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杂音≠心脏病

2024-11-14

心脏杂音≠心脏病(精选5篇)

心脏杂音≠心脏病 篇1

先天性心脏病 (CHD) 是指在胎儿发育期, 心脏发育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出现异常或发生停顿, 此病属于胎儿发育中心血管的畸形, 在婴幼儿心脏病中所占比例最高。有调查研究显示, CHD的发病率约占8%, 在婴儿病死率中该病的死亡率为最高[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心血管造影及心脏超声等手段进行检查, 其中以超声心动图最为普遍, 因其具有直观可靠、无创及价廉等优点。为了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听诊有杂音儿童的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筛查的应用价值, 本文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1月-2014年9月收治的200例心脏听诊有Ⅱ级以上杂音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1月-2014年9月收治的200例心脏听诊有Ⅱ级以上杂音的脑瘫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有男109例, 女91例, 年龄1~7岁, 平均 (4.3±0.6) 岁。其中杂音筛选标准为:患儿杂音分级为Ⅱ~Ⅲ级, 患儿的心率、肤色、反应等情况正常, 连续听诊, 并进行观察。如果杂音减弱或消失, 则暂时不进行超声检查, 但继续进行随访;对杂音分级一直保持为Ⅱ~Ⅲ级的患儿, 则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2]。患儿若有哭闹、气促, 且有病理性杂音、口唇发绀现象, 提示有先天性心脏病, 因此需对其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检查时使患儿保持安静状态, 若哭闹不止则适当使用镇静剂使其入睡。

1.2 检查方法

使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 型号为PHILIPS HD-15。患儿取仰卧或左侧卧, 在患儿安静状态下开展检查。从胸部开始检查, 依次按顺序进行扫查:左心室长轴切面 (胸骨旁侧) , 短轴切面 (主动脉根部) , 四五腔切面 (心尖位置) , 二、四腔切面 (剑下) 以及主动脉弓部切面等。接着再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大血管与心脏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观察, 测量其内径、壁厚、运动幅度以及心功能。密切观察瓣膜厚度、活动度以及房室间隔连续性,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流动力学特点, 同时注意观察瓣口是否有返流现象发生, 大血管与间隔是否有分流现象发生。进一步分别使用脉冲多普勒和连续多普勒来测量瓣口血流速度与分流, 注意做好数据资料的储存。

2 结果

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出先天性心脏病46例, 占23.0%, 其中单纯房缺13例, 单纯室缺12例, 动脉导管未闭合6例 (其中合并小室缺3例) ,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伴肺动脉狭窄3例, 单纯肺动脉狭窄2例, 法洛氏四联症2例, 法洛氏五联症2例, 主动脉瓣狭窄2例, 肺动脉瓣上狭窄伴房缺1例, 右位心伴永存动脉干1例, 单纯永存动脉干1例, 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先天心脏畸形, 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 是我国5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患儿病情不严重时, 无明显症状, 身体检查时可发现;当患儿病情严重时, 会出现呼吸困难、晕厥及发绀等临床症状, 如果较为年长患儿, 则其生长发育会表现迟缓。结合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 CHD可分为右向左分流、左向右分流及无分流。CHD的发病率较高, 并且其医疗费用较高, 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3]。

杂音是儿童患有CHD的常见临床症状, 杂音一般分为生理性杂音和房室瓣轻度返流杂音, 其特点为Ⅲ级以下收缩期杂音较柔和, 且时间短, 一般不会向远处传导, 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平时注意密切观察, 在随后的复查中无异常现象。如果患有CHD的婴幼儿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患儿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异常会随着不断的生长发育和年龄的增大, 表现得越来越明显[4]。所以CHD的早诊断早治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通常情况下, 婴幼儿探查心脏的声窗好, 相比于成人其图像质量较高, 应用镇静剂使患儿入睡, 再进行检查,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获得准确的诊断信息, 并且该方法不会产生创伤, 可以复查多次。超声心动图能够将心脏的解剖结构完整清晰的反映出来, 另外还可反映血流动力学与心脏功能的信息。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CHD方面的临床价值很高, 不仅可以清除地显示血流的形状和分布, 还可以反映大血管与心脏的反流/分流及瓣膜口是否狭窄。因此, 在临床上超声心动图检查是筛查CHD的首选方法, 对临床治疗有很大的帮助[5]。

本文研究结果中, 在200例心脏听诊有Ⅱ级以上杂音的脑瘫儿童中, 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出先天性心脏病46例, 占23.0%, 其中单纯房缺13例, 单纯室缺12例, 动脉导管未闭合6例 (其中合并小室缺3例) ,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伴肺动脉狭窄3例, 单纯肺动脉狭窄2例, 法洛氏四联症2例, 法洛氏五联症2例, 主动脉瓣狭窄2例, 肺动脉瓣上狭窄伴房缺1例, 右位心伴永存动脉干1例, 单纯永存动脉干1例, 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

综上所述, 应用超声心电图检查对心脏听诊有杂音的脑瘫儿童进行筛查先天性心脏病, 具有无创、可靠、价格便宜等优点, 有效提高CHD诊断率, 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听诊有杂音脑瘫儿童的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1月-2014年9月收治的200例心脏听诊有Ⅱ级以上杂音的脑瘫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儿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出先天性心脏病46例, 占23.0%, 其中单纯房缺13例, 单纯室缺12例, 动脉导管未闭合6例 (其中合并小室缺3例) ,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伴肺动脉狭窄3例, 单纯肺动脉狭窄2例, 法洛氏四联症2例, 法洛氏五联症2例, 主动脉瓣狭窄2例, 肺动脉瓣上狭窄伴房缺1例, 右位心伴永存动脉干1例, 永存动脉干1例, 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结论:应用超声心电图检查对心脏听诊有杂音脑瘫儿童进行筛查先天性心脏病, 具有无创、可靠、价格便宜等优点, 有效提高CHD诊断率, 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脏听诊,杂音,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参考文献

[1]罗凌云.先天性心脏病彩超检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5) :52-53.

[2]聂娅, 黄惠甜, 李秦莉, 等.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22) :3455-3457.

[3]郑斯琴, 高锐.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4, 1 (13) :2438-2439.

[4]徐更田, 付荣.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 27 (13) :1047-1048.

[5]黄艳艳.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2013, 26 (30) :229.

心脏杂音≠心脏病 篇2

是要先做彩超确定一下的。有些小儿可以听到心脏杂音,但是并没有心脏的疾病,这种杂音称为“功能性杂音”或“无关性杂音”,产生的原因还不太清楚。有人认为是小儿肺动脉的血流使正常的振动加强,所以出现杂音。这种杂音容易变化,有时很轻,有时较明显,有时甚至消失。一般在孩子发烧、哭闹、剧烈运动或平躺后较明显,而在热退之后,安静时或坐起后就减弱。所以孩子心脏有杂音并不一定就是心脏病,更不一定就是先天性心脏病了。 杂音一般分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心脏杂音在婴儿时期也是一个常见的症状,有的随年龄的增长杂音会慢慢消失,得接受进一步检查后确诊。

1有些孩子在体检的时候,会被医生听到心脏有杂音。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心脏有问题,于是带着孩子盲目地四处求医。其实杂音的产生是肺动脉的血流振动加强,这种振动产生的杂音音调高而柔和,但一般不超过Ⅱ级,不传导。

2心脏杂音一般在孩子发热、哭闹、剧烈运动时较明显,安静时就减弱,这种心脏杂音不是心脏病、我们称其为“功能性杂音”或“无害性杂音”,对小孩的生长发育不会有影响。小儿生理性杂音一般最早出现在乳儿期,2~3岁的儿童增多,3~7岁最多。

3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孩,其生长发育是和普通孩子不一样的,有的稍一活动,就心跳气喘,有的缺氧发绀。发现孩子心脏有杂音,父母不要过分紧张,否则会造成孩子一些精神上、心理上的负担,应该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

注意事项:

心脏杂音常是因为心脏有先天性的缺损,也可以是瓣膜反流造成的,等宝宝大一些,就可以自己恢复,没有大问题;再就是感染导致的一过性的杂音,但是比较少见!要是有宝宝卵圆孔未闭,小的可以自己长上,大的需要2岁之后手术或者介入治疗。

心脏有杂音就一定患有心脏病吗 篇3

我是一名中年男子,平素身体比较健康。前几天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我被查出心脏有杂音。为此,医生怀疑我患有心脏病。请问,心脏有杂音就一定患有心脏病吗?

上海刘维胜

刘维胜读者:

在临床上,当患者在检查中发现心脏有杂音时,总会担心自己患有心脏病。那么,心脏有杂音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心脏的杂音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理性或功能性杂音(也叫无害性杂音);另一类是病理性或器质性杂音。生理性杂音多出现在心脏收缩的时候,病理性杂音则多出现在心脏收缩或舒张的时候。心脏杂音按其响度又可分为6级,其中Ⅰ级为最轻度的。

生理性的心脏杂音比较轻柔,一般表现为Ⅱ级以下的收缩期杂音。它的出现并不一定表示心脏有病,而是心肌收缩力增强和血流速度增快的一种表现。一般来说,心脏出现生理性杂音的人多为正常的青年人或是情绪激动及运动后的正常人,另外,发热、贫血及甲亢患者也可出现生理性杂音。

病理性的心脏杂音响亮而粗糙,大多属于Ⅱ级以上的杂音。若将手掌按在患者的胸壁上会感到像猫喘气似的那种震颤。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猫喘”或“震颤”,是诊断人们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可靠依据。通常,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人可出现病理性的心脏杂音,例如,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其心尖区可出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二尖瓣狭窄者,其心尖区可出现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总之,当心脏出现杂音时,首先应明确这种杂音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是收缩期的还是舒张期的。若为生理性的收缩期杂音,则心脏不一定有病,可不必紧张,也不需要进行治疗。若为病理性的心脏杂音,该类患者在劳累或活动后可有胸闷、气急、心慌等感觉,应及时用药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心脏杂音≠心脏病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8年5月至2010年5月经门诊和住院心脏听诊检查成年人心脏杂音201例, 其中男性98例, 女性103例, 年龄18~93岁之间, 平均年龄55岁。其中收缩期杂音156例, 舒张期杂音43例, 连续性杂音2例;收缩期杂音1~2级44例, ≥3级112例;杂音位于二尖瓣听诊区88例, 主动脉瓣听诊区33例,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15例, 肺动脉瓣听诊区25例, 三尖瓣听诊区30例, 胸骨左缘3~4肋间10例, 应用超声心动图对201例成年人心脏杂音进行了检查。

1.2 方法

使用仪器为美国飞利浦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2.5~5MHz,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 受检者平卧位或左侧卧位, 常规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及左室短轴各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 胸骨旁和心尖四腔心切面, 必要时取剑下四腔心, 两房心切面等切面, 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及短轴切面。常规行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 观察各房室腔大小及瓣膜情况,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彩色血流情况, 用脉冲和连续多普勒测量血流速度, 判断瓣膜狭窄及关闭不全, 瓣膜反流, 心内分流等。

2 结果

2.1 心脏杂音检出率

本组中男性98例 (48.76%) , 女性103例 (51.24%) , 男性和女性心脏杂音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P>0.5) ;本组心脏杂音中检出生理性杂音40例 (19.9%) , 病理性杂音161例 (80.1%) 。

2.2 心脏杂音与检出心血管病的关系

生理性杂音40例中, 检出三尖瓣反流17例, 肺动脉瓣反流13例, 二尖瓣反流10例, 均为收缩期杂音1~2级病人中检出的生理性反流, 反流为少量;生理性杂音中检出器质性心脏病3例, 均为先心病, 其中室间隔缺损2例, 房间隔缺损1例。病理性心脏杂音161例中, 检出心血管病有:冠心病53例 (26.37%) , 其中心脏增大引起的相对性房室瓣关闭不全42例, 乳头肌功能不全8例, 室间隔穿孔3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35例, 风湿性心脏病24例, 先心病13例, 扩张性心肌病10例, 高心病7例, 肺心病7例, 肥厚型心肌病3例, 二尖瓣脱垂3例, 二尖瓣腱索断裂2例, 三尖瓣脱垂1例。主动脉瓣脱垂1例, 马方氏综合症1例, 心脏假性室壁瘤1例。

2.3 心脏杂音与检出心脏瓣膜病的关系

本组中检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35例 (17.41%) , 其中主动脉钙化31例, 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8例, 合并主动脉瓣狭窄4例, 二尖瓣环钙化4例;风湿性心脏病24例 (11.94%) , 其中二尖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4例, 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例, 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狭窄2例, 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2例, 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

2.4 心脏杂音与检出先心病的关系

本组中检出先心病16例 (7.96%) , 其中室间隔缺损7例, 房间隔缺损5例, 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 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 主动脉窦瘤破裂1例, 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三房心1例, 后两者均合并房缺。

2.5 心脏杂音与心脏大小的关系

病理性心脏杂音161例中, 左室增大7例, 左房增大28例, 左室左房增大54例, 右室右房增大8例, 右房增大25例, 双房增大11例, 全心增大8例, 左室左房及右房增大8例, 右室右房及左房增大1例。

2.6 心脏杂音与瓣膜反流的关系

本组检出二尖瓣反流100例 (49.75%) , 三尖瓣反流97例 (48.26%, 主动脉瓣反流51例 (25.37%) , 肺动脉瓣反流44例 (21.89%) 。

3 讨论

心脏听诊发现杂音是临床医生诊断心脏病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但心脏杂音的产生受: (1) 血流加速; (2) 血液黏稠度降低; (3) 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 产生涡流; (4) 异常血流通道; (5) 心脏内飘浮物等因素的影响[2]。可见对于发现心脏杂音的成年人, 心脏是否存在结构及血流异常, 功能性或病理性杂音的区别, 靠临床听诊常难以确定。本组发现有1~2/6级心前区收缩期杂音的成年人中, 既有生理性反流, 也有器质性心脏病, 1~2/6级收缩期杂音中发现器质性心脏病3例, 均为先心病, 本组中病理性杂音中发现先心病13例, 先心病杂音多为病理性, 其杂音粗糙、响亮、持续时间长, 有传导性等, 但当先心病缺损较小或同时合并肺动脉高压等情况时, 杂音变得不典型, 这时仅凭听诊可能造成对先心病的漏诊或误诊, 因此对心脏杂音病人应及时检查看是否有心脏病。先心病在成人也占一定比例, 对成人心脏杂音要注意听诊, 先心病听诊心脏杂音有特征性, 超声心动图为诊断先心病的主要辅助检查, 已代替大部分心血管造影检查。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二尖瓣反流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为100%[3], 该方法的应用使各瓣膜轻度反流的检出率大为提高, 本组病例有心脏杂音的成年人中检出功能性瓣膜反流者共40例 (占19.9%) 。包括单纯性肺动脉瓣反流, 三尖瓣反流及二尖瓣反流, 均为轻度反流, 这次被检出轻度瓣膜反流者无临床症状及瓣膜增厚, 脱垂, 心脏扩大等结构改变, 故认为这些反流多为生理性的, 生理性瓣膜反流可能是由于瓣膜闭合不充分, 有少量的血流反流入心房或流出道。这为解释心脏杂音来源提供了一种原因。

本组资料心脏杂音中男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201例心脏杂音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病理性心脏杂音161例 (80.1占%) , 病理性杂音多于生理性杂音, 病理性杂音中最常见为心脏瓣膜病, 其中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35例, 占检出心脏杂音17.41%, 过去风湿性心脏病发病占心瓣膜病比例较大, 本组占24例 (11.94%) , 本组资料显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已成为成年人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

成年人中冠心病和扩张性心肌病引起的心脏增大造成心脏杂音, 本组资料冠心病53例, 扩张性心肌病10例, 占心脏杂音的31.24%, 已成为成年人心脏杂音的最主要来源, 心脏增大可引起相对性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 从而造成房室瓣反流, 形成杂音。

心脏杂音无论从时间、部位、性质还是强度上仅凭心脏听诊生理性杂音很难与病理性杂音鉴别, 因此, 对于临床发现的心脏杂音, 为明确杂音的性质, 均应做超声心动图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性、操作简便、可重复性等优点, 可直接观察心内结构和血流情况, 判断房室大小, 瓣膜狭窄与关闭不全, 心内反流与分流等, 能确定心脏杂音性质来源, 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杂音, 超声心动图为心脏杂音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成年人心脏杂音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

参考文献

[1]陈文彬, 王友赤.诊断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36.

[2]董敏莉.大学生心脏杂音73例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 (2) :234~235.

老人心脏杂音 要多复查 篇5

在医疗工作中,我们也常常会碰到类似的情况,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进一步证实患者的心脏瓣膜或其周围组织结构发生了病变,造成血液反流,产生杂音。

据资料分析,此类患者平均年龄为69.7岁,出现心脏杂音的主要原因是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发生了退行性病变。临床上称之为“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凝血机制异常有关。诸多因素(包括年龄)促使上述部位的瓣膜发生钙化或者纤维增生,从而导致瓣膜及其周围组织功能受损,引起血液反流,产生杂音。

多数患者平时没有显著不适,部分患者则可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现象,甚至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如前所提到的,这种病除医生听诊时可听到心脏杂音外,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得到明确的诊断。

预防措施包括认真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特别应注意高血压的治疗,可避免心肌肥厚、心室扩张,推迟瓣膜发生病变。如果已出现心脏并发症,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则需对症治疗。同时还要防止劳累和情绪波动。

另外,定期复查也是必要的,重点还在于警惕晕厥、心功能减退的发生。

上一篇:作文升格技巧下一篇:招聘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