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护生实习儿科临床

2024-10-03

中专护生实习儿科临床(通用5篇)

中专护生实习儿科临床 篇1

实习是护生把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其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 为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奠定了基础, 带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护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护理质量的优劣, 如何让实习生在短时间内把本科的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以及作为新世纪的护理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全部掌握, 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尤其是儿科这个特殊的科室, 带教任务更为艰巨。由于儿科护理对象具有鲜明的专科性及特殊性, 使得儿科护理专业学生的带教不同于其他科室。护生看到儿科护士进行各项操作的难度, 在其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 恐惧、紧张、担心说错或做错而引发护理纠纷, 从而严重影响实习效果和带教质量。针对此种情况, 我们针对儿科护生的特点, 进行相对应的带教措施, 收到很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儿科实习护生特点

1.1 心理应对能力弱

儿科护生初入病房, 由于工作环境、周围人员、专业护理等多方面的不适应, 面对各种治疗护理时孩子的哭闹、家长的急躁, 甚至某些家长对护士不理解的粗暴态度, 护生目睹护士在操作时的困难, 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能够胜任儿科实习护理工作, 从而产生极度恐惧、紧张、焦虑心情。

1.2 知识缺乏和病情观察能力欠缺

随着社会的进步, 医学的发展, 儿科不仅仅是只有感冒、发热、咳嗽等一般儿内科常见病, 还包括神经内外、心血管、内分泌、血液、皮肤等各个系统的小儿疾病, 且小儿疾病来势迅猛、病情变化快, 加之患儿年龄小不会叙述病情, 护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其临床需要, 由于知识缺乏, 不能够及时发现患儿病情变化, 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1.3 护理技术操作方面掌握较慢

由于儿科病人多数是独生子女,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宝贝, 孩子生病, 全家人着急, 来到医院, 迫切希望医护人员能手到病除, 操作能一次成功, 多选择技术好的护士为其孩子操作, 对护理技术和人员提出过高的要求, 对实习的医护人员产生怀疑和抗拒感[1], 担心孩子成为护生的实验品, 拒绝护生为患儿做治疗性操作, 使护生失去了许多动手操作的机会, 技术操作掌握较慢。

1.4 缺乏沟通技巧

儿科护生不善于健康宣教, 害怕患儿家属提出问题。沟通对儿科护士来说是一种艺术, 在儿科与其说是为患儿服务, 实质上很大程度是为患儿家属服务, 病儿的要求、反映护理措施的完成、宣教等都需要与家长交流, 而由于护生工作实践少, 知识面局限, 如家属提出的问题不能得到合理解释或解释前后矛盾, 都会使家长对护生的业务能力起疑, 就会拒绝护生对其孩子进行各项操作, 从而失去不少护理操作的机会, 不能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2 对策

2.1 帮助护生尽快熟悉环境, 消除心理压力

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在护生入科时应热情接待护生, 向护生介绍自己及其他带教老师, 并进一步介绍科室的环境, 布局、各种物品的放置, 本专业的护理特点和病房的规章制度、各班职责及各班的工作程序及相关要求, 使护生尽快熟悉实习的工作环境, 消除陌生感。并且带教老师以自己的言行充分营造一个护患融洽的祥和的气氛, 减轻护生的恐惧心理。比如我们带领护生给婴幼儿进行股静脉穿刺抽血时, 我们进入病房里, 抱抱逗逗患儿, 用和蔼的态度、友善的言语与其家属进行交谈, 告诉他们, 现在要给孩子在大腿根处抽血, 这项操作难度很大, 我们会尽全力尽量一次成功, 让家长了解这项操作的难度并给予密切的配合, 使此操作顺利完成, 即使穿刺失败, 多数家属也可理解。使护生目睹老师的工作方法, 消除其对儿科工作的恐惧感。使护生明白要取得患儿及家属认可, 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 对患儿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 关心患儿, 理解家属, 提高自身修养, 以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知识赢得家属及患儿的信任, 使工作得心应手。

2.2 针对儿科护生知识的欠缺, 有针对性的安排各种形式的讲课

①大讲课:每周安排总带教老师集中性授课, 根据实习大纲要求针对本专业性强的常见疾病进行讲解, 丰富护生临床知识。②护理查房:选择具有科学性、真实性的病例让护生进行护理查房,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护生了解此病人的病情, 通过搜集资料、发现护理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护理措施, 根据护生所提出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指出其错误或不足之处, 给予详细的讲解, 增强护生的理解能力。护理查房过程中, 坚持双相性, 即在讲课中针对学生的难点、疑点进行充分讲解, 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只有发现问题, 才有可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小讲课, 带教老师利用工作间隙讲解有关问题。比如讲解一些儿科的头皮动静脉的鉴别、股静脉穿刺的技巧及股静脉的解剖位置等。④遇到问题随机讲解。如在值班过程中遇到高热惊厥的患儿, 经过一系列的抢救过程, 患儿病情趋于平稳后, 带教老师提问学生抢救的程序, 我们优先解决了患儿什么问题, 其次解决了哪些问题, 并且应观察患儿哪些方面, 出现什么现象为异常表现, 出现异常应该怎样处理等, 从而使护生理论结合实践, 提高护生对疾病的观察能力和应急能力。并且在临床实践中要加强护生观察力的培养, 勤巡视病房, 作到手勤、腿勤、眼勤、脑勤、口勤, 不放过任何细小的变化, 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及时汇报。

2.3 帮助护生树立自信

带教老师为护生创造和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使护生明白取得患儿, 特别是家属的信任是争取临床实践机会的关键。首先要教育护生举止文雅、端庄大方、和蔼可亲, 给家长以稳重利落的美好形象, 从而乐意接受护生的护理。平时深入病房, 与患儿共同参与游戏, 使用儿童语言与患儿交谈, 关心爱护他们, 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成为患儿的朋友。带教老师应选择病人, 向病儿家属解释护理带教工作及护生临床实习的意义, 帮助家属改变观点, 选择病情轻、年龄稍大、患儿及家属都配合的对象让护生进行操作, 带教老师在旁指导, 以消除护生和患儿家属的紧张心理, 做到放手不放眼, 增加动手机会, 提高操作技能。对于护生陌生的操作, 老师应反复给护生示范, 待其掌握后再由老师指导下护生操作。

2.4 培养护生沟通能力, 强化护生的健康教育意识

让护生进行健康教育小讲课, 由学生自己命题, 参考各类书籍, 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她们所学的知识, 拓宽了视野, 也增强了她们的自信性, 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能力及意识, 老师带领护生让护生为家属做健康宣教, 老师补充。在日常带教中, 引导学生在护理操作的同时, 介绍医疗知识和注意事项, 使患儿及家属很好地配合治疗。如在给新生儿黄疸的患儿行蓝光照射治疗时, 家属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 听到把孩子放到蓝光箱中又烤又照, 常常拒绝做此项治疗, 此时带教老师要引导护生向家属解释蓝光照射的目的、优点和注意事项, 使家属消除顾虑, 欣然接受治疗, 也加深了护生对此项知识的理解。

总之, 带教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有针对本科的特点、护生的特点进行相对应的带教措施, 才能完成高质量的带教任务, 培养出新世纪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具慧珍.带教时如何提高护生在病人心中的威信[J].实用护理杂志, 1998 (12) :655.

中专护生实习儿科临床 篇2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2012年各中专学校的150名实习中后期 (实习第6~10个月) 的护理专业学生。

1.2 调查方法

对这150名中专护生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调查问卷自行设计, 设计前参阅大量资料, 并请专家审阅后完成。问卷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护生的一般情况、护生护理专业相关情况调查、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学习意愿及情绪、护生护理专业的学习情况、护生对实习条件及收获的满意程度、护生的职业意愿。问卷采取无记名形式, 均为单选题并由护生单独完成。发放调查问卷150份, 收回有效问卷150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1.2.1 护生的一般情况调查

包括年龄、性别、学制、学历、实习期。

1.2.2 护生护理专业相关情况调查

护理专业是否是当初的第一志愿、是否热爱护理专业、是否了解护理专业以后的就业前景、是否了解护士职业的特点和内涵。

1.2.3 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学习意愿情况调查

包括是否期望严格负责的带教教师、是否期望得到隐性知识、是否期望带教教师提问、是否期望教师在实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等。

1.2.4 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学习情绪情况调查

护生在实习过程中, 对护理专业的学习情绪会不断发生变化, 包括护生是否感到护理工作存在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实习过程中是否存在低落茫然情绪、是否存在厌烦抵触情绪, 是否经常翻看专业书籍, 是否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等。

1.2.5 护生护理专业的学习情况调查

包括护理理论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是否主动提问、是否主动学习、能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2.6 护生对实习条件及收获的满意程度调查

包括对医院提供的实习环境是否满意、对带教教师是否满意、对实习科室是否满意、对实习待遇是否满意、对实习收获是否满意。

1.2.7 护生的职业意愿调查

包括是否热爱护理专业、选择护理专业的自主性、对进入临床工作是否充满期待、是否认为实习过程比较重要、毕业后是否从事本专业工作。

1.3 统计学方法

将相关数据收集后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护生的基本资料

所调查中专护生共150名, 其中女生138名, 男生12名;18~19岁59名, 20~22岁79名, 23~25岁11名, 25岁以上1名;均为三年制中专护生, 均处于实习中后期 (即实习的第6~10个月) 。

2.2 护生护理专业相关情况 (见表1)

2.3 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学习意愿 (见表2)

2.4 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学习情绪 (见表3)

2.5 护生护理专业的学习情况 (见表4)

2.6 护生对实习条件及实习收获的满意程度 (见表5)

2.7 护生的职业意愿 (见表6)

3 讨论

(1) 从护生护理专业相关情况的调查来看:热爱护理专业的护生有18人, 仅占12.0%, 剩余88.0%的护生并不热爱护理专业或对护理专业一般;将护理专业作为第一志愿的护生有23人, 占15.3%, 而剩余84.7%的护生并未将护理专业作为第一志愿或是较为犹豫;对于护理职业的特点和内涵了解的护生仅占27.3%。另外, 对护生职业意愿的调查显示, 毕业后从事护理专业工作的护生仅占34.0%。由此看来, 护生对于护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不大, 因此临床护生的带教工作难度很大。鉴于这种情况, 临床护理带教首先应从护生的专业思想着手, 加强护生对护理专业认同感的培养, 教育并培养其爱岗敬业精神, 加强护理专业思想教育, 在护生实习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培养护生的职业自豪感。同时, 加强护生法律法规的学习, 不断进行护理安全意识及制度意识教育, 以培养护生的服务意识。

(2) 从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学习意愿来看:中专护生经过两年的在校学习, 在临床实习阶段基本都渴望学习真正的护理临床技术及经验, 学习意愿比较强烈。94.6%的护生期望学到更多的隐性知识;92.0%的护生期望自己的带教教师严格负责;在实习过程中希望带教教师提问的护生占78.0%;期望教师在实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护生占82.7%。

(3) 从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学习情绪来看:在实习过程中感到茫然的护生占27.3%;有18.0%的护生存在厌恶及抵触情绪;大部分护生在进入实习中后期阶段学习的主动性明显下降, 这是由于护理实习后期工作比较繁琐、辛苦, 夜班增多, 护生几乎没时间看专业书。以上这些问题表明实习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后, 才对护理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而此时带教教师若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引导, 护生的专业思想就会动摇, 实习质量就会直线下降。

(4) 从护生护理专业的学习情况来分析:在带教过程中加强护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被调查的实习护生中, 护理基础知识扎实的仅占24.7%, 在实习过程中主动向带教教师提问并主动学习的仅占18.7%, 而真正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仅占11.3%。以上数据说明, 护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较欠缺, 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能自如运用的医学及护理理论知识非常有限。因此, 带教教师在临床带教中要切实做好实习护生的思想引导, 一方面, 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及思想素质, 不断提升带教能力;另一方面, 努力改进临床带教方法, 使带教方法多样化, 激发护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带出高质量的护生, 为临床输送合格的、优秀的护理人才。

4 对策

4.1 抓好岗前教育及岗前培训[1]

进入临床实习是护生由课堂学习过渡到临床工作的转折阶段, 是从课堂护理理论学习转化为临床实践应用的过程。对于护理实习生而言, 临床实习不仅是对自己所学理论知识的检验, 也是将护理理论知识转换成专业技能的必经途径, 还是护生转换角色、从护生到合格护士的转变过程, 同时是逐渐接触社会、强化服务意识的关键时期。护生在刚进入临床实习时都有恐惧心理, 因此规范的岗前教育与培训是引导护生的关键。可由护理部集中开展岗前培训, 详细讲解实习意义, 热情介绍医院环境、规模及相关的工作制度, 明确指出护生实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强调护生实习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 要求每一位护生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尊敬教师、团结协作、勤学好问。在进入各科室实习时将每一批护生亲自交于科室带教组长或护士长, 各科带教组长及带教教师热情接待每一位护生, 详细介绍科室环境及设置, 使其尽快适应陌生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并消除护生的恐惧心理。

4.2 护生自身方面

4.2.1 正确认识、理解护理工作

护生可以通过正规途径正确认识和理解护理工作, 从思想上转变对护理的传统认识, 使护生发自内心地热爱护理工作, 愿意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4.2.2 学会自身调节

护生要学会释放压力, 选择做运动、听歌等让自己放松的方法, 还要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使自己能长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临床实习。

4.2.3 认真刻苦学习[2]

护生在校期间应努力学习, 全面、牢固地掌握所学相关知识, 加强动手操作能力, 学会从每次操作中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完善自身的操作技能。

4.3 严格选拔临床带教教师

带教教师的思想及专业素质、对待护理工作的态度、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及待人接物等都会影响护生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职业道德。因此, 严格选拔带教教师极为重要, 带教教师不但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 同时应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医德医风, 更为重要的是应具备护士的慎独精神, 这对护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带教教师的引导下, 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 从而完成从书本到实践、从课堂到社会的重要过渡。

4.4 正确认识所受的挫折困难

现在的中专护生基本上都是“90后”, 有很大一部分为独生子女, 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基本没有接触过社会与患者, 抗挫折能力较弱, 一旦在工作中遇到困难, 就容易否定自己的能力或将挫折的主要原因推卸给他人, 不愿承认自身存在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 带教教师一方面应正确引导护生发现自身的优点, 增强自信;另一方面应引导护生敢于承担责任, 通过正确教育引导, 使护生明白作为护士所担负的责任, 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片面思想, 能够从自身发现问题, 并加以改进。

4.5 科学制订教学计划

详细了解护生所在学校的教学水平, 对护生的护理基础知识及技术操作能力进行测试摸底, 按护生的实习大纲要求有针对性地拟订教学计划, 合理安排护生转科, 细化各科室小讲课内容及操作示范项目, 让各科室教学工作都围绕整体教学目标有序进行。

4.6 总结教学的成绩和不足, 及时修订教学计划[3]和改进教学方法

要保证护生的实习教学质量, 不定期收集护生的意见建议, 及时总结教学中的不足, 随时调整、修订教学计划, 改进教学方法。注意与护生互动, 了解护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和授课效果, 对于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的护生要耐心指导, 尊重他们, 传授好的学习方法。当护生有进步时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努力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传授一些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 帮助他们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以赢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 努力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 让护生喜欢学习, 积极要求进步, 建立自信心。

4.7 实习后期帮助护生解决就业与实习的矛盾

临床实习进入中后期时, 护生比较关注就业问题, 护士长及带教教师应予以理解。在这个时期, 教师应积极关心护生的思想动态, 及时疏导, 帮助护生减压, 同时强调实习后期的关键性及重要性, 言传身教, 不但传授给护生临床技能, 而且传授给护生有效的应对方法, 帮助护生及时调整心态。在不影响实习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应聘时间、教授应聘工作的技巧方法, 护士长及带教教师应根据护生的合理要求, 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灵活排班, 为护生提供方便, 最大限度地解决就业与实习中的矛盾。

5 结语

临床实习是护生走向社会、进入临床工作的重要阶段, 临床带教工作关系着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护理人才。如何让中专护生顺利通过实习并成为合格的护理人员, 是每一位护理工作者、护理管理者、护理教育者共同面临的问题。实践证明, 临床带教的好坏关系到实习护生能否适应今后的护理工作、能否由实习生转变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因此, 临床带教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不断总结和积累带教经验, 探索新的带教方法, 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加强业务学习, 更新带教观念, 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带教水平, 为培养新时期合格的护理人才不

参考文献

[1]何娇, 刘义兰, 喻姣花, 等.综合性医院新护士扩招后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1) :86-87.

[2]符志华.PDCA循环法在急诊科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1) :92-93.

影响儿科护生实习的因素及对策 篇3

1 儿科工作的特点

1.1 儿科工作要求仔细

药品的剂量一般比较小, 是成人的几分之一, 每种药品剂量要求比较精确。

1.2 护患关系紧张

患儿家长比较年轻, 对于孩子生病存在恐惧焦虑心理, 尤其对于操作要求高。

1.3 工作环境比较嘈杂

患儿年龄较小, 哭闹现象随时出现, 家长对于患儿的大小便不能及时的清理, 气味特殊。

2 护生的特点

2.1 学习兴致高, 同时又存在紧张情绪

护生来到儿科, 对儿科护理职业有一种强烈的探知欲望。她们精力充沛, 思想活跃, 对儿科的一切既好奇又跃跃欲试, 希望自己能学得一定本领。同时对儿科的气氛和家属的态度又存在着恐惧心理。

2.2 专业知识缺乏

对于学校内学习的知识不能很好的掌握, 即使学过有关知识, 多数护生也不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实践。同时法律意识淡薄, 缺乏对自己法律身份的认识[1]。

2.3 人际交往能力差

护生普遍年龄偏小, 平时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在儿科, 护生不知道如何与患儿及家属交流, 面对不同文化层次、经济情况、家庭条件、年龄阶段的患儿及家属采用不同的方式, 造成沟通的困难。

2.4 环境适应能力差

在校护生生理上日趋发育成熟, 而心理成熟明显滞后[2]。对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适应能力较差, 对儿科的工作性质、特点知道少。她们大多为独生子女, 缺乏主动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

3 对策

3.1 护生入科教育, 帮助护生尽快熟悉新环境, 消除心理压力

由带教老师负责介绍本科的环境、布局、疾病类型、工作内容, 阐述本科的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 明确对她们的具体要求和希望, 带领她们参观科室并介绍各位老师。告知她们的任何行为必须在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下, 按照严格的护理操作规程去工作, 明确她们的工作范围。

3.2 制定合理的实习计划

按照实习大纲的要求, 对护生的实习进行全面合理的安排。为完成实习任务, 教师应在预设的时间内成功地完成相关内容的带教, 保证实习计划顺利完成[3]。对于科室内的工作, 先安排相对简单、容易的操作, 老师讲解要点及注意事项, 然后让她们自己进行操作, 离开病房后给她们指出不足。儿科的护患关系紧张, 若发现家属情绪紧张, 则尽量让她们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避免纠纷的发生, 同时严禁学生独自进行护理操作, 必须做到放手不放眼。

3.3 带教老师的榜样作用

带教老师必须是思想品德好、业务水平高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带教工作。老师熟练的操作本身对于护生来说就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都是对学生的示范, 是学生效仿的榜样。因此, 老师应在操作上和医德上严格要求自己, 一切动作都应标准化、正规化, 树立良好的医德风范;同时教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所表现出严谨的科学态度, 饱满的精神状态, 对患儿施以人文关怀等作风, 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对多变的病情、易出错的操作等, 结合本人的示范, 多次强调和提示重点, 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3.4 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树立事业心, 加强人际交往能力

带教老师带领护生做基础护理、打扫病房卫生,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培养她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带领她们巡视病房, 观察病情, 培养她们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 树立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带教老师给护生示范怎样同患儿及家属进行交流, 怎样进行自我介绍, 通过言传身教告诉护生怎么去做。同时在带教过程中, 告诉护生注意自己的形象, 提倡文明用语, 微笑服务, 使护生学会尊重患儿及家属, 掌握与其沟通的技巧, 同时提高自身素质。

3.5 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沟通对于了解护生的实习动态起着重要作用。带教老师的语言要准确、简练、规范, 语调平缓, 使用文明用语。与护生应表现出友好、真诚的态度, 鼓励护生提问, 容许她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同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护生的进步, 多鼓励、少批评, 评价护生时客观公正, 关心、尊重她们, 通过自己的学识、才能、品德去赢得她们的尊敬和爱戴。采用合作式的教学方式, 接受、理解护生, 建立真正的个人化的、人性化的师生沟通。通过有效的沟通, 带教老师及时发现护生的思想动态及实习中的问题与不足。

总之, 带教老师和临床护士根据儿科的特点, 积极的为护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 使她们在儿科的实习能够把所学的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 为以后参加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摘要:护生的毕业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 也是教育的重要环节, 把护生培养成在未来护理工作中既会动脑又会动手、德才兼备, 具有真才实学的新型人才, 临床实习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儿科护生,临床实习

参考文献

[1]王蓓, 席淑华.护生实习差错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10) :67.

[2]余幼芬, 何雅芳.护生早期临床带教初探[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3) :72.

儿科实习护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样本主体及抽样方法样本容量:80 人。样本主体:2013年4月—2014年9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实习的应届护理毕业生。抽样方法:对符合条件的所有儿科实习护生进行随机抽样。

1.2 收集分析问卷的方法对样本主体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科室实习期间进行问卷调查, 要求样本主体回答所有问卷问题, 并现场收集了问卷, 进行问卷有效性的检查后, 对数据进行分析。问卷中主要内容包括:①选择本职业的出发点;②实习中所存在的问题;③实习护生面对问题时的反应。向80名样本发放问卷, 最终获得78份, 去除一些不规范的问卷后, 得到有效问卷72份。

1.3 统计学方法问卷数据进行归纳后, 导入到SAS软件中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结果根据问卷统计结果, 我们了解到对目前所从事的职业中, 61%的实习护生是根据自身兴趣所选择的, 表明大部分实习护生是在对护理工作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才选择的;91%的实习护生均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实习过程中的压力, 压力主要来源于病人、学校、医院等各方面;80%的实习护生反映在实习1个月内感到健康状况发生改变;88.5%的实习护生在实习中有过力不从心的感觉;近3%的实习护生与病人有过冲突;11.2%的实习护生在实习中想更换工作;19.0%的实习护生表示完全能够胜任当前的工作。

2.2 结果分析通过上述分析, 实习护生普遍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更好的了解护生的压力来源, 我们针对儿科护生的实习环境及各方面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 并总结出以下原因。

2.2.1儿科护理的职业特点儿科的服务对象是儿童, 儿童一般都没有完全自主能力, 因此在进行护理前病情询问时, 护士很难得到准确的信息;再者, 儿童们大部分多比较好动, 特别害怕护理操作, 这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并且, 现在的家长都十分的疼爱自己的孩子, 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得到最好的护理, 因此, 对实习护生的专业素养会抱怀疑态度, 这也会使一些护生产生不自信的心理, 阻碍自己的职业发展[5,6,7,8,9]。

2.2.2护理对象的因素①病人因素。现代的成长环境导致儿童的思维成长很快, 他们对礼义廉耻有着自己的看法, 因此, 如果在对儿童进行护理的时候不考虑患儿的感受, 如公开的检查身体、询问病史、强制的进行静脉穿刺等, 将会导致患儿的强烈反抗, 增加护理难度, 也会使实习护生产生挫折感。②监护人的因素。儿科的患儿年纪较小, 大部分都是在亲人的监护下进行治疗, 一些监护人不会将患儿即将进行的治疗、护理过程对其进行说明, 一般都是监护人自行决定或者隐瞒, 长时间后患儿会对医务人员产生本能的畏惧, 因为他们不了解医务人员接下来要对他们进行怎样的护理操作, 特别是对其接触较多的护士, 在这种场景下, 会导致一些实习护生失去对护理工作的兴趣[10]。

2.2.3 实习护生自身原因 ①专业知识不熟练。护生在进入到实习的初期, 受自己的专业以及实操知识的限制, 一方面, 在一些技术性的实际操作中可能会由于操作不当受到老师的责备, 另一方面, 操作不当也会受到病人的辱骂, 甚至拒绝, 这些都会影响实习护生的信心, 产生较多的心理困扰, 而心理困扰又会影响到实际的操作, 如此周而复始, 对实习护生的成长十分不利[11]。②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护生进入医院实习面临的是一个新的工作环境, 在对外交流上, 面对着不同文化、层次、社会地位、信仰的病人, 与他们之间的沟通成为实习护生最大的困扰;对内交流上, 缺乏与带教老师、临床医生、其他护理工作人员的沟通经验, 交流的困扰将使实习护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法适应, 严重影响着工作热情[12]。③ 环境适应能力和角色转换。护生从学校到医院, 也面临身份的转变。初到实习单位时, 不熟悉医院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实习中, 对护理工具的位置、用法、要求也都不熟悉, 这些会使实习护生在繁重的护理工作中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 使其不能适应护理工作。④求知欲带来的压力。在面对自己的新的职业时, 实习护生通常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欲,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新的老师、新的教学方法所带来的不同, 让实习护生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 有时带教老师已示范多次, 但是护生不能很好的掌握, 这时护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自暴自弃, 在心理上留下很大的阴影。

2.2.4 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护理工作是十分繁忙与紧张的, 并且具有很高的专业性与责任性, 并且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因此, 这些特点决定了护士的工作环境是高压的[13]。而对于刚进入这个领域的实习护生而言, 这份职业所带来的压力更大, 情绪会更紧张, 他们更害怕在工作中出差错, 这种巨大的精神压力很不利于护生们的成长。

3 应对措施

针对护生在实习中所产生的上述问题, 为更好的使护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实习生活中, 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护理实践和指导护生经验, 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3.1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进入实习岗位, 护生应该允许自己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不要因为偶尔的失败而心灰意冷, 要充满信心, 同时护生应积极向带教老师请教, 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丰富专业理论, 尽快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争取尽早的得到病人以及同事的认可, 只有掌握了专业的理论知识, 并具备实践经验, 才能胜任护理工作。

3.2 尽快熟悉环境护生应尽快熟悉新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工作环境包括医院科室的分布、科室的构成、科室护理工具的摆放与存储、人员的分布、治疗和诊断的流程, 医院的规章制度以及注意事项等。生活环境包括宿舍的情况、舍友的情况、周边的生活区域、生活设施等情况。只有在熟悉工作和生活环境后, 才会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感觉, 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与学习中, 并得到快速的成长。

3.3 增强自身压力管理意识面对各方面的压力, 护生应该学会自我调整, 通过转移注意力、自我鼓励等方法进行调整, 或者可以求助带教老师和同事, 帮助自己克服急躁、紧张的情绪;同时, 在面对病人或家属抱怨误会时, 要学会宽以待人, 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学会理解他人, 这样才可以减少自己的心理压力, 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

3.4 加强与病人的交流与沟通在与病人的交流中, 特别是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 要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在合适的环境进行沟通。在日常的交流中, 可以尽量多的使用一些敬语和欢快的语言, 这样可以赢得尊敬, 并减少陌生感, 同时, 在一些特定的节日中, 如儿童节, 可以通过一些小活动, 或制作一些小的礼物、食物赠予患儿, 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在一些治疗和护理的工作中, 可以尝试去理解和倾听病人以及家属的想法, 产生分歧时, 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说服病人, 以得到他们的理解, 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 这样, 护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专业素养的学习中。

3.5提高自身素质与品质护士自身的素质体现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 也代表着整个医院的形象, 作为刚进入医院的实习护生而言, 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与品质至关重要,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与病人的日常交流中, 应保持自信、大方, 举止从容, 面对不同受教育程度与职业的病人或家属时, 应当平等对待, 但是也需要注意个体的差异, 以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与其交流。在思想建设上, 护生应该积极参与思想教育培训, 逐渐培养自己的责任心, 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对护理工作的兴趣, 坚定自己献身医疗事业的信念。

3.6认真执行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工作大部分是繁琐又繁忙的,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 其规章制度也是较多的, 护生在实习初期, 可能由于业务的不熟练, 不能很好的遵守规章制度, 针对这种现象, 护生应该不断的自我提醒, 熟悉这些规章制度, 并且严格的遵守, 这样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3.7 消除家长的焦虑、恐惧心理患儿在进入医院后, 父母们都非常的担心与激动, 因此在对待治疗等一些关系到自己孩子的事情上, 十分的紧张, 因此对实习护生也容易产生不信任感, 护生在这种情况下, 要积极有效的与病人家属沟通, 普及疾病的知识, 及时向家属说明患儿的病情, 并帮助父母们去理解治疗方案, 帮助他们消除紧张的心理, 使父母们放心, 同时, 护生也应该遵守并执行各项规定, 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 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患儿并保护好自己。护生作为医护人员的新人, 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只有在实习过程中不断虚心学习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4 小结

临床实习阶段是每个护生毕业后必须经历的过程, 也是每个护生最佳的成长期, 在这个过程中, 护生们会遇到各种问题, 进而产生各种困惑, 这时就需要护生不断调整和鼓励自己, 通过提高专业素养、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思想素质、心理调整能力, 来应对各种的挑战, 适应并胜任新时代下的护理工作, 同时, 实习医院和同事也应该提供各种资源去帮助他们, 病人家属也应该更加的信任、宽容他们, 这样护生们才能尽快度过过渡期, 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 服务于社会。

摘要: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护生的心理压力问题进行问卷设计和调查, 并在问卷收集和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对影响儿科实习护生心理压力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本院及笔者指导实习护生的实际提出心理压力因素的应对措施, 为儿科实习护生正确认识并缓解心理压力提供重要借鉴。

反思日记在儿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 篇5

关键词:反思日记,儿科,实习护生,教学

临床带教是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护理临床带教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完成角色转变、走向独立工作的关键[1]。反思日记是指通过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以记录日记的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所获得的经验进行反思的一种教学方法[2]。儿科学作为临床医学一门特殊的分支, 对象有其特殊性, 给儿科临床带教带来了较大的难度[3], 而传统的临床带教形式单一, 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了提高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将反思日记应用于带教中,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儿科实习的68名护生为观察组, 其中男6名, 女62名, 年龄21岁~22岁 (21.5岁±0.4岁) 。同时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科实习的70名护生为对照组, 其中男7名, 女63名, 年龄21岁~23岁 (21.7岁±0.8岁) 。两组护生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学安排

根据实习大纲要求, 两组护生在本科室轮转时间为4周, 由同一组带教老师完成临床带教工作。

1.2.2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护生入科室后由护士长进行入科教育, 然后分配带教老师, 由带教老师实施一对一师徒式传统带教。观察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反思日记的教学方法。具体内容: (1) 在护生入我科当日由护士长对护生进行统一培训, 讲授反思日记书写目的、意义及格式。要求护生将自己在本科室实习过程中观察到的事物、亲身经历、体会和感受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每篇反思日记只记录1件临床事件, 字数不限, 但要求护生在本科室实习的4周中完成4篇~8篇反思日记。 (2) 反思日记每周上交带教老师, 并由其帮助护生完成反思日记, 批阅日记。对质量不合要求的日记, 在反馈中进行指导和纠正;对日记中出现的疑惑和困惑时, 及时进行答疑解惑;对符合标准的日记, 进行鼓励并适当引导护生深入思考;而对日记中出现不满、难过、委屈等情绪的护生, 及时对其进行疏导。 (3) 定期开展反思小组讨论会, 为护生提供一个反思和共享反思的平台。讨论会由科室护士长组织, 每周1次, 每次由挑选1名护生讲述自己日记中的典型事件和情境, 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然后全体护生共同讨论, 交流各自的认识和感想。最后护士长进行点评和总结。

1.2.3 评价指标

(1) 出科考核:两组护生出科前均接受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 (2) 问卷调查:采用自编问卷了解观察组护生对书写反思日记效果的评价, 发放问卷68份, 回收有效问卷68份, 有效率为100%。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χ2检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人 (%)

3 讨论

3.1 反思日记有助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评判性思维又称批判性思维, 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 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 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 也是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4]。反思日记通过日记的方式反思, 护生通过记录反思日记, 记录自己临床实践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学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评判性思维技巧适应各种复杂情况, 通过自我反思审视自己所采用的思维技巧和价值取向, 促进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本研究结果显示, 92.6%的护生对书写反思日记有助于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持肯定态度。

3.2 反思日记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技能, 加强护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 是理论结合实践的最好方式, 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伸[5]。反思日记以文字形式展现了护生在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工作的思维和操作过程, 反映了护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途径, 能够更好地挖掘自己的优势和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 从而不断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加强护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89.7%的护生认为反思日记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技能;86.8%的护生认为反思日记能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3 反思日记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进护生与带教老师之间的感情

由于儿科的各项操作技能难度大, 加上患儿不配合, 家属的维权意识强, 使护生产生紧张及恐惧心理, 挫伤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6]。反思日记在促使护生主动进行自我了解与自我反思的同时, 也是护生与带教老师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媒介, 使老师从护生角度分享护生的学习经验, 帮助护生整理思维、澄清疑问, 减轻护生的心理负担, 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 彼此相互尊重, 提高护生的归属感, 进而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7]。研究结果也证实, 85.3%的护生对反思日记能提高学习积极性持肯定态度;而88.2%的护生认为反思日记能增进自己与带教老师之间的感情。

总之, 将反思日记应用于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 可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秀银, 杨柳, 张春丽.儿科护理带教难点及其对策的研究[J].当代护士, 2015 (4) :172-173.

[2]郑海燕.反思日记法在《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学报, 2012, 19 (7) :25-27.

[3]闻芳, 张芳, 景玉芳, 等.实践情境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30 (5) :65-69.

[4]Price B.Applying critical thinking to nursing[J].Nurs Stand, 2015, 29 (51) :49-58.

[5]蒋文秀, 林春秋, 刘学春, 等.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体会[J].全科护理, 2015, 13 (30) :3089-3090.

[6]谢丽丽, 王雷刚, 王莉桦, 等.儿科临床带教质量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2015, 23 (1) :164-166.

上一篇:泰勒公式及其应用技巧下一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