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的对比度(精选8篇)
局部的对比度 篇1
局部放电是指在电场作用下,绝缘中的部分区域发生放电短路的现象,是导致充油电气设备固体绝缘破坏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绝缘击穿的重要前期征兆。依据不同的工作部位及电场分布情况,油纸绝缘设备中的局部放电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最严重的情况是在极短时间内,局部放电迅速发展为击穿,例如突发出口短路导致绕组变形所引起的匝间短路故障,这是目前任何诊断技术都无法应对的。而对于变压器主绝缘中的局部放电,例如油纸绝缘中的纸版表面及内部的树枝状放电,绝缘内部空腔或气泡中的局部放电,悬浮电位导体的油中放电等,在正常工作电压作用下通常会有一个相对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如果能通过局部放电检测,就可及时发现放电缺陷,从而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目前,实际得以应用的局部放电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脉冲电流(PD)检测技术、超声波(AE)检测技术以及超高频(UHF)检测技术等。
1 脉冲电流(PD)检测技术
脉冲电流法是研究最早、应用最广泛、唯一具有国际标准(IEC270)的局部放电定量检测方法。它是将被测设备等效一个电容,当其内部发生局部放电时,将在检测回路中形成脉冲电流信号,如图1所示。通过检测阻抗Zm检测这个脉冲电流并通过标准方波脉冲进行定量校正,即可得到局部放电量大小。该方法的测量频率通常低于1 MHz(最高也不会为10 MHz),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但易受外部电磁干扰影响。该方法主要用于试验室环境,或现场离线试验。由于局部放电信号极其微弱(微安级电流),而被监测设备运行现场的各类干扰又非常强烈,故如何抑制和识别外部干扰,是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技术难点。尤其是应用于在线监测时,即便采用了窄带选频测量技术、脉冲极性鉴别技术和开设相位窗口,也难以获得有效的干扰抑制能力。
2 超声波(AE)检测技术
超声波检测法是利用超声换能器,将被测设备内部局部放电产生的超声波信号转换为电气信号。对于变压器而言,由于设备内部绝缘结构较为复杂,各种声介质对声波的衰减及对声速的影响也不同,因此该技术通常仅可用于定性地判断是否存在局部放电,并结合电脉冲信号或直接利用超声信号对放电源进行定位,无法进行定量检测。由于变压器的结构较为复杂且尺寸较大,声波信号在向外壳传播过程中,会明显受到铁心、夹件、线圈、绝缘纸板等固体绝缘材料的阻挡和衰减,实际所能达到的检测灵敏度将大打折扣。如果传感器接近放电缺陷,或者传播途径中无固体材料的阻挡,则通常可达到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例如绕组围屏及相间隔板的放电、分接开关接触不良的放电、绕组出线及引线绝缘的放电、最外层绕组表面的放电、磁屏蔽及静电屏蔽的悬浮放电等。但在测量点远离缺陷的情况下,或者对发生在固体结构深处的局部放电,因声波信号在传播时要受到严密的阻隔和衰减,通常难以在油箱表面接收到有效的信号,当然更无法进行定位。
因此,该技术若用于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检测,则需安装数量较多的传感器,且传感器与油箱之间的界面耦合处理也较为复杂,通常难以获得必要的检测灵敏度。
3 超高频(UHF)检测技术
超高频检测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也是目前最有希望在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最早应用于GIS设备的局部放电检测,近年来逐步推广应用于变压器、发电机、电缆等。变压器中每一次局部放电都发生正负电荷中和,伴随有一个陡的电流脉冲,并向周围辐射电磁波。试验结果表明:局部放电所产生电磁波的频谱特性与放电源的几何形状及放电间隙的绝缘强度有关。当放电间隙比较小时,放电过程的时间比较短,电流脉冲的陡度比较大,能辐射出较高频率的电磁波;而放电间隙的绝缘强度比较高时,击穿过程也会较快,此时电流脉冲的陡度也较大,辐射高频电磁波的能力也会较强。例如:空气中电晕放电所产生的脉冲电流具有比较低的陡度,仅能产生100 MHz以下频率的电磁波,超过300 MHz的频率分量很少,相比之下,变压器油中局部放电所产生的脉冲电流,通常具有纳秒级的脉冲陡度,脉冲持续时间介于1 ns~100 ns之间,可产生频率在1 GHz以上的电磁波。传统的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由于测量频率较低,测量频带与周围环境的强干扰源的频带重叠,因而易受外界干扰的影响,既不能避开干扰测量,也不容易区分放电与干扰。而超高频检测技术,则是在UHF频段(300 MHz~3 000 MHz)内接收局部放电所产生的高频电磁脉冲信号,如图2所示。由于电力系统中的干扰信号(包括空气中电晕放电)频率分量通常低于300 MHz,因而在UHF频段进行局部放电检测,可以避开绝大多数的干扰脉冲信号,而对于分布在UHF检测频段内的固定频率干扰(如手机通讯、电视信号等),则可通过选频滤波方式来避开这些干扰频段,从而达到局部放电信号的在线检测的目的。
采用UHF法检测变压器局部放电信号的灵敏度,目前已得到普遍证实。例如,英国DMS通过变压器检修孔预先安装的UHF传感器(如图3所示),利用UHF宽带检测技术(500 MHz~1 500 MHz),可检测到20PC的局部放电信号。而荷兰KEMA则通过变压器事故放油阀安装的UHF传感器(如图4所示),利用抗干扰更好的UHF窄带检测技术(40 MHz或80 MHz带宽),同样可检测到50PC的局部放电信号。
4 结语
目前在现场实际得以应用的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中,脉冲电流法更适合于试验室环境或现场离线试验,运用于在线监测效果不佳;超声波检测法仅能用于定性检测,而且也很难做到对变压器内部局放的定位;超高频检测法更加适合于变压器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
摘要:对目前常用的脉冲电流、超声波、超高频三种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在变压器设备上的应用效果,提出了对于变压器各种局部放电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局部模特的局部保养秘密 篇2
脚模:日常与高跟鞋“绝缘”
刘瑶:脚模,身高165cm,
很小的时候,刘瑶的一双脚就经常得到别人的夸奖,尤其到了夏天,一双白皙无瑕的脚穿着凉鞋走在街上,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她的5个脚趾一条斜线顺溜排开,甲床四四方方,每个脚趾头都非常灵活,还能用脚趾头弹奏钢琴。
大一的暑假,刘瑶报了一个模特培训班,想通过这样的艺术学习提高自己的气质,为日后就业增加点竞争力。穿着露脚趾凉鞋的她,被老师叫住,叮嘱她要保护好自己的脚,不要再穿凉鞋了。学习结束,老师再次找到刘瑶,建议她做脚模特,肯定比做平面模特更有发展。刘瑶从此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相比于自己的个头,刘瑶有一双35码的精致小脚,更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和广告商的要求。最开始做脚模的时候,她只是穿上鞋呆板地按照导演的要求去做。随着拍摄经验的丰富,她也懂得“用脚说话”、“用脚来传递品牌概念”。但是为了做一名脚模,刘瑶也付出了很多牺牲,因为怕晒到脚,她上街只能穿平底的球鞋,而鞋橱里那些漂亮的凉鞋,也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拿出来,在屋里穿着自我欣赏一下了。
《优雅》:什么样的标准可以当上脚模?
刘瑶:脚模主要通过脚心、脚面、脚侧、脚后跟、脚趾甲、脚的各种角度包括小腿、大腿等来表现产品。做脚模的基本条件是:脚形优雅,脚趾纤长,无疤痕、无厚茧、无灰指甲、无褪皮、皮肤光洁,年龄在16—55岁之间。除脚的要求之外,模特的身材外形也要比较好。
《优雅》:平时你怎样保养双脚?
刘瑶:一般情况下我们尽量避免穿高跟鞋和需要露脚的鞋,所以我只在拍摄的时候才穿,平时都穿运动鞋和布鞋。另外,平时还要做好足部的清洁和护理,给脚和小腿做按摩和营养膜,用我们老师的话说就是,“如何对待你的脸就要如何对待你的脚。”
手模:要营养,不怕高卡路里
郑雅文:手模,身高165cm,参与拍摄过的品牌:范思哲、施华洛世奇、LG手机、欧莱雅、索芙特、周大福、两面针等
郑雅文的手可以用“浑然天成”来形容,入行不过3年,但已经接拍过很多大品牌的平面和电视广告。
其实,郑雅文的双手很早便被关注了,亲友们都说她的手很漂亮,特别是妈妈的同事。郑妈妈一直觉得女儿的双手很有潜力,让女儿从小就学习钢琴。着迷于杨丽萍孔雀舞的她,还经常拿表演录像给女儿看。这让雅文知道了,手其实具有别样的艺术魅力和表情。几年前媒体刚刚对“手模特”这一新兴职业有所报道的时候,郑妈妈就把女儿送到了国内最权威的手模培训参加机构。
经过培训,郑雅文真正开始明白:“以前我就是仗着自己的手天生漂亮骨感,最多每个月花二三十块钱买罐儿护手霜;现在不同了,除了按照行业规定时刻戴着手套,还必须每天做手蜡、购买高级护甲油和护甲床的相关用品,给指甲上光等等,每月花费大约在千元左右。吃也得很讲究,我天生很瘦,所以对营养的重视大过对热量的顾虑,几乎每顿都离不开猪蹄和红烧肉。”
虽然大众对手模行业早已不陌生,但在国内依然属于初级阶段,所以公司对手模的挑选尤其苛刻,签约率非常低,力求少而精。而音乐学院背景对郑雅文的手模生涯帮助非常大。出于对音乐的敏感,她会特别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对音乐的表现力上,“虽然镜头对着的不是你的脸而是你的手,但你还是要有捕捉镜头的能力。我还会下功夫在手部的耐力上,因为一般平面广告都需要你长时间不动摆造型,手部如果耐力不足,就会僵硬抽筋。”
《优雅》:什么样的标准可以当上手模?
郑雅文:手模特主要通过手指、手腕等来表现产品,对手的要求是手指偏长且又直,手掌不能太宽且不能有明显的疤痕,手部骨节不能太大,汗毛不太明显,手部线条要优美,年龄在12—45周岁之间,具备一定的接受能力和创造力。
《优雅》:你平时怎样保养自己的双手?
郑雅文:平时除了做好手的养护和清洁、还要做好隔离和防晒。做家务的时候要带手套;操作电脑的时候,为了不使关节起茧,需要用有护手垫的鼠标垫;定期使用去角质、美白、补水等高级美容品护理双手,定期到专门的手部护理店给手“打手蜡”。
腿模:爬爬楼梯,蹲蹲马步
刘霜:腿模,身高160cm,参与拍摄过的品牌:诗碧脱毛膏等
虽然刘霜身材不高,但却拥有一双让很多“高海拔”模特都羡慕不已的美腿。在做腿模之前,刘霜主要做平面模特,她很喜欢小S,也知道小S的那双性感美腿给她的事业加分不少。就在刘霜一门心思想继续在平面模特方面有所发展的时候,另一个机会悄悄降临。她的经纪公司接拍了一个商业广告,但广告主觉得公司提供的腿模个子太高,希望由与现实消费者个头差不多的模特来担纲。于是刘霜主动请缨,她的出场让客户眼前一亮,那双腿细白光洁,线条优美,而她虽然个子不高,但身材比例非常好,正是传说的“九头身”,于是这次合作非常圆满。“胖不露肉、瘦不露骨”,是业界对她那双腿的评价。
很多女性觉得自己的腿部不够好看,太粗。刘霜说,要拥有一双美腿,除了先天条件外,还要经常去健身、游泳,保持一定比例的肌肉,但不能太粗壮。为了护腿,她每天都要坚持爬楼梯、蹲马步,同时还要小心按摩并涂上乳液。每日早、中、晚做一次皮肤基础护理,每周做一次皮肤周护理;夏日里注意防晒,多吃水果……出门时总是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即使到了三伏天也决不敢穿短裙和短裤。
《优雅》:什么样的标准可以当上腿模?
刘霜:做一名腿模,要求腿部线条优美、粗细均匀、皮肤细腻、光洁、无明显疤;站立中线挺直、小腿结实、大腿润秀;臀部没有赘肉、结实圆美;气质超群、神态、表情、姿势、言谈举止优雅得体,能够演绎各种视觉效果。
美唇需要和奶多食物“为敌”
杨露溪,唇模,身高178cm
唇模在国内是一个新兴的职业。而在欧美,一个好的唇模是很受人崇拜的,连上街都得带着口罩。不管你多高多矮,多胖多瘦,只要你有玫瑰花瓣般丰润而娇艳的一双嘴唇,就可能成为一名唇模。而杨露溪的唇型,被认为兼具婴儿和熟女的特色,又融合了宋惠乔的甜美与舒淇的性感。
不过,动人的双唇也是要靠后天训练的,就像口技演员一样。训练方法严酷得几乎不近人情::每天对着镜子念26个英语字母。最初的一周只是反复地念;从第二周开始,一个字母念出口后的唇形要停留一个小时;第三周起,一个唇形要站在镜子前坚持半个工作日。一天下来,唇部的肌肉酸痛得睡不着觉,只好用湿毛巾热敷。
唇模的嘴唇决不允许有半点瑕疵。因此,杨露溪不得不对她的双唇进行全方位的护理。风雨天气和太阳顶足时都不能出门,早晚各用温热的毛巾敷唇20分钟,吃饭时要张大嘴,避免食物和油腻的东西沾上嘴唇。饮食方面,任何刺激性的食物都不能吃,怕吃了上火,引起嘴唇的干裂或起泡。偏偏杨露溪最喜欢吃辣椒,这可苦了她,以至于每顿饭她都觉得是一个负担。
《优雅》:什么样的标准可以当上唇模?
杨露溪:唇模的基本条件是:唇部具有造型感,优美、表情丰富,脸部也要具有表现力,最好是具有婴儿的甜美和女性的性感。具备一定的可塑性和创造力,能较好地传递广告创意。
《优雅》:你平时怎样保养自己的唇部?
杨露溪:最主要是保湿和防晒的工作,定期做唇部护理,不吃太刺激的食品。
美发要诀:弹性、韧性、干净、整洁
刘晓雨,发模,身高170cm,参与拍摄过的品牌:欧莱雅、威娜、沙宣、Toni & Guy、Ranck、施华蔻、资生堂
印象中发模们头发柔软顺滑,为了保护丝丝秀发坚持不用吹风机,睡觉时首先会把头发理好放在脑后才敢合眼;特别是上镜前的那几天,连睡觉都面部朝下。见到一头卷发的刘晓雨,确实有些让人出乎意料。
晓雨这样解释道:“以前我就很喜欢时尚漂亮的发型,也一直都以为发模特都应该是长发飘飘的,没有想到自己也能做这行。有一次,公司安排我去做一个外国造型师的推广活动,做了当时澳大利亚比较流行的发式,而我对发型的诠释和感觉让他们觉得很满意,后来我才知道,现在发模不再像以前那样了。大家对美的理解与喜好各有不同,有人喜欢柔顺的直发,有人喜欢妩媚的卷发,有人喜欢个性的短发……而用在头发上的产品不比用在脸上的少。发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通过我们的展示,突出产品的特点,让消费者更透彻和直观地了解并接受它。”
对话:
《优雅》:什么样的条件可以当上发模?
刘晓雨:1、头发有光泽,具有弹性和韧性,不容易折断。2、头发清洁、整齐,没有头垢、头屑。3、不粗不硬,不分叉,不打结,头发柔软,易于梳理,梳理时无静电反应。4、用手轻抚时,有润滑的感觉。5、不因外界影响而变化。如部分受过阳光的晒、烫发、染发等影响也不发生变化。6、疏密适中,尤其是发根要疏密匀称。
《优雅》:平时你是怎样保养头发的?
刘晓雨:洗发后不要用毛巾使劲擦,也不要用电吹风,要自然干,平时要注意对头皮的保养和呵护,要按摩头皮,每次我工作前都先做个保养,之后再做造型,另外,多吃一些益发的食品。
颈模:按摩和瑜珈,消灭赘肉
刘盼:颈模,身高165CM,参与拍摄过的品牌:周大福、周生生、法国品牌Phillipe Charriol
最开始,刘盼做手模,主要拍摄首饰广告,手模要求手指直长,没有大骨节,线条柔美、白皙、娇嫩,这些她都无一例外地符合,并开始在一些广告中崭露头角。但将她的事业推向高峰的,却是担当颈模。一次,某法国珠宝品牌找到刘盼的公司,希望找一位拥有白天鹅气质的模特,能将珠宝的高贵和深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面试了几人,都不满意,刘盼正好路过,对方一眼就相中了她,让她简单试镜。平常大大咧咧的她,但在镁光灯下瞬时变成了优雅的白天鹅,最后这个广告自然被她顺利拿下。
另一次,也是拍摄一个法国的珠宝广告,就一个镜头,要求是从后背拍摄,模特头发要直,发迹线要不高不低,并且比较整齐,耳朵不能太贴也不能张开太多,脖子的角度和肩膀之间的弧度优美,背部没有赘肉,当时淘汰很多颈模才选中了刘盼。PK的过程相当复杂,也让她明白了局部模特这个职业,竞争也很激烈。
转型之后的刘盼,上镜后的照片经常在时尚杂志出现,让朋友们羡慕不已。其实,在这风光的背后她也为此付出了很多代价,因为颈部有很多淋巴组织,除了需要经常涂抹一些乳木果和甘油成分的护肤品外,还需要经常的按摩和做瑜珈,这样的保养每天都要进行,就像日常洗脸一样,自己的业余时间也基本上搭进去了。而对于这份与钻石珠宝打交道的工作,刘盼说,她会坚持到底。
对话:
《优雅》:什么样的标准可以当上颈模?
刘盼:颈部和背部的皮肤要好,线条要优美,背部没有赘肉,气质优雅。
《优雅》:做颈模之前有人称赞过你的颈部漂亮吗?
刘盼:没有,所以当同学们看到我在时尚杂志上的照片都有些惊呆了,全部凑近仔细观察我的脖子,之前都被我的高领衫挡住了没被发现。
《优雅》:当上颈模以后,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局部的对比度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2年5月, 选择我院求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4例, 其中男48例, 女26例;年龄41~78岁 (平均65.2岁) ;其中, 鳞癌21例, 腺癌36例, 大细胞癌4例, 腺鳞癌13例;ⅢA期51例, ⅢB期23例;功能状态评分最高为90分, 最低分为60分 (平均76.2分)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肺癌种类、功能状态评分等无明显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入选标准:经病理学确诊非小细胞肺癌, 未发生淋巴、其它器官转移, 并且功能状态评分在60分以上者;无严重骨髓、内脏并发病;对所选药物无明显过敏反应者;预计最短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者。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37例采用手术进行局部切除后结合放疗、化疗和中药结合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单纯放疗、化疗和中药结合治疗。手术方式:左上肺叶切除术7例, 右上肺叶切除术9例, 全肺切除2例, 淋巴结清扫术结合肺叶切除5例, 淋巴清扫术结合袖式切除术14例;化疗药物应用循环重复给药方式, 第1w采用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 第2w采用吉西他滨结合奥沙利铂, 第3w采用多西他赛结合奥沙利铂, 共重复进行5个周期, 所应用药物的总剂量控制在5500 ̄6500CGY。化疗5个周期后, 加入放疗, 放疗区域在病灶及周围淋巴结区, 5个周期后继续化疗, 循环往复应用。化疗3周期后安排纵膈区放疗, 中药治疗应用补气扶正, 活血祛瘀的中药, 用药有黄芪、当归、鱼腥草、土茯苓、升麻、白花蛇舌草、干蟾皮等[1,2]。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效果, 并随访, 比较远期疗效及生存时间。
1.3 疗效观察
显效:治疗后3个月, 患者肿瘤缩小, 全身症状缓解;有效:治疗后3个月, 患者肿瘤得到控制, 全身症状稳定;无效:患者肿瘤发展, 全身症状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采用SPSS L1.5软件包处理,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在治疗后3个月, 显效13例, 有效15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75.7%;观察组在治疗后3个月, 显效21例, 有效14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4.6%;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随访期, 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32.55±2.4个月, 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10.17±2.6个月, 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扩散快、不易早期发现的癌种, 一般发现都在晚期, 笔者以手术治疗辅以放疗、化疗和中医结合的综合治疗, 比应用放疗、化疗的保守疗法疗效更好, 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优于对照组 (P<0.05) , 而且生存质量更高。局部手术切除能切断癌细胞的扩散路径, 控制病灶的转移, 配合化疗放疗, 可以避免癌细胞的增殖, 并消灭隐匿病灶, 加强控制癌症转移和复发, 中医疗法扶正祛邪, 稳定疗效。手术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尤其是对病情发展迅速、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的患者, 先期手术会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运用多学科综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虽然未能完全有效地控制、消灭肺癌细胞, 遏制病灶的转移和扩散, 但是经目前临床实践证实, 是取得较好生存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好方法。进一步找到更适合的方法, 控制癌灶远处转移、彻底消灭癌瘤细胞, 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仍是今后临床研究的重点[3]。
参考文献
[1]黄逸生, 吴一龙.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J].循证医学.2005, 5 (3) :147-150.
[2]李昌林, 李崇国, 唐汉军.体部伽玛刀联合护理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1, 19 (12) :2434-2438.
局部的对比度 篇4
关键词:局部阴影,光伏阵列,多峰最大功率点跟踪(多峰MPPT),跟踪准确度,功率振荡
1 引言
当今世界面临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两大问题,太阳能资源丰富,对地域没有限制,逐渐成为各国开发和应用新能源的主要选择。最大功率点跟踪(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 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1]。
传统的MPPT方法例如开路电压法、短路电流法、爬山法、电导增量法等[2,3,4,5],根据直接测量到的实时电压和电流,进行简单的计算分析,跟踪最大功率点( Maximum Power Point,MPP) 。但是传统MPPT方法易困于局部MPP[6],在局部阴影条件下跟踪精度往往过低。而基于智能优化的MPPT方法[7]虽然适用于各类阴影情况,但是在跟踪过程中存在精度不确定性问题,并且往往有特殊的要求,如人工神经网络法[8]需要大量的训练样本,模糊逻辑控制法[9]依赖于设计者的经验和直觉。故目前光伏 阵列MPPT方法主要采用代数MPPT方法。
近年来,大量文献研究了基于代数算法的适用于局部阴影条件的MPPT方法,其准确性、跟踪过程的动态性能与局部阴影状况有着密切联系。如何从中选择适用于实际阴影条件的MPPT方法,目前文献中尚无明确结论。因此,本文通过对大量局部阴影案例的仿真分析与统计对比,对这些方法的实现原理、跟踪性能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为MPPT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实际工程中MPPT方法的选取提供一些借鉴。
本文介绍了几类多峰MPPT方法的工作原理,针对局部阴影的形状进行仿真案例设计,列举各类多峰MPPT方法在跟踪准确度、动态功率振荡方面的仿真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说明,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多峰MPPT算法的静态跟踪性能、动态跟踪性能以及MPPT效率。
2 多峰 MPPT 方法的实现原理
为了寻找到多峰功率-电压( P-U) 特性曲线上的全局最大功率点,不少研究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基于代数算法的多峰MPPT方法。下文介绍几种新兴的多峰MPPT方法。
2. 1 负载线交点法
负载线交点法( Load Line Intersection,LLI)[10]的主要思路是: 如果出现了局部阴影,首先找到负载线和电流-电压( I-U) 曲线的交点作为新的工作点,负载线的斜率Rpm由式( 1) 定义,然后用传统MPPT方法( 如爬山法、电导增量法等) 来追踪全局MPP。
式中,Uoc为开路电压; Isc为短路电流。
2. 2 负载线对称法
负载线对称法( Load Line Symmetry,LLS)[11]的原理是在局部阴影条件下首先以负载线Rpm( 即式( 1) ) 为对称轴,将工作点设置在全局MPP附近,然后再用传统MPPT方法跟踪全局MPP。
图1为MPPT方法原理图。如图1( b) 所示,局部阴影产生后,工作点从A1突变至A2,根据对称原理可以找到新的工作点A3,然后用传统MPPT方法跟踪到A3所在山峰的峰值。
2. 3 P-U 曲线斜率法
P-U曲线斜率法 ( Power Curve Slope,PCP )[12]主要根据工作点P /U的符号变化来跟踪全局MPP。当局部阴影发生时,用爬山法跟踪到一个局部MPP( 记为点A) ,然后首先在点A的左侧检测P / U,若P / U为正,就要在左侧继续搜索,直至P / U为负,表明点A的附近存在另一个MPP( 记为点B) 。若点B的功率大于点A,记录点B的功率和电压,继续向左搜索。若点B的功率小于点A或电压达到最小电压阈值,就转换到点A右侧重复上述步骤继续搜索。
2. 4 斐波那契数列搜索法 ( Fibonacci Search,FS)
斐波那契数列搜索法[13]采用了转换和约束策略。每次迭代中,要在P-U曲线上取4个测量点,从0到Uoc的方向依次为Ui3、Ui1、Ui2和Ui4,搜索时先比较Ui1和Ui2的功率,判断下一步工作点将移向左边或右边,如式( 2) 所示:
若Ui1的功率小于Ui2的功率,新的Ui3( 即Ui + 13)为Ui1,Ui4保持不变,Ui1、Ui2依次向左移动,即向左搜索,反之,则向右搜索。而每次迭代时Ui3、Ui1、Ui2和Ui4四个点中每两个点的间隔则按照斐波那契数列的顺序依次减小,详见文献[13]。
2. 5 导数定位法
导数定位法 ( Differential Coefficient Location,DCL)[14]是在归纳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导数-电压曲线输出特性的基础上提出的。图1( a) 展示了DCL方法跟踪全局MPP的基本过程: 局部阴影条件下,首先比较各个导数等效面积Spvi即式( 3) ,Spvi值最大的区间是全局MPP所在的区间。然后就可以采用传统MPPT方法在所得到区间内跟踪最大功率点。
式中,di为P-U曲线上每个区间上升段斜率最大点的斜率; Ui为相应区间内斜率由正到负变化的临界点电压。
DCL方法斜率的计算取决于搜索时的采样间隔,其搜索间隔越大,算法跟踪准确度越低,但动态功率振荡越小。
不同运行条件下,上述MPPT算法的静态跟踪特性( 能否跟踪到全局MPP) 、动态跟踪特性( 跟踪速度、功率振荡等) 等存在较大差异,下文将通过对大量局部阴影案例的仿真来进行对比分析。
3 仿真阴影案例
对于如图2所示n×m的光伏阵列,将光伏阵列分成m串,考虑到相同的阴影在同一串组件上的不同位置遮挡、同一串组件在光伏阵列的不同位置与其他串组件并联不影响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15],假设每一串上的阴影长度从左往右依次递减。将光伏阵列中阴影长度相同的组件串分为一组,一般分组数x越多,光伏阵列P-U曲线上的山峰越多。根据分组数不同,n×m的光伏阵列可分为min{ m,n}类阴影。
假设阴影区域辐照度均匀分布,同时温度统一设为25℃,将阴影强度分为10个等级,无阴影处的光照强度为1000W/m2,阴影处的辐照度按100W/m2依次递减,直至100W/m2。若阴影强度分为y个等级,则对应分组数为x的阴影案例数Nx为:
式中,Cxm为组合符号,表示从m个样本中任意选取x个样本的所有组合数量。
本次仿真采用7×7的光伏阵列,当阴影相同的组件串的分组数由1到7变化时,可产生7类阴影,具体案例设置详见表1,表中针对每种阴影类型均设置了10种阴影辐照度,分别为100W/m2、200W/m2、300W / m2、400W/m2、500W/m2、600W/m2、700W/m2、800W / m2、900W/m2、1000W/m2。
4 MPPT 方法对比仿真分析
仿真所采用的光伏组件模型均为工程模型,光伏组件参数为,填充因子FF = 0. 94。定义任意一个案例i的MPPT跟踪误差Ei为:
式中,[Pm_true]i为案例i中光伏阵列的真实MPP功率; [Pm_find]i为案例i中算法搜索到的MPP功率; PN为标准测试条件( Standard Test Condition,STC) ,即辐照度为1000W/m2、温度为25℃时的额定功率。
仿真中将搜索误差E分为三档: 小于0. 1% 、0. 1% ~ 10% 和大于10% 。误差小于0. 1% 时,可以认为算法成功跟踪到全局MPP; 误差处于0. 1% ~10% 时,虽然算法并未跟踪到全局MPP,但功率损失尚可接受。误差大于10% 时,光伏阵列的功率损失较多,若此种情况频繁出现,必须对MPPT算法进行改进。
4. 1 最大误差
图3为各种多峰MPPT方法在每类阴影下的最大误差对比图。由此可见: 对于大多数MPPT方法而言,矩形阴影块数( 即分组数x) 较少时 ( 2 ~ 4块) ,各类算法的最大误差都较大,例如LLS在阴影B下最大误差达到了45. 92% ,PCP在阴影B下的最大误差有25. 65% 之多; 而对于FS,随着矩形阴影块数的增加,最大误差几乎呈直线下降。就这五种MPPT方法而言,矩形阴影块数较多时,最大误差反而并不高。这是因为当矩形阴影块数较多时,光伏阵列的P-U曲线山峰数量多,降低了各个山峰峰值间的差距。
4. 2 均权误差
由于阴影无法事先预测,均权误差可以帮助了解MPPT算法跟踪时的整体功率损失。计算均权误差E∑的公式为:
式中,N为所有阴影情况的总案例数,即式( 6) 中的分母。
均权误差的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上述MPPT方法在34310个典型局部阴影情况下的均权误差处于较低水平( 低于4% ) 。相对而言,PCP及FS的均权误差较小,PCP的均权误差甚至只有0. 06% ,LLS的均权误差最大,接近3. 5% 。
4. 3 算法成功率
如图5所示,多峰MPPT方法成功跟踪到全局MPP案例所占比例均随着矩形阴影块数的增多而降低,即矩形阴影形状越复杂,P-U曲线山峰个数越多,MPPT算法越不容易成功跟踪到全局MPP。
如图6所示,各类算法( LLS除外) 完全失效案例所占比例在不同的矩形阴影类型下基本保持不变,即大部分的多峰MPPT算法完全失效与否与阶梯状阴影复杂度无较大关系。即使在阴影形状较简单、P-U曲线山峰个数较少的情况下也有较大可能会完全失效。而LLS法完全失效案例所占比例随矩形阴影块数的增加而增加,该方法完全失效的比例较大,在这方面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图7对比了多峰MPPT算法在所有案例下的动态跟踪误差。这些方法成功跟踪到全局MPP的案例所占比例均超过了50% ,并且即使并未跟踪到MPP,造成较大损失的概率也较小。
4. 4 动态性能
MPPT方法跟踪过程中的功率振荡可分为静态功率振荡和动态功率振荡两种。静态功率振荡主要指达到稳态后的功率波动,与仿真中的参数设置相关,同一种算法在不同的参数设置下也会有不同的静态功率振荡表现; 而动态功率振荡主要指算法跟踪过程中,工作点变化造成的功率波动。下文将讨论多峰MPPT方法跟踪过程中的动态功率振荡,但不考虑局部阴影发生瞬间的功率振荡。MPPT跟踪过程的起始点选取方法如下: LLI选择负载线和I-U曲线的交点,LLS选择经由负载线对称后找到的新工作点( 即A3) ,PCP选择跟踪到的第一个MPP。
仿真中的功率振荡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Pmin]i表示案例i下MPPT算法跟踪过程中工作点达到的最小功率。
多峰MPPT算法在跟踪过程中的动态功率振荡仿真结果如图8所示。LLI和LLS两种算法功率振荡小于10% 的比例较高,而几乎不存在功率振荡大于50% 的案例,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避免对外部电网以及用电设备造成较大冲击。而PCP、DCL以及FS三种算法的动态功率振荡主要分布在30% ~90% ,功率振荡较大,若光伏电站容量较大,可能对外部电网造成较大冲击,此时需要增加一定的功率平滑措施或设备。
4. 5 MPPT 效率
根据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 会的标准BS EN50530-2010,MPPT效率可以定义为测试时间TM内,逆变器从光伏组件获得的直流电能PDC与理论上光伏组件在MPP输出的电能PMPP的比值:
仿真中假设每个案例持续时间一致,式( 8) 可以简化为:
由此可得到多峰MPPT算法在各类阴影下的MPPT效率,如图9所示。LLI、PCP及FS的MPPT效率几乎不受阴影块数的影响,并且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LLS和DCL的MPPT效率随阴影块数的增加而有明显下降。整体而言,这五种MPPT算法的MPPT效率表现都不错。
5 MPPT 算法性能对比
MPPT算法的性能具体包括跟踪速度、复杂度、经济成本和跟踪效率等,其中跟踪速度与算法参数设置密切相关,跟踪效率与光伏阵列遭遇的具体阴影变化状态相关。本文对多峰MPPT算法的静态跟踪性能( 最大误差、MPPT成功率) 、动态跟踪性能( 功率振荡) 、MPPT效率等性能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发现:
( 1) 静态跟踪性能: 5种多峰MPPT算法的静态跟踪性能表现各异,PCP的算法成功率最高,FS紧随其后,但这两种方法的最大误差较大; DCL和LLI的最大误差较小,但成功率一般; 而LLS的算法成功率较低,并且受阴影复杂度影响较大。
( 2) 动态跟踪性能: 5种多峰MPPT算法中LLI和LLS功率振荡较小,而PCP、DCL以及FS功率振荡较大。
( 3) MPPT效率: 5种多峰MPPT算法的MPPT效率表现都不错,LLI、PCP及FS的MPPT效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LLS和DCL的MPPT效率略微偏低。
注: ( 1) 最大误差、功率振荡从大到小等级分为 5 类: 大、较大、中、较小、小;( 2) MPPT 成功率、MPPT 效率从高到低等级分为 5 类: 高、较高、中、较低、低。
考虑到不同参数对系统仿真结果的影响,对不同类型光伏组件( 薄膜、单晶硅、多晶硅等) 构成的系统进行了对比仿真分析,发现光伏组件Uoc、Isc和填充因子等参数对上述结论并无太大影响。由于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6 结论
针对如何评价多峰MPPT方法在复杂阴影下的跟踪性能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应用Matlab平台对其跟踪准确性、动态功率振荡等进行仿真分析,同时在静态性能、动态性能和MPPT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得到的结论包括:
( 1) PCP和FS静态性能和MPPT效率表现较好,而动态性能则较差;
( 2) LLI和LLS动态性能较好,但静态性能以及MPPT效率较不理想;
局部的对比度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放射治疗的贲门腺癌患者124例,男91例,女33例,男女比例为2.8:1。年龄最大86岁,最小36岁,中位年龄63岁。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吞咽困难。贲门局部受侵87例,其中39例X线钡餐表现腔内可见明显充盈缺损或龛影,48例以累及黏膜和管壁为主,贲门区外受侵37例,X线钡餐表现以累及食管下段和胃底多见,部分病例CT片可见侵犯管壁外周围组织。各组资料之间临床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临床分期、KPS、病理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入选标准
(1)有明确的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为贲门腺癌;(2)放射治疗前后未行其他治疗肿瘤的方法;(3)有放疗前后完备的影像学(X线钡餐检查、CT等)资料,检查资料符合诊断要求;(4)有详细完整的临床病例资料;(5)有完整的随访资料。
1.3 治疗方法
采用CT模拟定位和直线加速器三维适形放射照射,嘱患者模拟定位和治疗前3 h不要饱食,扫描前均口服2%~4%复方泛影葡胺溶液50~100 ml,首先嘱患者采用仰卧位躺置于体部定位箱的负压体模上,双手抱头置于脑后,待患者平卧舒适后用抽气泵将体模抽至真空并塑形,在患者胸骨上取两点做体表定位标记,腹部捆系腹带,嘱其在平静呼吸下做无间隔CT连续扫描,层厚3~7 mm。然后将CT扫描获取的图像信息通过数据线传输至TPS计划系统上,由物理师和医生共同选取定位点,勾画体表、靶区及标记附近敏感组织,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重建后根据靶区体积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和周围结构的关系选取照射野。照射野标记上界:T8或T9椎体下缘,包括胃左动脉淋巴结、贲门区及食管下段5 cm;下界:L3椎体下缘,包括位十二指肠淋巴结和胃窦部至L2椎体下缘;左侧界:2/3或3/4左侧膈肌,包括胃底、胰上淋巴结和脾门淋巴结区;右侧界:椎体右侧旁开3~4 cm,包括肝固有动脉淋巴结区和胃十二指肠淋巴结区;前界:腹壁内侧壁;后界:椎体一半或后2/3。经验证后利用电动多叶光栅在12 MV的直线加速器上实施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照射野全程采用三野等中心照射,避开脊髓等重要器官,2 Gy/次,共60 Gy/6周。治疗前进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放疗过程中每周复查血常规,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配合营养支持及止吐等对症治疗。
1.4 结果判定
1.4.1 KPS
KPS变化分为改善、不变、恶化三个等级,放射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1个月分别进行卡氏评分并进行对比。治疗后评分上升≥10分定义为改善,评分变化<10分定义为不变,评分下降≥10分定义为恶化。
1.4.2 生存情况
从放疗开始之日起至死亡或末次随诊之日为止的时间为生存期或生存时间,所有病例随访3年以上,统计患者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失访按第1次失访日起计算生存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间比较计数变量资料采用χ2检验;多组有序变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KPS变化
三组资料比较(P<0.05)。A、B、C三组放疗前后KPS改善率分别为25.6%、27.1%、73%,A、B两组间KPS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KPS改善率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生存情况比较
三组病例近期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A组与B组接近(P>0.05),二者优于C组(P<0.05)。见表3。
注:与A组比较,*P=0.749,△P=0;与B组比较,#P=0
3 讨论
贲门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胃癌的特殊类型,约占胃癌发病率的19.7%[2],研究表明,贲门癌在胃癌中所占比例呈逐步上升的趋势[3,4]。与其他部位的胃癌相比,贲门癌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其特殊的组织解剖学特性和相应临床表现以及特别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贲门癌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均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是由于本病具有症状隐匿、无特异性的早期症状、吞咽困难发生较晚等特点[5],多数患者就诊时间较晚,早期不易发现,且发生淋巴结转移较早,患者往往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而不得不行姑息切除术、转流术和探查术等。贲门癌位于胸腹部交界处,外科手术治疗难度大[6],手术切除率低、并发症多、术后生存时间普遍较短。
贲门癌多数病理学类型为腺癌,传统观念认为腺癌对放射线不敏感,单纯对贲门癌患者采用放射治疗难以取得较好效果,且贲门癌放射治疗的区域主要位于上腹部,其照射面积大,周围正常组织对放射线的耐受量较低,因此放疗副反应也较大,多数患者因难以忍受放疗副反应而放弃治疗,故临床上贲门癌行放射治疗的患者较少。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3D-CRT等新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贲门癌的治疗,有研究显示,3D-CRT技术可以在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平均受量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对肿瘤靶区潜在剂量有扩增5~10 Gy的可能,从而增加肿瘤局部控制率15%~25%[7,8]。刘粉霞[9]对不宜手术、拒绝化疗的90例高龄(平均65.8岁)患者分析显示,总有效率高达88.9%,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2%、16.7%、4.4%。李宝生[10]的报道显示对于晚期贲门癌患者,根治性放疗的疗效明显优于手术组,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和60.0%、22.5%和0.5%、0,手术探查组无1例生存1年以上,说明采用3D-CRT治疗中晚期贲门癌的疗效优于传统手术治疗。3D-CRT在降低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同时增加了肿瘤的受照剂量,从而可以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迅速缓解症状,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而且其不良反应较小,可以作为中晚期贲门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本研究对贲门腺癌进行影像学分型,并对比其近期疗效,一方面为了进一步确认放射治疗对贲门腺癌的意义,另一方面探讨影像学在贲门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组资料显示,放射治疗后局部腔内侵犯为主型和局部黏膜管壁侵犯为主型在KPS改善率较周围侵犯型差,而近期生存率前两者明显高于后者,KPS改善一方面取决于放射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取决于患者的主观感受,周围侵犯型由于侵犯至贲门区外,病变范围大,症状重,放射治疗后短期内患者可能存在症状改善明显的主观感觉。邓平刚[11]报道放疗结束后病变范围的变化对估计预后有意义,放疗后病变完全消退者,2年生存率高于病灶缩小≥2/3和<1/2者,本组资料局部腔内侵犯为主型和局部黏膜管壁侵犯为主型肿瘤缩小率较周围侵犯型高,其变化与预后一致,与邓平刚的报道相符。
放射治疗对贲门癌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单纯根治性放疗不良反应小、安全系数高。影像学在贲门癌放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放射治疗前对贲门癌进行影像学分型,对预后评估和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有指导价值。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局部腔内侵犯为主型、局部黏膜管壁侵犯为主型、周围侵犯型三种不同X线钡餐表现类型贲门腺癌的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接受放射治疗的贲门腺癌患者共124例,所有符合条件贲门腺癌病例参考X线钡餐表现和其他影像学资料分为三组:A组39例,局部腔内侵犯为主型,病变局限于贲门区,X线钡餐表现为腔内明显充缺或龛影;B组48例,局部黏膜管壁侵犯为主型,病变局限于贲门区,X线钡餐表现以累及黏膜或管壁为主,腔内无明显充缺或龛影;C组37例,周围侵犯型,X线钡餐表现贲门区外受侵,累及食管下段或胃底,或CT可见管壁外组织受侵。分别对三种类型贲门癌放疗前后的梗阻症状改善情况和病灶范围变化进行比较,应用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B、C三组放疗前后KPS改善率分别为25.6%、27.1%、73%,A、B两组间KPS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KPS改善率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A组72.2%、43.1%、17.5%,B组61.3%、34.2%、8.4%,C组40.1%、9.1%、0。三组病例近期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A组与B组接近(P>0.05),二者优于C组(P<0.05)。结论 周围侵犯型贲门癌放疗后的KPS改善率优于局部腔内侵犯为主型和局部黏膜管壁侵犯为主型,但放疗后的近期生存率比前两组差。局部腔内侵犯为主型和局部黏膜管壁侵犯为主型贲门癌在KPS改善率和近期生存率方面相近,各型贲门癌在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考虑综合因素。
局部的对比度 篇6
1.1 一般资料
ASAⅠ~Ⅱ级, 年龄20~60岁择期全麻下开胸手术患者60例, 排除近期止痛药, 抗凝药使用者后, 随机分为实验组 (超前镇痛组) 和对照组, 每组30例, 术前常规准备, 不用术前药。
1.2 实验方法
以咪唑安定, 芬太尼, 万可松, 异丙酚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 静脉输注维持麻醉。实验采用双盲法, 摆好体位消毒铺巾后2组分别由术者于手术刀口局部注入0.25%罗哌卡因和生理盐水30mL, 不加肾上腺素等药物。药液由不了解本研究内容的巡回护士随机提供给术者, 术者及患者均不了解药液的分配及使用情况, 全部病例局部浸润5min后开始手术, 术中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维持麻醉。根据麻醉深度及各项生命体征随时调整药物用量, 术中记录血压, 心率, 血氧饱合度, 出血量及拔管时间。术毕拔管后连接一次性持续静脉镇痛泵, 内加芬太尼1mg, 凯纷100mg, 托烷司琼4mg稀释至100mL。持续静脉注入至术后48h, 分别于术后4, 8, 24, 48h完成4次随访, 随访中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 记录患者咳嗽时VAS评分 (0为无痛, 10为剧痛) , 恶心或/和呕吐发生例数 (2h内≥2次者为阳性) , 以及因疼痛额外要求追加镇痛药者, 其VAS值在摄入止痛药前获得并记录于相近随访时间点,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 组病例年龄, 体重, 术中, 出入量, 手术时间, 术中血压, 心率, 麻醉用药量, 术毕至拔管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术中雷米芬太尼用量, 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542±74) ug和 (859±85) ug,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术后48h内额外要求追加止痛药者, 恶心及呕吐发生例数实验组少于对照组, 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 。术后48h内VAS评分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 特别是术后4h更为明显 ( (P<0.01) 。
3 讨论
手术创伤可以导致外周及中枢神经致敏, 尤其是肋间神经损伤导致的疼痛相当剧烈, 持续时间长, 而疼痛往往导致病人不敢深呼吸以及咳嗽排痰, 影响了肺功能的恢复, 而在手术操作前施以有效的麻醉可以阻断或抑制这种损伤引起的中枢痛觉致敏过程。多数研究显示, 理想的措施是加以预防, 而非出现了中枢敏化和应激反应后再开始镇痛治疗, 随着对组织损伤和疼痛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促使临床在术前和术中采取措施防止或减轻疼痛致敏状态的发生, 从而提出了超前镇痛这一概念[1,2]。
阿片受体激动剂适用于多种类型术后镇痛, 但是由于其成瘾性以及术后的呼吸抑制以及胸壁强制等副作用, 加之胸科手术后肺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更增加了术后镇痛的风险, 因此胸外手术后的镇痛有着特殊的难度和意义。不少临床研究证实, 于单纯全麻比较, 神经阻滞及局部浸润由于可有效阻断或抑制创伤刺激的上传, 起到更好的超前镇痛防止中枢敏化的效果[2,3,4,5]。本实验选用盐酸罗哌卡因作为术中居麻用药, 除可提供长时间的阻断作用外, 尚具有不引起局部血管扩张的作用[6,7], 因此不增加局部出血。本实验结果显示由于加用了局部麻醉, 实验组中雷米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 , 在术后监测的各个时段, 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这一现象用单纯局麻作用解释似乎令人费解, 而恰恰与许多作者在超前镇痛的临床研究方面结果相一致[6,7]。
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全麻基础上加用盐酸罗哌卡因局部浸润手术切口, 不仅可以减少术中全麻药的用量, 而且有利于术后镇痛, 其效果远远超过局麻药作用时间, 减少了术后镇痛药的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有利于术后镇痛, 为胸外手术术后镇痛提供了新的思路。
注:*P<0.05, **P<0.01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于围术期镇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尤其是开胸手术后, 由于多伴有肋间神经的损伤, 以及呼吸运动的影响, 其术后镇痛和疼痛也成为临床处理的重要难点之一, 本实验研究在全麻的基础上超前镇痛, 于手术开始前局部加用浸润麻醉, 一求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提高镇痛质量。
关键词:疼痛,手术后 (Pain, postoperative) ,镇痛 (Analgesia) ,开胸手术 (thoracotomy)
参考文献
[1]Katz J, McCartney CJ.Current status of preemptive analgesia[J].Curr Opin Anaesthesiol, 2002, 15:435~441.
[2]Kaufman E, Epstein JB, Gorsky M, et al.Preemptiveanalgesia andlocal anesthesia as a supplement to general anesthesia:a review[J].Anesth Prog, 2005, 52:29~38.
[3]Kamelgard JI, Kim KA, Atlas G.Combined preemptive and pre-ventive analgesia in morbidly obese patients undergoing open gas-tric bypass:A pilot study[J].Surg Obes Relat Dis, 2005, 1:12~16.
[4]O'Neal MG, Beste T, Shackelford DP.Utility of preemptive localanalgesia in vaginal hysterectomy[J].Am J Obstet Gynecol, 2003, 189:1539~1541.
[5]Mahfouz AK, Nabawi KS.Preemptive analgesia in rhegmatogenousretinal detachment surgery:is it effective Retina, 2002, 22:602~606.
[6]Cederholm I, Evers H, Lofstrom JB.Skin blood flow after intrader-mal injection of ropivacaine in various concentrations with andwithout epinephrine evaluated by laser Doppler flowmetry[J].RegAnseth, 1992, 17:322~325.
局部的对比度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Ⅰb2、巨块型Ⅱa期和Ⅱb期宫颈癌共58例患者入组研究。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36.8岁。所有患者均为初治者,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无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按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2000年)临床分期,宫颈癌肿块大小经B超和临床综合判断,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临床分期:Ⅰb2 31例,Ⅱa 17例,Ⅱb 10例。病理:低分化鳞癌27例,中~高分化鳞癌26例,腺癌4例,其他1例。病变形态:结节型9例,平均直径4.1cm左右,菜花型40例,平均直径在4cm以上,溃疡型4例,颈管型5例,颈管增粗均在3cm以上。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PT方案33例)和B组(PF方案25例)。两组患者间的平均年龄、病灶大小、病理分型、临床期别等方面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子宫动脉置管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取右侧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5cm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2% 利多卡因局麻,取右侧股动脉穿刺以Seldingers技术将5F猪尾导管放置于腹主动脉下方入髂总动脉处,注射优维显,摄取DSA影像,根据DSA影像学表现,显示子宫动脉螺旋状结构,病灶重侧造影剂聚集浓染,血管丰富。取4FCobra导管插至病轻侧子宫动脉主干,按顺铂总量70mg/m2取半量+NS 50ml动脉加压注射,注射完毕,新鲜明胶海绵剪成1mm×1mm×1mm碎粒进行栓塞;病重侧在导丝引导下放置外周中心静脉导管于子宫动脉开口处,体表固定后,回病房泵入化疗药物。
1.2.2 化疗方案。
A组:PT方案化疗:紫三醇135~175mg/m2、顺铂70mg/m2,d1,子宫动脉留置管内泵入。用紫三醇前12~6h,分别给予地塞米松20mg预处理,用紫三醇前30min予以苯海拉明、西咪替丁、格拉斯琼静脉抗过敏处理,入介入室前肌注地西泮10mg及杜冷丁100mg。紫三醇算出总量后取30mg+NS 100ml,30min内泵入,余量+NS 500ml,3h泵入,顺铂余量+NS 250ml,用完紫三醇后1h泵入。静脉水化3d。B组:PF方案化疗:入介入室前肌注地西泮10mg及杜冷丁100mg。顺铂70mg/m2+5-氟尿嘧啶4 000mg/m2,子宫动脉留置管内泵入。其中5-氟尿嘧啶为4d总量,每天量为1 000mg/m2,均匀分配于每瓶500ml葡萄糖液中,持续96h动脉泵入。顺铂用法同A组方案,静脉水化3d。
1.3 疗效评定标准
化疗结束后2周肉眼观察判定宫颈肿物变化情况。近期疗效判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的衡量标准,完全缓解(CR):肿块消失;部分缓解(PR):肿块缩小达50%以上;稳定(SD):肿块缩小不足50%;肿瘤进展(PD):1个或多个肿块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肿块。评价近期有效率为[(CR+PR)病例数/病例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疗效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化疗后的近期疗效观察
所有患者化疗结束2周后由2位妇科肿瘤副主任职称医师共同复检,检查发现宫旁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软及疼痛缓解。A组有效率(CR+PR)为90.9%(30/33),B组有效率为88.0%(22/25),两组化疗方案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化疗结束后17~20d,所有患者均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且年轻患者行保留一侧卵巢和卵巢移位术。手术切除率为100%。
2.2 化疗后的毒副反应观察
A组21.21%(7/33)与B组48.0%(12/25)的患者有食纳差、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肌注胃复安或恩丹西酮后缓解,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0/33),而B组24.0%(6/25)的患者置管侧会阴部皮肤出现色素沉着、湿性脱皮、溃疡,同侧尿道及阴道黏膜水肿、充血等Ⅱ~Ⅲ度的皮肤损害,经局部换药后好转,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27.27%(9/33)、B组28.0%(7/25)的患者化疗后第5~14天有轻、中度的白细胞减少,给予口服升白细胞药,严重者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恢复;A组9.09%(3/33)、B组8.0%(2/25)的患者化疗后3~5d出现关节疼痛,观察后自行缓解;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过敏反应出现。见表1。
注:#χ2=4.633 8,P<0.05;*χ2=6.4357,P<0.05。
2.3 手术情况
58例患者在停化疗后的17~20d施行手术。术中出血:A组为(347±61)ml,B组为(378±72)ml;手术时间A组平均为(4.18±0.27)h,B组平均为(4.04±0.19)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观察
术后病检结果经统计学分析,A和B组宫旁浸润、脉管栓塞及淋巴结转移方面分别为8 VS 10、9 VS 8和11 VS 13,差异无显著性(P>0.05)。
3讨论
宫颈癌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且有年轻化趋势,尽管随着手术技巧、放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改进,根治性手术或放疗可以治愈多数早期宫颈癌,但总的5年生存率仍然徘徊在40%左右[3]。已有研究表明,宫颈肿块大小与预后密切相关[4]。巨块型宫颈癌常有临床未知的血管间隙、韧带受累及区域淋巴结转移,影响手术切净率,同时由于乏氧细胞较多使放射敏感性降低,故此类型肿瘤对单纯放疗及手术治疗反应差[5]。Lvanov等[6]报道肿瘤直径>4cm Ⅰb2~Ⅱa期子宫颈癌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高达35%~80%,Toita等[7]报道肿瘤直径>4cm Ⅰb2~Ⅱa期子宫颈癌手术或放疗后5年生存率Ⅰb2期为66%、Ⅱa期为31%,且随着肿块体积增大其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率增高,如单行手术治疗常不能得到满意的手术切除率(指的是切除率> 85% ) ,且容易复发[8]。近年来不少学者建议对这类高危患者在手术前使用新辅助动脉化疗(NIC)。其优点在于:(1)经动脉给药消除了肝脏的首过效应,使肿瘤局部药物高浓度,药物毒性反应小。(2)药物直接进入肿瘤的供血动脉,作用集中。(3)减少了抗肿瘤药物被血液中某些成分结合而失效的可能。(4)抗肿瘤药物仍可在静脉中弥散兼达到全身化疗的作用[9]。随着宫颈癌治疗的人性化,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对患者女性功能的保留日益得到重视。研究证实NIC可有效应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并改善其预后,最大限度地保留卵巢内分泌功能[10,11]。
局部的对比度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胰腺癌患者中,按照2010年第7版AJCC胰腺癌分期标准[1]挑选Ⅲ期(T4N0~1M0)胰头癌患者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6.33岁,肿瘤最大直径1.84~6.00 cm,平均直径4.02 cm。所有患者均未行原发肿瘤切除术,未出现远处转移,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80分,可耐受放疗。
1.2 体位固定和CT扫描
采用西门子CT定位系统行模拟定位。定位前1 h、30 min分别口服250 ml造影剂水溶液(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水=1∶50),定位前3 min再次口服100 ml。仰卧位,体位固定床和真空负压袋固定体位,自主呼吸下行腹部CT平扫,扫描层厚5 mm,层间距5 mm。
1.3 靶区勾画及处方剂量要求
采用Contouringanywhere靶区勾画系统,勾画肿瘤靶区(GTV)、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和胃、肠、肝、肾以及脊髓等要害器官。因本研究所有放疗计划仅进行剂量学对比,不实际应用于患者治疗,为减少误差,设定所有GTV仅包括胰头原发肿瘤,腹膜后及腹腔内转移淋巴结不勾画。CTV在GTV基础上外放10 mm,PTV在CTV基础上外放10 mm[1]。加速器治疗计划系统(Precise PLAN Release 2.16~28.76)、X刀治疗计划系统(大恒STAR 2000)和伽玛刀治疗计划系统(TRIPLAN v4.0)分别设计治疗计划。
X刀和γ刀处方剂量400 c Gy/次,3D-CRT处方剂量200 c Gy/次。根据LQ模型将3D-CRT的剂量数据进行生物等效剂量换算。取胰腺肿瘤组织α/β=10 Gy,危机器官组织α/β=3 Gy[2]。
1.4 治疗计划设计
3D-CRT计划采用多叶光栅MLC野行等中心适形照射,射野为六野内,处方剂量200 c Gy/次,90%等剂量曲线包绕98%以上PTV,躲避脊髓、双肾等敏感组织器官,X线能量10 MV,源轴距100 cm等中心照射。
X刀计划采用多中心旋转拉弧非共面照射技术,根据病灶情况确定中心个数与拉弧数,处方剂量400 c Gy/次,50%等剂量曲线包绕95%以上PTV(为规避小肠等危机器官,不能包绕全部PTV)。
γ刀计划根据CT图像重建三维立体图像,从上方聚焦照射,形成和PTV形状相似的高剂量区域,50%等剂量曲线覆盖95%以上PTV,以50%剂量线为处方剂量线,处方剂量400 c Gy/次。
1.5 计划比较
对三种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指数(HI)、适形指数(CI)以及靶区和危及器官(OAR)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等方面进行比较。计算GTV、CTV、PTV的最大剂量(Dmax)、最小剂量(Dmin)、平均剂量(Dmean),PTV的HI和CI;计算胃、小肠、脊髓、肝脏和双肾的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单因素采用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种不同计划靶区剂量比较
30例γ刀和X刀治疗计划的靶区(包括GTV、CTV、PTV)最大剂量均值、平均剂量均值远大于3D-CR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X刀治疗计划的靶区最大剂量均值、平均剂量均值大于γ刀治疗计划,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0.05)。见表1。
2.2 三种不同计划PTV靶区适形性和均匀性比较
3D-CRT计划靶区的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最好,X-刀计划次之,γ刀计划靶区的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最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三种不同计划危及器官剂量比较
30例患者危及器官的剂量平均值,脊髓、小肠、双肾和肝脏γ刀最小,X刀次之,3D-CRT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的剂量平均值X刀最小,γ刀次之,3D-CRT最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不同的治疗计划相比,γ刀计划中危机器官剂量最小,3D-CRT计划最高,三种计划在胃的剂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其他两组比较,P<0.05
注:三组比较,P<0.05
注:与其他两组比较,aP<0.05;与γ刀组比较,bP<0.05
3 讨论
本研究针对局部晚期胰头癌,设计3D-CRT、X刀和γ刀三种治疗计划。HI的分析结果显示,γ刀计划的均匀性明显比3D-CRT和X刀计划差。但是靶区剂量对比(PTV的Dmax),γ刀计划明显占优势,其高剂量区均在靶区内,越靠近肿瘤中心部位,剂量越高。X刀计划的靶区Dmean明显要高于γ刀,虽然这一结果在本研究中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但却提示X刀有可能在实现肿瘤区域高剂量方面更具优势[3]。
靶区内部剂量比较显示,3D-CRT计划具有最好的适形度,X刀计划次之,γ刀计划适形度最差。但是,γ刀能较好保护正常组织,提高胰腺癌靶区的剂量。
吴伟章等[4]对20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靶中靶(TIT)、调强(IMRT)和γ刀三种治疗计划进行剂量学对比,结果表明,IMRT计划的PTV靶区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最好,TIT计划次之,γ刀计划最差,但γ刀计划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相对较低,而靶区剂量比TIT和IMRT计划要高得多。其认为γ刀治疗胰腺癌可显著提高靶区剂量,同时很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总之,在局部晚期胰头癌的放射治疗中,γ刀技术能在实现靶区高剂量的同时,更好的保护正常组织,最大程度的杀伤肿瘤细胞,减轻副损伤。3D-CRT技术的靶区适形度最好,但是危机器官受量高,正常组织损伤大。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3D-CRT、X刀和OUR-QGD型体部γ刀(简称γ刀)技术在局部晚期胰头癌治疗计划的剂量学数据,为临床选择放疗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30例局部晚期胰头癌患者,每例设计3D-CRT、X刀和γ刀三种治疗计划。X刀和γ刀处方剂量设定400 c Gy/次,3D-CRT处方剂量200 c Gy/次,包绕90%PTV。根据LQ模型进行生物等效剂量换算。比较三种计划的PTV靶区适形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通过DVH图计算靶区剂量和周围危机器官剂量。结果 靶区剂量:γ刀最高,X刀计划次之,3D-CRT计划最低。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指数:3D-CRT计划最好,X刀计划次之,γ刀计划最差。危机器官剂量:γ刀最低,X刀计划次之,3D-CRT计划最高。结论 根据物理剂量学数据,γ刀技术可显著提高靶区剂量,更好保护周围正常组织。3D-CRT技术靶区适形度最好、剂量均匀性最好,但正常组织剂量较大,X刀技术介于两者之间。
关键词:局部晚期,胰头癌,三维适形放疗,X刀,体部γ刀
参考文献
[1]Saif MW,Ng J,Chang B,et al.Is There a Role of Radio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Journal of the pancreas,2012,13(2):174-176.
[2]Kishi K,Sonomura T,Shirai S,et al.Brachytherapy reirradiation with hyaluronate gel injection of paraaortic lymphnode metastasis of pancreatic cancer:paravertebral approach--a technical report with a case.Journal of Radiation Research,2011,52(6):840-844.
[3]夏廷毅.γ(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临床应用规范和治疗进展.中国癌症杂志,2006,16(6):454-458.
【局部的对比度】推荐阅读:
局部——整体——局部06-23
局部放电信号的处理05-14
局部深基坑的支护07-06
牙周病的局部用药09-17
胰腺癌的局部灌注化疗06-06
局部现浇板下沉的处理方案06-21
局部应力05-10
局部市场06-01
局部检测06-19
局部护理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