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因素

2024-10-10

地理因素(精选12篇)

地理因素 篇1

创新教育, 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 也就是为将来创造发明和开展创造性工作打基础, 做知识、技能储备的教育。在地理教育中, 教师、教材、课堂教学环境等因素都影响着创新教育的质量。

一、地理教师

1. 教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

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 是新时代人民人民教师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只有具有创新人格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人格的学生。为此, 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学生观、发展观、质量关。例如牢固树立“高智商、高成绩的学生不一定是有高创新能力的学生”的质量观, 对课堂教学评估和学生评价着眼于长期性, 重在学生思维、个性的评价。地理创新教育是现代地理教育的要求。现代的地理教育再也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这地方是什么?”“那地方有什么?”的再现型人才, 而是把学生培养成乐于探究“这地方为什么是这样?”“那地方怎样才可以更好?”的创造型人才。

2. 教师的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要适应当今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 教师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尤为重要。

(1) 调整知识结构的能力。主要表现在用地理前沿的新成果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如“厄尔尼诺”“里约环境会议”“经济全球化”“地理信息技术”等;进行地理教研和科研, 如搜集、整理、开发各种地理课程资源, 进行与地理有关的校本课程的建设和教研活动, 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活动, 与地理有关的科研活动;以现代地理学的新理念, 来架构自己的教学思想, 如“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构件开放式的地理课堂”“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给予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堂”等。

(2) 更新教育方法和技术的能力。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的优势, 开发制作地理课件, 科学使用教学软件, 利用多媒体网搜集、获取教学资源, 采用互动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方式, 指导学生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 进行教学案例教学, 促进地理创新教育的发展。

二、地理教材

教材是创新教育重要的教学资源, 对地理创造性教育学具有重要作用。好的教科书既便于教师的教, 又便于学生的学。教师用教材教, 学生用教材学, 教材实质是教与学的“材料”, 它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 教材内容和形式都影响着创新教育。

1. 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要注重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地理教材、科技知识的选择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 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性, 凸显地理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充分表现出生活化、现实化、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现代教材改革取向。如让学生调查超市, 分析商业区位;介绍某一个国家, 重点放在介绍活生生的地理现实, 而不是位置、面积、人口等资料的堆砌;讲世界地理时适时与中国地理比较, 做到“站在世界看中国, 用中国眼光看世界”等。这样的教材能为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提供鲜活而又充满启迪意味的素材, 为学生思考地理问题提供思路和视角, 从而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教材内容还应适当介绍有关地理观察、调查、考察等方法, 对研究性学习进行专题指导, 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

2. 表达形式。

地理教材应具有创新的表达形式, 教材应以明快、新颖的编写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创新思维。而过去一些地理教材过于追求学科系统性和规范性, 思考与练习多为再现知识的形式, 这无疑不适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引进建模的思想方法, 从生活事例的列举、归纳、分析中引导学生建立地理概念, 学生则既能提高思维品质, 又能获得思维方法。如将能源、资源等概念, 地理事物成因、演变过程设计成学生合作探究课题;多应用一些贴近生活的地理事实, 如“宝鸡市人口变化特点”、“杨凌高科技农业区”等, 既可作为案例教学材料, 也可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专题;多提供一些利用阅读地理图表获取知识机会, 如教材只提供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形成示意图, 让学生从图中读出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气压分布状况、气流特点和天气状况;多设计一些引导学生思维碰撞的问题, 如“全球化和反全球化”、“全球气候变暖和变冷”辩论, “渤海湾填海造陆利弊”讨论;运用多种表现形式, 如照片、图片、漫画、新闻报道、电影、文学作品片段;多开设诸如“研究专栏”“阅读专栏”“实验专栏”等。如此贴近学生生活, 符合学生好想、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 教材这样表达, 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又能促进学生思维、想象, 更好地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任务。

三、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性教育的主要阵地。创新教育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彼此的人格、创造性, 相互交流思想, 相互鼓励创新。

1. 创新情景, 促进学生积极开放思维。

教师应经常从不同角度向学生提问, 启发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思考问题。例如, 教师可以这样问:“把现状改变一下会怎样?”“如果这样了, 怎么办?”“把位置颠倒一下呢?”“如果这些影响因素不存在, 会有什么不一样?”这些假设性问题, 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深入认识, 更有利于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对地理问题的创造性认识。另外, 教师经常“一题多问”,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对学生的开放思维也是很有益的。例如, “某地区的人口是多少?”如果改问为:“某个地区的人口有增加, 其原因是什么?”问题变为开放式,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从各个方面自由回答, 多维思考, 答案会是五花八门的。

2. 向学生提供开放的信息, 即不完整的信息。

地理教学讲求应“布白”艺术, 在讲课时不讲全、讲绝、讲死, 而是留有余地, 让学生利用想象填充空白;对学生提问采取“问而不答”“答而不问”“以问代答”, 让学生有机会闭合开放的信息。

3. 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开放思维中形成的多种想法。

学生在开放思维中收到了丰富的开放信息, 接下来的重要任务就是闭合信息, 形成个体结论。例如, 教给学生按照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必然联系, 以地理基础原理为线索, 以地理科学方法论为指导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基本思维方法。

有创新品质的地理教师, 能发挥富有创造活力的地理学科的魅力, 通过营造创造性的课堂教学环境, 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摘要: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进行创新教育。地理创新教育的实施, 依赖于创新型教师发挥富有创造活力的地理学科的魅力, 营造创造性的课堂教学环境。

关键词:地理,创新教育,地理教师,地理教材,课堂教学环境

地理因素 篇2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因素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典例】 ⑴、东北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区位因素是:

①平原辽阔,耕地连片,利于大型机械化操作;②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或有 肥沃的黑土);③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期;④山环水绕,灌溉水源充足。⑤人少地多,土地增产潜力大;⑥交通发达,铁路公路网稠密;⑦中国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国内市场广阔;⑧国家政策扶持;⑨有辽中南重工业基地提供机械化设备等。

⑵、秦淮一线以南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沛(四川盆地水热充足);②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深厚(长江中下游有水稻土,四川盆地有紫色土);④交通便利,市场广阔;⑤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⑥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思考】 两广丘陵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哪一种?该区域发展此农业类型的区位优势有哪些?从土地利用的潜力看,该区域可以发展什么?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 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典例】 ⑴、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①距铁矿区近:有大冶铁矿;②能源充足:有葛州坝和三峡的水电,距华北能源基地也不远;③水源充沛:有长江和汉江;④地势平坦;⑤工业基础好;⑥水陆交通发达:有长江及汉江水运,京广线纵贯南北,高速公路四通八达;⑦地理区位优越:中部经济区的中心,区域协作条件好,市场非常广阔;⑧科技文化较发达,劳动者素质较高。

⑵、天津发展海洋化工的优势条件

①原料充足:附近有全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②能源丰富:附近有开滦煤矿、华北油田等,而且有统一电网;③地势平坦开阔;④沿海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⑤人口、城市密集,接近消费市场;⑥依托京津,背靠“三北”,区域协作条件好;⑦国家政策支持。

【思考】

包头有“草原钢城”之称,其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是什么?限制性因素主要是什么?

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由题设得出是什么气候,总结出:降水适度,气温适中

河流:由地图判读出临河: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

2.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

交通: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

其他因素:①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②是否是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

【典例】 重庆市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②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充足,地势低平,土壤肥沃;③农业发达,物产富饶;④工业基础雄厚;⑤科技教育较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⑥国家政策优惠,有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等。

【思考】 攀枝花兴市的条件是什么?试分析这一西南钢城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

四、交通线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

①平原:限制少,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地质复杂的地区(隧道避开断层,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总长度、投资、施工量

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 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2.经济因素

⑴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⑵铁路、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减轻对市内交通的影响)

⑶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3.社会因素

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②促进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③国境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有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发展边境贸易)

【典例】

京九铁路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缓解南北铁路的运输压力,激活全国铁路网);②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③维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思考】

青藏铁路已全线铺轨完工,请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分析其对青藏地区的意义。

五、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区位

1.自然条件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

港湾:避风浪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

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典例】同学们请对照写出鹿特丹港的情况,我们上课讲过的.上海港的区位因素:①自然条件优越:位于长江入海口,大陆沿海航线的居中位置,河港、海港兼备;有长江和黄浦江为港口提供出充足的淡水和轮船停泊的空间;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筑港条件好。②经济腹地广阔且发达,交通非常便利;③有上海市为依托,具有人、财、物的优势。

【思考】

天津滨海新区的有利区位因素是什么?该新区开发、开放的意义有哪些?

与上海港相比,天津新港建设的有利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二)汽车站的区位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即:①路宽,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②地形平坦面积较大;③工程量。

(三)航空港的区位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保证排水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

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天气日数

2.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经济: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六、水电站的区位分析

水量:与气候、干湿地区、河流的补给、流域面积或集水区域有关(由河流的位置判读)

落差:与穿越等高线有关或位于阶梯过渡处

具体开发:与地质、地貌(地形图上一般要为峡谷,为了减少投资和工程量;地基要稳、坚实,少地质灾害;与水库选址相同)有关。

七、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原因:峡谷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盆地、洼地地形建水库库容量大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原因:防止诱发地震、滑坡

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没良田和村庄

八、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便于对卫星跟踪观察

初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纬度低,初速度大(如建设中海南卫星发射场);纬度高,初速度小。

同一纬度,地势高,初速度大,初速度大有利于降低发射初速度(也与能源有关)

地形:地形开阔,便于对卫星的跟踪观察。

能源:向东发射,节约能源

2.人文因素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交通便利:我国的四个航天基地都便利

国防安全:如西昌最突出

航天工业基础较好:如太原

九、卫星着陆基地的区位分析

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好,便于对航天器的跟踪观察。

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少河流峡谷,有利于航天器或航天员的安全和便于目标搜寻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十、发展海洋水产业的区位分析

1.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阳光充足,有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2.入海河流或径流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

3.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搅动或冬季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

十一、商业街的区位分析

市场最优:城市几何中心,商业活动范围大── 一般以零售为主

交通最优:市区环路或高速公路边缘或街角处,交通便利── 一般以批发为主

商业小区:便民最优──建在居民住宅区内,由多种营业点组成【典例】

武汉成为商业中心的区位条件:

①是中部经济区的中心城市,轻重工业发达,有稳定的商品供应;

②所在区域人口稠密、城市集中,消费市场广阔; ③水陆交通便利: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线贯穿南北,长江航线沟通东西。

【思考】

你认为南宁市成为广西商贸中心的有利区位因素是什么? 区域地理原因因素分析总结

气候

1.气候成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大气环流因素(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风的性质)下垫面因素(海陆分布、陆地地形状况及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地面植被状况、地面反射率、洋流等);人类活动因素。

2.描述等温线走向:与海岸线平行;与某山脉平行;与等高线平行;与纬线平行;或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南-西北;西北-东南走向等。

3.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大气环流(风向);下垫面(海陆分布、陆地地形状况及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地面植被状况、地面反射率、洋流等)

4.某地区某季节气温分布特点:气温高低(总体);极值的位置;该区域各地的气温差距

5.分析降水的影响因素:大气环流(风向);下垫面因素(海陆分布或距离海洋远近或海岸线情况、地形及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洋流)

6.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水汽(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和过饱和);降温(气流上升—对流、气旋、锋面、地形抬升);凝结核

7.描述天气及天气变化:温度、湿度、风力和风向、阴晴、气压等

8.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动力或大气环流(气旋和反气旋、锋面、对流);沙源(地表状况)沙源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思考

9.太阳辐射强弱(太阳能):纬度;地势;天气和气候

河流

1.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河流落差大(解释为什么)水量大(解释为什么)

2.渔业资源丰富(渔场)的原因:光照、热量;营养物质来源(陆地河流、上升洋流、寒暖流交汇、温带海水冬季上翻)

3.盐度的影响因素: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较;淡水汇入情况;海域特点;洋流;结(融)冰情况

4.河流航运价值(能力)大小的分析:河流流量及季节变化;流速(地形);冰期;含沙量

5.河流航运量大小分析:航运价值(能力);腹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疏密程度等。

6.河流流量大的原因:流域内降水量(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水系特点;流域面积;

7.描述河流走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北-东南;描述河流流向(从高向低流)

8.描述河流水文特征:流量大小;汛期长短及出现的时间;水能大小;冰期及长短;含沙量多少;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黄河下游地上河);凌汛(不普遍)

9.描述水系特征:河网密度;河流长短;支流多少及分布状态;流域大小;落差大小;流速大小;流向等

10.某地地下水是否丰富;有无含水的地质构造和含水层;是否有地下水补给的条件(植被状况、坡度大小、降水强度和降水时间)

11.描述海水特征:海水温度和盐度

12.河流凌汛发生的时空条件:有冰期;低纬流向高纬;结冰和融冰时期。

产生的危害—冰坝抬高水位,浮冰冲击河岸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13.内陆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工农业引用河水(棉田面积扩大,引河水灌溉),汇入湖泊的河流水量减少。

灾害

1.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形(山区)坡度大;地壳运动导致岩石破碎;气候(降水);植被状态。

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工程建设(按材料来)2.洪涝灾害的原因:(从收支方面思考)

自然原因:降水(降水强度大,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丰沛导致河流水量大);地形地势(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水系特点;区域内的地形状况等。

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围湖造田;抗灾能力弱

3.干旱灾害的原因:

自然原因:降水和蒸发的时空变化、气候异常等导致河流水量少及变化大;

人为原因:人口、经济(农业、工业等)发达程度;污染;浪费(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干旱治理措施: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思考。

如①跨流域调水; ②修建水库;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⑧海水淡化等。

4.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

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5.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降水状况;地表植被;土质特点。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等。

6.土壤次生盐碱化

分布: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自然灾害频繁;旱灾;气候变化(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人为原因:不合理灌溉。

7.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产生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导致问题:地面沉陷,建筑物塌陷,沿海地区海水倒灌。

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8.沼泽地成因:地表水收入大于支出

气候因素(降水或地表水量大于蒸发量);地形地势低洼不利于排水;高纬冻土(如西西伯利亚平原和我国东北平原)和高原冻土(如青藏高原)不利于地表水下渗。

例如:江苏浙江多湿地的自然原因:气候湿润、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海岸线长。浙江的湿地公园少于江苏的原因:山地丘陵多、平原少。

水利工程建设利弊

利:防洪 发电 灌溉 航运 养殖 旅游 生态等综合效益

弊:移民 淹没土地 生态危机 文物破坏等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

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所有资源调配都有这意义)

考虑对输出地(资源开发 基地设施建设 相关产业发展 就业 环保)

沿线 输入地(缓解资源或能源紧张,基础设施 就业 相关产业发展 环保)

铁路建设意义

经济意义(农业资源开发 工业商业旅游业 区际经济联系等)

政治意义(解决贫困 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

战略意义(外向型经济 国防)

生态意义(人口对生态压力 能源调运 改善能源利用结构 减少对植被破坏)

限制性因素:自然 海陆位置 地形地貌地质 水文状况(河流 沼泽 洪水 滩涂 干旱 冻土)

社会 资金 科技 经济基础 城市分布 资源状况等 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地形坡度大;(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深居内陆,受地形阻隔,水汽难以深入)——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强劲,植被稀疏,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季节;气候异常(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较少;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维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春季有积雪融水)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地形低洼;频繁的旱涝气候,海水倒灌(黄淮海平原)。(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温高;海域相对封闭:静水;静风。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名师教你如何提高高考地理解题能力(2011-07-26 10:56:56)转载▼ 标签: 高考复习方法论 文化 分类: 高三复习方法

解题能力的提高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担负着巩固、深化课堂知识以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双重任务。那么在高考一轮复习已进行大半的时候,如何提高解题能力呢?

一、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

高三学生复习时重解题轻审题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学生在做题时匆匆浏览题目后便立即下笔解答,结果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审题不清而导致失分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做题时应留出更多的时间审清题目,明确试题要求和考查意图。

审题就是要看懂题意,找出题中尤其是图中的隐含条件,理解关键词语、限制性词语、问题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图名和地理背景等,分析题目内容与课本的关系、分值与答案要点的关系。要达到此要求,下列几个审题习惯需要注意培养:

1.审清题干的习惯

①逐字逐句读题,不能扫读。②找中心词、关键词、限定语,准确把握这些词语的内涵与外延。如选择题备选项中,有“都”“全”等词多为错项。③严防题目中的概念被自己偷换,如:华北与华北平原、气候区与气候、分布规律与分布地区、水能与水电等,这些相似词语的地理含义是不同的。④对长句作一定的语法分析,准确断句。⑤可在试卷上用铅笔作标记:画点、画线、画圈等。

2.抓住信息的习惯

①分项检索信息,如:示意图要先读图例,坐标图要先弄清各坐标轴所代表的地理事物,表格要先读表头,再读其他内容。②对某一地理事物不同年代的变化图、多项因素统计表,要细心地比较信息的变化。③对图、文、表三者中相关信息要进行有机整合。④对图、文、表中的信息进行转换。⑤正确运用信息(尤其是数据信息)来回答问题。3.展开联想的习惯

从图、表、文中不能直接获得答案的,要进行联想。联想要尽量回归课本,回归地理原理和规律;要挖掘题中的隐含信息,但不能改变题目的条件或添加条件。

4.前后互推的习惯

对选择题题组、简答题的各个小题,解题时要前后照应,互相推理,从中启发思维,寻求答案。但要注意,选择题题组的总题干的材料,才是各小题的可靠条件和依据,不能改变题目的条件或添加条件。前后互推一般是在感觉题干信息不足以解答问题时,扩充有效信息来帮助正确解答问题。这种迂回战术在碰到难啃的“硬骨头”时十分有效。

二、清晰的思路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核心

由于地理原理的应用和地理问题的分析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学习时可根据这些规律,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本辑《试题调研》中提供的思维模板、万能模板值得同学们借鉴),形成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

地理因素在民歌发展的重要作用 篇3

关键词:民歌 四川民歌 音乐风格

中华民族文化悠久,历史源远流长,在人民群众长期的辛勤劳作过程中,为缓解劳动中的疲惫,出现了口头的诗歌创作,于是,民歌作为劳动人民集体口头的诗歌创作、被久久传颂的民间歌谣应运而生。

民歌,是世界各国人民历史上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历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了音乐,劳动中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纵观历史,最原始的民歌,同劳动人民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密切相关,或者为了表达人类征服大自然的愿望,或者为了再现远古人类猎获野兽时的欢快,或者是为了用以祈祷神灵来保佑天地万物。因而,它成为了辛勤的劳动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人类历史的延续发展,出现了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因此,劳动人民所用以歌颂的民歌形式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同时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作用也日益凸显。

一、民歌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

1.民歌受时代影响体现出的发展轨迹

纵观历史,我国历史上最典型的民歌形式,即民间歌谣的最初形态为诗歌,如,《诗经》中的《国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它汇集了流传于我国北方15个地区的从西周开始的500多年间的民歌。其时代特色主要体现为多为揭露当时统治阶级剥削、表达被剥削阶级的反抗思想和斗争精神。发展到春秋时期,当时的楚国的民歌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繁荣。由诗人屈原等人搜集整理出《楚辞》这样的诗歌集,其中的作品充满了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感情。到了西汉时期,经由诗歌的发展,出现了音乐的管理机构——乐府,主要进行民歌的搜集和整理,被收入乐的诗歌,被人们称为“乐府诗”或“乐府”。经由历史的演变,历经朝代的变更,诗歌渐渐演变为民间的歌谣,或多以描写人间疾苦、人民爱憎等揭露社会矛盾、讽刺社会现象为主,或多以歌颂太平盛世等歌谣。进入明清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主思想的进入,又产生了很多具有民主性和进步性的民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新的时代赋予了民歌新的生机和力量,我国的民歌创作真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劳苦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美好的生活展现在人们眼前,人们的欢欣情绪激动起来,歌曲不断从激动的心头涌动出来,劳动人民用发自内心的歌声唱出对党、对新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产生出大量的传世之作。因此,了解一个时代的歌曲,可以看到该时代发展的侧面。

2.民歌受地域影响体现出的不同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劳动人民繁衍生息在广袤的沃土上,劳作间产生了大量的民间歌谣,因而,在我国民歌发展的过程中,地域因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地域特色也是影响我国民歌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因素,因为各类民歌所赖以产生的地理形态、民间风俗、语言特色是不可逆的,所谓不同的地貌类型造就出不同体裁的民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总体表现为:

(1) 东西部地域区别。西部地势起伏的高原地区,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淳朴友善,加之少数民族多以唱歌作为语言和感情交流的手段,多体现为爽朗直接,说话声音洪亮,歌唱音域宽广,因此多表现为山歌体裁的民歌,曲调高亢激昂,旋律起伏跌宕,气势雄浑恢宏;东部平坦的平原地区,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数量较西部地区多一些,因此所歌唱的内容不需要传送太原,所以多体现为小调体裁的民歌,多为清唱低吟,节奏平缓,细腻委婉,清新流畅,像东部平坦的地势一样,没有太多的起伏变化。

(2) 南北方气候区别。崇山峻岭在地域上的划分,也将民歌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分化作用,作为我国地貌南北方的分水岭的秦岭,在我国南北方民歌体裁上也表现为分割特点。秦岭以南,人们的特征大致体现为:善思、内向、略柔;秦岭以北,人们体现出粗犷,外露,阳刚的气势。我国南方气候温和,雨水较多,景色怡人,人们多喜欢轻柔、平缓,变化幅度较小的抒情、委婉、细腻的民歌。北方四季分明,北风凛冽,温差较大,人们在民歌创作方面体现出刚劲、豪放,变化幅度较大的棱角分明的特征。

3.人文生活环境区别。

地理环境通过该地域所衍生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语言特点和民风民俗等对民歌的产生和发展发生作用。主要体现为,东部地区人们的生产方式多以农耕为主,因此在该地民歌的表现上,多创作小调、号子等民歌形式。西部地区人们的生产方式多以畜牧为主,因此在该地民歌的表现上,多体现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多长调和短调的牧歌。除此之外,我国多大江大河,江河纵横的地理特征也体现出水系对民歌形成的天然曲调。

二、四川民歌的表现形式

我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在民歌创作中体现出异彩纷呈、反复多样的特征,因此,民歌发展的地域性特征也愈发明显。

四川民歌如同中国民族音乐百花园中的一簇鲜花,她依巴山、靠蜀水,因此,更因巴山而增色,因蜀水而灵秀,更因那里的人民而充满生命力。四川因地势险峻而致昔时人民生活艰难困苦,但四川人民并未因地理环境的艰苦而磨灭了心中的刚毅,四川人民性格中透露着天生的幽默、诙谐和乐观,同时,又不失淳朴和狡黠的气息。这一巴蜀民风在四川本土的文化艺术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如川剧、快板书、金钱板、清音、说笑话、谐剧等,都表现出四川人独特的幽默气质。当然,险峻的蜀道也孕育了妙趣横生的四川方言。就四川民歌而言,总的来说,主要有山地民歌,江河民歌等。像山歌、薅秧歌、薅草号子、薅秧锣鼓、盘歌、神歌以及翻杈号子等,都是山地民歌的主要演唱形式。

山歌作为四川山地民歌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蜀地劳动人民在山野里劳动时候歌唱的曲子,歌词多属即兴创作,题材也极为广泛,看山唱山,见水唱水,歌词质朴,率直。内容则多以反映劳动的欢愉、青年男女的纯真的爱情为主。其音乐曲调具有一般山歌和西部民歌所具有的高亢、嘹亮、简洁、爽朗、悠长、奔放、节奏自由等特点,像《槐花几时开》、《妹儿多勤快》等,多表现为节奏自由,音调高亢明亮,歌词密集、衬词松散等。

三、对《槐花几时开》的赏析

四川地处西南盆地,气候变化不大,常年山清水秀,因此山歌的音乐与演唱不像秦腔那样悲壮、苍凉,也不像花儿那样跌宕起伏,荡气回肠。四川的山地民歌曲调悠远绵长,慷慨阳刚,有很强的自娱性,但也很富于激情,一般都强调字头的喷口,句式间节奏处理特别强调乐句乐节的重音,句读分明,节奏顿抑分明要求声音放松,在衬词或行腔跳跃处,往往还伴有四川独有的“哈哈腔”穿插其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槐花几时开》等作品。

《槐花几时开》作为四川民歌中的经典之作,其原型为宜宾地区的被人们口耳相传的传统山歌,形成年代久远,据考证,在清朝的光绪年间《四川山歌》刻本中就有它的歌词存在。它的曲调采自宜宾地区“晨歌”(四川人习惯称山歌为“晨歌”,“晨歌”也称“神歌”)的山歌歌腔。“晨歌”过去作为四川农村婚丧、祝寿、敬神等大型活动时演唱。历经历史流传,其内容已脱离了原始的婚丧、祝寿和敬神等活动,但其形式依然未变。演变的“晨歌”多以幽默的内容和腔调来反映四川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变化。

《槐花几时开》在音乐风格上以描述青年男女纯真爱情为内容,歌词七言四句,含而不露,用隐晦曲折又直率热情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歌曲所要体现的情感,将青年男女间的,朦胧、缠绵、细腻、绵长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其感情真挚动人、给人留以想象的空间。全曲曲调流畅,结构严谨,一开始就出现全曲最高音,第三句“娘问女儿啰”低音的进行和密集的节奏处理,及紧接着的休止符适度的大跳均十分生动,并做到口语与音乐性的自然融合,同时,其歌词中的衬词的使用也将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完全体现出来,如衬字“哟喂”在歌曲中四次出现,表现出浓郁的四川民歌风格,其演唱形式高亢有力、真挚炙烈,是一首代表性很强的四川韵味的歌曲,也是一首把风格的特殊性和艺术的普遍性结合的很好的歌曲,用民族和美声唱法都适合,因此曾被许多歌唱家选用。纵观这部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其既有表达外在美的内容,也有表达内心情感的内容;既有动态的表达,也有静态的表述,虚实结合,将整部作品的美体现在整体的和谐统一、协调一致上,使得整个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得以美化,构建出歌词的意境美和表达内容的情感美,用起伏的旋律线条勾勒出整部作品的音乐美,也即成为了该作品从美感、内容上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四、 小结

民歌,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劳苦大众的辛勤劳作和日常生活,也正是劳动人民的劳作生活,赋予了民歌经久不衰、连绵延续的生命力。辽阔的土地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推动了民族的进步。在对民歌的研究学习过程中,只有广义地将民族发展和民族文化都考虑进来,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一个地区、乃至一首歌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肖常纬.民族民间音乐[Z].重庆: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理论教研室,1996.

[2]周世斌.中外经典音乐欣赏[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

[3]高月霞.民族歌唱中语言与风格的关系[J].音乐研究,2009(4).

地理因素 篇4

主要因素是对某一地理事物特征影响程度较深、强度较大的因素, 也就是分析、比较、判断该地理事物特征的主要区位因素。一般情况下, 某一类相似的地理事物往往受到相同或相似的主要因素的影响。例如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交通、市场、政策等, 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劳动力、零部件、技术、市场、交通等。因此, 分析某一地区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时, 应综合地全面地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也就是分析、概括、归纳出影响这种地理事物特征的主要因素, 只有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并归纳出这些主要因素, 才能较好地把握某一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 进而掌握其空间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主要因素往往表现出共同性, 例如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 都会受到地形、土壤、气候、水源、交通、市场、政策等主要因素的影响, 因而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地理特征, 即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可以说, 正是由于受到主要因素的影响, , 地理事物特征尤其是地理环境才表现出整体性这一显著特征。

主导因素是主要因素中对某一地理事物的特征影响程度最深、影响强度最大的某一因素, 在这一因素影响下, 不同的地理事物, 表现出不同的特殊的地理特征, 即区域性和差异性。在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 由于各地的主导因素不同, 形成不同的主导产业或特色农业, 例如, 我国南方地区的水田农业、北方地区的旱作农业、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青藏地区的高寒农业等。在工业生产活动中, 在不同的主导因素影响下, 形成不同的工业类型, 如原料指向型工业、动力指向型工业、市场指向型工业、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技术指向型工业等。在区域地理中, 主导因素往往会导致该区域形成最具特色的特征, 例如, 位于温带大陆西岸这一主导因素形成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因素主导下, 形成中亚最突出的区域特征——干旱;而海拔高又是形成青藏高原高寒主要特征的主导因素等。可以说, 正是由于主导因素的影响, 才使地理事物的特征在具有整体性的基础上, 更多地表现出区域性、差异性, 使各种地理事物千姿百态, 异彩纷呈。

主导因素按照所起作用的不同, 一般可以分为两种, 即限制性主导因素和促进性主导因素。限制性主导因素主要是指在当地地理环境中的数量不足或质量不佳, 需要依靠外部力量的介入或技术改造而加以改进, 才能使该因素对地理事物特征的形成和演变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进而决定地理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发展方向。例如, 我国河西走廊地区的水源对当地灌溉农业的影响, 工业生产活动中不同的主导因素 (如市场、技术、原料、动力、劳动力等) 决定不同指向的工业类型。可以说, 只要能够较好地解决限制性主导因素, 就能够促进某些地理事物的良好发展, 甚至使其按照人类的主观愿望进一步发展, 以满足人类的需要。我国河西走廊地区的灌溉农业能够克服当地干旱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形成特色, 正是由于较好地解决了水源 (主要来自冰川、冰雪融水) 这一限制性主导因素的结果。促进性主导因素是影响某一地区地理事物特征的主要因素中, 所起作用最大, 影响程度和强度最深, 其数量和质量也最佳的因素, 由于该主导因素的主导作用和其他主要因素的配合能够产生最大的环境效应, 从而形成独特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环境。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大豆 (土壤主导) 、古巴的蔗糖 (气候主导) 等。所以说, 在主导因素的支配下, 地理事物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区域性特征会表现得更为突出。

主要因素与主导因素仅仅是相对而言。主要因素中包括主导因素, 而主导因素是主要因素的一部分, 只不过主导因素影响作用的大小最终决定某一地理事物或地理环境有别于其他地理事物或地理环境的独特性质或特点。如果我们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主要因素与主导因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那么, 我们可以从影响不同地区地理区域特征的因素出发, 更进一步地认识不同地区地理区域的优势与劣势,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合理地布局工农业生产, 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资源, 既达到对资源和环境的充分适度的利用, 又能加强对地理环境的有效保护, 从而使人地关系更加和谐, 促进人类大会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

摘要:影响地理区位的因素多种多样, 大体可以归纳为主要严肃和主导因素。不同的地理区域其地理特征在主要因素的影响下, 主导因素往往决定该地理区域的演化发展方向或最突出特点, 进而影响人类对该地理区域的正确认识和合理的开发利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影响地理区域特征的主要因素和主导因素的区别与联系的分析,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并促进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地理区位,主要因素,主导因素

参考文献

[1]陈澄.地理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2]夏志芳.地理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2.

[3]张超.地理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地理区位因素答题技巧归纳 篇5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学院地理科学系

陈霁冰风水规划研究室原创。专业从事高考命题研究、风水规划设计、四柱命理预测

邮编054001.邮箱:zhangbingtong@tom.com

高中教材中,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业、旅游等区位因素的分析与选择,构成了人文地理部分的主要内容,也是近年来高考的重要考点内容之一,在高考地理试卷中占分量较大。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存在考虑问题不全面,答案要点的书写丢三拉四,语言不够科学、精练等问题。本文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归纳出一些答题思路共性规律供大家参考。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因素————对农业有利的区位因素

1.地形:由题目地图判读出:①该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地势低平或地势平坦开阔,宜发展耕作业;②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立体农业等。

2.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某种气候类型,结合该气候类型特点作答。如华北的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适宜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长。新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宜种棉花和葡萄等。

3.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雪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4.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如东北的黑土、黑钙土。

5.土地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耕地面积广大,适于大规模机械耕作;土地租金低。

(二)、人文因素————对农业有利的区位因素

1.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2.交通运输:①临近河或湖,与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衔接,水陆交通便利;②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③距海港近;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3.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4.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5.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廉价而丰富。

6.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生产提供农业机械、化肥和农药等生产资料。

(三)、对农业不利的区位因素

1.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2.热量、光照、水源、地形、土壤肥力等自然条件不足,土壤酸碱度偏高等。3.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4。虫灾,鼠害等生物灾害。5.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6.劳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成本较高等。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因素

1.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2.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等),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工业

3.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4.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丰富,水源充足,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

(二)、经济因素

1.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接近消费市场,主要指市场指向型工业。2.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成本低。

3.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廉价且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4.技术(科技、教育):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工业。

5.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三)、社会因素

1.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如为解决就业将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2.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如“三线”建设。3.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4.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四)、环境因素

1.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2.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污水处理厂宜在城区污染源的下游等。

3.距离居民区和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

4.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宜发展微电子、感光器材等对环境敏感的工业。

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因素

1.地形、土壤: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①平原区位: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农耕,交通便利,节省建筑投资。②高原区位:热带的高原气候凉爽,便于居住。③河谷、低地区位:山区的河谷、低地较开阔,气候温和,水源充足。

2.气候:由题中所给信息判读出是什么气候类型,总结出:气候条件优越,降水适度,气温适中。

3.河流:由地图判读出该城市临河:①运输功能:河流汇合处、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便于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河口(入海口),便于江海联运,往往发展成大城市;过河点位置,水陆交通便利,便于人流、物流集散;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生产和生活用水;③防卫功能: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等利于安全防卫,如伯尔尼、巴黎等。

(二)、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如铁矿石兴起的城市,攀枝花、鞍山等;石油兴起的城市,大庆、玉门等;煤炭工业城市,大同、平顶山等;

2.交通: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3.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可生产城市必须的农副产品。4.其他因素:①政治、宗教、军事中心②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

四、交通运输线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因素

1.地形:①平原:限制少,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②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2.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

3.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总长度、投资、施工量。4.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二)、经济因素

1.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2.铁路、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以减轻对市内交通和环境的影响。3.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三)、社会因素

1.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2.促进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3.国境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五、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区位

1.自然条件 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为港口提供了良好的航行、停泊条件。②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为港口的设备、建筑的平面布置提供了陆域条件。③港湾: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避风浪。

2.社会经济条件 ①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②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③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二)汽车站的区位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在具体选址时应考虑以下方面:①有平坦开阔的空间,尽量节省建设成本;②既要保证车站与城市的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乡结合部;③汽车站要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 4 的联系,应布置在交通干线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以便于客、货的集散和转乘。④市内马路两侧的公交车站要相互错开,避免造成人员拥挤,阻塞交通。

(三)航空港的区位

1.自然条件 ①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保证排水。②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③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天气日数少;注意盛行风向。

2.与城市关系:因占地面积大,噪声大,故应与城市有一定距离并有快速干道相连接。

六、水电站的区位分析

1.水量: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主要与气候、干湿地区、河流的补给、流域面积或集水区域有关(具体应由图中河流的位置判读)。

2.落差: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主要与穿越等高线有关或位于阶梯过渡处。3.具体开发:与地质、地貌有关。在地形图上一般要为峡谷,主要为了减少投资和工程量;地基要稳、坚实,少地质灾害,与水库选址相同。

七、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原因:峡谷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盆地、洼地地形建水库库容量大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原因:防止诱发地震、滑坡、渗漏等。

3.考虑占地,移民搬迁状况,尽量少淹没良田和村庄。

八、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①地理位置:海拔高,纬度低,离赤道越近,既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以缩短从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从而节省火箭燃料,增加火箭的有效负载,如建设中的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场。

②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便于对卫星跟踪观察 ③地形:地形开阔,便于对卫星的跟踪观察。2.人文因素

①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②交通较为便利:我国的四个航天基地都有较为便利的交通;③国防安全:如西昌地处大凉山腹地,地形隐蔽;④航天工业基础较好:如太原。

九、卫星着陆场的区位分析

1.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好,便于对航天器的跟踪观察。

2.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少河流峡谷,有利于航天器或航天员的安全和便于目标搜寻。

3.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十、旅游业区位分析:

1.游览价值:①资源质量:必须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②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集群状况好。③地域组合状况:地域组合好。

2.市场距离:①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②经济距离: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低。

3.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和数量 4.地区接待能力:强或弱

5.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的能力(容人量)大或小

十一、商业街的区位分析

1.市场最优原则:城市几何中心,消费者集中,商业活动范围广,一般以零售为主。2.交通最优原则:市区环路或高速公路边缘或街角处,交通便利,利于商品集散,一般以批发为主。

3.便民原则:商业小区,一般建在居民住宅区内,由多种营业点组成,方便居民购物和提供劳务服务。

十二、发展海洋水产业的区位分析

1.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阳光充足,有利于生物光合作用。2.入海河流或径流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

地理因素 篇6

【关 键 词】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发展;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72-02

在新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已成为阻碍新课改前进的主要障碍。新课改呼吁地理教师专业化,而专业化的灵魂所在就是地理教师要一专多能,既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多种实践能力。当前,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水平已成为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这就成为阻碍地理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瓶颈。地理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依靠多年的教学经验就能获得大幅度提高的,而是要地理教师不断地学习新内容、新知识,更新旧的教学观念,不断有意识地接受新的训练才能获得提高的。影响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既有教师自身的主体因素,也有一些环境因素。

一、中学地理教师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在当前的社会制度中,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教师工作相对比较轻松,无需太多的智慧,尤其是地理教师,只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后,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即可胜任,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大多数人不愿意报考师范专业。即使有的学生愿意为教育做贡献,但很少有人愿意报考地理专业,因为地理在很多地区不参加中考和高考,属于人们所说的“副科”,这不仅影响了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学地理教师的声望、伤害了地理教师的自尊心、阻碍了地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造成了恶性循环。

二、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缺陷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教育,皆在满足国家规定的地理学科师范专业所设置的各项课程,并取得相应是文凭,授予相应的学位,忽略了中学地理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无法培养处具有鲜明个性的地理教师。在大统一课程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教师无论在教学技能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都是大同小异的,相同教学技能的地理教师,只能培养处大同小异的中学生来,这样就导致中学生不具有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思想僵化,思维方式单一,没有鲜明的个性。

我国的地理教师教育还缺乏对各种教学技能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培养与训练,中学地理教师在职前教育期间所掌握的知识、所获得的技能只能表明他们具备了做中学地理教师的基本条件,而并不能说明他具备了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技能,因为教育教学技能的获得不是自发的,也不是说具备理论知识就能获得较高的教学技能的,教育教学技能的获得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学习所获得的,是教学经验的积累,是教学智慧的结晶。

三、中学地理教师教育实习机制尚不完善

教育实习是中学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和教育技能培养的重要阶段。在当今教育体制下,中学地理教师教育技能的获得与提高完全依赖于教育实习,然而教育实习本身也就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中学地理教师多需要具备的教育教学技能缺乏系统的组织与管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的选择陈旧、教学模式不合理等等的缺陷。教学实习变成了以实习生能够组织基本的教学为根本目的了,达到了这个目的也就算达到教学实习这个目的了,也就是说,中学地理教师教学实习的组织者根本就不明白教学实习的根本意义所在,误解了教学实习的目标所在,对实习生教学能力与教学技能的培养缺乏考虑,不可能使实习生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某些指导教师把自己的备课笔记和教案交给实习生以后,让实习生单独上课,缺乏对实习生的指导,使得实习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得不到及时的改正。一堂完整的地理课,包括很多的步骤,具有复杂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实习生得不到指导教师的帮助与指导,就根本无法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剖析为许多单一的教学技能來注意研究、学习和探索,导致了教育实习对地理专业实习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效果不明显。

四、缺乏提高地理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根本手段

在日常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虽然大多数中学能够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但是对地理教师教育教学培养的务实手段,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完全依赖于职前培训和在职进修,而职前培训和在职进修都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教学能力的提高收益不大,各个学校也都经常开展听课、说课、观摩、集体备课等活动,但是在这些活动中,所需要考察的因素较多,缺乏实质性的训练和亲身经历。是的,大多数地理教师只能获得感性上的认识,无法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通过看、听、说等方式,只能是教师的教学理论知识有所提高,由于缺乏亲身的经历和亲身的感受,无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有很多地理教师通过听优秀教师的课以后也学习到了很多优秀的理念和教学方法,但是当自身上课的时候,就无法将别人的优秀理念和教学方法运用到自身的教学中去,教学技能的提高还是收效甚微。所以说,地理教学观摩无法对地理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起到明显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在观摩与听课的过程中,授课者某些先进的理念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在瞬间就可能从观摩者的视野中消失,观摩者还没有形成一种理性认识的时候就消失掉,观摩者只能凭借印象和自己的记忆再加以再现。因此,观摩者在授课教师授课结束后所获得的信息和学到的理念、方法往往是一些抽象的教学概念和教学方法,一些实质性的教学方法和教育信息。大多数的地理教研活动的组织都只能是浮于表面,他们的着眼点都是他们所熟悉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和教学步骤,对特定的教学技能的研究都只能是肤浅的,甚至是没有的,这样的教研活动只能是一种形式和应付活动,无法对地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和教学经验的积累起到根本性的提高。

五、对中学地理教师的评价单一

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只注重学校的升学率,对地理教师的评价过于单一,社会、学校、学生、家长对地理教师的评价往往只看该地理教师所带的班级所考的分数如何,只注重最终的结果,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培养等方面,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只注重结果性评价,而不去采取过程性评价,这也就导致大多数地理教师只顾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不会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等环节的培养,在这种尺度下,地理教师对教学的钻研、教学方法的探索、教学内容的更新等等都无从顾及,教学的标准就是考试所要考的内容,诸如一些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能力提高的选学内容教师根本不去讲授,使得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不具备创新性和鲜明个性的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无法实现,违背了教育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影响中学地理教师专业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理教师自身认识上的因素,也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培养方面的不合理所带来的因素。广大中学地理教师要正视自己的地位,通过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国家教育形成部门也要不断完善国家对地理教师的培养体制,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培养出优秀的中学地理教师,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

[2]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43-248.

地理因素 篇7

长沙——岳阳这一马蹄形的半封闭的地形既给北方方言的入湘创造了便利,其半封闭状的地理形状也为这种方言的封闭式发展和自我保存提供了天然的屏障,使流入湖南的移民带来的北方方言减少了和外界语言的融合,避免了外界语言对已经形成的方言的冲击。

从地理方位上分析,岳阳的北部,长江横亘大半个中国,也使得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成为未被开发的“南蛮之地”,成为文人骚客流放的贬谪之地。中唐时期,贬谪湖南或者途经湖南的就有刘禹锡被贬朗州,柳宗元贬永州,令狐楚贬衡州,元结、吕温被贬道州,戎昱被贬辰州等等[4]。贬官之外,还有每三年或四年一度的刺史、郡佐的任命,湖南观察使幕府中幕僚的派遣,两数累加,为数亦复不少。这些因迁贬、刺郡、入幕等原因而入省的外来文人,其子孙也有相当多留在湖南,未能北归。这些人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方方言对南方方言的影响,巩固了北方方言在南方方言中的地位,提升了北方方言的影响力。

从气候上看,长沙岳阳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临水,降水丰富,气候湿热。虽然这种气候并不舒适,但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丰富的热量使它缩短了作物的生长时间,增加了粮食产量,加上长岳地形的平坦和相对辽阔,使得此地成为鱼米之乡,保障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使得迁移此处的移民得以安定下来。减少了人口流动,促进了人口的稳定,减少了人口流动对方言的融合和混杂,保证了方言的纯正性。

从经济结构这一人文要素来看,长沙岳阳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水热条件配合得当。因此,第一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渔业、小家庭范围的养殖业等农业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一系列人文要素也促进了人口的稳定,保证了方言的纯正性。

结论:语音作为语言的三要素之一,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在语音的演变过程中,长沙岳阳方言依旧较好地保存了中古时期的入声字,不同于其他地区方言。这种语言的古老性,正是地形,气候,人文等一系列地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摘要:每种方言都有它特定的形成过程,都能找到它的源流。长沙——岳阳方言作为湘方言中代表性的一支,成为中国诸多方言中的“活化石”。时代不断变迁,语言不断融合,长岳方言却保持相当强的稳定性,依旧“古色古香”,较好地保存了中古时期传入的大量入声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长岳地区独特的地理特征。联系中古移民的特点,从地形、气候、人文三个方面可以对其这一特色的形成做出新的阐释。

地理因素 篇8

一、自然条件很重要

1. 地形条件。

平原地形对交通线的限制较小, 工程造价较低, 但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 处理好交通建设与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如京沪铁路的华北平原部分, 受限制较少, 而京沪高铁采用“以桥代路”方式的目的主要是保护耕地, 保护东部宝贵的土地资源, 避免干扰, 有利于安全运行。

山区地形起伏较大, 地质条件复杂, 线路应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避开陡坡或修成“之”字形弯道或开凿隧道。山地首选公路, 如贵州省晴隆县山地的“二十四道拐”公路被称为奇路。铁路造价更高, 难度更大, 如川藏铁路、成渝高铁、宜万铁路等。我国西南地区的地形条件对铁路建设的不利影响有如下方面:地跨我国三大阶梯, 地势起伏大;青藏高原地势高亢, 雪山连绵, 冰川广布, 多冻土;横断山区山河相间, 纵向分布, 山高水深;四川盆地周围山环水绕, 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 地形崎岖, 地壳运动强烈, 多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影响铁路选线, 工程难度较大。

2. 水文条件。

交通运输线路应尽可能避开沼泽湿地, 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缩短桥涵总长度, 减少投资降低施工难度。路线的基本走向一般是以控制点体现的, 过某河、越某岭、穿某林、避某点则属于路线局部控制点的选择。全局性的东西不能脱离局部而独立, 因为所有的局部构成了全局。有的路线方案也可能因局部的严重病害 (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不良) 不能绕避或受其他干扰影响而放弃。因此, 我们应当立足路线全局, 解决好局部问题, 使基本走向与局部方案达到统一。

3. 地质条件。

地壳活跃地区, 地震、断层、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等使交通建设难度加大, 安全性差, 故应尽量避开, 开凿隧道要避开断层从背斜部位穿过。

4. 气候条件。

湿润地区要注意排水, 干旱地区要注意防风固沙, 高寒地区要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南方雨水较多, 铁路多避开洪水易发区, 注意排水。西北地区铁路注意防风固沙, 宁夏中卫县沙坡头草方格沙障保护包兰铁路免受腾格里沙漠的侵袭。青藏铁路部分路段用以桥代路解决冻土问题, 青藏铁路遇到的问题是海拔高空气稀薄, 气温低多冻土, 多高山、河谷, 地形条件复杂。泛亚铁路 (昆明—曼谷) 遇到的施工难题是人口密集需搬迁大量居民, 高温多雨地质复杂不易施工, 地势起伏较大施工困难, 路程较远成本较高。

二、开发自然资源是条件

开发资源需具备重要的交通运输条件, 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资源的开发。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和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修建有多条铁路线路, 像大秦铁路、神黄线、焦—兖—日线等运煤专线。我国西南地区资源丰富, 为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修建多条铁路。俄罗斯为开发东部亚洲部分丰富的资源并运往西部而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 加强东西部联系, 促进物资交流, 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在非洲几内亚湾沿岸, 因历史上殖民统治的单一经济, 为运输资源的需求而修建了从沿海伸向内陆的铁路。

三、社会经济发展是目的

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 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 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修建铁路, 铁路的修建促进了沿线及区域的经济发展。青藏铁路、川藏铁路的修建带来了重要影响:合理布局青藏地区的交通网, 促进沿线经济及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加强青藏地区与祖国其他地区的联系, 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尽快脱贫致富, 促进民族团结, 有利于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南昆铁路的修建, 在经济上有利于资源开发与物资输出, 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 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 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政治上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 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脱贫致富的速度,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在战略上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 发展外向型经济, 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泛亚铁路 (昆明—曼谷) 的修建将促进我国云南省的边疆贸易发展, 促进我国西部大开发, 带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四、科学技术是支撑

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的地区或时代, 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 科学技术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 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 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科技条件是重要的保证。青藏铁路的以桥代路是使用先进技术解决冻土问题的方法之一, 京沪高铁也有以桥代路。采用先进技术解决铁路运能不足, 加速铁路现代化建设, 机车使用大功率牵引动力和新型车辆, 增加列车重量, 加快行车速度。在信号方面大力发展自动化、半自动化系统。高速铁路的发展志在必得。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成熟, 发展迅速, 已经开始进军国外市场, 在国际上将要赢得一片蓝天。上海的磁浮列车更是现代技术的创举。

五、生态环境须保护

铁路建设会对当地原生地貌、植被产生创伤, 地表遭到破坏, 所以修路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青藏铁路的目标是“建成一条生态环境保护型铁路”, 尽量避开野生动植物的栖息、活动的重点区域, 无法避让的专门布设野生动物的通道和迁徙过往的旱桥, 保证铁路沿线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在沿线采用多项措施保护环境, 在能源方面采用环保型能源, 如电能、太阳能、风能等;沿线的垃圾进行分选、分类, 综合处理。力争做到道路与环境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通过以上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对修建铁路的利与弊、难与易、得与失的综合分析与定位, 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确定是否修建及怎样选择线路的走向, 提出决策与实施方案。

地理因素 篇9

关键词:地理标志,品牌联想,品牌知晓度

国内对地理品牌的研究主要是从法律角度, 将地理品牌等同于地理标志或产地标志名称进行界定。我们将农产品地理品牌界定为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 并以地域名称加产品名称冠名的, 由一个地区内一群农业生产经营者所有且一定消费群体对其标示的农产品的特定价值有着明确功能认知和情感认知的公共品牌。该公共品牌标示的农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依赖于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

一、地理品牌发展制约因素综述

(一) 地理品牌知晓度。

品牌的知晓度往往由品牌的知名度和认知度来衡量。地理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 就是在某个特定地区域中, 人们知晓该品牌农产品所占的比例。而认知度是指大众对产品相关信息知晓的深度, 它是在知晓产品名称的基础上对产品各方面信息的了解程度, 它深深地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Keller认为消费者对品牌的不同程度的了解 (即品牌知识) 会引起对该品牌营销的不同反应。当消费者对品牌熟悉和对品牌持有喜爱的、强烈的和独特的联想记忆时, 其购买该品牌产品或服务这一行为的发生概率就会很大, 即品牌认知 (包括品牌知识和品牌形象) 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当前购买意愿。故我们假设:

S1:农产品地理品牌知晓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二) 农产品企业品牌认知差异程度。

牛永革和李蔚 (2005) 在调查居住在山西省以外的受访者对山西老陈醋众多的企业品牌的认知结果发现, 100%的受访者知晓山西老陈醋这一地理品牌, 其中有80%以上的消费者无法感受不同企业品牌之间的鲜明差异, 企业品牌呈现趋同化认知。我们认为, “地理品牌+企业品牌”的形式是母子品牌模式, 消费者对母品牌根深蒂固的认知必然会淡化对子品牌的关注, 从而导致无法感受子品牌的差异。

消费者对地理品牌农产品企业品牌认知差异不大导致的结果是地理品牌作为公共物品的负外部性暴露无遗, 外部企业或个别农户的投机行为, 掺杂使假, 以假乱真, 造成的外部株连, 严重损害了地理品牌的形象和声誉, 进而削弱了消费者购买意愿, 减少购买行为的发生概率。因此, 我们假设:

S2:地理品牌农产品企业品牌认知差异与地理品牌知晓度显著正相关。

S3:地理品牌农产品企业品牌认知差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三) 地理品牌溢价。

消费者普遍认为较高的价格表示投入的生产要素成本较高, 所以价格昂贵代表优良的质量。品牌溢价是指消费者愿意为那些拥有好的信誉的品牌付出更多的代价, 以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有学者也认为价格既是消费者购买产品需要支出货币多少的标志, 又是产品质量的标志, 高价格导致更高的产品质量知觉, 产生更强的购买意愿和行为。地理品牌农产品的价格较同类普通农产品价格高, 这种溢价被认为是独有的历史传承和特有的产地生态优势所带来的稀有和优良品质的货币体现, 消费者愿意积极接受并付诸行动。因此, 我们假设:

S4:农产品地理品牌溢价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四) 地理品牌农产品购买环境。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会随着外部购买环境的变化而变化。Sharma认为商店的设计、周围环境、商店氛围和对售货员的感觉会直接影响顾客的购买意愿;Kotler (1974) 认为商店氛围是一种通过对购买环境的设计, 以期望使消费者产生某些特定的情绪, 来提高消费者购物的机会。Spangenberg、Crowley和Henderson (1996) 等研究指出友好愉悦的环境特性和顾客对环境所营造出的产品评价和购买意愿有直接关系。可见, 购物的环境是购物者体验的一部分, 会影响顾客的评估与相关购物意愿。故有假设:

S5:地理品牌农产品购买环境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以广东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砂糖橘为调查目标。按消费习惯归类, 砂糖橘属于便利品, 消费者分布广泛, 因此本次调查采用便利抽样, 抽样单位为砂糖橘消费者个体。考虑到研究条件限制和砂糖橘消费的区域性因素, 地理范围界定在广州市区。问卷是经过对国内外文献收集与汇整整理而得。根据Gorsuch (1983) 的观点, 因子分析时经济而有效的样本量要求是样本量与变量数的比例应在5∶1以上, 理想的样本量为变量数的10~25倍。本研究所涉及的变量有14个, 理想样本量应在140~350之间。本研究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筛选有效问卷158份, 有效问卷率为79%。有效问卷来自于广州市区超市、农贸市场随机拦截填写。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 潜变量初步验证。

我们假设影响消费购买意愿的潜在变量有四个, 为检验观测变量X1~X13的合理性, 同时为证实四维假设模型的合理性, 我们运用LISREL8.7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结果发现X3、X6的因子载荷都小于0.4, 分别为0.04和0.33, 按Aaker、Fournier和Brasel2001提出的标准, 我们删掉这两个观测变量。接下来我们检验这四维模型与数据之间是否拟合, 用拟合度来对模型进行评价。运用LISREL8.7, 我们得到四维度模型拟合度指标如表1。 (表1) 从表1中指标数据看, x2/df值小于3, 近似误差的均方根RMSEA值0.044, 在0.05以下, 且其90%的置信区间上限为 (0.00;0.091) , CFI、GFI和AGFI都符合理想值条件, 而NFI也接近于理想值, 说明拟合情况是比较理想的。

注:*表示显著水平为0.05;**表示显著水平为0.01

此外, 我们还要对量表的效度和信度进行评价。按照Anderson and Gerbing (1988) 的建议, 为了测定潜在变量的信度, 对每个因子的合成信度系数ρ进行计算, 大于0.6即可接受。 (表2) 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值都大于0.6, 表明量表的信度是合理的。

(二) 概念模型验证。

本研究旨在建构制约因素及购买意向的因果模式, 利用结构方程模式对假设概念模型进行验证。表3表明, ξ1和ξ4这三个制约因素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路径系数γ在0.05的水平上都显著, ξ3的路径系数在0.01水平上显著, 且都大于0, 说明这三个制约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即S1、S4、S5均成立;ξ2标准化系数不显著, S3不成立。通过相关分析我们可以得知, 地理品牌农产品企业品牌认知差异与地理品牌知晓度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28, 假设S2得到验证。因此有一种可能, 地理品牌农产品企业品牌认知差异可能通过直接影响地理品牌知晓度从而间接作用于消费者购买意愿, 这一假设有待后续研究证实。 (表3)

四、结论和建议

从数据分析可见, 对消费购买意愿有直接作用的有地理品牌知晓度、品牌溢价和消费场所环境。知名度与购买场所环境对消费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企业品牌认知差异对消费购买意愿无显著影响;品牌溢价虽然对消费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 但影响程度不明显, 这与消费者可接受的最高溢价有关。在以往的研究中, 同作为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绿色农产品平均意愿溢价在20%~30%之间。可见, 在一定范围内的溢价能够起到促进消费意愿的作用, 但当市场实际溢价超过30%后, 溢价将会对消费意愿产生负向影响。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突破制约。第一, 应打造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塑造品牌知名度首先应明确塑造主体。由于地理品牌的公共属性, 品牌拥有者和使用者不统一, 因此塑造品牌知名度这一职能应由当地政府或农协承担, 具体做法是“取用于民”。此外, 塑造品牌知名度还应注重方式, 较有效的塑造方式是整合营销传播。传播手段以公关宣传为主, 辅以广告。如, 借助地理品牌农产品的生态资源禀赋和悠久的历史传承, 相关企业或地区农协可以将产地地域与旅游产业相联系, 开设地理品牌农产品示范园区作为新的品牌接触点, 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农产品旅游休闲功能, 保证整合营销传播的力度和效果;第二, 加强终端管理。地理品牌农产品作为典型的特色农产品, 存在终端管理失控的问题, 如陈设简陋、布局杂乱、真假混售、服务无差异化等, 因此应改善终端消费环境。首先, 应扁平化销售, 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最好采用直销专卖连锁、超市专柜等形式;其次, 导入CIS, 统一陈设和布局, 提高柜面可识别性;第三, 在制定产品价格时应考虑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地理品牌农产品作为非必需品, 可以考虑灵活的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群制定不同等级的价格。

参考文献

[1]Turley, W.L.&Milliman, E.R.Atmo-spheric effects ob shopping behavior:A re-view of the experimental evidenc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0.

[2]Kevin Lane Keller.Brand Synthesis:TheMultidimensionality of Brand Knowledge[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3.29.12.

初中生疏离地理课堂的三种因素 篇10

一、学生:被读图时代夺去的地理兴趣

对于学生来讲,第一位老师其实是他们自发的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了探知的兴趣,就会进入自主求知的通道,不知不觉地成为乐此不疲的自我教育者,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地理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有趣的世界,而且地理又以地图为第二语言,这最适合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习惯于形象思维的初中学生的学习。为了调动学生兴趣,目前新编的初中地理教材还有意地编排得图文并茂,在课本中增加了大量的彩色照片、示意图、分布图等图像资料。即使是文字语言也以释图语言为主,所有知识点最大限度地图文结合,或用图释文,或以文析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说:学习最好的激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积极肯定的情绪。图像化的知识传达与图文并茂的教材,一直是地理课堂吸引学生的法宝。

然而,在读图时代,地理课堂的法宝失去了法力。因为读图时代给学生带来了更加新鲜有趣的图像刺激。关于读图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表述是斯洛维尼亚美学家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在其著作《图像时代》中所提出来的概念,他认为快速滋长的摄影、电影、电视、广告、设计等视觉文化现象,以及其衍生出的新的审美文化趋势形成了对当代人类眼球的强烈吸引和冲击,从而带动或引发了人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读图时代给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觉世界,在这种背景下,图像化的地理知识传达与图文并茂的地理教材变得黯然失色。此外,读图时代一直处于鲜活的状态,这就如英国现代美术史学家贡布里希在其著作《图像与眼睛》中提出的:“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视觉时代,我们从早到晚都受到图片的侵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都是成长于“从早到晚都受到图片的侵袭”的读图时代,他们每天都受到丰富而且鲜活的图像的刺激,视觉神经已经在长期的视觉化生活中逐渐钝化,再丰富的图像恐怕都难以刺激他们,甚至可以说,地理课堂的地理图像在他们眼里都不过是一种过期图画。在读图时代,这样的事情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与新鲜感可能会被我们挂出来的第一张地图所扼杀。

二、教师:边缘化位置与边缘化教学

如果说地理兴趣是学生地理学习的最好的老师,那么地理教师无疑是第二好的老师了。当学生失去地理兴趣时,如果地理教师能够发挥作用,学生还能顺利地进入地理世界,甚至重新产生地理兴趣。可是,地理教师边缘化的教学位置以及大部分地理教师边缘化的教学,不但没有拯救学生的地理兴趣,往往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疏离感。

从国家层面来讲,中学地理教育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受到重视,地理科学素养已经作为基础教育必须实现的目标。当前的新课改也特别强调中学生地理素质与地理能力的培养。但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初中地理因为不是中考科目而倍受冷落。与语、数、英等传统考试科目相比,地理学科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虽然初中地理也有毕业会考,但会考只是过关性考试,学生几乎都能通过。地理在教育评价体系中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地理教师的教学地位,使其成为不受学校重视的副科教师。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师边缘化问题更突出,有不少农村中学没有专业的地理教师,而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有的教师是在本专业教不了课的情况下才担任地理教学以保证其工作量,一旦有机会教本专业的课时便不再教地理课,这样一来,地理教学岗位就成了许多落聘本专业教师的“避风港”。相对来说,城市中学的地理教师处境要好一些,但其教学地位也处处受到挤压。一般而言,地理课在学校课时量中比重较低,同样准备一节课,可是得到的却是不一样的报酬。普遍边缘化的教学地位严重打击了地理教师的从教热情,边缘化的教学地位导致其边缘化的教学方式。由于地理不是中考科目,地理会考又主要考查基础性知识,因此,许多地理教师上课只是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我说你听,我写你抄”,“填鸭式”的“满堂灌”。在这种教学分离,师生隔阂的课堂中,学生所期待的就是尽快下课,尽快远离地理课堂。在学生心目中,地理只是应付过关考试而存在的一门僵死的学科。当然,在边缘化的处境中仍有不顾自身得失而倾心于课堂教学的地理教师,而这类教师绝大部分学生是碰不到的。

三、学校与家庭:应试思维下的负面暗示

当学生对地理失去兴趣,对地理课堂也产生了逃避心理,这时候能够影响学生学习心态的是与他们密切相关的环境:学校与家庭。如果学生在学校与家庭方面得到正确的反馈,也许还能使他们反省自己的学习态度,即使不能令其重新喜欢上地理课,起码还能让他们客观地看待地理教育的价值。然而学校与家庭却没有起到正面作用,对于地理教育,他们在各自的立场上给了学生同样的负面暗示:地理不是中考科目,学好学坏不重要。教育改革虽然进行了好一段时期,但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与思维,仍像幽灵一样存在于学生所在的学校与家庭之中。

学校在应试思维的影响下对地理教育的举措以及对学生地理学习方面有了负面暗示。一方面,学校通过各种规定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有意识地向语、数、英等主考科目倾斜,这无形中给学生传达了“学校一切以考试为中心”的信号;而在另一方面,学校又对地理教育的师资配置、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方面表现出相当的随意与漠视,这无疑又向学生传递了一切与升学考试无关的教学活动都是无关紧要的信息。这样鲜明的对比已经足以教育学生形成“尊卑”等级的学科观念。更何况评定学生学习的各种荣誉都是以中考科目的成绩作为权衡标准的,非中考科目的学习成绩只作参考标准,像地理成绩通常是忽略不计的。在家庭层面,学生的家长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出发,也特别关心其子女中考科目的学习成绩,家长对于学生中考科目的紧密关注的态度与对非中考科目学习的放松忽视态度也形成鲜明对比,这无形中强化了学校传达给学生的学科尊卑的暗示。这种被学校与家庭双向加强的以考试为中心看待学科学习的负面暗示,正好顺应并加强学生对地理课堂的疏离心理,最终导致他们视地理为畏途。

四、总结

地理因素 篇11

关键词:主导因素;确定原则;限制性因素

一、“主导因素”提出地理学基础

地理学有两大显著特点,即综合性与区域性。从综合性方面去理解地理学,可以说任何一个地理事象如果从成因方面去分析,都与各大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分不开的,基本的要素包括地形(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人口、城市、产业、交通等人文要素。整个地球的发生发展变化都与这些要素息息相关,要素或强或弱,或多或少,相互组合,随时间变化而演化出千姿百态的地理环境。

形成地理学的各种事物与现象的成因有多方面,一般先需要采用综合法去宏观地分析,如中国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其成因与湿热的气候要素,易溶的石灰岩性,同时崎岖的地形形成易流动的水也进一步促进了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等因素有关。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与其所处平坦的冲积三角洲地形,适宜的季风气候,丰富的物产,优越的地理位置,大江的入海口,便利的水陆交通,悠久的发展历史等密切相关。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分区的划分除了考虑地理位置外,还以地形、气候作为划分的重要依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做地理学的分析与规划时,必须把握综合分析各要素的原则,任何地理事象都是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这样的分析方法是地理学的灵魂之一。

地理学的第二大特点是区域性,也叫地理环境中的差异性,其普遍存在于地理环境中。千姿百态的各种景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众多因素在作用的同时,以不同的区域或不同的时间来说,总会有一种因素在众多因素中所起的作用是主要的,导引、支配其他要素使整个区域朝特定的方向去发展,这就是影响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风蚀地貌的广泛发育,就是以风力作用为主导的外力作用,当然也不排除有流水作用,但在干旱的西北地区主导的外力作用对整个区域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外力作用,所以西北地区的主导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东部地区降水充足,流水作用在外力中起主导作用,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远超过其他外力作用,所以流水作用是东部地区地理环境发育的主导作用。事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正是因为主导因素的支配,才形成了多样的地理景观,主导因素支配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决定着一事物(地区)区别于其他事物(地区)的特质。所以,在地理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抓住事物的主导因素对于理解掌握地理知识原理非常有必要。

二、如何分析确定“主导因素”及确定原则

人文地理中的区位选择能充分体现把握主导因素进行地理分析与选择应用案例。本部分就以区位选择为例加以介绍。

农业区位部分知识主要包括两大方面:(1)影响农业生产主要的区位因素。(2)结合实例评价农业区位因素。《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也有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其核心的问题是要学生在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各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征、农作物生长的特性学会“农业区位的评价”,在农业生产中实现“因地制宜”,贯穿人地可持续发展这一主导

思想。

例如,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也就是说农作物要生产、稳产、高产对区位条件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如,水稻与玉米、小麦一样除需要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等条件外,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它是一种喜湿喜温作物,其总需水量约为其他旱粮的2~4倍,而且种植在北方的需水量远大于南方,因此,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在雨量较多的南方和有灌溉条件的北方,所以可以说“南方适宜种水稻”其主导因素是降水充足;“北方水稻的分布”其主导因素十有八九是灌溉水源充足。而旱粮中的玉米、高粱、谷子等没有要求条件特别高的因素,其适应性很强,所以分布很广,所以其主导因素一般不明确。

工业区位因素中的指向型工业的确定,充分应用了主导因素的分析方法。如原料指向型指布局中应该靠近原料产地的工业,主要是原料运输成本比成品高或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等。市场指向型就是工厂的布局应靠近市场的工业,比如经加工后产品量与原料量相比失重很多的或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这样根据运费与产品或原料的特点确定的指向性工业,对于指导国民经济中工业的布局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交通运输的区位选择也可以充分应用主导区位的原则,根据地形、道路的级别用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确定线路的布局去指导生产建设也有重要的作用。

三、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

确立事物发展的主导因素,对于我们正确分析地理事物的发展方向,确立我们人类生产努力的方向,从人地关系角度去评价我们人类的行为正确与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日常教学和应用当中,经常会提到一个名词叫“限制性因素”,笔者认为,限制性因素是从主导因素中衍生出来的,也可以说是主导因素的另一面。我们以农业区位因素为例,有人定义主导因素为影响某地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该因素相对于其他因素来说影响最大,如果不能满足这个因素,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或效益很差。限制性因素定义为农业生产需要满足多个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具备,唯有某一条件无法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限制性因素。当这个制约因素得到满足时,该因素往往成为主导因素。从两者的概念来说,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都是相对于农业生产所在的地区来说,而不是对于某种农作物来说,例如,宁夏平原发展水稻种植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而不能说水稻种植业的主导因素是水源,宁夏平原地形平坦,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夏季光热充足,但降水量少,所以其能发展水稻的主导因素是水源。如果要问宁夏大面积发展水稻种植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这时应该回答是降水。

在确定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时,除了考虑所在地区的特点外,也要综合考虑所发展事物本身的特点。例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当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特别是一下雨容易积水,当地人因地制宜,挖泥成塘,堆泥为基,以改造当地地形为突破口,形成了基塘农业,低洼的地势成为基塘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因此地形是它的主导因素。但从另一方面來说,地形却是发展其他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如,珠江三角洲多水患的特点,排水不良,这就成为水稻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因此,我们在做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分析时,一定要分清所属的地区特点和所面对的生产活动特点。分析那些因素是优势条件还是劣势条件,一般优势条件就从主导因素方面去分析,劣势条件从限制性因素方面去分析。所以说,让学生掌握“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是学会区位评价的关键,建议我们的课本编写者在教材中应该增加这两个基本概念。

参考文献:

[1]赵志强.因素分析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商幸丰.浅议地理教学方法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3.

地理因素 篇12

一、紧密结合生活现象, 激发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不能满足于对学生一讲就懂, 更应善于提出新颖的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举个例子来讲, 初中地理教材涉及“时区和日界线”内容, 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不妨在上课之初, 首先向全班学生展示两个小问题: (1) “小华得知到日本东京访问的爸爸, 今天就要回到上海了, 他了解到飞机从东京起飞的时间为早上8点, 按照飞机飞行2小时15分钟计算, 到达上海的时间应为10时15分。他准备到机场迎接爸爸。可是还没有动身呢, 爸爸就到家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2) “一对孪生姐妹, 姐姐先出生, 但年龄小一岁, 妹妹后出生, 年龄却比姐姐大一岁。你知道出现这种奇妙情况的原因吗?”这样一来, 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听老师讲课, 并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

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不要急于把现成的知识硬灌给学生, 而要善于启发学生, 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联系新旧知识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知识探求新的知识。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 尽可能地创造条件, 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 形成他们自己的概念。如在讲述北美气候部分时, 首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插图, 然后设问:“北美与欧洲西部纬度相当, 欧洲西部的气候表现了海洋性的特征, 而北美却普遍有大陆性特征, 为什么?”学生只有通过比较、综合, 才能得出确切的回答。当然, 教师的提问不要过于频繁, 如果把“弦”绷得过紧, 而不让学生有思考回旋的余地, 急于点“将”, 让学生仓促上阵, 很可能“卡壳”, 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应当强调, 在地理教学中还要充分地显示教师和学生思维活动的全过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疑是通过教师的激励 (讲述) 来显示的。因此关键的问题是, 教师应该讲什么?而学生的思维过程又是通过对教师提问的回答来显示的。如教师提出这么一道问题:“我国某大河流域, 五月初曾连续多天降雨, 引起河水猛涨, 使流域内两个省区的水稻、甘蔗的丰产受到威胁, 请你想一想, 某大河指的是哪一条?降水属于哪一种形式?”在学生作出正确回答之后, 教师可进一步追问:“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请你给大家讲一讲。”当学生的思维活动遇到了障碍, 教师可问:“你卡在什么地方?”最后, 通过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分析, 回答来予以解决。这种教法, 形式上只问一个学生, 但对其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样产生了激励作用。

二、通过直观的教学和科学的记忆方法, 增加兴趣

直观的教具和形象的语言, 往往可以把复杂纷繁的地理事物由近及远、由陌生变熟悉、由难于理解变得易于掌握, 而科学的记忆方法则可降低难度, 增加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九月星空图》时可这样描述:晴朗的夜晚, 遥望苍茫的天穹,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暗蓝的星空天幕上, 银河闪烁, 牛郎、织女隔着银河互相辉映, 大熊 (座) 、小熊 (座) 母子相偎。色彩鲜明的挂图, 伴以形象生动的描述, 给予学生的已不再是静止的画面, 而是动态的拟人化的情景, 学生学来有趣, 记忆牢固。

三、通过培养思维能力, 巩固兴趣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 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 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激思, 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 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 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 就必须认真听课, 积极思考。思维被启动了, 兴趣也就得以巩固。

四、掌握技能, 实现知识迁移, 发展兴趣

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 而掌握技能, 实现知识迁移则是运用的表现之一。在学习中, 只有通过运用, 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才能得到深化、活化,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比如, 在冬天, 学生看了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后问:“为什么台北的纬度比广州高, 却反而比广州暖呢?”书上没有现成答案。学生一边读图, 一边回忆过去学过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很快发现了主要之点:虽然两城市都濒临大海, 但是广州地处大陆, 而台湾四面环海, 因此对于台北来说, 冬季风的影响小了, 海洋的影响大了。这样, 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 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极大地调动起他们追求知识的积极性。

上一篇:心脏外伤手术下一篇:“哼唱”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