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系

2024-09-13

“双+”体系(精选12篇)

“双+”体系 篇1

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工科专业,涵盖理化各方面的知识。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将原有的制糖工程、粮食工程、油脂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烟草工程、食品卫生与检验、粮食储藏、农产品储运与加工、水产品储运与加工、冷冻冷藏工程( 部分) 、蜂学( 部分) 都归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因此专业面宽泛。当前,最新理化科技以及工程设计原理不断应用到食品工业,产生众多革命性的新工艺和新技术,社会因而亟需大量具有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 工程设计及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控制、监督、执法、 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 对于食品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其专业知识灵活运用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走入社会体现各种能力的基础和起点。虽然现阶段我国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已取得较大进步,但每年近半的食品专业毕业生仍出自地方高校,而现今地方尤其中西部院校在办学基础和水平上与重点大学存在相当差距,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1]。笔者通过近些年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发现构建涵盖校内实验模拟平台与校外实习训练平台的“双平台”来强化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地方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1国内外实践教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在提高工科学科教学质量的途径中,实践教学无疑要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实践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各种实习( 课程教学实习、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科研训练、毕业论文工作等环节。因此,设置合理可靠的实践环节并确保其质量,就关系到应用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从国外高教界的研究成果看,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通过高质量的“学校—企业”的实践教育,如德国纽伦堡技术大学采用的“双元制”( 实践— 理论—再实践—再理论) 的循环教学模式,强调企业与学校的充分互动以及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美国各类工科院校也均建立了通过模拟企业生产过程来设置校内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如麻省是让经过良好校内训练的大学生进入社区企业进行实训,并将这一部分实训课时设置为总学时的40% 左右。同样,国内高教界也普遍重视各层次的含有校企结合的实践教学,我国在2011年的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提出“各高等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拓宽实践教学范畴, 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杨叔子院士也提出“在( 学校) 学中做,在( 企业) 做中学”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全国各知名高校均构建了校外实习基地来提高工科学生的教学质量。重庆市教委推行的重庆大学生“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也有“到企业做工一个月”的要求,突出学校企业的联动,让大学生在校内学知识并到实际中去检验和提高。因此,强化校内实验模拟与校外实习训练两大实践平台的“双平台”建设是提高工科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2]。

现阶段,我国众多公办地方高校大多由专科升格而来,本科教学历史不长,与知名高校相比,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如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实践课程设置脱离实际、 内容不新、课时不足,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质量调控和评价不完整、不理想等缺点和不足[3]。而重庆三峡学院作为典型的地方高校,远离重庆主城区,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几乎存在上述全部问题,毕业生综合能力不强,创新思维和工程理念更是缺乏。因此,通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逐渐认识到工程和创新两大能力( 双能力) 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进一步明确了构建校内实验模拟平台与校外实习训练平台的两大实践平台( 双平台) 是两大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2 “双平台双能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 1 “双平台双能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本实践改革依托重庆三峡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双平台双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其构建体系见图1。其中专业实践环节是本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

2. 2 “双平台双能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内容

针对现阶段地方高校校内实验课程设置不合理、 校外工厂实习流于形式的缺点,笔者以图1的“双平台双能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从下列4个方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1) 改变按课程分配和管理实验室资源的旧模式,整合实验资源,实现实验教学、大学生创新实验以及教师科研活动共享式平台,给予大学生创新能力锻炼的机会。

2) 改变实验教学由单一课程组和学生班级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形成交叉型的教学指导团队和兴趣型的大学生学习团队。

3) 改进专业实验课程的内容,设计接近工程实际、知识交叉的实验内容,使实验教学内容体现食品工程项目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4)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方案,根据食品企业不同工种的特点来灵活编制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4]。

通过这些措施,将原先僵硬的、以验证型为主的校内实验课程改革为以交叉性、开放性、团队性的实验课程,使大学生在校内平台上初步形成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 另一方面,将原先流于形式的校外实习进一步改革为严格的、贴近实际的实战锻炼,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

2. 3实施流程

在“双平台双能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笔者设计了实施流程( 见图2) ,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该实践教学改革朝预期方向顺利推进。

2. 4保障措施

1) 在专业实验课中增添工程设计类和研究模拟类的实验项目。同时,通过对三峡库区特色农产品加工这一实践课程的强化使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得到充分利用,使校内实验模拟平台在培养大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5]。

2) 改革“放羊式”的实习管理模式,建立高效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实习基地运作和管理模式,将学校教师、企业技工以及管理人员组织起来,形成专门的指导团队。

3) 制订具体的管理办法保证上述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形成教师工作量分配、教学质量、教材编撰、 经费管理等相关奖惩措施,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

3 “双平台双能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效果

本项目自2010年实施以来,以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校内实验模拟和校外实习训练两大实验实践平台为基础,着力培养大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了提高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以及毕业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目的。2013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批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学生,该年级近7成学生曾获得学校和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各种荣誉称号,4级过线率达到78%,6级过线率达到34%。3年来学生发表学术论文19篇,每年近40人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4年共申请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13项,且有1组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获得重庆市二等奖。此外,有142人深入食品生产第一线开展校外实习活动,毕业生一次就业情况良好,截至2013年6月底已达90% 以上,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评价也越来越好。这些数据均反映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同时,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双平台双能力”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覆盖本院应用型专业发酵工程和园艺专业,受益大学生每年可达230人,成效显著。

4小结

我国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还存有不足,但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构建校内实验模拟平台与校外实习训练平台( 双平台) 可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 双能力) ,从而将毕业生综合专业素质与现今社会对食品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提高毕业生竞争力。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指出通过构建校内实验模拟平台与校外实习训练平台(双平台)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双能力)的可行途径。同时,详细说明了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能力双平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案、内容、流程和保障措施,并结合实例说明“双能力双平台”实践教学体系良好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双平台,双能力,食品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

“双+”体系 篇2

课题:双体系建设学习

主讲人:魏景河(一班)郭新港(二班)王秀强(三班)参加人员:全体职工 培训时间:2018.4.10 培训内容:

一、双体系建设的来源

2015年12月24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5点要求。其中就要求“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全面部署开展“两个体系”建设工作。

二、两个体系的含义:

两个体系建设是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三、两个体系的内容:

1、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

1、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我省对风险分为蓝色风险、黄色风险、橙色风险和红色风险四个等级(红色最高)。

2、明确管控措施。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工段、班组)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的管控措施险公告警示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岗位,设置报警裝置,配置现场应急器材和撒离通道等。

3、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发动全体职工参与“两个体系设工作,对职工进行培训由一线职工参与排查填写风险点排查表然后由负责人或者分管负责人召集生产、管设备等有关人员,利用中介机构等技术支持对一线职工(班组)排查的风险点。

2、什么是隐患排查?

1、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2、围绕如何发现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进行学习和讨论,人人参与“两个体系建设”活动,根据各自岗位特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排查本车间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排查消除隐患针对各个风险点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

3、什么是隐患治理?

1、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

2、进行筛选首先确定风险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坍塌、坠落等危险因素和高温、粉尘、有毒物质等有害因素),然后确定风2、3、4级,1级最危险),制定管控措施(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次,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然后进行风险公告警示,再对一线职工利用班前会、班后会等形式进行培训使之熟悉风险点相关内容。再进行排查消除隐患。、确定风险等级。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先确定风险类别(泄漏爆炸、中毒、坍塌、坠落等危险因素和高温、粉尘、有毒物质等有害因素)然后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最危险依次降低。

五、总结:

这次培训让我们深刻的了解了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感触颇深,两个体系建设对于车间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车间决定利用学习时间和班前班后会时间,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丶应急措施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重点危险危害因素;确保了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技 术 讲 堂

课题:设备的使用及维护保养

(二)主讲人:王秀强 培训时间:2018.04.012 参加人员:全体员工 培训内容:

一、设备的使用及维护保养

设备维护保养,旨在通过擦拭、清扫、润滑、调整等一般方法对设备进行护理,以维持和保护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状况。

1、操作人员和维(检)修人员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用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维护好设备。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设备包机制,确保在用设备台完好。

2、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通过岗位练兵和学习技术,做到四懂、三会(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3、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下列各项主要工作:

(1)正确使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反复检查,停车后妥善处理,运行中搞好调整,认真执行操作指标,不准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

(2)掌握设备故障的预防、判断和紧急处理措施,保持安全防护装置完整好用。(3)精心维护、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定时按巡回检查路线,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排除隐患。搞好设备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防腐(即十字作业法)。

(4)认真填写设备维护保养记录。(5)经常保持设备和环境清洁卫生。

二、培训目的

为了使本项目所涉及现场维护人员能全面地了解设备,增强维护和使用设备的技能,我 们除了向用户提供整个设备的技术说明、操作说明和相关的文档之外,还将负责组织对现场 设备管理维护人员进行全面高质量的培训。培训的目的主要是使管理和使用设备的人员不仅对设备有足够的认识,而且能完全胜任 所承担的工作,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转鼓式格栅除污机设备结构、工作原理、控制工艺等理论培训及设备操作规程、现场操作、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设备安 装调试、设备运行参数调整、设备故障排除、事故应急措施等内容。

三、培训对象 现场设备管理维护人员

设备管理维护人员是指对项目中的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的人员。这部分人员经过培训, 主要能达到以下目标: ? 了解设备结构、运行工作原理、设备控制工艺等内容;? 掌握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方法设备运行参数调整等;? 掌握设备一般性故障的诊断、定位和排除方法;? 指导一般操作人员的现场工作等。

四、培训形式

为了使培训达到最佳效果,使用户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将采用多种途径对 用户进行培训: 现场授课:由专业的售后服务人员,在现场对用户进行培训。通常由设备的操作说明书 作为资料支持,现场设备操作为辅助。

现场指导: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的工程时在实际操作中,会详细讲解操作步骤,指 导客户操作,并解答客户的问题。

五、管理职责

公司资产部负责对全公司范围内机械设备维护的归口管理和统一计划安排,要建立机 械设备维护方面的各项制度和章程,各分厂、机械队、强化责任意识、使机械设备的维护和 保养能按照公司规范要求得到贯彻执行。六.保养制度

1、日常维护保养 设备维修保养工作, 依据设备类别、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 分为日常保 养和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定期保养。

例析双组分混合体系检验方案设计 篇3

根据物质或组成物质的离子、基团的特性设计方案,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和分析,并得出最终结果。

例1CO2、SO2

方案:将气体试样依次通过品红溶液(如果溶液红色褪去,则试样中含SO2)、KMnO4溶液(除去SO2)、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则证明SO2已除尽)、澄清石灰水(如果溶液变浑浊,则证试样中含CO2)。

提示:①括号内的内容为现象和结论,下同。②KMnO4可以用FeCl3、碘水等试剂代替。

例2Fe3+、Fe2+

方案1:取两份试样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KSCN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色,则试样含Fe3+)、酸性KMnO4溶液(如果紫色褪去,则试样含Fe2+)。

方案2:取两份试样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KSCN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色,则试样含Fe3+)、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如果生成蓝色沉淀,则试样含Fe2+)。

提示:如果试样中含有Cl-,则方案1不可用,因为:10Cl- +2MnO-4+16H+ 2Mn2+ +5Cl2↑+8H2O。

例3Fe3+、Cu2+

方案:取少量试样于试管中,加过量氨水,如果溶液变成深蓝色,则试样含Cu2+;如果生成红棕色沉淀,则试样含Fe3+。

提示①检验Fe2+、Cu2+的双组份体系也可用这一方法。②加入过量氨水,发生的反应为:

Cu2+ + 4NH3·H2O

Cu(NH3)2+4+4H2O

Fe3+ + 3NH3·H2OFe(OH)3↓+ 3NH4+。

例4CO2-3、HCO-3

方案:取少量试样于试管中,加过量MgCl2溶液(如果生成白色沉淀,则试样含CO2-3),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如果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则试样含HCO3-)。

提示:加MgCl2溶液过量,是在检出CO2-3的同时除去CO2-3。

例5CO2-3、OH-

方案:取少量试样于试管中,加过量CaCl2溶液(如生成白色沉淀,则试样含CO2-3),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酚酞(如溶液变红色,则试样含OH-)。

提示:①加过量CaCl2溶液,是为了检出CO2-3的同时除去CO2-3。②CaCl2可用BaCl2代替。

例6SO2-4、SO2-3

方案1:取少量试样于试管中,依次加入过量盐酸(如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试样含SO2-3)、BaCl2溶液(如生成白色沉淀,则试样含SO2-4)。

提示:加过量盐酸,是在检出SO2-3的同时将它除去。

方案2:取少量试样于试管中,依次加入BaCl2溶液、过量盐酸(如果沉淀部分溶解,且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试样含SO2-4SO2-3)。

提示:两个方案中的盐酸,均不能用硫酸、硝酸代替。

例7NO-3、NO-2

方案:取少量试样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稀硫酸并微热(如果生成红棕色气体,则试样含NO-2)、再加入铜片(溶液变蓝色且生成红棕色气体,则试样含NO-3)。

提示:①加入稀硫酸时,反应有:

NaNO2+H2SO4NaHSO4+HNO2

2HNO2NO↑+NO2↑+H2O

②加入Cu,反应有:

3Cu+8H++2NO-33Cu2++2NO↑+4H2O

2NO+O22NO2

③酸性条件下,NO-3、NO-2都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I-等还原性离子,故设计检验方案时不能用上述试剂。

例8CH3CH2OH、CH3COOH

方案:取少量试样于试管中,依次加少量NaHCO3溶液(如果产生气泡,则试样含CH3COOH)、酸性K2Cr2O7溶液(如果溶液由橙色变绿色,则试样含CH3CH2OH)。

提示:①加K2Cr2O7时的反应为:2K2Cr2O7+3CH3CH2OH+8H2SO42K2SO4+3CH3COOH+4Cr2(SO4)3+11H2O 。

②K2Cr2O7可用KMnO4代替,现象为溶液紫色褪去。

例9Na2O、Na2O2

方案准确称取a g试样,加足量水溶解后加入酚酞作指示剂,用b 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消耗x mL盐酸。如果x=1000a/31b,则试样只含Na2O;如果x=1000a/39b,则试样只含Na2O2;如果x 介于两者之间,则试样含Na2O、Na2O2。

例10Na2CO3、NaHCO3

方案:准确称取a g试样,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b g。如果a=b,则试样只含Na2CO3;如果b=53a/84a,则试样只含NaHCO3;如果b介于两者之间,则试样含Na2CO3、NaHCO3。

例11Ca、CaH2 \[已知:CaH2+2H2OCa(OH)2+2H2↑\]

方案准确称取a g试样,加足量水,收集并测量生成的气体体积,为b L(换算到标准状况)。如果b=0.56a,则试样只含Ca;如果b=1.6a/3,则试样只含CaH2; 如果b介于两者之间,则试样含Ca、CaH2。

例9Fe、Fe3O4

方案1:取少量试样,加过量CuSO4溶液(如果生成紫红色固体,则试样含Fe),过滤后加过量盐酸(如果溶液,固体溶解后溶液呈蓝色,则试样含Fe3O4)。

方案2:取少量试样,先逐滴加入FeCl3、KSCN混合溶液至过量(如果开始红色褪去,则试样含Fe),过滤后加过量稀盐酸(如果固体溶解,则试样含Fe3O4)。

方案3:称取a g试样,加过量盐酸,再加过量NaOH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灼烧,得到b g固体。如果b=10a/7,则试样只含Fe;如果b=30a/29,则试样只含Fe3O4;如果b介于两者之间,则试样含Fe、Fe3O4。

提示:①方案1中,加盐酸时的反应有:

Fe3O4+8HCl2FeCl3+FeCl2+4H2O

Cu+2FeCl3CuCl2+2FeCl2

②方案2中,加HCl时的反应有:

Fe+2HClFeCl2+H2↑

Fe3O4+8HCl2FeCl3+FeCl2+4H2O

加NaOH时的反应有:

FeCl2+2NaOHFe(OH)2↓+2NaCl

4Fe(OH)2+O2+2H2O4Fe(OH)3

FeCl3+3NaOHFe(OH)3↓+3NaCl

灼烧时发生的反应为:

2Fe(OH)3△Fe2O3+3H2O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发现,设计物质检验(鉴别)实验方案,除了用定性方法外(如例1-例8),还可借助定量方法(例9的方案3)。

“双+”体系 篇4

中职教育培养技能型“蓝领”工人的定位在社会上已取得共识, 办学思路也从学科型教学逐步转向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的, 突出以就业为导向, 围绕企业一线生产人才需求的办学。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原则正在悄悄改变学科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系, 产业现场的实际需要正在主导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中职学校普遍采用“双证书”制, 正是顺应了这种发展。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学历和职业资格并重的制度, 从1994年国家颁布《职业资格证书规定》以来, 诸如教育、就业、分配等各项政策都逐步开始建立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上, 资格证书制度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实际上是企业生产一线的劳动者, 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引导, 使学校不是按照自身环境和自身目标进行办学而是按照企业的条件和企业的需要来培养劳动者。中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已经转变为以就业为导向, 突出工学结合、双证结合的办学特征, 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深化。

构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双证书”制课程体系的思路

数控加工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实现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性产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我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以数控加工技术为基础的先进制造技术快速地取代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已成为当今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趋势。数控技术人才需求量的大小和人才需求的类型、层次、质量等取决于国民经济和制造业的发展程度、水平, 也取决于用人单位自身的管理要求、发展趋势等。为了增强竞争力, 制造企业已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数控机床在制造业中的大量应用, 使社会对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编程及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统计, 制造业较发达的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数控机床占生产设备的70%以上。我国制造业与国际先进工业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 我国数控机床操作工短缺60万人左右。大力培养现代数控技术人才是解决我国现代数控技术人员匮乏的有力措施。因此, 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双证书”制课程体系, 培养从事数控机床操作、编程及维护的应用型人才, 对于我国机械工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思路应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目标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应用”为主旨构建与学历层次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以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能力为主、需要为准”来设立实践教学体系, 从而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具有“双证书”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形成适应我国行业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以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为出发点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数控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应用, 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的基础, 是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手段。它通过一定的程序来管理各类加工工具, 如车、钳、铣等。在数控加工技术应用中, 面临着操作、编程及维修三大问题。这三方面的问题, 实质上与数控加工技术的三个组成部分即数控机床、数控编程、数控原理互相关联。对于中职教育而言, 数控专业培养目标应是培养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及维护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通过数控行业岗位群工作领域和技术领域对人才能力要求的分析, 以国家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编程工艺员等职业资格的标准, 结合国家高技能人才学历的综合素质要求, 确立本专业毕业生应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建立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教学体系

根据数控行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需求, 按照本专业高技能人才必备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其他必要能力以及基本素质来设置新的课程结构。这种新的课程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程, 其特点是弱化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理论性, 具有目标适应性、岗位针对性、逻辑顺序科学性、内容现代性等职业培训特征。随着科技和现代经济的发展, 行业要求其职业人才日趋智能化、综合化和复合化。因此,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中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为突出这一重点, 中职课程要引入动态运行机制, 注重吸取多种课程理念之长, 将课程设置纳入按需调整、随机组合的动态变化之中, 使其更贴近时代要求, 以促使学生更能适应动态的产业需求。中职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多种目标的选择中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实现自我。

新的课程结构应具有以下特点: (1) 按需施教:按职业岗位群要求, 进行职业能力分析, 确定主干课程, 注意本行业领域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注意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2) 加强全面素质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线,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摆正和处理好德、智、体、美、劳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别强调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养, 实现教学工作整体优化。 (3) 应用性、科学性、实效性相结合:处理好教学内容、方法和高技能培养目标的关系。基础理论课程以“实用、够用”为度, 专业课程要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有些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 形成新的课程, 以提高课时利用率。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理论的运用与指导, 突出培养、训练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技能所需知识传授和运用。 (5) 学、做、用相结合:注重从生产中提取实例进行案例教学, 结合生产实际需要与数控企业技术设备改造任务编制实训课目, 强调与生产一线的融合和应用, 贯穿用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

本专业培养人才所需的基本知识归结在五个模块中。模块一是思想品德人文模块。主要构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能力框架及良好的人文知识、身心素质体系。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文体活动、名人讲座等辅助教育形式, 来提高该模块教学效果。模块二是英语模块。主要构建英语阅读与翻译本专业资料能力框架, 以使学生适应未来学习、工作对英语的需求。模块三是计算机应用模块。主要形成完整的计算机原理、应用、操作体系, 组成计算机应用工作平台。模块四是机电类基础知识模块。主要形成工科机电类专业基础知识体系, 构建专业技能所必须的机电理论平台, 培养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和手段, 学会自我提高与完善。这部分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度, 对有些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 形成新的课程。模块五是本专业知识模块。主要构建本专业所需现代数控理论知识平台, 其中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技术基础、数控车削加工与编程、数控铣、加工中心加工与编程、CAD/CAM软件应用技术基础等为本专业的最重要课程, 是本专业核心课程。

根据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要求应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核心课程教学, 教学内容应与学生就业所需的技能要求对应, 参照数控加工过程要求, 使学生具备识图、工艺掌握、编程、加工、测量、设备维护等6个核心能力。每一个核心能力点由若干核心课程组成, 而每一个核心课程又由若干教学项目具体落实教学环节。在课程的设置上, 还应注意扩大学生知识面, 扩展人文和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发展个性教育。针对全球机械工业最新发展动向和成果, 适时在有关课程中增加教学内容或开设相应讲座, 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的滚动更新, 及时增加新内容, 删除过时的内容。

建立基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践教学体系

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制度植入实践教学体系中是技能型教育的特色所在。应按照国家职业资格的标准, 结合理论教学体系的要求建立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执行过程中, 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的关系应是既自成体系, 又相辅相成, 理论与实践双线并列。二者在培养方案中的课时分配应达到1∶1, 适当交叉融合, 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使培养方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体现技能型教育的特征。因此, 实践教学体系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与地位, 是中职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形成的重要环节。

依据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标准、鉴定规范、考核方式并根据实践教学设备的情况, 构建本专业稳定的由实验、实习、实训、实践考核组成的实践教学平台, 使能力内涵重新结构化, 不再只是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代名词, 知识、态度、技能和评价等开始进入能力建设的大舞台。课程作为连接学生与职业的桥梁, 其结构只能来自企业和生产第一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产制度, 它源于生产系统、企业系统;它产生于工作现场, 产业现场;它与生产、技术和经济活动密不可分, 因而具有和企业结合的天然特征。中职学校只有按照企业生产规格去培养人才, 才能培养出企业生产所欢迎的劳动者。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 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人才结构也在不断调整, 因此, 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必须随之进行相应的改革。技能型教育必须形成务实的办学思想, 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真正纳入课程体系中, 创设鲜明的“双证书”制课程体系, 以岗位应用为前提, 面向专业岗位, 充实专业理论, 强化专业技能。适应企业需求, 瞄准岗位能力, 才能培养出市场欢迎的高素质的后备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温州市职教中心.项目实施必要性及可行性[OL]. (2007-08) .http://www.wzzj.com.cn.

[2]张电平.中职数控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浅谈[J].科技广场, 2007, (8) .

[3]李建鹏, 刘炳刚.中职数控专业项目课程改革探索[J].现代企业文化, 2008, (17) .

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篇5

2、

双体系构建成果,形成“一企一册”,有效运营管理。

“一册”内容主要包括:(1)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南、(3)企业风险点排查清单、(4)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分级管控一览信息表、(5)设备、作业活动清单;(6)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南、(7)事故隐患排查标准(各类安全检查表)、(8)隐患排查过程记录(排查记录、隐患公示、隐患整改通知、隐患整改验收记录)、隐患分类汇总台账等。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序号 步骤 工作内容 实施方式 工作要求 时间

责任单位 1.双体系学习双体系理念、概念、程序及工作要求学习。

茌平信发燃气有限公司全部人员(至少)学习双体系。培训 ppt、文件发放等。

知道什么是双体系,是干什么的,怎么做。月20日开始 安全运营部 2.编制双体系实施方案 编制双体系创建实施方案。

编制实施方案。

明确建设周期: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责任部门、责任人及考核要求等。月1 日 安全运营部 3.编制两个指南 编制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指南。

依据通则和细则要求,构建两个指南。

解决开展双体系工作的“技术标准” 3 月6 日 安全运营部 4.排查风险点 按照标准要求,对风险点进行排查。

按要求实施。分工,落实到人。

建立企业风险点排查档案。月9 日 各场站 5.辨识危险源 按照标准要求及事先设计的记录表格,运用工作危害分析及安全检查表运用具体方法全面实施。先各站班组他们自己辨识,全程指导。

建立企业危险源辨识清单 3 月15日 各场站

序号 步骤 工作内容 实施方式 工作要求 时间

责任单位 实施危险源辨识。

6.

开展风险评价 按照 LEC 或风险矩阵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

按要求实施。

建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信息表。月20日 各场站 7.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对危险源风险评价基础上逐一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按要求实施。

按照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及应急措施逻辑层次制定的危险源控制措施。用于指导隐患排查标准的编制。月30日 各场站 8.确定风险分级控制层级 针对风险评价结果和在指南中企业自行确立的分级控制原则,进行分级控制层级划分。

按照公司、车间、岗位及班组层次进行分级。

建立明确的风险分级控制信息一览表。月5 日 安全运营部 9.编制隐患排查标准 根据风险控制措施,编制企业的隐患排查标准 根据通则和试行指南编制隐患排查标准。各种表格,分五种类型检查表。(综合、专业、日常、季度、计划)

实现隐患排查标准明晰,解决以往隐患排查粗放的缺陷。月10日 安全运营部 10.实施隐患排查 各职能部门、各单位按照指隐患排查治理指南和标准开展隐患排查 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全面排查。

按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一次系统的隐患排查,建立起隐患排查记录信息表 4 月15日 各场站 11.按照隐患治理流程实施治理 按照指南确定的整改通知、整改反馈、整改验收等程序对隐患进行治理。

根据通则和指南实施隐患治理;各种表格。

自身安全生产管理缺陷及现场安全生产条件进行一次系统排查治理,建立台账。月20日 各场站 12.成果整理 完善建设方案、修订两个指南、规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管控记录、隐患排查治理过程档案 对成果进行阶段性整理、归档、上报。

“双+”体系 篇6

[关键词]旅游双创人才;课程设计;素质与能力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01-03

“十三五”时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又一黄金时期。随着“互联网+”与“双创时代”的来临,旅游人才的市场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高校旅游人才培养需要进行全新思考、全新规划、全新设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旅游教育中的核心环节,对高校旅游专业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明确当前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定位,构建一个基于素质与能力双轮驱动的旅游双创人才课程体系,并为其体系优化提供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三维定位

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进行专业定位、目标定位与模式定位,这三个维度的定位是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也是实现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

(一)以行业需求为出发点,树立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专业定位

明确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要以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能力为根本,以实现学生就业目标为方向,以产学研结合为路径,为旅游行业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酒店行业、旅行社、景区、现代服务业等其他行业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素质与能力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型旅游人才。

(二)以素能培养为立足点,明确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双重目标定位

高校对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素能培养为立足点,具体可以细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素质水平的定位,要具有扎实的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创新创业的相关素质。其次是能力水平的目标定位,要掌握专业实践操作技能、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商务服务礼仪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创新创业的能力等。最终目标定位是培养出洞悉行业最新动态,胜任旅游管理相关工作,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旅游双创人才。

(三)以创新思维为突破点,打造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三维模式定位

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模式定位要以创新思维为突破点,突出强调培养人才双创能力,基于专业定位与目标定位形成一个集时间、空间与方式三维一体的模式定位。时间维模式定位,将统一时间培养(课堂教学模式)与零散时间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相结合;空间维模式定位,将校内教学模式与校外教学模式相结合;方式维模式定位,将观摩体验式培养与实际操作式培养相结合。

二、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

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对双创人才的需求,通过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创业意识的素能结合的应用型高等人才。基于双创型旅游人才对课程的需求变化,从课程目标体系、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考核评估体系这三个方面对体系进行重构。

(一)旅游双创人才培养“双轮驱动”专业课程目标模块体系

旅游双创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以素质与能力双重培养目标为驱动力。其中,素质要求主要包括基础素质与专业素质。基础素质培养是课程设置的首要目标,旅游专业素质培养是课程设置的核心目标,创新思维素质培养是课程设置的拓展目标。旅游双创人才的能力目标涵盖了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四个板块。基本能力与专业能力是具体到与旅游专业相关的课程培养基本目标,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则是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关键内容。

(二)旅游双创人才培养“三四三”阶层式课程内容模块体系

依托素能双轮驱动,以系统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为指引,打造一个集聚理论性、经验性与参与性的专业交融的人才培养课程“自选超市”,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专题研究课程按照3∶4∶3的比例进行设计,形成宽基础、精发展与准提升的“三四三”阶层式课程体系,为市场提供应用性、国际性与创新性的人才。

第一,宽基础,注重理论课程。以丰富的理论基础课程为根基,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法律、计算机、外语和艺术教育等课程纳入基础层课程体系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基本技能。同时,引入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创新意识启蒙课程,强化理论基础课程设计。

第二,精发展,融合理论实践。以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为核心内容,遵循课程设计精细化与精品化的原则,对与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相关的专业基础类课程进行深耕设计。着重开发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导论、会展管理原理、旅游政策与法规等专业素养课程,深入发展专业实操课、礼仪实践课等课内实践课程。同时,引入“互动式开放课堂”课程,定期邀请校外企业家与创业家进行创业知识讲座与经验交流座谈。

第三,准提升,做好专题实践。提升层课程设计以专题研究与专业实践为主,旨在总结基础层与发展层课程的实践效果,增强学生的课程参与性,对学生综合创新能力进行提升。这一课程模块涵盖专业实训、实习教学与论文研究。专业类实训包含专业考察(如景区调查)、社会调查(如旅游社区调查)、大学生自主科研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将实习教学的课程集中在酒店管理、餐饮管理、导游业务等细分专业方向上。在此基础上与校外企业合作,搭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有效途径。课程体系另外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论文研究,通过论文研究课程的设计,针对学生的专业导向,为学生设计专题学术研究的课程。

(三)旅游双创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评估模块体系

旅游双创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评估体系是课程设计的重要保证,一套完善行而有效的评估体系是实现课程价值的前提。本文将课程评估体系分为课程计划、课程资源、课程质量和课程效果四部分。课程计划统筹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清晰定位教学目的与培养目标,为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前期指导。课程计划中要囊括培养目标、指导思想、课程设置、课程管理以及考核办法五部分。课程资源主要是对旅游课程开发依托的资源条件进行评估,具体包含有课程的教材、课程的师资力量等,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支撑。课程质量是评价课程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听课人数、学生反馈、学生成绩等多维考核指标的衡量,判断课程体系的实践效果,检验课程存在的根本价值。

三、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优化的对策措施

为有效推动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双创旅游人才,需要高校加强线上线下课程联合、课内课外的课程关联,整合精品名品课程资源,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

(一)线上线下课程联合互动,创新双创人才培养课程形式

打造线上线下课程生态链,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形式。首先,增加线上课程设置,开发慕课、视频公开课与资源共享课,开通课程微信公众号,建设线上课程超市,针对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按需进行线上选课与学习。其次,完善线下课程设置,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外,还要增加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互动,通过设置翻转课堂,将线上与线下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可以自主线上学习课程,然后再到线下课堂参与互动提问。

(二)课内课外课程多维关联,搭建双创人才培养课程平台

创建课内课外多维关联的课程体系,兼顾双创型学生素质能力需求。创建融合理论性、经验性与参与性的课程教育平台,开拓由校内导师、校外就业指导专家导师、校外创业企业家导师在内的多导师交流平台,搭建创新创业俱乐部、创新创业联盟等学生交流平台、校内外创业实训平台,将课程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实践性强的创新创业咨询指导。

(三)精品名品课程渠道支撑,提升双创人才培养课程资源

整合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以及创新创业新型课程资源,打造双创人才培养精品名品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搭建多渠道的信息互动平台,依托现有精品课程与名品课程,深入挖掘课程资源、整理并完善课程内容,改造提升为创新创业相关的精品课程,提升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

三、结语

随着旅游业产业地位的不断提升,其对素能结合的双创型旅游人才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加。因此,高校需要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做出适当的调整,将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需求相匹配,通过“三四三”阶层式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对高素质高能力的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双创型人才支撑。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力,张敏敏.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计比较研究——以广州五所高校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1(9):63-65.

[2] 周霄,马勇,刘名俭.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系统构建研究——基于“素能结合”的导向[J].现代商业,2012(6):41-42.

[3] 马勇,杨洋.基于新专业目录调整下旅游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点建设优化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3(174):68-70.

[4] 马勇,李欢,何彪,郭田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五位一体”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5):126-127.

“双+”体系 篇7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职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不能再单纯地把学校的单一评价作为学生综合能力考核的标准,而应该把企业和学校的综合评价作为考量学生的指标体系,这就要求要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对学生质量的“双评价”机制。“双评价”机制的评价标准包括评价内容、指标体系以及运行办法等等。

1 建立双评价机制的依据

1.1 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思考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对正常儿童的基恩那个开发情况与脑残病人的技能丧失情况做深入的研究,同时对超常儿童,白痴学者,患孤独症儿童,学习障碍儿童等特殊人群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人类的七种智力,分别包括: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数学逻辑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而由医学界专家进行研究表明,人类的每一种智力都是由大脑的一个部分决定的,例如在大脑右侧的某个位置,主要控制着人类的音乐天赋,影响着人对音乐创作及欣赏的水平。人的智力是由很多功能组成的,各个功能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人类自身的智力是由以上七种智力表现出来的。每一个正常的人都不同程度的具备以上的几个智力,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水平并不相同。有些人在某一个智力上比常人更丰富,他们如果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这种智力,就会做出比常人显著的成绩;而有些人在其他的智力上有突出的天赋,经过自己的努力,也会取得成功。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知道:(1)人的智力是由功能不同,但是相对独立的智力组成的;(2)每一个人类个体都具有多重的智力,只是个体与个体间的智力水平不等,(3)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水平,发挥个人的特长,都能取得成功。

多元智能理论的建立,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职业教育应当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状况选择相适应的评价形式,也就是多元的评价体系,即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实践做出客观的评价,实施以学生个体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教育在每个人身上得到成功,取得最佳效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1.2 关于职业特殊性的思考

在关于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一直都只重视着普通中学的学生评价,从没有重视过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工作。职业学校的评价工作,大多都是在模仿普通学校的学生评价方式,不能根据职业学校的独特点去挖掘新的评价方法,导致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工作受到各方质疑,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欠缺。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使得职业学校没有自己的特色,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发展。

目前,在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体系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甚至有些学校把学生的评价工作成为象征性的形式,根本达不到预期目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较为欠缺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如果仍旧以理论学习效果作为评价依据而忽视学生实践教学效果,会造成职业学校只重视理论学习而轻实践的学风,会使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考试分数高,但是实践能力低下,影响到以后的学生就业。一言以蔽之,现阶段缺乏一个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多元的、较为准确的学生评价体系。

2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2.1 对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评价

文化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没有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称不上职业教育,而是培训教育。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应当包括人文知识的积累、文化修养的陶冶等方面。对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企业用人的重要依据。但是,职业教育的文化基础教育与普通学校的也是不同的,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标准不能完全套用普通学校的评价标准,不能以学生的笔试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不同的专业对文化基础的评价标准也不同,对于对文化基础要求较高的专业课适当调高对文化基础的评价标准,但有些专业对文化基础的水平要求低,可以适当的调低对文化基础的要求,但总体而言,应该体现以下几点:(1)对文化基础有一定的掌握或了解,便于在实践中的应用。(2)将该文化基本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需要,与学生将来毕业后要实现的目标相衔接。这是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的特色和实际教学中的难点,在评价中应该占有较大比例。

2.2 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应用型的特征,高职学生素质主要体现在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指一个人可否进入职业以及能否胜任职业工作的条件,包括有胜任职业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等等。这就要求思想道德教育要与职业素质培养结合起来。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培养敬业精神,增强服务观念,倡导诚实守信,全心奉献社会。其次,要加强价值取向引导。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各种价值标准为核心的基本价值信念、理想的观念系统,是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和现象所持有的内部标准。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是一种行为动力,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再次,要提高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个体顺利完成其所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特征。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估价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不自负。

2.3 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评价

对学生的专业知识通过运用纸、笔对答问题,根据对问题回答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分数,依据分数的高低对学生做出评价的方式固然有必要,但这种评价只能说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知识的情况,而难以判断在未来职业活动中的成败。

从目前情况看来,用人单位的需求与毕业生实际状况的矛盾较为突出,用人单位普遍感觉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较差,缺乏实践活动能力和创新精神,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有较大的差距。这种状况的改变也牵动着对现行的评价方式的改革。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职业教育目标,职业学校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除运用传统方式外,应更加注重在更接近他们未来的“实际工作情况”条件下进行,即在情境中评价。这种评价能够对学生在未来职业中的最重表现做出较好的预测,学生的智能技巧也是在具体情境中开发和培养出来的,情境中的评价不是一门课程结束或任务完成后才进行的评价,而是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是在个体参与学习过程中轻松进行的,是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自然进行的,这种评价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优异的反馈,识别他们的强项和弱项领域,提出应该继续学习有关领域的建议或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提出有用的建议。

2.4 对学生社会能力的评价

所谓社会能力,是指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即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它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主要包括交往与合作能力,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反省能力,组织执行任务的能力,竞争能力等等。

社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必须培养的,与专业能力并重甚至超过专业能力的一项必备的能力。在实际的职业生涯过程中,职业学校的学生将来不仅要与物(机器)打交道,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一个不善于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可能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社会能力的培养不能完全指望课堂教学,也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方式对其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对于社会能力来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透过日常观察或其他渠道实施过程性的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映学生的能力。

3 评价体系的建立

什么样的大学生最受用人单位的欢迎?通过对来校招聘的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的调查问卷显示,具备下列八种素质的大学毕业生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1)价值吻合(认同企业文化及理念)(2)忠诚企业(诚信)(3)较强的学习能力(4)敬业精神(5)专业技能(6)沟通能力(7)协作能力(团队精神)(8)富有激情(自信力)。

我们认为高职学生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坚持以下几个指导思想:一是要力求现实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和适应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为前提,着重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和组织、协调、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素质。三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记实与评议相结合、自我评定与互相评定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各类用人单位的调研,可从下列指标中初步判断一个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1)基础性素质(占80%)

(1)思想品德素质(20%),包括诚信素质、行为规范、公益劳动等;(2)科学文化素质(50%),各门课程考试成绩;(3)身心素质(10%),体育活动及心理素质等。

(2)发展性素质(占20%)

包括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文体特长、外语与计算机能力、社会实践等。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对其评价时,不但要考虑到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培养,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去追踪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上的能力表现,不但要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更应注重学生技能与资格的内化以及应变能力,以求得学生在变动的职业生涯中重新获得职业技能。因此制定和完善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学校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全面、科学、准确的对学生职业能力做出评价。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评价指标导向和评价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明确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提高劳动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冯国凡.从职能类型划分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5.

[2]庄晓钟.高职院校工学结合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福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3]周标,刘鲁平,叶赏和,吴一铃.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及建模的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4]苏叶兰,秦欣梅,詹莎.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J].南昌大学学报,2009.

[5]夏瑞雪.浅析“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教育评价的新理念[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3.

“双+”体系 篇8

一、大学生志愿“双服务”工程的概念

高校在新形势下, 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 结合他们的热情、专长和社会需求, 立足校园、面向社会, 通过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构建志愿“双服务”工程体系, 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有效开展。大学生志愿“双服务”工程是指:高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课题, 利用人才智力优势, 扎实开展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志愿活动, 实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目标。志愿“双服务”, 既是一种富有创新精神、时代精神的素质教育思想, 也是一种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素质教育实践。在参与志愿“双服务”的过程中, 大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自身的社会价值, 感受到志愿“双服务”对塑造自身人格的强大作用, 实现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 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的要求。

二、大学生志愿“双服务”工程的特点与特征

(一) 大学生志愿“双服务”工程的特点

志愿“双服务”, 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 事业性是基础, 大学生志愿者是主体,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是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功能,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的志愿者精神是本质, 内化成为大学生志愿者自觉行为的志愿精神是原则。

志愿“双服务”的基础是事业性。青年志愿者行动, 作为新时期重要的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公民道德实践的载体, 被正式写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十五届三中全会决议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并实现制度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 深入开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自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实施志愿行动以来,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蓬勃发展, 队伍不断壮大, 影响日益广泛, 成效十分显著。在新形势下, 无论是从志愿者主体还是从志愿者活动内容来看, 高校开展的志愿“双服务”成为青年事业。

志愿“双服务”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具有独立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是志愿“双服务”的践行者和受益者, 在服务他人的同时, 强调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需求, 既有帮助他人、贡献社会的公民意识体现, 也有实现自我价值需求的主观自愿。在志愿“双服务”倡导的人人都是志愿者的前提下, 大学生成为志愿“双服务”工程的主体。

在志愿原则指导下的利他利己行为和精神是志愿者“双服务”的本质。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服务活动时的动机是复杂而多样的, 既有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的自愿, 也有充实自我、锻炼才能的自身需求。“在提供服务的同时, 志愿者自己也获得被尊重感、成就感、交友的需要以及在非正式组织锻炼领导才能的需要”[1]。志愿“双服务”行动, 作为一种超现实利益行为, 有效推动了大学生志愿者对人和社会的理解、对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对学好专业知识的紧迫感, “志愿服务成了动员、凝聚进而教育引导青年的有效方式”[2], 志愿原则指导下的利他利己行为和精神是志愿者“双服务”的本质。

德育是志愿“双服务”的重要功能。志愿“双服务”德育功能的实现过程, 突破了以往高校志愿活动中带有的政治色彩、形式主义和行政命令的弊端, 讲究志愿共赢的理念, 有其不同于传统教育的特点, 是潜移默化、自然实现的过程, 是志愿“双服务”精神内化为大学生自觉行动的过程。志愿“双服务”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了社会主义道德理念和价值观, 培育了大学生群体的道德主体意识, 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教育机制的形成, 构建了实践育人的德育途径, 丰富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促进了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和公民人格的生成。

(二) 大学生志愿“双服务”工程的特征

志愿“双服务”在“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原则指导下, 始终坚持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为主线, “志愿者不是被教育者, 在活动中不再是抽象的、简单的、被动的接受教育, 而是一种自觉行为条件的积极体验”[3]。志愿“双服务”是一项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 而不是单纯的组织几项活动, 具有明显的特征。

志愿“双服务”的多样性。从志愿“双服务”服务领域、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来看, 它始终关注和谐社会建设的边缘化群体和领域, 涉及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弱势群体帮扶、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现代企业建设等诸多方面, 大力开展校园建设、低碳宣传、健康义诊、法律宣传、慰问演出、支农支教、企业调研, 志愿“双服务”呈现出服务对象、服务领域、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的多样性特征。

志愿“双服务”的区域性。志愿服务活动, 始终坚持立足当地社会、服务百姓需求的原则, 结合区域实际, 找准服务项目, 开展服务活动。例如, 我校所在张家口市的部分县乡处在坝上高寒地区, 我们选择适合高寒地区开展的农业项目在周边地区推广, 而且部分师生经常在服务地蹲点指导, 开展多项科学研究和蔬菜节水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 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大力开展志愿社区服务, 从社区发展角度来看, 社区服务对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参与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志愿“双服务”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志愿“双服务”的互动性。志愿“双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参与社会的渠道。在组织化运作与管理下, 大学生借此过程, 获得学习技能与实现价值的机会, 增加社会成员间的彼此联系、了解与信任;通过与服务对象深入交流, 共同探讨服务内容和形式, 大学生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 明确了服务方向和服务任务, 增加互助互惠的意愿, 并因个人自我的贡献而增进身心满足与福祉, 进而促进社会不同群体的关系整合, 表现出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强烈互动。

志愿“双服务”的协调性。学校成立志愿“双服务”素质教育领导机构, 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整体联动, 实现工程组织实施的领导机构协调性;建立志愿“双服务”“学校—学院—班级”三级青年志愿者组织网络体系, 实现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协调性;健全志愿“双服务”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宣传机制, 实现制度机制的协调性;形成人人都是志愿者的育人氛围, 实现志愿服务全员参与、工程建设全程关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志愿“双服务”育人理念的协调性。

志愿“双服务”的互融性。志愿服务精神与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两者在理念和精神上的相通互融, 构成了志愿“双服务”育人功能的内在基础。志愿“双服务”是青年认知社会, 实现完整社会化过程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提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因此, 志愿服务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延伸, 是素质教育的内容, 也是智商与情商协调发展的手段。因此, 志愿“双服务”和高等教育体系因为其教育的内在本质而互通, 也由于其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外在形式而相融。

三、构建大学生志愿“双服务”工程体系

构建大学生志愿“双服务”服务体系。构建“1+6”志愿“双服务”体系, 实现志愿活动的项目化、合同化、队伍化、阵地化运行模式。“1”是指统一志愿者电子注册、人手一册志愿者手册、每人每学期志愿服务10小时、每年开展一次志愿者活动月活动、每年开展一次志愿者表彰活动;“6”是指围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两大高校职能, 在志愿服务学校、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弱势群体、志愿服务社会公益事业、志愿服务新农村建设、志愿服务企业发展等六个方面, 健全志愿“双服务”服务体系, 拓宽服务领域, 拓展服务内容, 提高服务效果, 提升服务品位。

构建大学生志愿“双服务”组织和制度体系。建立学校和二级学院两级大学生志愿者协会, 在班级团支部建立志愿者活动小组, 形成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学校—学院—团支部”组织运行模式。执行志愿者电子注册制度、志愿者手册使用制度、志愿者表彰制度、志愿“双服务”标准制度, 这样一方面可以总结志愿者的行为价值, 另一方面有助于志愿者自觉提升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 从而实现志愿“双服务”组织在基层、创造在基层、活力在基层。根据服务内容和服务领域的不同需要, 经常性地组织指导教师进行相关业务培训, 帮助指导教师掌握相关政策, 并及时有效地对志愿“双服务”素质教育工作给予全面客观的指导, 深挖本质内涵, 提升育人功能, 提高活动品位。将志愿“双服务”工程纳入团的工作目标管理体系中, 使其成为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必要组成部分, 通过经常性组织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双服务”活动, 实现志愿“双服务”工程在团内工作的常态化。

构建志愿“双服务”机制体系。着力构建志愿“双服务”宣传机制, 既要注重发挥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的作用, 又要发挥志愿者体验功能的宣传作用, 更要发挥身边的优秀典型人物和事迹的宣传作用, 宣传和弘扬志愿者精神, 普及志愿者“双服务”工程理念, 实现人人了解、人人参与志愿“双服务”工程的局面。积极构建包括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在内的志愿“双服务”工程评价体系, 深入总结“双服务”工程的经验和做法, 为志愿“双服务”的活动内容设计、工程组织实施、志愿者选拔使用提供了标准化模式。建立科学公正的志愿“双服务”激励机制和动力机制, 将参与志愿“双服务”工程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推优入党考察和团内表彰等考核评比体系, 每年表彰一批志愿者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在有效服务社会的同时又满足志愿者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构建志愿“双服务”培训体系。着力加强志愿者“双服务”培训体系建设, 通过讲座、集体学习、组织参加志愿服务等形式, 加强对志愿者的志愿理念、基础理论、专业技能、社会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训, 为大学生全面了解专业理论、组织管理常识、社会沟通技巧等提供培训, 并激励学生探讨志愿活动现状与发展方向, 交流服务感受。

参考文献

[1]刘晋芳.从志愿者行动看公民教育[J].中国德育, 2009, 4 (2) :24.

[2]王玉辉, 殷学东, 等.“志愿服务”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J].镇江高专学报, 2005, 18 (4) :77.

[3]沈东华.论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德育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23 (3) :77.

“双+”体系 篇9

本刊讯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创新, 成都移动日前成功总结出一套针对核心网安全的管理体系, 该体系的应用不仅明显提升了网络的安全性, 减少了网络故障的出现频次, 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 还有效提升了网络质量, 受到了业界的普遍关注。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户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客户需求的不断提高, 在保持网络的可扩展性的同时, 如何保证网络的安全成为业界难题。从2007年开始, 成都移动网络就进入频繁的换代升级阶段, 各类工程显著增多, 一些过渡性和临时性方案在现网运用, 给网络安全形势带来严重风险。为此, 成都移动在施工实践中, 从日常维护、安全管控、性能提升、资源管理、关键控制、应急调度、人才培养等七个环节对原有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深入剖析和创新梳理, 并制定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工作规范, 编写一套完备的核心网安全管理手册, 使网络维护工作逐渐系统化和制度化。在关键的网元层面的控制措施上, 成都移动将“网元”看成“客户”, 为网元建立“病例卡”形成网络CRM系统, 对“割接”、“升级”等网元重要生命历程实施全面管理, 做到网元健康尽在掌握和网元信息的无缝沟通。此外, 将冗余备份的管理从网络级下沉到单板级, 实现管理横向到变和纵向到底的无盲点管控。

据成都移动相关人士介绍, 目前, 该体系正应用于成都全网, 涵盖14个机房, 92套核心网元, 1077套动力设备, 覆盖2/3代网络, 在安全管控和提升网络质量方面优势突出。据统计, 核心网每月每网元故障数目较以往减少50%, 一二级故障处理处理时长大幅缩短, 创造了1400天核心网无重大故障的全省记录。与此同时, 成都移动网络质量显著提升, 通话接通率和短信接通率分别提升1.5和2.3个百分点, 核心网相关用户投诉量下降三成。

“双+”体系 篇10

1 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 (职称) 评聘办法;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完成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培训, 聘任 (聘用) 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双师”素质教师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而且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行业职业素质。双师素质教师是保证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建设质量的根本, 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 是有效开展校企合作的根本保障, 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核心。

2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双师素质

2.1 基本教师素养

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与职业素养。热爱教育事业, 能吃苦耐劳的精神, 乐于奉献, 组织观念强, 具有团队意识。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手段, 具备良好的教学管理实施能力。能根据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特点, 进行科学系统的教学设计, 并针对不同课型, 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熟练运用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模式等先进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2.2 畜牧兽医专业能力

专业教师应具备过硬的动物饲料配制、繁殖技术、饲养管理、疫病诊断与控制相关理论与技术能力。

2.3 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能力包括实训教学、实习指导以及就业指导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不但能胜任理论教学, 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 能承担畜牧、兽医相关的实训、实习以及就业指导工作, 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 从而使他们考取家畜繁殖工、家畜饲养工、动物疫病防治员、宠物医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和国家执业兽医师。

2.4 创新创业能力

畜牧兽医专业贴近生产, 社会需求量巨大, 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应该能独立开设动物门诊和饲料店, 具有自主创业能力;同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开发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紧密相连的专业特色课程, 及时更新教学重点, 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具备能适应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需求;教师要定期去相关企业参加实践锻炼, 走访实习实训基地, 回访毕业生所在的用人单位, 开拓校企合作新领域, 为学生顶岗实习以及将来就业搭建良好的平台。

3 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评价体系

3.1 双师素质评价现状

我国目前还未有专门针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 对高职教师的评价多是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 严重阻碍了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 尽快研究建立一套合乎高职教师特征的评价体系, 是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3.2双师素质评价意义

双师素质评价标准是高职教师开展工作的方向和准则, 是高职教师努力达至的目标。它既是高职教师评价的出发点, 也是高职教师评价的依据和标尺。

3.3 双师素质评价原则

在制定高职双师素质评价标准时应充分考虑高职教师的意见, 让高职教师共同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切实体现学校对教师的期望, 发挥其对教师的导向作用。同时在评价标准的框架下应制定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它是评价标准的载体和具体体现。评价指标应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和可测定的, 应能激发高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并能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在制定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时, 应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应涵盖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专业制度五大部分内容, 在此框架下再细化为若干可操作性评估指标。

3.4 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

“双+”体系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双载体

一、背景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和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广东省互联网普及率为66%,广东省网民规模达到7000万人,2014年广东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2.63万亿元,来源于广东省的网络购物订单量突破8亿单,遥遥领先国内其他省市。全国范围来看,广东已成为中国电商发展的桥头堡。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报告》指出:随着国家对电子商务政策的升温,未来5年,我国超过3000万家中小企业,将有半数以上尝试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更加趋紧。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已超过250万人。电商行业每年以50%以上的增速快步发展,尤其是大量传统企业转型电子商务更是引起人才的争夺。电子商务属新型产业,人才存量不足,再加上高校人才培养输出不足,此矛盾形成电子商务领域的人才缺口。

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却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明明有较大的市场缺口,而拥有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却找不到适应自己的就业岗位,相比之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对口就业率却不高,分析其根本原因包括:高校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缺欠,缺乏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学完课程却无法进行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等。

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双载体”课程体系优化实践

企业需要大量“素质高、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这也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课程体系改革,而课改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就是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否实行校企合作以及校企合作的程度如何,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特征。高职院校进行“双主体”育人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所谓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即高职教育实施的主体一个是学校,一个是企业。教学实践证明:在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开发可以更好地满足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性和适应性要求,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主流。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开发要以就业岗位需求为逻辑起点,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构建具有工学融合特色的、基于“双载体”的课程体系。

(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双载体”课程体系。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见图1),召集行业专家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研讨,开展企业及毕业生访谈,确定电子商务常规职业岗位和网络创业岗位及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专业学习领域。

图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过程

通过专家研讨,重新梳理了职业岗位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对应关系(见表1),以便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表1 职业岗位与职业核心能力一览表

从职业岗位出发,梳理出电子商务专业的具体工作任务及典型工作任务(见表2),从而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学习领域。

表2 电子商务专业具体工作任务及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

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特理论概论》、《思法基础与廉洁修身》、《形势与政策教育》、《军训和入学教育(含军事理论)》、《就业指导》、《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基本素质类课程和《电子商务职业与岗位认知》、《经济学基础》、《网络消费心理分析》、《会计基础与应用》等专业基础理论类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上,按基于工作过程的要求对知识、能力进行重新序化,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习领域,与企业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双载体”课程体系,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网站图像处理》、《网络组建与维护》、《网络营销与安全》、《网站建设与运营》、《网商创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6门课程。以教学企业内的真实项目为载体,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并在教学企业内开展项目化教学,实现学生的常规就业和网络创业“双能力”及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见图2:

图2 基于“双载体”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备注:★为核心课程

(二)校企共同打造优质核心课程。与企业合作共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核心课程。加强“课证融通”,课程考核与电子商务认证相结合,以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考试代替课程考核,如网络营销与安全、网商创业等课程对应阿里巴巴商务专员资格认证;网络组建及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等课程对应助理电子商务师认证,《网站图像图像处理》课程对应助理平面设计师资格认证;《电子商务物流》课程对应助理物流师资格认证。以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考试促教学,以教学促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100%,高级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90%,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特色教材建设。通过与企业及省内同类专业相关院校合作,围绕“双载体”的课程体系要求,引进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共同建设基于“网商创业中心”教学企业的项目化教学系列教材,编写教学讲义,在教学过程中先试用1-2年,再根据使用情况逐步修订完善并正式出版。

(四)教学资源库建设。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引入校企合作企业的实际工作资料,参照国家专业资源库标准,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共享核心课程资源库,提供学生在线自主学习、企业培训、教师在线咨询指导、资料下载等服务,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撑,发挥建设成果的共享、辐射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梁小晓.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1,( 34) .

“双+”体系 篇12

我国海岛资源丰富,蕴含着种类多样、总量丰富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对海岛新能源进行开发利用成为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对海岛新能源电站的研究还较少,并且主要集中在对海岛新能源电站能量管理系统设计的研究和探讨方面[1,2,3,4]。作为能量管理系统的底层基础,信息资源要满足海岛电力系统控制的需求。对设备进行科学有效的编码则是信息有效共享的前提,然而对于海岛新能源电站设备编码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

文献[5]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适用于配电网的调度编码与设备编码相结合的双编码体系,在调度编码规范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由于海岛电力系统较为孤立、能量来源多元、设备种类繁多、维修更换较为频繁,在配网中很少出现的光伏阵列、风电机组、海流发电机组、整流器和逆变器等在海岛新能源电站中大量存在,因此在研究了IEC 61968中设备的资产和资源模型以及IEC 61970中对电网设备层级划分的基础之上,本文基于文献[5]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海岛新能源电站的双编码体系。

1 海岛新能源电站设备的编码框架

1.1 海岛新能源电站概述

目前,海岛新能源电站的电力系统多以10kV配电室为中心,多种发电形式的设备和用电设备以辐射状连接到配电室。光伏阵列和储能装置发出的电能经逆变器DC/AC由直流逆变为交流后汇集到配电室;风电机组和海流能机组由于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较大,发出的电能频率和幅值均不稳定,因此需先整流为直流后再逆变为满足使用要求的交流电;超级电容在系统发电充裕时吸收电能,在能量不足时补充电能;备用柴油发电机则在负荷高峰时投入使用。海岛新能源电站的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

1.2 双编码体系

由于电网设备的资产管理人员和运行维护人员更加关注设备的资产属性(如购买时间、生产厂商、设备型号等),因此需要设备编码来表征这些设备的自身属性信息。双编码体系的具体组织方式如图2所示,通过编码库中设备编码和调度编码的一一映射来实现互操作和松耦合架构。

传统的单一编码在海岛新能源电站设备的编码方面表现出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海岛新能源电站外部环境恶劣,设备容易损坏,更换维修频繁;

(2)传统电网的设备管理和运行调度工作是分列展开的,单一的编码不能同时满足两者的要求,也不能实现两者的互操作;

(3)单一的编码容易造成设备的隶属度不清晰;

(4)海岛新能源电站的建设处于探索阶段,统一的信息模型和标准接口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2 设备编码

2.1 电网设备的资产和资源

IEC 61968中的CIM(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最早提出资产的概念,并给出了比较成熟的资产模型。在CIM模型中,Asset类描述资产本体的属性,AssetFunction类、AssetContainer类、ComMediaAsset类均继承于此类;Specification类描述产品说明书,包括安装和维修作业指导书;AssetModel类描述的是产品型号;Work和WorkTask类则是说明资产工作任务,及其它类共同作用描述设备的资产信息。

设备的资源体现在特定的电网功能位置上,需要设备的资产来实现。设备的资产和资源是多对多的关系,某一功能位置上的资源可由不同的资产来实现,同一资产可在不同的电网功能位置上服役,如图3所示。

2.2 设备编码的实现

在设备从购买、运行、更换、检修、退役整个全寿命周期管理中,设备编码是特定个体设备的唯一标识。在IEC 61970中,设备编码是核心包Core中的IdentifiedObject类中的mRID字段。设备编码既可采用有意义编码又可采用无意义编码,但通常实际中会使用有意义编码和无意义编码组合的混合编码方式。若只采用有意义编码,则当设备因故障维修或老化退出运行后,该编码也随之作废,新设备的加入会不必要地增加编码的数量;若只采用流水码,则不能完全反映设备的资产属性等信息,同时设备维修后重新投入运行也不能得到反映。由此可知,设备编码可采用有意义编码和流水码相结合的混合编码方式,其中有意义编码部分根据设备的具体类型进行编码。如一台逆变器的编码为NR/NBQ/10/380/201205/10,其中NR代表生产厂商(南瑞),NBQ指设备类型(逆变器),10代表逆变器容量,380代表逆变器额定输出电压,201205代表出厂日期,10代表流水编号。

3 调度编码

3.1 调度编码概述

调度编码是依据电网的拓扑结构和特征,通过对编码对象的分类和标识,能清楚反映设备在电网中的位置,便于调度员的识别和调度。这种调度编码会出现同一设备连接两个实体设备情况,造成设备隶属度不清晰的问题。对面积较大的海岛,岛屿内部各配电室之间环网的出现不可避免。为了提高海岛供电的可靠性,距离较近的岛屿之间电力网络的互联或岛屿与邻近的陆地大电网的互联势在必行,因此传统的调度编码已不再适用。

3.2 调度编码层级设计

下面以某海岛D岛为例展示各集合单元与实际系统的对应关系。在该系统中,有1个开关室,3个集电站A1、A2、A3,具体如图4所示。借鉴“设备容器”[6]的思想并结合海岛新能源电站自身的特点设计了包括区域层、子控制区域层、集电层、配电层、集合层、分类层、元件层的7层编码层级,提出了“岛屿间隔”、“集电站”、“集电间隔”、“实体配电室”、“虚拟配电室”、“主线间隔”、“发电集合”、“用电集合”等概念。

3.3 调度编码的编码规则

海岛新能源电站的调度编码由区域和类型编码组成,根据划分的编码层级来确定编码路径。各层级之间用连接符“.”连接,表示隶属关系;用连接符“_”链接区域名称的首字母缩写和类型编码。采用这种方式的编码层次清晰,能清楚反映设备在电网拓扑中的位置,易于计算机处理。海岛新能源电站各层级的主要对象的类型编码见表1。

对海岛新能源电站设备进行调度编码的目的就是使得运行管理人员更加方便、快速地查找到设备,了解设备的相关信息,实现真正的信息化。在此,对图4中的部分设备进行调度编码,结果见表2。

与传统调度编码相比,以层级划分的设备调度编码具有以下优势:

(1)环网结构中连接在两个实体设备间的线路、开关等设备隶属不清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2)依据该调度编码能轻易辨识设备类型,清晰反映设备在电网结构中的位置等信息;

(3)加入新机组的编码不会对原有的编码造成冲突或破坏,修改维护工作量极小,稳定性和唯一性良好;

(4)该编码适用于周围岛屿间的互联或岛屿与陆地大电网间的互联,可扩展性强。

4 调度编码和设备编码的映射

设备编码和调度编码的编码对象都是同一设备。设备编码更加侧重于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包含该设备的资产属性、服役、运行状态等信息;调度编码则能反映设备的调度层次,要依据设备的健康状态合理安排调度计划。设备编码和调度编码的映射是双编码体系的核心部分,通过设备编码库和调度编码库的映射实现两者的互检索和互操作[5]。映射的方式是两者都通过一一映射关联到同一特征码,在实际操作中基于简单、可靠、唯一的角度通常使用该设备的ID编号,因为设备的ID编码唯一且稳定。通过由设备ID实现一一映射关联的设备编码和调度编码,可了解到设备实时运行状态,并且可据此安排该设备在电网中的调度位置等。双编码的映射关系如图5所示。

如某台逆变器的设备编码为NR/NBQ/10/380/201205/10,该设备安装在D岛A3集电站内,连接风电机组,其调度编码为D_DY.A3_JDZ.VPDS.FDJH.F.2_NBQ。当该逆变器发生故障需要更换维修时,该位置的调度编码不发生变化,只需将新加入的逆变器通过ID将其设备编码NR/NBQ/10/380/201305/08与原位置的调度编码关联起来即可。考虑到新购买的设备只有设备编码而没有调度编码,因此将这些设备的调度编码映射为空集,当设备投入电网服役时通过一一映射与相应的调度编码关联起来。

5 结束语

本文参照IEC 61968/61970中电网设备的资产和资源模型以及对电力设备等级和层次的划分,在分析了海岛新能源电站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双编码体系设计了一种针对海岛新能源电站设备的编码体系框架。所设计的设备编码能有效反映设备的资产属性等相关信息,便于资产管理人员对设备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坤林,游亚戈,张亚群.海岛可再生独立能源电站能量管理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14):13-17

[2]黎灿兵,谭益,曹一家.海岛新能源供电系统SCADA/EMS总体设计[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2,27(1):40-47

[3]张淼,吴捷.基于分级模糊控制风力太阳能混合发电控制系统的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6,27(12):1208-1213

[4]常一琳,隋升,杨永胜,等.一种复合可再生能源管理系统[J].电源技术,2009,33(7):618-620

[5]袁鹏,顾建炜,郭创新.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配网双编码体系设计[J].电网技术,2012,36(1):271-276

上一篇:甲基化状态下一篇:小型振动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