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中国梦

2025-01-06

美国人的中国梦(共11篇)

美国人的中国梦 篇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在世界之林的迅速崛起,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已经成为现实的选择, 国家更强盛, 人民更幸福, 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是新时期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 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中国梦”, 认为“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期待的积极回应, 蕴涵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核心价值追求。在“中国梦”时代前提下, 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并为此核心价值建设提供实践依据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

一、“自由”“全面”一脉相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基本阐述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起, 就以人的问题为重要研究对象。人的发展理论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 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还会增添新的理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最终达到的人的全面发展状态就是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统一。

1.“自由”与“全面”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认为, 人的自由发展主要是指个人的自由发展或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即人们在不受外在目的的支配下, 自主地发展自己的全面能力, 着重强调一种主观状态或主观境界, 强调人可以驾驭发展的方向。人的自由发展意味着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都彻底解放, 具有丰富的特性, 并且不断地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方式,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人的个性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 当人在具有“表现本身的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的时候, 人才能自由的发展自己想发展的能力。“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而没有人的自由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即使可能, 也绝不是人的充分发展, 即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基础的。“全面”是人的各方面发展的普遍性, “自由”则是人在各方面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差异性。二者不仅互为前提, 而且互为目的, 其思想实质和实现过程都趋于一致, 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2.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和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同一个概念。所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就是指在全部人共同控制了他们本身以及他们与自然的关系, 共同控制了他们的生活发展条件的情况下, 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能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条件下, 所实现的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在新时期,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自己当家作主, 过上更加富裕, 更加有尊严的生活, 让所有中国人民都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想要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依赖于人民生活上的无所顾虑, 工作中的随心所欲以及发自内心的幸福自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所以是中国人民自己的梦、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普遍追求, 正是因为它内涵中应有之意, 包涵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人的全面发展。

二、“物质”“精神”双管齐下:“中国梦”, 中国人民自己的梦

1.“中国梦”, 中华民族复兴的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 概括了中国梦的内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所以称为梦, 说明这是一种主观期待的目标, 是一种未经实现的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其内涵而言为“人民幸福、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这是中国人民的梦, 是中国国家的梦, 也是整个世界人类文明的梦。面对这一责任和使命, 党要团结和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继往开来,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努力服务群众, 造福百姓,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可以看出, 中国梦的根本实现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经济, 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 让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极大地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让百姓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美好理想。党中央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道路, 大力弘扬中国精神,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凝聚中国力量, 才能尽快砌起中国梦的大厦, 将理想化为现实, 到达梦想的彼岸。

2.“中国梦”, 中国人民自己的梦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要实现个人层面的中国梦, 不仅要保障中国人民物质财富上的富足, 还必须满足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愿望, 在精神层面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必然要求国家给予每个人同等的发展权利, 平等地对待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愿望, 把维护公平正义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并把公正、平等的价值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中。中国梦的核心内容正是人的全面发展,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 在人的各方面发展都能获得均等的机会时, 才能真正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才能保证人的全面发展, 才能有底气说中国梦是我们全体中国人民的梦。“中国梦”的实现与每一个中国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 没有人民的共同富裕, 发展就没有成功;没有人民的普遍幸福, 复兴就不算完成。“中国梦”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契合, 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为在“中国梦”时代背景下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实现物质基础与精神财富的共同繁荣, 提供了正确理论基础, 并促进了党中央带领下的全国各族人民为逐步实现中国梦与人的全面发展在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相处中的统一而坚持不懈的奋斗。

三、“理论”“实践”齐头并进:“中国梦”背景下人的全面发展

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依据

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需要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唯物史观认为人的物质需求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 从而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的。其次人与人之间丰富的社会交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人们的社会交往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丰富的, 而社会交往发展的程度决定着人能力的发挥程度。也就是说, 只要保证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 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 人民群众的需要日益充分地得到满足, 人的全面发展就能逐渐得到实现。当今中国, 经济腾飞, 文化复兴,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绩,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建设成效卓然, 而这些都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促进中国全体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最根本、最重要、最有保证的实践依据。当然,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要长时间艰苦卓绝的共同奋斗, 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遭遇一些挫折。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自由时间的充裕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条件之一, 而当前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使这一条件难以根本实现, 只有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搞活经济, 不断发展生产力, 才能使这一条件尽快落实, 人民生活富足, 工作惬意, 自由时间自然愈加充足。新时期, “中国梦”的提出, 代表了广大中国百姓的心声。其内涵,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以及民族复兴正是这些条件成为现实的前提, “中国梦”在未来的梦想成真也预示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真正具体化、实践化和中国化。为了祖国富强, 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的中国人民, 最终得到的将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片幸福天地。

2.“中国梦境”中人的全面发展

可以说, “中国梦”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认为衡量一个社会和谐、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准就是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主体力量的人能否得到全面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能否满足人的需求、最高意义上的人的价值能否得到实现。中国梦的实现有着广大人民群众这一历史主体, 所以中国梦内容中必然带有一切有利于人民群众自身发展的要素, 而围绕着中国梦的具体政策措施也都一定在实质上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实践。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全面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是中国梦的第一步落实。老百姓要有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以及更优美的环境, 这是老百姓自己的梦, 也是整个中国的梦, 为了实现这个梦, 我们要一步步的走, 一点点的建设, 用一块块基石为“中国梦”建构, 为我们放飞梦想提供平台, 让“中国梦”与个人梦同频共振, 共同绽放。十八大报告中, 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了突出地位并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首先需要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下, 也必须保证资源的节约, 为未来国家的整体发展保存实力。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加大分配调节力度及改善民生等一系列重要主张和措施, 更是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 让人民群众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之中, 都能够亲身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暖和力量, 更加积极地发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作用,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在此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 “中国梦”的实现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辅相成, 互为因果。“中国梦”与人的全面发展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实现“中国梦”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健全完善落实政策, 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将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可以说, “中国梦”的现实写照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的具体继承、运用和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中国梦”是一个美好的理想, 更是一场现实的运动。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运用现实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够真正使人全面发展的“中国梦”转变为可触可感的现实。

摘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全面”与“自由”不仅互为前提, 而且互为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梦”是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发展的幸福梦, 是中国人民自己的梦, 其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梦,人的全面发展,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美国人的中国梦 篇2

7月14号,今天是青岛科技大学赴广饶县大王镇调研团正式出发的日子,今日上午8点由本次调研团团长黄超同学的带领,我们一起踏上了前往广饶县大王镇调研的路程,也正式开始了“三下乡” 的各项工作。

本次调研活动安排了“参观刘集村红色教育基地,感受革命精神。”这一项活动我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因为这项活动正好契合了我们当代的主题“中国梦”。“中国”—这个另人自豪的名字。在历经数次磨练后,依然以自强不息的脊梁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伟大的它繁荣昌盛,一天比一天强大。同时,我们就像嗷嗷待哺的婴儿在慈祥的母亲怀抱里茁壮成长。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我们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60多年的岁月,在祖**亲温馨的怀抱里,中华儿女奋力拼搏,为建设好我们可爱的祖国呕心沥血,奏响了一曲曲振奋人心的凯歌。

统计人的“中国梦” 篇3

树立两个意识

在圆“中国梦”的路上,需要政府统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拓创新,加快建设面向统计用户、统计基层、调查对象的现代化服务型统计。不断提高统计能力、数据质量和统计公信力,真正实现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等整体功能,当好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的参谋。

不断解放思想, 建立服务型统计,就是要立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以统计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统计范围,不断健全统计指标体系,不断增强统计工作独立性,努力为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翔实的统计信息。在服务型统计的建设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两个意识,一要树立尊重调查对象的意识,坚决维护调查对象独立填报真实统计资料的权利,尽可能方便调查对象填报,切实做好调查对象个体资料和隐私的保密工作,积极向调查对象反馈各类实用信息,变调查对象被动接受调查为自愿接受调查。二是树立服务统计基层的意识。统筹安排各项统计调查,切实减轻基层报表任务,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的支持力度,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在统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实干兴统

“圆梦”不仅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心,更需要有实干的作为,这样才能真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当前,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行政管理、生产经营、商务活动等众多领域正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海量的、即时的电子化数据,“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因此,政府统计必须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不断进行调研和分析,探索如何有效利用客观存在的海量数据,最终实现降低统计调查成本、减轻调查对象负担、缩短数据生产周期、提高数据质量的目的。同时,统计部门要不断摸清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级的统计需求,关注热点问题,充分运用“大数据”中的各类统计数据,在统计数据出口上下工夫,探索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开发统计数据的新途径,真正实现统计数据“取自于社会、用之于发展”的目标。

成就梦想,惟有实干。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中国梦”,统计人心中也有属于自己的“中国梦”。要实现“中国梦”,需要在历史和现实的坐标系上找到自己的参照系,需要统计人理性看待和审视统计工作,也许这才是统计人“中国梦”的开始。

编辑:张雪威 / 邮箱:zxw@bjstats.gov.cn

“中国梦”承载着扶贫人的梦想 篇4

一、国家富强,助推了贫困地区的发展

1、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日趋强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12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51.9万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国家用于专项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断增加。有资料显示2000年中央各项扶贫专项资金达到了248亿元,与1980年相比增加了30倍,2012年中央专项扶贫资金达到332.05亿元,较201 1年年增加60亿元,增长22.1%,增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只有国家富强,才能强劲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2、完善有利于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建设,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

3、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开发新格局,继续实施有利于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力度,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贫困地区,谱写扶贫开发更加壮丽辉煌的篇章。

二、减贫成就举世瞩目,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1、2000年以前,我国一直采用的是1986年确定的206元的扶贫标准,为维持最低生存的“绝对贫困”标准。此后,这一标准依据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更新。201 1年1 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按照新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将从2688万人增加到1.28亿人,占农村户籍人口的13.4%。扶贫标准虽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辉煌成就和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人民的亲切关怀。

2、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拉开了全面推进扶贫开发的大幕。通过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开发阶段(1978-1985年)、大规模开放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的三个阶段组合式扶贫,全国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占当时农村人口的30.7%,到2000年全国贫困人口减少到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3%。1978年到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67.7%首次下降到40%以下。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3、中国的发展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中国极度贫困人口占世界极度贫困人口总数的比例从1981年的43%下降至2010年的13%,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和推进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扶贫人对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

重民生、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随着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扶贫战略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国家将减免税收、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优惠政策优先在贫困地区实施;农村水利、交通、生态建设等方面对贫困地区给予特殊安排;为低收入贫困人口编织起完整的社会保障网等等,各项强农、惠农和富农政策组合式在贫困地区的推出,贫困地区的面貌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交警人的中国梦 篇5

何为“中国梦”。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自此,“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语汇并迅速走红。

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仪式上,总书记再一次指出了“中国梦”的內涵,展望了实现“中国梦”的图景、路径,呼吁13亿中国人实现国家强盛和繁荣的“中国梦”。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深情阐述,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能量。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中国梦”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程似锦。

“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中国梦”里,有期盼也有实干。实现“中国梦” 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五四”运动以来,汇聚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率先破解了“中国梦”的密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波澜壮阔的铸梦世纪工程大幕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推进,“中国梦”的动力之源全面激活,“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故事”精彩呈现,中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离伟大的“中国梦”如此之近。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圆了民族独立梦,圆了百年奥运梦,圆了航天航海梦,也圆了房子、汽车、上学、养老的百姓梦。世界还将见证,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梦将在我们手中梦想成真!

“中国梦”汇聚起人们表达希望、凝聚共识、砥砺前行的正能量。

“中国梦” 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民族复兴的希望。

对于交警而言,“中国梦”又有何內涵。我认为就是用公平的法治环境,便民的服务环境,和谐的交通环境惠及全体百姓。

公平的法治环境要求我们规范执法,廉洁执法,公正执法;便民的服务环境要求我们以民为本,心系百姓,心忧天下;和谐的交通环境需要我们履职尽责,大胆创新,攻坚克难。做为交警,要坚持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要牢记保障交通畅通,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神圣职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和谐交通的促进者,为民服务的践行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唯有如此,才能在个人、行业、地方的“中国梦”实现过程中共同助力伟大的“中国梦”梦想照进现实。

交警的中国梦

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在奥运赛场响起,我都会对此感到骄傲,我的心中总会如同有一颗小石子被投进了湖中泛起阵阵涟漪。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会有和我一样的心情吧。

现在全球的局势为一超多强,即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和多个强国形成的鼎立的局势。我的梦想就是希望能够看见中国由强国也变为超级大国。当然不仅仅是指人口方面的,而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综合国力。这样这样就不会在存在什么与日本的钓鱼岛争端,与菲律宾的黄岩岛争端了。虽然我知道我的梦想不太现实,因为我不是国家领导人,我无法决定这些国家大事。所以我希望中国能够先变成一个全体人民比较有素养,有素质的国家。

每当我走在校园里,总能看见小纸屑,食品包装袋随风舞动;总能看见塑料瓶被风吹得在地上打滚。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的心中都会不禁在想:我们不是已经上初中了吗?我们不是已经受了很多年的素质教育了吗?为什么我们还是这么没有素质,可以把垃圾随处乱扔呢?如果我们这些受过所谓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的人都尚且如此,那么别的没有受过教育或者没怎么受过教育的人又会如何呢?其实我们并不是没有老师教,相反,老师好常常教育我们不要随手乱扔垃圾,国旗下演讲也常常提到这个问题。同样的一句话我们都听过几百几千遍了,为何还是不受教呢?

走在大街上,随处可以看见红路灯,但是又有几个人会遵守能够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呢?“中国式过马路”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和议论的焦点,但是又有多少人能从这个笑料中领悟出什么来呢?恐怕真的没有多少人会吧。假如你是一个外国人,当你走在中国的大街上,你看到这么多中国人都不遵守交通规则,你会怎么想?你一定会觉得中国是一个没有素质的国家,即便现在中国的经济如此发达,跃居世界第二,那也是不长久的。

我真心希望我心中的中国梦能够实现,一个人人都有素质的国家,我希望中国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一个站立在世界顶端的大国

一个平凡交警的“中国梦”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中国梦就是民族梦、复兴梦,归根结底是人民梦。习总书记的讲话发起了一场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全民动员令。

作为一名从警20多年的老交警,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深情阐述,引发了我强烈的共鸣;我的中国梦从来没有现在来得强烈和清晰,从来没有现在对梦想满怀憧憬。从警始,我的梦想是单纯的少出事故,少看到那凄惨伤心的现场,尔后又梦想在我们面前的车辆永远象小溪流水那样永不停流,少看到那焦急等待而无奈的脸。而今,总书记的讲话,触发升华了我现实的交警中国梦,那就是: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警民同心、共意的执法环境,惠及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安全、畅通、和谐的交通环境.。

有梦想,就有奋斗目标,就有前进的动力,就有奇迹的产生,就有事业的辉煌,就有人生的灿烂。虽然我不很年轻,但为梦想,我信心十足,干劲十足,希望十足;虽然我心知实现梦想不只是一个口号,更不是一句空话,它要靠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实现,但为梦想,我愿意吃苦,愿意付出,愿望奉献。也许我们一下实现不了我们梦想中的最高境界,但只要我们努力了,梦想的最高境界就离我们近了一步。

江安交警:畅想交警“中国梦”谱写江安“畅安曲”

为激励民警、协警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和希望,以更加豪迈的毅志和激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5月20日,交管大队大队长林继斌召集民警、协警在大队三楼会议室召开“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江安)”主题交流会。

会上,教导员程琳与大家就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以及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仪式上,总书记再一次指出的“中国梦”内涵与大家进行了深入学习与交流。各参会人员也结合当前道路交通管理的严峻态势,为实现辖区畅安的共同梦想纷纷发表各自的意见和观点。

大队长林继斌对大家寄予工作、生活的良好态度表示满意,并发表自己的“中国梦”观点:交警的“中国梦”就是用公平的法治环境,便民的服务环境,和谐的交通环境惠及全体百姓。而公平的法治环境要求我们规范执法,廉洁执法,公正执法;便民的服务环境要求我们以民为本,心系百姓,心忧天下;和谐的交通环境需要我们履职尽责,大胆创新,攻坚克难。要坚持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要牢记保障交通畅通,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神圣职责;全体民警、协警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甘做和谐交通的促进者,为民服务的践行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江安交警共同的“畅安梦想”,为辖区人民谱写出嘹亮的“平安曲”。

赞交警

走在路上,穿越在大街的每一刻,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这一切东西都告诉我身边的朋友,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心目中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交警,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有人会摇摇头,表示不赞同,尤其是那些因为爬护栏挨过批评的行人,因为违章受过处罚的司机,他们也许会说:你说的那些交警刻薄死板,没有一点儿人情味,动不动就扣车,罚款。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没有深入了解我们的交警,对我们的交警误会还深,他们也许还不懂得,交警兢兢业业,不徇私情都是为了求得一方的平安,人民生活的安宁。

你看,繁忙的十字路口,红绿灯,永远闪烁着,闪烁着„„一位年轻的交警站在红绿灯下,面对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辆,眼神专注而坚定,时而转身,时而挥动着手臂,老练地做的手势:车辆停下来,让行人安全过路;行人停下来,让车辆行走。偶尔,有人违反交通规则,交警同志会急忙地来到他的面前,严肃而又礼貌地劝告他:“小心行驶,注意交通安全。”有时,老奶奶急着过马路,他会小心翼翼地扶着她,亲切地叮嘱道:大娘,您一路走好。“有时,小孩子迷失方向了,他会耐心地帮小孩找到回家的路。在他的指挥下,那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车水马龙,更显得井然有序了。

当一名交通警察,是多么不容易呀。无论夏日炎炎,还是寒冬腊月,他都在马路上指挥车辆,维护交通安全,看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非常人所能想像,大雨,淋湿了衣裳;汗水,浸透了衣裳;寒风,刮破了嘴唇,但他们不能叫苦,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因为稍有疏忽,就会酿成交通事故。交警们不仅在岗艰辛,站在车水马龙的路中央,犹如穿梭在枪林弹雨之中,稍有大意即生意外,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过人的胆识,能担负这个重任吗?

不久前我在《泉州晚报》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让我更认识了交警形象的高大:一位陈司机驾驶一辆大货车途经市区收费站时,车辆出现故障,便从收费站附近请来一位汽车修理工修车。修理工鼓捣了十几分钟,开口便要500元修理费,陈司机不肯。修理工仗着自己是本地人,叫来几个同伙准备“了结”。一位交警大队副大队长闻讯赶来,严厉批评教育了修理工和同伙,并请来了另一位修车师傅,只几分钟便将故障排除,然后又驾车护送陈司机10多公里,直到他安全离开泉州后才返回。事后,陈司机写来感谢信:“你们泉州交警不但公正无私,还善解人意!”泉州交警主持公道,不为本地护短的严格执法、热情服务行为,赢得了过往司机的交口称赞。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开车行驶在畅通无阻的马路上的时候,当你和亲朋手挽手在街道散步的时候,当你在家中在学校在单位享受幸福的时候,你是否认识到这一切都归功于他们——辛勤又无私的交警同志呢?

写给美国人的“中国指南”(下) 篇6

不管是在中国投资。跟中国人做生意还是与中国人争论问题,都需要以相互尊重为前提。

要知道,中国人对我们的了解要超过我们对他们的了解。

我们穿的衣服和发明的技术都在中国制造出来,但我们对中国的了解仅限于新闻报道。他们看美国电影、跟踪NBA赛事、在KFC吃饭、在星巴克聊天、买别克车、在商店里展示美国影星和球星的海报。他们非常隆重地过圣诞节(尽管不是出于宗教信仰)。不过,当然这些都还不足以让他们清晰地了解美国和美国人。

美国政界人士对于中国的负面评论,中国人都看得很重,就像美国体育教练注意更衣室留言板上对手的负面评论一样。其实美国很多国会议员是为了讨好选民故意发表这些负面言论的,但这一点不是所有中国人都明白。

谈及一些关于中国的话题时,各年龄段的中国人都会提出一个观点:中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缩小贫富差距将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经济任务之一。

与美国同龄人相比,中国年轻人背负着更多来自国家和父母的“成功”压力。他们的父母一辈由于经历过早年的贫困,通常会教育孩子要努力学习、认真工作。独生子女政策更使年轻一代压力倍增。

与此同时,中国各地的购物中心里,购物主力军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这说明,中国年轻一代的经济能力相当不错。

一般来说,中国人更愿意跟“熟人”打交道。当然这种情况存在于所有国家,但在中国,熟人关系还会进一步延伸为商业伙伴关系,熟人之间更容易分享信息。在中国,路过打个招呼式的见面一般很难收到效果,当然如果你一遍遍地拜访。对方会非常高兴。

今天美国人研究中国的心态,很像他们20年前研究日本一怀着恐惧和一种紧迫感。担心在经济上会被中国人超过去。对此我不作评论,只想告诉你们一个故事。

我在中国曾经被邀请上一个脱口秀节目做嘉宾,谈的话题是美国传奇式电视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节目里我被问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美国就没有一个像克朗凯特那样的记者,可以像克朗凯特推动越南战争结束一样,促使伊拉克战争的结束?”

美国人的中国梦 篇7

2010年《时代周刊》就发表封面文章《如何重圆美国梦》。文章认为,美国正在面对的是比史上任何一次都严重的衰退,当下的美国人表现得抑郁、沮丧和愤怒,特别是中产阶级倍感磨难,他们曾经的好日子已经不在了,“最麻烦的是,美国人对自己的未来,开始令人吃惊地相信宿命,一度无所不能的国家却相信自己难有所为了。”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对于很多身在美国的华裔来说,他们也同样正在经历着一场“美国梦”和“中国梦”的转换。

一、从“美国梦”转为“中国梦”

20年前一个简单的“美国梦”,让方云华踏上了美国的土地;20年后,方云华的“美国梦”让他开始了“中国梦”。

“我是1988年来美国的。”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浙江美术学院的方云华,来美国的想法很简单,“想来学点西方艺术的技法和观点,看如何与东方的艺术结合起来。”方云华在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之后,进入设计公司做设计工作。

方云华认为在美国,对西方艺术认识又深刻了许多,也将东西方艺术相同和不同之处作了比较。中国也教美术史,以及各种画派,但方云华说:“在国内对西方艺术的体会,和来到美国长期居住的实际感受,毕竟不一样,几十年前中国也没教如何创作。”

最近几年来,方云华每年都有十几位学生因为绘画作品优秀,申请大学时得以进入名校。

“起初学生自己将画作拿去申请大学,结果申请到名校。”方云华还记得他十多年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名叫金晶,被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四所名校同时录取,“当时金晶申请学校时,全都附上了绘画作品。”

这给了方云华很大的震撼。“在学校成绩并不一定是最顶尖的,却比前几名的同学进入了更好的大学,”方云华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大学看的是申请学生的潜力、创新力、观察力、想象力、分析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他教过的学生至今已有百多位进入美国各大名校,每年还有学生获得世界性绘画比赛的名次,这样的成绩引起了国内的注意,多家单位邀请他回中国传授创意之学。“因为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创新人才。”方云华表示,当初他抱着寻梦、圆梦的心情来到美国,现在做的却是“中国梦”,就是希望能为中国培养更多具有创意的人才。

二、海归们眼里的“中国梦”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后本土雇主雇用外籍员工意愿下降,另一边却是中国经济崛起,发展机会增多,越来越多的中国移民和留学生开始归国寻求“中国梦”。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留美人员有108000人归国,2010年底增至134800人。

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后,Sharon施抱着“美国梦”进入南加大攻读东亚研究博士。Sharon期望中的美国,应该是像好莱坞电影所展现的一个高度现代化社会,她也打算取得学位后在美执教,但踏上美国土地后却发现一切并不如期望中那样美好,而学术路更是要经过漫长的博士后、攒Paper、熬Tenure等诸多环节。

Sharon拿到硕士学位后决定退学,与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自主创业的老美男友Ben结成连理,移居硅谷,婚后一年便有了一个漂亮的混血女儿。在不少新移民眼中,Sharon几乎已经实现了大半个“美国梦”,如今Sharon最大的梦想却是“移民中国”。何以会出现“美国梦”到“中国梦”180度大转变?Sharon表示,正是“因了解而分手”。

Sharon的“中国梦”很简单:“找一个有人气、有人情味的社会环境,每天晚上出去散步,和熟人聊聊,逛地摊、坐公交都能碰到人,人挤人也是乐趣。”

Sharon甚至为女儿也构筑了“中国梦”:“在中国念书,上小学、中学,如果孩子愿意还可以在国内念大学,体验国内大学校园的集体生活,结交学生时代才能结交到的朋友。”

对于网上流传“中国梦”,“不外就是在大城市拥有一套豪宅、一辆豪华轿车、一份光鲜体面的工作”,毕业于华东师大英语系、在克兰生大学获得传播学硕士的Cici Cen惊呼“不可能”,“在一线城市买一套经适房、一辆代步的QQ车、一份能供得起房和车的工作”才是现实版本的中国梦。

Cici2010年回国后,找了一个多月的工作、投出无数份简历,才被广州一家留学咨询公司仅以人民币4000元月薪聘为英语培训讲师。而与本土毕业生在国内就业市场上逐渐缩小的竞争优势,是海归们实现“中国梦”需要面对的严峻现实。

三、“美国梦”只是一个梦?

金融风暴后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赤字庞大,令不少人心生茫然:究竟什么才是“美国梦”?如今还有“美国梦”可以追逐吗?有人说,现在“美国梦”只是一个“梦”了(American dream is only a dream)。

“一套独立屋、两部汽车、一条狗和两个孩子”是传统的“美国梦”,一些华侨认为,“美国梦”这个概念仍会继续存在并吸引中国移民,但物质层面已经越来越淡化,纯粹以改善物质生活为目的而移民美国的华人会越来越少,公平正义的法制社会、良性的人际关系、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少污染的自然环境等软体因素,是新一代中国移民竞逐的“新美国梦”。

“亚美正义中心”日裔总裁兼行政主任猷崎(Karen K.Narasaki)的母亲是第二代日裔移民,父亲是第三代日裔移民,对她的父母亲而言,能拥有自宅,送孩子进大学,就是美国梦实现了。

她说,当今已有不少亚裔在美国体坛、设计界出人头地,并出任大公司的负责人,不过,现在亚裔在美国仍然有一层玻璃天花板,只是这层天花板变高了。猷崎认为,对亚裔来说,“美国梦”就是要能享有自由,过有质量的生活,有一份好的工作,并且要有尊严。

美国前移民局长、现智库“移民政策研究所”主任朵丽丝·麦斯纳(Doris Meissner)表示,新移民在美国要能成功,教育及语言是重要因素。她认为总的来说,新移民要实现美国梦,与一般美国人并无不同,就是要勤奋、守法。

美国人的中国梦 篇8

一、“北大荒梦”与“中国梦”一脉相承

“中国梦”是我们向往的美好目标, 有信念、有理想, 就会追逐, 努力便有了方向。“中国梦”并不遥远, “北大荒梦”即在眼前, “北大荒梦”就是让北大荒的职工群众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 建设幸福美丽的北大荒。开展北大荒历史教育、情感教育和愿景新闻宣传活动, 以此动员和激励垦区人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 实现北大荒人的梦。

北大荒是个大家庭, 我们团结、和谐, 凝聚起了发展的力量。“北大荒梦”与“中国梦”一脉相承, 垦区的发展目标和国家战略高度契合, 符合国家发展大势, 政治上与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北大荒第一代拓荒者的梦想, 即北大荒成为“中华大粮仓”, 这已经成为我们今天的现实;第二代北大荒人的梦想是享受城市文明, 居住在现代化城镇里, 用现代装备耕作在广袤的田野上, 这一目标在垦区也已经初步实现;而今天的北大荒人的梦想就是:北大荒集团要打造成一个超大型国际化现代农业企业集团, 垦区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人均收入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北大荒的职工群众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 建设幸福美丽的北大荒。

二、开展北大荒历史、情感、愿景的新闻宣传, 为“北大荒梦”提供舆论支持

要实现“北大荒梦”, 就要一代代传承北大荒历史和精神, 大力开展以北大荒历史、情感、愿景三大主题为主的新闻宣传活动, 在全垦区形成讲传统、知感恩、明愿景、敢超越的氛围, 提升文化软实力, 为垦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1. 开展北大荒历史的新闻宣传是传承北大荒精神的需要

回首历史, 垦区走过了65年的光荣历程, 百万拓荒者前赴后继, 一往无前用汗水、青春乃至生命书写了人类垦荒史上的一系列奇迹, 建成了中华大粮仓, 成为共和国现代化大农业的排头兵。更为重要的是北大荒人创造了北大荒精神, 为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开展北大荒历史的新闻宣传活动, 将使广大干部职工, 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创业历史, 继承和发扬北大荒人的光荣传统, 弘扬北大荒精神, 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 不断创业、创新、创优, 使北大荒精神的旗帜高高飘扬, 相传万代。

2. 开展北大荒情感的新闻宣传是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以“诚信、务实、创新、卓越”为主要内容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是同北大荒精神一脉相承的, 是时代化、与时俱进的北大荒精神。它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具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本质属性, 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义和优秀美德, 又具有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随着北大荒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一大批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成为垦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他们有热情, 有朝气, 有知识, 有思想, 但是, 他们工作时间较短, 对北大荒的历史还不够了解, 对北大荒的感情还不深厚。作为北大荒未来发展的中坚和骨干成员, 加强对他们的情感教育尤为重要。

3. 开展北大荒愿景的新闻宣传是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愿景教育就是要结合贯彻落实十八大、全国两会和总局党委 (扩大) 会议精神, 让广大干部职工了解“中国梦”与“北大荒梦”的内容和重大意义, 知道实现梦想的具体步骤和措施, 坚定实现伟大梦想的信心。紧紧围绕垦区率先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提高职工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提升垦区文化软实力, 为全面完成总局党委 (扩大) 会议提出的各项指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三项主题的宣传活动是一个科学的整体, 它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来丰富和发展北大荒文化, 传承北大荒精神。历史教育侧重昨天, 情感教育侧重今天, 愿景教育侧重明天。历史的发展就是时间的延续, 精神的延续、情感的延续和理想的延续。北大荒事业就是在生生不息的发展和延续中得到不断的传承, 得到不断的振兴, 创造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辉煌。

三、创新新闻宣传形式, 扎实搞好三大主题的新闻宣传活动

开展北大荒历史、情感、愿景的新闻宣传要搞好三个结合:一是把新闻宣传活动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和总局党委 (扩大) 会议精神结合起来, 通过新闻宣传活动, 让广大职工群众把握国家发展大势, 明确垦区远景发展目标, 了解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和要求, 从而激励斗志, 鼓舞人心。二是要把新闻宣传与自我培养结合起来, 既要有计划地开展新闻宣传, 更要强化个人知识的培养和提高。要搭建广大职工群众和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 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 让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 讲传统, 讲情感, 讲愿景。三是要把新闻宣传活动与落实各项工作目标责任制结合起来。要通过愿景教育, 制定单位和个人发展的愿景目标, 既知道单位远景和近期发展的规划, 又制定个人近期和长远的奋斗计划, 在实现“中国梦”和“北大荒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美好梦想。

美国人的中国梦 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国梦,中国梦

生态文明和中国梦都是党在新时期结合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创新, 在本质上都是一脉相承的。生态文明是中国梦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必须紧紧依靠生态文明, 并以生态文明为重要的检验标准。同为国家梦想典型的中国梦与美国梦具有可比性和借鉴性, 生态文明为二者的比较提供了新的视角。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下, 比较美国梦和中国梦, 既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梦的内涵, 借鉴美国梦的经验, 也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梦。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多层次多维度

以生态文明为视角的研究, 首先要理清生态文明的概念。对于生态文明的概念, 学界一般都定义为:“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1) 这个被普遍引用的概念是由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提出的, 至少包含了“生态文明”的两个维度:文明形态和文化形态。在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中, 生态文明的概念大致归纳为四个层次。当然, 这四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的。

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以中国社科院的余谋昌为代表, 他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渔猎社会是前文明时代;农业社会是第一个文明时代;工业社会是第二个文明时代;现在将进入新的第三个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 “生态文明是人类的新文明”。 (2) 还有俞可平, 他认为“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 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 (3) 也就说这里所说的生态文明指的是继工业文明之后, 社会在生态文明基础上一切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 包括人类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 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

2.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

在国家纲领性文件中, 生态文明建设被认为是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五位一体”中的一个方面,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 生态文明从属于社会文明, 指的的是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 优化生态系统, 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

有学者认为,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以解决人类与自然之间危机为使命的、关乎人类未来和发展命运的崭新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模式, 是对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模式, 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反思与实践调整, 它为人类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并构建了美好的蓝图。 (4)

4. 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

这种观点把生态文明纳入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当中, 认为资本主义的自私性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的实现要靠公有制下的平等和和谐。持这种观点的除了国内的学者外还有西方的学者, 法国理论家安德烈·高兹认为, 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 经济合理性与生态合理性是互相矛盾的, 资本主义的导向只能导致“绿色资本主义”或者“消费资本主义”。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意味着范式的转变。更有西方左翼学者指出, 生态运动使更多的人客观上集结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 其发展结果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地球。 (5)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美国梦与中国梦的比较

1. 美国梦元素单一无生态, 中国梦元素多元含生态

美国梦强调的是个人奋斗, 其价值导向是财富的累积和事业的成功, 并且日益极端化为:财富多少=幸福与否。美国梦不关注人生活的品质、不关注人生存的意义, 更不关注人以外的自然生态。“美国梦”的表现来源于美国梦背后的价值理念:极端个人带来的排他性, 这个“他”既是他人也是生态。中国梦则包含个人、国家、社会和生态多个元素。学界普遍认同, 中国梦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和谐观, 如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 佛教的“众生平等”, 而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与现代意义的生态文明在内涵上是一致的。近代的中国错过了工业文明的最初的步伐, 从内忧外患中走来, 追赶现代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地过于仓促和急躁, 因此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因此新时期的中国梦必须要回归传统、面向未来, 将自然、生态纳入其中。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民族复兴应该是全面的”, 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的到改善,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2. 美国梦重视物质无精神, 中国梦强调物质和精神

学者乐黛云对美国梦的定义就是以“最大自由去挣最多的钱”。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我还不晓得有那个国家像美国一样, 人民是如此地热爱财富, 而维持财富平等的理论则被人民所强烈藐视。”美国人民对财富的热爱换来的是以财富来衡量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 刺激的是对成功的强烈渴望和对行为的不惜代价。物质财富并不能满足人生活的一切。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就用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包装了一个虽有物质财富却无法获得精神抚慰的美国梦的破灭。杰里米·里夫金在《欧洲梦》中提出, 贯穿当今时代的两大精神潮流:一是在一个日益物质化的世界里, 寻找某种更高的个人使命的渴望;二是在一个逐渐疏离、冷淡的社会里, 寻找某种共同体意识的需求。中国梦则默契地贴合了这两点, 强调物质和精神的相互统一:首先是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的富强, 其次是人民精神生活的满足和集体的核心价值观, 最后是民族的使命感和宽广的世界情怀。“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中国梦包含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更包含了对人精神层面的全面关怀。

3. 美国梦过分自私无世界, 中国梦博大无私融世界

美国梦在自由平等的旗帜下以肯定个人努力, 保护个人合法财产吸引了一代代怀揣梦想的移民。他们来到美国不是为了建设这个国家, 更多地是淘金。美国梦代表着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只要坚持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 美国梦就没有普世价值。“在逻辑上说, 美国梦永远只能是‘某些人’的梦而不可能是‘所有人’的梦”, “于是, 美国梦的深层意义就是一个粉碎他人梦想而成就自己梦想的梦”。美国梦的自私首先是个人的自私, 其次是国家的自私。个人为了成功, 把阻碍自己的一切人和物都当做敌人;国家在发展壮大中, 把一切抵御自身发展的国家和文化都当做必须践踏的路障。“美国梦不是一个为世界准备的梦, 而是一个为美国自己谋幸福的梦”。中国梦则生来自有一种无私的情怀, 既是集体主义下的个人无私, 也是大国担当下的国家无私。在注重个人权益和公平平等的基础上, 中国梦强调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感, 中国梦要实现的不是某一群人的梦想, 中国梦的实现要靠群体民众的努力, 中国梦的目标是重归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国梦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决定了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 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 因此‘中国梦’必须与世界分享”。

4. 美国梦占有掠夺无可持续, 中国梦合情合理重可持续

美国占世界5%的人口, 却消耗了占世界20%的能源。美国以本国为中心, 通过其强大的主导世界金融和国家安全的格局, 挤压除自己外的其他国家, 特别是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 使全世界的优质资源都聚拢在美国周围, 成为其强硬的美国梦的基础。这一切都来源于美国梦的催化, 要成功、要发展, 不论他人他国, 更不论未来和可持续。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内在的要求, 合乎中国人民对自身美好生活的憧憬, 合乎中国对自己的大国定位, 合乎中华民族对民族复兴的要求;中国梦也是世界人民的愿望, 合乎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期盼, 合乎世界对中国贡献的设想。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不是掠夺式的或扩张式的, 而是要走“和平崛起”的新道路, 更要走维护世界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道路。

注释

11 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N].中国经济时报, 2006-9-28.

22 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长白学刊, 2007 (2) .

33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A].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4 王宏斌.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美国人的中国梦 篇10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完整的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而是经过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后来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懈努力,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因此,要想准确的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就必须把它放到马克思思想的逻辑体系中,循序渐进地发掘其中的精髓所在。

( 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考

早在青年时代,马克思就开始了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初步思考,并明确提出人的生活应该是自由的。此后,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探索。

首先,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为标志,比较全面地形成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1]。马克思旗帜鲜明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异化劳动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而将人的最高本质确定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然后,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而实践对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着重考察了社会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出了基本的思路。在《共产党宣言》中,他指出,“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等著作中,具体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至此,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已经基本确立。

通过研读马克思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著述,可以看到他所关注的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指个体而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得到全面、自由广泛的发展; 所谓的发展也不仅仅局限于劳动能力的提高,还包括德育、智力、体能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4]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人在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马克思始终强调,人的发展方向一定要面向世界、并且顺应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最终,人们将实现真正的解放和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丰富与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贯倡导并始终坚持的主导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在继承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这一重要的理论。

( 一) 毛泽东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探索

毛泽东等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家面临革命、建设、改革的关键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与创新了这一思想体系,为推动人全面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毛泽东明确指出人的全面发展要德、智、体三方面共同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当代青年要灵活应变,全面适应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毛泽东十分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认为精神上进步同样重要。

( 二 ) 邓小平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续传承

邓小平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新人,提出人的发展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同时还强调了尊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教育人才要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 三 )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形势下的与时俱进

2001年,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深刻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在联系。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这是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概括。[5]江泽民还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辩证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6]

胡锦涛在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命题。胡锦涛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是否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只有每个人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每个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创造性、积极性,才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最终要消灭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支撑力量

当前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则体现为人的素质的竞争、人的全面发展的竞争。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真正发展的重要标准。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增强社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支撑力量。

( 一) 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人才保障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德育、智育精神层面的提升; 更是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满足。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推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当前我国大力倡导的中国梦,其发展目标就是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复兴以及人民的幸福。但这一切需要强大的中国力量来支撑。只有每个人都恪尽职守、和谐发展,才能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 二 ) 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新空间

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个人健康的发展和潜能的充分展示提供了丰富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中国梦的实现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是一种双赢的发展战略,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

( 三 ) 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中国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和理想的生活状态,指的是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中国梦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带来了动力和活力,而实现中国梦又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实现中国梦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共进的历史进程。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观点,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也为人的发展思想注入了新的内容。事实证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量。

从“美国梦”到“中国梦” 篇11

“美国梦”成为一个典型说法,既有移民国家的历史根源也有个人得救的宗教和文化原因。个人奋斗的“美国梦”不仅用来激励移民和普通人,也用来说明美国代表的理想高尚、美国体制几近完美无须修正已允许个人发展的优越性。

我认同的“中国梦”是在中国文化传统的根源基础上,结合中国100多年来的历程。一个世界大国、一个有悠久文化的民族,在外敌侵略的情况下,经过特定历史阶段,形成了我们不同于美国脱离英国和欧洲的建国史和精神文化。“中国梦”也包含很多代中国人不满现状,前赴后继进行道路的探索、做出改进的努力。百年来,我们多方寻找、学习、探究现代中国的道路。在震撼中,我们曾经幼稚盲从、曾经病急乱投医,把国外起源的多种主义不假思索地拿来。我们犯过极其严重的错误。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不仅生存下来,而且走上有乐观前景的道路。这并非说我们的道路已经定型、不可改良,而是已有的经验告诉我们还可能做到更好。

我们今天完全有自信探索自己的道路,可以吸收其他国家和文化的优点,但无须受其他国家思想的束缚。正如中国文化吸收了世界的特长一样,“中国梦”应该吸收“美国梦”的开拓、进取、独立精神。本世纪最大的挑战之一是中国如何发展。认为学得、或崇拜美国精神的华人,在这样的时刻,是坐享美国的现状,还是有冒险和探索精神,接受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性问题,从不同角度参与解决中国的问题,使中国引领世界,从而为世界贡献个人的力量?正如“美国梦”并不完全排斥集体一样,“中国梦”无须排斥个人作用,可以鼓励个人积极性,个人幸福可以和集体幸福一致,推动国家发展。美国是否代表人类的理想

毋庸讳言,许多人出国的一个原因是以为美国代表人类发展的理想趋势。在上世纪80年代出国的华人中持此想法的,至少在当时,大概不是少数。

如果有这种观点,需要正视冷酷的事实:美国国家和多数美国人为利益驱动而无视原则;在国际事务上,美国从来没有天下大同的理念,而强调只有永恒的利益;美国推广普世价值从来都是有选择性的;在总体原则上和具体事务上,美国都不代表人类的理想。

我回国前,小布什的一系列行为触动我看到美国的问题。我回国后,奥巴马上台在人权方面并未根本改善且有变本加厉的记录。

众所周知,小布什政府在第一任期内捏造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事后美军证明自己的政府撒谎。不过,布什及多个同僚并未因撒谎而受影响。曾经弹劾克林顿对私人事情说谎的美国国会,如果认为国家大事撒谎比私人事情撒谎重要,就不会在真的大事面前无所事事;美国人民如果多数对撒谎很在意,就不可能让小布什连任。我对选小布什连任的人不仅失望而且不可谅解。

在人权问题上,海内外很多华人都认为中国确实需要改进,但是,美国的小布什和奥巴马做得并不好。在他们任上,美国违反人权的事情多于以前。布什政府在美国占领古巴的关塔那摩湾私设监狱,无须符合美国法律,也无须符合古巴法律,这种无耻的强权,奥巴马上台前后都反对,不过他迄今未能够完全关闭之,也没能关闭布什政府设立在一些附庸国家的类似监狱。

“9·11”以前,美国政府反对和指责以色列政府用无人驾驶飞机对付巴勒斯坦人。例如,2001年7月,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马丁·安迪克声明:“美国政府非常清晰地有记录地表示反对定靶标的谋杀……它们是非法的谋杀,我们不支持。”“9·11”后,布什政府用中央情报局派无人驾驶飞机谋杀他们怀疑的恐怖分子。支持奥巴马上台的很多人不仅认为无人驾驶飞机不合法,而且认为无效,因为常常炸死平民,而导致更多的仇恨、滋生更多的反美分子,效果适得其反。但是,奥巴马上台后,派遣的无人驾驶飞机远远多于布什政府,而且将地点从伊拉克和中东扩大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2011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时髦的美国新任驻华大使也犯了虚伪的错误。他在自己政府不道歉、不改正遭谴责的私设监狱和无人驾驶飞机谋杀等罪行的情况下教导中国,选择性地用普世价值作为宣传口号来占据道德高地为美国做形象的宣传,而不是靠改正自己来带动切实的改善。

美国的宗教副作用

美国有根本性质的问题难以解決,比如宗教对美国的影响及其副作用。

以犹太教、基督教、穆斯林为基础的社会,其道德体系依赖于宗教,以信上帝为先验的、无讨论余地的根本,其引申的文化含有“我对,其他人必须和我一致”。宗教社会的所谓toletalice,并不是接受,而是容忍,其基本想法是征服而不可能接受根本否定宗教的思想,因此他们两千年来经常在全球引发较大规模的社会冲突。

来自非宗教文化的我初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很不能理解为什么每个哲学家都先写他们的宗教信仰,也曾认为美国总统说上帝保佑美国是习惯用语,他自己并不信。后来慢慢了解到,以宗教为基础的社会,其思维很不同于我们从孔子开始的无神论社会。宗教进入西方后损害了古希腊的传统,其影Ⅱ向在美国尤甚。第二任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说,没有上帝生活没有希望,从来没有听过没有宗教而有道德的社会。第三任总统杰弗逊可能不太信教,但他不敢说,只争取政教分离,而宗教从来没有远离美国政治。迄今为止以及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没有一位美国总统是不信-基督教的,而且,除了一位天主教徒外,其他总统都是新教徒,也没有一位总统、副总统、内阁部长敢于公开问上帝是否存在。号称自由的国度不容忍主要政治家中有无神论者。美国知识分子也很少有人敢说自己是无神论者。英文专有名词agnostic,不信但也不否定,为在宗教压力下做骑墙派提供了逃避的说辞。

华人对中国有些事情的批评不无道理,但是,同样的华人极少敢于要求自己的子女不屈服于公众压力而拒绝在中小学常规举行的宣誓中用带有“上帝以下的国度”的誓词。我在改成美国国籍的时候对此种集体誓词反感而没开口说一个字,而后来在芝加哥参加过一个上千人的中学生科学竞赛时开场竟然也要用同样的宣誓,我坐下来拒绝宣誓成为全场的异数。美国宗教势力不懈地压制生物课讲进化论,不断创造名目不同的神创论名词塞进一些州的正规教育体系。美国对非犹太基督教国家的态度,常有基督教的潜台词。

宗教在西方和其他一些国家影响的消失将相当缓慢。我认为会慢于中国现有的主要问题和各种大毛病改变。几十年前,著名生物学家克里克在剑桥大学成立丘吉

nlc202309010651

尔学院时,试图促其不把教堂建在学院内,但没能成功。而华人一般都只能被动适应而不能主动参与推动改变这个问题。

“中体西用”的文化观

纵观世界历史、依据客观事实进行深刻的思考,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可能:中国诸子百家的文化基础、包容传统,结合中西的理性思维,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能不同于受宗教极大影响的西方道路,也许优于西方的道路。

在文化上,我持“中体西用”观点,认为中国文化的根本是对的,而很多方面需要吸收西方的优点为我所用。我们既要反思中国不足,也需通过比较分辨和发现长处,发扬和创造中国的优良特色,最终从中国推动世界。

我认为,中国诸子百家的文化根本是优点。孔孟的基本文字也远远优于《圣经》。中国的文化传统在根本上优于西方经宗教深刻改变后的传统。中国的诸子百家,是民主、平等、和平、理性的探讨。没有宗教的吓唬人,没有强求他人信自己才能得救,没有故意以谎言、欺骗为基础。有位尚未回国的学者说,如果中国可以自由买卖枪支,将比美国乱很多。我说,如果美国没有宗教,腐败和道德问题可能比目前中国还多。一个不依赖宗教而建立了道德体系的文化,是世界上非常突出的成就。

中国还有很大的问题没有解决。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科学、教育很多方面还落后于西方。尚未通过的、艰难的、国家稳定体制之坎,既有勇气问题,也有具体怎么做的问题。但是,中国已经从近代最严重的内忧外患中走出,不可能再陷入1840年到1940年的百年黑暗。

对于国家体制,我并不持“中体西用”观,而认为应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因为相对来说,民族的文化是“体”、管理的体制是“用”。

中国目前的缺点保证了中国将来的发展

我们不能排除中国有可能在本世纪内比美国做得更好。

美国的缺点,因为不同的原因,几乎都比较难改。而中国的缺点很多都特别明显,很多是大家都有共识的缺点,而且大多数缺点都有改进的目标和方法。因此,中国的缺点也就成为中国发展的潜力。中国如果没有了目前的明显缺点,可能我们还不知道下一步发展应该怎么做,而有明显缺点就可以通过不同的人来改正、改进、改造,而逐步推动中国的进步,积小成大、集腋成裘,可以使总体进步相当可观。

这其实也由过去30年的进步得出注解:并不是由很多大人物做大事,而是很多人从多方面改进的结果。30年前有很多当时以为很困难的事情,后来都解决了。

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文革”未年,我生活的江西南昌肉类已经极其缺乏多年,蔬菜、中秋月饼要定量,每年春节才有按家庭人口供应的所谓“年货”,不过是目前常见食品腐竹、香菇、木耳、冰糖。通过中国人民30多年的努力,中国不仅远离经济崩溃的边缘,而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腾飞。

中国近30年来各方面的变化给我们以更大的信心。我们为什么不能相信,中国还能在其他方面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与其在海外批评不如回中国实践

很多海外华人批评中国的各种问题,有些非常中肯。但是,与其在国外批评、抱怨,不如在国内批评、在国内做具体工作。在国外批评中国无须很大的勇气,起的作用也有限。在国外不是不能为中国做事,但不如在国内做得多。

目前在国内,精神和气魄上,无人能像梁漱溟、马寅初那样有脊梁;实事和业绩上,无人能赶上“两弹一星”时期科学家那样为中国做出巨大的贡献。

回国来参与工作,却可以推动中国解决一些问题,一些很明显的问题,即使是很小的问题,也是贡献。

工作碰到阻力是好事

我回国工作的第五年已经过去一半。回国这段经历,我对回国不仅不后悔,而且很乐观,并希望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加盟。国家已经对年轻人回国开始以“青年干人计划”提供支持,也会对已经回国的年轻人提供支持。

有些人好心地为我们回国工作遇到阻力而担心。同样的担心可能影响了海外学者和学生。由于多種原因,在国外做正教授的华人绝大多数尚未回国,即使人们误以为回国人数多的生命科学学者,真正全时到位的估计不到10位,有些在观望、有些在过渡、有些可能吓怕了永远不敢回国、有些……可能也是怕阻力。

其实,阻力虽然是一个问题,不过,如果没有阻力,我们的工作可能价值很小,因为人人都能做。有阻力的工作才需要人做,才更值得做。

国家坚定地支持发展所需要的改革,海内外人心所向也非常明显。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在国内工作的前景可以乐观。

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说:“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今天我们的时代可以说:“不但要问中国还有什么问题,而且要问你可以为中国解决什么问题。”

上一篇:风险级别下一篇:SBR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