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应用

2024-12-07

电子书包应用(精选12篇)

电子书包应用 篇1

该不该大力推广电子书包, 利用电子书包究竟有什么利弊……太多的讨论在网友、在普通教师、在家长、在每一个关心教育的人中间展开。面对讨论, 我愿做一个抛砖者, 借此砖引出珍贵的“玉”言。

参与讨论者:网友A (一位来自网络的热心朋友)

王小华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张怡芳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电子书包进课堂实验班班主任)

董珍珍、王燕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电子书包进课堂实验班科任教师)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利用电子书包上课, 我们能从这种模式中看到什么变化?

网友A:这个不是模式, 而是学习条件的变化。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入融合, 在没有电子书包以前一直在探索, 在电子书包消失以后, 仍然会继续进行。

董珍珍:第一, 能将新的软件运用于教学中, 如摄像、画图软件等, 丰富了课堂, 让课堂更加真实和生动。第二,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如学生在遇到问题时, 可以通过电子书包里的一些功能进行交流和解决。第三, 能给教师减负。学生在电子书包上完成一些练习后, 不需要教师一张张批改, 省时省力。

王小华:“电子书包+电子教室”这种授课模式, 让个别交流和单独辅导成为一种经常互动, 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种可能。

课堂即时反馈, 学生互动评价, 让我们的评价更具及时性和多元性。某些作业自动批改, 让我们教师更加及时方便地掌握学生发展动态。

让课内和课外与教师保持着密切联系, 教师可以实时看到学生的作业情况, 及时掌握学生作业动态的发展。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电子书包更适合在哪个教育阶段使用?

网友A:哪个学段都可以。

董珍珍:电子书包更适合在小学阶段使用。因为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相对于初高中要来得轻, 小学阶段又是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可以让学生在各个学科中运用电子书包中的各个软件, 如将摄像、百度、爱词霸、绘画软件运用到课堂中, 让学生从小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等。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运用电子书包的过程中, 学生是否会玩游戏更正大光明了?除了视力之之外外对对学学生是否还有别的负面影响?

网友A:有可能, 不过也有家长和老师在小学学段用过度满足法消耗了学生玩游戏的动力, 在这个条件下玩游戏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 因为学生对游戏生厌了。至于其他的负面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我们目前无法给出确切的回应。

王燕:我所在的班级在运用电子书包的过程中, 没有出现学生玩游戏之类的影响。由于平时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上课的时候学生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因此我放心大胆地让孩子自己使用电子书包, 上课查资料、上网做作业、评价反馈等一步到位。

张怡芳:除了视力方面, 对学生的影响还有注意力的分散, 学生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上网、娱乐等方面, 在上课时更容易走神。

王小华:首先, 我觉得孩子玩游戏就应该正大光明。堵只会让孩子增加渴望, 但是在运用电子书包过程中, 我想学生用电子书包来玩游戏的可能性很小, 在平板电脑上屏蔽游戏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我反而觉得在电子书包应用过程, 应该加入一些益智类的游戏, 让我们孩子放松压力, 毕竟劳逸结合, 才有高效, 当然应该在学校严格监管之下。日本和韩国现在就在开发学习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成长的知识。

《《中中国国信信息技术教育》:电子书包能取代纸质书籍吗?

网友A:很自然啊, 电子教科书替代纸质教科书只是时间问题。其余偏好纸质阅读, 可能还会存在相当的时间。书

张怡芳:电子书包暂时无法代替纸质书籍。电子书包如果长时间使用容易引起眼睛酸痛。同时, 现在的大量教学与学习相关的资料都是纸质书籍, 电子书包的相关专业资源还没很好建立。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用电子书包就等于给孩子减负吗?

网友A:减负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真正的学习, 一定是心情愉快而体力疲劳的活动。减少书的重量不意味着减少学习者心灵的负担。

张怡芳:不等于给孩子减负。需要看如何使用。使用得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使用不当反而增加学生负担。例如电子书包的作业问题, 如果既布置普通作业, 又布置电子作业, 就加重学生负担了。如果在电子作业布置上注重题目的质量和效率, 这样才能减负。

王小华:我不赞同这样的说法。现在孩子学业负担重的根本原因是知识量大, 学业评价不规范, 高考以知识层面来决定孩子命运。用电子书包这样的形式就说是给孩子减负, 言之过早。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让教学模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让学生在电子书包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才是减轻孩子负担的根本出路。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利用电子书包, 能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吗?

网友A:不能。

王小华:不能。电子书包只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尝试不同的教学形式, 丰富了当前的教育手段, 没有促动教育制度。

张怡芳:从理想上来看, 需要教育部的引导。例如, 以后的中考、高考的特招录取是否可以采用电子书包的自主学习平台, 通过学生每个学期的成绩、学习提高方面的图表了解学生成长的整体状况, 而不仅仅是一考定终身。

董珍珍:若是随着电子书包的推广和应用, 能在一定程度上探索素质教育的行进方向, 至少对传统的教育是一个大的挑战和突破。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现在大力普及推广电子书包的可行性是否有?

网友A:电子书包作为一类新型学习条件来支持体现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学习, 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索。作为探索, 非常有必要。至于推广, 这个并不以我们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会按照它自有的客观规律来演化, 问题在于我们需要深入学习来把握这类规律。

张怡芳:暂时还不适合大力推广。任何一个学习模式都需要形成一个简单的教学反馈, 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之后才能够进行推广。现在的电子书包学习都还在探索研究中, 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是可以看到的, 但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最终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没有一定的定论。

董珍珍:现在电子书包大大力普及还是存在很大的难度。一、师资的培训是一个很大的瓶颈。二、学生每个人要配备电子书包, 成本较高。三、电子书包的过多运用, 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特别是眼睛。

王小华:近日看到很多媒体都在报道, 某城市开始推行电子书包, 有些地方甚至是区域性的。但是作为在一线工作多年的教师, 我觉得应该慢慢来, 逐步实施, 成熟之后, 大力推广。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首先明确我们应该用电子书包做什么, 电子书包应该有什么内容, 教师在电子书包面前应该具备什么的信息素养, 我们用电子书包应该给学生带去怎么样的学习体验。我们的硬件准备好了吗?网络硬件, 无线WIFI支持到位了吗?我们软件技术支持到位了吗?如果任何情况都需要外援来解决我们的实质问题, 那么教师会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 只得去适应公司开发的教学软件, 因此学校内部的软件技术力量是电子书包实行的中坚。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 电子书包推行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果仅仅是取代纸质的教材, 只是让学生换个东西做作业, 就像当年多媒体进教室, 全国各地一片热浪, 但最终呢?我们需要改变对学生主动接受知识方式, 而不是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编者结语:颇受争议的电子书包进课堂实验还会继续艰难前行, 每一点滴的变化可能还会引发更多的讨论, 但相信这些讨论, 源于我们心中对教育最真切的关注。

电子书包应用 篇2

电子书包应用背景概述

随着三网融合、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多媒体通信的载体变得更加融通,应用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地扩展,已逐渐渗透到了工作、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以及对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教学模式的创新正在不断深入。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明确要求,纲要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融入信息化技术的现代教育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实现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将是必然的趋势。

与传统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在教学方式、内容呈现和师生交流方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将会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降低教学成本;最大程度地共享了优质教育资源,让偏远地区和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同样能享受与发达地区同等质量的教育,更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同时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得时间和场所上有限制的人群能更加灵活地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降低了教育的门槛扩大了覆盖范围。智慧教室整体解决方案是围绕学生为主题、个人电子终端设备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学习各个环节,覆盖课前、克重、课后学习环境的数字化教与学的系统支撑及服务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与学活动助手、资源、互动、评价、跟踪五大方面的辅助,具体为教与学提供个性化学案、伙伴式互动、树状式作业、智能化辅导、过程性评价五大方面的具体应用,从而为构建温馨、情趣、有效的智慧课堂奠定基础。

电子书包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3

一、 规范初中生的语文行为

初中生在学习时经常死记硬背或者凭借主观臆断,没有正确的学习技巧和学习习惯,导致学生的语文成绩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一上语文课就感到头痛。针对这样的情况,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电子书包规范初中生的行为,有效突破传统教学的弊端,给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比如学习语文课文《风筝》,是鲁迅写于1925年1月24日,后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儿童的游戏之情,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教学时我首先扫除字词的障碍,利用电子书包动画给学生展示生字:丫杈、憔悴、模样、嫌恶、可鄙、什物、惊惶、瑟缩、惩罚、虐杀、宽恕、苦心孤诣等,然后利用电子书包引导初中生听取课文录音,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大意,便于教师开展教学,规范学生的书写能力和理解能力。接下来我利用电子书包给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当年的鲁迅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别人,这是一种什么做法,是什么思想在做祟?你的身边、生活中有没有类似例子,试举例说明;虐杀者的行为为什么能得逞,是什么助长了这些人的坏习性,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正确的做法该如何?试举例说明。

二、 整合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已经不适应现代化教学,无法给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延伸和拓展,课堂教学以教师书写板书和口述为主,不仅浪费教学时间,还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水平极度下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新时期要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整合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发挥电子书包的教学作用,锻炼初中生的语文感悟能力。

比如学习课文《黄河颂》,本篇课文是一首朗诵词,语言特点是气势磅礴铿锵有力,要让学生充分朗诵,整体感知,初步把握情感后分角色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都要用充满激情的声音范读和点拨。教学时我利用在网上下载的黄河图片制作成PPT,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演示,给学生带来了视觉上的直观感受。首先通过电子书包播放歌曲《保卫黄河》 ,教师提问:这首熟悉的歌曲名字叫什么?词作者和曲作者分别是谁?然后给学生播放黄河壶口瀑布视频,让学生感受黄河的气势,然后谈谈自己对黄河的印象。当初中生进入到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以后,给学生介绍创作背景,促进学生对歌词内涵的领悟,为有表情地朗读歌词蓄势。再给学生播放配乐朗诵视频,让初中生跟着视频一起读,一方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感。

三、 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对师生关系的要求很高,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创设高效的课堂氛围,积极进行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活动,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探究能力。初中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电子书包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通过丰富多样的视频资料,激发初中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有效地拉近学生和课堂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比如学习课文《苏州园林》,要让初中生积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掌握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课上我利用电子书包给学生展示有关苏州园林的音像资料,假山堆叠、重峦叠嶂、竹木掩映,两桥相望,各呈异彩。使学生的眼帘里处处是美景,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使初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然后我利用教学契机,让初中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写一下自己的家乡,展现出家乡的特点,以此锻炼初中生的写作能力。

四、 完善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电子书包的运用极大的丰富了语文课堂,优化了课堂教学环节,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初中生对语文课产生兴趣,这样才能够完善初中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电子书包建设与应用十大误区 篇4

●误区一:成为解决教育系统疑难杂症的“万金油”

各地在对电子书包的探索过程中, 对电子书包倾注了过多的期望, 普遍将电子书包作为解决目前教育难题的“良药”, 试图通过电子书包的建设与应用, “实现教育公平”, “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实现素质教育”, “变革现有教学方式”, “形成××教育体系”, “实现分层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等。这些“高大上”的目标定位使得电子书包项目承载了过多的不属于该项目范畴的教育系统难题, 将教育系统多年来积累的“顽疾”强加到电子书包项目上, 使得电子书包项目难以落地, 给项目实施带来诸多困境, 项目建设与应用举步维艰, 甚至给实施者带来无从下手的感觉。在电子书包的建设和应用过程中, 应根据本地特色和电子书包特色, 因地制宜, 具体分析, 制定合理的项目发展目标, 从而避免出现用电子书包来解决教育“疑难杂症”的误区。

●误区二:区域推进步调过度强调高度一致

各地在推进电子书包项目时, 大多以区为单位成立区域推进领导工作小组, 统一招募选定实验学校, 在区域层面统一步调, 同步实施, 采用统一的设备, 进行统一购买和统一建设, 统一开发支撑软件系统, 统一培训、统一应用。虽然采用区域高度一致的策略, 有利于区域层面项目的开展, 有利于方案设计, 有利于提高设备采购效率, 有利于降低软件开发的难度, 有利于开展培训和应用工作, 但是却忽视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理论, 在不同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上的学校, 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 必须首先弥补本阶段发展的缺失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同时, 也忽略了学校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使得学校实验积极性受挫。在电子书包推进过程中, 应坚持多样统一原则, 区域层面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 统一的功能模块标准和电子书包设施设备的准入标准, 在充分遵循区域标准的前提下, 学校自由选择、自主建设, 从而充分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 促进项目健康发展。

●误区三:孤立发展导致出现新的信息孤岛

电子书包的重心在于教与学, 是学校教育生态中的中心环节, 在电子书包实验过程中, 在盲目追求大而全之外, 还比较容易走入孤立发展的误区。例如, 在教务系统排好的课表, 需要在电子书包中重新设置一遍;电子书包系统中的学生成绩, 需要重新导入学生管理系统、成绩分析系统等;更有甚者, 电子书包系统和其他业务系统之间数据标准不统一、命名不规范, 导致系统之间数据无法对接共享, 系统之间数据无法导入重用, 只能重新输入;此外, 在区域教研业务中, 电子书包教学实验班教师脱离了学科教研体系, 被孤立在区域垂直教研业务之外,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师的专业发展。电子书包涉及教与学业务的方方面面, 在项目设计和实施时, 应充分考虑与学校其他业务系统之间的关系, 充分考虑与区域层面业务系统的关系。虽然不能一蹴而就地实现水平和垂直两大业务体系的融通, 但至少应该在数据标准、业务规范上打好基础, 而且保证电子书包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兼容性, 从而避免进入电子书包孤立发展, 为学校徒增信息孤岛的误区。

●误区四:建设、培训、应用相互脱节

电子书包项目包含建设、培训、应用三个核心要素, 三要素彼此之间相互关联, 互相支撑。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 常常发生三要素相互脱节, 建设了不培训, 培训了不用, 应用的不是建设的系统, 还存在重建设轻培训和应用的误区。电子书包的建设包含终端等硬件设备选购、平台建设和资源建设, 硬件设备选购时应遵循适用原则, 不能盲目足追求高配置、高性能, 而要注重最优性价比;平台建设过程中制定了相关标准和规范, 所采购的资源如果不遵循便无法实现平台和资源的对接, 而目前国内大多数资源都依赖于原有的平台体系, 为了完成合同, 资源厂商会将平台和资源捆绑销售, 从而破坏了项目平台的整体规划, 还带来可用性灾难。选购的硬件要兼容平台, 平台要能够承载资源, 三者相互关联, 骨肉不可分。培训是针对硬件、平台和资源使用的培训, 培训后便是所建设内容的具体应用, 三个要素环环相扣, 不可分割, 是一个有机整体, 在电子书包的推行过程中, 应该顶层设计, 系统实施, 有步骤地分步实施, 避免三要素相互脱节或同步实施, 从而有效地推进电子书包项目。

●误区五:技术过度

电子书包是技术发展的产物, 由于电子书包的发展离不开技术, 离不开拥有技术的人, 但是如果过多地考虑技术架构、设计模式、云计算等技术问题, 则会忽视教学的具体需求, 从而走入误区。由纯粹技术主导的人员设计的产品是否符合目前的教育实际?是否符合师生的使用习惯?这样的产品是否经得起一线教师的检验?电子书包所涉及的核心技术问题包含无线网络并发、课堂实时控制技术、离线浏览、学习分析技术、个性化学习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这些核心技术问题曾一度成为电子书包发展的障碍,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 这些难点被个个击破, 逐步解决, 因此所有的技术问题都不是问题, 都会有办法解决。电子书包的实施者不应将重心放在技术上, 而应专注于如何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获取教育系统的实际需求, 不断迭代开发, 打造完美的教育产品。

●误区六:对项目风险视而不见

任何项目都有风险, 电子书包也不例外, 电子书包项目除了一般项目都具备的用户接受度、产品质量、产品进度等风险外, 还存在对学生具有视力影响的不确定性、电子设备使用成瘾以及无线网络辐射等风险, 面对这些风险, 诸多项目决策者选择了搁置、置之不理等视而不见的措施, 最终导致了学生家长抵制等现象的发生。对于视力影响的风险, 目前尚无明确的研究结论表明电子设备能够直接导致视力下降, 因此只需合理解释就不会存在误解;对于成瘾风险, 相信在电子书包功能设计时, 只要对使用时间进行限制, 并控制终端设备不可自由安装游戏软件就能解决;对于网络辐射, 目前的主流AP设备辐射比普通手机都小, 因此也不必担心。由此可见这些可怕的风险, 其实并不可怕。项目存在风险是必然的, 也是不可怕的, 关键是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些风险, 对于常规风险都有比较成熟的策略处理, 对于像对学生的健康的影响等风险, 需要高度重视, 对参与实验的学生和家长要尽到充分沟通的义务, 学生家长要充分了解电子书包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 从而避免一些不良企图者就此制造事端, 产生网络效应, 从而使得电子书包项目流产。

●误区七: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功能

在电子书包的功能设计中, 产生了追求大而全的误区, 盲目认为功能越多越好, 导致无法准确定位核心问题, 无法划定电子书包的功能边界, 为项目实施设置了障碍;师生在众多功能下无从选择, 也给可用性和用户体验带来了压力。例如, 将“教研系统”、“数字图书馆”、“家校互动”、“大数据分析”、“学生成长档案”、“教师管理系统”、“班级管理系统”、“教务系统”等统统纳入电子书包的功能范围。在功能的界定上, 可以参考祝智庭教授所制定的“核心、可选、扩展”的电子书包功能建模架构。将所有功能需求进行梳理, 明确核心功能, 集中人力、财力精心打造, 在核心功能满足要求的基础之上可以适度考虑可选功能。在技术架构选择上, 坚持可扩展性原则, 为增加可选和扩展功能创造可能。

●误区八:资源建设思路陈旧

从上个世纪开始, 教育界就开始了建网建库建队伍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时至今日, 部分地区在电子书包项目中, 依然采用老三件的思路来实施, 势必会水土不服, 走入了资源建设思路陈旧的误区。我们在前期资源库建设中吃了很多苦头, 耗费巨资建设的资源库的使用率低下, 教师不愿用, 学生不愿看, 如果依然用老方法建设资源库势必重蹈覆辙。前期资源建设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源开发和实际应用脱节, 所制作资源结构化程度太高, 无法进行二次开发和重用, 长此以往导致教师宁肯去网络上搜索也不肯用资源库的资源。在电子书包项目中, 应该采取以教师自建为主的资源建设策略, 为教师提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工具, 而不是直接为教师提供资源。在制作资源的过程中坚持低结构化、支持可重用和二次开发的原则, 从而避免资源建设步入误区。

●误区九:教学应用由“人灌”变为“电灌”

传统教育中存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弊病, 而且目前大部分课堂依然如此, 在变革教与学的电子书包项目中, 项目决策者为了减少项目风险, 直接照搬现有教学模式, 将“人灌”变为了“电灌”, 课堂教学模式换汤不换药, 课堂虽然变得热闹了、忙碌了, 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善。为了顺利推进电子书包, 首先要准确把握教育规律, 分析现有教学流程, 设计与新技术水平相符合的教与学的模式, 实现教与学模式的流程再造;其次要充分发挥电子书包的特长, 恰当地使用技术, 充分挖掘电子书包的不可替代性, 充分利用电子书包的及时、互动、高效、富媒体、个性化等特点, 将“人灌”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更加民主自由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人灌”变为“电灌”降低了项目开发风险, 但无法降低项目绩效风险, 这样不仅无法变革课堂教学模式, 还会让参与实验的师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无论是自行开发还是购买现有解决方案, 一定要将项目绩效目标放在是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上, 从而避免由“人灌”变为“电灌”的误区。

●误区十:面对面交流改为人机对话

在电子书包应用过程中, 产生了无言的课堂的误区, 在课堂上宝贵的40分钟内, 教师和学生放弃了面对面的充满生命张力的直接交流机会, 转而用电子书包来沟通交流, 产生了静悄悄的课堂的奇观。在课堂中师生面对面时, 正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最佳时机,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传递着生命的温度, 有了电子书包后却偏偏要通过机器来进行聊天、讨论。诚然, 传统课堂中师生的对话和交流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提问总是光顾那么几个“熟人”, 教师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思考问题等。在利用电子书包进行教学时, 在传统问答环节中, 增加了一个利用电子书包记录自己回答内容的环节, 利用电子书包的实时统计分析, 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然后根据回答的效果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回答问题, 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参与度, 又兼顾了学生的参与面, 还可以实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资源的积累, 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大数据应用。

《电子书包与教学应用》听课笔记 篇5

1、中国古代的考箱,美国的空手上学,目前的书包太重了。

2、要求:分量轻、内容多、功能强

3、已经实现了laptop——电子书包,是数字化的设备,其优点:记录学习过程和结果;易于评价、分享和交流;分量轻。

4、电子书包取代传统书包的背后,隐含着信息时代所特有的可能„„学生使用电子书包的学习会:提高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增强;学习成绩提高,后进生收获更多;出勤率提高纪律性更好;21世纪国际技能明显提升。

5、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正在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6、电子书包项目需要学校基础设施、教学管理、教与学和学校文化等方面的变革;需要老师、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等领域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二、系统的工程

1、电子书包项目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基础设施不足;与课程的联系片段化;学生的小电脑是非常态化应用的,非普及性的;技术是瓶颈(学校的网络难以支持、资源少);信息化教学设计不自如,教学策略亟待丰富;现有评价体系不能支持评价学生从电子书包项目所获得的21世纪技能。

2、电子书包项目追求的是:创设一个利于学生发展的完整的技术生态系统,需要完整的设计和思考,除软硬件的支持外,还涉及学校文化环境和教学思想的变革。

3、需要从哪些视角去设计和改进电子书包项目:

第一,师生在家和在校都能使用网络,同时要具备个性化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基础性设施,要考虑付得起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第二,打造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老师要具备技术知识、教学知识和内容知识(避免出现孤岛效应);

第三,将教与学置于整体的数字化学习时空。

4、需要哪些支持性因素:

第一,基于现实考虑问题,从人员、设备条件、时间、师资; 第二,做好思想准备,第三,得到各方面的支持;

5、电子书包项目需要研究的问题:孩子的视力、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电子书包应用 篇6

关键词:电子书包;科技教学;实践应用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电子书包试点的不断深入,上海市虹口区在2010年首次进行了大规模的电子书包试点,区内十几所中小学参加试点,而笔者所在的单位也有幸成为区内第二批电子书包试点学校。笔者所任教的学科为高中信息科技,理所当然成了第一个在学校利用电子书包平台进行试点教学的学科。在实施电子书包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对电子书包的交流讨论、预习和备课、在线评测以及课后作业布置等方面做了较多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电子书包平台在信息科技教学过程中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效应用

1.利用电子书包平台,进行课前交流讨论、预习和备课

学生在学习新的课程知识时需要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在讲授新的课程内容时需要进行课前备课。学生在利用传统的书面预习方式时,只是初步了解了有哪些新的知识点,时常会显得枯燥和乏味,而利用电子书包平台,教师可以提前将课程资料、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通过电子书包平台实时提交到网上,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如动画、语音、视频、图片或文字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

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的能力,并增强学生的兴趣,经常会安排学生进行课前的教学交流与讨论。教师可以在电子书包平台上提前创建交流讨论的主题,学生在上课前登录电子书包平台客户端,提前进行交流讨论,增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教与学之间的互动。

2.利用电子书包平台,进行课中的在线评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个困惑,就是教师在讲完一个重要知识点时,如何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效果。信息科技教师会通过一些免费教学互动信息平台,如魔灯系统的测验模块,进行课中的在线及教学效果的反馈,而非信息科技教师在检验课中教学及时效果时却遇到了不少困难,甚至是没有办法检验课中教学效果。利用电子书包平台,教师只需要在课前进入平台的“随堂评测”模块,发布相关的评测题目。学生在课中时,只需要登录电子书包客户端平台,就能够直接打开教师发布的评测题目。

例如,笔者在课中讲授完“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的五大逻辑部件”教学内容后,在电子书包平台上提前发布关于此教学内容的在线评测。学生登录电子书包平台客户端并完成评测,评测的结果能够清晰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生能针对自己的错题重新答题。这既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能够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有效地提高了整堂课的教学质量。

3.利用电子书包平台,进行课后的作业布置

为了检测学生掌握当天教学内容的情况,教师通常都会布置课后作业,然后进行书面批改。虽然教师通过批改作业的方式,基本了解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但书面布置作业和提交作业的过程,并不能实现大批量数据的统计和记载,学生完成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的方式都显得单一。而在电子书包平台上,教师可以完成学生作业的上交、批改、作业分数等大批量数据的处理,在布置和批改作业时,教师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如插入图片、插入批注、作业打分等。如教师在讲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学内容后,要求学生回家完成课后作业,作业名称是“五大逻辑部件的分类”,里面包含了图片、文字等信息,还包含打分系统,在电子书包平台上都可以实施并被学生课后应用。

三、结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對教育信息化提出明确要求,“要促进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电子书包”顺应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物理减轻了学生书包的重量,是家校互通的一个有效的教与学平台。在信息科技教学实践应用中,电子书包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今后,电子书包平台也将会在其他学科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也不断改变着信息化教育的进程和手段,给未来的信息化教育带来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王荣良.高中信息科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沈书生.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结构与层次——适应信息化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教师应用电子书包的态度与方法 篇7

对待电子书包的态度

我们选取了15位福新小学电子书包实践教师为调查对象, 其中男教师3名, 女教师12名, 其教授的学科分别为语文、英语、数学、科学。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针对教师主要关注的7个因素, 每个因素设计3~6道题进行调查, 得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负面影响平均值最少为3.01, 而教师专业成长最多为4.30, 这充分肯定了电子书包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影响, 而教师对电子书包的负面影响虽然有担忧但不高。在校方管理方面, 平均值为4.28, 仅次于教师专业化成长, 通过与教师的访谈发现, 福新小学在电子书包实施过程中, 校长非常重视, 这就直接影响了校方管理维度平均值较高。通过对调查后的数据分析, 得出结论如下。

(1) 教育体制中评价制度亟需改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在教育体制是否适应电子书包这个问题上, 评价体系的平均值为2.87, 是最低的, 这说明教育体制中评价体系是最阻碍电子书包项目推行的问题。因此, 建议在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和考查中, 减少应试的成分, 更多强调对素质和能力的考查。

(2) 教师对电子书包对学生身体的影响最关注 (如表2) 。

电子书包在各学科的应用方法

1.语文:读书园地, 累积语言

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应用为中心, 大量阅读。而电子书包为语言的阅读与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必读篇目、泛读篇目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阅读的渴望, 在电子书包上开设读书园地活动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可进行如下操作:

(1) 各抒己见。教师推荐值得阅读的同一主题或文体的篇目, 大家自由阅读任何篇目, 进行赏析或者批判。

(2) 师生共读。选择点击率最高的篇目进行师生共读, 进行深度赏析。

(3) 奖励阅读之星。为了鼓励在读书园地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学生, 根据活动中的活跃度或者学生的推荐, 推选出“推荐之星” (推荐篇目被选为师生共读篇目) 、“阅读之星” (阅读篇目多) 、“赏析之星” (赏析深入、透彻) 。

2.英语:听说读写, 全面贯通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 因为缺少实际应用的环境, 所以经常会出现“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情况, 但借助电子书包, 可有效改变这一状况。

(1) 改变作业形式, 增加学生说的机会。英语作业的传统形式一般是抄写单词, 朗读预习等, 但随着电子书包进入课堂后, 学生逐渐掌握了录音、录像等操作。因此, 教师可将作业形式改成“请读一读, 说一说, 并录下来”、“请演一演, 并录下来”, 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充分说的机会。同时, 让平时胆怯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现自己开口说英语的成果, 这样也可以帮助这些学生实现从“开口对自己说”到“开口对大家说”的逐步过渡。

(2) 自主听读, 自我检测, 避免滥竽充数。电子书包让学生能够享受到均衡的自主听读的机会。同时, 在学生听读完后, 教师应设置相应的题目检测其听读情况。这就避免了在集体听读中, 部分学生滥竽充数的情况。

3.数学:复习检测, 即时反馈

学生做题的速度和掌握程度各不相同, 但数学课堂时间有限, 教师无法全面掌控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 无法均衡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但是, 借助电子书包的数学题库中的即时反馈功能, 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大部分的数学题都有量化的标准答案, 教师可借助电子书包了解每道题的班级整体掌握情况, 也可以关注到个别仍然存在困难的学生, 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 教师再根据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 灵活选择辅导的方式。

4.科学:认知小工具, 画龙点睛

电子书包应用 篇8

1 电子书包应用的意义

电子书包的应用, 可以将理论抽象的知识, 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知识与图像, 达到宏观与感知的目的。电子书包是新的教育形式之下, 刚刚兴起的一种新式的教育教学方法, 并且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将知识与兴趣爱好有机的结合起来, 达到双向提升的目的。电子书包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并且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获得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与智慧, 也是教学有益的补充。电子书包的应用可以促成学生学习的效率提升, 化枯燥为神奇, 化腐朽为动力, 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升融为一体, 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

其次, 电子书包的运用也成为我们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具, 体现了生活当中的学习, 由于电子书包的覆盖范围大, 并且知识面广, 所以电子书包在一个高度浓缩的空间中, 就可以走遍天下, 饱览群书, 达到育人目的。

2 电子书包应用现状的分析

电子书包的应用现状就是目前电子书包的发展状况, 总体来说电子书包向着“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多功能、多互动”的方向发展, 并且有愈来愈人性化的趋势, 便于展开沟通与交流, 便于进行一对一的对话, 达到提升运用效率的目的, 而这种效率的实现依靠电子书包的技术创新。

其次电子书包的应用有着向更大规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并且已经融入大了课堂当中, 在课堂当中起着主角的作用。现在在教学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转向了电子书包, 将课堂内容进行有效的压缩与整合, 达到完善的目的, 并且能够将教学中的艺术美与知识美有机的结合起来,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主要成为了学生的学习用具, 包括成为了学生的主要用品, 将枯燥的课堂知识转化成为了必要的有趣知识。

3 电子书包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任何事物都有其利弊, 电子书包在发展当中, 也有自身的局限性, 它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 又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困难与阻碍。

3.1 缺少书本的厚重感与学习的便捷性

电子书包缺少书本的厚重感, 因为书本可以随时通过我们的双手和大脑进行记录与分析, 电子书包仅仅局限于一种电子的学习与阅读, 无法通过各种感官去切实体会, 也无法通过自己的接触进行有效的深度刻画, 这是运用电子书包的不方便之处, 电子书包的虽然储存了大量的信息, 但是无法通过有效的手段将其有机的结合到一起, 达到系统和完整的程度。

此外, 在对于学习的便捷性方面, 电子书包有其不方便的一面, 一方面它要依靠外接设备进行信息传输, 又要通过外界电的支持, 达到完善与系统, 这使电子书包的使用范围收到了很大的局限性, 不像现实的书本可以随时翻阅。

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展开电子书包的分类化使用, 通过我们不同的选择与需求, 不断的完善电子书包的适用范围, 而且要不断的将电子书包进行使用的效率化, 使之更加接近我们的使用习惯, 更加的有助于我们的使用方法与趋势。

3.2 电子书包内存信息阅读的不方便性, 不便于比较

电子书包内存是过去的信息, 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 也无法得到及时的运用, 对于电子书包的阅读留有滞后性, 并且无法与其他的方面进行比较, 无法获得整体的印象, 在现有的视野范围内, 通过有限的阅读无法获得整体的感知。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多页面的形式进行补充, 现在的电子书包中存有一种多页面的阅读软件, 我们可以随时翻阅, 进行多窗口的转换, 这种转换便于我们快速阅读理解, 促进电子书包信息系统的完善, 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去思考与感悟。

电子书包的运用, 就是一种知识的有效转移和具体形式的结合, 这两种结合将电子书包的教育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并且结合现实的知识达到相互完善的目的。电子书包的运用同时用到了信息技术的相关运用, 以此为载体, 同时将知识搭建到这个载体之上, 发挥其作用, 然后达到提升教育质量与教学效率的目的。

摘要:电子书包就是电子教学的整体集合, 通过合理的整理与搭配, 将教学中的知识与信息技术的知识加以整合, 通过压缩的形式集中展现, 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与提升。通过电子书包的教学, 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并且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学习与提升, 电子书包通过声音与图画的形式集中有机生动的展现出来, 可以带给我们声音与图画的愉悦与享受。在实际的发展中, 我们应该重视电子书包的综合运用与学习, 同时针对其中发展面临的问题, 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 达到完善的目的, 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电子书包,信息技术,运用,问题

参考文献

[1]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专家组.新编信息技术应用[M].海洋出版社, 2000.

[2]中国石油信息管理部.信息技术服务与问题解决[J].石油工业, 2011.

[3]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编.信息技术新课教程学实录与运用[M].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5.

电子书包应用 篇9

首先是网络环境的搭建。学校为实验班的学生配备了清华同方电子书包学习终端, 为学生学习提供硬件设备。另外, 在教育信息中心、兄弟学校及企业的指导下, 在实验班级及远程教室搭建了无线网络环境, 保障师生在校的电子书包应用正常运行。

其次是教师培训跟上。教师是实验的关键, 是数字化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保障, 是指导学生数字化环境下自主学习的领路人。以课堂教学实践的任务驱动, 促动教师在用中学、学中用。学校安排了英特尔公司、清华同方、SANAKO软件公司开展了四次全体教师的培训, 使教师对设备的使用及教学软件的应用有了初步的掌握;学校还主动出击, 组织实验团队的核心成员到虹口丽英小学、英特尔公司参观学习, 还安排教师参加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培训。确保教师在教育理念、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改变等多个方面有思考、有实践、有进步。

再次是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创建。前期的研究困难重重。数字化教学资源短缺是一个突出的矛盾, 由于没有现行教材的电子版, 把教材装进书包的基础目标不能实现, 学校只好另辟蹊径。数字化教学环境中, 技术的整合必然要求匹配适当的学科资源, 形成有效教学。即便是传统的PPT也要通过属性的变化来适应环境以成功运行。所以, 在实践的过程中, 我们将研究重心转化到资源的积累和开发上来, 以团队协作的方式为实践途径, 因学科制宜, 有重点地建设数字化学科学习资源。语文教研团队以学习资源包建设为切入点, 形成具体的课例资源;英语教研团队以IE-BOOK校本英语阅读教材的开发为延伸, 同步创建课后学习作业系统的资源;数学教研团队从教案中的知识体系与技术呈现双方向来思考, 形成除数字化教案资源以外, 课后数学“同步导引”习题包的开发, 力图在学业标准的知识定位规范下, 形成与课堂教学同步、难度分层、自我检测、视频自救和错题积累的题库, 真正实现“老师就在身边”的学习便捷与理想。

促进互动自主学习, 电子书包在学科学习中的应用

1.开展一对一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数字化是教学中的一种现代物理环境, 其优势在于:依托数字软件功能, 在基于能够解决教学实施问题的前提下, 最大化地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字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是实验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实验初期, 课堂研讨活动每周一节, 全员参与教研组磨课备课、熟悉硬件软件使用、课堂展示、集中反思各个环节。在一年的实践中共开展了研讨课28节, 涉及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美术等学科。

在开展一对一数字化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过程中, 我们感受到师生互动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整合课堂控制软件、电子白板及学生的学习终端, 实现将学生原生态的课堂资源即时性地收集、个性化地处理、过程化地加工、随机性地再现、有代表性地呈现等细节, 化解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不仅最大化地了解全体学生, 而且还落实了对学生个体的关注, 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效能。

2.基于游戏学习的课后巩固

电子书包在学科方面的应用, 其中课堂是主阵地, 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课后延伸也不能缺失。我校英语学科在课堂实践中除了继续完善IE-BOOK校本教材外, 还和企业合作开发出一套适合小学生使用的作业系统。学习主体部分主要由课文同步练、英语大冒险、竞技场三个模块组成, 包含听说读写。此软件以RPS代入式学习法 (全称为Role-playing Study) 作为主要学习方法, 学生在虚拟校园里通过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实现人物的成长, 既是作业, 又是游戏。

相对于传统作业, 该作业系统在内容的编排和选择上形式更灵活, 教师在线布置作业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布置,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力, 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 个别化学习指导更有针对性;学习方式上也改变了传统学生回家做作业只能单打独斗的局面, 可以在线和学习伙伴PK, 为学生协作学习提供了平台,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爱上英语作业;同时利用教师工具改善了教师的工作强度, 实现作业精选、精练、精批、精讲, 并解决了传统的听说作业反馈难的问题。

3.无纸化的假期

2011年的暑期, 我们尝试了《转变学生学习行为方式, 体验快乐数字暑期生活》的无纸化假期实验, 三年级将近一百名学生首次告别了传统的纸质暑假作业, 数字化给学生的暑期生活带来别样的感受。

在传统的暑期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作业要到返校日或者是开学时才会和教师沟通, 遇到学习困难无人指导;有的学生会在放假的一周内完成作业, 或是在开学的前一周突击完成, 没有学习的持续性;有的学生“宅”在家里, 不和同伴一起学习、玩耍, 也不主动参加社区活动, 又无人陪同, 家长不放心……面对传统暑期生活中的种种弊端, 我校建立起了假期指导学习网络平台, 学科教师定期在线布置作业、在线答疑指导、组织活动;学生下载、上传作业, 在线和老师、同学交流假期生活。

数字假期改变了作业内容, 摈弃了传统的暑期生活作业,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 不同的学科教师根据班级特点设计不同的作业, 更有针对性;同时, 改善了师生关系, 一改传统假期中学生和教师分离的状态, 教师就在身边, 让师生关系更融洽。这是我校暑期生活数字实验的一个可喜变化。

凸显快乐实践体验, 强化电子书包在学生活动中的应用

1.开展快乐信息日活动

快乐信息日实验序列活动是实验逐步深入的环节之一。实验从学校走向社会, 从班级走向家庭, 在逐步扫清学习的障碍后, 数字化学习方式探索实验终究要回到实验的核心上来, 那就是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常态学习。我们按照时间序列展开, 通过创设日、周、月的跟进式教与学活动, 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数字化学习带来的快乐和进步。

2.开展数字化社会实践活动

小课堂, 大社会。学校鼓励学生走向社会, 参与实践。本学期以三到五年级学生为实施对象, 开展数字化体验式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数字化实践活动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生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以学科整合为依托, 结合学生情况, 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为价值导向和实践内容, 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环境支撑下的实践活动。通过数字化实践活动的实施, 促进学生品格力、学习力、生存力、创造力的锤炼, 把蔷薇小学的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终身的学习能力、灵活的问题处理能力及富有想象和创造力的社会人。

以《学会生存》为主题, 四五年级开展了以“救援、网购、生活流程图”为具体内容的实践活动;三年级开展了定向运动活动, 将探究、信息、救援知识等元素融入整个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活动让学生受益匪浅, 让学生从真实的情感体验、品质锤炼、学习方式、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在体验中获得感知。通过体验式“易·实践”活动, 一方面, 开启了以活动为中心的数字化学习尝试。活动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户外实地体验、微博交流等方式, 不仅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还促进了他们相互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 这也是我校“易学”办学理念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 开启了以信息技术为辅助的互动式社会实践活动, 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 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体验, 学生学习的主体自觉性及参与度得到提升。同时, 发挥了社会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

电子书包应用 篇10

“分层教学”的理论与策略在古今中外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 我国的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理论, 孔子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 这可以看作是分层教学的前身。

运用信息化的“电子书包”这种新型教学工具进行分层教学, 是新的尝试, 是新的挑战。它相比传统的“小组分层”“学科分层”, 明显特色在于分层自由灵活、反馈及时、记录详细。国内外的案例告诉我们, 成功的“分层教学”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本课题“应用电子书包分层教学策略研究”是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 年度专项课题, 2013 年8 月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批准立项。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两年来的深入研究, 本课题研究工作进展理想, 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成果, 但还存在部分问题。

下面我们以半年为一个阶段, 向大家讲述课题组两年来的一些做法。

(一) 主要进展

2013 年下半年, 组织成立“电子书包”课题实验小组, 制定课题实验方案, 明确研究目标与内容, 尝试逐步开展“电子书包”实验课研究。

我校组织成立“电子书包”课题实验小组, 制定课题实验方案, 明确研究目标与内容, 尝试开展“电子书包”实验课研究。在番禺区教育局的支持下, 成功申报课题, 并把高一 (7) 、 (8) 班定为实验班, 进行实验前期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其中包括有学生学业水平记录, 学生实验心理前测调查 (学业情绪、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幸福感四个维度) , 及时得到反馈数据, 指导实验开展。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准备, 确定研究方法, 初步构思研究过程与工作分工, 发动校内全体力量制定适用于微课专题网、在线考试系统、错题本的分层教学策略。

2013 年12 月10 日, “电子书包”项目教研专家及相关技术人员来校指导, 课题研究正式开展。

2014 年上半年, 结合番禺区的“研学后教”成果展示现场会, 聘请专家来校指导实验工作。

2014 年3 月11 日, “电子书包”展示课得到专家的好评。

高二年级英语学科杨越华老师、地理学科冯翠容老师上了两节精心准备的“电子书包”课, 充分展现了石楼中学“电子书包”课程特色。到会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谢幼如教授对展示课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4 年下半年, 调整试验方案, 实验在各学科全面展开。

在校内、区内召开的多次实验思路研讨会上, 我们吸取了大量经验, 对学校整体实验方案进行了调整, 把原来分散的“电子书包”实验班全部调整到七年级新生, 将实验工作回归原点从头开始, 把5 个实验班做到统一教学策略, 备课、教学活动同步实施。通过这次调整实验布局后, 让实验环境、资源得到迅速完善和丰富。实验班从2 个增加到5 个的规模, 实验学科从英语、物理向全部学科铺开。

2015 年上半年, 我校“电子书包”实验项目有了一定的成果。

我校经过近两年的努力, 摸索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部分学科通过在论坛中开设不同难度的主题进行讨论, 学生自由选择达到分层目标;还有一部分学科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 在平台上分发A、B、C三类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给学生训练, 学生根据水平完成不同难度的练习题。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015 年5 月15 日, 在全镇范围内召开了“电子书包”实验成果的现场展示会。实验课题组成员梁振强副校长在会上进行了两年来的实验工作汇报。

2015 年9 月, 番禺区教仪站李翔副主任与南昌市电教馆馆长及部分校长到校调研“电子书包”项目。

2015 年下半年, 进行课题实验中期调查 (主要包括学生学业水平、学生视力水平监察, 学生实验心理) ;上送优质课;编制教学录像视频成果集。

以下是我校课题实验项目进展图。

(二) 存在问题

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实验, 在付出努力取得成绩的同时, 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一些困惑和疑难, 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以指导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1) 本实验项目十分依赖“电子书包” (平板电脑) 的硬件、软件、教学网络平台及教师应用水平等多方面资源整合。现在有部分课题研究的内容受该因素的制约, 无法有效应用和实施。如教学微课网站平台、口语训练软件APK等还未能实施, 使实验面较窄。

(2) 现在本课题已取得良好效果, 教师掌握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并在部分学科已见其亮点, 但在研究过程中总结还不够及时, 找到更深层次研究的突破点和有效方法有较大的难度。

(3) 全年级为“电子书包”实验班, 没有对比数据, 分层效果难以对比统计。大量实验数据, 还需要进一步总结分析。

(4) 成功分层教学后, 怎样充分调动学优生的智慧来辅助学困生, 让学困生“吃得好”、学优生“吃得饱”, 真正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提高, 值得深思。各层次学生如何相辅相承, 是下一个研究的方向。

(三) 下一步计划

(1) 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和材料收集整理, 总结分析力求创新研究。丰富基于“电子书包”的微课网站。

(2) 与兄弟实验学校加强交流, 取长补短, 资源共享。

(3) 组织教师多参加培训, 听讲座、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建立完善的分层在线评价系统。

(4) 课题研究其终极目标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尝试与“电子书包”平台公司共同努力, 推进多种学生自学软件, 包括口语训练软件、模拟考场等。

(四) 可预期成果

二、文字材料成果

三、视频成果目

四、中期评估检查自评表

五、自我评价内容

“应用电子书包分层教学策略研究”是2013年8 月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 年度专项课题,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 已完成中期预定的研究任务, 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效, 现自我评价如下:

本课题是尝试通过新型的教学工具“电子书包”把传统教学中难以实施的分层教学理论,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探索实施, 旨在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并最终形成切实可靠的分层教学策略。立题具有相当重要的理念意义和教学实践意义。课题研究主要采用实践总结、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 主要就基于“电子书包”下学生如何分层、如何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最终探索出有效提升各层次学生水平的基本方法, 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理论观点鲜明, 研究方法比较科学, 研究过程认真扎实, 研究步骤完整、严密, 研究成果相对可靠, 在一定范围内应用或推广后, 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效, 在同类学校、同类研究中处于较高水平。

本课题能按原实施方案一步一步地操作和落实相关研讨内容。已发表省级论文两篇。其中梁伟潮、陈惠敏老师撰写的《基于电子书包分层教学的实施》在2014 年6 月发表于广东省电化教育馆主办的《教育信息技术》。梁伟潮老师撰写的《基于电子书包分层教学策略探究》在2014 年8 月发表于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利用先进教学工具“电子书包”进行分层教学, 不但数据管理统计方便, 教师轻松地实现一对多分层, 学科分层模式初见成效。开放性的讨论及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计的不同难度的练习题, 增加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课题资源方面, 收集了大量教学录像课视频素材、教学设计、教学研学案。实验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调查问卷收集, 积累了详实的实验数据。课题主持人能分阶段性地撰写研究报告, 实验过程中注重课题的资料收集与整理。课题实验经费方面得到上级部门和学校的重视, 培训和教研工作能长期有效实施。

电子书包应用 篇11

【关键词】 小学;英语;电子书包;教学

电子书包是一种信息化的便携教育工具,它就像学生的一个随身小书包,只要学生愿意学习的时候,就可以拿起电子小书包学习。小学英语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善用电子书包,就能让学生通过电子书包自主地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英语知识学习的效率。

一、引导学生在空闲的时候积累英语知识

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空间主要在课堂和家里,其余的时间均为比较短暂的休息时间。比如学生在课间的时候会有一些空闲的时间、在就餐的时候排队会有一些休闲的时间、在公交上会有一些空闲的时间。这些空闲的时间极为短暂。有些学生不重视利用这些休闲的时候学习知识,这是非常可惜的,如果小学英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利用休闲的时间应用电子书包学习英语知识,就能让学生有效的利用休闲的时间,让学生应用积少成多的方式积累英语知识。

比如,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曾经学习过英语语音知识,学生需要反复地练习来强化英语语音知识,如果学生仅仅在家里练习,可能会占用其他功课的学习时间。如果学生在休闲的时间练习英语语音知识,则能够有效地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比如有一名学生曾经不能掌握[m]、[n]、[N]这三个音标的发音。他的小学英语教师就给了学生推送了大量的带有前鼻音、后鼻音音标的英语单词,让学生利用电子书包听播音员发音。这一名英语教师要求学生不必先开口学发音,而是要先反复听播音员的发音,等到学生听出含有这三个音标的英语单词发音的差异性后,再开口学发音。这一名学生接受了教师的建议,每天在上学、发学的路上听电子书包中播音员的发音。经过长期地揣摩,这一名学生终于理解了这三个音标发音的要点。

小学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积少成多”“水滴石穿”的道理,让学生有效地利用短暂的休闲时间学习英语。学生只要这样持之以恒的学习,必能应用这些短暂的休闲时间学到大量的英语知识。

二、引导学生专攻某项薄弱英语知识环节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一些英语知识较为系统、较为繁复,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全面地开展这类英语教学,教师可把相关的知识发送到小学生的电子书包中,让学生利用短暂的休闲时间学习。这是一种能够让学生利用休闲时间集中学习一个英语小知识、小技巧的教学方法。以小学英语教师开展英语文化教学为例,如果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了解英语文化,可能就会在交流的时候犯下错误,而英语文化包含的范围太广泛,教师难以在课堂上系统地开展英语文化教学。有一名英语教师曾给学生的电子书包中推送过“你知道怎样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你好吗?”的英语微视频,这段英语微视频的标题非常直观,学生一看就能理解这节微课要说明什么内容,学生观看视频的长度,只有两分钟。当学生觉得可以利用两分钟的时间学习一点英语小知识的时候,就愿意主动地看英语微视频学习英语知识。学生观看以后,了解到英语“你好”的口语表达方式为“Howareyou?”或“Howdoyoudo?”,书面语的表达方式为:“Howareyourecently?”。当学生应用了两分钟的时间理解了这个英语文化知识以后,未来在应用英语知识交流时便不会犯下这个英语文化知识的错误。

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的时候,有时需要学生掌握一些英语小常识、英语小技巧,这些英语知识点范围小、教学的时间短、知识较为集中,此时便可应用电子书包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学习一些英语小技巧。

三、引导学生寻找英语知识中的学习乐趣

有些学生会认为,休闲的时间是休闲的时间,怎么可以经常利用休闲的时间来学习呢?我们的大脑也需要休息的,如果应用电子书包的目的只是为了占用我休闲的时间让我去学习,我宁可不要电子书包。实际上,有些英语教师提出,如果遇到这样的教学问题又该怎么办呢?实际上电子书包不仅具有学习的功能,它还具有娱乐的功能,教师除了给学生推送学习资料以外,还可以为学生推送一些富有娱乐性质的英语资料,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英语知识。比如曾有一名英语教师在电子书包中推送过一则英语小幽默,该英语小幽默的片段如下:“Theparentswiththeirthree-year-oldsonwenttoseefilm.……”它讲述的是一对夫妻带着孩子去看电影,服务员说电影院必须保持安静,如果孩子哭了,就必须把夫妻俩及孩子请出电影院,但是会给他们退票。等到夫妻俩看了几分钟电影后,发现电影极烂,于是面面相觑,说:“Wakethechildupandlethimcry.”学生看到这则小幽默,觉得很有趣,于是他产生自主搜索英语小幽默来学习的欲望。

小学英语教师可为学生的电子书包推送英语小幽默、原版英语歌曲、英语影视片段等,让学生一边娱乐,一边学习英语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利用短暂的休闲时间学习英语。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果小学英语教师能够善用英语书包,就能够让学生利用短暂的休闲时间完善英语知识结构、集中性地掌握某些英语知识点、应用娱乐的方法学习英语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海.浅析计算机思维导图软件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

[2]陆凤.多元化情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创设与应用[J].英语教师.2015(24)

[3]李越.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兴趣教学[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

[4]牛俊.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技巧[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

[5]陈祖国.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英语教师.2015(16)

电子书包应用 篇12

1.电子书包的相关概念

电子课本集中了在线和离线媒体的优势, 拥有教学所需要的教材、教辅、工具书等按照科学结构整合的综合性的教学资源包。 目前还没有关于电子书包的明确概念, 电子书包可以理解为一种具有支持各种有效学习方式的个人学具和交互式学具, 可以帮助管理学习资源和记录个人的学习档案。 电子书包以网络和移动设备为载体, 可以对信息进行处理, 还具备无线通信功能, 具备支持移动学习的数字化学习空间。 可以看出, 电子书包以教育生态系统的用户为中心, 是集行动学习、教学互动、多元化平台为一体的学习管理系统, 不仅是一个电子阅读器, 还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平台, 为学生量身制定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我国对电子书包的研究现状

现阶段, 我国关于电子书包的文献数量相比别的国家少很多, 虽然早在1999年就已经出现了有关电子书包的文章, 但是到目前为止研究电子书包的文献数量仍然很少, 且呈间断性。 这主要是由于电子版权的限制、价格比较昂贵、需要可靠的硬件平台进行支持等多种因素, 使电子书包的发展受到阻碍。 自从2010年以来, 有关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的相关专题研讨会及我国“十二五”教育重点研究专题项目的召开, 电子书包开始受到教育界、出版社及电子设备生产商的广泛关注。

3.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1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帮助理解数学中的概念。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很多数学知识都是从概念出发的, 包括数学定义、公式、定理及数学法则等, 数学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建立在正确理解概念的基础上, 学生只有理解了数学概念的含义和拓展知识, 才能在数学学习中举一反三, 进行更复杂的应用和运算。 而数学概念往往比较抽象, 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电子课本中的模型教具和动画演示等方法, 帮助学生创建生动形象的情境,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概念的属性, 形成正确概念, 帮助学生培养起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 为学生学好数学奠定良好基础。

3.2通过电子书包帮助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 及时改变教学进度。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 在理解了相关的数学概念以后, 必须通过测评诊断学生的水平、知识讲解、矫正错误、再次测评等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促进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小学生在掌握了数学概念以后, 必须通过不断练习才能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以便牢固掌握数学知识。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做题速度及做题思路, 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和引导。 在数学练习过程中, 习题的设置必须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由难到易、由浅至深, 使难度呈现递增状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以借助电子书包的出题系统, 给学生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难度并对问题的范围进行拓展, 帮助教师及时观测反馈结果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及时对教学进度进行调整, 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3.3总结反思, 迁移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借助电子书包的实时测评系统反馈回来的结果, 及时调整课堂上的教学进度, 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易于混淆和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总结, 并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做电子书包上老师根据有关重难点拓展一些新的变形习题、变式训练等, 帮助学生学会迁移应用, 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应用更熟练。

4.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实际,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掌握数学大纲要求的同时,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数学课程设计和实施中,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利用电子书包为学生提供服务, 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取得了卓越成就,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朝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的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在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本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电子书包是一个包含电子化课本、教辅资料及资源的无线教学平台, 师生可以通过电子书包进行互动, 并且可以实现电子化测评和反馈等教育功能, 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子书包的概念, 电子书包在国内的应用现状, 以及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子书包,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井海.试析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 2014 (23) :161.

[2]李继然, 高德香.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中旬刊) , 2015 (11) :16.

上一篇:多传感信息融合技术下一篇:无人驾驶汽车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