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就业工作

2024-10-03

创业就业工作(通用12篇)

创业就业工作 篇1

近年, 黄淮学院围绕“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发展有后劲、深造有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为引领、以创新创业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创新创业学分制为基础、以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为载体,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园建设, 构建起了具有黄淮学院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思路

21世纪是创新、创业的世纪。纵观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黄淮学院党委行政充分认识到, 创新创业教育必将成为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趋势。抓住时机, 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 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必将成为黄淮学院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使学生受益终生, 还有利于引导更多的人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同时,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加强创新教育;主要目的应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因此, 黄淮学院坚持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并非每个学生都要创业, 但人人都有接受创业教育的必要;创新创业教育更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目前, 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总体来讲是按照“面向全体、培育精神;分类培养、强化实践;立足专业、创新创业”的原则, 结合专业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 培育创新创业精神;面向创业学生, 强化创业素质能力;面向新形势, 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方法。

二、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经验做法

(一) 加强组织领导, 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2009年以来, 黄淮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为学校教育基本特色之一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 提出了“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发展有后劲、深造有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学校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副组长由主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 成员由学生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科研处、财务处、团委主要负责同志和各系院总支书记组成, 形成了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 为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2009年以来, 校领导分别带队赴浙江大学、江南大学、温州大学、宁波大学和台湾中华大学、静宜大学等高校考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进一步开阔视野, 更新观念, 也使黄淮学院有效地汲取了众多高校的先进经验。

(二)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使创新创业元素有效植入教学过程

黄淮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努力从顶层设计反映创新创业教育特色, 强调“注重实践、加强选修、专业发展、突出创新、兼顾创业”的改革思路, 科学设计专业教学课程平台, 加强教学、实践与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 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丰富实践教学的创新创业内容, 特色鲜明地体现了黄淮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同时还开设了专题创新创业教育与培训课程, 主要有:《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础》国际标准化创业培训课程, 《电子商务》《商务礼仪》《广告设计》《创业教育基础》等创业选修课, 《创新学》等创新教育选修课程。

(三) 增设创新创业学分, 开辟第二课堂实践教学, 使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融为一体

2010年和2012年, 黄淮学院两次修订完善《黄淮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培养方案》。该方案分为创新创业等模块, 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与学生课外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构建起了基于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创新+创业”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 使黄淮学院的第二课堂活动处处彰显着“实践、创新、创业”特色, 成为学校特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同时, 学校规定:学生参加一门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将获得2学分;学生参加KAB、SYB、IYB、EYB创业教育课程考核合格可获2学分;参加创业计划竞赛等创业实践活动, 获校级三等奖以上者可获2学分;在校学生自主创业成功可获4个创业学分。

(四)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 构筑创新创业教育阵地

学校为提升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先后建立了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供学生开展创新与创业实践。

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于2012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 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是黄淮学院投资建设的集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科研孵化、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建设, 吸引了区域行业企业打造产学研联合发展平台, 加强了学生创新创业锻炼, 提高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推进了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园在发展中成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合作共赢的平台, 实现育人平台、创新平台、集聚平台、服务平台四大功能。截至目前, 园区入住企事业达43家, 成功打造“微建筑”工作室、“易团队”等创新型项目团队, 其中“易团队”承担的项目总金额近200万元。未来创业园将筹建“四创学院”, 建立KAB、创新创意、创业就业等三支教师团队, 争取让“四创”教育成为黄淮学院的办学特色;打造软件、文化传媒、电子商务等4~5个产业链, 深化与企业的合作, 充分发挥优势, 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更加宽广的舞台, 为地方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服务。

(五) 培育创新创业师资, 强化创新创业育人能力

学校针对教师多数缺乏实践能力与创业经历, 教学过程中从理论到理论的现状, 选派了部分理论水平较高、责任心较强的优秀教师到大中型企业参加实践和锻炼, 提高教师本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丰富了实践过程体验, 培养了一批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 又具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的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

(六) 设立创新创业基金, 以“三项计划”为引领, 广泛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围绕学生的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学校分别设立了“每年20万元的创业竞赛奖励基金”“每年20万元的创业项目孵化基金”“每年10多万元的创新成果奖励基金”三项创新创业基金, 实施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大学生科研立项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计划”三项人才培养计划,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撰写学术论文、申报国家专利、出版著作等, 广泛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挑战杯”系列竞赛、黄淮大讲堂、创业讲堂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文化催生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电子商务协会等15个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 他们逐步成为创新创业校园文化传播的又一生力军。

(七) 加强创新创业制度建设, 形成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

近年, 学校陆续制定并出台了《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实施办法》《黄淮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办法》《黄淮学院学科竞赛建设管理办法》《黄淮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培养方案》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制度, 有力地保证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规模化、持续化发展。

(八) 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新形势, 谋划未来发展新篇章

近年, 学校组织教师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省级课题23项, 市级课题19项;完成论文45篇;13项科研成果获奖;在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教育与实践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 黄淮学院荣获一等奖3项, 二等奖4项, 三等奖9项。

(九) 加强创业文化元素建设, 形成创新创业校园文化

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发展, 学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也正在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具有黄淮学院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校园文化闪耀着创新与创业的精神品质;努力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 会实践、能创新、敢创业的应用型人才的良好文化氛围初步形成。

三、创新创业教育硕果累累

(一) 学生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在学校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引导推动下, 黄淮学院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得到了极大地培养和提升。近三年来, 累计1万余人次参加了各类创新实践活动, 300余人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 学生发表学术论文350多篇, 5项学生科技成果获得国家专利。2009~2013年共有306项校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740多项系级项目立项。大批优秀成果的涌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信心和兴趣。

(二) 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

黄淮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扎实开展, 使学校学生的创业精神与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在全省大学生校园经营实战赛中, 黄淮学院夺得河南省季军;在全省首届创新创业竞赛中, 黄淮学院有8件作品获奖。2010年, 黄淮学院在全省第八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 取得了特等奖1名、金奖1名、银奖2名的好成绩, 并夺得全国第七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012年学校“挑战杯”创业竞赛, 参与学生3000余人, 在全省第十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 取得了2金、1银、2铜的好成绩, 并荣获“优秀组织奖”。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计划”实施4年来, 投入资金90万元, 立项孵化创业项目46个, 截至目前, 31个项目办理营业手续, 走上了持续盈利的道路, 涌现出来了像“苹果皮”发明者潘泳、“最牛女大学生”连瑞、“剪纸艺术家”陈明杰、“节能先锋”王乙丞等一批大学生创业先进典型。

(三)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 学校先后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金, 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增设创业学分, 筹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构建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和成果先后受到省政府、省教育厅、驻马店市政府以及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等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关注, 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 部分高校多次来电或来校学习学校的经验做法。

创业就业工作 篇2

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张继业书记赴遵义县调研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

为及时掌握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动态,进一步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张继业于9月12日率调研组深入遵义县开展调研。

张继业书记一行在遵义县人社局刘文焰局长的陪同下,先后到由返乡农民工胡广芬任董事长的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新厂房施工现场、和平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龙坪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查看,实地掌握了有关情况,并与企业和园区相关负责人交换意见。在了解到和平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并已有10家企业入住、将实现2000—3000人就业,龙坪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刚成熟的提子产销两旺时,张继业书记对遵义县人社局帮促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张继业书记在调研中,不时与遵义县人社局及相关企业、乡镇、基层人社中心的负责同志研讨和交换情况,探讨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张继业书记指出,由于农民工积累的资金、掌握的技术与经营管理经验非常有限等原因,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过程中仍面临重重困

一边工作一边创业 篇3

在工作时间内,这位波士顿居民是一位管理顾问。晚间和周末,她专心用来创业。她创办了一个在线社区Sitting Around,自己担任CEO,这个社区帮助家长们在邻里之间找到可以托管照看小孩的保姆服务。

“我相当于干了两份全职工作。”赛德尔说。兼职创业让她的日程非常紧张,甚至有点“精神分裂”,但是同样令她十分兴奋。“当我早上醒来,意识到这是一个周一,我会立刻兴奋起来。”

更让她振奋的一点是,咨询工作的收入足以支撑她的Sitting Around所需要的资金。这不仅可以让她免受融资的掣肘,还让她和自己的搭档、首席技术官泰肯(Ted Tieken)拥有公司100%的股权。

“这让我能够完全决定公司的走向,大到未来发展,小到每一个产品的开发,在公司非常早期的时候,非常小的改变也可能导致大的后果。”赛德尔表示,“我希望能自由掌控,免受董事会或者投资人的制约。如果创始人有决策权,公司能够更快地创新。”

专注于创新为其赢得了丰厚的回报。如今,Sitting Around的业务遍布全美48个州,并拓展至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该网站自2011年6月上线以来,每个月用户数量都在翻番,至2011年年末,用户规模达到5000名。并且,由于表现出众,它最终进入了2011年MassChallenge创业比赛(波士顿的一项创业竞技及孵化项目)的决赛(共125个项目进入决策)。也许最令人兴奋的事情,是公司成立之初,赛德尔作为儿童看护革新的倡导者,曾受到白宫高级领导人的接见。

资金和时间哪里来?

“一边工作一边创业的好处在于,你可以在不危及财务健康的情况下,测试你的商业主意是否可行。”商业顾问斯利姆(Pamela Slim)说。她还是《逃离格子间》(Escape from Cubicle Nation: From Corporate Prisoner to Thriving Entrepreneur)一书的作者。

“当你不知道每月的收入来自哪里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一种‘坚持还是退出’的思想斗争。”斯利姆分析道,“如果你还要进行很多创新性的工作,这显然是一种很不利的状况。所以,较小的经济压力能够缓解紧张的心理,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赛德尔对此深有体会。得益于她白天所从事的工作,她能够将1.5万~2万美元的自有资金投入到创业中。她无需四处举债或者像苦行僧一样生活,这是令她骄傲的一点,同时也是其创业的必要条件。“因为我是一位母亲,我必须让儿子拥有不错的生活水准,”赛德尔解释道,“同时我也非常节约,而且清楚地知道,在生活上多花一块钱,就得在Sitting Around上少花一块。我宁愿干两份工作,也要让儿子衣食无忧。”

但是种子资金并不是创业食谱中的惟一原材料。

“当开始创业时,我以为最宝贵的资源是钱,实际上却是时间。”LazyMeter网站创始人富兰克林(Aaron Franklin)说。LazyMeter是个“懒人”计划任务网站,促进“懒人”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

富兰克林和LazyMeter的联合创始人朗格(Joshua Runge)在创业之初,都在微软工作,一开始他们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闹着玩”。经过4个月的脑力激荡和发展后,两人感觉自己无法兼顾微软的工作了。当LazyMeter还在产品架构阶段时,他们在2009年末离开微软,从事更有弹性的网络咨询工作,来获取稳定的收入。

“我们需要一个收入来源,来换取开发正确产品的时间。咨询顾问确实是一种特别合适的工作。”富兰克林说。

基于项目的工作不仅让富兰克林和朗格能够有时间创业,还带来了其他好处。因为他们将开展咨询工作作为创业公司的一部分,他们通过将税前收入投入到新公司,能够尽量“拉高”收入。

如今,LazyMeter有超过1万名用户。其服务目前免费, 网站计划在2012年第一季度引入收费的高级会员功能。

如何一心两用?

兼职创业不是没有挑战。长时间的工作,创业者大多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有时候很难同时将两份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赛德尔说,“被拉着向多个方向前进是最艰难的。在两份工作之间来回切换,需要时间。一旦二者有冲突,确实很难取舍。”

为了保持工作效率以及清醒的头脑,她将每个工作日的时间细分到小时,并列出一些当天必须完成的项目。此外,她承认:“工作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我必须强迫自己挤出一些私人时间。”

如果用于创业的收入不是来源于某个单一的雇主,而是来自于有咨询需求的若干客户,也会带来一些相应的困难。

“有时候,雇主会有时间要求,如此一来,很难将精力分散到创业公司上来。”富兰克林说,“一旦开始咨询工作,雇主能为多长时间付钱,我们就想要完成多少时间的工作。”

但另一方面,必须对工作取舍有一个设定,什么时候该坚持,哪种情况下该放弃。“如果再坚持一个月,你的工作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但公司的创业也因此需要延后一个月,”富兰克林分析道,“那么,这可能就得不偿失了。你需要确保自身围绕创业的工作是向前推进,而不是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什么时候辞职?

如何判断辞去工作的时机?对此,斯利姆的建议是,一旦你在现实世界中已经测试了你的主意,并且了解到有市场,就要设定具体的、实际的指标。

“对有些人,这个指标可能是网站访问量达到某一规模,或者是卖出了一定数量的产品。”她表示,“对另外一些人,指标可能是攒够了一定的积蓄,还有一些人,可能会设定一个具体日期,比如,‘不管有任何困难,我会在2012年12月31日辞职’。”

对于ExpertBids.com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克罗宁(Nick Croni)来说,他定下的标准是网站带来收入的那一天。ExpertBids.com汇聚了律师、注册会计师以及其他顾问人才。在用了15个月的时间吸引到1万名用户(其中7000名为专业人士)之后,2010年11月,克罗宁结束了在一家公司的律师工作,全力创业。现在,他说:“我们的收入足够支撑我和一位开发者的工作,并负担办公场所费用和营销推广费用。”

辞职之前,克罗宁用了一年的时间追踪并管理自己的现金账户。“我知道创业总是需要时间的,在我从创业公司支取薪水之前,肯定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位芝加哥创业者表示,“我预留出了足够的缓冲资金,我的目标是即使9个月颗粒无收,公司依然可以运营。”

赛德尔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考量标准。“用户数量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公司的成长速度更重要。我们对公司业务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研究,以便找出哪些方面的工作是有效的。现在我们有了一个非常棒的数据库:什么样的信息能够引起共鸣,何种产品可以获利。”

赛德尔表示,网站从广告客户和高级会员那里赚钱,高级会员每年交纳15美元的年费。2012年,网站将向用户推出折扣产品,比如儿童双肩包,还会向预订保姆服务的用户推出一个日程安排和付费工具。

在Sitting Around赚到足够的钱、能支付可观的薪水之前,赛德尔说她会十分享受在咨询工作及创业公司CEO之间穿梭的感觉。对于那种不辞掉工作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创业者的说法,赛德尔表示强烈反对。

“很多人认为,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需要投入全部的精力,每周工作80~90个小时。”她表示,“但是我认为这样来界定成功太可笑了。我的经历已经充分证明,只要你有足够出色的点子,合理配置时间,再加上良好的执行,同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成就。”

保护好你的工作

你的老板肯定不乐意你在工作之余大搞副业。为避免你的工作受到影响,请认真听听斯利姆(Pamela Slim)的建议。她是《逃离格子间》(Escape from Cubicle Nation: From Corporate Prisoner to Thriving Entrepreneur)一书的作者。

仔细检查公司的员工手册以及雇佣协议。有些公司不允许第二职业;有些公司有竞业协议禁止员工服务同样的客户;有些公司,特别是科技型公司,甚至会规定员工业余时间创造的东西的知识产权都归公司所有。

不要张扬。除非你的工作守则中列明了员工需要将业余生活交代得清清楚楚,否则,在上级及同事面前,都应该守口如瓶。尽管不排除有些人会支持你创业,但一旦事情被大家知道了,还是做好最坏的打算吧,你可能会被开除。

不要在工作时间干私活。就算你更热爱你的副业,也不能在本职工作中偷懒。不要使用工作电话或者邮箱处理创业公司的任何事情。“在休息时间、用自己的手机打电话,如果条件允许,尽量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或者移动设备处理电子邮件。”斯利姆建议,“记住,在大公司,所有的工作网络及通讯行为,都是可以追踪并处于监控下的。”

留有后路。守护好你的职业声誉,就好像你的生命要依靠它一样。“由于绩效不佳而被炒鱿鱼,显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斯利姆认为,“你也不想把事情弄成这样。”况且,你现在的雇主,说不定在未来某天会成为你的客户或者投资人呢。

创业就业工作 篇4

一、创业促就业基本现状及措施

2008年11月创建创业型城市以来, 新乡市不断加大创业促进就业工作力度, 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扎实推进, 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小额贷款发放再创历史新高, 保持了全市就业局势的稳定, 为创建创业型城市, 构建和谐新乡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深入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把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引向深入。一是巩固创建成果, 强化薄弱环节。在新乡市决定继续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的基础上, 以创业政策的宣传、突破、创新、落实为重点, 查漏补缺, 完善各类创建资料收集建档等基础工作, 以继续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为载体, 全力做好就业训练各项工作。二是紧盯创建目标, 加大工作力度。各 (县) 市、区要以继续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 抓好创建目标管理, 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工作考核等五大体系, 大力实施创建创业型城市“十大工程”, 实施创业服务公共体系发展规划, 改进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 扩大创业培训范围, 提高成功率。三是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推进创建工作有序进行。加大工作创新力度, 建立平等竞争、支撑有力、充满活力的长效创业工作机制, 尽快实现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目标任务。

2. 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有序进行。

近几年, 新乡市通过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 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着力提高创业促就业的贡献率, 创业促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就业总量稳步增长, 失业率控制在较低水平。2010年再就业培训3.19万人, 创业培训5280人, 其中3000余人通过创业培训和创业扶持成功创业, 带动7000余人就业。2011年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4.25万人, 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36万人, 创业培训3450人, 成功创业2000余人, 带动就业5000余人。2012年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稳步推进, 全市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41.28万人, 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6万人, 创业培训3025人, 成功创业2000余人, 带动就业5000余人。2013年创业培训工作目标任务:全年开展创业培训8400人, 其中:创业意识培训或创业实训4200人, 创办 (改善) 企业培训4200人。打造6000名微小企业小老板, 至少带动30000人就业。创业培训合格率90%以上, 自谋职业或创业成功率50%以上, 创业带动就业比例为1:5以上。

3. 小额贷款发放再创历史新高。

积极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在扶持创业促就业工作中举足轻重的作用。2010年全市共发放小额贷款4352笔, 发放金额27664万元, 带动和吸纳了57407名人员实现再就业, 全市历年累计共发放小额贷款85103万元。2011年全市共发放小额贷款44452万元。其中, 个人贷款8524笔, 金额36232万元;小企业贷款35笔, 金额8220万元。2012年, 全市共发放小额贷款52565万元。其中, 发放个人贷款10205笔, 金额47225万元 (农民工贷款5583笔, 金额24497万元;大学生贷款727笔, 金额3270万元) ;发放企业贷款23笔, 金额5340万元;通过小额贷款帮助全市1万余名就业困难人员顺利实现自主创业, 带动和吸纳3万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4. 建立覆盖城乡的创业服务体系。

一是努力实施创业项目推介工程。完善创业项目库和项目采集、评估、发布制度, 进一步拓宽创业项目的征集渠道, 多渠道转化、开发一批行业性、引导性创业项目, 满足不同群体的创业需求, 及时向社会发布。并建立创业网站同市就业创业培训网互连互通, 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扩充创业项目资源库, 每年更新不少于100个, 2013年创业项目库容量达800个以上, 各县 (市) 不少于50个, 创业导师团及专家咨询队伍达到100人以上。每年至少举办1次大型创业成果展暨项目推介会, 举办创业项目县 (市、区) 巡回展, 开展创业项目推介会和企业招聘会进校园活动。二是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创业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性补贴、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等配套扶持政策, 结合当地实际, 突破难点问题, 力求政策有突破、有创新, 形成普惠的创业促进就业政策支持体系。二是探索就业、创业服务新机制, 全面落实创业服务标准, 规范就业训练中心创业培训后续服务操作流程, 加强服务载体建设, 使创业培训后续服务更加有力便捷。

二、创业促进就业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新乡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下, 新乡市在就业和创业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在创业环境、创业政策、创业服务以及提高创业者自身创业能力、创业意识等方面, 还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面对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压力和内部就业政策调整所造成的双重挑战, 新乡市将积极应对, 抢抓机遇, 重点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困难就业群体和农民工的就业工作, 积极抓好以创业促进就业, 促进就业容量大的中小企业发展和个人自主创业, 最大限度地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 努力实现扩大就业。

1. 缺乏统一的组织引导支持体系。

目前, 新乡市各级政府已经建立了创业促就业工作组织领导体系, 但从总体上看, 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创业的工作格局还未真正形成。首先缺乏正确引导和支持, 要提高创业成功, 关键在于创业促就业服务体系和引导支持体系建设, 是否真正能够为创业者排忧解难, 让他们了解相关的政策内容和创业的资金支持, 从而使创业者全身心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其次创业培训工作的资金支持不到位。再次资源要素有待整合。在推进全民创业上, 各相关部门的资源要素整合还不够到位, 部门间合力推进创业的工作空间还比较大, 部分基层组织对推动全民创业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

2. 缺乏积极的自主创业观念。

从全市创业氛围上来看, 总体上全民自主创业的观念落后, 创业动力不足, 创业意识不强, 创业热情不高。普遍存在打工者多、创业者少。有些人虽有创业的欲望, 但缺乏创业的勇气, 创业激情不高, 不想、不愿去艰苦创业。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 就业者应该转变观念, 强化自强自立信念, 树立自主创业是就业的新形式、新观念, 向自主创业、向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发展。

3. 缺乏活跃的创业要素。

目前创业者普遍存在“三缺”现象。一是缺资金。目前大多数下岗失业人员保障生活都有一定的困难, 筹措创业资金就更难, 而高校毕业生更是白手起家、空手创业, 资金更为缺乏。二是缺技术。城乡劳动者对市场经济和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多、不深, 对市场把握不准。而推进全民创业的重要主体之一的高校毕业生, 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 但普遍缺乏相应的创业知识、创业实践和创业能力。三是缺项目。想要创业的人员虽有创业的冲动和愿望, 但找不到合适的创办项目, 对一些创业项目也把握不准, 以至有钱不敢投, 投了收不回, 迫切需要创业指导。

三、创业促就业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 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创业促就业政策。

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努力推动广大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 确保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坚持不懈地实施全民创业带动就业战略, 不断完善创业“五大体系”, 提高创业服务水平, 倡导和帮助更多人员走上自主创业之路。一是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对创业促就业工作越来越重视, 出台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形成高规格、法律化、长效化的政策体系。二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河南省就业促进条例要求, 将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落实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确保编制和工作经费与所担负的工作任务相适应, 保障其想劳动者免费提供就业服务。三是要从鼓励劳动者创业出发, 在税费征收、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方便, 降低创业门槛, 减少创业成本和风险,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2. 大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坚持量质并重, 不断扩大培训范围, 健全培训体系, 提高创业培训合格率、成功创业率和稳定经营率, 形成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良性机制。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 进一步完善、规范创业培训内容, 着力收集创业人员需要什么, 培训机构需要教什么, 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二是针对创业培训目标任务繁重的情况, 要强化培训质量监控和绩效管理, 对生源组织、师资管理、教学要求、质量监督、资金申报等环节加强管理, 规范创业培训操作, 确保创业培训扎实有效。三是针对今年创业培训的三块运行模式, 要以建立小额担保贷款与创业培训相结合的工作联动机制为主体, 以“技能+创业”培训模式为扩展, 积极开展再就业、失业人员技能培训后的创业意识培训。

3. 探索创业实训新模式。

稳妥推进创业实训项目, 新乡市作为在全省率先引进并启动创业实训项目的城市, 2011年创业实训基地已初步建成运行, 通过开展创业实训班, 创业实训效果初步显现。一是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培训群体, 力争在创业实训政策宣传、生源组织、实训教学模式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创新。二是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培训对象的创业实训, 在市本级开展创业培训+创业实训。通过实岗训练, 使学员对创业有更深入、更直观的了解, 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无缝对接, 发挥创业实训连接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的桥梁作用。三是加快创业实训基地扩建步伐, 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实训基地, 以满足更多的学员参加创业实训的需要。

4. 加大对创业者的资金支持。

创业就业工作 篇5

“创业论坛”是我们信任主席团的第一次活动,而且这次活动来的也比较突然,从接到通知到最后的举办只有短短的5天时间,而由于种种原因,实际的准备时间可能只有三天。如何在这么短的一个时间来举办好一个校级活动,这也是对我们新任主席团的一次新的挑战。

6月6日下午正式开始筹备,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了解活动的具体信息,如活动信息、活动方式以及嘉宾信息等等。通过上述信息,迅速写出初步的活动策划以及经费预算等,这些本是不难的事,但由于对于这个活动信息的不清楚,导致方案里活动的主办、承办方不明确,甚至活动的名称都不能确定,直到周日晚才确定了这些,使一些时间极度被浪费(如海报的设计时间、策划的修改时间),所以在以后举办活动时,首先要在活动开始之前全面的了解活动的具体信息。

而在全面了解具体信息之后,策划更是重中之重,策划不仅体现了对于活动信息的掌控,还包含了对人员分工的把握以及对于财务预算的控制。而作为分管人力资源部和秘书部的副主席,这份策划当然是当仁不让了。在人员分工方面,有两个问题,第一,有什么工作?第二,谁来做这些工作?因为刚刚换届的原因,研会内部除了主席团以外也没有部长和干事,许多东西都难以落实,用人难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针对这一问题,主席团用点带动线,用线带动面,即从自己了解且熟悉的研会成员出发,联系到各自能联系到且愿意继续帮助研会的同学,最终组成一个11人的团体。这个团体涵盖了上一届研会的各个部门的成员,这就为成功举办活动提供了最可靠的基础。大家各司其职,为活动的最后成功举办贡献了自己不可或缺的力量。

活动现场的状况更是活动的中心。这次活动虽然最后举办的很成功,但仍然有几个需要值得注意的地方。

第一,空调申请的问题。

第一演讲厅晚上申请空调要单独申请,且费用昂贵。早在校企面对面的时候就出现过这个问题,但由于一些原因,并没有及时得到重视,这次也是没有申请空调,还是通过潘国雄主任联系后勤办帮忙解决的。

第二,服装统一的问题。经管一向是以正装为院服的,但由于自己的疏忽,没有及时通知到大家都穿正装而导致工作人员的服装不统一,可能会有一种没有纪律性的感觉。

第三,入座率的问题。

7点开始的讲座,6点40还是空无一人,原因是:章盖满了。最后迫于无奈只能想办法拉人,虽然最后来的人也不少,但效果可能还是差强人意,其他学院来的比本学院的还多。所以以后这种大型讲座尽量安排在上学期,且要讲座前加大宣传力度。

第四,嘉宾的接待问题。

这次活动做的最不足的就是嘉宾的接待问题,开会前没有认出研工办管理科的刘老师应该是让人最不能容忍的低级错误。此外对于各主席团成员的接待也有待加强。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我们新一届主席团的第一次活动,苦甜都在里面,以后许多事谨慎、细心、周到就好。

服务创业,推动就业 篇6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更加严峻,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苏南地区受其影响更为直接、更为突出。常熟职教中心校作为规模型职业学校。有责任开拓新思路,抢抓新机遇,调整新目标,开发新专业,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服务就业市场,把职教事业做优、做强,为地方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

一、围绕创业就业,构建学校发展新优势

当前,学校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节点上。思想观念要转变、体制改革要深化、重大项目要推进、教育质量要提高、品牌特色要凸显、办学层次要提升。只有坚持创业就业、坚持创新创优,才能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为此,学校正努力围绕三个“突出”、加快“三个推进”,即突出自主创新、提升科技支撑力;突出互动并进、提升校企融合力;突出内涵发展、提升办学竞争力。推进品牌专业建设、推进校企紧密合作、推进创业就业。把全面创优、全员创新、全力创业、全程惠民作为工作方针,把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作为发展战略,把“适应市场的专业就是好专业。适应创业的学生才是合格毕业生”作为学校发展的硬道理,关注经济发展,关注政策导向,关注市场需求,围绕创业就业,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真正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在改革创新中克难求进。

二、围绕发展目标,实现办学水平新提高

要实现又好又快的新一轮的跨越发展,就要坚持大目标,实施大动作,迎接大发展。学校正努力打造五大专业群、“五高”教师团队,确立建设国家级“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新目标,打造服务型专业、创新型教师、创业型学生、惠民型职教。

一是调整培养目标,做强服务型专业。针对常熟地区以民营经济实体为主的特点,把专业建设瞄准到规模小、投资少、起步快、收益高的专业方向上,把培养目标瞄准到服务区域经济、小企业、大市场的就业前景上。把就业能力瞄准到培养民营经济实体的创业能力上。使专业设置与市场内需相匹配、与学生创业相匹配、与服务就业相匹配,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前瞻性,培育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的经营人才。

二是构建“五高”团队,培养创新型教师。把建设一支“五高教师”(即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队伍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基础,打造一支创新型高技能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培养一批创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发挥骨干教师在专业建设、就业创业中的带头、示范和引领作用,更好地把教师锤炼成能教、能做、能经营的创新型教师。

三是推进课程改革。造就创业型学生。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业观、就业观,鼓励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培养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另一方面打造学生创业实践载体,学校正在原开设的创业实践项目的基础上,确立“校园就是创业园、师生就是创业者、专业群就是创业载体”的观念。建设校内“生活创业园、文化创业园、科技创业园”,在创业中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模块教学、行动导向法的教学,逐步形成专业引领管理,技能引领经营,创业引领发展的格局。

桐君汇创业工作室创业策划书 篇7

面对国家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大好时机, 桐庐本地电商创业平台纷纷涌现, 电商创业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目前, 桐庐县各类型的平台约有上百家, 做得比较好的有同路人、闹市街、一马平川等。这些平台虽然各具特色, 但都没有特定的用户群, 以至于创业分销平台并不广为人知。

为此, 我们整合资源, 抓住机遇, 推出实战型的B2B创业分销平台“桐君汇” (w w w.tongju nhu i.co m) , 以真实的创业运营来带动电商发展, 分享桐庐当地的产业特色, 在实践中帮助桐庐当地的优质企业构建线上分销网络, 推出桐庐独具特色的线上名片。

二、工作室介绍

桐君汇创业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1月, 由5名青春洋溢、朝气蓬勃的90后同学组成, 工作室年轻富有朝气, 充满创造力。

桐君汇创业工作室与学校合作, 共同推出桐君汇平台, 借助学校资源, 打造面向在校学生, 特别是职高学生的创业分销平台。在与学校的合作中, 工作室主要负责桐君汇平台的各项运营事务, 学校为桐君汇的运营提供指导和帮助。

桐君汇平台服务:为生产厂家寻找分销商, 为卖家寻求货源;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场地, 保障双方交易安全;为供应商提供各类营销服务, 扩大产品销路。

桐君汇平台优势:与优质供应商合作, 确保产品质量;与学校合作, 有大量电商储备人才。

1. 桐君汇平台架构

2.桐君汇平台产品

桐君汇平台的产品主要来源于与我校合作的企业, 如杭州一马平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大运物流有限公司、桐庐金雁针织厂、桐庐瀚纳家居有限公司等, 此外, 还有我校相关社团的创意产品。货源稳定, 价廉物美。

3.桐君汇平台服务

(1) 为分销商垫资

初期入驻的分销商大多为学生和其他创业者, 没有足够的资金, 因此, 桐君汇平台特别推出垫资服务。所有的产品费用和物流费用先由桐君汇垫资, 等分销商收回货款后再付款。

(2) “O2O”体验

在“O2O”体验室, 只要对体验室中的产品进行扫码, 马上可以在桐君汇平台下单, 不仅可以线上购买线下体验, 同时也可以实际感受产品质量。

(3) 模拟演练

针对在校学生因年龄限制无法在淘宝等平台开设网店的现状, 学生可以在此平台进行模拟演练, 强化网店运营技能。

(4) 移动端便捷下单

利用手机、ipad等移动端设备, 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可在桐君汇分销平台上便捷下单, 购买产品。

三、营销计划

1. 营销目标

为生产厂家拓宽销售渠道, 增加产品销量;为网络商家寻求优质货源。

2. 营销群体

(1) 供应商, 主要针对桐庐县的生产企业。

(2) 分销商, 创业人群, 包括淘宝、1号店、京东等网络商家及实体经营的商家。

(3) 学校及各类电子商务比赛。

3. 营销策略

(1) 网站营销 (设置网站活动) 。夺宝奇兵、发放红包、祝福贺卡、团购活动、拍卖活动、超值礼包、积分商城兑换等。

(2) 线上推广。搜索引擎、即时通信工具、SNS社交网站、网络广告等。

(3) 体验营销。制作发放宣传册、媒体宣传、举办活动聚会、实体展销、体验O2O、举办分销比赛等。

(4) 口碑营销。通过学校及社会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训, 积累用户。

(5) 互助营销。与桐庐本地行业协会达成互助合作, 实现双赢。

四、管理团队

五、财务分析

桐君汇由学校和桐君汇—创业平台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织建设, 共同筹资约50万元, 财务状况具体分析如下:

1. 收入分析

运营前期主要收入来源:

运营中后期主要收入来源:

2.支出分析

运营前期主要支出:

运营中后期主要支出:

3. 营业收支表

六、竞争分析

1. 淘宝分销平台、义乌分销网、桐君汇分销平台对比

2. 桐君汇的优势

七、风险分析

八、股东退出与进入机制

桐君汇分销平台的股东为学校和桐君汇—创业平台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学校占股60%, 后者占股40%。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根据公司发展实际情况及需要, 拟引入股东需与原股东志同道合, 对企业的发展能有所帮助, 并符合公司章程规定或经董事会 (或股东会) 批准。

创业就业工作 篇8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对策

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 就业形势不断严峻,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2016年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人, 再次创历史新高, 再加上往年未就业和失业的人员, 今年将有一千万人需要就业。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 提倡创新创业是解决就业困难现状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创业不仅能解决自身就业问题, 而且还能带动一大批人就业。目前, 我国创业教育教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绩, 但是随着创业活动的不断壮大, 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因此, 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 进而推动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发展。

1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1.1 创业教育观念落后

一些高校虽然设置了创业课堂, 但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 进行创业理论性知识灌输, 课堂缺乏多元的教学互动, 而且课外实践机会也少之又少。再加上学校往往注重学校就业率指标完成, 忽略学生创业教育教学良性发展, 一味地将创业当作缓解就业的权宜之计。学生创业意识也较为薄弱, 对创新创业存在狭隘的认识, 毕业后选择公务员、国企和私企的比例远远大于创业的人数。有的学生去参加创业比赛, 甚至完全为了比赛而比赛, 即使获得比赛奖金, 最后因为受到各种因素制约, 未能真正的将创业计划付诸实施。

1.2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大部分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 但是主要是以选修课为主, 创业比赛活动为辅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创业课程设置安排不合理, 没有形成系统的创业课程群。课程内容单一, 不能体现地方发展特色, 而且多以大型企业创业的历程为案例, 不能满足大学生创建小公司的发展需求。然而现有的创业教育模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主要以教师授课为主导, 未把创业教育和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相结合, 从而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3 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创业教育教学离不开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目前, 我国许多高校的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不仅数量上严重不足, 而且质量上也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很多担任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培训的教师, 大都是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教师兼任, 他们本身缺乏创业或投资的实践经验, 不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单凭依靠自身间接了解到的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在创业教师极度缺乏且创业教育专业知识不够过硬的情况下, 对学生进行创业培训指导时, 难免会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 从而严重制约高校创业教育教学系统化发展。

1.4 创业教育实践环节薄弱

创业教育不仅要强调理论课程, 而且还要注重实践。为了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园和创业孵化基地, 但创业实践形态过于单一, 且大多流于形式, 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培训、融资、孵化等创业实践瓶颈处难以发挥实际作用, 不能满足学生的创业教育需求。很多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比赛, 做出了很好创业项目和计划, 但是比赛结束后并没有按照计划书去实施创业项目, 与当时参加创业计划大赛的初衷相差甚远。

1.5 学生创业能力偏低

很多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 对自主创业认识肤浅, 认为创业就是大学生开大公司、企业, 像成功企业家马云、王健林赚钱盈利, 而且很多学生对创业积极性不高, 缺乏创业精神和勇气, 毕业后面临各方面压力, 更缺少了创业的动力, 最后不得不选择就业。真正有创业意愿的学生, 由于缺乏创业实践经验, 尤其面临处理创业团队之间或团队和外部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 这种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又需要长时间的历练才能获得, 创业项目经常被搁浅。很多大学生因一时兴起进行创业投资, 但前期缺乏市场调研, 盲目跟随市场热流, 因为准备不充分, 错过很多良机, 因此很容易造成创业难以持续发展。

2 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对策思考

2.1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高校应转变传统的就业创业观念, 把创新创业课程发展为必修课程, 根据学生专业特色、学生层次、兴趣爱好进行因材施教。从大学刚入学就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 在课堂上或者在生活上, 有意无意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和承受能力, 使大学生尽早获得创业的必备素质。利用好校园媒体, 加大对创业优惠政策和创业成功典型案例的宣传推广, 营造创业教育浓厚氛围, 为激发学生创业激情架好桥梁。

2.2 建立健全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高校要对传统的创业课程进行一定的改革, 合理设计创业教育教学内容,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业教师不能只注重课程理论教学, 还要注重丰富学生的创业实践体验, 把创业教育延伸到课堂外, 通过各种各样的第二课堂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精神。采取灵活多样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开展创业比赛、创业调研等配套教学活动, 为学生增强创业实践能力打下基础。另外还要完善网络创业培训课程, 通过网络课堂创业教育, 让学生挖掘创业案例、获取创业资讯。

2.3 提高教师创业教育教学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创业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的素质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逐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知识过硬、实践丰富的创业教育教学师资队伍,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首先, 选派一些优秀的年轻教师进行创业教育教学的专业培训, 提高创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创业教育教学团队, 学习其他高校先进的创业教育经验, 及时更新授课内容, 从而顺利指导学生创业。其次, 鼓励学校教师进行创业实践, 亲身体验创业历程, 或去企业进行挂职, 不断丰富创业教育教学知识, 提高创业指导的专业性。最后, 聘请一些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担任学校创业教育教学的兼职教师, 强化创业教师队伍建设, 使他们成为创业实践指导老师的源头湖水, 从而带动学生创新创业动力。

2.4 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学校要利用好本校的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孵化园, 切实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政策、智力等多渠道扶持, 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低成本、低风险的创业实践基地, 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助推大学生在自主创业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成功。定期举办创业设计大赛、创业实训、沙盘模拟等创业教育活动,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同时组织优秀的创业者参与活动, 给学生及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学校还可以争取有实力的企业展开校企合作, 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 了解公司的运作流程, 培养学生创业所需要的技能。另外, 邀请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回校传授自己的创业经验和讲述心路历程, 激励创业意愿的同学度过初创时期的困境。

2.5 发挥大学生个人在创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创业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且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大学生应该敢于创业, 积极创业, 并不是都去创业或者休学创业, 而是在学习好自己专业的同时, 应该多参加一些创业实践活动, 积累一些创业经验, 做好创业知识储备, 为毕业后就业多一种出路。面对当今严峻的就业压力形势, 大学生应主动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加强培养创业意识, 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一些门槛低、操作简单、风险低的服务业项目进行投资, 如开网店、开水果店, 多维度加强创业素质锻炼, 提升创业能力, 积累实践经验。但是应该注意的是, 作为创业者不能盲目创业、重复性创业, 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3 结语

虽然最近几年高校创业教育迅速发展, 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创业教育实际发展的过程中, 创业教育教学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高校创业教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建立健全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提高教师创业教育教学素质, 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注重学生个人主体作用发挥, 最终促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良性发展, 进而使创业带动就业。

参考文献

[1]陈婷.中韩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 2015.

[2]孙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 2014 (3) .

创业就业工作 篇9

由于种种原因, 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竞争力方面要远低于高等院校, 因此在当前就业形势紧张的环境下其在就业方面会遇到种种困难。 一些学生转而创业, 收效良好。因此, 鼓励高职学生以创业促就业, 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将从学生自身和社会两个方面来分析高职学生创业的重要性, 并从创业意识淡薄、创业能力欠缺、创业经验不足三个方面来分析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现状, 最后从宣传国家新政策, 营造创业环境, 提高学生创业意识;进行校企合作, 实施创业模拟, 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组建创业社团, 进行创业指导, 丰富学生创业经验三个方面就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展开详细论述。

二、高职学生创业的重要性

高职学生创业无论对于其自身而言, 还是对于社会而言, 都具有重大意义。

1.对于学生自身来说。虽然国内外经济增长形势一片良好, 但依然存在较多企业面对外部市场需求不足而裁员和小规模经营的问题。同时, 随着高校扩招,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问题, 高职学生由于竞争力较弱, 在就业方面并不占据太大的优势。因此, 转而进行创业不外乎一个很好的选择, 可以使学生不必面对紧张的就业形势, 而且更容易实现自身的价值。

2.对于社会来说。当前全球经济总是出现波动, 消费疲软, 经济增长的途径单一, 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遇到困难。而高职学生自主创业可以对经济增长与结构升级形成一个有力的推动, 形成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同时, 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毕业生参与, 缓解就业问题, 使高职就业困难暂时得以减缓。最终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的杠杆作用, 以减轻政府就业服务工作量, 提高就业工作效率。

三、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现状

虽然创业意义重大, 但创业必定是有风险、高难度的, 以目前高职学生的情况而言, 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创业意识淡薄。创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也需要创业者“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愿。但是, 由于创业具有一定的风险, 也需要一定的投资, 所以很多高职学生受到重重阻力, 更倾向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对创业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强烈的欲望。一项调查显示, 大学毕业生希望创业、敢于创业的人数比例偏低, 创业比例不到1%。这种淡薄的创业意识使得高职学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选择创业并为创业做准备。

2.创业能力不足。不可否认, 高职毕业生中存在着一部分人愿意创业, 有着强烈的创业心, 也为此不断地筹集与准备, 试图能在毕业之后进行自主创业。但是这些学生通常没有足够的准备, 他们欠缺创业知识与创业能力, 并不知道如何创业, 从何处下手, 甚至有些学生虽准备创业, 却连创业最基本的计划都没有, 对于市场的考查也几乎为零, 对于后期企业的管理、资金的来源、市场的开拓等问题都处于空白, 使得创业之路举步维艰, 即使历经磨难创立了自己的企业, 也会由于能力不足而致使所创办的企业夭折。

3.创业经验欠缺。创业并非说的那么简单, 它不仅需要创业者的热情、能力、资金、市场、政策, 还需要创业者的创业经验。一些有着多年创业经验的创业者尚且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创业失败, 更不用说毫无经验的高职毕业生了。高职毕业生没有经历过创业, 因此在经验方面十分欠缺, 很多人完全是凭着一股热情在创业, 热情一过, 创业就会被搁置。即便是没有丧失创业热情, 也经常会面对创业之路上的重重阻碍, 这些阻碍都需要创业者具有较丰富的经验才能泰然处之。因此, 对于刚刚毕业的高职学生而言, 创业经验的欠缺也是制约其创业的重要因素。

四、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

高职学生在创业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问题, 导致其创业难、创业失败。因此, 高职院校应积极做出努力, 广泛宣传国家新政策, 营造创业环境, 提高学生创业意识,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实施创业模拟, 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并组建创业社团, 开展创业指导, 丰富学生创业经验。通过多方努力, 使高职毕业生在创业方面更具优势。

1.宣传国家新政策, 营造创业环境, 提高学生创业意识。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创业有着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比如免征企业所得税、简化贷款程序、提供低息贷款、免费保管人事档案等, 这些新政策对于学生的创业来说十分宝贵。为此, 高职院校应多宣传国家的创业扶持政策, 举办创业讲座、张贴政策条文、进行创业标语宣传、进行创业项目课题研究、开展创业咨询活动……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使学生不断地提高对创业的认识, 使其认识到创业的意义与国家的认可, 长此以往, 学生耳濡目染, 就会逐渐产生创业的意识。

2.进行校企合作, 实施创业模拟, 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而言, 校企合作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首先, 要积极践行校企合作。因为企业的运营经验、人才培养与评估、资金运转、市场开拓等都已比较成熟, 将学生置于企业中, 可以使学生深入工作岗位, 感受体验创业氛围, 学习提高创业技能。其次, 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对学生开放实验实训室, 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最新生产设备、科研成果, 同时接纳一部分学生参加课题研究。第三, 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中心, 规范创业项目评审程序, 选择优秀创业项目进入中心经营, 并为学生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与地方政府共建大学科技园, 引导和帮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第四, 高职院校应夯实校企合作平台, 促进校政行企深度融合, 吸收政府管理人员、企业家、管理骨干等组建创业教育工作委员会, 邀请他们参与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更好地解决校内外创业教师培训、兼职和校外创业基地建设等发展难题, 积极争取属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环境支持, 逐渐形成与学院办学特色相适应的创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最后, 高职院校还应积极实施创业模拟, 利用校内创业、创业构想、创业计划、网上创业、创业课题、创业比赛等形式使学生对创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使其更乐于创业、善于创业。

3.组建创业社团, 进行创业指导, 丰富学生创业经验。针对学生创业经验不足的情况, 高职院校应积极组建创业社团 (或创业俱乐部) , 吸引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加入, 在社团内开展各项创业准备活动。比如, 学习创业知识、进行创业项目交流、进行创业政策宣传、播放创业内容的相关视频、模拟创业、开展小规模的共同创业、进行网上创业、给予会员创业优惠、进行手把手创业指导、利用暑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进入工厂和农村开展顶岗实习……在这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 学生与创业密切接触, 了解了更多的创业知识与政策, 拥有了更多的创业经验, 在今后真正开始创业的时候能够有条不紊、从容面对。在这个过程中, 高职院校和教师应充分发挥作用, 积极观察与指导学生为创业做准备, 使学生能够更顺利地实施自主创业, 挖得第一桶金。

五、结语

大学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阵地, 其应该成为创业者的摇篮, 但事实上, 很多高职院校为了就业率而对学生做出种种束缚, 成了学生创业之路上的绊脚石。大学中好不容易有学生经过长期的、尖锐的思想斗争, 迈出了自主创业的第一步。对于这样处于犹豫徘徊中的创业学生来说, 高职院校扶一扶、帮一帮, 也许就能让他们创业的脚步变得更坚定、更快捷;相反, 如果是压一压、拦一拦, 那么刚刚迈出的第一步也许就成了最后一步。创业教育是利国利民利生的好教育, 尽管它还有很多不完善、不成熟的地方, 但只要我们这些创业教育工作者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去尝试、不断去实践、不断去指导、不断去总结, 宣传国家的创业扶持政策, 实施校企合作,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与创业指导, 久而久之一定会形成一套适合中国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体系, 也一定会为创业创新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金石.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研究[J].黑河学刊.2010 (10) .

[2]罗小秋, 殷开明.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J].机械职业教育.2010 (05) .

[3]王玉国.浅析职业教育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 (04) .

[4]李蕊, 郑炳章, 赵磊.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2009 (02) .

创业就业工作 篇10

1茶产业就业创业培训的重要性

茶产业是促进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产业。茶历史悠久,在中国具有深厚的根基。如今的中国作为重要的茶叶贸易大国,在茶产业的发展方面有很大的话语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结合茶产业针对学生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是体现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通过了解创业知识和茶叶知识,对茶产业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立志通过茶产业发挥满腔抱负,这对于弘扬中国的茶文化而言,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茶产业就业创业培训的重点在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使高校在社会中享有良好的口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要求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国办和教育部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并下发了相关通知和要求意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生的素质亦是衡量这一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基础。在21世纪,人才成为一国最重要的资源,通过茶产业就业创业培训,使毕业生可以顺利就业和创业,既可以稳定就业形势,又可以促进中国茶产业的发展,继而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2茶产业就业创业组织体系

高校的茶产业就业创业体系离不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一创业体系离不开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如政府、企业等。在高校中建立茶产业就业创业组织体系,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第一,以学生社团的方式组织。第二,以定向培训的形式开展。第三,由权威人士组织构建。学校要予以大力支持,并适当借助社会力量,完善茶产业就业创业组织体系。茶产业就业创业组织体系的建立,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主,不过,仅凭借学校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在多方的支持下,才能使这一组织体系建立得更加完善,真正推动学生创业的步伐。

2.1茶产业就业创业模式

第一,通过创办茶叶创业课堂,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实践。创业培训课堂主要以模拟创业为主,囊括创业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在模拟创业中提前对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培养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关于茶产业就业和创业大赛的举办亦要形成规模,学生针对比赛认真准备和参与,鼓励学生就业和创业的勇气。第三,创业就业实践和就业创业指导交替进行,使学生充分做到与实践相结合,逐步增长学生的创业经验。

2.2茶产业就业创业环境体系

创建茶产业就业创业环境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自己拥有正确的认识,通过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自身缺点,为创业奠定基础,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首先,茶产业就业创业环境体系建立在模拟实践的环境下,因此,需配备完善的训练系统。第二,训练系统以互联网为基础,包括就业测评、创业训练、商业训练等。第三,茶产业就业创业环境体系要配备创业过程中的各种训练,力求创业模拟环境最大程度还原创业。

2.3茶产业就业创业内容体系

关于茶产业就业创业体系的建立,许多高校依然缺乏完善系统的计划。不过,鉴于此创业内容体系的针对性较强,因此,在进行内容的构建时,可以进行相应的划分。第一,茶产业就业创业价值观教育。这一部分主要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为主,结合恰当的教学理念,使茶产业的就业创业体系得到初步建立。第二,茶产业就业创业性格测评。这一部分涉及到创业性格的各种测评,包括能力、精神、性格、未来发展等。第三,茶产业就业创业计划书编写。执行之前需要有完善的计划,这一部分就是关于创业所涉及到的各项问题,针对其进行了规划和编写。第四,茶产业就业创业能力训练。这一部分包括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各种专业培训,如营销、管理等。第五,茶产业就业创业政策法律。这一部分要求学生了解关于创业的各项法律法规。茶产业创业体系遵从这五部分内容,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创业培训计划,在培训方面更加系统而全面。

3茶产业创业培训体系的实践

对于一些校龄比较短的高校而言,可以进一步完善关于茶产业创业教育体系的创建,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挥茶产业带来的优势,使高校的创业教育更加有效。在茶叶生产基地的高校更具备构建这一创业教育体系的优势。在学生中挑选出有志向创业的优秀大学生,以茶产业就业创业为主,高校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首先,教师的选择很重要。要选择具有丰富的茶叶从业经验、具有专业知识的人进行培训,形成强大的培训师资队伍。第二,培训课程的设置。由于培训班的针对性较强,因此课程设置应侧重于对茶叶专业知识的介绍,中国茶产业现状和世界茶产业的发展趋势,创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对茶产业创业环境的评估,以及培训评估体系的建立。高校要善于借助外部力量,使茶产业创业教育培训更加完善。学校可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选择当地有名的茶叶公司与学校合力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与茶企业的合作,是高校对传统创业教育的改革和探索,也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多一层保障。

3.1依托资源优势,开展校企合作

高校与茶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了企业的资源优势,使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学生可以提前感受到社会的氛围。企业通过与学校开展合作,也具备了人才储备的优势,培养模式更加具有针对性。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学校不仅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与当地茶企业的合作还要着眼于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得到更多茶企业的大力支持。企业的加入,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实践方面具备更多的机会,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校企合作,当地政府也要加以政策扶持,使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步入正轨,并积极探索出更加新颖有效的培养方式。

3.2培训内容完善,师资力量强大

茶产业就业创业培训课程紧贴茶产业方面,以茶叶的知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为主。如关于茶叶的市场营销方面,主要使学生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市场营销策划的方法和手段。关于茶叶的知识方面,主要以茶叶的生产和加工为主。总之,培训课程力求专业,多角度、跨学科,更加综合,紧密与茶产业相结合,使培训更加专业。培训教师多为茶产业自资深人士,具有丰富的经验,讲课十分生动,贴近实际,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强大的师资力量使学生受益匪浅。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入到茶企业中实习和锻炼,可以得到很大的收获。在岗位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比创业教育更多的内容,那就是真正的实践,这样就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为学生的创业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与能量储备。无论是理论联系实践,还是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茶产业就业创业培训体系的构建,均可以充分实现上述目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茶产业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可以改善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使学生真正与时俱进,缓解当下就业压力,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提升就业质量。茶产业就业创业培训体系的建立,更多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空间与环境,使学生具备优秀的创业能力。在这一点上,高校的茶叶就业创业培训尚需要不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为高校创业教育带来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晓军.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治理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0(4):56-59.

[2]崔晓琴,游磊.中西部地区大学生创业驱动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20.

[3]游磊,孙荣华.经济下行趋势下大学生“就业—创业”互动性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94-105.

[4]李伟铭,黎春燕,杜晓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6):42-51.

[5]王青山,黄勇.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及借鉴[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0):23-27.

[6]刘铸,刘万芳,张庆祝.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辽宁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4):3-7.

[7]钱国英.日本大学生就业创业模式在杭州高校的引入及其建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5):46-49+76.

三举措助推创业就业 篇11

该县主要措施:一是送政策,营造创业就业氛围。一方面充分利用覆盖全县17个乡镇的公共就业信息系统网络有利条件,把創业就业有关政策送进乡镇、送进村、送上课堂、送到招聘会现场。另一方面,创新工作、优化服务,积极贯彻落实创业就业政策。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在县公共就业信息系统网络公布有关创业就业政策9期,印发宣传资料5万余份,给予80人享受创业培训补贴,给予1304人享受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给予1289人享受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给予144人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给予90名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新开发的公益性岗位51个,安置51人。

二是送技能,提升创业就业能力。把培训课堂前移到乡镇、村,针对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一是想方设法开设能满足创业就业需要的新专业,二是高薪聘请自治区妇保院高级育婴专家、桂林市创业培训师到班授课,提高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质量。针对参训学员经济上的困难,所开设的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一律实行免费培训,彻底消除参训学员的后顾之忧。截至今年6月,共举办两期三班创业培训班,培训80人,举办育婴员等职业技能培训班29班,培训1304人。

创业就业工作 篇12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1. 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是以现代高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其本质是创新。21世纪知识经济将首先出现在高科技行业,由于科学化、现代化、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所需要的劳动力的质量也随之越来越高,而数量却越来越少,致使社会就业等问题日益突出。解决社会就业矛盾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创造出新的、更多的产业和工种,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这些特点,迫切需要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富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青年学生来担负起创业的历史重任。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应把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目标,努力培养大量的创业型人才,这不仅是高职教育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2. 创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有效途径。

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需求日趋多样化,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是适应多样化社会需求的生产新模式,它必将促使新的产品与行业不断涌现,其中新开办的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小企业具有相对优势,而这些企业正处于创业阶段,急需大批应用型高级人才,在高职学生中实施创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创业教育,大学生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具有远见卓识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一定的理论知识、经验积累和扎实的技能、业务基础等创业的智力因素方面得到锻炼,培养理想、抱负、信念、意志、毅力等创业的非智力因素,毕业后走向社会能担负起创业的重任。

3. 创业教育是适应就业竞争的需要。

目前,我国经济转型面临着劳动就业问题,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造成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教育与就业的矛盾,所以,在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对适应就业竞争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就业能力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只有帮助高职学生掌握创业必需的技术,树立献身事业的精神,才能实现学生顺利就业。

二、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

尽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已非常明显,但目前高职院校对实施创业教育仍普遍不够重视,开展创业教育的现实情况也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 创业教育开展情况普遍较差。

很多高职院校还未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因而根本就没有开展创业教育。即使有的高职院校开展了创业教育,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仅仅是在学生毕业前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中简单介绍一下而已。

2. 创业教育形式单一,更多的是偏重理论教学。

很多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多是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偏重于理论教学,没有或者很少进行相关的实践,使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学生也不感兴趣。创业教育的内容比较片面。开展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多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主要是着重创业的意义、创业者需要的素质等方面的讲授,而轻视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即使想创业,也不知从何着手。

3. 创业教育多为间接教育。

在进行创业教育时脱离现实生活,让学生觉得创业离自己很遥远。有的学生虽然对此感兴趣,但是却没有想到自己去创业,或是有一定的想法却不敢付诸行动。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

“三位一体”即“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这其中的三个阶段不相互孤立,而是相互联系地组成一个整体。具体表现为以创业教育为基础,通过创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积累一定创业所需知识。以创业模拟为实践教学的主要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和认知创业全过程,使创业知识在模拟实践中得到一定的锻炼。创业实践是让学生开办自己的创业企业,在真实的创业过程中使学生的创业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1. 创业教学阶段。

(1)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创业意识。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是创业教育得以实现的关键。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时,要结合专业系统来介绍创业理论、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案例等,进一步优化课程建设,争取将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的教学之中。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开展启蒙教育,把创业启蒙教育列进入学教育与专业教育计划,帮助新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自身特点,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唤醒其创业意识,点燃其创业热情,做好自我谋职、自主创业的精神准备。

(2)利用多种途径,营造校园创业氛围。良好的氛围是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要把创业教育上升到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分忧的高度上,引起高校领导的必要重视;其次,要不断开展创业教育研究,深入探讨创业教育的规律、发展模式和实现途径等,定期召开交流会、培训班,通过学习交流,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最后,要利用各种学校媒体积极宣传先进经验和成功典型,营造出创业光荣的舆论氛围,在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下,对高职学生进行创业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从而扩大创业教育的影响。

2. 创业模拟阶段。

在创业模拟阶段,将创业教育与校内实训教学结合,组织学生策划创业、预演创业、模拟创业。比如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计划竞赛是借用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商业计划。完整的创业计划应该包括企业概述、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退出策略、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的内容。又如在学校内创办一个仿真的市场,让学生通过创办各类企业、经营各种商品,完成模拟企业的人员组合、市场调查、企业注册、摊位的招投标和采购进货等全过程的实训。在实训过程中,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企业组建、工商注册、市场调查、资金筹集、摊位投标、企业策划、商品经营、企业管理等全过程的模拟。

3. 创业实践阶段。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做的原则。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为学生创业营造环境,搭建平台,营建创业环境。

(1)开展校园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平台,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适当的场所和条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锻炼,提升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已通过创业计划评估的学生提供资金帮助及咨询服务,并在创业实践基地设立配套的风险投资基金,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

(2)开展实训实习,体验创业过程。实训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第一实践基地,是学生创业实践的第一选择,也是创业教育深化的重要阶段。高职院校应积极争取企业和社会各部门的支持,利用寒暑假组织部分学生到企业中去,充分利用实训实习机会,加强对实训实习环节创业教育的指导。要让学生了解行业特点与企业运作方法,拓宽行业知识;让学生耳闻目睹和亲身实践中感受创业的艰难,体验创业的苦与乐,培养脚踏实地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强化创业和竞争意识,使更多的学生脱颖而出,加入创业者的行列。

近年来,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社会所能提供的现成带薪就业岗位却越来越少,因此,对既能求职又能创造新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创业教育,成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是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毕业生顺利就业或实现创业的核心任务。创业教育作为新的教育理念和职业指导模式,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这既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需要,又是高等院校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http://news.xin-huanet.com, 2008, 11.09.

[2]黄敏.创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9) .

[3]李刚, 朱璋龙.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构建[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0) .

上一篇:物理学习的方法下一篇:非常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