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有效率(共12篇)
能源有效率 篇1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 要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主要能耗产品能耗限额和产品标准。党的十八大确定以节能减排为主线, 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建立健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北京东方纵横认证中心 (EACC) 是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首批开展能源管理体系GB/T23331认证机构。天津办事处在北京总部的指导下, 先后颁发各类认证证书300余张。其中, 为天津市原龍化工、中玻北方新材料、南方碱业等20余家企业完成了能源审计。
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中原龍化工是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及市人大、法工委推荐的典型案例, 东方纵横认证中心天津办事处根据企业的生产工艺和能源利用情况, 组织专家深入企业进行设备测试能源利用状况进行详细分析进行能耗指标对标, 提出节能技术改造合理化项目4个, 总投资1062万元, 项目实现后年节约热量29203.5吉焦, 年经济效益1031.3万元, 并被天津市工信委评为一类审核报告。
天津中玻北方新材料公司在开展能源审计过程中, 东方认证中心经现场能源利用效率诊断, 天津办事处专家提出节能技术改造项目2个, 总投资7060万元, 项目实现后年节约电力5134.3万千瓦时、天然气166万立方米, 经济效益3273万元。企业年减排二氧化碳27884吨, 二氧化硫613吨, 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
在多年的审计工作中, 很多企业从最初被动地开展节能审计工作, 到通过审计发现节能空间, 产生丰厚的节能效益, 最终得到企业的广泛认可。现在, 北京东方纵横认证中心天津办事处已经成为节能战线的一支综合服务的专业机构, 为企业降低能源消耗,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努力, 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能源有效率 篇2
第一条为加强节能管理,推动节能技术进步,提高用能产品能源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能源效率标识(以下简称能效标识),是指表示用能产品能源效率等级等性能指标的一种信息标识,属于产品符合性标志的范畴。
第三条国家对节能潜力大、使用面广的用能产品实行能效标识管理。具体产品实行目录管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负责能效标识管理制度的建立并组织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制定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规定统一适用的产品能效标准、实施规则、能效标识样式和规格。
第四条地方各级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地方质检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所辖区域内能效标识的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列入《目录》的用能产品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授权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授权机构)备案能效标识及相关信息。
第二章 能效标识的实施
第六条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对列入《目录》的用能产品标注能效标识,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能效标识样式、规格以及标注规定印制和使用能效标识,并在产品包装物上或者使用说明书中予以说明。
列入《目录》的用能产品通过网络交易的,还应当在产品信息展示主页面醒目位置展示相应的能效标识。在产品包装物、说明书、网络交易产品信息展示主页面以及广告宣传中使用的能效标识,可按比例放大或者缩小,并清晰可辨。
第七条能效标识的名称为“中国能效标识”(英文名称为China Energy Label),能效标识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生产者名称或者简称;
(二)产品规格型号;
(三)能效等级;
(四)能效指标;
(五)依据的能源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号;
(六)能效信息码。
列入国家能效“领跑者”目录的产品,还应当包括能效“领跑者”相关信息。
第八条列入《目录》的用能产品生产者和进口商,可以利用自有检测实验室或者委托依法取得资质认定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并依据能源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确定产品能效等级。企业自有检测实验室应当依据相关产品能源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和要求进行检测,如实出具产品能效检测报告。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接受生产者和进口商的委托,应当依据相关产品能源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和要求进行检测,保证检测结果客观公正、真实准确,保守受检产品和企业的商业秘密,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九条利用自有检测实验室检测确定能效等级的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保证其检测实验室具备按照能源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的能力,并鼓励其取得国家认可机构的认可。利用自有检测实验室检测确定能效等级的生产者和进口商,对其检测实验室出具的产品能效检测报告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十条列入《目录》的用能产品,生产者应当于出厂前、进口商应当于进口前向授权机构申请备案。能效标识备案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生产者营业执照或者登记注册证明复制件;进口商营业执照以及与境外生产者订立的相关合同复制件;
(二)产品能效检测报告;
(三)能效标识样本;
(四)产品基本配置清单等有关材料;
(五)利用自有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的,应当提供实验室检测能力证明材料(包括实验室人员能力、设备能力和检测管理规范),已经获得国家认可机构认可的,还应当提供相应认可证书复制件;
利用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应当提供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证书复制件。
(六)由代理人提交备案材料的,应当有生产者或者进口商的委托代理文件等。
上述材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外文材料应当附有中文译本,并以中文文本为准。
第十一条进境的列入《目录》的用能产品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免于标注能效标识及备案:
(一)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或者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及其外交人员的自用物品;
(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大陆的官方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自用物品;
(三)入境人员随身从境外带入境内的自用物品;
(四)外国政府援助、赠送的物品;
(五)为科研、测试所需的产品;
(六)为考核技术引进生产线所需的零部件;
(七)直接为最终用户维修目的所需的产品;
(八)工厂生产线、成套生产线配套所需的设备和部件(不包含办公用品)。
第十二条能效标识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重新备案。
第十三条授权机构应当对生产者和进口商使用的能效标识及产品能效检测报告进行核验。
第十四条授权机构应当自收到完整备案材料之日起10 个工作日内完成能效标识的备案工作,并于备案完成之日起5 个工作日内
公告备案的能效标识样本。
能效标识备案不收取费用。
第十五条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对其标注的能效标识及相关信息的准确性负责。
第十六条销售者(含网络商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列入《目录》的用能产品能效标识,不得销售应当标注而未标注能效标识的产品。
第三方交易平台(场所)经营者对通过平台(场所)销售的列入《目录》的用能产品应当建立能效标识检查监控制度,发现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制止。
第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能效标识或者利用能效标识进行虚假宣传。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组织实施对能效标识使用的监督检查、专项检查和验证管理。
地方质检部门负责对所辖区域内能效标识的使用实施监督检查、专项检查和验证管理,发现有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通报同级节能主管部门,并通知授权机构。
第十九条授权机构应当撤销能效不合格产品生产者或者进口商的相关备案信息并及时公告。
第二十条列入《目录》的用能产品生产者、进口商、销售者(含网络商品经营者)、第三方交易平台(场所)经营者、企业自有检测实验室和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接受监督检查、专项检查和验证管理。
企业自有检测实验室、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在能效检测中,伪造检验检测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能效检测报告的,授权机构自发现之日起一年内不再采信其检验检测结果。
第二十一条授权机构应当建立规范的工作制度,客观、公正开展备案工作,保守备案产品和企业的商业秘密。
第二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可以向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地方质检部门举报。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地方质检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授权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三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建立信用记录,并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互平台。
第四章 罚则
第二十四条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地方质检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第二十五条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能源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用能产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七十条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在用能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的,或者进口属于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的.用能产品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标注能效标识而未标注的,未办理能效标识备案的,使用的能效标识不符合有关样式、规格等标注规定的(包括不符合网络交易产能效标识展示要求的),伪造、冒用能效标识或者利用能效标识进行虚假宣传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七十三条予以处罚。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企业自有检测实验室、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在能效检测中,伪造检验检测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能效检测报告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九条从事能效标识管理的国家工作人员及授权机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x权或者包庇纵容违法行为的,依法予以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条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提高公交运行效率节约能源 篇3
为乘客带来方便
现在,我们的创新作品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制作的。我的想法是:只要在车站上弄一个显示器。可以让司机准确的知道,到底有没有人要坐车,坐几路车。这样司机可以准确得知候车情况。从而可以减少乘客候车的时间,而且加快公交车的运行效率。还可以节省排放和能源,给乘客带来更多的方便。
有了以上零件后,我们便开始动手制作。在老师的配合下我们一起把车站的外观模型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了出来。再按事先绘制的图纸要求开始组装零部件,我们把红外线发射器装置与接收装置安装在站台上面,这样可以即时的反馈站台信息,然后我们将三个继电器安装在站台的下方,这样主要是使站台看起来比较美观,三个继电器主要的作用是控制站台上的开关与数码管。
从实验到运行
针对我的构思和想法,我进行了多次的实验。当整个设备通电时,红外线启动,发射红外线通过发射器回到接收器,电路处于截止状态。当反射器与接收器中间被阻挡时,站台内部的继电器则会启动。然后数码管就会得电,显示数字“0”意思为车站有人候车,当公交司机看到有人坐车时,可以及时的停靠,乘客也不用怕因为拥挤而坐不上车。司机也可以提高每次的运行效率。车站上的人全部上车后,站台上的红外线发射装置继续发射信号,而红外线接受装置又可以成功接收信息,此时,继电器截止,数码管与开关均不能正常工作,则数码管无显示,表示此时无人乘车,公车司机看到后就不必停车,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公车的行程效率。
我相信有了这么一套装置,可以为坐车的乘客带来更多的便捷,而且也可以减少公交车的尾气排放,大大的节省了公交车的能源消耗!
能源有效率 篇4
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能源利用率还不到30%, 而日本、美国则分别达到了53%、60%。在国内, 大部分能量以废热的形式被排放到环境中, 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能源, 增加了生产成本, 而且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1]。能源审计作为一种加强企业能源科学管理和节约能源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状况, 排查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挖掘节能潜力, 寻找节能方向, 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文献[2]根据机械工业的特点和用能环节, 提出了对机械工业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的基本思路方法。文献[3]分别介绍了中美能源审计的现状, 对两国在能源审计的主体、对象、范围、标准、费用及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文献[4]、文献[5]针对供热系统及造纸企业能源审计过程的能源组成、用能环节、用能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虽然同为公共建筑, 但由于建筑功能和管理水平不同, 其耗能设备、能耗分布和能耗指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6,7,8,9,10]。
本文结合多年各种工业企业及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工作经验, 对能源审计工作存在的共性及通用方法进行介绍, 并结合审计实践, 对能源审计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
1 能源审计的类型
能源审计作为一种加强企业能源科学管理和节约能源的辅助手段和方法, 可分为初步能源审计、全面能源审计和专项能源审计三种类型。
1.1 初步能源审计
可采用初步能源审计的对象一般比较简单, 只是要求通过对现场和现有历史统计资料的了解, 对能源使用情况仅作一般性的调查即可。其所花费的时间也比较短, 一般为1~2d, 主要工作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对用能单位的主要建筑物情况、供热系统、空调系统、管网系统、用水系统, 以及其他用能设备情况进行调查, 掌握用能单位的总体情况。
二是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状况进行调查, 了解用能单位的主要节能管理措施, 查找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三是对用能单位能源统计数据的审计分析, 重点是主要耗能设备与系统的能耗指标的分析 (如供暖、空调、供配电、给排水等) , 若发现数据不合理, 就需要在全面审计时进行必要的测试, 取得较为可靠的基本数据, 便于进一步分析查找设备运转中的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
初步能源审计不但可找出明显的节能潜力以及在短期内可以提高能源效率的简单措施, 还为下一步全面能源审计奠定了基础。
1.2 全面能源审计
对用能系统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与评价, 就要进行详细的能源审计。该方法要求用能单位有比较健全的计量设施, 或者在全面审计前安装必要的计量表, 全面地采集企业的用能数据;必要时还需进行用能设备的测试工作, 以补充一些缺少计量的重要数据, 进行用能单位的能源实物量平衡。对重点用能设备或系统进行节能分析, 寻找可行的节能项目, 提出节能技改方案, 并对方案进行经济、技术、环境评价。
1.3 专项能源审计
对初步审计中发现的重点能耗环节, 针对性的进行的能源审计称为专项能源审计。在初步能源审计的基础上, 可以进一步对该方面或系统进行封闭的测试计算和审计分析, 查找出具体的能耗原因, 提出有效的节能技改项目和措施, 并对其进行定量的经济技术评价分析, 也可称为专项能源审计。
无论开展上述哪种类型的能源审计, 均要求能源审计小组应由熟悉节能法律标准、节能监测相关知识、财会、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人员组成, 确保能源审计的作用充分发挥。
2 能源审计形式
根据委托形式能源审计一般分为两种:
1) 受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委托的形式。
省政府或地方政府节能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能源消费的状况, 结合年度节能工作计划, 负责编制本省 (市) 、自治区或地方的能源审计年度计划, 下达给有关用能单位并委托有资质的能源审计监测部门实施。这种形式的能源审计也可称为政府监管能源审计。
2) 受用能单位委托的形式。
在用能单位领导部门认识能源审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或在政府主管部门要求开展能源审计的基础上, 能源审计部门与用能单位签订能源审计协议 (或合同) , 确定工作目标和内容, 约定时间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或者是用能单位根据自身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的需要, 主动邀请能源审计监测部门对其进行能源审计。这种形式的能源审计也可称为用能单位委托能源审计。
3 原理和内容
能源审计是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和操作性很强的程序, 但其基本原理是物质和能量守恒原理。
物质和能量守恒, 是能源审计中最重要的一条原理, 是进行能源审计的重要工具。在获得被审计用能单位的资料后, 可以测算能源投入量、产品的产量, 可有助于理清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水平及其物质能源的流动去向, 帮助发现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瓶颈所在。物质和能量守恒这种工具是对用能单位用能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与手段, 是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中一项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内容。
能源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查阅建筑物竣工验收资料和用能系统、设备台账资料, 检查节能设计标准的执行情况;
2) 核对电、气、煤、油、市政热力等能源消耗计量记录和财务账单, 评估分类与分项的总能耗、人均能耗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3) 检查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 审查节能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4) 检查前一次能源审计合理使用能源建议的落实情况;
5) 查找存在节能潜力的用能环节或者部位, 提出合理使用能源的建议;
6) 审查年度节能计划、能源消耗定额执行情况, 核实公共机构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的说明;
7) 审查能源计量器具的运行情况, 检查能耗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4 能源审计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能源审计的目的, 能源审计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对审计期各种能耗数据、财务数据、产品产量等基础数据的收集及核实;对重点用能设备、用能环节、用能工序等用能状况、能耗水平的现场了解和测试;对审计单位在能源管理及各用能环节存在问题的查找和分析;针对能源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能够提出有针对性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能源审计工作的难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能源计量器具不全, 主要是次级用能单位和重点用能设备计量器具不全, 加之能耗数据统计不完整、不规范, 造成基础数据不全, 给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二是由于单位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配合不积极, 造成审计工作的被动和拖延;三是由于单位没有专门的能源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 对能源审计的一些基本知识不了解, 缺乏专业知识, 造成填写的数据错误百出, 不符合要求, 给审计工作造成困难。
5 能源审计的作用和意义
1) 能源审计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
能源审计的本质就在于实现能源消耗的降低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 开展能源审计可以使用能单位及时分析掌握本单位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状况, 排查问题和薄弱环节, 挖掘节能潜力, 寻找节能方向。为用能单位带来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效益, 从而实现“节能、降耗、增效”的目的。
比如通过对某啤酒企业进行能源审计和重点耗能设备实测, 弄清了该企业审计期能源消耗的总量、组成、费用及占全部生产成本的比例, 发现在用电、用煤、用汽和用水等方面存在6项问题, 具有节电潜力116.82万kWh, 具有节煤潜力22724.3吨标准煤, 并根据发生电力、热力等损失的原因, 结合现有的成熟技术和案例,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可以产生经济效益3435.53万元, 还可以减少向大气中排放CO293.90×103t 、SO2600.93t, 具有十分显著的环保效益。通过对某大型钢铁企业的能源审计, 发现在烧结机余热、焦炉荒煤气余热、低压蒸汽系统平衡、燃气系统平衡、装炉煤含水率、燃烧技术、热交换器换热能力、钢管厂淬火炉燃烧技术、厂房、露天设施及道路照明光源、变压器型号、生产及生活污水处理等26个方面存在问题, 深入分析了存在问题原因,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具体措施。根据估算, 如果能够将这些措施付诸实施, 每年可以节约各种能源折标煤32.48万t, 实现经济效益57916万元, 减少向大气中排放CO2799×103t 、SO25.20103t。通过对水泥企业、化工企业、造纸企业、玻璃企业、供热企业等单位开展能源审计, 也发现了在能源的购入、输送、转化和使用环节存在的问题, 这对于企业进一步采取节能技改措施、提高用能水平, 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能源审计有利于加强能源管理, 使节能管理向规范化和科学化转变。
在对企业进行能源审计的过程中, 也发现了许多管理方面的漏洞, 主要集中在计量器具不完善, 无法对主要产品、工序、车间等制定能耗定额和进行考核, 无法落实企业制定的有关能源管理制度, 也不利于提高职工的节能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能源审计, 将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 并说明其重要性, 对于加强能源管理, 使节能管理向规范化和科学化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 结语
了解能源审计的形式、程序、内容、类型、原理、难点和重点等, 是做好能源审计工作和掌握能源审计报告编制方法的基础和关键;通过能源审计, 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状况, 排查在能源购入、输送、转换和使用等环节存在的问题, 挖掘节能潜力, 寻找节能方向, 提出节能技改措施, 从而为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和用能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技术支持。
摘要:从能源审计的形式、程序、内容、类型、原理等方面阐述了做好企业能源审计工作及掌握能源审计报告编制正确方法的关键;分析能源审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多个企业能源审计取得的实际节能效果, 证明做好能源审计对于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能源审计,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明辉.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供热系统能源利用状况分析[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2]李振清, 王婧, 王枞.工业企业能源审计实施方法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2, 25 (2) :10-12.
[3]周炯, 宋哲, 段茜, 等.中美能源审计的比较和分析[J].上海节能, 2012, 5:17-22.
[4]金光义.供热系统能源审计方法的研究和应用[J].区域供热, 2012, (2) :35-43.
[5]刘欢, 尹宗齐, 刘文毅, 等.通过能源审计及碳盘查促进造纸工业低碳发展[J].造纸信息, 2012, (6) :20-26.
[6]季权, 俞近近.公共建筑能源审计的工作实践[J].上海城市发展, 2012, (6) :13-16.
[7]廖深瓶, 佘乾仲, 朱慧英, 等.广西国家机关公共建筑能耗定额研究[J].建筑节能, 2012, (4) :45-47
[8]李慧敏, 朱佳.高校既有建筑能源审计及节能策略分析[J].建筑节能, 2012, 40 (1) :71-73.
[9]刘义军.商场建筑能源审计与节能分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7 (3) :97-100.
[10]李玉云, 李海承, 杜然, 等.公共建筑能源消耗定额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2, 38 (3) :316-320.
[11]孟昭利.企业能源审计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能源有效率 篇5
为有效优化能源结构甲醇汽油将在浙江试点推行
明年一季,浙江省部分城市将率先推广甲醇汽油.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8位权威专家,经过实地考察了解,最终确定两家试点甲醇汽油的.生产企业,进一步的试点推广材料已上报到浙江省政府.根据初步确定的方案,明年一季度选取杭州、湖州、金华以及衢州四个地区作为试点,率先推行.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汽车零部件英文刊名:AUTOMOBILE PARTS年,卷(期):“”(1)分类号:关键词:
能源有效率 篇6
摘要:本文分析了动力用空气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分析动力用空气压缩机能量转换的机理,分析影响动力用空气压缩机能源效率的原因。通过精确分析,给出计算动力用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效率的衡量方法,给出一般动力用空气压缩机的能源效率值。
关键词:空气压缩机;能源效率;压缩空气;能耗
1.引言
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能源消耗不断的增加,降低能耗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动力用空气压缩机的用途有很多,我國许多领域都在用动力用空气压缩机,这就使得动力用空气压缩机耗能很大,据统计我国的空气压缩系统每年消耗的能量占全国发电量的15%以上,并且空气压缩机的能量利用率不高,普遍有30%的节能潜力。所以发展高效节能的动力用空气压缩机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要研究空气压缩机的能耗情况,首先需要研究的就是准确的计算动力用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的能源效率,只有准确的分析动力用空气压缩机能源效率,才能清楚空气压缩机的耗能情况,为研究高效节能的空气压缩机提供理论支持。
2.压缩机工作原理
空气压缩机是气动系统的核心设备,它是将电机能转化为空气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能量转换装置。当前主流的空气压缩机是湿式双螺杆压缩机,主要的优点是机械设备中的零件少,不易损坏,可靠性较高,动力平衡性好,适应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它的由一对平行、互相啮合的阴、阳螺杆组成,是回旋压缩机中应用最广的。
如图2.1所示,空气压缩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齿间基元容积随着转子旋转而不断的增大,并且和图中机器左下方进气孔连接。气体通过进气孔进入基元容积,直到齿间基元容积超过进气口后,与进气口断开,完成进气过程;接着两个孤立的齿间基元容积由于阳螺杆的凸齿侵入阴螺杆的凹齿,基元容积同时开始缩小,实现气体的压缩过程;一对基元容积与排气孔口相连通,两个齿完全啮合时一直进行排气过程。
图2.1 螺杆压缩机理想工作原理图
3.压缩空气系统能量分析
空气的能量是由焓、动能以及势能组成的。其中,动能在压缩空气的过程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压缩空气的过程中,势能变化很小,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到空压机耗能的0.01%,所以势能也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被压缩的空气的能量就只是焓。整个过程中压缩空气的能量如式3-1所示:
3-1
其中,H为压缩空气的能量,Cp是等压比热,m为空气质量,t为空气温度。
有效势能可以用式3-2近似计算:
3-2
被压缩空气所包含有效气体动能:
3-3
上式中P是被压缩空气的压力,Q代表被压缩空气的容积,V代表空气体积,P0代表大气压力。
4.能源效率
4.1空气焓表示能源效率
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的过程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能量转换主要是动能和势能。主要的能量转换过程是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做功,空气压缩机的动能转化成为被压缩其他的势能,然后被压缩气体对气动工具和元件等做功,将势能转换为机械能。焓是表示空气有限转换的能量,它具有有效能才能对外做功。所以,在常温常压之下,空气的有效能为零,在空气被压缩之下,空气具有了能量,也就具有了做功的能力。空气压缩机的功能是压缩空气,将机器的机械能转换成为空气的有效能。式3-1给出来了计算空气焓的公式。所以在压缩空气的过程中,焓的变化量就是被压缩空气的能量,可以用△H表示,如式4-1所示:
4-1
从上式可以看出被压缩空气的能量和温度变化有关,而有压力没有关系。所以当空气压缩机入口的空气温度和出口的温度一样时,被压缩的空气的焓没有变化。那么,空气压缩机做功没有使被压缩的空气能量增加,,也就是说空气压缩机的转换效率为零,所以讨论焓的变化量来反应空气压缩机的效率的方式是没有意义的。
4.2有效能表示能源效率
我们从式3-2可以看出被压缩的空气做功,做功大小为E。根据上一节分析,空气焓做功,做功大小是焓的变化量△H。所以在常温常压下,空气是不做功的,只有在压缩空气或是空气温度变化时才做功。空气压缩机就是压缩空气,使空气具有做功的能力。被压缩的空气做功是通过体积膨胀将有效能转化为机械能,在这个过程中,被压缩的空气温度下降,焓变小。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压缩空气的有效值,因此,定义空气压缩机的能量转换效率为:压缩空气的能量有效值与空气压缩机输入的能量之比:
η=E/W 4-2
上式中E表示压缩空气的能量有效值,W表示空气压缩机输入的能量
在第三节中已经知道被压缩空气所包含的能量为N,有效能为E,所以输出功率效率可以表示成式4-3所示的形式:
η=N/W 4-3
空气压缩机在标准环境下工作,用大气状态下的压缩空气气动动力值和空气压缩机输入比功率表示市4-3。那么压缩空气的能量有效值与空气压缩机输入的能量之比就变成了:
η=NP/q 4-4
上式NP表示标准大气压下空气流量为1m3/min的压缩空气的气动动力,q表示空气压缩机输入比功率。根据上式可以计算出动力用空气压缩机能源效率。
5.结论
动力用空气压缩机用来提供气源动力,是气动系统的核心设备机电引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通常是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那么动力用空气压缩机就有一个关于空气压缩效率的量化概念,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空气压缩机的工作效率。本文分析了动力用压缩空气系统的工作原理,提供了分析动力用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系统输出的气动能量效率,指出动力用空气压缩机的效率可以超过10%,给大家一个正确的空气压缩效率,为之后的有关动力用空气压缩机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孙晓明.压缩空气系统气动效率研究[J].流体机械,2011,48(9):23-27.
[2]Paul C Hanlon.压缩机手册[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5.
[3]朱明善.工程热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蔡茂林;香川利春.气动系统的能量消耗评价体系及能量损失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09期
[5]秦宏波;胡寿根;闵圣恺.压缩空气系统泄漏量测定方法及控制技术研究[J].流体机械,2006年10期
[6]秦宏波;胡寿根.工业压缩空气系统优化潜力研究[J].流体机械,2010年02期
[7]蔡茂林.压缩空气系统的能耗现状及节能潜力[J].中国设备工程,2009年07期
[8]潘志旸,韩俊英.压缩空气系统节能[J].通用机械,2005年03期
能源有效率 篇7
1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了汽油和柴油外的其他能源汽车, 例如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动力与驱动技术有效整合起来, 是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先进汽车。目前, 国内外所研发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有电动汽车、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等。但是, 每种类型的汽车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例如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其在排放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能有效控制一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但是, 仍旧需要依赖汽油动力, 而且在结构上, 由于增加了电池和电动机的缘故, 其体积也相应增大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增加了能源的消耗量。
2 对新能源汽车的探索
2.1 环境影响方面
研究发现, 不同燃料的汽车在燃料生产和排放温室气体方面各不相同, 各类汽车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基本处于20~45 t之间。其中, 氢燃料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4 t, 远远低于传统汽车。但是, 从汽车运行成本的角度来看, 传统汽车运行成本最低, 新能源汽车在燃料供应和持续运行方面处于劣势。综合对比后发现, 液化石油汽车 (LPG汽车) 和燃气汽车是最经济和实用的新能源汽车, 并且在运行成本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都占有一定的优势。
从臭氧排放角度来说, 所有类型汽车的臭氧排放量通常都处于50~300 kg之间。臭氧排放量最小的是以新配方汽油作为燃料的汽车, 其排放量与电动汽车接近, 但是, 运行成本则比电动汽车要低;臭氧排放量最大的是柴油汽车, 高达700 kg。因此,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臭氧排放量比传统汽车要少, 所以, 它能更好地发挥环境保护的优势。
车辆颗粒物排放主要是由发动机燃料燃烧所产生的, 汽车燃料的类型不同, 颗粒物的排放量也会随之变化。研究发现, 使用能量储存方式作为行驶动力或者无燃烧过程的新能源汽车颗粒物排放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例如氢燃料汽车, 这种类型的汽车对技术的要求相当高, 生产成本和运行成本也相对较高;再比如乙醇燃料, 它主要是通过分解淀粉来提供动能, 因此, 颗粒物排放量也会随之增加。
2.2 能源效率方面
通过研究各种燃料在汽车使用寿命时长内所产生的效率可知, 从生产到使用结束的过程中, 燃料效率一般能达到8%~28%, 利用效率最高的是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 再往下依次是乙醇燃料汽车、新配方汽油汽车和液化石油汽车。经过仔细的分析可得知, 最理想的燃料为液化石油燃料、甲醇燃料等, 这些燃料作为汽车动力使用, 不仅有较高的能源转化能力, 还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臭氧排放, 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但是, 液化石油汽车需要以石油能源作为基础, 虽然在利用效率上表现强劲, 但其推广和普及难度也相当大。此外, 氢燃料电池汽车同样具备比较高的能源利用率, 但是, 电池和电动机的消耗也是相当惊人的。由此可见, 在能源利用率方面最具优势的是单一燃料。
3 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法
3.1 加大对单一燃料的研究力度
研究表明, 在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益方面, 单一燃料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都属于双燃料汽车, 在能源利用率方面不够理想。例如, 燃气汽车在节能减排和普及推广等方面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因此,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要加大对单一燃料的研究力度, 推广单一燃料汽车, 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工业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3.2 做好CNG双燃料汽车的推广
CNG双燃料汽车是以压缩天然气为主要驱动力, 配合柴油或汽油使用的新能源汽车之一。CNG燃料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气体, 其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好, 尤其是将其使用在大型车辆上, 不仅能有效减少能源消耗, 还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因此,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CNG汽车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适合在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或地区使用。
3.3 提升燃料质量, 调控油气价格
从节能减排的角度讲, LPG液化石油汽车能耗比较低, 但目前, 我国在液化石油气的供给方面仍然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受国际局势的影响, 油气价格不断攀升, 并且产量有限, 不得不依靠外国进口, 这种情况不利于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工作。鉴于此, 我国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的职责, 从提升液化天然气质量做起, 结合实际情况, 合理调控油气价格, 避免因燃料问题而限制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3.4 加大技术投入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就是先进技术, 只有掌握核心技术, 才能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的性能, 控制运行成本, 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因此, 要加大对有关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投入和研究力度, 不断提升能源利用率和节能减排水平。此外, 要增加资金投入, 全力建设基础设备, 尤其是加气站。加气站作为燃气汽车的主要载体和核心设备, 要以安全为原则, 完善设施建设, 从而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奠定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要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首先要分析和研究新能源汽车对环境和能源效率的影响, 并了解新能源汽车各方面的优势, 从加大单一燃料汽车的推广工作入手, 加大对相关技术的投入和研究力度, 从而完善城市加气站等设施的建设, 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摘要:简要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 并探索了新能源汽车对环境和能源效率的影响, 进而提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法, 以期能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作贡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环境影响,能源效率,燃料
参考文献
[1]许伟.新能源汽车环境影响及能源效率分析[J].科技展望, 2015 (5) .
[2]孙颖.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若干问题探讨[J].科学时代, 2014 (5) .
[3]许文乐.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RBF神经网络预测算法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2.
能源有效率 篇8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曾经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资源大省,但是最新统计资料表明,辽宁省的能源资源并不充足。一方面是能源消费本身存在的供需矛盾,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辽宁省的能源消耗量也在持续增加,与此同时,辽宁省能源生产量的增速却十分缓慢,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差距不断加大。从2013年的数据来看,虽然能源消费量已经达到22951.5万吨标准煤,但生产量却只有5619.7万吨标准煤,如此巨大的缺口也充分表明了辽宁省的能源供需矛盾问题十分严重,这也为辽宁省未来能源发展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能源发展也面临着外部挑战,随着世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辽宁省要想突破能源束缚实现经济高速发展,必须对辽宁省的能源消耗现状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1. 辽宁省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1985~2013年辽宁省能源消费总量及其增长率,煤炭及石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见表1。
从表1可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能源消费大省,辽宁省能源消费总量也表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增长率除个别年份出现负增长外,其余年份都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总量从1985年的6325.1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13年的22951.5万吨标准煤,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率达到4.89%,增长率最高的年份甚至达到了20%以上。
资料来源:2014年《辽宁统计年鉴》。注:*能源消费总量单位万吨指万吨标准煤。
由表1还可知,辽宁省的能源消费结构表现出以下特点:受到辽宁省煤炭资源储备丰富和传统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煤炭消费的比例始终最高,约为60%-80%。随着石油化工、天然气利用及水电事业的发展,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有所降低,截止至2013年,辽宁省煤炭消费比例下降到58.3%,与1985年相比,下降了二十个百分点。因为家用汽车的普及,石油的消费比例上升十分明显,从1985年的15.2%到2013年的33.5%。
综上,辽宁省的能源消费结构呈现出“以煤炭消费为主,多种能源消费形式共存”的特点。但由于煤炭等传统高污染能源消费比例过高,导致辽宁省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2. 辽宁省能源效率现状分析
选择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析能源利用效率。图1为1985~2013年中国、辽宁省能源消费强度变化趋势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趋势。
由图1看出,1985~2013年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和辽宁省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能源消费强度整体上都逐渐下降趋势,这说明中国和辽宁的能源效率都在逐渐提高。在2004年之前,辽宁省的能源消费强度始终高于全国的能源消费强度,这说明在2004年之前,辽宁省的能源利用效率与全国相比还是比较低;而在2004年之后,辽宁省的能源消费强度比全国能源消费强度略低,这表明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辽宁省的能源使用效率在近年来提高十分明显,已经超过全国的整体水平。
由图1也可看出,1985~2013年中国、辽宁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辽宁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除1990年和2000年外,其余均在1以下,1997、1998和2002年甚至为负数。辽宁省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有一定的波动,但整体上是小于1的,这说明辽宁省的能源利用效率还是比较高的。1997、1998年辽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于零的原因是:首先,1997年首次出现买方市场,并且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所有行业的生产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经济出现严重下滑,内需不足,大幅减少了能源消费总量;其次,1997年前后,辽宁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由于第三产业的单位产出能耗要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因此,随着三产比例的增加,能源消费总量减少;最后,由于技术进步,辽宁省的能源利用效率也会提高。
综上,作为东北地区的能源消费大省,虽然近年来,辽宁能源发展初见成效,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深化能源价格改革等方面成绩突出;但辽宁省的能源消耗压力依然很大,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没有改变,经济发展依旧依靠能源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来支撑,显然这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辽宁省能源消耗压力依然很大。
3. 结论
辽宁省的能源消费结构呈现出“以煤炭消费为主,多种能源消费形式共存”的特点。但由于煤炭等传统高污染能源消费比例过高,导致辽宁省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我国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篇9
能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对其利用效率的研究具有重要地位。“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实现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战略阶段,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将会继续增大, 而严峻的能源约束制约着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发展。面对有限的能源存量, 能源需求的持续增加, 加之目前能源开发及利用技术有限, 促使能源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当今全球范围内的能源短缺与能源危机即是有限的能源储存量和供给量与无限的能源消耗量和需求量矛盾的表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通过对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 能够为我们提高能源效率提供可能的途径, 同时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主要选取了能源价格、产业结构、科技进步和能源对外依存度等能源效率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 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能源效率的可行性建议。
首先, 能源价格对能源供求有重要影响。能源是企业的动力来源和进行生产的基础, 能源价格波动会直接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变动, 能源成本在企业总生产成本中的比重伴随能源价格的上升而日益显著。能源价格与企业收益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企业收益随能源价格提升而下降, 当能源价格提升到一定水平时, 企业必需通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维系正常的生产过程。
其次,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效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各产业的能源强度和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同。如果能源强度高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并且上升较快, 能源效率就会因总的能源强度增加而下降;另一方面, 各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也不相同, 如果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大的产业增长速度较快, 那么整个国民经济的能源效率也会下降。
然后, 科技投入对能源利用技术条件及能源效率有重要影响。科技投入有助于企业生产技术升级、生产设备更新、生产流程改造及能源循环利用等, 进而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科技投入能够直接提高能源技术效率和整体国民经济的效率水平, 间接增加能源要素的边际产出。现有高新技术的充分利用会带来能源生产效率和能源消费效率的大幅提高, 主要表现在高效应用技术的发展可以大大提高能源的开采效率、能源转换效率、储运效率和利用效率这四方面。
最后, 能源消费的对外能源依赖度对能源利用效益也存在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国际经济贸易联系日益紧密, 各国经济发展对其他国家的依存度也不断增强, 能源价格变动会对世界各国产生深远影响。发达国家在经过历史上几次世界范围的石油危机之后大力推进调整产业结构与节能技术的广泛运用, 以资本和技术等其它生产要素替代能源要素, 使经济增长对能源要素投入的依赖性大大降低。
3提高能源效率的可行性建议
通过对能源效率影响分析, 对提高能源效率有如下建议:
首先, 完善能源市场定价制度。我国应尽快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 使能源价格市场化, 扭转当前以低廉的能源价格导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的局面, 用价格手段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再度兴起, 可以运用经济手段推行适当的价格政策, 比如实行差别能源价格政策, 对于高能耗产业, 提高其能源使用价格, 减少能源浪费;鼓励企业或个人采用节能设备, 增加节能降耗的投入,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其次,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着力于长远的提高能源效率的途径。应该在以后的工业化进程中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促进低能耗产业的发展, 遏制高能源强度的产业发展, 降低第二产业比重。
然后, 提高对能源利用的技术投入是降低能源强度的最有效途径。科技投入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效率, 这才是降低能源强度的根本之路。加大科技投入同时也可以促进产业升级, 提高经济产品的附加值。还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和推广能效标识制度, 制定与实施待机能效标准, 使得中国的能效标准与节能管理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最后, 积极研发新能源, 减少对外能源依存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未来 50年化石能源将逐渐进入枯竭期时期,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来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从近期来讲, 可以降低对煤炭、石油等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从长远来讲, 是保证未来能源供给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崔民选.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292-300.
[2]王庆一.能源效率及其政策和技术[J].节能与环保, 2001, (6) :11-14.
提高能源效率的政策建议 篇10
关键词:环境会计,能源危机,资源效率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同时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 虽然我国能源人均消费量没有发达国家水平高, 可是因我国人口多, 消耗能源非常大, 到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己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专家开始对我国未来能源供需进行预测研究, 如果2020年中国煤炭需求约50亿吨, 这就要从国际市场上买约13亿吨煤炭。长远看在能源强劲需求下, 会推动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 而能源价格上涨将阻碍经济增长, 可见能源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能源问题研究迫在眉睫。
一、我国目前主要的能源问题
(一) 我国能源管理模式不够理想。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改变了以中央国有经济为主发展能源工业的思路, 鼓励地方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发展能源工业, 实行了“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能源工业发展方针, 标志着我国能源管理模式由计划管理模式向市场管理模式的转变。但是,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 能源市场管理模式虽然建立但还不理想, 市场准入管制不够灵活, 这严重制约了我国能源工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竞争力。
(二) 能源和资源供给保障存在很大疑问。
虽然我国是资源大国, 但由于人口众多, 13亿人口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偏低。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 加上近些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增长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 这样我国资源短缺问题更加明显。到2015年, 我国的木材供销应缺口将达到11—15亿立方米亿立方米。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和进口国, 今后缺口还会更多。由于资源的短缺和大量进口, 促使石油、钢铁、煤炭等大宗原料及其相关的工业产品涨价, 可能导致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到2020年要实现GDP翻两番的目标, 能源和资源供给保障存在很大疑问。虽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但受技术和成本的限制, 到2020年以前还不可能替代原有能源。
(三) 能源储量禀赋少, 利用效率低。
我国是世界上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的国家。目前资源浪费也比较严重, 有些地方政府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一些项目, 使得大量生产能力闲置, 许多工业产品过剩, 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我国的经济增长目前面临严峻的资源短缺。资源利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增长。资源的利用效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好坏。我国虽然整体的能源储量较多, 但还面临着禀赋和利用两大问题。在禀赋方面, 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低、能源分布均衡、优质资源匮乏、能源开采不容易。在利用方面, 我国能源使用方式粗放、技术装备水平不高、能源管理水平落后等。我国的能源效率较低, 发改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近期调查: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大约33%, 比发达国家低近10个百分点, 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
(四) 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和核算体系不够健全。
虽然我国早就将可持续发展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但是在具体的政策法规建设方面仍然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和核算体系不够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配套法规体系不完善, 执行力度不够;政府机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缺乏一系列的法规体系和行政执行、准入制度。
二、提高能源效率的政策建议
(一)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改善我国传统能源管理模式。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 经济产出中的大部分是工业和建筑业, 这两个产业能源效率很低。我国应加快发展能效较高的产业。应有针对性地发展服务业, 从提高能源效率的角度, 鼓励一些低能耗产业的发展。如有选择地推出金融衍生工具、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以鼓励金融业的大发展;增加教育投入、鼓励高职高专教育、技工教育的发展;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建设软件园区等以推动IT产业的发展等改善我国传统能源管理模式。
(二) 实现资源的循环和综合利用,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资源的利用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诸多方面, 我们要在生产领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多种形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 就是要实行绿色生产和绿色经营。使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输、使用到报废清理的整个产品寿命周期中, 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要节约初级资源, 把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控制在必要的界限之内, 使得在其耗竭之前能够找到替代资源;对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不能超过其再生速度, 以保证持续供给;通过多种途径回收利用各种废旧产品、包装物等材料物质;尽可能对一种资源的多种用途充分加以利用;对一种资源的各种有用成分分别加以利用, 这种综合利用的效率明显高于对资源单一成分的利用, 设法对利用各种资源所产生的排放物加以继续加工利用。
(三) 加大的科研投入, 提升能源效率的源动力。
我国应鼓励各种工业生产机械的节能改造和新型节能设备的研发, 尤其是水泥、钢铁、煤炭等高能耗的资本密集型行业。能源的回收利用也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科研投入除了用于工业生产设备和其它行业的节能改造以外, 更应该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中。工业始终是能源效率低下的产业, 节能改造只能缓解其高能耗的局面, 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其能源效率。国际经验表明, 进入工业化末期以后, 科技创新引领的产业高新化会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 产业的轻质化对能源效率的改善具有直接而明显的作用。而加大的科研投入和相应的科教体制正是催生技术创新的源动力。
(四) 从环境会计视角研究提升资源效率和企业绩效。
环境会计将会计学和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 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方法, 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 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间的关系, 并运用专门的方法, 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带来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以便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环境信息。环境会计的发展不是用来取代传统财务会计, 而是要补充其不足之处,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环境会计信息已成为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信息来源。环境会计主要以传统财务会计为基础, 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冲击的生命周期评估 (LCA) , 寻求最佳清洁生产 (CP) 方式, 并进行全成本评估 (TCA) , 提升企业的生态效益、资源效率提升和市场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另外, 对于企业编制环境会计报告的内涵, 包括其意义、功能及性质, 应包括资料搜集、资料分类、资料记录、资料配置、资料分析和资料沟通等项目, 而且应将环境会计纳入企业环境政策系统之中。其主要编制步骤包括界定目标、制定环境会计框架、建立资料清单、进行环境评估制度、实施责任分工及拟定清洁生产政策以提升资源效率和企业绩效。
(五) 根据资源禀赋调整消费结构, 优化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这与我国的资源禀赋有关。但煤炭在所有能源中属于热能转换率较低, 我国煤炭消费比重的逐年下降对整体能源效率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要降低煤炭消费比率有助于我国继续提高能源效率, 就要考虑降低煤炭消费, 提高其它高效能源的消费比重。要降低煤炭消费比重, 就要考虑关停小煤矿, 整合煤炭产业资源, 形成市场化的良性竞争;也要通过科研投入采选优质煤炭技术, 提高煤炭的利用率;也要考虑煤炭的消费与工业直接挂钩, 因此仍需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实现这个目标。提高其它能源消费的来源渠道应该是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力度。虽然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最大意义体现在减少污染排放和能源可再生性, 但这些能源的合理使用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一方面, 通过风力、太阳能等渠道可以替代一部分火电需求, 这就能变相减少煤炭的需求,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 这些能源在热能转换的技术指标方面也领先于煤炭。因此, 我国应通过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参与投资、鼓励使用新能源的设备等方式来逐步提高新能源的消费比重, 优化能源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家军, 吴玉菡.环境会计视角下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全成本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8
[2].胡春晓.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12
[3].李丙刚.我国的能源危机与经济发展[J].商场现代化, 2007, 6
[4].胡晓彬.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4
能源有效率 篇11
关键词:全要素能源效率 环境效应 参数 随机前沿分析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料。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问题:首先,能源供需失衡严重,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但能源供给方面电力短缺,石油大部分需要进口,能源对外依存度高;其次,技术落后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再次,能源消费量的增长和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面对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采取节能优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能源战略是当前最现实、最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途径。
能源利用效率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际上对考虑环境效应的非参数效率模型方法和应用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对考虑环境效应的参数效率模型的研究还不多。因此,以能源利用效率与环境绩效评价为背景,系统研究考虑环境效应的参数能效模型、方法及应用的意义重大。
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现已成为效率与生产率测度领域的主流方法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SFA方法在能源、环境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很好的研究前景。SFA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能将纯粹的随机误差与非效率值分离,有效区分统计误差项和技术无效率误差项,可以避免不可控因素对生产无效率产生的影响,从而使得效率测度结果更接近于实际。
本文将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引入全要素能效分析框架,基于SFA方法建立能效评价模型,实际测算2000—2012年我国各省区的考虑环境效应的全要素能效,并对其区域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一、考虑环境效应的中国省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算模型
(一)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方法
Hu和Wang(2006)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依据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创造性的提出了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在除能源要素投入外的其他要素(如资本、劳动)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最佳生产实践,一定产出所需的目标能源投入量与实际投入量的比值,从而有效弥补了传统单要素能源效率研究方法的缺陷,对后续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启示作用。在全要素效率的分析中效率前沿的确定非常关键。法瑞尔(Farrell)1957年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一种是使用非参数估计的分段线性逼近的方法,另一种是使用参数估计的方法。前一种方案被查勒斯等人(Charnes,etal)采纳并最终演进成DEA方法;后一种方案被艾格勒等人(Aigner,etal)以及米尤森和范登布罗克(Meeusen and Van den Broeck)采用,并最终发展成SFA方法。
DEA和SFA是两种理念完全不同的建模思想。与DEA不同,SFA在本质上是一种使用极大似然估计的参数估计方法。和DEA相比,使用SFA确定效率前沿的缺点是必须要为效率前沿假定一种方程形式,这增加了使用SFA的风险。但SFA的优点也很明显,在确定效率前沿的时候它可以把随机因素的影响分离出来,这样它的最终结果相对来说就不易受到个别不准确的数据点的影响。
本文中用SFA创建的效率前沿可用下面的方程表达:
ln(GDPi)=β0+β1ln(Ki)+β2ln(Li)+β3ln(ECi)
+β4ln(SOi)+(vi-ui)
式中,GDPi是第i个地区的产出;Ki是第i个地区的资本存量;Li是第i个地区的劳动力投入;ECi是第i个地区生产所消耗的能源;SOi是第i个地区的二氧化硫排放量;β是待估参数;vi是随机变量,它表示一个地区社会生产中的随机因素,如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因素对地区能源消耗的影响,假定其服从标准正态分布N(0,σ2v);ui是非负的随机变量,表示一个地区的能源消耗偏离能效前沿的情况,假定其服从偏正态分布N+(μ,σ2u),且ui和vi相互独立。
则SFA效率前沿下的能效可以被定义为:
■
能效指标值EE-SFAi位于0到1之间。EE-SFAi的计算相对来说较复杂,本文采用FRONT4.1软件计算。
(二)非期望产出的处理
现实经济中的生产存在负外部性,加之技术条件的限制,能源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环境污染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烟尘等大气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非常大。由于经济产出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因此,生产单元的产出应该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期望产出(即经济产出,如GDP,也称“好”产出);另一类是非期望产出(即环境污染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废水、废气等,也称“坏”产出)。在现有文献中,处理非期望产出的方法较多,如曲线测度评价、数据转换处理法、污染物作投入处理法、方向性距离函数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本文认为环境污染是生产单元获得“好”产出所必须承担的环境成本投入,因此本文遵循文献11和12的做法,将非期望产出视为投入要素,这种处理方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三)样本、数据与变量选取
本文的研究对象覆盖我国除西藏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所有30个省市自治区,研究时间范围为2000—2012年,因此本文研究的整体面板数据集包含了13年30个截面单位的390个观测值。由于SFA方法要求首先要为效率前沿假定一种方程形式,本文选择常用的C-K生产函数,投入指标有资本、劳动、能源、二氧化硫排放量等4个变量,产出指标为GDP。投入产出指标具体界定如下:
1、产出指标:本文采用地区GDP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产出的指标,并以GDP平减指数缩减为2000年不变价GDP。
2、环境成本:本文以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能源利用的环境成本纳入全要素能效评价体系。
3、资本存量:资本存量数据无法直接获得,本文与大多数文献一样也利用“永续盘存法”来进行估算,估算公式为:Kt=It+(1-δ)Kt-1,其中Kt是t期的资本存量,δ是折旧率,It是t期投资额。本文资本存量数据直接来源于张军等的研究结果,并利用其方法更新至2012年。
4、劳动力投入:本文采用当期从业人员数作为劳动力投入指标,由于资料限制,没有考虑劳动种类和劳动质量的差别。其中:
当期从业人员总数 =(当期末从业人员数+上期末从业人员数)/2
5、能源消耗:本文以地区能源消费总量来表示能源投入,单位为万吨标准煤。
以上变量缺失数据采用取前后两年的平均数予以补齐。
数据来源说明: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各地区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二、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效实证分析
本文基于SFA方法建立能效模型,利用中国2000—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资本存量、劳动力、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为投入变量,以地区GDP为产出变量,直接应用FRONT4.1软件测算中国各地区考虑环境效应的全要素能效,并按照传统的区域划分方法,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以分析能源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地区差异性。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1、如图1所示。从全国整体来看,样本期间内,中国所有地区的能效均值为0.6482,整体水平依然偏低,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2、如图2所示。虽然全国整体能效水平较低,但从2000到2012年,考虑环境效应的全国平均全要素能效不断提升,说明我国能效水平一直在稳步提高。从地区差异性和变动趋势来看,本文计算了变异系数,结果发现:在样本期内,变异系数在持续减小,说明全国各地区之间全要素能效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存在收敛特征;
3、从单个地区来看。考虑环境效应的全要素能效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上海、天津、北京、海南、福建等地区的全要素能效最高,能源利用与二氧化硫排放都达到了相对较优水平,处于前沿面;排在最后五位的地区分别是云南、四川、山西、河北和贵州,这些省份在样本期内的所有年份全要素能效都没有超过60%,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地区。本文的分析结果与当前大多数文献的结果略有差异,究其原因,是因为四川、山西、河北和贵州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全国最高的,但是其GDP又不是全国最高,这使得这几个省份的全要素能效水平较低,当然这与地区的工业结构也有关。
4、从东、中、西三大区域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效最高,西部和中部的全要素能效接近,这个结论与当前大多数文献得到的结果不同,究其原因,是由于中部地区六个省份二氧化硫排放量总和与GDP总和的比例较高,而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总和与GDP总和的比例较低,同时也说明本文只选择二氧化硫排放量一个非期望产出指标存在问题,应结合地区经济结构对非期望产出指标进行适当调整。
三、结论
本文以2000—2012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全要素生产方法,将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能源利用的环境成本纳入能源效率的考核体系之中,基于SFA方法建立全要素能效评价模型,定量测算了中国各地区全要素能效,并对各区域全要素能效的分布特征和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全文得出以下结论:
研究期间内,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依然偏低,反映了我国目前低效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仍在继续,但也说明我国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中国各地区、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效存在显著差异,东部沿海省份的全要素能效水平较高,处于能效前沿面,中西部地区的省份全要素能源效率偏低,能源浪费严重,环境质量恶化,但从整体来看,地区差距在逐渐缩小,即存在收敛特征。
此外,研究发现,由于环境成本只选择了二氧化硫排放量这一个指标,使得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当前大多数文献研究结果略有出入,即部分二氧化硫排放量高、GDP水平相对低的省份其全要素能效偏低,虽然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反映了本文所用方法的环境变化敏感性。如果环境成本指标的选择更加全面综合,结果将更加客观,这也是本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世祥,成金华.中国能源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研究,2008,25(10):18—27
[2]杨红亮,史丹.能效研究方法和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的比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28(3):12—20
[3]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基于环境污染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26(2):76—86
[4]吴琦,武春友.基于DEA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2009,22(1):103—112
[5]汪克亮,杨宝臣,杨力. 基于环境效应的中国能源效率与节能减排潜力分析[J]. 管理评论, 2012(8)
[6]史丹,吴利学,傅晓霞等. 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J].管理世界,2008,(2):35—43
[7]Hu J L,Wang S C. Total-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of regions in China[J]. Energy Policy,2006,(34):3206—3217
[8]Zhou P, Ang B W, Poh K L. A survey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J]. European Journals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8,(189):1—18
[9]Hu J L, Kao C H. Efficient energy-saving targets for APEC economies[J]. Energy Policy, 2007,(35):373—382
[10]Mukherjee K. Energy use efficiency in U.S. Manufacturing:A nonparametirc analysis[J]. Energy Economics, 2008,(30):76—96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项目“基于环境效应的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研究”(项目编号:2013JK0108)、“陕西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3JK0146)阶段性成果﹞
降低能源消耗提高门窗利用效率 篇12
大面积采用玻璃的确可以增加建筑的现代感, 使建筑透亮, 我们不可能因为节能而过分限制门窗的面积。随着玻璃制造技术的进步, 玻璃的保温能力和遮阳能力也大幅度提高了, 这也为大面积开窗创造了条件。在中南地区, 自然通风也是非常有效的节能措施。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门窗提出了明确规定, 夏热冬冷地区窗墙的面积比是0.35~0.45。只要能控制窗墙的面积比, 在保证建筑通透光亮的同时也能起到降低能源消耗的作用。
1. 政府监控
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领导, 积极培育民用建筑节能服务业, 做好民用建筑节能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普及全民节能意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民用建筑节能规划。规划部门应编制城市详细规划, 村镇详细规划应当按照民用建筑节能的要求, 规定建筑的分布、形状和朝向, 将建筑节能纳入总体规划。
门窗工程从开始设计时, 就应考虑满足保温和隔热要求。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 尤其是对门窗的设计的审查。经审查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
2. 施工控制
门窗的品种、规格及附件等均与节能性能有关, 安装之前应检查门窗质量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或门窗节能标准证书、玻璃合格证明文件、型材合格证明文件等, 另外, 还要核对门窗的品种、性能参数等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门窗的下料尺寸一定要严格控制。尺寸应准确、安装时应认真校对, 保证横平、竖直, 中线对齐、留缝一致, 安装时严禁“吃框”, 窗框底要留好粉刷厚度, 一般窗框与墙体留缝12mm左右, 以保证成型后的尺寸。
玻璃的选择也很关键。门窗的节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门窗所选用的玻璃, 玻璃的形式很多, 有单层玻璃, 双层玻璃, 吸热玻璃, 热反射镀膜玻璃, 中空玻璃等, 为了达到节能要求, 建筑门窗采用的玻璃品种、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所以采用者应根据各地气候实际情况反复比较, 认真进行选择。
门窗框与墙体缝隙虽然不是能耗的主要部位, 但处理不好, 会大大影响门窗的节能。这些部位主要是密封问题和热桥问题。密封问题对于冬季节能非常重要, 热桥则容易引起结露和发霉, 所以必须将这些部位处理好。工程施工中应对这些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处理门窗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有多种方法, 现在多采用现场注发泡胶, 然后采用密封胶密封防水。窗框与洞口之间的伸缩内腔采用闭孔泡沫塑料、发泡聚苯乙烯等弹性材料分层填塞, 填塞不宜过紧。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要求塑料门框与墙体间缝隙采用闭孔弹性塑料填嵌饱满, 表面应采用密封胶密封。基层应保证洁净、无杂物, 密封胶应粘结牢固, 表面应光滑、顺直、无裂纹, 对于金属门框, 要求金属门框的防腐处理及填嵌、密封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门窗扇密封条和玻璃镶嵌的密封条安装位置应正确、镶嵌牢固, 不得脱槽, 接头处不得开裂, 关闭门窗时密封条应接触严密。
3. 验收
【能源有效率】推荐阅读:
能源效率07-25
能源效率评价06-21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08-07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论文05-14
远景能源“能源互联网”沙龙精彩观点分享06-20
经济能源07-14
化学能源07-15
传统能源10-15
能源产品10-20
新型能源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