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4-11-22

军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精选5篇)

军校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1

一、训练中开展教育活动的制约因素

( 一) 社会环境

现如今, 社会环境发生了不同往常的变化, 这给新时期的军队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方面军队教育需在体育上对学员进行高强度的训练, 另一方面军校也应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从根本上端正学员的训练态度。社会环境这些变化既有源于经济的, 也有来自文化的, 同时还有源于体制上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近年来, 源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 我国逐渐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 主张竞争, 同时讲求效益。这引起社会价值观上的扭曲, 人们开始更关注自身利益, 而忽略国家、集体利益。这一现象的涌现, 更导致军校学员在价值观等上面的扭曲。 (2) 全球经济一体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范围和影响逐步扩大, 中国在经济上逐渐向西方靠拢的同时, 西方文化业不断的趁机渗透, 民主自由的政治观念、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随性的生活方式以及开放的思想文化等逐渐充斥着中国社会, 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处于过渡期的军校学员。 ( 3) 网络化的普及。互联网高速公路的发展开始颠覆了人们接受教育的形式, 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享受与外界进行流畅的交流。这些便利化的网络设施一方面对我们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优越条件, 另一方面, 网络上充斥的各种低俗不良信息以及腐朽老套的思想, 对军校学员的思想教育起着极大的诱惑作用, 给他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 二) 军校主体

得益于国家上世纪后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那些处在80、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现如今成为了军校学员的主体。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之后, 是市场经济成长并发展的时代见证者, 市场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带来的莫大经济、社会变化给予他们巨大的优越感。机械化的全面普及、教育的大力展开、科技的飞速发展等都从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自我发展的需求。这些因素导致了许多军校学员在本性上具备很多的弱点, 独立性不强、自我意识较强、容易动摇、易退缩等都是其典型特征。因而在训练中, 常常出现缺乏协作意识, 容易打退堂鼓, 对训练抱有严重的抵触情绪等不良行为。

并且, 处在军校年龄的学员大多不超过25岁, 此时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极易敏感的过渡期, 青少年对个性和自由的崇尚等, 以及成年人身上的思想独立等特点在这些学员上得到综合体现。一方面, 他们处在较追求自我的年龄, 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点和自我向往、追求等上面的认识较为明晰, 但尚不成熟。另一方面, 军校学员在经济上已经实现独立, 这为其实现个性上的独立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再加上军队生活对其独立性的培养, 使得学员在后期的训练中较容易暴露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甚至会在训练中出现抵触心理。军校学员多出在自我完善、自我成熟的阶段, 其个性强、变性多, 容易受到各种非主流思潮的影响, 从而从思想上动摇其进行积极训练的态度, 弱化我国军队建设的力量。

二、军校教育工作上的不足

( 一) 教育生源

军校教育不同于普通的大学教育, 军校的生源来源比普通大学的学生来源要广。从总体上看, 军队学员的主要构成有三部分: 一是从基层部队选拔的士兵战士;二是从地方招收的高中毕业生; 三是从大学特招的优秀大学生等。因而造成了学员的知识结构、社会经验、生活差异等上面存在着相对的差别, 有些差别甚是巨大。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军校教育上的困难程度, 同时军校在教育上, 采取的是“一视同仁”的态度, 对所有学员采取一样的教育方法、训练强度, 并没有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 对不同的受体、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的个性特征, 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训练项目和训练强度。

( 二) 教育理念

一般来说, 军校沿袭军队的优良品质, 对上级条例的执行相当坚定, 教育方法比较保守, 教育理念也较落后。例如, 对于思想教育的主要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上, 一般学校还是采取的是“照本宣科”“我讲你记”等理念, 从书本出发, 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对学员进行机械的理论灌输。对于体育训练, 由于教员都是具有相当经验的老师, 其训练方法较固定, 同时军队的严格服从习俗, 造成了训练中, 教员对所有学员采取统一的教育方法和训练强度, 并不能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因材施教。并且, 在大多数学校中, 对思想教育的工作已经存在逐渐弱化的趋势, 很多学校更看重的是科研的奖项、学校的科研实力等, 这就导致了一种“科研压倒一切”的理念形成, 从而弱化了训练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 三) 教育方式

在军校教育过程中, 教育方式对教育绩效起着极其巨大的作用。在军队学员的训练方式上, 总体来看, 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 重形式、轻绩效。纵观现阶段的大多数体育教育, 重视上级考察、受教育人数等形式, 而不关注思想教育所取得绩效的教学不在少数。第二, 教与学分离。由于军校的特殊性, 大多情况下的教学都是教员示范, 学生听授, 缺乏课堂上的互动, 从而弱化了训练的整体效果。

( 四) 结论与启示

军校加强体育训练工作是加强军队建设的重心, 是增强军队凝聚力的必要前提。在军校学员的教育过程中, 我们要充分注重学员的体能训练, 通过借助思想的作用, 抓住学员的思想建设, 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在军校学员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根据训练建设中的制约因素, 对病下药, 找到开展体育训练的正确方法, 促进军队学员积极参与训练、做到自主训练, 并促进学员的全方位、多层次发展, 真正为我国军队建设储备优秀的后备军, 为我国成为国防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作为我国军事人才的培养摇篮, 军校加强训练工作是加强军队建设的重心, 是增强军队凝聚力的必要前提。现阶段的军校学员是我国军事人才储备的基础组成部分, 是我国国防的中坚力量, 其教育的成败关乎着国家的生死存亡、关乎着党的兴衰。在社会环境较动荡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的渗透对军队学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特别是在高强度的军队训练条件下, 对军队学员进行深刻的教育, 并深刻认识军校开展体育训练活动中, 思想教育上存在的制约因素, 让学员自觉意识问题, 自觉端正思想, 积极参与自主训练, 成为现代国防的中坚力量, 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中“打得赢”“不变质”的高素质人才, 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军校训练,思想教育,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赵晓民, 马宁.学院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S1) :33-34.

[2]翟文艳, 赵海琳.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 :20-21.

[3]张毅翔.创新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 (2) :92-94.

军校心理教育中团体活动的应用 篇2

[摘 要] 运用团体体验式教学,创设军校心理教育课程的生成模式,培养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战斗精神,是我院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立足任职教育发展,针对士官学员,开展心理学课程团体体验式实践教学,最终实现教学训练中增强学员心理素质,培养实战顶用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 团体体验式;静默观察;冲突内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0-0056-02

一 团体体验式教学的内涵解读

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个体必须作为团体的一份子,获得团体给予的支持和归属感,需要和期望才能得到满足。团体在治疗心理创伤和维护心理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助人的功能。军校心理教学中,针对授课对象的特点开展团体体验式教学,正是将“体验”作为一种外在的行为活动与内在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利用团体中他人的体验,体察学习者的心理状态,整合自我内在经验,改变认知,重塑行为。教员通过精心设计的团体活动,让学员对过去进行再认,引导其审视自己的感受,积累积极正向体验,使心智得到改善和建设。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团体体验式教学界定为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体验式授课方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和心理体验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现实问题,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双向提升的一种教学形式。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团体体验是一种非规定性的思,是个体周遭生命世界与非生命世界的一种思维图式。以团体‘体验之思审视学习,体验式学习就是一种生命活动或历程,是学习者以完整的生命投入体验与学习之中,在自我、他者和世界的互动中感受生命、发展生命。”团体体验式教学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 重视过程持续体验,生成适应机制

团体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员的体验式学习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学员在心灵分享和感悟活动中,将形成的观念和思维通过体验感受不断重构,课堂学习就会成为一个起源于体验并在体验下不断修正并获得观念的连续过程。换言之,学员在习得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会掺入个人的过去经验或体验,当团体活动在阐述理论的同时唤起个体的情感共鸣时,就会激发学员内在的驱动力,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重新审视自己的固有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持续体验必然会促使学员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并进行重新组合。因此,单纯从学员学习结果的维度去评价团体体验式教学是不够的,而应该更多地重视学员内在认识过程的重构和组合。

2 辩证解决内在冲突,学习创新模式

库伯认为,冲突的解决产生了学习,学习是经历自身非常本性的紧张与充满冲突的过程。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有四种能力是必须的,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学员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加上部队环境的影响,追求自由灵魂与严格单一的管理本身格格不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进而会让年轻的心灵产生困惑或迷茫,团体体验式教学以心理体验为着眼点,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借助课堂团体活动和心理互动,还原学员的现实冲突,促动学员的深层体验;通过静默观察和分享交流,利用团体的力量概括冲突的实质要义,进而提出实操性措施;通过教学观察帮助学员从内而外解决心理冲突,生成和过去经验连接的有效体验,习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内心冲突带来的情绪困扰相信每个人都有过体验,而这种负性的体验如果积累太多势必会影响个体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严重者还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现实生活中,我们对自我内在冲突往往感到无力,缺乏有效的解决模式。在咨询中,很多学员和基层官兵反应,道理我们都懂,但做起来真的很难,这是因为我们一直沿用过去既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解决问题,有过体验但未有实践。团体体验式教学则是充分将体验和行动灌输到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在唤醒学员深层体验的同时,通过团体他人经验分享和交流,现场演绎解决冲突的行动模式,并让学员实践演练、重复内化,直观体验到改变和调整所带来的愉悦的感受,促使学员接纳改变,重塑新的行为模式,习得不同的解决冲突的有效方法。

二 团体体验式教学的操作体系

现代心理学认为“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心情感活动,一种对感情的感知方式。团体体验式教学尊重学员内在体验,围绕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专题开展团体辅导活动,立足于学员不同的经验认知和情感体悟,教学实践分为以下阶段:

1 设计主题,团队建设

团体体验式教学模式改革按照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和学员需求的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对士兵学员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要求,紧贴学员岗位任职需求,以培养学员职业认知水平和岗位实践操作能力为核心,实现了教学内容专题化。

按照团队建设的步骤,其教学过程划分为:团体创始阶段、团体过渡阶段、团体规范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和团体结束阶段。各个教学专题分设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教员在心理学专题理论阐释的同时完成班级团队建设,在专题讲授中融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拓展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意在将紧贴学员实际生活状态的成长过程和部队经历在课程教学中真实还原,找到现实和心理困惑的焦点问题,围绕实质问题展开交流探讨,答疑解惑,从而打开学员心结,得到心灵负性能量的释放,有效解决内心冲突,从而更好地提升学员内在心理品质。

2 厘定目标,优化过程

团体体验式教学以实现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培养为目标,展开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让学员在团体教学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着眼于更加突出学员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团体心理辅导的互动体验理念和技术方法、手段等,有机融入心理学课程课堂教学中,以设计科学合理、内容生动有趣的团体活动为主要载体开展课堂教学,整个教学过程贯彻“课堂精讲——案例研讨——心理体验——交流分享——总结升华——模拟训练”的教学思路,让学员在团体活动中感知、体验自身和团体其他成员的心理状态和变化,既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又能够提高开展心理教育与疏导工作的能力,满足士官学员第一任职岗位需求。

第一,内容精讲。在传统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增设心理咨询理论的最新知识、心理实验的结论分析和心理服务的基本技能,使学员既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又提高学员在部队带兵过程中心理服务工作的能力和素质。比如在“士兵心理健康”专题中加入心理咨询技能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将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满灌疗法、意象放松训练等实操技能穿插在理论讲授中,课堂现场以视频或实操的方式呈现咨询技术运用的全过程,帮助学员直观感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在基层部队工作中对自身与他人心理问题的敏感度,提高他们有效解决部队官兵心理健康问题的服务能力。

第二,案例研讨。通过课堂教学、部队调研、个体和团体咨询、军事训练中的心理疏导等多种途径,收集各个专题内容的典型案例,有效增强学员内心体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在“士兵认知过程”专题中,挑选部队官兵认知偏差的典型案例进行研讨,并结合认知理论进行分类,让学员明晰正确的认知方式,并结合自己在部队当中感受到的官兵认知问题进行交流,提升他们判断认知问题并有效解决认知问题的心理疏导能力。

第三,心理训练。针对专题知识设计贴切的体验活动,充分利用士兵学员的基层经验,开展模拟演练和心理训练,展开交流分享,促进心理学知识向心理服务技能和素质转化。充分利用心理咨询训练中心的宣泄室、放松室、沙盘室以及心理行为训练场,开展团队合作训练、自信心提升、释放压力训练、负性情绪疏导训练、心理健康维护技能、人际沟通互动训练等项目,使学员在训练活动中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提升心理疏导的能力,更好地增强官兵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提高学员任职岗位能力。

第四,心理体验。我们都知道触动心灵深处的东西才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并采用行动进行有效解决。团体体验式教学正是利用这一原理采用课堂静态想象、动态观察和咨询视频回放等方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和心理体验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现实问题,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双向提升。教员在课堂中利用MOOC、心理咨询视频、情境角色表演、心理剧以及多媒体方式呈现心理问题及疏导的过程,学员作为观察员设身处地共情与体验,分享自己的心得感受,讨论不同的观点与处理方法,在实践探索中提高学员处理心理问题的应对能力和实践技巧。

3 评教相促,内化品质

该课程结课时采用题库机试、调研报告和心理情景剧表演等多种考核方式,学员以团体组合的方法形成团队分工合作,在结课时进行团体答辩和表演,并提交纸质报告,考核分值包括课堂表现30%、结课答辩30%、结课报告40%。这种考核方式可以避免学员死记硬背只关注考试分数,学员通过积极参与课堂体验式教学,使心理知识与心理服务能力得到统一提升,使学员把学习重点放在提高自身心理服务的能力上。同时,课程组设置教学效果评估卡,要求学员在结课并得到成绩后进行分级评价和教学考核。学员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收获进行评分并提出改进建议,真正做到评教结合,以评促教。学员在评教的同时,也使得自身在部队现实环境中的心理困惑得到清晰地认识和有效解决,包括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以及未来职业生涯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冲突,将心理学理论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品质,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有的放矢,全面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心理学课程中采用团体体验式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专题紧贴部队化、教学方法实操训练化、教学团体参与互动化,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心理学课程中学员主体地位不够突出、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让学员在同步、融洽、实践的团体中感受体悟,交流共促,增进内部成长。同时该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有利于增强心理学课程教学实效性,促进学员的心理素质提高,改善学员内在品质,增强学员团队意识和凝聚力,满足任职教育需求,对培育实战化顶用人才具有建设性意义。

参考文献

[1]阳志平.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王海民.士兵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军校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3

(一) 社会环境。

现如今, 社会环境发生了不同往常的变化, 这给新时期的军队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方面军队教育需在体育上对学员进行高强度的训练, 另一方面军校也应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从根本上端正学员的训练态度。社会环境这些变化既有源于经济的, 也有来自文化的, 同时还有源于体制上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近年来, 源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 我国逐渐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 主张竞争, 同时讲求效益。这引起了人们社会价值观上的扭曲, 人们开始更关注自身利益, 而忽略国家、集体利益。这一现象的涌现, 更导致军校学员在价值观等上面的扭曲。二是全球经济一体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范围和影响逐步扩大, 中国在经济上逐渐向西方靠拢的同时, 西方文化业不断趁机渗透, 民主自由的政治观念、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随性的生活方式以及开放的思想文化等逐渐充斥着中国社会, 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处于过渡期的军校学员。三是网络化的普及。互联网高速公路的发展开始颠覆了人们接受教育的形式, 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与外界进行流畅的交流。这些便利化的网络设施一方面对我们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优越条件, 另一方面, 网络上充斥的各种低俗不良信息、以及腐朽老套的思想, 对军校学员的思想教育起着极大的诱惑作用, 给他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 军校主体。

得益于国家20世纪后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那些在20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现如今成为了军校学员的主体。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之后, 是市场经济成长并发展的时代见证者, 市场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带来的莫大经济、社会变化给予他们巨大的优越感。机械化的全面普及、教育的大力展开、科技的飞速发展等都从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自我发展的需求。这些因素导致了许多军校学员在本性上具备很多的弱点, 独立性不强、自我意识较强、容易动摇、易退缩等都是其典型特征。因而在训练中, 常常出现缺乏协作意识、容易打退堂鼓、对训练抱有严重的抵触情绪等不良行为。并且, 处在军校年龄的学员大多不超过25岁, 此时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极易敏感的过渡期, 青少年对个性和自由的崇尚等, 以及成年人身上的思想独立等特点在这些学员身上得到综合体现。一方面, 他们处在较追求自我的年龄, 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点和自我向往、追求等的认识较为明晰, 但尚不成熟。另一方面, 军校学员在经济上已经实现独立, 这为其实现个性上的独立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再加上军队生活对其独立性的培养, 使得学员在后期的训练中较容易暴露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甚至会在训练中出现抵触心理。军校学员多处在自我完善、自我成熟的阶段, 其个性强、变性大, 容易受到各种非主流思潮的影响, 从而从思想上动摇其进行积极训练的态度, 弱化我国军队建设的力量。

二、军校教育工作上的不足

(一) 教育生源。

军校教育不同于普通的大学教育, 军校的生源来源比普通大学的学生来源要广。从总体上看, 军队学员的主要构成有三部分:一是从基层部队选拔的士兵战士;二是从地方招收的高中毕业生;三是从大学特招的优秀大学生等。因而造成了学员的知识结构、社会经验、生活差异等上面相对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有些差别甚是巨大。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军校教育上的困难程度, 同时军校在教育上采取的是“一视同仁”的态度, 对所有学员采取一样的教育方法、训练强度, 并没有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 对不同的受体、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的个性特征, 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训练项目和训练强度。

(二) 教育理念。

一般来说, 军校沿袭军队的优良品质, 对上级条例的执行相当坚定, 教育方法比较保守, 教育理念也较落后。例如, 对于思想教育的主要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上, 一般学校采取的还是“照本宣科”、“我讲你记”等理念, 从书本出发, 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对学员进行机械的理论灌输。对于体育训练, 由于教员都是具有相当经验的老师, 其训练方法较固定, 同时军队的严格服从习惯造成了训练中教员对所有学员采取统一的教育方法和训练强度, 并不能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因材施教。并且, 在大多数学校中, 对思想教育的工作已经存在逐渐弱化的趋势, 很多学校更看重的是科研的奖项、学校的科研实力等, 这就导致了一种“科研压倒一切”的理念形成, 从而弱化了训练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三) 教育方式。

在军校教育过程中, 教育方式对教育绩效起着极其巨大的作用。在军队学员的训练方式上, 总体来看, 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 重形式、轻绩效。纵观现阶段的大多数体育教育, 重视上级考察、受教育人数等形式, 而不关注思想教育所取得绩效的教学不在少数。第二, 教与学分离。由于军校的特殊性, 大多情况下的教学都是教员示范, 学生听授, 缺乏课堂上的互动, 从而弱化了训练的整体效果。

三、结语

军校加强体育训练工作是加强军队建设的重心, 是增强军队凝聚力的必要前提。在军校学员的教育过程中, 要充分注重学员的体能训练, 通过借助思想的作用, 抓住学员的思想建设, 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在军校学员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根据训练建设中的制约因素, 对症下药, 找到开展体育训练的正确方法, 促进军队学员积极参与训练、做到自主训练, 并促进学员的全方位、多层次发展, 真正为我国军队建设储备优秀的后备军, 为我国成为国防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晓民, 马宁.学院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翟文艳, 赵海琳.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

加强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篇4

1 加强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1 加强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是军校教育适应“两多”需要的客观要求

在最近几十年里, 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 军事行动的性质已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既与军事和政治有关, 也与心理因素有关[2]。诸如最近的恐怖袭击事件、平息骚 (动) 乱、化学和生物武器的威胁以及去年的南方雪灾和汶川大地震等多起自然灾害为军队所扮演的角色带来了一幅新的景图。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根据我国面临的复杂安全形势, 发出了“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 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号召。军校学员作为未来完成“两多”任务的指挥者, 他们即将面对的是动因复杂、突发性强、不可预知的恶劣环境, 如果不能培养造就一种稳定成熟的心理素质, 就很可能因为强大的心理压力造成应激障碍, 甚至精神崩溃、斗志瓦解, 导致削弱部队战斗力。因此, 必须对学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筑起牢固的心理防线, 锻造超常的心理承受力, 增强心理适应性, 全面提高遂行反恐处突、维稳救援和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处置应变能力, 以高昂的斗志和健康的身心状态去迎接未来“两多”作战任务的挑战。

1.2 加强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是改变当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现状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 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随着竞争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情感压力的普遍加大, 军校学员接受紧张军营生活及复杂社会生活的心理准备和实际能力不足, 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 影响了学业的顺利完成和自身的健康成长。韩向前教授负责的课题组对全军57所各类高等院校, 12, 924名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军校学员群体中处于心理健康状态的只占54.02%, 而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占35.19%, 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占10.79% (其中有中度或中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的占2.28%) [3]。军校学员这样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1.3 加强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军校安全稳定的需要

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 有助于提高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平衡心态, 稳定情绪, 理智地处理各种繁杂琐事, 从而可以增进战友间的团结和友谊, 提高凝聚力;另一方面, 能够提高学员对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 使其能够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防止精神病人肇事, 从而可以降低事故、案件的发生率, 促进军校和谐、安全稳定。很多事例表明, 由于军校在学员心理素质训练上的欠缺, 在整个社会大背景和军校特殊环境下诱发个别学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对学员自身造成了伤害, 对军校的安全稳定也埋下了隐患。学员心理不健康是造成军校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从治本入手, 防范于未然。

2 加强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1 建立完善的综合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是健全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把心理健康教育经常化。建立以政治干部和卫生干部为骨干、政治工作体系和医疗卫生系统相结合的心理教育、疏导和卫生服务工作体系。形成教员、医务人员、学员队干部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教育主体之间既要各有侧重又要互相配合, 保持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常化。教员应侧重进行训练中的心理素质培养;医务人员应侧重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及防止和调节一般心理问题;学员队干部应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和注意观察学员的心理变化, 动态的把握学员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和深入了解学员的心理特点, 抓带倾向性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随机教育。二是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根据军校的实际情况, 对在职教员进行定期培训, 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培训, 全面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三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精心的课堂教学加以渗透, 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向学员传授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理论与知识, 使学员对心理学知识有基本的了解, 并通过自我心理调节, 保持健康的心态, 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

2.2 正确处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是要防止心理问题德育化。在实际工作中, 有些学员队干部往往对心理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 片面地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教育, 用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解决学员的心理问题, 主观武断, 简单粗暴, 少有人情关怀、情感交流。这样往往难免事倍功半, 达不到预期目的, 甚至适得其反。因而要严格区分学员的心理问题与思想道德问题:学员心理教育应侧重于增进心理健康, 提高心理素质, 要善于从心理方面给予及时有效的教育和指导;而思想道德教育则应侧重于提高政治觉悟, 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两者是不可相互替代的。二是要防止德育问题心理化。近年来随着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 有些人又过分夸大了心理咨询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主张用心理咨询代替德育, 用心理咨询取代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 这就导致德育工作矫枉过正。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把讲政治的要求体现到心理教育工作的全过程, 把军队的优良传统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起来, 确保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优势不动摇、不削弱。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整体综合效应, 达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的目的。

2.3 结合实际, 全面渗透,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心理学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 要紧密联系实际, 为军校的教育与教学训练工作服务, 为学员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排忧解难,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才能收到实效, 做到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4]。要全面渗透,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渗透到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渗透到各个教员的教育观念中, 应发展或培养其他学科的教员对学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 使广大教员成为军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 单凭心理学学科的教员对学员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合理设置心理教育与疏导的内容, 突出重点, 心理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员要有不同的教育内容, 如:对新学员, 可用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一方面有利于及时掌握学员的心理发展状况, 了解学员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情况, 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军校的教学、管理、德育等工作;另一方面, 还有利于及时发现学员中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患者, 以便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对干部学员主要侧重于作战、指挥、训练心理的教育以及如何做人、为官、生活问题的辅导;对生长学员主要侧重于如何有效学习、训练,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注重解决青年学员所面临的青春期的一些问题。

2.4 优化军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学员的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而言, 首先, 要从培养人的战略高度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创造条件, 努力营造出学术气氛浓郁富于个性的校园氛围,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让军校学员充分参与到各种学术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节日庆祝活动中, 使他们从中能展示自己的才能, 发挥自己的专长, 增强人际交往, 陶冶情操, 锻炼能力, 满足多元化的发展需要, 丰富精神世界, 使军校生活更有乐趣, 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其次, 要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保持学员学习心理安全和学习心理自由, 把学员从高度紧张的机械式接受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使学员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在理解、鼓励与支持的课堂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三, 要建立和谐的人际环境, 要尊重学员的人格, 充分考虑学员的需求,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及上下级关系, 相互理解, 相互帮助, 使领导、教员和学员融为一体。干部对学员要做到了解、理解、化解而不误解, 对学员在自我意识和人生观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心理问题时, 要教导、引导、疏导而不是误导。

2.5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对学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 从新学员入学开始, 就要通过日常观察、个别谈心、情况分析等方法, 运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学员人格健康调查表等心理学测量工具, 对新学员进行心理测量, 记录军人人格特质、心理操作能力、认知特点等内容, 并将测得数据输入微机, 建立学员心理档案[5]。为学员的特殊岗位分配、军事训练及增强学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等提供心理学依据。通过跟踪调查和定期普查, 及时了解和准确把握学员的心理状况, 对已出现心理问题的学员进行咨询服务和行为指导, 帮助他们调适、缓解各种心理问题, 优化心理素质, 解除心理疾患, 开发心理潜能, 排除心理障碍, 改变不合理的认识和行为,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从而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

2.6 加强学员心理行为训练

对军人进行心理行为训练, 现已成为国外提高技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手段。美国西点军校通过心理学家将科学、规范的心理训练理念全方位融入其训练及日常生活中, 从服从、团队精神、意志力、克服恐惧、增强自信和抗挫折等方面锤炼学员们优秀的心理品质, 从而使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与部队实践结合[6]。外军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军校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员建立起有效的心理行为训练系统, 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室, 根据未来战争的要求, 特别是结合当前军校教育如何更好适应“两多”需要, 进行心理战战略、战术以及心理训练方法的研究设计, 使学员亲身体验战场环境的刺激和战时心理状态, 经受心理考验, 逐步学会自我调节, 以适应现代战争对军人能力、情绪、意志等心理素质的考验。如模拟高技术战场环境, 营造战争氛围, 可以有效地将心战能力的潜在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使学员产生接近实战的心理活动, 感受和克服由此引发的各种心理问题, 树立信心, 磨练其钢铁般的意志[7]。

摘要:对加强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进行了阐述, 结合军校教育适应“两多”需要的新形势, 进一步对如何开展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心理学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军队院校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M].北京:长征出版社, 2000.

[2]贺岭峰, 高旭辰, 田斌.军事心理学临床与作战中的应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韩向前, 汤家彦.现实与挑战[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1.

[4]苗丹民.军事心理学与军事心理学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4, 25 (22) :2017-2020.

[5]章爱先.军校学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4, 6 (5) :658-659.

[6]Lerew DR, Schrnidt NB, Jackson RJ.Evaluation of psychologi-cal risk factors:prospective prediction of psychopathology dur-ing basic training[J].Milit Med, 1999, 164 (7) :509.

军校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5

一、军校学员的基本心理特点

总体上来看, 军校学员群体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同时心理发展水平正处在由幼稚迅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 从心理发展的情况分析,一般来说,军校学员与地方大学生共同点,如生理发展基本成熟,而心理发展正在走向成熟。特别是在面对人生理想、专业学习与今后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价值观与人际关系的困惑,以及社会责任感与学员之间的竞争等实际压力状况,促使他们形成一系列明显的心理特征。 如观念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 稳定性与波动性在相应区间交织,成熟性与不适应性以一定形式共存等。但军校学员和地方大学生的显著区别在于, 军校校园不仅是他们从单纯意义的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而且是迈向军营、从事特殊职业的一个起步,是将来履行军官职责、完成军事任务的基地。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军校学员面对着各种军事教育,训练、生活中的事件,在规定的时空间,享受着有限度的自由,困扰他们的常常是服从与自觉的矛盾, 这些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他们的心理与行为。

军校学员也有别于一般的军人。 部队强调高度集中统一,无论是教育管理还是训练,都在紧张有序的集体活动中,体现着整齐划一。 而军校具有以正规化的教育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为主的特点。 学员在相对集中的学习环境中,有相应的自我支配的余地,不像部队特别是基层连队处于始终如一的封闭式管理之中[1]。 此外,大部分学员来自于地方或部队不同的单位,毕业后又将分配到不同的部队或不同的单位,大家相处的时间有限。 鉴于这些原因,学员既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其群体成员比较关注、关心其他学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 同时又存有“临时团队”的想法,对别人的某些喜好厌恶,有时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而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所产生的心理,往往影响着他们对事物的判断以及对各种问题的处理方式。

由此可见, 心理发展阶段的年龄特征及其所在的特殊的内外部环境, 对军校学员心理的影响是多纬度、多层面的。 其中既有必然的因素,也有偶然的因素, 综合这些因素使之形成军校学员独有的心理特征。分析军校学员消费心理特点,不能不从军校特点以及学员的实际出发,非此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二、军校学员消费现状及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1。 军校学员的消费现状也同样如此,它往往是军校学员心理直接的外在表现。 从实际调查的情况来看,军校学员属于供给制。 目前军队系统的后勤保障已经满足了学员的基本需求,同时大多数人对自我生活费用总额和支付能力都有良好的认识, 能进行计划性安排,在日常消费过程中非常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但也有部分学员已摆脱了一味强调货真价实和物美价廉的传统,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追求学习和生活用品的创意与新奇,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消费欲望。 除在军校内所设军人服务社购买日常用品和节假日请假到商场购物外,有的还通过网购,追求商品购买过程的快捷性, 迎合当代的所谓时尚性,进而大大提高了消费的发生率[2]。

我们采用军校学员消费心理调查问卷、座谈以及个别交流的形式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 对军校学员消费心理分节约型、享受型、理智型和随意型四个维度进行调研。 从调查数据中了解到,军校学员在这四个方面的排序为:节约型心理>享受型心理,理智型心理>随意型心理。 通过调查问卷和座谈、个别交流了解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军校学员中来自农村的学员具有更多的节约型和务实性的消费心理。 从小养成节约的习惯,也更多地体谅父母的辛劳, 所以大多数人比较节省,且一般情况下不去乱消费。 而来自城市家庭的学员,大多数家中物质条件优越,在享受性的消费上出手大方。

军校学员中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享受型消费心理上存在显著差异。 近年来,军校学员中独生子女人数逐渐增多。 他们比非独生子女学员具有更多的享受型心理。 这有可能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及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 因为不少家长对独生子女更加爱护体贴,过分的溺爱和娇惯,形成了享乐心理和享受型消费。 非独生子女往往因家庭实际情况,能较早地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在消费中比较务实。

军校学员中地方高考生和部队送考生在享受型和随意型消费心理上存在明显差异。 地方高考生比部队送考生具有更多的享受性和随意性。 而部队送考生在消费心理上比较理智、相对较成熟,加之已经在部队接受艰苦奋斗方面的思想教育,又较好地适应了部队简朴有序的生活,把注意力较多地放在完成学习任务上,客观上减少了盲目消费。 所以,他们的消费更具理智性。

综上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军校学员中反映出来的非理性消费心理并不奇怪。 同样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并进行积极和正确的教育引导。

三、军校学员健康消费心理的教育引导原则

健康的心理是军校学员健康成长的基础。 健康的消费心理则是个体健康心理的必要组成部分。 军校学员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通常具有更高的抱负与追求,同时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 从消费心理角度来看,自然也呈现着明显的个性特征和内在规律,体现为三个基本原则。

1、以德塑人的原则

中华民族向来具有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 但当前社会上有一股消费攀比思潮,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上来。 就军队而言,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如军校内也出现了一些铺张浪费、追求享受的现象。 作为培养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基地,需要我们把学员良好品德的塑造,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艰苦奋斗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 能否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关系到部队建设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能否实现新时期的强军目标。 因此,军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除加强铸魂、坚定政治方向方面的教育外,更应该特别注重艰苦奋斗内容的主题教育, 始终铭记“成由勤俭破由奢”,以努力塑造坚持传承民族美德、发扬光荣传统的革命战士。

2、分类指导的原则

应该看到,军校学员的成人感、独立性明显增强,但由于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尚未广泛地接触社会或深入部队, 还不能独立地适应社会和校园环境。 有许多人缺少社会生活阅历和挫折经历,缺少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办法。 在这一心理上的自主性逐渐增强的过程中,对其健康消费心理的教育引导尤为重要。 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不能采取“一刀切”和“一锅煮”的方法,要突出分类指导,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一是将教育重点放在军校低年级尤其是刚入学的新学员群体上,进行艰苦奋斗精神和院校管理规定的学习教育, 及时引导其理性消费,防患于未然。 对于高年级学员,侧重引导其将注意力放在提高学习成绩、提升综合能力方面,并结合相应课程教育,适时引导强化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是将重点放在来自地方的学员身上,同时对来自城市或城镇家庭的学员也要加强教育引导,强调军校管理的严格性以及养成良好消费习惯,对于个人成长以及今后到部队带兵的重要性。 此外,对于独生子女学员要在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着重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强化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在日常消费中做到有节有度,避免过度追求时尚和盲目消费的行为。

3、多管齐下的原则

不难发现,在军校学员中有时会出现理性和随意性、节约型与享受型消费现象交织的状况。 有些学员一方面体现着良好的个性品质,平常表现为理性的消费心理, 在消费决策与实践中发展认知、把握好情绪调控;而另一方面又会出现非理性。 这是因为基于学业、个人情感、人际关系的压力以及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为了心理满足的需要,会出现享乐、虚荣以及追求时尚的冲动性消费[3]。 这既表明部分学员消费心理的不稳定性,也更说明健康消费教育引导是一项比较系统复杂的工作。 为此,要针对学员的不同情况,注重既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的教育引导。 从实践来看,学员的健康消费心理教育引导,必须紧密结合学员身心发展的特点,按照军校教育管理的要求,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针对学员整体易出现的消费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 同时,以学员队管理为平台,着眼于结合日常工作生活实际,指导学员培养健康的消费心态。 预防容易出现的消费心理困惑,避免陷入消费误区。 在加强教育的同时辅以严格的生活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努力提高学员的自我调适和自我管控能力。 要以心理咨询门诊为补充,着眼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及时进行消费心理障碍的矫治。 对已出现消费心理问题的学员提供支持,进行具体分析和诊断,通过个别的深层次辅导,及时给予指导,帮助重塑健康的消费心理。

参考文献

[1]陈伟英.初级指挥生长军官的心理素质构成及其培育研究[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12,(2).

[2]赵琳,许静波.当代大学生消费形态现状与消费心理研究[J].江苏商论,2013,(4).

上一篇:成功的猴子下一篇:精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