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力球运动(共12篇)
柔力球运动 篇1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球类化的太极运动。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巧击蛮,以小胜大,保留了太极思想和太极运动中所有的精华,同时又加入了现代元素,并且使两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它一改硬性击球方式,而以将球纳入球拍后的弧形引化过程为主要技术特征,这一特点成为其与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其它架网相隔、持拍对打的球类运动的主要区别。在运动中,每一次的收力、发力、接球、送球都是对心灵的修炼,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享受到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肢体运动所产生的快乐。
1 太极柔力球的诞生
太极柔力球创始于1991年,是由毕业于山西大学体育系的山西晋中卫校教师白榕发明的。白榕老师尝试把太极拳先引后发、借力发力的原理应用到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来,于是发明了一种太极式的球类运动———太极娱乐球。后来经过多次试验,在以前的基础上,又结合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的特点全面地进行了研究,于1992年正式向社会推出此项目,并最终将其定名为“太极柔力球”。
2 太极柔力球的动作特点
2.1 太极柔力球创编的思维特点
太极柔力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硬性击球方式,要求顺着来球的方向和路线做出弧形引化动作,并连贯地完成迎、纳、引、抛四个技术环节,在击球时球与球拍之间不得出现撞击、折向、持球引化和二次发力等行为。
太极柔力球从入球到击球的整个过程连贯、自然、流畅、一气呵成。运动过程中,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前提下,还需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和自己的意图随机应变。太极柔力球圆润舒展、矫健优雅,不仅传承了太极拳富含哲理的文化内涵和有效的自身价值,还弥补了太极拳活泼性、趣味性不足的缺点。而且,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处处体现着中国哲学的“辩证”思想,展示含蓄婉转、以柔克刚的巨大魅力,充分调动人的智慧和运动潜力,并使锻炼者能机动灵活、随机应变、得心应手地运用动作技术和战术组合,有效地提高了人的机智、敏捷、速度、耐力等各项素质。
2.2 太极柔力球的技术动作特点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是:从入球到出球是由迎、纳、引、抛四个技术部分组成的一个连贯、自然流畅、一气呵成的弧形引化过程。它改变了传统的硬性击球方法。首先要求顺着来球的方向、线路,主动伸拍迎球,使球从球拍的边框悄无声息地切纳入球拍。球入球拍后,以两脚为支撑双腿发力,力通过腰的分配组合,使身体和手臂以及手臂所持的球拍和拍内的球,以身体的横轴、纵轴和矢状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在旋转中使球在球拍中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再以这个离心力的惯性将球沿弧线的切线方向甩出球拍。
太极柔力球与其它球类的比赛一样,都是非常激烈的。球的飞行速度不亚于网球、羽毛球,落点非常准确、刁钻,球路变化无穷,运动量很大。但是,太极柔力球的技术与其它持拍球类运动的技术完全不同,它不是将球推打出去,而是用身体带动球拍挥旋,产生惯性离心力将球抛甩出去,与之比较接近的运动有田径中的链球和铁饼。由于它的接抛球过程是划一个圆弧,是有一定时间的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目的地在划弧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出球,真假虚实、声东击西,使对方难以判断。划弧所拥有的时间可以使动作不断随意创造,优美的弧线也使动作圆润流畅、潇洒、飘逸,这就让智慧和技巧以及美在运动比赛中唱上了主角,让那种只用蛮力、狠拼猛打、不动脑筋的运动方式全无用武之地,让东方民族特有的处理问题全面周详、含蓄、婉转、坚韧不拔、灵巧、细腻的民族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运动者和观赏者都得到一个创造美、欣赏美的机会,通过运动,使大家既锻炼了身体,也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
2.3 太极柔力球配套音乐的特点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每一种(单人、双人、集体)套路都配有优美动听的音乐,乐谱中的每一个音符相当于套路中的每一个动作,音乐的抑扬顿挫、刚柔相济,有如套路中各个动作的虚实起伏、松紧结合。人们带着健身的欲望,置身于美丽的旋律中,不知不觉提高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消除了疲劳,改善了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
3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广泛适应性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无论中老年还是少年、青壮年都适合的运动项目。
3.1 中学生与太极柔力球运动
(1)由于太极柔力球动作具有柔和性、刚柔相济性、技巧性、趣味性等特点,避免了传统体育运动的枯燥乏味,激发了青少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动中人体颈、肩、腰、腿得到全面发展,健康体魄,促进生长发育。同时,在运动中产生愉快的心理感受,消除烦恼和不良心理的因素,缓解学习的心理压力,达到健康青少年身心的特殊功效。
(2)太极柔力球灵活多样的技术动作、全身参与的运动形式,使青少年的身体得到全面发展。任意想象、自由发挥、随机创造的运动特点,以退为先、以静制动的逆向思维活动,大大地促进了青少年的多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创造性意识,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开发了智力,提高了学习能力。
(3)由于太极柔力球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思维内涵,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3.2 大学生与太极柔力球运动
高校体育课堂里时常发现,女生不愿意参与运动量大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而男生则很少参加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项目,特别是长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或性格孤僻的学生,选择的运动项目会更少。太极柔力球运动形式多样,既有套路表演,也有竞技对抗,运动量可以自己掌握,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对练习方式的选择,也为高校体育课堂吸纳各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提供了可能。太极柔力球的独特击球方式对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和神经对肌肉控制能力有着良好的作用。
3.3 中老年人与太极柔力球运动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细胞逐渐萎缩和衰亡,骨骼、肌肉和关节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衰老,如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失去弹性、骨质增生、关节病等疾患,已不适应进行大强度和爆发力的运动。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有氧运动,没有高强度的对抗练习,老年人一般运动30分钟,身体会发热而出汗,循环系统的功能加快且不感觉累,非常适合保健。
4 太极柔力球的器材、场地
太极柔力球是由运动者手持一种特制的拍子,该拍子是由一个拍柄和一个拍框组成,拍框内有一个能起缓冲作用、带网孔的橡胶软面,通过用弧形引化的方法将球抛来抛去。太极柔力球运动不受场地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只要有一块平整场地就可以进行练习,如门庭小径、楼层屋顶,若有空旷场地更好;就是比赛用的场地也只是与羽毛球场地相仿。这给学校、社区和家庭提供了方便。因此无沦刮风下雨仍可挥拍练习,为健身运动提供了良好的适应性。
5 太极柔力球对身体的疗效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它可以使颈、肩、腰、腿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圆形动作的变化比较复杂,随机多样,对训练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和发展多向思维都具有良好的作用。正确的弧形引化动作要求以肩为轴,肩、肘、腕保持一个弧形,因此整个上肢都不是紧张的,这有助于静脉血的回流,保护了心脏的安全。
太极柔力球运动又是一种运动量可以灵活调节的运动:体力差的可以以逸待劳,以不变应万变,体力好的可以左奔右突,前后变幻;初学者可以高接低抛,和平过渡,娴熟者可以四处封杀,各展雄风。运动时圆润轻活、闪展腾挪,人拍合一、心球合一,轻如燕子抄水、凤凰展翅,重如狮子摇头、豹虎归山,精神振奋、心情愉悦。同时,太极柔力球也是一项“反关节性”、“非自然性”和“非本能性”的运动,运动时有柔和性、刚柔相济性、技巧性、活动中多关节性、大小肌肉的协调配合性等特点,可以促进全身的协调和肌肉的控制性能。
6 结语
太极柔力球除了作为一项良好的健身项目外,还可以作为一项隔网竞赛项目,如单打,双打,男女混合双打。同时,太极柔力球还可以作为表演的手段:单人、双人及多人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出各种优美的表演。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运动员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努力钻研,锐意进取,不断创新。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果敢、坚毅、机敏、顽强的品格将随技艺逐渐形成,太极柔力球必将成为一项老少皆宜的全民运动项目。
参考文献
[1]白榕.太极柔力球教学与研究[M].太原:山西农业大学期刊社,2004.
[2]李恩荆,等.太极柔力球与小球运动[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李琏.太极拳练架真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柔力球运动 篇2
柔力球是一项新兴的、能够区别于其他体育形式、有独立体育内涵的运动项目。正式比赛中,主要分为套路和竞技两个大项。
提起柔力球,我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不管是规定套路还是自由套路都是以“弧形引化过程”触接球,其中贯穿的运动思想是“先引后发,引进合出,以柔克刚,借力打力”,打球的时候,我有一种用太极打羽毛球的感觉,但它又与羽毛球那种要求自身强大的爆发力做基础有着根本的不同,从这里我学到了处事的态度,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比如智力,家庭环境及背景,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些因素在我们以后成长的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先天条件上逊色于别人,那我们就不应该硬碰硬,要以柔克刚,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拿出耐心与坚强,耐力与自信。
我们不能一味的想着自己的不足,钻牛角尖,这样是没用的。它的动作轻盈潇洒,有着很好的观赏性。总而言之,我爱柔力球。
学习太极柔力球已经一学期了,刚开始我的手拿不住拍子,练习让胳膊肿得更厉害,但我一直坚持,为了熟练球法,我用了很多功夫。虽然我们一学期来只是学习了两个动作但从这仅有的动作当中感受到了太极柔力球的博大精深。太极柔力球,是把传统太极拳和现代运动中的网球、羽毛球结合起来的一种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手握球拍有节律地运球上下绕旋,左右旋转,换握抛接,头上绕环,左右翻身。
练习太极柔力球需要不断地抬头、转身,这样就使人的眼、腰等部位得到了锻炼,视力、协调、反应能力都有所提高。学习太极柔力球,可以缓解肩周炎、颈椎痛、腰疼等毛病。学练太极柔力球的几点体会 我们说要想学练太极柔力球,就必须对太极柔力球和太极柔力球拍的结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不怕困难的精神,这样才能为练好太极柔力球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要有一定的太极功底。要会用脚和腿的蹬力和腰的扭转力,两腿在行进的过程中不能表现僵硬,二者配合得当才能和谐有力、美观大方。其次,要有一定的舞蹈功底。这样旋转起来才不至于东倒西歪、前合后仰,做出的动作也不至于呆板。才会有美感和更强的艺术感染力。第三,要控制好拍和球。这里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握拍方法,在握拍时手腕要放松,而在摆动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好塌腕和提腕,在翻拍时一定要注意手指的捻动,顺时针要用好食指向内捻拍的力度,而逆时针则要用好大拇指向外捻拍的力度,使球拍能在手中活动自如.想怎么动就怎么动。第四,要掌握好拍和球的关系,就是要合理运用好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关系。这样在旋转的时候球才能被牢牢的吸在球拍上不至于把球甩离球拍。第五,要控制好球拍走的路线。球拍在运行的过程中一定保持走弧线,在身体的前面画圆和画八字的时候,中点都要在身体的正中,偏左和偏右都是错误的。第六,双臂要配合舞动。不能只动拿拍的手臂,要左右配合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展现柔力球的魅力所在。太极柔力球创始人是白榕教授。柔力球是中国传统太极运动思想与现代球类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太极化了的球类运动。它突显了民族特色和东方神韵,有很好的竞技性观赏和娱乐性。它具有新颖时尚意念集中柔缓自然园灵舒展中正平衡刚柔相齐的动作特点。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是:从入球到出球是由迎、引、抛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连贯、自然流畅、一气呵成的弧形引化过程。它改变了传统的硬性击球方法。要求首先顺着来球的方向、线路,主动伸拍迎球,使球从球拍的边框悄无声息地切纳入球拍。球入球拍后,以两脚为支撑双腿发力,力通过腰的分配组合,使身体和手臂以及手臂所持的球拍和拍内的球,以身体的横轴、纵轴和矢状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在旋转中使球在球拍中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再以这个离心力的惯性将球沿弧线的切线方向甩出球拍的过程。
太极柔力球与其它球类的比赛一样,都是非常激烈的,其球飞行速度和运动量不亚于网球、羽毛球等运动,而且这项运动落点非常准确、刁钻,球路变化无穷。我们仔细观察就会看出,它与其它持拍球类运动的技术完全不同,它不是将球推打出去,而是用身体带动球拍挥旋,产生惯性离心力将球抛甩出去的一种技术。
比较接近的运动方式有田径运动中的链球和铁饼。由于它的接抛球过程是划一个圆弧,是有一定时间的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目的地在划弧的不同阶段选择由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出球,真假虚实、声东击西,使对方难以判断,划弧所拥有的时间可以使动作不断随意创造,优美的弧线也使动作圆润流畅、潇洒、飘逸,使智慧和技巧以及美在运动比赛中唱上了主角,那种只用蛮力、狠拼猛打、不动脑筋的运动方式全无了用武之地。使东方民族处理问题全面周详、含蓄、婉转、坚韧不拔、灵巧、细腻的民族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使运动者和观赏者都得到一个创造美、欣赏美的享受,通过运动,使大家锻炼了身体,也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
以上是我学习柔力球的心得体会。
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1101班
柔力球运动 篇3
【关键词】小学校园;太极柔力球;运动;多元化推广
太极柔力球这一运动项目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已有将近20年的时间,其“弧形引化”的独特接球方法、借鉴了太极拳运动中“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拳理拳法,形成自身的“先引后发、引进合出、借力打力”的摹本运动思想、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吸引着人们,逐渐被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群体所接受和认同。尤其受到老年人的青睐。1994年,太极柔力球运动又通过了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指导小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共体育组的评定,认为该项运动“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建议在大中小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此项运动”。然而在现有情况下实施在中、小学生中推广此项运动是否合适,这正是需要我们进行研究的问题。
一、小学生对太极柔力球的了解和喜爱程度
以某市为例,据调查,学生对太极柔力球运动了解和了解一点的较多,分别占总数的42.9%和49.5%,而非常了解的仅占7.6%。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喜欢该项运动,占调查总数的49%,一般喜欢该项运动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41.4%,而非常喜欢和不喜欢的分别占总数的7%和2.6%。这说明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受小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学生对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学习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是多元的。学生从事太极柔力球运动的主要动机是个人兴趣和爱好,其次是通过太极柔力球的锻炼达到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占28.9%,这也符合当前体育课程改革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2.5%的学生是以人际交往的目的参加太极柔力球运动的,这也显现了太极柔力球的社会交往功能:从总体上讲,学生参与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动机是较为积极、理性化的。
二、太极柔力球运动的科研情况
在对太极柔力球教练员科研方面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教练员共发表科研论文或宣传报道7篇。其中最多的一人发表3篇。而几乎有90%的教练员没有发表过文章或报道。这充分说明太极柔力球教练员对太极柔力球科学研究的成果较少,尤其是理论研究重视不够,在学习和理解前沿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及实践先进技术、教学训练方法上存较大不足。太极柔力球教练员对待太极柔力球科学研究的态度问题噩待解决。
三、太极柔力球运动在全国小学中的开展现状
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共体育组及全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指导小组对太极柔力球的评定是:“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项目。它体现出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方式和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特征,是一项民族性、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经济性、优美性、活动方式多样性较强的运动,该项目很有发展前途。该运动便于在学校中开展,也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待条件成熟后,可列为一项学校体育比赛项目。”但是通过走访调查得知,目前全国展此项运动的小学寥寥无几。很多体育教师和学生从没听说或见过该项运动,有部分体育教师和学生见过中老年人从事该项目的锻炼,认为该项目是中老年人的锻炼项目;仅有个别体育教师了解并想学习该项运动,但由于自身工作及领导不够重视等原因没有学习的机会。另外有关部门对该项目不够重视,导致这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集健身性、竞技行、活动方式多样性等特点于一身的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没有在全国各中小学校中开展普及。
四、实施在小学生中推广太极柔力球运动所面临的问题
1.从运动特点来看,不符合小学生个性特点
“弧形引化”的动作改变球的运动路线,最后将球抛出的过程。这种接球的方法与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持拍球类运动硬性击球方式是完伞相反的,上述持拍球类运动的接球方法是迅速的、有力的、爆发性的,球与球拍的接触时间很短,练习者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灵敏性、协调性在运动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练习者很容易产生刺激、痛快、兴奋、成功等心理感受,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欢。而太极柔力球的接球方法是缓慢的、柔和的,要求球必须在球拍上停留一段时间,让练习者感到“太软”有力气却使不出,让人感到很不习惯,尤其是男生特别明显。这种接球方式不符合青少年热情、奔放、冲动的个性特点,影响了他们的练习积极性。
2.普及率低,缺乏群众基础,影响力远不如其他球类运动
太极柔力球自发明至今也只不过10多年的时间,历史远不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其他球类运动悠久,没有正规的、完善的、经常性的比赛制度,没有自己的单项组织,新闻媒体对它的报导也很少,其影响力远不如其他球类运动那样深入人心。全国除了湖北、辽宁、北京等地开展得较好,其他地方则鲜为人知。很多学校根本就不知道这个项目,更谈不上去开展它。
3.复杂的技术较难掌握,影响继续练习的积极性
由于太极柔力球对于学生来说完仝是一个新项目,以前从未接触过,更没有基础,学生必须从头开始学,而体育课的教学时数是有限的,学生只能学习最基本的接球方法,如正手接球,反手接球。一些技术复杂,动作优美的接球方法如头、肩后接球则没有时间学,学生只掌握1~2种接球方法,觉得单调乏味,影响继续练习的积极性。
五、建议
1.以继续教育、培训等形式在小学体育教师中推广
在推广初期,小学体育教师的力量不容忽视,他们掌握小学体育教学的经验,应通过以继续教育、培训等形式,使其学习太极柔力球的基本技能、技术、理论等内容,逐步掌握太极柔力球的教学、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要想教会学生,教师首先要会,师资培训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太极柔力球的技术简单,容易掌握,只要经过短期的培训和练习,相信广大基层的体育教师一定能承担起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推广与传播的重任。
2.分层次开展太极柔力球的活动和比赛,提高社会影响力
从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的千人太极柔力球表演的信息显示,很多的学校、学生、家长及新闻媒体等单位表示,此类形式的活动使更多的青少年认识到了太极柔力球运动所深含的民族统体育文化的魅力,不仅增长了青少年的反向思维能力,又能够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兴趣,达到锻炼身体和增强智力的目的。通过举办各层次的竞赛活动,扩大太极柔力球的社会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对太极柔力球从不了解到了解,熟悉他的起源、发展、锻炼方法和效果。
3.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科研促发展。
太极柔力球运动起步较晚,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深度不够,缺少权威、系统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建议各级学校及科研机构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多出成果,使其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徐爱梅.广东省柔力球运动多元化推广的途径[J].体育学刊.2014,14(2):47-48.
[2]张鑫.浅谈太极柔力球的教学方法及其进校园的意义[J].体育时空.2014,26(2):99-100.
[3]陈月波.太极柔力球运动在广西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2014,15(23):69-70.
[4]罗兆宇.浅谈多元化农业推广的组织的发展趋势[J].科学种养.2016,24(2):58-59.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健身价值 篇4
1.1、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
人类的神经系统是人体进行各种各样活动的枢纽, 它每时每刻都在调节和快速地支配着人体内的各个器官的活动。而人体中的每一个器官都要在神经与神经体液的共同协作与配合下支配着这整个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但是,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以及人民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要求, 使得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来自诸多方面的压力, 在这个多重压力的面前许多人的精神负担都在不断的加大, 严重影响着他们正常的生活与学习。为了缓解这些诸多的压力必须进行积极而又有效的治疗措施, 体育运动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之一。在这个方面, 太极柔力球运动能够起到非常重要而又明显的效果, 它对人的多向思维以及对中枢系统的训练能起到很意想不到的作用。在进行太极柔力球运动时根据柔力球这项体育运动的特点,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者的身体与思想都在进行着圆形与弧线之间的相互转化, 练习者利用手中的柔力球拍通过各种圆弧运动使拍中的球按照运动者的思想去不断地变化着方向与路线, 使之完美画弧, 并保持不能落地, 这就要求练习者要集中注意力, 不存杂念并且全神贯注把思想集中到自己的整个动作之中, 使人体的大脑完完全全地对人体的每一个器官和系统进行精密的指挥与协调, 从而不断提高自我身体的神经调节能力, 不断改善与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人体的大脑就会得到很好的休息, 从而对人体疲劳的消除产生积极的作用。在太极柔力球练习的过程中由于人体完全集中于球怕、画弧以及球之间, 使大脑完全排除了对外界其它因素的干扰, 并且在运动的过程中要求精神内守和心静体松, 使大脑得了抑制性的有效保护, 从而增强了人体的神经系统的整体机能。因此, 人们进行长期的太极柔力球体育运动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定会产生积极良好的作用。
1.2、有利于人体呼吸系统的改善
人体在不参加运动处于静止状态时, 由于人体所需要的氧气量不多, 因此人体肺部中的许多转运氧气的肺泡处于安静状态, 没有参加人体的呼吸作用, 有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原则既用进废退原则可以得出, 长期不参与呼吸作用的那部分肺泡的功能会逐渐的消退, 这对于人体的健康会产生积极严重的负面影响。研究得出人如果能够长期地进行太极柔力球运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肺活量, 对人体的呼吸机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人们在进行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时候, 要求练习者做到全身放松, 动作连续不断, 在此期间配合缓慢、均匀和比较深的呼吸, 从而能够充分地调用人体肺部的肺泡参与到呼吸之中, 大大地改善了肺部的换气与通气的功能, 对人体呼吸系统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3、对人体消化系统的影响
太极柔力球运动要求练习者“上虚下实中间灵”、“松腰活胯”, 运用身体的腰部来带动人体全身的运动, 这种以腰为轴的运动能够对人体中的内脏器官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 例如能够促进人体胃部的蠕动以及胃部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加对食物的消化, 增加了胃的消化能力。
1.4、对人体运动系统的影响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种要求人体的各个运动部位都要积极地去参加的体育运动形式, 练习者在运动的过程中要求练习者的腿部、腰部以及肩部都要协调统一地去完成动作, 这样就能够调动全身的各个关节和肌肉群参与到运动之中, 使他们得到不同程度地锻炼, 这样对人体的运动系统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其一、在从事太极柔力球运动的过程中, 以腰为轴带动全身, 身体的其他动作都要以腰腹的运动去完成, 比较缓和, 在运动的过程中各个肌肉群的爆发性收缩比较少, 但是这种运动形式能够很好地提高人体主要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缓和人体关节的老化速度。从这里可以看出, 如果能够长期坚持进行太极柔力球运动, 对于青少年来说可以起到培养身体小肌肉群的协调能力, 而对于老年人则可以有效地保护老年人的关节与肌肉韧带, 防止骨质疏松与肌肉萎缩。其二,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种画圆弧的顺势运动, 在练习的过程中人体的大小肌肉群都在不停地进行着协调运动, 例如各种的画弧、旋转等, 整个过程中对人体的各个肌肉群都能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 从而增强了肌肉的力量和完成各种动作的能力。
2、结论
人们在进行太极柔力球运动时不仅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 在练习的时候而且体会到其中的趣味性以及自身所具有的观赏性, 是一种新兴的带有民族特色的时尚体育运动项目, 长期坚持练习对人体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以及身体的协调性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白榕.太极柔力球教学与研究[M].山西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4.
[2]李恩荆.太极柔力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6) .
[3]柳振刚.太极柔力球运动在普通高等学校中的发展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 2005, (2) .
太极柔力球课有感 篇5
吴家燕
15346036
物理学专业
曾几何时,看到路边有人练习柔力球,我就很好奇,为什么任凭球拍怎么摆动,小小的球就像是粘在拍子上掉不下来。现在我终于有机会学习柔力球,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这项体育活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浓厚的兴趣,也频有感悟。
太极柔力球是应时而生的一项太极化的球类运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它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巧击蛮,以小胜大。它一改硬性击球的方式,而是从入球到出球由迎、引、抛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连贯、自然流畅、一气呵成的弧形引化过程。它要求练习者首先顺着来球的方向、线路,主动伸拍迎球,使球从球拍的边框悄无声息地纳入球拍。在运动中,每一次的收力、发力、接球、送球都是一次对心理的修炼,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享受到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境界和氛围及酣畅自如的肢体运动所带给的快乐。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它可以使颈、肩、腰、腿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圆形动作的变化比较复杂,随机多样,对身体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和发展、多向思维都具有良好的作用。正确的弧形动作要以肩为轴,肩、肘、腕保持一个弧形。因此整个上肢都不是紧张的,这更有助于静脉血的回流,保护了心脏的安全。它还是一种可以调节运动量的运动,初学者可以高接低拋,绕翻等从最简单的基本动作开始,和平过渡;娴熟者可以四处封杀,各展雄风。运动量完全可以由锻炼者自我掌握。学练太极柔力球,除了健身还可以作为表演的手段来参加比赛。
万事开头难。初学柔力球的过程很艰难,这和我的想象大相径庭。由于是零基础,练习中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从握拍、持拍、左右摆动、八字绕环等基础动作,再到绕翻、摆翻、背翻等难度动作,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我开始循序渐进的一个套路一个套路的学习。老师上课很认真也很平易近人,上课循序渐进,悉心指导我们,尽量亲身指导大家练习柔力球,要知道照顾这么多的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也是很不容易的。
最重要的是,大家在学习过程中都很开心。心情愉快了,每个人自然也能全身心投入。大家忘记了一切烦恼,每堂课紧随老师的课程进度练习着选定的项目。无论是在寒冬,还是在酷暑,大家都全身心投入,整整一堂课下来,每个同学都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尽管如此,脸上的笑意还是不减。
体育课不仅仅是让我们学习某几项体育技能,更基础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因此,必要的素质训练是不可少的,比如每堂课穿插的跑步、跳操等训练。既然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好,同学们对这些训练依然是全力以赴,认真练习。
总而言之,在柔力球课上我不仅学到了一项技能,也学会了遇到困难决不退缩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还交到了新的朋友,与他们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民族的世界的——太极柔力球 篇6
说到太极柔力球,很多人都会立刻回想起当年温家宝总理曾经在北京菖蒲河公园向来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详细介绍并示范过这项运动。当时温总理的娴熟动作和矫健身法都让默克尔钦佩不已,而他和蔼亲民的风格更是给国人和世界媒体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太极柔力球运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中外练习者也日益增多。所以,我们说,太极柔力球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现在,喜爱这项运动的不仅仅是社区里的老年人,就连大学校园里的学生,特别是女同学们也渐渐成为太极柔力球的“粉丝”。
太极柔力球创始于199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体育系的山西晋中卫校教师白榕副教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尝试把太极拳的一些动作与网球羽毛球的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太极式的球类运动——太极柔力球。1994年,太极柔力球运动通过了国家教委评审小组的评审和肯定。2000年被中国老年体协列为推广的新项目,分别在北京、山东、上海、天津等地举办了培训班和教练员、裁判员学习班。
从1991年到2011年,太极柔力球在我国发展了20年,从新生渐渐走向普及。现在公园里练习太极柔力球的朋友,无论是个人操练还是集体表演,仍然可以吸引不少过路人驻足观看,时不时地还能获得一阵阵掌声。
太极柔力球首先吸引人的是它印有太极图案的球拍。球拍类似于羽毛球比赛用的拍子,主要不同在于柔力球球拍的击球面不是网状结构而是薄布状。球与网球类似,由外层的皮、最里面的细沙组成。
太极柔力球,顾名思义,“太极”是这项运动的根本和生命,其将太极运动完整连贯、圆润柔和、自然流畅、连绵不断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柔、圆、退、整是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四大特点。迎——引——抛是太极柔力球运动的三大要素。
太极柔力球圆弧轻划,看似软弱无力、轻松自在,然力度拿捏、方位掌握均耗损巨大,一场球下来,轻则汗流浃背,重则腰酸腿软。所以技术性要求比较高,讲究柔缓、顺遂、刚柔相济、细腻悠长。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它可以使颈、肩、腰、腿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圆形动作的变化比较复杂,随机多样,对训练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和发展多向思维都具有良好的作用。正确的弧形动作要求以肩为轴,肩、肘、腕保持一个弧形,因此整个上肢都不是紧张的,这有助于静脉血的回流,保护了心脏的安全。
同时,太极柔力球又是一种运动量可以灵活调节的运动:体力差的可以以逸待劳,以不变应万变,体力好的可以左奔右突,前后变幻;初学者可以高接低抛,和平过度;娴熟者可以四处封杀,各展雄风。
除了健身和竞技外,太极柔力球还可以作为表演的手段:单人、双人及多人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出各种优美的表演。因此柔力球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锻炼者的需要。
这项运动的最大优点还在于它不受场地和气候的限制,室外锻炼,有点场地就行;门庭小径,楼道屋顶都可以,因地开展,空旷场地更佳,刮风下雨,室内床前也照样可以挥练自如。
在我国十天九有风,尤其是我国北方,风更大。太极柔力球球重为55g左右,挥拍时,拍框划弧不扇风,而且由于其特殊的运动形式,风对球拍和球的影响都不大,所以基本不受风力的影响。这很好地解决了在风天无法进行持拍运动的问题,所以也适合在大众中开展和学校体育课使用。太极柔力球器材价格低廉,不易损坏,一套器材能打好几年,而羽毛球一天就可能损坏数只,所以本器械更适合我国国情,更贴近广大群众的锻炼实际。
附 太极柔力球基本套路
第一节:左右绕翻
在身體的右侧和左侧完成的960°的绕翻,它有侧前三步移动接一个横跨步向后三步移动,接一个横跨步,一定要注意它的移动要轻起轻落,点起点落,重心要平稳,脚下要扎实,稳步。移动要跟进脚,随时向前迈出。
第二节:头上平线
在头上完成一个水平方向的环绕,要注意利用腰动身体画出一个圆,动作要完整。
第三节:正反绕翻
在我们体前完成一个顺时和逆时针的环绕和我们熟悉太极拳的云手非常相同,但要注意两个云手要连贯完整,协调自然,画出的圆要饱满圆润。
第四节:平侧旋转
利用我们身体的中轴和实中轴完成水平方向和侧向旋转运动,这个运动要注意控制你的旋转轴,身体要下沉,动作要平稳。
第五节:正反抛翻
在我们的体前完成顺时方向的抛接和逆时方向的抛接,抛接后有一个体前的绕环,抛接连贯完整,在环中绕、绕中翻,动作要自然流畅。
第六节:身后抛接
在我们的身后完成抛接动作,整个动作要完整连贯,上下相随,一气和成,一定不要有手腕和肘腕的发力动作。前两个人抛转体90°来完成身后抛接动作,后两个人抛转体180°,来完成抛接动作。
第七节:弓步绕翻
在我们的体前体侧完成的正绕翻和反绕翻,做这个动作要注意用力向下,上下相随,连绵不断,用力要完整有力。
第八节:八字绕环
柔力球运动 篇7
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是中国传统体育太极拳的延伸,是太极化的球类运动,具有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太极柔力球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又能够陶冶情操,是一项具有锻炼身体、娱乐活动、社会交际功能的综合性运动项目。太极柔力球运动为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不仅可以推动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又能够增加我国的体育人口,增强人民的体质,逐渐成为了我国颇具群众基础的健身运动项目之一。
1 太极柔力球运动解读
太极柔力球运动起源于我国民间,由山西晋中卫生学校副教授白榕老师依据在体育教学游戏中获得的灵感和思路创编而成。它是由运动者手持一种特制的拍子,该拍子是由一个拍柄和一个拍框组成,拍框内有一个能起缓冲作用、带风孔的橡胶软面,通过用弧形引化的方法将球抛来抛去。它可以单人独练、二人对抛、几个人互传或隔网竞技,以达到健身、娱乐、表演和竞技的一种运动项目。[1]
太极柔力球和太极拳同根同源,都具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它不但继承了太极拳的健身理念和思想,又融合西方的运动形式与方法,它既保留了太极思想和太极运动中所有的精华,同时又加入了现代竞技运动网球、羽毛球等项目的运动技术和规则的精髓,并使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运动方式。[2]
2 太极柔力球运动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优势
太极柔力球运动运动形式多样,趣味性强,不易产生疲劳,适合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阶层的人进行锻炼;运动强度可以随意调节,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对运动场地和人数要求不高,健身锻炼几乎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且器材价格便宜,又不容易损坏,符合人们的一般的体育消费水平,是一项既能愉悦身心,又能锻炼身体,融快乐于体育锻炼之中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它能使人的身理、心理、社会等需要得到同步满足。[3]太极柔力球的运动理念符合我国人民的健身文化观念,所以很容易开展和普及。
3 太极柔力球运动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
3.1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健身性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多方位的有氧运动[2]。它的动作轻松自然、柔和缓慢,运动起来刚柔相济,柔缓绵长、状态优美,可以使颈、肩、腰、腿均得到全面的发展。
首先,由于圆形动作的变化比较复杂,随机多样,每个动作的完成都要眼、脑、四肢协调配合,控制好球的路线,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做到心球合一,对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和发展多向思维都具有良好的作用。[4]
其次,化弧、翻身、转体、旋转等动作不仅可以锻炼肌肉,保护关节,使全身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还可以缓解肌肉萎缩和关节退化,缓解和治愈老年人常见的一些疾病。
再次,左右手各持一拍进行柔力球练习,对右脑功能的开发也有积极作用。
体育运动要求人们直接参与运动,并在运动中承受一定的生理负担,从而促进人体体能的发展和体质的增强。太极柔力球运动强调形、神兼顾,精、气、神相结合,是一种主动性的自我调整过程,具有特殊的健身功能。
3.2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娱乐与观赏性
太极柔力球运动可以分为单人、双人和集体套路,每一种套路都配有音乐。练习者在音乐的伴奏下可表现出很好的肢体表现力,动作轻松优美,能很好地表达练习者的心理和情感,使人的情感和个性得到解放,激发兴趣潜能。在太极柔力球对打套路中,具备了一定基本技术的练习者,可以根据练习中来球的具体情况和自己的意图,随机应变地做出各种各样的攻防动作,从而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效果。太极柔力球运动的练习方式和打法各不相同,不同的练习方式和打法均能达到不同的娱乐效果,可以单人配音进行练习和表演,自娱自乐,也可以双人或几人相互抛接,相互娱乐,还可以进行集体表演,娱人自娱。
太极柔力球的观赏性很强,无论是固定套路表演、自编套路表演,还是竞技性对打比赛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固定套路表演时练习者右手握拍,在悠扬的乐曲的伴奏下,进行挥拍迎球、纳球入拍,似弧形上下翻飞随球起舞,似太极刚柔并济,动作舒缓柔和,轻松自然、潇洒大方,有着很好的观赏性。
在自编套路表演比赛中,太极柔力球练习者可以将不同民族传统的武术、花样滑冰、舞蹈、杂技与现代艺术体操等项目与太极柔力球有机结合并融会贯通,使表演动作流畅自然,潇洒飘逸,形成了一种独具太极特色的人球和谐共舞的艺术表演形式。太极柔力球运动的练习过程,是一个追求美、创造美、实现美的过程,练习者在运动中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观赏者也能在观看过程中体会到太极柔力球的艺术美。
3.3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教育与科学性
太极柔力球运动套路的动作结构是科学和合理的。它遵循运动力学、运动心理学、人体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的原理,动作由易到难,运动量由小到大,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太极柔力球运动有着与普通体育一样的教育价值。另外,作为一项独特的、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它强调“反面运动”与“内外兼修”,因此它还蕴含着特别的教育意义,可以教育人们在这个纷扰复杂的社会中如何正确、和平地处理日常矛盾。进行太极柔力球运动,不仅能够教育和锻炼人们的动作技能、身体素质、意志力,它还能促进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加深人们对各民族文化更直观、深入的了解,激发起民族自强感和自豪感。
3.4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竞技性
太极柔力球的竞技性很强,它同其它隔网球类竞赛项目比赛一样,落点要非常准确、刁钻,球路变化多样,但它与其它持拍球类运动技术不同,它是用身体带动球拍的旋转,产生惯性离心力,从而将球抛甩出去的一种运动技术。太极柔力球的抛接球过程是划一个圆弧过程,练习者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一定时间进行有目的地选择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出球,加大对方的判断难度,划弧所拥有的时间可以让练习者动脑筋不断随意创造动作,充分运用智慧和技巧。它体现了与其他竞技性项目不一样的斗志斗勇过程,充分体现了东方民族处理问题的全面周详、婉转、含蓄、灵巧、坚韧不拔等民族特点。
4 推进太极柔力球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开展的对策
4.1 加强太极柔力球运动在学校的推广与传播
学校是推动体育运动发展的最佳场所,在大、中、小学开展太极柔力球运动不仅是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良好方法,也是促进太极柔力球运动发展的良好途径。让太极柔力球运动走进学校,在学生中加以推广,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健身活动中认识和了解太极柔力球运动所蕴含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又能够增长学生的反向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达到锻炼身体和增强智力的目的。
4.2 加强太极柔力球的师资培训
加强对各社区指导员和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太极柔力球的技术简单易学,对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短期的培训和练习,广大的基层体育教师一定能学会、学好,再由体育教师向学生们推广,承担起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推广与传播的重任。
为了提高他们的水平,首先应加强与与其他地区的社会指导员和教师加强联系,做到互通有无;其次可定期举行学习班、讨论会等进行技术和理论上的相互学习;再次,社区指导员和体育教师也要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地进行自我充电,吸取大家之长,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技战术水平。
由太极柔力球管理中心或体育部门的牵头,加强与体育科研单位、体育院校等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成立太极柔力球协会、论坛、俱乐部等,定期组织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形成完整的学术团队,探讨和完善太极柔力球相应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的设置,使其日益完善。
4.3 加强对太极柔力球运动重视,以活动促竞赛来推进太极柔力运动开展
国家制定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求社会、政府都应对全民体质的提高加强重视。太极柔力球的发展,首先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一个权威的组织管理机构,成立体育单项组织,进行统一的管理,其次要加强政府部门的重视,在政策上对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发展进行长期的、稳定的扶持,并进行一定的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充分整合与发挥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资源的综合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政策,来开展太极柔力球这一极富身心锻炼价值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以组织柔力球的活动和竞赛为主要形式来提高太极柔力球的技术。[5]太极柔力球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观赏性,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切身感受太极柔力球运动带来的乐趣。
5 结语
太极柔力球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项目优势,将会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又一个新的亮点。太极柔力球运动在我国的推广和普及,不仅能更好地丰富全民健身活动的内容,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增加我国体育人口数量,而且可以使中国传统体育得到继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体协太极柔力球推广组.太极柔力球教与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全远芳.太极柔力球的文化背景及价值体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陶意敏.太极柔力球运动及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4]石健东,梁风,陶意敏.浅谈普通高校开展太极柔力球运动的价值[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5):51-52.
柔力球运动 篇8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知情和自愿为原则,本文随机选取了忻州市忻府区31名42-59岁的长期参与太极柔力球运动的中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和研究太极柔力球对中年女性身体健康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法查阅《中国期刊网》有关研究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人体体质影响的文献资料,为本项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方法指导。
1.2.2 访谈法:
通过与太极柔力球运动爱好者面对面交谈从而获得所需信息。
1.2.3 数理统计法:
在计算机上通过SPSS10.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进一步分析与比较处理结果,按照研究需要对其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
1.2.4 测量法
1.2.4. 1 测试方法的确定
由于中年女性在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因此,在选择与确定实验测试方法时重要的标准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
1.2.4. 2 测试人员的培训
对于测试人员,严格培训和多次实际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在正式测试前,测试人员必须要对测试任务进行全面、准确、详尽的了解,还要对测试方法熟练掌握,这样才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测试并记录测量结果。
1.2.4. 3 质量控制
一项测试只能由同一个人来完成,中间不能换人,测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测试规则和要求,无论是测试前还是测试中都要对仪器进行反复的校正。
2 结果与分析
2.1 太极柔力球练习对中年女性身体形态的影响
太极柔力球练习,长期坚持可调节和改善脂肪代谢,防止脂肪堆积过多,有效地控制体重,并将人体BMI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内,从而为预防各种疾病提供便利。在练习2个月太极柔力球后,被测人员体重61.3±8.08 kg下降至57.1±6.90kg,且实验前与对实验后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
腰臀比(WHR)可以反映出对成年人的身体形态状况,就女性而言,腰臀比保持在0.67~0.80之间是比较理想的。按照美国运动医学会的观点,成年女性WHR超过0.82时,会更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此外,在不同部位的脂肪分布,也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胸、腹部脂肪过多的话,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与肥胖有关的疾病的几率就会增大。作为一项有氧运动,长期练习太极柔力球运动可以使堆积在腰部的脂肪明显减少,对于特殊时期的中年女性而言,这种健身方式的效果更佳。2个月太极柔力球练习后被测人员腰臀比由0.89±0.08下降至0.87±0.76,这主要是因为太极柔力球运动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腹部旋转,在大部分时间的有氧运动中,腹部脂肪会大量消耗,从而使体重得到控制。
注:★表示与实验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与实验前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下同。
2.2 太极柔力球练习对中年女性身体机能的影响
两个月太极柔力球练习后被测人员的收缩压由124.9±12.1 mmHg下降至121.3±10.57 mmHg,舒张压由74.7±7.50 mmHg下降至72.1±6.83 mmHg。说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太极柔力球锻炼后,血压逐渐降低并与正常水平逐渐接近,进而说明太极柔力球运动可以辅助治疗高血压。运动前后心率由原来的76.0±5.28次/min提升为73.8±4.54次/min。
在太极柔力球运动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抬头挺胸、转体等动作,这就要求人体要具有较好的呼吸系统,吸气时尽可能地扩展胸部,从而扩张更多的肺泡,长此以往,呼吸肌的力量就会得到加强,从而增大肺活量。两个月太极柔力球练习后被测人员的肺活量由1852.4±1229.8 ml上升至1879.9±399.9 ml。
2.3 太极柔力球练习对老年人身体素质的影响
在太极柔力球运动中,经常需要腰部的“8”字绕环、扭转、移动侧旋等旋转动作,可对腰部肌肉进行很好的锻炼,使腰部关节的灵活性提高。根据表3的数据,在练习太极柔力球2个月之后,被试者坐位体前屈成绩从原来的5.70±7.20 cm变为11.5±6.23 cm,实验前和实验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柔力球,髋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伸展性可以得到改善,增强老年人的关节柔韧性。
握力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年人的机体衰老变化程度,如果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话,随着年龄的增长,握力也会大幅下降。从表3的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2个月太极柔力球练习后,被试者实验前测得的握力平均值为22.4±3.7 kg,实验后平均值为27.7±2.56 kg,且实验前与对实验后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性(P<0.01),说明适度的太极柔力球锻炼可以减缓中年人衰老程度。
在表3中,实验对象的闭眼单脚站立测试成绩由6.14±3.50 s变为11.5±2.81 s,并且对比实验前与试验后数据,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性(P<0.05),这说明太极柔力球运动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年女性的平衡能力。
经常练习太极柔力求运动,对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提高也十分有利。根据表3中的实验数据,坚持太极柔力球锻炼2个月后,被试者实验前测得的反应时平均值为0.68±0.20s,实验后平均值为0.55±0.14s,且实验前与对实验后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说明适度的太极柔力球锻炼,人体反应速度和神经系统灵活性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能够有效地预防老年性痴呆。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通过各项指标的对比发现。参与太极柔力球运动后中年女性的健康体适能水平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和改善,对中年女性健康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健康的身体使中年女性更加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3.1.2人体的健康状况外在表现于身体形态及其各项指数中。太极柔力球运动可以有效地降低参与者的体重、BMI及腰臀比,对肥胖及各种与肥胖有关的疾病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3.1.3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可以通过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与血压等简易指标反映出来,太极柔力球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年女性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与血压。
3.1.4长期进行太极柔力球运动,人体的各项身体素质均有大幅提高,包括力量、协调、反应速度等。
3.2 建议
3.2.1 锻炼者在锻炼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太极柔力球运动需要人体上肢进行较多的活动,因此,在正式进行太极柔力球练习之前,必须要通过慢跑等形式使身体发热,并使上下肢肌肉得到充分的拉伸,关节充分活动开来,以便做好练习的准备。
3.2.2 科学合理的安排练习时间
通常而言,有氧运动最好能坚持30~60min。而太极柔力球运动者每次都会坚持相对稍长的时间,一般大约在1.5~2个小时。但是运动时间过长,身体很容疲劳,反而不利于增进人体健康。因此,每次锻炼时间最好能控制在1小时左右。
3.2.3 运动与营养补充相结合
对于中年女性而言,运动与营养补充二者不可偏废其一,只有这样,才能够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有效的预防。需要注意的是,对太极柔力球运动的运动量要进行合理安排,避免过度疲劳,同时还要对钙质及维生素进行适量补充,这样,才能确保骨质含量有很好的提高,可以很好地预防骨折。
3.2.4 加强技术指导、练习监控和自我评价
由于锻炼者对于监控负荷的认识不足,因此,进行太极柔力球锻炼时,在技术指导上要进一步加强,并最好在每次锻炼之后及次日早晨进行脉搏测量,以便对负荷大小作出正确的评价,确保科学健身。
摘要:为了使太极柔力球运动得到广泛的开展和推广,以忻州市忻府区31名42—59岁的长期参与太极柔力球运动的中年女性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其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中年女性疾病预防与辅助治疗方面有促进和改善作用。说明太极柔力球运动有其研究的价值和推广的意
关键词:柔力球运动,中年女性,体质健康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体育局群体处.国民体质测定培训教材,2004.
[2]李恩荆,曹东平等.太极柔力球与小球运动[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李恩荆.太极柔力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855-856.
[4]韩传来.太极柔力球运动对老年人睡眠质量及情绪的影响[F].福建体育科技,2008,27(2):21-30.
[5]杨丽娜,门卫东,刘鸿宇,等.3个月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中老年女性血脂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27(7):945-947.
柔力球运动 篇9
1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太极柔力球创始于1991年, 是毕业于山西大学体育系后来执教于山西晋中的教师白榕副教授,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尝试把太极拳中一些动作与网球、羽毛球技术相结合, 形成的一种太极式的球类运动, 1992年正式向社会推出此项目并最终将其定名为“太极柔力球”。太极柔力球运动于1994年通过了国家教委评审小组的评审和肯定, 1995年又通过了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体委教学改革指导小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评定, 2000年3月被中国老年体协列为推广的新项目, 特别是在1996年9月全国第3届工人运动会上其成功被纳入了正式比赛项目。经过7年的不断研究和完善, 太极柔力球运动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动项目体系, 并随着其不断发展该项目已迅速被传到了台湾、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2 太极柔力球的运动特点
太极拳是一种柔中寓刚、上下相随、以意导动的拳术。太极柔力球吸取了太极拳内在的精髓, 改变了传统硬性击球的方法, 采用以特制的球拍, 从入球到出球以主动迎球顺势引球, 是由迎、引、抛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连贯、自然、流畅、一气呵成的“弧形弓化”过程。它保留了太极拳富含哲理的思想文化内涵和有效的锻炼价值, 同时又弥补了太极拳活泼性、趣味性不足的缺憾, 它调动的是人的智慧和运动潜力, 展示了含蓄婉转、以柔克刚的巨大魅力。其运动原理是利用惯性离心力将球顺势抛出这样一种反常规运动方式, 使得“太极”活动得以球类化, 所以也有将它称之为器械化的太极拳。太极柔力球圆弧轻划, 看似软弱无力、轻松自在, 然而力度拿捏、方位掌握均需要消耗较大能量, 一场球下来轻则汗流浃背重则腰酸腿软。太极柔力球运动不受场地等自然条件的限制, 能够适应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练习者。少年儿童进行太极柔力球练习, 可以增强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青年朋友进行太极柔力球练习, 可以提高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思维活动朝着多方向散射式发展;中老年人进行太极柔力球练习, 可延缓衰老、对修身养性有着独特的作用和功效。
3 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促进中老年健康的价值
研讨
3.1 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中老年身体机能的良性影响
太极柔力球运动绝大多数动作是顺关节自然放松的圆弧运动, 无论做哪个动作都需要练习者心、脑、眼和四肢的协调配合, 这样可使中老年人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均衡性、灵活性得到加强, 对预防中老年中枢神经系统早衰和老年痴呆症有着积极作用。在太极柔力球练习中, 由于动作轻松自然、连绵不断, 呼吸匀细、深长, 经常进行太极柔力球运动对预防中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很有益处。此外太极柔力球练习中要求“上虚下实中间灵”、“松腰活胯”, 每一个动作都是由腰腹转动来带动全身完成的, 这样就对人体内脏器官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 促使胃蠕动能力增强和消化液的分泌, 从而加强了中老年人的消化能力。
3.2 太极柔力球运动能够激发中老年人美的意识
与其它传统性老年健身运动项目相比, 太极柔力球更注重韵律感和外在美, 通过太极柔力球运动能够有效激发人潜在美的意识, 达到健身美体的效果。对于中老年人而言, 该运动较其它运动项目舒缓柔和, 活动量和运动强度适宜, 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项充满韵律感的时尚休闲运动, 可使中老年练习者在自然流畅的太极柔力球运动中充分展现自我、发挥自己的运动潜力, 使其在轻松愉快的运动中品味美的感受。
3.3 太极柔力球运动可以有效改善中老年人的睡眠状况
老年人睡眠障碍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老年人由于器官结构、体格系统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老化和衰退、新陈代谢能力下降等变化, 往往造成入睡时间长、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差等一系列睡眠问题, 而且长期性的睡眠不足会引起心理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 从而给中老年人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 并严重影响着其日常的生活起居。太极柔力球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 是当前国际上唯一的一项不以直接“碰撞击打”为特征的体育运动项目, 十分符合中老年人的特征, 且与太极拳运动相比该项运动趣味性、娱乐性和竞技性强, 具有相当好的减负、减压、舒放身心的功能, 它可以使练习者在轻松的环境中尽情地伸展自己的肢体, 缓解精神紧张和神经系统疲劳, 使身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彻底放松, 从而有效的改善中老年人的睡眠状况。
3.4 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于预防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具有积极意义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 人体老年性骨质疏松是一个不可扭转的生理变化过程和必然趋势。已有相关研究表明, 太极柔力球运动对维持活体骨矿物质含量和延缓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出现有着积极作用, 通过太极柔力球运动可以减缓和逆转骨质疏松症, 也能缓解因年龄增长而丢失骨质的生理过程, 从而保持骨的正常状态。其机制主要是通过运动促进性激素分泌, 促进钙吸收、增加骨皮质血流量和促进骨的形成, 长期坚持太极柔力球运动, 可以有效预防中老年骨质疏松症。
3.5 太极柔力球运动可以促使中老年轻度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目前关于对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这一疗法只能改善症状, 但不能控制帕金森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随着药物使用时间的加长和药物用量的加大, 其治疗作用会减小, 副作用会增大。已有研究证明, 太极柔力球运动结合药物治疗可以加强中轻度帕金森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中老年人经常进行太极柔力球锻炼, 可以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能够更加准确迅速的对来自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从而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降低帕金森病患病率。
3.6 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中老年残疾人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太极柔力球运动在全身大小肌群协同参与下, 独特的顺关节运动方式能够有效减缓肌肉萎缩, 加大关节的活动度, 对于老年人关节僵直、小儿麻痹后遗症、偏瘫等症可以起到一定的康复性训练和“治疗”效果。肩周炎是中老年多发病和常见病, 主要是因缺乏活动肌肉粘连而引起的, 该病是一种无菌性炎症, 它给人们的正常行动和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和痛苦, 通过太极柔力球运动可以促使肩关节的活动度增强, 有效治疗肩周炎。
此外, 残疾人在安静放松的环境下进行太极柔力球锻炼, 还可有效改善情绪和心理状态, 降低焦虑和抑郁防止偏执和恐怖等心理问题。
摘要: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有鲜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新兴运动项目, 太极柔力球是把太极拳中一些动作与网球、羽毛球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太极式的球类运动。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 结合自身认识和实践, 对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促使中老年健康的价值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太极柔力球运动,中老年人,健康,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发景.太极柔力球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48, 9:2-93.
[2]周勇, 吴兰.太极柔力球锻炼配合药物治疗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的康复影响[J].福建体育科技, 2009, 28 (4) 1:5-17.
[3]郭雷祥, 刘晋元.太极柔力球中老年爱好者身体机能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07, 4 (2) 3:3-35.
[4]朱琼华, 等.太极柔力球训练对残疾人康复的前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6:203.
柔力球运动 篇10
太极柔力球属于太极运动的一种, 创始于1991年, 是将太极拳的一些动作与网球、羽毛球技术相结合而成的一种运动。在练习者在锻炼过程中, 既能领会到太极运动陶冶情操、端正心态的功能和刚柔并济、行云流水、连绵不断的特点, 又能通过较强的运动量强身健体。长春市太极柔力球运动起步较晚, 但发展速度较快, 在一些社区和公园的空地上, 经常能见到独自练习和对抗性练习的人群, 技术水平亦较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长春市太极柔力球运动者为研究对象, 主要为社区居民。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问卷调查法
1.2.3 数理统计法
2、结果与分析
2.1 太极柔力球在社区中的现状
长春市社区太极柔力球运动开展情况的调查结果所示, 有65.3%的市民所在社区经常组织太极柔力球运动, 这些运动大都以组织比赛的形式出现, 有的社区居民还自发组建了太极柔力球爱好者社团;另有34.7%的居民其所在社区未设置任何太极柔力球运动, 居民如果喜欢太极柔力球, 只能依托太极柔力球爱好者社团或单独进行学习和锻炼, 不利于社区在太极柔力球运动中进一步提高。这一调查结果表明, 太极柔力球运动在长春市社区的开设情况不容乐观, 仍需要进一步宣传和推广。
2.2 锻炼者的年龄和性别结构
太极柔力球比较适合中老年人群练习, 这并不是说太极柔力球不适合年轻人, 而是因为太极柔力球的技术和动作比较柔和, 相比较一些动作强度大的高难度动作, 更适合老年人掌握和练习, 而且, 太极柔力球被审定为一项体育项目, 也是通过老年人协会认证的。鉴于以上原因, 笔者特别对太极柔力球练习人群的年龄和性别结构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 年龄处在25-35岁之间的占16.7%, 处在35-45岁之间的占21.4%, 处在45-55岁的占45.2%, 55岁以上的占16.7%;练习者大多是女性, 这可能与女性的身体柔韧度比较高有关。
2.3 锻炼者对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喜欢程度
社区锻炼者对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喜欢程度结果显示, 选择“非常喜欢”的有245人, 占有效调查问卷的54.6%, 选择“喜欢”的有165人, 占36.7%, 选择“一般”的39人, 占8.7%。这一调查结果表明, 长春市社区太极柔力球练习者大都是出于兴趣参与锻炼的, 这样就能保证比较好的练习效果和比较稳定的练习人群。但也有少部分人表示对太极柔力球运动感觉一般, 没有太大兴趣, 他们大都是因为自己的爱人或朋友喜欢太极柔力球, 自己为了陪他们练习才加入到练习队伍中的。这部分人的练习效果都不是很好, 练习时间也不能保证, 一般是自己的爱人或朋友需要陪练时, 他们才参与到练习中。
2.4 中老年人练习太极柔力球的目的
从分析结果显示, 中老年人群对练习太极柔力球的目的的选择及所占比例依次为:增进健康 (83.9%) 、休闲娱乐 (58.4%) 、调节精神 (41.2%) 、预防疾病 (35.9%) 、保持体形 (23.2%) 、人际交往 (15.6%) 。可见, 太极柔力球运动有助于增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功能被普遍认识。实质上, 对于像太极柔力球这样的非个人运动, 需要与他人共同对练, 促使人们在锻炼过程中相互交流, 增进彼此的感情,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2.5 中老年人太极柔力球的内容选择
对长春市中老年人群太极柔力球主要练习内容的调查结果所示, 选择“规定套路”的有226人, 占有效调查问卷的81.3%, 这是因为, 规定套路的动作比较简单, 技术难度不大, 比较容易学习和掌握, 更容易为初学者练习;选择“竞技对抗”的有96人, 占有效调查问卷的34.5%, 所谓竞技对抗, 是指在两个较为熟练的太极柔力球练习者之间展开的比赛形式, 选择这一锻炼内容的练习者一般拥有比较高的太极柔力球技术技巧且思维敏捷, 动作灵活, 年龄一般集中在45-55岁之间;选择“自选套路”的有25人, 占有效调查问卷的9.1%, 自选套路是在熟练掌握规定套路的基础上, 创建的一套符合自身特点并能发挥自身长处的太极柔力球运动套路, 自选套路一般动作丰富且有背景音乐相伴, 能最大限度地展现练习者的技术水平, 愉悦练习者身心, 增强其自身荣誉感和自豪感, 但是由于自选套路的难度较大, 所以大部分人仍然选择以规定套路为自己的练习内容。
2.6 中青年人的练习目的与内容选择
长春市社区中青年人对太极柔力球的喜欢内容和练习内容的调查结果所示。中青年群体对太极柔力球内容的喜欢程度依次为:竞技对抗 (42.7%) 、套路表演 (21.8%) 、自选套路 (18.8%) ;而学习内容却依次为:套路表演 (67.7%) 、自选套路 (16.9%) 、竞技对抗 (15.3%) 。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太极柔力球在长春市社区中老年人群中较受欢迎, 发展空间较大;
在中老年练习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大部分中老年练习者出于自身的兴趣进行太极柔力球的练习, 练习内容多为规定套路;练习者的练习目的主要是增进身体健康, 而太极柔力球的其他价值则未被中老年练习者所重视。
3.1.2 太极柔力球在长春市社区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有相
当一部分中青年人学习的太极柔力球内容与其所喜欢的内容背道而驰, 大大降低了中青年人练习的积极性和锻炼效果。
参考文献
[1]、衡思泉.西藏高校开展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可行性分析[J].新西部 (下旬.理论版) , 2011, (03) :60~61
柔力球运动 篇11
摘要 在高校太极柔力球教学中,学生对太极柔力球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影响着学生对太极柔力球运动本质及规律的认识和提高。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太极柔力球意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太极柔力球 意识 高校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进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时间较短。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教学前均未接触此项目,所以,受传统运动思维意识的影响,学生在运用技战术时,习惯性地出现击打球、“迎、引、抛”球时发力时机掌握不恰当、技战术动作运用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们对太极柔力球运动项目规律认识不够,或者说太极柔力球的意识太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太极柔力球的意识,对提高学生的太极柔力球运动水平有着积极长远的影响。
一、太极柔力球意识的重要性
体育意识,从心理学角度看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体育运动总的认识和看法。而太极柔力球的意识,它包括学生对太极柔力球运动特点、原理等方面的感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身的观察、感知、记忆、想象、思考判断等认识和行为体现出来。如:学生进行太极柔力球接抛球练习时,面对迎面抛来的球,根据太极柔力球运动的特点,就应该是完成“迎、引、抛”的技术动作,而不是传统的挥拍击打动作,这种“击打方式”的选择就是太極柔力球意识的一种表现。
太极柔力球学生在练习和教学比赛中的各种活动都是在意识和技术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比赛中,学生凭借自身所具备的太极柔力球意识,支配和运用技战术与身体素质同对手进行对抗。在教学中,为了减少传统运动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太极柔力球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意识的培养不仅要重视,而且要尽早。因为意识形成越早,受到的影响就越少;意识越好,观察、分析总结教学内容的能力就越好,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的效率就相应的提高了。
二、目前高校学生太极柔力球意识的现状。
通过对本校2010级太极柔力球选项课提高班学生技术情况的分析,发现学生在太极柔力球意识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一)在套路练习中,“画圆”的意识不强。太极柔力球的套路技术动作中,挥拍的轨迹基本是由“圆弧”组成各个方位的圆。多数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受掉球、身体协调性和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出现“扁圆,折线、旋转停滞”等不合理的技术动作,导致技术动作不正确。
(二)太极柔力球的特点是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特别在竞技对抗中,“退”的意识尤为重要。而学生在练习中经常显的比较急躁,在攻防转换中常常急于出球,退的不及时,缓冲不充分,导致技术动作变形。
(三)在竞技对抗中,强攻意识不强。太极柔力球运动在竞技对抗中,不仅要斗智,而且也有快速和强力的一面(高级技术及腾空高级技术均可进行强攻)。在对抗中,出现了能够强力进攻的时机时,学生通常不会采用此种强攻技术,这就削弱了太极柔力球竞技对抗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
(四)在竞技对抗练习中观察预测赛场上形势的意识不强,技战术意识薄弱或运用不合理。在教学中,学生被动回球的现象较多,回球均较随意或只回球至对方网前,在练习中,战术运用的痕迹不明显。
三、建议与结论
根据学生技战术的掌握情况,影响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或技术掌握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太极柔力球运动意识水平低的缘故。如何改进提高教学手段与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太极柔力球运动意识,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与方法进行改善。
(一)加强对学生太极柔力球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在辅助练习和讲解中,进行“太极”理念和意识的培养。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培养太极柔力球意识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教学中要注意手段和方法的运用,避免灌入式讲授。
(二)加强教学比赛和高水平竞技比赛视频的观摩及讲解,强化学生对太极柔力球技战术知识、竞赛规则、运动原理和规律的理解。特别是高水平视频的观摩,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三)在意识的培养方面,要注意使用螺旋式强化的原则,避免单一的重复。例如:在完成“调前攻后”战术的学习后,可以分别在下次课的教学比赛中运用,在第三次课后的观摩课中运用、在第五次的教学比赛中运用,这种跳跃式的重复强化的过程,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意识。
(四)意识的培养,教师只能引导,主要还是靠学生自身的领悟。在教学中,教师应分别从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等方面进行培养,即要培养学生的进行观察的习惯和对教师示范的技战术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的习惯。例如:在进行“背后接抛球”技术的讲授前,可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这个动作适合什么位置的接球?这个动作的关键技术在哪里?接抛球的过程中,拍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效果会更好。然后针对回答较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加分以示激励。
(五)要善于进行总结。及时总结练习和比赛中出现的原因。在这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不厌其烦,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提示和总结。
总之,在教学训练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问题能力,要加强学生对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技战术要领、力学原理及规律的理解,在训练中不能单一重复练习,将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才有可能真正提高高校太极柔力球学生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郭剑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5.
柔力球运动 篇12
1哈尔滨市中老年群体柔力球运动的开展现状分析
1 . 1锻炼者的年龄结构
如图1所示,柔力球运动在中老年人中的年龄分布呈“∧”型分布,产生原因可能是:中老年人在55~65岁期间的由于退休在家,收入比较稳定,生活负担和家庭较少,有较多的自由时间,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比较重视,并且他们有较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而45~55岁的锻炼者不多,这是因为这些人还在工作,正处于事业高峰期,工作繁忙,家庭负担重,65岁以上的老年人人数较少,是因为他们身体的各项机能退化,身体已经不能进行这种强度的体育锻炼。因此,处于55~65岁的锻炼人数要明显高于这两个年龄段的锻炼人数。
1 . 2锻炼者参加锻炼的目的和效果
动机是驱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原因,而目的则是人们通过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动机和目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即目的也常常具有动机的功能。如图2: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哈尔滨市中老年人从事柔力球运动的目的和动机呈现出多元化,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人们还注重娱乐休闲功能以及社会交际交往的功能。
进行柔力球一段时间锻炼后,许多中老年人感觉柔力球的作用发生了变化,见图3,因为柔力球运动是一项全身各器官、各部位都参与的有氧运动,使身体各方面机能都获得很好的提升,所以中老年人认为参与此项体育活动的主要功能是强身健体,其次能够起到防治病病的功能,再次是愉悦身心、调节精神。
1 . 3对柔力球运动的喜爱程度
哈尔滨市开展柔力球运动以来,深受广大中老年人的喜爱,通过图4,我们可以得知:中老年人锻炼者中非常喜欢达到56%,认为喜欢的锻炼者占35.7%,只有8.3%表示一般喜欢的。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老年人群对柔力球运动的深受喜爱程度。
中老年人选择柔力球作为自己的晚年体育锻炼项目的主要原因是人到了中老年,他们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退化,运动能力降低,血液与呼吸系统运行减慢,身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这些状况都容易导致极易患各种疾病,而柔力球运动就是一项要求全身各部位、各器官、各系统都要参与的有氧运动。该项运动在运动时不仅需有全身主要肌肉群参加,还要求各关节、器官等部分的小肌肉群一起运动,既增强了关节的稳定性和肌肉力量,防止了肌肉的持续衰退和骨骼及关节功能的下降。
1 . 4选择的锻炼内容
规定套路比赛、自选套路(休闲娱乐)比赛和竞技对抗比赛是柔力球运动的主要内容。从图5中可以看出,哈尔滨市参与柔力球运动的中老年人大多数人都选择规定套路练习,占总人数的87.9%。剩下的竞技对抗仅占2.5%,自选套路占9.6%。规定套路除了具有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功能外,还具有动作简单、幅度较小、强度较低,容易学习的特点,当前大多数锻炼者参与锻炼的时间不长,柔力球的基本技术掌握还不扎实,动作还不稳定,进行自选套路练习时还经常出错,有的甚至还无法完成整套动作的演练,所以根本就不能进行竞技对抗练习。
1 . 5锻炼时间和频度
通过表1可以看出,选择在早晨参与柔力球锻炼的中老年人有70.3%,上午进行锻炼的中老年人有25%。只有5.7%的中老年人选择在下午和晚上参与柔力球练习。常言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早晨是人们参与能够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体育锻炼的重要时刻。而且早锻炼(晨练)是我国的传统习惯。中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大多数是早睡早起,由于早晨空气清新。此时进行锻炼既可以健身,又可以通过吸入新鲜空气,促进体内气体交换和新陈代谢,为机体吸收更多的氧气,补充更多的营养。
锻炼频度是指每周锻炼次数,在本次调查中,天天坚持参与柔力球运动的中老年人人数是最多的,这可能是因为中老年人相比其他年龄的人空闲时间较多,收入较稳定,同时,受到全民健身浪潮的影响,对健康的要求及意识较强,中老年人一般都参与一项或几项自己喜欢又符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项目锻炼。
根据表2所示:从每次参与柔力球锻炼的时间看,每次锻炼1 h左右占44.4%,其次是1~2 h的,占27.9%,再次是30 min左右的,占23.7%,2 h以上的人数最少,占4%。因为柔力球运动节奏缓慢,动作自然、轻柔,不容易疲劳,让人在锻炼身体时自然而然的愉悦了身心、增进了健康。持之以恒的活动出汗但不气喘,所以中老年人练习者锻炼时间选择1 h左右人数是最多的。
1 . 6接受指导帮助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中老年人柔力球锻炼者都希望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每周都能接受指导帮助的占75.4%,其他依次是两周一次占12.1%,一月一次占9.6%,得到指导帮助最少的是半年一次占2.9%(见图6)。
得到柔力球专业人员的指导帮助对中老年人了解、掌握柔力球运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中老年人更快、更好的巩固、提高动作。根据调查得知,希望增加指导帮助次数的锻炼者有92.2%,仅有7.8%的锻炼者持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应该对中老年柔力球锻炼者增加指导帮助次数,这样更有利于技术的掌握,更有利于柔力球运动的普及、推广。
2结论与建议
虽然柔力球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但是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广大中老年人,使他们积极的投身到这项运动中来。哈尔滨市参与柔力球运动的中老年人群以55~65岁期间为主,由于中老年人群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锻炼时间长度多为1 h左右,锻炼的时间多是在清晨,锻炼的内容主要是规定套路练习,而由于柔力球专业指导人员的不足,使中老年人锻炼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导致影响了练习者的积极性,阻碍了柔力球运动在哈尔滨市的普及、推广。
柔力球运动在哈尔滨市目前发展前景较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应加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及新闻传媒的支持力度,增加专业指导者的数量,规范练习的场地,制定系统、科学的规章制度,并通过多组织比赛增加彼此交流学习的机会。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柔力球运动在哈尔滨市中老年人中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对与锻炼者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喜爱程度、锻炼的目的等方面的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相关部门全面了解柔力球在哈尔滨市中老年人中的开展现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更好地推广和普及该项运动,提供第一手资料和科学的参考依据。
【柔力球运动】推荐阅读:
太极柔力球10-09
柔力球体会06-02
高校太极柔力球06-22
柔力球教学研究论文10-02
弹弹弹力球作文07-17
短道速滑运动员李坚柔光荣事迹06-09
运动 运动作文07-19
有氧运动≠氧气运动09-23
致接力运动员运动06-13
健康运动论文运动与健康论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