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烷基苯(共11篇)
中烷基苯 篇1
我国常用的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ABS) , 其属于低毒化学物质, 长期在体内蓄积, 能引起小白鼠白细胞显著降低[1]、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功酶 (LDHX) 活性明显升高[2],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明显降低[3], 同时小鼠精子畸形率明显升高, 睾丸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随ABS的剂量增加而加重, 大剂量染毒, 可造成睾丸炎症、充血、水肿[4], 并对动物的肝脏有毒性损害[5]。另外, 洗涤剂中还含有元明粉、荧光增白粉、泡花碱等多种化工原料, 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 轻则引起头晕、头痛、腹泻, 重则引起肝炎、肾炎等疾病[6]。近年来, 在很多食品中发现ABS的存在[6~8], 最近报纸上也出现了在馒头中添加ABS的报道。目前, 我国尚无检测面制食品中ABS的标准方法, 本文参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006版) 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测定方法[8], 样品经50%乙醇浸渍超声提取[7], 用亚甲蓝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ABS的含量, 回收率为95.5%~101.8%, 结果令人满意。
1 仪器与试药
UV-24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公司) , PH-211自动电位滴定计 (葡萄牙HANNA公司) , B3200S-T超声振荡器 (上海必能信超声有限公司) 。
浸渍液制备方法:取100ml 50%乙醇溶液置于250ml分液漏斗中, 加2滴酚酞指示剂, 逐滴加入0.2mol/L NaOH溶液, 使溶液呈红色。再加入0.1mol/L H2SO4溶液, 使红色刚好褪去。加入0.2ml亚甲蓝溶液, 5ml氯仿, 振摇0.5min后静置分层, 弃去氯仿层。再加入5ml氯仿处理一次。亚甲蓝溶液制备方法:称取30.0mg亚甲蓝溶于500ml水中, 加入6.8ml浓硫酸及50g磷酸二氢钠, 溶解后稀释至1 000ml。洗涤液制备方法:取6.8ml浓硫酸及50g磷酸二氢钠溶于水中, 稀释至1 000m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储备液1.0mg/ml,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液100μg/ml, 0.2mol/L NaOH溶液, 0.1mol/LH2SO4溶液, 1g/L酚酞溶液, 氯仿 (分析纯) 。
2 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前处理
取5.0g食品捣碎成小块, 置于100ml三角瓶中, 加入浸渍液50ml, 用超声振荡器振荡2min后, 用0.2mol/L NaOH溶液调pH 8~9, 于50℃干燥箱中放置10min;取出稍冷, 用双层滤纸过滤, 以浸渍液洗涤滤渣3次后, 用浸渍液定容至50ml。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50ml滤液, 置于60ml分液漏斗中, 加10ml水, 再加3滴酚酞溶液, 逐滴加入0.1mol/L NaOH溶液, 使溶液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0.1mol/L H2SO4溶液, 使红色刚好褪去。加入5ml氯仿及5ml亚甲蓝溶液, 振摇0.5min, 静置分层。在分液漏斗颈管中, 塞入少许洁净的玻璃棉, 将氯仿层缓缓放入25ml比色管中。另加入5ml氯仿于分液漏斗中萃取, 合并氯仿层于25ml比色管中, 用氯仿稀释至刻度。
2.3 线性关系考察
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液0、0.50、1.00、2.00、3.00、4.00、5.00ml分别于60ml分液漏斗中, 按前述中提供的方法处理标准溶液, 于波长650nm处, 用2cm比色皿, 以零管作参比测定吸光度。绘制工作曲线, 从曲线上查出样品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含量。
2.4 方法准确度实验
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回收率, 取已知含量的样品3份, 分别加入20μg、40μg和80μg的标准物质, 处理后计算含量, 测得本方法回收率为95.5%~101.8%, 见表1。
3 讨论
3.1 提取方法的考察
精密称取同一批样品4份, 以50%的乙醇为溶剂, 用超声振荡器分别提取1、2、5、10min, 经实验考察, 2min的超声提取效果最好, ABS的提取量最高, 提取样品容易透过滤纸。
3.2 定性实验
一般有大批量样品待检测时, 需要对食品中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行定性分析。取5ml浓度10mg/kg的标准溶液于50ml分液漏斗中, 加入亚甲蓝溶液和5ml氯仿, 用力振荡1 min后, 静置分层, 作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阳性对照标准管备用。如样品管氯仿层蓝色深于标准管即为阳性。
参考文献
[1]杨功焕, 黄正京, 陈爱平, 等.中国人群意外伤害水平和变化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7, 18:1421.
[2]张承业, 郝凤贤, 吕桦, 等.合肥市1990~1993年居民意外死亡统计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1997, 13 (2) :1171.
[3]聂木海, 张全新, 石同幸, 等.两种洗涤剂对小白鼠脂质过氧化影响的研究[J].现代预防学, 2002, 29 (5) :624~626.
[4]李少群, 莫自耀, 梁晓芸, 等.直链烷基苯碘酸纳对小鼠睾丸细胞毒性作用研究[J].职业医学, 1994, 21 (5) :24~25.
[5]张莹辉, 王艳国, 刘松年, 等.合成洗涤剂对猪肝脏的损伤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2005, 21 (3) :346.
[6]蒋合举, 轩辉, 陈静, 等.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烷基苯磺酸钠[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7, 18 (4) :277~278.
[7]王豫川, 尹小萍.红薯粉丝、米粉丝中烷基苯磺酸钠检测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1, 17 (4) :303.
[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50.4-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中烷基苯 篇2
因吸收液相对偏多,采气量偏少,过滤液偏少,最后参加显色反应的.气体量很少,实验现象是显色溶液全部无色;如果减少吸收液,增加采气量,增加过滤液,使参加显色反应的气体增加很多,这样分析才科学、合理.
作 者:丁建刚 肖娅 尹玮扬 作者单位:泰兴市环境监测站,江苏,泰兴,225400 刊 名:中国环境监测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 年,卷(期):2006 22(6) 分类号:X831 关键词:吸收液 采气 过滤液 增加 减少★ 氧化还原反应习题
★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 负荷增长曲线法分析的论文
★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
★ 九年义务教育法
★ 基于梁格法的变宽异型箱梁结构分析
★ 人教版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 高铁酸钾氧化降解硝基苯水溶液
★ 道德与法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培训 篇3
该产品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易溶于水,具有强力去污、湿润、发泡、乳化、渗透、分散等功能,生物降解≥90%,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比较稳定。
市场前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广泛用于日化、造纸脱墨、油田、油漆、水泥外加剂、防水建材、各种涂料、农药制造、塑料、金属清洗、香波、泡沫浴、砂浆王、石灰精、砂浆增效剂、纺织工业的清洗剂、染色助剂、电镀工业的脱脂剂等领域的基础化工原材料,相关生产企业用量较大,各地化工市场十分畅销,销量较大。
生产条件(以年产700吨计):
投资规模6万元,其中设备投资(粉碎机、搅拌机、反应器)2万元以下,流动资金4万元,厂房150平方米,电力15千瓦,需工人3-4人,班产量3吨,产品用塑料编织袋包装,如生产液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产品用塑料桶包装(如生产量不足700吨,设备投资和流动资金相对减少)。
投资效益分析:
本产品综合成本每吨1200元,市场批发价每吨2800元,每吨税前利润1600元,以年产量700吨计,年税前利润112万元。
特别提示:
该产品技术已应用于大生产20年,工艺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环保完全合格,无三废污染。生产本产品所用原料无毒、无害,产品分粉状、液状两大系列。有条件的读者抢先一步生产,占领当地市场,获得可观的效益。
本厂为用户代培技术人员,可上门建厂(重庆、四川不转让)。
地址:成都群瑛物业有限公司附属助剂厂(四川新都军屯新城)
联系人:史宣成
电话:028-83903269
13668134489 13076059280
中烷基苯 篇4
1 检验项目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南宁市9个消毒企业。
1.2 检验项目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3 检验方法
按GB14934-1994《食 (饮) 具消毒卫生标准》, 用蒸馏水清洗样品表面, 取代表100cm2洗脱液[2], 按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GB5750-2006进行测定[3]。
1.4 评价标准
检测结果按GB14934-1994《食 (饮) 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判定, 食 (饮) 具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残留量<0.1mg/100cm2为合格。
2 基本情况
此次抽查的9个消毒企业, 8大类食 (饮) 具用品, 共47份样品, 总合格率为89.4%, 但是其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DBS) 残留低于检出限的样品仅有5份, 占样品总数10.6%。有89.4%的样品均能检出DBS, 其中含量大于等于0.005mg/100cm2;而小于0.01 mg/100 cm2的样品有12份, 占25.5%;含量大于等于0.01 mg/100cm2而小于0.05 mg/100cm2的样品有23份, 占48.9%;含量大于等于0.05 mg/100 cm2而小于0.1mg/100 cm2的样品有2份, 占4.2%;有5份样品超过国家标准0.1mg/100 cm2, 占10.6%。
在8类食 (饮) 具用品中, 小碗、茶杯、玻璃杯、味碟、勺子、骨碟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DBS) 残留量合格率为100%, 不锈钢碗的DBS残留量合格率为83.3%, 而筷子样品的DBS残留量均超过国家标准。
3 讨论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934-1994《食 (饮) 具消毒卫生标准》已颁布多年, 对食 (饮) 具洗涤剂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DBS) 的残留作出了明确的限量规定, 并列为食 (饮) 具经常性卫生监督项目。但长期以来, 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往往只重视食 (饮) 具细菌学指标来评价食 (饮) 具的卫生状况, 同时由于国标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DBS) 残留量定值较大, 餐具清洗后合格率较高, 因而忽视了对食 (饮) 具中洗涤剂残留的抽查。
⑵虽然此次抽查食 (饮) 具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DBS) 的残留量合格率较高, 却不能全面反映食 (饮) 具清洗后洗涤剂的残留问题。有研究表明, 虽然洗涤剂本身没有致癌作用, 但却有促癌作用。洗涤剂侵入人体血液循环中会破坏红细胞的细胞膜, 发生溶血, 还会侵犯胸腺, 长期摄入对人体不利[1]。因此建议食 (饮) 具中DBS的残留标准可否要求更严格, 含量定为小于0.01 mg/100cm2为好。
⑶此次抽样检测结果中, 有5份样品超过国家标准0.1mg/100 cm2。超标样品中, 有1份样品为不锈钢碗, 其DBS残留量超出国家标准2倍。由于市民有早餐吃米粉的习惯, 作为盛装米粉的不锈钢碗中DBS的残留状况应引起卫生监督部门重视。在9个消毒企业的8个品种中, 所有筷子样品DBS残留量均超过国家标准, 说明消毒企业在清洗筷子时, 均未注意筷子的洗涤、清洗方法, 应当整顿改进。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对消毒食 (饮) 具产品的生产、贮存、使用相关过程的卫生监督力度, 加强对DBS残留的监测力度, 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王雁, 安秋凤.表面活性剂的安全问题[J].日用化学品科学, 2008.1:28-31.
[2]GB14934-1994《食 (饮) 具消毒卫生标准》[S].
中烷基苯 篇5
以实验室合成的氟代叔丁烷、氟代仲丁烷、氟代正丁烷为参考,建立了烷基化物料中C4氟代烃的.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GC/FID)分析方法.提出了利用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GC/AED)按元素响应的特点求算C4氟代烃在GC/FID上相对校正因子的方法.方法采用OV-225(50 m×0.25 mm i.d.×0.25 μm)和SE-54(44 m×0.22 mm i.d.×0.25 μm)串联柱为分析柱,FID为检测器,校正归一化或间接外标方法进行定量,具有重复性好、应用移植便利、操作简单等特点,对氟代叔丁烷的检测限为150 μL/L.
作 者:韩江华 杨海鹰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 刊 名:色谱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年,卷(期):2004 22(5) 分类号:O658 关键词:气相色谱 C4氟代烃 分析 合成★ 实验报告格式
★ 噪声实验报告
★ 语法分析实验报告
★ 茶叶实验报告范文
★ 互换性实验报告
★ 加法器实验报告
★ 示波器实验报告
★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 实验报告总结
中烷基苯 篇6
关键词:硝基苯胺类化合物;酶免疫化学;分析技术;液相色谱;气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5-0049-02
硝基苯胺类化合物有着很大的毒性,能够经皮肤以及呼吸道吸收。如果吸收量过大便会诱发产生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人体出现缺氧以及紫绀等症状,这对于整个神经系统会带来较大的危害,如果中毒进一步加深将会直接威胁到生命安全。硝基苯胺类化合物还会诱发溶血性贫血。随着我国农业、工业的不断发展,硝基苯胺类化合物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医药、农药、工业染料等方面都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因此硝基苯胺类化合物的检测也被越来越重视。在传统的检测中主要是以色谱柱技术为主,包括了GC、HPLC、GC/MS以及HPLC/MS。相对而言色谱柱技术检测时间较长、操作较为繁琐同时需要较高的经济成本,这就让硝基苯胺类化合物检测的效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酶免疫化学分析技术的不断成熟,酶联免疫吸附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延伸。通过将硝基苯胺类化合物检测与酶联免疫吸附结合起来,可提高硝基苯胺类化合物检测的精确度并达到缩短检测时间的目的。
1 实验器材、试剂以及动物
实验试剂:戊二醛、4-硝基苯乙胺、牛血清白蛋白和卵清蛋白、兔血清、四甲基联苯胺、羊抗兔IgG-HRP、弗氏完全佐剂和弗氏不完全佐剂(试剂均为分析纯)。
实验器材:磁力搅拌、高速冷冻离心机、酶联免疫检测仪、紫外分光光度计、96孔酶标板。
实验动物:雄性大白兔。
2 实验步骤
2.1 合成完全抗原
图1 4-硝基苯乙胺、BSA偶联
将戊二醛以及BSA进行反应,保证戊二醛过量,让酶分子仅与其中的一个醛基进行结合。反应以后用凝胶过滤层进行过滤,得到BSA-戊二醛复合物,再加入4-硝基苯乙胺进行偶联,如图1所示。包被抗原制备与上述方法一致,将BSA更替为OVA,并加入过量的赖氨酸让过量醛基反应。
2.2 完全抗原性能鉴定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硝基苯乙胺以及BSA偶联进行相应的鉴定,在波长为200~400nm的紫外光照下测定相关的吸光值,并对其进行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需要紫外扫描计算基质辅助)来测定偶联物中4-硝基苯乙胺与蛋白的摩尔比。在整个偶联反应过程中会出现多聚物甚至是沉淀,所以在分析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副反应程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对硝基苯乙胺完全抗原的构成进行测定。
2.3 抗体制备
采集免疫血清之前雄性大白兔的血样作为对照,以PBS对免疫原复合物(4-硝基苯乙胺-BSA)进行稀释,得到梯度浓度(100ug/只、150ug/只、200ug/只),然后再给予注射。在第一次注射的过程中,将等体积完全福氏佐剂加入到4-硝基苯乙胺之中(1mL)以达到乳化效果,之后再进行注射,隔周以后加强免疫注射,共加强三次,若最后得到的抗血能够超过1∶1×104就可以提取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血液采集之前应该先让雄性大白兔禁食,避免血脂过高。采集血液之后静置1小时,之后对血液凝集进行离心,分离出血清,装管。离心温度为4℃,转速为5000~7000r/min,时间控制在10~15min。
2.4 抗体纯化
经过离心得到的抗血清以辛酸-硫酸铵进行纯化,再通过电泳法来测定多克隆抗体分子量区间。
2.5 酶联免疫吸附操作流程
主要步骤为包被抗原→洗涤→添加封闭液→添加检测血清→添加羊抗兔IgG→添加入四甲基联苯胺溶液→添加终止液。
2.6 效价评定
对抗血清与对照血清进行逐级稀释,对照血清中加入100uLPBS,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来测定相关效价,多次测定后以最大稀释倍数作为最终效价。
2.7 构建ic ELISA方法
将4-硝基苯乙胺-OVA在缓冲液当中稀释,浓度为0.5ng/L。将稀释之后的4-硝基苯乙胺-OVA加入到酶标板上(每孔50uL),在密封之后除去包被抗原,并进行洗涤。添加封闭液温育,加入梯度4-硝基苯乙胺以及抗体,抗体量为60uL,再次进行温育(温度控制在37℃,时间为1小时),将抗血清除去并进行洗涤。之后加入了酶标二抗工作液(每孔100uL),温育1小时,温度为37℃。以Logistic模型来确定检测范围。
2.8 特异性检测
采用以下公式来测定交叉反应率:
交叉反应率=4-硝基苯乙胺抑制率50%时所需的浓度/结构类似物50%时所需的浓度×100%
结构类似物包括了邻硝基苯胺、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甲苯、苯胺。
3 结果评测
图2 4-硝基苯乙胺棋盘实验
采用以下公式对半抗原与载体的结合比进行计算:摩尔消光系数(ε)=吸光值/摩尔浓度;结合比=[ε280(偶联物)-ε280(载体蛋白)]/ε280(半抗原);另外还可以通过飞行时间质谱来进行结合比的计算:结合比=(完全抗原分子量-载体蛋白分子量)/半抗原分子量。
上述公式中ε280为完全抗原和载体蛋白在280nm的紫外吸收值的变化及半抗原在该波长处的摩尔消光系数。通过多克隆抗体纯化效果鉴定以及多克隆抗体效价测定来分析得到相关的血清效价检测结果,具体如下:
通过方阵实验来确定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的工作条件,首先应该将反应控制在灵敏区域,也就是说抗原出现变化时,吸光值将会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将反应控制在抗原浓度较小的区域,从而达到节约试剂的效果,并且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特异性吸附作用。通过处理得到以下
曲线:
图3 4-硝基苯乙胺间接竞争ELISA标准曲线
4 结语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其核心是建立相关的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并以该方法为基础对硝基苯胺类化合物进行测定。此方法操作较为简便并且周期较短,重复性以及灵敏性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其整体稳定性相对来说要优于色谱法,在水环境下可以对硝基苯胺类化合物进行较为迅捷的
检测。
参考文献
[1] 彭方毅,何苗,盛建武,施汉昌.水中硝基苯胺类化
合物酶免疫化学分析技术研究[J].化学学报,2007,
(22):2563-2569.
[2] 霍江莲,李军,葛毅强,祁彦,储晓刚.二硝基苯胺
类除草剂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农药,2011,
(4):127-128.
[3] 杨利国,胡少昶,魏平华.酶免疫测定技术[M].南
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
中烷基苯 篇7
在金属腐蚀防护方法中, 使用缓蚀剂是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的方法, 它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炼制、机械、化工、能源等行业[1]。在化学清洗中, 盐酸是应用最广的酸洗剂, 它能快速溶解铁氧化物, 酸洗后表面状态良好, 产物氯化铁溶解度大, 无酸洗残渣。但是, 盐酸对金属的腐蚀性强, 且易挥发产生酸雾。为了减少酸腐蚀, 已开发了大量盐酸酸洗缓蚀剂[2]。本工作用南京工业大学专利方法[3], 合成了可作为缓蚀剂的十二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分别采用静态失重和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及SEM对其在1.0 mol/L盐酸中的缓蚀作用以及缓蚀机理进行了研究。
1 试验方法
1.1 材料及介质
作为缓蚀剂的十二烷基苯并三氮唑 (简称DBCS, 下同)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按文献方法制备[3,4]。
试样为标准20碳钢片, 腐蚀介质为1.0 mol/L的盐酸, 除DBCS为实验室合成外, 其余化学药品均为分析纯试剂。
1.2 腐蚀失重
失重试验用的20碳钢片尺寸为40.0 mm×13.1 mm×2.0 mm, 经金相砂纸逐级打磨抛光, 去离子水洗涤, 无水乙醇、丙酮脱脂去油称重备用。腐蚀试验时, 将处理好的碳钢片全浸于试验介质1.0 mol/L HCl中挂片6 h, 挂片结束后, 取出试片, 清除腐蚀产物, 经蒸馏水和丙酮清洗后干燥至恒重, 称取试片的质量。由腐蚀前后挂片的质量变化计算腐蚀速度V和缓蚀剂的缓蚀效率η。
1.3 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法
采用三电极体系测量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用环氧树脂封装20碳钢工作电极, 其暴露面积为0.785 cm2, 用金相砂纸打磨, 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 (SCE) , 辅助电极为Pt电极, 测试用CHI660B腐蚀测试系统 (上海辰华仪器公司) , 扫描幅值为±200 mV, 扫描速度为1 mV/s。得到相关的腐蚀电化学参数Icorr, ba, bc, 缓蚀剂的缓蚀效率η可以按照下式求出:
η= (1-I′corr/Icorr) ×100%
式中 Icorr, I′corr——加缓蚀剂前后的腐蚀电流
1.4 缓蚀吸附膜微观分析
将处理好的碳钢片分别浸入到空白和加有50 mg/L DBCS缓蚀剂的1.0 mol/L HCl盐酸介质中, 于40 ℃下浸泡6 h。浸泡结束后取出试片, 用二次蒸馏水冲洗试样表面, 然后用SEM对缓蚀吸附膜进行微观形貌分析。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腐蚀失重试验
用腐蚀失重法测定了40 ℃下不同浓度的DBCS对1 mol/L HCl溶液中碳钢的缓蚀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该缓蚀剂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对碳钢在1.0 mol/L盐酸中的腐蚀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在很低的浓度 (10 mg/L) 下就表现出优异的缓蚀效果。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 金属的腐蚀速度下降, 缓蚀效率增加;再进一步提高缓蚀剂浓度对其缓蚀效率影响不大, 因为达到50 mg/L的浓度, 就足以在碳钢表面形成完整致密的吸附膜。目视可以看到, 在加有缓蚀剂的溶液中, 试片表面光亮, 而在空白腐蚀介质中, 试片呈典型的均匀腐蚀特征。
图1为在1.0 mol/L盐酸中, 碳钢的腐蚀温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它们之间符合Arrhenius公式。对该图线性回归, 得到腐蚀反应的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 (见表2) 。由表2可知, 加入缓蚀剂DBCS后, 提高了腐蚀反应的活化能, 有效地抑制了腐蚀反应的进行, 从而起到了缓蚀的作用。
2.2 极化曲线
图2是40 ℃下, 20碳钢电极在1.0 mol/L HCl溶液中及添加不同浓度DBCS缓蚀剂后的极化曲线, 经过弱极化拟合得到相应的动力学参数以及缓蚀效率见表3。由表3和图2可以看出, 加入缓蚀剂使自腐蚀电位Ecorr值变负, 同时对阴极和阳极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能明显地降低腐蚀电流, 并且随浓度的增加, 缓蚀作用增强。这与失重的结果一致。同时, 从极化曲线上与空白相比, 阳极和阳极极化曲线的斜率变化不大, 自腐蚀电位负移, 说明缓蚀剂DBCS属于抑制阴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5,6]。
DBCS是一种含N杂环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能够解离出分子量较大的有机阳离子和分子量较小的无机阴离子。DBCS阳离子会与带负电的金属表面产生静电吸引力, 导致其在金属表面的物理吸附;从DBCS阳离子结构来看, 其中含有N原子和苯环芳香结构, 具有较高的电子云密度, 其与铁金属的d空轨道形成配位键, 产生强烈的化学吸附[7]。而阳离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 极大地阻碍了酸溶液中氢离子在金属表面放电的阴极过程, 同时对阳极溶解过程也有抑制作用, 表现出优异的缓蚀效果。
2.3 缓蚀剂在碳钢表面吸附机理
为了研究碳钢表面物理状态的变化以及预膜过程对试片抗蚀性能的影响, 利用SEM对标准碳钢片、空白试样及50 mg/L DBCS中的碳钢片进行了表面分析, 结果见图3。通过对比知道, 标准碳钢在盐酸介质中腐蚀比较严重, 加有50 mg/L DBCS的碳钢片表面明显有一层致密、完整的吸附膜。正是这层致密、完整的吸附膜阻碍了HCl介质中侵蚀型离子等对碳钢片的腐蚀, 这也是缓蚀剂DBCS在失重法和极化曲线中表现出优异的缓蚀效果的原因。
3 结 论
合成的N-十二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缓蚀剂对碳钢在HCl介质中表现出优异的缓蚀效果, 其缓蚀效果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是一种以抑制阴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参考文献
[1]杨文治, 黄魁元, 王清, 等.缓蚀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9:1~3.
[2]敖建平, 孙国忠, 曾为民.盐酸清洗缓蚀剂的研究进展[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0, 14 (1) :50~54.
[3]陈洪龄, 王洪军.一种缓蚀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P].中国专利:200610161577.6, 2006-12-29.
[4]王洪军, 陈洪龄.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J].日用化学工业, 2007, 37 (3) :160~163.
[5]张天胜.缓蚀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122~123.
[6]Tamil S S, Rraman V, Ratendran N.Corrosion inhibition of mild steel by benzotriazole derivatives in acidic medium[J].J Appl Electrochem, 2003 (33) :1178~1179.
中烷基苯 篇8
关键词:均三甲苯,C9芳烃,烷基化,催化剂
均三甲苯(Mesitylene),化学名1,3,5-三甲苯(1,3,5-Trimethylbenzene),是一种宝贵的精细化工原料,用途很广,主要用于生成均三甲苯胺,作为合成染料活性艳兰K-3R和普拉艳兰RAW的中间体[1],也可合成麦田除草剂、抗氧剂、医药及其它化工产品及化工中间体[2]。均三甲苯生产工艺包括合成法(异构化法)和分离法[3]。其中烷基化-分离法是较好的分离法之一。锦州公司以C9芳烃为原料,经精馏后提取富集均三甲苯(主要含均三甲苯38.5%~42%,其中含有间、对、邻甲乙苯和少量偏三甲苯),再采用一次烷基化-分离法制取纯度98.5%以上的均三甲苯。本文考察不同烷基化剂和催化剂对均三甲苯收率的影响,以确定较佳的烷基化剂和催化剂。
1 实验部分
本实验的工艺路线: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烷基化剂与芳烃进行烷基化反应。在特定的反应条件下,使馏分中与均三甲苯沸点最接近的邻、间、对甲乙苯以及偏三甲苯尽量反应完全,生成沸点增加50 ℃以上的C12、C15,而目的产品均三甲苯不参加或少参加烷基化反应。烷基化后的粗产品经过精馏制取纯度大于98.5%的均三甲苯纯品。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烷基化剂比较试验
我们分别比较了异丁烯、轻C4和丙烯3种烷基化剂,通过实验最终选择了成本较低的丙烯为烷基化剂。异丁烯选择锦州石化公司生产的异丁烯,纯度98%。轻C4选择盘锦乙烯厂的抽余油,其富含碳四烯烃,抽余油中碳四烯烃含量为95%,其含量见表1。
对异丁烯、轻C4 2种烷基化剂和富集均三甲苯进行了反应和精馏实验,发现C9芳烃混合物同这2种烷基化剂的烷基化反应中,各组分的反应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与C9芳烃混合物同丙烯的烷基化反应是一致的,即:邻甲乙苯>间、对甲乙苯>偏三甲苯>均三甲苯。
实验中发现,轻C4作为烷基化剂,在精馏工序均三甲苯的平均收率为83%,远远低于丙烯作为烷基化剂在精馏工序均三甲苯的平均收率96.2%,这是不选择轻C4作为烷基化剂的原因。
实验中发现,异丁烯作为烷基化剂在烷基化反应工序的反应产物中含有C8馏分,沸点比均三甲苯低,C8馏分的含量使精馏工序塔顶制取均三甲苯成品的纯度低于98.5%,仍需对塔顶馏分进行二次精馏,塔顶拔出C8馏分,塔底制取纯度大于98.5%的均三甲苯成品,从而增加生产成本,这是不选择异丁烯作为烷基化剂的原因。
2.2 不同厂家催化剂性能评价实验
实验对4个厂家的6个牌号的催化剂,分别按配比制成络合催化剂,以丙烯为烷基化剂,选择最佳工艺条件进行烷基化反应实验,同时对每个牌号的催化剂分别进行了2次实验,评价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催化剂A2、A4、A5催化剂的烷基化性能都相当好,均三甲苯纯度均可大于98.5%,考虑到收率,选择催化剂A2是更适宜的。
3 结论
本实验在反应器中进行富集均三甲苯中C9芳烃与烷基化剂的反应,考察了不同烷基化剂和催化剂对反应物转化率和均三甲苯收率的影响,得出了如下结论:
(1)分别比较了异丁烯、轻C4和丙烯3种烷基化剂,通过实验最终选择了收率较好,成本较低的丙烯为烷基化剂。
(2)实验对4个厂家的6个牌号的催化剂,分别按配比制成络合催化剂,对各种催化剂性能进行了评价,选择催化剂A2是更适宜的。
参考文献
[1]唐占忠,陈一斋.由C9重芳烃制取轻芳烃[J].现代化工,1994,(1):20-30.
[2]俞玉卿.重芳烃利用及若干化学品的生产[J].镇海石化,1997,(2):47.
[3]叶照坚,贲玉昌,李惠民,张国华.偏三甲苯液相异构化制取均三甲苯[J].石油化工,1991,20(8):521-526.
中烷基苯 篇9
1 试 验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福立9790Ⅱ型气相色谱仪,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石英毛细管柱 SE-30(60m × 0.32mm × 0.33μm);
苯胺、硝基苯、环已胺均为色谱纯。
1.2 色谱条件
柱温170℃;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60℃;载气氮气流量1.2mL/min;氢气流量30mL/min;空气流量300mL/min;尾吹气流量25mL/min;隔垫吹扫气流量5.4mL/min;分流比10:1;进样量0.2μL。
1.3 环已胺内标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7.0g环已胺(称准至1mg)于1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1.4 苯胺、硝基苯混合标准贮备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苯胺和硝基苯各0.1g(称准至1mg)于1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1.5 苯胺、硝基苯标准溶液系列的制备
分别吸取0、 0.25、0.5、2.5、5.0、10.0、15.0、20.0mL苯胺、硝基苯混合标准贮备溶液于8个5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200μL环已胺内标溶液,然后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得到0mg/L、5.0mg/L、10.0 mg/L、50.0 mg/L、100mg/L、200mg/L、300mg/L、400mg/L的标准溶液系列,进行色谱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图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苯胺和硝基苯得到较好分离,出峰顺序依次为环已胺、苯胺、硝基苯。环已胺、苯胺和硝基苯色谱图见图1。
2.2 标准曲线
将配制好的苯胺、硝基苯标准溶液系列,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析,以浓度比C/Ci为横坐标,峰面积比A/Ai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见表1。
2.3 精确度与加标回收试验
取50mL废水样,加入200μL环已胺内标溶液,平行测定6次。同时在水样中加入苯胺、硝基苯标准贮备溶液2mL(即加标40mg/L),加标回收试验。
3 结 语
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苯胺和硝基苯,苯胺和硝基苯分离效果好,用毛细管柱代替不锈钢柱,不仅消除了水峰的干扰,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色谱分析的灵敏度。这种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要求。同时内标法对进样量的多少及重复性要求不高,非常适合手动进样,而且在色谱条件略有变化时也不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可有效地控制工业废水中的苯胺、硝基苯含量,用于工厂的中间控制分析,可更快更准确地指导化工生产。
摘要:建立了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苯胺、硝基苯的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采用SE-30毛细管柱来代替不锈钢柱,并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可快速测出工业废水中的苯胺、硝基苯含量。方法在0400mg/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实际工业废水样品测定的CV≤1.44%,加标回收率为98.4%99.3%。
关键词:关键词,苯胺,硝基苯,毛细管柱,内标法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4版增补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467-470.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11889-89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9.
中烷基苯 篇10
关键词:烷基汞,甲基汞,乙基汞,气相色谱法,城市污水
烷基汞 (主要是甲基汞和乙基汞) 是具有严重生物毒性的环境污染物,会给人带来很大的伤害,烷基汞比无机汞的毒性更大。20世纪50年代,日本发生的水俣病; 70年代,伊拉克发生的食用含汞农药种籽的中毒事件,是典型的由甲基汞和乙基汞造成的污染事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测定烷基汞的方法已有很多报道[1,2,3,4],样品前处理方法有半胱氨酸法和巯基棉法[5,6,7]。本文采用巯基棉富集法对城市污水进行前处理,使用DB - WAX毛细管柱对目标物进行分离,利用带电子捕获型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1 试验部分
1. 1 主要仪器、试剂和材料
气相色谱仪 (Agilent 7890A) 配μ - ECD电子捕获检测器;DB - WAX毛细管色谱柱 (30 m×320μm×0. 25μm); DB - 5毛细管色谱柱 (30 m×320μm×0. 25μm); 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
甲基汞( MMC) 标准溶液: 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10. 0μg/m L,不确定度5% ); 乙基汞(EMC)标准溶液: 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 (10. 0μg/m L,不确定度5% ); 苯(色谱纯); 盐酸(优级纯); 硫酸铜(分析纯); 氯化钠(分析纯)。试验用水为Ⅰ级超纯水。
解析液 (2 mol/L Na Cl + 1 mol/L HCl): 称量11. 69 g Na Cl,用100 m L 1 mol/L HCl溶解。
25% 硫酸铜溶液: 称取50. 0 g CuS O4·5H2O溶于200 m L无汞蒸馏水中。
无水硫酸钠: 分析纯,使用前在300℃马弗炉中处理4 h。
二氯化汞柱处理液: 称量0. 1 g二氯化汞,在100 m L容量瓶中用苯溶解,稀释至标线,此溶液为二氯化汞饱和溶液。
巯基棉的制备: Nishi法。
在250 m L玻璃烧杯中,依次加入100 m L硫代乙醇酸,60 m L乙酸酐,40 m L乙酸,0. 3 m L硫酸,充分混匀,冷却至室温后,加入30 g脱脂棉,浸泡完全,压紧,冷至室温,降温后加盖,放在37 ~ 40℃烘箱中48 ~ 96 h。取出后放在耐酸漏斗上过滤,用无汞蒸馏水洗至中性,置于35 ~ 37℃烘箱中烘干。取出置于棕色干燥器中,避光保存。每批巯基棉的性能必须做回收率测定。回收率 > 85% ,才可使用。
1. 2 色谱条件
检测器温度250℃ ; 载气流速2. 0 m L/min; 恒定柱流 + 尾吹气流量60 m L/min; 进样口温度220℃ ; 进样口模式分流进样,分流比20∶1; 30 m×320μm×0. 25μm DB - WAX毛细管色谱柱; 柱箱温度180℃保持7 min; 样品进样体积1μL。
1. 3 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5个10. 00 m L容量瓶,分别加入适量苯,然后用1 m L取样针分别取甲基汞和乙基汞标准溶液0. 10 m L、0. 20 m L、0. 40 m L、0. 80 m L、1. 00 m L,用苯定容。配制此标准系列浓度分别为(mg/L): 0. 10、0. 20、0. 40、0. 80、1. 00。
1. 4 工作曲线的制备
分取空白溶液1. 0 L分别加入甲基汞和乙基汞标准溶液10μL、20μL、40μL、80μL、100μL,制备工作曲线标准点,制备过程与(1. 3)样品前处理过程一致。所制备的工作曲线标准点浓度分别为(mg/L): 0. 10、0. 20、0. 40、0. 80、1. 00。
1. 5 样品前处理
取城市污水水样10 L置于塑料桶中,用2 mol/L盐酸溶液酸化至p H < 1,加入10 g硫酸铜充分混匀后,调p H = 3 ~ 4,静置,用快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分别量取两份经预处理的样品滤液1 L转移到2 L分液漏斗中,接巯基棉管。让水样流速保持在20 ~ 25 m L/min,待吸附完毕,用洗耳球压出吸附管内残存的水滴,然后加入3 m L解析液,将巯基棉管上吸附的烷基汞解析到10 m L具塞离心管中 (用洗耳球压出最后一滴解析液),向试管中加入1. 0 m L苯,加塞,震荡萃取1 min,静置分层,离心分离。用离心机2500 r / min,离心3 ~ 5 min,离心分离有机相与盐酸解析液,取有机相进行色谱测定。
分析过程中同时做双空白试验和基体加标试验。
实验前需首先完成空白(试剂水)和空白加标试验,确认巯基棉(S. C. F)回收率满足使用要求。
1. 6 样品测定
按1. 2色谱条件优化仪器参数,并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状态。经萃取处理后的工作曲线标准点和样品,吸取有机相上机检测。
当色谱峰出现拖尾,烷基汞的保留时间值(RT) 出现较大变化时,可测定二氯化汞柱处理液3 ~ 5次后可继续测定。
注意事项如下:
1每次分析样品时,都要用标准进行校准,一般每测定10个样品校准一次,当使用0. 02 mg/L标准溶液,连续进样两次,两峰峰高(或峰面积)相对偏差≤4% ,可认为仪器稳定。
2在同一次分析中,标准样品进样体积要与被测样品进样体积相同,使用外标法定量时,标准样品的响应值应与被测样品的响应值接近。
3实际分析工作中使用的标准样品的制备过程与试样预处理步骤中,用苯萃取解析液一致,以减小系统误差。
4色谱测定使用的标准样品,进样后出单一峰,没有其他物质干扰。标准溶液(溶剂甲苯或苯配制)用于确定烷基汞的保留时间(RT),并考察仪器的线性范围。
2 结果与讨论
2. 1 分析条件的优化
试验过程中分别对DB - 5和DB - WAX两种类型色谱柱进行了选择性试验,色谱图分别如图1、图2。比较发现DB - 5毛细管色谱柱对目标物出峰有较严重拖尾现象,因此选择DB- WAX毛细管色谱柱。另外还考察了柱箱温度(140 ~ 200℃ ) 、分流比 (10∶1 ~ 40∶1) 等条件对目标物测定的影响。根据各目标物响应情况确定最佳参数见1. 2。
2. 2 定性分析
DB - WAX测定甲基汞和乙基汞标标准色谱图见图2。根据标准色谱图给出的保留时间确定甲基汞(tR= 3. 835 min) 、乙基汞(tR= 5. 338 min) 。
2. 3 巯基棉( S. C. F) 回收率验收结果
实验检测结果如表1。
试剂水加标实验回收率范围: 甲基汞回收率为95% ~100% ,乙基汞回收率为90% ~ 95% 。实验回收率均 > 85% ,满足巯基棉使用要求。
2. 4 线性范围
在选择的优化条件下分别进行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的测定,其结果分别如表2、表3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在0. 10 ~ 1. 00 mg/L的范围内测定甲基汞和乙基汞其线性相关系数 > 0. 9995,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2. 5 检出限
根据仪器性能和噪声报告,得到仪器检出限: 甲基汞为6. 9μg / L,乙基汞为4. 4μg / L。当水样取1 L时,甲基汞方法检出限为6. 9 ng/L,乙基汞方法检出限为4. 4 ng/L。
2. 6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进行实际样品测定和加标回收试验,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4可见,DB - WAX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污水中甲基汞、乙基汞的回收率为90% ~ 105% 之间,测定的RSD分别为0. 59% 和0. 44% ,具有较高的测定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水质检测要求。对多个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样品进行分析,均未检出待测物质。
3 结 论
DB - WAX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城市污水中烷基汞,该方法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线性相关系数 > 0. 9995,且DB -WAX毛细管柱对目标物出峰峰形好、响应值高,满足城市污水水质检测要求。
参考文献
[1]Lee Y H.Determination of Methyl-and Ethylmercury in Natural Waters at Sub-nanogram Per Liter Using SCF-Adsorbent,Intern[J].J.Environ.Anal.Chem.,1987,29(4):263.
[2]王书海.巯基棉-气相色谱法分析水、土、生物等样品中的甲基汞[J].环境科学,1979,4:36.
[3]佟栢龄,李新纪.巯基棉富集-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痕量烷基汞[J].岩矿测试,1993,12(2):131-134.
[4]GB/T 14204-1993水质烷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S].
[5]James E Longbocton et al.Determination of Methyl in fish sludge and water by Gas Chromatography[J].J.of AOAC,1973,56(6):1297.
[6]Hight S C Rapid Determination of Methyl Mercury-in fish and Shellfish[J].Collaborative J.of HOAC,1987,70(4):667.
中烷基苯 篇11
叔十二烷基硫醇 (TDM) 是自由基聚合时的链交换剂和润滑油的添加剂, 是高分子聚合时的分子量调节剂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也是合成塑料、橡胶及药品的重要原料[1,2]。TDM能在铁表面生成一层具有良好保护性能的自组装膜层 (SAMs) [3,4]。因此, 国内外多采用冷轧板桶灌装和储运TDM, 不同企业生产的TDM成分有所不同, 且灌装环境及制造的冷轧板桶也有一定的差异, 故腐蚀程度不同, 且在密闭情况下腐蚀更为严重, 由于灌装冷轧板桶相对便宜, 其腐蚀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关研究也鲜见报道。本工作从TDM纯度及其对冷轧钢板在TDM中的电化学腐蚀出发, 在TDM中添加H2O及Cl-, 研究其对冷轧板腐蚀行为的影响;首次证实了水对冷轧钢板在TDM中腐蚀行为影响的根本原因, 为业界避免此类问题提供依据。
1 试验
1.1 冷轧钢板的前处理
基材为冷轧钢板, 其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 :0.050C, 0.020Si, 0.250Mn, 0.016P, 0.014S, 0.032Al, 余量为Fe。将其加工成55.0 mm×55.0 mm×1.2mm, 经丙酮除油、去离子水清洗、无水乙醇冲洗后冷风吹干, 置入干燥皿中备用。
1.2 TDM浸泡腐蚀
以TDM为浸泡主液, 在900 m L TDM中加入5 g或10 g H2O (去离子水) , 900 m L TDM中加入2 g Na Cl制成2类3种TDM浸泡液。将冷轧钢板相互绝缘并竖直置入装有TDM浸泡液的广口磨砂试剂瓶中, 瓶口用生料带缠牢密闭, 浸泡温度为70℃, 时间为3~7 d, 取出后用酒精和去离子水冲洗, 冷风吹干。
1.3 测试表征
用SX150IS数码相机观察冷轧钢板腐蚀前后的宏观形貌;采用配有能量弥散X射线探测仪 (EDX) 的Phillips XL30扫描电镜观察冷轧钢板的微观截面组织形貌及其腐蚀前后的表面微观形貌、分析冷轧钢板及腐蚀产物的成分。
2 结果与讨论
2.1 冷轧钢板的组织形貌
图1为冷轧钢板的截面SEM形貌, 取截面中2处夹杂物分析其成分, 结果见表1。由图1和表1可知, 冷轧钢板截面的晶粒是尺寸约为20μm、相对均匀的等轴晶, 晶界面处分布着一些含Al, Mg及Ca等的氧化物夹杂物。
2.2 冷轧钢板腐蚀前后的形貌及腐蚀产物成分
图2为冷轧钢板腐蚀前及其在不同TDM浸泡液中浸泡腐蚀不同时间后的宏观形貌。
从图2可以看出:浸泡腐蚀前, 冷轧钢板表面平整光滑;在纯TDM中浸泡7 d后, 未出现腐蚀;在900m L TDM+5 g H2O中浸泡后腐蚀严重得多, 浸泡3 d后出现大面积腐蚀点及黑点腐蚀;在900 m L TDM+2g Na Cl中浸泡3 d后未出现明显的局部腐蚀, 但其均匀腐蚀加速;在900 m L TDM+10 g H2O中浸泡3 d后的腐蚀程度与在TDM+5 g H2O中的相当。
图3为冷轧钢板在900 m L TDM+10 g H2O中浸泡3 d后表面不同腐蚀点的微观形貌, 不同腐蚀点的成分见表2。从图3和表2可以看出:腐蚀产物主要元素为Fe, O, S, Al等;其中Al来源冷轧钢板本身, 即主要是冷轧钢板中的夹杂物;腐蚀形态有点蚀 (图3a) 和丝状腐蚀 (图3b) , 其丝状腐蚀产物为Fe O及微量来自表面清洗残留的S。
2.3 冷轧钢板在TDM浸泡液中的腐蚀行为
冷轧钢板在TDM浸泡液中浸泡时, TDM可以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良好保护性的自组装膜[3,4]。冷轧板缺陷处无自组装膜层覆盖, 在浸入添加H2O的TDM后, 无膜层覆盖部位为阳极, 发生阳极溶解腐蚀, 从而出现点蚀;在有自组装膜层覆盖的地方, 由于H2O的添加, 容易发生电化学丝状腐蚀[5];丝状腐蚀的产物为Fe O, 表明TDM并未参与腐蚀反应, 丝状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 而电化学腐蚀反应必须在电解质中才能发生, 由此可以推断水参与了腐蚀反应, 并起了电解质的作用。冷轧钢板在纯TDM中的腐蚀是微弱的, 而在含Na Cl的TDM中却发生了均匀腐蚀, 这是因为Cl-对膜层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和吸附性[5~7], 破坏了冷轧钢板表面的保护膜层, 从而引起全面腐蚀。
冷轧钢板在封闭体系中浸泡后, 其腐蚀程度要远大于在开放体系中的。据此推断, 本工作中TDM浸泡液中含有一些厌氧菌, 这可能由合成叔十二烷基硫醇而引入的[1];冷轧钢板表面存在一些缺陷, 缺陷处没有TDM自组装膜层覆盖, 因而成为厌氧菌增殖的主要位置从而产生垢下腐蚀。从腐蚀产物来看, 冷轧钢板中的夹杂物主要含Al, 点蚀产物也含有Al, 从而佐证了厌氧菌主要是在冷轧钢板缺陷处发生增殖的, 而水的存在有利于输送养分和厌氧菌的增殖。
水在TDM中的溶解十分有限, TDM的密度为0.85 g/m L, 比水轻, 所以水沉于底部。900 m L TDM中加5 g H2O放置3 d后在溶液底部可以观察到水珠, 可见5 g和10 g H2O在900 m L TDM的溶解量是一样的, 故不锈钢板在900 m L TDM+5 g H2O和900m L TDM+10 g H2O中的腐蚀程度相当。
3 结论
(1) 冷轧钢板浸入TDM浸泡液中时, TDM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自组装膜层;冷轧钢板浸入含Na Cl的TDM中时, Cl-的吸附和穿透会加速膜的破坏, 致使冷轧钢板均匀腐蚀。
(2) H2O对冷轧钢板在TDM中的腐蚀起决定性作用:冷轧钢板缺陷处无自组装膜层覆盖, 在浸入含H2O的TDM浸泡液中后, 可诱发电化学腐蚀, 使无膜层覆盖的部位发生阳极溶解腐蚀, 产生点蚀;当浸泡液中存在厌氧菌时, 水的存在会加速厌氧菌在缺陷处的增殖, 产生垢下腐蚀;而在有膜层覆盖之处, 由于水的存在, 产生了丝状腐蚀。
摘要:为了减少和防止叔十二烷基硫醇 (TDM) 对灌装用冷轧钢板的腐蚀, 采用数码相机、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冷轧钢板在分别含NaCl和H2O的TDM浸泡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泠轧钢板浸入TDM浸泡液中时, TDM在冷轧钢板上形成了一层自组装膜层, 当TDM浸泡液中含有NaCl时, Cl-的吸附和穿透会加速膜层破坏, 使冷轧钢板呈均匀腐蚀形态;冷轧钢板缺陷处无自组装膜层覆盖, 当其浸入含H2O的TDM浸泡液中时, H2O对冷轧钢板在TDM中的腐蚀起决定性加速作用, 使冷轧钢板无膜层覆盖部位发生阳极溶解腐蚀, 产生点蚀, 当溶液中存在厌氧菌时, H2O会加速厌氧菌在缺陷处的增殖, 产生垢下腐蚀, 而有膜层覆盖之处, 由于H2O的存在, 产生了丝状腐蚀。
关键词:冷轧钢板,腐蚀行为,叔十二烷基硫醇 (TDM) ,NaCl,水,自组装膜层
参考文献
[1]韩大维, 薛丽梅, 李嘉麟, 等.叔十二碳硫醇的合成及应用[J].化学工程师, 1996, 1996 (5) :31~34.
[2]胡永玲, 张春荣, 田勇, 等.叔十二碳硫醇的合成方法[J].化工进展, 2008, 27 (5) :720~723.
[3]李桂燕.不同链长的烷基硫醇自组装膜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抗腐蚀性阻抗研究[J].广东化工, 2008, 35 (8) :24~26.
[4]王静, 李德刚, 于先进, 等.十二烷基硫醇在Fe表面自组装成膜及对其的腐蚀保护[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10, 30 (3) :207~212.
[5]Liu X B, Shan D Y, Song Y W, et al.Influences of the quantity of Mg2Sn phase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Mg-7Sn magnesium alloy[J].Electrochimica Acta, 2011, 56 (5) :2 582~2 590.
[6]杜荣归, 刘玉, 林昌健.氯离子对钢筋腐蚀机理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J].材料保护, 2006, 39 (6) :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