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机械化抗旱技术(通用4篇)
主要的机械化抗旱技术 篇1
1 旱田机械化抗旱技术
1.1 深松联合整地技术
我省是“旱作农业”, 主要依靠自然降水来进行农业生产。我省降水特点是春季和初夏雨水少, 十年九春旱, 伏、秋降水集中。易产生内涝。如何蓄存伏秋降水, 不让伏秋的雨水顺着垄沟白白的流掉, 让其在春季地表旱时向地表供墒成为农业丰产的关键。间隔深松正好起到了这种作用, 深松铲过去的地方, 土壤虚松形成了降水快速渗入的通道。在5~9月降雨376.6mm条件下深松的贮水深度达到110~150cm, 而没深松有封闭犁底层的贮水深度只有60cm。没深松的间隔部分的土壤是实的。实的土壤可以把深层土壤中的水份提到耕层, 满足作物生产的需要。也就是说深松耕作可以建立“土壤水库”和适合作物生产的耕层构造。
经多年的研究, 深松的后效可以维持2~3年, 也就是蓄水能力可以保持2~3年。一次作业达到待播状态, 减少了多次耕作的散墒。
每隔三年一次深松, 最好是深松联合整地。通过深松加深耕层, 打破犁底层, 松动土壤, 提高土壤向深层蓄水的能力。深松是一项耗油较大的作业, 就像高营养的东西也不能吃的过多。高营养的价钱高, 吃多了反而有害处。深松也是这样, 连年深松把土壤的实部全破坏了, 提墒的能力下降, 蓄的水提不到耕层。所以我们提倡每块地块三年深松一次, 分三年把耕地深一遍, 也叫“三三深松耕法”简称“三三制”。
1.2 免耕覆盖播种技术
旱作农业机械免耕是指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 采取少耕或免耕的方法, 利用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或将其机械粉碎后直接翻入土壤, 并用农药等手段来控制杂草和防治病虫害, 以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减少水土流失, 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 实现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机械化耕作技术体系。此项技术具有实用性强、简便、节能、高效、低耗、争取农时等优点。秋季机械收获后, 将粉碎后的秸秆抛散在地表, 防止散墒。第二年春在有秸秆覆盖的地表上直接播种, 由于取消了耕整地环节, 减少了土壤水份的散失。通过免耕覆盖技术可以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促进增产, 保护生态环境等。旱作农业机械免耕覆盖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 降低了劳动成本、劳动强度, 使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重新投入其他生产领域,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1.3 机械化坐水播种技术
机械化坐水播种技术就是利用机具, 一次完成开沟、注水、播种、施肥、覆土等多道工序。在播种的同时, 将适量水灌入种沟或种穴里, 水不流动而自然渗入土壤, 确保种子正常发芽、出苗。在机播前或播后在种床附近注水提高种床土壤墒情, 保证种子出苗。坐水播种或定植可将水一次性注入播种穴、行中, 形成混土团, 种子恰好被湿土团包容, 供应充足的水分和养料, 使之顺利萌发、出苗, 实现苗全、苗齐、苗壮之效果, 为丰产丰收打下了基础。
1.4 摧芽机械播种技术
在播前将种子摧出芽来, 播种快速生根, 吸取土壤水份, 缩短种子吸水萌发时间。催芽机械播种技术, 是机械精密种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可以解决春季播种土壤墒情不足, 出苗不齐等问题。为农作物高产高效提供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5 播后适度重镇压技术
机械播种后, 适时进行苗带重镇压, 能创造一个松紧适宜的土壤耕层构造, 以利于提墒保墒, 为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条件, 提高作物对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利用率, 促进全苗、齐苗、壮苗和高产。干旱年份, 播种后, 土层表层出现干土层。用较重的镇压器镇压, 通过压实土壤接通土壤毛细管, 把土壤深层的水份通过毛细作用提到土壤表层, 也称反润, 利于种子出苗。
1.6 秸秆、根茬粉碎还田技术
秸秆、根茬粉碎还田技术是在农作物收获后, 利用专门的秸秆粉碎机和根茬灭茬机将秸秆或根茬粉碎, 还田入土。该项技术具有作业质量好、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通过秸秆、根茬粉碎还田,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增加土壤固粒结构, 从而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
1.7 节水灌溉、微喷、滴灌技术
在中耕管理期出现严重干旱, 可以采用节水的补水措施。该技术适用于任何土壤、任何地形和不密植的任何作物, 尤其是干旱地区效果极为显著。
1.8 农田防护林机械化断根竖铺膜技术
用机械手段切断林带伸向农田的树根并竖铺上地膜 (一般林带树根伸向农田18m) , 阻断林带吸走农田的水份和养份, 从而保证作物的生长, 减缓农田周边土壤的旱情。
2 水田机械化抗旱技术
2.1 机械筑埂技术
机械化筑埂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农机化技术, 过去, 筑埂是以人工作业为主, 劳动强度大, 作业效率低。机械化筑埂技术的应用, 把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提高了劳动效率。 筑埂主要是为了便于灌溉, 节省水源。在平整土地基础上, 修筑土埂, 将稻田分隔成若干个长方形小畦;灌水时, 引水入畦, 水在畦田块里均匀湿润土层, 保证均匀灌溉, 节水省时。机械化筑埂技术主要分为两种:旋耕机筑埂技术和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机筑埂技术。机械筑埂紧实, 耐浸泡, 防止水渗漏。
2.2 激光平整地技术
通过高标准平整土地, 实现寸水不露泥, 从而减少泡田水。利用激光平整土地可以使大面积的耕地获得较完整的填补或修缮, 既节约了人力, 又提高了土地修复的效率, 并且方便土地资源的集中利用和管理, 可以用有限的水量扩大水浇地, 扩大灌溉面积, 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2.3 高留茬机械搅浆平地技术
将高留的稻茬在整地时抿在耕层下, 腐烂还田, 机械一次进地完成小水量泡田整地搅浆作业。
2.4 水田机械化带状耕作节水技术
只耕作插秧部分的土壤, 不插秧的地方留茬不耕, 从而节省泡田用水, 第二年耕上年留茬不耕的土壤, 上年插秧的地方留茬不耕, 从而实现水田少耕节水。
3 长远技术措施
(1) 打井;
(2) 建设提水灌溉设施;
(3) 建设水库和配套水利措施;
(4) 培育耐旱品种;
(5) 减少化肥施用, 增加有机肥施用;
(6) 增加设施农业面积;
(7) 增加大马力拖拉机投入, 提高深松蓄水能力;
(8) 增加节水灌溉设备;
(9) 推广旱作农业综合技术;
(10)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我省的干旱已经不是旱灾问题, 而是今后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关联性自然现象。我们不能用对付偶然性自然现象的办法来对付长期干旱问题,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探索、实践, 制定出近、中、远期规划, 采用综合技术措施, 从而稳定农业, 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
摘要:农业抗旱是我省农业的自然特点所决定的, 长期以来我省在抗旱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科技抗旱经验, 这些机械化抗旱技术在抗御农业干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旱田,水田,机械化,抗旱
参考文献
[1]何堤, 王一茂, 李哲, 王宗伟.黑龙江省旱作农业的特点及发展途径[J].农机化研究, 1998 (2) :15-17.
[2]徐彩霞, 李凤梅.农作物秸秆、根茬粉碎还田技术[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6 (3) :32.
[3]石榕生, 姚玉林, 王立君, 程亨曼, 孙萍萍.黑龙江省旱区机械化节水灌溉技术及其配套机具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 1998 (02) :4-10.
[4]吴书明.中外灌排技术装备发展的比较和启示[J].农机化研究, 2008 (06) :14-17.
[5]徐建新, 姚水萍.平原圩垸农田区除涝方法研究[J].农机化研究, 2008 (06) :61-63.
抗旱造林主要实用技术 篇2
关键词:栽植成活率,抗旱造林,技术,应用
植树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 它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环节。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具有深远的意义。植树造林不仅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防风固沙, 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还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 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 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 还能提供大量的劳动和就业机会, 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专家预测, 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 约有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 陆地上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 人类面临严重水荒。森林的丧失使许多地区风速增加60%~80%, 因风灾而丧生的人就会上亿……可见森林的实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如何能够提高栽植的成活率, 确保造林成效, 最关键的是掌握一些抗旱造林的实用技术。
1 把握好造林时间
造林时间一般分为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春季造林的关键是抢抓造林时间, 宜早不宜迟, 东北的造林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左右, 在土壤刚开始化冻时开始, 在苗木萌动之前造完。造林时间顺序一般是先低洼后高山;先阳坡后阴坡;先造萌动早的后造萌动迟的树种。应尽量避免强风、强阳天气造林, 宜选择雨前、雨后或阴天造林, 以免苗木因失水过度而死亡。
2 精细整地
造林整地具有改善立地条件、保持水土、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便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等作用。这些作用是通过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改变微地形和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来实现的。
2.1 鱼鳞坑整地
鱼鳞坑整地是植树造林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坡度较大、地形比较复杂的山地多采用鱼鳞坑整地。首先在山坡上按造林设计, 挖近似半月形的坑穴, 坑穴间按品字形排列, 坑的大小常因小地形和栽植树种而定, 一般长径0.7~1.5米, 短径0.6~1米, 深约30~50厘米, 坑距2~3米。挖坑时, 先把表土堆放在坑的上方, 生土堆放在坑的下方, 按规格要求挖好坑后, 再把熟土回填入坑内, 在坑下用生土围20~25厘米高的半环状土埂。在坑上方的左右两角各斜开一道小沟, 以便引蓄更多的雨水。
2.2 水平沟整地
水平沟整地是沿等高线挖沟的一种整地方法, 水平沟的断面以挖成梯形为宜, 上口宽0.5~1米、沟底宽0.3米、沟长4~6米、沟深0.4米以上, 两水平沟顶端间距1~2米, 沟间距2~3米, 水平沟按品字形排列。为保持水土, 当水平沟沿长时, 沟内可留几道横埂, 但要求在同一水平沟内达到基本水平。
3 覆膜保墒工程措施
鱼鳞坑挖好后覆盖地膜, 地膜规格为80厘米×60厘米。首先将鱼鳞坑长径方向的土集中到坑中间, 将塑料膜长边靠长径方向放好, 用土埋住固定, 然后抓住塑料膜另一长边, 平铺地膜, 左右两边用土压实, 再用手压塑料膜中间, 使之与坑底贴紧, 最后用土压住另一长边, 塑料膜中间开口处再填压适量土, 以防风吹。树穴做好后, 在一次降水达10毫米后, 即可抢墒播种。地膜覆盖造林技术可以应用于直播造林和植苗造林。
4 容器苗造林
4.1 容器苗造林特点是容器苗造林为带原土栽植, 苗木不易失水, 根部不易受伤, 造林后缓苗期短, 苗木初期生长较快, 在干旱地区春季、雨季、秋季均可造林, 可以延长造林季节;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裸根苗造林。
4.2 容器苗造林技术
4.2.1 起苗和运输。
起苗造林前1周浇水1次, 这样既可增加容器内土壤湿度, 又能保持容器内土壤不易松散, 起苗、运输时不要挤压, 要确保营养土团完整无损。
4.2.2 整地。容器苗造林整地与常规造林整地基本相同, 适当注意整地保墒。
4.2.3 造林。
首先挖坑, 坑的深度视容器高度而定, 然后将容器苗置于坑内, 再填土、踏实, 填土时以营养土团不露出地面、踩踏时不损坏土团为宜。栽植后最好覆盖一层松土, 以起到保墒作用, 有条件的地方, 可在造林坑内先浇2~3公斤水, 然后坐水栽植, 其效果更好。
4.2.4 抚育管理。造林后要加强管护, 及时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5 根部注射灌溉技术
利用根部注射灌溉技术, 可直接把水分灌入树木根部, 避免了地表的无效蒸发, 可显著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是一种既充分利用有限水资源, 又节约用水的造林方式。具体做法是将苗木栽植好后, 利用水枪将水直接滴注在苗木根部, 此方法操作简单易, 适合在丘陵地区推广使用。
6 苗木选择与准备
选择优质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是保证成活的基础。造林前要因地制宜, 优先选用优势树种、乡土树种、开发价值高和经济效益好树种。要选择经过验收且具备“两证一签”的Ⅱ级以上优良苗木。起苗要做到不伤根、不伤干, 最好是边起边栽, 尽量缩短苗木露天长时间, 以减少苗木水分的散失。
7 苗木栽前处理
起苗后不能及时栽植的, 要将苗木根系浸水12—24小时, 使苗木吸足水分。栽植前应将苗木用25ppm的ABT溶液浸泡1小时, 以促进苗木根系发育, 提高成活率。
8 栽植及抚育
按照造林技术规程“一提两踩三埋苗”的要求, 做到根舒、苗正、踩实、水足、沉实。苗木要正行直, 横纵协调。苗木栽植后, 要落实林权, 要精细抚育, 包括浇水除草、施肥施药、整形修剪等。
9 管护
为确保成活, 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必须把林木抚育管护作为造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抚育管护是植树造林的重中之重。造林后要及时落实管护措施。包括水分管理、除草松土、护林防火、病虫防治等。坚持“谁造林、谁管护、谁受益”原则, 建立多种管护机制, 确保树木栽得下、管得住、长得好。要建立分级目标管理责任制, 使林木管护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切实保护好造林绿化成果。
结束语
机械化深松技术抗旱保墒性能分析 篇3
1 机械化深松技术
保护性耕作的三个核心技术分别是深松、免耕播种和秸秆粉碎还田, 其中深松是近年来农业部重点推广的一项成熟的农机化技术, 也是旱作节水栽培机械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阜新市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 在水资源紧缺的背景下通过深松来改善土壤条件, 对解决阜新地区农业水资源制约瓶颈,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意义重大, 有监测数据表明, 将实施深松整地的地块与未实施深松整地的地块进行对比, 深松地块的玉米、小麦平均增产可达到10%以上, 中低产田效果更为明显, 增产率一般为20%~40%。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防涝能力显著强于未深松的地块。
深松这项技术可以在只松土、不翻土的情况下, 通过拖拉机牵引深松机具, 深松超过30cm, 打破坚硬的犁底层, 使土壤疏松, 松土层加厚, 土壤耕层结构改善, 从而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 减少径流, 减少水份蒸发损失。深松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 动土量小, 特别适合阜新地区黑土层浅、不宜耕翻作业的土壤, 是改善农作物根系生长条件的一项农机化技术。
2 深松的性能分析
2.1 深松的保墒性能
深松的关键在于可以打破坚硬的犁底层, 传统的机械耕地较浅, 一般小于20cm, 土壤常年形成一层坚硬、封闭的犁底层, 且多数农田由于长年施用化肥、农药等, 使土层板结严重, 土壤的透水、透气性能降低致使作物根系很难深扎, 影响作物高产。机械深松深度可达35~50cm, 是目前其它耕作方法所达不到的深度, 深松后的土壤的团粒结构得到改善, 容重下降, 体积密度为12~13g/cm3, 空隙度增加, 透气性增加, 变松的土壤纳水性强、透气性好, 有利于提高耕作层输送水分、营养的能力, 促进作物根部的呼吸与养料吸收, 更适宜作物生长发育, 提高产量。深松后的地块, 增加了土壤的气性微生物和矿物质的有效分解, 有机质含量增加, 可以培肥地力, 通过我区2011—2012年田间对比试验, 实施土壤深松的田块, 化肥使用减少5kg/667m2, 作物根系发育良好, 根系下扎较深, 同时, 作物次生根发达, 根系活力强, 茎秆粗壮, 大豆增产270~360kg/hm2, 增产率12%~17.8%;玉米平均增产1 200kg/hm2, 增产率约20%。此外, 深松对地表扰动小, 只松土不翻土, 可有效排涝、排除盐碱, 保持地表的植被覆盖, 深松地块与旋耕地块相比, 可减少水土流失和防止土壤的风蚀, 更利于保墒、保护生态环境。
2.2 深松提高土壤蓄水性能
用深松技术替代农田翻耕, 并与镇压相结合, 可增加深层土壤紧实度, 提高雨水下渗速度,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强度, 有效改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深松后的土地蓄水容量较未深松地块可增加15m3/667m2, 一般0~100cm的土层中可多蓄35~52mm的水分, 则可多蓄水165~330cm3/hm2, 土壤平均含水量比传统耕作条件增加5%~15%, 灌溉水的利用率至少提高30%;深松后的地块可充分接纳天然降水, 通过深松可促进雨水和雪水下渗, 深松作业的地块土壤渗水速率较未深松地块提高5~10倍, 可在1h内接纳300~600mm的降水而不形成径流, 有力的提高土壤了蓄积雨水和雪水的能力, 天然降水保存在0~150cm土层中, 相当于建起了一个巨大的“土壤水库”, 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降水资源, 伏雨、冬雪春用、旱用, 真正实现天旱地不旱, 按土壤在1h内接纳300到600mm降水测算, 比不深松的地块多蓄水20t/667m2以上, 大量降水存入地下也大大地降低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散失和流淌损失, 确切的说, “土壤水库”的形成对土壤的可持续利用也是一种有力保护。深松地块的作物每季可减少浇水1~2次。一般来讲, 干旱的年份, 进行深松可以在土壤中获得水份, 利于作物生长;雨水较多的年份, 进行深松可以促进水份下渗, 缓解水涝, 利于作物良好生长, 阜新地区去年6月上中旬出现持续干旱天气, 6月下旬及7月上旬, 出现洪涝, 实施土壤深松的田块比对照田块的抗旱性、抗涝性均显著提高, 而近段时间的高温伏旱, 降水量少, 阜新各地不同程度出现旱情, 正值玉米进入拔节生长的关键期, 玉米机械化深松对抗旱保墒发挥出巨大作用, 也充分证明深松对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3 深松注意事项
深松不需要年年进行, 每4年对土壤深松一次可以持续保持作物高的水分利用率和产量, 4年深松一次的耕作方式能提高大约25%左右的经济效益。深松深度要因地制宜, 可根据土壤耕层状况来确定, 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北方地区深松提倡以秋季全方位深松为主, 秋深松起垄的地块要注意起垄后应及时镇压, 以防跑墒。
摘要:机械化深松技术在促进作物早熟、稳产、高产的同时, 可以有效降低水土流失, 解决旱区农业水资源制约瓶颈, 针对阜新地区十年九旱的特点, 结合实际详细分析机械化深松技术的抗旱保墒性能, 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化深松技术,抗旱,保墒,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主要的机械化抗旱技术 篇4
1 水稻
1.1 选好良种, 合理搭配
水稻是百色市主要的粮食作物, 双季稻地区因春旱推迟早稻播种和移栽, 晚稻播种和移栽推迟, 晚稻将会受到寒露风威胁, 因此早晚稻品种要合理搭配, 衔接好生产季节, 早稻可选用生长期相对较长的品种, 晚稻选用生长期相对较短的品种, 避开因春旱对季节的不利影响。
1.2 培育弹性秧苗, 及时移栽
通过改传统软盘水育秧为编织布隔层旱育秧, 培育根系发达, 苗茎粗壮、分蘖多的弹性秧苗, 可以延长秧龄10~15d, 推迟移栽时间。当水利条件许可或雨后及时移栽, 每667m2秧田施腐熟厩肥或粪水500kg作秧苗送嫁肥。水源充足的水田可以采用抛秧方式移栽, 加快移栽进度, 水利条件较差的水田采用插秧方式移栽, 并适当增加插 (抛) 植基本苗。
1.3 及时施肥管理, 促进早生快发
因干旱推迟移栽, 秧龄较长, 可采取重施基肥, 早施分蘖肥措施, 促进秧苗移栽本田后早生快发, 加快回青和分蘖。基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1000kg、普通过磷酸钙30~50kg、碳酸氢铵25~30kg。移栽7d左右追施回青分蘖肥, 每667m2施尿素5~8kg、氯化钾5kg, 与水稻除草剂混匀后撒施。移栽15d左右追施第2次分蘖肥, 每667m2施尿素10~15kg、氯化钾10~15kg, 提高有效分蘖率。
2 玉米
2.1 选择耐旱高产良种
百色市玉米主产区多为山区, 干旱较为严重, 要选用根系发达、抗旱耐瘠、高产优良的杂交品种, 如正大619、迪卡007、迪卡008等杂交品种。
2.2 适当增加播种密度, 保证基本苗
干旱会降低玉米种子的出苗率, 为确保全苗, 播种时要适当增加播种量和播种密度, 淋足定根水, 每667m2施腐熟厩肥或粪水1000kg作基肥, 促进种子发芽生长。并在田头地角就近用营养杯育一些备用苗, 留作雨后补苗, 保证每667m2有3500~4000株。
2.3 覆盖防旱, 及时引苗
播种后及时覆盖地膜或无籽杂草保墒防旱, 玉米出苗后及时破膜引苗, 防止膜内高温灼伤幼苗。
2.4 施肥管理, 中耕培土
土壤墒情许可或旱情缓解后及时中耕施肥培土, 促进玉米生长发育, 每667m2施尿素10kg、复合肥50kg、氯化钾10kg, 采取地膜覆盖栽培的玉米, 可打洞施肥。抽雄前10~15d, 每667m2再追施尿素10kg、氯化钾5kg作攻苞肥。
3 甘蔗
3.1“三湿”下种, 提高出苗率
百色市甘蔗主要为糖料蔗, 可选用园林16号、园林17号、柳城03/182、新台糖22号等抗旱高产良种, 用无病健壮蔗茎尾梢作种茎, 种茎长度比正常年景稍长, 不砍种, 去除蔗叶, 保留叶鞘包茎, 保护蔗芽防止蔗芽水分散失。蔗田 (地) 用机械或畜力全面深耕深松后, 开深沟种植, 采取种茎湿、植沟湿、肥料湿“三湿”下种方法提高种茎发芽率和成活率。先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消毒5min后捞出, 保证“种茎湿”。再按每667m2蔗田 (地) 有机肥1000kg、低浓度复混肥50~100kg, 将肥料均匀撒施于种植沟内, 与沟底细土拌均匀后摆放种茎, 避免种茎与化肥直接接触, 用种量较非干旱年景稍大。然后在蔗行内淋透定根水, 蔗沟和肥料湿润, 达到“植沟湿”、“肥料湿”。最后撒施防治地下害虫的低毒药剂盖土厚3~4cm, 喷施蔗田除草剂封闭后覆盖薄膜。
宿根蔗可在甘蔗砍收后, 用蔗叶、无籽杂草等覆盖蔗地, 保护蔗蔸越冬和减少水份蒸发。旱情解除或雨后及时开垄松蔸, 促进低位芽萌发, 待苗数基本稳定后, 及时追肥回垄。
3.2 施肥培土, 加强管理
当甘蔗长出3片真叶时 (包括宿根蔗) 及时追施攻苗肥, 结合小培土, 每667m2施复混肥10kg、尿素5kg, 或尿素10kg、磷肥 (酸性土壤用钙镁磷肥, 石灰性土壤用普通过磷酸钙) 10kg、硫酸钾5kg, 促苗壮苗, 确保全苗。在甘蔗长出6片真叶时追攻蘖肥, 结合中培土, 每667m2施复混肥20kg、尿素10kg, 或尿素15kg、磷肥20kg、硫酸钾5kg, 促进分蘖, 保证有效茎数量。如因干旱不能及时追施攻苗肥的地块, 可直接追施攻蘖肥, 每667m2施复混肥30kg、尿素15kg, 或尿素25kg、磷肥30kg、硫酸钾10kg。在伸长初期, 结合大培土, 追施攻茎肥, 每667m2施复混肥30kg、尿素5kg, 或尿素15kg、磷肥10kg、硫酸钾10kg, 促进甘蔗发大根、长大叶、长大茎。因干旱不能及时追施攻苗肥、攻蘖肥的地块, 雨后一次性每667m2施复混肥100kg、尿素20kg、硫酸钾10kg, 或尿素50kg、磷肥40kg、硫酸钾20kg, 并高培土。
4 水果
4.1 浅耕果园, 淋水覆盖
浅耕果园3~5㎝, 切断表土的毛细管, 减少土壤深层水分蒸发, 每株结果树施腐熟有机肥或土杂肥20kg, 淋水后用杂草、枯枝落叶等覆盖树盘, 或施用保水剂等, 以减少水分蒸发。
4.2 根外追肥, 保花保果
百色市水果面积大、品种多, 春旱时节正值芒果、荔枝、龙眼等果树开花受粉敏感时期, 果树开花期间, 高温干旱会降低花粉数量和成活率, 授粉受精受阻。可喷施保花保果剂、0.2%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混合液等, 每隔7~10d喷1次, 连续喷2~3次, 以增强树体营养, 提高果树抗旱能力。在上午9:00~10:00和下午15:00~16:00给树冠喷水降温保花, 提高果树授粉受精能力。
4.3 加强营养, 施肥保果
干旱会降低果树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 生长发育受阻, 光合作用降低, 导致落果, 因此谢花后结合淋水追施壮果肥以增加树体营养, 减少落果, 提高单果重, 每株施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0.5~1kg、人畜粪水20~30kg。
5 蔬菜
5.1 培育壮苗, 带土移栽
选择耐旱品种, 在近水源地方采用营养杯集中育苗, 用遮阳网等覆盖保湿, 培育壮苗。为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和抗旱能力, 菜地深松耕层后, 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1000kg, 菜苗带土移栽后用杂草、秸秆覆盖, 或施用抗旱剂、保水剂等减少水分蒸发。
5.2 多施液肥, 补水防旱
蔬菜移栽后要注意淋水, 10d左右, 新根长出后, 每667m2用粪水500kg或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3~5kg兑水淋施, 促进根系生长。对受旱的越冬蔬菜, 能灌则灌, 能淋则淋, 也可通过多施粪水、沼液、化肥兑水淋施、喷施叶面肥或清水喷雾等方法补充水分, 增加田间湿度。
6 茶叶
6.1 茶林间种, 抗旱遮阴
百色市茶叶主要种植在海拔500~1000m的高山上, 缺水比较严重, 遇到春旱, 抗旱水源较难解决。在建造茶园时, 可以间种一些八角林等与茶叶共生性较好的乔木, 茶林间种, 对茶叶防旱遮阴降温, 避免茶叶因高温强光而降低品质。
6.2 冬前施肥, 覆盖保墒
春旱影响茶树生长和茶芽萌发, 降低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为提高茶树抗旱能力, 在秋茶收获后, 及时中耕除草, 入冬前, 每667m2施农家肥1000~1500kg, 开春后2月中上旬。如果土壤情允许, 每667m2可以追施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30kg, 或腐熟麸饼肥200kg, 促进茶树健康生长, 施肥后茶园铺草覆盖保水保墒。
6.3 根外追肥, 提高抗性
如遇干旱, 采摘茶叶时留足营养叶, 同时喷施生物型叶面肥, 如氨基酸等, 刺激茶树生长, 提高茶树的抗旱能力。旱情缓解后, 及时施肥管理, 以利恢复树势。
7 蚕桑
7.1 施肥覆盖
每667m2桑园用1000~1500kg粪水加尿素10kg淋桑蔸, 或沟施尿素20kg、普通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10kg, 有条件的桑园, 可淋足水后, 覆盖地膜、无籽杂草等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7.2 根外追肥
喷施0.3%~0.5%尿素和0.2%~0.3%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进行根外追肥, 增强树势, 提高桑树抗旱能力。在采摘桑叶时降低采摘强度, 留有足够营养叶, 以加强光合作用和提高田间湿度。
摘要:春旱影响农作物播种, 生长发育受阻, 甚至凋萎或枯死, 在水利条件有限的情况下, 通过选用抗旱品种、农作物抗旱栽培、加强施肥管理技术手段, 可以减少春旱对农作物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农作物,春季抗旱,技术
参考文献
[1]梁宁珠.不同氮肥施肥量与施肥方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中国园艺文摘, 2013, 29 (07) :26-28.
【主要的机械化抗旱技术】推荐阅读:
油菜机械化的技术10-29
无线网络中的主要技术10-17
车间技术员的主要工作职责06-20
车间技术员的主要职责范围08-19
主要技术10-27
项目技术负责人岗位的主要职责说明08-15
主要技术问题05-18
主要技术要求论文10-21
主要技术指标08-20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