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信息学

2024-06-03

生命信息学(精选11篇)

生命信息学 篇1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理论信息经济学中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经济领域中交易双方对有关信息数量掌握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信息掌握较多的一方更容易在交易行为中获取更多的利益。因此,经济学家指出,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信息掌握较少一方处于弱势地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正常运转的成本。为了达到某种制衡,需要增加信息弱势方的信息量,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弊端。

观照“信息不对称”理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也普遍客观存在着这种现象。从内容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 教师与教材信息之间的不对称、教师与学生信息之间的不对称、学生与学生信息之间的不对称。这些不对称的信息是造成语文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一、小学语文教与学中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分析

(1)教师与教材信息之间的不对称。

①教师对教材解读信息的不对称,造成教师对教材解读的失度和过度。在教学活动中,教材是教学信息的本体,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为教师和学生个性解读留下了很大空间,于是就使不同知识水平与教学经验的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案例1:我校教师针对人教版第八册《尊严》一课进行磨课时,A教师认为:这篇课文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他强调:任何人都有尊严,而不是课文中所说的只有“哈默有尊严”,还特地举了以前上这课时,一个学生说自己“成绩差没有尊严”的例子;B教师认为:课文没有问题,故事里的当地人也好,读者也好,都没有因为难民们没有付出劳动而贬低他们,哈默按劳取酬也是天经地义的。而那位说“成绩差没有尊严”的学生,正是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独立思考,教师应引导其反思自己被瞧不起的原因,而不应该把“尊严”的帽子扣在孩子头上。

很明显A教师没有专注语文学科特点,也没有倾力语文教学目标,而是把“教学目标”与“教育目标”混同;同样B老师是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尊严”,把尊严与不可侵犯的“人格”等同起来。我认为编者之所以把这篇文章选入“以诚待人”这一主题单元,主旨应该指向“诚”。所以,教学时应回避“尊严”一词,不必纠结于谁有没有尊严,重要的是学习哈默坚定的处事原则,从哈默身上看到学到正能量。因此,一味地追求文本解读的多元化违背了教材的本意。

②编者与教师信息的不对称,影响教材的实用功能。教师是教材的执行者和实践者,教材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建构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而教材编写者很难亲临教学实践去深入了解一线老师在教学中的困惑与迷茫,给以后的教材再改革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案例2:在一次对人教版选文认可度的调查中,《童年的发现》是调查中认可度最低的一篇选文。两位五年级的语文教师是这样陈述自己不喜欢的理由:

“刚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不能完全读懂课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翻译或者外国人的思维和我们不同的缘故。我感觉这篇课文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难懂的。还有就是文章里面作者起来回答问题时,是直呼老师的名字,这种事情在我们国家是很不尊敬老师的表现。”

“现在小孩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这节课讲的又是关于人的由来和胚胎发育的事,我怕孩子们课上提‘人是怎么来’之类的问题,这我就招架不住了。”

从以上的调查可以看出,教师对教材中的选文并不都认可。如果编者不深入到教学第一线中去,必然导致部分语文教师在理解教材时曲解了编者的初衷。

(2)教师与学生信息之间的不对称。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促进学生发展。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教师的“教”、教师对学生的“学”的信息获取往往存在着不对称现象,这将导致学生的主体学习无法开展,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体现。

①学生与教师“教”信息的不对称,造成教师的主导信马由缰。一般来说,语文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和生活阅历信息远远多于学生。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这种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选择和组织教学的选择与余地就越大。但对学生而言,由于小学生受年龄、生活阅历、认知能力等限制,在接受教师“教”信息的过程中难免力不从心。因此,如果教师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基础,教学将很难有效地进行。

案例3:一次我校的教学观摩课中,一位教师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一课。学到“利用沟渠里的积雪来辨认方向”时,教师提问:“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那一边是———?”学生愣了一下,有的回答北边,有的回答南边。教室里一下子就变得闹哄哄的,教师只能打圆场说:“同学们,你们再好好想想。”但想来想去,学生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浙江属于南方,下雪的时候并不多,雪在南方比较珍贵,即使有雪也不能像北方那样积得厚厚的,还没来得及好好欣赏,就已经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这个案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生活阅历差距太大,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常识,只能在头脑中空想,自然不能分辨沟渠中的积雪哪边化得快。这样师生之间的互动就很难实现,因而造成无效的教学效果。

②教师与学生“学”信息的不对称,造成学生的主体形同虚设。学生对语言有着丰富的感受能力,受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影响,学生的语言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语、流行语、广告语、影视经典对白等常常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之中,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如果现在让小学生在书面表达中有了使用网络语言的习惯后,久而久之,量变引起质变,习惯就会成自然,学生就会混淆了网络语言和规范语言的界限。比如下面就是一篇被老师判为不及格的作文。

案例4:2012年10月6日星期三晴扮萌中……

苦情计(萌计):“哥哥,借我《明朝那些事儿》嘛!哥哥最好了!”我扮着娃娃音,萌萌地说。“现在有人预约了,你是第三个,所以没戏哦!对了,不要卖萌了,孩子 !赶紧看其他书去!”哥哥冷冷地讲,显然是打发我走嘛!“给我嘛,给我嘛,我只要第二本,求求你了!”我哀求道。“不行不行,人家要看的,我不能‘感情用事’!”哥哥竭力反对着。看来萌是行不通了,我得改变策略了!

强势计:(略)。

其实,这些语言使用得当的话,不也很新鲜活泼吗?就如荣登《人民日报》的“给力”一词,又如时下流行的淘宝体、甄嬛体、元芳体,在表述主观意愿的同时,也展示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新的事物和新的挑战,为它营造一个轻松开放的环境。网络语言虽然冲击了富有艺术性和表现力的作文,另一方面却也丰富和发展了语言词汇,增加汉语的表现力,也算是时代文化的一种折射。现在就一棍子打死,不许学生接触似乎有点独断,对于富有个性、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的新一代学生来说,这样做似乎也有点与时代脱节。

(3)学生与学生信息不对称。在语文学习中,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家庭条件、表达能力的不同,造成处于“信息优势”的学生“一统天下”,处于“信息劣势”的学生“袖手旁观”,这种学生与学生之间信息获取不对称,严重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

案例5:在人教版第八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前,教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搜集有关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资料,像“什么是蓝盔部队?什么是联合国军事观察员?还有哪些地方有局部的战争?现在联合国秘书长是谁……”课上我请学生起来汇报自己查到的资料,结果仅有4人举手。这几位学生滔滔不绝地讲,而其他学生各顾各地做起自己的小动作来。我不由得有些怒气,责备学生懒惰,课前不做准备。半天,才有个胆大的学生畏畏缩缩地说:老师,我们找不到。课后仔细想想,那4位学生的家境在我们班条件算比较好的,其他的孩子大多是外来务工子女,父母基本都是小学初中文化程度,靠劳力赚钱,无暇顾及学生,孩子从父母那获取不了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家里没有电脑,所以无从查找,结果上课时只能眼巴巴听别人说。

课前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充分了解课文的背景,如同经历了一次穿越时空的精神之旅。而其他学生却仅仅是个旁听者的角色,明显处于弱势,学习效果截然不同。这样的课堂每天都在重复上演,部分同学因家庭条件欠缺、个人能力不足等原因和其他同学之间就形成了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与学中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消极影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信息经济学认为,拥有更充足信息的一方为了自身的利益将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这种行为被称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经济领域的这一消极影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普遍存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逆向选择主要是指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课堂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道德风险是指教师评价学生的优劣、学生评价老师的好坏而导致的道德评价存在的风险。

(1)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从教师教学的内容来看,教师是否达成教学目标,较深入地把自己掌握的信息充分传播给学生,作为学生来说他们是无从知晓的。因此,这也就容易造成有的教师在上课前准备不充分,教案设计不精巧的状况。这时教师处于信息优势而学生处于信息劣势,这样的教学严重影响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严重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从学生的听课效果来看,因为每个学生在知识基础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是否能主动获取信息,主动建构自我知识体系,教师也很难全面了解。这时学生处于信息优势而教师处于信息劣势,这样就会出现教师在激情洋溢地讲解,而有的学生在讲话做小动作,甚至连老师讲什么都不清楚的局面。

(2)因评价体系的不完善而导致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道德风险”。虽然教育改革在不断推进,但评价的体系依然没有太大的转变,大多学校仍会以班级的学习成绩横向、纵向提高或退步来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而在评价学生的体系中占权重最大的还是学习成绩,这样就造成教师更关注成绩的好坏,而忽略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出现矛盾就不可避免,教师急功近利、家长爱慕虚荣而导致学生逃学、厌学的情形屡见不鲜。

三、均衡信息———有效制约小学语文教学信息不对称

在教学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均衡信息缩小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是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主要对策有以下几种。

(1)提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努力实现教师和文本之间的信息对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但是在对话展开之前,教师首先要和文本对话,是文本的开发者和运用者。因此,教师应该苦练内功,深入文本,研读文本,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仔细领会言语的内在精妙之处,细细品味作品语言的节奏,进入言语的灵魂世界,搭建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七彩桥,把静态的文本转化成动态的情感体验过程。

案例6:王红《“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片段

师:这还是一种怎样的等待?

生:漫长的等待。

师:哦,你从哪里感受到了?

生: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

师:看这三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巴迪一直在看时间,太慢了。

师:那也可以直接写七点半。

生:说明巴迪不停地看时间,时间一分分地过去,巴迪等了很久。

师:再看这三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师标出标点符号。

师:可以用逗号,但是却用了句号。表明了什么?

生:时间过得太慢了。

师:度分如年啊,时间仿佛就停在了七点。看,一个简单的标点,此刻也能传达出巴迪内心的焦急啊!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王老师捕捉到了句子的独特,引领孩子们发现“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这三个看似寻常此时却很独特的标点。让学生把作者等待父亲的那种焦急、期待的心理,通过三个原本该用逗号却用了句号的独特之处解读得淋漓尽致。

本案例中,正是因为王老师对文本当中出现的独特的表达方式有敏锐的捕捉能力,精心挖掘文本的独特表达,才让学生懂得了作者孕育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2)科学设计前置性学习单,努力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对称。理论信息经济学认为,双方的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才能成就较好的经济效果。同样,在教学中师生信息之间存在某种程度联系,就能让教学更加有效。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设计前置性学习单,让学生的学走在教师的教前面,有的放矢地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取”和“舍”。“舍”去学生已知或能知的内容,“取”学生由于人生经验和语文经验的局限而尚不能理解、感受和欣赏的地方。

案例7: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我设计了“前置性学习单”,要学生先按照下面的提示自学课文,每完成一项,就在相应的地方做自我评价:

①认真读一读课文,努力做到正确、流利。还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看看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镜头?【自我评价:☆☆☆☆☆】

②画一画课文中你不太理解的字词,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有困难的请你把它们端端正正地写在方格中,注意别写错别字哦。【自我评价:☆☆☆☆☆】

③你能用几句话简要地讲一讲这个故事片段的内容吗?【自我评价:☆☆☆☆☆】

④关于这个故事,你特别想和同学们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写下来。【自我评价:☆☆☆☆☆】

这样的前置性学习单,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想,以读促思。这样,让教师在教学之前就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大大减轻了教师在课堂上煞费苦心地引导,让学生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使后续的课堂教学水到渠成,有效地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相对对称。

(3)加强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努力实现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对称。学生因生活阅历、家庭条件、学习能力存在的差异,往往会在学习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教师又很难做到也不可能做到手把手地指导,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创造条件,促成学生在学习中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合作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同时让学生在小组之间的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案例8:教学《新型的玻璃》课前,学生围绕任务“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与作用?请用推销员的方式介绍你喜欢的玻璃”展开活动:各小组确定要研究的玻璃,搜集、记录有关资料。课堂上,各小组在组内交流后汇报各自研究的成果,并试做小推销员:

①夹丝网防盗玻璃组:展示图片,并介绍玻璃的结构、特点、用途等。

②变色玻璃组:介绍玻璃的颜色、特点、用途。

③吸热玻璃:展示图片,并介绍玻璃的外形、特点、用途等。

④吃音玻璃组:结合视频资料,介绍它的构造、特点、用途等。

教师在小组汇报过程中适时给予点拨、引导。最后总结本次活动的情况,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颁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小组合作奖……

由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借鉴、启发,从而激发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使一批“新产品”应运而生:“打不碎的玻璃”“调光玻璃”……

这样,学生通过组内和组间立体的交流展示,不仅使所学的知识记忆深刻,而且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不断提高,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积极影响,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相对对称。

(4)建构多元评价体系,演绎生本课堂。平时,要重视评价主体多元化。通过建立多维的个性化评价体系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只存在单一的评价主体———教师相比,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多元性,强调多方参与和互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促使学生在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中,形成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发展交往合作的学习能力,开展主动、有效的互动学习,相互取长补短。

评价内容多元化。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涵盖的不仅限于知识与能力,即认知领域目标的评价,更要关注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目标的评价。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价,还应该对产生这一结果的多种因素和动态过程进行描述和判断。将目标、过程、主体融为一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差异存在。

结语:花朵能盛开,星星能美丽,是因为他们处在合适的环境中。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与“学”中,只要我们教师巧妙利用信息不对称这一航向标,即使不一定使每个孩子都像花朵般娇艳,星星般灿烂,但是一定也能使每个孩子都绽放自己的美丽。

摘要:运用理论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的观点,审视小学语文“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将教学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分为三大类:①教师与教材信息之间的不对称。②教师与学生信息之间的不对称。③学生与学生信息之间的不对称。就如何改善“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提出一些建议,希望为教师今后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语文,教与学,审视,成才

生命信息学 篇2

在为梦想而奋斗的同时,我也曾放弃过许多东西。因为我觉得,一个人活在世上,没有必要去追求所有东西,有些东西,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追求的。所以我要说;该放弃的就要放弃,该追求的就应该追求。

四年级,我就有了“为写作事业奉献全部”的打算,当然,这也是在学好习的基础上。那时的我,并没有体会到要想成功用付出的汗水,要遇到的挫折与坎坷,也只是说一说而以,天天去做白日梦。

五年级,我渐渐明白了,天下没有掉陷阱的好事,一切事物都需要你去拼,去奋斗。我暗暗下定决心;为了梦想,博一回,我一生无悔。从此,每天中午或早晨,我都会去拼命读书,去抄写一个个优美的片段并背诵,去写一篇篇文章。我不知道我写的如何,但我知道,我已经努力了。

跑,拼命的跑。

同学曾经劝我说;“算了吧,就凭你?切。”

是的,我可能不会成功,可能真的会白白努力。但是,我追求的最重要的一点并不是是否成功,而是你是否努力。努力者,就是最后的胜利者。跑,我拼命的跑。

我没有白努力,几个月来,我的作文水平、成绩都上成了许多。以前语文成绩不怎样好的我,这几次考试成绩都都在全班前五名以内(共76人)。我仍不满足,跑,我拼命的跑。

我就对不会放弃,因为那不光是我的梦想,还是我与雯的山盟海誓。无论遇到风霜雨雪,无论岁月沧桑,永不改变。为了梦想、为了誓言,无论付出多少心血我也不会后悔。

生命信息学 篇3

导学案实施策略中,预习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的课前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读文本、查生字、画问题、赏析句段、提问题,让学生对文本有大致的理解,学生的自学目标和要求明确了,重心瞄准了,有了导航灯,思想也会变通了,自学起来也就顺畅自然,效果也很好。探究案的实施实现了教学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任务习题化、习题考试化,成为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力抓手。导学案的实施实现了老师对教学内容的四两拨千斤的巧妙转化,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任务习题化、习题考试化。导学案的实施,从课前预习、当堂训练、有机拓展,以平平淡淡的教学心态、清清楚楚的教学形态、扎扎实实的教学常态、轻轻松松的教学生态把学生领到无边快乐的知识海洋,观知识海洋的浩瀚,听知识海洋的乐音,悟知识海洋的真谛。学生在乐学、会学、善学中,不知不觉提高思想情操,提高语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

二、灵活运用六环节,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为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能力,灵活运用“独学、对学、群学、展示、检测、反思”这六个基本的课堂环节,以此来打造生动高效的课堂。

独学环节是尝试探究的基础,合作交流的前导。这个环节就是要求学生围绕预习案和探究案预习,自主解决大部分问题,标注疑难问题,开掘延伸性问题。教师在批阅学案的基础上,把握学情,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对教案加以修正,实现教材、学生、教师、教法、学法的最优整合。展示环节是体验成功的平台,思维交汇的空间。展示环节分为组内的小展示和班内的大展示,小展示要倾听不混乱,大展示要聆听不浮躁。可以座位上展示,可以讲台上展示;可以口头展示,也可以书面展示;可以展示自己的赞成意见,也可以展示自己的反对意见。检测环节是了解效果的手段,培养习惯的舞台。教师将考点习题化,通过反馈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提升效率,就做到了作业考试化,考试高考化。有目的地、系统地搞课堂小训练、单元考试、两或三周考。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最大限度地发挥以“训练为主线”的作用。

反思环节是深化课改的关键,升华能力的保证。教师要反思,在教学中是否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发展为主旨”为原则。学生反思认真审题的习惯、规范答题的习惯、整理错题的习惯。

(作者单位 甘肃省民乐县第四中学)

让生活为数学课堂注入生命气息 篇4

一、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

我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创设一种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也能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情境】3月22日为节水日,某自来水公司推出三口之家市民节水用水收费标准:

标准A:每月每户用水在10吨以内(含10吨),每吨收费2元;

标准B:每月每户用水超过10吨,则超过部分每吨加收0.52元。

已知小明家是三口之家,他家4月份用水吨数为x,试写出小明家4月份应缴水费y(元)与他家的用水吨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情境分析】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基于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熟知和了解的,而不是学生闻所未闻的东西,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老师:题目中小明家4月份用水度数超没超过10吨?

学生甲:没有告诉我们超没有超过10吨。

老师:那么他家的用水情况你认为有几种可能呢?

学生乙:他家用水情况可能超过10吨,也可能没有超过10吨。

老师:由此判断,小明家4月份的应缴水费y(元)与他家的用水度数x(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学生丙:如果小明家用水度数没有超过10吨,那么y=2x;如果小明家用水度数超过了10吨,那么y=2.5x。

老师: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学生丁:如果小明家用水度数没有超过10吨,那么y=2x;根据题意,如果小明家用水如果超过10吨,其中有10吨应该按2元1吨的标准缴费,超过10吨以外的部分才按2.5元1吨缴费,所以,如果小明家用水吨数超过了10吨,那么y=10×2+2.5 (x-10),即y=2.5x-5。

二、采撷“生活实例”,感悟数学知识

许多中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头脑中不能很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和概念的本质属性。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采撷“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比较、描述等方式帮助学生感悟、领会所学知识的内涵。

【案例】黑蚂蚁和红蚂蚁都认为自己跑得比对方快,刚好它们看到地上的几个半圆(图1),于是它们决定比一比,黑蚂蚁沿着大半圆从甲处跑到乙处;红蚂蚁沿着两个小半圆也从甲处跑到乙处,两只蚂蚁同时起跑,说也奇怪,两只蚂蚁同时到达乙处。

(1)两只蚂蚁请你帮助判断:谁跑得快?为什么?

(2)两只蚂蚁对你的判断结果很不满意,决定再到图2的几个半圆处再比赛一次,请你猜一猜:哪一只蚂蚁先从甲处跑到乙处?为什么?

特别的,我们应当注意新课程数学卷面评价的设计一定要体现《标准》的要求,“适宜的环境和条件”,除指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外,更得益于“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正是这种新颖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用数学观点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兴趣,激活了思维,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三、重组“生活习题”,培养应用意识

现行教材中的一些应用题,有的是人为地编造情境,有的题材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处理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学习的大课堂。调整重组一些生活习题,让学生去解答,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结合生活实际改编习题, 搜集生活素材自编习题。在应用题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观察周围的生活实际,进行整理后形成数学问题———自编习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很多身边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就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从而端正数学学习的态度。解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和实践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和有效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从实践中我体会到,数学教学只有走生活化道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自觉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课堂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必须组织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使学生感悟理解数学、体验学习的乐趣,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命信息学 篇5

——邯郸市第六中学生命教育实践探索纪实 邯郸市第六中学始建于1964年,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现有在职教师96名,学生1200多人。近年来,该校践行“珍爱生命,启迪智慧,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认为教育的起点应该是人的生命,素质教育必然要成为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主旨的教育。该校于2005年12月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校本培训基地,2007年3月16日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实验学校,是河北省第一所生命教育实验学校,开始了初中学生的生命教育实践探索。

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从根本上讲,生命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宗旨的教育。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目标,因此说开展生命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该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构建生命教育体系,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开展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起生命质量与生命尊严的意识,使他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让每一个教师的教育生涯都能朝着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这一方向发展;让校园成为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的乐园,让每一棵生命之树常青;通过生命教育,提升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唤发学生强烈的生命意识,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进一步发展“珍爱生命、启迪智慧、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生命教育的“6654”模式

该校在生命教育的原则和内容体系研发中,确立了生命教育的“六项原则、六大理念、五大支柱、四项指标”的“6654”模式。

六项原则:科学性原则、全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多样性原则。

六大理念: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

五大支柱:珍惜生命——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和关爱生命;独立生命——没有谁能代替你,自我作主勇于负责;把握今天——活在当下,及时抓住机会;全面拓展——开拓生命的价值;极限开发——挖掘生命潜能,创造自己都难以相信的奇迹。

四项指标:

1、了解生命之现象。包括了解生命的诞生、成长直至死亡的过程,了解生命的不可逆转性;了解生命中的挫折和缺憾,并学会不轻言放弃,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了解死亡,正视死亡话题,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学会感恩。

2、领悟生命之价值。包括认识生命的独特性,认识生命与自己、他人及社会的意义,学会处理好“己我”、“人我”和“社会与我”的关系,学会与人平等相处,学会包容,学会关怀,以己所能,回馈社会。

3、实践生命之关照。包括对所有生命形式的尊重和爱惜,不伤害生命。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基本的自护技能;要善待生命,关照他人,从“六爱塑魂”入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在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体验生命的丰满和心灵的充实。

4、绽放生命之精彩。立足当下,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找寻生活中的美丽亮点,展现生命的活力和灵性;搭建学生“双爱好”成长平台,多给予一些鼓励,引导学生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生命教育有机渗透各科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而,该校要求从校领导到全体师生人人参与生命教育。要求教师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生命意识,热爱学生,关怀学生,赏识学生,创造一个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创造一个温磬、和谐和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成长环境,让每一位教师真正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生命教育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也就是说,学科渗透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阵地。该校要求教师着力挖掘所有学科教育中的生命教育的内涵,激活蕴藏在学科教育中的生命教育的内容,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例如,语文学科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渗透人性的教育和人文意识,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保护自我,正确地与老师、同学、家人进行交往,学会共同生活;生物学科教会学生认识生命的奥秘;体育学科教给学生生命运动的常识、保健的方法;历史学科让学生认识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的文明历史进程中的创造活动,感悟历史人物对真理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和精神风貌,进而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美术、音乐学科要利用艺术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使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和对生活的创造热情。每一位教师都参与,每一学科都渗透,使生命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从而为学生构建生命的远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彩绘亮丽人生。

开发生命教育校本课程

该校是河北省校本课程实验学校。在校本课程探索中,该校将生

命教育定为校本课程,研发了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制定了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研发中,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著名教育专家肖川先生编著的《生命教育》教材以及一批专家学者对生命教育的论述,作为该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课程资源。同时,统筹学校现有的各类专题教育,整合和开发教育资源,整体规划生命教育内容,完善生命教育体系,正着手编写具有邯郸特色、六中特色的《生命教育读本》。

学校以必修课的形式将生命教育课程纳入课程计划,统一编排课表,课时安排为七年级1课时/周,设一名专职教师;课堂中,主要采取主题阅读、思考讨论、主题解说、活动、体验等五大板块。

两年多的探索,生命教育课程已形成一套翔实的教学设计系列,具体如《开学第一课》、《珍爱生命》、《安全生活》、《生命痕迹》、《校园暴力》、《生命摧残》、《中学生自杀》、《快乐人生》、《幸福生活》等25课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感知生命的意义,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了基础,为生命教育的实施开辟出重要渠道。

两年多的探索中,教师还从有趣的生命起源、我的生命历程、我的幸福生活、身边危害生命的现象等几个方面收集视频素材,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生命教育视频系列,具体如《生命无价》、《守住家门》、《病从口入》、《安全上路》、《逃生自救》、《地质灾害》等20集,让学生受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体验了生命的过程,激发了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构建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体系

学校生活,是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内容。营造快乐而富有生气的学习生活环境,精心策划一些活动,让学生健康而又幸福的生活每一天,是学校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基础工程。该校积极探索课堂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拓展的活动模式,构建了“安全防护”、“六爱塑魂”、“双爱好”、“社会体验”四大主题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体系。

“安全防护”,通过消防疏散演习、生命急救、火灾逃生技能演

练、自我防身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守护生命的知识,保证在意外灾难面前能使自己尽可能生存;“六爱塑魂”,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等,丰富学生的生命经历,感悟生命的意义,养成美好的品德;“双爱好”,通过阳光体育、学生社团等活动形式,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展示生命风采,培养自信,磨练意志,同时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张扬孩子个性;“社会体验”,充分利用和开发家庭、社会的生命教育资源,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让学生亲近社会与自然,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学会交流、合作、参与、竞争,使之能更好的去发展自己的人生。

生命需要体验,只有个体的用心体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真实与活力。所以该校在实施生命教育时特别注重自觉扩展学生的生活环境,丰富其生活阅历,增加其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体验,从而使生命教育与生活世界相互“融入”,相互促进。如通过对伟大母亲的采访、走进医院的体验等实践活动,亲历生命的孕育、诞生的艰辛,感受生命的脆弱与伟大,学会感恩;如强化学校安全预警机制,不定期开展火灾逃生演练、地震演练等活动;2008年的汶川地震后,该校在生死教育中,以“定格难忘的画面”给学生呈现死亡的现实,唤醒学生对现实的认识,通过对“悲痛过后,人们怎么办?面对死亡,生者该如何活下去?”等话题的探讨,引导孩子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发展,达到珍爱生命的目的。

焕发学生强烈的生命意识

在近两年的探索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反馈,留下第一手的资料,比如已形成两本生命教育感受文集,一是中学生自杀论坛集《生命只有一次》,一是生命教育专题片观后感集《生命礼赞》。有的学生写道:自从老师讲了中学生自杀这个问题后,我渐渐懂得了生命的可贵,也想到了家人。我要勇敢地活下去。以后的路还很长,在这里我要谢谢老师让我懂得了生命的可贵,我以后要坚强地活下去。

随着生命教育的开展,该校校风校貌焕然一新。该校已成为关注

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的乐园,例如,留一面围墙让学生自己去涂鸦,画他们喜欢的东西;楼道的墙壁让学生自己写提示标语,尽显每一个人的才华;走廊有自助书架,学生可诚信阅览;安全卫士、爱心传递、月光艺术、我爱科学、绿色总动员、英语快乐大本营、小记者在行动等30余个学生社团活跃在校园内外等等。这些对学生生命的关怀,不再是高高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实施,而是站在学生的视角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极大地陶冶了学生的心灵。该校也涌现出一些优秀典型,刘芳同学在全国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第一名,刘玲同学获得邯郸市中考第一名,申宜宁同学捡到7000元现金主动交还失主,潘红献老师在市中小学教师技术比武中获得技术状元称号,李建国老师在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等。该校曾获“依法治校示范校”、“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德育先进学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殊荣。

信息学奥赛学教策略之浅析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学奥赛 策略

一、关于信息学奥赛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是由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协批准,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一项面向全国青少年的信息学竞赛和普及活动,也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同步进行的一项竞赛活动。旨在向那些在中学阶段学习的青少年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给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供动力和新的思路;给那些有才华的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通过竞赛和相关的活动培养和选拔优秀计算机人才。

二、信息学奥赛学之策略

笔者认为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可以采用如下策略来学习信息学奥赛:

(一)正确认识信息学奥赛。减少为了高考加分的功利主义色彩太重。我们参加信息学奥赛是为了体现我们对学习的信心和能力,是对我们智力与技能的检验,是一次扩充知识的极好机会。

(二)重视其他学科的学习。信息学奥赛需要有良好的数学及英语基础,当然其他学科的知识也相当重要。它不光考察计算机编程能力,更是考察综合知识,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三)留意生活中的细节。很多信息学奥赛题目均是来源于生活,我们只有对生活有了一定的理解,在借助我们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和程序设计知识,将问题数字化、程序化。

(四)处理好与其他学科学时间分配的关系。在学校我们的主要时间基本上被其他学科所占用。所以我们要在学习上讲求方法与效率,为信息学的学习留些时间。

(五)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掌握了二进制、计算组成、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等基础知识,我们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

(六)充分利用互联网。很多同学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认识仅仅是聊QQ、看电影、打游戏,且很还沉迷其中。作为信息学奥赛的学习者,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搜集资料、建立技术博客、和其他选手交流等等。

(七)学会与他人合作。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与协助的社会,这需要我们学会在团队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发挥自己的水平。

我们应该认识到不管学到多少,总还有很多没学到;即便是学会了的东西,长时间不用也会遗忘。我们真正学到的是习惯、态度和方法。学会批判性的看问题、用开阔的胸怀去接受所有不同的想法、学会分析问题、总结问题、乃至提出问题的一系列方法和经验。

三、信息学奥赛教之策略

从信息学奥赛的辅导教师来说,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信息学奥赛老师一般都要上信息技术课程,在课上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对计算机及程序设计的兴趣。注意发现有潜质的学生。

(二)选择数学、英语、综合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为信息学奥赛培训的重点学员。福州大学数计学院计算机系的陈凌燕采用数据挖掘的技术分析了选择的这类学员在信息学奥赛中获取奖项的可能更大。但也不应把对信息学有建树,但有偏科现象的同学完全排除。

(三)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制定恰当的培训计划,注重学生上机能力的培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的张丽老师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培训计划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如小组教学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湖南省浏阳一中的王忠厚老师通过小组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利用网络平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在网络学习中,学生不仅是信息的获取者,更是信息的创造者, 通过交流发布信息,让他们习惯利用网络来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并最终使他们的信息技术。

(六)想尽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特别是增加学生自我实现的内驱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努力取得学校、家长和其他老师的支持,应减少功利主义宣传。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学习,增强自身的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信息学奥赛的前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运用计算机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在社会上大受欢迎。而作为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的信息学奥赛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近的方面说,信息学奥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有助于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从远的方面来说,信息学奥赛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大有裨益,同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软件技术高级人才,对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也大有帮助。可以预见,在未来信息学奥赛将会得到极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系列活动简介[EB/OL]. http://www.noi.cn/about/summary.

[2]朱秀芬. 浅谈在信息学奥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养[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09).

[3]陈凌燕. 数据挖掘技术在信息学奥赛学员选拔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1(03).

[4]张丽. 对信息学奥赛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9).

[5]王忠厚.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信息学奥赛辅导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2010(09).

生命信息学 篇7

一、什么是死亡学

“死亡学”一词英文为Thanatology, 源自希腊神话死神Thanatos的名字, 于1903年由俄国生物学家Elie Metchnikoff所创, 他把死亡学定义为“研究死亡与临终之学”, 1912年由美国牛城大学Roswell Park引入美国, 但未能引起足够重视。1959年南加州大学的Herman Feifel出版了《The Meaning of Death》, 标志着死亡学作为一个学科正式建立了, 该书从生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探讨了死亡。嗣后, 死亡学经由“死亡教育” (Death Education) 运动而发扬光大[1]。

二、国内外死亡教育的开展情况

目前, 国外多所大学都有死亡学课程, 如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巴黎大学等。在美国, 甚至小学都有了死亡课程。1987年调查结果表明, 全美有85%的学校 (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 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美国还成立了Assosiation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ADEC, 即“死亡教育及咨询协会”。欧洲国家也一样, 陆续开设了死亡学这门课程[1], 甚至有的国家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开始了死亡教育[2]。我国港台地区是最早引进死亡学的地区。1973年台湾引进美国学者的死亡著作, 开始了死亡教育。1993年旅美学者傅伟勋提出了“生死学”这个概念[3]。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死亡学研究相对落后得多, 而且死亡教育也是很晚才开始在个别学校里进行的。死亡学进入我国的初期阶段主要集中在安乐死的讨论上。1987年12月24日由中国社科院、北京医学哲学研究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北京举行了首次“安乐死问题讨论会”,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这次会议的有关录音,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988年7月, 我国第一次全国性的“安乐死”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法学、哲学、社会学、医学界的近百名专家聚集一堂,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人们提出了努力开展“死亡学教育”、更新死亡观念的问题。1996年, 全国第三次临终关怀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 这些学术活动和专业机构的设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死亡学研究的进步[4]。除“安乐死”讨论外, 另一个与死亡学密切相关的问题是“临终关怀”问题。1988年7月天津医学院在我国大陆成立了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 在以后的几年中陆续召开了多次国际、国内的临终关怀学术研讨会。1988年10月上海市南汇护理院创建了我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1992年北京成立了专门为老年病人服务的“临终关怀机构”———松棠医院, 之后, 无锡、西安、宁波、石家庄、武汉等地也都先后设立了临终关怀机构, 也出版了涉及到死亡研究的期刊杂志, 如《临终关怀》、《医学与哲学》、《医学伦理学》等[4、5]。由于种种原因, 生死学教学的开展在我国还举步维艰, 尽管目前我国大陆已有几家院校开设了这门课程, 但与国外相比明显落后[6、7、8], 名称也不尽相同, 有的叫做生死学, 有的叫做死亡学, 有的叫做死亡哲学等等, 但聊胜于无, 死亡教育总算在我国有了起步, 这些进步是非常可喜的。然而, 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生命科学的进展, 越来越显示出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而我国这方面的进展步伐显然是落后于实际需求的[10]。

三、开设死亡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1. 开设死亡教育课程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死亡观是人生观的组成部分, 人都要死, 如何死是人们必须面对的事件, 学习死亡学有助于人们正确对待他人的死和自己的死, 有助于教会人们如何生, 如何在有生之年做一点对人民有益的事, 即, 学习死亡是为了更好地生[3、9]。 (2) 有助于学生形成尊重生命的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医学生的职责是预防控制疾病和治疗疾病, 所有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基于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是由有生命的个体组成的群体。没有了人, 也就没有了医疗卫生服务。所以, 一个医生包括一个将来的医生, 他必须是一个从心底尊重生命的人, 才有可能做个好医生, 否则何谈为人民服务?何谈为病人服务?而生死学的学习, 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什么是生命以及学会如何尊重生命, 从而把为病人服务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3) 有助于克服死亡焦虑和恐惧心理。学习死亡, 会让我们自己平静、有尊严、体面地接受死亡, 度过心理恐惧及焦虑期。 (4) 有助于逝者亲人的心理安慰, 使他们平稳度过因亲友过世所导致的忧伤、痛苦乃至绝望的特殊时期。 (5) 有助于移风易俗。建立科学的死亡观, 对传统死亡文化进行扬弃。

2. 开设生死学课程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我国人口基数大, 按照总死亡率0.6%来计算, 我国每年死亡的人口大约800万人左右, 加上死者的亲朋好友, 每年与死亡直面的人口数将达几亿人。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人群, 他们无一例外地都需要关于生死方面的知识和帮助。 (2) 我国目前培养的医学生普遍缺乏生死方面的知识, 无法帮助濒死者及其家属克服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焦虑, 从而平静地、有尊严地直面死亡。综合来看, 目前, 国际上开设生死教育课程的学校或专业有宗教系、哲学系和心理系等, 但笔者认为, 医科院校因其与生命的密切关系, 在开设死亡教育课程方面尤其应该做出表率。我国医学院校拥有一大批专业人才, 而且其中很多有国外教育的背景和经历, 与国外学术团体保持了密切的往来和资料交流, 完全有条件开设生命教育这门课程, 而且医学院校理应率先开设此课程并做出自己的贡献[10]。

四、课程设置

死亡学是一个边缘学科, 它涉及到很多学科, 包括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护理学、宗教学、法学等。因此, 它的设置是一个需要认真仔细考虑的课题[3]。死亡课程如何设置, 已有很多学者从教授对象、教学取向、学生人数、开设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讨论过[11、12], 对这些内容笔者不想过多论述了。笔者认为, 在我国大陆开设死亡学这门课程, 一定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要紧紧跟踪国际的前沿进展, 做到高起点、快发展、抢抓机遇、开拓创新, 在生命科学领域内做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其次, 要体现我国的特色。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 有着丰富的生命智慧, 诸如儒家的孝文化、“和”文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视死如视生等道德伦理规范,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强烈进取精神[13];佛家的人人平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等观念, 强调自觉觉他, 彻悟生命, 超越自我的解脱思想[14];道家的清静无为、寡欲蕴德、知雄守雌, 效法自然的主张和导引养生等具体实践[15];我们必须努力挖掘祖国医药宝库、文化宝库中的生命智慧, 为生命科学研究注入强劲的活力, 为世界生死学的研究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再次, 充分挖掘我国传统的死亡文化, 祭祀、禁忌和习俗, 尊重各民族的死亡文化和死亡禁忌, 发展出“死亡文化比较学”, 帮助我们更加完整地认识死亡。最后, 要正确认识宗教在生死教育方面所具备的特殊作用。宗教无一例外地关注死亡, 关注死后的生命, 而且无一例外地都在活着的时候就在为死后做着准备工作, 这是所有宗教的共同点。因此, 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无信仰的人更少有死亡的困顿现象, 更能直面死亡, 这已被大量的研究所证明。因此, 研究生死学一定要正确处理本学科与宗教学的关系。

五、关于课程的名称的一点思考

美国率先开设的死亡课程和死亡教育, 他们的课程名称就是“死亡学”和“死亡教育”。我们是否也要这样沿用课程的名字呢?笔者认为课程的命名需要仔细斟酌。这个课程的名称应该符合国人的习惯, 也该与课程内容相一致。笔者认为这门课程应该叫做“生死学”, 所进行的教育也应该为“生命教育”, 理由如下:

1. 进行死亡教育的目的, 是为了让人们了解死亡, 了解死亡的过程, 从而更好地生, 其落脚点不是教我们怎样去死, 而是教我们怎样更好地生, 有意义地生。所以, 课程名称应为“生死学”。

2. 完整的生命过程应该包括死亡在内, 更包括生在内, 所以, 这个教育包含生和死两个方面, 这才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3. 这样的名称与国人的传统文化和习俗相一致。国人的习惯是讲到“死”的时候, 尽量避开“死”字, 其中包含死亡禁忌等内容, 也包含着对逝者的尊重, 这一传统已经几千年了, 约定俗成。因而该课程加上一个生字, 可以淡化死的强烈刺激, 更容易为国人所接受。本课程的“生命教育”名称不同于现在在某些中小学进行的“生命教育”, 目前在中小学进行的生命教育很少或根本没有涉及到医学、心理学、伦理学、宗教学、哲学等内容, 没有关于诸如死亡态度、丧葬文化以及如何直面死亡和克服焦虑恐惧心理等内容, 所以它们在本质上不同的, 本课程的“生命教育”比一般意义上的“生命教育”具有更加宽广的视角和内涵。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死亡学及其发展历程, 分析了在医学院校开设本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提出本课程的名称应为“生死学”, 所进行的教育亦相应称为“生命教育”, 这样它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指出, 应结合我国国情和优秀传统文化, 包括儒家、佛家和道家文化中有关生命研究的合理内核, 加强生命科学研究, 充分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巨大影响力, 从而在生命科学领域里发挥它的巨大潜能, 帮助医学生及广大受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命观, 更加尊重生命、爱护生命, 积极地对待人生和死亡, 有效克服死亡恐惧和焦虑, 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帮助人们心灵健康成长。

生命信息学 篇8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而在升学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仍有许多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为提高考试成绩, 采取“满堂灌”“课内不够课外补”“题海战术”等传统的做法。有许多教师对高效课堂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在一些具有表演性质的公开课上, 虽然师生讨论比较热烈, 但未必能经得起教学检测。

“学引用清”教学的提出, 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 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学引用清”教学的基本含义

学:学生依据“独立自学”进行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的重、难点。

引: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在“引导探究”中及时、高效引导, 丰富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用:学生运用各阶段所学知识和技能练习“学以致用”, 实现提升。

清:学生通过“当堂清学”, 检测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 力求当堂内容当堂清, 不把学习任务向课前或课后延伸。

三教学案例分析

课题: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过程:

展示[学习目标]: (1) 能说出地球内部结构的划分方法和地球内、外部圈层名称与特点; (2) 能够根据地震波的特点判断地震波类型和地球的不连续界面。 (一名学生朗读。时间:1分钟)

展示[独立自学1]:阅读教材第21页第一自然段, 请同学们说出: (1) 目前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 主要来自对什么的研究? (2) 什么是地震波?有哪些类型? (3) 纵波与横波有何异同点? (巡视观学, 与学生个别交流) (学生快速阅读, 找准答案并在教材中划出关键词句。时间:2分钟)

点拨, 评价。解释地震波 (纵波、横波) 。

出示图表。

提出[引导探究1]:当地震发生时, 哪种地震波先到达地面?位于震中的人晃动感觉是怎样的?对建筑物破坏力较大的是哪种地震波? (学生思考、回答。时间:5分钟)

展示[独立自学2]:阅读教材21~22页第2、3、4自然段和仔细观察图1.25、图1.26, 请同学们试阐述: (1) 图1.25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什么位置出现突然急剧的变化?这两个位置叫什么名称? (2)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请推测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3) 地球内部由里到外划分为哪几层?各有什么特点? (4) 岩石圈是否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它的分布与构成? (学生快速阅读, 找准答案并在教材中划出关键词句。时间:4分钟)

点拨, 评价。

展示教材中的图1.25:解释纵波与横波在两个不连续界面产生的变化及三大内部圈层。

提出[引导探究2]: (1) 地壳的厚度是不是均一的? (2) 岩石圈和地壳的范围是否一致?在图中找到软流层的位置, 结合提供的材料试阐述软流层的相关知识。

材料:软流层 (略) 。

出示表格: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时间:10~14分钟)

出示[学以致用]: (学生讨论、回答、做题。时间:3分钟)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的地震波是______波, 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2. 该地界面为______, 深度约______ () 。

A、古登堡5千米B、莫霍17千米

C、古登堡33千米D、莫霍5千米

3. 该地最可能是 () 。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

C、亚马孙平原D、大洋洋盆

展示[独立自学3]:阅读教材第22页“地球的外部圈层”部分和图1.27, 请同学们描述: (1) 地球外部圈层有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2) 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各有什么特点? (3) 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是哪一层?如果大气圈、水圈或者岩石圈遭到破坏, 对生物圈可能造成什么影响?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学生思考、回答。时间:2分钟)

点拨, 评价。

出示表格: (学生讨论、回答。时间:4~6分钟)

进行[课学小结]:通过本节课重点学习了“两个3、两个2、两个1”, 即:3大内部和外部圈层;2种地震波和2个不连续面;1个既不属于内部圈层也不属于外部圈层的岩石圈和1个既不是完全固态也不完全是液态的软流层。又了解到地球外部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给我们的启示: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 合理利用、改造自然, 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为人类造福。 (学生记录。时间:1分钟)

进行[当堂清学]:共6个选择题, 1个综合题 (分必做题和选做题) ;6分钟后当堂批改组长清学稿、指导。 (学生做题, 组长批改, 清学稿。时间:10分钟)

四教后反思

对本节课的“学引用清”教学, 个人认为教师角色定位准确, 成了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经验。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更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转变了课堂教学模式, 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五结束语

生命信息学 篇9

"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物理信息学"、"医学信息学"、"生命信息学"等等,众多的信息交叉学科伴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而快速发展起来,但没有哪一门学科具有成形的理论基础,并且各门学科对信息的定义都不同。李宗荣的理论信息学的提出弥补了这个遗憾,从信息的本质对信息进行了讨论,明确了理论信息学在各部门信息学中的理论基础作用。本文通过对理论信息学在医学信息学中的应用进行讨论,说明理论信息学研究对医学信息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性。

2 理论信息学的概述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马克鲁普(Fritz Machlup),在阅读了大量有关信息的研究,尤其是那时已称为"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和"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的"信息科学"著作之后,他对这些学科是真正的信息科学产生了怀疑。他认为:"很难说上述类型的研究已经构成了独立的信息科学学科"。"是否可以有一门其焦点不是那么宽泛,但却是独立的信息科学──它讨论的信息问题既不是计算机科学所说的那种,也不是图书馆学所说的那种,也与广义上信息科学所说的信息界限分明"[1]。马克鲁普的质疑开启了研究"统一信息理论"的先河,并在后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大部分的学者都意识到"统一信息理论"的重要性,开始着手对这一问题做深入的研究。1994年3月,在德国举行了一次关于信息科学基础问题的研讨会,与会者首次提出"统一信息"这个概念,并简单阐述了"统一信息理论"的含义。1994年6月,在萨拉戈萨大学举行的另一次世界范围内信息科学基础会议上,奥地利的弗雷斯奈尔(Peter Fleissner)和霍基奇奈尔(Wolfgang Hofkirchner)向大会正式提交了"涌现信息:迈向统一信息理论"的论文,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统一信息理论的含义和研究思路。1996年夏天,第二次世界信息科学基础大会在维也纳举行,会议的主题就是"探索在新的科学发展背景下建立一门统一信息理论的可能性"。

同时期的1997年9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闫学杉在北京大学学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首次提出"普通信息科学"的概念。作者认为:"按照一般的观点,普通信息科学,或称统一信息科学,是研究一切信息的共同特性,比如信息的表达、获取、传输、处理、作用等一系列问题的一门理论科学。它不同于电子信息学或科技信息学等这些只研究某类信息的部门信息科学。普通信息科学凌驾于其他部门信息科学之上,其目的是为它们寻找出一种统一的规律性理论解释。因此,它所提出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也必须同时适用于任何一种部门信息科学"[2]。2004年,李宗荣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理论信息学:概念、原理与方法》中又提出了"理论信息学"的概念,并提出了信号(DNA)与符号两分法,物质和信息两类熵与负熵,信息学的三个基本定律、科学结构层次论,能量统一与进化论,以及运动统一论等具有原创性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基本上构成了理论信息学的知识框架[3]。

理论信息学探索的是信息现象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它的研究对象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和信息能,它的研究内容是作用在宇宙间一切信息现象中的基本规律,它的研究方法是指在各类信息过程中通用的程序和规则,它的研究目标是为领域信息学确立公共的理论基础,为整个信息科学的大厦奠基,也为信息哲学提供科学依据。

理论信息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关于信息的最一般的概念,主要是信息的本质,信息的特性,信息的定义,信息的分类,信息的度量,信息与物质,信息与智能,信息熵与信息负熵,信息能与物理能,能量的统一与进化等; (2) 关于信息现象的一般原理,比如信息演化在"量"和"质"方面的守恒问题,信息过程的动力特性,信息能演变的趋势,信息与信息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等; (3) 基于信息概念和信息原理的推论、结论、知识体系[4]。

3 医学信息学的发展

现代意义的医学信息学研究起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后, 就有医务工作者尝试把它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世纪60年代与MED INT项目相关的医院信息系统的研发,如以曼彻斯特总医院的Barnet为代表的研究人员研发了许多医院信息系统, 同时期美国的奥克兰、盐湖城、斯坦福等地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医学信息学学科的雏形。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应用于临床工作的医院临床信息系统 (CIS) 成为医学信息学研究的热点。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 研究的重点是电子病历系统。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研究和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 医学信息学也逐步建立并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

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 医学信息学是在图书情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多地倾向于医学图书情报学,更侧重于文献型信息管理、分析研究。近年来有些院校开拓了卫生事业信息化建设新的教学内容, 使我国医学信息学形成了两个教育方向。当前我国医学信息学教育模式是由医学信息学专业教育、医药学专业学生的医学信息教育及医学信息学继续教育三种形式构成。

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医学信息学一直都是致力于应用领域的研究,它在理论研究方面是相当薄弱甚至没有的。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科,没有理论的指导是很难快速前进的,没有理论的基石支撑是很容易崩塌的,因此发展医学信息学的理论知识,重视医学信息学的理论研究是目前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方向。

4 理论信息学在医学信息学领域的应用

理论信息学和应用信息学是整个信息科学的两个大的分支。它们的学科分工就像理论数学(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理论物理与应用物理、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那样,前者探索信息现象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后者解决社会生产、生活和学习中具体的信息处理问题。

4.1 作为医学信息学的理论基础

医学信息学是一门以医学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医学信息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医务工作者的信息功能(特别是智力功能)为主要研究目标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

刘志国等在《关于医学信息学基础知识的探讨》中提出,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应该是信息技术在医学工作中的应用,医学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表达及医学信息的人文管理,研究方法应采用信息化的方法、系统的方法和知识管理的方法[5]。笔者以为,这种提法是将医学信息学看作一门技术而不是一门学科,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纯粹关注应用而忽略理论知识的构建,任何一门应用型学科也是具有其相应的理论知识框架的。医学信息学目前的各种教材在介绍理论知识部分时都是引用信息学、医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医学的发展历史悠久,理论知识雄厚;计算机科学发展迅猛,一直以来理论和应用的研究相辅相成,成果显著;唯有信息科学的发展则相对要迟缓的多,尤其是理论信息学仅是近20年内才被提出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医学信息学的发展瓶颈将会是理论信息学的发展。

4.2 为医学信息学构建新的研究范式

涌现是用以描述复杂系统层级结构间整体宏观动态现象的概念。涌现性是指那些高层次具有而还原到低层次就不复存在的属性、特征、行为和功能[3]。也就是说,涌现是系统科学中的研究主体,它代表的是整体行为模式不能根据其个体行为规则进行预测,或整体模式不能还原为其个体行为的情况。信息的不守恒性 (既可创生,亦可消失) ,是涌现最后的根源和机制之所在。涌现现象的产生和消失不可能使现实世界的物质能量有所增减,却能够使这个世界产生新的信息,或消除原有信息[6]。因此,信息科学的研究也必须关注"涌现性",而不能仅仅运用传统物质世界领域的研究范式--还原论。

信息科学研究的范式必须包含以下4个方面:

4.2.1 系统论研究范式

这一范式强调了系统中元素间的关联和系统的整体性、全面性、结构层次性、动态平衡性等。

4.2.2 自组织理论研究范式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认为,不需要特定的外部作用,系统通过一定相互作用的内部机制,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能动的形成具有自主调节,自我完善、自主发展性质的自组织系统。

4.2.3 计算主义研究范式

计算主义是当代一种关于心灵或认知的理论, 是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中的主流研究范式。计算主义的基本思想是, 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是计算状态、计算活动、计算过程, 换句话说, 认知就是计算[7]。

4.2.4 信息哲学研究范式

信息哲学强调"信息转向",使其成为"引导性哲学",也就是说,它不仅将人们的兴趣引导到一个特殊的领域或方向上,而且更加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改变这个世界。

医学信息学作为信息学的一门分支,必须站在信息的高度看问题,不能停留在传统物质世界领域来研究医学信息问题。只有随着理论信息学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深入研究,信息科学的研究范式才能不断得到完善。

5 结束语

医学信息学是一门很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但是目前医学信息学的发展重应用而轻理论,重计算机技术而轻信息学,这种发展模式在短时期内会促进医学信息的技术发展,但从长远角度来看,理论的缺失必将导致学科的发展停滞。闫学杉在《关于21世纪信息科学发展的一些见解》说,"在部门信息科学中,现在几乎还没有一门理论已形成或已被公认,其中大部分还只是一个雏形或正处于探索之中"[6]。医学信息学目前的发展情况也正是如此。因此,要发展各不同领域信息学科的理论知识,要首先发展统一信息科学的理论知识,即理论信息学。只有在理论信息学的统一指导下,各领域信息学的理论知识发展才不会像今天这样,"在诸多使用信息的不同领域,信息之间的含义相去甚远,甚至永远都是互不相干的"[8]。所以笔者提出,理论信息学的研究指导各领域信息学的理论研究,从而指导各领域信息学的实践研究。从事医学信息学研究要有就这样一个认识,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和深入首先要以对理论信息学进行更深入研究为前提的,医学信息学的各项实际应用是要以理论信息学为指导的。

摘要:理论信息学揭示宇宙间一切信息现象的基本规律, 是信息科学的理论核心。医学信息学是医学、计算机学、信息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 注重实践应用的研究而缺乏成形的基础理论。理论信息学为医学信息学提供理论基础, 构建信息科学的研究范式等。

关键词:理论信息学,医学信息学

参考文献

[1]Machlup, Fritz and Mansfield, Una.The Study of Information:In-terdisciplinary Message[M], New York:John Wiley&Sons, 1983, p.22.

[2]闫学杉, 论普通信息科学[J], 载: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年信息管理系建系五十周年专辑, 50.

[3]李宗荣.理论信息学:概念、原理与方法[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 2004.

[4]李宗荣, 金新政.理论信息学导论[M].北京: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 2006.1.刘志国, 于魁, 王虹.等关于医学信息学基础知识的探讨[J].现代情报, 2008, (1) :75-76, 84.

[5]苗东升.论涌现[J].河池学院学报, 2008, 28 (1) :6-12.

[6]苗东升.论系统思维 (六) :重在把握系统的整体涌现性[J].系统科学学报, 2006, 14 (1) :1-6.

[7]程炼.何谓计算主义?[J].科学文化评论, 2007, 4 (4) :5-16.

生命信息学 篇10

在对文本进行多元性解读过程中, 应把“我———你”师生关系与文本“主体间性”的解读活动通过“对话”连接起来, 使文本解读更加活跃, 更加深入, 更加富有创造性, 这样才能赋予文本以生命和活力, 揭示出文本全新的潜在意义。这正如苏格拉底所言的:他与学生的对话是“一种在灵魂深处的激动, 不安和压抑的对话”。

而“对话平台”的创设正是为了让经历了“体察感悟”的学生能在“智慧结晶的喷薄”阶段,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联想搜索, 旁及其他, 通过双方平等性、探讨式的言语活动, 使双方能共同步入一个由相互交融而形成的新的精神境界。在流程的处理上往往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何愁没处下金钩

“对话”应始终立足于质疑辨难, 着眼于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问题的关注, 对文本意义的多元阐释, 对语言风格的执意追求, 甚而致力于学生认知上的发展, 情感上的体验, 人格上的建树。其关键在于教师能切中文本之关要, “牵一发而动全身”, 具有丰富的思维含量。从而“一石激起千层浪”, 让学生文思泉涌, 跃跃欲试。

为能有效创设个性阅读中的“对话平台”, 促进师生“交互重构”, 教师设问时须注重其如下特点:

1. 因文解道, 促进“对话”。

如在教学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 我想到, 通过细致的预习, 学生在文字方面不会有障碍;但是词作中典故多, 涉及的人物多, 关系难以理清, 因而很难明白词作的内容所在, 更不用说意图所指。为了让学生弄清人物关系和作者的情感倾向, 我就抓住标题中的“京口”这一地点做文章, 设计了如下问题:标题中的“京口”仅仅是一个地点名词吗?认真研读作品, 对照注释, 看看“京口”一词跟作品中哪些人物有关系。

问题一经提出, 学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最怕的“落实字词句”的讲解方式没有出现, 因而找得特别积极、仔细。这样的问题设置更容易使学生渴望去研究文本, 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并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具有很高的效率意义。

首先, 学生会发现, 这一地点跟词人有关, 他当时被准备北伐的宰相任命为镇江知府, 镇守京口, 但只是被当作一块招牌而已;接着他们还发现京口与历史上两位叱咤风云、功勋卓著的大英雄有关, 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 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弄清楚词人为什么这样写, 那么词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就清晰可见了。与此同时, 引导学生涵泳、吟诵、咀嚼、体悟, 学生就很容易走进词人的内心深处, 去体会词人的复杂心境。小小的“京口”, 真的成了“金”钩, 吊起了学生的胃口, 也牵动了词作的内容情感这条“大鱼”。

这样的提问, 对激发学生的诵读意识, 贴近文本, 有着明显的益处, 另一方面则促使学生完成了从认知到解析的能力提升。

2. 回味体验, 激活“反思”。

如:在进行小说《祝福》的教学中, 为引导学生体味文中环境描写对推动情节发展、凸现人物悲惨遭遇的作用时, 先后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一、二两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特别是关于‘雪’的描写能否删去?为什么?”“谁能在作品其他部分找出一例环境描写的妙笔?”“请点评这样描写的妙处”三问由表及里, 体现了学生“参照”、“遴选”、“衍生”、“体验”等不同鉴赏审美感情层次, 给大家营造了一个开阔的思维空间。独特的思维、精彩的点评让人兴奋不已, 有位学生在点评祥林嫂被拒绝参与祝福的大典闲坐着看柳妈洗器皿一段中“微雪点点的下来了”时说:“这雪仿佛不是下在天地间, 而是下在祥林嫂的心里;这雪也好像不是从天上落下的‘雪花’, 而是从祥林嫂眼中滴下的‘泪花’。”多精彩感人的评语啊!

3. 拓展空间, 批判鉴赏。

在进行《我与地坛》“我与母亲”这一部分的教学中, 通过一、二两段的学习, 学生们明白了地坛和“我”有着相同的命运, 理解了“我”内心的痛苦。精读阶段, 在学生与文本有了一定共鸣的基础上, 我对文中第一处集中写地坛的文字作了示范性的赏鉴, 使学生懂得了“剥蚀了琉璃, 淡褪了朱红, 坍圮了高墙, 散落了雕栏玉砌”的地坛才是真实的地坛, 这显露出“生命的本真模样”的地坛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 让“我”认识了自己。然后我问学生:“文中还有几处这样集中地描写了地坛?找出来, 读一读, 品一品, 从一个方面谈出自己对地坛的理解。”

一石激起千层浪,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学生纷纷就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点评, 角度思路各不相同, 许多富有创见的点评, 精辟的理解让人惊喜异常。这样的阅读形式使学生巨大的学习潜力得以发掘, 个性的空间得以展现, 主动性、创造性的鉴赏批判能力得以提升。

从“立问”的策略而言, 教师还需注意:问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表明自己的立场;问题能激发生生之间讨论、对话, 让人分享思辨自己的观点。教师要仔细倾听, 并鼓励学生向自己挑战;要善于追问, 引发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等。提问用语应尊重信任学生, 这样为他的主动思考拓宽了路径。

但我们也应认识到, 在文本意义的解释上, 并不存在着最高或最终的权威, 这为学生对文本解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学生阅读文本, 其实他们与不在同一时空的作品原创者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因而教师应允许和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误读”, 鼓励其对文本提出自己独创性的鉴赏批评。因为, 如果学生能提出自己的批判性意见, 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创造性的感知的标志。既已认识至此, 又“何愁没处下金钩”呢?

二、能探风雅无穷尽

伽达默尔曾说过:“对一个文本或艺术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是无止境的, 这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不仅新的误解被不断克服, 而使真义得以从掩蔽它的那些事件中敞亮, 而见新的理解也不断涌现, 并揭示出全新的意义。”

试以必修二鲁迅的《祝福》一文的解读过程为例:在分析了包括祥林嫂在内的鲁镇诸多的人物形象以后, 我问学生:在祥林嫂的故事背后还有一个人物, 他耳闻目睹了祥林嫂半生的“事迹断片”, 这个人物就是“我”, 你们对这个人物印象如何?学生一边在文本中寻找相关信息, 一边七嘴八舌地说, “‘我’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我’是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我’也应该对祥林嫂的死负一定的责任”, 等等。

这时我就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问:你们在曾经学过的鲁迅其他作品中有没有接触过类似的人物?学生异口同声地喊出了“故乡”, 在我的提议下, 我们还一起背诵了鲁迅先生的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旧知与新知碰撞, 让我们对鲁迅小说中“我”这一形象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其实, “我”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闰土的故事、祥林嫂的故事等) 的同时, 也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作为从旧营垒中出来的知识分子, “我”不满于中国农村的社会现状, “我”与鲁四老爷话不投机, “我”与“祝”福的气氛格格不入, “我”同情祥林嫂的命运却又无可奈何甚至逃避, 对故乡所发生的悲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离乡———归乡———离乡”的经历, 正暗示着我对故乡的“失望———希望———再失望”和对外面的现代都市“希望———失望———希望”的心路历程。

“我”悲哀着一代人的毁灭, 但同时又深切企盼着一代人的崛起;“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但也流露出一种彷徨、失意、无奈的心境, 可以看出“我”对前途或许也是迷惑和茫然的, 所以, “我”在祥林嫂的故事里显得那么软弱甚至无能。

由此可见, 小说的故事情节, 只是作品的骨架, 是浅表易见的文字符号而已, 只有在主体间性的自然倾心的“阅读对话”中, 才能真正打破传统模式的封闭性、单向性的僵化教条的理论限定, 让阅读教学走出灰涩狭隘的空间, 获得个性的鲜活与自由的发展。

三、不及林间自在啼

课堂活动信息量的传输吞吐非常活跃, 师生、生生思维交互转换的每一个终点就是一个起点, 在一个自主、开放的“教学场”中, 两者的对方是不断经历着一个提问、回答、质疑、反驳、肯定、否定、赞许、批判、补充、延伸的过程, 也可是对同一命题的不停纵向深挖发散的过程, 似乎文本本身就是一个健谈的访问者, 它以自己一个又一个深邃的、悠远的问题而聚合各个不同角度, 不同层面的解读行为。

如《项链》的教学中, 为引导学生更深层的挖掘主题的内涵, 我一方面鼓励学生不迷信于现有观点, 克服思维定势、打破心智枷锁,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相互自由对话争议, 从各个不同角度去重新思考, 领悟主题。想不到的是, 学生立即开始窃窃私语, 交头接耳, 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有些学生言之凿凿, 语调铿锵, 观点五花八门, 层出不穷:

虚荣心害死人。

小说充分表现了路瓦栽夫妇诚实善良的本性, 作者为他们唱出了一曲颂歌。

表现了玛蒂尔德的勇毅。为了还清债务, 面对着残酷的困境, 她不气馁, 不悲观, 完全依靠自己的意志、精神和力量, 依靠自己的一双手, “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

表现了路瓦栽夫妇“有难同当”的真挚爱情。

劳动改变人。玛蒂尔德经过十年的劳动改造, 变成了一个敢于正视现实的朴实的劳动妇女, 是劳动让她变得成熟和真实了。

这些看法虽不尽完善, 多有值得切磋之处, 却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独树思维个性之可爱。而创设这样的对话平台, 旨在使学生思维的大胆灵活, 不拘一格, 又不瞻前顾后, 敢于发表, 这样的阅读会伴随着学生强烈的主观感受、充满着灵魂跳跃的真情, 闪现着理性的光辉, 往往会引发更多的联想, 思维的张力必将延伸到文本之外。

几点说明:

(1) 需有效调控教学节奏, 张弛适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间断的, 跳跃的, 而非连续性的, 学生的思维特点就如“间歇喷泉”, 有波峰, 也有波谷。波峰是教学力度的焦点, 是引导学生要爬的坡度, 让学生凝神思考, 思维天马行空, 纵横驰骋, 波谷则是教学的间歇, 是教学节奏的舒疏, 让学生神往默想, 润神品味。只有巧妙地驾驭学生的思维高峰, 才能使“文本对话”妙趣横生, 精彩纷呈, 成为“全场”最动人心魂的教学环链。学生神思飞越, 是情的激荡, 是智的开掘, 更是能的升腾, 也许, 这便是语文“对话教学”的一种极致吧。

(2) “对话点”应选在精要处, 疑惑处、空白处或关键处。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让学生在“剪刀差”的认知范围内选定“交互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往往以“对话情境”的质量为凭借, 由一点而触发“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个颇具匠心“对话场”往往能激起学生具有独创性的感知升华。而“对话点”的创设则来自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四、要把金针度与人

众所周知,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不等于智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取得一个装知识的袋囊。而创设文本对话“平台”之主旨, 亦在于通过一篇篇凝聚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 触发学生的思维张力, “要把金针度与人”, 才是最完整的对“人”的教育。它的意义在于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 还要让学生拥有一份自我, 一种立场, 一种追求, 它“度与”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而“度与”方式则是多样的:

1. 纳美式

这如同聚光灯一样, 收拢学生纷繁的思绪, 理清文脉, 又似金线一般, 串起点点散落的珍珠, 水到渠成地完成了一件艺术品, 使人深思, 引入遐想。

2. 点睛式

在完成对话的最后高潮时, 教师以精炼的语言对文本精要处作一点评, 弥补学生的疏忽, 把他们从漫不经心中呼唤出来, 使他们完成从感觉到理解的飞跃, 从而将知识内化为营养而加以吸收。

3. 畅想式

由于学生的认知、情感的差异, 也就导致学生对文本解读层次的高低错落, 这种心理、学情的现状, 促使教师可对学生各不相同角度的争辩, 暂不作结, 形成“悬念”, 刺激学生的再度主动探求, “言已尽而意无穷”。让他们对“文本内容”难舍难分, 产生的思维余波能获得更大的效益。这就像国产电影《小街》的尾声一般, 留下“思维空白点”, “未定点”, 让观众自己去沉思、抉择。或许这也是“小街”作品曾在当时引起强烈的轰动效应的原因之一吧。

4. 撞钟式

古人曰:“结句当如撞钟, 清音有余。”为让学生对文本内涵产生更大的震撼, 教师可结合文中关键句、名句或学生精辟的按语猛扣心扉, 振聋发聩, 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 收到课已终, 而趣无穷的效果。

5. 链索式

语文教材有其内在的科学性、序列性。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编排, 六册中, 六个单元的设置形成了六个“阅读侧重点”, 特别是在本单元的教学中, 前后作品在无形中就形成一种“链式结构”, 环环相扣, 话题相连, 正是“比读”教学的典型序列结构。而教材本身就是某种“本文内函”的范例, 在师生共同解读单元中的某一篇作品后, 便也是留给后一篇作品的思维脚印, 即可延伸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来。

参考文献

[1]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编.新世纪中学语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3]钟为永.语文教育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

[4]王松泉等.中学语文导读图示全集.海南出版社.

[5]曾繁仁, 高旭东.审美教育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6]刘卫平编著.创新思维.浙江人民出版社.

信息技术让生命如此生动 篇11

1. 生物世界丰富多彩, 充满活力, 但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沧海一粟。借助于多媒体动画, 我们可以将异彩纷呈的生物世界声色俱全地传递给学生。例如:可以让学生看一看广阔的草原、茂盛的森林、深邃的海洋、浩瀚的沙漠, 以及那里的神奇的生物;可以让学生观察一滴水以及水中那些形态各异、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微生物;可以把各种细胞的活动做成动画, 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复杂的生命就是由这些简单的细胞构成的, 而且即使是最简单的细胞, 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借助于多媒体, 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现存的生命, 也可以还原再现不复存在的生命世界, 例如恐龙时代。总之, 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 我们可以在向学生展示大千世界的同时, 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就是简单而精巧、复杂而和谐的, 并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索生命为什么如此生动而神奇的好奇心。

2. 任何一种生命, 不管是个体还是群体, 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宏观还是微观, 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 可以生动地展现生物个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 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以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多媒体能够让学生从微观上探究生物内部的结构和个体的特征, 从宏观上了解生命世界的发展和变化, 能够拓宽课本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的时间与空间, 从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 鲜花吐蕊、花瓣凋落、枯叶飘零, 既展示着个体的生命现象, 又折射出细胞的生命历程。生命的图案扑朔迷离, 生命的过程复杂微妙, 这些都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难题。传统的教学难以把动态的生命过程准确全面地表达出来, 直接影响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把各种生命过程制成动画, 通过多媒体, 将视频、图片、文字、声音结合起来, 就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 把复杂的生命生动、完整地展现出来, 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细胞的分裂, 被子植物和高等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人体的免疫, 基因的表达,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光合作用, 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利用, 植物的向性运动……利用多媒体, 都可以把这些生命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生命的真谛, 感知生命的历程, 拨开生命神秘的面纱, 一睹生命的真容, 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上一篇:环境安全立法研究下一篇:小班科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