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患者复苏体会

2024-10-07

心脏骤停患者复苏体会(共7篇)

心脏骤停患者复苏体会 篇1

我院2001年11月至2008年11月成功抢救28例心脏骤停的患者, 治疗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19例, 女9例, 年龄42~72岁, 平均年龄61.5岁, 心肺复苏时间即刻至6min不等。病因:急性心肌梗死13例, 心绞痛2例, 风心病心力衰竭2例, 脑血栓合并冠心病2例, 扩张型心脏病1例, 肺心病呼吸衰竭1例, 急性心肌炎2例, 食管癌术后1例, 糖尿病酮症并冠心病1例, 药物过敏1例, 麻醉过敏1例。

1.2 抢救措施

给予标准的心肺复苏, 包括立即开通气道、人工呼吸、心前区叩击、心脏按压、电击除颤、气管插管、开通静脉通路, 根据病情及心电监测结果给予肾上腺素, 垂体后叶素。

1.3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男, 65岁, 行至医院门诊前心前区不适, 继之意识丧失, 立即在院门前开始抢救, 开通气道, 人工呼吸, 心前区叩击, 胸外按压, 建立连接心电图示心室颤动, 电击除颤多次反复颤动, 除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外, 利多卡因静脉注射, 仍不能恢复窦性心律, 后给予胺碘酮300mg+40m 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 继之胺碘酮滴注 (1mg/min) , 心室颤动未再发作。临床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男, 50岁。患者在我院住院处门前突然意识丧失, 医务人员判定为心脏骤停后立即就地给予心肺复苏, 开通静脉通路, 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给予电除颤多次未能成功, 肾上腺素每3分钟反复注射1mg, 电击仍未能成功。于抢救第10分钟, 给予垂体后叶素40单位静脉注射, 再次电击, 室颤转为窦性心律。继续给予后续心肺复苏措施。病情略平稳后抬入病房。经检查诊断为冠心病, 病人20d后出院。

2 结果

28例患者, 意识恢复时间为0.5~56h, 除1例记忆力减退外, 27例达到完全心肺脑复苏, 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3 讨论

心脏骤停后为了抢救病人的生命, 除标准的心肺复苏外, 复苏药物的及时而准确的使用, 对保证心肺复苏成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胺碘酮能够有效的治疗无脉搏室速及室颤。当心脏骤停时, 经常规心肺复苏, 应用肾上腺素及电复律无效的患者, 在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的情况下, 应首选静脉注射的患者, 在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的情况下应首选静脉注射胺碘酮。本组共有6例, 应用了胺碘酮注射, 心肺复苏完全成功。

(2) 利多卡因是临床常用的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CAST试验结果证实, 在心肌梗塞后有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 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抑制室性期前收缩并不一定能改善预后, 特别是不应使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由于这一结果, 导致不少临床医师, 不敢再用利多卡因, 放大了CAST试验结果的临床意义。对于快速心律失常性猝死, 利多卡因可用于电除颤和给予肾上腺素后仍表现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 可作为其它药物无效时的第2种选择。有较确切的研究资料支持在循环功能恢复后预防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持续用药维持心律的稳定是合理的。本组共有4例, 在应用胺碘酮无效时, 应用了利多卡因, 使室颤得以控制, 并未再复发。

(3) 血管加压素是近年应用于心肺复苏时的又一药物。它是一种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在高剂量时, 能够强力的收缩血管, 其强心功效比肾上腺素更优。临床初步研究表明, 血管加压素可能会使院外室颤患者恢复自主循环的可能性增加, 而且对标准基本生命支持反应差的心脏骤停患者, 有时可升高血压和恢复自主心律, 且不受酸血症的影响, 而肾上腺素在酸血症时作用迟钝。本组2例分别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的第12、13分钟, 给予了垂体后叶素 (含有血管加压素及催产素) , 使循环功能得以恢复。

(4) 近年来, 在心脏骤停时应用β受体阻滞剂,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它可以降低室颤的发生率。特别是对难治性室颤可试用β受体阻滞剂, 本组共有2例, 室颤经电击复律后, 仍有反复发作, 并多次电击, 用其它药物未能控制时, 给予美托络尔静脉注射后, 室颤未再复发。

(5) 在心肺复苏时, 阿托品主要用于心室停搏。其常规使用方法为0.5~1mg静脉注射, 每3~5分钟可以重复, 总量应小于3mg。阿托品通过阻断迷走神经而发挥作用, 而0.04mg/kg的阿托品已能完全阻断人的迷走神经。目前尚无阿托品对心肌离子通道有直接作用而发挥抗心律失常功能的报道。阿托品的中毒剂量为5~10mg, 最小致死量80~130mg, 个别病例为50mg, 甚至10mg。当阿托品过量时, 严重病例可使周围血管明显扩张, 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至血压下降。而这些因素不利于心脏骤停患者循环功能和脑功能的恢复。本组1例体温升高、瞳孔散大, 血压较低, 考虑可能与阿托品使用过量有关。因此, 在目前尚无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时, 对心脏骤停的患者抢救时不宜大剂量使用阿托品。

摘要: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危急重症, 生存率很低, 根据不同的情况, 其生存率在5%~50%之间。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和尽早进行复律治疗。

关键词:心脏骤停,复苏,治疗体会

参考文献

[1]沈洪.心肺复苏指南[J].急诊医学, 2000, 9:423.

[2]张文武.急诊内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491~894.

心脏骤停患者复苏体会 篇2

急救人员常是室颤发作后5分钟到达,此时并不需立即除颤,而是进行胸外按压让心脏得到足够灌注,也不需马上急着插气管,浪费宝贵的时间。心脑跟心肺复苏法的最大不同点就是急救人着重胸外按压,不用人工呼吸和延迟气管插管。通常在正常呼吸时,胸腔内气压会降低,能帮助静脉血回流到心脏,但如果进行人口呼吸或插管,过度充气会导致胸腔内压力增高,影响血液回流,减少对心脏的灌流。心脑急救法也排除了急救人员由于心情激动而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时过度充气。况且有了足够的连续胸外按压,患者也通常会自动恢复喘息。

目前,心脑复苏法只适合用于目击心脏骤停者。

对于呼吸停止的患者(如水溺、药物中毒等),病人还是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法来通气救人。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大家应该主动学习心脏急救法,以备万一,抢救宝贵的生命。再好的胸外按压,也只能为脑部提供正常时30%血液灌注,如中间有延误,那效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目前心脑复苏法还没得到新加坡国家复苏理事会的全面接受。

心脏骤停患者复苏体会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我院抢救的心脏骤停患者36例, 其中男21例, 女15例;年龄19~77岁, 平均48岁。致病原因:车祸伤、摔伤等11例, 心、脑血管意外25例。

1.2 抢救与护理方法

1.2.1 抢救措施

(1) 患者取平卧头侧位,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2) 迅速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物品及设备。如阿托品、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吸引器、除颤器、人工呼吸机等。 (3) 对患者要争分夺秒进行抢救, 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法, 同时接通人工呼吸机, 加压给氧, 行气管插管。 (4) 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道。根据医嘱给予升压药物, 维持血压稳定, 并保证其它药物及时输入。 (5) 心脏复苏后, 将患者移至监护室, 做好心电监护, 有室颤者立即进行电除颤, 电除颤已成为基本生命支持的重要部分。成功除颤强调越早越好, 在心跳停顿后3min内施行除颤。伤病者的生存机会胜过接受其他治疗。根据有关资料介绍, 在心跳骤停1min行电除颤, 复苏的存活率约90%[2]。 (6) 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并做好应急处理。

1.2.2 心脏复苏后处理

(1) 仔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对光的反射情况,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2) 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及心律的变化情况, 观察每小时尿量, 采取应对心、肾功能不全的护理措施。 (3) 积极保护脑组织, 防治脑水肿。一般的护理方法是给予头部降温, 配合冬眠疗法。部分患者获心肺复苏成功后, 但终因不可逆性脑功能损害而致死亡或遗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因此脑复苏至关重要。对头部降温时间要早, 因产生脑细胞损害和脑水肿的关键是循环停止后的最初l0min, 因而, 要施行头部降温, 给予头部置冰敷或置冰帽, 保持头部温度28~30°, 以减少脑细胞耗氧量。同时, 适当选用脱水剂, 降低颅内压, 减轻脑水肿。 (4) 预防耳廓及枕部冻伤, 随时调换冰袋中的冰块。 (5) 加强口腔、眼及皮肤护理, 预防褥疮等并发症。 (6) 给予高热量饮食, 对于昏迷者给予鼻饲饮食。 (7) 预防呼吸道感染,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时翻身拍背。 (8) 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9) 预防泌尿道感染, 留置导尿患者, 要保持尿道口、外阴部清洁, 每日更换袋1次。 (10)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严格执行输液计划, 准确记录出入量。

1.2.3 出院指导

(1) 生活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 防止精神和体力过度劳累, 控制情绪激动;改变不利于健康行为, 纠正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要调整好心里状态, 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2) 饮食指导。合理调节饮食, 多食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

2 结果

2.1 心肺复苏标准[3]

(1) 患者颜面、口唇及皮肤转红润; (2) 散大的瞳孔已经缩小; (3) 可触及到大动脉搏动的跳动; (4) 测肱动脉收缩压≥60mm Hg; (5) 自主呼吸基本恢复。

2.2 心肺复苏结果

本组心脏骤停患者36例, 经过抢救与护理心肺复苏成功31例, 成功率达86.11%。

3 讨论

心脏骤停也称循环骤停,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停搏, 为意外性非预期死亡, 也称猝死[4]。其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 呼吸停止, 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 瞳孔散大。机体在严重缺氧条件下, 各重要脏器均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生退行性变化, 其中脑组织神经细胞对缺氧最敏感, 大脑皮质在完全缺氧、缺血状态下, 如超过4~6min就可造成永久性损害。因此, 一旦患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应不失时机地建立人工气道。保证呼吸通畅、迅速恢复有效循环, 同时, 尽快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建立静脉通道, 对患者实施基础生命支持, 在这个阶段是患者能复苏成功的黄金时间。因此急诊急救护士及时、敏锐的反应、娴熟的操作技术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患者的是否心跳骤停, 为下一步及时正确的实施心肺复苏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因此, 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过程中, 必须分秒必争, 挽救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许新新.高压电击伤致心脏骤停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 (6) :1105.

[2]邹芳春.急诊心肺复苏4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 2007, 9 (4) :115.

[3]杨永刚.35例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17) :128.

心脏骤停患者复苏体会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心搏骤停成人患者, 所有患者的意识均忽然消失, 心电图显示心室停顿或电-机械分离, 均符合心脏骤停的相关诊断标准。依据心肺复苏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 (25例) 和对照组 (25例) 两组, 观察组中男15例, 女10例, 年龄在40~8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7.65±10.31) 岁。其中有16例患者为心血管病, 脑血管病4例, 中毒3例, 呼吸系统1例, 其他1例;对照组中有男20例, 女5例, 年龄在36~69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5.14±10.6) 岁。其中有心血管病10例, 脑血管病7例, 中毒4例, 呼吸系统3例, 其他1例。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心肺复苏抢救, 对患者的神志、呼吸及心跳进行认真的检查, 在10 s内快速完成, 判定患者为心搏骤停后首先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 然后徒手将其气道开放、运用相关医疗器械或徒口进行2次人工呼吸、进行体外电击除颤治疗等[2];给予观察组患者面罩-气囊通气法抢救, 胸外心脏每分钟100次, 深度大约为45 mm, 按压和放松的比例为1:1, 用面罩-气囊通气给予该组患者呼吸支持, 与此同时进行和心脏按压[3]。

1.3 复苏标准

依据2010年《体外复苏新指南》中的相关疗效评定标准, 如果患者的窦性心律或心搏骤停前心律、自主呼吸恢复, 血压在90/60 mm Hg及其以上, 意识也恢复到心搏骤停前水平, 则说明自主循环恢复成功[4]。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复苏开始后10、20、30 min时的收缩压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 并将其自主循环恢复率、24 h运动反应、角膜反射和疼痛躲避反应阳性率及存活率等统计出来。

1.5 统计方法

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对该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 用 (±s) 表示计量资料, 用t检验组间比较, 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10、20、30 min时的收缩压 (SBP) 比较

观察组患者10、20、30 min时的收缩压均比明显对照组患者低,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24 h运动反应、角膜反射和疼痛躲避反应阳性率及存活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24 h运动反应、角膜反射和疼痛躲避反应阳性率及存活率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3.1 早期复苏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中的抢救效果观察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险情况, 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外伤是引发成人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 有关临床资料表明, 我国目前只有1.2%~1.4%的心肺复苏成功率[5]。在急救过程中获取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时间, 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救治, 就极有可能失去获救的实际和希望。患者的存活率和心肺复苏开始时间的早晚密切相关, 心肺复苏开始时间越早, 患者的存活率就越高。而面罩-气囊通气法做到了科学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复苏抢救, 为患者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切实做到了对心脏骤停患者早期复苏抢救, 极大提升了对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因此在临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该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10、20、30 min时的收缩压均比明显对照组患者低, 自主循环恢复率、24 h运动反应、角膜反射和疼痛躲避反应阳性率及存活率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 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充分说明了面罩-气囊通气法较常规心肺复苏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3.2 早期复苏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中应注意的问题

3.2.1 尽早实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技术的必要性及效果

让患者去枕平卧, 头后在硬板床或平地上仰卧, 将气道打开, 运用仰头举颌法, 将口鼻、呼吸道义务立即清除掉, 从而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 然后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等。现阶段, 口咽通气管是临床极力主张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使医护人员直接接触患者口唇造成感染的机会极大减少。如果条件允许, 则可以采用面罩-气囊通气法, 将潮气量调整到6~7 m L/kg, 500 m L左右。给予患者紧急供养, 将氧流量控制在8~10 L/min。如果在院内, 应该立即进行气管插管用呼吸机给养, 在插管的过程中必须将患者的呼吸中断时间控制在30 s以内, 如果插管时间超过了60 s, 则必须对通气及氧浓度进行及时的调节。成年患者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为100次/min, 强度以胸骨下陷4~5 cm为宜, 让胸痹充分弹性复位, 并使按压的连续性得到切实的保证。复苏的效果会受到按压位置的直接影响, 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位置是正确的按压位置[6,7,8]。

3.2.2 尽早电除颤的必要性及效果

基本生命支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电除颤。临床应该尽可能地在患者心跳停顿3 min内给予患者电除颤治疗。很多医学学者认为, 复苏的存活率在心跳骤停1 min内行电除颤时为99%, 在2 min内行电除颤时为80%~83%, 在13~16 min后时给予患者电除颤治疗就很难收到效果[9]。但是, 除颤并不是适合所有的患者, 如果患者心事停颤或心脏电机械分离, 运用电除颤则可能释放副交感神经介质, 使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极大降低。

3.2.3 尽早建立静脉通道的必要性及效果

肘窝静脉等上腔静脉系统是给药的最佳途径, 该处血管粗大, 极易穿刺成功, 且不会对心肺复苏造成不良的影响, 药物到达心内具有较短的路径和较快的起效速度。医院护理人员应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两条静脉通道建立起来, 从而为抢救用药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复苏患者远端肢体血流减退, 因此远端静脉给药的途径应该尽量少地采用, 特别是下肢。由于用肢体套管针将静脉通道快放只需要较为快捷安全的操作, 因此成为复苏处理心脏骤停患者的首选。在心肺复苏过程中, 可以应用留置针将三通管连接起来, 分秒必争, 一次到位[10]。这样一方面能够使输入液体的质量得到切实的保证,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固定,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该项技术。在心脏骤停的抢救中, 传统的静脉切开术已经基本被深静脉置管术所取代, 在给药、输液、血液动力学检测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 早期面罩-气囊通气法复苏较常规心肺复苏抢救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效果良好, 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永强.心肺复苏指南概要[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37 (7) :555-558.

[2]邓星平.心肺复苏33例的救治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1 (4) :112-113.

[3]胡冬英, 倪一新, 王建强.对42例心脏骤停患者急救的回顾与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22) :137-138.

[4]陆雅良, 杨柳, 陈钦开.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突发心脏骤停的抢救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 2011 (7) :135-136.

[5]王泽惠, 王永进, 侯云生.心肺复苏过程中酸碱失衡问题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 2008, 24 (8) :600.

[6]高关欣, 郭永东, 何春萍.腹部按压抢救患者心脏骤停的临床观察[C]//《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论文汇编, 浙江: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 2009.

[7]王效增, 韩雅玲, 王祖禄, 等.体外自动除颤仪在抢救心脏骤停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 2008, 24 (1) :71-72.

[8]Deale O C, Ng K T, Lerman B B, et al.Orthogonal Field CalibrationAnalysis for Myocardial Electrode Arrays Used in Defibrillation Studies[J].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08, 55 (12) :2823-2826.

[9]Anonymous.Guidelines 2000 for CPR and ECG[J].Resuecitation, 2010, 46 (1) :1-3.

心脏骤停患者复苏体会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2008年11月~2013年11月这段时间里发生心脏骤停并进行心肺复苏的内科ICU患者病例116例,男61例,女55例,年龄28~79岁,平均53岁,平均病程6年。所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先可认为性别、年龄等对心肺复苏无影响。

1.2 方法

统计分析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记录原发疾病、心脏骤停形式、是否存在目击察觉等几方面的资料。

本科使用的复苏方法有:首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CAB顺序);尽可能早使用除颤仪进行电除颤;使用肾上腺素以及静脉注射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等[2]。使用降温毯和冰帽使头部及机体保持低温状态[3]。脱水并对脑细胞进行保护防止发生脑水肿及抽搐。对患者的原发病进行及时治疗。在第一时间通知院内重症快速反应小组(CCRRT)成员赶到ICU,组织ICU科室内人员组成一个抢救团队。

1.3 判定标准

①无效:心跳与呼吸均未恢复或者是自主循环恢复没有达到以上标准而死亡。②有效:心跳和呼吸得到恢复,并持续时间大于10 min,但是患者最终死亡;③成功:心跳与呼吸恢复,患者痊愈出院。

恢复例数为有效例数与成功例数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软件处理分析数据,两组率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分析,恢复组与未恢复组的所占百分比对比:原发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意外中毒三项,心脏骤停形式中快速型心律失常,以及存在目击觉察,前者均大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分析可知影响心肺复苏的因素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意外中毒为原发疾病,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心脏骤停形式,以及目击觉察存在。此外,虽然本次研究未对我院成立CCRRT前后内科ICU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情况进行单独分析,但从我院CCRRT成立一年来,我科死亡率有明显下降来看,CCRRT在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心脏骤停后的低温已成为复苏后的最重要治疗措施之一。201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心肺复苏指南明确推荐心脏骤停自助循环恢复(ROSC)后仍昏迷的患者使用治疗性低温即32—34C[4]。黄英姿等建议结合我国医院特点,组建院内CCRRT,制定科学的启动标准和管理制度,从而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提升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5]。由此可见,影响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因素还比较复杂,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以上影响因素,争取提高复苏的成功率。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内科ICU收住的116例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患者,分为自主循环恢复组和未恢复组两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意外中毒三项,心脏骤停形式中快速型心律失常,以及存在目击觉察,恢复组所占百分比大于未恢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自主循环恢复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意外中毒为原发疾病,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心脏骤停形式,以及存在目击觉察。

关键词:ICU,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CRRT

参考文献

[1]邵孝珙.现代急诊医学[M].北京:北京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9:81.

[2]葛均波,徐永健等.内科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30-334

[3]邱海波,于凯江等.重症医学-201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09

[4]Kim JJ,Yang HJ,Lim YS,et al.Effectiveness of each target body temperature during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after cardiac arrest.Am JEmerg Med,2011,29(2):148-154.

心脏骤停患者复苏体会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心跳骤停患者25例, 其中男16例, 女9例;年龄10~85岁;心跳骤停发生在来医院途中10例, 发生在急诊室15例;有既往病史25例, 其中有心脑疾病史13例, 呼吸系统疾病史8例, 颅脑外伤史3例, 醉酒呕吐物窒息1例;心电图表现为心室颤动8例, 心脏停搏17例。临床体征均有:突发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呼吸停止、血压测不到。

1.2 复苏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CRP (按2010版复苏指南进行) , 在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基础上, 行气管插管、电除颤、使用呼吸机、开放静脉通道, 并应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多巴胺、碳酸氢钠等复苏药物。

1.3 结果

本组25例患者复苏成功19例, 成功率为76%。其中10min内复苏成功11例, 10~20min内复苏成功4例, 21~30min内复苏成功3例, 45min复苏成功1例, 患者经抢救后恢复自主呼吸, 但心脏处于心室颤动状态, 经6次除颤和长时间的胸外心脏按压后最终成功复苏。成功复苏的患者送入重症医学科接受进一步生命支持。住院20~29d出院14例, 发生脑死亡, 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2例;于入院6h内再次发生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2例;死于原发病1例。

2 讨 论

CRP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处理难、病死率高, 加强对重要脏器的监护, 尽可能避免或逆转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1]。

2.1 抢救时间的重要性

有研究表明:急救晚1min, 复苏成功率降低7%~10%。一切抢救均为保持脑功能存活体, 资料显示, 脑组织在常温缺血缺氧下仅耐受4min, 进行CRP后可延长至20min[2];循环中断8min可致不可逆的神经组织学病变和神经系统短路。8min是脑组织的葡萄糖和三磷酸腺苷贮存耗竭的时间, 心跳呼吸骤停后早呼救、早CRP、早除颤、早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是提高猝死患者存活率的关键[3]。

2.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持续行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 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呼吸、意识、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的变化, 并及时准确地做好记录, 为医师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 保持中心静脉导管和其他静脉输液通道的通畅, 确保急救用药。并据中心静脉压对补液量及速度进行调整, 使中心静脉压尽可能接近正常, 这样可尽可能避免或减轻脑水肿的发生。观察患者的尿量、皮肤颜色、温湿度的变化, 可了解患者内脏的供血情况, 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避免出现严重内脏功能损害。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尽早使用呼吸机维持呼吸功能

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 立即开放气道, 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 保持气道通畅。尽早进行气管插管, 建立人工气道, 使用呼吸机维持呼吸功能。加强呼吸机管理, 根据动脉血气分析来调整呼吸机模式及参数, 及时处理呼吸机报警, 妥善固定并加强气管导管的护理, 及时吸痰。

2.4 加强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增强急救意识

抢救生命在于分秒必争。意外发生的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有效救治者非医务人员, 而是在场的目击者。在发达国家, 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能准确使用CRP技术。由于民众现场急救知识普及率较高, 当患者在院外发生猝死时, 现场的第一目击者能完成初级生命支持, 同时等待专业救护人员到来, 为后续复苏赢得宝贵时间, 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可达28.7%, 而在我国这一数字还未及1%[4]。由于急救知识未在公众中普及, 很多在场的目击者面对突发事件手足无措, 只能被动等待。有些有急救技能的目击者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为患者施救。目前, CRP绝大部分由医务人员实施, 即使以最快的反应速度到达现场, 患者往往已丧失复苏机会。因此, 加强和提高医务人员CRP知识和技能, 并在公众中普及复苏知识和技能, 使复苏技术社会化, 才能提高复苏成功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悲剧的发生。

2.5 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1) 骨折:按压部位和按压手法不当常造成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脊柱或连枷胸。对高龄患者, 即使按压操作正确, 也可能发生骨折。多发性肋骨骨折导致连枷胸者, 自主循环恢复后需行机械通气;对所有胸外心脏按压者, 应尽早进行胸部X线检查。 (2) 脏器损伤:肋骨骨折可致肺损伤、血气胸、心脏挫伤和心脏压塞, 也可发生肺或脑脂肪栓塞;按压部位过低可致肝、脾破裂。为避免或减少上述并发症, 必须掌握正确的CRP操作。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 双乳头之间。按压时手指不能接触肋骨, 按压的力度要适宜, 使胸骨下陷5cm, 用力均匀。按压动作应平稳、规则, 肘关节伸直, 利用体质量和肩臂力量垂直向下用力, 有节奏地挤压 (勿用冲击式) 。

2.6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时, 潮气量过大或患者呼气时间不充分, 可引起气胸或使肺脏过度膨胀、喉部压力过高。气体经食道进入胃, 导致胃扩张, 胃内容物返流引起气道阻塞和吸入性肺炎。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在使用简易呼吸器时, 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 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 每次送气400~600ml, 不宜>1200ml, 频率10~12次/min。行气管插管后使用呼吸机, 潮气量不能过大, 以8~10ml/kg为宜。

2.7 开放气道

颈椎骨折患者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时可造成颈椎脱位, 压迫颈髓, 导致全身瘫痪。此类患者开放气道时不能使用托颈法, 应用下颌前提法, 使产生的颈部张力最小以免损伤颈髓。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护理

参考文献

[1]白春学, 孙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何忠杰, 马俊勋.建立社区急救体系, 提高猝死抢救成功率[J].中国全科医学, 2006, 20 (9) :1659-1662.

[3]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心脏骤停患者复苏体会 篇7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5例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心肺复苏相关诊断标准[1],排除具有心肌梗死、冠心病、脑血管肿瘤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实验组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5.2±6.3)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57~84岁,平均年龄(62.7±6.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标准胸外心脏按压,并采取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等辅助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一旦发现心室颤动,马上给予患者300~360 J电除颤治疗,确保抢救及时[2,3,4,5]。两组患者静脉注射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054),1 mg/次;必要时给予两组患者阿托品、利多卡因、胺碘酮、地塞米松等药物辅助治疗,当确定患者的心率及脉象恢复正常,即可对患者实施脑复苏治疗,确保呼吸机的正常使用,保持呼吸顺畅,并保持代谢性酸碱平衡;实验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在心肺复苏的早期静脉泵入小剂量UK(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 U,并行皮下注射4100 U低分子肝素钙(葛兰素史克)[4]。患者在完成心肺复苏成功后,每隔12 h进行1次皮下注射,如果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超过了基础值的3倍,则应暂停使用小剂量UK。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评价两组心脏骤停患者在复苏时刻的GCS评分[6],并分别记录存活患者存活1、3、5 d的GCS评分;实验组患者进行复苏治疗后,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凝指标变化情况,记录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动态GC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复苏时刻、存活1 d、存活3 d 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存活5 d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2.39±0.66)g/L,较治疗前的(1.67±0.41)g/L显著降低(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心肺复苏患者采用UK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存活5 d的GCS评分显著高于采用常规药物联合心肺复苏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该研究结果提示,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时间延长但是并未出现明显生物学死亡特征就有生还的希望,临床上应积极应对抢救。

综上所述,针对心脏骤停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避免了传统抗凝治疗中的大出血事件发生的风险,因此,采用小剂量UK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心肺复苏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海燕.Utstein模式下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危险因素(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2.39±0.66)g/L,较治疗前的(1.67±0.41)g/L显著降低(P<0.05)。见表2。研究.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20(6):379-381.

[2]刘荆,吴莉,邹蓉,等.探讨自动心肺复苏仪在急诊心跳骤停患者CPR抢救中的复苏效果.中国保健营养,2013,9(11):543-544.

[3]张晓明,金鹏,杨华,等.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相关临床因素分析.中国急救医学,2011,31(2):135-138.

[4]夏家栋,李从圣,程立顺,等.主动加压减压心肺复苏术在心脏骤停患者初期复苏中的临床研究.安徽医药,2008,12(9):817-818.

[5]牛爱原,田琪.益心舒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2(8):700-702.

上一篇:小学体育课教学的途径下一篇:变电站的无人值班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