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课堂

2024-12-10

敬畏课堂(通用12篇)

敬畏课堂 篇1

钱理群先生回母校——南师附中为学生上课, 讲鲁迅。为了三天的课程, 钱老写了七天的教案, 前后准备了大概有一个多月……问何故如此, 钱老言道:担心讲不好, 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钱老对课堂敬畏的形象, 令我辈敬仰!百家讲坛中的易中天, 挥洒自如, 娓娓道来, 当记者问他这个过程是否很轻松呢, 他说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准备过程。在我们的老师中, 也有这样的老师, 课本看了一遍又一遍, 资料查了一次又一次, 设计改了一遭又一遭, 敬畏课堂之情跃然纸上。

在钱老以及易中天先生、我们的一些老师看来, 课堂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必须去敬畏;学生的每一个心灵是神圣的, 必须去敬畏;教学是一件神圣的事情, 必须去敬畏。所谓“敬畏”之“敬”就是以虔诚之心去对待, “敬畏”之“畏”就是对待上课的态度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应该意识到自己从事的事业伟大, 应该意识到自己对学生人生所起到的作用, 伟大的事业正是从每一天平凡的课堂上体现出来的。钱老对课堂之敬畏, 乃是对学生生命之尊重, 对教师职业之尊重, 对教育的一种近乎宗教的虔诚。这是一种崇高职业道德的体现。我辈后生学子当以钱老为楷模, 对课堂应该以十分之虔诚, 百分之敬畏, 万分之认真去从教。也似乎唯有如此, 才能树立起教师之光辉形象。

课堂是教师平凡的岗位, 但却是一方神圣的空间, 一片智慧的沃土。它是教师培养人才的“车间”, 是园丁育人铸魂的“领地”。教师走进课堂就应当象战士进入阵地, 运动员走进赛场, 演员进入“角色”, 心底会油然升腾起一种敬畏, 一种庄严。那是一种面对国旗升起的感觉, 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激荡与觉醒。当你走进课堂, 面对几十双期待的目光、注视的面容和拷问的眼神, 你是否会有一种窘迫、一种担忧, 一种幡然有悟的内省, 一种自我加压的警惊。我到底能给他们什么?我能满足他们求知的渴望, 思想的追寻, 技能的习得, 人格的建塑吗?

敬畏课堂其实质是敬畏生命, 敬畏知识!

教师敬畏课堂就是敬畏职业, 敬畏学生的心灵!

敬畏课堂其实并非简单维护教师的师道尊严, 而是强调彼此尊重。敬畏课堂只是严肃课堂之纪律, 还课堂以纯净, 让商业气息、迂腐气息、流氓气息、奴性、痞性在课堂内荡然无存, 更多一些书卷气和人性的光辉。过去, 私塾先生上课前, 先要领着孩子们拜一拜孔夫子的神位, 以示虔诚, 同样也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种下了一颗敬重知识的种子。这种虔诚和敬重并非封建的师道尊严, 而是对知识的虔诚和尊重。

敬畏课堂的教师必有以下一些特色。

重视细节。“教师每天上课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 来不及修改, 是一次‘快照’, 永远定格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 也将永远定格在学生成长历史图景中。”教育实践是由若干细节组成的实践, 如同由字词组成篇章, 由音符组成乐曲一样。没有字词就没有美文, 没有音符就不会有乐章。同样, 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 对“细节”敏锐的发现, 常常成为教学中巧妙的切入点;对“细节”的把握, 又常常成为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并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亮点

充满激情。老师把激情灌注到整个课堂, 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 时而蓄势待发, 时而汹涌澎湃, 时而舒缓有致, 我们仿佛和他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他的激情之船, 开始了激情之旅, 观赏和领略到一派激情之光。教师以“认知”为经, 循着文本思路和学生思绪从纵向上展开教学过程;又以“情感”为纬, 从横向上, 始终关注思想感情的起伏跌宕, 关注学生接触文本后情绪的高低变化, 因为“认知”和“情感”的巧妙交织, 推动了教学过程, 活化了教学过程。

让生心动。有一篇名为《生动和心动:一字之别, 差之千里》的文章, 说的是不要满足于“生动”, 而是要让学生“心动”。生动是事物外在的具象, 而“心动”才是内在的、心灵深处的涌动, 甚至心灵的震撼。“心动”因何而起?我看, 首先要“情动”, 情动而心动、情动而辞发, 入境入情, 课堂上情思飞扬, 言语鲜活, 孩子们天真无邪、无拘无束、口无遮拦、童言无忌、畅所欲言、妙语连珠, 此情此景, 使人不知不觉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无穷的魅力。

永远在创造敬畏课堂的教师, 是一个永远在创造、永远在变革、永远在追求的人。这些年实验走过的足迹, 每一个步子都是艰难的, 同时又是坚实的, 每一个脚印都是清晰的, 同时又浸润着心血;每一个转折都是痛苦的, 同时又是快乐的。有遗憾的创新永远高于无缺陷的平庸。

敬畏课堂 篇2

去年,北京《语文建设》以八个版面全文登载了我的《敬畏自然》课堂实录和自我反思。这堂课于我很有意义。它是我到深圳外国语学校参加招聘考试时他们校方“点上”的课。课上得很顺利。下课后,校长马上邀请我加盟深外。虽然后来因为很多原因没有去成深圳,但是,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语文建设》编辑部请我非常尊重的叶黎明教授为这堂课写了点评。写得真是好!王君感恩!

根据现实阅读需要创生合宜的教学内容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叶黎明

像许多专家型教师一样,王君老师是善于反思的。她对语文教材内容的反思与重构,展示了诸多值得同行学习的钻研精神。

科学地敬畏等 篇3

连岳

霍金称自己为“谨慎的无神论者”,与宗教家的关系也属于良性互动,这可能说明他不愿意否认宗教的作用。世界银行几个月前发布了一个调查报告,结论某种程度上证明霍金的保留态度是对的,“人们抑制住自己反社会的行为,不是出于害怕警察与法律,而是听从自己内心的道德律束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朴素的道德律,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它是真理;人们在现实中,反而会看到大量善人不得善终,恶人却有好死的例子;在这个悲哀的事实前面,许多人还是相信道德律,那是因为它带来了内心平静。一个地方这样的人多了,贷款给他们就收得回来,反之,就得小心了,说不定拿着钱就跑路了。索尔仁尼琴曾说:不相信有神的人,什么事者做得出来。

受过巨大磨难的索尔仁尼琴说这个结论,过于愤怒。但是他的核心判断是对的:人要有敬畏之心。有神论者敬畏神,在末日惩罚的威胁前面,不敢做太出格的坏事;无神论者若是敬畏人,照样可以连“小恶”都不为。没有敬畏之心,有神论者可以践踏神,无神论者可以蹂躏人,把我们的周边环境搞成人间地狱。相对来说,人更不容易敬畏人,哪怕你是他的选民,给了他权力。

以“弦理论”名噪物理学界的布朗·格林(Brain Greene),《大西洋月刊》在采访中让他评论培根的著名论断浅薄的哲学把人引向无神论,而深沉的哲学把人引向宗教。

布朗的回答很值得玩味,“这要看如何定义宗教了,如果它是在宇宙中寻找秩序、和谐和美丽,我认为培根的说法是对的;如果仅仅是指向一个造物主,那么,我的理论和这看法就没有直接的联系……无论是发现神的工作,还是发现宇宙的规律,都是让人很快乐的事情。”

他的态度和霍金很像,是吧?恐怕都是意识到敬畏之心对于人来说,是多么重要,越是这样聪明的人,越是知道人其实是不够聪明的,与真正的“和谐、美丽”都有一段距离,就像影子追逐身体一样。而这“和谐、美丽”有人可能把它定义为“神”,有人理解为原始宗教,有人视之为内心的道德律,有人等同于物理学新发现。

黄远生上条陈

高芾

黄远生,民初名记者,《庸言》主编,《申报》、《时报》特派通讯员,撰写通讯脍炙人口,轰传一时,甚至有人说“我国报纸之有通讯,实以黄远生为始”。

1915年,袁世凯筹备帝制,聘请黄远生为御用报纸《亚细亚日报》主笔。黄远生不愿意,于9月3日逃出北京,在上海发表声明否认此项聘任。11月中旬,黄远生买舟赴美。12月27日,美国旧金山,他在回旅馆的途中,中枪殒命,凶手未获。

死讯传至国内,黄远生生前友好纷纷指责袁世凯利用不成,杀人泄愤。不过,后来的消息却让他们一时哑然。原来杀黄远生的是当地爱国华侨,他们以为黄远生是袁世凯的走狗。

误杀!无可奈何的亲友只好含泪为黄远生收集遗作,开会悼念。林志钧、张东荪为《远生遗著》作序,极力辩白黄远生是“我们的反袁同志”。

案情并未结束。解放后,在清查北洋政府档案时,发现了黄远生于1913年7月上大总统的一份条陈,略谓:“宜由警厅组织特种机关,专司检阅报纸,从法律干涉,并择要编辑为侦探材料。一面组织新闻通讯机关,整齐一切论调、纪事等语。”这很让历史学者吃惊,研究者也只好承认这是黄远生被袁世凯利用的明证。

表面上看,这个条陈是在主张舆论专制,其实呈文的关键在于“从法律干涉”5个字——黄远生一向主张中国应当实行“法治”,他说,法治之国,决不容许个人的势力存在,新闻当然也必须受法律的规范,黄远生曾经愤愤地对好友林志钧说:“新闻记者须尊重彼此之人格,叙述一事,要能恰如其分,调查研究,须有种种素养,同时号称记者的这些人,哪一个够得上这个资格!”他说,在这个时代从事新闻,真是“一大作孽事”。

也因为“从法律干涉”这5个字,这份条陈根本未被袁世凯采用,可以直接用收买和暗杀的,何必用法律?

敬畏课堂 篇4

将探究式教学法有效、全面的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 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为学生营造最佳的学习环境, 并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 增强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情感体验, 其包含的基本特征就包括了, 当在语文课堂上已经导入了新课程时, 一定要先创设情境, 此时语文教师更应该有意识的创设具有浓厚兴趣的教学情境, 增强学生的学习求知积极性, 并使其全部融会贯通到语文学习中, 为语文课堂的学习奠定基础, 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情境, 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倘若遇到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还应该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环境, 这样才能够提升体验感的知性, 激发学生的共鸣, 学生能够重点剖析遇到的重点内容, 加固记忆。

二、实施探究引导

(一) 精心设计课本中需要探究的题目

对于初中语文中的探究式教学的运用, 还应与语文课本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融合, 设计出对学生学习更有效果的探究方法, 不仅能够实现教师的高质量教学, 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二) 思维方式的引导

在语文课程上, 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不能够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前面讲的天花乱坠, 学生在下面抄写教学的笔记, 然后背诵等, 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自己发言, 并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自己探讨, 自己交流, 自己独立思考, 教师只需要在旁边为学生的思路进行适当的点拨即可, 保证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三、《敬畏自然》案例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对课本进行深入研究, 详细、掌握文章的思路, 并找出整个文章中的关键词和重点语句, 让学生自主学习,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掌握此文中所有的修辞手法和阅读技巧, 并了解到这些修辞手法等使用在此处的作用是什么, 有什么意义等。

3. 快速掌握课本中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的缘由是什么, 了解到自然的神奇之处在哪里?认识自然、保护自然。

(二) 课堂教学重点的

1.提升学生对自然地了解, 让学生知道大自然的神奇所在, 并让学生了解到现今的地球状况, 告诉学生要让自然与人和谐相处, 就得保护地球, 爱护环境。

2.掌握文章标题的含义。

3.教学设备——使用投影仪教学

4. 教学手法——探究合作学习法、辩论学习法、文章默读法

5. 教学课时——大概2-3课时

(三) 教学阶段

1.结合实际, 创景导入

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各种声情并茂的视频、动画等, 然后让学生讲述看到视频后的想法与感受, 并分析会出现视频上的状况的原因所在, 并让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够避免视频上的情况出现。

视频1:为学生展示片片光秃秃的山坡, 很多小鸟在树桩上面飞来飞去, 无处栖身, 分外悲伤, 水上面全部飘着白色的垃圾, 很多水上动植物因为污染严重而死亡。

视频2:汶川大地震时, 人们遇难的状况。舟曲出现的泥石流, 日本的海啸与核污染。

教师点评:因为人们对自然的过度索取, 使得自然界失去了固有的平衡, 小鸟无处停歇, 动植物死亡, 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我们应该保护自然, 拯救地球,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内容探究与引导

文章属于议论性散文, 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 同学们现在应该默读全文, 然后查找生字, 并归纳文章的大致内容, 了解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 教师在黑板上将所有文章简短板书。学生就能够得到:

(1) .本文的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就是文章的结尾语段。

(2) .从文章中了解到人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往往不择手段的从自然中进行索取, 却不知道回馈自然, 那么最后也将会得到自然给予的惩罚, 本文中作者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将所要表达的观点进行了阐述。

(3) .合作学习、思考

分组讨论学习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今后应该怎么做, 并回答问题:

第一, 作者所说的“敬畏自然”, 你有什么看法?

第二, 作者在阐述人与自然的差距时, 从哪些角度出发展开了分析。

教师从学生的讨论结果中板书:尊重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畏惧自然, 要适当的从自然中索取, 同时也要回报自然, 才能够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美丽。

(四) 能力拓展

《敬畏自然》一文学习结束后,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成两个小组, 一组正方, 一组反方, 就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来分成正反两方面辩论。

参考文献

[1]徐路华.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的探究式教学[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1 (02) .

敬畏课堂 篇5

发言稿

看到这个标题,我首先想到了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至关紧要的安全。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具有不可替代的属性,它是一种存在的现象,而且因环境的产生而存在,因此重视、珍惜生命就必须从改变我们自身的不良环境做起,从维持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努力。

煤矿作为一个高危行业,我们时刻牢记安全,抓好安全是头等大事,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就安全本义来讲,安全就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安全是维系我们生命的重要保证,只要你敬重它、珍惜它,换来的就是平安幸福,如果藐视它的存在,它就会藐视你的生命。结合集团公司今年以来的几起事故,我们首先感到的痛心、震惊和愤慨。事故造成的后果令人发指,引起的教训令人深思,细想每一次事故都存在很多的共同点。其中更多的是管理上的漏洞、制度上的贯彻执行不到位。从事故的性质来看,就是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我们抓安全就是为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最终达到安全的目的。

对煤矿工作而言,我们必须对自身严格要求,在实际工作当中从严精细,时刻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对各种问题矛盾要有针对性措施,力求自身工作业务素质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加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本

着为职工生命健康着想的理念和思想办事,时刻树立一种“干不好就是犯罪,工作失职就是对职工生命的亵渎”的思想。在工作中履职履职,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做好安全理念的宣传,加强现场管理,加大反三违力度,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我们要避免措施落实、执行力、监察检查不到位的现象。在日常工作当中,时刻提醒自己,时刻要求职工学安全、懂安全,明确岗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明确正规操作的意义,做好防范工作,在岗位中履行着自己的义务,坚持着自己的责任,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

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我们要做到对职工负责,努力把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度的履行作为做好安全工作的一项重点来抓。从制度的制定上、执行上下功夫,查找存在的漏洞不断完善制度,改进制度。从制度本身来讲,它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程或行为准则。它不是盲目制定的,而是来源于一定的生产实践和经验。具有指导性和普遍约束性,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工作程序,是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行为准则的产物。我们每天和制度打交道,制度由人定,也由人来执行。再先进的制度如果只是拿到会上说一说,贴到墙上让人看一看,职工学习时念一念,那么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毫无约束力。在纵多的事故当中,我们能深刻的认识到光靠先进的设备,完善的制度并不能等同于安全,更重要的是需要靠我们每一个人接触制度的人,每一个从事煤矿生产的人。只有去执行制度,它才具有普遍约束力。把可行的制度,推行到现场,深入执行到现场,形成对普遍职工的约束和管控。只有这样,才能抓好安全,做到领导对职工负责,职

工对自身负责的目的。

敬畏自然的尺度 篇6

父亲临终时对他说:“土地有它自然的尺度,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越这个尺度,无休止地索取,只会遭到自然的惩罚。我刚刚接管农场时,我们培育种植的奇异珍果和天然卷菜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尤其是天然卷菜,只有我们独家生产,价格成倍上翻,订单接踵而至。面对滚滚财源,我忘记了你祖父的遗训,把正在轮作休养的30公顷土地扩种了天然卷菜,产量成倍增加,但收益却并未如想象的那样成倍增长。由于扩种,增加了成本,地力也下降了。加之天然卷菜集中上市,价格一降再降,每公顷收入反而比以前少了,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失误和教训。”

父亲的话,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谨遵祖父遗训,一直坚持土地轮作,50多年不改,一年种植,一年休养,限量生产,精美包装。正因为如此,他培育出的奇异珍果在市场上始终保持旺销势头,全家人过上了衣食无忧、富足有余的日子。而他也被选为“全球环境义务大使”,到世界各地宣传保护环境、珍爱家园的重要性,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类要敬畏自然的尺度。”

无独有偶。我国浙江一家水产公司,利用千岛湖独特的湖水养殖了一种叫”胡子鲶”的鱼。他们坚持养殖利用的水体不得超过千岛湖的1%,每亩产量不超过1000公斤,对鱼的生长和捕捞执行严格的标准;同时还研制烹调用料,形成了独家风味,并且只限在千岛湖范围内上市,专供游客食用,绝不外卖,每天实行“三限”制度,即:限鱼捕捞量、限每桌供应量、限每天餐桌量。而且不管多么热销,“胡子鲶”就是不涨价。被调足了口味的游客都为品尝“鱼宴”,慕名而来。曾有多家企业前去洽谈合作事宜,准备扩大生产,在全国各地开设连锁店,都被婉言谢绝。很多人对他们“有钱不赚,有肉不吃”的做法表示不解,公司总经理却说,合作是好事,但有些合作是冲着暴利来的,势必导致为利而渔,盲目扩张,只能造成水体恶化。为鱼而“渔”,品质无法保障,甚至会竭泽而渔,到那时,千岛湖“鱼宴”还有什么魅力可言,还能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吗?

绝不能为鱼而“渔”和坚持土地轮作,既是敬畏自然的尺度,又是敬畏市场的尺度。无论高山大地,还是湖泊海洋,能养育多少生命,创造多少价值,自然早有安排,敬畏自然的尺度,正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石。

时刻保持敬畏之心 篇7

要对他人的事故教训常怀敬畏之心。每一名职工要坚决杜绝“别人的事离自己很远”这种“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麻木侥幸心理, 切实吸取别人的事故教训, 举一反三, 真正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 增强人身自保意识, 严防类似的违章现象在自己身上发生。管理层也要吸取事故教训, 补充完善作业联防互控措施, 强化过程监督管理控制, 严格考核奖惩, 确保基础防控制度执行到位。

要对日常作业关键环节时刻保持敬畏之心。职工要摈弃“凭经验干活、以熟为真”“这么多年就这么干的”经验主义作风, 改变惯性思维, 以小心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一项作业。管理者要利用各个时机向职工反复强调有关人身安全的规定。严防职工基于作业的熟悉、熟练而产生的懈怠、麻痹、臆测心理。

敬畏《背影》 篇8

关键词:阅读《背影》,心存敬畏

经典作品,每每在人类阅读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朱自清《背影》的文本阅读,我们应该充满敬畏之心、敬畏之情。

朱自清的《背影》写于1925年10月, 属于真人真事真情类的叙事散文。《背影》描述了家庭遭遇变故后,父亲送儿子去北京读书而坐火车的经过。朱自清通过父亲买桔子等日常生活小事,用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爱之情深和自己思念之深重。

90年来,《背影》一直滋润着千千万万读者的心田,成了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不可逾越的感恩与情感、模仿与创新的风景线。近一段时期,有人指责《背影》中父亲过铁道不遵守交通规则,有人怀疑朱自清写作《背影》 的写作动机、主题思想,甚至《背影》主题确定还一度引发了全国范围的韩军与李华平的论争。种种试图撬动《背影》、曲解《背影》的行为在重新提醒我们 :走近经典作品 《背影》、审视阅读《背影》、争论《背影》的解读、开展基于《背影》的课堂阅读教学, 都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

一、敬畏父亲的“不容易”

敬畏《背影》应该从敬畏课文中的父亲开始。如果说《背影》中有一个能概括父亲朱鸿钧一生的词语,我想,最理想的就是父亲过铁道时的“不容易”。

从故事的现场看,父亲是个“胖子”,腿脚不便,“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作者认为“自然要费事些”。 所以,接下来写父亲过铁道的时候,“不容易” 便成了整个过程的关键词。《背影》中,作者这样写道 :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父亲不想麻烦儿子,凡事亲历亲为,他选择自己去“买几个橘子去”。而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怎个“不容易”? 怎个“费事些”?课文中,作者精心地进行了刻画——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此时,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是带着两年后的忏悔与感恩之情写的。作者精心雕刻中,再现了父亲过铁道的“不容易”。 而就是父亲爬月台的这个“不容易”,让我们看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的爱,让我们联想到了父亲诸多的“不容易”。

从人生历程看,作者当时看到的这个 “不容易”细节,其实内心里不仅仅是蕴藏着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应该还有深切的内涵。 我们只要想想“背影”发生的背景,便能够看到《背影》中父亲的诸多“不容易”——

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 ;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1917年冬天,朱家遭遇了厄运。朱自清当时的处境正如鲁迅在《呐喊·自序》中的感叹的一样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首先是“祖母死了”。祖母是怎样死的?史料表明,是被父亲朱鸿钧的不检点行为——再纳小妾、变卖贵重家产还账等气死的!另外,“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这是怎样的“祸不单行”?因为父亲再纳小妾被家人发现,特别是被第一个妾——潘姓姨太太发现, 跑到徐州大闹。而为处理徐州的“姨太太” 事件,他亏空了五百元,便“挪用公款”。朱鸿钧时任徐州榷运局长,上司怪罪下来,结果“差事”给闹“交卸”了。而这五百元钱, 又是变卖了家里祖母非常不愿意出售的首饰才补上的。此事,最直接的引起祖母埋怨, 她因不堪承受此次变故而辞世。这样,“徐州纳妾” “挪用公款”“祖母辞世”等如阴云, 重重叠叠压在作者的身上。

朱自清跟着父亲回家奔丧,看见的是什么呢?——“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家中的光景如何呢?——“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 ;又借钱办了丧事”。朱家的光景“很惨淡”。作者说的非常清楚 :“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父亲、作为一个男人,父亲却表现出了应有的本色——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

《背影》为什么又令人起敬,值得我们品味?就是父亲在各种不幸面前表现出了“男儿本色”。在遭遇厄运时,在儿子面前,他仍然看得开、想得开,并能到南京“谋事”。 这恰恰是中国传统男儿的本色。这也说明父亲并不是不学无术,并不是好逸恶劳。我想, 作者思念、感恩,我们阅读、敬畏的应该是这样的父亲。而最难能可贵的是父亲在厄运不断的家事后,在压力重重的背景下,却依然能够过铁道“买几个橘子去”!这是《背影》故事中的一把火炬,照亮了全篇!而这 “买几个橘子去”,恰恰是“人间第一情”,中华优秀传统!这让我想到了鲁迅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因此,在诸多“不容易”上,阅读父亲的背影,怎不让人动情?

父亲厄运不断、家庭变故、家境惨淡, 而他还愿意过铁道“买几个橘子去”,是多么难能可贵,是多么令人敬畏啊!——如果不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怎能理解父亲如山般高大厚重?

韩军认为,《背影》传递的是“生之背, 死之影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2年第1、2期连载)。他说得有几分道理。父亲爬月台的“不容易”所形成的“背影”,的确浓缩了父亲艰难的一生, 或者说是父亲一生际遇的高度概括。而“买几个橘子去”是件小事,但发生在诸多“不容易”的“背景”上,其意义就显得非常厚重,其色彩就更加鲜亮。作者说,父亲一生东奔西走,“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乃至老年却十分颓唐。我想无论多大的“大事”,也没有“买几个橘子去” 来得大!“买几个橘子去”是朱自清父亲做过的最伟大的事情!这就是我们要敬畏他的原因!

敬畏父亲的“不容易”,才能读懂课文的真正取向。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先生认为《背影》表达的是“少年坡老更情亲”。是的,重重困难中父亲竟然能够想到“买几个橘子去”,这才是父爱在少年心海上印记的最重要的事件。“买几个橘子去”,在当时“不容易” 的困境中发生,不正好衬出了父爱的博大、 深厚?!所以,“买几个橘子去”,才是解读这篇文章的关键之处。当“不容易”的父亲做出了这让人意想不到的“大事”来,才是引发作者“二年余”后敬畏的原因!这也是我们敬畏《背影》的重要原因。但事实上,背影发生的时候,作者并没有认识得有这么深度!而是在“二年余”反思这件事情时,才发现其中的情味!这就使得文章的情感越发深沉!

二、敬畏作者的“不能忘”

现代史上,朱自清以“清芬正气传当世” 被人们铭记。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年近九旬时说 :“在跨入21世纪的时候,青年包括我们老年,都要学习朱自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立一身硬骨头。”他以“一身硬骨头” 评价朱自清,这和毛泽东当年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评价一样——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 “救济粮”。

毛泽东是从民族气节与知识分子的个性品质上评价朱自清的。“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是政治需要,也是时代需要。“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的朱自清,也确确实实担当得起这样的评价。伟人的评价,让我们看出了作为学者的朱自清身上的“清芬正气”。但是,对《背影》来说,让我们更加敬畏的是作为“人之子”的作者的“不能忘”! 或者说,阅读《背影》,敬畏作为平民的作者的“不能忘”,可能更有现实意义。

《背影》开头的一句即点明了“不能忘”: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开头的一句,许多读者每每不予以重视,轻轻读过后,便直奔背影的细节描写了。其实,这里因“不相见”而 “最不能忘记”,细细探究,也蕴藏着作者和 《背影》令人敬畏的重要元素。

我读《背影》,每每对第一句产生疑问, 朱自清在北京当教师,做教书先生,为什么两年多竟然与父亲“不相见”? 现在农民工们每年年末还喊叫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呢。无论是路途遥远,还是身体不便,还是经济窘迫,朱自清都要回家,都要看望父亲!不回家,不相见,这不符合传统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法则。但,朱自清说得清清楚楚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其实, 这“不相见”,才是“不能忘”的深沉之处。

在那个民国时期,作者为什么会“不相见”呢?这就要弄清《背影》中的“代领薪水”事件。

“代领薪水”事件发生在民国六年,即1917年,其时父亲因徐州事件失业在家。《背影》中虽然有“父亲要到南京谋事”,但这 “差事”并不顺利,父亲此后便陷入困顿之中,甚至发展到“老境颓唐”。为什么?家庭的变故,使得朱家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差。所以,民国九年即1920年,朱自清在北京大学一毕业便找工作,先后在江、浙两省的多所中学担任国文教员。此间,他甚至每月要将一半的薪水寄回家。但父亲仍然不满意, 认为给的钱太少,从此父子失和。民国十年朱自清回到家乡扬州八中做教务主任,其父亲又听了姨娘的话,每每去学校代领朱自清的薪水。这让朱自清觉得非常没有面子,感觉到父亲专制过分。

朱自清为生计所迫,民国十一年便辞职 “出走”。他只身一人来到浙江台州第六师范学校任教。但每到夜晚,他常常会因家事而陷入迷茫的愁绪中。他在给俞平伯的信中写道 :“我想将这宗心绪写成一诗,名曰《匆匆》。”所以《背影》后半部分写道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这“家中光景”是怎个的“一日不如一日”?而“最近两年不见”,为什么会“终于忘却我的不好”,甚至可以追问—— “我”有哪些“不好”?这些问题都集中指向扬州的“代领薪水”事件,这些都可以在 “代领薪水”事件中来解释。

由“代领薪水”事件而引发的“出走浙江”事件,直接导致了“家庭失和”,从此父子之间很少往来。但作为旧时代传统中生活过的朱自清,知道要遵守“父慈子孝”的家风传统,所以在民国十一年暑假,朱自清便主动回乡缓解和父亲间的矛盾。史料记载,当年,他带着妻儿回到了扬州,父亲觉得儿子伤害了他的自尊,不准朱自清一家踏进家门。血气方刚的朱自清,便只好把夫人与孩子带到杭州,组织小家庭。就是这样, 他每个月还要寄钱回家,以解燃眉之急。民国十三年暑假,朱自清因为姨娘跋扈损及母亲地位,便再度回家,而父亲仍然冷脸相对, 父子间仍然是“冷战”状态。此时,朱自清无法解决家庭纷争,便只好把母亲与妹妹接到杭州住。——从此也与扬州老家几乎断绝了关系。民国十四年暑假,朱自清北上北大教书时,他心里惦记的只有母亲、夫人、孩子以及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的家……这就是《背影》中为什么写“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朱自清与父亲的“不相见”,不是别的原因而是“家庭失和”、“父子冷战”。但两年多的“不相见”,朱自清渐渐从家庭矛盾中走出来,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父亲的一生,越来越看清了父亲的背负之重,生命之艰。所以韩军先生将“背影”两个字拆开 :背+影。 所谓“背”即背井离乡,东奔西走,出外劳作 ;也是走背时运,祸不单行,文中也记述了三重灾难 ;更是离别,“背影”即“悲影”。 从全文看,《背影》也的确可以拆解为“三个儿子的故事”“两个父亲的故事”“两个孙子的故事”“朱自清一身三任的故事”……但关键要看到朱自清在这些故事中迅速地解脱出来了,清晰地看到了父亲的艰难困苦,他同情、理解了父亲。这才是我们敬畏作者的主要原因。

而作者解脱出来的主要刺激是父亲的主动来信。

1925年10月,朱自清接到了两年多 “不相见”的父亲寄来的家信。在信中,父亲表达了惦记孙子等愿望。父亲甚至希望朱自清“不要耽误他才好”。 另外他还写到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父亲的来信, 让朱自清获得了重新审视父亲、反省自己的机会。正是这封信,让作者概括了父亲的一生。《背影》中是这样写的——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 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 ;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 :“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从少年到老境,父亲的一生都缩影在这段话里!朱自清为什么值得我们敬畏?因为他顺利地突围了、解脱了。要知道,他面对的是在旧传统中浸润过的父亲,他面对的是没落大家庭中散发着封建礼教的父亲。可以说,上述“徐州纳妾” “挪用公款”“祖母辞世” “代领薪水”、 “家庭失和”、“出走浙江”等事件,可以理解为旧家庭中传统礼制与文明民主冲突造成的。但正是这封家书,使得充满民主气息的朱自清内心深受刺激,一下子从“家庭失和”中渐渐走出,原谅、理解、 同情了父亲。而这《背影》的最后一段,便是对父亲的心曲坦露,更是作者对父亲的 “体贴”“同情”标志。

正是在不断的内省中,在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的示弱中,朱自清品味出了父亲 “待我渐渐不同往日”,“终于忘却我的不好”, “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而朱自清也一样,终于忘却父亲的不好,重新审视背影中浸润的深沉的父爱,而写作了《背影》。 这就是为什么作者在课文开头说“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作为旧时代旧传统旧家庭中走出的、带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朱自清有了发自内心的忏悔,实现了心理上的主动突围。也就是说,他的父亲有值得他回忆的“大事”,有值得他感恩、敬重的地方,而且他也表达了这种情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敬畏作者的“不能忘”!

综上所述,朱自清《背影》是经典名篇,表达的是中华民族传统家庭中发生的平常故事,传递的却是传统家庭文化追求与取向。《背影》里有“少年坡老更情亲”,也有作为知识分子的朱自清的自省自律。解读《背影》、教学《背影》,既要敬畏父亲在“不容易”后的小小举措中闪现的背影,又要敬畏作者作为一代知识分子的、内心拥有的“不能忘”的家常人伦、民族特色的亲情。

敬畏 篇9

在中国, 敬畏是一个神圣的字眼, 人们敬畏祖先、敬畏神灵、敬畏自然、敬畏公平正义, 尤其是百年以来, 无论是救亡图存, 还是建设国家, 抑或是重建道德, 敬畏总是绕不开的话题。

现在的社会以财富论英雄, 所谓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因为缺少了对道德诚信的敬畏。不管赃钱, 昧心钱, 只要能赚钱, 就不择手段。笑贫不笑娼。于是无良商人疯狂地打起了食品的主意, 瘦肉精、苏丹红, 塑化剂, 地沟油, 不一而足, 只有你想不到的, 没有他们做不到的。我们哀叹身体成了垃圾场, 却又无可奈何。缺少了敬畏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道德缺失, 欺骗横行。

反观古代, 范仲淹心忧天下, 敬畏人民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史记·鲁周公世家》曾言“乃命于帝庭, 敷佑四方, 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 四方之民罔不敬畏。”古代贤明的君主敬畏人民, 把人民的安乐居于首位, 得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刻言论。把百姓的疾苦视为高于一切。出现了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敬畏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

不仅仅是人类社会, 自然界也是如此。在古代时, 人们怀着对自然的敬畏, 一切遵循自然的法则, 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人地关系十分和谐。当下, 人们大肆砍伐森林, 过度开发水资源, 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海平面上升, 土地荒漠化, 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人与自然相处很不融洽。缺少了对自然的敬畏, 我们会受到自然地惩罚。

可是一味的敬畏也会出现问题, 我们要敢于向一些大家都敬畏的东西提出质疑。亚里士多德曾说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人们都很迷信他的言论, 可是伽利略就提出了质疑, 通过斜塔试验证明了力只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惊人的发现奠定了近代力学的基础。使人类的发展轨迹走向了正途。

有所敬畏 篇10

一个人可以不信神, 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 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 甚至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 这是勉强不得的。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 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然而, 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 百无禁忌, 为所欲为, 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

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的心目中, 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 是亵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 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无论他对人生怎样充满着欲求, 他始终明白, 一旦人格扫地, 他在自己面前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 那么, 一切欲求的满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彻底失败。

常怀敬畏之心 篇11

然,游子归来,母亲对余这个离家最远之长子,唯一要求做之事,便是发挥余之长,为其写一幅烫金之“天地”。是日,老母亲心怀虔诚,照例去赶集,买两张四尺整张纸的红纸,备一小包金粉,一支羊毫大楷,回家后用酒精或汽油调制成金汁,铺陈于桌子之上,焚香三柱,令余洗手,擦拭干净。然后,新笔蘸金液,仿照已被香火熏黑之“天地”,重写一幅新作。余观之:天地国亲师位,一行大字正书赫然于中央,不免喟然长叹,一位目不识丁之老母亲,每天早跪晚拜,梵香祭祀,供奉于香案之上,居然是天地之大,国家最重,亲人与师长皆安。再观左右,人间烟火浮冉于焉,右上角有观音大帝,乃信仰也,从右至至竖排,依次为东厨司命,乃吃饭也;再次为文武财神,乃生计也;先师孔子,乃教育也;左侧排序为田公地母,乃耕作也;镇宅土地,乃安居也;利市仙官,乃买卖也;最后徐氏历代宗亲之神位,乃血亲也。余饱蘸金汁,临池而书,骤然落笔,一点一横之间,皆供佛龛神位,一撇一捺之中,皆祭江山社稷,一折一钩之间,皆系亲情相依。千古如斯,中国人对于天地、社稷、宗族、人情、农事、生计、商贾、乃至生儿育女等,皆纳于其中,而最后落款处,竟然刻着家谱之上之所有宗亲故人。

余写成之后,见老母面露悦色,虔敬将“天地”贴于香案之上。自除夕之夜祭门、祭祖始,便上香供奉,三跪九拜,朝花夕拾,月月如斯,天天如此。余伫立于一侧,心中陡然而生一种莫名感动,老母亲默默之举,实则是给余及弟妹们传递一种家庭、宗亲、群族、社会,乃至国家永远不可或缺之传统与信念:敬畏!

人须有敬畏之心。古来贤者皆寂寞,多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为至高之境,立世之宗。然,不知何时,吾国吾土吾民,突然陷入拜物教之魔咒,对古以有之天人合一之生活方式无情摈弃。不绝欲望,不省过错,不思救赎,穷奢极欲。向天扩张,以为天可无尽;向地索取,以为地载万世;向民攫取,以为民心可欺。于国不屑,以为国非我家,于师不敬,以为斯文永存,于亲不亲,以为血浓于水。不敬天、不惜地,不荣国、不悯情,胆大妄为,恣意开发,巧取豪夺。结果,天罚终于悄然降临,也不知从何时起,余之寄寓30余载之京畿大地,昼不现蓝天,夜难见星空,雾霭满城,惟见水泥森林峥嵘于雾幛,大衢闾巷没于其中。而余生于斯长于斯之赤县,江河污染,家园强拆,耕地被占,古村次第消失。余从小便被告之历史文化、道德信仰也崩裂于此,偶像黄昏,千秋青史均遭戏说,千古英雄多被嘲弄,官不亲民,民不信官,人不敢扶老于道,医不愿悬壶济世,教也不再无类于堂。令余仰天太息,三十多载经济高速发展,而我之伟大民族何以迷失于此?其实,答案再清楚不过,皆对天地人心、历史文化、江山家国、亲朋故旧,师者逝者失之敬畏之情。

重提敬畏,为的是学会敬畏,学会敬畏,为的是少些霸气、匪气、戾气、痞气、俗气,于天于地,于国于族,于家于己,盖大好事也!

归去来兮。余将归去,回家过年,除夕之时,再为老母亲写一幅烫金“天地”,再随老母拜一回“天地国亲师位”,心中油然升腾的是对故国、对历史、对家园、对亲朋师长之温情与敬意。

责任编辑 张惠清

敬畏之心谨行之为 篇12

常看中央电视台4套的一个电视节目叫做《国宝档案》,《国宝档案》每一期介绍一个具体的国宝文物,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传统文化的历史传世国宝文物,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每件国宝文物、历史档案的背后都有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一段精彩神秘的传奇,一页铭刻历史的篇章!我常想,在这些无言的档案面前,那些无名的兰台人是曾经怀着怎样的敬畏之心,使这些档案穿过时光隧道,还依然那样的闪耀、那样的夺目、那样的动人、那样的活灵活现、那样的栩栩如生。

敬畏来自于内心的热爱。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曾经说:“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因为有了爱,世间才会变得五彩斑斓;因为有了爱,生命才如此美丽。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语豪言,也没有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留给兰台人的只有枯燥、寂寞和清贫,一代代档案工作者们能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都源于发自内心的热爱,对档案工作的挚爱就像一股从山顶倾泻的清泉,时刻激发着我们去了解档案的传奇,认识档案的价值,明白档案的利用。

敬畏来自于责任的坚守。是兰台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兰台,似乎说不清楚。我们要做的就是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把工作当成事业、把事业当成追求、把追求当成责任。多少兰台人凭着这种责任的坚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黑龙江省档案局馆现年85岁的离休干部冯伟民,在岗44年,退休23年,终生从事一个职业,孜孜不倦,无怨无悔。脚下不变的脚步,丈量平凡与伟大,心中不灭的火种,淬化生命的激情。67年光阴,从青春走到耄耋,冯老矢志不渝地坚守着档案事业,为之努力,为之奔波,为之牵挂,他就像一颗不老松,深深扎根于兰台,巍然挺立,郁郁葱葱!

敬畏来自于无悔的奉献。我是一名档案战线上的新兵,做档案工作刚刚4年,4年来我感悟到,做好档案工作第一条工作准则就是奉献。档案工作本身是一项繁杂琐碎、枯燥乏味又必须十分耐心细致的工作,整天忙忙碌碌、装装订订、取取放放,与一大堆材料打交道,既没有立竿见影之成效,又没有惊天动地之创举,更没有这样那样的“实惠”。可是,你是兰台人,你闻得到兰台的幽香,你看得到兰台的美丽,那么就需要具备兰台人最基本的素质———无悔的奉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淡泊名利,无怨无悔,甘为档案事业奉献年华和青春。

常怀敬畏之心,在工作中就会反复斟酌,谨言慎行。

谨行就是常学习。任何事物都阻止不了时代的变化,只有及时了解和学习档案工作的最新政策、法规、规范,才能确保业务不出差错。多年来,从以“卷”归档到国家档案局8号令执行的以“件”归档;从手工抄写目录到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录入目录,信息管理的积极推行。可以说,档案工作紧跟时代进步不断创新发展,只有不断学习,创新实践,提高自己,才能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需求;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高标准完成档案的科学规范整理。

谨行就是多思考。“档案工作无小事”,可能因为一张纸的遗失,若干年后或许就是一大损失。“为党管档,为国守史”,这是档案人的光荣使命,那么在平时的工作中,就要多思考多研究多衡量多考证,加大档案收集力度,做到因收尽收,应存尽存。在划分保管期限时,更要根据8号令规定,科学划分,科学归档。

谨行就是勤利用。档案的价值是在于后人的利用,国家政府,以及档案工作者,为档案所做的一切努力最终目标就是能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群众。我们档案人更是要做好档案利用这项工作,只有不厌其烦,不辞辛苦,耐心细致地搞好档案利用,档案才具生命力,我们档案人所付出的努力才有价值。

上一篇:政治向度下一篇:信息速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