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建设区

2024-05-31

限制建设区(通用12篇)

限制建设区 篇1

兰州市红古区地处甘、青两省交界地带, 肩挑兰州、西宁两大省会城市, 民族众多、资源丰富, 素有八宝川之美称, 是农业发展的精华地带和甘青两省物流集散地。自改革开放以来, 地区经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得到了快速发展, 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自2000年以来,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指引下, 红古区大力造林, 林地面积和林木资源总量逐步增长, 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初步控制。然而, 限制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根本问题未能改变, 生态建设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一、生态建设现状

2002年以来, 红古区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加快实施重点工程造林, 取得了显著成绩。

㈠退耕还林工程按照工程造林的标准, 8年间涉及15个村, 20处造林点建设, 累计造林0.28万公顷, 其中退耕造林0.017万公顷、荒山造林0.213万公顷、封山育林0.053万公顷。

㈡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按照全区2万公顷生态防护林工程规划, 实施了以海石北山、马家台、宝山台、平安台、柴家台等10个坪台地的荒山造林, 发展造林面积333.33公顷, 完成享堂峡封山育林0.133万公顷。

㈢公益林管护工程制定出台了《红古区重点区域实施封山禁牧的意见》, 设置永久性标牌28块, 实施封山禁牧面积0.79万公顷, 全区共纳入天然林保护0.227万公顷, 纳入公益林保护0.34万公顷。

㈣整改补植工程为提高工程造林成活率, 近年来红古区每年工程造林补植面积在666.66公顷左右, 巩固造林成果。

二、生态建设限制因子

㈠自然限制因子红古区地形狭长, 沿湟水河自西南向东北自然形成三级阶地, 依次为川水区、坪台区、北部山区, 总土地面积5.67万公顷。其中北部山区占总土地面积的70%, 沟壑纵横、山大沟深, 年均降雨量常年维持在300毫米左右。土壤以黄绵土为主, 土质瘠薄、植被稀疏。这些自然条件极不利于植树造林, 往往造成成活率低、成本高, 易导致造林失败。

㈡人为限制因子

第一, 采矿挖砂活动频繁。辖区窑街、海石境内煤矿资源丰富, 大型国有煤矿企业和众多私营煤矿连年开采煤矿资源, 造成矿区土层裸露、煤尘飞扬、地表沉陷等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 严重影响着周边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第二, 放牧现象屡禁不止。红古区养殖户长期以来以散养放牧为主, 羊群数量庞大, 对山区植被和造林成果构成了极大威胁, 加剧了荒漠化进程。而现行的有关规章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和保障措施, 管理难度较大。

第三, 生态建设有效机制尚未建立。在生态建设投入方面单一依靠国家重点工程和专项补助, 没有建立社会办林业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营造林技术方面仍然停留在单一造林、营造纯林的落后层面上, 缺乏生态系统整体营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林业队伍建设方面存在机构不健全, 基层林业机构和人员严重缺乏的问题。

三、对策研究

㈠红古林业的科学定位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 红古区林业的定位应是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公益林业, 以兴林富民为目的的高效林业。林业的发展对于全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和林业发展水平, 还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㈡对策

第一, 强化资源管理。对辖区矿产资源开采进行严格限制, 严禁在林区采矿挖砂,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加强治理整顿, 明确处罚措施, 对违规采矿挖砂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大力实施封山禁牧, 研究制定《红古区封山禁牧实施细则》, 逐步改变养殖模式, 出台舍饲圈养优惠政策, 科学引导养殖业发展, 从根本上解决林牧矛盾。

第二, 大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紧跟现代林业的发展方向, 结合红古林业实际, 广泛开展现代林业技术研究和培训工作, 提高林业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针对北部大面积荒山, 研究应用“三水”抗旱造林技术以及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措施,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封育为主、封造结合, 避免大面积人工造林破坏原有生态植被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三, 优化投入机制和建设模式。在具体建设过程中, 采取公开招标、大户承包的模式, 制定出台承包造林有关优惠政策,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放宽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流转, 保护投资人的正当权益, 引导个体和单位投身于生态建设, 逐步形成全社会投资办林业的良好格局。

第四, 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区、乡林业机构, 尤其要建立基层林业组织和队伍, 成立专业、半专业护林防火队伍, 完善护林员招聘管理制度, 把触角伸向生态建设的各个角落, 及时掌握基层林业动态, 采取及时有效管理措施。

(见习编辑石海伟)

限制建设区 篇2

2013/11/19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网络下载一些软件、视频、游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许多人看准了公司网速快而且又免费这一优势,纷纷在上班时利用迅雷等软件进行下载,如果公司人人如此,那么局域网的网速将受到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也无法开展。因此许多网管人员正在寻找封堵迅雷等P2P下载软件、限制电脑下载速度的方法。

为什么P2P下载会占用很多网络带宽呢?其实P2P技术(端到端对等网络技术)是指网络主机在充当客户端获取资源的同时充当服务器向其它对等体提供服务。P2P有同时向多个IP并发多个连接、下载同时又在上传等特点,所以P2P被认为是近10年来互联网最为普遍的应用,也是带宽消耗的主要因素,据统计,P2P流量约占服务提供商网络(ISP)总流量的80%。而迅雷软件,从多线程的http发展而来,支持BT、电驴等多种P2P技术的协议,目前已是国内互联网应用中最炙手可热的应用之一,因此,连接了互联网的网络,首要解决的就是P2P下载(迅雷等)的限速。

一、通过网络管理软件来限制局域网PPS影音、限制网页视频,禁止员工上班看视频

目前国内很多网络管理软件都提供了限制局域网网络视频、禁止上班看网络电视的功能。如“P2P限制软件”、“聚生网管”、“蓝代斯克”等。本文以“聚生网管”为例(百度搜索“聚生网管”即可下载),在启动聚生网管系统后,可以为局域网电脑指定一个上网限制的策略,在控制上网策略里面可以勾选是否完全禁止局域网P2P软件、禁止网络电视、限制在线视频等。

第一种是完全禁止P2P下载/视频软件的使用,操作方法很简单,只需要为电脑指派“限制P2P下载”的网络策略就可以了。启用这个策略之后受控电脑无法使用一切P2P下载软件也无法通过P2P视频软件看网络电视,可以更有效的保护网络带宽合理使用。

限制P2P下载、屏蔽网络电视、限制网页视频截图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设置电脑上下行带宽来间接限制这些下载软件的。比如我们可以给一台电脑设置上行带宽为50K,下行带宽为100K,这样我们不必关心此电脑是否运行了P2P软件,这台电脑的下载速度将始终保持在规定范围之内。管理员可以根据局域网总带宽和每台电脑的优先性为主机设置不同的带宽限制,满足个性化的网络管理需要。

限制电脑带宽、控制网速截图

相比第一种一刀切似的管理方式,第二种方法可能更为人性化也更容易被员工理解。当然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方法来实现最有效的控制,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使网络管理变得更简单。

二、通过路由器限制PPS上传、禁止迅雷下载、限制P2P软件的方法

目前很多路由器,尤其是上网行为管理路由器提供了禁止局域网P2P软件,限制P2P网络电视的方法,同时还可以用路由器禁止网页视频、屏蔽网页视频,防止员工上班时间看视频。具体设置如下:

我就直接上图了,先以D-link-DIR-600M无线路由器为例。

接着我会上TP的TL-WR541G+无线路由器的设置规则。(因为我们两条宽带嘛,一条电信6M,一条联通4M)

-访问控制里面做设置。具体设置如下图所示:

不好意思哈~~上次有点疏忽了。。我发现这样设置以后居然不能访问网页。。原因为我把DNS的25端口也给屏蔽了,还有邮箱客户端的端口和HTTPS的端口现在解封就好多了~~再上个图补充一下

在这里我们把80端口排除在外,还有一些其它的端口,比如VPN拨号的端口1723还有QQ的端口4000和8000等常用端口排除在外,其它端口全部不允许。这样PPS就再也不能访问网络了~~~我专门试过了,此方法绝对可行!或者你想用网页的方式来访问PPS的话,我们也可以把它给禁止掉~~~在高级-家长控制里面添加一条网页过滤规则,域名填写pps官方地址pps.tv

D-link的无线路由器设置好了,我们再来看TP-LINK的无线路由器的设置。

我们先要给这些特定的MAC地址分配固定的IP地址,以便于下面专门针对IP地址行进流量的限制。

同样我们在TP-link路由器里面也可以设置域名过滤。

限制建设区 篇3

定语从句就其与先行词的关系而言,可分为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两者之间有如下区别:

1.限制性定语从句在意义上与先行词关系密切,是不可缺少的定语,如果去掉,主句的意思就不完整或失去意义。从句和主句的关系十分密切,写时不用逗号分开,关系代词有时可以省略。例如:

That is the girl who came to see you this morning.

那就是今天上午来看你的女孩。

The Great Wall is a place (that) I’ve always wanted to travel.

长城是我一直想参观的一个地方。

2.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和主句的关系不十分密切,只是对先行词作些附加的说明,如果去掉,主句的意思仍然清楚;从句和主句之间往往用逗号分开。用来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有关系代词which, who, whom, whose和关系副词where, when这些,而that一般不用来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例如:

Yesterday I visited Mr Wang, who looked very tired.

昨天我拜访了王先生,他看上去很疲倦。

Mum bought me a computer as my birthday present, which was just what I longed for.

妈妈给我买了台电脑作为生日礼物,这正是我所渴望的。

3.比较:

He has two sisters who are studying abroad.(限制性定语从句:He has more than two sisters.) 他有两个在国外留学的姐姐。

He has two sisters, who are studying abroad.(非限制性定语从句:He has only two sisters.) 他有两个姐姐,她们在国外留学。

She will wear no clothes which will make her different from others.

她不会穿一些与众不同的衣服。

She will wear no clothes, which will make her different from others.

她不穿衣服,这会使她显得与众不同。

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引导词的选择

1.关系代词的选择

(1)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不能用that。指人的,如引导词作主语用who,作宾语用whom;指物时要用which。即使引导词作宾语也不能省略。例如:

Mr Zhang, who came to see me yesterday, is an old friend of my

father’s. 昨天来看我的张先生,他是我父亲的一位老朋友。(作主语)

(2)as和which的选择

as和which都可用来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来指代整个主句的内容。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位于句末且as或which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或表语时,两者常可互换。例如:

He failed in the exam, which/as was natural.

他考试没及格,这很自然。(作主语)

He is an honest boy, which/as anybody can see.

任何人都能看得出来,他是个诚实的孩子。(作宾语)

The man seemed a German, which/as in fact he was.

那个人似乎是个德国人,事实上他就是德国人。(作表语)

但要注意以下区别:

①如果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位于主句之前或插在主句之中时,只能用as。例如:

As we have seen, oceans cover more than 70 percent of the earth.

我们已经看到,海洋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多。

This kind of computer, as is well-known, is out of date.

众所周知,这种计算机现在已经过时了。

②as在从句中作主语,后面常跟行为动词的被动式;which在从句中作主语,后常跟行为动词的主动式。例如:

She has been late again, as was expected.

她又迟到了,这是预料之中的。

It rained hard yesterday, which prevented me from going to the park.

昨天雨下得很大,使我无法去公园。

③当从句和主句语意一致时用as,表“正如”;反之用which。例如:

The thief came again, as was expected.

小偷又一次来了,这是预料之中的。(语意一致)

The elephant is like a snake, which is not right.

大象像一条蛇, 这是不对的。(语意不一致)

④as常用在 as often happens, as was pointed out, as was said above, as I remember, as I understand等结构中。例如:

Jack has won the first prize, as often happens.

像往常一样,杰克获得了一等奖。

2.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选择

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选择方法和限制性定语从句一样:引导词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时,用关系代词;作状语时用关系副词。例如:

I want to buy the house, which has a garden.

我想买那个房子,那个房子有一个花园。(作主语)

The place, which I visited before, has changed greatly.

这地方我以前来过,现在变化很大。(作宾语)

The story in the book takes place in Canada, where Doctor Bethune was born.

书中故事发生在加拿大, 白求恩大夫就是在那里出生的。(作状语)

3.关系代词、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选择

选关系代词还是人称代词,关键是分清句子结构。如果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两句中间用逗号隔开,且无连词),用关系代词; 如果是并列句(全句中有连词,两句中间用句号或分号),用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例如:

He has three sons, none of whom is a doctor.

He has three sons, who are doctors.

He has three sons, but none of them is a doctor.

He has three sons; they are doctors.

限制建设区 篇4

限制BT下载的方法有很多种, 但大多数都会导致由于是底层的限制, 导致限制了BT下载, 使得其它的下载方式也不可使用的结果, 而Qo S是在应用层来更行网络限制的方法, 它让我们对网络质量的控制更加精确。

下面以某公司的网络为例, 说明如何限制公司内部员工使用BT下载的。某公司通过光纤链接到Internet, 使用10M带宽。通过网管软件监控发现生产部的流量总是很大, 可能是有人使用BT或其他工具进行下载导致的网络拥塞。由于生产部流量较大导致带宽被占满 (即带宽利用率100%) , 其他部门对Internet的访问就产生了大的延时, 导致正常工作缓慢。那么该如何对其进行限制呢?

使用CAR技术, 对符合配置的流量进行限速, 可以解决BENET公司的问题。

由于实际网络较复杂, 对网络进行简化, 实验用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

图1中, PC1模拟生产部主机进行BT下载, PC2安装网管软件对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监控, 观察设备端口流量。网络规划如下:

1、BT服务器IP地址:10.0.1.2/24, R1路由器F0/0口:10.0.1.1/24;

2、PC1主机IP地址:10.0.0.201/24, PC2主机IP地址:10.0.0.4/24, R1路由器F0/1口:10.0.0.254/24;

模拟网络拥塞情况, 将R1路由器的F0/0口配置为10M。

具体实现步骤:

1、配置设备实现全网互通;

2、在PC2上安装网管软件, 并对设备进行监控;

3、通过PC1进行BT下载, 观察下载速度;

观察BT下载, 速度如图2所示为1028KB/s。

4、查看网管软件设备端口流量, 发现问题端口;

网络一直很慢, 网管员通过网管软件查看, 发现网关路由器WAN口下行流量很大如图3所示, 同时发现交换机的F0/11端口流量也很大将近8M左右明显不正常, 初步判定是由于某台主机下载导致的网络拥塞, 可以通过配置CAR对交换机F0/11口所带网段进行限速。

如果要具体判定是哪台主机在下载, 可以通过抓包进行分析, 发现报文都是到10.0.0.201的报文, 通过统计发现10.0.0.201的input流量最大, 可以判定是10.0.0.201主机正在下载。此时可以对此主机进行进一步检查, 并处理 (限速或断网) 。

5、在路由器上配置CAR对10.0.0.0/24网段进行限速, 限速为2M, 如下:

6、再次使用BT进行下载, 观察下载速度;

现在下行速率被限制在200KB/秒左右。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BT属于双向流量, 所以上行和下行都需要进行限速, 否则不限上行的话上传出现拥塞时也会造成网络访问Internet缓慢。

摘要:在公司内部如何限制BT下载的使用, 是本文讨论的问题。QoS是在应用层来更行网络限制的方法, 它让我们对网络质量的控制更加精确。以某公司的网络为例, 说明如何限制公司内部员工使用BT下载的。

完美的限制-作文 篇5

完美的限制

世人多爱追求完美,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可是毕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对完美的过分追求反而会成为一种限制。

一位不久于人世的老者说,如果他能再活一次,他会尝试更多错误,而不会事事追求完善。人生当然不能再过一次,活着的我们何不细细思考老者的话,重新审视自己对完美完善的追求,作一个在错误中不断前行的人?

英国曾经有世界著名的骑士军团,每当与敌人交战,英国的军队都会排出最完美的队形,士兵们下马、弯弓、摆盾、前行,都会追求行动的完全一致,来达到视觉上美的享受,以展现英国人的绅士风度与骑士精神。视觉上的完美固然达到了,可是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英国军队的一连串莫名其妙的动作给敌人创造了进攻时期(机),却造成了己方行动不灵,战斗力大大下降。可见,追求过分的完美带来多大的限制与损失。

世事的尽善尽美并不存在,甚至你所以为的已经确定无疑的事都有可能是个巨大的误点。亚里士多德在物理上的研究成果使他之后的很多科学家都难以跳出他的.圈子,获得更大的成就,因为他们都将亚里士多德的成果看成是“真理”,他们的一切实验都建立在“真理”的基础之上,他们不知“真理”也有“失真”的时候,自然不可能取得什么成就,科学试验不应停留在以往的完美基础上,而应拓宽思维,敢于提出新问题,不怕错误与失败。只有突破了“完美”的限制,成功才有可能降临。

完美不一定是好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事自有他运动变化的规律。月亮因有圆缺而不显得单调,才会有如此多咏月、赞月、哀月、叹月的诗词文赋。黄山因有变幻莫测的诡谲的云雾而被世人称诵(颂)。

汉代的赋,注重对词藻的完美铺陈,然而华丽的词藻堆积出来的往往是表面艳丽、内容乏味的一纸废文。如果作者放弃对完美词藻的紧抓不放,多多充实文章内容,汉赋或许会有更大―成就。

限制建设区 篇6

一、巧辨区别

根据定语从句与先行词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定语从句被分为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具体我们可以从形式、作用、意义及关系词方面去理解其区别。下面试比较一组句子。

①His wife who is a doctor is not at home at the moment.(限制性定语从句)

②His wife, who is a doctor, is not at home at the moment.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1.形式上的区别。句1中的从句为限制性定语从句,从句与主句不用逗号隔开;句2中的从句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从句与主句用逗号隔开。

2.作用上的区别。句1中的限制性定语从句是先行词不可缺少的定语,起修饰或限制先行词的作用。从句不可去掉,否则主句不完整或不明确。句子中的他可能有几个妻子,其中做医生的妻子现在不在家中。从句不可去掉,否则不知道指的是哪个妻子。句2中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对先行词起附加的补充解释说明。对整个句子的意义并不重要,即使去掉,原句仍有意义。句子中的他只有一个妻子,从句只是补充说明她妻子是做医生的。

3.意义上的区别。限制性定语从句通常翻译为先行词的定语“……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通常译为与主句并列的分句。因此句1译为“他的那个做医生的妻子现在不在家中。”句2译为“他的妻子是做医生的,她现在不在家中。”

4.关系词上的区别。句1中的限制性定语从句中的关系词who是可以换成that的,句2则不行。也就是说,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关系词是不能用that的(先行词是物也不行)。除此之外,大家要注意,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关系词作宾语时是不可省略的,如One of the friendliest people in our village is Mr. Johnson, whom we all love very much. (whom不能省略);还有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which可以指代整个主句内容,限制性定语从句中的which却不行。如 “The fire lasted for a whole night, which caused great damage.”(which 指代整个主句内容“The fire lasted for a whole night”)。

二、错误例析

学生在使用定语从句中会出现一些错误,其中就是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误用,以下是一些例子。

1.故宫是很多年前建的,现在闻名于世。

误:The Forbidden City which was built many years ago is known all over the world.

分析:故宫此处并不需要限制性的定语来说明是哪个故宫,因为故宫只有一个,非常明确。所以此处应改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进行补充说明。这个句子应该为“The Forbidden City, which was built many years ago, is known all over the world.”

2.我就读的学校是佛山最好的学校,而且离我家不远。

误:My school which is the best middle school in Foshan is not far away from my home.

分析:此句中的学校有“My”修饰,所指已经非常明确,定语从句只是对其进行补充说明,去掉句意也完整。因此此处应该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这个句子应该为My school, which is the best middle school in Foshan, is not far away from my home.

3.这就是我第一次遇见她的地方。

误:This is the place, where I met her for the first time.

分析:此处去掉定语从句后,句子不完整,“the place”所指的地点不明确,因此应该用限制性定语从句来限定性修饰the place。这个句子应该为This is the place where I met her for the first time.

4.他考试没及格,这让他父母很失望。

误:He failed the exam which made his parents very disappointed.

浅谈限制性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篇7

定语从句的概念:

1.在复合句子中修饰某一名词或代词, 定语从句在句中充当定语;

2.定语从句必须有先行词, 并尽量靠近先行词;

3.在定语从句中, 关系词在从句中充当成分。

定语从句的分类: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两者的区别:限制性定语从句前无逗号, 从句中使用的代词有who, whom, that和which, 称作关系代词;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是对人和事物的进一步说明, 省掉后句子仍然成立, 补充的这部分用逗号与句子隔开, 可用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代词有who, whom, which和whose。

一、下面首先就限制性定语从句作举例说明:

(一) 主语是人, 用who或that。如:

The man who came in late is the boss.

The man that came in late is the boss.

迟到的那个人是老板。

(二) 主语是事物, 用which或that。如:

I sit at the desk that faces the window.

I sit at the desk which faces the window.

我坐在面对窗户的那张办公桌。

(三) 宾语是人, 用who, that, whom或不用关系代词。如:

She’s the girl (who/that/whom) I met last night.

她就是我昨晚遇见的那个女孩。

(四) 宾语是事物, 用that, which或不用关系代词。如:

I have finished the book (that/which) you lent me.

我已看完你借给我的那本书。

(五) 表示某物属于某人用whose。如:

1.He helped the woman whose car had broken down。

他帮了一个女人一把, 因为她的车抛锚了。

2.They are the people whose house was burgled.

就是他们的家被盗了。

注:whose通常不用以指物, 指物时常用of which。

He’s reading the book, the name of which I can never remember.

他在读那本书, 书名我总是记不住。

注:人或事物做动词的宾语时, that, who和which可以省略。

此外, 先行词有下列情况或者附有下列修饰语时, 通常用that。

1.先行词是all, no, none, everyone, something, much, like等。

2.先行词前有序数词, 形容词最高级, the last, the same, the only等。

3.如果先行词中既含有表示人的名词, 也有表示物的名词时。

4.若主句中有疑问代词who, which, 为了避免重复, 关系代词不要用who, which。

二、下面再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作举例说明

(一) 主语是人, 用who。如:

My sister, who is a vegetarian, ordered a salad.

我姐姐吃素, 点了一份蔬菜沙拉。

(二) 主语是事物, 用which。如:

The tickets, which can be bought at the station, are valid for a mouth。

这些车票可在车站买到, 有效期为一个月。

(三) 宾语是人, 用who或whom。如:

Peter, who nobody had met before, arrived late.

Peter, whom nobody had met before, arrived late.

皮特迟到了, 以前谁也没见过他。

(四) 宾语是事物, 用which。如:

The tickets, which I have paid for, are still valid.

这些票是我付了费的, 现在仍然有效。

(五) 某物属于某人, 用whose。如:

Lucy, whose car had broken down, didn’t go。

露西没走, 她的车抛锚了。

另外, 再强调一点关系从句和介词。

在英语口语中, 关系从句中的介词通常置于从句末, 关系代词可以省略。另一种较正式的形式是将介词置于关系代词前。例如:

1.宾语是人。如:

The man I spoke to was very friendly.

The man who/that I spoke to was very friendly.

The man to whom I spoke was very friendly.

与我谈话的那个男人非常友好。

2.宾语是事物。如:

The house I was born in is gone.

The house that I was born in is gone.

The house in which I was born is gone.

我出生的那座房子已不存在了。

练习:

限制建设区 篇8

显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是不可或缺的;虽然限制仅是手段而非目的, 但终究是基本权利的樊笼,因而也有必要对基本权利的限制加以规范。否则,公权力极容易以限制是为了保护为籍口, 冠冕堂皇地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所以, 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自身也必须接受从根本大法的高度进行限制。这涉及到的范畴就是公民基本权利规范的限制范式问题了。

一、限制之理由

1.公共利益———实质意义限制。在宪法学上, 限制基本权利的理由一般包括: 公共利益的维护、国家功能的实现和国家的生存、防止侵害他人权利。但是国家功能的实现和国家的生存、防止侵害他人权利两者其实可以属于广义的“公共利益的维护”,因而,一般情况下宪法将公共利益作为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直接理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宪法这条规定不能简单地与后面的数条并列视为公民的基本义务, 应当看成是表明社会公益和他人的权利对公民权利行使的界限。无独有偶:德国基本法第11条首先规定了公民的迁徙自由,随即又规定“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基础,将给社会公共利益带来特别负担时,或联邦或州的生存或自由民主的基本秩序面临危险时,为处理传染病危险、 自然灾害和特别重大事故时,或为保护青少年以防堕落或为预防犯罪活动有必要时,可通过法律或依据法律对迁徙自由权予以限制”,在第14条关于财产权的规定中则直接规定“财产权的行使应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公共利益”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无法给予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行诸万事而不惑”的定义乃至界定标准,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因为受益主体的不确定性,利益代表的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主体对于客体自我满足程度的感知,因而一群人所认为公共利益在另一群人看来也许是公害,公共利益因而是因人而异的;另一方面,一般理念往往根据“公共”一词简单地将公共利益的对象界定为多数人的利益,即从数量上来界定,然而多数人的利益未必全然符合公共利益,否则就会鼓励“多数人的暴动”,而从现代宪法理念看,公共利益更注重质量方面的强调,因而公共利益的内涵也是不断发展更新的。

正因为如此,诸多法学专家担忧“公共利益”概念存在滥用的可能。这种担忧是不无道理的,因着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任何一种国家权力及其运作行为,莫不是为了最广泛意义上的公共利益而存在的,无论是对基本权利的规定、限制, 还是基本义务的履行,抑或国家权力的侵犯,都可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这就形成一个悖论:一方面,对基本权利的保障,是国家公共利益所必需。但是,另一方面,对于限制人民基本权利,也是基于公益而为之。有学者建议缩限公共利益的概念,而以“公共福祉”概念取代“公共利益”概念,唯有那些经过“选择的、重大的、特别的公益”才属“公共福祉”之概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所谓“公共福祉” 和“公共利益”仅有“质”上的差别,在概念和目标上是相近的。

因而,公共利益作为限制基本权利之理由并不已足,至少需对公共利益进行具体化处理,就规范层面而言即需要立法者用立法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这种不确定概念在有宪法诉讼制度或违宪审查制度的国家,也许可以由宪法解释制度予以具体化,但是在那些宪法诉讼制度缺失的国家,这种空泛的“公共利益” 概念要么流于口号而难以发挥作用,要么成为公权力肆意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借口。因而在实证法理念下对基本权利做限制时,不宜对“公共利益”概念陈义过高。

2. 法律保留———形式意义限制。以 “公共利益”概念对基本权利进行限制有其固有的缺陷,因而,从形式意义上对基本权利进行限制益显必要。法律保留是指对人民基本权利的限制或侵犯,必须依法律方可为之。法律保留与前面所述公共利益密切相关:公共利益是以宪法本身对一个涉及基本权利的限制方面, 就目的上的许可性问题所作之规定;而法律保留则是涉及执行这个目的许可性方面的执行工具之相关制度,必须以法律来限制。二者一个规定限制的实质,一个规定限制的形式,共同构建了基本权利限制的理由。

这种立法在各国宪法中不乏实例。 德国基本法中对基本权利的限制多采用 “由法律或基于法律”的经典表达予以规定,第2条第2款规定:“人人享有生命和身体不受侵犯的权利,人身自由不可侵犯,只有依据法律才能对此类权利予以干涉。”德国基本法第5条规定:“一般法律和有关青少年保护及个人名誉权的法律性规定对上述权利予以限制”。诸如此类,第8条第2款还规定了“对于露天集会的权利,可制订法律或根据法律予以限制”。

法律保留的法理渊源出自“宪法委托”的理念,将形成和限定基本权利的权力授权给立法机关,其主要是基于民主性考量。既然是“宪法委托“,那么限制权利的规定只有经过由人民代表组成的议会立法通过,才可以看成是经过人民的同意,也才算是获得了法理的民主正当性,目的在于对抗行政权力。同时,根据 “重大性理论”原则,这种限制方式一方面承认只有权利者自身才有权对其自身重要权利作出限制,另一方面其“法律” 指的是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又充分体现着“依法限制”的法治理念,可谓贴切,因而法律保留也常常被学术界称为“国会保留”。

法律保留原则固然体现着民主性和法治观念,但是这种立法体例其实是将宪法的立法义务转移给了普通立法机关,这并非不可,不过这种权力的授予, 一方面使得立法机关的立法任务增加, 而当立法机关不作为时,又只能仰赖于宪法本身或者行政司法力量;另一方面有些基本权利,如生命权、拒绝人体试验的权利等等并不适宜于法律保留,而需要宪法保留才能体现其重要和神圣。

因而,单纯的法律保留及其后来发展的重大性理论,基于对立法者的绝对信赖和对行政机关的部分授权,都有可能使立法权或行政权以立法或行政方式 “合法”地侵害或限制公民的基本权利, 而单纯的宪法保留则容易挂一漏万,且不适宜在立法技术上与宪法文本实现良好协调,因而采用何种法律保留方式还需要长期探讨。

二、公民基本权利限制之模式

上述是基本权利的两大主要限制理由———实质意义上的公共利益和形式意义上的法律保留,在基于一定理由对基本权利限制上,世界各国在立法体例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基于各国对公共利益界定的差异性,因而在对公共利益位阶做层次分明的界定前,难以用公共利益对各项基本权利逐条界定其限度,而只能在列举完基本权利之后做总括式的一般限定,自不必多言;而法律保留有单纯的法律保留、加重的法律保留和无限制保留的区别,因而有可能对不同的权利予以不同的规定。

1.概括式限制。概括式限制即在系统罗列公民基本权利后,在章节结尾处附以一项概括式的基本权利限制条款,使得前述罗列的基本权利条款一般性地受制于该条的限制。例如我国宪法第51条在规定基本权利之后,开始规定基本义务条款之前,就对其作了概括式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尽管我国宪法第40条在规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之后,也特别地基于刑事侦查这一公共利益之需求对其进行了限制,但是总体看来,整个基本权利章节仍然是以概括式限制为主基调,与德国基本法中的分层限制是有本质区别的。

概括式限制仿佛是立宪者对宪法确认的各项权利和自由作一个整体性规定,似乎保障了各项权利之间平等保护、 平等受限的法律地位,然而这种限制实则是用“一刀切”的方式,忽视了各项基本权利内容抑或本质上的差别,忽视了不同权利类型限制程度也应当不同,客观上造成了“属性不同的基本权利经由同一的限制而被侵害”,使得这种条款更倾向于政治教化和道德宣传的作用,而少了规范性的法律品格,从而不利于宪法实施的具体操作。

2.区别式限制。区别式限制的典型是德国基本法,德国基本权利规范的典型样态分为两部分:基本权利保护领域和基本权利限制要件,也就是不厌其烦地在每条权利条款后面对该项权利作出限制性规定。当然这种限制性规定是藉于不同类型的法律保留来实现的:单纯的法律保留仅规定某项基本权利可由法律或根据法律而予限制,而不再有其他要件限定,例如第2条第2款规定:“人人享有生命和身体不受侵犯的权利。人身自由不可侵犯。只有依据法律才能对此类权利予以干涉”。

加重的法律保留需要在单纯的法律保留基础上另增加其他前提性要件,例如第11条第2款规定:“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基础,将给社会公共利益带来特别负担时,或联邦或州的生存或自由民主的基本秩序面临危险时,为处理传染病危险、自然灾害和特别重大事故时,或为保护青少年以防堕落或为预防犯罪活动有必要时,可通过法律或依据法律对迁徙自由权予以限制”,即在“通过法律或依据法律之外”另行增加其他条件,方能限制迁徙自由。

无法律保留限制是指未对某项权利作出可以“由法律或根据法律予以限制” 的规定,如德国基本法第1条(人的尊严)、第3条(平等权)等规定,这似乎表明了这些权利不受限制,不过根据德国基本权利的客观价值秩序、基本权利的社会连带性以及整体宪法秩序,无法律保留限制之权利依然应受到宪法理念内在限制是毋庸置疑的。

这种差异化限制的方法,使得立法者针对不同基本权利而拥有相应的立法裁量权。相对于一般法律保留,立法者所获得的裁量权弹性最大;对于特别法律保留而言,立法者进行利益裁量的许可权就被大幅限制;至于那些不受法律保留限制的公民基本权利,立法者进行利益裁量的许可权就被彻底废除。因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基本权利,看似区别对待, 实则是以分层限制的保障模式,实现公民各项基本权利实践意义上的公正呵护。这种差异化模式能对公民基本权利精准地实现了保护并着限制、限制并着保护。不过其问题在于容易使人误以为其将基本权利进行了不同位阶的划分而给予区别对待,尤其当不能合理解释何以此种权利予以单纯法律保留而对彼种权利予以加重法律保留时。但是,小瑕不掩大瑜,这种分层限制体系其实足见德国宪法是何以“认真对待权利”的,这种不厌其烦的精巧缜密的规定,足见德国基本权利条款之真实性与有效性。

3.混合式限制。我国《宪法》虽以概括式限制为主,但是在个别条款中也有限制性规定,德国基本法虽以分层限制见长,也依然在有概括式的限制规定,比如第19条第1款:“依据本基本法规定,某项基本权利可通过法律或依据法律予以限制的,该法律须具有普遍适用效力,不得只适用个别情况。此外,该法律须指明引用有关基本权利的具体条款”。

可以这么说,并不存在完全纯粹的概括式或区别式限制,更由于单种限制模式有其不足,故而兼采众长式的混合式限制模式应运而生,目前我国台湾地区正在通过大法官释宪制度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各自优劣,已如上述,不再多言。

三、公民基本权利限制之限制

对基本权利规定限制要件,是为国家介入私人领域提供合宪性理由,在限制要件的范围内限制基本权利的才能视为是合宪性干预,然而基本权利限制毕竟不是目的而只是作为手段,因而对基本权利之限制本身亦应予以限制,以防国家公权力不断侵蚀乃至掏空基本权利。故规范基本权利限制使之合宪者,有学者称之为“合宪性理由”,这些“合宪性理由”构成基本权利限制之限制。在对基本权利限制之限制方面,德国基本法堪称世界楷模。

1.不得侵犯实质内容原则。德国基本法对基本权利限制的首要原则,是第19条第2款的规定:“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侵害基本权利的实质内容”。客观价值秩序观念的建立,形成了基本权利双重性质, 即基本权利的主观权利性质和客观价值秩序性质。如果说“主观权利”是强调公民基本权利作为“个人权利”的属性,“客观法”就是强调作为约束公共权力的“法律”。

基本权利客观价值秩序的彰显,益使基本权利成为立法机关建构国家各种制度的原则,也构成行政权和司法权在执行和解释法律时的上位指导原则。这一点在基本法第1条第3款规定“下述基本权利为直接有效地约束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法则”不难看出。

不过就何谓“实质内容”而言,并无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德国曾有学者认为可以限制某些人之人权,但不可以限制所有人之人权,使该项人权之规定完全不存在。而联邦宪法法院则采取相对论理论,这种理论主张以利用手段是否过分(即比例原则)和有无更大法益冲突(即法益权衡),来判断是否侵犯基本权利的实质内容,联邦法院其实也并未提供一个明确的标准,而意在个案中进行具体判断。不过,这一条款极大的解释弹性,使宪法法院能够在个案判决中自如运用以保护对基本权利的过度侵犯,其功能不在小。

2.个别立法禁止原则。个别立法禁止原则在德国基本法也有所体现,第19条规定:“依据本基本法规定,某项基本权利可通过法律或依据法律予以限制的, 该法律须具有普遍适用效力,不得只适用个别情况”。可以说这一条款是基本法第3条第1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基本权利限制领域的体现。这种规制的目的在于使得对基本权利的限制变成一种公平的负担,因而与“特别牺牲”之征收概念相区别,前者是对所有人的一般限制,而后者则是对特定人的个别处分, 前者无需补偿,而后者则必须予以补偿。

个别立法禁止原则使得宪法的平等权获得实践,特定人群不会遭受法律所加诸的特别利益或不利益之待遇,预防了在基本权利领域立法可能出现的特权或歧视。不过这毕竟是一种理念,在立法实践中它无法杜绝立法者把所想要规范的具体个案,包装在“抽象规范”的外表之下,对不同收入人群规定不同纳税比率的现象已足以说明该原则约束之有限性。德国历史上一直有制定“措施性法律”的传统,究其根本,这种立法就是采取具体措施来达成特定目的。这种特殊法律形式尽管存在不少批评,但现实生活中亦大有裨益,故联邦宪法法院却并不认为这种立法违背个别立法禁止原则加以禁止。

3.指明条款原则。德国基本法第19条第1款规定:“该法律须指明引用有关基本权利的具体条款”。旗帜鲜明地要求限制人权之法律必须明确化、实证化,其目的显然是为了防止法律适用机关(行政或司法) 恣意扩张对基本权利限制的范围。这样一种指明条款原则因而形成了对立法者的警示功能,要求立法者立法时须有相当的注意义务,这样就通过对立法者之限制间接构成了对司法和行政的限制,从而形成基本权利对整个国家权力机关的一般防御。这一原则体现着法治国家“法律实证化”和“保护基本权利”之特色。

综上所述,保障基本权利是目的、限制是手段,不能本末倒置,这就要求基本权利限制本身亦须受到一定的规制,具体包括限制之理由、限制之模式、限制之限制三个方面,三个方面从公民基本权利的对立面论证了基本权利保护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权利的表达范式与基本权利的限制范式,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建构了基本权利的规范。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法治国家作为重要议题,在此,从根本大法层面分析公民基本权利规范的限制范式, 当有其现实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张千帆.从宪法到宪政——司法审查制度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08(1)

[2]张翔.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韩大元.共和国六十年法学论争实录——宪法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

[4]胡峻.宪法中公民权利条款的立法表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

[5]蒋清华.基本权利宪法保留的规范与价值.政治与法律,2011(3)

[6]刘建辉,张强.论宪法公民基本权利设定方式的完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2)

[7]张薇薇.“人权条款”:宪法未列举权利的“安身之所”.法学评论,2011(1)

[8]刘连泰.《国际人权宪章》与我国宪法的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

[9]陈新民.论宪法人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宪法基本权利之基本理论.元照出版社,1999

[10]陈新民.公共利益的概念.三民书局,1992

物权效力的限制 篇9

关键词:物权效力的限制,买卖不破租赁,善意取得制度,所有权的限制,债权的物权化

所谓物权的效力是指法律赋予物权的强制作用力和保障力。它反映着法律保障物权人能够对标的物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程度和范围。物权的效力问题在全部物权法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物权独特的性质和权能, 法律赋予物权不同于其他权利 (特别是债权) 的法律上的效果或作用力。权利人享有的权利之所以能够被称为物权, 就是因为它能发挥出不同于其他权利的效果或作用力。目前学术界通说是采“四效力说”, 即包括物权的排他效力、优先效力、追及效力及物上请求权, 但是物权的效力并非绝对的, 而是存在着例外和限制。

一、物权效力限制的表现

物权之所以具有不同于其他权利的效力, 是因为它独特的性质和物权体系中其他制度的配套, 使其既保证了物权权能的充分发挥, 又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交易的安全。而恰恰是由于物权的特性和物权体系建构的需要, 法律不得不对物权的效力作出必要的限制。

(一) “买卖不破租赁”对物权优先效力的冲击

当物权与债权同时并存, 物权具有优先于债权的效力,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同一标的物上, 既有物权、又有债权时, 则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效力;在债权人依破产程序或强制执行程序行使其债权时, 作为债务人财产的物上存在他人的物权时, 该物权一般优于债权人的债权。但是物权优先于债权也存在着法定例外, 最为典型的便是租赁权物权化的“买卖不破租赁”。我国《合同法》第229条设有保护承租人的特别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 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这一规定使租赁权具有了对抗第三人的特性, 后发生的物权不能优先于先设立的租赁权。但是, 依据有关规定及法理原则, 所谓买卖不破租赁或物权不破租赁, 是有条件限制的:第一, 租赁合同已成立并生效;第二, 租赁物已交付承租人;第三, 租赁物所有权变动是在租赁期间发生的;第四, 租赁物已经转让第三人。由此可见, 债权具有优先于物权的效力, 仅限于法定情形, 且需要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

这种具有物权性质的租赁权打破了传统的“物权优先于债权”理论。有人说这并非是债权的优先, 而是由租赁合同设定的一种物权即承租人对租赁物的使用权, 当然具有物权的效力, 然而我国《物权法》坚持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法》第5条明确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 由法律规定”, 而法律并未规定这种物权, 所以不能改变租赁合同的债权性质。

(二) 善意取得制度对物权追及效力的否认

所谓善意取得是指原物由占有人转让给善意第三人 (即不知占有人为非法转让而取得原物的第三人) 时, 善意第三人一般可取得原物的所有权, 所有权人不得请求善意第三人返还原物。我国《物权法》第106条对此作了专门的规定。但是根据所有权的追及效力特性, 第三人侵害所有权人的所有权时, 所有权人有权追及至物之所在行使其所有权, 然而善意取得制度阻断了这种物权的追及效力, 所有权人不但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其所有权也为消灭, 只能请求物权处分人损害赔偿。

善意取得制度使物权的追及效力受到限制, 这就是说, 物权的追及力应当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善意取得制度的设计, 法律依据乃系法律为了保护交易的安全以及交易秩序的稳定。如前所述, 物权效力要想发挥作用须以物权的公示公信为依托, 而无权处分人占有动产或取得不动产登记使真正的所有权人失去了其物权的公示公信力, 善意第三人无从了解权利的真正归属者, 在自由的交易中将尊重所有权绝对化、并以此作为施加于第三人的义务是非常不合理的, 相对于所有权人, 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更应受到保护, 因为其较第三人更容易控制风险的发生, 而且缺乏公示性的物权不发生物权的效力也有其合理的依据, 法律为了维护交易安全限制了物权突破相对关系而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三) 所有权的限制对物上请求权的影响

所有权限制是要求所有权人在一定程度上容忍对其权利的妨碍, 即加强了所有权人的社会义务。所有权的限制包括公法上的限制和私法上的限制, 公法上的限制是基于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 例如征收、征用;私法上的限制主要是权利不得滥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而更多的是规定在相邻关系中。

法律要求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这就要求所有权人容忍相邻权利人在其物上享有的一些适当合理的权利, 而这些权利恰恰妨碍了所有权人独立完全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按照物上请求权之效力, 其本可以请求除去妨碍, 恢复物权的圆满状态, 可法律限制了所有权, 限制了物上请求权的行使, 例如《物权法》第88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因建造、修缮建筑物以及铺设电线、电缆、水管、暖气和燃气管线等必须利用相邻土地、建筑物的, 该土地、建筑物的权利人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由此可见, 权利人不但要提供便利, 而且要容忍相邻人的合理利用, 而不得请求相邻人除去在其物上建造的设施, 物上请求权受到限制。

(四) 债权的物权化

物权和债权的区分支撑了传统民法物权体系的建立, 然而债权与物权的区分理论上受到了挑战, 两者的区分逐渐模糊, 债权向物权渗透, 物权向债权渗透, 出现了物权债权化, 债权物权化。通过一定的公示程序, 债权可以转化为物权, 如日本民法上, 经过登记的债权便可对抗第三人, 因而具有物权的效力。

根据债权的内容, 债权人仅得请求相对人履行义务、以实现自己的债权, 其效力所及仅限于特定的债务人。然而法律通过登记制度让债权具有外在表象性, 使第三人知晓从而强加于其不得侵害债权的义务, 否则即构成恶意侵权, 这样通过公示的债权便具有了可识别性, 法律也就赋予其一些物权的效力, 例如:《物权法》第20条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 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 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 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 处分该不动产的, 不发生物权效力。”但并非债权可以等同于物权, 债权人仍然无法达到对标的物的直接支配, 而只得依靠债务人的行为为媒介来实现自己的债权, 法律赋予债权物权效力仅针对部分关系重大利益的债权 (例如租赁权针对于人的基本住房需求) , 并非所有的债权都能获得物权的效力, 这样反而不利于合同的自由性, 有违私法的意思自治精神。

债权的物权化使债权和物权的区分模糊化, 债权具有了物权的性质, 发挥了物权的效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物权独特的效力。

上述四个方面仅是物权效力受到限制的某些表现, 法律还基于政策、社会公益的考虑将优先效力赋予其他一些债权, 在现代的物权法制度中物权效力的限制愈来愈明显地表现出来。

二、物权效力限制的原因分析

(一) 物权价值观念的转变

罗马法以来的大陆法系物权制度, 除了财产归属关系外, 也有财产利用的内容, 他物权和占有客观上反映了财产利用的某些要求。但是, 财产利用关系始终没有成为独立的调整对象, 他物权和占有一直蜷缩在伟大的所有权“巨人”的脚边。但是现代以来, 财产利用关系逐渐得到重视, 从只盯着使用权能到收益权能取得核心地位, 无不反映出权利人对财产效率充分发挥的青睐, 人们认识到财产利用是社会和个人拥有财产的最终价值体现, 拥有财产并不是根本目的, 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手中的财产升值。

在现今越来越强调物的利用关系的现实需要下, 为了打破时常出现的归属关系对物的利用的障碍, 提高物的利用效率, 有必要限制某些僵化的归属关系, 减弱物权的排他性。以租赁房屋为例, 房主将房屋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 让承租人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财产, 法律之所以规定“买卖不破租赁”, 最为根本的是保护财产的利用关系, 防止财产归属变更对利用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另外, 善意取得制度按照所有权绝对原则, 原物必须归属于原所有权人, 而根据财产的现实利用让其归属于善意第三人也有利于物尽其能。由此可见, 从注重物的归属到关心物的利用是导致物权效力受限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物权法律本位的社会化

所谓物权法律本位的社会化就是物权法的基本精神从传统的强调物权为排他的不受干涉、不受限制、完全由所有权人支配的权利, 转变为强调物权人行使权利时负有一定义务, 即受到社会公益的限制、并由国家法律进行干预的注重社会利用的权利。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所有权绝对原则、意思自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私法的三大基本原则, 物权被认为是完全归物权人享有、由物权人意志支配、是绝对自由、不受任何干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绝对自由的弊端越来越严重地显现, 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和交易安全的保障;再者, 物权的行使虽然使物权人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而社会利益未能实现最大化。因此, 法律开始逐渐重视对社会利益的保护, 要求物权人在行使自己排他的权利时承担社会义务, 不得损害社会公益和第三人的利益, 这样就使物权法逐渐从注重“个人法益”转向注重“社会法益”, 从“以所有权为中心”转向“以利用为中心”, 物权被打上了深深的社会烙印。

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化, 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所有权受到限制, 所有权人的社会责任加重, 所有权人行使权利时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不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而是必须隶属于社会需要, 受到各种原则和制度的制约, 物权效力也因此受到限制。

(三) 基于国家政策的考虑和交易安全的维护

物权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不仅涉及当事人之间, 而且要关注第三人利益的保护, 因此, 物权法的基本精神在注重物的归属的同时也应保障交易安全, 既要保证物权人能够真正取得物权并能够享有其物权, 又要保证物权设定、转移、变更和消灭的过程中, 第三人的正当利益不受损害。

法律的功能在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基于国家政策的考虑和社会发展现实的需要, 法律往往作出特殊的规定以限制物权的效力, 例如《合同法》第286条规定“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 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间内支付价款, 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 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 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 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学术界对这种优先受偿权的性质一直存在争议, 有人认为是一种优先权, 有人认为是一种法定抵押权, 但无论如何这是法律针对恶意拖欠工程款问题所作出的对策, 以更好地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承包人, 保障建筑业的良性发展。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 (法释2002第16号) 中指出:“消费者交付购买商品房的全部或大部分款项后, 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不得对抗买受人。”这又从保护消费者利益出发作出了新的价值判断, 由此可见, 基于国家政策的考虑, 法律可能会对物权的效力作出特别的规定。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日益重视, 所有权人的社会责任日益加重, 物权价值观念发生了由归属到利用的转变, 物权法律本位也逐渐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化。现代物权法创立了一个崭新的理论体系, 物权的效力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物权效力的削弱, 恰恰相反, 物权作为一项重要权利, 其独特的效力依然存在并不断完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利民.物权本论.法律出版社

[2].梁慧星, 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

[3].魏振瀛.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4].孙宪忠.中国物权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5].刘宝玉.物权效力问题之我见.山东大学学报

[6].周林彬.物权法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技术人员的竞业限制 篇10

技术人员竞业限制的内涵

技术人员与雇主之间的雇佣关系是一种劳动法律关系,“从属性”是这种关系的基本特征。雇员对雇主应承担忠实义务,主要为:一是服从义务,即在劳动过程中服从单位或雇主的职业安排和监督;二是保密义务,即不得泄露单位或雇主的商业秘密;三是增进义务,即应以谨慎的态度对待劳动。在雇员应履行的忠实义务中已涵盖了雇员必须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因此雇主无需就雇员在职期间保守商业秘密进行特别约定,雇主应与雇员协商约定如何在雇员离开原雇主后保守商业秘密的问题。也就是说,竞业限制要解决的是雇员离职后的保护商业秘密问题。

按照我国的职业分类标准,专业技术人员是职业类别的第二大类,指从事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包括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金融业务人员等14类。从各类就业组织具体所包括的群体看,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具有中专文化程度以上在业的知识型雇员,不包括工人、高级技工和没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工作人员。

竞业限制最早规定于民法的代理制度中,旨在用合约的方式防止代理人对被委托人利益的侵害。由于技术人员往往参与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推广或接触企业的经营信息,有机会或有能力掌握企业的商业秘密,其行为由于知识的专业性、无形性又难以监管,因此是适用竞业限制协议的群体。竞业限制应界定为:雇主通过与掌握商业秘密或重要经营信息的专业技术人员协商达成书面约定,约定双方在解除雇佣关系后,专业技术人员在一定时期、地域和职业范围内不得从事与原雇主有竞争性的职业活动,包括不得自营、不得受雇于与原雇主有竞争性的业务活动。

技术人员竞业限制协议的主要内容

企业与技术人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时,应规范操作。

1. 竞业限制主体的确认。

竞业限制协议的执行关乎雇主、雇员和社会的利益。由于劳动权是天然特权,世界各国法律的天平大多倾向于保护雇员的利益,对竞业限制协议的态度是在严格限制条件下的谨慎承认。企业只有与能够接触或掌握企业商业秘密的技术人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才能取得保护商业秘密与保护雇员劳动权的平衡。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根据现有法规的规定和实际操作上的可行性、合理性,将高级研发人员、关键岗位的技术人员、工作中能够接触商业秘密的一般技术人员作为竞业限制主体是合适的。

2. 竞业限制客体的确认。

竞业限制的客体是企业的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标投标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确认竞业限制客体的关键是要找到有效的途径和技术,准确区分雇员的知识、技能和企业的商业秘密。英国判例把雇员掌握的知识、信息区分为两类:一是客观知识,即雇员在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属于企业的所有权范围;二是主观知识,即雇员具备的一般贸易或技术的知识和个人能力,不属于企业的合法利益范畴,不属于竞业限制的范围。法国判例更多考虑两个因素:一是雇员从事某职业的工作年限。如果雇员在其较长的工作年限中,从事某一职业只是最近的一两年,可以认为该职业是应当接受竞业限制的,如果雇员长期以来一直不间断地从事某一职业,他再就业时仍从事这一职业就不应接受竞业限制。二是看雇员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具有特殊性还是一般性。如果雇员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可以使他从事多种岗位的工作,那么限制他从事某一个特定的岗位的工作就可以认定为合法;如果雇员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属于应用面非常狭窄的专业,对其再就业岗位的限制就属非法。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可依据技术人员的岗位特点、接触商业秘密的可能性、专业化程度、某一技术岗位的工作年限、专业面宽窄和该商业秘密的市场利益等因素,区分企业的商业秘密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

3. 竞业限制业务范围的限制。

国外对业务范围的限制规定:一是通过对技术的规定进行限制,规定雇员不得为采用同种或相似的技术的企业工作;二是通过对产品的规定进行限制,规定雇员不得为在生产同类或同级别的产品的企业中工作;三是通过对服务的规定,禁止雇员从事相同或相似的服务;四是通过对行为的规定,禁止雇员引诱其他雇员“跳槽”,禁止与现在的雇员进行交易,禁止建立与雇主相竞争的企业等。在界定竞业限制业务范围时,必须要反复权衡以下要素:技术人员在前雇主处任职的工作职责,技术人员可能接触和掌握的商业秘密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性,技术人员复制或转移商业秘密的专业能力等。对于技术人员在原雇主处的工作职责和再就业岗位的工作职责相似或相同部分可进行限制,对技术人员所掌握的、对企业生存至关重要的商业秘密要作出严格规定,对专业性强、有能力进行技术转移或创新的技术人员要进行充分的激励,包括高于市场水平的工资水平、所有权激励、多重的职业发展路径等。

4. 竞业限制地域范围的限制。

一般认为,雇主只有在有限的区域内存在有关商业秘密的利益,如果离职雇员在这一区域之外就业,与前雇主就没有竞争关系,前雇主就不能对其实行竞业限制。例如,比利时的《雇佣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协议对雇员限制的区域范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扩大到比利时境外。瑞士的《债务法》规定,对竞业限制的区域范围应当进行合理的限制,以免导致竞业限制协议不正当地妨碍雇员的生计。但跨国公司、知识经济、电子商务等新经济形式,显然对上述立法提出了挑战。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传统的地域界限被打破,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订立全国性的竞业限制协议是合理的,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实行竞业限制也是合理的。特别是一些从事互联网业务的企业,与雇员订立的竞业限制协议往往扩展到全国甚至全球,也能得到法院的认可。我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这一规定客观上为离职雇员划定了自由流动的空间,有助于技术人员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5. 竞业限制期限的规定。

竞业限制期限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商业秘密具有经济效益的有效期,而期限长短对企业的人工成本和员工的职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企业的竞业限制期限越长,雇主所支付的补偿金也越高,对离职技术人员的监督成本也相应提高;离职的技术人员的竞业限制的期限越长,负面影响也就越大。我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新经济的发展衍生出许多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的知识和技术更新频率高,致使商业秘密的有效期缩短。因此,在确定技术人员竞业限制的期限时,要结合不同行业的技术和市场的变化规律来考虑。尤其是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人员,在竞业限制的期限限制上也应相应缩短。如果雇主与雇员对商业秘密的时间价值认识存在冲突,可采纳行业内专家或行业协会的意见。

6. 竞业限制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的规定。

竞业限制协议要求雇主和雇员承担各自的义务。雇主的义务是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雇员的义务是保守原雇主的商业秘密,在约定期限、地域和业务范围内不从事与原雇主有竞争性的职业活动。在补偿的方式上,我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竞业限制制度对社会、企业和技术人员的影响

竞业限制制度对社会、企业和技术人员的影响很复杂,考虑这种影响是在实践中兼顾各方利益的前提条件。

1.竞业限制与公平竞争。外部经济是市场失灵的一种典型表现,需要市场机制之外的手段加以修正。尤其是市场主体在行使权利产生负面效应时,法律或道德应加以限制。雇主自主招工和雇员自由择业是两者享有的重要权利,但这些权利如不加以限制可能会损害雇主和雇员的合法利益。竞业限制立法和职业道德建设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有效手段。技术人员是核心员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技术人员离职后把从原雇主那里得到的商业秘密运用到新的职业中,就会直接损害原雇主的利益,并导致不良竞争。竞业限制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原雇主的商业秘密不会随着技术人员的重新择业流向竞争对手企业,保持原雇主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也保护企业技术研发的热情,促进其技术进步。竞业限制是一种对推定损害的事先防范制度,可制约潜在侵害行为的发生。有学者认为:竞业限制也有可能限制竞争,技术人员竞业限制制度使其他雇主无法招聘到所需的员工,违反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原则;过度保护商业秘密,其实只是保护大企业和市场垄断者的既得利益,而损害了其它成长型企业的利益。

2.竞业限制与创业环境。竞业限制对社会创业条件有一定的影响。美国加州对竞业限制协议在法律执行上的宽松规定,是硅谷得以迅速赶上并超过波士顿128公路区域的重要因素。加州在竞业限制方面宽松的法律环境,降低了雇员自行创办企业的成本,硅谷大量的小企业都是雇员离职后创办起来的。波士顿128公路地区位于严格执行竞业限制法律的麻省,尽管附近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又靠近纽约这一国际金融中心,但该区域的小企业在数量和发展速度上始终落后于硅谷。技术人员拥有的是专用性人力资本,其主要内涵是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积累。这种专用性人力资本和创业激情相结合,就会形成强大的创业动力。在宽松的竞业限制环境中,离职雇员自行创办企业和加入与前雇主有竞争性的企业,不严格地或较长时间地被竞业限制协议约束,有利于具有创业理想的技术人员自主创业。

3.竞业限制与技术人员的自主择业和职业发展。美国法院曾在一系列的审理中指出:“寻求供职于其曾受过良好教育的特定行业是每个人最基本的权利。”竞业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人员的劳动权,从而阻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其原因:一是人才的合理流动是人力资本优化配置的方式。具有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技术人员受到竞业限制,意味着技术人员在与特定工作条件中所形成的知识、技能、经验、工作方式等部分或全部放弃,学非所用,用非所长,职业发展路径的改变往往使技术人员前期所积累的人力资本贬值或浪费。二是技术人员的迁移和流动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人才的流动具有成长效应,不同雇主的技术特点、企业文化和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都使技术人员快速成长,而竞业限制无疑抑制了这种成长效应。当然,技术人员也有承担竞业限制的义务。法律认为,雇员在解除劳动关系后对原雇主的商业秘密承担保密义务是一种后合同义务,这也是民事活动中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从长期看,技术人员如果能将个人的职业忠诚转化为对雇主的忠诚,考虑雇主和相关群体的利益,离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对原雇主承担相应的竞业限制义务,自觉强化职业道德的约束,其实是对自身市场声誉的长期投资,在行业内可获得更长久的职业发展。

完善技术人员竞业限制制度的建议

1.完善竞业限制的立法。竞业限制协议是雇主与技术人员之间进行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企业通过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换取技术人员在规定期限内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因为劳动权是宪法规定的基本人权,且技术人员劳动权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自由竞争的公共利益,应该优先得到保障。

2.制定离职管理中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一是规范竞业限制协议。通过书面协议约定竞业限制的年限、地域、范围、补偿金额和违约责任。应该对掌握不同程度商业秘密的雇员采取不同措施:对掌握企业重要商业秘密和核心技术的雇员,竞业限制协议要以违约惩罚为重点;对掌握一般技术的雇员,竞业限制协议以经济补偿为主。二是重视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和职业发展规划。企业要充分整合资源,增强技术人员工作的自主性和任务的整体性,创造和谐团队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多通道的职业发展路径,以制度、情感和事业留人。三是做好离职面谈沟通。对于主动离职的技术人员,通过面谈深入了解他们离职的真实原因,以便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对于被动离职的技术人员,通过离职面谈向他们解释中止雇佣关系的原因,减少或消除劳资双方的对立与冲突,并与他们保持联系,以开放的胸怀欢迎他们回归。四是做好商业秘密的保护工作。主要措施有:通过工作分析和工作设计,对于掌握商业秘密的岗位和部门,采用团队工作方式,开展保护商业秘密的研发和管理工作,建立一种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获取商业秘密的某些重要环节和关键权力由企业统一管理,并将商业秘密的各种信息统一录入企业数据库,设定各类人员接触数据库的权限;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掌握技术人员流动意向和去向,在关键技术岗位设立接任计划,避免商业秘密被泄露和空岗的损失;采取相应的脱密措施,如调换有离职意向技术人员的岗位、对某些技术制定保密措施、制定休假计划使技术人员脱密等。

限制建设区 篇11

[关键词]可限制责任;非责任限制方;直接索赔;追偿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是针对海上运输活动的特殊风险,为了保护船舶所有人等海上活动主体的利益而建立的重要制度。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从产生至今一直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保护从事海上冒险事业的海事活动主体的利益的目的,促进了航运业的稳步发展,鼓励了海上救助,满足了海上保险业务发展的要求,符合一国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公平原则。

根据《1976年公约》第2条关于限制性债权的范围的规定,我们可以归纳出,能够享受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索赔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非责任限制方的直接索赔,例如当发生海损事故,导致货损的情况下,货主就货物的损失向船舶承租人提出的索赔;二是可限制责任方之间的相互追偿,例如船舶所有人在已经赔偿了货主的货物损失后,向船舶承租人进行追偿的索赔;三是可限制责任方之间的直接索赔,例如船舶所有人就船舶的修理费用等向船舶承租人提出的索赔。在面临如上三种索赔时,船舶承租人是否都有权享受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不同情况下船舶承租人享受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请求范围如何,本文将做出详细讨论。

一、面对非责任限制方的直接索赔

非责任限制方是指,享受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权利的主体之外的对海损事故存在索赔权利的主体,主要是指货方。根据《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公约》可知,面对非责任限制方的直接索赔,船舶承租人当然可以享受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但问题的关键是其享受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所针对的海事请求有哪些呢?

根据《1976年公约》第2条的规定,可以享受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海事请求包括:(a)有关在船上发生或与船舶营运或救助作业直接相关的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灭失或损害(包括对港口、工程港池、水道和助航设施的损害),以及由此引起的损失的索赔;(b)有关海上货物、旅客或其行李运输的延迟所引起的损失的索赔;(c)有关与船舶营运或救助作业直接相关的侵犯除合同权利之外的权利引起的其他损失的索赔;(d)有关沉没、遇难、搁浅或被弃船舶(包括此种船上的任何物件)的起浮、清除、拆毁或使之无害的索赔;(e)有关船上货物的清除、拆毁或使之无害的索赔;(f)有关责任人以外的任何人,为避免或减少责任人按本公约规定可限制其责任的损失所采取的措施,以及由此措施而引起的进一步损失的索赔。”承租人作为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主体,当然可以对上述事项引起的索赔限制其责任。但是,对于这一问题有些人认为,船舶承租人相对于船舶所有人来说,不享有船舶的处分权,因此,与船舶处分权相关的海事请求应被排除在外,即《1976年公约》第2条第1款(d)项涉及到船舶的处分权利,不适用于船舶承租人。①对于这一观点,笔者持相反意见,并认为(d)向所列内容亦可适用于承租人,例如,期租船舶沉没于港口航道上堵塞通行,有关当局及时起浮该船花费巨额费用,对于该费用港口当局提出索赔,承租人是可以限制其责任的。

二、面对其他可限制责任方的追偿

追偿,即责任限制主体向非责任限制方赔付后,就所赔偿项目向另一责任限制主体索赔。这里主要分析的是船舶承租人在面对船舶所有人的追偿时,是否可以享受海事赔偿责任限制。

对于这一问题,有些国家及学者认为船舶承租人应只能够就非责任限制方直接提出的索赔限制其责任,承租人与船舶所有人之间的追偿争议属于“船舶所有人”的内部问题,已经超出责任限制在船货双方进行利益重新分配的范畴,应当依据两者之间的租约或者其他合同的规定解决,船舶承租人不能主张责任限制。②但是,《1976年公约》第2条第2款规定“第1款所列的各项索赔,即使以追偿的方式或者根据合同要求赔偿或其它方式提出,也应受责任限制的制约。”该规定为船舶承租人对船舶所有人提出的追偿索赔享受责任限制提供了依据。对于这一问题,The “CMA Djakarta”③轮一案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在该案中,对于船舶所有人提出的货损追偿索赔符合公约第2条第1款“发生在船上的……财产损失或者损害的赔偿请求”的规定,因此,对于船舶所有人就货损提出的追偿索赔,船舶承租人有权享受海事赔偿责任限制。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此处能够享受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追偿应当限定为船舶所有人在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分配之前已经赔付给本可在基金中受偿的第三人的损失,这时的追偿实际上可以理解为第三人向船舶承租人进行的索赔,船舶承租人有权主张责任限制进行抗辩。如果船舶所有人已经就货主对其提出的货损索赔以基金为限享受责任限制,再以此损失向船舶承租人进行追偿,此时的追偿属于船舶所有人和船舶承租人的内部问题,不能再从为第三人所设立的基金中受偿,船舶承租人无法享受海事赔偿责任限制。

三、面对其他可限制责任方的直接索赔

可限制责任方之间的直接索赔是指,一责任限制主体遭受另一责任限制主体侵害而提出的索赔。此处以船舶所有人向承租人直接求偿为例进行讨论,如船舶所有人就船舶损失,包括船舶本身的损害或灭失、本航次运费、船上的燃油和物品等向承租人索赔。

对于这一问题,如果纯粹按照文义解释,并不能排除承租人在面对船舶所有人的直接求偿时的限制责任的权利,因为:其一,第2条第1款规定的“无论基于何种责任”为承租人援引责任限制提供了基础;其二,船舶损失确实是“与船舶营运直接相关”而产生的损失,且第2条并未明确排除公约对本船损失的适用;其三,第2条的“可限制责任的索赔”和第3条的“不可限制责任的索赔”是一对矛盾的概念,非此即彼,两者之和为一次事故引发的对“船舶所有人”提起的全部索赔。船舶损失显然不属于第3条所列举的五项不可限制责任的索赔,所以按照逻辑推理方法,应当属于第2条的范畴。

但是,任何法律规范都要按照它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科学和切合实际地解释。如果在文义解释的基础上再进行体系解释会发现,在公约第1条第5款规定,“船舶所有人的责任应包括对船舶本身提起的诉讼案件中的责任”,船舶本身的损失因此不能作为可限制责任的索赔,否则,将出现船舶向其自身索赔的现象,这违反了禁止向自己提出索赔的法律基本原则;此外,根据第9条至第13条规定的一次事故一个基金的原则,船舶所有人设立的责任限制基金当然适用于承租人,如果船舶所有人就船舶损失向承租人索赔,而承租人又可从基金中受益享受责任限制,这就相当于船舶所有人向自己提出索赔。同理,如果责任限制基金是由期租承租人设立的,那么期租承租人也不能就燃油损失和物品损失向基金主张权利。因此,船舶承租人对船舶所有人向其提出的船舶损失的索赔是不可以享受责任限制的,否则将与基本法理发生冲突。

再次,按照目的解释的方法,公约规定的责任限制基金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船舶所有人、承租人、经营人等负有责任的主体的共同利益。货主或第三人向这些责任人提出损害索赔,受该责任基金的制约。公约规定最高赔偿限额是依据船舶吨位来计算的,并不因该船舶本身的损失而减少限额。如果可限制责任的索赔也包括该船舶损失,虽然最高赔偿限额在表面上没有减少,但是其他索赔人实际可分配的金额会相对减少,不利于对其他索赔人的衡平保护。应予补充的是,相对于货主或第三人而论,不能因为船舶经营方式不同,而遭遇到不同的可分配限额,因此,该船舶损失,除船舶本身的损坏或灭失外,还应该包括本航次运费、船上燃油、物品等。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承租人是不可以援引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因为,与前述两种索赔不同,船舶所有人向承租人提出的直接索赔并非基于运输关系而是基于承租关系。详言之,非责任限制方的直接索赔是基于以船舶承租人作为承运人的海上货物运输关系而提出的;其他可限制责任方如船舶所有人的追偿,实际上可以理解为第三人,如货方,直接基于运输关系而提出的赔偿事项,无论是否是所有人提出的,他都可以援引责任限制。而其他可限制责任方的直接索赔,承租人則不可以,因为该类索赔,从实质上讲,是基于承租关系提出的,而非基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所涉及的运输关系而提出的。如The “CMA Djakarta”案中船舶所有人向承租人提出的船舶修理费索赔,承租人不可限制其责任,一方面,由于“船舶”并非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中“财产”的概念范畴,承租人当然不可援引责任限制,而须全额或者根据他们之间的租约进行赔付;另一方面,公约的立法初衷是为了保护在面对货方索赔时(即承运人与货方之间的关系时)“船舶所有人”的利益,而非“船舶所有人”内部之间提起的直接诉讼中的各方的利益。因此,对于船舶所有人提出的直接诉讼,主张承租人依照公约条文的字面含义即可推断出其可以享受责任限制的说法是断章取义,而非科学解释。

综上所述,针对非责任限制方的直接索赔,船舶承租人可根据《1976年公约》第2条限制其责任;针对其他可限制责任方的追偿,船舶承租人可享受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但是此处的追偿仅限于船舶所有人在基金分配之前已经赔付给本可以在基金中受偿的第三方的损失;针对其他可限制责任方的直接索赔,承租人不可享受海事赔偿责任限制。

[注释]

①王凤景.运输法草案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影响及应对[D].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②林彦彦.船舶承租人的海事赔偿责任限制问题研究[D].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③The“CMA Djakarta”[2004]1 Lloyds Rep. 460.

[参考文献]

[1]王凤景.运输法草案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影响及应对 [D].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2]林彦彦.船舶承租人的海事赔偿责任限制问题研究 [D].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The“CMA Djakarta”[2004] 1 Lloyds Rep. 460.

[4]司玉琢.海商法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50.

论消费权利的限制 篇12

一、消费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

消费是指特定社会的人们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中进行的, 对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劳动力和劳务等进行消耗与使用的活动。消费权利, 指人们在支付了对价之后对相应的物质的或精神的产品、服务所能享受到的权利, 亦即人们在多大的限度内有行为的自由。“在前工业社会, 物质资料匮乏, 消费权利更多地体现为生存权”, 消费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受压抑的。“在狂飙突进的市场经济发展中, 禁欲主义、专制主义遭到了强有力的批判, 人们的权利意识不断觉醒, 迫切需要自由地享用更多的消费资料, 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以及拥有满足这些需要的相应的条件及休闲时间”。消费权利逐渐由单纯求得基本的生存权转向追求发展权, 人们在关注基本物质生活的同时, 也越来越关注精神生活, 希望全面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 消费权利不再单纯是量的规定性, 更突出地表现为质的规定性。

公民社会, 就是市民社会, 权利社会, 讲求尊重与保护私权、个人权利的社会。权利的天然特性之一就是无限扩张, 所谓“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不禁止即权利”。“由于市场化、全球化浪潮的推进, 消费俨然被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身份象征”, 成为一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的不可会缺的活动。“需要满足的正当性源于客观社会条件, 欲望的合理性在于对社会公共资源的尊重与维护”, 无所顾忌地扩张消费权利, 挥霍纵欲、奢侈浪费, 并未给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相反, 肆无忌惮地扩张消费权利, 使得消费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并不断升级。由于对消费的误解, 对消费权利无度地扩张, 不该消费的也消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 除了四条腿的桌子, 没有不吃的了;而生产型的消费者更是乱砍、乱伐, 乱排、乱放等。到处充斥着消费有理, 好像只要自己花了对价, 就买回了权利, 就恣意纵欲, 什么也可以消费。消费者过度、不当消费的后果是行人过处, 寸草不生;人类吃过、喝过、用过, 动、植物加速灭绝;各种灾害频仍, 人类作为消费者其生存也不断受到拷问。非典、禽流感、猪流感……过度消费、不当消费, 人类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个体消费者或者某些消费群体消费权利的扩张, 影响到了其他消费者或者说人类作为消费整体的利益。

个人权利的扩张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 是让位于公益从而对个人权利予以限制还是个人权利优先?显然, 个体的、少数人的享受以牺牲公益、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时, 个体权利要让位于公益。消费权利也不是无限的大, 是有条件有限度的, 不是花了钱就买到了权利, 买到了一切, 在享有消费权利时, 要注意权利行使的平衡点。当消费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 在最大可能最大限度保障消费权利的同时, 应避免消费者过度、不当扩张权利而妨碍社会进步和公共利益的发展, 妨碍他人的合法权益。对大家都有益的共同的社会准则, 消费者应予遵守, 而不应因为单纯追求个人权利行使的最大化而牺牲公众利益。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五项规定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 无效的民事行为, 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作为法治社会的消费者应当树立法制意识、树立社会公德意识, 法制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的缺失, 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影响到每个人的权利。

二、消费权利限制的法理基础

权利法定, 其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明确的行为规则, 每个人只有正当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才有行为自由, 行为的边界即是他人的权利。所谓自由止于权利, 就是指每个人只有在权利范围内才享有自由, 而不享有侵害他人权利的自由。反言之, 某人有权做某事, 任何其他人就有义务不得阻止他的行为, 不得在他行为时干涉, 不得使他因行为而遭受困扰。法律强调一种权利的行使以不损害其他权利为前提, 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物质生活中, 消费权利是多元的, 其本身具有广泛性, 而消费权利的主体又有多样性, 不同社会主体的消费权利往往交织在一起, 可能产生冲突, 这就必然存在权利兼顾和均衡的问题。当代美国著名法理学家罗纳德·德沃金说:“公民享有受国家保护的人身权利和享受国家干涉的权利, 政府可能必须在这两类权利之间进行选择。例如, 关于诽谤罪的法律就限制任何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权利, 因为这个法律要求他说话要有充分的根据。即使一些人认为这个法律侵犯了他们的一项个人权利, 但是, 这个法律是有正当理由的, 因为它保护了人们免受他人不负责任的语言败坏名誉的权利。”权利本身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追求利益的产物, 人类除了从权利的实现中获取利益外, 还需要社会的稳定、秩序和正义, 缺乏稳定、秩序和正义等社会价值保障的消费权利是不健全的。消费权利并不必然对稳定、秩序、正义等社会价值构成威胁, 但消费者在消费时往往具有非理性的一面, 过度、不当消费, 难免发生冲突。当消费权利与稳定、秩序和正义等社会价值发生冲突时, 不受约束的消费权利可能会扰乱秩序、危害安全、违背正义, 从而使社会整体利益或重大利益受到损害, 对消费权利的限制是消除冲突必要的手段, 消费者在享有消费权利时, 必须受到相应的责任限制。

三、消费权利的限制

如果对消费权利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限制过多, 则有碍消费者的行动自由。“行为自由的缺失, 将会使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丧失殆尽, 以此为源动力的社会活力将不再现, 以此为基石的社会进步历程也必将停滞不前”。所以在发展经济社会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时, 面对消费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 要平衡好“行动自由”、“权益保护”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对消费权利予以限制, 与我国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从而带动经济发展的政策并不矛盾, 但是鼓励消费并不是肆意破坏竭泽而渔式的消费, 而应该是可持续发展式的消费。不能因为个别消费者行为的不检点, 过度享受权利, 即恶意扩张自己的权利, 而使他人的正当权益受到限制。比如, 在我国的公共厕所中总是配有手纸设施, 但大多数都没有手纸。假设消费者到公园中去旅游, 旅游费用都包含哪些项目?门票定价是怎么来的?公园的门票中是否应该包含手纸费用?可能很多游客都有过这样的疑问。没有手纸的重要原因是个别人如厕后, 喜欢顺手牵羊带走大部分甚至整筒卷纸。公园总不能在厕所中安置个摄像头, 然后由专人守着, 检查是谁带走了手纸。因为表面看是在维护可能到此如厕的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权利”, 而实际上又会触犯公民的隐私权。所以, 我们建设公民社会, 一方面要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 尤其一些私的如消费权利及由消费权利引起的附带权利, 使公民形成对法的信仰;另一方面, 又要在积极提高公民素质的同时, 对消费者的一些消费权利作适当的限制。因为消费者追求个体消费的方便, 可能引发大家都追求这种方便, 大家都追求的结果便造成谁都不方便。如公共卫生间问题, 很多消费者都感觉到没有手纸的不方便, 同时抱怨过为什么人家外国的公厕中有手纸而我们的公厕中却没有手纸, 原因就在于个别消费者过度、不当扩张使用了消费权利。扩而大之到企业, 如果每个企业都追求自己生产的便利, 乱挖、乱砍、乱排、乱放, 要不了多少年, 我们生存的环境就会被破坏殆尽, 可持续发展就只能成为一个遥远的梦。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权利关涉利益, 享有利益要求权利主体必须承担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义务。消费权利的扩张不应是无边界的, 而应遵循有限制的扩张原则。即消费权利的扩张不能超越消费者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的界限, 权利主体在享有权利时违反义务或侵害了他人权利必须承担相应的行为后果。正如哈耶克所言, 责任是自由权利的题中之义, 它们之间不可分离, 并构成“互补”关系。没有责任的限制, 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将难以继续, 个人权利亦将不复存在。消费权利有限制扩张原则, 意味着消费者在行使消费权利时不能为所欲为, 权利的无限扩张会导致权利的滥用, 权利的滥用会导致违法的后果, 不仅不能享受和维护正当的消费权利, 反而会受到制裁。如消费者购车交养路费等税费之后, 享有在道路上通行的权利, 同时也负有在道路上通行时不得危及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义务。如果司机违背交通规则, 给他人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危害, 则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限制与扩张是辩证统一的, 有效的限制不仅不会缩减可享受的权利, 反而会使权利扩张, 有效的限制是对权利的更好的保障。如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时实行单双号车辆限行制度, 天变蓝了, 空气变清新了, 行车秩序极大改善。尽管一部分汽车消费者的一部分出行权利受到限制, 但被限制消费者的其他权利得到扩张, 如对美好环境、通畅的出行秩序等的享受得到了扩张, 身心更加愉悦, 生活更加舒畅;而对于其他社会公众来说, 消费权利更是得到了有效扩张, 不仅享受到了更加通畅的出行秩序, 而且也享受到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消费权利更加广泛。消费权利的有效限制, 真正是“牺牲我一个, 幸福千万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可供消费的物品越来越多, 消费权利快速扩张, 过度的、不当的消费危及到了社会公共利益, 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存, 有必要对消费权利作适当的限制。

关键词:消费权利,社会公共利益,消费权利的扩张,消费权利的限制

参考文献

[1]王泽鉴:侵权行为法 (第一册)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2]赵玲:消费权利的政治哲学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 2007 (6) .

[3]崔澜:市场需要保护消费[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 (2) .

【限制建设区】推荐阅读:

限制坡度05-18

限制发布05-22

限制信息05-27

限制解释05-29

政策限制07-11

限制使用07-13

司法限制07-29

环境限制07-30

出口限制08-10

法律限制08-10

上一篇:西方语言史下一篇:民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