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摄影奖

2025-01-06

中国新闻摄影奖(共12篇)

中国新闻摄影奖 篇1

新闻摄影与我国传统美学呈现出的整体意识。“‘整体意识’始终体现在传统美学中。而这种‘整体意识’简单说来即为‘以整体为美’。‘以整体为美’在我国的传统美学中表现为审美原则、审美欣赏原则和艺术创造原则。”这种整体意识源于老子美学——我国传统美学的起点, “道”作为老子美学中的重要思想, 体现的便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老子思想认为, 整个世界即为由万物所组成并且相互联系的整体, “妙”只能在这个整体之中体会得到。因此我国的传统美学的整体意识指出万物、天、地和人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且存于同一生命系统里面。对消弭‘生活中的分裂’而言‘整体意识’具备相当的积极意义。”

新闻摄影的创作蕴含着整体意识的思想。我们知道, 新闻摄影既有社会功能也有审美功能, 用视觉图像传播信息而脱离语言束缚, 能够更加广泛而快速传播, 于是有着极大的社会影响力。现代社会人大多态度冷漠, 这是因为内在空虚, 而究其原因则是因为社会发展让现代人压力剧增, 生活枯燥乏味及单调, 人与人、自然之间关系逐渐远离, 人的感官变得迟钝。而摄影作为一种效率很好的传播途径, 能够产生影像艺术佳作, 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注意力, 激发人们审美观念并对个人精神上的境界有所提升, 有利于改变以及摆脱日常生活里的分裂。摄影家还能够以各种方法或手段创造并升华意境, 以情景交融方法来彰显更为深的景与情;情景交融, 景是情的具象, 借此而产生不一样的宇宙世界和新气象, 给予人类广大的思想空间, 发展新的境界。例如, 一般大众喜欢风光摄影因为它带给人美感, 愉悦身心。而一些内涵丰富的作品, 令人欣赏图片之时有着颇为深入的思考, 进而使人产生热爱自然的感受, 安慰人的心灵。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作品自身的整体性, 及其激发的关联性情感与思考皆体现了传统美学中的整体意识。

我国传统的美学体现的人文导向以及纪实摄影都以人为本且始终指向人, 人的生活意义和精神境界发展是其最为注重的。因而在传统美学之中, 儒家和道家美学都十分关注人的问题, 且留下了许多现在还能沿用的美学思想, 尤其是儒家美学, 其更能感受到艺术与美对人、社会的不可或缺且特有的作用。这种好的传统在当今物欲横流现状下极具引导意义, 它能修正不良之处。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都是极为重要的思想源泉。“传统美学蕴藏了明确的人文主义精神, 并始终引导人道德和精神发展, 始终关注生活意义所在。其审美价值一直贴近在它社会价值之后。”而纪实摄影便具备如此品格。我们且将纪实摄影对西方社会作用搁置一旁不论, 仅观察纪实摄影于国内的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黄少华在其名为《论纪实摄影》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如此给纪实摄影下定义:“纪实摄影即为摄影者对现实之中有着社会文化历史意义的人、人和环境间关系的生动而客观的描述, 并引起受众关注、形成完整认识的摄影形式。”由此可见, 纪实摄影的社会功能重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纪实摄影中审美价值从属于它的社会价值, 这就意味着国内的纪实摄影家凭借个人思维和标准展现及审视社会, 可见传统美学主要在审美和道德标准上来影响我国的纪实摄影。我们知道, 国内的纪实摄影家对对象拍摄以及展现彰显出了儒家核心思想, 这不同于西方饱含个人主义的纪实摄影, 西方纪实摄影作品重在个人价值体现, 而我国纪实作品重在社会道德标准和人文关怀。对此对我国传统美学的精神的在解读是十分必要的, 可借其来得到更多的启发, 为中国摄影发展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在理论上做铺垫。

我国传统美学的多元论和摄影的多元化发展。我国传统美学的多元论重点表现于审美主体的多异化、对独创性的提倡、美的多元性和创作风格的多样性等方面。无论是司空图的“二十四品”、刘勰的“八体”, 还是黄钺的“二十四画品”, 他们皆是就作品的多元性问题进行讨论, 清代的美学家叶燮也曾说“诗无一格, 雅无一格”, 可见我国的美学家欣赏多样性的创作风格, 提倡艺术家的创造性, 支持艺术家进行多元化创作风格的摸索, 这令创作风格的多样性有了理论上的强力支撑。我国传统美学中的多元论艺术与美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 即使到了今天, 它也仍极具现实意义, 指引着现今的多元化艺术创作的发展, 推动着新闻摄影的多元化发展。如今, 摄影迅速发展, 过去的单一形式已无法再满足当今需要。摄影观念、器材、手法皆发生了巨大变化, 对摄影的多元化发展要求迫切。首先就新闻摄影而言, 我国摄影发展的重要趋势便是多元化。在孙京涛和吕德一共同编写的文章《打造一支多元化的新闻摄影队伍》里, 就提及, 将受众作为中心、将传播的效果作为指标的视觉化革命, 已经差不多在所有的平面媒体中普及, 变成了平面媒体日益发展的主要前进动力。随着报纸的传播效率日益提高, 受众的阅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借助明确直观的影像来获取新闻信息, 成为大多数人的主要选择。而且, 人们的视觉修养与读图的能力也逐渐提升, 他们不但需要得以传播信息的影像, 更是追求富有美感的新闻图像。因此, 在这一背景下, 对新闻摄影全方位的品质提高提出了要求, 同时要求建立起多元化的摄影团队以满足受众的需要。由《大众日报》的摄影团队的实践行为看来, 采取“人尽其才, 各擅其长”的方法, 将个人才能极尽发挥, 具有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定然更需进一步的革新, 推进多元化的发展, 以此满足时代的需求。依我来看, 这可在传统的美学中找寻灵感, 抓住精神内涵, 进行深入探究, 以此取得有用资源。借鉴并吸收我国传统美学的方法和思想, 构筑我国独具特色的新闻摄影理论系统, 明确定位未来发展的方向, 寻找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从而推动中国新闻摄影多元化的进一步发展。当然, 借鉴吸收时需辩证看待我国的传统美学, 对其中蕴含的奥秘进行解析, 寻找有效方法, 通过深入探究, 让我国的摄影以独具特色的民族姿态走向世界。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把东方的艺术之美展现于世人面前, 这需要我国新闻摄影工作者为之努力奋斗, 为我国新闻摄影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新闻摄影奖 篇2

5月15日晚六点,电信学部新闻摄影培训在材料馆准时开始。此次培训由电信学部新闻中心主办,分别邀请到校团委新闻采编组的刘辰君同学、自强社的×××同学和电信学部样阳光心协××××同学进行此次培训。

首先,刘辰君同学从五大新闻部分入手,总结实际工作中学生记者常遇到的三大新闻类型,辅以搜集到的新闻成稿,向广大同学详细地剖析讲解了新闻写作的要点。同时,她也告诉同学们,新闻应以“真”为重,不能为了美化活动的不足之处而胡编乱造,要尊重客观事实,全面真实地进行报道。其后,×××同学向同学们介绍了新闻摄影的要点,她从设备、角度、构图、画面截取及个人素质培养等方面入手,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收获与经验。最后,×××同学为大家进行了策划书撰写培训。×××同学依据活动规模将策划书分为两类,在介绍策划书基本写法的同时展示了多份学部主办、承办的各项大型活动的策划书,通过分析实例,告诉同学们撰写策划书时应有轻有重,突出自身特色,强调自身优势,重视创新,不能人云亦云,千篇一律。

2013年度中国摄影界十大新闻 篇3

两大影展尝试改革,多项新举着眼专业

1月进行的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选进行了许多着眼于改革的新尝试:将评委会和组委会严格分开,且没有任何中国摄协驻会人员担当评委,以最大规模的评委阵容进行分类评选,且各类别所有评委从初评到终评只参与本类评选,设立观察员,评选过程首次采用网络视频播出。8月底进行的中国第15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评选,则设立“女性”主题,以期通过摄影唤起全球大众、政府和媒体对女性问题的关注,首次设立国别展,选择摄影术发明地法国摄影师的作品共同展出,另外还对推荐人实行奖励,举办了短期培训交流课程等。

中国摄协主办的TOP20·2013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2013“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第三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等活动定位更加明晰,面向不同领域,不断改革创新,打造更具差异化的专业平台。增强权威性、体现专业性、扩大广泛性、提升公信力,成为更多摄影活动共同的追求。

北京摄影活动丰富,立足中国聚焦世界

3月4日至20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办、中国摄影家协会等主办的《永远的雷锋》大型主题展览,对用影像传播先进人物事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做出有益探索,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期间,日均参观人数超过8000人,单日最高超1.1万人。

10月24日至30日,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新华社图片中心和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承办的“北京国际摄影周2013”在京举行,展出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00多件作品,并举办了论坛、研讨、对话交流等30余项活动。通过摄影展现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社会面貌和发展趋势,品牌化、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成为这个北京城市文化新名片的努力方向。

除众多艺术馆、画廊、展览馆不断推出摄影展览等活动外,北京的王府井大街等处也成为摄影新展场,不少活动影响日渐扩大,备受国内外摄影界关注。

新媒体打造新阵地,微摄影成为热概念

4月20日,四川芦山等地发生7.0级强烈地震,公众手机拍摄的众多影像资料随后广为流传,重现震后现场。智能手机的普及在影响便携式数码相机市场的同时,也为移动互联、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带来全新的摄影机遇。除众多手机摄影比赛外,以微博、微信等为载体的互动式摄影活动逐渐兴起,再次以技术推动摄影创新。

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和凤凰等知名门户网站,纷纷吸纳传统媒体优秀人才执掌图片业务,并推出多项旨在提供专业水准摄影服务的活动和平台。新浪图片频道全新上线,推出“摄氏2013度”报道摄影盛典,腾讯推广青年摄影师激励计划。不少传统媒体从业人士认为,新媒体已取代传统媒体成为摄影传播的更大平台。

展览评选各引争议,网络发酵理论探讨

4月7日至28日,作为全国农民摄影大展配套活动之一,由中国摄协、新华社中国国际文化影像传播有限公司和今日美术馆联合主办的《隐没地——上圈组村民与艺术家的影像实验》亮相北京。80多位摄影界、艺术界、文化界人士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上圈组村民拍摄的2600多幅照片,拍摄、编辑和呈现方式均体现出较强的实验性。影展被称赞“有体温”、“接地气”的同时,关于其“实验性”、对村民作品的“借用”乃至影展期间备受关注的“元影像”等理论观点,均引发业界讨论。

8月20日揭晓的第四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同样因为业界人士对评选结果的质疑而引发更多争议;摄影师张巍的作品《人工剧团》也因与德国某艺术家作品类似而引来关注。

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传播的争论虽然不乏鲜明观点,但混杂其中的各类声音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理性与建设性。针对某一具体样本进行的专题探讨,在摄影界重视学术建设的大格局下,自有其现实价值。

视觉中国借壳上市,影像产业前景看好

6月,赛迪研究发布《中国图像素材行业发展报告》称,国内这一领域行业净利润水平在20%-25%之间,高于下游应用行业平均利润, 而这一市场近两年的增长率超过40%。报告还预计,2013年的市场规模有望攀上12亿元人民币。

8月16日晚,停牌半年的*ST远东公布重组预案:拟向17名自然人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华夏视觉、汉华易美100%股权,国内首家互联网文化创意企业视觉中国在A股市场借壳上市。作为视觉中国集团主要资产的华夏视觉、汉华易美估值总额达到24.9亿元。9月13日,远东实业对外公布此项资产重组的进展。上市后,视觉中国将投资图片社区项目,向摄影师和图片需求方的互动交流平台进军。

眼见场景难以为实,网传照片遭到质疑

8月1日,网上流传的一幅“小女孩为中暑清洁工撑伞”的照片引起关注,经媒体记者调查,照片属策划公司为卖伞而策划拍摄,情结系人为设计,照片中的环卫工人被报酬迷惑,小女孩为策划者邀请的“演员”,策划者最终向公众道歉。

12月2日,在北京,一名中年妇女被一外国小伙撞倒,随后,有图片报道称“外国小伙北京街头扶摔倒中年女子遭讹诈”。 经警方调查,外籍男子系无证驾驶,在人行横道内将中年女子撞倒。照片的拍摄者后来公开道歉,称自己拍完照片后想当然地加上主观观点,不做调查,行为有错。

诸如此类的互联网传播的图片信息后被证实为假,主要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商业炒作,二是拍摄者和传播者“不求甚解”只求吸引公众眼球。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生态,必然要求以完整可靠的证据链去伪存真,也对专业媒体机构提出了更高的“把关”要求。endprint

摄影作品赠美术馆,郎静山进“国家收藏”

10月11日开幕的“静山远韵——郎静山摄影艺术特展”开启了中国美术馆“影像中国——20世纪中国摄影名家”系列典藏项目。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中国摄影家协会、亚洲影艺联盟(台湾)、郎静山艺术文化发展学会(台湾)共同主办。郎静山之女郎毓文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郎静山134幅摄影作品。

在全球更多设立摄影博物馆,更多美术馆和艺术博物馆把摄影纳入视野的大格局下,中国美术馆作为国家级美术博物馆,在建馆50周年之际,将摄影的展示和收藏逐步推广、推开。“影像中国——20世纪中国摄影名家”系列典藏项目是“国家捐赠与收藏系列”这一国家项目的组成部分,近期计划每年典藏一位20世纪摄影名家的作品。

摄坛践行群众路线,表彰服务基层先进

10月21日,中国摄影家协会首次表彰在以摄影文化服务基层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会员,以及在“万名摄影志愿者万幅作品进万家”志愿者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团体、先进个人。受表彰的团体单位、个人长期用摄影方式,创造性地服务基层,服务人民,以行动树立起可敬可爱的中国摄影人新形象。

中国摄协联合各团体会员于2012年7月启动“万名摄影志愿者·万幅作品送万家”摄影志愿服务活动,一年多时间里,申报志愿者近9000人次,共组织214次活动,赠送作品3.2万余幅。

中国摄协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如何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人民、服务摄影人和摄影事业,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不断调整职能、方位和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工作方式。

“嫦娥三号”成功探月,拍下首张月球留影

12月14日,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轻盈地在月球上实现“软着陆”;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巡视器顺利互拍成像,成功传回了中国五星红旗在月球上的首张留影,标志着“嫦娥三号”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

由“嫦娥三号”拍摄的月球照片也成为本年度最热传的照片之一。

中国首个摄影展馆,开馆展出“百年跨越”

1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摄影专业展览馆——中国摄影展览馆开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与北京设计之都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该展馆占地2000多平方米,是中国摄影人展示成就、交流摄影文化的重要平台,在展示中外摄影精品佳作的同时,将开展学术研讨、摄影培训等各项活动,从而全面推动中国摄影人才和作品脱颖而出。

中国新闻摄影奖 篇4

中国新闻奖 (下称“中新奖”) 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 由中央宣传部批准设立, 每年一度, 摄影在各奖次中占一定比率。[1]普利策奖 (Pulitzer Prizes, 下称“普利策”) 是美国重要的新闻、文化奖项, 由约瑟夫·普利策设立, 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 摄影方面专设突发事件摄影奖和特写摄影奖。两者作为所在国的最高新闻奖, 部分代表了国家主流价值观。[2]

本文选取近十年两者的获奖摄影作品为样本, 得到中新奖和普利策获奖摄影作品分别为92件和20件, 共计有效样本112件, 运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 深入探寻两者的差异。

首先由内容分析得到两个差异点:数量和获奖方。数量是基本差异, 宏观和微观均有体现。宏观来看, 中新奖分设一、二、三等奖和特等奖, 其中摄影作品分别占3.84%、4.40%、3.77% 和0%;而普利策特设突发事件新闻奖和特写新闻奖。微观来看, 二者单件作品的照片数量也不同, 中新奖多为单幅, 组照少, 且一般为6件, 至多仅11件;普利策却只有20% 为单幅, 组照最多出现49幅, 远多于中新奖。获奖方是隐含差异, 比较发现:中新奖获奖方均为本国媒体, 国家级最多, 占44.57%, 省、市级分别占15.22%、35.87%;普利策摄影获奖者却有10% 为国外媒体, 且获奖的国内媒体中, 既有《纽约时报》、美联社, 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报纸。纵观两者, 中新奖作品集中于国家级党办媒体, 呈垄断趋势;而普利策作品相对分散, 作品来源被弱化。

其次运用文本分析解读作品在题材、色彩、叙述等方面的表征, 理解摄影的传播方式, 并总结两国在新闻摄影上的倾向性。

梳理题材即把握摄影作品的关注点。研究发现, 中新奖的摄影作品有两大特点:一是强政治性, 时政类作品占11.58%, 如2014年一等奖摄影作品《习近平冒雨考察武汉新港》。二是高社会关注度, 社会题材作品高达60%, 且三类主题突出:褒奖好人好事, 如2010年《冰河生死大营救》;讲述民间故事, 如《我的护工母亲》;反映社会现状, 如2012年《湘西留守女孩带着弟弟上学引关注》。相比之下, 普利策集中于热点事件。战争是其永恒不变的主题, 2013年两大摄影奖都颁发给了记录叙利亚战争的作品, 同时普利策也关注战后士兵的生活, 2012年特写新闻奖《欢迎回家:Scott Ostrom的故事》、2010年特写新闻奖《Ian Fisher的军旅生活》便是典型代表。另外, 美国媒体毫不避讳地报道恐怖袭击, 2014年突发新闻奖颁给了《肯尼亚购物中心恐怖袭击》, 画面直接记录死亡、逃生和哀悼, 其披露黑暗和真实记录的勇气是中国媒体目前所欠缺的。

色彩是摄影中的重要因素, 直接影响观者感受。彩色照片让人轻松, 黑白照片给人沉重之感。在中新奖的92件作品中, 仅5件进行了黑白处理, 其余均为彩色, 其中2件是严肃的国际新闻, 3件含表现纪念意味的国内新闻。普利策的作品中, 黑白照片占比高达20%, 多关涉灾难、冲突。

在叙述方式上两者同样存在差异。经过比较发现, 普利策倾向于长篇幅组图, 或以时间为轴, 如2008年特写新闻奖《亲爱的, 请记住我……》, 或围绕中心人物展开, 高度关注细节, 力求真实, 如2013年特写新闻奖《欢迎回家:Scott Ostrom的故事》。中新奖倾向于单张叙述, 通过单一画面反映现状, 如2012年三等奖《湘西留守女孩带着弟弟上学引关注》, 较少采用长篇幅叙述。

根据作品感情色彩可将作品性质分为正面、中性和负面。[3]结果显示, 中新奖正面作品最多, 中性或负面作品仅占25.26%。普利策新闻奖却相反, 正面作品仅占25%, 其余作品多为灾难主题, 画面真实而具有震撼力, 如2012年突发新闻奖《喀布尔宗教圣地遭自杀人弹袭击》。这与两国的新闻价值观和新闻功能密不可分。中国推崇“喉舌论”, 把媒体定义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采取“正面为主的宣传方针”, 媒体的首要任务是关注社会,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美国媒体则相对独立, 拥有所谓的“第四力量”, 媒体致力于监督政府、暴露黑暗。

以上是中新奖和普利策摄影作品的诸多差异。其背后的原因, 媒体功能和新闻调控是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伯德和梅尔文在《报刊与社会》中写道, 报纸及其他大众传媒有两重性:一是商业企业;二是有社会功能。在个人主义盛行的美国, 公民对于知情权格外重视, 从而迫使披露现实成为媒体首要的社会功能。中国的胡耀邦在《新闻工作的性质问题》中指出:“就新闻媒体最重要的意义来说, 我想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 也是党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 同时也是人民的喉舌。”对于中国媒体来说, 新闻报道的首要原则是循党性, 需要以正面报道稳定社会、引导舆论, 使言论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媒调控呈现出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中国以政党调控为主, 西方以法律调控为主;中国法规防范滥用新闻自由, 西方法规保障新闻自由;中国政党调控司法解释不易, 西方行政法规可操作性强。

中美新闻摄影各有特点, 中国具强政治性, 美国重社会性。该差异关乎两国从业者的新闻观念、媒体所受制约和媒体功能。我们须客观看待差异, 了解背后的原因, 并做到批判地学习借鉴, 为我国媒体注入更多有价值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黎.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的比较[J].中国商界, 2009 (05) :316-317.

[2]李舒.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评奖形式比较[J].新闻记者, 2006 (11) :18-21.

[3]许梦婷, 巩雪.从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看中美新闻价值观差异[J].编辑之友, 2012 (9) :89-91.

新闻摄影心得 篇5

实验指导老师:剡根会老师

人:蒲金宝

试 验

目 的:对曝光、景深、光位、构图的学习与运用

试 验

计 划:对照片进行了精确地曝光,利用小景深使环境虚化,主体清楚,使局部生动。以及大景深表现空间的利用,光线的使用,用来表示别样的景致。最后还涉及线性的构图,人物动作的抓拍。

试 验

实 践:

一、曝光

起初先在自动模式下对要拍摄的对象拍一张照片,然后根据其中的参数对其进行拍摄的手动操作,以便合理、准确的曝光。但是由于实践少、经验少,有时不能正确估计曝光量,导致曝光不足或者太过。主要是对互易律、互易律失效掌握不熟。

一、景深

景深就是在所调焦点前后延伸出来的可接受的清晰区域,分为前景深与后景深。

(一)、小景深 小景深能使环境虚化,主体清楚。但真正拍出一副出色的小景深照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第一次拿到相机的时候,尽管知道相关小景深的知识但就是没办法运用。拍出来的照片都一模一样,后来发现这是焦距不足的问题,惊喜之下,以为这次就能拍到小景深了,但是,一切都是事与愿违,照片的画面近虚远实。后来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和努力,在调整摄影距离后,我成功的拍摄了小景深照片。

(二)、大景深

大景深=最小光圈+段镜头+最长摄影距离。利用这一参数,在借鉴拍摄小景深的经验下,可以很好地拍出景物的空间效果。但是,大景深也不很好拍,尤其是曝光与光位的运用,再次就是角度。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拍摄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提高的地方。

二、光位

光位可以说是一种很奇特的表现手法,在拍摄过程中,如果运用得当,会有特别的效果。通过正面光、45度逆光、90度逆光、45度侧逆光、90度侧逆光、顶光的运用,我真切体会到了光位带来的效果和表现出来的层次感和质感。如果位置选择得当,在90度逆光或者45度逆光下通过仰拍拍摄树叶或花卉,会有一种通透感,赋予事物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构图

合理的构图会使照片表现效果进一步增强,使图片更具美感,有生命力。我认为在解决好曝光、调焦等一系列摄影问题之后照片的好坏就取决于构图,有时合理的布局会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在实际拍摄时,我利用九宫格来构图,但拍出来的照片总感觉没有生机,没有生命。再就是画面内容太冗杂,突出不出主体。但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我慢慢学会了圆形构图、三角构图和线性构图简单的操作方法。

五、摄影体会

(一)熟练掌握摄影相关基础知识是做好摄影的基础。

(二)认识、熟悉照相机各个部件的功能是做好摄影的保障。

(三)自己亲手操作时做好摄影的前提。

(四)在实践中要善于总结经验,总结教训。

(五)没完成一次实验要写心得体会,进行反思。

(六)要学会鉴赏照片,从鉴赏照片中学摄影。

(七)要善于向别人请教,不懂就要问。

(八)随时遇到问题随时解决,多看关于摄影的相关书籍。

(九)多于别人交流摄影心得、体会。

(十)摄影时要心静,凝神。

中国新闻摄影奖 篇6

—编者

本文通过对世纪之交中国新闻摄影发展的走势、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论述,并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本文涉及的内容有:

(一)荷赛的影响、成就和局限;

(二)新纪实摄影的兴起发展;

(三)新闻摄影理论体系的构建:图片评判标准的新发展;国际上新闻摄影评判标准的趋同;完善中国新闻摄影分类;理论研究的进展;

(四)新闻摄影发展的三个趋势:数码化和彩色化;印刷媒介图像化;网络时代新闻摄影工作者的机遇和挑战;新兴图片市场对摄影师拍摄技术技法的要求;竞争的网络图片市场。

一)关于荷赛

1988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新闻摄影周”上,来自荷兰新闻摄影基金会(荷赛)的专家与中国新闻摄影的精英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为固步自封多年的中国新闻摄影界打开了与外界交流的大门,世纪之交三位中国摄影师获奖(李楠,王瑶,贾国荣)和5位中国年轻摄影师学员进入荷赛大师讲习班学习,加之理论工作者对荷赛系统的介绍,使荷赛在中国新闻摄影从业人员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欣赏荷赛的人士将其捧为新闻摄影的圣地,对荷赛持保留的人士更多地只是从意识形态上,而无法从摄影本体上评判荷赛,没能对业内人士产生足够的说服力。

实际上,荷赛对摄影的评判在更大的程度上代表的是欧洲的摄影评判,它强调摄影师对所拍摄内容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荷赛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所设立起的职业标准,建立起的与其他摄影形式相左的独特摄影语言,推崇的影像创新精神,以及在全世界范围产生的巨大影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荷赛的摄影语言不是也不可能是新闻摄影终极的语言,荷赛的评判标准不是也不可能是世界新闻摄影的惟一标准。荷赛的评判标准不仅与东方的评判标准存在着差别,与美国的评判标准也存在着差别。

多元化是近年中国摄影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趋势,从许多中国摄影师,特别是年轻一代摄影师的作品可以看出,荷赛多年来致力建立起的新闻摄影审美观已为中国人所了解、接受和运用,逐渐成为我们摄影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我国摄影多元化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计会有更多中国摄影师通过了解、接受、掌握和运用这一种摄影语言,更好地与西方的主流社会交流。

与中国业界对荷赛了解相比较,荷赛方面对中国新闻摄影了解得太少,导致了近年来荷赛在中国影响力下降。

就中国新闻摄影的实践来看,过分推崇以荷赛为代表的欧洲新闻摄影的的审美观还会在我们的实际工作,特别在报纸的摄影报道上产生困惑,在这个层面上美国新闻摄影的审美观(真实和客观的传达内容和信息)较欧洲新闻摄影的审美(个人风格的展示)对我们更有参照性。此外,目前基本参照荷赛而设置的中国新闻摄影的分类,也已不能适应中国新闻摄影实践的发展。许多目前困惑我们的问题早已为世界新闻摄影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国新闻摄影所解决,它的年赛(PictureofYear,POY)不仅在分类上较荷赛丰富,并将报纸照片和杂志照片分开来评,可以为中国新闻摄影文化构建提供更有操作性的借鉴。

浅析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 篇7

关键词: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差别

1 引言

新闻摄影是一种为平面大众传播媒体而制作的图片, 从其诞生开始就与纪实摄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在早期的新闻摄影图片, 大部分都是从纪实摄影处获得。同样的, 新闻摄影也在实际工作中担负着历史文献记录的重任, 二者的作品也常常互相转换, 在各种有关摄影的史学与评论之中, 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通常被当做是同样一个摄影流派或者类别被叙述或评论。本次研究就以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为分析切入点, 以期更加理性清晰地对待与了解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的本质内涵。

2 纪实摄影与新闻的定义

2.1 纪实摄影

(1) 纪实摄影的含义。纪实摄影指的是人们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或者是对具有历史意义的事物开展的纪实性摄影工作。其内在价值在于用客观真实的摄影记录下社会发展的当时状况, 使其能够成为对后人有价值的图像资料, 与此同时, 加入进作品拍摄者对自然、对人文、对社会的关注与情怀, 从而对历史的传承与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1]。

(2) 纪实摄影的特点。一是真实性。纪实摄影要记录真实的形象, 不能够对要记录的对象有任何的夸大或者歪曲。二是社会性。指的是借助对拍摄对象所表示的社会关系对社会的客观现实做反映与记录, 纪实摄影作为一种具有社会评价特征的摄影活动, 表达是其主要的意义。纪实摄影的作品一般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社会现行的情况之上, 重点关注选材和社会价值, 从而表现出对现实的思考与理解。

2.2 新闻摄影

(1) 新闻摄影的含义。新闻摄影指的是对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记录, 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这与其他的一些门派的摄影作品略有差异, 新闻照片需要取材于新闻事件出现的现场或者是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新闻摄影的首要任务就是传播新闻信息。

(2) 新闻摄影的特点。一是真实性。新闻摄影的核心生命力就是真实性, 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原则其实就是揭示事物最真实的主题, 其不是虚构、捏造的, 是和实际事物相匹配的客观事实。摄像需要能够抓住一件事物的本质状态的典型瞬间, 从而反映一件事物的真实面貌。摄影对象也需要选择真实客观的事物与事件, 不能够是摆拍或者是事先彩排过的, 除此之外, 图片上配的文字也需要是对这件客观事物进行客观描述。二是新闻性。新闻摄影需要从关注重大事件、重视独家新闻、攻破大难度题材、重视时效性报道这几个层面出发[2]。第三, 形象性:借助摄影作品的吸引力与强有力的感染力, 让观众从照片中就能感受到喷薄而出的震撼效果。

3 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差异

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性质极为相似, 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可是作为两种不同的摄影形式, 彼此间的差异还是存在的。

3.1 价值追求层面

新闻摄影在于向读者表达正在发生的或者发展的新闻事实, 让人们即时地了解到正在发展的客观事实。新闻摄影最主要的价值就是新闻性与时效性。但是纪实摄影向人们展示的则是一个较长历史过程中的, 具有社会意义与历史意义的事物, 其摄影的目的在于唤起人们对现今或者是未来事物的高度重视, 其最主要的价值不是新闻性和时效性。

3.2 牵涉范围层面

新闻摄影的报道对象不仅仅是有时效性的人物或者是事物, 还需要依照读者群的不同要求, 选择不同的角度切入点。纪实摄影相比于新闻摄影, 其包含的范围要大的多, 有可能会反映一些人们漠视或者不愿意看到的事实。从取材的角度分析, 新闻摄影重点选择的是有新闻价值的材料, 但是社会纪实摄影的重点则放在了客观直接地将社会生活暴露在人们的面前, 展示的是社会最本质、最深层的一面[3]。

3.3 消费时段层面

新闻摄影的保存时间通常都很短, 也许过了这个时段这个作品就毫无价值了。但是纪实摄影就像是“醇酒”, 经历的时间越长, 其价值越大, 在这方面文献类纪实摄影的表现愈加突出。

3.4 操作流程层面

新闻摄影在拍摄的过程中需要有很多人一同帮助才能够完成, 经过摄影记者、图片编辑、版面编辑、美术编辑、总编辑等人一同作用之后才会出现在报刊版面之上, 但是纪实摄影通常一个人就能够完成, 一个人选题, 一个人研究, 一个人拍摄, 受到外界影响较小。

3.5 表达内容层面

从二者的表达内容上分析, 纪实摄影作品属于摄影家对社会以及时代长时间记录观察而产生的作品, 这种作品的主观色彩相对明显。新闻摄影只是对一件事物的发生过程或者典型的发生瞬间做记录, 客观性是其核心内容。因此, 因为限制性因素较少, 纪实摄影能够为摄影家带去更多的时间去对作品做思考与研究, 可是与之相对应的, 纪实摄影对一部作品的内涵有更高的要求, 一部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是包含了作者对这个时代敏锐的洞察力的, 但是新闻摄影完全不需要有这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任伟.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关系的粗浅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 2011, (10) .

[2]熊国成, 罗艺.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差异[J].新闻摄影, 2010, (14) .

浅析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 篇8

1. 新闻摄影的含义

当今人们所提及的新闻摄影一般包括广义的新闻摄影和狭义的新闻摄影两个方面的含义。广义上来说,新闻摄影是指一切用摄影那个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用照相机拍摄图片;二是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电视片;三是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电影片。狭义的新闻摄影是专指以照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1999年,中国新闻摄影协会在组织编写《新闻摄影学概论》一书时曾给出过一个定义: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

2. 新闻摄影的特点

新闻摄影具有三大基本特性:新闻性、真实性和形象性。

(1)新闻性。新闻摄影要从重视重大题材、重视独家新闻、用于攻破难度大的题材、重视报道的时效性这四个方面来把握。

(2)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之所在,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内涵是所揭示的真实的主题,而不是虚构、主观臆造的和脱离实际的,这就要求拍摄的对象必须真实,事实真实;摄像应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典型瞬间,总体真实;摄影对象自然真实,不能是实现安排或预先排演过的;另外文字说明也要准确真实。

(3)形象性。通过摄影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2.新闻摄影的价值

新闻摄影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闻摄影的主题集新闻性、真实性、时效性、直接性和形象性等特点与一身,能将新闻主题的情感浓缩在画面之中,给人以简洁、震撼的效果。新闻摄影常讲视觉冲击力,摄影师应该把镜头对准社会生活中真正打动人心的层面,每一张图片都给读者一次认识事物本来面目的机会,每一次的阅览后能够反复在脑海中萦绕,这对于摄影师来说就是成功,而这种成功的基本素质和终极追求就是写真,写真就是新闻摄影价值的本质。

二、纪实摄影

1. 纪实摄影的内涵

摄影自诞生以来已有170余年的历史,在摄影这条历史长河中,不论时光如何变化,不管摄影师们对摄影的着重点在于哪些种类,纪实性作为摄影的根本属性,其地位从未被动摇过。卡蒂尔·布列松曾说过:“在所有表现方法中,摄影是唯一的能把转瞬间丝毫不差地固定下来的一种手段。”摄影自诞生时起便具有了纪实的特性,其技术特点就是借助光学的特性逼真地再现现实事物的影响,因此,纪实性可以说是摄影的天然属性。然而在摄影发展的早期,纪实性并没有得到摄影家们的认可,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社会上需要形象性的报道时,人们才真正意识到摄影纪实真实生活的基本作用。

纪实摄影不同于其他摄影类别,它的价值不在于照片给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取决于摄影自身的信息价值,用事实说话。纪实摄影作品不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记录特有的文化,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

2. 纪实摄影的特点

(1)真实性。纪实摄影记录对象的真实形象,不能有夸大、歪曲。

(2)社会性。社会性是通过对拍摄对象所代表的社会关系的记录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摄影是社会评价的纪实摄影作品的特征。纪实摄影作品关注社会现行,注重选材的社会价值,以促进改良社会为目标,流露着摄影是对现实的理解和思考。

三、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联系

提到联系,必然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相通点和差异处。作为摄影的两个类别,本身并没有任何的可比性,但现实中不是这样,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往往同时出现在一个作品当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也有必要从这两个摄影类别分析,找出两者的异同点,以便能够使两者能够更加紧密和谐地运用在一起。纪实摄影注重社会、历史价值,新闻摄影注重新闻价值,两种摄影表达形式都充分发挥摄影手段的科学纪实性和形象纪实性、瞬间纪实性的特点来寻求对事物的精确记录。

(1)纪实摄影都是对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某一事物、人物在某一特定时空状态下的自然形象作出的记录。记录手法的忠实性、真实性的品质,对于纪实摄影具有和新闻摄影同等重要的意义,是其生命和根本。

(2)二者都运用“精确记录方法”,充分发挥摄影手段的科学纪实性、形象及时性和瞬间纪实性的特点,一次寻求对事物的精确记录,呈现细节,力求图像和自然景象完全一致。

(3)二者均通过所拍摄的图片表达一种认识和理解,传递一种信息,并试图通过这种表达和传递依法他人思考引起他人的裁决,从而实现认同和分享的目的。

两者虽然都具有真实性、艺术性、社会性等基本共同点,但差异也十分明显。

首先,时效性的差异。新闻摄影的时效性是指新闻图片在到达受众前,应尽可能地争取时间。然而,纪实摄影的价值在于其历史性和科研就行,历史是不会过时的。纪实摄影代替了人类以文字和绘画等形式记录历史的方式,使得历史更为直观和形象。与新闻影响不同,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够充当纪实摄影的题材,只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意义的材料才能作为历史记录下来。一张没有经过修饰的纪实摄影也许在当时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或者轰动,但对后人来说,那也许就是弥足珍贵的历史碎片。因此,我们可以说,新闻摄影是处于“运动”状态下的作品,事件是“现在进行时”,而纪实摄影是“静止”的,时间是“过去时”。

另外,艺术性差异。不可否认,不论是新闻摄影还是纪实摄影,都具有艺术性。但是,两者艺术性的深入度不尽相同。新闻摄影的艺术性首先根植于新闻性。新闻摄影师的首要任务是把客观发生的影像记录下来,这个影响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摄影的内涵决定了新闻性的决定作用,甚至可以放弃艺术性的要求。一副重大突发事件的图片,如果因为拍摄技术上有缺陷,仍可以发行,因为事件是重大的。新闻性是前提是基础,艺术表现力是为新闻性服务的,有报道价值的新闻才给艺术提供了空间。但纪实摄影相对于新闻摄影来说,艺术性更强一些。由于纪实摄影的拍摄时间更为宽松,使得摄影师在主题选择、换面构图、视点选择、光线选取等方面更为考究,纪实摄影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全面地发挥。纪实摄影是直接取现实生活的原型进行创作,以摄影家眼睛延伸的镜头来透视社会、自然,卡蒂尔·布列松可以寻找的“决定性瞬间”就是把时机与情境的最佳结合点拉近,尽量把这两点结合成一个时刻。

中国新闻摄影奖 篇9

笔者在讲授“影像语言”课程之构图一章时, 为检测学生对摄影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给学生展示了中外新闻摄影史上两张著名的照片:一张是齐观山的《斗地主》;另一张是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的《胜利之吻》。

针对《斗地主》这幅摄影作品, 有学生说老贫农是画面主体, 因为从作品主题来看是表现农民翻身做主, 并且老贫农是正面角度、实像;也有学生说地主是画面主体, 因为地主在画面中占据较大的面积, 而且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在他的身上, 摄影师想通过人物视线来引导我们关注画面主体;还有学生认为老贫农和地主二者共同构成画面主体, 因为斗地主这一活动包含斗与被斗双方, 缺乏任何一方都无法说明内容和表达主题。至于问到谁是陪体, 有的学生认为地主是陪体, 有的学生认为地主和后面围观的农民都是陪体;在认为地主是画面主体的学生中, 对陪体的看法也与前面类似, 有认为老贫农是陪体的, 也有认为所有农民都是陪体的。

针对《胜利之吻》这幅摄影作品, 大多数学生认为水兵和女护士是画面主体, 因为他俩紧紧抱在一起, 而且在画面中成为视觉中心, 其他人物的视线也在引导我们关注这对男女。但也有学生受《斗地主》这幅作品讨论的影响, 认为水兵是画面主体。他们认为从画面形式来看, 《胜利之吻》和《斗地主》有很大的相似性:画面中较突出的两个人物都是以一个正面一个侧面的形式呈现, 他们或进行语言交流, 或进行身体接触, 而且其他人物都处于围观状态。既然《斗地主》中老贫农是画面主体, 那么《胜利之吻》中水兵也应该是画面主体。至于谁是陪体, 不同的学生也是观点各异。有学生认为街道上的行人是陪体, 但也有学生认为该画面没有陪体, 街道上的行人是环境的一个要素, 与背景中的建筑共同构成环境。

二、新闻摄影作品构图实体元素的学术探讨

学生讨论中的众说纷纭和莫衷一是, 既与他们对新闻摄影作品主体、陪体和环境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有关, 也与学者们对摄影构图主体、陪体和环境的概念界定含糊不清有关。

笔者查阅大量摄影类文献资料, 发现学者们将摄影构图实体元素划分为二大派系。一派是采用二分法, 即把摄影构图实体元素划分为主体与陪体 (或宾体) 。例如, 《摄影辞典》中对主体的解释是:“在摄影画面上, 用以表达主题思想的主要物体, 称为‘主体’……一般来说, 在一个画面上, 主体只能有一个, 其余的称为陪体 (宾体) 。”[1]在《摄影基础——摄影实战技巧》一书中, 作者卜新章认为, 陪体“是画面中用来陪衬主体的所有事物形象和空白, 是画面中除了主体之外的一切前景、背景、环境和空白”。[2]

另一派采用三分法, 即把摄影构图实体元素划分为主体、陪体和环境。例如, 吴印咸的《摄影构图》一书专列“主体、陪体与环境的处理”一章并指出, “一幅完整的摄影画面, 一般都是由主体、陪体和环境等各个部分组成。主体, 是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 集中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陪体, 是用来烘托主体, 使主体更加突出、鲜明;画面的其它部分则是环境”。[3]李兴国在其《摄影构图艺术》的“画面构图”章节中也指出, “组成一幅画面有如下几个因素:主体、陪体、环境 (前景和背景) 、空白等”。[4]

“二分法”派与“三分法”派中所指的陪体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从概念界定来看, “二分法”派中的陪体都涉及前景和背景, 这显然更接近于“三分法”派中的环境, 但从论述内容以及列举例子来看, 又涉及“三分法”派中的陪体。正是由于“二分法”派中陪体概念的模糊与不确定性, 使他们在论述陪体时游离在“三分法”派所指的陪体与环境概念之间。学者康大荃可能正是意识到这个问题, 于是在两年后主编的另一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摄影构图学》中就采用了“三分法”, 他指出“摄影画面的形象构成因素分为主体、陪体和环境三个层次”。[5]但“三分法”派对于一些概念的界定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针对新闻摄影, 笔者认为“三分法”较为合适。因为新闻摄影通常是对某一事件或情节的记录, 特别是对于场面中人物众多、人物关系复杂的情况, “二分法”对照片的分析显得不够全面深入, 于是有必要从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重要性程度依次划分为三个要素:主体、陪体、环境。主体是一幅画面最重要的表现对象, 是主题思想的重要载体, 也是画面的视觉结构中心。换句话说, 从画面内容来看, 主体是最重要的信息传达者;从画面主题来看, 主体是最能表达主题的人或物;从构图结构和观众的视觉心理来看, 主体是画面的视觉结构中心。陪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 是重要性仅次于主体的人或物。在内容上, 陪体与主体共同构成事件或情节, 往往与主体形成视线、语言上的交流或肢体上的接触。如果缺乏陪体的信息, 观众就不能准确地理解甚至根本无法看懂画面所要表现的内容。在主题上, 陪体辅助主体共同揭示画面主题, 如果缺乏陪体, 观众便不能准确地理解甚至根本无法理解画面主题。在结构上, 陪体与主体形成或左右或上下或前后等视觉上的对比或呼应态势, 或围绕在主体周围。主体与陪体的关系就好比影视剧中主角与配角的关系一样。环境是相对于主体和陪体而言的, 是主体和陪体周围所处的人物或景物, 其重要性通常弱于陪体。环境在画面中主要起到为事件、情节交代时间、地点等因素, 或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等, 对理解画面内容和主题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其结构多处于主体与陪体的前后或周围。于是, 新闻摄影作品构图实体元素依其重要性形成金字塔格局:主体、陪体、环境。

三、新闻摄影作品构图实体元素的实践指导

画面主题的主观性以及画面形式的复杂性, 使得我们辨析画面的主体、陪体和环境仍然十分困难。笔者在此为大家提供辨析新闻摄影作品主体、陪体和环境的经验和技巧, 以便于更好地指导新闻摄影实践。由于每一幅新闻摄影作品都是由特定的内容、形式和主题三个要素组成, 因此对画面构图实体元素的辨析也只能从这些要素入手。对画面主体、陪体和环境的辨析可分“两步走”:第一步, 用一句话概括画面所提供的主要事件或情节, 与主要事件或情节相关的人或物即为画面中的主体和陪体, 其余人物或景物则为环境;第二步, 在主体和陪体中, 综合分析被摄对象的景别、角度、虚实、影调、色调等画面形式, 并结合照片主题, 画面中最突出、最想表现的对象即为主体。如果他们势均力敌、不分伯仲, 且共同起到表现主题的作用, 那么他们都是主体, 即画面没有陪体。我们运用以上方法解答前面遗留下的问题。

齐观山的《斗地主》中, 我们用一句话概括画面情节:北京郊区土改会中, 一位老贫农正在批斗地主。因此, 那个老贫农和地主是画面表现对象, 背景中的农民、树和建筑是环境。从画面表现形式看, 虽然地主占据画面较大面积, 但处于侧面角度、边缘位置, 被虚化处理, 而老贫农处于正面角度、黄金分割线位置, 镜头也聚焦在他身上, 联系照片主题, 表现新中国农民翻身做主, 所以老贫农是画面主体, 地主是陪体。

弗雷德·艾森施泰特的《胜利之吻》中, 我们用一句话概括画面情节:二战胜利后, 水兵与女护士热情拥吻。因此, 水兵和女护士是画面表现对象, 其他人群和建筑构成画面的环境。从画面表现形式看, 水兵与女护士紧紧拥抱在一起, 二者都处于镜头焦距中, 并且不分伯仲, 联系照片主题, 表现的是二战胜利后人民的喜悦之情, 所以二者都是主体。

以上方法概括而言就是:第一步, 从画面内容分析哪些属于被表现的对象——主体和陪体, 哪些属于对象周围的环境;第二步, 从画面形式并结合画面主题分析谁是主体, 谁是陪体。“两步法”不论是用来辨析新闻摄影作品的主体、陪体和环境, 还是在新闻摄影实践中更好地把握和安排主体、陪体和环境, 都显示了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摘要:新闻摄影构图的实体元素根据其重要性依次划分为主体、陪体和环境, 它们构成了一个金字塔格局。在画面主体、陪体和环境的辨析与摄影实践中, 可提供“两步走”的方法:第一步, 从画面内容分析哪些属于被表现的对象——主体和陪体, 哪些属于对象周围的环境;第二步, 从画面形式并结合画面主题分析谁是主体, 谁是陪体。

关键词:新闻摄影,构图,元素,金字塔

参考文献

[1]林梦星, 刘建福, 陈纯, 陈扬坤.摄影辞典[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1988:175.

[2]卜新章.摄影基础——摄影实战技巧[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63.

[3]吴印咸.摄影构图[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4:29.

[4]李兴国.摄影构图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12-46.

生态新闻摄影浅析 篇10

生态新闻摄影顾名思义是围绕生态这一个大的概念所包含的客观事物而进行的以新闻性为主要特征的, 以立体的直观的图像, 快捷地回答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的新闻。《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中国绿色时报》等都发表了一批反映生态建设的图片, 其中的优秀作品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生态新闻摄影起到了领军的作用。《黑龙江林业报》是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党委的机关报, 处在生态建设的前列, 在新闻实践中自觉发挥生态新闻摄影的作用, 围绕省委、总局党委和总局的中心工作, 特别是生态建设的部署积极自觉地开展工作, 取得了正面的宣传效应。我们在实践的同时还不断地对生态新闻摄影进行理论的思考和探索, 不断提高生态新闻摄影的水平, 增强和丰富生态新闻摄影题材的表现力和影响力。

一是树立时效观念。生态新闻摄影同其他新闻摄影题材一样, 时效性是实现新闻价值的重要保证。

首先, 要善于发现在生态建设中隐含的新闻线索。生态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记者就应该深入到负责机关、一线基层, 熟悉了解情况, 在生态建设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 这是提高时效性的基础。其次, 在采访中要准确无误。记者在采访生态建设中要深入细致, 对人物事件的细节都要了解清楚, 为拍摄及后期的发表扫除障碍。其三, 随时拍片随时制作, 发挥数字设备的作用, 在采访的空隙对片子进行剪裁制作后再发回报社编辑部。其四, 迅速向编辑部传送片子, 写好文字说明, 并向编辑说明片子的重要性。

二是深化报道的角度。报道的角度即对摄影报道内容进行取材及表现的角度, 或者是观察与介绍新闻事件的角度。在实践中有的记者不做角度的选择, 在生态建设的新闻客体面前拿起相机就拍, 出来的片子平淡苍白, 没有反映出被摄体的思想和特点。这样的片子是编辑在选片时最为头疼的事情。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它要求记者在拍摄前就想到:注重生态建设所蕴含的思想, 要揭示出所拍照片的思想或者是灵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1.必须选取有利于表现题材内容的报道角度, 这是对题材内容的深入开掘, 是出新的重要办法, 是凸显被摄体———生态建设的思想、冲击读者眼球的表现技巧;2.生态建设这个题材的广阔性, 使生态新闻摄影可以从面上取材、从纵深处取材、点上取材, 也可以从点、线、面结合上取材, 以拓宽和深化生态新闻摄影题材的主题。

三是确定报道的选题。在新闻实践中要注重生态新闻摄影的选题, 使生态新闻摄影的实践丰富多彩, 深化这一题材的主题, 提高这一题材图片的感性形象。1.选题面要广。生态建设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宏大工程, 它要求新闻摄影必须站在宏观的高度进行报道, 如果在报道中选题面狭窄、视点低, 就不能充分反映生态建设。而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却不注意选题的广阔性, 就事论事, 为了反映植树造林就是拍一张红旗飘扬下, 一群哈腰挖坑植树的人, 不能从更高的角度更宽的视野选题, 并从中揭示生态建设的规律性的东西。2.选题要有重点。在生态新闻摄影中要选择意义深刻的画面来突出主题, 使这类图片有一定的深度。《人民日报》在几年前发表了一组反映西北生态环境恶化给人民群众生活造成困难的图片, 在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上, 没有树木, 没有小草, 几个十几岁的小孩趴在一座废弃房屋的断垣上, 眼睛木然地望着远方, 另一张片子是一个小孩趴在黄土地上的一双脚和露出大拇脚趾头的布鞋。这组照片的选题意义深刻, 用小孩子和黄土地对比揭示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破坏了今天更破坏了明天和未来。3.选题要有针对性。生态建设和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生态新闻摄影就要抓住这个热点和焦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选题。报纸的一版是要闻版, 所关注的是政治新闻, 那么生态新闻摄影就应该围绕它进行选题。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后, 《黑龙江林业报》在一版发表了反映森工林区在生态建设中加强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图片, 以知识性、趣味性、相关性的图片, 回答读者关心的生态建设问题, 自觉做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护者、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者。

新闻摄影”侃谈 篇11

藉此时机,我们编辑部也邀请了几位“十佳”和“提名”。《武汉晚报》邱焰有采访任务在“茶座”召开前赶回了武汉;《中国日报》徐京星在颁奖会后立即返回了香港;卢北峰本已答应前来,但报社的工作又让他错过了一次“神侃”的机会;新华社军分社的李刚也因故未能光临,于是本来想办得隆重一点的“座谈会”,后来只能成为“小聚”了——这些排除万难,参加本期茶座的记者是:《中国青年报》摄影部的后起之秀柴继军、原《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已转投《北京青年报》的程铁良,还有从广州赶来的《新快报》的两大“名记”宋布军和李洁军。本刊编辑王大莉、那日松、吴砚华也参加了座谈

话题还是从“ 十佳评选”开始——

程铁良:我觉得有些人对评选出来的“十佳记者”有一点误解。一出去,就有人说,呦,你是“十佳记者”。实际上,他往往忽略了前面的几个字“1998年度”,包括以前的“什么什么年度”。所以说“十佳记者”只能代表这个主办单位评选的一个年度的“十佳记者”。这和各行各业每年评选出来的先进工作者是一个道理。所以说也没有必要把“十佳记者”这个荣誉看得多么光芒四射。

主持人:就你们这个职业摄影记者的圈子而言,你们觉得评出来的这些人是不是确实比较出色呢?还是有更好的没有评出来,或是有的人有好作品但是没有参加?

宋布军:有可能有的人没送,从后面参赛者的名单就能看出来。但是,评出来的这十个人应该说还是可以的吧。

程铁良:从参赛的人选当中评出来的这些“十佳摄影记者”还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今年参加评选的摄影记者是97位,你想,全国有多少个摄影记者?有很多记者都没有送稿,有可能没送稿的记者当中就有高水平的。

主持人:铁良,你是以《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参加“十佳”评选的,不过你现在已经身在《北京青年报》了,谈谈你怎么从“中青报”这种“大报”跑到“北青报”这种“小报”去了?

程铁良:有的人说我是从高处向低处走,“中青报”是大报,“北青报”是地方报,前几天听说“北青报”发行量突破了50万,你说它是大报还是小报?我想换一种思路和环境,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式。“北青报”的操作空间也相对大一些。

李洁军:报纸市场化现在已经非常普通了,就不存在中央大报和地方小报的问题。老宋就经常对我们说,没有小报纸只有小记者。你自己就把自己看成小报纸、小记者,那你永远也走不出去。比如,北京的新闻,我们照样来做。

程铁良:市场化的趋势不可挡。

主持人:“北青报”反映的内容很贴近百姓生活。

程铁良:对。我们的总编辑给我们的定向是两个贴近:一个是贴近生活,一个是贴近百姓。所以图像表现的也是这些东西。

我记得有一次,我拍了三个在四川大凉山志愿服务的姑娘,这三个姑娘分别来自日本、美国和台湾,她们在那里教书,已经四年了,当时我给这组照片起的题目叫“世界有爱”。到主编那儿就枪毙掉了,说不行,这题目太虚,太宏观,必须起一个实实在在的题目。后来,就起了一个叫“大凉山里来了志愿者”。所以很多题目就非常口语化,通俗化。

主持人:这种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的新闻事件,可能很多摄影爱好者更容易捕捉到。

程铁良:实际上有些爱好者如果对他在技术上稍微训练以后,就可以拍到好照片了。“北青报”在选择图片时有一个特点:你能把这个事件记录下来就可以了。比如这个地方着火了。可记者没能赶到,那你把这事完整地拍下来了,拍摄技巧也许不精道,没关系,你的片子第二天就能上报。

李洁军:有过这样一件事:一栋大楼失火,一个读者在第一时间拍到了,而且拍得非常好,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报纸,他给我们热线打电话,热线就呼我,我说,你立刻让这个读者把胶卷送过来,我给他冲洗,给他报销路费,另外我还给他胶卷,还给他开稿费。这读者一听,很高兴,打个的就来了。我马上冲洗,照片出来了,我留下照片,底片还给他,并且报销了路费,给了他三个胶卷,并告诉他,稿费照开,一张照片开三百。

很多摄影爱好者没有这种意识,但是有人就长期被报纸熏陶得有这个意识。

宋布军:对于一个爱好者来说,他首先应该热爱生活,理解生活,这样才能对他周围的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够拍得更好一点。

柴继军:说到贴近生活,我觉得这是一个挺深的问题。纯粹的爱好要比职业摄影师对摄影看得更神圣一些,因为这种情况下,他的功利色彩少。摄影记者摄影是为了工作,是任务。国外好多人拍照片,我看好多是在一种特别自由的状态,完全是一种娱乐,为了享受或表达一种观点。这种状态特别难得,至少在中国还没有形成这种气候。前些天我到“少年报”看他们的比赛照片,我觉得特别雷同,很少有让大人看得吃惊的照片,或绝对是孩子眼里的照片。贴近生活,要有贴近生活的心态。一拍照片就想我拍这张照片要得什么什么奖。这不行。

在相机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技术已不是问题。还是心态问题。包括摄影记者,拍的时候也会想得奖,因为得了奖对自己评职称什么的很有好处,这种功利思想不好消除。“北青报”有的时候照片是挺绝的,我记得有一张照片,拍的是一个叫“星期五”的西餐厅,这个餐厅做西餐是很有名的,有一天,它旁边开了一个叫“星期六”的餐厅,记者就把这两个餐厅拍下来了,我觉得这张照片就挺可爱的。

程铁良:“北青报”的摄影记者,有一个特点是用一种百姓的眼光看待百姓的生活,并没有感觉到要肩负着国家的责任和重托的这种重负感它更多的是利用摄影的手段来看待百姓的日常生活。

我到《北京青年报》一个月,和在《中国青年报》相比,我在干活上还真没感觉到有什么不一样,都是青年报,都在拍照片。干活还是干同样的活,我觉得有几点不一样,一个是“北青报”它所使用的照片指向性不是很强,它对一个事件的各个角度的拍摄都需要。在“中青报”时我可能就会想,我拍这张照片是能上第一版呢还是上第二版,如果不好就二版了,再弄不好就“毙菜”(完蛋)了。还有,就是我拍的稿子都有文字记者为它起好名字写好新闻稿,因为采访时一般都是两个人同时进行的。

李洁军:这点我比你就累多了,我既要全方位地拍照片又要采访,然后要给两家报纸发稿,因为我们是报业集团,文字来不及就电话发稿,不论在哪儿,当日发生的新闻事件当日就得发。

主持人:这种又拍又写的状态不影响你拍摄么?

李洁军:不影响,我觉得在不断地拍照片就是在不断地观察现场,不断地记录现场,拿出本来记,一个标语的口号,挽联上写的什么都要记下来。“北青报”的做法已经是一种操作,是报纸杂志电视化的一个流程,但它跟电视还不一样,电视画面过去就过去了,大图片的报纸第二天就出来了,读者可以细细揣摩。

程铁良:还有一个不一样就是“北青报”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价系统。专门聘请了一个调查公司,专门调查“北青报”的版面,我们的摄影版也在其列,其中有一项重要的指标是阅读率。阅读指数一低,马上就得研究调整。

宋布军:调查出来的阅读指数和你们对自己照片的感觉总是一致的么?读者的眼光和你们是同等的么?

程铁良:和我们自己的感觉基本一样。如果我们自己觉得这个月照片不怎么好,阅读指数准下来。我们的目的就是为读者。“北青报”非常注重“版相”,就是版面的面貌形象。除了文章和图片要好,版相也要好。读者买了报纸并不是马上就读,他会先看版相,哪版的版相好,就读哪版。色彩搭配、黑白的对比要强调。

主持人:走到职业摄影这一步了,还想参加比赛么?

李洁军:没想过,没时间。新闻摄影走向职业化就培养了一群“报虫”。天天围绕报纸干活,拍照片。职业化进程,真的形成了“两大革命阵容”。搞艺术、搞沙龙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了。我现在再看那些风光摄影的片子,拍得简直是太棒了,但我觉得我们现在离这些远得不得了。但是看看我们的职业化进程走得也非常好。我们已经很职业了,就是一切为了版面,一切为了报纸。

主持人:这也是一种乐趣吧!

宋布军:说实在的,一年365天,天天要出报纸,天天要拍照片,但是,真正能让你特别兴奋、特别激动的场面并不是很多。大部分是很平常的,甚至是很没劲的新闻,但是你作为职业摄影记者,你必须把它拍好。你就是干这个的,报纸要用照片,你就得拿出画面很好的照片来。

程铁良:作为摄影记者。他最希望的是能把他拍的照片发出去,这是他幸福所在。突发性事件并不是常有,尤其是灾难性的,我们做记者的也不愿见到。但在平时,你也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新闻。所以,我们培养很多“线人”,这些“线人”就是在最基层工作的人。他们为我们提供新闻线索,我们都会给他奖励。这也和稿酬的多少有关,原来稿酬很低,人家也不愿意做,现在就不一样了。《北京青年报》新闻周刊一个版的照片,1000到2000元,你想想,这是什么动力。

李洁军:利用一切关系,不放过任何机会。广州有个记者曾试图签证到南斯拉夫,但没能通过。

中国新闻摄影奖 篇12

关键词: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苦难主题,有限性,爱

凯文.卡特拍摄, 获200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饥饿的小女孩。凯文·卡特。」普利策新闻摄影奖。饥饿的小女孩。凯文·卡特。」普利策新闻摄影奖。饥饿的小女孩。凯文·卡特。」普利策新闻摄影奖。饥饿的小女孩。凯文·卡特。」

大卫·列森和谢丽尔·迪亚兹深入伊拉克战场, 用镜头精准地捕捉到了战争的危险、冲突和破坏。

《华盛顿邮报》记者拍摄, 获得2006年普利策奖。

富兰克·福尼尔拍摄, 获1986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翻开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作品集, 人类历经的苦难当即展现在受众的眼前, 震撼着观者心灵:瘦骨嶙峋的非洲饥民濒临、挣扎在死亡线上;赤裸裸的种族歧视公然爆发在象征民主、平等的美国星条旗下;卢旺达难民在饿殍遍地中颠沛流离;波黑响起的枪声划破和平的宁静, 将人们抛入战乱的苦难中;南非家园在战火中焚烧殆尽, 惨不忍睹;非洲大陆在炽热的烘烤下灾难横生, 人们在龟裂、干旱的土地上艰难求生……幸福、文明在人类创造中诞生, 但贫困、仇恨、杀戮也被书写于其中, 人类生存的历程苦难迭生, 人类为何不能逃脱苦难的宿命?人类又当如何救赎?

一、苦难的分类及成因

苦难给人们造成痛苦, 因为它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 而构成威胁人们生命存在的因素, 既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 更多的就是人为制造的苦难。

(一)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伤害

首先, 疾病侵袭人类的躯体, 给人们造成巨大的伤害。如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中给我们展示的大量的人类深受艾滋病等顽疾折磨的瞬间, 步入永恒前的痛苦的表情和扭曲、干枯的躯体, 让观者仿佛白昼遇到了魑魅魍魉, 不寒而栗油然而生, 也让我们深刻理解了瑞宁格的断言——艾滋病对人类的威胁仅次于战争。

其次, 贫困的生存环境让人们在苦难的泥潭中无法自拔。极端贫困的环境中, 非洲儿童的身影一次次地出现在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作品的镜头中———虚弱、无力、瘦骨如柴, 难民挣扎在基本物质生活都无法保障的环境里, 随时都会陷入“猛烈的饥饿”“像山崩一样在腹内塌陷下来”的灾难中。贫困的生存环境让深陷其中的人们像蚁蛾一样生活、像草芥一样消失, 使他们的生命如此卑贱。 (见图片《饥饿的小女孩》)

最后, 偶发的天灾将人们无情地抛入苦难的深渊。肆虐的飓风 (见图片《飓风》) 、暴戾的洪水, 如发疯的野兽、无底的黑洞, 无情地毁灭、吞噬着人类的个体。大自然的狂暴和肆虐让我们在惊愕中沉思, 从天而降的苦难如何这般势不可挡, 人类在这种彪悍、强硬且无情的力量面前为何竟是如此的脆弱和无奈?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的作品让我们关注到了同一个星球上在强大的他律控制下的同类——他们被无情地抛出生命的正常轨道, 而这些偶发的、不可控或不可预知的天灾可能随时光顾到每一个人, 禁锢甚至是毁灭每一个涉足其中的人。这种偶发的比率在天灾中并不低, 如海德格尔所言, 人一出生就被抛入到可能性之中, 人就是可能性。[1]

(二) 人为制造的灾祸使人生无常的悲凉体验加剧

首先, 现代工业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烟囱中不断冒出的黑烟把漂浮的云染成了灰色;核爆炸的尖利之声与垂死者的呻吟代替了清脆欢快的鸟语;沙砾中那化石般的孩子空乏的眼洞和微张着的嘴, 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工业污染的凶残……对大自然的肆意征服和破坏, 最终的结果是大自然用更加残酷的手段对人类反报复——人类生存环境的失衡、极端气候的出现和人类躯体的扭曲变形, 大自然无情地将人们置于于死地, 似乎用这种方式才能证明它的威力和不可侵犯, 也提醒易人们关注、审视、反思环境污染带来的苦难和人们在生态危机中的旦夕祸福。

其次, 由政治引起的战争将大量无辜民众卷入血腥和动乱中,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照片用凝固的瞬间印证了人类苦难的20世纪上半叶:洒满一地的子弹壳, 仿佛织就的地毯———战争就在脚下, 而卷入战争中的人们更是无处遁形 (见图片《火力交叉点下》) ;政府军士兵为死去的战友伤心流泪的悲怆;惊恐的孩子被迫遭受人为苦难的心灵创伤;黑人部落被迫迁徙到贫瘠的土地上, 其谋生的艰难, 仿佛每一步都在用血与泪控诉着战争……

再次, 玩忽职守的失职造成的突发事件将人们轻而易举地抛出常轨。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作品中, 大量的安全事故报道让我们叹息和愤怒:有质量问题的安全梯突然断裂, 倒载下来的受难者惊恐无助地挣扎在受众的眼前;怀着对生的渴求不得不跳出燃烧着的高楼的身影, 在揪心、担忧之际, 那无情的大火也如同无法抑制的愤怒……

人类在人为造成的灾难中痛苦地呜咽和呻吟, 剥离出制度的缺失和官员的擅离职守。因为正是人为的某种缺失才使得“这一受难史带有它的矛盾和冲突, 带有它的不公正和不平等。”[2]

二、苦难产生的根源探索

传递信息、提供精神支撑的新闻摄影作品, 其对生存苦难的记录不仅是为了赚取一把同情的眼泪, 更是为了引起人类的反省、对苦难根源的追溯和探寻, 因为无人确证的苦难不仅是可怕、冰冷的, 还会导致悲剧的重复上演。因此, 唯有揭示苦难的症结, 才可解决人类的顽疾。

首先, 不合理的现实境遇和苦难暴露出了人类性格中的劣根性和弱点。霍布斯认为, “人性竟然会使人们如此互相离异, 易于互相侵犯摧毁。”[3]卢梭曾描述, 当人意识到自己生活不如他人之际会自然地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产生取他人而代之的想法, 甚至是采取行动。因为人们总是希望自己占据优越的位置。[4]人类这种根深蒂固的贪求欲念, 使欢庆胜利的背后挣扎、哀鸣着罹难的血腥灵魂, 因为己欲与他欲遭遇产生的比较之心是自私而不是自爱, 而人的某些本性弱点似乎支配我们重复犯相同的错误, 因此无论是自然的报复还是人为的苦难, 都以相同的实质内容、不同的形式版本出现在人类的历程中。

其次, 不平等是人类不幸的根源。人类作为同一个族类, 其本质上是没有区别和优劣之分的, 但现实却恰恰不以为然:皮肤色彩带来的冲突, 性别差异形成的对立, 还有生活、教育层次的不同带来的隔阂……长期的不平等必然导致对平衡的呼唤, 因此觉悟的黑人宁可倒在血泊之中也要争取选举权、不同生活层次中的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共同渴望、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等社会现象都在切实地要求人道主义原则和平等地位的实现。

最后, 人类遭受的苦难最终都可归结为人类本身的有限性。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 尤其是来自社会的人为灾难, 如惨绝人寰的自相残杀和不同种族间的敌对, 其根源皆来自文化和信仰的不同以及人与人之间尺度具有的差异性, 即“人自身就是它们的根源, 也是它们的最终目标。”[5]而之所以造成这种不同根源, 在于人们都以自我为中心、各自坚持各自的立场, 而没有意识到各自具有的有限性和不足, 也看不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 而人的自我意识是狭隘的、短视的, 所造成的环境必然彼此隔阂、分裂, 生存于其中的人们也就注定无法逃遁生存的缺憾, 经受由此带来的种种痛苦自然也就无法回避。

三、苦难的救赎

我们对于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图片展示的人类所历经的厄运、忧患和苦难掬泪或愤怒之后, 更要领悟和反省历史和事件透射出的深刻寓意, 因为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对苦难根源的探索和揭示, 那就是在超越对有限性的关照上, 感受“悲剧主体面对灾难敢于殊死抗争, 不惜以生命作为代价去超越苦难和死亡, 从而显出超常的生命力, 把主体自身的精神和人的意志力提到崭新的高度。”[6]敢于否定既定命运, 与自然、社会的异己力量斗争, 不屈服于苦难——这彰显着昂扬的生命力、坚毅的抗争精神和人类崇高的人格。小女孩奥马伊拉在泥石流中苦苦挣扎60小时, 她的抗争、愤怒和最终被死神召唤去的悲痛让观者悟出人类精神、意志的顽强, 感悟生存的信念、力量及对人生和世界更加深刻的认识 (见图片《奥玛依拉的痛苦》) 。著名的美学大师朱光潜曾说:“对悲剧来说, 紧要的不是巨大的痛苦, 而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 引起我们快感的不是灾难, 而是反抗。”[7]更为重要的是, 从苦难中, 人类悟出真正达到拯救的源泉——学会宽容和对他人要团结、友爱。马克思说:“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8]。

人间多舛的苦难历程时刻警示着身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不要骄傲, 不要自以为是, 要认识到人的有限性, 要从自我中心的局限性中提升出来, 学会宽恕、学会包容, 尊重他人的发言权, 对他人友爱与团结。因此, 自由、民主、平等和宽容的原则具有了普世性, 因为宽容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爱, 而“爱克服分离感, 打破隔绝的围墙, 使人与人和谐相融, 伫立整体中, 但又让他成为自己。”这是对人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升华。正如别林斯基所言:“以自己个人为代价实现了永恒的本体的力量, 实现了世界的不可逾越的生存法则。”[9]和谐温柔的面孔绽放在痛苦、困惑的生活境遇中, 会让精神创痛油然释怀, 会拯救和改造人们的焦虑与不安, 这正是对苦难心灵的真正拯救。一言以蔽之, 人类要以宽容的内心、博大的爱心、团结人类的渴求, 微笑地来面对生存的苦难, 体现容纳百川的精神美。

结束语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作品, 用凝固的瞬间、形象的图片语言, 刻录下了人类生存历程中的种种苦难, 也记录着人们在抗争中所展示的生命力量, 在模糊受众眼球的同时, 也给观者的心灵做了洗礼, 它用累累的伤痕警醒着人类, 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有限性, 对他人和所存在的一切抱以宽容的心态, 如此战争才不会重现、灾难才不会再演, 人类才能规避苦难而救赎自己, 共同建设、生活于充满和谐、鲜花和微笑的美好家园中。

注释

1[1][英]马尔霍尔.《海德格尔与〈存在与时间〉》.亓校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2]张建安.现代古人的神性撒播.理论与创作.2007年

3[3][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 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4[4][法]让.雅克.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吕卓译.中国社科出版社.2009年

5[5]舍勒.舍勒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6[6]邱紫华.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

7[7]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安微教育出版社.1987年

8[8]恩格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

上一篇:民营经济思想下一篇:自组织特征神经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