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争论(精选12篇)
改革争论 篇1
肩负调整收入分配差距、合理调配税收结构、降低中低收入人群负担等使命, 历经一年多各方的呼吁, 个税调整终于启动。4月22日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没有对国务院提交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进行表决, 将汇总相关意见修改草案后, 进入二审阶段, 甚至有可能进行第三次审议。
草案拟将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由现在的每月2000元上调至每月3000元, 最终全年减少财政收入1200亿元左右。尽管如此, 改革的力度与公众的期望仍有不小的距离。公众普遍发问:3000元的免征额是否偏低?以家庭为单位来征收是否更公平?如何加大对高收入人群税收征管等问题。
有七成被调查者认为3000元的个税免征额太低。他们认为, 调整后, 虽使中低收入人群得到了一些实惠, 但并没有改变中低收入人群是我国个税纳税主体的现状。事实上, 数据显示, 大多数属于中低收入阶层的我国工薪阶层每年缴纳的个税却一直占其收入总量的50%左右。众所周知, 个人所得税是作为以“劫富济贫”为立法初衷和主要功能开征的一个税种, 其存在的意义并不是要让多数人纳税, 而是要让少数富人多纳税。以英国为例, 1%的最高收入人群承担了国内25%的个税, 我国个税改革应以较高收入人群承担50%以上个税为目标。
自2006年以来, 个税免征额五年中调整了三次, 调整的频率较高。为避免两三年后个税免征额又要调整, 可考虑将免征额适当提高一些, 尽量避免一部法律频繁修改。此前, 多位学界专家就具体建议, 免征额应至少提高至每月5000元。
同样是3000元月收入, 在不同人手里的分量是不同的。有的人用它赡养着生病的老人, 供养着上学的孩子, 还安排着一家人的生活;而对于有些家庭优越的年轻人来说, 3000元的月收入也许只是他们每月的零花钱。而按现行的个税征收模式要缴同样的税, 通过个税调节贫富差距的宗旨如何体现呢?同样是两个三口之家, 一个家庭只有一个人工作, 月收入3000元, 需要缴个税;而另一个家庭三口人都有工作, 每人月收入2000元, 则都不用缴个税, 显然这种现象不够合理。推行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综合扣除的个税变革, 已是大势所趋, 而且宜早不宜迟。
虽然目前我国个人收入中, 工薪是主要来源, 但众多高收入者和其他项目收入游离于个税征管之外。这种所得税征管环节的失当, 造成了严重的税负不公平的现象。结果是低收入阶层因只有工薪收入而被严格征税, 其他的高收入阶层则实际税收负担反而过轻。如何对高收入人群税收强化征管, 成为公众对个税改革的又一期待。
改革争论 篇2
江阴市实验小学 李红霞
[案例再现]
师:谁能把盛老师的故事表演出来?下面分小组准备。
生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表演之前的一个小组:
生1:我表演哥哥。
生2:不行,哥哥是主要角色,你还是表演村里人吧!
生1:我觉得我能表演好。
生3:凭你,作业老是不写,成绩也是倒数。别要砸了咱小组的表演。
生4:就这么定了,你表演村里人。
生1低下头,不再作声。
……
师:课文学完了,现在请各小组讨论一下,在这课的学习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分小组积极讨论。
发言之前的一个小组讨论情况:
生1: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把握好时机。因为时不再来,机不可失啊!
生2:做事情最关键的是要先做起来,我们可以在做中体会其中的道理、奥妙。
生3:做事要抓住时机是对的,但是我们也应该学习兄弟俩,要学会质疑。
生1:你的说法不对,学会质疑不应在这个时候。
生3:大雁飞走了,还会再来。我们照样可以把它射下来。
生2:关键课文中是告诉我们要善于捕捉时机,不能白白浪费时间。
生4:当我们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除了需要学会请教别人,还需要全面地去分析问题。
生:(众笑)这根本不是课文中要告诉我们的呀!
小组汇报的时候,这一组的答案只有两个:生1、生2。
……
[反思认识]
合作性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但我们往往注重的是这种表面形式,却很少有人虑及学习者的情感、态度、意志等。这些都使得合作性学习的实效受到了挑战:学习者是否积极参与了,他们的群体是否善于合作,他们是否能在合作中体现真正的自我,他们的合作是否建立于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以上的这则案例无疑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夜晚的争论赛 篇3
夜深人静的时候,小主人已经睡着了。突然,文具盒里的数字0、1、2、3、4、5、6、7、8、9陆陆续续蹦了出来,你一言我一语开始争论谁的作用大,闹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1 最先发言,它骄傲地说:“作用最大,非我莫属。你们看比赛、考试大家都讲第一,你们说我作用大不大呀?”
2 瞪了1一眼,扭了扭身子,娇滴滴地说:“我这婀娜多姿的身材,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恐怕没人比得上吧!”
“切!”3从头到脚打量了一下2,不屑一顾地说,“就你,大不了是一只鸭子,我们比的是作用,不是身材。对了,我的功劳和作用都比你们大,人们不是说3像耳朵听声音,没了耳朵行吗?”
“跑题啦,跑题啦!那是耳朵的功劳可不是你的功劳!”4神气地叉着腰,“我可是听说4像红旗迎风飘,人们都尊敬它,所以你们都必须听偶的。”
5 不甘示弱:“要这么说,5像秤钩来买菜,谁也离不开我!”
6 不服气了:“你过时了,现在都用电子秤。要说我嘛,谁都喜欢,六六可是大顺的意思哦!”
7 低头小声嘀咕:“再怎么说我也比你大1。”
“什么?什么?我才是吉祥数,没听说8、8、8,发、发、发吗?你们真是无知!”8摆了摆头,哼了一声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才是老大,你们算算,0~9谁大呀?”9傲慢地说。
这句话引来了数字们的一致抗议:“没有我们,哪来的你呀?”大家一起反驳9,9被呛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满脸通红。这时,一声不吭的0挺着大肚子慢条斯理地走出来,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都错了,阿拉伯数字是用来计数、算数的,数字王国少了我们任何一个都不行,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我们,大家的作用都很大。”
改革争论 篇4
关键词:改革开放,新闻改革,不争论
邓小平的“不争论”思想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得以迈步, 而中国的新闻改革正是在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得以展开。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 新闻改革与时俱进, 我国新闻事业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在功能方面, 新闻媒介的功能由“文革”中单一的“阶级斗争工具”论转变为新闻媒介功能多元化;在性质方面, 新闻事业的性质突破了过去单一的上层建筑的规定, 确定了现在的舆论工具性质和产业性质;在新闻报道的空间方面, 报道的范围扩大, 内容增新, 程度、深度都大大提高。因此, 我们看到, “不争论”所推动的改革, 在宏观上促成了新闻改革的启动, 从而促进了我国新闻事业的飞跃发展。目前, 我国已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新闻事业运行机制、管理体制, 出现了一大批广电集团和报业集团。
“不争论”对当前新闻改革的启示
首先, 我们必须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的“不争论”思想。邓小平的“不争论”见之于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 其具体语境是:“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 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 这样就慢慢跟上来了。不搞争论, 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 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 把时间都争掉了, 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 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
因此, 我们要正确理解“不争论”, 必须注意:1.“不争论”是在路线、方针、政策既定的前提下可采取的一个政策;2.“不争论”的目的是抓住机遇, 争取时间干。有些事情可能起先无法判断对与错,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出来。若把时间用在实践之前的争论上, 机遇就会流失;3.解放思想, 大胆实践, 总结经验;4.不是永远不争论。大胆尝试之后, 经过实践检验后的理论是否正确, 需要拿出来进行讨论。可见, “不争论”之后还是需要争论的。总而言之, 争论是绝对的, 不争论是相对的。
在改革初期, “不争论”确实起到了十分鲜明的积极的效果。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其表面意思来理解“不争论”, 更不能把其字面意思视为整个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部分且不断加以渲染。若试图把“不争论”顺手牵羊拿过来, 作为堵住争论中的反对者嘴巴的有利武器, 今天看来, 是不可能的了。对于新闻媒体而言, 同样如此。如果新闻媒体在任何争论中不闻不问, 置若罔闻, 回避一切有争议的问题, 却想继续稳步推进自身的改革, 似乎也是不可能的。
1. 抓住机遇, 大胆实践
中国前15年的新闻改革是在维持新闻体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 由观念的变革来拉动新闻媒介的改革。上世纪80年代信息概念的引进, 引发了对传媒功能的重新认识。新闻传媒业是以向社会提供信息为第一功能, 成为学界业界的共识, 进而引发传媒业结构的大调整。90年代重新确认传媒业的性质, 媒体具有双重属性成为学界、业界的共识。观念作为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继承性, 它一旦形成后, 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而经过多年的改革, 由观念更新所释放的能量开始遭遇瓶颈, 由体制改革所引发的问题却越来越明显。没有体制的创新, 没有体制的突破, 新闻改革很难走下去。在这种情况下, 学界和业界都强烈呼吁要实行体制创新。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40年间, 所有传媒都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专事宣传。到90年代, 我们又把所有媒体认定为具有双重属性。直至目前, 中央开始把传媒业划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的文化企业单位两大块。但是, 对于中国的新闻传媒到底该采用哪种制度及运行模式, 尽管新闻媒体自身不予以报道, 对其的争论却一直未断。而新闻媒体真正在体制创新上所迈开的步伐也一直十分缓慢。
“看准了的, 就要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 要抓住机遇, 发展自己。”既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事业, 完全是我们的先人所没有走过的“一条新路”, 那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事业”必然也是一条新路。既然是走新路、创新业, 那就必然带有试验的性质, 有很多方面只有经过反复试验, 大胆尝试, 才能最终获得成功。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发展变化如此, 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更是如此。因此, 在真正干之前, 大范围的长时间的争论只会浪费宝贵时间。就像邓小平所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点, 敢于试验, 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没有一点闯的精神, 没有一点‘冒’的精神, 没有一股气呀, 劲呀, 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走不出一条新路, 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因此, 新闻界应抓住新契机, 勇于实践, 大胆创新, 开辟出适合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一套新闻体制。
2. 实事求是, 中心突破
我国前期的新闻改革主要是从边缘突破开始的, 随后开始逐渐从边缘走向核心, 即着力于新闻报道的改革。并且从新闻报道自身来说, 其改革也开始由边缘向核心推进。在经济新闻、娱乐报道、国际新闻以及进入新世纪后, 民生新闻、公共政策和危机报道等各个领域均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 目前最需突破的则是时政报道, 这也是我国新闻报道与国外媒体相比最落后的一块。这里所说的时政报道不单单是面上的动态, 而且要有背景交代、来龙去脉的内幕披露、实际结果以及意义的剖析。
在这场延续至今的大争论中, 新闻媒体就没有充当好社会公器之职责。这次争论起先主要起始于社会下层的不满。利益格局矛盾的积累才导致了人们对于公共政策问题的争论。但是, 长期以来, 对以正面宣传为主原则的片面理解, 使得新闻媒体本能地将这些社会下层人民的抱怨排斥在报道范围之外。日积月累, 问题非但没有得到解决, 如贫富差距拉大、腐败、人民基本福利得不到足够保障、看病难、上学难等一些问题越来越凸显, 给了“左”、“右”意识形态分子渗透的机会, 使得目前的这场争论从改革争论转变为意识形态争论, 对改革公平的追问也转化成对整个改革开放的质疑。
新闻媒体应转变“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态度, 因为新闻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的命运息息相关。社会上已开始出现各种对近三十年改革的质疑声, 新闻媒体更应在此时责无旁贷地找好切入点, 积极介入到这次争论中, 将争论双方的观点呈现在媒体上。虽然相关报道的突破不仅是新闻业界内的问题, 也涉及到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建设, 新闻媒体应该在已有条件下, 首先正视争论, 其次积极引导争论, 并努力为争论创造良好的健康的舆论环境。短期内, 这种做法可能会引起一定的思想混乱, 但从长远来看, 是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的。没有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 没有社会的稳定, 新闻改革也将无从谈起。
3. 党报改革, 凝聚共识
从世界各国看, 主流媒体是社会、政治的一项稳定器, 是主流价值观的主要支撑者, 是主旋律的主要弘扬者。而历来处于中国传媒业核心地位的党报, 正在走向边缘化。从1984年到2000年底, 党报发行量逐年下降, 其社会影响力也自然随之逐年下降。主流媒体地位的下降必然导致主流价值观的混乱。
应该说, 在中国这一现象有其客观原因, 主要是与中国的社会结构有关。目前, 中国仍是个“两头大、中间小”的社会, 高等收入和低等收入占人群的大多数, 中产阶级却非常少, 也很不成熟。其中占人口最大多数的是工农阶层, 但是他们却不具备购买力和一定的社会话语权, 也不是媒体的核心目标受众, 更不是社会舆论的主要发起者。一般来说, 中产阶级才是主流媒体的核心目标受众群, 被称为主流人群。而在中国, 情况很复杂, 主流人群的模糊, 使得主流价值观难以塑造, 主流媒体境况尴尬, 不知何去何从。
在这样的困境下, 是否意味着要放弃维护主流媒体的地位?答案不言而喻。在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 虽然中产阶级所占比例很小, 但是由于基数庞大, 折算后人数依然相当可观, 且这群人都是能对社会舆论产生重大影响的一批精英人物。因此, 尽管党报的主流媒体地位有所削弱, 但是在现阶段, 党报必须进行改革, 重回其核心地位, 去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群, 重新打造为主流媒体, 构建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尤其在当前这场大争论的背景下, 这一任务显得尤为紧迫。
今天对于改革的争论甚至对改革成果的质疑, 大部分是由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混乱所导致的对改革认识的不一致。如果今天仍想打着“不争论”这面旗子来平息这场围绕改革的大争论, 犹如不对症下药, 病症不会好转, 甚至会加重病情, 直至病入膏肓。相反, 党报应抓住目前已启动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契机, 以及党中央在17大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背景下, 尽快落实自身的改革, 包括功能、受众、内容、风格定位各方面, 全面打造成新时期能凝聚改革共识推进改革深化的主流媒体, 然后着力推进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构建。
结语
新闻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密切相关。新闻改革作为整个改革的子系统, 更由于其特殊作用, 不可置之不理。尤其是在这种关键历史时刻, 新闻界应保持清醒头脑, 加强舆论引导,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要勇于正视目前正在进行的这场争论, 在有限空间内, 为争论积极创造开放的健康的舆论环境, 从而有效引导争论。实事求是地向人民汇报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的成果, 逐步凝聚整个社会对改革的共识。只有在此基础上, 我国新闻媒体才能对改革起到推进作用, 并在不断深化的改革过程中不断变革自身。两者相辅相成, 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的改革为新闻改革创造契机, 带来生机;新闻改革需要积极适应改革的步伐, 全面客观地反映改革状况包括改革中所引发的各种问题, 只有如此, 才能使人民团结起来, 将各种问题和危机解决在萌芽阶段。■
参考文献
[1]邓小平.1994, 邓小平文选 (第2卷)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邓小平.1994,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3]李良荣.1998, 《中国新闻改革——20年的三次跨越》, CN51-1046/G2, 第46页;
[4]潘新华.2000, 《传媒:媒体面对WTO, 面向21世纪——2000版海外新闻传播学新著阅读札记》, CN31-1171, 第24页;
[5]潘忠党.1997, 《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造》, CN11-3320/G2, 第133页;
以争论为题作文 篇5
我正躺在被窝里做着甜甜的美梦,这时,停车场里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吵闹声,我钻出被窝,打开窗门一看,原来外面停车场里的汽车在争吵谁的本领最大。救护车姐姐急吼吼地说:“我的本领最大,只要哪里有生重病的人,我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病人家里,又以最快的速度把病人送到医院抢救。”
货车叔叔用粗重的嗓音说:“我的力气最大,能把几十吨重的东西放在身上,能把东西轻轻松松地送到目的地,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消防车叔叔尖着嗓音说:“我身上有很多工具,比如高压水枪、云梯,哪里有火灾,我就能迅速赶到灭火。”清洁车阿姨不紧不慢地说:“我的贡献最大,我能代替清洁工人扫地,又干净又快还很省力。”洒水车叔叔摆着手说:“我能在炎热的夏天给公路洗澡,给它降降温。”警车叔叔挣大眼睛认真地说:“我的功劳最大,每天认认真真地巡逻,一看到有坏人,便把它统统捉拿归案。”越野呈哥哥自信地说:“我的功能最大,能翻山越岭,能在地形复杂的地方开,还能在浅浅的河里开。”
这时,红绿灯爷爷说:“你们各有本领,所以,你们的本领都大,希望你们各自做好自已的工作。”
《岛屿战争论》序言 篇6
我与文泉同志相识于1991年4月,至今已有20余载。当时海湾战争刚刚结束,我到坦克某师参加全军装甲兵正规化训练现场会,强调全军要树立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战争意识,强化机械化战争观念,切实把战备训练放在重要战略地位。文泉同志时任师长,他汇报了部队全面建设情况,组织演练了从单车(班)到师等23个训练课题,部队训练有素,指挥井井有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文泉同志先后在团、师、集团军、大军区各级军事工作岗位担任过主官,积累了丰富的治军带兵经验,有很高的指挥领导才能和深厚的军事理论功底。2007年9月,文泉同志从南京军区司令员岗位退下来,他对我说,司令员不当了,还要当研究员,准备写一本关于岛屿战争的书,梳理总结从军多年军事工作心得体会,跟踪研究战争领域发展变革,探索军队建设重大问题。我很支持他的想法,期盼着他的大作早日问世。在随后6年时间里,文泉同志潜心研究,精益求精,数易其稿,终有所成。我也一直关注着《岛屿战争论》的进展,多次听取文泉同志介绍有关情况,与他一起分享理论创新的艰辛与快乐,并认真阅读了初稿。文泉同志这部饱蘸心汁写就的学术著作,集中反映了岛屿战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分量很重,读后颇有感触。
第一,《岛屿战争论》问世出版恰逢其时。当今世界,海洋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舞台,岛屿则是走向海洋的支撑、开发海洋的依托、维护海洋权益的关键。虽然和平开發、和平发展是走向海洋的主旋律,但是不和谐的声音却不时出现。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全球爆发海上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就达200余次,大多涉及岛屿,几乎所有的濒海国家都被卷入其中。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世界各国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提供了基本遵循,但也使得部分国家围绕海洋权益与岛屿归属,引发了一些新的矛盾争端,激活了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岛屿争端日益成为新的冲突焦点。据书中介绍,目前全球有85个国家存在410余处岛屿(半岛、岛礁)争端,有的已经造成局部地区的紧张对立,有的甚至引发了流血冲突。海洋与岛屿争端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战争威胁。《岛屿战争论》就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些矛盾冲突、如何遏制岛屿战争爆发、如何打赢岛屿战争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阐明态度看法,提出思路办法,时机合适,意义重大。
第二,《岛屿战争论》丰富发展了岛屿战争基本内涵。传统观点认为,岛屿战争是指岛屿进攻与岛屿防御作战,有的同志甚至将岛屿战争视为登陆与抗登陆作战。《岛屿战争论》没有孤立地研究岛屿攻防作战,而是站在战争指导和战略全局高度,紧密联系4000多年岛屿战争历史发展轨迹,全面贯彻联合作战、体系作战思想精髓,科学把握岛屿对现代战争重要战略牵引作用、局部战场与战争全局互补关系,深入研究岛屿作战基本规律和发展变化,总结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探索思考岛屿战争的制胜之道。作者富有创见地将岛屿战争定义为围绕岛屿(半岛、濒海地区)攻防作战所展开的一系列战争行为的总称,主要作战行动包括登岛(陆)作战、岛(陆)上进攻作战、岛(陆)上防御作战,也包括岛屿封锁作战、信息火力作战,以及在战略指导下因此而展开的海战、空战、天战、陆战,等等。作出这样的理论概括,充分表明作者对战争战略问题有着较为准确的宏观把握,对岛屿作战战役战术有着较为深入的微观研究,展现出丰厚的理论素养、深邃的谋略思考和宽广的战略视野。
第三,《岛屿战争论》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前瞻性。首先,纵论岛屿战争的历史演变大势,勾画当今世界岛屿争端的严峻态势,分析古往今来岛屿战争的深层原因;其次,立足大棋局探讨岛屿战争的主要战略问题,研究岛屿作战的制胜艺术,以及对高级指挥员的基本要求;再次,从武器装备、战场环境、后勤保障、心理作战、国际法运用、战争准备六个层面对岛屿战争进行专题研究;最后,展望岛屿战争的发展前景,指明打赢岛屿战争可能面临新的重大问题。
《岛屿战争论》内容丰富,视角独特,新意纷呈,可圈可点。①提出军队要打赢准备的战争和真实的战争两种战争,准备本身就是战争。②提出站在生存与发展空间角度,战争可划分为陆战争、海战争、天战争,当前正处于海战争后期、天战争早期,太空、网电、深海、极地可能成为当前和未来四大热点战场。③提出由于经济全球化强化了国家间相互依存关系、国际法的作用不断彰显与深入人心、战争的巨大代价与严重后果拖累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社会爱好和平力量增长、价值理念变化等原因,非武力斗争将上升为相对独立的重要阶段,未来战争演进过程将从“政治—战争”两段论演绎为“政治—非武力斗争—战争”三段论。④提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是无人战、无形战、无声战、无边疆作战,即始于无人、战于无形、斗于无声、处于无疆的“四无”形态。⑤提出从珍惜生命、爱护地球的角度出发,未来要打绿色战争,以少伤亡、少破坏、低耗、环保为主要标志。⑥结合多年的作战研究和训练实践,提出岛屿进攻作战的十大原则,即全程夺取并保持制控权;制敌必须知敌;选择有利的登(着)陆场,直指要害或关联要害;组织强有力工程保障,集三军之力打开上岛通道;登(着)陆场是名副其实的“死亡地带”,指挥员要敢于拼决心、拼实力、拼速度;坚决统筹岛上与岛外两个战场;充分依托信息化指挥平台,实施扁平式集中指挥;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行动,确保战役战斗的突然性;持续实施突然猛烈的火力突击与支援;不断变换创新进攻作战方法。⑦提出岛屿作战要特别重视天象、海象、气象与岛(陆)象等“四象”。⑧提出实现后勤保障必须搭建A8S平台,做到时间、地点、数量、质量和信息、指挥、配送、管理8个方面的精确(Accuracy),同时必须留有余地(Spare)。⑨提出军种结合部是严重隐患的理念,认为联合作战,既有各军种独立担当的战场,也有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战场,前者各军种战场之间的衔接,后者同一战场、同一地域军种之间行动的衔接,可称为军种结合部。战争准备中,由于各军种的主要精力关注于自己的主要战场、主要作战任务、主要作战行动能力建设,而往往忽视军种结合部的能力建设,可能导致军种结合部薄弱的严重隐患。⑩提出将领在岛屿战争中作用重大,为将者要有三才(统御才能、指挥才能、政治才能)、三德(忠、勇、爱)、三戒(戒胜纵、戒懈惰、戒私欲)九大要义。这些观点鲜明深刻,来之不易,反映出文泉同志对战争发展变化不断思考、研究与探索的成果,也是他50多年不断学习和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他6年来殚精竭虑刻苦钻研的心血结晶。
第四,《岛屿战争论》既是一部探讨战争艺术的军事理论巨制,也是一部遏制战争、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和平倡议书。作者在不同篇章多次强调,要通过做好战争准备遏制战争,呼吁通过和平协商解决矛盾争端,倡议完善和遵守国际法,建立有效的国际社会制止战争机制,提出各国共同努力构建人类大同世界的设想。从中可以深切感受到,文泉同志作为军队高级领导干部,对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的深入思考,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使命担当的深透理解,对军事斗争准备特点规律的深刻把握,以及善抓主要矛盾、敢于解决棘手问题的领导才华。这些优秀品质体现在字里行间,显现于点滴之中,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岛屿战争论》融古通今,资料翔实,思想深刻,气势恢宏,不仅填补了我军军事理论的一个空白,而且对世界岛屿战争研究也是一个积极推动,值得广大读者特别是有志于在军队建功立业的年轻官兵们深入研读。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前进的征程任重而道远。我坚信,在党中央、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的坚强领导下,英雄的人民军队一定能够牢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时刻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充分准备,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圆满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2014年3月2日
改革争论 篇7
争论一共分为三个阶段, 不同阶段争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 争论的第一阶段
类似于之前的国家安全与新闻自由的争论, 以及对“明显且即刻危险”的争论, 不同点在于“恐怖主义”元素出现在此次争论中。争论主要发生在全国普通民众中。
政府官员开启了与维基解密的争论, 他们直接试图给这个组织直接定义为恐怖组织, 再此基础上要求国家和人民对他们的惩罚, 。鉴于恐怖主义这个词汇的特殊和敏感, 因此在早起政府获得更多的支持, 引发了民众的声讨。
言论愈演愈烈, 政府将维基解密认定为恐怖组织的原因主要是认为维基解密泄露了国家的机密, 对国家的安全造成了切实的危害。因此支持人士们自然就在“对国家安全威胁不存在”这个点上开始了反击, 并且认为维基解密反而是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甚至人权机构很多人承认维基解密的价值, 因为他揭露了很多违反人权和民主解放的内容。之后类似的言论有超过之前反对的声音, 甚至有些黑客直接攻击了政府的工作网站。
鉴于反对呼声过高, 政府方面的言论相对也平静下来了, 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缓和态度。但是仍旧认为信息泄密威胁了外交安全。维基解密以各国外交关系建立的理性基础驳斥了这一观点。
上面关于维基解密的信息的到底会不会导致威胁国家安全和外交关系的争论, 又进一步引发了关于维基解密信息的编辑和处理, 以及传统媒体和维基解密是否享有相同的权利的争论。从而进入到了争论的第二个阶段。主要发生在业界。
(二) 争论的第二阶段
争论的焦点在于维基解密发布的信息是否真实、编辑合理。《洛杉矶时报》曾将维基解密和另一家网站liveleak对比, 发现其实这些网站仅仅止于1%的信息没有被确切证实, 证实了真实性。至于维基解密的信息编辑问题。阿桑奇则表示, 由于曾经与传统媒体合作, 所以他们的数据编辑处理系统几乎一样。在这方面《纽约时报》的记者可以证明。
紧接着反对者再次质疑维基解密的数据处理系统不完善。这一质疑引起了业界对于传统媒体和维基解密获得的权限问题展开了讨论和质疑。为什么传统媒体受到保护, 而维基解密就是非法的呢?至此, 第二阶段的争论到达了巅峰。
有些激进主义者甚至说, 无论维基解密如何做, 永远也不会得到和传统媒体同样的待遇。1因为传统媒体和维基解密之间的区别不是他们之间的技术差别, 是他们之间的身份差别。2第二阶段的争论直接导致了争论进一步向更深层次发展——文化层次。第三阶段的论证也就是主要探讨互联网全球文化对固有文化的侵蚀。争论主要发生在学界。
(二) 争论的第三阶段
在维基解密这件事情上, 代表了一种文化趋势, 这种文化趋势也许会短期伤害互联网的商业运营和管理, 我们会感觉到互联网中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但是如果我们坚持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来看待网络冲突, 也许我们才能长久解决互联网中出现的各类冲突, 或者是毁灭。
维基解密其实代表着对国家安全的一种长期存在的特定的文化威胁。他们认为去中心化的透明的、激进的开放的互联网会重组整个社会, 也认为网络空间可以解放个人, 会授权给普通个人权利摆脱来自社会组织施加到他们自身上的压力。在一定层面上, 主张这些观点的人可以称之为扩张主义者, 他们通常拥有世界的眼光。而那些政府和大型跨国公司通常被称为非世界主义者。扩张质疑者乐于与他人分享关于他们自己、其他人的、政治和商业的任何信息, 当然这些都是他们在网上看到的, 在网上分享的。
另一种观点是工具主义观点, 则认为网络空间是社会的一种工具, 因此他就应该遵守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社会价值和法律。扩张主义者主张信息就应该是自由的, 因此网络空间不应该有任何的限制。而这些工具主义者则认为有必要遵守既定的价值和观念。
这场2010年发生的“维基解密”事件现在不会结束而且永远也不会结束, 而事件中涉及的关于国家安全和新闻自由的争论, 也不会停止, 不仅因为这是个人们普遍关注的事件, 不仅因为这是应然和实然的茅盾, 而且因为这次事件已经深入到了文化层次。
参考文献
[1]Benkler, Y. (2011) .Free Irresponsible Press:Wikileaks and the Battle over the Soul of the Networked Fourth Estate, A.Harv.CR-CLL Rev., 46, 311.
[2]Ludlow, P. (2010) .Wikileaks and hacktivist culture.The Nation, 4, 25-26.Lindgren, S., &Lundstr?m, R. (2011) .Pirate culture and hacktivist mobilization:The cultural and social protocols of#Wiki Leaks on Twitter.New Media&Society, 13 (6) , 999-1018.
[3]Peters, J. (2010) .Wiki Leaks Would Not Qualify to Claim Federal Reporter's Privilege in Any Form.Fed.Comm.LJ, 63, 667.
[4]Lynch, L. (2010) .“WE'RE GOING TO CRACK THE WORLD OPEN”Wikileaks and the future of investigative reporting.Journalism Practice, 4 (3) , 309-318.
[5]Cull, N.J. (2011) .Wiki Leaks, public diplomacy 2.0and the state of digital public diplomacy.Place Branding and Public Diplomacy, 7 (1) , 1-8.
[1]郑康.分析“维基解密”事件看新闻自由与国家利益的博弈[J].信息网络安全, 2011, 02:9-12.
[2]李强.从“维基解密”事件解读网络表达自由——以国际人权法为视角[J].信息网络安全, 2011, 02:13-14+18.
[3]叶俊清.“维基解密”事件对全球信息网络安全的启示[J].信息网络安全, 2011, 02:5-6+12.
[4]林凌.由维基解密引发的新媒体发展思考[J].编辑学刊, 2011, 02:39-43.
改革争论 篇8
现在对全球变暖最主要的依据就是IPCC(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8年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一些报告。在IPCC的各种因子造成的辐射强迫一览表中,有温室气体、平流层臭氧、对流层臭氧、硫化物、矿物燃料产生的有机碳气溶胶、矿物燃料产生的烟尘气溶胶、火山、太阳共8种因子。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的因子都没有考虑。
提出温室效应的美国科学家季林(Keeling),在2000年又提出潮汐气候效应。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为1800年。潮汐大时,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
与此同时,与地球变暖说相反的还有地球变冷说。人们可能对上世纪70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1971年丹斯加德(Dansgaard)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十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九万年为冷期,一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20世纪70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可以不足500年,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20年。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
温室效应仅仅是全球变暖的一种因素,它不能解释全球气候冷暖变化的波动历史。历史上比现在规模更大的全球变暖是如何产生的?是如何消失的?目前的全球变暖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全球变暖说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日本“巨大建筑”的争论始末 篇9
巨大建筑 (megastructure) , 一般指高层或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大型综合体建筑, 他所指的含义不仅是结构的巨大, 还包括空间、尺度等的巨大。目前在我国被称为“巨构建筑”。megastructure诞生于1950年代末到1970年代初国际上进行的巨型结构运动。关于日本巨大建筑的争论正是在这场运动中诞生的。
2 巨大建筑争论
日本巨大建筑的争论是以神代雄一郎于1974年在日本《新建筑》杂志中发表“抗议巨大建筑”一文为导火索, 进而展开的争论。文中针对巨大建筑进行批判如下:
神代首先打破了日本建筑界对于他人缺点“避而不谈”的禁忌, 行文直白甚至不乏讥讽之意。比如他说的“NHK的大厅有位置听不到声音 (图1) ;日本国立剧场有些座位看不到舞台 (图2) ; 国立室内竞技场有的位置可能会看不到游泳池 (图3) ”[2]。他对倾向巨大建筑的建筑家投以疑问及批判。并且从构成外观的材料、形式是否人性化等角度进行评论, 他认为东京海上大楼 (图4) 、仓敷的长春藤广场 (图5) 等可以与人交流的建筑是好建筑, 最高法院 (图6) 、新宿超高层大楼群 (图7) 等冷漠的没有表情的建筑是令人讨厌的建筑。他在文章中还论述了好与不好的建筑的两极化。他认为这是由建筑家年龄的差距导致的, 年老的战前派以物质来设计制造建筑, 年轻的战后派以观念来设计制造建筑。并得出结论:“年轻人建不出好的建筑”[2]。最后他还通过社区调查的结果以及个人经验积累提出修正案, 认为建筑应重视人性化。
另外, 对于当时正在施工中的“新宿三井大楼”, 神代评论说:板上贴的绿色玻璃“那至多算是穿着藏青色西服, 没有内在, 使人浮想起落魄的流行歌曲”[2] (图8) 。
第二年, 关于“新宿三井大楼”的介绍新闻中, 出现了建设委员郭茂林的文章“青色玻璃”。他截取神代的“便宜的青色玻璃, 使人想起低俗的流行歌曲, 像穿了青色西服一样”这一评论, 并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认为专业评论家不会那样评论绿色玻璃。他在文中反复强调建筑和经济的关联性, 总结说:“对建筑的评价不应加入个人感情, 而应深入进去理解多数人的辛苦后再加以评论。”[3]
同年, 林昌二也发表文章《那个社会创造了建筑》, 他认为日本的生活环境没有发展成和美国一样, 便武断的将“巨大主义”作为攻击对象是不可取的。而在现实生活中, 日本的人口过密也需要建造大型复合建筑。因此, 神代对社区进行建筑规模的批判是不科学的。他对于“巨大等于不好”的观点提出质疑。最后, 他提及建筑评价问题, 认为仅从成熟度来衡量建筑家的好坏是不正确的, 并提出对建筑家年龄论的质疑。他讽刺说“不应凭印象来混同好坏善恶”[4]。
池田武邦同年发表的“调查建筑评论的视点”也同样不客气的表达了对神代的不满, 他从题目入手开始讨论。列举了查尔斯·穆尔的低收入者用公用住宅群一例, 认为建筑的价值是由“住户或在那工作的人的感受决定的, 与建筑的人性化没有关系”[5]。而对于建筑物的评论, 应该建造很久以后进行。
针对这些, 神代于1976年5月再次发表文章“裁判的季节”予以反击。他认为:“批评有其条件, 不应被剥夺言论自由”[6]。他举例说, 约翰曼谷大楼的玻璃破损跌落事件在美国的法庭中引起了民众纷争。日本却没有这种批判精神, 日本被“巨大建筑”所左右, 成为了“经济战争”的战犯, 却还被裁决为公正的教义。
针对神代的论述, 村松贞次郎在1976年8月发表文章“部数的季节”再次提出反论。措辞严肃, 对“不承认误解事实, 还将伦理偷梁换柱”[7]这一点表示不满。关于此争论, 宫内嘉久1976年的著作《都市、建筑论的不同意见》中表述了对神代的支持, 并在“巨大建筑争论的总结”一文中将“巨大建筑”作为一个焦点, 从现代都市和建筑的现实两个角度进行评价。他认为拥有特权的一部分建筑家, “在神代所谓的经济战争过程中, 也已经将自身定位于技术专家治国论”[8]同时他认为村松的评论是画蛇添足。
3 巨大建筑争论的影响和意义
综上所述, 日本巨大建筑的争论经历了复杂而尖锐的过程, 详见表1。无论谁输谁赢, 这样的争论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它从特定的角度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随着技术生产力的进步, 以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出现了巨大建筑及其拥护群体, 又随着后现代主义带来的人性化回归, 开始了对巨大建筑的批判。笔者在“论日本低层集合住宅的时兴”一文中所述的低层集合住宅与高层集合住宅的争斗也是出于同样的根源。同时, 巨大建筑的争论对于日本建筑界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开启了日本学界有话直说的积极争论的学术争论精神, 使学界的学术讨论更加的活跃, 在争论中共同进步的学术氛围到今天仍然在日本颇为兴盛。
日本“巨大建筑”的争论是当时世界潮流的分支之一,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 在如今城市超高层建筑, 城市交通枢纽, 大型商业综合体, 高等学校等建筑类型中相继出现的“巨大建筑”已经越加的巨大, 并且利用科技手段融入了更多的人性化技术和理念。如最新的生态建筑以及绿色建筑设想就是从更加巨大的系统里面让各自的单元回归人的尺度和功能。从当初的争 论到如今的追求融合统一是否是一条康庄大道, 在未来, 我们翘首以盼。
摘要:关于日本“巨大”建筑的争论是世界上对巨构建筑的争论运动的分支之一, 也是现代主义建筑里面的一段有趣的学术讨论。其过程十分尖锐直接, 也成果显著, 让更多的人能够客观的看待“巨大建筑”这一新兴事物。争论对于目前在我国出现的更加巨大的“巨构建筑”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关键词:巨大建筑,巨构建筑,Megastructure
注释
1[2][日]神代雄一郎.巨大建築に抗議する.新建築, 49 (9) :179-182
2[3][日]郭茂林.青いガラス (新宿三井ビルディング[設計·三井不動産, 日本設計事務所, 武藤構造力学研究所]) .新建築, 50 (3) :251
3[4][日]林昌二.その社会が建築を創る.新建築, 50 (4) :139-142
4[5][日]池田武邦.建築評論の視点を問う.新建築, 50 (4) :143-146
5[6][日]神代雄一郎.裁判の季節.新建築, 51 (5) :131-134
6[7][日]村松貞次郎.部数の季節--または情報化社会における評論の立脚点について.新建築, 51 (9) :143-146
学术争论:建设心态最重要 篇10
一、语文学科在争论中向前进
“韩李之争”是近来语文学科最热烈的事情。“韩李之争”,其实聚焦于一堂好课的评判标准问题。有时候,“韩李之争”不在于自己, 而在于反对派。此番韩军老师面对教授们的 “围剿”,发表了《三教授七硬伤》。细读《三教授七硬伤》,有的老师说 :“总体感觉韩军老师有些‘气急’。”李华平教授的文章认为, 韩军的《背影》等语文课“迷失在了哲学、 美学、生命教育等学科丛林中,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道,失却了语文教学的味道”。李教授的话对不对?语文课需不需要“哲学、美学、生命教育等学科丛林”的气息?其实, 文本不是个无边的巨坑,语文学科也不是无边的大海。作为学科来讲有边有际。
我以为,学术研究上有争论是好事情。 这说明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个问题,这个领域。 作为一线教师既不能简单地掉进争论的漩涡中而无法自拔,也不能简单的“选边站”式的支持与拥护。 “韩李之争”之中,李华平觉得“韩军老师失态了,真遗憾”。其实,不管对手做出怎样的姿态,回应方都应该心态平和淡雅,充盈儒雅气度。这样,才能“在理性的范式中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 “韩李之争”时,论争双方的部分粉丝简单地使用 “偏执”“不懂”“无知”“黑社会”之类的意气之言,笔者也觉得有失语文人的大度与优雅的身份。基于一堂课的教学交流应该秉持平和的心态,讲究理性的研讨范式。互战, 不站队 ;互赞,得精髓。学术争论,建设心态最重要 ;学术争论,自身清醒了最重要。
其实,深度研课时,我们应该从一节课里看到课程标准的主要风景。有的老师认为, 《背影》一课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读散文的能力。真正的好课,应该读出课文应有的滋味,读出可能的学习经验。韩军老师的课,明显地忽视了本文的最主要信息,详写的内容,而抓住了四代人等细枝末节信息, 不符合正常的阅读习惯。韩军带着学生去思考的,不是课文应有的意趣,而是他生发出来的“自我意义”。显然,他离开了文本的普遍性意义,走向了次要、末稍、支流…… 《背影》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这一链条上有自己承担的任务。韩军在研讨课上,那样解读文本没有什么大错,也不是把语文教学的次要目的当成了主要目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和写的能力,这是主要目的。但是读写能力培养要不要借助文章内容?《背影》里的深层情感难道不要细细品味?我们的教学总在找一种定法,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对于首先吃螃蟹的韩军, 我们应该给予敬意——尽管可能错了。对于晨曦而言,错误有时也是美丽的。——最起码,韩军的《背影》一课告诉我们,这么上语文课是不可以的。
韩军为什么要那样去上课,我们当然要思考!深度研课,要有批判的精神,也要有建设的眼光 ;要有谦虚的态度,也要有超越的精神 ;要有宽容的品质,也要有深度研课的追求!语文探索的热潮是在不同观点争论中生成的。韩军的课是不是有问题?如何修正?怎样修正?如果韩军开展第二课时的 《背影》教学,他会上些什么?语文学科应站在什么立场上、持有什么尺度去有效利用语言文字信息和作者时代背景去开展教学?
二、语文争论要兼顾学生感受
我们在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的争论时,其实还应该兼顾一下学生的感受,听听学生的心声。
课好不好,教师还应该更多的以平等姿态倾听学生的意见。有的人认为,三位教授, 尤其李华平的批评很到位。韩军的《背影》 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课例问题,而是关涉到传统经典的重新解读问题。韩军的解读态度, 所关乎的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学生,还有我们对于传统经典作品解读的继承与创新问题。 过多的指责,其实没有意义,要让学术争论更加积极向上,还要兼顾学生一方。
学生对《背影》教学的感受是不是就如同我们争论的一样呢?语文课远没有到“定于一”的时候。教授也罢,特级也好,都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解读。教学视野中, 多一种语文课生态,也未尝不可?退一万步讲,就算老师课堂上滔滔不绝,但是如果在某一瞬间,孩子在语词中突然感觉到周身毛孔一紧,那未尝不是一件幸事?所以,学生的感受非常重要!《背影》教学是要用课程标准来审视,如果所有课都要用课程目标来套, 实在也无必要,我们不妨就看成一堂课,我们不妨在课后听听学生的声音。从建设心态看,韩军老师有自己对文本独特的理解,一线老师可以对他的理解保留意见。课文不过是个例子,装生命的主题也罢装亲情的主题也罢,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应该更多的以平等的姿态倾听学生的意见。
其实,课程标准是为教育目标服务的, 为学生服务的。在教学视野,课程标准就相当于国家层面的“宪法”,教师教学《背影》 不违“宪法”就可以。因此,学生的需要可能是我们关注的。
《背影》的意义不在于突出“生命轻”与 “生命重”的一元“语文要素”,而在于蕴藏了普遍的“父爱子孝”基本亲情的二元“语文要素”。学生初步阅读课文以后,非常容易的感受了基本主题—— “人间第一情怀”!于是,韩军将重点放在“生命轻”与“生命重” 的理解上。
语文教学内容上出现这种“落差”“不同”,其实不是韩军之痛,应该是语文学科之痛!有人认为,韩军对《背影》主题的这样处理就是剑走偏锋,人走险道。许多老师甚至作了这样的期待 :希望韩军多从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上考虑阅读教学,多从教材编写的层面上设计教学,多上一些接地气——学生气、课堂气、现实气的研讨课!学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当我们给了学生不需要的, 也是应该反对的。而韩军恰恰给了学生想要的。这不也是尊重学生么?
我想,不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如韩军老师一样优秀,不是《背影》的每个课堂都如大家期待的那样精彩。语文学科教学本身就是遗憾的!为什么一篇《背影》会各有各的教学方法?主要原因是什么?是我们解读文本的角度、背景和习惯的不同,也是学生的学情不同。韩军那样处理,其实就是尊重学情。在无课程规定的研讨课上,的确可以是 “一千位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三、非典型教学可以异于常规课堂
无限场所的自由阅读,阅读、教学《背影》应该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在大语文学习的背景下,阅读《背影》应该有多重取向的。 我觉得韩军的课文教学,不是“小语文”,也不是《背影》的“小天地”。 他这样处理教材,完全没有了课程标准的约束、教材的约束与课文练习题的约束,他的教学其实是庄子的“逍遥”。 这节课,可能我们要从大语文观点来审视。韩军由《背影》引出生命话题, 进而开展生命思考,不应该理解为日常单篇课文的教学,不应该理解为“连续不断”的单元课文的教学。这节课,即使学生没有好好阅读《背影》,学生对生命的理性思考,无疑进了一步。再说,这本是一节研究课,不是日常课、教材课、课程课。韩军的《背影》 作为探索课,这样处理也未尝不可?
韩军的《背影》是非典型教学的范例, 是专题教学的一种探索课!以平常教学的眼光读韩军的《背影》是不可以的!这是一种 “大课”而不是“小课”。 韩军的《背影》,不是一般的家常课,本来就是上的研究课!这样的课不具有“连续教学”的特点,他只是一个片断!作为研究课、研讨课,这样上未尝不可。
在问及“如果您为《背影》再设计一次教学方案,您会选择哪一个点切入?”韩军说 “:不变——教学方案。”是以,有的老师认为,韩军老师对待别人批评的态度不好,—— 不是以反思的态度,而是抱残守缺!其实, 韩军的《背影》教学既然定位为“研讨课”, 就能“任性” 一些,甚至不太接地气。
课堂上,他引导学生“看看这幅图”—— 朱自清的短信,用朱自清来证明他的解读, 换个角度看,这不也是新的解读?记得初中地理的开篇便是一篇《从宇宙空间看地球》, 韩军的课可能也要从这样的层面看。这样, 这节课就要从韩军的哲学思考来看。学生借助《背影》的田野生发生成,不也是一种解读方式么?韩军从另一方面发掘课文的秘密, 和学生交流,不也是可以尝试的么?所以, 有的老师感叹 :当语文成为语文试卷,我们需要记忆那么多名词术语 ;当语文成为语文教材文本,我们需要关照那么多《标准》;当语文不成为语文,或许我们能陪着孩子慢慢地感受生活的美好,感悟生命的精彩!
其实,每个人是有个性的!上课也一样。 为了避免语文千篇一律,需要教师深入解读, 深度研课。否则,语文课真是太好上了—— 认识几个字,分析几件事,得出几分情,拓展几篇文!语文阅读教学令人担忧的现状 : 学生缺少独立的阅读空间,教师忽视科学的阅读方法的传授,导致语文课的语文素养严重缺失。“指导有方,指导无痕”应是语文课堂的一种境界。
基于“深度研课”群的此次深度研课, 大家也认识到,“韩李之争”中有两种态度, 也是两种方向。其实,对于韩军来说,他的一两节公开课并不能“左右”中国中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如果把韩军教学《背影》的 “革命”看成“正能量”,能促进全国的“革命”而激动——实在是稚嫩、可爱又可笑的事情。每一次的观摩、每一次的深度研课, 对于个人的课堂来说,只是静悄悄的课堂 “微弱”到几乎感觉不到的革命。所谓的革命,只是一种美丽的期待而已。其实,一两节公开课真的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可能你听了以后等于没听!语文教学变革,从来不是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么快捷那么彻底!对于韩军老师的一节公开课的影响,言过其实、 任意夸大,本身就不可靠、不可听。因此, 反面的话、刺耳的话,有时更是一种真话! 但我相信,任何教学改变不可能是革命式的。 革命式的教学变革也是让人受不了的。但任何有益的教学尝试,是不能还没有尝试就胎死腹中的。因为“有益的尝试”或许比不尝试要有机会!
就课说课,韩军的课还是能够给人们带来思考的!作为“现场”参与的“争论者”, 在“韩李之争”中,笔者主张怀一份宽容去研讨,怀一份温馨去批评,怀一份期盼去思考。——无论是对韩军老师,还是对李华平教授。善待韩军,才能让韩军成为韩军!笔者以为,即便韩军老师的课其教学目标定位、 文本解读定位,完全是不正确的。但他带来的语文思考,应该是积极的、热烈的。30年后,韩军老师能再度激起语文的研究热潮, 未必是一件坏事!当然,我们也要期待 :韩军还会怎样去上课!
语文最好教,又最不好教。于漪说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而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是遗憾最大的艺术。韩军教学《背影》,并不是平常意义上的教学课!教授们的批评,并不是针对特殊课堂的批评。当我们这样去思考的时候,我们就会有一颗宽容的心,我们才会深入的去想——韩军《背影》的第二课时会怎么上!教授们的第二篇会怎样写。因此, 面对语文学科冲突、纷争,一线老师的积极关注,对语文教学来说是好事情,可以使教学之路走得更加稳重更加长远!而教授们参与讨论或者批评指责,则可以引发对课堂教学的持续关注、深刻思考。或许,这是新一轮语文改革的大讨论、大反思的开始?!
昆虫的争论(上集) 篇11
“叫城市昆虫学!”苍蝇大声说道。
“对,是城市昆虫学,这次召集大伙,一是请大家检讨一下,二是怎么应付他们的进攻。”“树木受污染,生长不好,生物合成受影响,氨基酸一多,我们可繁殖得更快”蚜虫说道。
“他们不好好保护鸟,我们就少了一大天敌,”毛毛虫(天幕毛虫)插话,“据说,鸟过城市要小心,一些候鸟过城市时停都不敢停!这样的情况,能说是我们的错嘛。”
会场立刻闹轰起来,大伙儿七嘴八舌,乱成了一片。
“好啦,大家安静一下,”蝗虫提高了嗓门,“一个一个说,草履蚧你出来活动最早,你先说。”草履蚧听见蝗虫主席点名,只好站起来。
草履蚧的委屈
草履蚧站起来说道:“我们早早出来也是没有办法,你们想想天这么冷,好受嘛。时间早,天敌少,而且那时树液已流动,营养挺不错,我们长得也快。报上也说了,到5月份我们就不见踪迹了。我们只是打了个时间差,但余下的8~9个月呆在地下也不好受。我们现在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其实我们到处爬行,进入人类的住宅,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们虫口数量大增,总得找出路吧。”
天牛说道:“你们介壳虫产卵的数量是没得说,你们中的一员每次居然能产卵5200粒,是昆虫之最,我们天牛没法比。你们又没有考虑过计划生育!”
“冤枉啊!我们草履蚧的产卵也不算多,就40~50粒,最多也不过130粒。更悲惨的是,除了人类要消灭我们,有时,我们昆虫大家族的其他兄弟,也看我们不顺眼,要吃了我们。”草履蚧。
蝈蝈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不会吧,还有这种事?”
知了说:“是真的。我就听说澳洲瓢虫,把所有的吹绵蚧压得透不过气来。”
蝈蝈愤愤不平地说:“瓢虫怎么能自家人欺负自家人呢!真可恶。”
红环瓢虫按持不住,一下子站了起来:“我们怎么啦?我们专食草履蚧,很多地方它们没有成灾可以说是我们的功劳。”
“别吵了,别吵了。”蝗主席一边揉着发胀的脑袋,一边抢过话筒,“蚜虫呢,你也是赶早的家伙,你来讲几句。”
蚜虫会说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期待四月风信子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听的故事吧!
昆虫在过冬前为了降低冰点,免遭冻死,会排出体内大部分的水分,过冬期间又消耗了一些水分;身体内失水太多,所以春雨湿润的大地和空气,提醒它们,“快醒来喝水吧,不然你们会渴死!”为了能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虫子们就苏醒了。
除要吸收足够的水分外,食物的出现也是过冬昆虫苏醒的信号。因为昆虫的发生、发展与植物有着相应的同步性,这是自然界赐予生物的天赋。如以卵过冬的蚜虫,只要所需寄主开始发芽,它们就破卵而出去吸吮嫩芽的汁液。同样专门食蚜虫的食蚜蝇,只要蚜虫刚一露面,它们也紧跟着苏醒,把卵产在蚜虫群中。蝴蝶、蜜蜂等嗜花采蜜的昆虫,只有春蕾怒放时,它们才展翅飞翔。
熟睡在残叶枯草间的小甲虫、叶蝉、蝽象等多种成虫,在天气变暖、春雨濛濛,万木回春的时候,便纷纷开始活动起来,到处寻找可口的食物。
同学们,你们想看看那些刚刚醒来虫子们的美丽身影么?请看29页彩色图。
毛毛虫大变身
蝴蝶和蛾一生经历四个阶段:最初是卵,然后孵化为幼虫(毛虫),幼虫长成后变化为蛹,最后从蛹中飞出的是成虫——蝴蝶。
世界上最小的昆虫——卵蜂
世界上最小最轻的昆虫是膜翅目缨小蜂科的一种卵蜂,体长仅0.21毫米,其重量也极其轻微,只有0.005毫克。折算一下,20万只才1克,1000万只才有一个鸡蛋那么重。
最大的昆虫——新加坡竹
新加坡竹节虫是世界上最长的昆虫,其细长的身体长达27厘米,倘若在安静的状态下充分舒展身体的话,身长可超过40厘米。竹节虫所具有的保护形和保护色。
蚂蚁是力气最大的昆虫,它可支撑其体重300倍的重物。
跳蚤是跳高冠军,它一跳就是其体长的200倍。这相当于人跳400米高。
蝗虫是飞行能力最强的昆虫,它可以连续不停地飞行9个小时。
眼睛最多的昆虫是蜻蜓,它的一只复眼由28000个单眼组成。
外表形态最原始的昆虫是蟑螂,2.5亿年来它们几乎完全没变。
从仿生学角度来看,被人类研究得最多的昆虫是苍蝇,其眼、足、平衡棒、舐吸式口器、免疫能力、飞行技巧等诸多方面的仿生成果以应用到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
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昆虫是蚊子,它们每年使300万人死于其传染的疟疾、黄热病、登革热等疾病。
小蚋是翅振速率最快的昆虫,每秒钟可拍打60000万次。
……
一次,老师问幼儿园的小朋友:“花儿为什么会开放啊?”
○“花儿睡醒了,想出来看太阳。”
○“花儿想跟小朋友比一下,看谁的衣服漂亮。”
○“太阳出来了,花儿想伸个懒腰,结果把花朵顶开了。”
○“花儿想听听小朋友唱什么歌。”
这就是想像的力量!
可是,往往有这种现象,如果是小学四年级老师问同样的问题,同学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因为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是我们的想像力衰退了?还是明白更多的道理,反而限制了我们的想像力?
想像也是人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再创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是智力活动的翅膀,是发明创造的先导,没有想像就很难创造。
一天,刘邦想试试韩信的智谋,他拿出一块五寸见方的布帛,对韩信说:
“给你一天的时间,你在布帛上尽量画上士兵,你能画多少兵,我就给你带多少兵。”
旁边的萧何很是为韩信着急,谁知韩信却毫不迟疑地接过布帛走了。
第二天,韩信按时交上了布帛。刘邦一看,一个兵也没有,但是却不得不佩服韩信的智谋。
原来,韩信在布帛上画了一座城楼,城门口战马刚露出头来,一面“帅”字旗斜出,虽未见一个士兵,但是却让人感觉到了千军万马之势。于是,刘邦就将兵权交给了韩信。
想想韩信真是聪明,他运用自己的智谋赢得了刘邦的信任,顺利地拿到了兵权。他这种智谋就是创造想像力。创造想像法往往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希望,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方法。例如,唐代大书法家张旭,看了舞蹈家公孙大娘轻盈的舞姿,矫健的步伐,飞快的剑法,不禁如醉如痴,产生创造想像,把舞蹈神韵改造成书法神韵,创造了名垂千古的“张草”书体。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受到一位盲姑娘的感动,在静谧迷人的月夜,他想像自己面对月光下的大海,大海时而水平如镜,时而波澜壮阔,由此创作了世界名曲《月光奏鸣曲》。与再造想像不同的是,创造想像法是不依靠现成的描述的。
创造想像的关键是要突破现有事物,创造出新的形象。在日常生活中,你可对寓言、童话、民间故事等文章的结局可进行延伸想像。
例如,《狼和小羊》的最后一句:“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这时候,你可以想像合上书本进行想像: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吗?为什么呢?
“奥数”争论为什么始终无果 篇12
虽然双方的争论足够犀利, 但可以断定, 这场争论必定还是争而无果。支持者占人才培养需要之理, 但有无视“奥数”弊端之嫌;批评者占“奥数”被异化之理, 但“把孩子连脏水一起泼掉”又失于简单。这就使人不禁要问:“奥数”问题的认识难点究竟在哪里?有没有办法只泼掉“脏水”而留下“孩子”呢?
对“奥数”的是非评价陷入尴尬, 根本原因在于“奥数”本身没有错,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奥数”“变味儿”。换言之, 不是“奥数”要不要办的问题, 而是“奥数”该由谁办、怎么去办的问题。可“奥数”该由谁办、怎么去办的问题在更深层次上又取决于各类学校都该为谁服务、服务什么;而各类学校都该为谁服务、服务什么并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这似乎是个伪命题, 我国教育方针早有明确规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可事实上这的确是个真问题。试想一下, 从幼儿园到博士后, 从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 从公办教育到民办教育, 林林总总的各级各类教育、各级各类学校, 面临不同的人文和经济社会背景, 笼统的“两为”怎能使各级各类学校都有明确的服务定位和清晰的服务目标?学校没有清晰的服务定位和服务目标, 学校评价又怎能褒贬中的?所以, “两为”方向的正确性虽然确定无疑, 但因为过于笼统, 缺乏具体化、清晰化, 一切教育行为都可以披上“群众需要”的外衣而取得正当性, 这个首要原则变成少数学校为所欲为的“铁布衫”也就不足为奇了。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 与“奥数”类似的两难判断, 无一不与学校定位不清直接相关。比如, 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质疑的“国际班”、“国际校”是该鼓励还是该禁止, 从小学到大学的“生源大战”是该降温还是该升温, 对基础教育领域的“择校”之门是该全部关闭还是继续留下高中“尾巴”……
各级各类学校定位不清又源于公办教育的长期一统天下。在几十年的漫长过程中, 单一公办教育不仅包揽了全部教育任务、承担了全部教育责任, 还给群众和自己“培训”了一种思维定势:凡是群众要求的, 就是公办教育该办的、必须办好的。改革开放以后, 这种思维惯性也没有根本改变。许多人不但心里仍然只有公办教育, 仍然祈望公办教育包打天下、满足群众的一切教育要求, 而且在“创新”躁动和单位利益的驱使下, 进一步造成了这样一种态势:从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 从一般教育到个别教育, 不论需要量大小多少、利弊如何, 也不论国家财力是否能够支撑, 依然是一校首创、百校跟进、一哄而起。结果是随着教育内容的无限延伸、教育规模的迅速膨胀、教育形式的不断“创新”, 教育公平上的顾此失彼、教育支持上的捉襟见肘、教育质量上的徘徊不前也日益显露, 致使教育与“群众满意”存在距离。
【改革争论】推荐阅读:
文化争论10-10
科学大争论05-29
争论七年级07-21
争论朋友作文10-19
以争论为题作文11-06
敢于争论演讲稿07-22
初中争论作文600字09-23
争论作文开头结尾摘抄10-14
《争论》作文七年级600字07-22
争论作文500字左右初一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