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E贸易(精选4篇)
跨境E贸易 篇1
摘要: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一,但人民币在国际中的地位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自2009年我国正式开始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来,结算额由最初的35.8亿元人民币到现在的6万多亿元,可谓成绩斐然。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总体规模小、收付比例不平衡、商品结构不均衡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贸易因素进行分析,尝试找出阻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贸易因素,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国的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我国的经济力量极不相称。跨境结算主要是为对外贸易服务,通过从贸易角度分析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的原因,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政策,能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
在国际贸易中,企业可选择的计价形式有3 种:出口国货币计价(Producer's Currency Pricing,PCP)、进口国货币计价(Local Currency Pricing,LCP)、第三国货币计价即工具货币计价(Vechile Currency Pricing,VCP)。Grassman通过利用1968 年瑞典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对其国际贸易计价货币进行研究而提出了“Grassman法则”,即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制成品贸易使用最多的计价货币是商品生产国的货币,其次是进口国的货币,很少使用第三国货币计价。Ligthart等则在Grassman规则的基础上将其归纳为3 个程式化的事实:工业国之间的商品贸易主要使用PCP,其次为LCP;工业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主要使用PCP,或是VCP;同类型商品贸易主要使用美元或其他工具货币计价,但不同类型的商品贸易主要使用PCP。Page进一步验证了Grassman法则的适用性,并发现了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更多规律:1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边贸易中,发达国家的货币占据了主导地位;2在发达国家之间,出口国的经济规模、出口商品的市场份额与结算货币的选择密切相关;3大宗初级商品一般采用少数几种货币计价结算,而美元则是首选货币。
国内学者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实施后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首先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陈红泉认为人民币结算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人民币结算存在进出口结构失衡、地区结构失衡等。王朝勇、孙延风等认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现在存在着结算规模依然偏小、我国企业话语权与议价能力薄弱、人民币境外流动清算系统尚未启用等问题,这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1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现状
1.1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
自2009 年7 月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开启,但初期整体规模不容乐观。试点首年年末,银行累计为365 家试点企业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409 笔,总金额仅为35.8 亿元。2010 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人民币跨境结算境外区域开始向东南亚地区扩张,结算规模持续增长,2010 年上半年的结算金额就接近上年的20 倍,达到925 亿元。随着2010 年6 月试点范围和贸易结算范围的扩大以及各项试点配套政策的日益完善,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进入迅速增长的阶段,于该年年底达到3 414.3 亿元人民币,出口试点企业的数量也增加至67 724 家。
2011 年和2012 年,结算试点范围全部放开且取消了出口试点企业的限制,人民币跨境结算迎来了强势发展阶段,如图1 所示,除2011 年第三、第四季度的小幅回落以外,基本维持稳步增长的态势。2013 年第四季度跨境贸易结算金额达1.46 万亿元人民币,占当期进出口总额的21.76%。2014 年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达到6.56 万亿元人民币,比2013 年增加了41.61%,2014 年以人民币结算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都大量增加。
资料来源:2014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不断发展,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市场的地位也逐渐提高。据全世界银行间金融电信学会(SWIFT)发布,截至2015 年1 月,人民币全球付款价值不断取得新高,以2.06% 的全球占有率紧随市场份额为2.79% 的日元,位列第五名。而在2014 年1 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的占有率仅为1.39%,全球排名第7 位。而且截至2014 年12 月,人民币在信用证支付中所占比例由2013 年7.32% 上升至9.43%,超过欧元的6.45%,成为信用证支付中第二常用货币。人民币在支付市场上地位的上升,表明人民币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使用比例不断增加,世界对人民币的认可度也逐步提高。
1.2 人民币结算的商品结构
作为进出口贸易中的两大部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的人民币结算量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0 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10 年第一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货物贸易为199.9亿元人民币,占一季度总量的91.1%,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仅为19.5 亿人民币,比例为8.9%。2011 全年的货物贸易为15 600 亿元人民币,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为5 512.7 亿元人民币。2012年人民币结算的货物贸易总额为20 600 亿元人民币,较之2011 年增加了32.1%;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的总额为8 752 亿元人民币,比2011 年增加了58.76%,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增加的幅度超过了货物贸易增加的幅度。而2014 年以人民币结算的货物贸易总额达到了59 000 亿元人民币,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贸易额为6 565 亿元人民币(见图2)。
数据来源:历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特点
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仍十分有限。2013 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占全年对外贸易额的17.9%,2014 年,我国对外贸易额为264 334.6 亿元人民币,而采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金额仅为65 565 亿元人民币,只占到当年贸易总额的24.8%。
人民币结算商品结构失衡。2010 年第一季度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为199.9 亿元人民币,占人民币结算总额91%,服务贸易及其他仅占9%;到2014 年第四季度,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为15 900 亿元,占人民币结算总额的90.8%,服务贸易及其他占9.2%,但其总额为1 609 亿元人民币。
人民币结算区域发展不平衡。首先,从境内看,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跨境贸易结算经历了从2009 年7 月开始试点的上海、广州、深圳、东莞4 个城市到2010 年6 月扩大至全国20个省市再到2011 年8 月扩展至全国所有地区的过程。从试点以来至2011 年6 月,东部地区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累计达13 461.02 亿元,而中西部仅分别为324.5 亿元和889.4 亿元。东部地区结算金额是中部和西部结算金额的41.5 倍和15.1 倍。
人民币结算收付结构逐渐趋向平衡。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2011 年第一、二、三、四季度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收付比分别为1∶5、1 ∶1.29、1 ∶1.67、1 ∶1.7。这说明在跨境贸易中人民币的结算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之后跨境贸人民币结算收付比一般都维持在1 ∶1.5 左右,2014 年第一、二、三、四季度的收付比分别为1∶2、1∶1.66、1∶ 1.36、1∶ 1.24,人民币结算收付金额趋向平衡(见图3)。
数据来源:2011年第一季度-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3 影响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贸易因素分析
3.1 贸易规模对人民币结算的影响
贸易规模是一国货币成为计价结算货币的重要条件。贸易规模的增加会带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的增加;贸易额增长放缓或退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必定会下降。
3.1.1 贸易规模的扩大为使用人民币结算提供了基础
根据计价货币选择理论,出口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越大,出口商就越能在国际贸易结算的货币选择权上占有有利地位。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从2001 年的4.3% 上升到2014 年的12.2%,总额增长了接近9倍。如图4 所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除2009 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略有下降外,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到2014 年进出口总额已达到264 300 亿元人民币。而且自2009 年下半年开始实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随着进出口总额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且增长率大于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一国贸易总量占世界贸易总量之比重(世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只是该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基础条件和必要条件之一,而不是充分条件。从历史经验上看,货币的先发优势和惯性影响力巨大。英国从二战后就不再是贸易大国和经济大国,但英镑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日本和德国先后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两国的贸易主要用美元进行结算。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人民币结算才刚刚开始,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的比重并不大。
数据来源:2014中国统计年鉴
3.1.2 我国出口占全球份额偏低限制了人民币结算规模
Bacchetta认为出口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越大,出口商就越能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中居于有利地位。我国已是第一贸易大国,据2011 年统计,我国是124 个国家的第一贸易伙伴,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比例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4.3% 到2014 年占世界总出口比例的12.2%(见图5)。但当时英国的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0%,有力地支撑了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二战之后初期,美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占当时西方国家的45%,也促使了美元霸权的产生。我国的贸易份额占世界的比重还较低,对于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的支持并不够。
3.2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人民币结算的影响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结构比例。我国的服务贸易是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的对外贸易注入了新鲜活力,现在服务贸易已经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相当一部分比例,但与货物贸易相比,比例依然较小,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例依然不协调。
如图5 所示,在20 世纪90 年代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8%,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92.2%;到2013 年,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1.5%,货物进出口总额比重为88.5%。虽然服务贸易的比重增长缓慢,但绝对数额增加的很快。1990 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98 亿美元,2013年就达到了5 396 亿美元。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比例不断调整优化,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有极大促进作用。2014 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服务贸易结算比例达到了24.9%,结算额为16 309 亿元人民币,较之2010 年增长了2 倍左右。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
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结构比例。我国初级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比例大幅下降,工业制成品的占比不断上升(见图6)。2005 年,我国初级产品进口1 477.1 亿美元,出口490.39 亿美元;工业制成品进口5 124.09 亿美元,出口7 129.6 亿美元。到2013 年我国的初级产品进口为6 576.01 亿美元,出口1 072.83 亿美元;工业制成品进口为12 926.87 亿美元,出口21 027.36 亿美元。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度增加,这为我国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提供了可靠保证,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品差异化程度影响企业结算货币的选择。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宗商品、初级产品集中在交易所或电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这种高效的标准化交易方式,反过来又一进步推动了商品的同质化,迫使出口商选择交易所指定的、单一的、交易成本低的货币计价。相反,那些生产技术和品质差异较大的出口商品,主要是高附加值的资本品、耐用品,出口商在计价货币选择时有更多的主动性与灵活性,表现为计价货币比较分散,很少出现类似大宗商品那样集中使用一两种货币计价的情况。实际上,在同质的出口商品计价中,一旦某种货币取得先机,被广泛使用于国际贸易计价,就会逐渐形成一种很强的惯性,出口商一般不会轻易替换计价货币。因为替换计价货币很可能造成交易成本上升或国外需求数量下降,使得出口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
3.3 贸易区域结构对人民币结算的影响
3.3.1 对外贸易区域分布不均影响结算实收付比例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地理区域结构呈现出以下特征:从进口来看,我国进口市场多元化,从拉丁美洲和非洲进口的比重不断增加;从出口来看,市场分布依然较集中在欧美国家和地区。我国对外贸易地理区域结构造成了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比重小于进口贸易即实收实付比例的不协调。根据Page对Grassman法则的进一步阐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边贸易中,发达国家的货币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贸易伙伴结构角度考虑,我国在出口贸易中的议价权相对会弱于进口,出口人民币结算的可能性就会小于进口人民币结算的可能性。
3.3.2 出口企业的国内区域影响人民币结算国内分布
内部区域结构则是指一国国内各地区在本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或地位,这一指标表现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该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是我国率先开始对外开放的区域,发展对外贸易中有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所以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图7 所示,2014 年1-9 月东部地区的进出口分别占全国进出口的88% 和84%,而中部和西部的比例都不超过10%。内部区域分布的特点也影响了我国跨境贸易结算国内的分布状况。2013 年第四季度东部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的95%,而中西部占人民币结算总额的5%,我国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主要集中在沿海沿边地区,这与东部地区相对发达的对外贸易分不开。西部地区有与我国的邻国交界,沿边贸易有一定的有利条件,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也有一定的优势,但周边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及内陆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跨境贸易发展相对滞后,这也造成了中西部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较小。我国的地理区位和对外贸易区域发展状况造成了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内地发展缓慢,沿海沿边地区发展迅速的特点。
数据来源: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4年秋季
4 政策建议
自2009 年实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也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发展。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既存在很多有利条件,也存在不少不利因素。有利条件包括:我国庞大的进出口规模及逐渐提高的全球份额,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导的出口商品结构,在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东亚处于“市场提供者”的地位,不断改善的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等。不利因素包括: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较低,贸易区域布局不合理等。从整体上看,有利因素较多,在结构方面的有利因素则较少。
4.1 大力推进对外贸易发展,夯实人民币结算基础
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对外贸易对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我国对外贸易经过了迅速发展,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近来受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对外贸易发展速度逐渐缓慢,对外贸易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直接影响,同时也是人民币流进流出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需要继续大力推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近年来,跨境电商在对外贸易中崭露头角,为对外贸易又开辟了新的渠道。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2014 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约4.2 万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出口占比约85.4%。从外贸发展的角度看,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是外贸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2015 年6 月20 日,国务院对外发布《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到,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有利于用“互联网+ 外贸”实现优进优出,发挥我国制造业大国优势,扩大海外营销渠道,合理增加进口,扩大国内消费,促进企业和外贸转型升级。我国企业要积极利用跨境电商迅速发展的机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占有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不断上升,增强了我国的市场主导能力,这为人民币成为结算货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区域贸易中,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使人民币成为东亚“10+3”框架下的主导货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种种迹象表明,国际贸易格局的改变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4.2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掌握结算货币选择权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行者。企业的实力决定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及在货币选择上的话语权。一方面,需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实力。虽然我国的企业进入世界500 强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对创新的投入不足及我国现在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使得我国企业在创新能力上与国外企业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创新投入和人才投入,在产品研发、品牌树立以及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才能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动地位,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从而在结算货币上有更多的选择性。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出台优惠政策支持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当前我国在办理手续上还是比较繁琐,需要政府简化手续,并为进行人民币结算的企业提供出口退税政策上的优惠来提高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的积极性。
4.3 提高出口产品的异质性,提升决定结算货币的能力
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异质性对出口商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议价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为提升企业进行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意愿,政府应推出相应优惠政策来促进企业的自我完善,帮助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当前,我国的出口企业多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贸易方式主要是加工贸易,这导致了我国出口的产品价格弹性比较大,在国际市场上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由于聚集效应和惯性,国外进口商具有了更强的议价能力和决定结算货币的能力。因此,政府应从宏观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的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实际操作当中,对于那些拥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大宗机器设备的企业,给予出口退税、政府补贴等优惠的政策,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进行政策上的扶持,利用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推进人民币的跨境贸易结算。
4.4 平衡对外贸易区域结构,扩大人民币结算使用范围
依据Grassman法则,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时倾向于使用发达国家的货币,这使得我国企业在于这些国家进行贸易时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意愿并不太强,对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不利的。在未来应加强我国与新兴市场和金砖国家的贸易发展,并且在与之贸易中鼓励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此外,通过“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促进人民币在这一区域中的使用。
跨境E贸易 篇2
本文作者:曹国岭高级教授(caoguoling)
一、跨境人民币结算 跨境人民币结构性融资 【产品分析】 1.产品说明
跨境人民币结构性融资是指银行为商品的出口商以其已经持有的或者未来将要持有的商品权利作为担保,以抵押或者质押的方式发放的短期融资。2.产品特点
1)以人民币计价,规避汇率风险,节约财务成本; 2)多币种计价,获取更多的贸易机会; 3)简化跨境贸易融资手续,降低交易成本; 3.适用范围
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企业 4.业务流程 ·在跨境贸易项下:
1)借款人与境外交易方签订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贸易合同,并按合同约定进行生产和交货;
2)借款人按合同规定及货物装船到(发)货的情况,以人民币向海关报关; 3)借款人凭发票、增值税发票和出口报关单退税联(需要退税的需在海关打印)向当地税务机关办理出口免抵退税的申报;
4)借款人向银行提供合同、发票、进(出)口收(付)款说明,在银行办理收款入账或付款;
5)银行按人民银行规定将相关信息通过跨境人民币收付信息管理系统报送人行。· 在直接投资项下:
1)借款人向商务主管部门等政府主管部门提交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审批资料; 2)借款人向银行提交政府主管部门的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批准文件; 3)银行按相关政策规定为您办理跨境直接投资项下的人民币汇出与汇入。【案例分析】 客户概述及需求:
D集团为山西一家国有矿产集团,主要从事矿产的开采、进口、加工等。它在香港成立了一家矿产进出口贸易的子公司(E公司),E公司具有作为离岸资金平台的作用。
融资解决方案:
针对D集团的情况,F银行是总部设在香港的一家外资银行,它为D集团设计了跨境人民币替供TT支付的结构性融资方案,为企业节省财务成本,取得了不错的综合收益。(1)D集团将原来应用于购汇付货款的人民币资金存入F银行北京分行作为人民币保证金,其香港子公司E公司从F银行总行获取美元贷款完成货款支付。(2)D集团50%的保证金用于购买F银行北京分行1年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率5.3%)、50%保证金存放1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3.5%),境内存款综合收益率4.45%。(3)D集团在香港的关联公司E公司从F银行总行取得美元贷款成本为2.6%。(4)E公司在F银行锁定1年期NDF价格、IRS利率掉期以锁定汇率风险,降低财务成本,并取得综合收益(收益率为2.33%)。
该方案为D集团节省了大量的财务成本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综合收益。经计算,若D集团对外支付1000万元美元,通过本方案可取得147.9万元人民币收益。按D集团全年进口量5亿美元计算,则集团可取得7395万元的综合收益。
二、基于海外代付的协议付款融资创新 人民币协议付款 【产品分析】 1.产品说明
人民币协议付款指境内银行代理境外银行与境内进口商签订融资合同后,以加押电文方式向境外银行发出《协议付款指示电》,请求境外银行对进口商外币应付业务叙做人民币协议付款融资,同时按起息日当日境内银行与境外银行确定的汇率,将人民币融资本金折算成指定金额的外币款项支付给收款行,境内银行承诺在融资到期限日向境外银行支付人民币本息的资金融通业务。2.产品功能
1)对于借款者而言,当遇到开户行自身融资额度和外债额度不足时,仍然能即使获得资金支持;
2)境外借款者能享受境外外币贷款较低的利率节约了融资成本和财务费用。3.产品特点
1)该产品能为借款人提供资金保障,在开户行不能即使提供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仍然能通过国外银行得到及时的资金帮助和低成本的融资; 2)有效规避了因汇率波动给客户带来的汇率损失;
3)不占用短期外债指标,无须进行外债登记,满足客户较长期限的融资需求。4.适用条件
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企业,且国内开户行存在由于宏观微调导致的资金和贷款规模上得紧张,无法为借款企业提供及时的资金支持。5.业务流程
1)境内银行代理境外银行与境内进口商签订融资合同;
2)当境内银行遇到资金和贷款规模上的紧张时,境内银行以加押电文方式向境外银行发出《协议付款指示电》,请求境外银行对进口商外币应付业务叙做人民币协议付款融资,同时按起息日当日境内银行与境外银行确定的汇率,将人民币融资本金折算成指定金额的外币款项支付给收款行;
3)境外行收到相关融资信息后,根据约定进行人民币融资款项资金汇入; 4)境外进口企业向境内出口企业结算,支付货物应付款,进行人民币资金汇入; 5)融资到期后,境内银行向境外银行支付人民币本息。【案例分析】 客户概述及需求:
境内A银行原来与境内进口商C公司合作TT项下外币融资,但由于短期内受到贷款额度规模和短期外债规模限制,未能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也未能采取正常的海外代付方式(海外代付需要占用A银行短期外债额度)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融资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情况,A银行采取了跨境人民币协议付款的方式为C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A银行联系境外代理行B银行与C公司签订融资合同,由B银行为C公司垫付外币进口货款,A银行在融资到期日前向B银行支付按约定汇率计算外币贷款的应付人民币本息。
在本案例中,对于A银行而言,当国内分行资金和贷款规模因宏观调控而紧张时,可借助跨境人民币业务,由海外分行代替国内分行在客户进口付汇业务项下进行融资;对于C公司而言,其融资需求得到了保障,可在约定期限内得到资金支持,并可享受境外外币贷款较低的利率(如按1亿美元利率降低2个百分点计算,约节省200万美元财务费用)。
三、上海自贸区内的跨境融资创新 自贸区境外银团贷款 【产品分析】 1.产品说明
自贸区境外银团贷款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境外银行基于相同贷款条件,依据同一贷款协议,按约定时间和比例,通过代理行向借款人提供的本外币贷款。境外银团直接给予境内企业信用贷款,而不必再借助内保外贷工具进行资金的筹集。2.产品功能
1)对于借款者而言,当遇到开户行自身融资额度和外债额度不足时,仍然能即使获得资金支持;
2)境外借款者能享受境外外币贷款较低的利率节约了融资成本和财务费用。3.产品特点
1)企业办理跨境银团融资的成本较内保外贷更低;
2)企业境外借款是自贸区跨境融资的创新模式,该模式能够帮助企业从境外获得低价资金;
3)能帮助自贸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扩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范围。4.适用条件
根据具体贷款性质,适用相应的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等贷款品种的准入条件。5.业务流程 ·发起行的业务流程
1)项目发起:调查了解客户基本情况,确立合作意向;
2)银团设计:开展初步尽职调查,形成银团贷款方案,向客户提交融资方案建议书; 3)客户委托:客户出具《银团贷款委托书》,授信方案经发起行信贷审批通过后,承办分行出具《银团贷款委托书复函》;
4)银团分销:制作《信息备忘录》、贷款条件清单、保密承诺函、贷款承诺函等文件,向潜在参加行发出《银团贷款邀请函》;
5)额度分配:各潜在参加行向发起行出具贷款承诺函;承办分行根据反馈的情况,确定各银团成员的贷款份额;
6)银团签约:商定银团贷款具体条款,组织正式签约仪式;
7)银团放款:承办分行办理担保手续,在满足监管要求前提下,办理放款手续; 8)日常管理。
·参加行的业务流程
1)参加行总行收到银团贷款邀请函,由总行根据属地原则,联系相关分行; 2)参加行分行在收到银团贷款邀请函后,按照信贷审批程序报批;
3)参加行分行根据信贷条线终审意见,出具贷款承诺函;
4)按照银团贷款合同约定,参加行分行作为参加行参与额度分配、签约、放款、贷后管理各环节。【案例分析】 客户概述及需求:
外高桥保税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以保税区开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公司承载着自贸区内外开发的重要任务,公司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国外并购上有较大的的资金需求。融资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情况,上海银行为该公司设计了跨境银团融资方案:
上海银行作为中间协调者,借助其“沪、港、台”合作平台,协调台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及香港上海商业银行、上海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在境外组成银团,为该行客户外高桥保税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跨境人民币贷款,第一笔共同出资人民币3000万元。
跨境E贸易 篇3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国际贸易遭受了始料不及的严重打击, 几乎所有经济体都受到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WTO的104个成员方在2008年的下半年和2009年的上半年不仅都出现了进出口贸易的同时下降, 而且绝大部分经济体都出现了货物贸易两位数的下降 (如图1所示) ;同时, 几乎所有种类产品的贸易增长率在2008年上半年还为正, 而到2008年的第四季度都转为负。所以, 无论从波动幅度还是涉及范围来看,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都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贸易危机”。
总的看来, 这次经济危机发生的程度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上有很大不同, 货物贸易所受影响巨大。根据WTO秘书处公布的数据, 2009年货物贸易额增长率同比下降22%, 表现最强烈的是占国际贸易的1/4的石油、矿产品和原材料, 此类产品贸易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来自价格的巨幅下跌。从2008年8月雷曼事件爆发到2009年3月, 石油价格下降的幅度超过一半Richard Baldwin, 2009) 等学者用“贸易的大塌陷” (The Great Trade Collapse) , 形容贸易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反应。也有一些西方学者 (Hubert Escaith等, 2010) 用 “贸易超调” (Trade Overshooting) , 描述这次贸易对经济危机过度调整的现象。根据2010年WTO发布的世界贸易报告, 2009年以美元表示的贸易额同比下降了22.6%, 而同期的GDP下降了5.9%, 贸易额的下降是GDP降幅的近4倍, 贸易对经济衰退的反应的确有些“过度”。鲍德温等学者对此次贸易 (主要指货物贸易) 为何表现过度, 分别从最终需求和价格、库存、融资和产业链方面进行了考证。
根据WTO秘书处的数据, 跨境服务贸易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出较好的抗跌性, 服务贸易在2009年的第二季度下降到最低点, 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20%, 但从下半年起回升迅速 (如图2所示) 。从时间上看, 服务贸易的低点出现的时间比货物贸易晚。2009年世界服务出口额同比下降12%, 大约是同年GDP下降幅度的两倍。对比22%的货物贸易降幅, 服务贸易没有表现出过度调整, 更没有出现所谓的“贸易大塌陷”, 12%的降幅的主要推手是与货物贸易最紧密相关的运输服务业, 2009年同比下降23%, 而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的下降幅度非常有限, 分别为9%和8%。
另外, 不同国家服务出口受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不相同。2009年欧洲的服务出口额同比下降14%, 而亚洲地区下降12%, 北美地区只下降9%。可见, 在这次二战后影响最大的国际金融危机中, 服务贸易的表现比货物贸易稳定得多。那么, 跨境服务贸易抗危机性较强是稳定存在的吗, 这需要结合历史数据进行回答。如果能够结合产品结构进行考察, 或许可以解释为何不同国家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存在着差异。
数据来源: WTO网站。
数据来源: WTO秘书处。
二、服务贸易抗危机性的历史考察
贸易与收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但两者间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及趋势则需要更细致的研究。Irwin (2002) 使用计量方法, 研究了自1870以来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时期 (1870-1913、1920-1939、1950-2000) 内贸易与收入变化间的关联程度, 结果表明自19世纪末以来贸易的增长稍快于收入增长, 而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贸易对收入变化的敏感性增强。Caroline Freund (2009) 的研究角度有所不同, 他们使用经验数据计算了贸易收入弹性, 着力说明了经济衰退时期贸易收入弹性的变化情况。二战后的四次经济衰退 (1975年、1982年、1991年、2001年) 期间贸易量对真实GDP的变动弹性, 他们发现真实贸易弹性的提高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持续的现象, 从20世纪60、70年代的2上升到目前的3.5左右, 与Irwin (2002) 的计量结果相似。根据历史的经验数据, 这种反应依产品、国家而不同。
我国学者许统生、涂远芬 (2006) 、姚枝仲、田丰、苏庆义 (2009) 等学者计算了我国的出口收入弹性, 许统生、涂远芬 (2006) 的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5年间我国出口商品的国外收入弹性为2.26;姚枝仲等人 (2009) 根据考虑产品种类和质量变化的出口需求函数, 发现中国1992-2006 年出口的短期收入弹性大约为2.34。
上述研究都是针对货物贸易, 关注到服务贸易稳定性问题的重要文献是2009年Borchert & Mattoo的文章, 他们根据美国和OECD国家的经验数据, 佐证了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在这场危机中服务贸易的抗危机性比货物贸易好。从1982年后历年的货物、服务贸易和GDP的变化率情况, 观察贸易对收入变化的反应, 三者之间的变动关系反映出以下特征 (见图3) :第一, 无论是货物还是服务贸易, 受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均十分显著, 两者与收入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贸易与收入的变动趋势几乎完全一致。第二, 服务贸易在经济衰退期间表现出更好的抗跌性。1980年以来世界的经济增长出现过四个阶段性的低点, 分别是在1982、1998、2001和2009年。这四年里世界GDP都出现了负增长, 在经济发展出现低拐点的同年或次年 (1997年货物贸易的拐点出现在次年) , 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增长率也会下降, 下降的幅度往往大大超过经济的下降幅度;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 贸易几乎同时也会出现正的快速增长, 并且增长的幅度也超过经济上升幅度。可见, 贸易对经济的反应在经济形势变动大的时期更剧烈, 但服务贸易的反应比货物贸易温和。从数据上看来, 当经济增长下降时, 货物贸易的下降幅度往往会超过服务贸易, 如1998、2001和2009年都是如此, 而在经济上升快速的四个时期: 1986-1988年、1994-1995年、2003-2005年、2007-2008年中, 有三次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又超过货物贸易。所以, 服务贸易的抗跌性比货物贸易相比较好, 且回升迅速。
资料来源:根据UNCTAD数据库的数据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UNCTAD数据库的资料计算所得。
人们还可以通过对服务贸易收入弹性的计算, 进一步描述服务贸易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服务贸易收入弹性的计算公式=贸易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 这一借用微观经济学中弹性的概念, 可以更准确地刻画服务贸易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图4列出的是1981-2010年间货物和服务的贸易收入弹性的计算结果, 可以发现货物和服务的贸易收入的弹性并不保持在一致水平。
第一, 从平均水平来看, 跨境服务贸易对收入变化的敏感度比货物贸易小。货物贸易收入弹性的均值在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10年间分别为:2.05、2.086和2.5, 略呈上升态势;服务贸易在以上三个时期的收入弹性均值分别为:1.31、2.55、1.52, 总体比货物贸易小, 服务贸易对收入的敏感程度的确比货物贸易弱。
第二, 在经济增长的拐点时期, 服务贸易的“超调”幅度普遍比货物贸易小。在1982年、1997年和1998年、2001年和2009年四个全球GDP负增长的年份, 货物贸易的收入弹性分别为8.6、-8.7、1.7、5.6和3.8, 货物贸易受经济增长形势影响巨大, 除了1997年的当年未随着经济负增长而出现贸易绝对下降外, 其余每个经济增长为负的时期都出现了货物贸易的负增长, 且均远超过均值, 表现出异常的波动, 形成了经济衰退时期的“超调”特征。服务贸易在上述年份的收入弹性分别为2.25、-9.5、-2.6、-0.5和2.04, 服务贸易额在1997年、1998年和2001年的经济衰退中仍然实现了正增长, 使收入弹性的计算结果为负, 且服务贸易收入弹性的绝对值总体小于货物贸易。
第三, 2000年以来, 服务贸易的收入弹性越来越趋于稳定, 未如货物贸易一样表现出上升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的服务贸易收入弹性曾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 除拐点时期 (1982年) 外, 服务贸易收入弹性在0.79和1.82间小幅波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不仅波动幅度加大, 而且弹性的平均水平提高。除了1997年在世界经济出现-0.38%的负增长时, 服务贸易当年仍维持了3.67%的正增长, 从而使收入弹性出现-9.56的极值外, 其余年份的弹性也出现了从0.65-3.6的较大幅度波动。2000年以后, 服务贸易收入弹性波动幅度收窄, 围绕1.5的均值上下微小波动。大部分年度中与GDP的变动保持着十分稳定的变化趋势。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服务贸易的确比货物贸易表现出更好的抗跌性, 服务贸易对经济变动的敏感性比货物贸易相比稍弱, 但也表现出与收入变动存在紧密联系的相关性。也就是说服务贸易与经济水平的发展仍然存在相互关联趋势, 但其发展的内在稳定性总体较好, 在经济衰退期间该特性尤其显著。
资料来源:同上。
三、服务贸易收入弹性的结构分析
由于服务贸易包含范围广泛, 内部不同部类间发展差异加大。2000-2008年间, 跨境运输服务贸易年均增长12%, 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保持在23-24%;由于航空运输费用的下降和网络经济发展提供的便利条件进而导致交易成本下降, 旅游贸易除了2001年的9.11事件和2003的SARS外, 年增长率为9%, 不过在跨境服务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 由2000年32%下降为2008年的25%;旅游的地位下降主要因为其他商业服务业出口的增长迅猛所致, 在2000-2008年间其他服务业出口的年增长率为15%, 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000年的45%上升到2008年的50%。图5显示的是1982-2010年, 三类服务贸易收入弹性的计算结果。第一, 在经济稳定增长时期, 三类服务贸易的收入弹性总体上的差别并不十分明显, 均保持在1-2的弹性范围内。第二, 在经济发生波动时, 三类服务贸易的收入弹性情况变动差距大。三类服务贸易发展中与经济状况联系最紧密的种类是运输服务贸易, 1982年、1997年、2009年和2010年均出现了绝对值超过4的大幅波动, 在这次危机中也是如此, 2008年以来受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运输服务, 2009年世界运输服务下降23%, 主要是受货物贸易下降拖累, 运输服务贸易中下降最大是海运服务业, 而航空运输服务贸易只下降9%。旅游服务贸易对经济的敏感度次之, 1982年、1984年、1996年和2001出现过绝对值超过3的弹性波动。2010年的旅游服务贸易收入弹性接近2.3, GDP代表的收入变化不是影响旅游变动的唯一重要因素。三类服务贸易中除运输和旅游之外, 作为新兴服务业代表的其他服务贸易受经济影响最小, 在1982-2010年期间都维持着稳定的增长。1997和2001年在经济衰退时出现过负的极值水平, 反而更说明其较为理想的稳定性, 在经济衰退期间仍保持了正常发展。2009年, 除运输和旅游外的其他服务贸易额只下降6%。与运输和旅游相比, 总体表现稳定, 但内部的情况差异显著。
数据来源:WTO秘书处。
图6显示了其他服务贸易内部出口率, 在2000-2008年间和2009年对比的变化情况。根据图6可见2000-2008年间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业在2009年此类服务业出口只下降6%。建筑业在2000-2008年间也是增长最为迅速的服务贸易领域之一, 年均出口增长率为16%, 但2009年出口额下降了13%, 是服务贸易中除了运输和金融下降幅度最大的行业, 这说明建筑行业对经济的反应属于服务贸易中的敏感类。受合同关系的影响, 危机中建筑业出口的表现也存在滞后性, 其他服务部门的出口下降一般在2008年最后一个季度即开始显现, 但建筑出口的下降从2009年初才有反映。尽管建筑出口的复苏也迟于其他行业, 但此次回升势头迅猛, 2010年的上半年就增长了69%, 大起大落的表现说明了建筑服务贸易与收入或经济形势变化的紧密相关性。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建筑业的出口增长率在2000-2008年间为43%, 到2008年, 中国的建筑出口已经占亚洲的1/3和世界市场的11%, 竞争优势明显。
金融业曾经是服务贸易中发展十分迅速的领域, 2000-2008年, 世界金融出口年均增长14%, 在2007年曾达到过32%的年增长率。这段时期内, 欧盟出口扩张了31%, 中国香港增长了41%, 新加坡增长了47%, 印度增长72%, 但此次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业的打击较大。2009年跨境贸易额下降15%, 尽管同属金融业的保险业抗危机性较好。2000-2008年间全球保险业发展显著, 取得了16%的年增长率, 其中人均保险支出年增6%。2009年全球的保费收入只下降了1.1%, 其中发达国家保费收入下降了1.8%, 新兴经济体甚至上升了3.5%。2009年世界保险业的出口只下降了6%, 出口下降主要源于中南美洲 (降幅为21%) , 欧盟保险业出口下降9%, 但是北美洲和亚洲出口反而增加了3%和2%。可见在此次危机中保险业表现出较好的抗跌性。另外, 抗跌性较好的服务贸易种类还包括特许权和专利费, 在2000-2008年间年均出口增长13%, 2009年只下降3%。包括专业服务在内的商业服务在2000-2008年均出口增长14%, 2009年下降9%。此次金融危机中个人、文化和娱乐业的跨境服务出口受到较大影响, 该行业在2000-2008年均出口增长7%, 2009年下降11%, 说明该行业受收入变化的影响直接。
由于服务贸易的抗跌性存在非均衡性, 各地区服务贸易受影响大小与其出口结构相关紧密相关。由于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 欧洲整体的服务出口下降11%, 亚洲出口下降8%。由于信息服务、保险和其他商业服务对出口支撑的贡献, 2009年美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最终只下降5%。作为一个整体, 2000-2008年期间, 亚洲的服务贸易的发展总体高于世界的平均速度。出口增长率为14%, 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由20.5%上升到22.9%。
我国在此期间的服务贸易发展尤其可圈可点, 年均出口增长率为22%, 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的出口增长迅速, 如运输服务的出口在此期间年增长率为34%。危机期间运输服务受到的打击, 我国也未能幸免, 2009年的运输服务下降了39%, 好在2010年开始回升的运输服务中, 亚洲复苏得最快, 我国运输服务出口仅2010年的上半年就增加43%。印度是亚洲其他商业服务贸易发展最显著的国家, 其他商业服务出口占77%, 已经是世界上最主要的BPO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目的地。中国和印度的服务贸易结构决定了我国的服务贸易, 也会由于经济的不景气受到更多的干扰。
危机期间也出现了同样的行业在不同国家的表现不一的情况, 如由于危机期间全球对移动电话联系和互联网的刚性需求, 全球通信业的出口平均下降9%, 但亚洲下降了13%, 印度和中国这个项目的出口分别下降42%和24%。欧洲和北美出口分别只下降了9%和4%。在2010年上半年的恢复性增长中, 美国的通信业出口增长7%, 欧洲增长了4%。亚洲的通信业出口增长除了印度 (作为这个地区最大的通信出口者, 出口年增长2000-2008年间为19%) 总体较为缓慢为8%, 中国通信业 (包括电信) 年出口增长率仅为2%。同一行业的出口在不同国家的表现不同, 概因各国在该领域内的竞争实力以及与客户关系的忠诚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别。我国的通信业不仅受外部环境影响大且出口市场过分集中, 对美国、香港、欧盟和日本的出口占总数的70%, 市场的过分依赖反过来也加剧了发展上的脆弱性。
四、服务贸易抗危机性较好的原因分析
为何服务贸易对经济变动的敏感度不如货物贸易强, 尤其在这次贸易危机中表现出较好的抗危机性, 总结起来可能有以下方面的主要原因:
第一, 服务需求较少受周期的影响, 周期性特征弱。特许权和专利使用费、商业服务、保险、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在危机间仍保持着较好发展概是此证。
第二, 服务贸易和生产较少依赖外部金融。历次金融危机已经证明, 信用条件约束会限制贸易流动。次贷危机全球传播的转折点是2008年8月美国财政部允许雷曼兄弟破产, 推倒了金融机构破产的多米诺骨牌。银行彼此间的融资基本停滞, 信用市场趋于冻结, 金融危机的打击由需求领域进入生产领域。金融危机时期贸易融资的紧张与国际《巴塞尔协议II》中关于银行监管标准的改革和对资本风险控制管理的修改有关。《巴塞尔协议II》使银行信贷呈现明显的顺周期性质, 对贸易融资产生了不利影响。由于资本要求与风险资产必须匹配, 而资产风险性的计算需根据交易性质和结构、经济环境和国家风险等调整。当经济下滑、经济状况恶化时, 由于风险总体加大, 此时不管贸易对方的信誉如何, 都会要求更高的资本水平, 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得不消减贷款以满足资本比例要求, 使衰退“雪上加霜”。当2008-09年金融危机发生时, 贸易融资与国内企业的资金竞争处于更不利地位, 加剧了货物贸易规模的急剧萎缩。而服务贸易由于生产中不需占用大量资金, 资金问题很大程度上由内部融通解决, 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低, 是得以免受金融危机过度影响的客观原因。
第三, 不可存储的特征使服务贸易免受库存因素干扰。在这次贸易危机中还表现出来的一个现象是, 贸易下降的幅度往往又远大于生产和需求的下降幅度库存的变动。如2008末至2009年, 美国的生产、贸易、支出都下降了, 但幅度不同, 贸易的下降超过其他因素是最大的。而且贸易下降显著的部门都伴随着库存大幅度的调整。可见, 危机时人们由于对财政状况或未来前景会有很大一部分的不确定思维, 生产者更愿意动用库存来代替进口, 从而加剧贸易规模的下降。库存是影响贸易变动不可忽视的现实因素。而服务的不可存储性又使库存扰动的因素得以避免。
第四, 服务贸易也得以避免导致货物贸易超调的“组合”效应。20世纪80年代以来, 直接投资和外包在全球范围内的显著发展, 垂直化生产体系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建立。垂直化生产体系和国际产业链建立的最初动机是寻找更低的生产成本。与此适应的贸易模式是母国供应零部件, 产品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后返销母国或第三国。零部件、中间品在不同国家之间交易, 国际规模被数倍放大, 当危机发生时, 最终需求的减少对贸易交易的破坏性也同样被数倍放大, 从而导致全球贸易量急剧地、不正常地减少, 出现所谓的“系统性贸易超调” (Systematic Over-shooting of Trade) 的“组合”效应。服务贸易的无形性得以避免多次运输也使该“组合”效应大大弱化。
五、贸易结构与经济危机的关联性及其启示
对很多国家来说, 这次爆发的不仅是金融危机, 更是一场贸易危机, 贸易危机的程度存在着商品结构上的非均衡性。所以, 在某种程度上各经济体的出口商品结构是决定受此次危机影响大小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经济体被波及至贸易危机风暴中的首要因素是源自美国的进口下降, 作为危机的原发地, 美国从2008年中期开始货物和服务贸易的进口都下降了, 但下降的幅度显著非均衡。第一, 货物进口的下降尤其明显:2009年2月比上年同期的货物进口下降了33%, 但服务进口只下降了7%。第二, 服务贸易中的运输服务进口下降了20%, 但其他服务进口上升了2%, 而在在其他服务内部, 金融进口下降13%, 电信上升了2.5%, 保险上升了3%, 商业、专业和技术贸易上升了7%。因此, 对于美国的贸易伙伴国来说, 危机对于这些国家的影响取决于他们对美国的出口结构:2008年的第三和第四季度, 印度对美国的出口中30%为服务业, 对美出口下降8%;中国的出口服务业占3%, 对美出口下降26%;巴西服务业占总出口的14%, 对美出口下降16%。
美国货物进口大规模的下降是导致日本和中国出口锐减, 并被卷入贸易危机中的主要原因。通过数据来看, 除了以石油出口为主的中东、独联体, 以及与美国关系特别密切的加拿大外, 日本可以说是受贸易危机影响程度最大的经济体。根据日本2009年2月的进出口统计数据, 出口同比下降50%, 进口下降43% (均超过美国) 。日本的出口自2008年10月开始大幅度下降, 速度也超过美国, 两国的出口都在2009年3月到达谷底。日本2009年全年的出口贸易额下降28%, 也超过美国 (-21%) , 如此剧烈反应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对亚洲和美国制成品出口的大幅下降所致。如2009年第一季度, 美国从日本的进口下降了40%, 超过了美国相同时期贸易下降幅度的30%。
在此次的金融危机中, 我国的货物贸易也遭受较为严重的打击。我国2008年全年的出口贸易还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率, 2009年度的1月就出现17%的负增长, 2月的负增长率进一步下降为21%, 2009年的全年平均负增长率接近20%。2010年的出口出现恢复性的反弹增长, 比2009年增长31.3%, 可见, 此次金融危机也使我国经历过一次显著的贸易超调。虽然2008-2009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未消除, 但对贸易的影响从2009年的第四季度起已迈出最低谷, 步入快速复苏的新阶段。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 世界贸易总额自2010年的2月已经出现较为持续的增长。到2011年1月, 亚洲国家实现的出口增长幅度为19%, 增长态势最为稳定而强劲。已经渐行远去的贸易危机给人们的启示包括:
第一, 由于世界经济和各国贸易乃至国内经济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联系在一起, 并且不稳定性加剧, 我国的贸易结构调整中就需要加入抗危机性的考虑。贸易本身已经成为金融危机传播的机制和渠道, 使金融体系原本相对健康的国家也拖入金融危机的泥潭。由于发展中国家依赖外部市场发展自己的经济是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 应适时调整贸易结构, 以便在多样化中寻求相对稳定的市场。
第二, 服务贸易发展具有了特殊的重要意义。在这次危机中货物贸易尤其是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贸易, 充当起将金融危机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桥梁。当一家单独的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时, 通过产业链的前后向联系, 将危机进行传递, 并与金融危机相互交织, 最终使本不足以使宏观经济产生很大影响的个体问题传染成宏观经济的整体衰退。所以, 更大规模的服务贸易发展, 尤其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类新兴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稳定经济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统生, 涂远芬.中国贸易弹性的估计及其政策启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2) .
[2]姚枝仲, 田丰, 苏庆义.出口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J].世界经济, 2010 (4) .
[3]Borchert, A.Mattoo.The crisis-resilience ofservice trade.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Working Paper 4917, 2009.
[4]Caroline Freund.The trade response to globaldownturns:historical evidence.World Bank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5015, 2009.
[5]Douglas A.Irwin.Long-run trends in worldtrade and income[J].World Trade Review, 2002 (1) :89-100.
[6]Hubert Escaith, Nannette Lindenberg&Sebas-toen Miroudot.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s andtrade elasticity in times of global crisis, WTOStaff Working Paper ERSD-2010-082010.
[7]Richard Baldwin.The great trade collapse:whatcaused it and what does it mean?Baldwin (eds) :The Great Trade Collapse:Causes Consequencesand Prospects, A VoxEU.org Publication, 2009.
跨境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影响 篇4
课程设计
题 目: 跨境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影响
学生姓名:
许远蓝 学号: 专业:
1544101461542 电子商务
指导教师: 易国梁 完成时间: 2016-12-1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2 Abstrac..............................................................................................................................................3 一跨境电商的内涵及特征分析.......................................................................................................4
1.1跨境电商的内涵................................................................................................................4 1.2特征分析............................................................................................................................5 二跨境电子商务...............................................................................................................................8
2.1跨境电商的含义................................................................................................................8 2.2跨境电子商务主要类型....................................................................................................9 2.3跨境电子商务与贸易便利化、无纸贸易的区别与联系..............................................10 三我国对外贸易中跨境电子商务应用现状.................................................................................10
3.1跨境电子商务应用现状..................................................................................................10 四我国跨境电商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11
4.1法律规范不健全..............................................................................................................12 4.2基础设施较为匮乏..........................................................................................................12 4.3税收制度内容不健全......................................................................................................13 4.4社会公众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意识还比较淡薄..............................................................13 4.5安全机制不够健全..........................................................................................................14 五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14
5.1跨境物流发展滞后..........................................................................................................14 5.2通关手续不够简化..........................................................................................................14 5.3结汇不易..........................................................................................................................15 5.4支付安全问题明显..........................................................................................................15 5.5退缴税制度匮乏..............................................................................................................15 5.6部分跨境电商信用不足..................................................................................................16 六跨境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16
6.1带动国际贸易管理方式转变..........................................................................................16 6.2带动国际贸易营销模式转变..........................................................................................17 6.3带动国际贸易监管方式转变..........................................................................................18 6.4促进了我国服务贸易和信息贸易的发展......................................................................18 结论................................................................................................................................................19 参考文献:.....................................................................................................................................20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摘 要
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提高了对跨境电商和国际贸易的关注,因而在此基础上展开关于跨境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影响的深入分析与探讨是非常必要的,跨境电商是社会不断发展背景下的新型贸易手段,其在无形中给传统国际贸易中的管理方式等方面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从跨境电商内涵及特征的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跨境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具体影响,旨在其能推动传统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 传统国际贸易对外贸易 创新与发展影响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people gradually improve the cross-border busines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oncerns, and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supplier of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trade effects is very necessary, the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supplier is the new trade mean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background, brought great the impact of its invisible to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trade management etc..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suppliers, and elaborates the specific impact of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suppliers on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trade, aiming at promoting the furthe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trade.Keywords:Cross-border e-commerce The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trad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mpact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一 跨境电商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1.1跨境电商的内涵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exchange,EDI)是电子商务的初级形式。由于EDI采用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直接信息传输,减少了重复的输入与输出,大大减少了纸张交换的票据,所以被大家习惯的称作“无纸贸易”。随着上世纪90年代因特网在全球的快速普及,跨境电子商务成了因特网应用的热点。基于因特网的跨境电子商务以其费用低廉、覆盖面广、功能全面和使用灵活等优点红火至今。
在社会经济不断变革的背景下,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为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跨境电商开始逐渐发展起来,跨境电商改变了传统电子商务中的营销渠道,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利条件。以下就是关于跨境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影响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传统国际贸易形式的创新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最终带动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交易平台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跨境电商平台中用户可通过其来实现电子支付,并完成商品送达信息,因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其与传统的贸易方式存在的一定的不同之处,即其交易环节较为便捷,且交易环境也更为健康,因而值得对其展开广泛的推广行为。而跨境电商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其具备全球性的特点,即由于其在进行国际贸易交易的过程中要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展开相应的交易行为,因而在交易环境中跨境电商必然会凸显出全球性的特征;第二,跨境电商与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因为其应用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因而实现了无形性交易形式,例如,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为了达到书籍的交易目的,那么该国家只需购买其他国家书籍的数据权,即可享受到阅读相关信息的方式,此种交易方式就无实物的显现,从而可以看出跨境电商还具备无形性的特征;第三,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跨境电商的特征还表现在无纸交易方面,即其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已经完全实现了电子信息的交易形式,因而给国际贸易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便利。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1.2特征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发展起来的,网络空间相对于物理空间来说是一个新空间,是一个由网址和密码组成的虚拟但客观存在的世界。网络空间独特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深刻地影响着跨境电子商务,使其不同于传统的交易方式而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跨国电子商务具有如下特征(基于网络空间的分析):(一)全球性(Global Forum)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媒介体,具有全球性和非中心化的特征。依附于网络发生的跨境电子商务也因此具有了全球性和非中心化的特性。电子商务与传统的交易方式相比,其一个重要特点在于电子商务是一种无边界交易,丧失了传统交易所具有的地理因素。互联网用户不需要考虑跨越国界就可以把产品尤其是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提交到市场。网络的全球性特征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信息的最大程度的共享,消极影响是用户必须面临因文化、政治和法律的不同而产生的风险。任何人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手段,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让信息进入网络,相互联系进行交易。美国财政部在其财政报告中指出,对基于全球化的网络建立起来的电子商务活动进行课税是困难重重的,因为:电子商务是基于虚拟的电脑空间展开的,丧失了传统交易方式下的地理因素;电子商务中的制造商容易隐匿其住所而消费者对制造商的住所是漠不关心的。比如,一家很小的爱尔兰在线公司,通过一个可供世界各地的消费者点击观看的网页,就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其产品和服务,只要消费者接入了互联网。很难界定这一交易究竟是在哪个国家内发生的。这种远程交易的发展,给税收当局制造了许多困难。税收权力只能严格的在一国范围内实施,网络的这种特性为税务机关对超越一国的在线交易行使税收管辖权带来了困难。而且互联网有时扮演了代理中介的角色。在传统交易模式下往往需要一个有形的销售网点的存在,例如,通过书店将书卖给读者,而在线书店可以代替书店这个销售网点直接完成整个交易。而问题是,税务当局往往要依靠这些销售网点获取税收所需要的基本信息,代扣代缴所得税等。没有这些销售网点的存在税收权力的行使也会发生困难。(二)无形性(Intangible)网络的发展使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传输盛行。而数字化传输是通过不同类型的媒介,例如数据、声音和图像在全球化网络环境中集中而进行的,这些媒介在网络中是以计算机数据代码的形式出现的,因而是无形的。以一个e-mail 信息的传输为例,这一信息首先要被服务器分解为数以百万计的数据包,然后按照TCP/IP 协议通过不同的网络路径传输到一个目的地服务器并重新组织转发给接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收人,整个过程都是在网络中瞬间完成的。电子商务是数字化传输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无形性的特性使得税务机关很难控制和检查销售商的交易活动,税务机关面对的交易记录都是体现为数据代码的形式,使得税务核查员无法准确地计算销售所得和利润所得,从而给税收带来困难。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基于数字传输活动的特性也必然具有无形性,传统交易以实物交易为主,而在电子商务中,无形产品却可以替代实物成为交易的对象。以书籍为例,传统的纸质书籍,其排版、印刷、销售和购买被看作是产品的生产、销售。然而在电子商务交易中,消费者只要购买网上的数据权便可以使用书中的知识和信息。而如何界定该交易的性质、如何监督、如何征税等一系列的问题却给税务和法律部门带来了新的课题。(三)匿名性(Anonymous)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的非中心化和全球性的特性,因此很难识别电子商务用户的身份和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在线交易的消费者往往不显示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自己的地理位置,重要的是这丝毫不影响交易的进行,网络的匿名性也允许消费者这样做。在虚拟社会里,隐匿身份的便利迅即导致自由与责任的不对称。人们在这里可以享受最大的自由,却只承担最小的责任,甚至干脆逃避责任。这显然给税务机关制造了麻烦,税务机关无法查明应当纳税的在线交易人的身份和地理位置,也就无法获知纳税人的交易情况和应纳税额,更不要说去审计核实。该部分交易和纳税人在税务机关的视野中隐身了,这对税务机关是致命的。以eBay为例,eBay是美国的一家网上拍卖公司,允许个人和商家拍卖任何物品,到目前为止eBay 已经拥有1.5 亿用户,每天拍卖数以万计的物品,总计营业额超过800 亿美元。电子商务交易的匿名性导致了逃避税现象的恶化,网络的发展,降低了避税成本,使电子商务避税更轻松易行。电子商务交易的匿名性使得应纳税人利用避税地联机金融机构规避税收监管成为可能。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以及国际互联网所提供的某些避税地联机银行对客户的“完全税收保护”,使纳税人可将其源于世界各国的投资所得直接汇入避税地联机银行,规避了应纳所得税。美国国内收入服务处(IRS)在其规模最大的一次审计调查中发现大量的居民纳税人通过离岸避税地的金融机构隐藏了大量的应税收入。而美国政府估计大约三万亿美元的资金因受避税地联机银行的“完全税收保护”而被藏匿在避税地。(四)即时性(Instantaneously)对于网络而言,传输的速度和地理距离无关。传统交易模式,信息交流方式如信函、电报、传真等,在信息的发送与接收间,存在着长短不同的时间差。而电子商务中的信息交流,无论实际时空距离远近,一方发送信息与另一方接收信息几乎是同时的,就如同生活中面对面交谈。某些数字化产品(如音像制品、软件等)的交易,还可以即时清结,订货、付款、交货都可以在瞬间完成。电子商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务交易的即时性提高了人们交往和交易的效率,免去了传统交易中的中介环节,但也隐藏了法律危机。在税收领域表现为:电子商务交易的即时性往往会导致交易活动的随意性,电子商务主体的交易活动可能随时开始、随时终止、随时变动,这就使得税务机关难以掌握交易双方的具体交易情况,不仅使得税收的源泉扣缴的控管手段失灵,而且客观上促成了纳税人不遵从税法的随意性,加之税收领域现代化征管技术的严重滞后作用,都使依法治税变得苍白无力。(五)无纸化(Paperless)电子商务主要采取无纸化操作的方式,这是以电子商务形式进行交易的主要特征。在电子商务中,电子计算机通讯记录取代了一系列的纸面交易文件。用户发送或接收电子信息。由于电子信息以比特的形式存在和传送,整个信息发送和接收过程实现了无纸化。无纸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使信息传递摆脱了纸张的限制,但由于传统法律的许多规范是以规范“有纸交易”为出发点的,因此,无纸化带来了一定程度上法律的混乱。电子商务以数字合同、数字时间截取了传统贸易中的书面合同、结算票据,削弱了税务当局获取跨国纳税人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的能力,且电子商务所采用的其他保密措施也将增加税务机关掌握纳税人财务信息的难度。在某些交易无据可查的情形下,跨国纳税人的申报额将会大大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征税款都将少于实际所达到的数量,从而引起征税国国际税收流失。例如,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传统税种之一的印花税,其课税对象是交易各方提供的书面凭证,课税环节为各种法律合同、凭证的书立或做成,而在网络交易无纸化的情况下,物质形态的合同、凭证形式已不复存在,因而印花税的合同、凭证贴花(即完成印花税的缴纳行为)便无从下手。(六)快速演进(Rapidly Evolving)互联网是一个新生事物,现阶段它尚处在幼年时期网络设施和相应的软件协议的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税法制定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是网络,象其他的新生儿一样,必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无法预知的方式不断演进。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活动也处在瞬息万变的过程中,短短的几十年中电子交易经历了从EDI到电子商务零售业的兴起的过程,而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更是花样出新,不断的改变着人类的生活。而一般情况下,各国为维护社会的稳定,都会注意保持法律的持续性与稳定性,税收法律也不例外。这就会引起网络的超速发展与税收法律规范相对滞后的矛盾。如何将分秒都处在发展与变化中的网络交易纳入税法的规范,是税收领域的一个难题。网络的发展不断给税务机关带来新的挑战,税务政策的制定者和税法立法机关应当密切注意网络的发展,在制定税务政策和税法规范时充分考虑这一因素。跨国电子商务具有不同于传统贸易方式的诸多特点,而传统的税法制度却是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产生的,必然会在电子商务贸易中漏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洞百出。网络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也给税收法律规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
二 跨境电子商务
2.1跨境电商的含义
当前,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认知主要出现在四个方面:政策领域、国际组织、咨询公司、学术研究。在政策方面,欧盟在其电子商务统计中出现了跨境电子商务(Cross border e-commerce)名称和有关内容,主要是指国家之间的电子商务,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含义。在国际组织方面,联合国于2000年就已经关注到了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的关系;2010年国际邮政组织(IPC)在《跨境电子商务报告》中,分析了2009年的跨境电子商务状况,但在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也没有明确地界定,而是出现了“internet shopping”、“Online shopping”、“online cross-border shopping”等多个不同的说法。同样,在Ebay、尼尔森等著名公司及诸多学者的表述中也运用了不同的名词在表达,如跨境在线贸易、外贸电子、跨境网购、国际电子商务等。总体来看,这些概念虽然表达不同,但还是反映了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渠道上的现代性,即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渠道为交易途径,二是空间上的国际性,即由一个经济体成员境内向另一个经济体成员境内提供的贸易服务,三是方式上的数字化,即以无纸化为主要交易方式。因此,综合起来,可以将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做如下的表述:跨境电子商务是指交易各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各类跨境域的以数字化交易为主要方式的一种新型贸易活动和模式,涵盖了营销、交易、支付、服务等各项商务活动。这种新型的贸易模式融合了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两方面的特征,具有更大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多种要素流动须紧密结合,任何一方面的不足或衔接不够,就会阻碍整体商务活动的完成;二是流程繁杂且不完善,国际贸易通常具有非常复杂的流程,牵涉到海关、检疫检验、外汇、税收、货运等多个环节,而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交易方式,在通关、支付、税收等领域的法规目前还不太完善;三是风险触发因素较多,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政治宏观环境和各国政策的影响。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2.2跨境电子商务主要类型
跨境电子商务包含了较多的要素,主要有交易对象、交易渠道、货物流通、监管方式、资金交付、信息和单据往来等多个方面,按照这些要素的不同,可以将跨境电子商务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交易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B2B、B2C、C2C、B2G几类。B2B,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应用于企业之间的采购与进出口贸易等;B2C,即企业与消费者个人之间的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应用于企业直接销售或消费者全球购活动;C2C,即消费者之间的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应用于消费者之间的个人拍卖等行为;B2G主要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应用于政府采购,但目前进行跨境采购要受到各国诸多法规的限制。按照交易渠道的不同,当前主要有EDI、互联网两种方式。EDI即以电子数据交换的方式进行跨境电子商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一直在推动有关数据传输标准和安全等技术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主要应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活动,但由于EDI对企业数据的标准化程度及软硬件的要求较高,必须租用专线进行,因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利用互联网进行跨境交易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中小企业中。但在大型企业中,EDI还广泛存在,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欧盟28国中有33%的企业采用EDI方式,80%的企业采用互联网方式。此外,还可以按照货物流通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进口跨境电子商务和出口跨境电子商务;按照海关监管方式的不同,又可主要分为一般跨境电子商务和保税跨境电子商务。而一般跨境电子商务主要用于在一般进出口货物,大多是小额进出口货物,保税跨境电子商务主要是用于在保税进出口货物,二者在通关手续等方面有明显不同。按照要素的不同,跨境电子商务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把基于因特网的跨境电子商务按服务对象不同分为4类:企业对企业、企业对消费者、消费者对消费者、企业对政府。
企业对企业(Business to Business,也称B2B)主要应用于企业之间的采购和进出口贸易等,B2B开展的年份比较长,发展速度也是最快的。目前该模式占贸易量的80%。
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 to Consumer,也称B2C),也就是通常说的电子零售,主要应用于企业直接销售或者消费者全球购活动,消费者可以在这里买到有形的和无形的商品和服务。因此,这种模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消费者对消费者(Consumer to Consumer,也称C2C),这种模式是有一个可以提供交易信息和服务的第三方平台,用于消费者之间的个人拍卖等行为。
企业对政府(Business to Government,也称B2G),这种模式主要用于政府采购,但目前进行跨境采购要收到各国诸多法规的限制。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2.3跨境电子商务与贸易便利化、无纸贸易的区别与联系
无纸贸易(Paperless Trade)和贸易便利化是与跨境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进入高速发展以来,电子数据形式开始广泛应用于生产、管理和贸易活动中,EDI逐渐发展起来。同时,随着全球化的进展,贸易过程中的效率问题引起了关注,贸易便利化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主要议题。
1998年世界贸易组织简要地提出贸易便利化的定义,即贸易便利化是指国际贸易流程的简化与协调。此后,多个国际组织对贸易便利化都有自己的定义,但总体来看,其定义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内容比较一致,强调了贸易程序的简化以加快流通效率,更多是从贸易环境和政府管理的角度来看,因此,不仅包括电子商务,也包括电子政务。而无纸贸易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一般认为无纸贸易是以EDI为核心和基础的贸易活动,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标准化的电子化的贸易流程和数据的传送和处理,以完成贸易活动的全过程。1998年《APEC电子商务行动蓝图》中提出发达国家于2005年、发展中国家于2010年实现无纸贸易,2015年整体实现无纸贸易的发展目标,以推动贸易便利化的建设。总体上看,无纸贸易、贸易便利化和跨境电子商务是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侧面的概念。无纸贸易是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基础和早期主要途径,贸易便利化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环境,而无纸贸易和电子商务则都是世界贸易便利化的主要途径和核心内容之一。这几个方面共同形成了当前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内容。
三 我国对外贸易中跨境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3.1跨境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跨境电子商务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却来势凶猛,发展迅速。中国政府敏锐地意识到跨境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力的巨大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相继在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和信息基础较发达的行业实施了“金桥”、“金卡”和“金关”等一系列“金”字工程(统称为“三金”工程),拉开了我国国际贸易领域运用电子商务技术的序幕。2003年的“非典”对我国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造成了重大影响,但同时在客观上为我国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之后,随着各行业和部门逐步实现信息化办公以及各种电商网络平台的兴起,我国电子商务从2005年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升值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影响,我国传统的外贸行业遭受重创,进出口增速明显下跌,很多中小外贸企业纷纷倒闭,与此对比鲜明的是,跨境电子商务因为具备中间环节少、价格低廉和利润率高等优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前瞻网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已超过5000家,企业超过20万家。
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为0.8万亿元,占当年进出口总规模的比例为4.6%;到2011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1.8万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7.5%; 2013 年中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约合25.83万亿元),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达到3.1万亿元,占总值的12%。艾瑞预测,在全球电商快速发展和中国电商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将持续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到2016年将会达到19%,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将达6.5万亿元。
四我国跨境电商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加之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影响,我国传统的外贸行业遭受很大的打击,进出口增速明显下跌,很多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纷纷倒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跨境电子商务因为具备中间环节少、价格低廉和利润率高等优点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的原因分析如下:
传统外贸出口,一般包括“中国工厂-中国出口商-外国进口商-外国批发商-外国零售商-外国消费者”6个环节。这种模式下,外贸中的最大份额的利润被流通中介获得,例如,一个在义乌市场售价为1元的钥匙扣,出口到澳大利亚后的售价将达1澳元(约合5元人民币),其中的4元除去物流费用后都被中间商所得。引入跨境电子商务后,出口环节可以简化为“中国工厂-外国零售商-外国消费者或者进一步简化为“中国工厂-外国消费者”,一方面出口商品的价格可以进一步下降,提高我国商品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为2.3万亿元,同比增长32.0%,艾瑞预测,在全球电商快速发展和中国电商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持续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另外,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除了第一批跨境电商试
点、重
庆、杭州、宁
波、郑州5个 城市之 外,广 州、深圳 前 海 以 及青 岛也相继获批了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2014年国家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的一系列措施将会逐步落地,今年会有更多条件合适的城市申请跨境电商试点。虽然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出非常好的形势,甚至有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很人大胆预测,跨国贸易的电商巨头有可能在中国出现,但是我们要清楚意识到,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还不少。
4.1法律规范不健全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兴的贸易方式,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根据其发展实际,先后制定了一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如1999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通过的《电子签名统一规则》、2000年通过的《电子签名统一规则附条例指南》等,但这些法规尚未完全纳入我国的法律体系,不具备法律效力;我们国家虽然制定了《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但依然没能很好保护到顾客以及约束到商家和企业。随着市场的发展,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系统化、规范化迫在眉睫,政策的支持和政策的完善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跨境电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法律规范不健全的问题。2004年我国为了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相关政府部门根据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构建了相应的政策和法律,给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并促使其在此环境中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最终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跨境电商逐渐赢得了外贸企业的认可,实现了无形化和匿名性的电子商务交易方式,然而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在此背景下未实现对相应法律规范的健全,从而导致在不规范制度的影响下我国跨境电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凸显出相应的问题。且在无章可循的环境中,我国跨境电商交易中的问题也始终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最终给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对于比,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必须给予其高度的重视。
4.2基础设施较为匮乏
跨境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离不开基础配套设施的基础性支持。我国1994年正式接入Internet以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目前我国网络架构已基本形成,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R&D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到2011年的研发经费占了 1.84%,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信息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是制约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我们离金融电子化和商业电子化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有专家提出,为抢占下一代经济的制高点,我国的战略性投资重点应该从传统的“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等)项目转向对信用环境、电子商务基础服务等方面的智慧型投资。基础设施较为匮乏也是我国跨境电商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经过大量的实践表明,直到2011年为止我国网络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仍然落后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同时由于我国网络使用费用较高,因而导致我国网路技术发展水平也由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且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也仍然落后于其他国家,此现象的发生严重的限制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另外,由于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未根据基础设施完善现状构建相应的配套设施体系,最终忽视了引进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影响了整体的跨境贸易。其次,由于跨境物流的开展对成本费用投入的需求较大,因而致使我国基础设施的构建始终落不到实处,从而给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了不利条件。
4.3税收制度内容不健全
税收制度内容的不健全也是跨境电商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也由此取得了新的增长点。但是其在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对我国税收制度内容的构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也给我国税收制度内容的构建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未意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忽视了对相关税收内容征税方式的完善,最终致使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背景下遭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另外由于我国税收制度中未明确表示退税结汇方面的内容,从而导致我国外贸企业应有的优惠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最终限制了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4.4社会公众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意识还比较淡薄
互联网在我国发展迅猛,但电子商务在社会公众中的应用仍然没有实现最大化。商务部数据显示,近几年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中,B2B市场交易规模始终占总交易规模90%以上;参与跨境电子商务(网购)的个人表现为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年轻化等特点,且多集中在一线城市。这说明我国大多数居民对跨境电子商务的观念淡薄,传统的购物习惯和销售方式仍根深蒂固,认识上的滞后将会阻碍跨境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4.5安全机制不够健全
跨境电子商务给国际贸易双方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譬如,对于交易双方来讲,网上的虚拟经营比以往的实体经营更容易违约;电子合同比书面合同容易篡改;无法完全保障电子支付的安全问题;有形货物物流配送环节引发的一些特殊问题及无形产品在其权利的移转、退货、交付的完成等带来的安全问题。以上种种都是制约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问题。
五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
5.1跨境物流发展滞后
跨
境 电 商 主要零
售
为 主,金
额 小体
积 小、频 率
高 是 其 普 遍 特 点,一 般 不大可能采用传统集装箱海运的方式运输,主要的物流模式包括:国际小包和国际快递、B2C外贸企业联盟集货、B2C外贸企业自身集货、第三方物流模式和海外仓储5种方式,其中国际小包和国际快递是最简单直接的物流方式,国际小包的特点是资费便宜,但是运送时间长,国际快递比国际小包运送时间短,但是运费较高;B2C外贸企业联盟集货和自身集货,两种模式都可以产生规模效益,可以有效降低运输成本,由于联盟内部的管理难度问题,多以自身集货为主;使用第三方物流,跨境电商可将有限的精力放在主营业务上;海外仓储模式由于需要在海外存货,可以有效提高发货速度,但是如果货物滞销所带来的成本会显著增加。跨境外贸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国际物流发展还没有跟上节奏,势必会带来很多隐患,因为物流不仅直接关系到跨境电商的交易成本,还关系到买家对卖家的满意度、购物体验和忠诚度。5.2通关手续不够简化
尽管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流动畅通无阻但是跨境货物流动并不自由,通关是跨境电商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额度小”、“频率高”是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额度小”决定跨境交易难以走集装箱;“频率高”意味着复杂漫长的传统外贸出口程序不适合跨境电子商务,再加上部分跨境电商的法律意识不强,为了逃避关税,往往以“样品”、“礼品”方式通过香港邮政小包、UPS等国际物流公司直接发给国外的买家,通关快,手续比较简便,同时可以避免交税。针对这个现象,海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关总署出台了更为严格的政策:个人进口税额的临界点由500元降低为超过50元的,要办理退运手续或者按照货物规定办理通关手续,相比之下,个人邮寄物品的免税额度缩小了近十倍,这就意味着原来越多的跨境交易需要进行申报,其间一系列繁琐的手续及费用的支出常常成为消费者和网上卖家严重的经济负担,此外,因申报不合格而使商品滞留在海关而使消费者无法收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5.3结汇不易
根据我国现行政策,国外买家支付的款项只能通过个人储蓄账号结汇,但是我国限制个人结汇每年最高为5万美元,导致一些出口企业借用亲属账户进行结汇或者通过地下钱庄将外汇兑换成人民币,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第三方服务商,外贸企业在香港等离岸地区注册一个离岸账户把外汇转汇给服务商的离岸账户,然后服务商在国内按当日汇率把外汇转化为人民币给外贸企业,无论哪种结汇方式,都不算是正规的渠道,存在极大的风险。
5.4支付安全问题明显
跨境电子支付服务涉及企业、个人、银行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多个个体,典型的跨境电子支付服务方式主要包括网上银行支付服务系统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参与的电子支付服务。网上银行支付服务系统主要用于B2B这种大额的交易方式,由于款项和收货有前后,很有可能会给交易一方带来货款两失的可能性,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款项还是先支付到第三方,对于买卖双方都会比较公平,但是由于交易周期性,第三方平台很有可能会存在大量资金沉淀,如果资金管理出现问题,或者是系统出现故障导致信息丢失都会给交易各方带来重大损失,另外,无论哪种支付方式还存在一个共同的风险,网络支付信息被非法盗取带来的损失。
5.5退缴税制度匮乏
目前,跨境电子商务主要以快件的方式,无法提供报关单,因而大部分卖家没有办法缴税,同时也享受不到出口退税的好处。另外,跨境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等信息交流平台来进行的,这就使得税务机关难以掌握交易双方的具体交易情况,不仅使得税收的源泉扣缴的管控手段失灵,而且客观上促成了纳税人不遵从税法的可能性,加之税收领域现代化征管技术的严重滞后,都使依法征税变得苍白无力。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5.6部分跨境电商信用不足
跨境电商发展的对策: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跨境电商的发展前景巨大,契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为进一步推进跨境电商发展,我国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跨境电商发展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首先,建立完善的分层监管体系,引导并规范跨境电商的发展。特别是在跨境交易的安全等领域,应确保跨境电商企业在账户资金及活动信息等方面的安全。其次,以创新为驱动,强化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完善。通过鼓励并引导企业创新,实现跨境电商的创新性发展。最后,构建良好的内部环境,为国际贸易模式的转型创造良好的转型契机。特别是跨境电商的融入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影响,让转型发展需要更长时间的适应与调整。推进综合型人才培养,加速国际贸易模式转型发展人才是支撑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缺口。因此,积极推进综合型人才培养,表现出显著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1)强化综合型人才的引进,充实现有的人才队伍,确保人才建设满足实际发展的需求;
(2)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强化对现有人才的教育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以更好地胜任职业要求;
(3)强化高校人才培养进程。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强化物流、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等领域的人才培养,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推进跨境产业平台建设,优化跨境电商发展环境当前,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发展水平不足。首先,跨境电商在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平台推广的广度、深度,能够为不同领域提供优质的、准确的服务,进而扩大平台的影响力;其次,支付平台建设,应强化支付的安全性,并在便捷化的支付环境之下,提高跨境交易的效率;最后,以第三方建立海外联盟仓储,为不同企业提供仓储、物流、配送、维护等服务,这样既可以降低单个企业的物流成本和销售压力,还可以为售后服务提供支持,降低消费者的风险预期。
六跨境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6.1带动国际贸易管理方式转变
跨境电商的发展对传统国际贸易的营销方式造成了一定影响。其主要表现在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以下几个方面:跨境电商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用了现代化的网络机制,因而在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下,传统的国际贸易在创新的过程中也拥有了更为良好的市场环境,进而推动其在此环境中不断完善自身国际贸易管理方式,配合跨境电商的发展;跨境电商在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为传统的国际贸易提供了更为科学化的工作格局,促使其逐渐向单向物流的方向发展,并将其化为发展中主要管理方式,最终高效的完成了管理方式的转变;第三,在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下,传统国际贸易在交易开展的过程中开始遵从信息流为核心、资金流为形式的管理方式,并形成了全新的管理理念,最终促使国际贸易在新型国际贸易管理方式的引导下,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模式,促使外贸企业在交易的过程中可省略部分交易环节,最终节省了大量的交易时间,且由此提高了交易信息的安全。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跨境电商的发展为传统国际贸易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因而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给予此现象高度的重视,并应在传统国际贸易发展中更好的发挥跨境电商在其中的效用。
跨境电子商务通过EDI和互联网进行全套的业务流程,突破了我国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形成了物流、信息流、商流合为一体的一种全新的经营和管理模式。我国的外贸企业以前主要依赖经销商、代理商和专业的进出口公司进行国家间的产品买卖,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跨境电子商务系统的飞速发展,中国外贸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和网络交易平台,在利用精美的网页宣传其产品的同时,把网络营销、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国际物流等环节综合、整合,改变了以往高成本低效率的营销方式,重塑了国际产业链,为贸易双方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6.2带动国际贸易营销模式转变
在跨境电商不断发展的影响下,传统国际贸易营销模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即其摒弃了传统的先生产产品再有顾客的影响理念,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应用于营销手段中,优化了营销途径,并由此为自身的发展赢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在传统的国际贸易营销模式中买卖双方要通过电话和面谈等方式进行沟通,最终达成相应交易。此种国际贸易营销模式需要耗费买卖双方大量的协商时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贸易交易效率。而在跨境电商的影响下,传统的国际贸易营销模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即其逐渐推广了对电子营销模式的应用,最终优化了营销手段,同时亦可促使买卖双方通过网络平台的形式交换意见,达成最终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形式。
6.3带动国际贸易监管方式转变
跨境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影响也同时体现在监管方式转变方面,首先由于跨境电商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无形化和网络化的特点,因而要求海关监督部门为了确保国际贸易交易的安全性,其必须根据跨境电商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监管体系,以此来达到高效监管的目的。另外在跨境电商的影响下,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也应改变传统的国际贸易监管方式,结合跨境电商的发展特点构建更为科学化的监管体系,促使在相关的监管体系的引导下,外贸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交易的过程中能规范自身操作行为,采用合理的交易手段。另外,为了加强国际贸易监管工作的有效性,要求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来完善我国国际贸易监管方式。
6.4促进了我国服务贸易和信息贸易的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和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产品及信息服务有关的贸易已从服务贸易中分离出来,以一种独立的新的贸易形式出现。无论是服务贸易(运输、旅游、工程承包、金融、保险以及法律等服务的提供与接受)还是信息贸易(技术、信息商品和信息服务)都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的“运送服务”方式进行。我国的公司或个人既可以足不出户为全球各地的受众同时提供服务,也可以不出国门就享受来自不同国家的优质服务。而这种从贸易洽谈、服务产品提供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只需按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完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朝着信息和知识密集型方向快速发展。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结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技术的突破使得因特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应运而生。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企业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主要方式。随着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各国的经济竞争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国际经济联系也更加密切。对中国而言,跨境电子商务加速了传统经济结构和贸易方式的转变,对本国的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
跨境电商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对于推进国际贸易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跨境电商在经营主体、交易方式、经营方式与营销模式等领域,对传统国际贸易进行优化与创新性发展,充分体现出跨境电商在国际交易中的巨大作用力。此外,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综合型人才培养,加速国际贸易模式转型发展;推进跨境产业平台建设,优化跨境电商发展环境,都是推进我国跨境电商进一步发展的有力之举。
综上可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由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在跨境电商的影响下,传统的国际贸易营销模式等方面也由此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最终为传统国际贸易的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促使其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为外贸企业的发展赢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加大跨境电商发展力度,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交易平台的转变,为国际贸易间的买卖双方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交易空间。
虽然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了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但与海外企业相比,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由于牵扯到的问题众多,目前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需要政府优化商务、法律环境,完善监管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在产业链构建方面的通力合作,适时引导企业和消费者积极参与跨境电子商务的市场拓展,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最大限度的挖掘跨境B2C市场潜力,助力我国的外贸企业在跨境电子商务中获取巨大利润。
机遇与挑战并存,跨境电子商务取代传统进出口贸易方式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只有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才能在接下来的贸易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赢得主导权。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汪文进.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外汇电子支付管理问题研究[J].西部金融,2013,12(03):79-83.【2】黄永江.关于构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及支付外汇业务管理体系的研究[J].金融会计,2013,20(07):22-29.【3】陈剑玲.论消费者跨境电子商务争议的解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02):154-156.【4】郭文涛.技术进步与出口贸易增长的实证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34(10):68-69.(来源:《商场现代化》杂志 文/亢询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5】孟祥铭,汤倩慧.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跨境E贸易】推荐阅读:
跨境服务贸易论文09-26
跨境电商与传统贸易10-28
教育服务贸易跨境实务10-16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05-11
杭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05-24
青岛市商务局 青岛市财政局 关于做好2014年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08-26
跨境电商说跨境09-30
跨境电商实操干货:12步搞定跨境保税进口09-07
跨境信用07-18
跨境旅游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