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链接(共12篇)
阅读链接 篇1
1.学科整合。语文是其他各学科的基础, 在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时可整合其他学科, 引进语文课堂。因为其他学科中有很多的非连续性文本出现, 如科学、数学、品德与生活等学科中会遇到图表等多种材料组合的非连续性文本。适当地引进其他学科中的图表材料, 适当选取这些图表来让学生阅读, 重点当然不是依图解题, 目标还是指向于“语文”, 重在培养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培养语文能力, 从而让学生了解各学科是相通的, 学好了语文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2.生活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多数时候是出现在生活中, 如学生看到的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值日表、评比栏等许多图表及多种材料。所以说, 学生对此类文本的阅读更多是在生活中。那么, 光靠教材中出现的仅有的几篇非连续性文本和在连续性文本阅读中构建运用非连续性文本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应该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实践。在我们的生活中, 处处都有非连续性文本资源:药品、产品的说明书, 商业图标, 标注电费、水费、电话费的存折、单据, 还有各种调查表, 各种调查问卷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关注并搜集这些非连续性文本, 在课堂中适时穿插拓展, 进行阅读。
阅读链接 篇2
第二课 冰心:巴金这个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①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②。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③。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④。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⑤。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⑥。
[注释]
①兰山:应为万山,在湖北襄阳,诗人的园庐在岘山附近,距万山不远,诗人在此度过了大半生。张五:名子容,排行第五,隐居襄阳岘山南边的白鹤山。②北山:当指万山。隐者:指作者自己。③薄暮:日将落之时。“薄暮”句:说忧愁由薄暮引起,其实是本身忧愁,见天色昏暗而触景生情。兴:秋兴。④“时见”句:由山下看,见归村行人,有的还在沙道上行走,有的已在渡口休息。⑤荠:一种野菜,形容远望所见无边树木的细小。⑥何当:何时能够。重阳节:古代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
[简析]
这首诗名为寄,实为隔山遥望,不能相见,由清秋登高,日暮归雁,唤起愁心,来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朋友重阳佳节携酒登高而欢聚。语意亲切自然,寄托了诗人对朋友真挚的怀念之情。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感情飘逸真挚、情景清淡优美、语言淳朴隽永。
[鉴赏问答]
1.本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朋友重阳佳节携酒登高而欢聚。 语意亲切自然,寄托了诗人对朋友真挚的怀念之情。
2.请简要分析本诗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 这首诗名为寄,实为隔山遥望,不能相见,由清秋登高,日暮归雁,唤起愁心,来抒发情感。全诗感情飘逸真挚、情景清淡优美、语言淳朴隽永。
巴金与冰心的友情
巴金与冰心的友情,是中国文坛可供后人大写特写的佳话。他们相识于30年初。那是一个初夏的早晨,年轻的巴金随靳以一起去见冰心。巴金在离开老家的那年夏天,还在老屋宽敞的院子里,与弟弟们一起读冰心的《繁星》。那时,他们每人还学着作了一首诗。这些稚嫩的诗句,巴金至今都还记得。巴金说,他年少时比较孤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冰心的作品,非常喜爱。他感到冰心作品中渗透着一种母爱,温暖了他那颗孤独的心。
这次见面拉开了俩人长达60余年的友情序幕。在冰心眼里,巴金就是她的亲弟弟。1984年,冰心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一直拿他(巴金)当弟弟看待。几十年来,相知愈深。解放后,我们还一同参加过出国访问。最后一次一同出国的机缘就是1980年春到日本访问。那次出国,我的女儿吴青和他的女儿小林都参加了。小林叫我姑姑,吴青叫他舅舅,仿佛我们就是亲姐弟似的。”有一次巴金在病后要访问香港,冰心很不放心,特意写来长长的信,关照他要好好注意休息。而这时,冰心自己已患了脑血栓病。巴金收信后十分激动,立即回信道:“您的友情是更好的`药物,想到它,我就有更大的勇气。”在巴金心目中,冰心不仅是大姐,更是他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在巴金众多文章和给冰心的信中读到这样的字句:“70年了,我还在跟着您前进!”“我常想,您好像一盏明亮的灯,看见灯光,我们就心安了。”“冰心大姐的存在,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盏明灯,照亮着我前面的道路。她比我更乐观、灯亮着,我放心地大步向前;灯亮着,我不会感到孤独。”
不料,冰心这盏明灯却在二十世纪末熄灭了。这时,巴金正苦苦地与疾病抗衡,生命危在旦夕。没有人将这一不幸消息透露给他。在抢救室度过几十个不眠之夜以后,这一天巴金转入监护病房。在医生查完房后,久末开口的巴金突然嚅动着嘴唇,似乎在说着什么。小林急忙探身前去,细细地辨听,巴金终于费劲地说出3个字:“打电话。”小林问道:“打给谁?”巴金说道:“给冰心。”小林一楞,在场的所有人都惊住了。稍倾,小林机智地回答:“医院不能打长途,晚上回家打。”巴金固执道;“现在就打。”小林问道:“你要说什么话?”巴金说:“告诉她,我没事。”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巴金的第一愿望就是给冰心打电话,告诉她自己没事,让她放心。可见冰心在巴金心中的地位,可见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美文赏读
关于友情(节选)
(注:只选的一部分,后面的部分放在教师用书中)
余秋雨
一
常听人说,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时代。这是一句极其悲凉的话,居然有那么多人赞成,人生之孤独和艰难,可想而知。
我并不赞成这句话。孩童时代的友情只是愉快的嘻戏,成年人*着回忆追加给它的东西很不真实。友情的真正意义产生于成年之后,它不可能在尚未获得意义之时便抵达最佳状态。
其实,很多人都是在某次友情感受的突变中,猛然发现自己长大的。仿佛是哪一天的中午或傍晚,一位要好同学遇到的困难使你感到了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放慢脚步忧思起来,开始懂得人生的重量。就在这一刻,你突然长大。
我的突变发生在十岁。从家乡到上海考中学,面对一座陌生的城市,心中只有乡间的小友,但已经找不到他们了。有一天,百无聊赖地到一个小书摊看连环画,正巧看到这一本。全身像被一种奇怪的法术罩住,一遍遍地重翻着,直到黄昏时分,管书摊的老大爷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我的肩,说他要回家吃饭了,我才把书合拢,恭恭敬敬放在他手里。
那本连环画的题目是:《俞伯牙和钟子期》。
纯粹的成人故事,却把艰深提升为单纯,能让我全然领悟。它分明是在说,不管你今后如何重要,总会有一天从热闹中逃亡,孤舟单骑,只想与高山流水对晤。走得远了,也许会遇到一个人,像樵夫,像隐士,像路人,出现在你与高山流水之间,短短几句话,使你大惊失色,引为终生莫逆。但是,天道容不下如此至善至美,你注定会失去他,同时也就失去了你的大半生命。
故事是由音乐来接引的,接引出万里孤独,接引出千古知音,接引出七弦琴的断弦碎片。一个无言的起点,指向一个无言的结局,这便是友情。人们无法用其他词汇来表述它的高远和珍罕,只能留住“高山流水”四个字,成为中国文化中强烈而飘渺的共同期待。
链接阅读:同学的诗 篇3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初二 阎苏苏
2002年春神发布消息,
开除了我们童年的年籍。
少先队认定我们是少年,
请我们离队显得很客气,
特意选了这山花烂漫的春季。
猛然间,还真有点意乱情迷,
因为一只脚还在童年的门槛里。
看看辅导员,望望队旗,
想想那曾紧贴心窝的红领巾,
必须说明我们真的不忍离去。
还记得童年的许多经历:
把雪花种在地里,
希望星星掉在手里;
足球踢进邻家的窗子里,
赶紧把红领巾藏在兜兜里。
还记得第一个队礼,
心跳得仿佛小鹿揣在怀里。
为了那朵小红花,
我好不容易才不淘气。
小红花交给妈妈时有些神秘,
不知妈妈和我谁笑得更甜蜜。
童年的友谊,童年的欢乐,
童年的眼泪还在记忆里。
多彩的队日,无猜的嬉戏,
读书和升学没有太多的压力,
童年的日子就是比现在无忧无
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带蝴蝶的皮鞋收进盒子里,
穿一双大旅游鞋现出霸气。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男孩看女孩假装不在意。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花红柳绿的儿歌丢在角落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耳朵里总爱塞个耳机,
一面证明几何题,
一面让周杰伦的“双截棍”响
起。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镜子一个劲儿地照,
脸儿一个劲儿地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对老师开始挑剔,
故意和家长保持距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日记锁进了抽屉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从妈妈的电子邮箱跑了出去,
新的用户名保守了自己的秘密。
哦,这一切透露出信息,
盼望长大是14岁的旋律。
14岁是阳光灿烂的花季,
14岁是愁云片片的雨季,
14岁的我们难免显得怪异。
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
有受挫折时躲在角落里彷徨孤
寂;
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气,
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稚气;
有“天然去雕饰”的清纯,
有矫情扮“酷”的虚荣俗气;
有特立独行不羁的欲望,
有随波逐流从众的心理;
有学习上自立自强的精神,
有生活上不能自理的陋习。
爱恨情仇,荣辱得失,
14岁的心理仿佛交响曲。
花季自有花季的美态,
雨季自有雨季的砥砺,
风里雨里我们成长在一起。
14岁的少年对自己有许多期待,
14岁的少年有了各自的心曲,
14岁的少年有时还会出个坏主
意。
但“诚实、勇敢、活泼、团结”,
永远是我们的主旋律。
14岁的少年意气飞扬,鹏程万
里,
14岁的少年走到哪里,
哪里便有青春的气息。
不信?你看那山那水那草那木,
都在用无边的绿色表示同意。
2002年春神发布消息,
开除了我们童年的年籍。
让我们向高山击击掌,
欢呼成长起这么多少男少女;
让我们向大地跺跺脚,
发一发少年的威力!
星星如眼,目光如炬。
看啊,队旗前面是团旗,
来吧,向队旗再敬一礼。
告诉星星火炬,追随红色旗帜,
永远是我们少年的主旋律。
小小的方格纸
贵州遵义天秀中学初三 令狐海啸
小小方格纸
里面空空的白白的
没有一个字
老师把它交给我
说这是我一生要做的作业
我知道这张纸很薄
要写好一个字确实不容易
一个字也许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一个字也许是一座要站起来的
城市,一横一撇一捺
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
凝聚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一个方格里可以是一个春天
一个方格里可以写一部闪光的
历史
我的笔久久不能落下
我在想
当我的心能装得下知识的海洋
才能开始从第一个字写起
想起雨中的童年
江苏张家港南丰中学初三 蔡安培
草绿 虫鸣
鸟语在叶笛上
鱼潜入牧歌里
村庄的枝叶覆盖雨水
父亲坐在山的骨节上
我长在母亲的花瓣里
那跳动不已的雨花
一朵两朵
是我渐长渐大的童年
有姐姐那样的玉米人牵着
有哥哥那样的稻草人守着
蚕豆花 豌豆花
一起吹响心中的唢呐
这样的天气祖母静默不语
细数时光的念珠
在窗下纳鞋底
一针两针 补瞎了双眼
空凉的阶前 雨声寂静
我是家乡藤蔓上不甜不涩的瓜
这么多年了
没有一只风雨的手
能把泥土上的我
从平静的乡村摘走
眺望西部
湖南隆回二中 郑小明
我站在世纪之巅
借一缕太阳风
想划到你眼睛的深处
再轻轻揭开你神秘的面纱
倾听那似乎亘古不变的故事
我想我应该
是沙漠里的一叶小舟
一头驮着月光
一头载着阳光
也许只剩下滚滚风沙
也要踏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从黑暗的一头走到辉煌的另一
头
当太阳在地平线上壮烈地燃起
你可曾知道
燃烧的不仅是我的热情
例谈“阅读链接”材料的有效利用 篇4
一、审视:“阅读链接”教学缺位
(一)有意忽视,“链接”减弱化
由于阅读链接既没有生字教学的要求,又没有明显的阅读问题,只是一篇单纯的文字资料,有的教师就在课文教学后吩咐一句:自己课后去读一读吧!也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提到这一板块。这样的教学既没有阅读指向,也没有阅读反馈。教师对这一板块阅读任务的认识欠明朗,以至让它成了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
(二)浮光掠影,“链接”机械化
也有教师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仅仅停留于“补充”的层次,出现的时机统一,引导的策略单一,往往都是在课文学完后一起阅读,读后讨论一下文中讲了什么,基本上每一篇链接的教学模式都一样,造成学生没有多大的阅读兴趣。这样的教学教师纯粹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忽视了阅读功能的发挥与学生情感的调动。
(三)戛然而止,“链接”局限化
阅读链接是为了给学生更感性的阅读比较、更宽阔的阅读视野,它往往由一篇指向多篇,由单一指向多元。但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仅仅局限于书本上提供的阅读材料, 在阅读欣赏、比较后没有指向更宽泛的阅读空间,也就没有真正发挥“链接”的作用。
二、思考:“阅读链接”的特点与作用
(一)紧扣文本,凸显主题
阅读链接所选择的材料都与文本的内容或主题有密切联系,是文本阅读之后的有效补充与指引。它们有的是对文本主题的深化,如《怀念母亲》一课的链接为《我的中国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肝胆赤诚的爱国心;也有的是对写作角度的拓展,如《北京的春节》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和斯妤的《除夕》,让学生明了同一个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写。
(二)篇幅短小,指向经典
阅读链接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共出现了19次,文章篇幅都较简短,其中诗歌出现了11次,散文等文体也只是截取了片段,字数最多的也就在三四百字左右。著名作家的作品占了绝大多数,出现次数达15次,可见编者力求体现文章的精练、经典,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高的阅读效果,走近更多的作家,走进更多的文本。
(三)形式多样,注重引导
阅读链接的体裁主要有诗歌、散文、小故事、回忆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文本体裁的有效补充,让学生领略到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在选材上编者还注重古今的联系,如在学完朱自清的《匆匆》后,链接了清代诗人钱鹤滩的《明日歌》,体会现代散文与古代诗歌的区别和联系。
三、实践:“阅读链接”教学策略
(一)从“机械阅读”走向“适时阅读”
1.文本教学前,适时引入
有部分阅读链接材料短小精悍,直指阅读主题,能帮助学生迅速领会文章主旨,酝酿阅读情绪。如《手指》一课,课后链接的《手》只有短短的几行诗句,却用比喻的手法将手的作用进行了诗意的表达。课前可以用它作为导入材料,请学生读一读诗句,聊一聊“张开与合拢之间,我们的手孕育了人生的精华,组成我们这双手的五个手指头又分别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丰子恺笔下的《手指》”。
2.文本教学中,适时补充
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虽然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与革命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与价值,但是从初步认识鲁迅的学生角度而言,他们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还是极为粗浅的。文章第一段写到鲁迅先生去世后许多人来追悼他,在学习这一段时,可以适时引出阅读链接中巴金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里面描写了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对鲁迅先生的沉痛吊唁,从而让学生对鲁迅先生在人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有更为具体的感知,对于学习下文鲁迅先生生前的作为有更强的阅读期待。
3.文本教学后,适当拓展
有一部分阅读链接体现的不仅是单篇文本的阅读主题,还体现了单元学习主题。如《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的阅读链接是《神奇的书》,这首诗是美国著名作家艾米莉·狄金森写的,写出了书在人类文明史上的神奇作用,这其实是继前两篇课文《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之后,对书籍情感的又一次升华,教师可以在读完这首诗后引导学生去阅读更多名家与书的故事,看看他们是如何读书的,是如何表达书在他们人生中的作用的。
(二)从“补充阅读”到“互文阅读”
阅读链接的设置除了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之外,还希望通过链接材料与文本的比较阅读,让学生体会两者在语言形式、写作角度与主题选择方向上的异同,从而拓宽阅读与写作的思路。
1.比较多样化的言语形式
阅读链接的材料与文本在言语表达形式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不同,这可以让学生体会表达方式的多样化,明白“言为心声,文为己用”的道理。如《手指》一课运用拟人的手法风趣幽默地介绍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而链接材料中的《手》则以打比方的手法凝练地表达了手的功用。在阅读链接时,可以让学生比较这两篇文本的写作出发点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是编辑,你会将两篇文章分别向何种读者推荐或发表于何种类型的刊物?如果你来写一篇关于“手”的文章,你会倾向于写哪种体裁?运用怎样的写作手法?
2.比较多角度的写作题材
《猫》后面的阅读链接有两段文字,都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但写作角度却有所区别,第一段文字是抓住猫的外形与神情写的,第二段文字重点写一家人对猫的态度,而课文《猫》则用通俗活泼的语言对猫的各方面性格进行了刻画。三个文本的比较可以让学生知道描写一种动物既可以观察动物的外形、神情、性格特征,也可以写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如此一来,学生借助阅读获得的写作经验可以进一步开拓他的写作思路,写作角度的拓宽使得文章的选材与构思也变得不再困难。
3.比较多元化的文章主题
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每个人笔下对事物的认识与感知是各不相同的。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作者对于北京春节热闹、隆重、忙碌、喜庆的气氛进行了着重描述,而链接中梁实秋的《过年》却表达了一个小孩眼中对于过年一些习俗并不乐于接受的感情。通过两个文本的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明白文章贵于写出自我的真实感受,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三)从“孤立阅读”走向“群文阅读”
1.指向更广泛的阅读空间
阅读链接材料是课内外阅读的桥梁,由此可以引向更丰富的阅读材料。可以开展以文本主题为核心的群文阅读,如读完《初识鲁迅》的链接,可以推荐更多名家关于鲁迅的作品,如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郁达夫的《回忆鲁迅》,了解名家笔下的鲁迅,对于人物形象有更为丰满的认知;也可以围绕文本内容开展群文阅读,如读完《猫》的链接后,可以推荐老舍、丰子恺等更多描写动物的作品,对描摹动物的文学作品进行系统的阅读,在阅读中领会文字的奥秘。
2.指向更灵活的写作技法
链接中的许多材料都是从不同写作角度来选材的,有的文本是散文,链接的却是诗歌,让学生知道可以通过不同的体裁来表现;有的文本是对人物作正面描写的,而链接材料却是从侧面来描写的,让学生明白写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的文本是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的,而链接材料以比喻或其他手法描写,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写作手法。教师要领会教材的安排意图,引领学生掌握更灵活的写作技法。
阅读链接 篇5
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了解各部分材料讲了些什么,把握大致内容。
2、体会各部分阅读材料中“智者的叮咛”都提示了什么道理,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品味他们的至理名言。
3、将阅读材料的内容拓展,联系生活实际表达关于如何面对挫折、走向成功的感想。教学重点: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品味他们的至理名言。
教学难点:将阅读材料的内容拓展,联系生活实际表达关于如何面对挫折、走向成功的感想。
课前准备:师生查阅资料,理解名言的意思;搜集感触最深的至理名言,也可以是身边的人的发人深省的话语。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单元阅读,导入阅读链接。
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三单元,一起阅读了五篇课文,还拓展阅读了五篇文章,你能谈谈这些文章中,哪篇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吗?
这些充满人生哲理的故事和充满人生智慧的话语,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今天,我们要和几位智者对话,出示:阅读链接——智者的叮咛。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与前人,与智者,面对面地交流„„他们会告诉我们:怎样少走弯路,怎么面对挫折,如何走向成功„„
二、自主阅读、自主感悟。
1、理解名言意思。出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1)指名熟读。
(2)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理解并用自己的话说出名言意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意思是: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 1 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意思是: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2、感悟名言蕴涵的道理。
中心话题:哪一句名言使你受益匪浅,结合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1)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
(2)补充阅读资料,轻松谈话,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感悟名言道理。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补充:《两个和尚》。
a、富和尚有钱可以雇船,尚且没能去成南海,而穷和尚靠步行怎么却去成南海了呢? b、挖掘学生积累的丰富的知识储备:你还知道类似的事例吗? c、结合自己生活、学习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能好高骛远,而应脚踏实地好好把握现在,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
补充阅读《孔子拜师》《程门立雪》。a、谈一谈这两个典故给你留下的深刻感受。
b、挖掘学生积累的丰富的知识储备:生活、学习中,谁还当过你的老师?你当过谁的老师,你是怎样向别人学习的?
(在成长的道路上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不断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更大进步。)③梅花香自苦寒来。补充阅读《命运交响曲》。
a、贝多芬能够谱出《命运交响曲》等一批不朽名作,他靠的是什么?
b、挖掘学生积累的丰富的知识储备:读书,生活中看到过像贝多芬这样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战胜挫折,凭借坚强意志获得成功的吗?
c、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理解。
(困难和挫折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必须要面对的,这是成功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必须学会面对困难,敢于战胜困难,勇于磨炼自己。)
三、展示自己课下搜集的智者名言,感受教育思想,丰富语言积累。教师适当补充:(以学生搜集的为主)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俄)列夫·托尔斯泰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班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春秋)孔子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四、寻访智者。
你从智者的叮咛中汲取到哪些营养?是书籍,是长辈、同伴还是你身边的事物?结合自己的实际,交流使自己受益匪浅的智者名言。(既可以是书籍,也可以是长辈,甚至是同学的,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
例谈“阅读链接”材料的有效利用 篇6
一、审视:“阅读链接”教学缺位
(一)有意忽视,“链接”减弱化
由于阅读链接既没有生字教学的要求,又没有明显的阅读问题,只是一篇单纯的文字资料,有的教师就在课文教学后吩咐一句:自己课后去读一读吧!也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提到这一板块。这样的教学既没有阅读指向,也没有阅读反馈。教师对这一板块阅读任务的认识欠明朗,以至让它成了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
(二)浮光掠影,“链接”机械化
也有教师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仅仅停留于“补充”的层次,出现的时机统一,引导的策略单一,往往都是在课文学完后一起阅读,读后讨论一下文中讲了什么,基本上每一篇链接的教学模式都一样,造成学生没有多大的阅读兴趣。这样的教学教师纯粹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忽视了阅读功能的发挥与学生情感的调动。
(三)戛然而止,“链接”局限化
阅读链接是为了给学生更感性的阅读比较、更宽阔的阅读视野,它往往由一篇指向多篇,由单一指向多元。但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仅仅局限于书本上提供的阅读材料, 在阅读欣赏、比较后没有指向更宽泛的阅读空间,也就没有真正发挥“链接”的作用。
二、思考:“阅读链接”的特点与作用
(一)紧扣文本,凸显主题
阅读链接所选择的材料都与文本的内容或主题有密切联系,是文本阅读之后的有效补充与指引。它们有的是对文本主题的深化,如《怀念母亲》一课的链接为《我的中国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肝胆赤诚的爱国心;也有的是对写作角度的拓展,如《北京的春节》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和斯妤的《除夕》,让学生明了同一个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写。
(二)篇幅短小,指向经典
阅读链接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共出现了19次,文章篇幅都较简短,其中诗歌出现了11次,散文等文体也只是截取了片段,字数最多的也就在三四百字左右。著名作家的作品占了绝大多数,出现次数达15次,可见编者力求体现文章的精练、经典,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高的阅读效果,走近更多的作家,走进更多的文本。
(三)形式多样,注重引导
阅读链接的体裁主要有诗歌、散文、小故事、回忆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文本体裁的有效补充,让学生领略到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在选材上编者还注重古今的联系,如在学完朱自清的《匆匆》后,链接了清代诗人钱鹤滩的《明日歌》,体会现代散文与古代诗歌的区别和联系。
三、实践:“阅读链接”教学策略
(一)从“机械阅读”走向“适时阅读”
1.文本教学前,适时引入
有部分阅读链接材料短小精悍,直指阅读主题,能帮助学生迅速领会文章主旨,酝酿阅读情绪。如《手指》一课,课后链接的《手》只有短短的几行诗句,却用比喻的手法将手的作用进行了诗意的表达。课前可以用它作为导入材料,请学生读一读诗句,聊一聊“张开与合拢之间,我们的手孕育了人生的精华,组成我们这双手的五个手指头又分别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丰子恺笔下的《手指》”。
2.文本教学中,适时补充
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虽然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与革命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与价值,但是从初步认识鲁迅的学生角度而言,他们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还是极为粗浅的。文章第一段写到鲁迅先生去世后许多人来追悼他,在学习这一段时,可以适时引出阅读链接中巴金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里面描写了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对鲁迅先生的沉痛吊唁,从而让学生对鲁迅先生在人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有更为具体的感知,对于学习下文鲁迅先生生前的作为有更强的阅读期待。
3.文本教学后,适当拓展
有一部分阅读链接体现的不仅是单篇文本的阅读主题,还体现了单元学习主题。如《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的阅读链接是《神奇的书》,这首诗是美国著名作家艾米莉·狄金森写的,写出了书在人类文明史上的神奇作用,这其实是继前两篇课文《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之后,对书籍情感的又一次升华,教师可以在读完这首诗后引导学生去阅读更多名家与书的故事,看看他们是如何读书的,是如何表达书在他们人生中的作用的。
(二)从“补充阅读”到“互文阅读”
阅读链接的设置除了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之外,还希望通过链接材料与文本的比较阅读,让学生体会两者在语言形式、写作角度与主题选择方向上的异同,从而拓宽阅读与写作的思路。
1.比较多样化的言语形式
阅读链接的材料与文本在言语表达形式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不同,这可以让学生体会表达方式的多样化,明白“言为心声,文为己用”的道理。如《手指》一课运用拟人的手法风趣幽默地介绍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而链接材料中的《手》则以打比方的手法凝练地表达了手的功用。在阅读链接时,可以让学生比较这两篇文本的写作出发点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是编辑,你会将两篇文章分别向何种读者推荐或发表于何种类型的刊物?如果你来写一篇关于“手”的文章,你会倾向于写哪种体裁?运用怎样的写作手法?
2.比较多角度的写作题材
《猫》后面的阅读链接有两段文字,都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但写作角度却有所区别,第一段文字是抓住猫的外形与神情写的,第二段文字重点写一家人对猫的态度,而课文《猫》则用通俗活泼的语言对猫的各方面性格进行了刻画。三个文本的比较可以让学生知道描写一种动物既可以观察动物的外形、神情、性格特征,也可以写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如此一来,学生借助阅读获得的写作经验可以进一步开拓他的写作思路,写作角度的拓宽使得文章的选材与构思也变得不再困难。
3.比较多元化的文章主题
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每个人笔下对事物的认识与感知是各不相同的。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作者对于北京春节热闹、隆重、忙碌、喜庆的气氛进行了着重描述,而链接中梁实秋的《过年》却表达了一个小孩眼中对于过年一些习俗并不乐于接受的感情。通过两个文本的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明白文章贵于写出自我的真实感受,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三)从“孤立阅读”走向“群文阅读”
1.指向更广泛的阅读空间
阅读链接材料是课内外阅读的桥梁,由此可以引向更丰富的阅读材料。可以开展以文本主题为核心的群文阅读,如读完《初识鲁迅》的链接,可以推荐更多名家关于鲁迅的作品,如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郁达夫的《回忆鲁迅》,了解名家笔下的鲁迅,对于人物形象有更为丰满的认知;也可以围绕文本内容开展群文阅读,如读完《猫》的链接后,可以推荐老舍、丰子恺等更多描写动物的作品,对描摹动物的文学作品进行系统的阅读,在阅读中领会文字的奥秘。
2.指向更灵活的写作技法
链接中的许多材料都是从不同写作角度来选材的,有的文本是散文,链接的却是诗歌,让学生知道可以通过不同的体裁来表现;有的文本是对人物作正面描写的,而链接材料却是从侧面来描写的,让学生明白写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的文本是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的,而链接材料以比喻或其他手法描写,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写作手法。教师要领会教材的安排意图,引领学生掌握更灵活的写作技法。
阅读链接 篇7
一、阅读课不是教“阅读方法”
现在我们很多学校的阅读课, 不是让学生在40分钟的听讲中解放, 而是教师讲解一些阅读方法, 学生做阅读题。这就像当一个人特别需要喝水的时候, 你却在滔滔不绝地给他讲一大堆喝水的知识, 并让他回答一些关于喝水的问题, 而盛满清水的水杯却就是不肯递给他。
其实, 阅读课就是创造条件让学生有阅读的时间、空间和材料。阅读课就是让学生尽情地徜徉在美妙的世界中, 汲取营养, 积蓄能量, 教师却怀着喜悦的心情聆听学生在阅读力量中拔节的声响。
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 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多媒体手段的使用等。如《微笑着承受一切》一课, 叙述桑兰在跳马时受伤, 经诊断确认脊椎骨骨折, 接着这样写道:“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 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教师在教学到这个句子时, 引导学生品析:“可”起什么作用?“也许”能去掉吗?学生悟出:转折词不能去掉, 这是人生命运的巨大转折;“也许”不能去掉, 它表示不确定, 也可能会出现桑兰又站起来的奇迹。这个词包含着作者对主人公的关爱。教师及时点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写文章不一定要文辞华美, 朴实、准确的语言往往更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二、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
语文课本的一篇篇美文是一扇扇心窗, 让学生把这里作为翱翔浩瀚文学星空的起点。有人说:爱读书的学生, 有可能成绩不是最好的, 但无疑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不要认为学课本才是学习, 看课外书就是闲书, 担心会影响学习成绩, 有些学生刚对一本书有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硬是要把他 (她) 拉回课本, 这样肯定会影响其“大语文”世界。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在中学教语文时, 虽然肩上有升学考试的压力, 但他在开学的第一个月就领着学生把课本全部学完了, 剩下的时间引领学生广泛阅读和了解相关的科普读物。我想在他的眼里教材仅仅是引领学生进入文学殿堂的窗口, 厚积薄发, 博闻强记, 是学好母语的真谛, 是他的语文教育理念, 也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才使得他能将普通校的差班教到成绩超过重点校的实验班, 同时也成就他语文教育专家这样的领军人物。因为他把握住了语文教育学习的核心, 取得好成绩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最后一个单元是以“科技成就”为主题安排的内容, 四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 展现了科技发展的神奇与威力, 文章语言准确生动, 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去真切地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如《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一文, 文章在写经过太空遨游的蔬菜种子的特点时是这样描述的:“它们普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等优点。”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
先让学生对比朗读以下两句话:
(员) 它们普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等优点。
(圆) 它们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等优点。
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最后让学生谈谈读后的体会。学生通过对比读, 找两句话的区别, 很快从中体会到了作者在这里用的是“普通”, 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太空种子都有这个优点。我们不是将上课的过程看成学习语文课本, 而是走向社会, 走进科学, 自然作者那准确的表达就会深深地潜入学生的心田。
三、阅读, 将“语文”链接到“大语文”
学生在美好的阅读世界中学会了作文、思考、做人……阅读就像一个魔杖一样, 让更多的道理无声胜有声, 润物细无声, 更多的语言在笔下生花, 画出美丽的弧线。在美妙的阅读中, 学生学会了作文, 远比教师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讲作文的技巧好得多, 学生的作文肯定真实又有深度;在美妙的阅读世界中, 学生会有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他会自己去探索知识, 认识世界, 思考世界。阅读, 会让学生在文字的链接中学会做人的原则, 比起我们正襟危坐、面色凝重地批评犯错误的学生的效果要好很多。
学好语文有很多方法, 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 在语文学习上没有阅读量的积淀是不可行的。确立一定的阅读目标, 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完善“个人书橱”“班级读书角”“学校图书室”三级书库, 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开展读书实践活动, 如开展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读书报告会、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征文等各类读书活动, 力求通过活动的开展,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把书香带进家庭, 共同营造读书氛围。
链接生活,增强小学生阅读体验 篇8
关键词:阅读,生活,体验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仔细品味这句话的含义,不难发现,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将课堂教学和生活经历相衔接,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解读文本,让学生的视野走向生活,获得丰富的体验。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不强,那么,将他们的学习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自然会降低学生在理解方面的难度,这也是提高他们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将谈一谈怎样通过链接生活,增强小学生的阅读体验。
一、抓住相似点,激活思考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篇目都是和小学生平时接触的生活现象相联系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之处。而低年级的学生认知事物的能力不足,观察能力也不强,这就使他们平时对自己的生活不够注意,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内容和生活的相似点,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例如在教学《会走路的树》这篇课文时,为了引导小学生深入体会文本的内涵,教师这样引导:“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看看文中究竟给我们讲了什么样的故事。”读完课文之后,学生说:“文中讲的是驯鹿带着小鸟一起去玩的故事。”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么,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这个问题让学生陷入了思考,一会儿有个小学生就抬起头说:“我也养过小鸟,我非常喜欢它。但是小鸟不高兴,妈妈说它想家啦,我就让它回到大自然中去了。我想它一定像文中的小鸟一样,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快乐地生活着。我们也要像驯鹿和小鸟一样做好朋友,所有小朋友要和睦相处。”这样小学生联系到自己养小鸟的经历以及自己和小朋友相处的生活,感受到了文本中驯鹿和小鸟和睦相处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动物以及大自然的情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寻找课文以及生活的相似点,引导学生抓住这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深入解读文本。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实现对文本的深刻解读,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日常事物的观察能力,激活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逐渐养成细心观察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抓住偏差处,深入解读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文本的内容和生活中的现象相似,但是也有一些内容和现实生活存在着冲突的情况,这样的生活经验对于学生解读文本会出现一定的阻碍,这样也会造成学生的理解偏差。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要指导结合生活实际,正确引导学生,实现学生的深入解读。
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通过学生们的充分解读,对于文本中的狐狸以及乌鸦有了自己的认知。这时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课文我们学完了,那么大家有什么话想和狐狸或者乌鸦说一说呢?狐狸和乌鸦你喜欢谁?”小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乌鸦,你以后要小心一点,不要再上当了。”还有的说:“狐狸,你真狡猾,我不喜欢你。”这样的回答教师给予了肯定,但是这时有个学生说:“老师,我喜欢狐狸,因为它很聪明。他想方设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不好吗?”这个说法显然不够准确,于是教师引导他想一想,狐狸得到东西的方法对吗,如果你想得到什么想要的东西,会采取这样的方法吗?这样的引导,让小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偏差,获得了正确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求课堂教学要和生活相链接,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引起争议。这时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及时引导,让他们获得正确的认识,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抓住拓展点,挖掘情感
每一篇文本都浸透着作者的智慧,其中丰富的情节、优美的语言或者蕴含的丰富情感以及人生哲理都是值得我们细心咀嚼的。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拓展延伸之处,可以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挖掘其中的深刻内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视野的开阔。
例如,在教学《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巧妙拓展:“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哪一处让你最为感动,将它找出来,同大家分享下。”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深入体会,获得自己的感悟。例如,有的学生对“孟郊使劲地点了点头”这句话有很深的感触,他是这样进行分析的:“一个小小的动作,既是回答又是不敢回答,因为害怕自己流下眼泪,更是怕自己舍不得让妈妈更加难过。”这样的解读让我很惊讶,可以看出这个学生对亲情的体会之深。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拓展延伸:留心自己身边的每一个让我们感动的人,你能用一句话表达对他的感谢吗?并且说一说这样说的理由。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学生之所以能够获得这样深的情感感悟,这和他平时的生活感悟是分不开的。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文本主人公的情感交融,激发了情感共鸣,自然获得了不一样的感悟和体验。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从课堂走向了生活,收获了更加广阔的世界。
链接课内阅读,推开语言生命之门 篇9
1.重积累,让学生言之有物
有人说:阅读是吸收,习作是释放;阅读是根,习作是果实。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 指导多读多背,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指导摘录优美的词、句、段,使学生做到笔记、 脑记相结合。词句是文章的砖瓦,长期积累,久而久之,词汇丰富了,写文章就“下笔有神”了。当然,积累要建立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心、用情去感悟课文中的那些富有生命情感的灵性语言, 把它们积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逐步地提升自己语言表达的功底。如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开篇的第一句“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就很值得玩味。这样的句式,打破了常规的时间短语,让语言具有浓浓的诗意。习作中, 我们引导学生借助于这样的表达框架作为支撑, 学生的思 维被打开, 也蹦出了许多精彩的语 句:“ 从夕阳躲到西山的背后 开始, 夜幕也就 降临了; 从桃枝上鼓起第一个花 苞开始, 春天也就悄悄地来临了; 从耳畔响 起第一声渺远的鸡啼开 始,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前两句是一种模仿, 而从第三句开始,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拓展,有了生命的活力。
2.悟篇章,让学生言之有序
精妙的语言需要章法的支撑。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等。在学生的习作中,不知道如何安排文章结构、条理不清的现象不少见。在阅读教学时,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到一些谋篇布局的技巧和方法, 让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把习得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形成言之有序的篇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引领学生关注课文的结构、顺序,在习作中加以模仿,并不断加深认识,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习得作文的“有序性”, 就能把握语言内在的逻辑关系。
3.明表达,让学生言之有法
无论是阅读或写作,还是口语交际,表达方式训练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阅读教材文质兼美、情文并茂, 里面有很多表现手法值得学习模仿。如 《鸟的天堂》课文第二部分是动态描写。 作者运用了以静衬动、动中寓静的方法, 先淡淡描写一句:“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为群鸟活动的“热闹”场面铺设了背景。 接着,作者按照点面点的思路,从鸟形、 鸟声、鸟色、鸟的动作等来描绘“热闹” 场面,让人想象到群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怎样的快乐和幸福。学习这一段时,可以使学生注意力放在学习表达方法上,而不是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为了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并转化为写作技巧,可以指导学生仿写一只动物或一群动物。
4.巧迁移,让学生言之有趣
新课标强调:阅读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写作表达。课内的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揣摩品味课文语言的过程中,在领悟文章表达顺序的基础上,培养读写兴趣,习得读写方法,形成读写能力,养成读写习惯,确保他们能够自行读写,积蓄终身发展的能量。我们在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主动地感受体悟,寻找与自己生活中的共鸣之处,从而激发创作兴趣, 与言语对象产生共鸣。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我发现孩子们对“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这两段话特别感兴趣。我就顺势引导学生进行拓展练笔:等她醒了,她又会闹出什么好玩的来呢?请以“我睡醒了……”为开头,展开你的想象,写一写。可以自由写作,也可以仿照自己喜欢的文中句式来写。孩子们写道:“我睡醒了,愿意打几个滚就打几个滚,愿意拔几棵草就拔几棵草,愿意捉几条虫就捉几条虫……”有的把人物的动作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我睡醒了,看到祖父在休息,就将狗尾草伸到他的鼻子底下挠,祖父笑盈盈地看着我,我摘下玫瑰花,偷偷插在祖父的草帽上……”这样的拓展练笔能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读写协同发展, 相得益彰。
语文课内外阅读链接教学方法研究 篇10
一、营造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好的环境氛围总是给人耳濡目染的熏陶,读书也一样。要让学生搜集名言警句、名人故事,在班级或学校的故事会上朗读和演讲。将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张贴于教室墙壁、写入班级墙报,同时建立班级图书角,使学生时时处处都可以感受到阅读的重要,从心底爱上阅读。对学生每周的阅读摘抄进行检查,在班上让学生朗读阅读感言。每周评选“阅读之星”,在校园报上选登学生阅读感言,让学生体验成功,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推荐材料,拓展阅读范围
(1)整本书的推荐阅读。一是学段推荐。根据课标对各学段阅读的要求,集合社区、学校、班级和学生个人的图书资源,向学生推荐著名儿童文学家杨红樱、曹文轩、黑柳彻子等的作品。把推荐书目印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让学生选择性阅读。二是学期推荐。根据每期教材中的名著单元向学生推荐经典。例如,由《武松打虎》推荐《水浒传》,由《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推荐《西游记》等。
(2)诗文段的推荐阅读。一是古诗词。将课标中规定必背的70首古诗词印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每周选一至二首督促背诵。二是单元阅读。按单元主题推荐阅读文章。如教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真诚的心”时,让学生阅读有关诚实的文章、名言及名家故事。三是课前课后阅读。课前鼓励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自主选择阅读作者介绍、文章历史背景、文中人物故事的相关文章材料。课后补充阅读课堂上学生认识不全或有疑问的地方。例如,学《凡卡》一文时,就让学生去读俄国同时代作品高尔基的《童年》。四是积少成多阅读。百花园中的“积少成多”,除教材熟记外,鼓励学生积累类似内容。像以上这样将课内外阅读链接起来,使学生不仅有内容读,还做到了有目的地读,自觉自愿地读。
三、教给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1)传授阅读方法。“得法于课内,彰显于课外。”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方法,让其在课外阅读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品味,品析人物之美、感悟作品之美。例如,教学《孔明借箭》时,可以从教材中人物的对话、神态的描写去品析人物、去品味语言。从鲁肃的“惊”、孔明的“笑”品味作品语言之美,品析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对写事写活动的文章,抓住场面、细节描写,感受场面的激烈、细节的精彩。对散文、诗歌、儿歌的教学,要创设情境、想象意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感悟作品语言的经典之美。还要抓住文章的构思、布局读文章。如抓《永远的歌声》首尾照应、点明主题的写法,让学生感悟文章结构之美,品味作品的语言意境之美。学生将课内阅读中学到的方法,灵活地运用于课外阅读,同时,把课外阅读到的材料加以整合,不仅提高了课外阅读质量,还能很好地服务课堂,提高课堂阅读的质量。如:教学《十年后的礼物》,让学生在课前做链接阅读,在理解礼物的珍贵时,不仅从文段中理解到四个理由,还联系上下文找到了两个理由:这是达格妮苦等了十年的礼物;这也是她对生活失望时意外收到的礼物。有学生读了原文《一篮枞果》后说:这是格里格去世一个月后,达格妮收到的礼物。后三个理由一个比一个精彩,这都是学生课内外阅读链接的成果。
(2)教会做笔记。新课标提倡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做笔记的方法。其一,勾画、批注。教学生在语言精彩处、印象深刻处做出勾画,并批注自己的感触。其二,摘抄。课内教学时把文中用得好的词语补在词语花篮中,将写得好的句子摘抄下来。课外阅读时,把借阅的阅读材料中的佳词妙句也摘抄在笔记本上。其三,写感言。将自己对文章认识、有启发的内容和值得自己借鉴学习的地方写下来。“拓读于课外,得益于课内”。教给学生读书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后,既可以让学生时常玩味于精彩的语言之中,也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感悟文章的主旨,有效地将课内外阅读链接起来,大大提高阅读的质量。
四、检查落实,增强阅读效果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半途而废。学生在家,请家长督促。学生在校,每周检查摘抄感言,要求学生读、抄、感一体。同时,安排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如周三经典阅读、周五自由阅读、周一展示、佳作欣赏等。另外组织一些演讲、故事会等,学生在活动中各显其能,充分展示自己阅读的收获与快乐,都能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五、结束语
总之,以课文为链接点,从一点向多点发散,将学生阅读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不断延展学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搭建良好的阅读平台,将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在阅读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使阅读伴随学生的整个童年,使学生一生受益,是语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必然追求。
摘要:将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大大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一生受益。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营造环境,激发阅读兴趣;推荐材料,拓展阅读范围;教给方法,提高阅读质量;检查落实,增强阅读效果。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内,课外,链接
参考文献
[1]陈岳钦.课外阅读让语文插上腾飞的翅膀[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14).
阅读教学链接生活体验的可行性 篇11
谈起语文的阅读学习,学生对其既爱又恨。学生要如何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要如何教好阅读课,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一直都是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们热衷研究、探讨的话题。
一、生活体验的含义及特点
生活体验是人对生活的体验,是人在生活中留下的经验、经历、感受。体验“Erlebnis”,这个来自德语的古老词汇有两个基本含义:
1.德国生命哲学家狄尔泰曾说:“生命永远是它自己的证据。”可见生活体验是对具体情境的真切感受的,是自然、纯粹的。体验具有原真性、及时性和奠基性的特征。
2.每个人体验都是由生活的延续性中产生,并且同时与其自身的生命整体相连。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的亲身经历并对未来有所预感,具有延续性。狄尔泰还说:“与生命有关的经验是一条活生生的溪流。”“体验不仅是某种现在之物,在它对现在的意识中已经包含了过去和将来。”达默尔说:“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种东西就属于体验。”由此可见生活体验还具有整体性、延续性的特征。
从生活体验的基本含义和特征看来,在某种意义上说,对阅读教学很有帮助,对学生的阅读欣赏很有作用。这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二、链接生活体验的心理依据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艾伦菲尔斯(C.Von.Ehrenfels)在创立的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中创立了心物同性同构论,在龙协涛的《文学阅读学》中,对这种理论是这样阐述的“人的心理生理与事物的运动形式或形体的结构可以形成对应的关系,在结构性质上是可等同的。人们在观察外部事物或欣赏艺术作品时,都可以直接感受到某种活力、生命、运动或运动平衡”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阅读欣赏是可以感受到某种力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与人们内在的心理生理结构之间存在着统一,即被人概括为的“异质同构”。
如果说艾伦菲尔斯(C.Von.Ehrenfels)的理论在物理事实和心理事实上找到了统一,启发了链接生活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那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James)的论断为它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石。
威廉·詹姆斯曾指出过:“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仅能从时间的连续性中看到心理事实与物理事实之间的统一性,就是在它们的某些属性当中,比如它们的强度和响度、简单性和复杂性,流畅性和阻塞性、安静性和骚乱性中,同样也能看到它们之间的统一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阅读时我们看到岸边垂柳会哀伤,听到猿啼会难过,因为柳的低垂、枯萎和人情绪的低迷是相通的,猿的啼叫声凄惨、悲凉和人悲伤的处境和心境是统一的。
一个人的一段生活经历,处过的一个具体情境和经历过的具体情绪都可以向符号性转变,获得一种普遍的意蕴和结构,由于异质同构的存在,人们在阅读中阅读材料会同阅读的主体建立多种多向的联系,引发阅读欣赏者的强烈兴趣,读者因此能和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达到一种“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然”的效果。语文的阅读教学如果只是以理性的利刃无情地切割语言文字和文章,强调知识的灌输、能力的形成,那这样的教学只能使老师缺乏上课的激情、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低下,学习成效不高。建构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链接生活体验,生发出的才是个性化阅读、真切感悟、语文素养。
长期以来,对于如何开展阅读教学,让课堂学习产生更高的效用,让学生能获得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探索和实践。这些教学改革,给沉闷的阅读教学局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成效,也给予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纵观多年来的阅读教学教改,其实都是想突出强调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有效建构,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感悟,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教学的外延就能有多大。生活实践中的体验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生活体验是阅读欣赏的感性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更加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二中学)
阅读链接 篇12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意义和组织框架
(一) 群文阅读的基本概念
群文阅读是一种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课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将数篇课文组合到一起, 形成一个“课文集”, 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或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在实践中, 群文阅读的内容往往并非临时组合的, 而是按照教材中的单元划分, 将一个单元划分为一个组合。总之, 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 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二) 群文阅读的组织框架
群文阅读的组织框架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 以教材为核心, 将多篇课文进行整合, 在一个总目标的指引下,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提取关键词、划分段落、解读中心思想、寻找不同课文的共同点、梳理和整合阅读心得。其二, 构建“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阅读体系, 组织学生从阅读一篇课文开始, 向着“单元整组”阅读延伸, 并在此基础上, 将群文阅读从课堂扩大到课外, 阅读与整组课文相关的资料、文章或书籍, 构建连通课堂与生活的通道,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群文阅读的教育意义
实践证实, 群文阅读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了两个层面。首先, 从教学来说, 群文阅读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将“一堂课讲一篇课文”转化为“一堂课读多篇课文”, 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规划课时和组织教学。其次, 从学生角度来看, 群文阅读将课文的教育目标集中并放大, 实现了通过多篇课文、多个途径来表达同一目标, 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教学目标的认识。而关键词的提取、文本的比较和段落的划分等也细化了知识的发生过程,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 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群文阅读组织模式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阅读量, 帮助学生养成了在生活中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群文阅读的实践探索
(一) 群文阅读的课堂组织和实施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 群文阅读的组织和实施是一项系统活动。因多篇课文汇集后课堂的知识量增加, 学习内容增多, 新字新词增多, 所以极易造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不够细致。因此, 在课堂组织过程中, 除增加课时之外, 教师还需要关注重点知识的发生过程, 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以消除群文阅读的弊病,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以《窃读记》一课为例,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该组共计四篇课文, 分别是《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和《我的‘长生果’》。这几篇课文虽然内容不同, 但却有着相同的教学目标, 即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体会读书的乐趣。
首先引入课题:同学们, 书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它会帮助我们解决一切难题。那么, 说一说, 大家都读过哪些书?
其次是阅读的方式:采用让学生个人默读的方式, 读完一篇课文举手, 随即带领学生进行讨论, 之后再读第二篇课文, 以此类推。
再次是阅读指导:对于一篇课文, 应当怎样读才有效?才能读完就立刻能够掌握它的文体、段落、结构形式和中心思想?第一, 读人物, 通过阅读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关系。第二, 读事件, 边读边做标记, 理顺课文的脉络和事件发展的前因后果。第三, 读文体, 在读的同时勾出课文的关键词, 以此来判断课文属于哪一种文体。第四, 读思想, 同样用勾出关键词的方法, 看课文作者采用了哪些词语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读完后通过整理分析, 总结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最后是整合课文知识和阅读心得。采用提问的方式, 将四篇课文的所有知识展现出来, 如: (1) 怎样证明四篇课文的不同和相同? (2) 对比四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会发现什么? (3) 课文关键词的作用是什么? (4) 课文对你产生哪些影响?你有什么感想, 等等。
设计意图:整合课文知识和阅读心得是群文阅读的重点部分, 大多数知识都是在这一环节产生的, 而用问题来细化知识, 问题是单一的, 但解答的过程却是系统的, 因此, 其有助于检验学生所学, 构建有效课堂。
(二) 点、线、面一体化群文阅读的组织与引导
以点带线, 意指以课文为点, 以单元整组为线, 以课外阅读为面, 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这需要教师以课文为“引”, 让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或书籍, 如一些课文作者的资料、诗词的创作背景、诗人的其他作品, 等等。相对来说, 课文毕竟篇幅短小, 易读, 易解。当学生的读物是一本书或一部小说, 是否还能够采用在课堂学到的阅读方法呢?显然, 这需要变通。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分清“读短篇课文”和“读长篇小说”的概念, 继而教会学生“长篇小说”的读法。
如此, 通过这种阅读方法的组织和引导, 可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在阅读中不断成长, 用书香净化他们的灵魂, 使他们能够以良好的人文素养去面对未来。
参考文献
[1]姚晓晴.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中) , 2014 (5)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