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配伍

2024-07-02

优化配伍(精选7篇)

优化配伍 篇1

0 引言

聚合物改性沥青作为高级的路面材料, 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在生产聚合物改性沥青时, 选取的聚合物以及基质沥青是否相匹配对于改性沥青的性能好坏是至关重要的。而传统的改性沥青的配伍设计是基于改性沥青性能, 通过大量的试验得到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寻找相关规律, 过程相当复杂。因此, 本文探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改性沥青体系优化配伍设计方法, 试图能够以较小的试验量进行定量的分析来确定合适的配伍。

1 预备知识[1,2]

系统:将信息完全明确的系统称为白色系统, 信息未知的系统称为黑色系统, 部分信息明确、部分信息不明确的系统称为灰色系统。

关联度:对于两个系统之间的因素, 其随时间或不同对象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 称为关联度。

灰色系统理论:1982年3月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首次在国际上提出。它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序, 来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方法, 提供了在贫信息情况下解决系统问题的新途径。

2 主要理论与方法[1,2,3]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个分支,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和现象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综合评价是一个被广为接受的方法。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分析数列。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数列。设参考数列为Y={Y (k) |k=1, 2, …, n};比较数列Xi={Xi (k) |k=1, 2, …, n}, 其中i=1, 2, …, m。

第二步, 变量的无量纲化。因此在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时, 一般都要进行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第三步, 计算关联系数。

x0 (k) 与xi (k) 的关联系数:

记Δi (k) =|y (k) -xi (k) |, 则:

第四步, 计算关联度。关联系数是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各个时刻关联程度值, 因此其数值不是唯一的。可采用其平均值来表征:

第五步, 关联度排序。将关联度数值按照从大到小排序, 排序靠前对应的因素, 即为要寻找的主要的影响因素。

3 案例与分析结果

某条高速公路上拟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路面的铺筑。在进行改性沥青选取的时候,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初步确定三种基质沥青进行改性, 改性剂采用SBR塑料颗粒。

沥青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成分复杂。从化学元素构成来看, 主要是碳氢 (CH) 化合物, 可以用饱和酚、芳香酚、胶质、沥青质四组分来表征。相关研究表明, 沥青中的各个组分的含量与沥青的性能有着很好的相关性[4]。三种基质沥青组分构成如表1所示。

%

参照前人经验[5,6,7], 固定聚合物掺量为5%, 通过高速剪切设备制备得聚合物改性沥青, 进行改性沥青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

我们可以选取基质沥青的四组分含量作为比较数列Xi, 即Xi={X1 (k) , X2 (k) , X3 (k) , X4 (k) };同时选用表征改性沥青的性能指标软化点和低温延度作为参考数列Y, 即Y={Y1, Y2}。利用灰色关联理论, 可得原始数列:

每个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i=0, 1, 2, …, m, 即用每个数列的首值去除数列中的其余各个数据, 初值化处理后产生新的数列:

计算关联系数:

以软化点指标Y1序列为例:

对于软化点指标Y1序列:r1=0.835 3, r2=0.929 9, r3=0.833 2, r4=0.585 1。关联度序列为:r2>r1>r3>r4。同理可计算出, 对于低温延度指标Y2序列:r1=0.785 9, r2=0.933 9, r3=0.927 5, r4=0.573 9, 关联度序列为:r2>r3>r1>r4。

关联度的结果表明, 基质沥青当中芳香酚与饱和酚的组分含量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软化点性能起主要作用;而饱和酚与胶质的组分含量对聚合物改性沥青低温延度性能起主要作用。综合而言, 在选取基质沥青的时候, 优先选择饱和酚含量较高的沥青, 对于改性沥青性能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在三种基质沥青中选取基质沥青A作为改性沥青的原材料。这也说明, 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来确定聚合物改性沥青的配伍是可行的。

4结论与展望

在聚合物改性沥青的配伍设计中引入灰色系统理论是可行的。通过灰关联分析, 沥青的组分和改性沥青的性能效果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沥青组分当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饱和酚, 胶质与芳香酚次之, 沥青质的影响较小。

分析结果有待于通过相关试验进行验证;灰关联分析过程中, 对于不同的参考数列得出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如何进行相应的取舍, 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邓聚龙.灰色预测与决策[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88.

[2]刘思峰, 党耀国.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第6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3]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4]程培峰, 范平.基于正交灰关联分析法的温拌橡胶沥青性能影响因素研究[J].中外公路, 2014, 34 (4) :318-323.

药物的配伍反应与配伍禁忌的研究 篇2

1.1物理的配伍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发生物理性状的变化, 导致药物的质量不符合标准或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物理配伍反应一般属于外观上的变化, 如果条件改变还可能恢复制剂的原来形式。常见的配伍反应有以下几种。

1.1.1液化、结块、潮解、润湿。与吸湿性强的药物或制剂如干酵母、冲剂等配伍时, 可发生液化和潮解。颗粒剂、散剂因为药物吸湿后又慢慢干燥会出现结块。

1.1.2粒径变化或分散状态改变。混悬剂、乳剂中分散相的粒径可因放置时间过长或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而变粗, 或分散相发生凝聚或聚结而析出或分层, 造成分剂量不均匀。

1.1.3分层或析出沉淀。某些溶剂性质不同的药物配伍使用时, 常因药物在混合后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而析出沉淀, 既影响药物的剂量又影响药物的应用。如含树脂的醇性制剂在水性制剂中析出树脂。某些药物的饱和溶液中放入另一种物质时, 可发生分层或沉淀, 如在芳香水中加入盐可分离出挥发油。

1.2化学的配伍反应是指药物配伍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不但改变了药物的物理性状, 更重要的是使药物的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功能失效。反应后可看到沉淀、润湿或液化、混浊、变色、产生气体、爆炸或燃烧等现象, 也有的化学反应从外观看不出来, 如取代、加成、分解等。

1.2.1颜色改变药物制剂配伍发生分解、氧化等反应时, 可出现变色。如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会慢慢变成粉红至紫色。另外, 固体制剂的配伍, 如乳糖粉和异烟肼混合可变成黄色, 这种颜色改变现象在高温、光线照射、高湿环境中反应加快。

1.2.2沉淀与混浊液体剂型配伍时, 可发生沉淀与混浊。

①水解出现沉淀。如在弱碱性或中性溶液中, 硫酸锌易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锌沉淀。所以硫酸锌制成滴眼剂时, 常配合少量硼酸使溶液成为弱酸性, 从而防止硫酸锌水解。②p H变化出现沉淀。某些由难溶性酸或难溶性碱制成的可溶性盐, 其水溶液常因p H值发生改变而析出沉淀。如水杨酸钠的水溶液与酸或酸性药物联合应用后, 由于p H值变化而析出水杨酸。③生物碱盐溶液的沉淀:在大部分生物碱盐的溶液中加入碘化钾、鞣酸等时, 可出现沉淀。

1.2.3分解破坏、疗效降低。有的药物在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时, 由于溶剂、离子强度、p H等条件发生改变而变得不稳定。如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与红霉素乳糖酸盐配伍, p H是4.5, 6h效价降低12%。

1.2.4燃烧或爆炸多半是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配伍时产生。如硫和氯化钾、甘油和高锰酸钾混合时可能发生爆炸。

1.2.5产生气体。药物配伍时, 有时会产生气体。如碳酸盐与酸类药物, 溴化铵和利尿药, 氯化铵与强碱性药物配伍时可产生气体。然而有些药物配伍后产生气体属于正常现象。如在配制含漱用的复方硼酸钠溶液、碱性芳香溶液过程中, 产生二氧化碳是正常的。而泡腾片是利用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1.3药理的配伍反应也称为疗效的配伍反应, 是指配伍使用的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相互影响, 使其药理作用的性质、强度、副作用、等发生变化。药物的这些相互作用有的有利于治疗, 如甲氧苄氨嘧啶和磺胺类合用, 可明显增强临床疗效。而有些则对治疗产生不利的影响, 出现不良反应。如异烟肼与阿托品合用使副作用加强。

1.4药物相互作用

指药物的药效受到附加剂、配伍的药物, 内源性物质、食物等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包括疗效的持续时间、性质、强度、毒副作用等的干扰;包括用药过程中和用药后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相互作用。

2配伍禁忌

指在药剂的制备与临床使用过程中,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 出现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 给制备和使用带来不利甚至有害的影响。

2.1配伍禁忌的一般规律

2.1.1对于某些抗生素, 如青霉素类, 使用时注意溶媒的p H值要与抗生素的稳定p H值相近, 否则分解失效加快。

2.1.2两种高分子化合物配伍可生成不溶性化合物, 如具有相反电荷的两种高分子化合物溶液肝素、胰岛素相遇会产生沉淀。

2.1.3无机离子中的Mg2+和Ca2+常易形成难溶性沉淀。

2.1.4阴离子型有机化合物, 如拟肾上腺素类, 其游离基溶解度较小, 若与缓冲容量较大的弱碱性溶液或p H值高的溶液配伍时可产生沉淀。

2.2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2.2.1使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

含莨菪烷类生物碱的中药 (如洋金花、曼陀罗等) 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因其使强心苷类的吸收和蓄积增加, 易引起中毒反应。

2.2.2拮抗作用

鹿茸中含糖皮质激素, 可升高血糖, 所以不宜与降糖药配伍。

2.2.3使疗效降低

含多价金属离子, 如钙、铁等成分的中药 (龙骨、石膏等) 不宜与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异烟肼等配伍[1]。因可生成难溶性的络合物或化合物而影响吸收, 使药效降低。含有鞣质的中药 (如虎杖、石榴皮等) 不宜与克林霉素、红霉素等同服, 因可在胃肠道结合生成沉淀, 生物利用度下降[2]。

2.2.4并发症加重

含钾的中药 (如白茅根) 不宜与保钾利尿药剂配伍, 因合用可使血钾高。

2.2.5产生过敏反应

青霉素G与板蓝根、当归、穿心莲联合使用时发生过敏反应的危险性增加, 应慎用。

3注射液中配伍反应

3.1与输液的组成有关。临床上常用的5%葡萄糖注射液和0.9%生理盐水注射液, 不一定都适合与注射液配伍, 特别是一些特殊性质的输液。

3.1.1静脉注射用氨基酸、脂肪乳等油乳剂:应慎重选择这类制剂与其他注射液配伍使用, 因乳剂的稳定性与许多因素有关, 若加入的药物影响破坏乳剂的稳定性可发生乳剂的破裂等现象。

3.1.2血液及血液制品

血液及血液制品成分比较复杂, 与药物混合后, 可发生溶血反应和血细胞凝聚, 产生沉淀混浊时不易观察。

3.2与添加注射液和输液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3.2.1 p H的改变。在不适当的p H下, 有些药物会加速分解或产生沉淀。如头孢唑啉钠、维生素C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时, 24h内含量下降9.1%, 因此三者联合使用不可超过6h。

3.2.2溶媒组成的改变。非水性溶媒注射剂如甘油、乙醇等, 与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注射液配伍时容易析出沉淀。

3.2.3直接反应

某些药物可直接与输液中一种成份发生反应。如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 四环素可与含钙盐的输液成分形成螯合物而产生沉淀析出。

3.2.4聚合反应

某些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在放置期间, 因p H值下降形成聚合物, 出现变色和沉淀。

3.2.5离子作用。某些离子可加速药物的水解反应。如乳酸根离子可促进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G水解。

3.3注射液之间的相互作用。临床上常将两种以上的注射液加入输液中一起静注, 由于注射液的p H稳定范围差较大, 在混合后容易发生配伍改变。如乳酸钠注射液与盐酸四环素注射液联合使用时, 由于溶液p H上升而析出四环素的沉淀

3.4影响配伍反应的其他因素

3.4.1混合的顺序将注射剂加入输液中加要根据每种药物的特性, 以适当的顺序加入, 以免稀释过程中出现反应。

3.4.2温度随着温度升高, 反应速度会加快。因此液体应储存于冷暗处以防止温度过高而变质。

3.4.3时间大多药物在溶液中的反应需要较长时间。所以要新鲜配制,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一般在4h内应输完。

3.4.4光敏感性对光敏感的药物如硝普钠、核黄素, 两性霉素B的液体应用黑纸遮盖, 避免强光照射。

4如何处理

4.1处理原则

弄清用药意图, 发挥药物疗效, 保证用药安全。

4.2处理方法

应充分了解医生配伍用药的目的后再解决疗效的配伍禁忌。对物理的或化学的配伍禁忌, 可按下法处理:

4.2.1调整调配次序。药物配伍时, 次序往往可影响混合药物的质量。通过药物的调配次序, 可克服一些可以避免的配伍禁忌。

4.2.2改变溶媒或添加助溶剂。改变溶媒是指改变溶媒容量或改变成混合溶媒。

4.2.3改变溶液p H值。溶液p H值的改变能影响很多微溶性药物溶液的稳定性。

4.2.4选择适宜的贮存条件。药物的贮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等会使药物加速沉淀、变色或分解而使其药效降低或失效, 故应在适宜条件下贮存且量不宜多。

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的配伍反应和配伍禁忌, 为合理设计处方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查找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药物配伍时, 因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不同, 会产生配伍反应。结论 合理配伍使用药物, 注意配伍禁忌, 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配伍反应,配伍禁忌,研究

参考文献

[1]聂玮, 宋义燕, 李淑燕, 等.静脉滴注药物的配伍变化和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4, 3 (10) :238-238.

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篇3

呋塞米与乳酸环丙沙星在药物配伍表中无法查到, 目前我科常将乳酸环丙沙星与这种药物联合应用, 并发现乳酸环丙沙星与这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3例患者, 年龄55~67岁, 因心力衰竭及肺部感染给予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静滴及呋塞米静推后, 输液管内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物, 立即停止用药, 患者未发生任何异常反应。

2实验方法

为了进一步证实乳酸环丙沙星与呋塞米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笔者做了如下实验: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溶解液2 ml后加呋塞米2 ml, 注射器内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物, 后经0.9%氯化钠溶液稀释, 上面的方法实验结果一致。白色絮状沉淀物静置24 h无改变。通过此实验, 说明有可能是乳酸环丙沙星与呋塞米之间出现了化学反应, 存在配伍禁忌。由于条件有限, 不能证实乳酸环丙沙星与呋塞米溶液混合后产生的白色絮状沉淀物为何种物质, 以及对人体产生何种影响, 但绝对不能静脉输入。

3结论

通过临床应用及实验证明, 乳酸环丙沙星与呋塞米使用时存在配伍禁忌。因此在临床应用时, 可在乳酸环丙沙星与呋塞米同时使用时, 中间用0.9%氯化钠溶液冲管, 以免发生药物配伍的不良反应, 从而提高使用抗生素的安全性。

4讨论

在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情况下为患者使用而出现不良反应, 说明二者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但其药物使用说明书上未注明其相互配伍反应且临床应用广泛, 提示护理人员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否则将有不良反应的药液输入患者体内, 造成输液反应, 增加护理隐患。因此, 在临床使用药物过程中, 为慎重起见, 建议若以上两者需同时使用时, 应征得医生同意, 须用少量0.9%氯化钠溶液分别给予严格冲管。另外, 如需严格限制入量的患者可采用更换输液管的方法, 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 随着各种新药的出现, 现行的配伍禁忌表已不能满足临床工作中的需要, 要求护理人员在使用新药与旧药时多做配伍试验, 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者情况, 及时汇报处理, 确保临床护理用药安全, 杜绝医疗事故。

参考文献

[1]颜婕, 王江滨, 赵岩.头孢匹胺钠与加替沙星存在配伍禁忌.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2) :35.

[2]王素珍.乳酸环丙沙星与呋苄西林钠、头孢匹胺钠之间存在配伍禁忌.临床护理杂志, 2007, 6 (1) :68.

[3]王荣琴.呋塞米注射液与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现代护理, 2007, 13 (3) :269.

常见药物的配伍禁忌 篇4

1 一般规律

静注的非解离性药物 (如葡萄糖等) 应注意其溶液的PH值。使用某些抗生素 (青霉素类、红霉素类等) , 要注意溶媒的p H值。无机离子的中的Ca2+和Mg2+不能与生物碱配伍。阴离子型有机化合物与阴离子型有机化合物的溶液配伍时可能出现沉淀, 与PH值高的溶液或具有大缓冲容量的弱碱性溶液配伍时可能产生沉淀。两种高分子化合物配伍可能形成不溶性化合物。

2 种类

2.1 物理性

物理性配伍禁忌是某些药物配合在一起会发生物理变化, 常见的有分离、沉淀、潮解、液化四种。

2.1.1 分离:

常见于水溶剂与油容剂2种液体物质配合时出现分层的现象, 应该注意药物的溶解特点。

2.1.2 沉淀:

常见于溶剂的改变与溶质的增多, 溶质析出产生沉淀, 这种现象既影响药物的剂量又影响药物的应用。

2.1.3 潮解:

含结晶水的药物, 在相互配跟由于条件的改变使其中的结晶水被析出, 而使固体药物变成半固体或成糊状。

2.1.4 液化:

2种固体物质混合时, 形成了熔点低的热合物, 由于熔点的降低而使固体药物变成液体状态。

2.2 化学性

化学性配伍禁忌即某些药物配合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 化学性配伍禁忌常见的外观现象有变色、产气、沉淀、水解、燃烧或爆炸等。

2.2.1 变色:

主要由于药物间发生化学变化或受光、空气影响而引起, 变色可影响药效, 如碱类药物可使芦荟产生绿色或红色荧光, 高铁盐可使鞣酸变成蓝色等。

2.2.2 产气:

指在配制过程中或配制后放出气体, 产生的气体可冲开瓶塞使药物喷出, 如碳酸氢钠与稀盐酸配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2.3 沉淀:

由2种或2种以上药物溶液配伍时, 产生1种或多种不溶性溶质, 如生物碱类的水溶液遇碱性药物、鞣酸类与溴化物等。

2.2.4 水解:

某些药物在水溶液中容易发生水解而失效, 如青霉毒在

2.2.5 燃烧或爆炸:

多由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配伍所引起, 如氯化钾与甘油等。

3 药理性

药理性配伍禁忌即2种或2种以上药物互相配伍后, 由于药理作用相反, 使药效降低、甚至抵消的现象。

3.1 抗生素类药物

临床常见注射用抗生素有注射用氯唑西林钠氯唑西林钠、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青霉素、硫酸链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等, 其中青霉素G钾和青霉素G钠不宜与四环素、土霉素、维生素B1、去甲肾上腺、阿托品、氯丙嗪等混合使用;钾盐静脉注射时浓度过高或过快, 可致高血钾症而使心跳骤停等;磺胺嘧啶钠注射液遇p H值较低的酸性溶液易析出沉淀, 与多种药物均为配伍禁忌;头孢菌素忌与氨基苷类抗生素如硫酸链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等联合使用。培氟沙星与青霉素G钠配伍降效;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与复方丹参配伍出现混浊;氧氟沙星与速尿配伍出现混浊。穿琥宁与阿米卡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培氟沙星配伍会出现沉淀或混浊。

3.2 盐代谢平衡药物

新霉素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会影响其抗菌活性。氯化钙注射液静脉滴注时必须缓慢, 严防漏到血管外, 以免引起局部肿胀或坏死, 忌与强心苷、肾上腺素、磺胺嘧啶钠、地塞米松磷酸钠等合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忌与强心苷、硫酸镁注射液等并用。碳酸氢钠注射液忌与酸性药物配合使用;碳酸氢根离子忌与维生素K3、杜冷丁、硫酸阿托品、硫酸镁、青霉素G钠、复方氯化钠、维生素C、细胞色素C注射液等配伍使用。氯化钾注射液不与肾上腺素、磺胺嘧啶钠注射液配伍外。

3.3 维生素类药物

维生素B1不宜与氨苄青霉素、邻氯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配伍;维生素K, 不宜与巴比、维生素C、青霉素G钠、盐酸普鲁卡因等配伍使用, 维生素C注射液不宜与碱性较强的注射液混合使用。维生素B6与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合用会出现混浊。穿琥宁与维生素B6配伍会出现乳白色混浊。

3.4 能量性药物

这类药物临床常见的包括ATP、Co A、细胞色素C、肌苷等注射液, 其中不宜与ATP、肌苷注射液配伍的药物有碳酸氢钠、氨茶碱注射液等;Co A注射液忌与青霉素G钠、地塞米松磷酸钠、盐酸四环素、青霉素G钾、硫酸卡那霉素、氢化可的松、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等配伍。

3.5 强心剂

临床常用的有西地兰、毒毛花苷K、地戈辛、注射用氨力农、米力农、肾上腺素注射液等。洋地黄毒甙注射液性质不稳定, 单独使用为好。肾上腺素注射液作用强、快, 时要严格控制剂量。肾上腺素与洋地黄类配伍易中毒;葡萄糖酸钙与洋地黄类配伍增加毒性。

3.6 其它药物

穿琥宁与白霉素配伍会出现乳白色混浊。穿琥宁与葡萄糖酸钙配伍会出现混浊。复方丹参与氯化钾、甲氰咪胍、阿奇霉素等配伍使用会出现混浊。复方丹参与抗癌药物配伍会促进恶性肿瘤的转移。欧贝与甘利欣、头孢拉啶、速尿、复方丹参配伍会出现混浊。

摘要:本文对常见药物的配伍禁忌进行综述。

关键词:常见,药物,配伍禁忌

参考文献

[1]魏娟娟, 白玉国, 魏国义.我院339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

[2]雷培, 杨哲, 杨茂椿.常见中西药物合理联用的配伍禁忌规则探讨[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

[3]宋玲.常用中西药物配伍禁忌[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

[4]叶英响.处方点评在中西药物合理应用中的实践与体会[A].第三届江浙沪中西医结合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

[5]赵镭, 宋永熙.注射剂中添加剂的不良反应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

[6]雷培, 杨哲, 杨茂椿.常见中西药物不能联用的配伍禁忌规则[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2.

[7]焦洋, 葛新乐.我院门诊糖皮质激素使用现况及合理性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暨首届全国儿科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9.

[8]龙爽, 何菊英, 夏培元, 陈勇川.12232张门急诊处方分析[A].2008年成渝药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

[9]陈华.门急诊处方合理用药调查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

[10]刘蔚, 王德龙, 赵丽娜, 赵丽艳, 冯端浩.1563例住院患者保肝药物的使用调查[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 (2009) [C].2009.

中药配伍的研究概况 篇5

中药配伍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 依据临床, 辨证施治, 据法处方, 把多种有效中药组配在一起, 用以治疗疾病, 平衡人体阴阳的医疗举措;是中医药的核心, 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近年来, 随着中药和方剂研究的不断深人, 方剂配伍原理的现代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并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拟对配伍化学与配伍药理学方面的研究概况做如下综述。

1中药配伍的基本概念

中药配伍有两层含义[1]:一是指中药学中的配伍, 即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 将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二是指在方剂学中的配伍, 即药物按君臣佐使的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比例。配伍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 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②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 削弱原有功效, 用药时应加以注意;③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 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不良反应, 在应用毒性药或剧烈药时必须考虑选用;④另一些本来单用无害的药物, 却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的不良反应, 则属于配伍禁忌, 原则上应避免配用。

2中药配伍的化学研究

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是其化学成分, 阐明药对配伍的物质基础即化学成分, 是药对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化学角度看, 两个单味药配伍形成药对后, 由于配伍过程中的物理作用和化学变化, 药对的化学成分, 无论是类别, 还是含量, 都会产生变化[2]。

2.1配伍后某一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变化:张荣等[3]采用HPLC证实当归-红花配伍前后共煎液中阿魏酸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高于各单煎液中含量, 二者配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 麻黄与石膏配伍应用的处方共有6处, 麻黄类方剂中加入生石膏, 就可以监制麻黄的发汗作用, 扭转麻黄的药性, 变辛温之方为辛凉之剂。黎同明[4]通过HPLC检测出麻黄石膏不同比例配伍中1∶3合煎时煎出率最高, 单煎煎出率最低, 石膏有促进麻黄生物碱煎出的作用, 而且随着石膏比例的增高麻黄碱及伪麻黄碱的煎出率上升。再有学者对附子大黄配伍研究中发现, 合煎液中总蒽醌、游离蒽醌较分煎液略低, 而结合蒽醌则略有上升, 这可能是共煎时, 附子的碱性抑制了大黄结合蒽醌的水解, 从而使得结合蒽醌上升, 游离蒽醌下降;且配伍比例在1∶1时最高, 而2∶1与1∶2时的结果相似, 说明大黄附子配伍l∶l时泻下作用较强[5]。

2.2配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崔健等[6]研究了山豆根在复方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结果表明, 山豆根分别与丹参、木蝴蝶、黄柏、玄参等配伍合煎时, 氧化苦参碱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直至消失, 苦参碱含量增加, 因氧化苦参碱的结构中含有N-O配位键, 与含羟基、醛基、双键等基团的化合物合煎时, 氧化苦参碱被还原为苦参碱。李秀玲等[7]证实柴胡和赤芍配伍合煎后有六个化学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 并有一个新峰产生。由此可以说明复方配伍后的化学成分并非是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简单加和, 复方在煎煮过程中有化学成分含量及种类的变化。

3中药配伍的药理学研究

3.1中药配伍比例与复方药理效应的关系:黄连与吴茱萸所配伍的方剂应用最多的是左金丸。近年来对左金丸进行了以下方面的药理作用研究-抗胃溃疡、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对胃肠运动的影响表现为能抑制小鼠胃的排空等。黄兆胜等观察黄连与吴茱萸分别以6∶1 (左金丸) , 2∶1 (甘露散) 、1∶1 (茱萸丸或变通丸) 三种不同配伍比例对实热证和虚寒证大鼠的影响。结果表明, 左金丸和甘露散能使实热证和虚寒证大鼠红细胞膜钠泵和钙泵的活性显着降低, 有消除热证病理改变和加重寒证病理改变的效应, 即寒性的作用, 并且左金丸的作用强于甘露散;茱萸丸 (变通丸) 此作用不明显[8]。

3.2中药配伍后的减毒增效作用:纵观历代本草及古今医家临床遣方, 中药减毒的传统方法主要有配伍减毒法、炮制减毒法煎煮减毒法、用量减毒法及服法减毒法等, 而配伍减毒法是最常用的减毒方法之一。甘草是附子临床应用中经典的配伍减毒药对之一。大量实验已从化学成分和药理药效方面证实甘草与附子配伍后能减少附子的毒性, 这是由于甘草苷和甘草酸显酸性易与附子中生物碱发生络合生成沉淀, 从而起到降低附子毒性的作用[10]。而关于其增效机制, 各学者存在争议, 甘草对附子的增效作用主要表现在二者各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 与甘草中的甘草酸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可提高心肌对附子的敏感性有关[11,12];胡小鹰等[13], 谢世荣等[14]研究均表明甘草类黄酮与异甘草素均有明显的抗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 指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Na+通道有关。

此外, 还有诸多学者对关木通-生地[15]、干姜-附子[16]、白芍-川乌[17]等药对也进行了配伍减毒增效的化学和药理方面的研究。

4小结

中、西药配伍禁忌浅析 篇6

1中、西药联用产生毒性化合物

1.1 雄黄及含雄黄的中成药

如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丸、小儿惊风散等, 不宜与硝酸盐﹑硫酸盐同服。因为后者在胃肠道中能分解出硫酸、硝酸, 使雄黄中硫化砷氧化生成三氧化二砷, 毒性增加, 发生砷中毒。

1.2 朱砂及含朱砂的中成药

如朱砂安神丸、七厘散、苏合香丸、补心丹等, 不可与具有还原性的西药, 如溴化钠、溴化钾、碘化钾及喉碘片等配伍。因朱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 在胃肠道与溴化物或碘化物反应, 生成有毒的溴化汞或碘化汞, 引起药源性肠炎。

1.3 含乙醇的中成药

如国公酒、十全大补酒、复方樟脑酊等, 不宜与水合氯醛同服。因为乙醇可与水合氯醛反应, 生成有毒的醇合三氯乙醛,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2中、西联用生成难溶性络合物, 影响吸收, 疗效下降

2.1 含钙、镁、铝、铁等矿物性成分的中药及中成药

如石膏、石决明、龙骨、牡蛎、瓦楞子、明矾、海螵蛸、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等, 不能与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异烟肼等联用。因为金属离子可与后者形成难溶性络合物, 降低药物的溶解性, 疗效下降。

2.2 含鞣质的中药及中成药

如金樱子、诃子、五倍子、大黄、山萸肉、千里光、地榆、千里光片、大山楂丸等, 不宜与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黄连素、葡萄糖酸钙、复方氢氧化铝 (胃舒平) 、维生素类、硫酸亚铁等联用, 因为鞣质可与上述药物生成鞣酸盐沉淀, 使后者作用下降;还不宜与酶制剂, 如多酶片、胃蛋白酶、胰酶等联用, 因为鞣质可与其蛋白质中的酰胺键或肽键形成牢固的氢键化合物, 从而降低后者的作用。

2.3 含多量黄酮类成分的中药

如黄芩、菊花、槐花、旋复花等, 不宜与铝碳酸镁、胃舒平、三硅酸镁等联用。因为两者联用可生成金属螯合物而改变其性质和作用[1]。

3中、西药联用发生酸碱反应, 疗效下降

3.1 含酸性成分的中药及中成药

如山楂、五味子、乌梅、山茱萸、女贞子、五味子糖浆、六味地黄丸、保和丸等, 不宜与下列西药同服。

3.1.1 磺胺类药:

如复方磺胺甲基异口恶唑片、磺胺嘧啶片等, 磺胺类药在酸性条件下, 溶解度下降, 容易出现结晶尿和血尿。

3.1.2 碱性药物:

如碳酸氢钠、胃舒平、氨茶碱等, 因两者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疗效下降。

3.1.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联用可减少吸收, 降低抗菌活性, 影响疗效。

3.1.4 红霉素类抗生素:

在酸性环境中杀菌能力减弱, 因为分解加速, 生物利用度降低, 而影响疗效。

3.2 含碱性成分的中药及中成药

如瓦楞子、海螵蛸、冰硼散、健胃片等, 不宜与下列西药配伍。

3.2.1 酸性药物:

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 (消炎痛) 、苯巴比妥等, 联用时可使这些药物排泄增加, 血药浓度下降而影响疗效。

3.2.2 左旋多巴:

同服时迅速降解, 生成无活性的黑色素, 降低疗效[2]。

4中、西药联用使不良反用增加

4.1 含乙醇的中成药

如蛤蚧酒、人参补酒等不宜与如下药物配伍: (1)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头孢替安、头孢甲肟、头孢米诺、头孢孟多、头孢尼西及头孢曲松等;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替硝唑及奥硝唑等;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苯脲、格列吡嗪、甲苯磺丁脲等;其他还有呋喃唑酮、灰黄霉素、氯霉素、酮康唑等。因为联用可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引起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腹痛、心率加快、血压降低, 甚至休克[3]。 (2) 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咪嗪、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多虑平等, 因为乙醇可增强这类药物的毒性, 严重者可致死亡[2]。 (3) 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 联用能增加应激性消化道黏膜病变, 导致胃肠道出血。 (4) 苯巴比妥等巴比妥类药物, 乙醇可加速药物代谢, 降低药效;同时增强中枢抑制作用, 发生不良反应。 (5) 胍乙啶、噻嗪类等血管扩张剂, 联用时可使体位性低血压症状加重。 (6) 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等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可使乙醇分解缓慢, 加重恶心、呕吐、头痛、颜面潮红等中毒症状。

4.2 含颠茄类生物碱的中药及中成药

如洋金花、天仙子、颠茄合剂等以及含钙离子的中药 (如石膏、牡蛎、龙骨等) 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 (如地高辛、洋地黄等) 联用。因颠茄类生物碱可松弛胃肠道平滑肌, 降低胃肠道蠕动, 从而增加强心苷类药物的吸收和蓄积致使毒性增强。此外, 大量含钙离子的中药也会加强强心苷类药物的作用和毒性[4]。

4.3 含氰苷的中药

如杏仁、枇杷叶、桃仁等, 不宜长期与镇咳药 (如咳必清、可待因等) 联用。氰苷在胃酸的作用下产生氢氰酸而具有止咳功效, 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呼吸中枢, 而咳必清或可待因可加强其抑制作用, 从而产生不良反应。

4.4 麻黄及含麻黄碱的中成药

如复方枇杷糖浆、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丸等, 不宜与下列药物联用。

4.4.1 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苷类药物:

因为麻黄碱可兴奋心肌β受体, 加强心肌收缩力, 使洋地黄、地高辛的作用增强, 毒性增加, 且易导致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

4.4.2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如呋喃唑酮、异胭肼等, 与麻黄类药物联用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停用时间<2周时服用麻黄类药物, 可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运动失调、高血压危象或脑出血等不良反应[2]。

4.5 蟾酥和含蟾酥的中成药

如速效救心丸、六神丸等, 不能与地高辛等强心药联用, 因为蟾酥含强心甾体类化合物, 其结构与强心苷元相似, 若两者联用, 则作用增强, 毒性增加。

4.6 雷公藤及含雷公藤的中成药

不能与氯霉素联用, 因为雷公藤对骨髓造血功能具有抑制作用。若与氯霉素联用, 则毒性增加, 有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4.7 罂粟壳等含吗啡生物碱的中成药及制剂

不能与甲氰咪胍联用, 否则可使患者出现呼吸骤停、神志错乱、定向力消失及全身抽搐等致命性反应[5]。

4.8 天麻

不能与艾司唑仑联用, 两药联用易导致过敏性紫癜, 毒性增加[6]。

5中、西药联用产生药理性拮抗作用, 疗效降低

5.1 具有较强抗菌作用的中药及中成药

如金银花、连翘、黄芩、鱼腥草、双黄连口服液、复方鱼腥草片等, 不宜与菌类制剂 (如乳酶生、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双岐杆菌制剂等) 联用。若两者联用, 抗菌药物的抗菌效力下降, 同时菌类制剂的活性也下降, 疗效降低。

5.2 麻黄及含麻黄碱的中成药

不宜与降压药 (如胍乙啶、利血平、复方降压素等) 联用。因麻黄碱能兴奋α受体, 引起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使降压药作用减弱, 甚至消除。

5.3 甘草、鹿茸及含甘草、鹿茸的中成药

不能与磺酰脲类、双胍类等降糖药联用。因为甘草、鹿茸含糖皮质素样成分, 能使血糖升高, 两者联用, 疗效下降。

5.4 大黄及含大黄的中成药

不能与核黄素、烟酸、咖啡因、茶碱等联用。两者联用, 可降低大黄的疗效[7]。

综上所述, 中、西药联用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中药同西药相加, 而应是有理论根据、有科学用药原则的结合。由于中药的成分十分复杂, 一些中药药理尚未阐明, 而临床新药品种日渐增多, 临床医师应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疾病时, 必须充分考虑中、西药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药理作用、配伍变化及个体差异等因素, 以便最佳配伍, 达到用药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的目的。

关键词:中药西药联用,配伍禁忌,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马规划.中西药合用的配伍禁忌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13 (12) :16311632.

[2]谢惠民.合理用药[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636.

[3]高志成, 陈丽华, 王心愉, 等.双硫仑反应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药事, 2002, 16 (12) :772-773.

[4]贾公孚, 谢惠民.药物联用禁忌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3:25.

[5]娄月芬, 王晶, 马佳珍.浅谈中西药配伍禁忌[J].中国药房, 2003, 14 (12) :763-764.

[6]刘桂菊, 孟淑芬, 张辉.几种中西药的配伍禁忌[J].齐鲁医学杂志, 2002, 17 (3) :282.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 篇7

1 β-内酰胺类药物与丙磺舒合用, 可使前者在肾小管的分泌减少、血药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因此, 二者合用时, 应注意减少前者的用药剂量。

2 β-内酰胺类药物不可与酸性或碱性药物配伍。如:氨基糖苷类、氨基酸、红霉素类、林可霉素类、维生素C、碳酸氢钠、氨茶碱、谷氨酸钠等。因此, 输液时只能用生理盐水溶解药物, 不能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

3 氟氯西林勿与血液、血浆、水解蛋白及脂肪乳配伍。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也应注意。

4 头孢菌素类 (特别是第一代头孢菌素) 不可与高效利尿药 (如速尿) 联合应用, 防止发生严重的肾损害。青霉素类中的美西林也不可与其配伍。

5 头孢西丁钠与多数头孢菌素均有拮抗作用, 配伍应用可致抗菌疗效减弱。与氨曲南配伍, 在体内外均起拮抗作用, 与萘夫西林、氯唑西林、红霉素、万古霉素等, 在药效方面不起相互干扰作用。

6 氨基糖苷类药物不宜与具有耳毒性 (如红霉素等) 和肾毒性 (如强效利尿药、头孢菌素类、右旋糖苷类、藻酸钠等) 的药物配伍, 也不宜与肌肉松弛药或具有此作用的药物 (如地西泮等) 配伍, 防止毒性加强。本类药物之间也不可相互配伍。

7 大环内酯类药物可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两者联合应用, 可致茶碱血浓度的异常升高而致中毒, 甚至死亡, 因此联合应用时应进行监测茶碱的血浓度, 以防意外。此外, 本类药物对酸不稳定, 因此, 在5%~10%葡萄糖输液500 ml中, 添加维生素C注射液 (含抗坏血酸钠1 g) 或5%碳酸氢钠注射液0.5 ml使pH升高到6左右, 再加红霉素乳糖酸盐, 则有助稳定。另外, β-内酰胺类药物与本类药物配伍, 可发生降效作用;与口服避孕药合用, 也可使之降效 (因本类药物可阻挠性激素类的肠肝循环) 。克拉霉素可使地高辛、茶碱、口服抗凝血药、麦角胺或二氢麦角胺、三唑仑均显示更强的作用, 对卡马西平、环胞霉素、己巴比妥、苯妥英钠等也可有类似的阻滞代谢而使作用加强。本类药物与β-内酰胺类药物配伍, 一般认为可发生降效作用。此外, 氟喹诺酮类也可抑制茶碱的代谢。

8 去甲万古霉素与许多药物可产生沉淀反应, 因此含本品的输液中不得添加其他药物。克林霉素不宜加入组成复杂的输液中, 以免发生配伍禁忌;此外, 本类药物与红霉素有拮抗作用, 不可联合应用。磷霉素与一些金属盐可生成不溶性沉淀, 勿与钙、镁等盐相配伍。

9 抑制肠道菌群的药物可抑制柳氮磺吡啶在肠道中的分解, 从而影响5-氨基水杨酸的游离, 有降效的可能, 尤以各种广谱抗菌药物为甚。

10 呋喃妥因与萘啶酸有拮抗作用, 不宜合用。呋喃唑酮有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 可抑制苯丙胺等药物的代谢而导致血压升高;使用本品期间, 食用含多量酪胺的食物, 也可有类似反应。

11 碱性药物、抗胆碱药物、H2受体阻滞剂均可降低胃液酸度而使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减少, 应避免同服。利福平 (RNA合成抑制药) 、氯霉素 (蛋白质合成抑制药) 均可使本类药物的作用降低, 使萘啶酸和氟哌酸的作用完全消失, 使氟嗪酸和环丙氟哌酸的作用部分抵消。

12 克林霉素与红霉素有拮抗作用, 不可联合应用, 也不宜组成复杂的输液。

13 磺胺类不宜与含对氨苯甲酰基的局麻药 (如:普鲁卡因、苯佐卡因、丁卡因等) 合用, 以免降效。

14 多粘菌素B与其他有肾毒性或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药物不可配伍, 以防意外。

15 对氨基水杨酸钠忌与水杨酸类同服, 以免胃肠道反应加重及导致胃溃疡。此外, 本品可干扰利福平的吸收, 同时应用应间隔6~8 h。

16 酮康唑和异曲康唑的吸收和胃液的分泌密切相关, 因此不宜与抗酸药、抗胆碱药

17 阿司匹林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能是胃肠道出血加剧, 应禁止配伍;与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合用使后者的浓度明显降低, 也不宜合用;与碱性药配伍, 可促进本品的排泄而降低疗效, 不宜合用。

18 抗抑郁药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MAOI) 合用。因二者作用相似, 均有抗抑郁作用, 合用时必须减量应用。另外, 也不宜与拟肾上腺素类药物合用。抗抑郁药可增强拟肾上腺素药的升压作用。

19 左旋多巴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麻黄碱、利血平及拟肾上腺素药合用。卡比多巴不宜和金刚烷胺、苯扎托品、丙环定及苯海索合用。

20 卡马西平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合用时, 可加速卡马西平的代谢, 使其浓度降低;而烟酰胺、抗抑郁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异烟肼、西咪替丁等药均可使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升高, 使之易出现毒性反应。此外, 抗躁狂药锂盐、抗精神病药硫利达嗪与卡马西平合用时, 易致本品出现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卡马西平也可减弱抗凝血药华法林的抗凝作用。而与口服避孕药合用时, 可发生阴道大出血及避孕失败。故合用时应特别注意。

21 丙戊酸钠可抑制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氯硝西泮的代谢, 易使其中毒, 故在合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

22 普萘洛尔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否则, 作用减弱。

上一篇:英国功能主义下一篇:TCF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