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

2024-07-18

教师观(共12篇)

教师观 篇1

摘要:东周, 从政治角逐层面而论, 它是个尔虞我诈、充满诡谲变迁的时代, 各国间的摩擦吞并皆属司空见惯之事;但从学术明辨角度而言, 它却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昌明时期。诸子各家争相言道、积极用世, 其中尤以“九流十家”中的儒墨两家为最, 并时有世之显学、非儒即墨之赞。然相较之下, 儒家因其出发点更重人本并兼涉伦纲, 故尽显谦和中庸之余, 更易于赚得诸世“牧之者”们 (孟子语) 的青睐并符合世之“牛羊”们 (孟子语) 的生存心理。儒家后又裂分为八, 其中以影响大小而论, 当首推孟氏之儒、孙氏之儒 (即孟子和荀子) 。然两位儒林巨子的人性见解基点却又各执一端并大相径庭, 故欲借此来反忖其教师观中的教师职业地位、教师从业标准和教师教学思想之点滴, 并冀此能为当下教师职业发展带来可供借鉴之启思。

关键词:人性论,职业地位,从业标准,教学思想

一、教师的职业地位

(一) 从教师对个体发展而论

作为继孔子后的儒家两位重要代表人物, 荀孟二子都是首肯教师对学生个体发展之作用和地位的, 但其理论前提却存在天壤之别。孟子 (名轲, 字子舆) , 自幼即立“乃所愿, 则学孔子也”的内在志向, 又兼其母三迁家室、断杼教子等外在正教之举, 或由此成就了其晓贯古今的亚圣之名。他是先秦诸子中典型的性善论者和内发说创始人。他对教师角色的认识较近类于现今的“促进者”、“引导者”称谓。这可以从他的一些关乎教师地位的措辞中略窥一斑。如“离娄之明, 公输子之巧, 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 不以六律, 不能正五音。”说明个人即使天赋道德, 聪颖非凡, 也仍然需要借助外在老师的引导, 才能端正自己的成长路径。但在这里他仅限于承认教师的存在必要性, 并没有过分强调教师的集权式教管。因为他还强调“君子引而不发, 跃入也;中道而立, 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上》) 即教师职责的更多内容应该还是“道而弗牵”式的身教。

荀子 (名况, 字卿) , 作为同时代的另一位儒学巨匠, 却提出了与之截然相悖的性恶论主张。并认为人之后天为善皆“伪”也, 主张由外而铄其恶之本性。由此, 他极尽教师权威, 肃重师道尊严。虽然也认可学生学习的自为性 (如“涂之人皆可以为尧舜”) , 但并不期许学生可以完全自能。即学生具有成才成功的潜在可能性, 却并不一定都具有将其转化为现实的内在能量。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于外在教师的力量, 实现其“可不可”之于“能不能”的转变[1](74—75)。所以他关于外在教师地位的重视远甚于孟子, 甚至将其与“天地君亲”并称。故此, 如果说孟子眼中的教师还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民主式管理的话, 那么荀子眼中的教师则完完全全是一个知识和道德的双重权威者, 因为他明确指出“尊严而惮, 可以为师”。 (《荀子·致仕》)

(二) 从教师对社会进步而论

从该视角来看, 首先他们对于教师的该社会功能都是异口同声肯定的, 认为教师对于社会的发展动力、前进方式乃至发展方向, 都有着莫大的支撑力。但区别在于教师的该种社会功能发挥途径是不同的。孟子曰:“善政, 民畏之;善教, 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通过将政治和教育的各自社会功能进行差异性对比, 他认为教育的社会和谐发展功能更胜一筹, 因为“攻”心为上。即教育通过不断地扩充人的内在“善端” (即恻隐、是非、羞恶、辞让“四心”) 从而使人渐趋明礼守义, 以至实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金瓯安顺局面。其中个体内在的“存心养性”、“持志养气”等修习方法是发展动力;而个体间彼此独立的“修己以敬”, 则是实现社会前进的重要方式;至于社会的最终方向则是意欲达到“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死亡”、“斯天下之民至”的境界。其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发挥途径显然是一种自下而上式的过程。

荀子从新型的地主阶级利益角度出发, 认为人性天生具有“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 谓之性”和“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 谓之伪”的“性伪之分”, 强调必须通过教师利用其外在权威来对天生的“坏蛋” (人之生固小人) 进行道德加工, 从而赋予个体利用其社会属性战胜其自然属性的本领[2](68—69), 进而实现“近者歌讴而乐之, 远者竭蹶而趋之, 四海之内若一家”的“天下一”局面。他认为:“国将兴, 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 必贱师而轻傅。”在这里他已明确将自己的视野置于国家的高度来审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 即从社会本位的角度来揣度教师职业地位。由此虽也可略窥其教师职业的社会垂范和榜样联动意义, 但它的这种垂范和联动更多的是依侍上位的国家来实现的。其中, 社会发展的动力就在于具有强大“化性起伪”甚至“移风易俗”能力, 并可以经个体主观努力获得的“伪”;而“无性则伪之无所加, 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的“性伪合”则是达成圣人之名并实现社会发展的关键方式;至于其社会发展的最终方向则是“通达之属, 莫不服从”的“王道”局面。其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发挥途径明显属于一种自上而下式的过程。

二、教师的从业标准

对于教师地位, 两位巨儒都分别从各自的人性视角做出了值得重视的归因, 不论这种视角是基于个体发展的由内而外式诱导或由外而内式控制, 还是基于社会前进方式的自下而上式助推或自上而下式延及, 均持之有故, 且各具千秋。那么既然教师地位不论如何都是一个如此重要的社会影响, 那么就其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之素质结构而言, 是不是也应该既定一个普适性标准或最低专业底线呢?对此, 孟子和荀子在其措辞中虽没有大张旗鼓地推崇备至, 但还是含沙射影般地给予了暗示。

(一) 职业伦理

孟子的教育目的是想培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所以他眼中的教师应该无可非议的首先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道德践行者。但其职业操守的识见应远不止于此, 他的教师职业道德尤可略分为职业性向、职业理想和职业信仰三层境界。职业性向表现在:“大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 即为师的首要必备条件是树德自立, 然后才是在此自助基础上的助人, 即职业理想境界。“君子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仁者爱人, 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至于其最高层次的职业信仰境界应是其“物我两忘”式的教育献身精神, 体现在其如是高隆教师职业的话语中, 即“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 兄弟无故, 一乐也;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 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由此, 他将教书育人上升到了德服天下不与比的境界, 令人钦服。

而荀子的师德则主要表现在其尊礼、修身和劝学三个方面。“尊礼”主要是因为他认为礼和师之间存在一种相互的补辅关系。即其所言:“礼者, 所以正身也;师者, 所以正礼也。无礼, 何以正身?无师, 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荀子·修身》) “修身”则体现在他反对师云亦云的绝对盲目服从作法, 认为学生可以在尊师重道的前提下有富于个性兼“教学相长”意义的其他想法, 即其所指“非我而当者, 我师也;是我而当者, 吾友也;谄谀我者, 吾贼也。” (《荀子·修身》) 而“劝学”则表现得至为繁盛, 其中尤以爱生乃至敬生的后生可畏精神最为可贵, 他明确指出:“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寓意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亦不必贤于弟子。

(二) 专业知识

至于教师专业知识, 孟子认为其与从业者的道德是不可分割、互为一体的, 因为他明确表明过“有德兹有才”的观点。也有研究者已明确从生命观的角度来阐明了孟子的知识与道德是通融的, 他将孟子的生命观分为空间、时间和境界三个维度, 其中空间上主要表现在“亲道”和“友道”两方面, 时间上则是将个体的自然生命置于群类的文化生命之中, 最后境界上通过“推恩”的方式实现这种生命观下的德知兼备[3]。故而, 孟子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 其实即蕴藏在其“尽心、知性、知天”的人生道德追悟过程中。

而荀子本人则不太过分侧重教师的道德, 他认为教师“化性起伪”能力的客观首要条件应该也只能是学识广博、学业精深。这尤其表现在他的“师术”建构中, 他认为:“师术有四, 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 (敬) , 可以为师;耆艾 (五六十岁) 而信, 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 可以为师;知微而论, 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 而博习不与焉。” (《荀子·致士》) 这里荀子反复宣称“博习”不忝列“师术有四”之中, 可见在他的思想深处, 这是为师者最基本的、最起码的素质条件[4], 甚至是为师其他条件 (威信和品德、经验和信仰、逻辑和深度) 的源起。

(三) 专业能力

孟子从人性论出发, 认为教师的专业能力不仅包括道德上的自律慎独, 还要尤其懂得教学中的侧重和取舍。他说:“人有不为也, 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在教师有限的精力下把握好教育目的下各子目标间的主次详略和轻重缓急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另外, 他还重视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力, 如:“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 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孟子·万章下》) 表明仅仅与当代人切磋学问是不够的, 还须创设意境, 在古人的作品中与其进行治学和思想交流。

荀子则基于其人性本恶的视角, 强调教师不能仅仅注重自身道德上的尊礼、修身、劝学和知识上的“博习”, 还应该懂得对教育对象有所鉴别和审视, 不可爱而不辩、仁而不知。表现为他如是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 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荀子·修身》) 要学会积累“是是非非”明知的经验, 并摒弃“非是是非”之愚仁的不足。

三、教师的教学思想

在孟荀二子都从各自的人性假设视域中, 透析了教师职业的外在社会地位和职前从业标准后, 他们还在其著述中分别对教师从业后的内在教学思想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不可否认孟子和荀子的教学思想中有其共性的部分, 如都同意其思想始源孔子“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的观点, 认为学习应该坚持不懈、勤勉用力。前者表现在他极力反对“一曝十寒”的教学观念, 而后者则主要体现在其“学不可以已”的终身教育观念上, 都共同说明了“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和持之以恒的重要性。但其教学思想主要还是因依侍于各自的人性见解而分别提出并存有很大的分歧的。

首先孟子是人性本善的先验论者, 认为人生而性善, 这使其教学思想带有很大的唯心特征。如“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也”, 尤其注重学问思辨行中的“思”的体悟作用。由此在教学原则上, 他首先强调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从本性上自求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 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 则居之安;居之安, 则资 (积) 之深;资之深, 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离娄下》) 指出为学者只有经过其自身内在的“上下求索”才能很好地达到“入乎耳, 著乎心, 布乎四体, 行乎动静” (即良好的积累、巩固和迁移应用) 。其次, 人性本善即使是群体的共有属性, 也仍会受人心“四端”的先天差异及年龄关键期等后天因素影响, 故而他又损益性地提出因材施教。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 有成德者, 有达财者, 有答问者, 有私淑艾者。” (《孟子·尽心上》) 不同的学生应该有所区别地对待, 这其实即属基于学生个体不同发展潜力而提出的公平之见。再次, 个体的发展除了具有顺序性、差异性之特征外, 还应该具有阶段性, 鉴于此他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他说:“道无终穷、学无止法, 虽大贤近圣之资, 亦必盈科尔后进”, 譬如流水, 需稳扎稳打。否则, “其进锐者, 其退速”说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懂得从容有度地把握教学时机, 尊重事物发展质量互变的渐进性原则和规律。

荀子反其道认为人生而“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 (逸) ”, 还认为这是“感而自然, 不待事而后生之者”的“人之惰性者也”。鉴于人的这种“饥而欲食, 寒而欲暖, 劳而欲息”的自然属性, 他提出了如下诸种教学原则。首先, 因为人性本就抱残守缺, 所以他提出教学中要善假于物[5], 他说:“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驾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通过这四组类比, 说明了“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的道理。见之于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学会借助有益的前人经验和高端的当下媒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次, 与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天生我才”而因材施教相反, 荀子还是坚信人性本就固陋不全, 因此需要解蔽救偏, 他认为“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内不以自诬, 外不自以欺。” (《荀子·效儒篇》) 才是治学为人之道, 切不可偏信偏听以致“一豆塞耳不闻雷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应力尽做到笃实自觉、注错积靡, 最终实现“积善而全尽”的圣人目标。此外, 他还认为教学应谨遵虚壹而静的教学原则, 其中, 虚即虚怀若谷, “不以所已臧害将受谓之虚”。壹, 就是专一。因为“目不能两视而明, 耳不能两听而聪”, 用荀子的话来说就是:“不以夫一害此一。”静, 即宁静。即荀子所言“不以梦剧乱知”。可能这并不完全与孟子的循序渐进原则相对立而有穿凿之嫌, 但至少在格物致知的方式上存在着动态激进和静态改良这一深层的底蕴差异。

四、结语

孟子和荀子无疑都是我国古代富有敏锐洞察力和深刻思考力的教育圣哲, 他们虽然在教育对象的人性界定问题上截然相反, 但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最终的教育理想都是意欲实现教育对象的全面终身发展。其中对教师职业地位的思考和评述, 我们应当科学审视、引以为重;对教师从业标准的个性化透视, 我们应该选择性地兼容并蓄;而对教师教育思想的特色揭示, 我们则应该批判性地继承。

参考文献

[1][2]李德永.荀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9.

[3]庹永.论孟子知识与道德融通的大生命观[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9) .

[4]顾冠华.师德与师质:中国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标准和要求[J].黑龙江高教研究, 1998, (06) .

[5]方祥云.谈荀子论教学原则和方法对当代教学的启示[J].华夏文化, 2000, (02) .

[6]任大援.孟子[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1997.

教师观 篇2

今天晚上收看了河南都市频道,为庆祝第31个教师节而首次举办的“2015河南最美教师颁奖典礼”。

看着那一幕幕动人的画面,聆听着他们感人、真挚的事迹,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对于我们所有教师无疑是一场精神上的洗礼。

一张张及其普通的面孔,一颗颗善良而质朴的内心,一件件平凡而又伟大的事情,书写了一个教师真正的灵魂。对我们平常人来说,可能很多事很容易就办的到,他们却日复一日重复不断的做着,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念:为了让每一个孩子上学,未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圆一个上学梦。

“恩慈姐姐”颜志伟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多年来,对于各单位历次提出的特定学生心理咨询或大型心理辅导讲座的邀请,她都乐于义务提供援助,有求必应,挤出时间认真完成。由于求助学生多,时间紧,她就常常利用业余时间接待咨询者,把一批又一批的求助者从困扰他们的心理问题中引领出来,使他们逐渐走出心理阴影,找回自信,打开心灵迎着生命的阳光微笑。身为国家优秀教师、“河南省001号红十字志愿工作者”,在历次重大灾害发生时,都能看见冲锋在红十字工作第一线的颜志伟教授,并且每次都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多少年来,仅在历次爱心援助活动中,她的慈善义举涉及各类款项已达352860元。她的日常生活消费很简单,但却情系大别山区的孩子们,多年来,她已资助136位贫困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虽然她年近花甲,却青春洋溢,处处传递着正能量。我希望这种正能量在教师队伍中能不断传递,因为这是美的传递,这是爱的传递。

韩保学是来自我们安阳市安阳县都里镇东岭西村教学点的一位教师,韩保学不但是孩子们的老师,还是孩子们的慈父和知音。学生韩志国家境贫寒,父亲常年有病,韩保学就承担了他的学费和文具费用,韩志国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成为小山村走出的3名研究生之一。学生王龙威的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外出打工,韩保学就把他领到自己家吃住„„2009年,积劳成疾的韩保学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但他一直没有外出就医,只是暑假里去小诊所通过按摩进行治疗。2010年以后,他的病情加重,直到不能行走,才勉强到市里的医院住院治疗。为减少住院时间,他没有接受医生要他做手术的建议,坚持保守治疗。亲戚朋友都劝他去医院做手术,他却说,我明年就要退休了,退休后有的是时间做手术。

每有慕名而来的记者要采访他,他也是憨厚地说,我是一个山里教师,就该在这里干好自己的工作,有啥好炫耀的?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山里汉子,一位执着于梦想的山乡教师,在莽莽大山深处,用40年的坚守铸造着自己的教育梦想。

韩老师四十年坚守贫困山区、创新复式教学方法,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他自己却从挺拔的小韩老师坚守成了腰背弯曲、一腿残疾的山里老韩。韩老师朴素的信念,知苦而行、知难而进的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一代的教师学习。

漫话中的“教师观” 篇3

[关键词]教育理论;约翰·洛克;《教育漫话》;教育思想

一、作者及作品背景简介

约翰·洛克(1632-1704)出生于17世纪英国社会中的一个小地主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严厉的清教徒,洛克从小耳濡目染地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接受古典人文主义教育,因此对自身成长过程中的政治态度与教育思想具有极大地影响。在1658年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之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师梦想,洛克毅然选择了留校任教,一直到1665年在英国政府中出任公职。然而受到当时社会动乱的大环境影响以及多种文化舆论的氛围对其思想意识的不断冲击,洛克依旧保持着一个学问家固有的自律与严谨态度,并且主动参与到当时社会的政治改革过程中。洛克主张君主立宪制,赞同社会契约论;反对君主专制和君权神授说等,他最突出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1693年出版的《教育漫话》一书中,这部著作的出现被视为英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其内容中的家庭教育、绅士教育以及理性教育的先进性观点对后世诸多教育家如卢梭、杰斐逊等人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尽管部分人对于这部著作持批判态度,但是“对于任何伟人的评价都应该站在特定历史下来进行”,因此我们将洛克的教育观念去除其特定的阶级性与历史性,书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对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依旧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

二、秉持的教育思想

研读《教育漫话》可以看出洛克十分重视人的早期作用,并多次在书中强调了儿童时期较大的可塑性,并且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这一时期对人进行理性的教育有助于幼儿的自身发展,并且带来极为长远的影响,其教育思想可归纳如下:

1.《教育漫话》指出的教育作用与目的

书中,洛克认为社会中的教育活动对于每个人的事业、生活甚至一生的梦想追求与幸福与否都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例如书中的开篇这样写道,“我敢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人,他们之所以有的好,有的坏,或者有的有用有的没用,便是受到不同教育的缘故”这句话指出了教育活动在人的一生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作为子女一生成长的“引路人”的家长.必须要理性地去规划好自己子女的教育之路,要给予子女在未来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品德与智慧。

洛克创作该书的初衷是为英国社会培养绅士所写,所谓的“绅士”包括两层意思:一指的是当时英国上流社会中的人群,即骑士、乡绅以及资本家等财富积累较多的阶层与群体;二指的是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具有高情商、高智慧并且举止优雅的富家公子,这两个层面的含义在《教育漫话》中并不矛盾,而是相互统一的,因此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德行、智慧、礼仪、学问”的绅士。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很多具有绅士身份但是却没有高修养的人,所以洛克也在书中提及,对于人的内心教育永远是占据首位的。

2.《教育漫话》指出的教育内容与原则

众所周知,对一个人的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只使用一种方法的。洛克认为对于一个绅士的教育养成要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人的身体,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健康体育教育;第二部分是关于人的心灵,通常又可分为三个方面,即品德教育、学术教育以及休闲教育。就教育养成的两个方面来说,在书中洛克认为对人的心灵教育是更加重要的,“我们对孩子的心灵改造才是唯一要去追求的事情;如果让一个人的心灵走上了正道,那么你所期待的所有一切都会相继到来。”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教育,即所提倡的“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的理念。他在书中强调了体育在人的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并对家长在养育子女上的娇生惯养的表现与所需要做的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这对于当时与现代的家庭教育都具有较强的号召力与远见,正如洛克所说,“但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会再有什么奢望了,而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便得到了所有的种种,也必将是徒然”。另一方面,针对于人的心灵教育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品德教育,因此洛克使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谈及对孩子的德育问题。其次是学术教育,最后的休闲教育则为保持绅士精神与心理健康所需要的。

3.教育方法与原则

洛克《教育漫话》对孩子在教育过程中的方法与原则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例如对体育方面习惯方法的养成、独立自主的培养方法;在德育教育方面要及早教育与实践、反对家庭对子女的溺爱、对榜样示范的使用意义、要以理说教、奖惩有度;在子女智力教育与启发过程中,主张反对死记硬背的方式,要引导孩子主动学习、结合实际,运用不同的游戏方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等。这些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凸显的教学原则与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相吻合,即早教与及时、寓教于乐、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

三、如何对绅士教育的开展

1.谈及的健康教育方法

在书中的第一篇章,洛克就使用了23页的内容谈及了如何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教育以及怎样引导他们长期锻炼等内容。其中一些先进的教育观点与我们当前推崇的素质教育、健康教育高度吻合。例如在书中《一节》中,洛克说到“女孩子”时,提及到“儿子”的衣服,认为孩子们的衣服胸口部分不能做的过紧,尽管在书中洛克一会儿“女孩子”,一会儿又是“儿子”,让读者疑惑于前后的称谓都不一致,但是不可忽視的是洛克提出了十分关键的问题,即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在他们成长发育过程中,衣着得体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必须要穿着宽松而不是紧紧裹在身上的衣服,因为衣着紧绷是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成长的,会使他们在成长发育期内造成身体的缺陷等。其次,家长不能让孩子吃的过多或过好,因为一个绅士的健康养成是方方面面都要注意的,饮食方面也是应该简单而清淡的,并提出孩子在两岁前要禁止荤食。第三,洛克认为“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这一理念同样被我们如今所提倡,人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活动,而五脏六腑会在一天的不同时间里完成各自的任务。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契合自然生态的运行法则,也可促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助其健康成长。

2.谈及的道德教育方法

书中提及品德教育是绅士教育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并且洛克也用了书中三分之二的篇幅来讨论这一问题。具体来说,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绅士,就必须要具备四项品德,即德行(virtue)、教养(breeding)、智慧(intelligence)和学问(knowledge),由于洛克将学术教育作为单独一个篇章,因此笔者对于学问先不做过多论述。

洛克认为一个人拥有正确的品德行为是其巨大的财富,其行动有力量而且优美,也能够在社会中受到欢迎。众所周知,《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尽管外貌丑陋,但是美在心灵,因此赢得了全球读者的敬慕,这也说明了心灵美的重要性。在《教养》一节中,洛克说“诸多不文雅的举动正是由于人的习惯所造成的,因此应当得到教育中的更多关注。”当今社会中经常可见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说脏话、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等。假如人们的内心思想是追求高尚的,那么就会杜绝了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由此可见,其实外在的制度约束只不过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更为关键的措施还是在于对人自身的严格要求,才能不去做出一些有违道德与修养之事。

对于儿童的智慧培养,洛克认为这种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对儿童长久的培养与历练,即“要想将一个儿童培养成为富有大智慧的人,那么就需要我们来引导儿童去习惯于不断地追求事物的真理过程,将心智运用于伟大的、富有价值的思想方面……”因此,我们对于未成年人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的智慧培养,就是要合理引导他们不断去追寻真理,并且可以听从成人的理性指导,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反思与改进。

3.谈及的学术教育方法

洛克的《教育漫话》中对绅士所需学习的课程内容分成了三类,即语言类课程、科学类课程以及艺术类课程。对于学术的教育方法,洛克着重提及必须要保护好孩子们的好奇心。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方法来培养孩子的积极性与好奇心:首先,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不管儿童对成人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都不能去呵斥或者羞辱他们,而是尽可能地回答他们所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并且根据孩子的年龄与认知能力,使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来将问题详细地解释清楚。其次,在我们回答问题的同时,用夸奖的方式来激励孩子敢于质疑的态度与行为。第三,成人切不可对儿童所提出的各种问题以不耐烦、敷衍的态度来答复。第四,成人可以有选择I性地创设一些环境或者适当地故意让儿童看到一些能够激发他们好奇心的事物,进而引起他们好奇心、质疑心理,接着为他们详细地答疑,进而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对内心未知事物的探索。

4.谈及的休闲教育方法

洛克认为,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学习到一門技艺,甚至可以多学习几门以作为休闲娱乐的消遣活动,因此在书中他提出了“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接受休闲教育的过程”的观点。例如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可以来学习雕刻、铁匠等;居住在农村的人们,可以去学习木工、园艺等。另一方面的休闲教育就是鼓励人们学习记账,洛克认为记账同样是一门技艺,可促进孩子从小养成节俭的好习惯,避免浪费。最后一方面的休闲教育是鼓励儿童在家长的带领下出国旅行,一方面可以促进孩子对外语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便于儿童了解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拓展视野,并且也能够提高社会交际能力。

四、结论与评价

正如诸多教育学者们所说,洛克的《教育漫话》可谓是一本生动感人、深入浅出、饱含教育哲理的经典著作,自出版后便在教育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笔者通过细细研读,发现其内容中表达的丰富的教育理念与对学生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是具有跨时代与历史意义的。洛克对于教育的不同方面及相互关系进行详细阐述,其中许多观点如不能溺爱孩子、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品行、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等内容,对于当前我国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改革是相吻合的。当然,在《教育漫话》中,洛克也提出了一些对于当时学校教育的批判性观点以及对绅士教育的二元论思想都是其所在社会中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将其过滤,忽略该内容。总之,我们在对其学习过程中,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核心思想与精髓之处融入到具体教育中,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爱华,谢延龙.洛克的养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4(02).

[2]邢奇志.漫话教师“专业”——读《教育漫话》有感[J].中国教师,2014(13).

[3]程婷婷.浅析经验主义之父约翰·洛克的现代教育思想[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

[4]薛瑞萍.读洛克的日子——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记[J].江苏教育研究,2009(08).

[5](英)洛克(Locke,J.),著.教育漫话[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收稿日期:2015-12-24)

教师写作观的反思 篇4

一、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让学生在写作中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 经常得到教师的鼓励褒奖, 是一件最有趣的事。语文写作不像做数学题, 一般而言, 数学题非对及错, 而写作只有好与不太好, 没有对错之别。解数学题需要依据规律, 思考要准确、推理要符合逻辑;可是写作就不同了, 需要良好的形象思维, 培养创造性想象力, 表达更要有技巧, 但是技巧也要逐步提高。写作的初始阶段, 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写, 写得不多, 没有成就感, 久而久之, 会疲于应付, 产生厌倦心理, 若是不能及时得到鼓励, 就会失去对写作的兴趣。每每看到学生面对一篇几百字的巨作苦不堪言、如坐针毡, 教师往往也会跟着着急, 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架势。这些都是由兴趣不足导致的, 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教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 特别是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要知道每个学生的起点不同, 不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评价学生的作品。比如批改作文的时候, 一定要充分发掘学生的优点:通篇都好的自然不用多说, 只有个别段落好的, 就把好处说明白,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整篇文章中只有一句写得好, 就称赞这句写得好在用词准确, 精彩生动等等;如果实在是枯燥无味, 还可以说这次作文书写工整……总之, 多多鼓励赞扬。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要多给予鼓励和肯定, 让学生敢于写。低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尝试写作文, 往往只是把想说的话、看到的事写出来, 可能条理不是很清晰, 但是只要敢写出来, 总能从中得到一些收获和喜悦, 看到自己写的作文得到了肯定, 久而久之, 学生自然也会逐渐整理出一些写作的方法和思路。

二、指导学生写作文要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现在很多作文都是空话、大话、假话, 缺乏真情实感。写作文本就是要写出作者的真情实感, 这意味着在教的过程当中, 就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角度、心理感受等出发, 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给自己带来的真实感受, 或自己的真实看法。在日常生活中, 每个人都有丰富的精神活动, 思想的光芒照耀着人的整个理想旅程, 让人在生活中充满激情。写作文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记录丰富多彩的生活、记录人世间的真善美、人的思想成就了人生的辛酸苦楚和喜乐年华。作文中可以写出个人思想, 作文中可以写出对人生的感悟, 作文中有自身对生命的体验, 这种体验是独一无二的, 这样写出的作文才是有生命价值的作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因势利导, 让学生先把事情写出来, 并且不断地鼓励学生写真人真事, 写实情实景, 这样心灵世界不断得以丰富, 引导学生热爱并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在看起来非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无尽的美、无限的乐, 在生活中发现真理, 在生活中体会幸福。

三、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让学生有话可说

对于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要求都是要有真实、丰富的材料, 而教师的评价则更要重视对学生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在评价这一过程时, 不仅要具体评价材料的准备情况, 更要评价获得材料的方式方法。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乐于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 主动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彻底改善小学生作文“无米下锅”甚至是“找米下锅”的难题,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米下锅”。

据调查, 学生最感兴趣或最拿手的是写人记事类型的作文, 但写得比较有特色的总是那些平常作文基础好的, 观察及写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往往只是把事件的经过记录下来, 如“流水账”一般, 枯燥无味。

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观察事件过程时要像篮球比赛裁判员一样, 放慢镜头, 多看几遍。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整体去观察某个事物, 那么留给学生的只能是一个整体的印象, 而切开看会看到不少精彩的镜头, 写作文时就能写好, 这就需要老师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技巧。观察中教会学生怎样观察活动中的人物, 如衣着、外貌、表情、动作等。告诉学生记住自己心中的想法、感受, 并且猜猜人物的心理活动……活动后老师要帮助学生回忆, 帮助学生观察, 从而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使学生学会“找米”的方法及技巧, 有能力“找米”自然就会“有米下锅”。

参考文献

我的教师观 篇5

学号:2011011056班级:11级英语四班

我的教师观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就是传授知识,为学生解答疑难的人。教师在教育事业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学生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其一,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教师是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导师,如果一个教师自己心术不正,那么他也很难培育出一个正直善良的学生。作为学生,学习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品德才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上梁不正下梁歪亦是这是道理,所以一个教师最为重要的是自己的品行,以德服人。作为学生眼中的“贤圣之人”,教师更应该处处让学生学到贤圣之人的高尚情操,让学生仿之,效之。《中庸》有言:“故君子尊德行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道德教育是教育事业的核心,为人师表着,当以身作则,不仅传之于知识,更授之于做人。其二,教师应是博文广识,学富五车之人。知识是教师的敲门砖,只有跟上时代的潮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才能为学生解答各种疑难,知识的源泉才能不断的涌流。其三,教师应保持一颗博爱公正的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博爱在于爱一切的学生,无论学生是好是坏,倾尽全力,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关键看老师如何引导。公正在于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无论学生成绩的好坏,没有特殊待遇,一视同仁,给予他们最大的理解和鼓励。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不容任何玷污,教师操纵着民族的兴衰荣辱,国家的繁荣富强的问题,任何人都不能懈怠。教师自身也应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不遗余力地为人类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自身上课的优缺点:

1、优点:上课前准备较为充分,PPT较为完善,教授单词时,发音较为标准,课堂气氛较为活跃。

浅谈中学教师竞争观 篇6

[关键词]中学教师 竞争观 策略

教师文化作为教师组织内部教师共同分享的较深层次的信仰,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竞争观作为教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竞争观可以理解为人们对竞争的一般看法和观点。本研究把教师竞争观界定为教师对学生竞争的基本看法。中学教师作为教师中的特殊群体,主要针对中学生实施教学行为,对其进行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由于中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实施对象存在特殊性,中学教师竞争观也具有特殊性。本文将从内容、运用策略等角度对中学教师竞争观进行详细论述。

一、中学教师竞争观的内容

为了深入地研究中学教师争观的内容,作者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调查问卷。该问卷的主要调查内容在于学生在学习、生活条件、群体地位、权力倾向、兴趣特长、荣誉奖励等方面的竞争情况,该问卷的发放对象为黑龙江省3所中学的176名在校教师。调查结果显示,所有教师中有112人认为学生存在学习竞争,108人认为学生存在荣誉方面竞争,104人认为学生存在群体地位竞争,92人认为学生存在权力竞争,72人认为学生存在兴趣特长竞争,64人认为学生存在生活方面竞争。

根据同一调查问卷,作者还分析了中学教师竞争观中的学生竞争动机。有关学生竞争动机,可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采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有关人性和社会性相协调的观点,分析中学生之间产生竞争的心理动机。马斯洛认为,“人有不同层次需要,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等”,一旦这些不同层次的需要不能及时地被满足,就会诱发各种人际竞争的产生。问卷调查显示,144位教师认为学生需要爱和归属感,116位教师认为中学生注重自我实现,84位教师认为中学生存在自尊方面的需要,有12位教师认为中学生存在安全方面的需要,有5位教师认为中学生存在生理需要。

作者还针竞争对中学生竞争的影响和作用,在问卷中设计并安排了相关调查内容。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竞争既存在积极影响,也存在消极影响,下面分别从这两方面进行论述。从积极影响角度看,大部分中学教师认为中学生之间的竞争是学习的动力,竞争使学生形成学生良好的情感,并促进这种情感的健康发展,使其个人意志得以充分展示,竞争可以促使学生拥有较强的斗志,竞争使学生的意志更加坚强,竞争可以体现学生的责任感,竞争有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从消极影响方面看,部分教师认为过度竞争会增加学生的心理紧张度,使其个人心理压力增大,竞争也會使学生过于自谦,产生自卑感,竞争也同样会使一些学生过于夸大和美化自己。

二、中学教师竞争观的运用策略

由于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各种形式的竞争关系,中学教师应采取妥善措施合理利用自身的竞争观,使学生之间的竞争逐步走向良性轨道,到达良好的教学、管理效果。因此,中学教师竞争观的主要运用策略应该是因势利导,这符合中国古代儒家的教育思想。

1.根据学生的竞争内容方面,引导其向有利方面发展。例如:部分中学教师认为学生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学习竞争,那么教师就应该千方百计提高学习成绩,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在认知领域的发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依据一定的教学原则来提高学生的成绩;针对学生的荣誉竞争,教师应该明确评价学生的目的与意义,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采用正确的方法评价学生。

2.根据学生竞争产生的动机,教师应及时做出相应并对症下药。例如对学生要有耐心、诚心和爱心,与学生的交往中要以心换心,把爱的阳光洒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课堂秩序,使学生感受到班级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爱好、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为学生提供有价值帮助。

3.根据学生竞争的影响和作用,引导其向积极方向发展。学生竞争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将其转化为积极影响。教师要注意与家长就有关问题沟通,促使家长减少对学生施加的压力,让学生自身意识到竞争的利弊。教会学生合理竞争提供多种正当竞争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道德,提供多途径的合理竞争。

三、结论

中学生之间的竞争存在于学习、生活的不同领域。中学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学生中存在的竞争迹象、了解其竞争的内容和动机。中学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竞争,根据其竞争观引导学生之间的竞争,使其为教学所有,为培养人才所用。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数学教师观课的“三重角色” 篇7

一、以教师的身份观课

(一)基本功扎实,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要注重教学氛围的有效创设,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们真诚的微笑、善意的提醒、积极的评价,会让孩子们如沐春风,学习起来倍感轻松。

(二)注重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课中,一位教师把例题改编为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分饼的教学情境,《西游记》这个神话故事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学生们更是对它感兴趣,瞬间就把学生带进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课伊始,情趣生。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下面的学习活动中。另一位教师则以大问题教学为主线,播放四位学生分东西的视频,平均分8块巧克力,平均分4块饼干,孩子们很快算出每人分得2块巧克力和1块饼干。平均分一些物体商是整数,这是孩子们已有的认知基础,而经过平均分后,商不能得到整数,怎么办?教师巧妙地抛出一个问题:视频中的小女孩有3块饼要平均分给4位同学,怎么分?当学生的已有认知和现实情境发生冲突时,这时教师适时地提出:当遇到复杂的问题时,不妨从简单问题研究起,即从一块饼平均分给4位同学入手,这样很自然地引入本课新知例2的教学。

(三)能及时抓住课堂教学的灵动生成

二、以编者的身份观课

(一)教材预设符合学情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一位教师巧妙地设计了厨师小当家给踢足球的4位小伙伴们分别送来了8块饼、4块饼,让他们平均分一分,这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旧知,然后又很自然地引出1块饼、3块饼怎么平均分给4个人,这是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本课很自然地从分饼的问题开始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当商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教者很自然地把新知搭在旧知的锚桩上。在课的结尾,教师又作了精彩的预设,把本课的学习内容作了比较,不管单位“1”是一盒饼还是8块饼、1块饼,只要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都分得这些饼的1/4,不管商是多少都可以用分数表示,构建了分数与除法关系的模型,即a÷b=a /b,接着教者追问,这里的a可以为任何数吗?那b呢?进一步完善这个数学模型,即b不能为0。

(二)教材目标定位准确

“分数与除法”这节课编排在分数的意义中,教材先通过分蛋糕、分月饼的实例,使学生初步感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再由计算抽象概括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字母表示,从而揭示了分数的另一方面的意义,表示两个整数相除(除数不为0)的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了解在整数除法中,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几位教师都能在理解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以学生的身份去观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重点关注学生是否掌握所学内容,教材中的重点是否理解、难点是否突破,这节课他们学了什么,又是怎么学的?

(一)关注孩子学了什么

培养了孩子的那些能力?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教学难点是具体体会每一个除法算式中商的由来,它具体表示的意义。

(二)关注孩子怎么学的

1.在问题中学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思考的重要载体,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数学思考。

2.在探究中学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苦口婆心的讲授式教学并不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相反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实践、讨论才是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捷径。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一般教师都能放手让学生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体会分数表示的两种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空去体验和探究,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

3.在交流中学

俗话说:“分享的深度决定生命的高度!”这句话说明了分享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同样如此。经过分享,我们可以了解别人的思想,加强彼此的沟通;可以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观点,提高自身的成就感。

教师如何形成正确的学生观 篇8

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所谓学生观就是用什么样的观点方法对待学生,是教师的世界观和教育观在学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只有正确认识学生,把握学生的共性特点和个体特征,才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的学习,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针对性。教师要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需要主动抛弃传统的把学生当成被动单向的知识接受者的做法,建立一种有效的新型师生关系。其中包括对学生的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教师树立怎样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制约着教育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同时,它又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对教师来讲,树立正确、科学的学生观十分重要。

二、如何形成正确的学生观

1. 学会因材施教

我认为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就要承认学生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差异是天然存在的,是客观的。学生之间,不仅有知识经验和智力的差异,还有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等非智力上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也不同。教师应该学生品行上的差异,对学生作业的差异,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要有足够的宽容量。因此,每个教师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注意运用不同的问题和方法,不能用一个模式对待所有的学生。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只有这样,真正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建立起来。

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理解你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

例如:我教的两个班级英语水平存在差异。一个班学生基础水平好,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很强;另外那个班学生基础弱,上课时不够活跃。因此,我在讲课时,就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那个程度好一点的班级,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些知识点,并且让他们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系统性的去学习。在那个基础弱的班级,就会在讲解知识点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尽量把它编成顺口溜,或者让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这样可以使学生记忆更深刻。

例如:我在讲“sometime”时就列出了“sometimes、some time、some times”。因为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区分他们。于是我就启发他们:some可表示“一些、某”,“time”可表示“时间、倍数、次”。然后逐步再启发他们sometime表示“某时”some time表示“一段时间”。因为两个单词之间有一段距离,所以是“一段时间”。“times”是次数的意思,所以“some times”是“几次”的意思。这样,学生很快记住了各自的意思。教他们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创造性思维,在快乐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这种方式的学习充满了趣味性,学生很喜欢,又达到了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正视学生差异,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对学生的不同看法耐心地听取,正确引导。多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要,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2. 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发动者。他们在活动中能表现出主观能动性。教学就是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教师要妥善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为此,要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要留下足够的参与时间和空间。学生能讲的,要尽量让学生讲。要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时,采用有效的方法导入新课。教学环节由易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反过来又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例如:我在教高一必修My first travel on the train时,我感觉这篇课文涉及澳大利亚的地理、风景等方面的知识多一些,如果直接理解课文,可能会枯燥一些,学生未必感兴趣。所以在正文前的导入环节,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课前做好资料查找工作。上课时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把自己小组找到的资料与大家共享。学生们找到许多与澳大利亚相关的东西如:地图、悉尼歌剧院、考拉、袋鼠等,还有一些关于风景的图片。这样,学生们不仅很有成就感,同时积极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形成活泼的教学氛围,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主体的作用。

教师通过恰当地提问也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因此,作为老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营造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想象空间。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紧扣教材,层层推进,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欲望,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合理安排知识结构。作为老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行发散思维。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环节由易到难,以旧带新,不仅巩固复习所学知识,还便于新知识的牢固快速地记忆。

3. 相信学生是可以转变的

每个学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都有丰富的潜力。每个学生都有才,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用发展的观点对学生充满期待与希望。教师的角色决定了教师对学生应该采用宽容的态度。教师不能以成绩论英雄,那种选拔少数学习尖子、淘汰大多数普通学生的教育模式,必须给予根本性的改造。

4. 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学习的成效大小和任课老师有很大关系。他们喜欢某位老师,也往往会喜欢他的课,并能主动接受这位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内外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少批评学生。在教学中要常用鼓励性的语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理解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当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后,会增强自信心。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老师也应该和颜悦色。在课下,教师可以和学生谈心,多了解学生心理在想些什么,他们有什么困惑,能否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与学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而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完全平等的。教师既应该是合格的教育者,同时也应该是学生可信赖的朋友。教师要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那么,教师首先要尊重自己的学生。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和谐的课堂气氛是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宽松的课堂环境、良好的情感态度很重要。新教材需要的不仅是教师深厚的知识基础,更需要教师与教材脉脉相通的感情投入。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去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之火。

参考文献

[1]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观 篇9

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应该是对青年教师以狭义教学水平为“标的”的教学水平体系的多维度综合考量, 可称为教学观, 它包括素质观和方法论问题, 前者包括思想观、文化观、师爱观、实践观、科研信息观, 属于教学水平素质观问题;后者包括方式论、手段论、表达论问题, 属于教学方法论问题。

1 教学水平的素质观问题

教师的个体素质从整体上决定着他的教学水平。据资料显示, 目前国内高校教师中, 中共党员的数量占了教师总量的一半[3], 青年教师中的党员的比例非常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青年教师队伍是支高素质群体, 体现在青年教师个体素质的潜能和发挥方面。

1.1 青年教师的思想观

思想观体现在教师的进取心、事业心、责任心以及敬业和奉献精神方面。当下青年教师以“70末”和“80后”为主, 是被娇惯的“独生子”一代, 往往带着“自私”和“缺乏责任感”的群体符号。事实上, 在青年教师中确实存在着价值取向的诸多误区, 比如世俗功利、精神滑坡, 不把教学工作看成是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事业, 而是不思进取, 迷茫懈怠;不认真备课, 照本宣科;受利益诱惑, 心有旁骛等。针对这种现象, 党组织近年来在青年教师中开展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等引起了较大反响, 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 对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不过就青年教师个体而言, 深入学习、慎独反省任务依然是艰巨而又漫长。

1.2 青年教师的文化观

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文化等内容, 它作用于人才素质的各个方面, 是促进和保障教师其它素质发展的基础[4]。在当下知识信息时代, 知识更新与密集的程度越来越高, 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与衔接愈益明显, 教师只有不断充实、完善知识结构, 横向扩展与纵向深入双向并进, 才能使教学达到深度与广度的统一, 紧跟时代步伐。由此, 青年教师应该做到:精通掌握专业知识, 了解专业最新动态, 做到专业性、学术性和前沿性相结合, 彰显较深的学科造诣;兼具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 做到广泛性、综合性和人文性相结合, 为专业性研究提供坚实的认知储备;具备广博的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理论。这样, 青年教师才可能典故在手, 案例在胸, 旁征博引, 游刃有余;进而使学生学趣盎然, 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1.3 青年教师的师爱观

教爱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广泛的爱, 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 就会“亲其师”, 从而“信其道”[5]。青年教师应将“师爱”升华、固化为自己内在的部分, 成为自发洋溢的一种可贵潜质, 并以此为动力, 主动密切与学生的关系, 关爱他们的群体, 关心他们的生活, 关注他们的成长。融洽的师生关系正是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强有力的保障。

1.4 青年教师的实践观

学生进入了高校门槛, 便开始了专业学习的阶段, 也就是掌握某种本领以回报社会、报效国家并体现自身价值的时期。高校学习阶段的最终目标是要掌握专业本领或技能, 是对学生书面知识的集中反映和应用。因此, 实践教学特别重要。作为以给学生传授知识为己任的高校青年教师, 特别是专业课教师, 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练就实践教学的技能必然是重中之重。通过实践教学课程, 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知识, 实践验证知识, 加深巩固知识, 实现了知与行的高度统一。同时, 青年教师本身教学相长, 加深和扩展了自身学术的领域, 锻炼和提高了实践教学本领。实践出观点, 实践出真理, 教师的学术水平也在实践教学中得以提升。

1.5 青年教师的科研与信息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6]。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项中心任务, 它们共同构建了高校的育人环境。教学侧重于系统地传播科学知识, 科研则引发知识、验证知识并展现知识的成果。两者相互联系、补充和促进。高度重视并参与科研工作, 对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术层次, 对以成果回报社会、加快学校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与科研互动相长, 密不可分。作为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手段, 信息与网络技术已成为当今高校发展的潮流, 青年教师作为先进教学形式与手段的领舞者, 树立先进的信息观与科研观同样重要。只有熟悉和掌握信息知识、具备信息素质和能力, 驾驭现代教育手段, 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

2 教学水平的方法论问题

一般地讲, 影响教学水平的教学技能是指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文案、教学语言等技能行的教学能力[7]。其中, 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称为方式论;教学技术、教学文案称为手段论;教学语言等技能称为表达论。

2.1 教学水平的方式论

现代教学的方式已经多样化, 究竟采用何种方式最为恰当, 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学生心理及课堂教学目标来确定。其宗旨是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领会和掌握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提高。目前, 教师多用讲授法兼以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等, 以优化教学效果。以讲授法为例, 教师应该事先备好课, 理清讲课思路, 讲课中善于运用口述、肢体语言, 做到绘声绘色, 且言简意赅, 妙趣横生。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会产生极大益处。此外, 还要注意讲授的系统性, 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课程之间、章节之间、理论和实践各环节之间知识的系统性、联系性, 进而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 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和记忆。

2.2 教学水平的手段论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纯粹的板书讲授, 缺乏生动形象的感官冲击, 易使学生产生倦怠心理, 影响教学效果。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 先进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 其教学效果也是极其明显的。最为突出的当属幻灯片软件。青年教师理应熟练掌握先进教学手段, 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提升教学效果。这些教学手段应在适当的课程、内容和章节加以运用, 但不应取代板书教学的主体地位。当下有以多媒体辅助手段取代板书教学的情况, 笔者认为此风不可长, 任何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不可能产生板书讲授时的生动、互动所带来的现场效果, 而后者依然是学生最乐于接受、教学效果最佳的教学手段。因此, 练就板书教学的好功夫, 又能充分利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 才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所必需的。

2.3 教学水平的表达论

课堂教学所使用的语言有其特定的职业内涵和规范要求, 应根据授课对象、课程性质、内容要求、教学目的等灵活运用。除了要求普通话语调语速适中、抑扬顿挫、声音洪亮、富有激情外, 还应注重语言的简繁急缓、启发性、趣味性、逻辑性、系统性等。其中重点是语言的启发性、趣味性。启发性是指语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自觉配合、主动思考的热情, 能与老师讲课产生共振效应, 跟着内容的感觉走, 进而达到将内容溶于脑海的理想境界。趣味性是指教学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能对学生产生足量的磁吸力。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 事实上并无千篇一律、僵化刻板的教学语言表达模板, 只要掌握了课堂教学表达的基本要领和路数, 再根据课程内容性质以及学生特点灵活应对, 就能够在讲台上生动地演出每一堂课。

3 结论

青年教师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当下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是一支掌握了先进教学手段、素质较高的高端知识群体。但进一步加强教学水平的素质修养、熟练把握教学方法论的任务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 青年教师还需要不断地上下求索, 才能够适应时代要求, 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108.

[2]叶建鸣.大学教师团队建设对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J].教育评论, 2008 (5) :27.

[3]张露红.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4 (4) :69.

[4]宋其玉.论新时期高校教师素质[J].昌潍师专学报, 2000 (6) :93-94.

[5]孙松发.论高校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 (2) :148-150.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OL].http://www.jyb.cn/china/rdzt/gangyao2010/.

浅谈“学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观 篇10

推进“学本”课堂建设要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新型教学观为指导,要想让教学真正有效,教师自身必须先成为有效教师,教师角色必须发生根本性变化。“有效教师是什么样的人?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在以学为中心的有效教学过程中,作为教育者,在脱下“权威性袈裟”后,要以新课程理念重塑教师角色观,使自己成为教学关系中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服务者及学生学习的建构者。

一、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

教师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是学生的最佳伙伴。伙伴关系是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的,为此,教师要愿意并勇于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参与课堂探究过程。首先,师生要共同发现问题。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前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情感问题,预设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进行自主学习,找出疑难问题。二者的结合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师生要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应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合作方式,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共同解决问题。再次,师生要共同评价。教师必须明确评价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建立评价制度时,要确定学生自评的主体地位,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最后,师生要共同成长。新课改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为了真正实现“学本”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和学生都应成为名副其实的自主学习者。教师要注重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多渠道提高教学效益,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不断发展;学生要通过教师所创建的“先学后导”“先生后师”等课堂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实现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二、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

指导者是区别于“指挥者”而设定的,“导”为指导、引导,而非领导。“学本”课堂理念下的教学观在指导的内容上要求教师减少对知识方面的讲授与灌输,要将指导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方法、合作方法、自我评价方法等能力和情感方面;在指导的时间上,要求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自主学习后加以引导,或仅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加以点拨和提升。教师的指导要保证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要在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

三、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服务者

教师应打破权威意识和权力意识,转而培养自身的服务意识并将之贯穿“学本”课堂始终。一方面,教师要通过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设计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服务。在公开课、优质课大肆盛行的背景下,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注重课堂效果的“好看”而非“实用”“有效”,这种为教师的“教”而服务的教学设计无法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然也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转变备课理念,在备课过程中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环节设计上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展开,让教学设计围绕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而展开。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改变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为促进学生发展服务,发挥多元主体的评价作用,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而非结果,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能力发展,保证学生得到全面评价,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四、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建构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这不仅要求学生主动自觉地感知外在信息,建构事物的意义,也要求教师在“学本”课堂中承担起建构者的角色。首先,教师要建构自身丰富的知识体系。只有拥有完整的专业知识,才能保证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保证指导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困惑,让学生顺利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其次,教师要建构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从理念上进行彻底建构,才能使教师真正改变教学方式,建构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先学后教,先生后师”教学观。再次,教师应建构新型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原有的局限于课本的课程资源显然不能满足“学本”课堂的需要。为此,教师必须从多个角度重新建构课程资源,从网络资源、社会资源以及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等各个方面提取有效的素材,提高课程资源的开放性、整合性、创新性、情感性,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领域全面发展。

“学本”课堂是实践中的创新,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其价值。作为基础教育者的我们,必须认真审视自己的角色,通过改变自身的角色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本”课堂中的主角,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摘要:“学本”课堂建设依据“有效教学”理论提出“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角色要实现根本性转变。反观当前教师对自身的角色认识,一是教师缺少转变角色的主动性,二是教师不明确角色转变的目标。旨在探索教师在“学本”课堂建设过程中应该塑造何种教师角色观。

西方教育思想之教师观述要 篇11

[摘要]在西方教育思想中,教师观始终贯穿着民主、和谐、自然的人文情怀。在教师的地位、作用、从业标准、师生关系方面,思想家、教育家都有理论与实践上的追求。教师观成为历代西方教师的职业要求与道德观照,从而推动西方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西方 教育思想 教师观

[作者简介]郭树斌,男,广东潮阳人,法学硕士,思政部德育讲师,副主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德育。

所谓教师观,指关于教师作用、任务、从业标准、师生关系等基本问题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发端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西方教育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方教育家、思想家在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形成教育思想的同时,也形成了丰富而深邃的教师观。本文尝试从在西方的教育思想中探取其教师观之要义。

一、古罗马、古希腊时期:教师应做到德才兼备、有教无类、效法自然、热爱学生

西方教育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早期,教育的目的是将奴隶主的子弟培养成大大小小的各级官吏。所以,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忠于国家,效忠于奴隶阶级的统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统治者为巩固其政治统治,逐渐注重文化知识的教育。这样,对教师的文化知识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古希腊的雅典,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把教育者训练成身强力壮的军人,更要求把他们培养成具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与商人。

从古希腊开始,教育家就强调要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智慧。当时的智者派标榜自己知识渊博,是合格的教师,将无知看作是教师的耻辱。德谟克里特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教师教育儿童时要采取说服和鼓励的方法,不要采取强迫的作法。古希腊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随后,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有思考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最高的智慧是善”。他强调自我反省和沉思,在教育中持有教无类的态度。柏拉图反对强迫学习,认为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把他们内在的“善”通过教育开发引导出来,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给学生行为划出是非界限,指明正确的道路。亚里士多德则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效法自然的原理,认为合理的教育应遵循人的自然过程。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认为: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德才兼备,要有德行。因为,教师任何失检的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应该是有学问的人;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建立和学生之间的亲密友谊关系,这是教育教学得以开展的良好的基础。他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懂教学艺术。他很厌恶当时学校盛行的体罚,认为教师要了解生活,熟悉学生,研究学生个性特征。

古希腊、罗马作为西方文明的起源,其德才兼备、有教无类、效法自然、热爱学生等教师观对后世的教育思想

家、教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教师的教育倡导跟随自然的教导,认为爱的教学才是完全的教学。特别是提出了尊

重儿童、反对体罚的观点,重视为儿童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

中世纪的教育开始于基督教的寺院,并长期为基督教所垄断。僧侣取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权,因而教育含有浓厚的神学性。公元6世纪,修道院开始兴办学校,办学的目的是培养僧侣。基督教教育家奥古斯丁认为,教师的工作不仅仅只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生要自己学习,教师的任务应该是启发激励学生去自我思考,提醒他们认识内心已经知道的真理。“教师是好人,不是坏人,坏人绝不可以成为教师”,“基于爱的教学,才是完全的”。

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产生了。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封建文化,创造资产阶级新文化,在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末叶,掀起了一场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他们提倡反封建、反神学的人文主义文化,宣扬以“人”为中心,要求个性解放,重视现世生活,崇尚理性和知识。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冲破教会和经院哲学为教育所设置的牢笼,把教育解放出来,以适应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的需要,教育的目的已不再仅仅是为了培养神职人员,而以培养懂得世俗学问、尤其是古代文化,有人道主义精神,有德行,能为社会进步而献身的人,作为他们的教育宗旨;以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目的。学校教育冲破了视肉体为灵魂监狱的天主教交易的束缚,把游戏、体育看作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以实现身心的健全发展。尊重儿童,反对体罚,已成为人文主义教育家的强烈要求。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非常重视师生之间的亲爱关系,教师散出关怀的气息,以取代压抑及专断的作风。此时期的意大利教育实践家维多利诺将宫廷学校易名“快乐之家”,他重视“境教”,废除体罚,注重学生个性和身体的发展。他认为在所有影响学生的人文性格的因素当中,教师的态度最居领导地位,仁慈应是教师永远的面容。他要求教师的教育应是跟随自然的教导。而拉伯雷则要求教师为儿童创造快乐的环境,应将全部教学变得“愉快、轻松、富有吸引力”。

荷兰教育家伊拉斯谟认为:应把鼓励与纪律相结合,把耐心、理性与严厉相结合,这是衡量教师好坏的一个标准。教师在施教时,首先要了解所教学生的性情,只有对他们深刻了解,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实行有效的教育。

三、近代教育时期:教师要以平等民主的精神来对待学生,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强调教育者要先接受教育

西方近代史的开始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为标志的。浓厚的人文精神要求教师以平等民主的精神来对待学生,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强调教育者要先接受教育。

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教育家认为:个人的尊严和独立人格是不容侵犯的,每个人生来都应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不允许任何人剥夺的。他们严厉抨击了旧学校盲目的棍棒纪律,提出:教师要热爱儿童,关心和尊重儿童,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以平等、民主的精神来对待学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的能力,教育者对儿童所发生的影响必须跟儿童的本性一致,教师应当把这种发展引向正确的道路,把足以阻碍它或使它发生偏向的障碍和影响加以消除。

法国资产阶级教育的先驱蒙田认为:最高的训练就是依顺自然。要求教师要仔细地观察儿童,以便了解他的才能,根据他的能力加以训导。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要求一方面居民要尊重教师,另一方面教师应当明白自己在社会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应当充满自尊感。教师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假如他发现了某学科与某个学生的天性不合,就绝不强迫学生去学习,因为在某一方面缺少的东西多半会由另一方面去补足。教师对学生既可利用赞扬、榜样等正面教育形式,必要时也可话语严厉,乃至进行训诫,在诸榜样中,教师的形象最重要,如果教师不能以身作则,成为表率,“他的一切工作都将是白费”。

卢梭在他的《爱弥儿》中对经院主义和中世纪的教学方法进行无情地鞭挞,并大声疾呼:教师要热爱儿童,关心和尊重儿童,尽力发展儿童的独立思维和勇于创造的能力。他认为教育应该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教师要促进儿童身心的自然发展,要处处考虑儿童的天性,让他们享有充分的自由,尊重他们的个性。他尖锐批评了严峻的法律、残酷的体罚对儿童个性的压抑。在他看来,教师在遵循儿童自然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适应儿童的个性差异。

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他指出:儿童天赋、力量和才能有其自然发展的规律,教育者必须多方面研究儿童的自然发展,使教育与儿童的自然发展相一致。教师要对学生和蔼、友好、亲善。

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入,教育科学也逐步系统化、科学化,在教育实践中显示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资产阶级教育家在要求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学生的同时,还特别强调教师要掌握科学理论,精通教学方法。资产阶级教育家还明确提出,教育者必先接受教育。

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第斯多惠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和亲自探索去发现新知识,形成新观点。他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必须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培养优秀品质;应该生动活泼,精神奋发,热爱儿童,热爱专业;必须具有充沛的精力,坚定的性格,顽强的意志;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等等。他认为,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自己成为一个“在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才能去教育别人。

俄国教育家、被誉为“俄国教师的教师”的乌申斯基强调:“人是教育的对象”。他认为,在学校里的许多成员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因为教师对学生负有教育的直接责任。教师在整个学校生活中,必须是、也必然是学生最生动、最直接的榜样,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而这种影响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种力量不是任何道德格言、学校规则和惩戒办法所能代替的。教师的信念和个性品质是公共教育的基石。

四、现代教育时期:教育的过程是儿童与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是帮助学生走向自我实现的人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欧洲新教育运动和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以改革旧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为主要目标。新教育运动倡导者创办了各种“新学校”,以注重手工劳动、近代语言和农业工艺课程教学来改革传统的学校教育。一战后成立了“国际新教育协会”,制定了“新教育原则”,提出了以“生活教育”、“尊重个性”和“自发学习”等为主导的教育纲领。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倡导者创办了各种“实验学校”,强调学校以儿童活动为中心,以改革旧的学校教育制度。

进步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三大命题和“儿童中心”论,重新审视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他的教师观。杜威认为:教师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领导者,教师应是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教师应是学生心智的研究者,教师应是师生互动中的交往者;教育过程是儿童和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儿童和教师真正合作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与教师双方都是作为平等者和学习者而参与的。

二战后,世界出现的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以及“冷战”态势下增强国家军事、经济实力的迫切需要。教育关注的焦点是“效率”和“优秀”。教育理论界出现了重新论证教育的高潮。

改造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在学校中的主要教育力量是教师,教师在促使人民对社会的改造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本人就应该是一个对未来新秩序“有深刻的信念和所承担的业务”的公民,教师要有深刻的信念和宣传自己的信念,而且要使绝大多数人能检查和接受自己的信念。

存在主义教育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布贝尔主张:合理的教育是以具体的和相互包容的经验为基础的对话关系,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信任的关系,教师想要了解、影响和教育学生,首先必须赢得学生的信任。他认为教师是一个帮助学生走向自我实现的人。

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的人本化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只能通过鼓励、关怀、提供选择机会等,来表现出对学生的理解和接受。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和潜能的实现。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特征:是一个优秀的人,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善于接受别人,具备一些独特的性格特征,具备良好的教学机智。

综上所述,西方教育思想中的教师观可概括为几个方面:教师作用方面,教师不是权威者、传道者,而是引路人、指导者、唤醒者、诱导者;教师任务方面,帮助学生认识真理,使学生的思维和判断力得到发展,独立能力得到培养,从而使学生走向自我实现;教师从业标准方面,要有高超智慧,对学生的教育要效法自然,要尊重学生天性的发展,做到有教无类,教师要重视自我教育;师生关系方面,教师要对学生和蔼、亲善,师生应互敬互爱、平等合作。

从古到今,西方教育思想派系众多,渊博浩瀚。尽管经历过中世纪的“千年黑暗”,但总的来说,其教师观贯穿着民主、和谐、自然的人文情怀,成为历代西方教师的职业要求与道德观照。这些经过历史浪淘风簸累积而成的理论精华,对我国教师观的理论化、体系化有很大的借鉴、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戴文博.外国教育史(上、中、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1、2、3、4)[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林玉体.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学生观 篇12

关键词:主体,多样化,完整性

新课程理念一再强调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 学生来到学校, 坐在教室里, 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只有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 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才能得以发挥, 情操才能得以陶冶, 个性才能得到发展。根据新课程要求, 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转变教育观念, 才能深化课程改革。那么我们如何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呢?

首先, 我们必须深入正确认识科学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主体的存在

人的自我意识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所谓人的自我意识, 即自觉到“我是主体”的意识。包括自主意识、自重意识、自信意识、自爱意识和自尊意识, 自我塑造为形式。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自我意识在婴儿时期即出现萌芽, 在这后, 自我意识的各因素随年龄的增长而进一步发展。可见, 人的自我意识与求知的自然动机、生存发展的需要一起使人的生命主动发展、自我创新成为可能。这是人生命独特之处。认识到这一点“发挥学生的主体, 把生命发展的主权交给孩子”就不再是一句空洞口号。

二、学生是多样化的存在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有效教育活动的进行必须在对这个事实的确认之上。即教育要促进人的多样化发展。过去的教育评价素质, 排斥学生对知识的主观理解、主观判断的选择。学生完全成为一种被动的被人任意塑造的对象。这样学生个性没了, 一大部分被社会淘汰。客观地看, 个体素质差别、个性差别不仅在学生进入教育过程之前就存在, 还必须做为教育的结果而存在, 这完全符合人的个性发展特征。

三、学生是完整性的存在

这种完整性的心理认为人的发展是身心共同发展。人的精神世界不同, 外部世界便会呈现不同的面貌。因此, 关注人的内在生命, 也为日后拥有丰富的精神食粮奠定了基础。人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共性;人不仅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同时也体验世界, 感悟世界, 与世界共生。人的存在完整性要求教育不能把培养知识做为根本任务, 而要重视学生的内在生命, 拓展共同精神空间;要求教育从人的真实情态出发而不是理性存在的。

其次,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必须或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1. 认真了解每位学生, 发挥每一位学生精彩之处。

了解学生个性, 是发现学生优缺点的门路之一, 是打开学生潜能宝藏的钥匙。即使是老师眼中的“学困生”只有小小的、微不足道的优点, 也会在你的感召下焕发生命的活力。发现学生优点并在教育中不断放大, 自信就会充满孩子们的生活空间。

2. 改变对学生评价方式, 让学生在我们的评价中找到自信。

以往我们看待学生几乎以“成绩”高低论英雄。要知道生活处处是亮点, 哪怕一个轻轻抚摸, 一句精彩批评, 都有可能唤醒学生迷茫的心灵。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 开展阳光教育。

3. 关爱学生, 点拨学生希望之火。

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关爱、体贴, 它让孩子的心灵在“温暖”之中得以升华, 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使之德、智、体、美、劳健康发展。因为有了关爱, 就会产生情感式的教育, 就会以人为本, 构建阳光教育模式。

最后,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自身素质要不断提高, 要不断吸取营养, 制造新鲜血液, 走出以往教学观念, 真正还学生一片灿烂的阳光地带。

上一篇:金融数据资产下一篇:手机动漫的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