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电流

2024-09-07

动作电流(精选10篇)

动作电流 篇1

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中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是防止直接接触电击事故和间接接触电击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 也是防止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接地故障引起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率和投运率均应达到100%。

目前在农村TT系统配电网, 普遍实现了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出线首端、低压分支线路首端分别装设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装置和分支保护装置, 在用户处 (居民住宅或用户电器设备的配电盘、配电箱内) 装设末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三级剩余电流保护。

1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

1.1 正常运行时的维护工作

(1) 对于长期使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应按规程规定的项目进行维护和检查。

(2) 为了能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正常工作, 保持良好状态, 必须建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资料档案, 建立定期试跳制度。

(3) 对运行中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实行定期检查,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动作后, 要认真分析, 查找动作原因。

(4) 严格执行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有效使用寿命的规定, 超过规定年限应全面进行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决定可否继续运行。

1.2 异常运行情况的维护工作

当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出现异常情况时, 应采取如下措施。

(1)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动作后, 应立即查找动作原因, 如无异常情况, 可以试送电一次, 试送电后若再次跳闸, 则必须找出故障点并处理后才能送电。

(2) 发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有异常情况, 应及时处理好或更换保护装置后再送电。

(3) 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范围内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按相关的农村触电事故调查规程处理。

1.3 异常处理的基本要求

(1)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运行中遇有频繁跳闸、越级跳闸等异常现象, 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处理, 以免扩大事故范围。

(2) 发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动作不正确时, 运行人员应及时向运行单位报告, 运行单位应及时派人检查、妥善处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有故障时, 运行单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更换。

(3)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动作后, 经检查未发现动作原因时, 允许试送电一次。如果再次动作, 应查明原因找出故障, 不得连续强行送电。必要时对其进行动作特性试验, 如经检查确认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本身发生故障时, 应予以更换。严禁私自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退出运行, 强行送电。

2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管理

(1) 运行单位应明确专人负责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运行和管理工作, 必须建立健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设备台账。

(2)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投入运行后, 必须定期操作试验按钮, 检查其动作特性是否正常。雷击活动期和用电高峰期应增加试验次数。

(3) 设备负责人应认真填写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试验记录, 必须做到每月检查一次, 每年测试一次。每次跳闸后应查明原因, 及时处理, 并详细填写记录。

(4) 运行单位应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列入安全检查的内容, 并且每月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分析,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 设备负责人必须了解所管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构造性能、工作原理和操作技术, 做到会安装、会试验、会排除故障, 确保其正常运行。

(6) 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根据电子元器件有效工作寿命要求, 工作年限一般为6年。超过规定年限应及时进行全面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 决定可否继续运行。

(7) 运行单位应定期统计总保护装置和分支保护装置的安装率、投运率、正确动作次数、拒动次数、误动次数, 并出具详细的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8) 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内发生电击伤亡事故, 应检查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 分析未能起保护作用的原因, 在未完成调查、确认原因前, 不得拆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9) 根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规定, 为检验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在运行中的动作特性及其变化, 运行管理单位应配置专用测试仪器, 并定期组织开展动作特性试验工作。对此, 运行管理单位应制定计划, 遵照执行。动作特性试验项目有测试剩余动作电流值、测试分断时间、测试极限不驱动时间等。

动作电流 篇2

关键词:保护器 分级保护 正确应用

在两网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设备选型得到了重视,选用了一批技术性能先进、质量可靠的设备,如无油型断路器、节能型变压器等,新设备的投入使电网设备的技术含量增加,安全水平大大提高,在防止事故、确保安全供电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低压供用电系统,同样也采用了新技术和新设备,使低压电网的安全可靠性也有所提高,为确保广大群众的用电安全,广泛地应用了漏电保护装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下简称保护器)。实践证明,保护器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人身电击伤亡事故,同时还起到了监督线路绝缘水平的作用,安全用电效果显著。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在低压电网中,安装保护器是防止人身电击伤亡、电气火灾及电器设备损坏的有效的防护措施。

近30年来,我国应用保护器的发展,经历了自然发展阶段、组织推广阶段、规范管理阶段和普及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从第三阶段开始,保护器的研究、生产、安装使用的管理得到了提高,管理规范化、标准化逐步完善,并与国际标准接轨。这个期间国家标准主管部门先后组织编制了保护器产品标准:

GB6829《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

GB16916《家用和类似用途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断路器》;

GB16917《家用和类似用途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断路器》。

使用标准:

GB13955《漏电保护器的安装和运行》;

GB14287《电气火灾报警控制系统》。

此外,原国家机械委还制订了相关的产品行业标准:

动作电流 篇3

关键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接地故障;电气火灾;等电位联结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2-0126-02

近年来,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用电过程中,由漏电所引起的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和电气火灾事故常有发生,探讨在建筑电气设计中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也称为漏电保护,是防止电击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防止漏电引起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但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后,仍应以预防为主,并应同时采取等电位联结以防止电击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

漏电是电气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漏电往往会产生电弧或过热现象,从而引发电气火灾,这是漏电最为严重的后果.漏电已成为目前电气火灾防范的重点对象。漏电具有的破坏性不可低估,有效地防范、制止漏电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用电的重要部分,防止漏电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是研究和推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技术。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目前最为实用的一种防漏电事故的措施。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是检测各相电流及中性线电流的矢量和,将三相导线及中性线穿过电流互感器,当没有发生接地故障时,无论三相是否平衡,此值总是为零,当发生某一相接地故障时,此值即为故障电流。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作为接地故障保护电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当人体不慎直接触及绝缘外壳破损的设备内的相线时,能在数十毫秒的瞬间切断仅以毫安计的故障电流,从而避免发生电击致死事故。

1建筑物电气设计要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为避免接地故障带来的危害,在建筑电气设计中需要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也称漏电保护器、RCD)。一般需要装设两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第一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装设在电源进线处。它的作用是能有效防范接地故障造成的电气火灾事故发生。接地故障因故障电流较小,它常以电弧的形式出现。电弧具有大阻抗,它限制了故障电流,使一般的断路器,熔断器不能及时切断电源,而电弧本身的局部温度可高达两、三千摄氏度,很容易引燃附近的可燃物质。在电源进线上安装这一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可在建筑物内任一处发生电弧性接地故障时及时动作,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第一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的整定,《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第4.4.21条规定:“为减少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危险而装设的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其额定动作电流不应超过0.5A”。

在电源进线上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电气防火措施,为消除电气火灾提供了有效手段。目前,我国电气火灾发生率较高,火灾起数、人员伤亡所占的比例呈整体上升趋势,其中由于建筑物内部电气线路绝缘老化和用电器具短路、超负荷、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的电气火灾高居榜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研究建筑电气设计与防火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电气火灾事关生命财产安全,不能轻率对待,要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杜绝建筑物电气火灾,建筑电气设计时应考虑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并严格施工和严格检验,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正常发挥作用,以减少我国居高不下的电气火灾数量。

第二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一般要求装设在终端配电箱的插座回路上。因插座回路上常接用金属外壳的手握式和移动式电器,当这类电器发生相线碰外壳接地故障,人体遭受电击时,往往不能摔脱电器,以至人体通电时间过长而导致死亡。为此在插座回路上要装设对接地故障反应灵敏、能瞬时跳闸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能使人体迅速脫离带电的可导电金属外壳,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第二级漏电保护器(插座回路)的额定动作电流一般整定值为30mA。

同时要注意,在第一级和第二级分别装设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要求在时限上应有选择性配合。这两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分别防范电气火灾事故和人身电击,对建筑物电气安全至关重要。

2室内所有空调回路都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第6.5.2条第4款要求:“除空调电源插座外,其他电源插座电路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有人据此认为空调回路不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了,其实这样说并未真正理解规范。

1)规范并没有禁止空调回路使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规范仅仅给出一种起码的、基本的要求,设计人员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出更优化的设计。

2)规范的条文说明是强调了一定条件下的规定:“……空调机不是手握式电器,一般为绝缘外壳,且安装位置较高,故不必设置漏电保护装置。”显然,此种情况仅限于壁挂式空调机,对于柜式空调机并不太适合。柜式空调机为落地式安装,有些柜式空调机外壳为金属外壳,故存在着漏电电击事故的潜在危害。人们喜欢使用哪类空调机是因人而异的和不确定的,因此我们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就应该有比较完善的考虑。

3)对于有些阳台没有封闭的用户,即使是壁挂分体式空调机,也常有很多用户将室外机安装在阳台上的情况。此时,室外机在人身可触及的范围内,同样也存在漏电电击伤人的潜在危害。

4)设计人员仅仅是为用户预留了空调机安装条件,有些用户往往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等限制,暂时买不起或买得起而担心用不起,这些家庭很可能就不装空调了,此时,空调电源插座就有可能变成了普通插座,如果不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将对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3部分室内终端配电箱所有回路都应采取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措施

建筑物内对于进线电源为单相电源的室内终端配电箱,且照明事故停电不会产生较大影响的室内终端配电箱,笔者认为其配电箱内所有回路都应采取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这类室内终端配电箱,配电分支回路基本上都是由:照明回路一、照明回路二、普通插座一、普通插座二、柜式空调、壁挂空调一、壁挂空调二、预留备用等回路组成。如果按《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第6.5.2条第4款要求,仅在普通插座回路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其它回路不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这样极有可能留下安全隐患。现在用户在进行室内装修时或平时使用过程中,很有可能会把新增的普通插座接在照明回路上,或把预留的备用回路也接上了新增的普通插座。为了消除用电安全隐患,笔着认为箱内所有配电分支回路都应采取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措施。

同时,考虑到这类终端配电箱在建筑物内占绝大多数,量大面广,笔者建议可采取在进线总开关处设置一台带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低压断路器,各分支回路不必再分别设置带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断路器做法。因为这样室内终端配电箱的所有回路都有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措施,既消除了用电安全隐患,用电安全系数进一步得到提高,又可节省大量的终端配电箱的费用,投资方满意。另一方面,由于大大缩小了室内终端配电箱的外形尺寸,箱体美观不显眼,用户也满意。

由此可见,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对空调所有回路和部分室内终端配电箱所有回路,均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也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建筑物要做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联结是使电气装置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可导电部分电位基本相等的一种电气联结。是指将保护线与建筑物的总水管、总煤气管、暖通管等金属管道或装置用导线联结的措施,消除金属物体之间的电位差,防止金属物体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对人身和设备产生危害。以达到均衡建筑物内电位的目的。等電位联结的作用,在于降低接触电压,以保障人员安全。

根据国内外电气事故统计,低压系统短路大多为相线碰设备外壳、金属管道、结构和大地的接地故障,它能使这些设备外壳、管道、结构带对地故障电压,导致人身电击或电气火灾事故,建筑物内作总等电位联结可消除或降低这种故障电压。

等电位联结对设备防护和人身防间接电击防护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人们的用电安全意识逐渐加强,用电安全措施也应逐渐完善。等电位联结是电气设计中的安全措施之一,它能有效降低接触电压,防间接接触电压及电磁干扰,特别是雷电电磁干扰,目前已被国际上许多国家所采用。

为了保证人身设备的用电安全,设计要求建筑物内作总等电位联结。在建筑楼电源进线处安装一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把总水管、煤气管、空调立管等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体及建筑物的金属构件等与电位联结端子箱连通。

我国《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第4.4.4条规定,当采用接地故障保护时,建筑物内应做总等电位联结。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0364-4-41(电击防护)标准也作了规定,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和做等电位联结两种措施是互为补充、防止人身电击、确保设备安全并能有效的防止电磁干扰的保证。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对于单相220V线路只提供间接接触保护,同时还存在因机件磨损、接触不良,质量不稳定寿命较短等因素而导致动作失灵的种种隐患,不能单独成为一种可靠的保护措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只能作为电气安全防护系统中的附加保护措施。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得拆除或放弃原有的安全防护措施。因此尚应实施等电位联结,才能有效地消除漏电的电气线路或设备与低电位的金属构件之间电弧、电火花的产生,即消除漏电电压引起火灾的可能。

对于浴室、游泳池等特别潮湿的场所,等电位联结则要求采用局部等电位联结则更为安全。浴室、游泳池等特别潮湿的场所内,环境潮湿,人即使触及50V以下的安全电压,也有遭电击的可能。局部等电位联结,就是把浴室、游泳池内所有金属物体(包括金属毛巾架、铸铁浴缸、自来水管等)用接地线连成一体。浴室、游泳池等特别潮湿的场所内,人体皮肤完全湿透,人体阻抗大幅度下降,金属管道、结构等种种原因传导来的十几伏的不高的电压就可使人体通过大于心室纤维性颤动电流阈值而电击致死。这种电气事故是不能靠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保护电器来防范的,因为这种使人致死的电压是沿非电的金属管道传导的。唯一的防范措施是在此电击危险特别大的局部场所作局部等电位联结。这样做后,无论从哪一金属管道、结构或PE线导入了不正常电压,由于等电位联结的作用,该场所内所有导电部分的电位都同时升高到同一电位水平,不出现电位差,电击事故自然无从发生。电气人员必须理解这种场所的电气危险性和实施局部等电位联结的重要性,以有效维护人的生命安全。

等电位联结不一定要接地。按等电位理论,只要电位相等。不产生电位差。就不会发生电击事故,作为局部等电位联结是使一定范围内不产生电位差,即使将外界的高电位引入,对人也是安全的。等电位联结的作用只是使人体伸臂范围内所接触的电位相等或接近而已。

5结束语

建筑电气设计要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并进行等电位联结。除室内插座回路要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外,对室内空调回路、部分照明回路、预留的备用回路也都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在防止漏电引起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损坏,保护人身安全和确保设备安全方面,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和做等电位联结这两种技术措施是互为补充的,不能相互代替。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

[2]王厚余.低压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和检验.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29-32,165.

[3]叶强.关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运行问题的探讨.建筑电气.2007(11):18-21.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正确选择 篇4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用来防止电气事故、保护人身及设备安全的产品, 分间接接触保护和直接接触保护2种。国标GB6829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以下简称漏电保护器) , 其动作原理是取剩余电流值, 所谓剩余电流是指供电系统中导线流出的电流, 有一部分没有经过导线返回, 而流入大地, 经大地返回到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 称这个漏入大地的电流为剩余电流, 就是通常所讲的漏电电流, 漏电电流的取样元件均采用零序电流互感器。

2 产品选择

目前, 漏电保护器品种繁多, 结构各异, 其原理都是一个剩余电流动作型。用户应选购质量可靠的产品, 通过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并认定已通过国家电工认证、具有3C认证的产品 (如南京康尼等) 。

漏电保护器分为以下3大类: (1) 单相漏电开关。它分电子式和电磁式, 由于电磁式漏电开关价格较高, 在农网改造大部分选用电子式漏电开关, 一般选用15mA或30mA, 动作时间小于0.1s, 用于直接接触保护, 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发生。 (2) 漏电断路器。它分电子式和电磁复合式, 作为二级保护或三级保护。不论单极、二极、三极、四极漏电的断路器, 尽量选用动作电流小于等于50mA, 分断时间小于0.1s的产品, 用于直接接触保护。 (3) 漏电继电器。它为电子产品, 不能独立使用只能和交流接触器或带有脱扣线圈的空气开关配合使用作总保护或分支保护。当采用漏电继电器作为供电系统总保护, 一级保护尽量采用延时型或鉴相鉴幅漏电继电器, 并且漏电电流可调, 用于间接接触保护, 防止越级跳闸, 确保电网正常供电。脉冲动作电流值一般选50mA, 漏电电流动作值分档200~500mA之间可调, 漏电继电器与交流接触器配合的组合分断时间:≤0.2s或≤0.4s。以上产品按使用场合, 确定所采用的保护方式, 确定采取的品种。漏电保护器选购时特别注意负载容量的配合留一定的余量, 不导致漏电保护器产生误动作。

3 产品检测及试验

动作电流 篇5

[关键词]农村电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故障排除;运行维护

在低压电网中,由于电器设备本身的缺陷及使用不当、安全措施不力等原因而造成人身触电、火灾事故,给用户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了防止低压触电事故的发生,在低压电网中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保护措施,它能有效地防止由上述多种原因而引起的触电事故;能及时切断运行中的电器设备的单相接地,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总而言之,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应用对各类事故的预防和电源的及时切断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从而保障了人身、设备的安全。

一、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使用现状及保护方式

1.动作保护器的使用现状

目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也即漏电保护器)在低压电网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在以往的电网改造实践中也发挥了重要的安全保护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在动作保护器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它的效果,亟待改善。下面仅就这方面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1)动作不灵敏相位的存在。目前使用的总保护器的稳定性和灵敏性存在一些欠缺。例如,在三相电流要达到动作整定值时,最好的情况是新产生的剩余电流和原来的剩余电流相位相同,那么电流在快速达到保护器整定值时瞬时跳闸,这时的总保护器灵敏性最好;而相反地,最坏的情况是新产生的剩余电流和原来的相位相反,便会使总保护器因剩余电流减少而产生拒动,也就是动作死区,这时的灵敏性最差。

(2)保护器的安装操作不规范。虽然部分的安装人员工作认真,但是其未受到专业的培训,导致其对电网的绝缘电阻、待安装系统的剩余电流数据等情况了解不充分,安装要点把握不到位,导致使用时频繁跳闸。

(3)不规范使用现象的存在。农村地区的保护器选用不合规格,导致其在正常运行时会出现频繁跳闸的现象,而维护人员又疲于应付,因此习惯于采取利用木块顶住开关及拆除内部接线等简单却不规范的办法,而使得保护器退出运行,增加了安全隐患,造成用户丧失了用电安全保障。另外,农村低压电网的供电结构分散,三相负荷平衡度低,也仍存在着架空裸导线、树枝扫线以及拉线带电等现象,这些都是不规范的用电操作,对此的维护管理强度不够。

2. 动作保护器的保护方式

目前农村低压电网中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保护方式有二级保护和三级保护两种,而农村电网目前较多的运用前者。

三级漏电保护器是城镇电网应用的主要方式,包括总保护器、二级的分路保护器以及三级的末端保护器。三级保护器之间的可靠运行,能保障农村低压电网的安全运行,防止用电事故的发生。

而二级保护的布设方式也很简单,即将三级保护方式的“中级保护”去掉,直接采用用户末端保护和变压器总保护的二级保护方式。这种保护方式也是农村电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主要保护方式。

在这两个保护方式当中,末端保护一般为居民住宅、服务场所等,是对直接接触电击的事物和电器设备损坏等的保护;一般应装于用电设备的电源最近处,如电源插座。而末端保护向上一级便为中间保护,应当有后备保护和防止线路单相接地而引发火灾事故的功能;它的位置一般在负荷集中的电源进线处,如农村的总电源进线处、居民住宅楼的各单元的电源进线处等。

二、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故障排除方法要点分析

目前,低压电网的保护器故障频繁发生,这主要是因为低压线路的分布范围广、接线不规范以及运行环境恶劣等,这就使得农电人员难以快速地排除故障,因此熟练地掌握保护器跳闸的常用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下面给出了三种总保护器跳闸的故障排除常用简单方法及要点。

1.试送投运法,即确定是否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自身的故障。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将所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负荷侧引线拆除,再合上保护器。如果保护器依然无法运作,说明是保护器自身的故障,应予以更换或维修;反之,能正常运行的话,则说明是配电盘或线路的原因,应逐一排查。在配电盘或线路原因排查时,将各出线负荷切断,如果不能运行说明是配电盘的故障,应检查绝缘设施及接线是否无误;如果能正常运行,则是线路有问题,此时便可采用后面的“分线法”来排查故障点。

2.分线排除法,即线路故障点排查应按“主干→分支→末端”顺序依次排查。此时,应该先断开电网的各分支线路,只就主干线路进行试送电,若无故障,说明主干线路运行正常;然后,依次合上分支和末端线路,在投运过程中哪一条线路运行时保护器跳闸,就说明故障点在这条线路上,接下来便可以在这条线路上集中排查故障点。

3.数值比较法,即利用电网线路中的仪器进行数值测量,作对比得到故障点。“数值比较法”一般是指借助仪器、仪表等进行线路或设备测量,把所得数值和原数值作比较,从而找出故障点。

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维护及运行建议

1. 保证正确的三级保护电流差值和时间差

目前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使用很广泛,但是它的动作电流和分断时间要有十分科学合理的配置,这也是保证保护器投运率和正确动作率的关键。因此,相关部门在实施过程中要确定好各级保护之间的电流值。一般来说,总保护、中级、末级保护三者之间的动作电流值应存在15 mA及以上的级差值,而分断时间上应保证0.05 s及以上的时间差。因此,末级保护器动作电流定值最小,总保护器动作电流定值最大,而中级保护器动作电流定值介于二者之间,这是三级保护的最科学、最合理配置。

2.加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由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关系到人身、财产安全的设备,因此对其的运行维护及管理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首先,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运行过程中,应该对系统进行每年一次的普查,重点检查漏电动作电流值符合规定与否、电网的绝缘电阻以及变压器、电机接地装置的接触情况是否良好等。其次,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试跳器试验,且在雷击等原因导致保护动作后,也应作一次试验。再次,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之后,若检查未发现故障点,那么仅允许试送电一次。如果再动作,应该查明原因找出故障,不允许连续强制送电。另外,也禁止用户私自拆除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最后,就是要加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能训练,建立一个有素质、有能力、有经验的专业保护器维护队伍。

四、结 语

综上而述,农村电网中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对于电网线路中的各种电气故障、事故及用户的安全都有很大的保障,因此,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负责的进行保护器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保证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正常运作;而且,要积极培训专业的电力维修人员,以便于他们能够及时地检查出动作保护器的故障点所在,进行维修或更换,以保障用户的用电安全和用电及时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农村电网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其安全性再上新台阶,提高电力部门的工作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阮锡江.农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运行状况初探[J].科技与企业,2011,(13).

[2] 刘彦言.农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使用管理浅析[J].农村电工,2010,(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正确使用 篇6

保护器在使用中发生跳闸, 经检查未发现动作原因时, 允许试送电一次。如果再次跳闸, 可按以下方法查明原因, 找出故障, 不得连续强行送电或擅自解除保护器, 造成无保护用电的危险局面。

1判断是否为保护器自身故障

当保护器动作跳闸, 检查其确在断开位置后, 拆下出线, 然后合上保护器。如果合闸成功, 则说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完好的;如果合不上去, 则说明跳闸的原因在其本身。

2确认非保护器故障后

(1) 断开所有照明开关, 拔掉所有用电器 (如电冰箱、冰柜、空调器、微波炉、电饭煲、电熨斗、电热水器等) 插头后, 合上保护器。如果保护器仍然跳闸, 则说明故障不在上述用电器或分支线上, 而在室内干线部分。

(2) 故障出现在室内干线部分时, 采取分段检测方式。断开后段线路, 合上保护器, 当分段检查发现保护器继续跳闸时, 则说明故障在试送电范围内;如保护器处于正常状态, 则依次往后段线路进行检查。

动作电流 篇7

1 总保护装置的安装注意事项

1.1 总保护装置安装环境应清洁

总保护装置应安装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避免灰尘和有害气体侵蚀。实践中, 一些农村因配电室阴暗潮湿通风不良, 一些厂矿因配电室住人或与车间相通, 容易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受潮, 过早损坏。

1.2 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的探头应避免电磁干扰

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的探头 (即用铁壳或塑壳封闭起来的零序电流互感器) 应尽量远离交流接触器和母线, 一般上下、左右、前后的距离为20 cm以上。实践中一些人随便把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的探头固定在有空隙的地方, 探头因受到较大的电磁干扰而使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误动作, 甚至不能运行。如某总保护的探头装在交流接触器线圈右侧10 cm的地方, 总保护打开开关, 交流接触器刚吸合总保护即动作, 不能正常运行, 将探头移远后恢复正常。

1.3 中性点接地应良好

当前, 电流型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的说明书多附有使用接线图, 标明中性点应接地, 不得改变配电变压器运行方式, 但无详细要求。实际运行中, 中性点接地良好, 接地电阻阻值为4~10Ω, 使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探头检测到漏电电流, 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才可能灵敏运行。为此, 低压侧中性点应通过适当规格的导线接于良好的接地极上, 并将接头处理好。实践中, 中性点接地不良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配电室内用圆钢打入地下做接地极, 入地不深且配电室地下的土壤较干燥, 因而导致接地不良。二是接头处理不好, 接触电阻太大, 或日久所用铝导线与铁质接地极接头处氧化生锈使接触电阻增大, 造成信号衰减, 保护灵敏度降低, 甚至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拒动。

1.4 中性线不能重复接地

(1) 中性线重复接地的目的和效果。

在中性线没有断线前, 负荷的中性点和变压器中性点相连通。在断线后负荷的中性点出现电压, 该电压叠加在原有的相电压上, 使电器设备上的电压发生变化, 轻载相的电压会异常升高, 重载相电压下降, 引起电压高的相上的电器烧毁。根据实际观察, 这种电压升高有“雪崩式”效应, 即刚开始时不烧电器, 经过一段时间烧毁了第一台设备后, 使得该相负载减小, 电压进一步上升加速烧毁过程, 如此恶性循环直至该相上全部电器烧毁为止。为了防止这种情况, 应采用重复接地技术, 即在线路末端等地方将中性线人工接地, 这样在中性线断线后, 改由接地线相连通, 以降低事故的损坏程度。

(2) 安装总保护后, 中性线如果重复接地, 会出现拒动或误动。

当线路重复接地时, 重复接地电阻和主接地电阻在电路中并联, 使剩余电流产生分流, 当线路中的实际剩余电流超过允许值时, 由于分流的作用, 流过保护装置的电流不足以使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动作, 造成保护装置拒动。所以在安装总保护后, 须禁止中性线重复接地。

1.5 根据保护范围决定探头穿线方式

单台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用作低压总保护, 最好采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接地线穿过探头的方式 (即保护装置安装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线上) , 具有安装方便、不受负荷大小影响、探头受干扰小的优点。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用于分路保护 (即保护装置安装在各条引出干线上) 时, 则探头需要穿4根线 (即将本路的3根相线和1根中性线同向穿过探头, 下同) , 且应并排拉直固定。实践中发生问题有两方面。一是单台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做总保护, 其探头穿4根线, 且4根线松散杂乱, 导致保护器动作频繁, 应改为中性点接地线穿探头。二是分路保护采用中性点接地线穿过探头, 触、漏电电流分流, 造成两条分路总是同时跳闸, 应改为探头各穿4根线。

2 分路保护安装应注意的问题

在一块配电屏上安装数路分路保护, 最好采用数台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较之数组一次重合闸电流型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和交流接触器, 具有造价低、安装简便、布线方便、互相干扰小、可靠耐用等优点。如一定要用后者, 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选择好各个探头的固定位置, 探头间距离要尽量远, 以减少或避免相互干扰;二是每组使用的电源都要引自母线, 交流接触器选择大于150 A, 其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和接触器线圈的电源还要分别引自母线。不要图二次线简洁, 仅用两根截面积小的二次线为数组保护供电。这是因为, 接触器吸合瞬间其吸引线圈通过较大电流, 在线径不大的二次线两端产生较大压降, 使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的供电电压波动, 有可能使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误动作。

3 末端保护的安装注意事项

3.1 按产品说明书进行安装

(1) 应安装在干燥、清洁的地方。

末端保护不能装在露天、潮湿、灰尘多或受烟熏的地方, 因为雨水、潮气或灰尘、烟雾侵入保护装置, 将使金属件生锈、绝缘降低或电子元件受到腐蚀, 致使整机过早损坏。

(2)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进、出线不可接反。

因为进线接电源时, 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跳闸后, 其辅助电源亦断开, 内部晶闸管瞬间导通不会损坏;若出线接电源, 跳闸后辅助电源不能断开, 则其晶闸管会因较长时间导通烧毁, 造成整机损坏。

3.2 安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 按试跳按钮不动作。

此时应检查电源和接线, 若无问题则是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本身故障, 应维修或更换。

(2) 合上开关即跳闸, 送不上电。

此时应先检查电源电压, 看是否因过电压引起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动作。若电压正常, 则拆除负载线后重新试投, 若合后仍跳闸, 则系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故障;若不跳闸, 则系被保护的线路泄漏电流过大, 超过了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线路泄漏电流过大, 应先查有无明显接地故障点, 如用户家中是否装有小水泵, 有无导线敷设在潮湿的墙面上, 有无一线一地照明, 有无装置外壳带电等。若无明显故障点, 可用“中点断开法”查找隐蔽故障:在全部线路的中点部位断开, 确定漏电点在前段还是在后段, 然后在故障段中点部位再断开, 依此类推。用此办法一般能较快查出故障原因。

3.3 需要辅助电源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应装在熔丝之前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智能巡检系统 篇8

本文在全面调研配电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管理情况的基础上, 创新其管理模式并研究其状态评价方法, 设计开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智能巡检系统, 实现对其智能化管理及状态评价, 该巡检系统已试运行, 效果良好。

1 智能巡检系统设计

1.1 智能巡检系统功能与结构

结合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运行情况和日常维护的有关规定, 综合分析需求,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智能巡检系统应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 识别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2) 在线测试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动作特性, 即不动作电流、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

(3) 测试数据无线远传。

(4)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状态评价。

根据其应具有的功能,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运行监管系统由五个模块构成, 即激光条码识别模块、动作特性测试模块、测试数据存储与无线远传模块、后台管理数据库模块、状态评价及故障报警模块。

1.2 基本设计思想

(1) 建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数据库, 对其编号建档, 记录其整定参数、安装地点等信息。

(2) 建立局域网, 实现局域网内的任意一台计算机可登录系统, 上级管理部门可通过Internet访问数据库。

(3) 监管系统权限设置, 保证系统登录和进入安全可靠, 实现权限分级。

(4) 现场数据采集, 通过扫描贴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上的激光条码, 打开相应的数据库, 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测试仪测试其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 测试数据通过GPRS无线传输到后台系统数据库中;为防止GPRS网络不稳定、数据无线传输故障等情况, 数据同时存储在现场测试仪中, 工作日后通过数据线或USB传输到数据库中。

(5) 建立查询系统, 根据搜索条件, 获取所需信息。

(6) 智能诊断与状态评价。根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工作原理、三级保护配置的整定原则及整定参数, 对数据进行分析, 判断其运行状况, 给出其状态评价结果, 对故障进行报警, 统计报表等。

(7) 综合功能。工作日志、运行表打印等功能。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智能巡检系统的功能及结构模块如图1所示。

1.3 现场测试模块

现场测试由便携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测试仪完成。该测试仪内含掌上电脑 (PDA) , 集激光条码扫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特性测试及数据存储与远传于一体。可准确带电测试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不动作电流、动作电流以及动作时间, 其测试电流范围0~500m A, 测试时间范围0~800ms, 测试精度为0.5级。测试时先扫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激光条码, 对其识别, 同时打开PDA数据库。然后测试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动作特性, 测试数据通过GPRS远传至后台数据库并自动刷新数据, 同时存储在现场测试仪中, 以防数据丢失。

1.4 通信部分设计

主要用于Win CE.net平台上的应用程序与桌面计算机进行资料同步。当进行一个热同步操作时, 热同步管理器将调用管道, 保持桌面计算机与手持设备的资料同步, 将手持设备的资料备份到桌面计算机, 或者从桌面计算机下载资料到手持设备。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2 智能巡检系统管理软件开发

智能巡检 系统以Visual Studio 2008作为软件开发平台, 采用C# 语言开发。Visual studio 2008具有强大、快捷的数据库开发功能, 利用它可以轻松访问各类数据库, 实现数据的显示、存取、查询。本文采用Visual Studio 2008环境下使用数据控件访问数据库, 使用SQL数据库语言对数据库进行动态查询。

2.1 PDA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后台管理系统包含数据接收模块, 现场测得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动作特性数据及其ID和日期时间等数据可自动通过PDA的GPRS传输到后台管理系统。当出现GPRS网络故障等问题时, 也可手动通过有线传输的方式导入数据。PDA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2.2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主要围绕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运行状态数据和相关信息参数来设计, 采用“实体 - 联系”设计方法, 其数据表如图4所示。后台管理系统有如下几个系统功能:操作员管理、业务数据选择维护、工作人员管理、网络工作站管理、手持机信息、系统设置、线路台区、用户信息、部门信息管理、设备数据、设备明细数据、设备数据查询等。

3 运行状态评价

影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正常工作的因素很多, 为正确评价其工作状态, 在定期巡检过程中, 不仅要测试其动作电流、不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等特性参数, 还须观察环境、试跳等;后台管理数据库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综合档案、定期巡检试跳及动作性能测试记录、日常维护记录等数据。为了准确评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状态, 巡检系统采用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 (FAHP) 的状态评估模型, 将其状态信息分为三类14个状态参数, 其FAHP的层次结构如表1所示。

采用表2给出的数量标度, 根据各状态信息的重要性的专家经验知识, 构造具有一致性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判断矩阵。

历史信息判断矩阵:

巡检试验信息判断矩阵为:

运行工况信息判断矩阵: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状态信息判断矩阵:

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状态信息的权重向量, 则:

判断矩阵N1的权重为W1=[0.1129, 0.1915, 0.2754, 0.4202];

判断矩阵N2的权重为W2=[0.2294, 0.1658, 0.1804, 0.3025, 0.1219];

判断矩阵N3的权重为W3=[0.1096, 0.1827, 0.2942, 0.1531, 0.2604];

判断矩阵GR权重为WR=[0.1943, 0.5087, 0.2970]。

计算得到状态信息总的权重向量归一化排序:

WZ=[0.02194, 0.03721, 0.05351, 0.08164, 0.1167, 0.08434, 0.09177, 0.1539, 0.06201, 0.03255, 0.05426, 0.08738, 0.04547, 0.07734]。

显然, 巡检试验信息是剩余电流保护器运行状态评价最重要的依据。

建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运行状态评价集对应 { 危险状态, 可靠性下降, 状态可疑, 状态一般, 状态良好 };根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状态信息和权重WZ,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其运行状态, 给出相应的检修决策。

4 应用与展望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智能巡检系统在农村示范台区进行了试运行, 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单方便, 监管效果良好, 提升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运行监管的工作效率, 获得了电力生产及安监部门的好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状态评价基本准确, 但状态信息的选取及其权重取值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尧.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漏电保护技术的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5.

[2]刘飞.低压馈电系统中漏电保护技术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 12 (4) :36-41.

[3]Kanglin Gao, Mei Dong, Desheng Li, etal.An algorithm of extracting infrared image edge based on lateral inhibition network and wavelet phase filtration[A].In: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Electronic Measurement&Instruments[C].IEEE, 2009, 303-307.

[4]钟章队, 蒋文怡.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25-87.

[5]S Hsieh, K C Tsai.A BOM oriented class-based storage assignment in an automated storage/retrieval system[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C].2001, 683-691.

浅析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应用 篇9

在正常情况下, 电路中没有发生人身电击、设备漏电或接地故障时,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通过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电路的电流矢量和等于零 (以三相为例) , 即:IL1+IL2+IL3+IN=0则电流IL1、IL2、IL3和IN在电流互感器中产生磁通的矢量和等于零, 即:FL1+FL2+FL3+FN=0这样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压输出, 因此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保持正常供电当电路中发生人身电击、设备漏电、故障接地时, 通过设备接地电阻RA有一个接地电流IN流过, 则通过互感器电流的矢量和不等于零, 即IL1+IL2+IL3+IN≠0剩余电流互感器中产生磁通矢量和也不等于零, 即FL1+FL2+FL3+FN≠0。

本文主要介绍剩余电流断路器漏电保护的应用。

二、剩余电流断路器在不同接地系统的应用

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三大系统:TN系统, IT系统和TT系统。

(1) TN系统:

(1) TN-C系统, 该系统的中性线 (N) 和保护线 (PE) 是合一的, 该线又称为保护中性线 (PEN) 线。它的优点是节省了一条导线, 但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或保护中性线断开时会使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带上危险电压。在一般情况下, 如保护装置和导线截面选择适当, TN-C系统是能够满足要求的 (见图1) 。

(2) TN-S系统, 该系统N线和PE线是分开的。它的优点是PE线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通过, 因此不会对接在PE线上的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此外, 由于N线与PE线分开, N线断开也不会影响PE线的保护作用。 (见图2) 。

(3) TN-C-S系统 (三相四线与三相五线混合系统) , 系统中有一部分中性线和保护是合一的;而且一部分是分开的。它兼有TN-C系统和TN-S系统的特点, 常用于配电系统末端环境较差或有对电磁抗干扰要求较严的场所 (见图3) 。

(2) IT系统:

I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是对地绝缘的或经高阻抗接地, 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

(3) TT系统:

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亦直接接地, 且与电源中性点的接地无关。即:过去称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 (见图4) 。

TT系统必须加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方能成为较完善的保护系统。

三、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原则

(1) 用于防火的漏电断路器漏电保护整定值最大为500mA, 一般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100mA、300mA、500mA。

(2)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I△n的选择

单机配电时I△n>4Ix;

分支路配电用时I△n>2.5Ix, 同时还要满足最大一台电动机支路运行时I△n>4Ix (此Ix为电动机运行时的正常泄露电流) ;

主干线或全网配电时, I△n>2Ix。

(3) 分级保护配合的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的选择要求

在多级漏电保护配电回路中, 为保证上下级漏电断路器的选择性, 下一级和上一级的漏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式中I△n1:上级断路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 mA;

I△n1:下级断路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 mA;

K:可靠性系数, 一般取2~3;

tF:上级断路器的可返回时间, s;

tFD:下级断路器的全分断时间, s;

(4) 特殊场合漏电保护器的选用

人身触电事故绝大部分发生在用电设备上, 用电设备是触电保护的重点,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用电设备都必须装漏电保护器, 应有选择地对那些危险较大的设备使用漏电保护器保护。如:手握式用电设备为15mA、快速动作型;潮湿场所的用电设备为15~30 mA、快速动作型;医疗电气设备为10 mA、快速动作型等。

摘要:剩余电流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剩余电流断路器在接地系统中的应用和选择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原理,应用,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院,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 (三版) .中国电力出版社社。

[2]腾松林、杨校生:《电器保护器及其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动作电流 篇10

1不能自动脱扣

不能自动脱扣的情况一般可分为2种情况。一是按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面板上的试验按钮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动作。二是电路中发生触电或漏电问题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也不动作。上述故障原因主要有试验按钮产生接触不良, 试验电阻已断路或短路, 电磁脱扣线圈开路, 脱扣磁铁与衔铁之间间隙太大造成脱扣机构吸力不足等。另外, 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线圈开路、整流器及晶体闸流管 (可控硅) 损坏击穿等问题均会造成不能脱扣的故障。

为正确判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脱扣的故障点, 可以先给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人为制造一个约100 m A的剩余 (漏电) 电流进行快速检测。其测试的方法很简单。将一只25 W的白炽灯泡一端接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220 V进线的相线上, 另一端则接至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负载输出的任一端, 通电后, 跨接入的灯泡应被点亮。点亮后若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迅速动作并断开, 那么其故障点在试验回路电路中;若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没有动作断开, 那么其故障应在检测回路和脱扣回路电路中。

试验回路电路的故障。故障检测点主要是: (1) 是否试验按钮产生接触不良, 主要原因是按钮触点锈蚀氧化及烧结粘连或者是触点位置已偏移; (2) 是否试验电阻断路或者电阻阻值变大, 其正常电阻值应在3—6kΩ; (3) 是否电磁脱扣线圈产生开路、短路, 脱扣线圈一般所用漆包线线径为0.17 mm, 匝数应在1 200匝左右, 测量其直流电阻值正常应为20—35Ω。

检测回路和脱扣回路电路故障。其可能的故障点主要是: (1) 电磁脱扣电磁铁与衔铁之间的间隙过大, 从而造成吸力不足而无法脱扣, 此种情况用尖嘴钳夹住衔铁稍向里面弯曲一些, 适当缩小彼此间的吸合间隙即可; (2) 单向晶体闸流管已经被击穿短路烧毁, 直接造成电磁脱扣线圈的短路; (3) 在整流器电路中, 某整流管被击穿短路及电流压降电阻被烧毁; (4) 零序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线圈产生开路或短路, 该绕组线圈所用漆包线线径为0.1—0.15 mm, 其在铁心上的绕制匝数约400匝。

2产生滑扣, 即手柄合不上

造成手柄无法正常合上的故障可分为2种情况。一是断开220 V输入电压后, 保护器手柄无法正常合上。最常见的故障点应是手柄的机械跳扣产生变形移位所致, 可用尖嘴钳夹住跳扣前端, 轻轻朝前弯曲并适当调整其前后及左右位置, 直至当手柄推入时跳扣能自由进入触点锁口。二是在正常供电的情况下, 手柄无法推入合闸。其故障有2种可能:一是试验按钮的电触点因被氧化烧蚀而产生粘结, 可采用细金钢砂纸打磨去除其上下动、静触点表面的烧蚀物, 并重新调整触点的正常弹性压力;二是晶体闸流管被击穿短路、电磁脱扣线圈开路及短路。

如果排除上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自身电路及机械故障后, 在正常供电的前提下仍出现滑扣, 那肯定是用户室内的供电线路及用电电器已产生漏电。检查的方法是拆除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负载端的输出线路或用电设备, 若拆除后手柄能正常合闸, 则应检测查找并排除用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的漏电故障。

3产生“吱吱”的异常响声

上一篇:在途管理下一篇:学校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