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助词

2024-07-05

动态助词(精选5篇)

动态助词 篇1

《正红旗下》是老舍先生晚年的作品, 虽然还没有完成, 但是其创作于风格成熟时期, 仍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 并反映出20世纪上半叶到中叶的北京话的真实面貌, 具有极高的语料研究价值。随着语言历史的发展, 动态助词的用法较之以往有所继承和发展, 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选取《正红旗下》中动态助词“过”进行研究。

根据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中的分析, 动态助词“过”两种含义:一是表示动作的结束或完成, 称为“过1”;二是表示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或已有的经验, 称为“过2”。据考察得出的数据表明:《正红旗下》中共见“过”197个, 属于动态助词“过”的有85个, 其中, “过1”有30个, “过2”有55个。下面我们试结合句法格式, 通过计量研究来探讨“过”的语法意义。

一、动态助词“过1”

《正红旗下》中动态助词“过1”共30例, 与之相关的句法格式有五种:“动+过1”、“动+过1+宾语”、“动+过1+补语”、“动+过1+宾语+补语”、“动+过1+补语+宾语”, 下试详述之。

(一) 动+过1, 《正红旗下》中共出现4例

1.炒麻豆腐、腌小螃蟹、猪头肉、二锅头、乃至于酱鸡, 对不起, 全先偏过了!看看我, 是不是长了点肉?

2.母亲便对他说过:“老二, 在理儿的不动烟酒, 很好!何必老说白莲教呢, 叫人怪害怕的!”

3.我是经得起父亲的鉴定的, 浑身一尘不染, 满是槐枝与艾叶的苦味与香气, 头发虽然不多不长, 却也刚刚梳过。

4.在他信教以后, 他甚至这么想过:上帝创造了北京人, 北京的旗人创造了一切规矩。

(二) 动+过1+宾语, 《正红旗下》中共出现6例

1.只有逢年过节, 喝过两盅玫瑰露酒之后, 她才透露一句:“唱戏的也不下贱啊!”

2.大姐后来嘱咐过我, 别对她婆婆说, 二哥福海是拜过师的油漆匠。

3.他想不明白, 他们有什么妙策闯过年关, 也就极不放心自己的大女儿。

4.一个增光耀祖的儿子, 怎可以没办过满月呢?

5.体验过这种使我狂喜的活动以后, 别人即使津贴我几个铁蚕豆, 我也不同意“举高高”!

6.二哥接过茶具, 把母亲支开, 同时又让王掌柜坐下。

(三) 动+过1+补语, 《正红旗下》中共出现5例

1.这回呀, 就怕对付不过去!

2.他赶紧走过去, 在门外吞吞吐吐地问:“姐姐!不跟我、二妞, 玩会儿牌吗?”

3.二哥拿着把黑面、棕竹骨的扇子, 扇动了半天才说:“十成, 我想过了, 还是算了吧!”

4.他请了个安, 把包袱接过去。

5.坐在一个酒缸的旁边, 他几乎要晕过去, 屋中的酒味使他全身的血管都在喊叫:拿二锅头来!

(四) 动+过1+宾语+补语, 《正红旗下》中共出现10例

1.好容易喘过一口气来, 大舅妈嘟囔了两句。

2.姑母正抓到一手好牌, 传过话来:洗三典礼可以开始, 不必等她。

3.父亲把打过我三下的那棵葱扔到房上去, 非常高兴。

4.王掌柜接过话去:“对!就是这么一笔账!”

5.那个洋人忽然回过头来, 吓了我一跳。他用咱们的话问我:“你叫我, 不叫我?”

(五) 动+过1+补语+宾语, 《正红旗下》中共出现3例

1.父亲接过来那两块古色古香的点心, 放在桌上。

2.父亲几次要问多甫, 怎么闯过了年关, 可是话到嘴边上又咽回去。

3.吃过了几天饱饭之后, 他一点也不再勤恳, 睡觉的时候连灯都懒得吹灭, 并且声明:“没有灯亮儿, 我睡不着!”

除此之外, 《正红旗下》中还出现2例“过1”与助词“了”共现的用法, 使得动态助词“过1”表示动作完结的语义更加明显。

4.我生下来, 母亲昏了过去。

5.眼睛多几乎晕了过去!

二、动态助词“过2”

《正红旗下》中动态助词“过2”共55例, 与之相关的句法格式有五种:“动+过2”、“动+过2+宾语”、“动+过2+补语”、“动+过2+宾语+补语”、“动+过2+补语+宾语”, 下试详述之。

(一) 动+过2, 《正红旗下》共出现8例

1.一会儿, 他要看书, 便赶紧拿起一本《五虎平西》——他的书库里只有一套《五虎平西》, 一部《三国志演义》, 四五册小唱本儿, 和他幼年读过的一本《六言杂字》。

2.我的曾祖母不是跟过一位满族大员, 到云南等处去过吗?

3.尽管如此, 大家可是都没听她说过:我姑父的艺名叫什么, 他是唱小生还是老旦。

4.我也跟福海二哥研究过, 二哥也很佩服金四叔, 并且说:“恐怕是因为隔着教吧?

5.至于用牛奶喂娃娃, 似乎还没听说过。

6.这时候, 他想起许多自幼儿读过的廉价的“文学作品”来。那些作品中所讲的冒险的故事, 或一对男女仆人的罗曼司, 不能都是假的。

(二) 动+过2+宾语, 《正红旗下》共出现42例

1.我曾问过他是否会骑马射箭, 他的回答是咳嗽了一阵, 而后马上又说起养鸟的技术来。

2.二姐还以为拉过她的骆驼的那些人, 象王老掌柜与羊肉床子上的金四把。

3.一辈子, 他没和任何人打过架, 吵过.嘴。

4.因此, 二姐没法儿接过二哥手里提的水烟袋、食盒 (里面装着红糖与鸡蛋) , 和蒲包儿。

5.他不会吟诗作赋, 也没学过作八股或策论, 可是只要一想到文艺, 如编个岔曲, 写副春联, 他总是用汉文去思索, 一回也没考虑过可否试用满文。

6.前些年, 他不记得是哪一年了, 白莲教不是造过反吗?

7.虽然我的曾祖母在他家帮过忙, 我们可并不是他的家奴。

8.我们谁也没见过十成, 可是认识王掌柜的人, 似乎也都认识十成。

9.母亲是受过娘家与婆家的排练的, 尽管不喜多嘴多舌, 可是来了亲友, 她总有适当的一套话语, 酬应得自然而得体。

(三) 动+过2+补语, 《正红旗下》中共出现3例

1.边洗边说, 白姥姥把说过不知多少遍的祝词又一句不减地说出来。

2.可是这么来历不凡的白小子也没有吃过多少回饺子便“回去”了, 原因不明, 而确系事实。

3.院里比刚刚扫过还更干净, 破纸什么的都不知去向, 只偶然有那么一两片藏在墙角里。

(四) 动+过2+宾语+补语, 《正红旗下》中仅出现1例

1.可是, 到后来, 在北京住过几代了, 这个吃奶的习惯渐渐消失。

(五) 动+过2+补语+宾语, 《正红旗下》中仅出现1例

1.二哥!看看这一对宝贝吧!帽儿一直披过了肩, 多么好的尺寸, 还一根杂毛儿也没有啊!告诉您, 没地方找去!

结论

从以上的例证可以看出:从以上例证可以看出:“过1”与“过2”存在差异性, 具有不同的时体特点。

(一) “过1”用在动词之后, 表示动作的完结, 强调的是动作本身的状态, “过2”用在动词之后, 表示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或是已有的经验。

(二) 从时态来看, “过1”的动作并不受时态的限制, “过2”出现则用一般有表示过去的确定的时间名词或时间副词作提示, 因而只能用在过去的时态中。

(三) 从句法功能来看, “动+过1”短语在句中主要充当状语或谓语;“动+过2”短语在句中主要充当定语或谓语。

(四) 从适用句式来看, “动+过1”短语只适用于肯定句中, “动+过2”短语适用于多种句式, 包括肯定句、否定句、反问句等。

摘要:通过对《正红旗下》中动态助词“过”进行计量统计, 并对其句法格式进行充分详尽的描写, 在此基础上对表示动作的结束或完成的“过1”和表示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或已有的经验的“过2”进行比较, 从而探究其语法意义、时态要求、适用句式及句法功能。

关键词:正红旗下,动态助词,过,计量研究

参考文献

[1]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2]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5.

[3]孔令达.关于动态助词“过1”和“过2”[J].中国语文, 1986 (4) .

[3]刘月华.动态助词“过2过1了1”用法比较[J].语文研究, 1988 (1) .

动态助词 篇2

1.は

(1)提示主题私は田中です。

(2)强调(跟后面的否定相呼应,加强否定语气)

風呂に入ってはいけません。

(3)对比、对照

食べることは好きですが、作ることはあまり好きではありません。

2.が

(1)主语お客さんがアメリカら来ます。

(2)对象張さんはピンポンが上手です。

(3)可能的对象張さんは料理ができます。

(4)自然现象雨が降ります。

(5)对比、逆接

食べることは好きですが、作ることはあまり好きではありません。

(6)连接前后句子。

先週、デパートへ行きましたが、テレビやステレオも種類が多いです。补充:其他方面“は”和“が”的区别

(1)新信息用“が”,旧信息用“は”

(2)疑问词在主语部分用“が”,在谓语部分用“は”。

例:明日誰が北京へ行きますか。

それは何ですか。

(3)强调主语时用“が”,强调谓语时用“は”。

例:a:ここは教室です。

b:ここが教室です。

这两句译成中文都是“这里是教室。”但它们在日语中存在不同的含义。a句是说明“这个地方是教室”,而不是别的实验室或房间之类的。是回答“ここはどこですか。”(这是什么地方?)的问题时使用的。

B句是强调说明“只有这间是教室。”旁边或对面等其他的都不是教室。是回答“どこが教室ですか。”(哪间是教室?)的问题时使用的。

(4)在存在句中的不同含义。

a:教室に机があります。(教室里有桌子。)

b:机は教室にあります。(桌子在教室里。)

a句的顺序是,先是用补格助词“に”表示补语,然后用“が”表示主语,最后用“あります”表示谓语。即“补+主+谓”的结构。

b句的顺序是,先用提示助词“は”表示主语,然后用“に”表示补语,最后用“あります”表示谓语。即“主+补+谓”的结构。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存在句中,若是“补+主+谓”结构,主语用“が”表示,“あります”翻译成“有”。若是“主+补+谓”结构,主语用“は”表示。“あります”翻译成“在”。

(5)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大主语用“は”,小主语用“が”。

例:象は鼻が長いです。

其中“象は”是整个句子的主语,即“大主语”,“鼻が”是谓语部分的主语,即“小主语”。“長いです”是“鼻が”的谓语。

3.の

(1)所属私は旅行社の社員です。

(2)内容及其他この本は科学の本です。

(3)准体助词その辞書は王さんのです。

4.を

(1)对象これをください。

田中さんは居間で新聞を読みます。

(2)移动的场所中国を旅行します。

5.も :类推及其他あれも日本の新聞です。

6.に

(1)时刻点田中さんは午前7時に起きます。

(2)目的地王さんは去年東京に来ました。

(3)对象(接收的一方)純子さんはお母さんに絵をあげます。

(4)场所机の上に花瓶があります。

(5)频率的标准1週間に5日出勤します。

(6)目的図書館へ本を借りに行きます。

(7)变化張さんは先生になりました。

(8)归着点ここに名前を書いてください。

(9)附着点バスに乗ります。

(10)存在的状态(或,基准)日本は南北に長い国です。

7.から

(1)起点(时间)田中さんの会社は何時からですか。

(2)起点(场所)中国の北京から来ました。

(3)授予的一方先生から画用紙をもらいました。

(4)原因、理由日曜日ですから会社は休みです。

(5)动作的相继发生薬をもらってから帰ります。

8.まで:终点,限度田中さんは9時から5時まで働きます。

9.か

(1)疑问あなたは王さんですか。

(2)惊讶そうですか。

(3)劝诱ビールを注文しましょうか。

(4)不确定張さんは何杯か飲みました。

10.へ:去处,归处田中さんは会社へ行きます。

11.で

(1)交通手段田中さんは電車で会社へ行きます。

(2)场所田中さんは居間で新聞を読みます。

(3)动作的手段田中さんは万年筆で手紙を書きます。

(4)范围(数量)1000円でおつりをください。

(5)范围(时间)短い時間で食事の支度ができます。

(6)范围(场所)富士山は日本で一番高い山です。

12.と

(1)共同动作的对方(といっしょに)

王さんは張さんと(いっしょに)美術館へ行きました。

(2)列举ミルクと砂糖は机の上です。

(3)引用日本の科学技術はとても進歩していると思います。

13.ね

(1)征求同意庭には犬がいますね。(“ね”的声调稍高)

(2)感叹日本の秋はきれいですね。

(3)确认桜と反対ですね。

14.よ:强调お父さんは夕方6時ごろに帰りますよ。

15.しか:限定(和“„ません”相呼应)

東京から京都までやく2時間しかかかりませんでした。

16.や:并列(有代表性的列举)

京都には有名なお寺や庭園があります。

17.より:比较的标准

中国は日本より広いです。

18.ほど:程度

日本は中国ほど広くないです。

19.ても:条件帰ってもいいです。

20.て:

(1)方式歩いて登りました。

(2)连接补助动词名前を書いてください。

(3)原因熱があって、食欲がありません。

21.だけ:限定

朝刊と夕刊だけです。

22.でも:例示

中国でも増えます。

动态助词 篇3

关键词:动态助词比较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对于我们来说汉语是母语,所以我们在学习汉语语法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汉语语法规律的困难性,而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汉语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其语法学习是一个难以攻破的难关。因此,我们应该给予它们足够的研究与重视,减少外国学习者在学习动态助词“着”“了”“过”时产生的偏误,这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动态助词“着”“了”“过”,许多学者和对外汉语教师都对其进行过探讨和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例如,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将“着”“了”“过”归类为助词;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将“着”“了”“过”定义为动词后缀;房玉清在《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及用法比较》中,对动态助词“着”“了”“过”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比较总结。这些研究及著作对人们汉语语法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我们结合一些例子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态助词“着”“了”“过”的使用进行分析。

一、“着”的相关研究

根据“着”能否与“在”“正”“正在”共同出现在一个句子中,我们把“着”分为两类:“着1”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表示一种持续的意义;“着2”为用在动词的后面,表示一种进行的意义。“着1”表示行为或动作的持续,例如:

(1)学生们正在写着作业。

“着2”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例如:

(2)老师看着学生们。

另外,动词“着”还可以重叠,表示动作进行中出现了另一个动作,例如:

(3)她说着说着就哭了。

二、“了”的相关研究

根据“了”的句法位置,我们把“了”分为两类:“了1”为用在动词之后宾语之前,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了2”为用在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情况发生了变化,具有表达语气的作用。“了1”用于表示结束的动词后表示完成,例如:

(1)我又回到了我的家乡。

(2)离开家乡这两年,我学会了怎样洗衣做饭。

“了1”用于表示持续的动词之后,表示实现,例如:

(3)我吃了饭就回家。

“了2”表示事情发生了变化,具有表达句子语气的作用,例如:

(4)这些年,补习班越来越多了。

“了1”“了2”也可以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这个时候既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也可以表示事情发生的变化,例如:

(5)我忘了我做过什么了。

三、“过”的相关研究

根据“过”能否与副词“曾经”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我们把“过”分为两类:“过1”为不能与“曾经”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过2”为可以与“曾经”出现在同一个句子里。“过1”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完成,或者表示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例如:

(1)妈妈打扫过屋子,就出去了。

“过2”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发生过的动作,例如:

(2)他曾经去过青藏高原。

“过2”用于动词之后变成否定句时,在“过”前面加否定副词“没有”,例如:

(3)几乎没有他没去过的地方。

四、“着”“了”“过”用法比较

1.结束性动词后面,只能表示时间点上的动态,不能表示时间段上的动态,因此只能用“了”和“过”,不能用“着”,例如:

(1)她到了哈尔滨。

(2)她到过哈尔滨。

(3)*她到着哈尔滨。

2.在变为否定句时,“过2”可以与“没有”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但“了1”“着2”不能与“没有”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例如:

(4)他没吃过西餐。

3.“着”可以与“在”共现,“了1”可以与“已经”用于同一个句子中,“过2”可以与“曾经”用于同一个句子中,例如:

(5)我在看着太阳。

(6)他已经吃完了饭。

(7)我曾经后悔过。

五、关于动态助词“着”“了”“过”的教学启示

汉语是一种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而外国留学生的母语形态变化丰富,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极大的差异。我们应该将外国留学生的母语与汉语进行对比学习,从中寻找并且总结规律,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同时还提高了留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还应该对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根据他们各自母语的特点设计不同特点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原来学习过的语法点和知识串联起来,教师帮助指导总结,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一直以来,对汉语的本体研究都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对本体的学习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本体的学习尤为重要。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留学生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和解释,有助于提高他们汉语学习的效率。动态助词“着”“了”“过”的教学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也尤为重要,也有待于进一步全面的研究,以推动对外汉语事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0.

[2]房玉清.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及用法比较[J].汉语学习,1992,(01).

[3]陈杰.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的动态助词[D].鞍山师范学院,2006.

[4]艾冰.动态助词“了”与“过”的对外汉语教学[D].渤海大学,2010.

动态助词 篇4

一、“嘞[le55]”表示过去完成时

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发生的, 所以每件事情都存在着一个时点或时间跨度, 因此, 当表达具体事件时, 每个句子都有包含一定的时间因素。在贵阳方言中, 动态助词“嘞”[le55用在动宾之间时, 也可以表达时间概念。例如:

(1) 老李写嘞文章。*老李写文章。

(2) 我星期天上嘞街。*我星期天上街。

例 (1) 中的动态助词“嘞[le55]”是句子中唯一的时间因素, 它是成句的重要条件。例 (2) 中虽然也有表示过去的时间因素的词“星期天”, 但是动词后如果没有与之相呼应的表示完成态的动态助词“嘞[le55]”, 句子就不能成立。

有的句子本身具有时间因素, 而且在句中有没有助词“嘞”都能成立, 但表示的时间意义却会发生变化。

例如: (3) 他五点到嘞贵阳。他五点到贵阳。

例 (3) 中的两个句子都包含着时间因素“五点”, 因为“五点”这个词本身并不表示时态, 动词后有没有“嘞”就会引起时态的变化也就是前者用“嘞”表示已然, 后者不用“嘞”就表示未然。

从上面的分析说明, 我们可以知道“嘞”是表示过去时态的动态助词, 而且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实现。从这一点上来看, “嘞”与贵阳方言中的“噢”和普通话中的“的”和“了”的语法意义相似, 几者有时可以互相转换。但是, “嘞”与“噢”又有所不同, “嘞”只表示已然的, “噢” (“了”) 却可以是已然的, 也可以是未然的。

例如: (4) 他五点到了贵阳。 (*他五点到噢贵阳) 他五点到嘞贵阳。

(5) 你五点到噢 (了) 贵阳以后打电话给李老师。

*你五点到嘞贵阳以后打电话给李老师。

例 (4) 中的“了”表示已然, 可以用“嘞”替换, 例 (5) 出现了两个动词的连用, “了”用于前一个动词后, 表示前一个动作在后一动作之前完成, 但整个句子都是未然的, 这时“了”不可以替换为“嘞”。

二、描摹连续自动状态, 在句中作状语、补语或定语。

他一跳一跳嘞跑起过来噢。

扁担一颤一颤嘞象是要断嘞样。

嘴巴着辣得一扯一扯嘞。

三、“嘞”表示肯定性的判断

“嘞”用在动词后, 既是表示动作的完成, 同时还强调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是对过去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所进行的肯定性判断。具体格式是:

第一, “V.+嘞”常和“是”相互呼应出现, 表示对已经实现的情况做一个肯定性的判断, 语气副词“是”既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请看以下比较:

A: (6) 他是前天看嘞电影。

(7) 你是用毛笔写嘞字。

B:他前天看嘞电影。你用毛笔写嘞字。

从上面两组句子中, 我们可以看出, B组句子与A组句子句法结构和语义是相同的, 不过出现“是”, 肯定性判断意味更加明显。

第二, 可以用“是不是”的形式进行提问, 它的回答可以是肯定判断, 也可以是否定的判断。

A:小王五点到嘞贵阳。

小王是不是五点到嘞贵阳?

是嘞, 他是五点到嘞贵阳。

不, 他不是五点到嘞贵阳。

B:他五点到贵阳噢。

他是不是五点 (已经) 到噢贵阳嘞? (他是不是五点到了贵阳?)

是的, 他五点 (已经) 到贵阳噢。 (他五点已经到了贵阳。)

不, 他五点还没得到贵阳。

从A组和B组句子的肯定、否定回答形式我们可以看出, 贵阳方言中带有动态助词“嘞”的句子, 肯定、否定回答在动词前要加“是”或“不是”, 它表示对完成动作情况的判断, “是……嘞”可以看作是一个焦点结构的标志,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是……的”结构。但是贵阳方言中带有动态助词“噢”的句子肯定形式不需要用“是”特别是他的否定形式不是用“不是”, 而是用“没”, 它主要是陈述动作已经完成或者没有完成的情况。

四、“嘞”形成对比焦点

句子语义的重心所在是一个句子的焦点。由于句子信息结构一般是按照已知信息在前、未知信息在后的原则排列, 所以, 焦点通常放在句子末尾的成分上, 这种句子的焦点情况是常规点。但是当说话人说出一个句子的目的是为了特别指出“是A而B”时, 句子的焦点成分就是对比性的, 叫做对比焦点。“嘞”也是用来标记对比成分、表现对比焦点的一种手段。有时“嘞”明显强调一个对比成分, 形成一个对比焦点, 有时“嘞”字句还可能形成两个以上的对比焦点, 这就需要通过语境或轻重音情况来显示其真正的焦点所在。

(8) 小王在美国读嘞书。 (不是在中国读的)

(9) 他坐飞机去嘞北京。 (不是坐火车去的)

由此可见, “嘞”字句的信息结构和一般句子的信息结构是一样的, 它通过“嘞”把句子的信息焦点前置在动词前, 句末成分反而成了已知的信息。

备注:动态助词“嘞”是表示动作的过去完成态的, 因而具有明显动作性的动词可以用在“嘞”字句中。当动词不是表示具体动作的, 也就无所谓完成不完成, 一般不能用于“嘞”字句句型中。

表示判断、能愿、认知意义的动词, 例如“是、在、像、属于、能、应该、必须、宁可、认为、以为、觉得”等, 在不同程度上都带有判断评价的性质, 这类动词缺乏“态”的变化, 因此, 一般不能带动态助词也不能出现在“嘞”字句中。

表示某种状态的动词, 如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喜欢、同情、害怕、满意、吃惊”等, 一般也不能用于“嘞”字句。

通常情况下, 动态助词“嘞”必须用在动宾之间, 不能带宾语的动词, 如“休息、咳嗽、呕吐”等不能构成“嘞”字句。有些动宾式动词虽然不能带宾语, 但自身动宾之间可以分开来用, 也可以构成“嘞”字句, 如“刷牙、理发、搬家、生病、打针”等。

由于“嘞”字句表示的是过去已经完成的动作, 所以动词前不能出现表示将来的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 如“明天、明年、即将、马上”等;不能出现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持续性的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 如“每天、每时、经常、不断”等;不能出现表示动作进行的“正、正在”等;不能出现表示动作未完成的否定副词“没、没有”等。如果动词前出现这样的词语, 就会造成句意的矛盾。

摘要:贵阳方言动态助词“嘞”用法和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的”比较相似。“V嘞O”表达对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处所 (受事宾语) 的肯定确认;有时用做描摹连续自动状态, 在句中作状语、补语或定语。

关键词:贵阳方言,动态助词“嘞”语法意义

参考文献

[1]涂光禄《贵阳方言动态助词的体和貌》贵州大学学报 (1997.4)

[2]涂光禄主编《贵州省志·汉语方言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6月

[3]李敏《谈谈动态助词“的”的用法》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2)

[4]陈定宏《浅谈“的”字的用法》内江科技 (2008.4)

[5]裘荣堂《谈“动+的”短语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 (1992.3)

[6]袁毓林《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中国语文 (2003.1)

[7]朱德熙《说“的”》中国语文 (1961.12)

日语常用助词 篇5

1.接在动词连用形下,表示轻微的命令。是~なさい的简略形式 早く言いな。快点说。

2.接在动词终止形下,表示禁止。相当于中文的“不要„„”。動くな。不要动。

◎かな:终助词

1.表示疑问或怀疑的语气。常用在自言自语的场合。手紙、送ったかな? 我把信寄出去了吧?

2.表示自己的希望、愿望。通常会以~ないかな的形式出现。バス、早く来ないかな。公共汽车怎么还不快来呢?

◎の:终助词

1.表示质问或疑问。(语调上扬)まだ分からないの。你还不懂吗? 2.表示轻微断定。(语调下降)明日は行かないの。明天不去啦!

◎なんて:副助词

表示感到意外的语气,大略是以下说法的口语简略形式。1.などといって

自分で『清純派(せいじゅんは)』などと言って、厚(あつ)かましい。自分で『清純派』なんて、厚かましい。竟然说自己是清纯派,真是厚颜无耻。2.などとは

全部食べちゃうなどとはひどいよ。全部食べちゃうなんてひどいよ。你竟然把它全部吃完,真是太过分了。3.など(举例说明时)

いやだよ、一緒になって騙(だま)すなど。いやだよ、一緒になって騙すなんて。我才不要跟你一起骗人呢!4.などと

今日テストなどと聞いてないよ。今日テストなんて聞いてないよ。我怎么没听说今天要考试!◎のに:接续助词

1.接在活用语连体形下,连接前后两句,有责怪、不满或感到意外的语气。通常表示结果出乎意料或不合常理。

何回も言ったのに、何でまだ分からないの。我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为什么你还是不懂呢?

2.作为终助词放在句末时,含有遗憾、惋惜、不满、责怪的语气或埋怨对方不了解自己的心情

何で食べないの。わざわざ料理お作ってあげたのに。为什么不吃呢?我特地为你下厨,你竟然„„

◎なんか:副助词 1.なにか的口语说法

なにか得することでもある。なんか得することでもある。有什么好处吗?

2.なんだか的口语说法。说不出个什么,但总觉得„„ なんだか、やっぱり上海の方がくらしゃすいと思うよ。なんか、やっぱり上海の方がくらしゃすいと思うよ。总觉得还是在上海容易生活!

3.など的口语说法。表示列举事例。お茶などどう? お茶なんかどう? 要不要喝杯茶啊?

◎もん:终助词

为女性或小孩用语,放在句末,表示原因。常与だって一起出现,有撒娇的语气。——どうして太郎という名を付けたの? 为什么取太郎这个名字呢? ——だってかわいいんだもん。因为很可爱呀!

◎わけ

当名字用,表示“意思”。放在句尾使之成为疑问句时,表示确认或质问对方表达的意思。相当于中文的“你是说„„吗?”、“你的意思是„„吗?”。コピーしてから出すというわけ? 你是说复印之后再寄出去吗?

◎わけがない

动词连体形+わけがない 表示“不可能„„”,“不会„„”。知るわけがないじゃない。我不是不知道。

◎わけではない

上一篇:升平煤矿下一篇: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