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雷凡诺

2024-06-20

米非司酮配伍雷凡诺(共7篇)

米非司酮配伍雷凡诺 篇1

近年来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用于早期妊娠流产已被广泛应用, 减少手术操作及方便患者[1,2,3], 效果显著己得到广大医患人员的肯定及认可, 但我院结合米非司酮及雷凡诺针的药理作用及妊娠机制联合应用于86例中晚期妊娠因各种原因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中, 并通过仔细的临床观察, 收益非浅, 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住孕4~8个月余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共86例 (对照组) , 均常规检查, B超示:胎儿发育基本正常80例, 死胎5例, 怀凝无脑儿1例, 血常规, 出凝血时间, 血小板计数均正常, 肝、肾功无异者, 注射药物前生命体征均正常, 年龄在18~45岁之间, 经产52例, 初产34例, 经签引产同意书后常规羊膜腔注射“雷凡诺针100mg”注射后24h微有宫缩, 仍有胎动、胎心音, 约36h出现规律宫缩, 间歇10~20min, 持续5~15s不等, 最快1例约40h分娩一活婴, 娩出时处理死亡, 占1%。66例45~52h分娩, 占76.7%。18例72h后分娩, 占21%。其中1例45岁孕妇注射后5d无宫缩, 阴道无流血及流水, 然后静滴缩宫素针, 浓度为乳酸林格液500mL+缩宫素针2.5U, 增至500mL+10U静滴2d, 每分钟20~30滴, 仍无宫缩而自动转院, 占1%。其中85例引产者产后常规清宫, 无1例出现产后大流血及其他异常情况, 以上85例引产孕妇, 自注射药物至分娩结束平均需要54.6h, 产时阴道流血约200~350mL。产后住院1~2d出院。而自2010年1月至今, 共收住孕4~8个月由于各种原因要求终止妊娠者共66例 (观察组) , 年龄最小的16岁, 最大的44岁, 经产妇29例, 初产妇37例。有1例是瘢痕子宫, 且是死胎, 仍均常规产检B超, 血液分析, 体格检查无禁忌证者, 给引产处理, 方法是:服用‘‘米非司酮片’’及羊膜腔注射“雷凡诺针”。我院采用米非司酮片是上海医药有限公司华联制药厂生产的, 剂量为25mg×6/板。用法是常空腹服50mg, 共3次, 间隔8~12h服一次, 月份大者服4次, 服药前后2h禁食, 同时羊膜腔注射雷凡诺针100mg, 我院采用的雷凡诺 (又名: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 剂量为50mg, 安全剂量为50~100mg, 极量为120mg, 中毒剂量为500mg, 我院常规用量为100mg, 自注射雷凡诺针到分娩最短的1例13小时55分 ( (10孕28周头位) 占1%, 最长的1例为21孕16+周头位, 38小时45分分娩, 占1%, 12例15小时20分到20小时55分, 占18%, 21~35h 46例, 占69%, 其中初产妇32例占69%, 经产妇14例占31%, 35~48h分娩6例, 占9%, 初产妇1例, 占16%, 经产妇5例, 占83%, 66例中平均产程为28~33h, 大多在用药后15~20h左右出现规律宫缩, 6~8h分娩结束, 产后常规指ā清宫, 出血量200~300mL, 术后直肠放米索前列醇片200µg, 无1例出现产后大流血及近期、远期并发症。

2 结果

2.1

用米非司酮配伍雷凡诺组较不用米非司酮组, 结果可以看出, 用药组宫缩发动时间明显提前于对照组约15~20h, 且潜伏期较对照组短, 活跃期进展也良好, 所以总产程明显缩短, 平均缩短产程16~26h, 但用药组无1例引产失败, 两组疗效对比, 经统计学处理P<0.05, 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统计如表1。

2.2 结果分析

见表2。两组比较, 总产程明显缩短平均缩短24h左右。

3 讨论

米非司酮为受体水平抗孕激素药, 具有终止早孕, 抗着床诱导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软化宫颈的作用[4], 能替代体内产生的孕酮与孕酮受体结合而拮抗天然的孕激素, 该药引起蜕膜绒毛变性, 诱发宫缩, 增加子宫对缩营素的敏感性, 而雷凡诺针亦可引起子宫内蜕膜组织坏死而产生内源性前列腺素, 引起子宫收缩, 直接对子宫肌肉也有兴奋作用, 杀死胎儿。因此, 两者合用能明显缩短产程, 减少孕妇的痛苦, 同时可以明显减少宫腔胎盘胎膜残留而引起产后大流血及产后感染, 容易让孕妇接受, 使用方便, 也减轻医护人员的观察产程的负担, 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长而带来的经济负担, 所以值得广大医疗人员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学浙, 徐复旦.对米非司酮合并前列腺素终止妊娠的监护措施的探讨[J].生殖与避孕, 1993, 13 (6) :442-446.

[2]李坚, 南秀牌, 黄笑瑁, 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26周妊娠的随机对比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92, 29 (6) :163.

[3]周剑萍, 张俊慧, 刘银坤, 等.米非司酮对人蜕膜及绒毛膜及雌、孕激素受体影响[J].生殖与避孕, 1996, 16 (3) :357.

[4]翁梨驹, 焦丽娅, 唐小奈.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子宫颈组织学变化[J].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5, 30 (9) :522.

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引产临床观察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 我们接受自愿要求终止妊娠 (孕16~26周) 的孕妇10例, 年龄在23~40岁, 身体健康, 妊娠前3个月月经规则, 月经周期为25~33天, 各项检查均正常, 无任何手术禁忌证, 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方法

完善各项检查,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用药方法:第一日晚10点顿服米非司酮片300mg, 第二日早晨10点在常规消毒下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液l00mg, 第三日早晨10点顿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 隔2h胎儿即娩出。

1.3 疗效标准

(1) 注射利凡诺后至宫缩发动时间; (2) 宫缩发动时宫颈成熟情况:宫颈软、宫颈管消失≥85%, 宫颈口松者为成熟; (3) 胎膜剥离情况; (4) 合理控制引产时间利于医患身心健康。

2 结果

10例患者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引产有如下效果: (1) 宫缩发动时间缩短。单纯利凡诺引产自注射利凡诺后至产程发动到分娩均需40多个小时;而配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片后, 自注射利凡诺后至胎儿娩出仅需20多个小时, 大大地节约了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2) 宫缩发动时宫颈成熟情况。单纯利凡诺引产宫缩发动后宫颈硬, 伴随宫缩宫颈需要长时间的扩张、容收等过程;而配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片宫缩发动后, 宫颈变软, 宫颈管消失≥85%。 (3) 胎膜剥离情况。单纯利凡诺引产部分胎膜需经人工剥离娩出;而经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伍后胎膜剥离完全, 避免了反复操作带来的生殖道感染和手术意外。 (4) 合理控制引产时间。自服完米索前列醇后隔2 h胎儿即娩出, 能够人为地控制时间, 大多在白天分娩;而单纯用利凡诺引产不具备此功能。故配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的治疗利于医患身心健康。

3讨论

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 可取代体内孕酮。口服易吸收, 1h后血液中米非司酮水平达到高峰, 半衰期为20~2 5 h。有研究证明, 服药后子宫颈组织胶原纤维降解, 胶原溶解。此外, 宫颈组织中还见明显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类似急性炎症现象。说明米非司酮能引起与足月分娩自然生理过程相似的宫颈成熟扩张变化。米非司酮与利凡诺协同作用, 可增加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 从而缩短了注药后宫缩出现时间。当宫缩出现后, 宫颈已处成熟状态, 规律宫缩便与宫颈口扩张同步进行, 明显降低了宫颈扩张的阻力, 使产程进展缩短。孕妇减轻了疼痛, 避免了引产并发症, 还能合理有效控制分娩时间, 大多都能在白天进行。这非常有利于医患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018~1032.

米非司酮配伍雷凡诺 篇3

关键词:米非司酮,利凡诺,中期妊娠引产

利凡诺为临床上中期妊娠引产的首选药物, 但在临床工作实践中存在引产时间长、胎盘胎膜残留发生率高、出血量较多等不足。米非司酮有兴奋子宫、抑制蜕膜绒毛、使宫颈胶原降解、促进宫颈成熟、缩短引产时间等作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应用于终止中期妊娠弥补了单纯用利凡诺引产的不足。麻栗坡县人民医院从2006年以来使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终止中期妊娠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妇产科2000~2005年孕16~26周单纯用利凡诺引产的孕妇100例为对照组;选择2006~2011年孕16~26周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引产的孕妇100例为治疗组。两组均为计划外妊娠, 经产检和B超检查确诊为妊娠。两组入院均检查肝、肾功能、血细胞分析、凝血功能正常, 无引产禁忌证及用药禁忌证。两组年龄、孕周、胎次、体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经腹壁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 mg;观察组:经腹壁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 mg, 同时顿服米非司酮150 mg。观察并详细记录宫缩发动时间和胎儿娩出时间、成功率、胎盘胎膜组织残留、产后出血等情况。

2 结果

2.1 观察组从给药到宫缩发动时间26.49 h, 从宫缩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7.12 h, 平均总产程33.59 h。观察组从给药到宫缩发动时间31.72 h、从宫缩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13.2 h, 平均总产程44.52 h。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一次用药成功率观察组100%, 对照组3例一次用药未成功, 均于72 h后再次经腹壁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后引产成功, 一次用药成功率为97%, 两组成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观察组产后胎盘、胎膜组织残留33例, 占33%;对照组胎盘、胎膜组织残留68例, 占68%。观察组组织残留量较对照组少, 清宫较易。

2.4术中术后2 h内出血量观察组平均出血量93.52 ml, 对照组168.33 ml。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中期妊娠胎盘的分泌功能取代妊娠黄体, 子宫肌细胞不断增长, 宫壁增厚, 对宫缩物质的敏感性差, 且下段尚未完全形成, 宫颈较硬, 不易扩张。利凡诺能刺激子宫收缩, 妊娠月份越大, 对利凡诺越敏感, 通过直接刺激子宫引起前列腺素E (PGE) 升高, 还使蜕膜细胞变性、坏死, 释放大量前列腺素F2a (PGF2a) , 引起子宫收缩、杀死胎儿、胎盘组织变性和坏死等机制达到引产效果, 一次用药成功率达97%, 引产效果较显著。但由于中期妊娠宫颈不成熟, 宫缩与宫颈扩张不同步, 宫颈扩张缓慢, 导致产程时间长;另外, 蜕膜残留率高是利凡诺引产的一大缺点, 其发生率为68%, 且组织残留较多, 清宫率高, 增加出血量。

米非司酮可增加妊娠蜕膜组织中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 从而促进宫缩, 且可使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增加, 导致蜕膜组织变性、水肿、出血坏死, 滋养细胞凋亡, 导致蜕膜与绒毛膜板分离, 胎盘、胎膜易于完全剥离排除, 残留组织少, 清宫较易, 出血少。米非司酮还可以促进宫颈胶原纤维降解, 使宫颈软化、成熟, 利于宫颈扩张, 缩短产程。

米非司酮配伍雷凡诺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月~2013年2月前来本院计划生育科病房, 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2 00例, 年龄2 0~35岁, 平均年龄26.5岁, 孕周16~28周, 平均孕周22周, 孕次2~6次, 平均孕次3.75次。所有患者经妇科及阴道分泌物检查无生殖道感染, B超确诊宫内妊娠及胎龄, 患者无发热, 排除全身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 术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00例, 其中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引产, 对照组单独应用利凡诺引产, 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孕产次、生育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观察组于利凡诺 (青海制药厂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63020043) 宫腔注药术前1 d服用米非司酮胶丸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0673) 2次/d, 25 mg/次共服2 d, 于服药第2天行利凡诺宫腔注药。手术方法为:9号有芯腰穿针于宫底下2~3横指腹正中线稍旁侧, 子宫囊感较强处即胎儿肢体侧穿刺, 抽出针芯, 羊水溢出顺利后注入利凡诺80 mg, 插入针芯, 拔出穿刺针, 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点胶布固定[2]。对照组仅采用宫腔注入利凡诺80 mg, 待发动宫缩。

1.3观察指标利凡诺宫腔注药后距离发动宫缩时间, 距离分娩时间, 总产程时间, 胎盘胎膜残留情况及产后出血量。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注药后发动宫缩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中孕引产患者, 如何缩短产程减少患者痛苦一直是妇产科工作者的研究方向。中孕引产患者第一胎无阴道分娩史及流产史者, 大多宫颈坚硬, 宫口扩张缓慢, 利凡诺宫腔注射前给予米非司酮能有效软化宫颈利于宫颈扩张缩短产程时间。通过两组患者对比, 平均缩短产程时间8~12 h。有剖宫产史无阴道分娩史的患者, 一方面宫颈扩张较困难, 产程相对时间较长, 另一方面也增加胎膜及蜕膜的残留, 尤其前壁胎盘的患者, 经用米非司酮后宫腔残留明显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米非司酮是抗孕激素药[3]。

利利凡凡诺诺是是一一种种强强力力杀杀菌菌剂剂, , 羊羊膜膜腔腔内内注注入入后后可可刺刺激激子宫平滑肌收缩, 杀死胎儿, 使蜕膜组织变性, 坏死, 产生内源性前列腺素, 进一步加强宫缩, 软化宫颈, 促进宫颈成熟, 发动宫缩。

本研究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有剖宫产史者占26%, 对照组占27%, 有剖宫产史无阴道分娩史者观察组占21%, 对照组占19%, 观察组发动宫缩时间较对照组缩短6~8 h, 两组胎盘胎膜残留情况有较大差异, 观察组有1例胎盘完全滞留宫腔, 脐带拉断, 阴道出血不多, 清宫失败, 给予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及补佳乐2 mg/d共服3 d后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片400μg后清宫取出滞留胎盘。观察组另有11例患者引产后3 d复查B超提示宫腔有混合回声直径2~6 cm, 给予直接清宫取出残留的胎膜及蜕膜组织, 患者出血不多痊愈出院。对照组有3例胎盘滞留, 其中有2例经上述治疗后清宫取出, 其中有1例患者胎盘完全滞留宫腔, 清宫失败, 因B超提示右侧宫底部直径10 cm混和回声, 行开腹手术, 术中见宫底近右侧宫角处有一直径10 cm包块突出子宫表面, 子宫浆膜面成紫蓝色, 避开输卵管开口, 于包块表面切开一小口, 见一积化坏死呈球形胎盘跃然而出, 缝合子宫切口, 术后阴道出血不多, 1个月后复查血HCG正常。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宫腔注射应用于中孕引产, 有效解决了利凡诺引产宫颈被动扩张和产程延长的问题, 提高引产成功率, 并协同宫颈成熟与扩张, 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有利于胎儿、胎盘完全娩出, 减少宫腔残留, 并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子宫血运, 实现对子宫出血有效控制[4], 减少产后出血量。

参考文献

[1]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42-43.

[2]糜若然.实用妇产科手术技巧.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40-41.

[3]汤光, 李大魁.现代临床药物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1-696.

米非司酮配伍雷凡诺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自愿在我站要求终止中孕的住院患者200例, 年龄22-32岁, 孕次2-4次, 孕14-24周的终止疤痕子宫妊娠, 无使用米非司酮和利凡诺禁忌症。

1.2 方法

B超引导下经腹羊膜腔穿刺注射利凡诺100mg, 同时口服米非司酮片50mg, 一天两次, 服药前后2小时禁食。分娩后24小时B超检查, 视组织残留情况选择性清宫。

2 结果

196例自然分娩 (96.4%) ;3例阴道置米索前列醇后分娩;1例行钳夹术。注射药物至胎儿娩出时间22.40±3.23-34.47±1.45h;完全引产189例;胎膜残留11例;5例清宫 (产后24-48小时B超检查组织残留>10mm者) ;产道损伤0例;随访185例产后30-45天月经复潮。

3 讨论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潜在的风险大, 引产后组织残留的宫腔操作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利凡诺引产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方法, 利凡诺是一种强力杀菌剂它能使胎盘变性、坏死、杀死胎儿, 坏死物质继而引起子宫节律收缩达到引产。利凡诺引产的关键在于将药液准确注入羊膜腔内, B超引导下经腹羊膜腔穿刺注射利凡诺有效地保证了利凡诺在羊膜腔中均匀弥散充分有效的发挥作用[1]。中孕引产存在的困难是由中期妊娠的生理特点决定的, 尤其是孕周较小者, 随着孕周的增大, 子宫的敏感性增加, 63.4%有胎膜残留;羊膜腔内注射药至胎儿胎盘排出时间平均为48-50小时;中孕胎盘结构特点, 利利凡诺使绒毛变性坏死不完全, 致蜕膜排除不全, 约50%-80%, 为防止产后出血、感染, 术后要常规清宫[2], 剖宫产后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不易诱导宫缩, 特别是疤痕组织肌纤维断裂, 无弹性, 再次妊娠引产风险较大, 并且宫颈成熟度差, 导致产程长、并发症多。米非司酮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或蜕膜的孕激素受体, 导致蜕膜细胞变性坏死, 血管水肿和受损;并通过竞争孕酮受体使蜕膜中PGDH活性下降, 干扰PG的分解代谢, 致使内源性PG升高。子宫肌肉活动性增强、敏感性增高, 宫颈扩张[3]。从而达到诱导引产分娩。

根据本组200例资料分析, 二者联合应用明显缩短产程, 提高完全引产率, 减少引产后宫腔手术操作;同时二者合用不增加软产道损伤的发生率, 有效降低了高危妊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抗旱, 钱菊芬, 王志楠.B超引导下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引产52例临床观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7 (6) :365-370.

[2]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2004.7:1031-1036

米非司酮配伍雷凡诺 篇6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3月—2012年5月我院接受的16~26周妊娠, 随机分为对照1组 (50例) 、对照2组 (50例) 和实验组 (50例) , 年龄18~45岁, 平均32岁。其中初产妇98例, 经产妇52例, 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无异常且无引产禁忌证及无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药物禁忌证。

1.2 方法

实验组第1天早上8时给予利凡诺100mg注射于羊膜腔内, 同时口服米非司酮75mg, 服药前后2h内禁食, 12h候再次空腹口服米非司酮75mg, 第2天早上8时后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0.2mg, 每12h1次, 至胚胎排出。对照1组第1天早上8时单纯给予利凡诺100mg注射于羊膜腔内;对照2组第1天早上8时给予利凡诺100mg注射于羊膜腔内, 同时口服米非司酮75mg, 服药前后2h内禁食, 12h候再次空腹口服米非司酮75mg。

1.3 观察指标

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妇女的流产时间 (即宫缩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 、胎盘排出、阴道流血、产伤情况、引产成功率及副作用情况[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组建比较采用One-Way ANOVA,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组引产效果比较实验组在引产成功率、流产时程、阴道流血量方面都优于对照组, 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胎盘残留率、月经恢复时间方面也优于对照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对照2组又优于对照1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注:与对照1, 2组比较, 1) P<0.05。

3 讨论

妊娠中期引产主要依靠有效宫缩、宫颈软化、宫颈扩张的综合作用。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引产, 都需发动宫缩, 并一定程度软化宫颈, 使宫颈与宫缩同步, 形成有效扩张, 促进胎儿排出。

利凡诺[3]是吖啶类强力杀菌剂, 其引产的主要原理是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 诱发宫缩, 但它对宫颈软化作用比较弱。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可改变妊娠局部雌孕激素平衡状态, 通过内源性前列腺素的产生, 子宫肌细胞缩宫素受体及缝隙连接增多, 从而诱发宫缩。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拮抗剂[4], 作用于子宫内膜受体, 并竞争性的与孕激素结合, 从而使孕激素不能发挥作用, 并且能够引起蜕膜组织变性, 继而发动内源性体内前列腺素释放, 促进子宫颈软化, 诱发加强宫缩。米索前列醇是合成的前列腺素类药物, 能使宫颈纤维组织软化、胶原蛋白降解, 使宫缩协调、缓和, 从而使产程中宫缩与宫颈扩张同步, 从而缩短产程[5,6]。3者配伍使用可以使产程中宫缩加强、宫颈软化、宫颈与宫缩协调, 因而引产率高、产程短、副作用小。如本文采用3者联合使用引产率为100%, 产程平均缩短2h, 引产出血量显著减少。

综上所述, 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中期引产, 可有效地提高引产率、缩短总产程、降低引产副作用, 引产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利凡诺或利凡诺和米非司酮联用引产, 且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观察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与单纯给予利凡诺或利凡诺加米非司酮对终止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中期妊娠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 各50例。实验组采用羊膜腔注射利凡诺与口服米非司酮、后阴道放置米前索列醇联合引产;对照1组采用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引产;对照2组采用羊膜腔注射利凡诺与口服米非司酮联合引产。结果 实验组引产率100%, 流产时程 (352.00±182.24) min, 阴道流血量 (58.54±16.65) mL均显著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引产率88.76%, 82.54%, 流产时程 (486.00±242.64) , (456.00±228.88) min, 阴道流血量 (90.08±28.98) , (81.76±26.62) mL,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中期妊娠引产率高、产程较短、宫缩疼痛较轻疗效确切, 可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孕引产,利凡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62.

[2]陈英, 刘琼辉.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 2010, 41 (5) :517.

[3]彭淑青.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30) :4159.

[4]赵茜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 (6) :841.

[5]彭淑青.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30) :4159.

米非司酮配伍雷凡诺 篇7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10月-2011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孕14~20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100例 , 均无心、肝、肾疾患和引产禁忌证, 入选标准:年龄<40岁;B超检查确定为14~20孕周, 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年龄21~36岁, 平均年龄 (26.1±1.9) 岁;孕次≤2次者45例, >2次者55例;无生产史者40例, 有生产史者60例。 无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使用禁忌证, 且在引产前检查血、尿常规、凝血功能、白带检查、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均正常。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即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两组患者的各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A组:经腹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100mg, 72h无宫缩, 再次羊膜腔内注入100mg, 同时常规辅助用药。B组:于夜间6:00空腹1次吞服米非司酮50mg, 间隔12h/次, 共服3次, 计150mg;再间隔12h, 第3天早上6:00予米索前列醇600μg, 1次顿服, 服药前、后2h均需禁饮食。如3h后无宫缩, 则重复给予米索前列醇200μg qh×2~3次, 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当天最大剂量1.2mg, 若无效, 第2天再次给予米索前列醇600μg, 1次顿服。

1.3 效果评定标准

有效:A组为第1次用米索前列醇后48h内妊娠物排出, B组为羊膜腔内注射后72h有规律宫缩。失败:A组为第1次用米索前列醇后48h内无妊娠产物排出, B组为羊膜腔内注射后72h内无规律宫缩。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采用t检验, χ2检验进行结果分析。

2结果

2.1 两组的引产时间及出血量比较

A组的引产时间短于B组, 出血量少于B组, 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的引产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 具体数值见表1。

2.2 随访

1个月后行盆腔检查两组患者无妇科炎症, 3个月后月经均恢复正常。

3讨论

3.1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是安全、可靠的, 尤其适用于偏远山区基层, 偏远山区基层妇女出于害羞心理或缺乏医学知识, 于月经数月未至而未引起重视, 往往月份大了就诊, 这样就错过了最佳人工吸引流产时间。经腹穿刺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引产术。此法虽然安全, 但为有创操作, 且引产时间长达72h, 增加了怀孕妇女的身体痛苦, 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 可以避免上述缺点。

3.2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米非司酮 (Mifepristone) 为受体水平抗孕激素药, 是通过与孕激素竞争受体, 阻断早孕赖以维持的孕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等作用[1]。在分娩启动中, 子宫颈成熟起重要作用, 临床观察证明引产成功与宫颈成熟度密切相关。中期妊娠宫颈往往不成熟, 依沙吖啶靠局部作用产生内源性前列腺素而诱发宫缩, 宫颈扩张时间长, 因此, 整个流产时间延长。米非司酮在孕酮受体水平对抗孕酮而使宫颈易于扩张和软化;使子宫内膜尤其蜕膜变化, 释放内源性PG从而有助于宫颈扩张和软化, 米索前列醇为合成的PGE类似物, 可刺激宫颈纤维细胞, 使胶原酶及弹性蛋白酶对宫颈胶原加速裂解, 软化宫颈, 有明显的扩宫颈效果[2], 易于妊娠物排出, 缩短引产时间。米非司酮还可使蜕膜及绒毛膜大片剥离, 米索前列醇促宫缩作用, 使流血量减少。

综上所述,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安全、有效、可行, 其与利凡诺引产效果相当, 但其有引产时间短, 出血量少的优点, 是孕14~20周理想的引产方法之一, 不失为基层医院值得推广的一种中期妊娠引产方法。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中期妊娠,引产

参考文献

[1]刘善芹, 贾春红.米非司酮序贯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临床效果观察 (J)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1, 22 (3) :9.

上一篇:补阳还五汤加味下一篇:城区寄宿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