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械清洗

2024-10-18

器械清洗(通用12篇)

器械清洗 篇1

消毒供应中心不仅是控制医院感染重点部门, 更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重要部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是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核心之一, 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2009年卫生部颁布了消毒供应中心新规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新规范的颁布为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提出了标准化的管理要求。

1 提高认知意识, 高度重视医疗器械清洗

器械的清洁是保证灭菌的关键。有文献报道, 如果医疗器械不能彻底清洗, 灭菌过程中即使所设置的程序和参数正确, 该医用器械也不一定能达到灭菌指标。任何残留的有机物都会阻碍微生物与消毒空气的接触, 且会产生细菌生物膜, 从而影响灭菌合格率, 有机物越多, 灭菌成功率越小[1,2]。此外, 细菌死亡产生的热源质耐高温, 132℃不能彻底灭活, 必须在清洗过程中去除。由此可见, 消毒灭菌不能代替清洗[3]。未彻底清洗污物容易形成晶体, 导致灭菌失败。因此, 只有将器械清洗彻底, 才能保证消毒及灭菌效果[4,5]。清洗质量不仅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重要环节, 也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措施。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应提高认知意识, 改变重消毒灭菌而轻清洗质量的观念, 高度重视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

2 规范操作流程, 保证医疗器械清洗质量

2.1 正确的器械分类

正确分类是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 保证合理清洗, 提高清洗质量的重要环节。将回收的器械按器械的材质、结构、污染程度、精细度合理分类, 分为普通盘碗、外科常规器械、骨科器械 (外来器械) 、管腔器械、橡胶类器械、精密器械、污染重器械等。

2.2 规范的清洗流程

新规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将清洗流程分为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四个基本步骤。

冲洗是清洗流程的第一步, 可以有效地去除器械表面及管腔内血液、黏液等残留有机物。器械的初步冲洗即预清洗至关重要, 必须掌握用后冲洗初步去污, 尽快清洗, 防止血渍干涸的原则[6], 特别是对污染重、结构复杂及管腔类吸引器械的初步冲洗是保证清洗质量的关键环节。我科对污染重、结构复杂的器械在流动水冲洗 (管腔类、吸引器械加用高压水枪) 后, 以1∶100多酶清洗液浸泡10 m in, 进行预清洗, 取得较好的清洗效果。影响器械清洗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要重视器械清洗的每一个步骤。进行有效的预清洗是保证清洗质量的关键。

2.3 标准的清洗方法

清洗方法分为手工清洗、机械清洗。机械清洗包括超声波清洗机清洗与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

2.3.1 手工清洗

手工清洗流程应严格遵循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四个基本步骤, 适用于精密、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污染较重器械的预处理。应尽量减少手工清洗, 预防和减少由医用器械造成的医源性感染。

2.3.2 超声波清洗机清洗

对于较复杂的器械, 特别是对一些较为深在、狭窄的关节或管腔, 超声波清洗能弥补手工清洗的不足。赵筠等[7]报道了运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手术器械的研究, 结果提示超声清洗宫腔吸引管的效果优于手工清洗, 而对于血管钳、剪刀、针持、刀柄的清洗效果与手工清洗相当。超声波清洗机对于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优于手工清洗。

2.3.3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

目前我科使用的是G ETIN G E单舱式46-5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利用水流压力喷淋清洗的方法, 以水为递质, 由大容量的循环泵将清洗舱内的水溶液在清洗管路中循环, 形成一定的水流压力, 通过旋转臂喷淋到器械表面进行冲洗。运转流程包括:预洗、主洗 (酶洗) 、漂洗、最终冲洗、上润滑油、消毒、干燥, 具有提高器械清洗质量和工作效率, 减少工作人员感染机会等诸多优点。

2.3.4 手工清洗与机械清洗有机结合

对于污染重的器械单纯的手工清洗或机械清洗达不到理想的清洗效果, 机械清洗后表面仍可黏附有机物, 单纯手工清洗操作随意性大, 其器械清洗质量, 取决于操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责任心。有研究表明, 预洗+酶泡+超声+机洗法优于直接机洗;手工+超声优于单纯手工或超声。由此可见, 过分地强调、依赖手工清洗或机械清洗中任一种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3 合理配置资源, 确保医疗器械清洗合格

3.1 制定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职责

根据规范的要求和实际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有条不紊。按照各岗位工作需求明确岗位职责, 让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确保器械清洗质量。

3.2 配置高素质技术人员

传统与感性认识上普遍认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是循环反复的洗、刷、包、下收下送等低知识、低技能的简单劳动, 配备的多是年龄高、文化程度低、身体差等人员, 甚至许多工作安排给文化知识层面低、责任心不强的护工、工人等操作。针对当今医学技术日新月异、消毒供应中心不断走向电器化、机械化、网络化等趋势, 配备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是保障器械清洗质量的必要条件。

3.3 在职教育的重要性

在职教育是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适应形势的一个过程, 因此, 在职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各级领导备加关注的问题。应通过形式多样的在职教育, 提高工作人员的各项技能及素质, 以适应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要求。

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器械清洗是器械处理的第一步, 也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彻底清洗医疗器械是合格灭菌的前提, 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2009年卫生部颁布了消毒供应中心新规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实行强制性标准, 提出了标准化的管理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六亿, 陈菁.医用器械的清洗与去污[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11) :1458-1460.

[2]徐然, 王华生, 孙雪莹.两种医用器械清洗方法的效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12) :1394-1395.

[3]李红, 陈辉, 赵爱民, 等.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7) :999-1000.

[4]王华生, 孙雪莹, 梁树森, 等.影响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5) :553-554.

[5]彭叶.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的质量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3) :257.

[6]袁园.落实医用器械清洗消毒的新规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6) :2462.

[7]赵筠, 易江陵, 童玛玲, 等.手术器械两种清洗方法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9) :840.

器械清洗 篇2

1、口腔科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有关规定。

2、设器械清洗消毒室、诊疗室、操作室。

3、保持诊室空气流通、环境整洁,每天工作结束后进行空气消毒。

4、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戴口罩、帽子,原则上戴手套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5、器械消毒灭菌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原则。

6、诊室地面、物表,遇有污染时,随时消毒。

7、口腔检查用口镜、弯盘、镊子、探针、注射器等采用一次性。

8、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材料应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 分钟。

9、进入口腔内的器械一人一套一用一消毒/灭菌。

10、高压灭菌锅每月生物监测一次,空气、物表、手、消毒用品每月培养一次。

11、每日对化学灭菌剂进行有效浓度监测。

12、污染、清洁、无菌物品分开存放,严禁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

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流程

器械分类——器械去污——器械清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检查——无菌存放——使用

口腔科护士职责

一、负责口腔科开诊治疗前后的准备工作。

二、协助医生进行口腔手术、洗牙、处置等。

三、负责口腔科整洁、安静,维持就诊秩序,在诊疗

期间,做好口腔科的卫生宣教。

四、按要求做好口腔科消毒隔离工作,防止感染事故的发生。

五、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格查对制度,做好交接班,严防差错事故。

六、负责领取保管科内药物,器械保养口腔治疗椅及其他物品。

清洗医疗器械需注意的问题 篇3

【关键词】医疗器械;清洗

1.正确选择清洗剂

清洗剂选择的一般原则是根据污染物的成分来灵活选用,有针对性的去除污染物才能达到最佳清洗效果。譬如被金属物污染的器械可选择弱碱性清洗剂;而被有机物污染的器械应选用碱性清洗剂;被无机物污染的器械则可考虑酸性清洗剂;对于表面粗糙、结构复杂的器械需用含酶清洗剂。目前,我国医院使用的清洁剂种类较多,其中以含酶清洗剂使用最为广泛,尤其用于清洗污染较重、表面不光洁的器械。虽然多酶清洁剂价格较高,但能使得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更佳,相比选择那些价格较为低廉但清洗效果不理想的家用清洗剂、去污粉和洗洁精等消毒剂而言性价比更高。

2.彻底清洗

医疗器械清洗的目的是去除有机和无机污染物,降低器械生物负荷,其彻底清洗是保证消毒、灭菌效果的前提。医疗器械在使用后,残留的蛋白质、黏液、血迹、脓迹等有机物会防碍微生物与消毒物质的 接触,如果器械清洗不到位,将形成细菌的保护膜,影响灭菌剂的穿透,从而影响到灭菌效果,污染物凝固将影响到今后的清洗效果,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破坏器械。因此,去掉附着在器械上的有机物,对医疗器械进行彻底清洗是至关重要。

血液容易在器械的卡锁部位、轴关节沉积,造成难以去除的污点,从而引起腐蚀,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能导致器械在使用时发生断裂。目前我国一般用检测细菌数来检测接触过血液的器械清洗彻底的程度。为使清洗剂、水有效充分 地接触器械上的各个部位的污物,在浸泡器械时,器械的关节缝隙、齿槽等部位应全部打开,能拆卸的卸开。

对于带有齿槽、关节、窄缝的特殊器械,对其进行手工清洗很有必要。但是应注意,刷子不能有效去掉器械上的病源微生物,这里不推荐用刷洗。

对带有窄盲管、细孔、缝隙的器械,因其结构复杂易隐藏污垢,给清洗造成一定困难,针对此,应先取出针蕊,并用消毒液浸泡,再用含酶洗涤剂超声机振动,使管腔、细孔、窄缝中的污物迅速剥离、脱落,最后再用高压水冲洗,以达到彻底清除附着在器械轴节上的血迹及分泌物等的目的。对有管腔的器械采用高压水枪冲洗、专用器械刷刷洗、 枪吹干。另外,器械在清洗机内不能叠放过密,浸泡后的器械必须经流水冲洗。总之,需提高对清洗环节的认识,针对清洗环节存在的问题,一一将其解决,务必保证清洗质量,为临床提供无菌的物品,确保医疗安全。

3.注意掌握清洗方法

正确的清洗操作方法是使保证清洗质量的关键,在用含酶清洗剂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水温。需要充分了解含酶清洗剂的性能特点,含酶清洗剂原液稳定,能分解脂肪、蛋白质、糖等生物污染物,但当其遇水后会被激活。因此,需现配现用效果将更佳,含酶清洗剂配制后持续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水的温度能增强清洗剂的活力,温度过低又使酶的活性不能被邀活,当水温在30℃—40℃时,酶的活性最强,当水温高于45℃活性反而将下降,温度过高可使酶的活性丧失 酶的效能降低,40℃为宜,能 最佳去污状态。

(2)清洗时间。预洗时间不足不能去除附着的有机物,主洗时间不足则不能充分发挥洗涤剂的作用影响洗涤效果,对于手工清洗、半自动清洗器清洗、消毒清洗机清洗,所有的清洗方法都应给足清洁的时间,才能达到清洁的要求。

(3)清洗剂浓度。清洗时应配置合适的清洗剂浓度,这样才能达到清除器械上污染物的目的。手工清洗的含酶清洗剂应选用高泡型酶,按1∶200浓度配制,如配制浓度不较低,将导致酶分解去污的能力降低。对于国产或进口的清洗剂,均需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配置。若器械被污染的情况较为严重或污染物已干燥,可适当增加酶的浓度,或延长其浸泡时间。

(4)根据材质、用途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为有效去除污迹,仅人工清洗不能达到此目的。需增加酶或超声等方法,以提高清洗质量。酶能有效清除物体表面血液、脓液等附着物。酶是蛋白质的专一生物分解剂,其活性较慢,需增加浸泡时间和震荡以提高清洗效果。超声清洗机是属于精密清洗,利用高频超声波,并通过清洗剂机械震动来清洗细小微粒和污垢。用含酶清洗剂时应添加超声清洗,将大大提高洗涤质量。将器械放入半自动超声波清洗机或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自动机械化设备一方面可避免人为清洗操作带来的不稳定性,保证洗涤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节省了劳动力,对操作者起到自身保护作用,有利于医疗器械清洗灭菌的质量控制及规范化管理。

(5)多次重复使用。对于含酶清洗剂多次重复使用的现象,各种有机污物均溶解在清洗剂中,酶的去污作用在重复使用过程中早已消耗殆尽,不仅消耗清洗剂中的酶,还会使各种病原微生物在清洗剂中堆集导致器械的二次污染,因此,应及时检测酶的浓度,浸泡后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

4.分类进行清洗|

对不同类型的器械选择不同的洗涤处理。按物品的污染程度分类浸泡:(1)过期物品如缝合包、抽脓包等,避免此类物品污染,需用专门的清洁器具送至清洁区。(2)未直接接触病人的物品器械如无菌罐、无菌镊、棉花筒、纱布筒、针头盒子等,此类物品污染程度较轻,浸于冷水或含酶清洗剂中进行一般的清洗 即可。(3)直接接触患者的物品器械回收时用包布将物品包好,并标明隔离符号,交至消毒员,消毒后再进行清洗。

按回收器械物品的材料、结构进行分类清洗:(1)表面光滑的器械用手工或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消毒,如治疗碗;带有关节、钩纹、齿槽的器械选择半自动超声波清洗,且清洗前应将器械关节打开,如镊子、组织钳、止血钳等;对于盛放容器则可用手工清洗,如贮槽、弯盘等。(2)对不同材料的器械物品应进行分类清洗,玻璃类有玻璃洗疮器、玻璃注射器等;金属类有弯盘、剪刀、不锈钢治疗碗、钳子、持针器、血管钳等;橡胶类如洗疮器球囊等。

5.清洗医疗器械注意问题

5.1加强自身的防护

清洗时要严格遵守清洗规章制度,使用生物酶清洗剂必须注意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配制时要戴胶手套、防护眼镜,防水口罩,防水围裙、酶原液不能与皮肤粘膜接触,以免造成刺激性损伤。手工清洗和刷洗器械物品时,为防止产生气溶胶和水的泼撒对操作人员造成职业伤害,务必不要在流水下对其进行冲洗,而应放在水槽或水盆内。另外,还需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对污染的环境及时处理。

5.2使用后尽快清洗

器械清洗 篇4

我院是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平均年手术量24000多台,其中需要使用外来器械完成手术的有3300多台。消毒供应中心自2011年以来遵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对这些厂家或供应商提供的外来器械进行集中管理。经过4年的持续改进在接受处理外来器械管理中仍存在问题,为了确保外来使用外来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本研究通过改善加强外来器械清洗方法来观察两种方法对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共1778份外来手术手术器械采用单盲一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A组46182件;B组48108件。A组外来手术器械按原来的方法;接收器械清点分类后手工清洗+机器清洗消毒。B组外来手术器械按;接收器械清点分类后手工清洗+5min超声清洗+机器清洗消毒。所有器械清洗均采用目测法进行查检,由指定的两人负责查检。每月由感控科对10把器械进行ATP抽查。

1.2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达标情况。

1.3 统计学方:

应用SPSS16 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手术器械包B组合格率情况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3 讨论

手术器械的污染程度、结构、清洗程序等与清洗处理的效果有密切关系。而器械消毒灭菌的效果与器械清洗的清洁度、包装物品密度、灭菌程序等有密切关系[3]。为了保证外来手术器械的使用安全还需要规范器械的包内物品摆放,根据还需要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灭菌参数进行灭菌程序的验证。一份合格的无菌器械包能使用到病人身上还需要注意与无菌包有关各个环节。

3.1 外来器械管理:

根据手术由手术医师联系相应器械商,器械商在术前一日16:00将器械送达消毒供应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根据器械的结构、材质及污染程度进行分类,因外来器械结构复杂,许多器械关节与内部结构无法直接与水接触,增加5min超声清洗在经过机器清洗可使器械的清洗质量提高。

3.2 加强人员培训: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医院分管院长联合教学部、感控科组织供应中心人员、手术护士、手术医生按照WS 310.2-2009的管理规范对外来器械进行统一培训。重点培训外来器械的用途、拆卸、清洗难点,规范人员操作流程,制定单件器械图谱及拆卸标准。通过人员培训使清洗标准化确保手工清洗及器械摆放一致。

3.3 清洗工具的准备:

每天工作结束前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刷洗工具30min,再冲洗进干燥箱干燥备用。每日由去污区组长在使用刷洗工具前检查,将不合格的工具及时更换。通过改进保障器械清洗工具,减少因工具问题造成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因素。

4 小结

外来器械规范化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提高护理品质、保证手术患者使用安全的管理过程,是降低医疗安全隐患的重要环节。管理好器械的清洗质量是确保物品灭菌合格的关键,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全国各地区共同关注外来器械的每个环节,实现器械包的全过程管理包括接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存放和使用以及使用后再处理的所有环节,并有可追溯性,可使外来手术器械质量管理工作社会化、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黄克英.骨科术中外来器械与手术室器械污染监测对比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69-70.

[2]兰燕.手术室外来器械清洗灭菌效果监测管理[J].护理研究,2010,24(15):1386-1388.

器械清洗 篇5

摘要:针对目前腔镜清洗消毒和灭菌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其相应对策措施,关键词:腹腔镜器械 质量 原因分析 管理对策;清洗;消毒

腔镜手术由于创伤小、疼痛轻、住院周期短、术后康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在外科手术领域已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由于腔镜器械种类范多,且结构复杂、工艺精细,如在频繁使用的情况下,术前对其清洗消毒达不到彻底的灭菌,将会导致术后感染并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医疗安全[1]。随着腹腔镜外科手术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21世纪外科的发展趋势为外科微创化,腹腔镜外科手术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为更顺利地开展腹腔镜外科手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保障病人的安全,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杜绝医疗纠纷,腹腔镜器械清洗这一环节尤其值得重视。现就目前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进行探讨。

1.腔镜器械清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

1.1清洗不充分:腹腔镜器械结构的复杂性1.1清洗不充分: 由于每天安排的腔镜手术较多,而腔镜设备和腔镜器械的数量有限,常出现供需矛盾,致使对腔镜器械清洗不充分,不彻底。器械精细,管腔狭小,有很多小关节,小缝隙,小螺帽,且表面不光滑,使附着在其上面的有机物不易清洗净,与细菌形成微生物菌落,使消毒剂、灭菌剂、抗菌剂的作用减弱,导致物理或化学的消毒灭菌方法失败,严重影响灭菌效果闼。1.2清洁工具不配套: 日常工作中,多选用市场上的软毛刷做器械刷洗,在购买的刷子尺寸不符时,如刷子太小,则刷毛未能完全接触管壁,致使刷洗不彻底;如刷子太大, 则刷毛倒伏而降低清洗效果。

1.3部分国产腔镜器械不能拆卸: 由于不能拆卸的腔镜器械缺少冲洗管,无法拆开各关节及部件,较难彻底清洗关节部及器械内腔,致使前次术中反吸的血污难以清洗干净,易导致污物和细菌的残留。氧乙烷灭菌,此方法较安全可靠但消毒灭菌时间过长,须有足够数量的腔镜器械进行周转。

讨论

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和现代化,越来越多的手术被腔镜术式所代替,但是,由于腔镜清洗消毒不彻底所造成的手术感染率仍居高不下。腔镜是一种昂贵、精细且较脆弱的诊疗设备,自身也存在某些缺点,例如:重复使用易造成交叉感染;不能承受高温、高压、高酸碱化学药物等方法的清洁消毒等。另外,残留在器械上的血污和有机物会对细菌产生保护膜而影响灭菌效果。一般认为,腔镜的清洗消毒是目前医院消毒领域中的三大难题之一。因此,加强腔镜器械的规范管理,严格控制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程绪,保障腔镜器械安全可靠的使用,不仅是手术室和供应室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护理学论文免费下载,也是保证腔镜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余如平.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0.2.贾莉,靳明萍,任绪华,等.腹腔镜精密器械清洗方法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21(18):53-54.3.王洪梅,杜丽萍,徐海凌,等.腔镜清洗及灭菌方法的实验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4):1842-1843.4.张志刚,吴冉,杨坤明.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护理实践与研究[J],2006,3(3):59.影响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

1.1腹腔镜器械结构的复杂性

器械精细,管腔狭小,有很多小关节,小缝隙,小螺帽,且表面不光滑,使附着在其上面的有机物不易清洗净,与细菌形成微生物菌落,使消毒剂、灭菌剂、抗菌剂的作用减弱,导致物理或化学的消毒灭菌方法失败,严重影响灭菌效果闼。

1.2器械污染有机物干结

器械使用后未及时保湿处理,使清洗难度增加,清洗质量受到影响。

1;3未严格执行清洗操作流程

如组装配套器材该拆开的未拆开,未使用流动水,清洗时关节未打开,官腔未使用高压水枪彻底冲净,省略清洗流程。

1.4清洗时间不够

由于人员编制紧张,未配备专业器械清洗护士,手术台次的增加,造成预洗和主洗的时间不足,不能充分去除有机物。

1.5清洗设备不齐全

无专用清洗池及设备。清洗后干燥不彻底,器械再次受污染。

1.6多酶洗液的使用不规范

未按照厂品说明与器械污染程度配备浓度及清洗时间不够。

1.7护士的素质有待提高

无固定护士,入手术室时间不久的护士,临床经验欠丰富。

2评价效果的方法

2.1 目测法

肉眼观察判断:1)器械表面无污迹、血迹、锈迹,轴节张合数次的不同位置及缝隙处用棉签擦拭均无污迹。2)器械无损伤。3)器械表面应光亮。

2.2细菌培养计数法

仅反映细菌污染水平,并不反映各种有机物的污染程度。

2.3潜血实验

血红蛋白中的含铁血红素部分催化分解试剂中的过氧化氢,并释放新生态氧,氧化上述色质物质而呈色。

2.4蓝光实验

利用血液中的过氧化物酶与试剂中的过氧化氢相互作用时隐色化合物的氧化发生颜色改变。通过颜色变蓝显示液体或表面上的残留血液。

3管理对策

3.1业务培训

专科器械专人管理:专科组长负责本组护士的业务技术培训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向护士长汇报,负责本专科仪器设备的管理和手术器械、手术用品的调整与补充以及手术问的管理,以保证器械的清洗质量。

3.2必备的设施

科学的作业流程应采用流动水、清洗剂、多酶洗剂、自动超声清洗消毒机、棉棒、细钢丝、高压水枪、高压气枪、蒸溜水等设施,按初洗、酶洗、水洗、末洗、干燥等程序对内镜器械进行彻底清洗。

3.3清洗工作中的具体管理流程

预处理(保湿、记录、分类、浸泡)一多酶清洗(40℃)一漂洗(除锈、漂洗)一润滑(1:200亲水性润滑液)一千燥。

3.3.I初洗法

(1)使用后的腹腔镜器械如不能及时处理(1—2h内),须采取立即保湿处理,最好用加℃左右水温的多酶洗液浸泡,其次用清水浸泡。

(2)使用后的内镜与器械应分类,应使用湿纱布在流动水下反复擦洗镜身,镜面用湿棉球抹洗.器械表面、关节处用毛刷刷洗,管腔类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和小毛刷刷

洗。

(3)根据污染程度决定浸泡时间。对于难于清洗的污物、结构复杂的器械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3h同。加上超声清洗器的工作原理,器械清洗更彻底。使用后的器械立即在流动水下冲净,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放人多酶洗液内清洗前应将水迹擦干。

3.3.2多酶清洗剂洗法

多酶清洗剂中含有蛋白酶、脂肪酶、糖酶和淀粉酶。它能直接消化和分解血液、脂肪、黏液残渣、粪便、呕吐物和其他有机物,并降低其表面张力。使用时按厂家说明的比例配备,器械放入前应将表面的水迹擦干,各关节打开,组装器材能拆卸的应拆开,分类放置,全部没人液面下浸泡,管腔内注满液体,浸泡时间及浓度配备详见“表l”。要求在液面下充分刷洗,避免产生气溶胶。溶液现配现用,理想的水温40度,酶接触水2—3h后活性逐渐下降,稀释时问过长或稀释溶液中的杂质造成酶溶液的污染或失活。

3.3.3超声清洗器洗法

超声清洗器的工作原理即将高频的超声波转变为机械的振动。将多酶洗液加入超声清洗器内对腹腔镜器械进行清洗,能迅速溶解器械中残留的血液、体液及组织残

留物,达到松动效果,再超声波直接将上述有机物振碎成微小颗粒,达到彻底清洗的目的。

3.3.4水清洗法 自来水下冲洗上述多酶洗液洗过的一切

器械。

3.3.5末洗法

蒸溜水漂洗,能彻底冲净器械上的杂质。

3.3.6干燥法

所有的器械管腔、关节及螺旋处都要注入无水酒精,使用高压气枪吹干,金属部分涂上一层薄薄的润滑油,用烘干机彻底烘干。

3.4质量检查

仔细检查器械的清洁度,有无损坏,器械的完整性,功能是否良好。腹腔镜头、摄像镜头、冷光源、电凝线等用潮湿的软棉布擦拭并凉干,单独存放,应元角度盘旋。

3.5统计与清点工作

每周搞一次清洁卫生,每月傲一次保养工作,对于损坏的器械进行统计,及时补充所需的器械。

3.6监测管理工作

每次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后,无菌包内均应有化学指示卡监测和灭菌指标记录,达到灭菌效果后方能使用,并将灭菌指标数据和化学指示卡保留存档。

3.7提高整体素质

人员管理:定期召开业务学习,参加专科护理学习班,借鉴上级医院经验,不断完善与改进,端正职业态度,加强素质教育,鼓励护士进行自我职业管理,清洗工作中的难点进行培训,阅读相关书籍,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树立患者至上、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服务理念。把爱心、同情心、责任心、真诚融人到护理工作中去。

4小结

专科器械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把握好各个环节,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重视知识的更新,实现护理的价值。激发护士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以便更好地适应微创外科的拓展。

【参考文献】

器械清洗 篇6

【关键词】 清洗消毒;手术室器械;多酶超声清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55 文章編号:1004-7484(2013)-11-6666-02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中需要的器械经常与患者分泌物接触,所以器械污染严重,而且很多器械均要多次使用,如不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那么会造成医院感染,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为了提高手术室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需要对清洗消毒方法不断创新和改进[1]。本文主要对常规清洗消毒方法和多酶超声清洗方法在手术室器械清洗消毒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选取手术器械共25包(共280件),①剖腹包4包;②疝气包3包;③阑尾包2包;④胃肠道包1包;⑤脑科包1包;⑥胸科包2包;⑦骨科包3包;⑧清创包4包;⑨肛肠包2包;⑩乳断包3包。按照清洗消毒方式的不同将所有的器械分成两组,A组140件(剖腹器械、胃肠道器械、阑尾器械、疝气器械、肛肠器械45件,脑科器械、骨科器械、清创器械、乳断器械95件),B组140件(剖腹器械、胃肠道器械、阑尾器械、疝气器械、肛肠器械45件,脑科器械、骨科器械、清创器械、乳断器械95件),两组中不同污染程度的器械分布无差别,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由护士负责,清洗消毒流程为:回收—清点—分类—浸泡—清洗—烘干—上油—包装灭菌;B组器械清洗消毒由供应室人员负责,主要流程为:回收—清点—分类—浸泡—初步冲洗—多酶超声清洗—清水冲洗—浸泡润滑油—烘干—包装灭菌。

1.3 评价标准 清洗消毒后的器械要采用目测结合放大镜进行检查。目测合格标准:外观光洁,无残留、无水垢;器械避免不应有锈渍;器械咬合正常,不存在腐蚀斑点。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SPS15.0软件做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清洗消毒,A组45件污染较为严重的器械合格31件,合格率为68.9%,B组45件污染较为严重的器械合格41件,合格率为91.1%;A组95件污染较轻的器械合格71件,合格率为74.7%,B组污染较轻的器械合格87件,合格率为91.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手术室器械清洗消毒是保障手术安全的重要措施,常规清洗不能将人体的分泌物彻底分解,同时会产生细菌保护膜影响到灭菌的效果,要确保手术室器械安全性首先要进行彻底的清洗[2]。多酶超声清洗方法是比较先进的手术室器械清洗方法,多酶清洗剂可以将器械上的污物进行分解,在血迹污迹处理中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当器械带齿的时候,清洗的非常彻底,在清洗中将之与器械润滑剂配合使用可以在器械的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器械生锈[3]。一般在手术室器械清洗检查中采用目测的方法,但是很多器械表面、关节齿面等部位划痕很难观察到,所以需要通过放大镜进行检查,保证手术室器械的安全性。在高压灭菌中首先要确保打包的质量,对消毒器械包的质量和体积均严格规定,器械包应该开口朝统一方向。一般灭菌在打包后2h内完成,在灭菌之前要对器械包的完整性进行检查。

本组研究中A、B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清洗消毒办法和多酶超声清洗办法。A组的器械合格率基本在70%左右,B组的器械合格率在90%以上,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采用多酶超声清洗方式能提高器械安全性。

总之,手术室器械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基层医院中手术室器械清洗消毒不彻底情况时有发生,降低了医疗服务质量,给医院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在手术室器械清洗消毒中坚持正确的流程不仅能提高清洗消毒的质量,而且能降低器械消耗,降低器械成本。为了实现彻底的清洗灭菌,要不断创新清洗方法和清洗灭菌流程。

参考文献

[1] 张林英,张菊芳,陆玉妹,顾春梅.基层医院手术室器械清洁保养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J].护理与康复,2012,11(9):877-878.

[2] 杨玉萍.基层医院手术室器械集中供应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8):386-387.

提高器械清洗质量的探讨 篇7

自8月起,我科与手术室进行了沟通,将手术台上使用与未曾使用的器械分开放置,吸引器等管腔类器械于手术结束前多吸生理盐水以冲洗管腔,做好保湿,并尽快送我科进行清洗。我科去污区人员将复用器械分类,冲洗表面较少血渍、污渍的器械,超声清洗后放入全自动喷淋清洗机清洗;对于较多血渍的器械先冲洗后放入1∶200酶液中浸泡15 min~30 min,再超声清洗,检查器械表面如有血、污渍,应进行局部刷洗。

特殊器械如吸引管、活检钳、带螺丝及生锈器械于分类时分别放置于各个器械篮,先冲洗后浸泡于1∶200酶液中15 min~30 min再超声清洗。吸引管等管腔类器械先用水枪冲洗,再用适宜的刷子刷洗管腔内壁,经水枪多次冲洗后,将管腔另一端置于纱布上,用气枪吹气,如遇污染较重的管腔器械需反复多次吹气,直至管腔内无血、污渍喷出在纱布上。而活检钳、带螺丝器械应用刷子刷洗前端钳齿及螺丝等部位,并旋转螺帽将螺丝不同部位洗净,必要时旋开螺帽将整条螺丝暴露刷洗洁净后旋回螺帽,但应注意避免螺帽遗失。生锈器械应与其他器械分开清洗,待血渍、污渍去除后放入1∶10除锈剂中超声除锈8 min将锈迹清除。部分器械仍需刷子去除,无法去除锈迹的器械予以淘汰。上述器械经消毒、润滑后进干燥箱干燥,由检查包装区护士取出。

经过改进清洗方法,器械特别是特殊、复杂器械的清洗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由检查包装区护士退回的清洗不合格器械明显减少。

器械清洗是器械处理的第一步,也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彻底清洗是合格灭菌的前提。清洗不彻底的器械会使细菌在器械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而生物膜是造成有关感染的重要原因。

影响器械清洗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重视器械清洗的每个步骤。彻底有效的清洗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消毒专业的工作人员不但要保证器械的清洗质量,还要在实践中探索出更为得当的清洗方法,保障个人的防护安全[2]。

参考文献

[1]刘君,王子平,车英,等.2种清洗医疗器械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8):42.

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检测 篇8

1 清洁度目测法

目测法是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清洁度检测方法。在采用目测法检测器械的清洁度时, 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 不同的手术需要的医疗设备不同, 因此我们选取用来检测的每套器械的数目与部位是不一样的, 只是任意抽取每一套设施上的任意部位进行检测。在普通器械和精密器械的目测部位上, 我们主要以设施的轴节、咬合面和表面为主要的检测对象, 而对腔镜器械的检测, 则有四个关键的观察点, 分别是表面、附件、管腔、轴节。对于目测人员的选拔, 要求比较严格, 首先目测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多客观办事;其次, 目测人员的视力要好, 均要在1.0以上;第三, 目测人员还要经过专业的目测培训才可以进行对器械实行目测法。目测法的实行过程是:第一步, 检测人员两手各端住手柄的一侧, 把手柄打开, 调至最大关节;第二步, 检测人员需要依次检查双面咬合面的重叠处、左右关节槽、左右咬合端, 整个过程约30s。根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CSSD) 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中相关规定, 结合临床实际工作, 目测法评判手术器械清洁的质量的标准是, 一般的医疗设备的表面、关节槽和齿槽要没有肉眼可以察觉的血渍、污渍以及水渍, 要保持光洁, 任何肉眼可以看到的残留物都不可以有。而对腔镜器械的质量要求则比较高些, 首先腔镜器械的表面要干净无明显损伤。其次其表面要没有锈迹污迹、血迹, 轴节张合数次的各个位置及缝隙处都不能有残留物。再者, 用湿棉花从管腔内穿过, 在关节处、齿槽处擦拭, 连续三次以上, 直至肉眼看棉花上完全没有污迹即为合格。如果存在不达标的地方, 并且肉眼无法察觉, 在需要的情况下, 可以选择五倍放大镜配合检测。

2 采样检测

采样检测是在手术医疗器械的特定部位采集样品, 较为客观分析手术医疗器械局部清洁程的检测方法。但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差, 采样检测法一般用于定期的质量监测。如检测有机污染物残留常用潜血试验、蓝光实验、硫酸铜2蛋白测定法、蛋白质残留量的检测法。但是潜血试验、蓝光实验、硫酸铜2蛋白测定法仅能检测出残留血液, 而蛋白质残留量检测法可定量的检测出蛋白质的留量。

隐血试验:在普通器械和精密器械的目测部位上, 我们主要以设施的轴节、咬合面和表面为主要的检测对象, 而对腔镜器械的检测, 则有四个关键的观察点, 分别是表面、附件、管腔、轴节。隐血实验方法的实行过程是:第一步, 用无菌蒸馏水冲洗需要检测的器械部位, 将冲洗完的无菌蒸馏水集住, 放在无菌试管中;第二步, 用隐血检测试纸对试管中的无菌蒸馏水进行检测, 隐血检测试纸的显色试剂块含有过氧化物和苯胺类成分, 如果器械没有清洗彻底, 那么在冲洗后的蒸馏水中就会残有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成分, 它们可以把试纸上的过氧化物进行酶样, 把由过氧化物分解促成显色剂显色, 从而判定血污或残留组织的存在;第三步, 根据隐血检测试纸上的颜色显来判断清洗的质量是否合格, 然后避免阳光直射, 对试纸色泽的变化观察一分钟以内, 试纸蘸取出后颜色不变为阴性, 显色试剂块在1min内全部或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变色都是残留血污检出阳性, 即判为清洗质量不合格。

蓝光试验:在过氧化氢作用的无色化合物改变颜色的血过氧化物酶和试剂的使用, 蓝色显示液体或残留在表面血。

蛋白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清洗测试棒用于评估手术器械在自动清洗机或手工清洗以后器械上蛋白质的残留量, 从而评估清洗的效果, 这种以双缩脲反应为基础的测试方法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对物品表面蛋白质残留量进行科学评估。

普通器械和精密器械分别在器械表面、轴节、咬合面等三个部位为采样点, 腔镜器械分别在表面、管腔、轴节、附件 (管道) 等四个部位为采样点。使用专用的增显剂在棉签上点4滴溶液或采样器械表面点4滴溶液;将棉签在器械表面用力涂擦, 此过程中可以将棉签在器械表面进行旋转采样, 在器械关节和锯齿部位同样也要涂擦到, 请尽可能多的采集待测器械表面;采样结束后, 将棉签放入Pro- tect M内, 用力往下按压, 然后快速振荡最少5秒;将Pro- tect M放入培养容器中培养, 时间45分钟, 温度37℃;培养45分钟结束后, 对比Pro- tect M上的对照色, 记录下棉签或者溶液的结果颜色。

测试结果的颜色直接指示所测物品表面蛋白质的残留量, 颜色结果按照3M残留蛋白测试棒上的对照色进行比对, 绿色代表检测通过, 没有蛋白质残留, 认定为清洗质量合格;灰色表示污染, 紫色表示高度污染, 即均为阳性, 认定为清洗质量不合格。采用无机清洗容易, 通常不会对清洗效果, 院内常见的有机污染物, 有机物的去除蛋白质的主要依据。蛋白的粘附性强, 其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因此残余蛋白质检测法是判断对清洗效果的一个很显著的方法, 蛋白质残留量对清洗设备的疗效评价参考是最经常使用的。米渣蛋白测试棒基于检测残余蛋白双缩脲反应原理方法, 基于对象的表面上, 双缩脲试验方法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的蛋白质残基, 科学的评价蛋白质残留量关系。显色与阳性率的变化之间的蛋白质含量在一定范围内, 和氨基酸组成及蛋白质的分子质量监测无关, 因此蛋白残留量检测的方法可以发现残留的有机污染物, 在临床上意义更大。

3 结论

视觉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 缺点是在评价标准上存在主观因素, 清洁度的判断因人而异, 不科学、不规范, 也不准确, 而由于没有定量依据, 视觉方法更适用于有形残留, 如血渍, 铁等, 且对复杂的器械, 腔、管等难以直观判断, 因此需要结合其他的方法使用。经研究表明:残留血液检测方法和蛋白质残留检测法可用于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定量检测, 但后者的敏感性和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蛋白残留量检测法相对是客观的, 其有效定量, 能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但由于需要的检测成本比较高, 不能扩大到整个仪器清洗效果检测, 仅适用于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检。因此, 评价手术器械清洗效果, 应该目测法、放大镜检测和蛋白质残留检测法三个方法有机结合, 综合判定手术器械清洗效果。

摘要:手术器械清洁的质量是否达标, 需要经过切实可行的检测办法来判定, 并以此推动改进清洁方法和提高清洁质量, 达到准确评判清洗效果的目的。

植保器械用后的清洗 篇9

1. 一般农药一般农药使用后, 要用清水反复清洗, 倒置晾干后即可置干燥库房保管。

2. 高毒农药对高毒等毒性大的农药, 用后可用泥水反复清洗, 倒置晾干后置干燥库房保管。

3. 除草剂类农药

腹腔镜器械清洗与保养 篇10

1 器械的清洗

1.1 目前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有人工和使用超声自动清洗机两种方法。

因后者价格昂贵, 所以我们采用的是人工清洗法。

1.2 清洗工具:

高压冲洗枪、软毛刷、软清洁布、脱脂棉球、擦镜纸、高压气枪、干燥箱等。

1.3 清洗方法:

手术完毕后, 将所有能拆卸的部件全部拆开, 拔出各套管芯分开放置在含酶消毒清洁剂里浸泡30 min, 因酶可迅速分解蛋白质和有机物, 使残留血液、有机物、粘液等不至于凝固而吸附在器械上, 从而易于清洗。然后用流动蒸馏水认真清洗每一部件, 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钳端齿槽处用软毛刷彻底清洗, 管腔用腔镜专用的高压冲洗枪反复冲洗。必要时用长毛刷反复洗刷, 以两端见刷头为准, 能彻底清除管腔内所有的组织碎片, 同时去除其他有机物。将清洗后的器械擦干, 管腔内的水珠用高压气枪吹干, 然后平放于干燥箱内, 将温度调至40℃干燥10 min后取出涂上润滑剂, 它能迅速的在器械表面形成稳定的保护层, 使其清洁润滑便于保养, 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 同时使器械操作起来手感更好。光源导线、电凝线等不能在水下清洗的, 用蘸有清洁液吸水性强的清洁软湿布, 擦去上面的血迹、污渍, 镜面用湿的脱脂棉球沿一个方向擦拭干净后, 以擦镜纸擦干。管道用高压冲洗枪冲洗干净, 高压气枪吹干。能高温高压灭菌的放器械盒内包好待灭菌, 待等离子灭菌的横放或悬挂在阴凉干燥的专用贮存柜内备用。

2 器械的保养

2.1 正确的保养是保证器械良好性能、有效工作状态, 延长器械使用寿命的关键。而且能保证灭菌效果, 减少手术感染的发生。 任何器械均需轻取轻放, 不得相互碰撞、投掷、磨擦、及同时一手拿多样器械, 保持轴节灵活、尖端合拢良好、锐利器械刃面锋利。

2.2 镜面的保护:在清洗及摆放时均需首先把镜子处理好, 以免发生碰撞、跌落等情况。

2.3 光源、导线的保护:光源、导线清洁时只能用清洁软湿布擦拭, 切不得在水龙头下冲洗, 存放时不可折叠, 盘旋弯曲度应大于90°, 以防止光纤折损, 影响使用效果及缩短使用寿命。

2.4 钳类等的保护:清洗时要检查好关节上的小螺丝并拧紧, 活动关节检查是否灵活, 同时注意钳端的闭合情况, 关节处涂上专用润滑剂。

2.5 创克的保护:创克上的密封圈、橡皮帽清洗时要检查是否有老化、裂口情况, 如有应及时更换, 以免造成术中漏气而影响气腹效果。创克芯在打包时要用纱垫包好, 以免戳破其他器械。

器械清洗 篇11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复用器械清洗质量影响。方法:由5人组成品管圈,运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分析影响复用器械清洗质量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复用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前复用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明显低于实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复用器械清洗质量有效。

【关键词】品管圈;复用器械;清洗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185-02

保证无菌物品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和保证医疗护理质量是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核心所在[1],而清洗质量是保障消毒或灭菌合格的前提。据研究资料显示,器械因清洗不彻底,有机物质残留在器械表面,压力蒸汽灭菌合格率维持在70%~95%,残留血阳性率为35.9%[2]。因此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保障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械的清洗质量,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必要手段。我国在1993年就有少数医院开始引进并开展品管圈(QCC)管理模式,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单元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通过科学运用各种工具手法,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该管理模式最早用于医疗护理质量的改进,目前已应用于医院的不同科室和部门,如药事管理、手术室管理及医院运行管理[3-4]。我科于2013年7月开始将品管圈管理模式应用到复用器械的清洗质量管理中,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3年7月15日至2013年8 月11日品管圈活动前的全部复用器械6010件与2013年9月23日至2013年10月20日品管圈活动后的全部复用器械6032件的清洗质量合格率进行对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我科工作人员、设备、清洗剂、润滑剂均未改变,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2013年6月19日成立品管圈, 圈员共5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1人、护士1人。由一名領导及专业能力均强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主管护师担任圈长,负责组织圈内活动;护士长担任辅导员,负责活动内容监控及各部门之间的联络。

1.2.2品管圈活动步骤

1.2.2.1选定主题,拟定计划运用头脑风暴法,圈员们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所有问题按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等指标进行评分,选取第一顺位。结果以“提高复用器械清洗质量”作为本期主题,制定出活动计划,并进行人员分工。

1.2.2.2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值统计自2013年7月15日至2013年8 月11日所有复用器械清洗质量,实际器械数量为6010件,其中不合格数为297件,不合格率为4.94%。根据二八定律确定:①减少因水垢而影响复用器械清洗质量;②减少因污渍而影响复用器械的清洗质量;③减少因锈迹而影响复用器械清洗质量,为主要原因,并分别设定目标值。

1.2.2.3分析影响器械清洗质量的原因品管圈成员集思广益,分析影响清洗质量的具体原因,探讨可能导致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原因,确定影响清洗质量主要因素。

1.2.2.4提出改进措施 ①培养工作人员的慎独精神:供应室的工作有其独特性,虽有群体性,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单独工作,工作弹性大,无人监管,靠道德修养和自律的信念。“慎独”在供应室的工作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从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加强技术理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加大工作质量检查力度,规范操作流程;增加激励机制这四个方面培养慎独精神。②加强机洗物品摆放知识培训:利用科周会对品管圈成员讲解全自动清洗器的清洗原理和普通器械及特殊器械合理摆放知识。③制定超声+手工、超声+机洗、手工+机洗的操作流程。④与临床各科室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使用后的器械及时浸泡湿保存,防止污染物干涸黏附在器械表面,增加清洗难度。

1.2.3判断标准参照卫生部2009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监测规范》标准:目测或/和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污渍、血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为合格。对QCC实施前后工作人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身沟通与协调、责任心、自信心、工作热情等品管圈的无形成果进行评分,由圈员5人,分别就各评分项目进行评分。每项每人最高5分,普通3分,最低1分,总分25分。用于比较活动前后成长情况。

1.2.4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品管圈活动前后合格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培养了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提高了员工能力水平,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具体见表1。

2.2品管圈实施前后器械清洗质量比较活动前6010件中,不合格297件,合格率95.0%;活动后6032件,不合格102件,合格率98.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无形成果比较(分)

编号评价项目

QCC活动前QCC活动后

总分平均分总分平均分活动成长正/负向

1解决问题能力153193.80.8↑

2责任心173.4224.41.0↑

3沟通协调153183.60.6↑

4自信心132.6214.21.2↑

5工作热情91.82042.2↑

6品管手法61.2244.82.8↑

表2品管圈活动前后复用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HTSS](例)

组别调查总数不合格数合格率(%)

活动前601029795.0

活動后602310298.3*

注:与品管圈活动前比较,*P<0.05。

3讨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工作人员主动查阅相关文献,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医疗器材的供应单位,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其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5]。清洁是保证灭菌的关键,任何残留的有机物和微生物都会产生细菌的保护膜,直接影响灭菌的成功率,有机物越多则灭菌的成功的可能性越小[6]。我科通过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对复用器械的清洗流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查找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和定期检查,有效地提高了复用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减少了因器械质量不合格而引起的纠纷,保障了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品管圈”活动是全员参与的团队活动,可把科学管理和人性管理结合在一起,让员工自觉地参与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7]。品管圈的应用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团队精神,调动了积极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参考文献

[1]钟秀玲,郭艳红.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与技术 [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3-23.

[2]刘爱萍,陈国华.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对器械清洗效果的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25(5):513.

[3] 梁丽梅,黄惠燕,许百虹,等.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药房差错件数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药房,2012,23(25):2350-2352.

[4] 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0-23.

[5] 陈杰,曲华,宋振兰.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6):3451-3452.

[6] 游晓燕.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质量管理控制医院内感染[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9):2388-2389.

[7] 倪栋梅.“品管圈”活动在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7-98.

复用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监测 篇12

关键词:手术器械,清洗,监测

0.引言

长期以来复用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不合格已经成为引起外源性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此引发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及医疗纠纷屡见不止, 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复用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不合格的危害性很大, 影响消毒、灭菌质量的因素众多, 但清洗质量是影响消毒、灭菌质量的关键要素, 清洗不合格会引起消毒、灭菌的失败。使用后的医疗器械表面会残留有人体组织、渗出液、血液等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如果没有有效清除, 污染物会形成细菌的保护屏障, 阻碍消毒因子的穿透, 清洗质量不合格也会增加热源的风险。《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 310.3) 中要求对清洗后的器械进行清洗质量监测。目前, 检测器械清洗质量的检测方法很多, 以目测和光源放大镜目测法为主, 此外水合茚三酮法和ATP生物荧光法也逐步被业界认可。

1. 复用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监测方法

1.1 光源放大镜目测法: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 310.3) [1]要求目测和/或借助光源放大镜检查。目测法可发现50um的残留物, 借助5倍光源放大镜可发现30um残留物。

1.2 水合茚三酮法

1.2.1 水合茚三酮反应原理

水合茚三酮在弱碱环境中与氨基酸共热, 引起氨基酸氧化脱氨、脱羧反应, 水合茚三酮化合物被还原, 还原物可与氨基酸供热物分解产生的氨结合, 在与另一个分子还原茚三酮缩合, 生成紫色化合物。该化合物颜色的深浅与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 可通过测定570nm处的光密度, 测定氨基酸的含量。

1.2.2 水合茚三酮的灵敏度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可影响水合茚三酮检测氨基酸的灵敏度, 37˚C、45˚C、110˚C的条件下反应30min, 其灵敏度分别为5ug、0.5ug、0.05ug1.2.3使用水合茚三酮判断器械清洗效果

根据国际标准ISO15883中规定, 擦拭后的棉拭子放置在110˚C环境中, 时间30min, 观察颜色变化判断清洗质量[2]。

1.3 ATP生物荧光法检测

1.3.1 原理:

ATP (三磷酸腺苷) 是广泛存在于细胞中的一种化合物, 在荧光素酶催化下, 荧光素、ATP、镁离子、氧发生反应, 发出560nm的光, 通过测定相对发光值 (RLU) 可以反映污染程度。也可以通过加入ATP标准品的方式, 计算出样本中ATP的量 (mole) 以实现定量检测。

1.3.2 灵敏度的要求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采用ATP生物荧光测定清洗与清洁效果时应符合灵敏度的要求[3]。”目前, 市场上常见的ATP荧光检测仪按检测灵敏度可分为灵敏度为10-15moleatp、灵敏度为10-18moleatp两类。经研究表明灵敏度为10-15moleatp的仪器检测细菌总数的线性范围在104~108cfu/ml, 灵敏度为10-18moleatp的仪器检测细菌总数的线性范围在102~108cfu/ml。

ISO15883给器械的清洗效果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是将107菌片清洗后下降4个数量级即器械清洗后残留的细菌总数103cfu/件清洗合格。按照ISO15883的要求灵敏度为10-18moleatp仪器, 可有效检出103cfu的细菌, 可以用于器械清洗效果评价。

1.3.3 ATP荧光检测仪及相关试剂的性能评价方法

ATP荧光检测仪检测限 (灵敏度) 的评价方法:

(1) 将ATP标准品从10-12mole梯度稀释至10-18mole备用。

(2) 取20支在保质期内的检测试剂, 放入ATP荧光检测仪检测试剂的空白本底值, 并计算平均值RLU0, 最大值RLUMAX。

(3) 取ATP标准品10-12mole、10-13mole、10-14m o l e、10-15m o l e、10-16m o l e、10-17m o l e、10-18mole加入荧光素酶, 放入ATP荧光检测仪检测Ms。

(4) 当某一稀释度的Ms大于或等于MT时, 该稀释度为该仪器和配套试剂的检测限 (灵敏度) , 可信度为95%。

1.3.4 ATP荧光检测仪的使用

以清洗后的医疗器械为检测对象, 如手术器械、内镜等。操作时要穿无菌隔离衣, 佩戴无粉、无菌手套及一次性口罩、帽子防止人为污染。

ATP检测试剂分为两类, 一类是一体化试剂, 将反应所需试剂做到一个棉拭子试管中, 完成涂抹后释放试剂, 即可完成反应, 进行测定。另一类是可定量试剂, 一般是一套试剂盒, 包括细胞裂解液、荧光素酶、ATP标准品, 需要按顺序加入试剂完成检测反应, 该试剂盒能够消除因酶活性或者残留消毒剂等带来的影响, 并可以换算出ATP的量, 达到定量检测的目的。

1.3.5 一体化试剂检测

取出拭子涂抹待测器械除手持部分以外的各个部分, 重点涂抹关节、齿牙等难清洗部位, 涂抹时要注意试子与涂抹面成45˚角, 并不断转动试子。涂抹完成后, 将拭子装入试管中, 释放出试剂, 振荡15次, 注意不要振荡出过多的泡沫。将试管放入检测仪中检测, 仪器显示光度值单位为RLU, 与ATP含量成正相关。一体化试剂操作简便, 便于携带, 但是此类试剂无法做绝对含量的检测, 在结果判定上只能参照厂家说明书, 在使用中有一定局限性。

1.3.6 可定量试剂检测

使用专用的棉签, 用无菌水进行预湿, 对待测器械进行涂抹, 涂抹方法同上。涂抹完成后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细胞裂解液, 在裂解液中充分洗脱棉签, 最后在试管壁上将棉签中的水分挤出, 弃掉棉签, 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荧光素酶, 振荡混匀, 放入检测仪中读数, 显示数值即为ATP参与反应生成的荧光的光度值。取出试管, 加入定量标准ATP, 轻轻振荡, 再次测量光照度, 仪器可通过两次检测数值计算出样品中ATP的绝对含量, 以amol表示。

1.3.7 判定标准

ATP荧光检测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方法, 目前没有明确的数值标准, 仅作为参考比较的依据。中国CDC消毒检测中心自2005年至今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 曾用ATP荧光法与目测法、潜血法等清洗质量监测方法进行对比, 并参考ISO15883的要求, 得出使用灵敏度为10-18moleatp的检测设备RLU<2000可作为器械清洗合格的参考值。

2. 目测法和ATP荧光法检测器械清洁度的应用

2.1 目测法和ATP荧光法检测器械清洁后达标情况

目测法和荧光检测法监测同种器械, 其结果有差异。检测中发现个别器械有明显污染, 但RLU值仍合格的现象。见表1。

2.2 ATP荧光法检测器械清洁后RLU值

被检器械的RLU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列为, 吸引器接口>麻醉面罩>吸脂管>止血钳>持针器>手术床。见表2。

RLU≤2000作为清洁合格标准

3.讨论

运用目测清和ATP检测仪观察清洗后的器械管腔、关节、卡口及齿槽处流动水不易冲洗到的部位, 污染情况还有一定的差异, 目测法的误差比较大。ATP荧光法检测持针器合格率为91.43%, 止血钳为88.57%, 吸引器接口和吸脂管合格率分别为86.36%和81.82%。尤其是美容手术常用的吸脂管内, 可见残留的脂肪颗粒, 检测值超过标准2000多倍。可见手工清洗不认真, 再加上没有配备超声、高压水枪、气枪等设备, 使附着的污染物不容易清洗干净, 关节、卡口及齿槽处容易隐藏肉眼看不到的残留污染物。麻醉面罩合格率只有40.00%, 按要求应该是一次性使用, 可见还存在重复使用的现象。手术床的清洁效果最好, 合格率为92.86%[4]。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比目测法更能直观反映器械清洁的效果, 值得推广使用。文献报道水合茚三酮法检测清洗效果敏感性可达95%以上, 但其灵敏度受温度、PH和反应时间的影响, 目前在临床的应用还不广泛。

参考文献

[1]卫计委.WS310.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2]邢书霞, 马玲, 王志, 等.4种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评价方法的比较[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8, 25 (3) :245.

[3]卫计委.《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上一篇:解释技术下一篇:敏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