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签系统

2024-09-19

抽签系统(精选6篇)

抽签系统 篇1

0 引 言

选课是学分制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绝大多数选课系统中所使用的算法都是抽签算法,该算法虽然公平、合理,但由于抽签时的随机性太大,因而最终的选课结果可能与学生的期望结果相差较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参考权值的抽签方法,从而使得选课结果更加合理、科学,更加体现人性化管理理念[1]。

1 抽签算法基本思想

抽签算法是把整个选课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预选课阶段和抽签确定阶段[2]。在预选课阶段,学校教务管理部门首先要设置选课的基本条件(对学生选课资格的限制和对所选课程的限制等)和选课时间(起止时间)。然后每位学生按预先设置的选课规则进行选课;抽签确定阶段,预选结束后,并不会立即得到自己期望的结果,自己所选课程能否有效,还需等待教务管理员根据选课的实际情况进行抽签处理,处理完成后才可生成有效课表。

在抽签时,首先应规定一个开课人数限制的底限和上限,假设某门课程的选课人数达不到开课规定人数,可以让学生重选或取消该门课程的开课资格。当开课底限达到了,然后再看某门课程的选课人数是否超过上限,没有超过上限时,则将所有学生全部列入课表,如果超过了上限,则采用平均分布概率进行相应处理,对没有抽中签的同学,学校教务部门可另行通知重新选课[3]。在整个过程中,选课结果和选课的时间先后没有任何关系。

2 抽签算法评估

该算法尽最大的限度满足了学生选课的基本愿望与要求,使得每个学生在选择过程中保持平等的选择权利,最终的结果也相对平等、合理、科学。但是抽签后的结果很难达到所有同学所期望的满意度,因为它没有考虑体现人性化的管理理念[4]。为此,对原始的抽签算法进行的改进,形成一个改进的抽签算法即基于权重的抽签算法。

3 基于权重抽签算法的设计

传统的抽签算法在抽签阶段利用了平均分布概率算法,使得选课的最终结果和选课时间的先后毫无关系,进而保证选课的公平性。但这种算法具有随机不确定性,最终的选课结果与学生的期望值差异较大,缺乏人性化管理理念,给选课后期的教务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麻烦。因而。为了在公平的基础上使得选课的结果更加体现学生的期望,在该系统中采用一种改进的抽签算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即采用权重抽签算法来实现[5]。

这里的权重包含2种含义:其一,是给参选的每门课程规定若干个期望选中权值;其二,是给每个参选学生赋予相应的权值,而且该权值会随时发生变化。

在选课前必须给每门参选课程设置3种期望权重值:期望选中概率高权重为8;期望选中概率一般权重为5;期望选中概率低权重为3。在预选课阶段,可以将参选学生的权值导入系统,学生选择每门课程时,必须要选择相应的权重值,为了使其更加合理,应规定,同一学生所选的课程对应的权重不能全部相同,否则,所有结果无效[6]。选课结束后,分以下几种情况处理:第1种,如果某门课程的选课人数超过最低底限而小于该门课程允许的最大容量时,则将所有选课学生列入最终名单;第2种,如果所选人数超过规定的最大容量时,则抽取选课时选择权重值高的同学列入最终名单,若该名单中人数小于等于规定的最大容量时,则将该名单中的学生列入最终名单,然后删除权重值小的记录,安排重选;如果按照课程权重值筛选的名单中人数仍然超出该课程的最大容量时,则参考学生的权重值,即把在该名单中学生权重值高的列入最终的选课名单[7]。因而在这种方法中,抽签时采用了参考权重的抽签思想,更加体现了学生选课的期望,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该算法具体描述如下:

(1) 给每门参选课程设置期望权重值。

(2) 学生入学时,给每个学生一个平均权值。

(3) 参选课程数据、参选学生数据初始化。

(4) 学生选课。

(5) 如果某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小于开课限制人数时,转(7)。

(6) 如果某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大于该门课程的人数容量时,抽取选择课程期望权重值大的记录,删除权重值小的记录,转(9);若抽取人数小于等于规定的最大容量时,转(10);然后删除权重值小的记录,转(9);若按照课程权重值筛选的名单中人数仍然超出该课程的最大容量时,则参考学生的权重值,即把在该名单中学生权重值高的列入最终的选课名单,转(10)。

(7) 选择某门课程失败,转(9),但确实有特殊原因要求选择该课程,则转(8)。

(8) 临时增加选课记录,修改确认记录数。

(9) 修改选课状态信息,通知学生重新选择。

(10) 生成最终选课信息表。

基于权重抽签算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4 学生权重值的动态变更

学生入学时,学校给每个学生赋予一个权重的平均值Q。

(1) 学生权重值有大的变更时根据其参与在教学活动中的奖惩为条件。具体设置如下:

上学期所选课程全部合格时权重值加1,记为q(1);

上学期受到奖励1次,则权重值加2,记为q(2);

上学期参加1次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则权重值增加1,记为q(3);

上学期四、六级考试通过,则权重值增加1,记为q(4);

上学期受到纪律处分1次,则权重值减3,记为q(5);

上学期专业课不及格1门,则权重值减1,记为q(6);

上学期选修课1门不及格,则权重值减1,记为q(7);

上学期选修课缺课1门,则权重值减0.5,记为q(8);

上学期缺考1门课程,则权重值减3,记为q(9);

学生学籍异动1次,则权重值减6,记为q(10)。

(2) 对当前权值进行更新undefined。

5 结 语

该算法的实现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使得选课结果更加合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理念。避免了传统抽签算法中抽签的随机不确定性,最大限度体现了学生选择课程的主观意愿,具有极强的人性化理念[8]。

其次,避免了学生盲目选课。在以往的选课中,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茫无头绪,对能不能选中没有任何的把握,而权重抽签算法就要求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值,这样在抽签时基本保证了期望值高的学生能够选择到该课程[9]。

最后,有利于教学管理和加强学风。 由于学生权重值的变化与学生平时参与的教学活动及其参与的各种有益活动有关,所以要想保证权值较高,必须平时严格要求自己,端正学习态度[10]。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和学习风气的加强。

参考文献

[1]黄海东.网上选课系统的算法分析与改进[J].湖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7-28.

[2]关慧,由德凯,侯建梅.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4,18(4):295-298.

[3]李冰颖,夏利民,舒远仲.学分制模式下网上选课系统的算法探析[J].江西科学,2004,22(5):358-360.

[4]刘军,阳小华,黄洁.基于.NET组件技术的选课管理系统的设计[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6,19(2):53-55.

[5]李金良.浙江师范大学选课系统负载平衡研究[J].计算机时代,2006(7):42-43.

[6]杨海龙.网上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科技信息,2005(8):16.

[7]章发太,陈维斌,吴金龙.华侨大学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2(11):61-63.

[8]赵波.选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1(4):245-248.

[9]梁里宁.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5):39-42.

[10]尹秋菊.基于WEB混合模式信息系统研究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2(3):13-15,8.

抽签系统 篇2

由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计控部信息中心开发的磅房自动抽签管理系统, 正式在唐钢数字化一体计量站投入使用, 使唐钢物资计量精细化管理水平再上台阶。于2008年12月建立的唐钢数字化一体计量站, 远程集中管理唐钢10台主要原材料进出口及成品磅, 是远程值守计量系统与ERP系统完善结合的产物。磅房自动抽签管理系统改变了原来司磅员人工抽签上岗的模式, 首先由当班班长在系统中选择出勤人员, 系统根据人数与磅房的对应规则随机生成各个磅房的当班人员, 将对应人员的照片显示到相应的磅房, 同时在相应磅房的操作电脑上默认显示对应的当班人员工号, 且将当班记录存储到数据库中, 用于长时间保存。当临时替班需要更换工号时, 系统进行提示并将替换人员的信息记录到系统内。该系统还实现了与公司OA系统的联网, 以及规章制度、通知、公告等内容的屏幕滚动播放。系统具有查询功能, 方便管理者及时、准确地查询司磅员上岗信息。

用VB编写抽签软件 篇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用抽签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大学课堂,老师可以用随机抽签的方式来查看学生的出勤情况;在文艺晚会上,主持人可以用抽签的方式对观众进行奖品发送。而传统的人工抽签使得人力在处理大的样本容量时显得力不从心,由此,本软件以公平、公正、简洁、高效为编写原则,希望解决这一难题。

2 程序运行流程及实现代码

1)启动软件时,软件主界面只提供一个获得焦点的可操作按钮“选择文件”,如图1所示,单击其可引导用户利用弹出的对话框选择文本格式(*.txt)的抽签名单文件。

2)按提示选择抽签名单文本文件后会自动弹出如图2所示的对话框,让用户查看抽签名单是否正确,正确则点击“确定抽签数据”按钮就可返回至抽签软件主界面;如需对名单进行修改,则可点击“编辑抽签数据”按钮出现如图3所示的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完成在不改变抽签数据源文件的情况下临时修改抽签名单的需求;如果发现所选名单错误,则可在点击“确认”按钮后进入抽签主界面时重新选择抽签文件。

选择抽签名单文件的实现:

使用可返回文件地址和文件名的通用对话框控件进行文件筛选并导入抽签数据,对话框控件的过滤器设置为:【"文本文档(*.txt)"|*.txt|"所有文件(*.*)"|*.*】;为了避免用户的错误操作,通过设置按钮的Enabled属性,在不同条件下控制用户的操作行为。同时,在用户临时编辑抽签名单时,为了帮助用户理解操作界面上各按钮的功能,设置了该操作界面“删除”和“增加”按钮的Tool Tip Text属性,如图3所示是鼠标指针指向编辑抽签数据对话框中的“删除”按钮时,其Tool Tip Text值为【从抽签名单编辑框中删除项目】;将“增加”按钮的Tool Tip Text属性值设置为【向抽签名单编辑框中添加项目】。在“增加”按钮操作中,使用Input Box函数引导用户临时增加抽签条目,设置其为【info=Input Box("请输入需要增加的项目","增加","")】;在“删除”按钮的功能中,提供了多项选择并删除的功能,利用【For…next】循环语句批量删除所选项,利用Msg Box函数提醒用户的错误操作。

3)程序运行时提供了两种操作模式和两种抽签模式,分别为“手动抽签”,“自动抽签”“;重复抽签”,“条件抽签”。

软件默认为手动、重复抽签模式,即确定抽签名单后,单击“开始抽签”,待抽签名单循环一周后,原按钮自动转变为“停止抽签”按钮并激活,以此模式进行抽签,每一次的抽签名单都不变,且都与确认抽签名单一致。

主界面上“开始抽签”按钮的单击事件过程代码设计思想如下:

利用条件语句【If…Then…Else】,设置按钮功能替换【Timer1.Enabled=Not Timer1.Enabled】;【If Command2.Caption="开始抽签"Then Command2.Caption="停止抽签"】;记录抽签次数【Text1.Text="第"&z+1&"次抽签结果为"&vbCr Lf&Text2.Text&vb Cr Lf&Text1.Text】;【z=z+1】;利用计时器Timer1进行文本框Text2框内的名单替换和记录名单循环次数。

在手动、重复抽签模式的基础上增设了自动、条件抽签模式,当然,两种操作模式和抽签模式是可以随意搭配的,通过选择抽签模式按钮即可激活对应的抽签模式。右键单击“开始抽签”按钮即可激活自动抽签功能。设置此功能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大批量抽签时,人工操作的难题。同时,条件抽签可在特定场合下使用,比如在有奖抽签环节,获奖者便不能进入下一轮的抽签名单,于是在条件抽签模式下,系统会自动将上一轮的获奖者名单删去。

自动、条件筛选抽签模式实现思想如下:

首先由开始抽签按钮判断选择模式,如果用户选择了条件筛选模式,则执行删除上一次获奖者名单的操作。设置j变量为抽签名单代号,代码如下:

如果要切换回重复筛选模式,则在系统判断选择模式为重复筛选模式后,将确认的抽签名单重新载入抽签列表框即可。

自动抽签功能的实现,模仿了人工抽签的模式,即随机产生时间段,按下停止抽签按钮,得到抽签结果,再次按下开始抽签按钮,进行下一次抽签。当达到要求的次数b时告知用户抽签结束。所以,此功能应用了计时器控件Timer2和随机数命令【Randomize】,激活按钮单击事件过程——【Command2_Click】,由Msg Box函数告知用户,代码如下:

b值由用户激活自动抽签按钮时的Input Box输入【b=Input Box("请输入自动抽签的次数","输入",1)】

右键菜单的设置应用了VB中的Popup Menu功能,当系统判定用户在软件停止抽签的情况下单击鼠标右键时,激活右键菜单autom,autom_click过程部分关键代码如下:

3 抽签软件开发意义

本软件的成功编写对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有极大意义。既可以满足用户对小样本容量手动抽签的需求,又可以节省用户体力,进行大样本容量的批量抽签。同时,在不改动源文件的条件下还可临时增、删抽签名单,省去了用户对源文件数据的处理步骤。软件特有的条件抽签模式使本软件在实际生活中的适用场合更加广泛。抽签模式强制性要求循环一周后随机抽签,保证了人工抽签不能保证的公平性,同时,软件自动记录抽签结果,支持抽签结果的保存,加强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参考文献

[1]王建忠.Visual Basic程序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抽签公平性的多种解法 篇4

解显然是不放回抽取. 令Ak表示第k人中奖, k = 1, 2, 3, …, n.

显然

对 A2, A1与构成完备事件组, 且

由全概率公式

对A3, 令Bi表示前两人中有i人中奖, i = 0, 1, 2. 显然B0, B1, B2构成完备事件组, 且

则由全概率 公式

同理可得. 综上可得

所以抽取彩票先后不影响中奖的概率, 每人中奖的概率都是3/n. 体现了抽签的公平性.

下面将上述问题一般化, 并采用古典概型进行解答.

n张彩票中有m张 ( m < n) 可中奖, 有n个人一人一张依次抽取彩票, 则第k ( 1≤k≤n) 人中奖的概率?

法一: 全排列法. 把n张彩票看成各不相同, 然后依次抽取出来排成一排 ( 相当于一排是n个位置) , 则所有不同的排列总数应该是n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 基本事件总数为n! . 而第k人中奖的排列可以这样考虑: 第一步, 从m张有奖彩票中任取一张放在第k个位置, 有m种取法; 第二步, 将剩下的n - 1张彩票放在余下的n - 1个位置上去, 共有 ( n - 1) ! 种排法. 由乘法原理, 第k人中奖含有的基本事件数为m ( n - 1) ! . 所以由古典概型, 所求概率为

此法是把所有n张不同彩票全部抽出来排成一排, 其样本空间中的元素是n个不同元素的不同全排列构成的.

法二: 选排列法. 把n张彩票看成各不相同, 然后依次抽取k张出来排成一排 ( 相当于一排是k个位置) , 则所有不同的排列总数应该是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k个元素的选排列, 基本事件总数为Akn. 而第k人中奖的选排列可以这样考虑: 第一步, 从m张有奖彩票中任取一张放在第k个位置, 有m种取法; 第二步, 将剩下的n - 1张彩票任取k - 1张放在前面余下的k - 1个位置上去, 共有排法Ak - 1n - 1. 由乘法原理, 第k人中奖含有的基本事件数为m Ak - 1n - 1. 所以由古典概型, 所求概率为

此法是从n张不同彩票中抽出k张来排成一排, 其样本空间中的元素是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k个的不同选排列构成的.

法三: 更为巧妙. 仍把n张彩票看成各不相同, 由于所求事件为第k人中奖, 即只关心第k人要中奖, 而不管前面k - 1人和后面n - k人到底是中奖还是不中奖, 那么第k人所抽彩票共有n种, 此时的基本事件总数就是n. 而第k人中奖含有的基本事件数显然是m种. 所以由古典概型, 所求概率为

此法由于是只关注第k人中奖, 此时样本空间中的元素就是n张不同的彩票.

法四: 组合法. 将有奖的彩票看成没有区别的m张, 另外不中奖的n - m张彩票也看成没有区别的. 仍然是n个位置放置n张彩票, 但由于n张彩票总共分成两类, 我们先从n个位置中选出m个位置来放置m张有奖的彩票, 则余下的n - m个位置必然放置的就是n - m张不中奖的彩票, 其不同的排法应该是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的组合数, 基本事件总数为Cmn. 而第k个人中奖的情况可以这样考虑: 第一步, 从m张有奖奖券中任取一张放在第k个位置, 只有1种取法; 第二步, 将剩下的n - 1个位置中任选m - 1个位置放置余下的m - 1张有奖的彩票, 余下的n - m个位置必然放置的就是n - m张不中奖的彩票, 其不同的排法应该是n - 1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 1个元素的组合数, 基本事件总数为Cm - 1n - 1. 由乘法原理, 第k人中奖含有的基本事件数为1×Cm - 1n - 1. 所以由古典概型, 所求概率为

此法是把所有n张彩票分成两类, m张有奖的彩票无区别, n - m张不中奖的彩票也无区别, 所以此时样本空间中的元素是n个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的不同组合构成的.

上述四种解法告诉我们, 同一个随机现象可以用不同的样本空间来描述, 因此同一问题下的概率也常常有多种不同的求法, 对于概率的学习, 熟悉同一问题的多种不同解法是很重要的.

摘要:本文首先应用全概率公式得到抽签公平性结论, 然后再利用古典概型探讨一般化的抽签公平性问题, 揭示古典概型在不同角度下构成样本空间中基本事件的差别.

抽签系统 篇5

恰逢今年是美国女作家雪莉·杰克逊 (1916-1965) 辞世五十周年, 本文探讨她的代表作品《抽签》 (1) , 以此方式纪念这位故事大家。《抽签》于1948年6月26日刊登在杂志《纽约客》上, 而故事的开头就清楚地指出了仪式发生的具体日期———6月27日, 二者仅相差一天, 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巧合。也许, 作家在用这样的巧合营造出这场集体施暴行为就发生在当时美国某个村子的氛围。故事一经发表就引来争议无数, 既给作家带来了更广大的社会知名度和文学界更多的认可, 更给她引来了读者甚至家人的质疑与反对。即便如此, 这个颇具魔力的故事仍然吸引着读者阅读与讨论。以中国知网上的数据为例, 从1994年到2015年, 这十来年间共有六十几篇期刊论文讨论了它的形式、内容、主题、写作手法等方面。从各年期刊上的文章总数看, 2007年至今是这个故事最受中国文学界关注的几年, 这也证明了它的文学价值与艺术感染力历久弥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 依然散发着独特魅力。

象征在文学里似乎是一个寻常的词汇, 这种写作手法司空见惯, 几乎每个作家都会使用。我们通常理解的文学中的象征是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见《现代汉语词典》的“象征”条) 。而英语当中的symbol一词的原意是“分成两半后用以辨认持有者身份的信物” (托多罗夫:3) 。本文借用茨维坦·托多罗夫的解释, 象征包括直接意义、象征意义与能指 (ibid., 5) , 利用这三个概念分析文本, 可以得出一些新的有趣的结论。比如, 因为大多数英语词汇本身包括几层含义 (其中会涉及本义与转义, 词汇含义的历史变化, 比喻的使用等语言现象) , 会导致象征意义的不确定性与多重性。这种象征的不确定性有时候就表现为“若干象征意义之间的犹豫” (ibid., 6) 。另外, 因为读者文化、身份、教育、信仰、职业等诸多方面不同, 对同一个词汇的象征意义的解读会呈现出不同理解, 这使得读者对同一个文本的分析会提出一些相似或者迥异的观点。本文以《抽签》中的若干重要人物的姓名为例, 分析这些名字的直接意义与象征意义之间的关系, 并以此确立各个典型人物的形象及与故事主旨之间的关联, 最后得出主旨之所在。

2. 众生相

这个不知名的村子约有三百人, 明确提到姓氏的家庭有十八户, 姓名俱全的人物有十六人。其中, 着墨较多的人物包括受害者哈钦森一家 (丈夫比尔, 妻子苔西, 已嫁女儿伊娃, 小比尔, 南希和小戴夫) , 权力集团及家族成员 (萨默斯先生, 哈里·格雷夫斯先生、格雷夫斯太太, 马丁先生、长子巴克斯特·马丁、小儿子博比·马丁等人) , 村里年纪最大的沃纳老人, 村民德拉克罗伊克斯一家 (小儿子迪基·德拉克罗伊克斯、德拉克罗伊克斯太太) , 村民史蒂夫·亚当斯, 村里的弱势群体邓巴一家 (母亲珍妮·邓巴、大儿子霍勒斯) 和沃森一家 (母亲和儿子杰克·沃森) 。下面选取其中几位人物的姓名分析其直接意义、象征意义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象征手法“包括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要有内在联系, 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 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 从而领悟其中内在的含义” (张莉:19) 。采用上面的观点分析受害者夫妇二人的名字, 得出的结论是看似朴实守规矩的丈夫却是绝情狠辣之徒, 看似爱家外向的妻子却是贪生怕死之辈。比尔 (本体) 一词有“保护”之意 (直接意义) , 象征着作为一家之主的丈夫 (象征体) 是一个沉稳可靠之人 (象征意义) , 而他与萨默斯先生之间的对话也能证明这一点。然而, 在抽签的结尾, 比尔夺过妻子手中的纸条, 只为早点送妻子上路, 这说明名字的直接意义与象征意义虽然吻合, 但与人物的动作所代表的含义截然相反, 讽刺效果十分鲜明。同理, 苔西一词有“收获者”之意 (2) , 为了秋天粮食丰收而进行的仪式, 带给苔西的收获却是死亡这种结果, 不可不说是讽刺至极。

乔·萨默斯先生经营煤炭生意。萨默斯一词的本义是“夏天”, 也可以理解为事物的“全盛期”, 这个名字刚好与抽彩的季节相符, 象征着萨默斯先生如日中天的社会地位。哈里·格雷夫斯先生是村里的邮政局局长, 摸彩活动的官员格雷夫斯一词的本义是“坟墓”, 也有“庄重、肃穆”之意, 象征着“把抽彩活动主持得庄严有序、肃穆可畏”的格雷夫斯先生的最终命运不过死亡二字 (王群:197) 。马丁先生经营杂货店, 抽彩的重要道具黑匣子有时也放在店里的货架上。前两位是村子里的当权者、抽签活动的主持者, 马丁先生及大儿子巴克斯特从旁协助打下手。论及权力的高低, 萨默斯先生可谓村里的第一人, 这代表了经济力量决定了社会地位, 同时说明夏日献祭以求丰收的根本不过利益罢了。为了维护自己经济与社会地位的萨默斯先生仿佛牧师一般, 引导着众人走向疯狂杀戮的彼岸。和蔼可亲、友善多礼的萨默斯先生是不可违逆的权威的代言人, 象征着这年复一年始终维持着的传统所背后的统治力。“作为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联姻的双方, 萨默斯和格雷夫斯象征着村子里的上层特权阶层, 他们共同控制着村子里的经济命脉和社会活动, 蛊惑愚昧的村民盲目地参与这一貌似神圣的社会公益活动, 实则杀人活动” (刘卫国:43) 。而从能指这个概念看, 萨默斯一词听起来比较干脆利索, 格雷夫斯一词的音响效果会让人联想到沉闷拖沓的东西, 这两点暗示性的分析恰好与其象征意义相符。另外, 马丁一词与战神有关, 象征着武力与力量, 马丁父子就像维护传统权威的打手, 武力威胁的力量不容小觑。萨默斯、格雷夫斯与马丁这三个姓氏的本义与象征意义达到了统一, 并且因为词汇本身含义的多样性, 导致解读方式的多重性与象征意义的暧昧性, 不少读者对前两个姓氏提出了许多不同却很有意思的解释。

德拉克罗伊克斯太太与格雷夫斯太太的姓名与人物形象也颇有关联。通常我们把德拉克罗伊克斯这个词 (本义与十字架有关) 代表对耶稣基督忠诚的信仰, 格雷夫斯 (本义坟墓) 象征着死亡, 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姓氏联系到一起, 则通常会理解为安葬在墓地里的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然而, 通过对故事的上下文解读, 也许这两个词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会有更好的理解方式。德拉克罗伊克斯太太看似友善, 对女主人公哈钦森太太的迟到表示理解, 态度也很温和, 可后面也是她对哈钦森太太要求再来一次抽签时说道:“不要耍赖, 苔西。” (孙致礼:217) 同样, 格雷夫斯太太也说了一句“我们大伙都是这么抽的嘛”。 (ibid.) 在维护自己的利益时, 温和的外衣全都撕去了, 看似义正词严、大义凛然, 却是要致别人于死地, 绝不给对方任何喘息的机会。而且, 最能体现这两位太太残忍冷血本质的一幕是在决定哈钦森太太命运的最后那一刻, 德拉克罗伊克斯太太挑了一块得两只手才能搬得动的大石头, 格雷乌斯太太走在了村民的最前面, 动作利索、坚决果断地要杀掉前一刻还微笑面对的同村人。如果说联想到阴森恐怖的墓地及插在其间的十字架的话, 这两位太太的名字合在一起就象征着死神的召唤, 对于哈钦森太太来说, 昔日好友般的邻居就是死神派来的杀手, 正是夺取她生命的参与者。

沃纳老人声称已有77岁, 对自己熬过77次抽签颇为骄傲, 是村子里年纪最大的人, 坚决维护抽签仪式, 对支持取消抽签的人嗤之以鼻。沃纳一词所代表的“警示”之本义可以象征为他对后人的警告, 也可以解读成作者雪莉·杰克逊对读者的提醒与预告。象征意义的不确定性使得这个名字极具暗示性, 对故事主题的揭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博比·马丁, 哈里·琼斯与迪克·德拉克罗伊克斯是儿童的代表, 有名有姓, 有描写有个性, 象征着已经被传统侵蚀的儿童形象, 虽然仍保留儿童的淘气, 却是杀戮工具的提供者 (石头) 与集体暴行的参与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与成年人无异, 而且能预见这样的儿童长大以后会继续执行与维护这一惨无人道的传统做法。博比一词在英式英语的俚语当中有“警察”的意思 (直接意义) , 马丁一词代表武力, 综合起来考虑, 博比·马丁这个名字象征着通过武力监管他人的一个人物形象 (象征意义) 。联想到小男孩早早堆起石头并护着不让其他孩子抢走的做法, 这个名字也在暗示小男孩在传统习俗影响之下的早熟。

珍妮·邓巴太太和杰克·沃森是村里的弱势群体, 代表处于危险边缘的家庭, 村民都首先怀疑他们会被抽中, 发出“是不是邓巴家?”“是不是沃森家?” (孙致礼:217) 这样的疑问声。即使是胆小紧张、对抽签尤为在意的这群人, 也没有对活动有过丝毫的质疑, 他们反倒融入了活动当中, 顺当地保存了生命, 并与其他人一起参与了最后的屠杀。邓巴的直接意义是“城堡”, 沃森的意思是“沃尔特之子”, 而沃尔特的本义是“军队的领导者”, 这些词的象征意义刚好与人物所表现的胆小懦弱、自私冷漠相反, 讽刺意味十分鲜明。

通过对上述几类平面人物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清晰结论:这个村子里居然没有一个好人。为了活下去,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 或者只是随波逐流、不得不参与其中, 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 所有人都加入了这场年复一年的集体屠杀盛宴当中, 并且毫无疑问、坚决利落地执行了下去。不少人曾从精神分析法的角度解读这样的社会性行为, 得出集体无意识的结论, 而本文上述的分析更能反映出所有村民都是知情、主动的, 并且带着一种紧张、兴奋的情绪把仪式进行到底。

3. 现主题

关于这个故事的主题, 不少文章都做出了细致阐述。“喜欢《摸彩》的, 从中不仅读到了对人性的剖析, 对麦卡锡主义的影射, 还发现了对大屠杀的谴责, 以及对弗洛伊德‘自我’的解释;当然还有关于《圣经》的题材和《金枝》中远古人类行为的隐喻, 外加对女性的反抗意识和作家的精神困惑的揭示, 等等” (申慧辉) 。另外, 中国知网上的六十几篇文章当中, 有十一篇直接在标题中提到“人性”二字, 其他数篇也或多或少提及该话题, 可见故事对人性黑暗面的揭示已经是大家的共识。“它的靶标中心是连民主也无法制止的人性黑暗” (ibid.) , 《抽签》所反映的诸多主题当中唯有这一点清晰得让人感到触目惊心, 久久难以忘怀。

即使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杀死某个人献祭以求粮食丰收的做法虽然已经不可能出现在当下我们生活的时代,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 这个故事依然有它的象征含义, 极具暗示性。举例来说, 现在社会也有各种集体聚会, 用抽签的方式发奖品吸引参与者。而像石头一样冷酷有力的流言蜚语会在某个时候集中在某个惹人议论的人身上, 大家都在窃窃私语, 说他或她的不是, 以作谈资, 或是有意为之、带有恶意, 或者无意为之, 只是出于好奇或者无聊。这说明人性的黑暗无所不在, 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 什么样的人群, 为了什么样的目的, 最终不变的都是利益纷争, 为此不惜迫害他人。

问题是, 当用抽签这种看似公平不会被钻空子的方式决定什么的时候, 我们有勇气反抗权威或者当权者吗?有勇气维护自己或家人吗?或者说为了社会更健康的发展, 我们有勇气改变现状吗?为了不沦为故事当中的那些自私残忍之徒或者可怜的哈钦森太太 (不管她有多自私可恶, 她毕竟被众人砸死) , 有必要思考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 所承担的社会角色, 以及所应尽的社会责任。

4. 结语

作为读者, 人们通常会想知道作者雪莉·杰克逊创作这个短篇小说的意图, 虽然她并没有对此做出具体说明, 但人们依然可以从这个类似寓言的故事里看到诸多现实事件的影子, 反思一些沉重的社会问题, 思考我们生存的状态或者所处的境遇。这样的思考对中英文读者来说都是一种尤为可贵的阅读与人生体验, 这是这个故事值得课堂教学与文学研究的意义之所在。

摘要: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抽签》这个著名短篇小说当中最突出的艺术特色。针对这一特色, 本文从人名象征探讨人物姓名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必然关系及前者对主题揭示所起到的重要暗示性作用。通过对重点人物姓名与人物形象的分析, 故事深邃的主题昭然若揭:人性之黑暗, 暴力之无端, 人人都会无缘无故变成暴徒;为了保护自己, 人人都要学会反思现状, 以抵制社会之黑暗。

关键词:《抽签》,象征手法,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茨维坦·托多罗夫, 著.王国卿, 译.象征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3-6.

[2]孙致礼.抽签[J].译林, 1980, (4) :214-218.

[3]张莉.试论象征手法及其魅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研天地) , 2008 (4) :19-21.

[4]刘卫国.评《彩票》:主权在民与大众独裁[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理论研究) , 2010 (10) :42-43.

[5]王群, 余海琳.论象征在小说《抽彩》中的艺术运用[J].外语教育, 2005 (00) :195-199.

[6]贺岚.曲同工———评《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与《彩票》中象征手法的运用[J].电影文学, 2007 (3) :47-48.

抽签系统 篇6

生活中, 我们经常要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一件事情, 有的人认为先抽到的几率大, 那么抽签与顺序是否有关呢?下面就这一问题为例来谈谈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某个班级有40名学生.现有40张电影票, 其中一张座位号是20排2座.电影票的分配采用轮流抽签的方法, 现在要问: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抽到20排2座这张电影票的可能性哪个大?

对那些在抽签中争先恐后、斤斤计较的人来说, 他们会很快作出回答:“第一个人抽到这张票子的可能性比第二个人大.”在他们看来, 第一个人抽的时候, 这张票子还在, 那么, 第二个人无论如何是抽不到了.这样的分析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 但若仔细考虑一下, 就会发现上面的分析过程中只看到第一个人可能抽到的一面, 而忽略了第一个人可能抽不到的一面.事实上, 第一个人要在40张票子中抽到指定的一张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并且只有在这可能性成为事实时, 第二个人才有希望抽到;另一方面, 第一个人在40张票子中抽到其余39张票子中的任何一张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 第二个人不但有可能抽到, 而且抽到的可能性比第一个人还要大.很明显, 在39张票子中抽到指定的一张的可能性比在40张票子中抽到指定的一张的可能性要大一点.

为了证明这个猜想是正确的, 需要用概率的知识.我们先来建立一个“摸球模型”.

一个袋中有a只黑球和b只白球, 从袋中把球一只只摸出来, 求第k次 (1≤k≤a+b) 摸出的一只球是黑球的概率?

我们把a只黑球和b只白球都认为是有区别的.如果把摸出的球依次放在排列成一直线的a+b个元素进行全排列, 总数为 (a+b) !种不同的摸法, 第k次摸出一个球是黑球的所有不同种摸法相当于第k个位置上是放黑球的所有不同种放法, 其总数为a (a+b-1) !.因此所求概率为undefined, 从等式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 这个结果与k无关.如果把这里的“黑球”“白球”换成“甲物”“乙物”等, 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模型来处理各种问题.所以这个“摸球模型”具有典型意义.

现在我们回到开始提出的问题.在“摸球模型”中, 我们把1只黑球换成20排2座这张电影票, 把39只白球换成其余的电影票, 这样就得到:第k个人抽到20排2座这张票子的概率为undefined.特别地, 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抽到的概率也都是undefined, 通俗地讲, 他们抽到的可能性相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在抽签过程中, 先抽的人与后抽的人享有某张电影票的机会是相等的, 换句话说, 抽签的结果与抽签的顺序是无关的.

又如, 我校去年举行国庆诗歌大赛, 各班派出10名代表参加, 为使人人参与, 学校规定全校同学都作准备, 赛前由各班用抽签方法决定参赛的人选, 很多同学们对抽签之事展开讨论, 有的同学说先抽的人抽到的机会比较大, 也有同学持不同意见, 那么, 抽签有先有后 (后抽人不知先抽人抽出的结果) , 对各人真的公平吗?

下面还用概率的知识来说明抽签次序是否影响抽签结果.不失一般性, 我们先考察5个签中有1个彩签的情况, 对第1个抽签者来说, 他从5个签中任抽1个, 得到彩签的概率undefined, 为了求得第2个抽签者抽到彩签的概率, 把前面两人抽签的情况作一整体分析, 从5个签中先后抽出2个, 可以看成从5个元素中抽出2个进行排列, 它的种数是Aundefined, 而其中第2人抽到彩签的情况有Aundefined, 因此, 第1人未抽到彩签, 而第2人抽到彩签的概率为undefined, 通过类似的分析, 可知第3个抽签的概率为undefined, 第4个、第5个分别为undefined.一般地, 如果在n个签中有1个彩签, n个人依次从中各抽1个, 且后抽人不知先抽人抽出的结果, 那么第i个抽签者 (i=1, 2, …, n) 抽到彩签的概率为undefined, 即每个抽签者抽到彩签的概率都是undefined, 也就是说, 抽到彩签的概率与抽签的顺序无关.通过对上述简单问题的分析, 我们看到在抽签时顺序虽然有先有后, 但只要不让后抽人知道先抽人抽出的结果, 那么各个抽签者中签的概率是相等的, 也就是说, 并未因为抽签的顺序不同而影响到其公平性.

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抽签与顺序无关.同时切身体会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不是没有用, 而是我们往往不清楚它怎么用.只要我们积极思考, 用数学的眼光去看问题, 做到学以致用去思考问题, 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用好数学, 能帮助我们作出英明的决策, 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上一篇:多方位探究下一篇:组织文化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