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分解

2024-06-15

动作分解(共8篇)

动作分解 篇1

很多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困惑:一、二年级写话,三年级开始习作,经过五年的学习和训练,很多学生为什么还不能文从字顺地把一篇写人或是记事的作文写好呢?问题到底出在哪?其实,语文老师教作文要向体育老师学习。体育老师在教学一套动作的时候,他会先将动作分解开,让学生逐一掌握,持续练习。作文教学也可以借鉴,只有当学生将某一种类型的习作的表达方式熟练掌握了,才会形成稳定的能力,继而生巧、创新。

我们不妨做这样的尝试:设计“分解习作”作文训练模式。就是针对某一类习作要求,设计至少四次连续的写作训练:第一写,着重围绕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进行片段练习。第二写,让学生写一篇符合本次习作要求的完整作文。第三写,主要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也就是难点,指导修改,并再次进行片段练习。第四写,让学生运用这次作文习得的方法、技能进行迁移式写作,巩固、拓展、延伸。通过这四次持续的习作训练,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作文能力。下面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1“我的建议”为例谈谈笔者具体的做法。

一、围绕重点练习

这次习作的重点是要训练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建议书,并有条理地向大家介绍一处景物。课堂上教师围绕两个重点展开训练:先让学生了解建议书和一般的写景文章有哪些区别。分别出示了两篇例文,一篇是建议书,另一篇是一般的写景文章,取材都是一样的,但建议书带有倡导性、鼓舞性、建议性的语言。通过比较,学生就很容易了解建议书的特点。第二步,发给学生一篇写景的文章,让学生改写成建议书,学生完成起来感到很轻松。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写建议书的体会和感受。第三步,围绕“有顺序”这一重点进行训练。先出示一篇带有典型问题的春游建议书:没有按顺序介绍,明显缺乏条理性,然后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修改:怎样才能把景物清楚地推荐给别人?再写一写。

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个重点:建议书的写法以及如何按一定顺序介绍景物。

二、完成整篇作文

第一步,口头练说,互相补充。先让学生口头向同学推荐春游活动的地点,谁介绍得仔细、有条理,谁能把大家说得心动,我们就采纳谁的建议。说的同时,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提意见等。

第二步,组织写作,快意倾吐。由于看得仔细,听得真切,又有思考,学生迫切想要把观察到的一股脑儿全部讲述出来。就在学生蓄势待发的时候,老师却“临时”改变主意,要求学生用手中的笔写一篇完整的建议书。不肖半小时,学生就完成了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作文收上来逐一阅览,大多数写的都很有条理,而且语言上也符合建议书的特点,说明前面的“重点”训练收到了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另一个问题:重点部分介绍得不够详细、具体,这样笼统介绍景物的学生还不在少数,写生动的则更少。看来这就是本次习作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于是笔者又安排了第三次习作。

三、指导修改,攻克难点

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不具体、不生动”的现象,笔者采取了以下做法:从几十篇习作中选出了两篇作文,一篇写得比较详细、生动,另一篇写得较为简单,采用比较的方法,让他们分析、讨论这两篇作文有哪些不同之处,哪一篇更能打动人,并让写得生动具体的那位同学现场传授“经验”,最后,各自就作文中没有写具体生动的段落进行片段重写。

通过这一轮练习,80%以上的学生都能将重点内容写得比较具体、生动,难点被攻克。

四、运用方法,迁移再写

为了防止固化学生的思维,防止千人一面的现象,也为了运用课内所习得的方法,巩固训练效果,紧接着又进行了第四次习作。这次习作要求学生各自另选一处景点向人们介绍,或代某旅行社写一篇导游词。可以是某个公园,也可以是野外,可以是自己家的小区,也可以是某一处名胜,范围很广,不设限制,鼓励学生选取自己最为喜欢和熟悉的景点去仔细观察,详细介绍。

这次习作,班上大多数学生都能有条理、有重点地写出一篇400字左右的建议书,生动具体且很有味道的作文不在少数。

经过一个学年的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学生对某一类型的作文写法掌握得更为牢固,能力更为稳定。“分解习作”采用教材重组的方式,以开放的观念整合习作资源,就某一种类型的习作要求进行整体设计。每个类型的作文一般要持续三周以上,在这三四个星期里,每个学生就这一类型的作文至少写4次,有的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不同的角度写5次,6次,如果再加上日记、周记,训练量就会很大,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稳固的作文能力,从而达到作文自动化的程度。

其次,解决了学生“怕写作文”的问题。每一种类型的作文训练都是分步实施,第一次主要是片段训练,要求单一,就降低了习作的难度,易于被学生接受。第二次才要求完成整篇的作文,难度并不大,学生也就不感到害怕了。第三次的习作又是在前一次的基础上做出的深度训练,学生写起来也并不感到有多困难。这三次习作为第四次习作做了铺垫和积极暗示,加之对于学生来说,做已经熟悉的事情就会感到轻松自如,写起来自然能得心应手,尽情挥洒。

第三,提高了整体作文教学质量。以往的习作训练为了赶进度,采用“指导——习作——批改”的方式,作文批完了,习作训练也就结束了,又匆匆赶着教下一篇。后面学生还没赶上来,前面的队伍又走了。不少学生一学期下来,作文写了不少,却没有一篇写好的,更别谈方法的牢固掌握和技能的稳定形成了。采用“分解习作”的模式就能从容地照顾到那些落在后面的学生,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自己通过持续练习也能一篇一篇写好,一步一个脚印,从容而坚定。事实也是如此,三个学期过去了,原来班上那些最怕写作文的学生不再惧怕作文了,写作文最不好的学生现在也能写出一篇又一篇像样的达标作文,更为令人欣慰的是,大多数学生的自主作文、日记也能写得文通字顺,条理清晰,内容具体,作文教学质量整体得到提升。

摘要:<正>很多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困惑:一、二年级写话,三年级开始习作,经过五年的学习和训练,很多学生为什么还不能文从字顺地把一篇写人或是记事的作文写好呢?问题到底出在哪?其实,语文老师教作文要向体育老师学习。体育老师在教学一套动作的时候,他会先将动作分解开,让学生逐一掌握,持续练习。作文教学也可以借鉴,只有当学生将某一种类型的习作的表达方式熟练掌握了,才会形成稳定的能力,继而生巧、创新。我们不妨做这样的尝试:设计“分解习作”作文训练模式。就是

动作分解 篇2

名烟名酒店主要的功能有二个:一是伴随酒店生存的名烟名酒店,因为随着酒店自带酒水现象的日益严重,在那些生意火爆或者星级酒店的旁边往往存活不少名烟名酒店。他们为顾客提供着酒店所没有的白酒品牌,或者酒店虽然有,但价格悬殊较大的白酒品牌;二是伴随单位生存的名烟名酒店。这种店的老板一般都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如:单位领导的家属、亲戚等,这些店只要抓住几个固定的单位生存和盈利问题都就解决了。因此这些有社会背景的名烟名酒店担当起了酒店自带和团购的主要角色,并囊括了大部分的单位团购。

对于中高端白酒品牌而言名烟名酒店在渠道中的作用日益突现,于是很多白酒品牌把名烟名酒店作为争相抢夺的前沿阵地。于是乎陈列费、买断专柜费、堆头费、公关费等等这一行业乱象就像当年争夺酒店一样在名烟名酒渠道盛行,

使得很多名烟名酒店既是支付了很多费用也不一定有销量。另外由于名烟名酒店的进入门槛低,就如同前几年开饭店、歌厅、洗浴房一样,稍微有点社会资源的人都想在其中分一杯羹。使得短短的几年时间名烟名酒店大幅增长,从成长到兴盛,再到今天的饱和和焦灼状态。

那么面对一个城市众多的名烟名酒店,初期启动市场的白酒品牌如何在名烟名酒店一统天下的市场氛围中选择适合销售自己产品的名烟名酒店从中分得一杯羹呢?

一、地理位置的调查

调查该店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在火爆酒店的旁边,还是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旁边或者是在写字楼下等来判断该店面对的主要消费人群。

二、店主的背景调查

人口抽样调查之分解动作 篇3

前期:选聘两员重在了解

“两员”(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是年度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采集者,他们承担着贯彻执行调查方案、理解指标解释以及现场登记的工作。可以说,对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的选聘是年度人口抽样调查这套“动作”中的基础性动作。因此,在“两员”的选聘过程中,除了要对“两员”的责任和能力有严格的要求外,更应该考察他们对所在区域的把握情况。

对所在调查区域的了解程度。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之一的北京市东城区来说,其地理位置优越、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的现状,使得从事小饭馆、小商品零售工作的外来人口较多,加之他们与辖区户籍常住人口混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居住情况复杂的现状。此外,在北京市清理群租、清理地下室等调控人口的多重措施下,东城区近年来整治地下人防设施、城中村改造工作也已经初见成效。因此,在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中,要求选调人员对本调查小区的区域边界、区内建筑、院落结构、行走路线了然于心,特别要熟悉辖区内的外来人口集聚情况。例如,哪一片儿居住的外来人口多、哪个楼的地下室可能会有人租住等。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开展中心城区人口疏散、地区修缮整治等工作,东城区的多个街道都存在着拆迁的情况,部分调查小区内的建筑物更是出现了较大变化,这需要选调人员了解调查区域内的具体情况,例如,什么地方的房屋拆了,什么地方又新建了房屋。

对调查小区居民情况的了解。只有对调查小区内的居民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与居民沟通,以确定分时段入户的最佳时间。因此,社区主任和社区工作站的站长便成了“两员”的最佳人选。尤其是平房院落,社区主任和社区工作站的站长特别熟悉调查小区内每一户居民的情况,在他们的帮助下,极大地方便了大家进行分时段的入户登记工作。2011年东城区进行了人大换届选举,部分社区主任、工作站的站长都有所变动,2012年为了方便调查,东城区大部分街道采取老主任搭配新主任、老站长搭配新站长的方式,利用老主任、老站长对居民情况较为熟悉的优势,较好地完成了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例如,东城区的一个部队家属院连续两年都被抽中,由于该家属院管理较为严格,即使是社区内的人员也不能直接进入,为此,东城统计局队特意选聘了该部队的一名后勤干事作为调查员,让其协助对家属院内的非部队人员进行登记。此外,还有一些高档社区,由于所住居民防范意识较强,加上他们平时与街道、社区联系较少,因此不允许“两员”进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东城统计局队与高档社区的物业管理部门进行协调,选聘了解居民情况的物业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员来承担社区的入户登记工作。

中期:摸底入户重在控制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和灵魂,被调查对象的每一条信息都可能影响到调查数据的质量。因此,只有将摸底入户工作做好,才能为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在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中期,有两个环节尤为重要。

准备资料,把握趋势,控制整体数据质量。前期准备阶段,需要协调公安分局、流管办、计生委、民政局和卫生局等多个部门,搜集和掌握调查区域内的户籍资料、流动人口资料、出生人口及死亡人口等资料,通过各部门几年内的人口数据,全面把握人口数据趋势,了解人口发展规律,并对人口变动情况做出判断。同时,通过门牌地址,将出生人口及死亡人口资料细化到各调查小区,并向社区民警询问调查小区内流动人口的变动情况,谨防在登记时出现漏登现象,为摸底入户工作的开展做好资料准备,以控制整体数据水平。在2012年人口抽样调查中,东城区部分街道总结了人口普查及2011年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经验,在《户主姓名底册》的基础上,自制了一张附属表。摸底入户的同时也需要填写该附属表,在表内列出与入户登记有关的信息,例如该户人员关系、在家时间情况及被调查户的特殊情况,尽可能地记录居民户的详细信息,以便摸底后更加顺利地开展入户登记工作。后期正式登记阶段,则可以通过与此附属表中所记录的内容进行核对,防止错登漏登的情况出现。

审核逻辑,表表对应,控制纸质资料的数据质量。在《户主姓名底册》、小区图以及调查表均完成的情况下,通过人工逻辑审核,检查调查表有无逻辑差错,出现差错较多的需要重新入户登记。此外,还要检查与查表“户记录”有关的项目,与《户主姓名底册》相同指标、调查小区图上所涉相应项目是否一致;认真审核《户主姓名底册》、调查表、小区图三者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做到了一一对应。为保证登记数据的质量,东城统计局队组织了不同层级的互查、抽查工作,采取“社区内小区互查、主任抽查;街道内社区互查、所长抽查;区人口抽样办核查,骨干抽查”的“三查”方式,多层审核人口抽样调查表,增强对纸质资料数据质量的控制。

后期:数据推算重在分析

作为年度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束动作——数据推算也是不能忽视的。笔者认为通过详尽的分析,将样本数据还原为整体数据,利用整体数据反映地区人口的变动情况,才能使年度人口抽样调查的意义得到体现。

首先,分析内外数据,掌握人口变动的趋势。在进行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前,要查询以前的年度统计数据,搜集公安分局、流管办、计生委、民政局和卫生局的部门数据,通过对部门的户籍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外来人口等数据的分析,充分了解各部门数据的具体含义、来源以及与统计数据口径上的区别,确保数据对接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将统计数据与部门数据分别进行多年比较,掌握年度人口变动趋势。

其次,分析推算结果,选取符合区情的方法。在推算过程中,针对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常住外来人口、人口性别数据、出生死亡人口、人口年龄数据等重点指标采用速度比较法、一年前常住地法、户籍法、比例比较法、加权平均法等多种人口学推算方法,得出初步的推算结果。结合上述各部门的数据,对同一指标不同方法得出的各种推算结果进行验证分析,了解不同方法的优势与劣势,找到最能体现区域人口变动情况的推算方法,并且通过与人口普查以及2011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将各种推算数据所反映的人口变动趋势与部门数据人口变动趋势进行相互印证,挑选最佳方法,确认最终的推算数据。

最后,分析变动原因,评估最终推算的数据。得到推算数据后,需要针对调查年度变动较大、达到一定比例的人口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人口变动原因。例如针对明显减少的外来人口数据进行分析,考虑东城区近几年对外来人口聚居的地下空间、“五小场所”进行集中清理的实施力度以及实际效果,确认外来人口整治情况,评估数据下降是否合理;针对出生人口增长原因进行分析,考虑2012年为农历龙年的客观因素导致出生的新生儿较多的情况。

编辑:张雪威 / 邮箱:zxw@bjstats.gov.cn

动作分解 篇4

一、确定重、难点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仍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做出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其主要原因有:跨步接球不同步(大多数学生是拿到球后再跨两步);跨步接球后节奏过慢,造成走步违例;第二步没有跳起就将球投出,导致投篮过早。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此类问题,考虑到学生的体能基础、学习能力等因素,笔者将教学重点设定为“跨步接球”;依据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完整的技术动作结构将教学难点确定为“一大二小三高跳的连贯动作”。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之后,采取一定的辅助教学手段。

二、设计与实施

本设计主要是传授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脚步动作,所以在教学实施时不过多强调投篮技术。练习程序设计如下:

(一)上步蹬地起跳练习

1. 练习目的:

学习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脚步动作的蹬地起跳动作,即教学难点的“二小三高跳”动作。

2. 练习方法:

左脚上步蹬地,起跳充分,有腾空,强调右腿上抬(见图1)。

3. 练习要求:

左脚向前跨出一小步,从脚跟过渡到前脚掌并用力起跳,同时右腿屈膝上提,双手用力向前上方举起,左脚蹬离地面后模仿单手肩上投篮动作。

(二)左蹬右跨练习

1. 练习目的:

学习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脚步动作的第一步动作,即教学难点的“一大”。

2. 练习方法:

距身前0.5米处摆放一张小垫子(根据学生能力纵放或横放),做左脚上前一步同时蹬地起跳右腿跨步动作(见图2)。

3. 练习要求:

学生练习时,蹬地要充分、跨步大、有腾空。

(三)左蹬右跨接球动作

1. 练习目的:

掌握接球时机,解决常见错误中的接球过早或过晚问题。

2. 练习方法:

一同伴在垫前一手前举托球,练习者做左蹬右跨练习动作,强调左脚蹬地后、右脚着地前或着地同时双手接同伴放置的固定球(见图3)。

3. 练习要求:

学生左脚蹬地后、右脚(跨步脚)着地前或同时将球接在手中(这一点很重要。

(四)无球的完整动作练习

1. 练习目的:

掌握无球的、完整的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脚步动作。

2. 练习方法:

将步骤1和步骤2两个动作结合起来做无球的完整练习。

3. 练习要求:

着重强调“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动作要点。

(五)完整动作练习

1. 练习目的:

使学生掌握有球时的完整技术动作。

2. 练习方法:

在步骤4的基础上做有球的完整动作练习,起跳后在空中“投篮”,落地前要将球投出(见图4)。

3. 练习要求:

注意各个动作的关键技术,避免出现新的错误。

1.练习目的:

掌握运一次球的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向运球的完整动作练习过渡。

2.练习方法:

学生在站立状态下运一次球后做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完整动作。

3.练习要求:

明确跨步与接球的时机,要求球在空中时就做跨步接球动作。

(七)运球中做完整动作练习

1. 练习目的:

掌握正常运球情况下的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完整动作。

2. 练习方法:

学生多次运球自行选择时机做完整动作练习(见图5)。

3. 练习要求: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做不上篮筐的练习,注意练习时各个技术要点的衔接,避免出现新的错误动作。

三、注意事项

(一)依据差异,逐步掌握

经过教学实践,教师按此程序实施教学,一节课时间基本能让所有学生掌握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脚步动作,但需要在每个教学环节保障学生掌握相应的分解动作。如因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进步程度等因素,仍不能掌握的,可在今后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再结合以上七个练习步骤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纠错,以完全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把握要点,精细指导

向太阳致敬式动作分解 篇5

(练习功法)

1、挺身站立,但要放松,两脚靠拢,两掌在胸前合十,正常呼吸(见图一)。

2、两脚保持平放在地上。随着你把双臂高举头上(举臂时,两手食指相触,掌心向前),缓慢而深长的吸气,上身自腰部起向后方弯下。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两腿、两臂都伸直;上身向后弯以帮助增加脊柱的弯度(见图二)。

3、一面呼气,一面慢慢向前弯身,用双掌或两手手指触及地板(不要弯曲双膝)。以不感到太费力为限,尽量使头部靠近双膝(见图三)。

4、一面保持两掌和右脚在地板上稳定不动,慢慢吸气,同时把左脚向后伸展。同时慢慢把头向后弯,胸部向前方梃出,背部则成凹拱形(见图四)。

5、一面慢慢呼气,一面把右脚向后移,使两脚靠拢,臀部向上方抬起。两脚脚跟尽量压向地面,两臂和两腿伸直。你的身体应该像一座桥的样子(见图五)。

6、一面吸气,一面让臀部微微向前方移动,一直到两臂垂直于地面为止(见图六)。

7、然后蓄气不呼,弯曲两肘,膝盖着地,把胸膛朝着地板方向放低,保持胸部略高于地面,一边慢慢呼气,一边把胸部向前移(见图七)

8、直到你的腹部,你的两条大腿接触地面。吸气,同时慢慢伸直两臂,上身从腰部向上升起。你的背部应成凹拱形,头部像眼镜蛇式那样向后仰起(见图八)。

9、呼气,同时把臀部升高到空中(见图九)。

10、边吸气,一边弯曲左腿并向前迈一大步,左脚脚趾与两手指尖平行。向上看,胸膛向前挺,脊柱成凹拱形(见图十)。

11、一边保持两掌放在地板上,一边慢慢呼气,把右脚收回与左脚并拢,伸直双腿,尽量使头部靠近双膝(见图十一)。

12、吸气,两臂伸直慢慢抬高,同时慢慢抬起身体,两臂和背部向后弯(见图十二)。

13、一边呼气,一边将手臂收回,两手在胸前合十,恢复到开始的姿势(见图十三)。

(益处)

向太阳致敬式的奇妙益处极多,实在不能全部列出。这些益处中,有一些是来自这个练习的某些特定环节,而由这个练习整体所产生的益处就更多了。这个练习作为一个整体对身体各个不同系统产生良好影响,如消化系统、肌肉系统,等等。向太阳致敬式不仅仅对以上每一个系统个别的有益,而且有助于使各系统互相达致和谐状态。对人体各主要系统以及对人体整体的这么些有利影响显然带来的结果是:健康、活力充沛以及一个更为警醒、清晰的心灵。

(提示)

动作分解 篇6

握拍

虽然正手握拍的方式千变万化,但在当今顶尖球员中最为常用的还是半西方式握拍。包括郑洁、李娜、克里斯特尔斯和小威廉姆斯在内的女子球员都是使用这种握拍。在男子网坛中柏衍、德约科维奇、穆雷和索德林等球员同样也使用半西方式握拍。这种握拍方式能够让球员在底线击出有进攻性的回球,同时产生足够的上旋让失误率降到最低。不乏有来自西班牙或南美的红土专家们会选择使用全西方式握拍去制造更为强烈的上旋,更高的回球弧线。比如纳达尔的握拍就更靠近全西方式。

当今职业网坛的趋势不仅是力量,还包括以低失误的击球持续性获得分数的能力。因此像费德勒和一些球员就选择了在半西方式和正手东方式之间的握拍方式。这是一种混合式握拍,能够让他们击出球质更重的回球。这种握拍仍然保持一定旋转,但降低了回球的弧线,它适合于总是徘徊在底线附近、击球点比较早的球员,这显然都符合费德勒的技术特点。

我建议学员采用:学习混合式或者半西方式握拍。东方式握拍带来太多局限性,而全西方式握拍又太过极端。

引拍

在球员引拍准备击出一记正手回球时,他们的动作也不尽相同。有的球员拉拍到头顶之上,以几乎圆弧形的轨迹进行引拍;不过更多的球员都是采用扁椭圆形的引拍轨迹。

这种扁椭圆形的引拍动作能够让球员保持移动的连续性,同时让拍头高于底线来球。在引拍的途中(大概动作完成1/4之前)非持拍手应该保持握住拍喉。这一点经常被忽视,它的重要性在于确保了足够的肩部转动动作。当双手都握在球拍上时,躯干的转动就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躯干的转动是一次引拍的开始,同时为向前挥拍积蓄足够的力量。

当来球继续靠近球员,他们的非持拍手离开球拍,并且决定击出一记什么样的回球。在向后引拍时球拍的正面通常都朝向下方,这时对拍头高度的调整将决定挥拍之后击出的回球质量。大家常犯的错误是将球拍呈直线向后拉拍,甚至将球拍下降到腰部和膝盖高度。这样就迫使球拍挥出向上的轨迹,虽然这对非常低平的来球并无太大影响,但大多数击球动作都是在臀部以上的击球区中完成的。

我们经常观察到有球员在引拍时。肘部明显偏高。有时候缺乏经验的教练会使得球员的引拍与躯干分离。在缺乏躯干转动的情况下,无法调动身体的发力链条,会造成只有“手臂击球”的情况。站位

如今的底线击球趋势是运用角度动量(angular momentum)。在多年之前选手使用传统式站位或中立式站位时,更多的是运用到线性动量(liear momentum)。

被当今的ATP和WTA职业选手运用的最广泛的是半开放和开放式站位。这种站位能够使躯干进行完整的转体动作。以正手为例,能够提供给球员180度甚至以上的旋转角度。半开放和开放式站位同样能够在球员在不靠腿部(站位靠前的一只腿)的辅助下,产生躯干的转动。

握拍、引拍、站位准备这三个步骤综合起来,成为了正手击球下一步——“触球点之前的挥拍路线(racquet path to thecontact point)”的必要前提。

触球点之前的挥拍路线

有许多教练和球员不明白这点:当来球接触球拍之前,球拍的挥拍路线是相似的,甚至很多时候是相同的。我提到过在底线击球的引拍时,将拍头保持在预测击球点以上的高度。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动作给球员了广泛的回球选择性。

一旦球员决定要击出怎样的回球(力度、弧度或者角度),挥拍向击球点的路线是相似的,只是在到达触球点时才开始变化。当球员即将打出一记进攻球,那么他的挥拍就会是有些平行的;当球员决定击出一记弧线球,那么他会首先降低拍头至来球下方,继而呈弧形或彩虹形的轨迹挥拍。

触球点和延伸

球拍上的球线会在触球的一刻被挤压到倾斜。在触球点来到,正是大多数球员环绕着身体进行“扫拍”动作之时。然而,在对顶尖球员的慢动作回放时,我们观察到他们在完成手臂、肩膀和躯干转体之前,都有明显的延伸动作。这种动作是对之前球拍挥动轨迹的延伸,延伸的方向是球员希望回球到达的方向。一旦延伸动作(费德勒拥有最完整的延伸动作)完成,继而球拍开始做球拍包裹身体的动作,同时躯干也完成了转体动作。

随挥

总共有四种随挥的方式。与其跟大家探讨每一种的利弊,我更倾向于列举出它们,然后重点介绍最常用的一种,以及介绍它为何在球员的初级和进阶学习时需要被强调。这四种分别是:高抬式(高于肩膀),水平式(环绕身体然后停于胸侧)。反转式(手腕收于腰际、拍头收于膝盖处)以及顶点式(纳达尔常用的过头随挥)。

大多数杰出的球员都是使用水平式随挥,原因在于回球飞行的轨迹是由球拍挥动路线决定的。当今的球员都倾向于击出大力的旋转和上旋球。类似纳达尔这样的选手倾向于回出更高的弧线球,但对大部分球员来说,我推荐他们首先学习水平式随挥。

动作分解 篇7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初中阶段, 都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进行教学。将太极拳引入到体育与健康教学之中,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而且可以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在太极拳教学中, 揽雀尾技术动作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揽雀尾技术动作要领, 能够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就分解教学法在揽雀尾技术动作教学中的运用, 谈点个人的体会。

一、先步型, 后手型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 练习者脚步与身体重心的移动及周身的稳定都与两腿有关, 两腿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练习者的腿部动作应正确、灵活、稳当。对于初学揽雀尾技术动作的学生而言, 首先, 教师应为其示范讲解正确的步型。然后, 告诉学生在做这一动作时身体重心是如何变化的。最后, 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步型且在练习中能够稳定身体重心后, 教师还要为其讲解正确的手型, 并让学生在原地进行手型练习, 待其动作熟练后, 再进行综合练习。

二、先粗练, 后细练

太极拳的每一个完整动作都包含着运动路线、架势结构、发力特点、攻防含义等诸多要素。在左右揽雀尾技术动作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使学生明确所学动作的运动路线、发力特点、步型的基本要求等, 对手、眼、身、法的密切配合不必急于强调, 可让他们先进行粗略练习, 待其具备一定基础后, 则要求他们在做这一动作时不能随心所欲, 而是要仔细推敲。在学生用心练习的同时, 教师再强调手、眼、身、法的密切配合及掤、捋、挤、按前后呼应的重要性, 以逐步使其将形体动作与内心活动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

三、先分解, 后完整

在太极拳套路的教学中, 教师一般是将套路中具有规律性的基本步法和手法抽取出来分别进行教学, 以使学生在对这些步法和手法有一个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进而能够完成完整的套路。在单个的揽雀尾技术动作教学中, 教师也应采用这种先分解后完整的教学方式。揽雀尾技术动作是由掤、捋、挤、按4种上肢手法及原地前移、后坐的下肢步法构成的。教师可采用“前移———掤, 后坐———捋, 前移———挤, 后坐———按1, 前移———按2”的分解教学法, 使学生了解这些基本步法和手法的特点。当学生经过反复练习掌握了基本的步法和手法后, 教师再给他们传授左右揽雀尾完整的技术动作, 以增强其上下肢的协调性, 加深学生对该技术动作要领的认识。

四、先分析, 后练习

太极拳的演练特点是, 用意不用力, 以意识引导动作。但对学生而言, 若对基本动作要求不加分析, 无法准确理解该动作的内涵, 则谈不上以意识引导动作。因此, 在左右揽雀尾技术动作的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分析其攻防含义及动作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练习。其间, 教师可找一名学生作为对手, 进行演示教学。教师先用右手攻击对方 (即“掤”) , 当对方也用右手挡或攻时, 教师应迅速用双手抓住对方手臂向回拉 (即“捋”) , 而后猛地用右手击其腰部 (即“挤”) 。在对方有防备的情况下, 可用双手抓、引、拧、拉对方 (即“按1”) , 而教师在双掌用力向前推时, 两脚则要“粘”住地面 (即“按2”) 。在演示的同时, 教师可要求其他学生在一旁模仿“掤”、“捋”、“挤”、“按”手法的运用, 这会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动作完成质量。

五、先形体, 后会意

动作分解 篇8

高压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最主要的控制、保护元件, 500kv超高压断路器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断路器本身的运行状况决定着断路器是否安全可靠, 如果断路器出现故障, 轻者影响正常供电, 重者造成大面积停电。随着科学工艺的提高, 断路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其可靠性、稳定性很高。但在进行故障电流切断后, 断路器的内部情况变化很大, 断路器的触头存在电磨损及内部产生破坏性气体,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断路器后期的安全运行。下面结合五邑站500kv阳五甲线开关动作情况及气体分析报告, 说明产生的气体成份、气体危害, 并从运行角度提出对策。

1 电弧产生过程

当用断路器断开电流时, 如果电压不低于10~20伏, 电流不小于80~100m A, 断路器的触头间便会产生电弧。电弧的形成是触头间中性质子 (分子和原子) 被游离的过程。开关触头分离时, 触头间距离很小, 电场强度E很高 (E=U/d) 。当电场强度超过3×10-6V/m时, 阴极表面的电子就会被电场力拉出而形成触头空间的自由电子。这种游离方式的强电场发射而产生电弧。

触头间电弧燃烧的间隙称为弧隙。电弧形成后, 弧隙间的高温使阴极表面的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向外发射, 形成热电场发射。同时在高温的作用下 (电弧中心部分维持的温度可达10000℃以上) , 气体中性质点的不规则热运动速度增加。当具有足够动能的中性质点相互碰撞时, 将被游离而形成电子和正离子, 这种现象称为热游离。

随着触头分开的距离增大, 触头间的电场强度E逐渐减小, 这时电弧的燃烧主要是依靠热游离维持的。

2 SF6气体的产生

SF6其自身的分解温度>500℃, 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分解物极少。当SF6设备中发生绝缘故障时, 放电产生的高温电弧使SF6气体发生分解反应, 生成SF4、SF3、SF2、和S2F10等多种低氟硫化物。如果是纯净的SF6气体, 上述分解物将随着温度降低会很快复合、还原为SF6气体。实际上使用中的SF气体总含有一定量的空气、水分, 由于上述分解生成的多种低氟硫化物很活泼, 即与SF6气体中的微量水分和氧气等发生反应。

多年来的检测数据表明, SF6电气设备中断路器正常开断产生的分解产物微乎其微。SF6电气设备内断路器非正常开断的气体分解产物主要有:CF4, SOF2, SO2F2, S2OF10, SO2, H2S, CO, CO2, HF。现阶段我们在对SF6断路器进行气体分析时, 我们主要分析SO2, H2S, CO, H2O四项指标。

检测四项指标目的:

二氧化硫SO2 (SOF2) :SO2是SF6电气设备故障时分解的主要特征组分, 正常运行的设备中SO2的含量极少。若发生故障时, SO2会增长10倍以上。

氟化硫H2S (HF) :SF6气体在电弧下会分解氟硫离子, 若水分含量较高下会产生HF或H2S。

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2:当设备内电弧 (或过热) 灼伤固体绝缘部件时, 会产生CO和CO2。

湿度H2O:湿度是影响SF6气体形成水解氟化物的重要因素, 在设备中的气体湿度会影响设备的绝缘强度。

3 案例分析

2013年8月14日13:39至14:33, 五邑站500kv阳五甲线5063开关A相开断故障短路电流达6次, 开关B相开断故障短路电流2次, 开关C相开断故障短路电流达6次, 故障相电流均在5k A至8k A范围内, 当天检查开关本体、SF6气压、储能等无异常现象, 抄录的开关动作次数数据显示动作相符。2013年8月19日试验研究所化学班抽取频繁动作的5052、5062、5053、5063开关SF6气体进行化学试验。

根据跳闸情况我们对500kv阳五甲线5063开关进行风险分析:

3.1 从苏州AREVAGL317X型SF6操作手册中开关触头的电磨损的限值对应公式为:

其曲线如下:

按本次开断短路电流值最大8k A计算, 可开断437次, 其中开断次数最多为5063开关A相与C相, 均为6次, 远少于理论值, 同时一次外观检查、红外测温并无异常。

3.2 从化学班检测结果判断5052、5053、5062、5063开关三相的SF6气体中湿度H2O一项符合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运行中≤300。但SO2, H2S, CO, H2O含有量已明显多于正常运行开关数值。

六氟化硫 (SF6) 气体是惰性非燃烧气体, 但由于生产工艺上不能保证100%无水分及杂质, 故在开断较大的故障电流时, 经电晕、火花和放电作用, 便分解产生各种有毒或腐蚀性气体。这些分解物含有SO2、H2S、CO等产物。分解物含量的增加会降低六氟化硫 (SF6) 气体耐电强度。如没有及时关注该设备, 长此以往将造成开关灭弧能力大大下降, 随时有开关爆炸的风险存在, 威胁设备与运行人员的安全。

4 提出对策

经过多次分断大故障电流, 五邑站5063开关运行状况数据明显差于未进行故障电流切断的开关。为了更好地掌握此开关运行情况, 保证开关设备安全运行, 避免人身事故的发生。五邑站提出了以下几点控制对策:

4.1将设备异常情况反馈全站运行人员, 同时告知设备主人, 每月跟踪设备消缺情况, 按停电计划或采样的报告情况, 制定相应的停送电运维方案。

4.2密切留意试验研究所化学班反馈的详细分析报告, 应视设备的具体情况缩短检测周期, 跟踪分解物的变化情况, 以策安全, 有必要时进行停电大修或返厂检修。

4.3丰富SF6气体成分检测手段, 应使用性能优异, 检测成分多样, 量程精准的测试仪器, 及时、准确发现5062、5063开关运行的异常, 超前防控事故的发生,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保证电网的安全与稳定。

4.4 日常巡视需重点注意开关SF6气体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 是否有异常声响, 由于抽气较频繁还需注意塞子是否拧紧。

4.5 恶劣天气巡视该开关时需两人以上进行, 先远观再听声后近看。

4.6 开关停送电远控操作前需检查现场人员远离开关位置, 检查分合闸位置需先远观再听声后近看。

4.7由于H2S等属有毒气体, 采样过程应防止由于泄漏导致试验人员中毒, 必要时应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服和手套;当发生泄漏事故发生时, 污染区的人员应迅速撤离至上风侧, 进入污染区抢救人员时必须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并须有监护人员看护,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使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5 结束语

通过对断路器开端过程电弧的产生原理、SF6气体分解物的产生原因分析了解, 让运行人员对SF6气体分解物危害、断路器设备状态评价有了深一步的认识和把握。运行人员通过对断路器切断故障电流后试验数据的分析, 判断断路器性能状态, 进行风险分析, 从设备安全运行、避免人身事故角度出发, 提出相对应的运行管控措施, 并落实执行, 真正做到设备主人的职责, 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确保避免大面积停电等社会责任事件出现。

摘要:文章通过对500kv高压断路器分闸过程电弧的产生和相关分解物的分析, 了解开关切断故障电流内在的变化情况, 结合500kv五邑站500kv开关在台风期间的开关动作情况、开关气体化学分析报告, 了解开关动作过程产生分解物的危害, 并从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安全角度分析采取对策, 提高500kv开关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关键词:断路器,电弧,分解物

参考文献

[1]高压断路器运行规程[Z].电供 (1991) 30号.

上一篇:加工配送中心下一篇:三次函数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