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分解法(精选6篇)
目标分解法 篇1
目标分解与绩效考核是国外较为普遍的管理方式, 引入到我国后,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它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从而纷纷采用了目标分解与绩效考核方式进行管理。本文通过讲述目标分解和绩效考核的概念、对企业的作用、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 从而为建立起切实可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局面的目标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供理论指导。
一、目标分解与绩效考核的概念
(一) 目标分解的概念
目标分解就是以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 通过层层分解的“目标”来管理员工, 使员工参与工作目标的制定, 从而达到“自我控制”的目的。目标管理者通过制定公司总的目标以及个阶段的目标, 并将其逐层分解给下属, 从而以“目标”来管理下属。在目标分解的过程中, 员工亲自参与自身目标的制定, 使员工对工作中所需达到的目标有比较明确的认识。而对于员工的工作成果, 由于有了明确的目标作为考核标准, 企业对员工的评价和奖励更客观。
(二) 绩效考核的概念
绩效考核就是组织的各级管理者通过某种手段, 对下属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价的过程。绩效考核是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一种考核, 同时也是一种定量和定性的评价。
二、目标分解和绩效考核的作用
(一) 目标分解的作用
企业在制定目标并将其层层分解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后, 其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通过层层分解目标, 使员工参与到制定与分解目标的过程中, 从而尽可能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绩效;目标实现后, 员工自然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成就感和满意感。
通过目标分解, 员工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 同时更加清楚了上级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使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对企业的部分优秀员工来说, 目标分解更能促进使其有意识地参加学习, 补充和拓宽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自己。
企业管理者, 特别是高层管理者, 最关心的是员工工作的具体效果。因此, 根据员工个人取得的绩效进行考核是与公司的总要求和目标相一致的。在整个公司系统内制定目标, 并分解到每个员工身上, 从而明确了公司对每一个人的要求, 有助于促进公司总体计划的协调。
(二) 绩效考核的作用
根据实现制定的目标, 上级对下级实施绩效考核, 对企业、对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相关的管理部门、对员工自身则可产生如下作用。
通过绩效考核, 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做出较为准确全面的评价, 从而可以根据的员工的考核结果, 对其做出升职、奖励、调换岗位、解聘等相应的处理。同时, 也可以使员工对公司给于的各种处理结果做到心服口服, 减少员工对处理结果的异议和猜测。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可以通过考核找出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继而有针对性的确定员工培训的内容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向, 从而使企业的培训与开发工作有的放矢, 避免企业在员工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出现盲目性。
通过绩效考核, 可以考察企业招聘与培训工作的成败与否。比如说, 企业针对员工目前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进行了相应的培训, 那么, 通过下一次的绩效考核, 则可以看出员工的这些不足之处是否有了改进和提高。
由于绩效考核的结果是需要向员工公布的, 所以员工可以清楚认识到企业对自身的评价。员工也可通过对自己绩效考核的结果, 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 从而在工作中更加努力, 尽量地弥补自身的不足。
三、目标分解与绩效考核的关系
目标分解与绩效考核的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没有目标, 考核的内容就会变得虚无缥缈;没有考核, 目标的执行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一) 目标分解是绩效考核的前提和基础
目标分解是绩效考核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 目标分解与绩效考核在指标体系上应保持一致。从深层次上讲, 目标分解是绩效考核的前提, 不指定目标, 考核就无从谈起。一个企业制定了目标, 并将其层层分解给每一个员工, 然后对每一个员工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最终使目标分解和绩效考核都能落实到实处。
(二) 绩效考核是目标分解的结果
绩效考核是目标分解的结果, 同时起着推进目标实施的作用。因此, 绩效考核在指标设定上、考核方法上, 要注意通目标保持一致。将绩效考核目标分解结合在一起, 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工作, 按计划、分阶段实施考核, 按期检查所分解的各项目标的完成情况, 并在不同层次、不同时段按薪酬制度进行奖惩, 这是一个相互连贯的管理链。
总之, 目标和绩效考核是与生俱来的一对孪生兄弟, 没有目标的绩效考核, 无疑是空中楼阁, 可望而不可及;没有绩效考核的目标, 无疑是一纸空文, 最终会流于形式。只有将二者有机的融为一体, 才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收益。
摘要:目标分解与绩效考核是国内外较为普遍的管理方式, 本文通过讲述目标分解和绩效考核的概念、对企业的作用、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 从而为建立起切实可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局面的目标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目标分解,绩效考核,作用
参考文献
[1]余凯成.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7
[2]尹隆森, 孙宗虎.目标分解与绩效考核设计实务, 2006
目标分解法 篇2
合区42#路南侧河道治理工程
责任目标分解
大连宏伟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项目总目标:负责人:
1、对本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做到无重伤事故,全年轻伤率不超过3‰,无火灾及重大交通责任事故。
2、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组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组织制定和实施安全技术措施,组织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
3、严格按照文明施工,并保证工程优质、安全交付使用。
保证措施: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工人三级教育及持证上岗操作制度,并严格执行审批的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并建立安全活动制度,严格落实现场机械、临时用电等的检查验收及审核检验制度,以保证安全生产。落实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安全纪律教育,发生重大伤亡事故要及时启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事故调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并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和实现改进措施。
二、班组目标:负责人:
每周对各班组实施检查。
1、生产机械组:负责人:
目标:严格管理使用好生产设备,保证其安全生产及操作安全,及时检查维修,保证其正常运转。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并通过检查验收。措施:
混凝土拌合站:砼拌合站要有专人操作,操作人员严禁擅离职守。操
作前,先检查显示仪表板是否正常。机械接通电源后,打开急停按钮,电源指示灯和故障指示灯。机械工作时,冲洗开关应关闭,料斗下面严禁站人。搅拌过程中,不得随意停机,如发生故障须打开料门,人工卸出50%的物料,故障排除后再启动。定期检查维护,滚轮、皮带,轨道,运转正常,没外扭和错位现象,定期检查提升机钢丝绳的磨损情况,如有必要随时更换,设备维修保养时,必须切断电源,尤其是进入搅拌罐维修时,须在电源开关处派专人值守,以防启动。机器在运转过程中不得维修。各维修作业人员要集中精力,互相协调,水泥罐车进出料门时,操作人员与司机互相配合,保证安全。
严格按施工用电规范要求操作施工,建立用电安全备案制度,对外电线路按要求进行防护,配电箱下引线排列整齐,并套管敷设,线路埋地套钢管保护,手持照明灯及危险场所使用安全电压,开关箱正确安装,设防雨篷,按规定保护接零,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开关箱制,并每箱上锁,保证箱内清洁整齐无杂物,每日对工地巡回检查。
2、施工机械组:负责人:
目标:严格管理使用好各种机具,保证其安全生产及操作安全,及时检查维修,保证其正常运转。
措施:
(1)振动压路机:压路机转移工地距离较远时,应采用汽车或平板拖车装运,不得用其他车辆拖拉牵运。上、下坡时,不得使用快速档,下坡时不得空挡滑行。在急转弯时,包括铰接时振动压路机在小转弯绕圈碾压时,严禁使用快速档。在高速行驶时
不得接合振动。停机时应先停振,然后将换向机构置于中间位置,变速器置于空档,最后拉起手制动操纵杆,内燃机怠速运转数分钟后熄火。作业后,应将压路机停放在平坦坚实的地方,并制动住,不得停放在土路边缘及斜坡上,也不得停放在妨碍交通的地方。严寒季节停机时,应将滚轮用木板垫离地面。
(2)电焊机:必须有良好的保护接零,并且要有防雨措施,配线整
齐,一、二线长不超标,焊把绝缘良好,不随地拖拉。
(3)沥青洒布车:作业前,检查各部分是否灵活有效,各阀的转动
是否平顺;检查机械、洒布装置及防护、防火设备是否齐全有效;检查各指示仪表是否正常,各连接部件是否牢固;检查各阀门是否严密,有无渗漏现象;满载沥青的洒布车应中速行驶,预有弯道、下坡时应提前减速,尽量避免紧急制动。行驶严禁使用加热系统;驾驶员与机上操作人员应密切配合,操作人员应注意自身安全在喷洒方向10m内禁止人员停留;喷洒作业时,洒布车应按引导线指示的方向前进,并按喷洒作业的要求,调整好相应的车速,平稳前进;洒布作业停止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升起洒布管,使喷嘴槽口朝上转,同时使沥青泵反转,以便将管内的残余沥青吸回沥青罐内;完成当天作业后,及时清洗沥青管道和沥青罐,清除机上残留的沥青,并按保修规程,进行例保作业;沥青车运行中,车后平台和洒布管上严禁站人。
(4)转载机:作业前,转载机应无负荷运转3-5min,检查各部是否
完好,确认一切正常后,再开始装载作业。除驾驶员外,机上
其他地方严禁载人。装料时,驱动轮如有打滑现象,应微升铲斗,再装料。向车内卸料时,不准将铲斗从汽车驾驶室顶上越过。装载机不得在坡度较大的场地上作业。转载机作业时,铲斗下边严禁站人。操作人员离开驾驶位置时,必须将铲斗落地。做好日常保养,有故障及时报修,严禁开带病车。停机前,发动机应怠速运转5min,切忌突然停车熄灭。上路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
3、施工组:负责人:
目标:
严把质量和安全管理,将本工程安全、优质地交付使用。
分解你的目标 篇3
当记者问他如何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性情木讷、不善言谈的山田本一总是以这样的一句话来回答:“我凭智慧战胜对手。”这样的回答总让人大惑不解,于是,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在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故弄玄虚。
十年后,这个谜团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这么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几公里处的终点线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原来,将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就是山田本一战胜对手的秘诀!
七色光
把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触手可及的小目标,最终目标就不那么遥远了。
目标分解术 篇4
目标分解术
今天,在开始讲话前,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1 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爆出了一个大冷门,一位名不经传的选手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许多记者蜂拥而至,问他何以脱颖而出。只见他淡淡一笑,说道:“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许多人都不明白这句话的道理,甚至还有人认为,这个“矮个子”只不过是在故弄玄虚,因为大家都知道,马拉松比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较量,速度与爆发力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牵强。10年后,谜底终于解开。这名选手在他的自传中写道:“每次比赛之前,我都先乘车把比赛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冲向第二个目标……40多公里的路程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于是我就能轻松地跑完了。”当行动有了明确目标,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每前进一步,达到一个小目标,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不妨将目标进行分解,即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把长远目标分解成短期目标,把虚幻、模糊的目标分解成具体、清晰的目标,然后轻装上阵,围绕目标随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方式。当我们学会把目标进行分解: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背,一道难题一道难题的解,一单元一单元的学,一本书一本书的钻研……随着困难不断被攻克,障碍不断被扫平,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毫毫厘厘向前,点点滴滴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抵达梦想的彼岸!
化学解题中目标分解与过程化 篇5
【关键词】 习题解答 目标分解 有效选择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1-074-01
纵观近几年中考化学试卷,大部分都是通过中学化学中最常见的知识,突出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联系实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学科融合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对题目的信息有充分的感知,需要将问题信息与大脑里贮存有关化学基本知识相互作用,进行科学的决策,然后对决策加以实施,并通过严格的推演、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树立求解过程的目标指向与分解,积极加强思维过程有意识的监控是作出选择的两个重要原则。目标明确之后,需要解答者对目标的实现过程进行监控、分析,适当的调节,保证整个解题过程的思维处于一种自觉、积极和有序的状态,这就是解题过程中思维的监控。下面结合具体例题谈谈如何确定目标分解,以及怎样实行其思维的过程化。
一、目标较远的问题
如果问题中要求解的目标不容易一步实现,应该将目标分解为几个子目标,分阶段来逐一实现,在确定子目标的时候,每一个子目标的求解过程都要及时进行思维监控。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经说过:“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各个击破,复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不攻自破了。这种“退”中求进的思维策略常被用于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
【例1】向1000g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干燥后得到蓝色固体19.6g.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盐酸,最后得到6.4g固体,求原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题目,要求学生熟悉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并判断硫酸铜是否全参加反应,如果有剩余会和剩下的铁粉反应。知道加入盐酸的目的。根据题意,可将该题分解成容易作答的四个小题(化复杂为简单):
(1)得到19.6g氢氧化铜,有多少克硫酸铜参加了反应? (32g)
(2)与铁粉反应生成6.4g铜,多少克硫酸铜参加了反应?(16g)
(3)(1)、(2)中硫酸铜的总质量是多少克?(48g)
(4)根据(3)的结果,原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4.8%)
将一定难度的综合题分解为数个简单题,实现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分解,使本来感觉很难的题目变成了简单易做的题目。这样做,易学易懂,不仅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对后继化学课程的学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思维监控】我们要把复杂的过程拆解,把它变成一个个我们熟悉的化学过程。建立小模型,就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二、目标模糊的问题
对于条件隐蔽、求解目标比较模糊的问题, 识别和分析化学计算问题的能力相当重要 。这种能力是指正确理解题意、 善于发现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恰当选择研究对象、 正确分析研究对象所受到环境的影响及理解化学变化过程的能力 。此时应该利用思维监控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提出一些辅助性的问题 ,使隐蔽条件显现出来,有些题目从表面看来似缺条件而无法求解,实际上解题条件就隐含在语言叙述、化学现象、化学原理之中。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充分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化隐为显,架设由未知到已知的“桥梁”。
【例2】将镁粉和碳酸镁的混合物置于氧气中灼烧,直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经测定,灼烧后所得固体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同,求原混合物中镁粉和碳酸镁的质量比。
【分析】整个题目全用文字叙述,没有一个可供直接利用的具体数据。仔细审视题意,抓住关键词语,将“灼烧后所得固体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同”转化为(化隐含为显露)“Mg吸收的O2质量等于MgCO3分解放出的CO2质量”,即可由2Mg——O2和MgCO3——CO2,导出44Mg——16MgCO3。这一关系式表明,在原混合物中镁粉与碳酸镁的质量比是44×24∶16×84=11∶14。
【思维监控】理解题意,环境分析,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然后解题。
三、目标陌生的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当接触到一个难以解决的陌生问题时,要以已有知识为依据,将所要求解的问题与已有知识进行比较、联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将陌生转化为熟悉,再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 3】现有25℃的硫酸铜饱和溶液300g,加热蒸发掉80g水后,再冷却到原来的温度,求析出CuSO4·5H2O多少克? (已知25℃时,CuSO4的溶解度为20g)
【分析】结晶水合物的析晶计算难度大,是由于带有结晶水晶体的析出,会导致溶剂水量的减少,从而使结晶水合物继续从饱和溶液中析出,这样依次重复,最终使晶体的总量趋向于定值。由此可见,结晶水合物的析出过程是无数次结晶的总结果。作为一个数学问题,这类题目可以应用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求和知识解决。但初中学生尚未学过,故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若仔细分析题意,抓住析晶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这一信息则可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为S100+S=m溶质m溶液(化陌生为熟悉)。
【思维监控】找出熟悉的知识点,反馈相关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解题。
目标分解法 篇6
[关键词]教学目标 目标分解 认识乘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7-003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也是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如何设定好目标,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都应该关注的。为此,我们对目标分解进行了研究。
一、缘起——教学目标的“沦陷”
大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只关注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对于教学目标都是盲目抄袭,将教学目标束之高阁,只把教学目标看成备课中的一种格式,一个形同摆设的“标签”,缺乏对教学目标的思考与理解。
教师在进行磨课、评课时都只关注教学过程是否流畅与新颖,教学结构是否优化与完整,教学方式是否开放与革新,却忽视了教学目标的拟定。
不少教师只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其实教师都知道教学目标很重要,但是到课堂上就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在这之前我曾上过几次区级公开课,在进行独立备课时没有一次设计过教学目标,都是照搬照抄,为的就是使自己的教案完整。试教过程中,我自己也不知道对于本课的知识点该教到什么程度,通常都是凭着感觉去教,对于学生的学习也缺乏评价的标准,只能想当然地进行评价。这样的课,教师心中没底,又何谈教学效果呢?教学目标的“沦陷”,使得我们的课堂也失去了方向。
二、揭秘——教学目标的“文本化”
为何教学目标不被教师关注,不为教师所用呢?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不足,把握不够。课堂当中,教师不是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课堂教学的方向,对于课堂当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缺乏足够的调整能力,使得上课之前设定的目标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上完课之后,很少有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检测教学效果,这样使得教学目标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同时,对于一部分教师而言,特别是新教师,因为自己思想观念、知识能力、专业素养等的缺陷,无法解读教材中笼统、泛化的教学目标。
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这一单元为例,教材给出的教学目标如下所示:
若是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看到这样的教学目标不禁要问:乘法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让学生去经历?怎样让学生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如何让学生进行操作?如何培养学生有条理、独立思考的习惯?如何用这样的目标去评价学生的学习呢?……可见,这样的教学目标过于“文本化”,在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
三、引领——教学目标的分解与重构
如何才能让教学目标真切地引领教学的全过程,让教师对照目标反观自己的教学,实时调整教学过程与方法,用目标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呢?课程目标是宏观的、方向性的,不太容易操作,这需要我们认真地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并针对其中的要点逐条进行剖析,并细化出可以观测、评价的标准。为此,我开始了“基于能力”的数学课程标准单元目标的分解研究。本研究主要以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为理论依据。
加涅是美国20世纪中后期很有影响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他曾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从人类习得的性能中区分了五种学习的结果,这种学习的结果也称为五种习得的性能,表现为五种不同的能力,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运动技能和态度。
从学习结果对学习进行分类,对于我们帮助学生学习,更好地组织教学具有更现实的意义。同时,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为深入分析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与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中的言语信息和运动技能相对应。与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中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对应的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中把态度也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来,这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相对应。
下面,就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这一单元为例,谈谈如何“基于能力”运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与重构。
1.“知识与技能”——言语信息
言语信息作为一种学习结果,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后,能记住诸如事物的名称、地点、时间、定义和对事物的描述等具体的事实,并能在需要时将这些事实表述出来,它是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将“两能”转化为“四能”,突出强调了在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这一目标应该贯穿于我们教学的始终。基于这样的思考,我编写了第一个目标。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学生所发现信息的数量以及所提问题的价值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在第三个目标中,我对乘法的含义也作出了清晰的说明: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将目标进行这样的分解,教师就能对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的读、写以及各部分名称都有了清晰的认识,进而可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以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2.“知识与技能”——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又称为动作技能,是通过人的活动而习得的,其行为结果表现为身体动作的敏捷、准确、有利和连贯等方面。
运动技能其实是学习主体内部思维活动的外显行为方式。所以学生在摆小棒时,不是胡乱摆的,而是要结合乘法的含义,按照指令有条理地摆。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摆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第一个目标对学生书写乘法算式也提出了要求,这样,这一目标就变得可检测了。这两个目标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过程与方法”——智慧技能
智慧技能是学生使用概念符号与环境进行相互作用的能力,它主要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这一目标清楚地指出要根据乘法的含义来沟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进行加法和乘法算式互化时,对目标进行分解,发现以举例的形式来表述会出现不同的变式,但是不管题目如何变,思考时只要回归到乘法的含义,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区分了加法和乘法这两个概念,而且深化了对乘法含义的认识,提升了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反馈中所暴露出来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4.“过程与方法”——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在目标定位上将原有的“双基”扩展为“四基”,突出强调了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进一步发展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这个例子中,学生通过摆一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而比较这一内部加工方式既沟通了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了乘法的内涵和外延,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5.“情感、态度、价值观”——态度
态度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体对某事物、人或事件的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课程标准中“态度”这一目标往往和情感密不可分,比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等。在学习了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后,我觉得态度还可以是“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克服学习困难和承受学习挫折的忍耐力、提高自制力。形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数学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学生认识乘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情境、有价值的数学思考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教师和同伴的评价与鼓励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认识了乘法后,学生还应该养成从乘法的含义数物体(人)和列乘法算式等习惯。
“基于数学能力”分解的单元教学目标可操作、可检测,不仅能有效指导教师的教,而且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从而实现对教学的真引领。当然,分解目标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实现目标才是教学活动的最后归宿。虽然教学目标分解的研究刚刚起步,可以相信,通过这样的研究会有更多的教师关注教学目标,只要我们多一只慧眼看目标,很快就能拨开云雾见天日!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马文婕.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对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启示[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6).
[3] 高君青.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拟定的现状扫描及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2(22).
[4] 章颖.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意识缺失与重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2(14).
[5]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目标分解法】推荐阅读:
销售目标分解及计划08-16
工作目标分解表09-04
目标任务分解教学法10-19
镇办目标任务分解落实06-11
项目部安全目标分解09-13
成本合约部目标计划分解报告05-29
6安全生产目标及分解06-02
财政局年度重点目标分解07-22
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分解09-30
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分解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