this tribunal”从字面到实质都保留了原文的风貌, 而杨译本的“challenged by the two of them”保留了实质, 遗憾的是失去了字面的意趣。综上所述, 从整体上看, 霍译本选词完全口语化, 基本符合原文风貌, 符合云儿的身份和个性。杨译本则选词或古典, 或诗歌化与书面化, 或太直白, 出现了“loath, tryst, theroseretill”, 和原文以及云儿的语言个性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出入。
其次看句式的选择。霍译本的句式全是普通的主谓顺序, 使用了普通口语化表达方式, 同时基本在句尾押上了韵, 更加符合英语中打油诗的特点。杨译本则使用了很多诗歌中常见的调整词序的方式, 虽然也押上了韵, 但是古诗词的意味很浓, 失去了一些小调的特色。以第一和第二句为例, “两个冤家, 都难丢下”是完全的口语化, 霍版的译语是“Two lovely boys/Are both in love with me/I can’t get either from my mind”, 杨版的译语是“Two lovers have I/From both I’m loath to part”。霍译本口语化风格比较接近原文, 表现出了充满生活气息的小调叙事特点, 也就合理地反映出了云儿的语言特色。杨译本则从句式上表现出较浓的诗意, 与原文风格和云儿的身份产生了出入。
最后看节奏感的效果。句式的选择决定了节奏感的表达。这首小调使用四字格为主体, 结合个别长句, 全文基本押韵, 所以节奏富于变化。原文共是十行, 霍译本变成了十三行, 对“形容俊俏”使用三个短句来翻译, 以增加全文节奏。但是其他句子都用词较多, 长短变化不大, 节奏感减弱。杨译本是逐行对应的翻译, 而且注意了长短句子的搭配, 产生了较好的节奏感。
三、结语
尽管杨译本在节奏感上获得成功, 但是词和句式的选择过于古典与诗词化, 总体上美化了云儿小曲的语言, 没能实现原著作者此处精心安排云儿的小曲打开一个全新环境的效果, 削弱了这次寻欢作乐中诗词语言与贾府之内酒宴上诗词语言的差异感。杨译本单独来看是非常优秀的一首诗词, 但是不符合原作的意图和风格, 不能不说是遗憾的。在这首小调的翻译上霍译本在表现云儿的个人语言特色方面是较为成功的, 突出了云儿语言中的口语化, 在较大程度上完成了这首小曲在原著中承担的使命。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杨宪益夫妇译本和大卫·霍克斯译本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云儿的小曲中表现出的不同翻译风格, 指出因为措词、句式和节奏的不同处理, 在表现原著效果方面两译本的差异。
关键词:《红楼梦》,云儿小曲,杨译本,霍译本
参考文献
[1]Hawks, David&John Minford.trans.The Story of theStone.London:Penguin Books Ltd., 1973.
[2]Yang Xianyi&Gladys Yang.trans.A Dream of RedMansions.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99.
霍克斯译本 篇2
作为语言的一种变体, 方言因其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兼容性等特点而大量存在。针对《红楼梦》的语言问题, 戴不凡曾在《揭开红楼梦作者之谜》一文中指出, 《红楼梦》一书不止使用了大量的北方方言, 还运用了相当数量的吴语方言。方言的界定评判标准历来是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研究领域, 尽管评判手法尚且欠缺, 此处本文仅针对措辞方面的方言翻译进行归纳对比。
一、古语方言
第一回中, “那道人道:‘原来今日的风流冤孽, 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此处的“造劫历世”, 在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中为be bent on making trouble by reincarnation;David Hawks的译本中为enter the vale of tears.在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中, 该“造劫历世”的译文如直译, 则为“决心要通过转世来闹事/闯祸”;而David的译本中, 该词语的译文直译可译为“进入泪水的尘世中”。本质意义均大同小异, 即石头想要转世为人体验人世间的情感生活。但此句中杨氏夫妇的译文更直指出石头转世为人后的风流冤孽为“闯祸”;而David更倾向于含蓄地表明石头是想要走进尘世, 体会男女之情中的不尽泪水。此处岩石夫妇的译文表达更为直白一些。
第二回中, 贾雨村同冷子兴云, “若非多读书识事, 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此处的“致知格物之功”通常众多读者觉得晦涩难懂, 好似古语却又有些地域方言之感。杨氏夫妇译本中对此处的译文是able to recognize the nature of things, 杨氏夫妇认为“格物之功”即为自然之物;而David译本中的译文为one moreover wellversed in moral philosophy, 将其译为道德哲学方面的事物。
二、地域方言
第三回中的“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 南省俗谓叫做‘辣子’, 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此处的“破皮破落户”在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中是terror, 第一个“辣子”的译文是Ho Pepper, 第二个“凤辣子”的译文为Fiery Phoenix.在David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里面, 这三个方言词汇的译文分别是holy terror peppercorn, Peppercorn Feng.在第一个“破皮破落户”中, 很显著的是, 两译本的作者并未采用其原意进行直译。而是含蓄的表明王熙凤在其家族里面的威望;“辣子”在杨氏夫妇的译文中被译为“辣椒”, 而其在David的译文中即为“胡椒”。一个辣, 一个麻, 所彰显的王熙凤的性格侧重点略有不同;“凤辣子”在杨氏夫妇的译文中被赋予“火辣的凤凰、火凤凰”之意, 而在David的译文版本中则被译为“胡椒‘凤’”。很明显杨氏夫妇将角色王熙凤译为一个巾帼英雄, 而David此处只将其绰号加上其名字中某一字为代号。
第七回中, 秦可卿嘱咐宝玉道, “宝叔, 你侄儿倘或言语不防头, 你千万看着我, 不要理他。他虽腼腆, 却性子左强……”此处的“不防头”和“左”, 方言使用特点极为明显。杨氏夫妇对此的翻译为If he says anything he shouldn’t, please overlook it for my sake.He’s a stubborn boy for all his shyness and likes to have his own way.“不防头”在文中之意为“不注意;不小心”, 通俗译文即为“说话不经大脑”, 此处杨氏夫妇的译文极为贴切汉语思维, 即“不该说的话”;“左”意为“极”, 此处杨氏夫妇略译“左”字, 直译其性格。David的译文为Please, for my sake, don’t mind him if he does anything to offend you!He may be shy, but he’s got quite a nasty temper.其对于“不防头”的理解为“言语上的冒犯”, 对于言语的方向性十分明确;而对于“左”的译文, 此处为“严重的;令人不快的”之意, 具有程度副词之性质。David对于此处采取直译方法展现其夸张程度。紧接其后, 焦大酒后口出狂言, “每日家里偷狗戏鸡, 爬灰的爬灰……”杨氏夫妇对于此处方言中的秽语, 分别采用意译同直译并行, 并于译著中对于“爬灰”的直译留有注解。其译文为“A houseful of rutting dogs and bitches in heat, day in and day out scratching in the ashes…”“偷狗戏鸡”此处之意本为“男女之间不正当的关系行为”, 杨氏夫妇并未意译为adultery, 而是更加形象的将此处方言的隐喻巧妙地附加在译入语之上。“偷狗戏鸡”本意便极为不雅, rutting dogs, bitches in heat即为其同义短语的叠用, 意译同直译并行。而此处的“爬灰”, 杨氏夫妇采用直译的方式, 著作后附有注解。David此处译文采用“意会”的意译与直译并行, 更加隐晦的表明原著的真实意义。其译文“Up to their dirty little trickster every day.I know.Father-in-law pokes in the ashes.”“Dirty little trickster”为“偷鸡戏狗”的意译, 即为“肮脏骗人的把戏”, 较为含蓄地表达了adultery.对于“爬灰”的翻译, David采用半意译半直译的方式, 也即是意译同直译并行的方式。其本意为公公同儿媳之间通奸乱伦, 此处father-in-law已被意译, 但介于其与另一主语之间的勾当实为不雅, 则采用模糊的直译处理——poke in the ashes. (“爬灰”——“通奸”) 。
同理, 第九回中, 茗烟在窗外评论金荣的出身道, “你那姑妈只会打旋磨子, 给我们琏二奶奶跪着借当头。”此句表述在杨氏夫妇的译文中为She’s a sponger who sucks up to people and goes to down on her knees to Madam Lian for things to pawn.Sponger本意为“海绵采集者;食客;依赖他人生活者”此处与suck up搭配使用即可理解为“靠吮吸别人而存活的寄生体”, 十分生动形象的意译。在David的译著中, 该句被译为She’s an old scrounger.I’ve seen her down on her knees in front of our Mrs.Lian, begging for stuff so that she could go out and pawn it.此句中将“打旋磨子”译为“行乞的老乞丐”, 意译。
第十九回中, 袭人同宝玉讲起自己家人欲赎己回乡道, “这话奇了!我又比不得是你这里的家生子儿, 我们一家子都在别处, 独我一个人在这里, 怎么是个了手呢?”此句对白在杨氏夫妇译文中为“I wasn’t born a slave in your family.I have my own people outside.What future is there for me if I stay on here alone?”David译文中对此句理解为“I‘m not one of your house-born slaves, my family lives elsewhere.I’m the only member of my family away from home.There’s no future for me here.”对于“家生子儿”, 二位译者均采用意译的方式来翻译, 即为“出生在主人家中的奴仆”;而“是个了手”在文中的本意则为“没有未来”, 译者们也采用意译的方式, 使读者一目了然。
三、总结
综上所述, 笔者从以上《红楼梦》中方言的译文对比可看出, 杨氏夫妇更倾向于以源语言文化背景出发从而进行方言翻译;David Hawks则更明显的以译入语的文化背景为基点进行原著语言的翻译。二者之间的翻译方向时常相悖, 翻译效果却各有千秋, 均体现出译者的巧妙构思以及对原著方言文化背景的透彻解析, 尽管所体现的语义重点不尽相同。
摘要: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自问世以来, 一直备受世人关注, 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 在中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达到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杨宪益夫妇于1974年完成了其译本, ADream of Red Mansions, David Hawks也于八十年代初期完成了红楼梦前八十章节的个人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中措辞精妙, 尤其是“方言”的使用蕴意深厚, 令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与深切的共鸣。由于读者对于作者所使用的“方言”领会各不相同, 所产生的理解势必会导致迥异的思想影响。其方言的译文对于译者而言, 难度自然匪浅。本文聚焦于《红楼梦》原著前二十章中方言在两译本中的不同翻译策略进行浅显的对比, 运用例证法, 进行分析译者们不同策略的方言翻译, 旨在对今后的翻译有所启迪。
关键词:红楼梦,方言,翻译,对比,例证
参考文献
[1]Nida.E.A.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 Press, 1982.
[2]Hawkes D.The Story of the Stone[M].England:Clays Ltd, St Ives plc, 1973.
[3]YangXianyi, Gladys Yang.A Dream of Red Mansion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78.
[4]戴不凡.揭开红楼梦作者之谜·内证之一:大量吴语词汇[J].北方论丛, 1979 (1) :1.
[5]郝卫娟.红楼梦方言翻译研究[J].大众文艺, 2011 (19) .
[6]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7]张伯闻.《红楼梦》北京方言拾零[J].红楼梦学刊, 1980 (4) :1.
霍克斯译本 篇3
纵观全书, 《红楼梦》涉及风土人情, 绘画、园林建筑、医药、衣食住行, 古诗词等, 包罗万象。所以翻译起来难度可想而知。杨宪益夫妇以及霍克斯完成这本巨著的翻译可谓下了一番苦功夫。毫无疑问, 要想译出好的作品, 必须深刻理解原文, 并能恰如其分地传达原作思想与内容。对于现在我们来讲, 要详细且彻底了解原文中的一些内容并非易事, 更何况对于像霍克斯这样一个外国人来讲。而且他的译文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红学研究成果, 运用了奈达的信息理论, 旨在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反观杨宪益夫妇的译文, 有些地方理解欠妥, 有些地方显然更多注重形式。形式固然重要, 但为“达旨”有时形式需打破。杨宪益夫妇的译文贴得原文较近, 为了达到与原文的“忠实”;霍克斯的译文相比而言, 语言更地道流畅, 较好的传达了原文的思想与原作者的初衷。所以在文化传播与交际中, 霍克斯的译文更为读者接受。
下面举例来进行详细的分析。
例1: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盖笼红麝串。
杨译为“Jiang Yuhang Gives a New Friend a Scarlet Perfumed Cash Baochai Bashfully Shows Her Red Bracelet seen- Red with Musk.”
霍译为“A crimson cummerbund becomes a pledge of friendship And a chaplet of medicine-beads becomes a source of embarrassment”
杨宪益的译法乍一看与原文汉语几乎字字对应, 做到了形式上的对等。这种译法显然非常直接, 其实只是符合汉语的表达方法, 但仔细分析这一标题, 原文中的 “情”“羞”“笼”等字并没有翻译出来。相反, 霍克斯的翻译无疑更注重内容与细节。因为汉语与英语的表达上存在差异, 霍克斯的翻译不像汉语那样形式上受到束缚, 并且能明显看到他挖掘了这一标题的内在含义, 在理解的基础上增添了“茜香罗”, “红麝串”的物质属性的翻译, 即 “pledge”信物以及“chaplet”花冠。这对译者来说需要更多地知识储备以及探索调查研究。霍克斯的译本能起到很好地传达原作思想的效果, 做到达旨并充实原作内容。而杨宪益夫妇译文让读者看到不知会有什么遐想, 没有物质属性的添加, 外国读者定会不知所云。这些细节的加入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能更好地实现文化交际的目的。
例2凤姐因在里屋间房里看着人放桌子, 听如此说, 表走来笑道。
杨译为Xifeng had been supervising the laying of the tables in the inner room but now she came out to join in the discussion.
霍译为But Xingfeng, who happened to be in the inner room supervising the laying of the table and had overheard the preceding remarks, now emerged into the outeroom to corroborate
与杨宪益的译文相比, 霍克斯的译文中增加了 “happened to be”, 这显然联系到了上下文的语境, 重视原文的整体思想内容和整体性, 又增加了“outerroom”, 这样读者会想象到贾府这样的大家庭建筑是如此的宏伟气派, 所以加上“outeroom”恰巧向读者将方位介绍的一清二楚, 这也能体现英语的特点.这对母语是英语的霍克斯来讲更能轻车熟路, 译文中巧妙地译为“had overheard the preceding remarks”, 读者读这样的译文清楚地看到王熙凤的为人, 这里也增加的恰到好处, 可以让读者了解到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也谓翻译的神来之笔。霍克斯的翻译更注重细节, 更好地传达了原作的思想内容。
文学著作的翻译是一项重大工程。《红楼梦》作为中国小说的最高成就, 翻译的难度可想而知。合格的译者需要慎重考虑应如何更好地传达原作的精髓和细节的把握问题。
摘要: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具有极大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其英译对传播中国文化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对杨宪益与霍克斯《红楼梦》英译译本从达旨和细节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杨宪益,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
参考文献
[1]Eugene Nida.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2]林克难.动态对等译论的意义与不足.翻译杂谈.
霍克斯译本 篇4
习语在中英文中因其内涵不同, 都表现出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 在《朗文习语词典》 (1979, 引言) 中, 对习语是这样下定义的:“an idiom is a fixed group of words with a special different meaning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separate words”. (习语是多个单词的组合, 其意思不同于单个单词的意思。) 在《朗文当代英汉词典》 (1993:754) 中, idiom一词依次包含了习语, 惯用语, 成语等中文中的概念, 而这三个概念在中文里分别指的内容又有所不同, 但总的说来, 尽管概念所指的内涵不同, 其在包含的内容上有共同之处, 即习语首先是短语, 其次它是固定的。便于讨论, 本文所研究的习语采用的是张培基先生对习语所下的定义, 其在广泛的意义上包含了汉语传统的“四字成语, 谚语, 俗语, 歇后语“等。 (1979:1)
习语的定义复杂, 和其所富含的文化内容是分不开的。“成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语言中的精华, 在各类作品中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杨自俭, 栾雪梅, 1989) 。张培基先生 (1979) 也指出, 习语集中了一个民族和文化的特征, 它们也是语言修辞的集中体现, 习语是一国语言中不规则且独立的组成部分。
2 习语翻译的策略
正因为习语有着独特的构成方法, 尤其是其携带的丰富文化内涵, 使得其在翻译中表现出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翻译方法和难点。对习语翻译策略, 尤其是对外国人翻译的汉语进行研究, 将大大丰富本国文字翻译的内容, 拓宽翻译的视角, 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习语翻译的重要性引发的关于习语翻译的讨论在学术界一直激烈, 其中又以应该归化还是异化为焦点。按照郭建中的观点, 归化翻译是一种主张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的翻译策略, 而异化翻译正好相反, 其主张以原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 (郭建中, 1998) 由于习语翻译的特殊性, 翻译界一直存在着两种主张, 一是以异化为主, 传播文化为第一要义;另一种则是归化策略, 以意义传达为第一要义。究竟哪种策略好, 从不同的翻译目的来说, 两种策略都有存在的必要性。本文只要研究的对象是霍克斯《红楼梦》译本中的习语翻译, 其翻译策略呈现出一个特殊性:即其整部小说的翻译策略是以归化为主的, 而在习语翻译上则是以异化为主, 因此这一研究极具代表性。
3《红楼梦》中习语翻译的具体方法例谈
1) 直译法
直译法是一种保持源于语言中的文化意象, 将源语直接呈现在目标语里, “一般认为, 译文形势与内容都与原文一致谓之直译。” (方梦之, 2004:92) 这一在霍译习语中是采用得最多的方法, 多达30词。下面是几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例一:
原文: (平儿) “我可怜的是他, 不肯为‘打老鼠伤了玉瓶’。” (61回)
译文:I know she would be distressed, and the last thing Iwant to do is“damage the jade vase while trying to hit the mouse.” (vol 3, p179)
“打老鼠伤了玉瓶”和成语“投鼠忌器”说的差不多是一回事, 东汉学者贾谊在《治安策》里提到:“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于器, 尚惮不投, 恐伤其器, 况于近臣之近主乎!” (郭凯, 1996) 汉英词典里一般将此习语译为“peoplewho in glass houses should not throw a stone”.为的是保持意思上的一致, 但是原有的中文文化意象就缺失了, 但在霍译中大胆地保留了“老鼠”和“玉器”两个文化意象, 玉器是一种比较值钱的东西, 在西方人看来不需要解释也能理解, 而老鼠在中西文化里都不是一个好的文化意象, 这样的译法一下拉近了读者和作者的距离, 所以不失为一个佳译。
例二:
原文:倘或他有个好歹, 你再娶这么个媳妇, 这么个模样儿, 这么个性情的人儿, 打着灯笼没地方找。 (10回)
译文:I said, “You wouldn’t find another wife like that, with her looks and her good nature, if you took a lantern to look for her.” (vol 1, p219)
中国的元宵节的英文译为“the Lantern Festival”, 灯笼“lantern”一词在英语读者里已是耳熟能详。它在古代除了做装饰用, 还有照明的功用, “打着灯笼没地”方找意为东西或人宝贵, 即使打着灯笼 (花费功夫) 也找不到。这一文化意象的保留既丰富了译语的内容, 又增强了原文的活力。
如上面的采用了直译方法的还有“人急造反, 狗急跳墙” (27回) , “臊一鼻子灰” (55回) 等。
2) 直译加解释法
直译加解释法在译文中也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是在直译的基础上, 保留源语的文化意象, 同时增加解释, 达到既能尊重原文, 又能让读者理解的目的。在调查的167个习语中, 共有14个采用的是这种方法。如下文:
例一:
原文: (宝钗) 你也是个明白人, 何必作“司马牛之叹”? (45回)
译文:If you can see this—as with your intelligence I am sure you must—you have no cause to echoing Si-ma Niu’s complaint:“all men have brothers, only I have none.” (vol 2, p399)
“司马牛之叹”这个习语里含得有一典故, 原文“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 我独亡。” (论文.颜渊) (南怀瑾, 2002年, P555) 。这个习语在翻译的处理上, 译者既保留了司马牛这一文化意象, 在后文中同时增加了解释, “之叹”原来叹的是没有兄弟, 这样的处理使得文化意象出去了, 意思上也易于理解。
如上文的翻译的还有“蕉叶覆鹿” (37回) , “千金满买一笑” (31回) , “请君入瓮” (62回) 等等。
3) 兼用直译和意译法
意译法是一种为了避免译文读者理解上的困难而采取的回避翻译方法, 即经常省去了源语中的文化意象, 用一种译语读者更好理解的方法翻译。这种方法共用于4个习语的翻译中。如以下例子:
例一:
原文:不可拿进园去:叫人知道了, 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23回)
译文:“Don’t take these into the garden!If you do, and anyone finds out about them, I’ll be real trouble—more than just a bellyful!” (vol 1, p463)
例二:
原文:只因薛蟠是天性“得陇望蜀”的。 (80回)
译文:Xue Pan was one in some respect like the general of old in whom‘conquest did but breed appetite for further conquest’. (vol 3, p596)
上文中的两个习语都采取了相同的办法, 既从意思上达到了原文要表达的意思, 又尽量地保存原文中的文化意象, 如“兜着走”译为“a bellyful”, “得陇望蜀”中的原文背景将军也在译文中得到了体现。
4) 意象部分保留法
即在习语中, 将某些个文化意象省去不译, 而保留其中之一, 达到形式上简洁的目的, 有8个习语采用了这样的译法, 如:
原文:可以我糊涂了!正经说的都没有说, 且说些“陈谷子, 烂芝麻” (45回)
译文:“Oh, how silly of me!”said Mrs.Lai when she heard this.“Here have I taking a load of stale old sesame and all the time forgetting the one thing I came here to ask you about!” (vol 2, p392)
在“陈谷子, 烂芝麻”这个习语中, “陈谷子”和“烂芝麻”指的意思是差不多, 译者因而去掉了“陈谷子”的意象去掉了, 而留下了“芝麻”, 当然也因为芝麻这个意象在西方文化里也为读者所熟悉。
同样的例子如“自古嫦娥爱少年” (11回) , “天有不测风云” (11回) 等。
5) 创造翻译法
这种翻译方法是避开源语的习语形式, 创造性地使用新的表达方式, 既达到保留文化意象的目的, 又使译文耳目一新, 不失为创造翻译, 共有7个习语采用了这种方法。如:
原文:子兴道:“依你说, ‘成则公侯败则寇了’?” (2回)
译文:“You mean, ”Zi-xing interpreted,
“Zhang victorious is a hero,
Zhang beaten is a lousy knave?”
这种创造性的翻译方法, 增加了中国大姓, 张, 用于指代任何人, 如“张冠李戴”里面的“张”, 已不具体指的是姓张的人, 译文同时用诗歌的形式, 将成和败的两种形式排列出来, 意思也一目了然, 形式上不失新颖。
同样的译法还用于“井水不犯河水” (69回) , “忍得一时岔, 终身无烦恼” (9回) 等。
上面的五种方法皆保存或部分保存了源语中的文化意象, 可以归纳为异化翻译策略。
4 小结
在作者研究的几十个极具代表性的习语翻译中, 如上五种翻译方法皆全部或者部分地保存了源语中的文化意象, 霍克斯在处理这些文化意象中, 不仅很好地保存了源语的文化, 并将这些文化意象带到英文中去, 使译文生动形象, 同时也将丰富英文的表达力。霍克斯译本的习语翻译是极具特色的异化翻译, 作为一个将一部世界级的名著从汉语翻译到译者母语的翻译家, 霍克斯在本着向西方读者介绍这部闻名的东方著作的目的, 整个译本的翻译策略是已有定论的归化翻译, 甚至在一些地方对原文有小小的误读, 但不能以几个习语翻译的失误而认为译者在翻译中犯了很大的错误, 恰恰相反的是, 我们在研究中总结出来的是译者为服务源语文化而鞠躬尽瘁, 他的直译法, 创造翻译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David Hawkes.The Story of the Stone[M].Published be the Penguin Press, 1973.
[2]Ltd.Staff Laurence Urdang Associates.Longman Dictionary of English Idioms[M].The Pitman Press, 1979.
[3]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M].北京:中华书局, 2005.
[4]郭凯.新编汉语成语词典[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6.
[5]杨自俭, 栾雪梅.英汉成语对比研究[C]//杨自俭, 李瑞华.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335-347.
[6]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霍克斯译本 篇5
关键词:红楼梦,语篇研究,译者主体性
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 除涉及了语言符号的转换外还涉及文本外的诸多因素。因此, 翻译工作者不仅必须具有本族语和外语的功底, 并且要有较广的知识面, 既要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 作家的创作个性, 还要分析和比较作品的语言所隐示的不同的民族的语言结构和文化内涵。
目前学界对于翻译主体性的界定有两种———广义和狭义。广义认为翻译是一个系统论, 涉及到作者、原著、原语文化与译者、译著、译语文化、读者之间的交互互动 , 共同构成翻译过程中诸要素, 由于译者是这个互动活动中的一元, 其他诸要素都是构成译者身份并被译者所对象化。狭义认为, 翻译中的主体应该指译者, 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本文则倾向于广义的定论, 认为一个译本的产生是原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 作者与译者, 原语结构与译入语结构的有机结合产物。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小说之一, 《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艺术魅力吸引了许多翻译家将其翻译成各种语言。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两个英译本是英国出版的David Hawkes的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和中国出版的杨宪益、戴乃迭 (YangHsien-yi and Gladys Yang) 的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两个英译本特征鲜明, 各有千秋。译者在其译本中都充分展现了自身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翻译技巧。下面将对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主要从语言与语篇的信息结构, 衔接手段及总体策略方面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一、信息结构
篇章最重要的功能是信息功能, 因而对篇章信息结构的剖析十分重要, 绝大多数篇章是由句子构成, 所以, 句子信息结构是研究篇章信息结构的重要对象。主位——述位的结构就是句子的信息结构, 是作者思维方式的体现。汉语是主题显著语言 (subject-matter prominent or topic prominent) , 而英语则是主语显著语言 (subject prominent) 。
在红楼梦第三回, 黛玉进贾府, 有这样的句子:
“你妹妹远路才来, 身子又弱, 也才劝住她, 快别再提了”。杨版和霍版对于此句话的翻译选择了完全不同的语言结构。
“So don't reopen that subject.” (Yang Xianyi)
“So let's have no more of this.” (David Hawkes)
在此例中我们不难看出, 杨宪益的译句更接近, 或者说更相似于中文的结构, 很明显是选择了主题显著的语言结构;而霍克斯的版本则与英文的词序, 句子结构保持了一致性。通过添加 "Let's" 这个主语结构, 完全展现了不同于汉语的英文的主语显著的特点。通过对语言形式的归化处理, 霍克斯的译文对于英语读者而言可读性更强, 理解力更透, 然而同时也保持了原作的文体风格。
二、衔接手段
篇章的衔接方式有指称衔接, 结构衔接, 词汇衔接和语音衔接四种, 而红楼梦属于古典现实主义小说, 结构衔接在译文的使用中尤为突出。这种衔接方式我们可以从第三回中曹雪芹对王熙凤出场的描写以及两个译者由于不通的语言结构, 即汉语隐形, 英语显性的特点不同的处理技巧。曹雪芹对于这段的描写采用了多个四字格以及六字, 七字格的词句, 也就是对偶的结构衔接。比如“彩绣辉煌”, “神妃仙子”, “身量苗条” , “体格风骚”, 还有对偶句“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 “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这种表达方式准确的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并且贴切了汉语传统的表达方式。针对这种特殊的文体特征, 杨宪益和霍斯克的译文则崇结构方面展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
She had the almond-shaped eyes of a phoenix, slantingeyebrows as long and drooping as willow leaves. Her figure wasslender and her manner vivacious, the springtime charm of herpowdered face gave no hint of her latent formidability, . and beforeher crimson lips parted, her laughter rang out. (Yang)
She had, moreover
eyes like a painted phoenix,
eyebrows like willow-leaves,
a slender form,
seductive grace;
the ever-smiling summer face
of hidden thunders showed no trace;
the ever-bubbling laughter started
almost before the lips were parted. [2] (Hawks)
很明显, 针对这种文体特点, 杨宪益选择了使用一些华丽, 文学性强的形容词, 比如“resplendent”, 以及“vivacious”和“formidability”。还有平行结构, 像排比的修辞手法, 比如“Her figure was slender and her manner vivacious”。这样的衔接方式一定程度上将原文这种叙述者的口吻展示给了西方读者。但是笔者认为, 霍克斯的处理方式更好, 由于其采用了对偶句, 译文结构更趋于平衡, 表现出更明显的对比意味。三组对偶结构的语言极佳地再现了原文的神韵。甚至比原文的结构更为出彩。杨宪益更忠实于原作的丰姿, 文化意象, 选择了直译的方式。而霍克斯处于归化的考虑, 译文则更服务于西方读者。
三、总体与策略研究
根据翻译理论家彼德·纽马克 (Peter Newmark , 1916——) 的理论, 翻译大略分为传达型 (Communicativetranslation) 和语义型 (semantic translation) 两大类:传达型翻译较重视信息能否顺利传递给读者偏语义型翻译比较重视原文的语意内容 [3]。从以上分析的例子中, 我们可以看出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与David Hawkes的不同的倾向。其中, David Hawkes的译本明显传达型翻译比较多, 为了方便读者理解, 译者将原文的信息进行了调整。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本更多地采取了语义型翻译。在小说第三回中称谓语, 姓名, 字号的不同译文, 比如袭人的Xiren和Aroma, 紫莺的Ziying和Nightingale均可看出杨氏夫妇更忠实原文, 而霍克斯则采用了意译。两者选择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而这种不通翻译策略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则是由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作用 --- 译者如何处理自己与原文作者, 原文文化, 原文语言结构的关系, 以及译者对译文读者的考虑程度。
通过以上的分析, 笔者认为, 相对于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英译的《红楼梦》译本, 霍克斯通过对《红楼梦》的翻译充分发挥了其作为译者的译者主体性, 完成了从“它是”到“我是”的自我张扬。相比之下,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则实践了从“它是”到“我是”的译者主体性有限的抑制。这也是由于特殊的历史语境, 导致其对文本的选择处于客体位置发挥了译者客体的精神主体性作用。对《红楼梦》译本的翻译研究虽然只是个案研究, 但我们可以在对两种语言、两种文学和文化的对比研究中汲取丰富的灵感。通过使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梳理总结, 可以帮助我们将今后的翻译研究建立在语言、文学和文化对比研究的基础上。从而让我们在对比语言学、美学、对比文化学等方面有所发现, 在今后的翻译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译者主体性作用, 从而为翻译学的建设和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Hawkes, David.1982.The Story of the Stone.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
霍克斯译本 篇6
近年来,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大量“入超”,文化赤字较大。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加强中华典籍文化的翻译和对外传播,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和典籍外译工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外译典籍是中国文化复兴和“文化走出去”的一面旗帜。[1]
20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汉学家大卫·霍克斯用10年时间完成了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的英译本,成为第一位完成《红楼梦》英文全译本的译者,自发行问世至今近140年。《红楼梦》在国外的影响力如何呢?本文试图通过统计分析英国及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读者书评情况,探究《红楼梦》英译本在外国读者中的影响力,分析翻译及对外传播问题,以及其为中国经典文化走出去带来的启示。
二、研究对象及过程
书评,是一本书好坏与否的最直接的评价。亚马逊网站的书评设计管理很突出,这不仅仅是它所给出的书评是最多的,几乎全品种的,而且在于它的书评汇集了大多数著名书评媒介的评论,在读者中以公正、有参考价值而出名。[2]
因此,本次研究的数据分别来源于美国亚马逊和英国亚马逊网站,以1998~2016年间的读者书评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类对比,从书评数量、好评率等方面探究霍克斯版《红楼梦》英译本在外国读者中的影响力,其翻译及对外传播问题。
(一)英国亚马逊读者书评情况
亚马逊网站按照星级数量来表明读者对某部作品的喜爱程度。5星(满星)表示非常喜欢,4星表示喜欢,3星表示不错,2星表示不喜欢,1星表示厌恶。
根据英国亚马逊网站上对于《红楼梦》的15条书评情况来看,平均星数为4.3。其中5星数为7,占总量的44.7%;4星数为6,占40%;3星数为2,占13.3%;2星和1星数均为0,占0%。
(二)美国亚马逊读者书评情况
根据英国亚马逊网站上对于《红楼梦》的38条书评情况来看,平均星数为4.4。其中5星数为24,占总量的63%;4星数为8,占21%;3星数为4,占10%;2星和1星数均为1,共占6%。
三、数据分析
(一)英/美版亚马逊各年评论数量对比
美版亚马逊的《红楼梦》评论共38条,英版亚马逊评论15条。单从评论数量总数来看,似乎《红楼梦》在美国要比在英国要更受欢迎一些。但是从人口基数上看,截止到2014年美国人口约3.19亿,英国0.65亿,其《红楼梦》评论在此人口基数中占比则分别为0.000012%和0.000023%。从这个数据来看,则在英国对于《红楼梦》感兴趣的外国读者远比在美国的要多。
(二)英美读者对《红楼梦》译本反馈的差异比较(根据读者书评原文)
第一,英国:原著是杰作,译本很不错,但有瑕疵(译本缺乏流畅性,失去原著的韵味)。美国:原著是杰作,译本很不错,但有瑕疵(现代英语俚语的运用以及一些诗词的翻译可再考究;原著中的讽刺等有所丢失,人名的翻译有些轻率,题目的重塑也很令人困惑;用词有些过时,没有脚注,丢失掉原文的语境和情绪;抓住了主旨,没有冗杂。但诗词译得欠考量,微妙的美没有表达出来)。
第二,英国:人物太多,但正是故事的趣味之处;情节推进很慢,但现实很有吸引力,可以了解中国文化;中文名难记。美国:人物太多(节奏易懂,对一些细节和繁多的人物弄得不知所措;人物很难把握)。
第三,英国:与外国名著相较:中国版的《唐顿庄园》,反映贵族生活;不像是典型的小说那样有开头、中间和结尾。美国:与外国名著相较:与《布登勃洛克家族》可比,都是讲家族的衰败。
第四,英国:对原著本身:第一、二卷的开头缓慢;关系复杂,很难把握;有些章节枯燥,描写过度。美国:对原著本身:比较霍克斯翻译的前三卷与后两卷的不同,后两卷原著本身有点失望,角色失去原有的魅力。第四卷的翻译更吸引人;虽然有些无聊,但是能从中看到那个时代的浮华。
第五,英国:翻译得好,翻译很赞,把主要人物名用中文音译,而不太重要的丫鬟名用简单的英语名翻译是挺不错的做法。美国:翻译得好,最易懂,最好理解,最流畅的译本。先学好汉语再看。
第六,英国:文化差异:文化对西方读者来说很困惑。美国:文化差异:西方读者须知:原著用的是文言白话文,与现在的中文不一样。曹雪芹出身贵世家,从小就研习语言、韵律、修辞等,这些对东方学家都很难研究,何况西方学者。曹雪芹家族的没落遭遇是现代人无法感同身受的。双关语、对仗、暗喻等,英语无法翻译出其精妙。
(三)读者书评内容对比肯定态度:
第一,对人物性格塑造与情节设置赞赏。
第二,能够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生活及中国传统文化(佛道儒)。
第三,霍克斯翻译得不错。
问题反馈:
第一,人物关系复杂,难以从文化层面理解。
第二,情节进展缓慢。
第三,中文名字复杂,不便记忆。
第四,对书里提及的中国文化不够了解,对西方来说,《红楼梦》这部作品很高雅,而且是农业文明时期的产物,其节奏、内容、思想意识、文化差异等与当代西方世界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也直接影响了其受众面的扩大。例如,林黛玉、贾宝玉的恋爱谈得那么辛苦,许多西方读者感到不可理解。
第五,美版评论中多个评论提到译者霍克斯的译文措辞欠妥。
(四)原因分析
1. 文化层面
第一,从读者书评看出,英国读者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中文名字的记忆与人物关系的梳理上,译者霍克斯采用汉语拼音,把汉语名字直接音译为英文。因此对汉语不了解的外国读者而言,有一定难度。首先,汉语拼音本身不符合英语的发音规则,一些音在英语中不存在,这就给读者造成了困难。其次,《红楼梦》中许多名字发音类似,如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相似的拼音读音会使英国读者搞混人物名字。最后,《红楼梦》中人物名字多有暗示和隐喻的作用,如贾政指迂腐、假正经等。例如,译文中的人名翻译,主角的名字用中文拼音音译,而丫鬟小厮则采用英文,一些读者认为译得好,便于认清人物,但也有读者认为英文人物命名草率,不少名字中暗含的深意没有注解,造成不少原文精彩表达的缺失。因此,人物名字通过音译的翻译处理方法,使很多外国读者根本理解不到深层含义,也会令这部书失色。
第二,书中多处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如佛教、儒教、道教及其专有名词。如果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就很难明白作者写作意图,从以上反馈也可以看出英国读者从情节与人物塑造上获得了最多的阅读愉悦感,而学到最多的是中国清末时期社会状况与中国传统文化。
2. 价值观层面
第一,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西方读者崇尚平等自由、民主博爱,而中国传统价值观则注重忠孝仁义。因此,西方读者会对书中一些人物的行为感到困惑。
第二,西方的写作风格与中国文学风格迥然不同,因此读者在阅读习惯上有差异。《红楼梦》倾向于大量铺垫、背景介绍,采用隐喻等手法,西方读者开始阅读时会摸不清主题思想。
四、霍克斯译本《红楼梦》对中国经典文化走出去带来的启示
虽然《红楼梦》一书在西方所受褒贬不一,但绝大多数读者对这本由曹雪芹完成、高鹗续写的巨著都持肯定、褒奖的态度。分析研究初的猜测是文化差异会导致读者理解困难,但从数据上看,很多读者可以较好地理解《红楼梦》,给好评的读者一般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文学素养,并且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所以才能理解《红楼梦》这本书。他们认为这部小说是清代封建贵族统治缩影的体现,也是一部具有革命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在从未涉猎过中华文化的读者中,有不少能看到本书价值,从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积极探寻书中隐含的历史意义。评论中也有不少读者提到曹雪芹对女性角色刻画细致,作品除表达对当时女性的同情,也含有早期女权主义思想等。
除对原著本身的评价,霍克斯的译文也引起读者的广泛争议,即便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五星评论之一也引起一些共鸣:“没有哪一部作品能原汁原味地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莎士比亚的任何译本都能找出不合适以及缺失之处。霍克斯的翻译流畅、完整,展现了小说主旨,因而称得上是好译文。”的确,在翻译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信息并不会像传真机一样丝毫无损,总会有一定程度的失真。当然,我们并不主张文学翻译中的极端功能主义和极端的操控。比如为了迎合读者,任意篡改原文的内容,使原文和译文不存在任何语言结构上的相同和相似或关联之处。然而,也不能使译者始终带着原文的“手铐脚镣跳舞”,我们不提倡译者自作主张,为了适应目的语读者的价值取向而改写,但是一种基于可读性的、有限度的、局部的、不改动原作的风格和思想内涵的改写是应当被允许的。[3]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经典文化正日渐受到西方读者的关注。除翻译本身对原著的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文化输出的不断增长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同时也要认识到中国经典在真正走出去时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差异性;二是优秀译者的匮乏;三是汉学家数量及对中国文化研究的深度不够;四是对输出国的接受环境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因此,讨论中国经典文化走出去的翻译,不仅要考虑文字本身的翻译,而且还要考虑能否被译入语读者接受。中国经典文化真正走出去,需要外国读者接受译本。因此,从译入语读者接受情况的角度考虑,霍克斯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更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
摘要:中国经典文化要走出去,与翻译工作紧密相连,直接关系到中国经典文化能否真正走出去的问题。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的《红楼梦》英译本,在经历一百多年后仍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分析英国和美国亚马逊读者评论,试图探究《红楼梦》英译本在外国读者中的影响力,分析翻译及对外传播问题,以及其为中国经典文化走出去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红楼梦》霍版英译本,亚马逊书评,中国经典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
[1]刘泽权,刘艳红.典籍外译“走出去”的思考与对策——以《红楼梦》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7-131.
[2]陈诗沁,尤建忠.浅议亚马逊的书评机制与书评建设[J].国外出版瞭望,2012(1):1-12.
[3]崔艳秋.开启大众读者的心门:对中国文学在美国走出困境的思考[J].中国比较文学,总第103期,2016(2):25-32.
[4][OL]https://www.amazon.co.uk/.
【霍克斯译本】推荐阅读:
斯托克斯论文08-29
萨克斯学习10-24
皮克斯动画07-22
麦克斯韦方程06-02
马尔克斯在中国06-11
萨克斯的呼吸08-25
马克斯·德沃夏克08-11
萨克斯培训广告范文05-26
在北大课堂读马尔克斯10-20
加西亚·马尔克斯论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