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师的教育理念

2024-10-13

英国教师的教育理念(共10篇)

英国教师的教育理念 篇1

为了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促进高校英语教学改革, 湖北省教育厅与英国奇切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hester) 合作, 组织全省四十多名高校英语骨干教师, 于今年暑期赴英国进行为期21天的英语语言教学培训及实践。我有幸参加了此次“湖北省高校英语骨干教师赴英培训”项目, 远赴英国学习, 感受异域文化, 虽然时间不算长, 但已足以让我开阔眼界, 了解到了国外大学教育的情况, 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一、英国教育的特点

通过学习培训, 我们感受到英国教育理念的几大特点:

一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英国的学校都采取小班制。我们四十几个人被分成了三个学习小班, 每班十四、五个人。这样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每天上课都被老师的认真态度和讲课激情深深打动着, 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 始终为学生营造着浓厚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上, 老师针对具体的问题会为学生介绍自己的观点, 但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 而不是直接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 提倡学生们“合作”讨论, 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倡导学生自由发挥, 鼓励学生展现个性。

二是“团队精神”。在英国的课堂上, 让我们感受颇深的就是英国教育所强调的“团队精神”。每个班的同学都被分成几个小组, 每一组的人数依具体教学任务的不同而经常变化, 有时二三人一组, 有时四五人一组。每一次上课时在老师讲了一些概念性或理论性的东西后, 接着就会要求同学们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小组讨论中, 每个小组成员都要表述自己的观点, 最后达成一致形成小组的共同观点。在总结的时候, 每个小组还要派出代表发言。这就要求各小组成员团结合作, 求同存异,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讨论或争论是最普遍的一种教学形式, 它的优点不仅仅是让每个学员都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 更重要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相互配合、齐心协力的合作精神。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的。

三是师生平等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英国的课堂上, 一点也感受不到所谓的“师道尊严”, 老师和学生是一种绝对平等的关系。学生可以对老师直呼其名, 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也无需起立, 必要时举手发言。老师很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很少进行个别提问, 怕学生回答不上来, 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在学生小组讨论时, 老师会在桌子旁蹲下身来, 认真听取学生们的讨论结果, 或给予适当的指导, 没有半点架子。这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是“创新”的理念。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 不断地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自主学习, 发展创新思维。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口述, 可以画画, 还可以表演。尤其在课程即将结束, 做最后的presentation时, 老师更是鼓励学生们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形式来表达规定的内容。例如我们最后在做“教学法”课程的presentation时, 四组成员各显神通。有的通过角色扮演来表现备课及课前热身活动的重要性;有的通过实际讲一课, 来展现在讲课过程中运用到的情景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有的更是别出心裁, 通过唱歌来教授英语课。

二、对本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 更新教学观念, 授之以渔

教师们要更新教学观念,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将以教学为中心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将“我要教你什么”转变为“你应学到什么”。并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进行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设计及教学方法运用。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 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还要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英语学习网站, 建议他们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2. 改革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材”, 一是指教材。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材, 不同的教学内容, 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如, 讲授大学英语和讲授专业英语, 所使用的教材不同, 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3. 教学课程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与专业相结合

英国的教育体制以生为本, 紧跟社会潮流, 把握就业市场的需要,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职业技术学院, 我们的英语教学是为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服务的。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 我们发现, 高达99.0%的企业同意或非常同意“对工作者来说, 英语能力越好, 越有更多工作机会与发挥舞台可选择”。也有81.8%的企业, 同意或非常同意“公司‘现在’对于员工英语能力的要求, 比3年前更高”。至于“未来”3年的要求又将比现在更高, 达92.3%。反映在实务上, 超过6成企业要求新进员工必须具备相当的英文程度。对企业而言, 提升员工英语力, 不是为了追求考试成绩, 而是要在实务工作中应用。除了绩效评估之外, 结合薪资、奖金或升迁制度, 也是许多企业实行用以激励员工提升英语力的方法。在针对员工有英语力要求的企业中, 将近4成会对同样职称、但英语能力较好的员工, 多给更高的本薪。这就要求我们英语老师要利用更多的机会走出校园, 走进企业, 了解企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从而将课堂教学与工作实际相结合, 整合教材, 改进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一旦走上工作岗位能立即胜任工作。

摘要: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要学习英国先进的教育理念, 改革教学方法, 将基础英语教学和学生的专业相结合, 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和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相结合, 使学生走出校门后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关键词:专业英语,高职,英语应用能力

英国教师的教育理念 篇2

让每个孩子快乐和幸福是我最真挚的追求。

师以德为本,心以爱为源;以真理教书,用真情育人。课堂的教学艺术就是在讲授和探究两方面找到适度的结合点。

懂得欣赏,石头也会放光彩;不会赏识,金子也会被埋没。

微笑是冰释师生隔阂的催化剂;真诚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

每一天于你,是蓬勃朝气和灿烂阳光。

爱心和耐心,不断地支持着自己去关心和善待每一个学生。

让每个孩子都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只要尽自己的努力,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便无怨无悔。做一个热爱学生且让学生热爱的老师。

得到学生内心的尊敬和思念是教师最大的幸福。教育是一项用心来经营的事业。

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学生的快乐是教师的初衷,学生的成功是教师的最大快乐!

金子般的童年,需要金子般的爱心。

发现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的信心,展示学生的才华,着眼学生的未来。以爱,以诚栽培生命。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多一点耐心,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平等,多一点沟通。埋在地上的树根并不要求地上的果实给予任何回报。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每个孩子生命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的。如春风温暖每个学生,如细雨滋润学生心田。

我愿做校园内的一棵根深叶茂、呵护小草的常青树。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才能成就美好的未来。

教育是一项用心来经营的事业。

我们要努力深耕、勤耘,付出爱心、耐心与信心,让花朵开得更灿烂而美丽。

天才不过是不断思索。凡有头脑的人,都有天才。在一定意义上,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儿女是父母的影子。

勤于好学的人才能乐于施教。

让每个学生都自信,让每个学生都成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我们手中捧的是一块块未经雕刻的璞玉,让我们小心开好第一凿。

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教师的最大责任就是让学生拥有美好的梦想。

关爱的阳光不只普照鲜花,温馨的雨露也要撒遍小草。学生可爱的微笑,求知的眼神,时刻只燃我对基础教育的领悟。

在孩子的心田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则可以收获命运。让学生的成长点缀我生命的精彩。

让每一位受批评的孩子笑着离开你,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一切关于灵魂的事业都拒绝功利,艺术如此,教育也如此。我的孩子,我的宝贝!

教育无它,惟爱与榜样而已。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触动到心灵深处。

给学生以指南针和猎枪,让他们自由地狩猎。

我不是一个天才,也不是一个强者,但我不服输,所以我唯有努力不懈。

老师灿烂的笑脸是学生心中永不凋谢的花朵,你给学生一缕阳光,学生会还你一个太阳。教育的生命在于爱与创新。

用你的微笑换来更多孩子更为阳光的微笑。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享受教育。

严格要求与尊重相信学生

潜心搭造一个舞台,相信他、发现他、欣赏他。友善伴随着孩子,他看见洒向人间的都是爱。

教育是一种“心”的职业,是以生命激活生命的事业。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思,行之;我行,思之。

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爱是教育的源泉。

爱是一种信任、尊重、鞭策、激情,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孩子们的笑容是我的快乐,孩子们的成果是我的欣慰。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教育是一项生命事业。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们手中捧的是一块未经雕刻的璞玉,让我们小心开好第一凿。

培养人格健康,行为高雅,能融于社会生活,正确生活、幸福生活的人。

培养举止文明,有教育的绅士。

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交给他思考

让孩子每天都带着荣耀回家。

如果孩子不照我们的方法学,那我们就照他们的方法教。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对于青少年,最关键的是从小要有好奇心,遇到问题追问下去,这种精神比考试得到好分数更重要。努力引导学生学会采撷生活中的真、善、美--------永远生活在阳光里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年轻气盛,总认为只有对学生严格一些,学生才会怕你,也只有他怕你了,你的各项工作就能做好,所以每天只要走进班级,就一定板着个脸。然而,结果并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样,班级非但没有“风平风静”,反而出现了几个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有时看着那些平时不太管理班级的 班主任老师轻松自在的样子,心里充满了疑惑。经地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反思,我渐渐明白,要想管理好班级还真要细细琢磨:

一、用无私地爱感化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就不能缺少爱。因为爱就是一剂良药,无论是多么顽皮的孩子,他纵然是一块顽石,爱也能将他熔化。当然,这里所说的“爱”绝不是那种敷衍的爱,有的老师说:我也爱我们班的孩子,可是他们好像不知道呀。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也许你的一个眼神,也许你一个爱抚的动作,也许你的一个微笑„„在无声中,你的爱感染了他,他就会主动地接近你,他就会听你的话,他就会处处维护你,把他最优秀的一面时刻展现出来,那时你的一个眼神胜过千千万万句训斥,这就是爱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繁华,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离开孩子,到城里打拼,于是学生队伍中又多了一个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原本7、8岁的他们可以躺在父母的怀里撒娇,可是现在他们却要背井离乡,小小年纪就在学校住宿。面对这样的孩子我真的很心疼,我总是对他们多用一份心思,让他们感受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也能得到温暖。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爱一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他们同样对老师充满爱,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二、用榜样法给孩子确立行动的准则

小学生缺乏自我判断的能力,他们对真、善、美的认识还处在朦胧状态中,在和老师的接触中,他们认为老师是无所不能、十分完美的。于是很多时候,他们总是习惯地把老师对事物的认识,当作是唯一的真理,也习惯于按老师的行为方式去做,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了给孩子们做一个榜样,所以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高尚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表率。只要你真正地热爱教育,用自己的爱和热情去撞击那一颗颗幼稚的心灵,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那么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班主任。

三、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小学阶段,教师往往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班主任老师更要时刻注意,平时课上的提问,下课后的与学生交流,课间和学生的游戏都要和大部分同学一起,千万不要总是和一部分优等生在一起,让别的学生感觉到你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学习成绩优秀。班主任老师要平等对待对每位同学,尤其对学困生更要关爱有加,让他们觉得老师对每位学生都公平,只有平等地爱每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用爱激劢他们,让他们努力学习,展示自我。

四、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如何让这些孩子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想,空头说教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耐心地引导。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也不知道怎么学习,我就根据孩子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经常讲些名人的故事给他们听。用这些生动的故事把他们吸引到学习上来,他们听入了迷,我再引导他们想一想、说一说,听了故事,你心里是怎样想的?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看谁想得好、说得好。小故事的吸引力起到了作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熏陶和启迪。

为了进一步引导他们,我还根据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各种竞赛,同学们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特别强的。这一下,同学们可来劲了,在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英国教师眼中的中国数学教育秘密 篇3

关键词:中英人文交流高层对话机制;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数学教育

2014年9月19日至10月4日,英国教育部通过“中英人文交流高层对话机制”选派了72名优秀小学数学教师,到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市30所小学进行考察学习。考察的最后两天,由英国领队组织全体英国教师进行集中讨论小结,上海师范大学专家作为观察员列席英国教师的小结会。在小结会上,英国教师们畅谈了他们的学习感想,并达成了共识。最后,英国教师归纳出认同度最高的上海数学教育六大优势和“秘密”。

第一,“相信”与“期望”。英国70多名教师认同度最高、提到最多的词是“相信”与“期望”。在英国教师的眼中,上海学生数学成绩好的首要原因是,上海的教师普遍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学好学校所教的基础数学,上海教师和家长对每个孩子都寄予很高的期望。中国教师普遍认为,虽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数学家,但是数学是中小学生应该学习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知识;每个孩子不仅都应该学好基础数学,也都有能力学好基础数学。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支配下,学校教师倍感责任,并想方设法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用各种方式鼓励、引导、帮助和教育孩子,努力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当然,这样的成绩也来自上海教育的均衡发展。对此,英国教师普遍认为,上海每个班级学生的数学程度较为一致,差距很小。英国教师还反思到,也许是英国太强调个性发展,结果个性发展成为放弃学生、允许学生不学数学的理由或借口。

第二,“上海教师专业性强”。英国教师强烈感受到,上海数学教师的专业性强。他们发现,首先,上海小学教师与英国教师一样,基本都受过大学本科教育、具有学士学位,有的还有硕士学位;其次,大部分上海数学教师都受过专门的学科教育,即教数学课的老师,在大学里都学过数学、数学教学法或者小学数学教育,所以他们知道教什么和怎么教;再次,上海的小学数学教师大多专教数学课,以教数学课为主,另外可能再当班主任或承担学校其他任务;最后,上海教师每周实际上课时间少于英国教师,也不用像英国教师那样,既要“包班”、又要“教所有学科”,忙于应付。所以,上海教师能够专注于数学教育,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也容易得到提升。不少英国教师坦言,他们的数学学科知识和数学教学水平不如上海教师。

第三,重视“在职进修”,强调“集体分享”。英国教师非常羡慕上海教师的在职教师进修机会和职业发展台阶,认为上海教师的教学成就大,获得发展和提升的机会多,“集体分享”的机会多。许多英国教师对上海学校的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特别感兴趣,上海老师们在教研组集体备课,讨论问题,分享心得,研究课程,改进教学方法。他们在讨论中,直截了当,坦诚交流,老师们互相分享经验,共同提高。英国教师发现,英国学校规模太小,每个教师又“包班”上课,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难以组合,缺乏分享学习机会。许多英国教师明确提出,回国后一定要与附近学校的同专业教师结成教研组,实现教学能力的共同提高。

第四,中国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和“信念”有价值。讨论和小结过程中,许多英国教师对中国传统的数学教学信念和灵活使用“老办法”十分佩服。譬如,他们了解到,中国人相信“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中国小学生都会背诵“乘法口诀表”,计算特别快。中国老师教学生用“珠算”和“心算”,做算术经常用“竖式”,中国学生还用扑克牌玩“24点”,各种方法一起用于计算。不少英国教师承认,他们不会用这些方法。英国教师很想请中国老师帮忙,让英国孩子也在“玩”中“学”。

第五,“小步前进”与“多变式”。英国教师发现,上海数学教师强调突出重点,又分小步教学,不断为学生搭建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阶梯,帮助学生把一个大难题分为若干小问题,由易而难,让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学习前进。另外,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中国教师还非常注意用不同变式,让学生从多侧面和多形式的变化中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课堂提问非常能够体现上海教师们的这些“良苦用心”。他们善于用不同难度的题目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发问,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就感,并且真正掌握知识要点,又在提问过程中,把运用变式和小步前进的教学理念和特点充分体现出来。

第六,“政治优势”。有一位英国教师在小结中特别提出,他们组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秘密。这就是中国的“政治优势”。她说,在上海学习第一天,教授讲课就提到了教育规划纲要。到学校后,他们在各个学校也都发现,几乎每所学校都有3年、5年甚至10年的发展规划,这样老师们很清楚,现在应该做什么,未来应该往什么方向发展,目标和步骤都清楚,上海教师心里就有底。反观英国,英国教育部的名称反复更改,两党竞选、政府几年一换,每届都有新花样。教育部部长换得更频繁,“我们不喜欢的部长刚下台,我们喜欢的副部长最近又成了环境大臣,学校教师真无所适从。”“我们常常还来不及准备,‘改变就已经变掉了。”“这是中国最大的优势,政治体制稳定、政策方向一致,难能可贵。”

这70多位英国教师虽然是英国政府100多年来首批派往中国学习的教育工作者,而且学习的时间也仅有半个月。但他们的确都是优秀教师、教育专家,在有限的观察学习中,他们真实深刻地看出上海数学教学、乃至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少特色和优势。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两轮测试的世界第一成绩和英国教师们发现的中国“秘密”都清楚地告诉我们:我们无需妄自菲薄。我们完全可以自信地说,我们有独特的中国经验!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分享中国经验!当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育,我们还任重道远,需要创新,需要向世界各国学习,更需要不骄不躁、不懈奋斗。

英国教师的教育理念 篇4

关键词:英国高校,动画专业,特色教育,理念,实践

英国是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强国, 其高等教育理念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引领作用, 对高校动画专业的特色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具体而言, 其核心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了学术自治和自由、产业结合和教学科研并重几个方面, 并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

一、学术自治和自由

英国大学历史性地形成了自治的传统, 学术自由是指高校教师或学者教学、研究和学习的自由。在整个英国教育史中, 自由教育理念的核心要义始终不变。就教学内容而言, 英国高等教育管理机构仅在门类学科层面制定指导标准, 为教学提供了相当自由度, 使得各高校间的动画专业特性鲜明。由学校的学术委员制定教学大纲或课程提纲, 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出原则规定。每个教学单元后面都附有经过教师推荐的教学参考书目。这些图书通常在学校图书馆可以借到。必要时教师还会及时更新参考书, 要么是学科经典, 要么能体现最新技术发展方向, 同一课程甚至春季入学和秋季入学的参考资料都有所差别。教师在授课时也并不照本宣科, 而选择最新的、最有发展前景的内容来教。

在动画专业的具体教学中, 教师重视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主张学生通过试验、观察、推理等手段去获得知识,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意识, 坚决反对抄袭模仿。在动画创作过程中, 教师往往给学生足够的创作空间, 不会以自身的思维、好恶来影响学生的判断或决定, 而是利用自身的经验去引导学生, 提醒应该思考的细节和推荐应该阅读的资料, 并提供各种启发性的方向和思路, 让学生自己选择。在正式着手动画设计创作前, 学生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研, 从中发现创新点。学生乐于以个体的价值观来挖掘独特的思想和语言, 最终形成个人的形式或风格。教师在评价时最关注研究和探索的过程而不是答案, 更在乎创意思维、方法及精神。最终完成的作品实际上是学生不断明晰、深化自身设计意图的结果, 而不是教师意志在学生身上的映射。所以,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都可以确定最能够体现自我想法的创作手法, 最终各自寻找到自己独有的艺术语言。因此, 英国出现了许多长于思考、有创见的动画艺术家。

二、产业结合

除了少数传统研究型大学外, 英国高校的动画专业几乎都带有强烈的实用性, 目的是促进产业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目前盛行的计算机动画专业就是建立在IT、数字技术、多媒体、创意等热门产业的基础之上。

为了帮助学生适应于社会, 学校采取多种措施, 提供配套服务。首先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 教师授课时着重讲授动画产业最新的理论和技术, 包括理论在内所有课程紧密围绕产业实践, 确保满足用人单位当下以及未来的需求。许多学校成立了专家指导委员会, 共同开展动画产业前沿项目研究合作, 以便毕业生能够在开始工作时能具备行业内领先的知识和技能。其次, 重视就业指导和培训, 并将其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学校提供的培训涉及方方面面, 既包括法律、财务、合同、商业谈判及企业管理知识, 也包括能力评测、心理调节、简历撰写、岗位申请及求职技巧等内容。再次, 在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的资助下, 学校通过与动画企业合作, 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 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最后, 英国高校普遍设立就业中心, 有专职人员负责提供最新动画就业信息和求职指导。因此, 英国高校的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岗位, 不但受到雇主欢迎, 就业状况也很理想。

此外, 英国一些高校和动画企业实行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计划”。企业与周边地区专业对口的大学联系, 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研究生在大学教师和公司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一般情况下, 研究生研究所用的实验室、实验设备等由公司提供, 研究生完成研究工作后可以得到学位, 科研成果所有权归于企业。这样的合作计划项目主要涉及理工类学科和专业, 在培养动画工程博士时广泛运用。这种合作方式使企业在大学的帮助下迅速解决产业前沿的技术问题, 同时也大大减轻了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的经费压力, 并为行业培养了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三、教学与科研并重

长期以来, 西方国家就有“科研在英国, 开发在美国”的说法, 英国高校动画专业不但注重教学, 也十分重视科研。他们从本科就实行导师制, 导师制是以个别教学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制度,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辅导, 关注学生个体的专业水平和兴趣爱好。英国大学本科教育学制短, 一般只有三年, 往往一学年加起来不到24~25周, 而且每周课程时数少[], 这就给学生留下很多自主支配的时间进行自学, 用于阅读资料、相互讨论、完成作业、撰写读书报告、准备口头陈述和考试等。在此期间, 导师在每个阶段都会进行针对性专门的辅导。一般情况下, 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个别辅导课。导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业发展规划、课程学习、毕业创作和论文, 还要对学生的生活和求职进行指导和帮助。导师一般查看学生的进度, 了解学生的思路, 对出现的问题给予释疑, 但只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学生参考, 最终目的是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文科动画学生的辅导课主要是研讨形式, 理工科动画学生的辅导课则多在实验室进行, 导师主要指导、评议学生实验报告, 并解决一些操作问题。所有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都要记录在案, 并要接受检查。这种课堂外面对面的学习方式特别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培养, 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不仅能全面掌握学科知识, 而且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可见, 英国高校动画专业教育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原创能力, 目的是培养知性的、理性的、完善的个体。正是在这种重自由、重思辨的学术氛围下, 英国的动画高等教育实践才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道路, 使得英国动画以其独特的面貌屹立于国际动画强国之林。这不但值得江西省高校的动画专业学习借鉴, 也值得中国各高校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许文骏, 王萍.就业导向与创新导向下的英国动画高等教育——以伦敦艺术大学为例[J].美与时代, 2012 (2) :16-18.

[2]王萍.中国动漫产业原创能力缺失的解决之道[J].电影评介, 2006 (21) :4-6.

教师教育理念报告 篇5

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价值取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书香芬芳校园,阅读点亮人生最是书香能致远穿行书页,使青春增色!

品味经典,为人生奠基!爱读书读好书 多读,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

1、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2、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共读,就是共同生活,共读,就是创造共同的语言密码。

3、今天,你读书了吗;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改变,从阅读开始;阅读使生命历程更久远。书是我们一生最好的朋友。

4、让校园成为师生心仪的精神家园;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在活动的舞台上生长;让每一节课充满情趣、智慧和诗意;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健康善良的童心;让每一个教师成为精神的贵族。

5、你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到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就首先把我们的学校办成这样的学校吧;你想让自己的孩子遇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师,首先我们自己就先成为这样的教师吧。

6、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孩子讲的学问,而在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兴趣已很浓的时候,再教他的学习方法,这才符合优良教育的原则。

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8、读书如果不与实际结合,知识不过是天空的浮云。

9、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10、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11、教师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会有创造,只有激情,才能使教诲永远具有探究的魅力。

12、课堂需要激情,因为课堂是一个需要用激情吹皱的一池春水,它是流动的、活泼的;孩子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激发激情,才能点燃心灵的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

13、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14、教师的责任就在于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可以活跃心灵以及充满智慧与人类经验的环境中。--哈罗德。泰勒

15、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叶澜

校园分区类

校园标语: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 ;

家长养育辛苦,报恩唯有苦读;

脚踏实地山让路 持之以恒海可移;

不敢高声语,恐惊苦读人;

走进教室踌躇满志 走出教室意气风发;

微机室标语:

试着拖动你们的鼠标,它能带给你无穷的奥妙;

小朋友们,请注意你们面前的机器,它现在的身份是客座教师;

用鼠标激活人生的图标;

电教室标语:

网络连接世界 信息沟通心灵;

点击兴趣 激活智慧 连通世界 点击未;

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曙光;

生逢其时,让我们携手进入e时代;

会议室标语:

沟通从心开始;

荣誉室标语:过去的过去了,让我们向未来进取;

运动场上标语:感谢您为我呐喊助威;

音乐室标语:用美妙的音符,编出灿烂的人生乐章;

物理实验室标语:真知从怀疑开始;

自然实验室标语:我们都有一个富于想象力的大脑;

阅览室标语:读书是您第一爱好吗?沉思出智慧;

生物园标语:爱生机万物,使万物生机;

劳作室标语:劳作与智慧是取得成功的两把钥匙;

舞蹈室标语:跟上时代的节奏,演绎未来的韵律;

一、街面、校门适用

1、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2、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

3、大力推进科教兴镇(市)战略,普遍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劳动素质!

4、优先发展教育是实现××长远发展的根本措施!

5、重教兴学 国运兴昌!

6、全社会都应关心和支持教育!

7、社会发展 教育先行 教育振兴 全民有责!

8、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9、教育改变命运 智慧引领辉煌!

10、大力营造发展教育的社会氛围!

11、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教育大发展!

12、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13、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14、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15、全民兴教,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16、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17、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构建社区教育体系,创建现代化教育体系

18、举全市之力,创教育强市!

19、大力推进职业教育,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专!

20、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

21、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22、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城区创建

23、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24、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5、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使社会和谐发展。

26、发展成人教育,推进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城镇

27、发挥成校教育服务功能,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28、发展终身教育,提高公民素质。

29、终身教育是一件全党、全民、全社会的事业

30、国家具有学习力,才有竞争力;民族具有学习力,才有生命力。

31、学习改变命运,教育决定未来,成就未来!

32、终身教育是社会创新和进步的永久动力,终身学习是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33、热烈欢迎上级领导、教育专家组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34、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35、坚持以人为本,力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校园文化适用

1、教育的目的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2、教学过程即学生的发展过程

3、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4、教育最大的成功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5、教育就是服务,是学生的服务

6、一份劳动,一份收获,一份精神,一份事业

7、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8、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

9、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发展决定于他在业余时间专心于何事

10、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

11、学问愈深,未知愈重

1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3、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

14、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15、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16、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17、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贤

18、工作激发学习,学习创造佳绩

19、社区教育,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途径

20、人生有限,学习无限

21、终身学习,塑造美好未来

22、学习是素质的修炼,读书是知识的积累

23、知识是进步的殿堂,互动学习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24、学习是进步的源泉,技能是谋生的基础

25、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6、教育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学习充实人生

27、工作是生活核心,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立身之源。

一。教学楼适应·

道德的分量有多重,人生留下的脚印就有多深

出言吐语勿忘有容乃大 行为举止切记恶小不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

虽有良玉,不刻镂则不成器;虽有美质,不学则不成君子。--韩婴

生命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伽利略

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淮南子·说林训》)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白居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教师的教育理念 篇6

知识不足以改变命运

2009年11月26日,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杨元元自杀身亡。25日中午,她曾对母亲说:“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那么多知识,也没见有什么改变?”这可称之为“杨元元之问”。教师应该传授一些什么样的知识才能改变学生的命运,让像杨元元一样的人避免走向自杀的惨烈之途。其实,知识不足以改变我们的命运,知识只是改变命运的基础,只有素质才能最终改变我们的命运。

人们往往以为知识就是“书本上的文字与符号”,是记载在各类教科书上的东西。于是,知识的学习成了对书本的阅读与记忆——先“认”,后“习”,再“背”,最后则为“考”。把教育与读书划等号,读书与考试划等号,高分与成才划等号,教育沦为与考试有关的知识灌输。据《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披露,从1977年到2006年30年中的全国各省高考状元,没有一个在政界、商界和学术界脱颖而出,这些校园里的“杰出人才”踏入社会后便全军覆没,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知识”者,是由“知”与“识”二者构成。“知”是知道、知晓之意,相当于现在人们理解的“知识”。而“识”通“智”,是指有智慧、有见识的人,既通晓天地之道,亦深明人世之理;既满腹经纶,又有深刻而有见地的新见。所以,知识的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全面的知识与人格素养的培育,绝非仅仅是在学校和课堂中读书、课后复习、考试做题得高分而已。知识的学习强调的是人们在学习了许多前人创造的知识之后,涵育成智慧,产生创新性的见解,并且由自然之理的认识达到对做人做事之理的体会和运用。现代社会的教育对学生们“知”的学习抓得很紧,也很有成效,但对学生们“识”的培养往往却不够重视,导致许多青少年有“知识”而少“见识”,可以得高分、入重点大学,却不会做人也不会做事。

其次,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文”通“纹”,是人为之为的意思,知识本身也就是一种“文”;而“化”则是“人文化成”之意,是用人类文明的成果教化、涵养人们的性情,使之有教养、高贵得体、谈吐文雅、懂礼貌,这便是人们的综合素养问题。现实社会中有许多人,他们知道得很多,在知识的水平上可谓是满腹经纶,但却没有“文”之“化”,表现为谈吐粗俗,没有风度。

再次,有“知识”并不等于有“素质”。“素质”这个词最早的意思是人们天生具备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品质,如智力水平、反应能力、兴趣、注意力、敏捷度等。但现代的“素质”一词,其意义已经有所发展和变化,不仅包括人们先天的那些品性,更包括在这些先天品性的基础上,人们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所形成的那些品质,如德性、文化素养、审美能力、交往能力、表现能力、处理事物的能力,甚至一个人的体能亦被认为是其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在21世纪的人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21世纪是开放的时代,要求人们具备较强的人际社会交往能力;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时代,要求人们具备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21世纪是充满生机的时代,要求人们具备发展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

只有把知识转化为“文化”与“素养”,并涵育出较高的“品德”,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每个人的素质都提高了,我们国家的国民素质在总体上才能提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世纪腾飞。

感恩教育不能强迫

在某省举行的“圆梦行动”资助金发放仪式上,100名受助学生除每人收到5000元资助金外,还同时收到了一份《受助通知单》。该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向受助学生强调,为让捐款人知道自己的捐款确实发给了贫困学生,受助学生必须给捐款人回信,并定期向捐款人汇报学习情况。如果不回信,不寄回执单,将取消该学生的受助资格。

人们指责一些接受捐助的大学生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报。其实,我们的捐助者和旁观者何曾设身处地地为接受捐助的大学生考虑过?不排除少数学生有品质问题,但大部分贫困学生心理上是极度自尊而又极度自卑的,他们的内心是知道感激的,也想回报社会的关爱。但是,他们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在接受别人的施舍,不想让同学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他们在接受捐助的时候,内心又是何等痛苦!

当某些人的援助成为施舍与恩典时,我们的教育者以感恩的名义,制造出了一副锬住孩子灵魂的枷锁,把“感恩教育”变成了“还债教育”,让孩子一生背负上了沉重的道德包袱,这怎能不使人痛心呢?更让我们痛心的是,那感恩的绳索不知还在多少稚嫩的灵魂上套牢!

当然,笔者绝不是说受助学生不应该感恩,只是觉得感恩应当是自然地从心底进发出的真情,而不是应付式、虚伪式的,更不是强迫性的感恩。西塞罗曾说过:“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深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

在此,笔者愿与大家分享一个令人感到温馨的小故事:

纽约的冬天十分寒冷,几尺厚的积雪使很多机构和商家不得不暂时歇业。可是公立小学却依旧照常开课。陈太太像许多家长一样对校方的这种做法很不理解,她打电话给学校提出停课的建议。校方的答复令陈太太感动良久:“正如您所知,纽约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不少穷人家庭冬天甚至用不起暖气,接送那些小孩到学校上学,他们不仅能享受一整天的温暖,还能在学校里享受到免费的营养午餐!”感动之余。陈太太还是有疑问:“为什么不在有暴风雪时,让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们待在温暖的家里,只接送那些贫穷人家的小孩去学校呢?”这一次,校方的回答令陈太太终身难忘——“施恩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保持人的尊严。我们不能在帮助那些贫穷孩子的同时,却践踏了他们的自尊”。

差异教育要淡化差异

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凸显,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谓留守儿童通常指那些生活在农村,因父母外出务工而与祖辈或其他代养人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农村班,顾名思义是在农村的班级。然而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在一些城镇中,农村班、留守儿童作为一种特殊的现象出现了。据报道,在贵州打工的张某,被告知自己的孩子被某中学分到了农村班,联想到家里的农村户籍和自己的农民工身份,她怀疑孩子受到了学校的歧视。但从学校她却得到这样的解释:“农村班”是学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新举措。

留守儿童在农村班的划分中凸显了出来,这条线不仅把学生划分出了儿童的留守与非留守,也划分出了城市与乡村。表面上看,区分出留守儿童,是为了更多地关爱留守儿童,而实际收到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一些中小诚镇学校,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原本就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一旦将部分学生划进农村班,无形中会加大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心理隔阂,也可能会对部分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在这种有失和谐的关系中,一方是出于好心,另一方却不愿接受,其最终效果不会理想。孩子在农村班里即使受到一定的帮助,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要远大于帮助。

在教育心理学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试验对留守儿童问题给予了最好的回答:教师的正向期待与关注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同样,如果把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对留守儿童不但不是正向期待,反而强化了留守儿童的诸多问题,势必将留守儿童引向问题儿童的行列,阻碍留守儿童原本可以正常化的发展。

留守儿童的父母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政府部门在实施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采取措施向留守儿童群体实施倾斜,充分考虑到农村儿童生活和发展的现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改善农村儿童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淡化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将留守儿童常态化,淡化差异,追求全体儿童的人格平等。在平等的基础上,对留守儿童给予切实有效的帮助,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关心呵护、教育中的正向期待、积极评价等,并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与交流,及时针对留守儿童出现的实际问题提供帮助,而不是先入为主地把留守儿童从学生群体中划分出来,对留守儿童实施救助或施舍。

英国教师的教育理念 篇7

英国的教师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英国对教师教育的管理也类似于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即在自治原则的指导下允许教师教育机构自行决定课程的设置,只在中央的层面通过教师培训署(TTA)制定的教师教育标准来规范教师教育的发展。教师培训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通过接受教师教育,获得从教资格,并不断满足教育发展需要,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1]而这一过程是否能够实现,则要以教师教育标准为衡量依据。

2005年9月,教师培训署被改组为学校培训与发展署(Th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gency for Schools,简称TDA),继续承担制定教师教育标准的工作。[2]与原来的教师培训署以及英国其他负责高等教育管理的部门一样,新成立的学校培训与发展署是一个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它虽然受教育部的资助和委托,但却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它并非直接由政府官员领导,而是由教育大臣任命的教育领域的14名专家组成非执行董事会负责决策事宜。董事会成员背景各异,有的是校长,有的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人员,有的是教师或教育系统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有的是教师培训机构的管理者,还有具有在企业工作背景的人员,[3]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教师教育领域的专业自治,又可以吸收教育领域各部门人员的意见,保证教师教育的顺利发展。

学校培训与发展署除继续承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任务外,还突出强调了推动学校人事改革,促进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工作。[4]可见,学校培训与发展署将教师专业发展与中小学的改进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反映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最终要在中小学实践中体现出来,以及其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发展的特性。

二、英国教师教育标准的内容

学校培训与发展署自成立之日起就开始与教育领域的其他利益相关者通力合作,着手制定新的教师教育标准。新标准于2007年9月开始实施,主要包括两类标准:一类是教师教育资质类标准,即《职前教师教育要求》(Requirement for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是对职前教师教育机构的招生、教育的实施以及管理和质量保证等各方面工作的要求,规定了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基本条件和基本过程;另一类是教育素质类标准,即《教师专业标准》(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ers),是对各种水平的教师的专业品性、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要求,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基本参考依据。

(一)《职前教师教育要求》

《职前教师教育要求》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针对的主要是职前教师教育的提供者。英国职前教师教育的实施机构包括大学、教育学院、远程教育机构和中小学,涵盖了各种形式的教师教育,如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教育和部分时间制教育、远程教育、基于工作的教育以及其他形式的教师教育,其最终结果是通过进行教育,使学生能够获得“合格教师资格”(QTS)。《职前教师教育要求》不但给教师教育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依据,还为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和管理方式留出了足够的自主空间,以提高教师教育实施方式的灵活性。[5]《职前教师教育要求》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6]

1. 招生要求

招生要求包括对学生三方面的资格和素质的要求。其一,英国普通中学教育证书(GCSE)成绩,要求英语和数学达到“C”或具有同等程度,对于想要教3~11岁儿童的教师,他们还必须在科学科目中也达到“C”或达到同等程度。其二,学位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英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的第一级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历,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其三,适应性要求,这主要是在招生面试时考察申请者是否具备做教师的潜质,包括是否有犯罪记录,是否具有符合“合格教师资格”的智力和学术能力;要求学生在开始接受教师教育的28天内暂时注册进入普通教师教学协会(GTC);要求学生具有教师应具备的品质、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一定的阅读能力,并能够用标准的英语清晰、准确地交流,具有教育大臣所要求的健康和身体素质等。

2. 培训要求

培训要求是对教师教育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安排的要求。其一,教育计划的设计要求,即教育计划内容、结构、实施方式和评价方式的设计要使学生能够证明他已经达到合格教师资格。其二,教育计划的质量要求,即要能够达到教育标准局(Ofsted)规定的等级———“满意水平”。其三,资源要求,即教师教育机构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培训资源,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达到合格教师资格。其四,满足个人培训需要的要求,即教师教育计划要考虑和满足学生的个别培训需要。其五,入学公平要求,即教师教育机构在招生时要注重教育公平,特别是要照顾来自弱势群体的学生。其六,入职教师教育要求,即所有新教师都要经历3个学期的入职教师教育,考察合格后才能继续在公立学校任教。在这段时间,教师教育机构要使学生了解其法定权利和义务,并帮助学生为入职做准备。其七,年龄段要求,教师教育机构要培训学生能够胜任连续两个或多个年龄段儿童的教学,包括3~5岁、5~7岁、7~9岁、9~11岁、11~14岁、14~16岁和16~19岁等年龄段,并且要使学生参与他们所学范围前后两个年龄段的教学,以使学生对儿童的升级有着更广泛的经验和理解。其八,在中小学的实习时间要求,即教师教育计划要为学生安排足够的在中小学实习的时间。其九,两所学校的要求,即每个学生在成为合格教师之前,必须至少在两所学校任教,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来自不同背景、具有不同能力和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了解不同的教学方式和不同学校的组织管理方式,从而获得宽广和多样的经验。

3. 管理和质量保证要求

这是对教师教育计划管理方面的要求,其一是合作要求,即教师教育机构需要和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根据合格教师资格的标准,共同选拔、培训和评价学生。其二是守法要求,即教师教育计划必须满足学校培训与发展署当前的各种标准和与职前教师培训有关的现行法规,以及与平等、反歧视和儿童保护有关的各种法律,并且要不断满足某法律修订后的新要求。其三是不良行为管理要求,即教师教育机构要有正式的程序来考察和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其四是评分仲裁要求,即教师教育机构要有严格的内外部评分仲裁程序,以保证根据合格教师的标准对学生做出具有可信性、准确性和一致性的评价。其五是监督与评价要求,即教师教育机构要监督和评价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且要通过收集证据或学生的学习结果来考察采取这些措施是否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其六是毕业生、注册、接受海外培训教师计划和教学计划要求,这些计划都是基于工作的职前教师教育计划,它们要符合关于基于工作的教师教育计划的一般规定,并且还要满足教育大臣关于职前教师教育的当前要求。

(二)《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专业标准》按照工资级别将教师划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等级,即合格教师(Qualified Teacher Status,简称Q)、普通教师(teachers on the main scale,简称C)、资深教师(Post Threshold Teachers,简称P)、优秀教师(Excellent Teachers,简称E)和高级教师(Advanced Skills Teachers,简称A),并且规定了每个级别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包括专业品性、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在教师专业标准的五个等级中,合格教师专业标准是最基础的,因为任何想要当教师的人首先都要通过接受教师教育获得“合格教师资格”。其他的标准都是建立在合格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的,教师只有通过考核被确认达到下一个标准的要求,才能晋升到下一个等级。合格教师专业标准在教师专业标准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现以此为例介绍教师专业标准的主要内容。[7]

1. 专业品性(professional attributes)

专业品性是一个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理想、情操和性向等特质,主要侧重于教师的非智力因素方面。专业品性方面的要求包括:其一是能够与儿童和青少年建立平等、相互尊重、信任、支持和建设性的人际关系,要对儿童和青少年有较高的期望,努力使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要以身作则,不但对儿童保持高期望,自己也要表现出积极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其二是具有法律和政策素质,能够意识到教师所承担的专业责任以及与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惯例,并为执行法律和政策承担责任。其三是能够与他人交流和合作,能够与儿童、青少年、同事、家长和监护人有效交流,能够认识到并尊重同事、家长和监护人为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和福利做出的贡献,能够努力与他人进行合作以提高学生成就的水平。其四是能够实现个人专业发展,能够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实践能够意识到并想办法满足自己的专业发展需要,在入职教育阶段能够意识到其早期专业发展的重点;能够进行创新,并在必要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能够积极对待建议和反馈,并乐于接受教导和监督。

2. 专业知识和理解(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understanding)

专业知识和理解主要指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素质,既包括教师的一般文化知识,又包括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个人实践知识。其一是教学知识,要求教师了解一系列教学和行为管理策略,能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并可提供机会使所有的学习者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其二是评价与监督知识,要求教师了解自己所教学科或课程的评价要求和程序,包括与公开考试和资格证有关的知识,了解一系列的评价方式,并了解如何使用地方和国家统计信息来评价其教学的有效性和进步情况。其三是学科与课程知识,要求教师充分了解他们所教的学科或课程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对相应年龄和能力的学生进行教学,并了解相关的法定和非法定课程和框架。其四是文字、计算和信息与交流技术的知识,要求教师必须通过文字、计算和信息与交流技术的专业技能考试,知道如何使用这些技能来支持他们的教学和专业活动。其五是学生成就和多样性的知识,要求教师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和影响因素,包括发展性因素、社会、宗教、种族、文化和语言因素;知道如何为所教的学生设计有效的个性化教育方案,包括那些英语为外语的学生和具有特殊教育需要或残疾的学生;要了解如何处理多样性的问题,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平等和全纳;了解承担不同责任的同事的特殊角色,包括那些负责教导具有特殊教育需求、残障和其他个人教育需求的学生的同事。其六是学生的健康与福利知识,要求教师意识到当前有关保护和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福利的法律要求和国家政策,如果有儿童和青少年的进步、发展和福利被个人生活中的变化或困难所影响,要知道如何鉴别和帮助这些儿童,以及何时应将其转给其他同事获取这方面的专业帮助。

3. 专业技能(professional skills)

专业技能包括一般能力和与教学有关的特殊能力。其一是规划技能,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和能力做出循序渐进的教育安排规划,准确地传授学科或课程知识,设计家庭作业或其他班级外的工作。其二是教学技能,要求教师具有针对其所教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进行授课;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资源,并促进课堂中的平等和全纳。其三是评价、监督和反馈技能,要求教师能有效地使用一系列评价、监督和记录策略;能够评价所教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为其设定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针对学习者的成就、进步和发展领域,给出及时、准确和建设性的反馈;帮助和指导学习者反思自己的学习,指出他们取得的进步并及时发现他们新出现的学习需要。其四是教学评审技能,要求教师评价其教学是否使学生取得了进步,并在必要时调整其教育计划和课堂行为。其五是学习环境营造技能,要求教师有目的地营造有利于学习者的、安全的学习环境,善于发现学习者的校外学习机会,制定清晰的课堂纪律规范,建设性地管理学习者的行为,发展其自控能力和独立人格。其六是团队工作和合作技能,要求教师能够作为团队成员与他人合作,善于发现与同事合作的机会,并且能够与同事分享好的实践经验,了解他们期望承担的角色。

三、对英国教师教育标准的评价

通过考察英国的新的教师教育标准,我们可以发现该标准的制定是与解决原有标准不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问题,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后者为前者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因此我们可以从教师专业化的内容维度来考察英国的教师教育标准。

(一)体现了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趋势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的教师专业化历程进入到教师专业内涵式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除了重视教师群体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还更加重视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为了适应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教育领域开始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即将教师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连成一个前后相继的整体,以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英国过去的教师教育标准只包括“教师职前培训要求”和“合格教师资格标准”,[8]新的标准则以合格教师专业标准为起点向后进行了拓展,从而对学生在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到入职教师教育阶段,再到在职培训阶段等各个时期应达到的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适应了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二)体现了教师专业化管理的动力性原则

教师专业化管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动力性原则就是利用物质、精神等激励手段,调动教师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如新教师教育标准要求师范生一入学就暂时注册进入普通教师教学协会,将师范生带入正规教师的轨道,并使其享有一系列相关权益,[9]到其毕业后获得合格教师资格再转为教师教学协会的正式成员。这种做法有利于保障师范生的利益,并提高其认真学习以取得合格教师标准的动机。在教师取得合格教师资格以后,新的教师教育标准又将后续不同级别的专业标准与教师的工资待遇挂钩,为激励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供了有力杠杆。

(三)反映了人们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最新认识

英国过去的教师专业标准对各项指标的划分不够合理,它将标准划分为“专业价值观和实践”、“知识和理解”和“教学”,而其中的一些部分并不能被看作是一种素质。如将“专业价值观”和“实践”放在一起明显不妥,因为素质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基本条件,而实践明显是活动本身,而不是活动的条件。另外,将“教学”作为一类标准也不可取,教学是教师要承担的一种工作,而标准并没有指出教师要完成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到底是知识还是技能抑或是态度。新的教师教育标准依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专业素质的划分方面做出了较大的改进,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划分为“专业品性”、“专业知识和理解”和“专业技能”三个领域,体现出了较强的科学性。

(四)适应了人们对教师内在专业特性提升的要求

教师内在专业特性的提升反映了教师的专业素质由低到高的提高过程。新的教师教育标准详细描述了教师由非专业人员到专业人员的过程中各阶段应具备的素质。如在师范生入学时,只要求其达到基本的成绩、学历和身心素质要求,而在教师教育结束时则要求其达到合格教师专业标准,体现了从普通人到专业教师的质变。在合格教师专业标准之后,新教师教育标准又设置了前后相继的四级标准,反映了对教师内在专业特性的提升要求。如在法律和政策素质一项中,合格教师标准只要求教师能够执行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普通教师专业标准还要求教师能够为发展和评价现有的政策和常规做贡献;资深教师专业标准不但要求教师自己能够执行相关法律和政策,还要求其能够促进教师集体执行相关法律和政策;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则要求教师在制定相关政策和实际工作中愿意充当领导和带头的角色;而高级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更高,即要求教师能够在制定相关政策和实际工作中愿意承担战略性的领导角色,参与把握教育政策的方针和方向。

可见,英国的教师教育标准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方面的表现是很突出的。当前我国也正在研究制定教师教育标准,借鉴英国经验,我国也应该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考察如何通过标准的制定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而不应该将标准仅仅当作保证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教师的素质达到最低要求的工具。因此,我们在制定标准时要通盘考虑教师教育、教师管理和教师素质等各个方面,使标准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摘要:英国教师教育标准是由“学校培训与发展局”制定的,分为“职前教师教育要求”和“教师专业标准”两套体系。该标准凸显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体现了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趋势和教师专业化管理的动力原则,反映了人们对教师素质的最新认识和对教师内在专业特性提升的要求,对我国教师教育标准的制定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标准,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腊生.教师专业发展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2.

[2]Th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gency for Schools[EB/OL].http://www.teachernet.gov.uk/wholeschool/remod-elling/bursars/TDAexpanding_remit/,2010-09-12.

[3]TDA.Board Member Contacts[EB/OL].http://www.tda.gov.uk/about/organisation/board_members.aspx,2010-09-12.

[4]TDA.Who Are We and What Do We Do?[EB/OL].http://www.tda.gov.uk/about/recruitment/whoarewe.aspx,2010-09-12.

[5]TDA.Guidance to Accompany the Requirements for InitialTeacher Training(ITT)[EB/OL].http://www.tda.gov.uk/partners/ittstandards/guidance_08/itt_intro.aspx,2010-09-12.

[6]TDA.ITT Requirements Guidance[EB/OL].http://www.tda.gov.uk/partners/ittstandards/guidance_08/itt.aspx,2010-09-12.

[7]TDA.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ers[R/OL].http://www.tda.gov.uk/upload/resources/pdf/s/standards_a4.pdf,2007-09-12.

[8]许明.英国教师教育专业新标准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7,(9):73.

英国教师的教育理念 篇8

巴斯城市学院培训项目。在这三周的影子培训 (shadow element) 中, 笔者通过学习讨论、观察现场、课堂观摩等, 对英语的职业教育体系有了直接而又深刻的理解, 对英国巴斯城市学院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和运行机制、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管理体系等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与我国职业教育相比, 英国的职业教育不只是简单的技能教育、专业教育和学历教育, 它注重的是在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的前提下, 强调学生的独立发展, 注重人的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自我实现, 开发人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因此, 英国职业教育折射出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体现在教育教学中则是“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 理解学生的情感, 相信学生的潜能,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

2010年试行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要求》指出, “行业英语是高职英语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其内容设置应与产业和学生未来职业需求对接。”高职英语课程要积极“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新的模式”, “使学生掌握有效地学习方法和策略,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而目前很多院校行业英语的教学在课程设置, 教学设计, 改革思路等方面与行业英语课程要求不符, 因此, 结合各专业特点, 对行业英语进行改革, 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英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特点

(一)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英国的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学习者的主动参与,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都会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自由地表现和发展。在英国巴斯学院学习期间, 本人曾跟随该院英语学习中心的主任进行为期三周的影子培训。在培训中, 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始终考虑到学生的课堂参与。当时跟随主任一起备课时, 其中有一个单元的课文是介绍西班牙首都的, 主任看完课文后就说要重新找材料给学生做练习, 因为班级里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西班牙人, 他们更感兴趣的可能是其他国家的介绍, 所以她又重新找了一篇介绍纽约的小文章。从这件小事, 足以看出在英国, 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始终把学生的需求与参与放在首位。

(二)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因材施教, 授课内容灵活动态

英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多采用BTEC (BTEC全称为“The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即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 成立于1986年, 由英国技术教育委员会与商业教育委员会合并而成, 是英国权威的资格开发和颁证机构) 课程模式, 其课程内容是动态组织的,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 采取项目教学的方式, 一般会涵盖传统学科4至5门课程的内容,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 BTEC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教材是不固定的, 教师只需要按照教学大纲所提示的参考书目、学生的实际学习现状备课并且组织指导学生完成相应课业。BTEC的课程内容打破了学科的藩篱,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组合, 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本位”的思想。

(三) 注重学生个性与学习特点的分析

英国的职业教育注重在教学中要首先明确学生能力目标 (“SMART”, 即Specifi c;Measurable;Achievable;Relevant;Timebased) , 其次分析学生的学习个性 (VAK:听觉型、视觉型、动手操作型学生) , 教师据此因材施教, 制定适应不同学生需求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帮助学生实现相应的学习目标。因此, “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注重分析学生类型并尊重每位同学的学习习惯。

(四) 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英国的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调整、自我激励及自主评估的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通过constructive feedback的形式, 培养学生的自我评定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 养成良好的自主终生学习的习惯。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高职行业英语教师的借鉴与反思

(一) 教师在在课前备课, 课堂组织方面是否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很多老师一直将备课需要“备学生”挂在嘴边, 但真正落实到实处的却少之又少。由于建筑建工系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 班级内两级分化又较严重, 很多老师在上了两三次课后感到受挫折而慢慢在心理上自我放松了, 认为反正大部分学生都听不懂, 随便讲讲吧, 这种做法就违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借鉴英语的职业教育理念, 教师在授课前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 对课本灵活运用就, 而不是照本宣科,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 有的放矢的添减教学内容, 对于个别基础非常薄弱的同学可以通过课外辅导的方式让他们重拾信心, 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可鼓励参加学校的创优班, 为自己增加难度。课堂上多组织一些小组讨论的活动, 将基础薄弱的同学分到各个小组中, 多鼓励, 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让他们最大程度上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 在课堂教学中, 是否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过于被动, 不太容易积极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对于英语作为公共课的高职学生来说, 他们多数在课堂中都是被动接受, 因此很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实际上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方法, 很少会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当然, 造成这种现象, 以部分是中国高职客观“学情”所致, 而另外一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引导还不够。在授课过程中, 多举一些正能量的例子, 从人文素养方面让学习认识到学习英语绝不是只为了考试, 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品质更提升一些, 让自己的人文素养更上一层。

(三) 是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

很多老师多年养成的一个教学习惯就是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 习惯性地说“Good.Wonderful”等词, 对学生表示鼓励。当然, 鼓励学生是没有错的, 但在鼓励的同时也要指出学生的不足, 多给他们一些”constructive feedback”, 多组织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小组竞赛辩论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思辨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对其某一设计理念进行阐述, 班级同学则可针对此设计从专业的角度提出问题, 这样既锻炼了英语, 又让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

四、行业英语教学改革策略探讨

(一) 从课程的定位与作用和课程目标两方面对课程设置进行分析

行业英语课程通常安排在大二的第一学期,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体现教学内容和专业的相关性,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基础英语1》, 《基础英语2》。通过行业英语的学习, 培养学生实用的行业口语、翻译和应用文写作技巧,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主要包含三方面: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能过该课程的学习, 学生掌握3500个左右英语词汇;能够理解建筑工程相关的英语材料;掌握建工行业相关岗位等;掌握相关的英语实用写作;了解国内外建工文化。

能力目标:听懂建工行业的相关岗位职业用语;能使用英语与客户进行一般性交谈;阅读、翻译各类英语工程承包合同书和行业指导书等业务善后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等素质, 并将德育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 从多元化的考核方面探讨对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分成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更注重学生的日常表现, 在期末总成绩中占到60%, 学生的课堂参与, 作业提交, 出勤等都纳入形成性考核中来。学生的作业形式也可灵活多样, 除了书面作业, 更要布置一些口头作业, 锻炼学生的开口能力。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自主学习平台或日常用的微信群, 让学生将口语作业通过语音的形式上传到自主学习平台上。这种提交作业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锻炼口语的目的, 因为无论是平台还是微信群, 都是公开的, 大部分学生都会在上传之前反复练习, 直到流畅为止。对于对英语不太感兴趣的同学来说, 这种反复诵读也不失为一种提升口语的方法之一。

(三) 充分利用学校的专业实训场所和多功能语言实训室, 在教学场所方面进行改革

对于专业英语来说, 上课场所可以更加灵活。建筑设计和建筑工程设计专业作为上海市特色专业, 都有非常好的专业实践园。学生在实践园中上行业英语课, 与专业联系会更加密切, 并且可以以实践园作为背景, 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敞开思想, 各抒己见, 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境教学法, 将知识内容融入到生动的场景中,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促进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角色扮演法,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可以增强分析问题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等。

参考文献

[1]Fraser, B.Classroom Environment[M].London:Croom Helm, 1986.

[2]Ryan, A, M.Gheen&Midgley, C.W h y d o s o m e s t u d e n t s a voidasking forhelp?An examination of the interplay among students’academic efficacy, teacher’s social-emotional role, and theclassroom goal structur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8 (3) :528-535.

[3]刘越琪.英国职业教育体系对我们的启示[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4) .

[4]李津军.英国职业教育模式[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2 (2) .

论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篇9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观念,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教学为中心,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配式授课,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重视不够,以应试为指挥棒,只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和应试能力,却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身潜能得不到发挥,个性特长得不到发展。在当今教学领域中,想要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之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除具备优秀的品格、过硬的业务水平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更要端正教育观念,转化教育思想,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师教学的创新型模式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创新模式在现代教育领域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新型模式,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格局,对传统教育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并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为宗旨,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说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从教育内容方面来说,教育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形成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教师要打消以往陈旧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本身还要有创造性的素质。创造型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往往喜欢使用灵活,更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方法,倾向于采取“建设性的行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各学科尤其是实验教学中,教师采取“建设性的行为”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其实施空间很大。如在实验设计的教学中,教师除提出问题,做出适当引导外,还要给学生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亲自感受、探索、查明问题的关键所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三、教师应树立“发挥潜能,全面育人”思想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的,要求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素质教育的性质不是一种选择性、淘汰性的教育,而是具有必然性的。它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并在适当的时期更好地对塑造优良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然而学生是富有个性的人,教师应树立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创造潜力都得以发展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工作中高度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和家长的许多做法如只凭一些“主课”成绩给孩子排队进行比较,使得学生的压力很大,剥夺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这样就束缚了他们能力的发展。现代科学表明,人有巨大潜能,现已开发的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而根据个体的不同潜能,若能全部发挥出来,人类就可达到比现在高得多的层次。因此,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可表现自我的环境,挖掘出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潜能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师生距离,使得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特长都得到发挥,真正体现发挥潜能、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

四、教师应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保证有效进行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关爱学生,满腔热忱,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个学生是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关键,特别是对传统教育中被称作“差生”的学生,往往这些学生内心都比较自卑。教师更应想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竭力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表扬。“爱人者人恒爱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会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学习,在课堂上才能踊跃思考,勇于争辩,勤于动手。

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实现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飞速发展和个人领会及吸收之间存在着矛盾,学校教育并不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一辈子够用。因此,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基本思想,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十分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和信息,培养他们在综合、分析、研究过程中进行创造的能力,使学生在自学中“自我完善,造就自我”。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狠下工夫,则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培养和提高。

英国教师的教育理念 篇10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010年7 月8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 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 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是对我国教育领域扩大教育开放的纲领性要求, 为我们面向世界的开放办学提出了目标和途径。《纲要》还提出了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 正是把“教育开放”落到实处的行动要求。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 享有较高声誉的外语特色学校。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以及《纲要》的深化落实, 我们对学校未来发展提出新的愿景, 即把学校传统的“外语特色+ 国际理解教育”, 转变为全面培养复合型、国际创新型人才的“开放式教育”, 并以此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在整体设计学校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面临着很多诱惑。其中, 最主要的诱惑有三点:一是提高考试分数的诱惑。是不是一切围绕提高考试成绩而组织学校的所有课程和活动?二是提高知名度的诱惑。是不是向那些近年来享誉全国的课改名校学习, 以便短期内迅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三是按部就班的诱惑。我校已经在全市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 家长竞相选择, 是不是按部就班就足够好了?这样做既稳妥压力又小。这三项诱惑恰好符合人偏好安逸、追求现实利益的本能。它很容易成为学校的主流思想, 造成任何改革措施都毫无效果。赵汀阳说过:“什么观念成为主导比什么人成为领导更重要, 因为观念是行为、生活和制度的最终支配者。”我校在建设“开放式教育”特色学校的过程中, 十分注重教师开放式教育理念的培养。

一、做学习型教师

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从外部大环境考虑, 之所以提出开放式教育, 是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国际化社会。在一切瞬息即变的未来社会, 学生要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幸福生活呢?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 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关键在于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而不在于拥有的知识数量。

教师确立“开放式教育”理念的前提是首先认识到学生智能的多元化和潜能的无限可能性。教师不再是唯一的教学信息源, 更重要的是教学信息源的开发者、组织者、应用者;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 更重要的是终身学习的榜样;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师表者,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优秀服务者。认识到这一点, 教师会明白自己是“没有能力给学生的能力打分的, 他真正应该做的是开发学生的潜能, 并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在网络已经普及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教师教授给学生知识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教师的工作就是在学生感到困惑的时候, 从侧面给予学生帮助, 并且最后和学生一起分享解决问题带来的心理上的兴奋和成就感。这样, 教师的工作就变成了给学生以勇气和鼓舞, 让他们在未知的、待验证的道路上自己探究。”

教师教学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教师就必须做学习型教师。为了鼓励教师专业阅读, 学校教科研处定期向全体教师推介教育理论新书, 学校拿出专项资金为各学科教研组配备学科前沿类和专业发展类书籍, 服务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认为, 学习还是个性化的, 学校应该做的是为教师营造热爱学习、对话交流的氛围, 提供专业学习资料, 为此, 学校开放教师阅览室、建设学科资源库, 校园网上开辟教师阅读专区, 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让阅读成为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

二、进行研究性教学

“开放式教育”的教学, 是有对话精神的个性化教学, 它注重建构生成, 需要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 边教学边研究, 用先进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指导课堂教学, 用课堂实践验证、探索教学过程中的难题, 形成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教师在进行研究性教学时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教材、学生和课程标准。这三者在教学实践中又会具体化为三个问题:情境、对话和课业负担。如果这三个问题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那么, 课堂教学就会体现出开放性和生成性。

关于“情境”, 我们的集体备课主要研究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所学知识要点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关系。知识点或能力建构点在学生的生活中能够找到哪些相应的生活现实, 或者生活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升华为学科原理。二是新的知识单元所涉及的概念和命题在学生知识结构中的状况。根据奥苏贝尔对认知结构的研究, 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会影响对新知识的迁移。第一, 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 他头脑中是否有与新的学习相关的概念或原理及其概括程度。原有相关概念或原理概括程度越高, 包容范围越大, 迁移的能力就越强。第二, 新学习的知识与同化它的相关知识之间的可分辨度, 两者的可分辨度越高, 越有助于迁移。第三, 原有知识的巩固程度越高, 越有助于迁移。如果教师充分研究了新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和学生已有相关知识结构的状况, 那么, “情境教学”就成为可能, 课堂中的“对话”也就有了根基。影响“对话教学”效果的, 首要是教师对这些关键问题的研究。

关于“对话”, 我们聚焦于研究课堂教学的操作技术。如, 如何促进学生倾听同学和老师?如何加强基于倾听的落实?如何培育学生互帮互学的氛围?关于“课业负担”, 我校主张课堂上选用学习保持率高的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下的时间用于培养学生自学和通过个性化阅读扩展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研究性教学不再是一个美丽的口号, 它是学校进行整体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践行杜威倡导的“教师要学会用自己的思想和理智去行动”的唯一路径。

三、在活动中体验“开放式教育”理念

教师“开放式教育”理念的形成, 不能仅依靠校内的学习和体会。人的观念的重构, 经常需要在活动中体验与感悟。我校注重开展校内外专项活动, 让教师体验“开放式教育”理念, 如, 校本对话式研修:我们定期为教师举办理论讲座, 体现权威指导, 专家引领;每年举办主题式说课和赛课, 青年教师的创优课, 骨干教师的优秀课, 学科带头人的示范课、研究课, 通过聚焦课堂, 教师在同伴的对话和互助中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定期举办教师沙龙, 让教师放松心灵, 分享经验;创设教师赴海内外进修的机会, 教师分批次走访国内名校, 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家学访交流, 培养教师开放的心态、国际的视野、全球的意识, 以及较强的鉴别能力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 注重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先进文化、先进科技动态的吸收和借鉴。

在“开放式教育”的实践中, 我们竭力为教师获得可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支撑, 使教师能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发展自己。同时, 发挥教师团队的力量, 加速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指导教师点评:

上一篇: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下一篇:品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