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总结 搜索结果
目前的古诗教学中, 教师通常以自已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 把自已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不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个性化理解。学生没有独特的感受, 因而不能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和领悟。新课标要求:“能感受形象, 品味语言, 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 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2024-07-13古诗鉴赏及答题方法一、看背景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二、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三、看体裁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形象性。如...
2024-06-13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 “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 “意象”。以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多维解...
2025-01-03中国是茶的故乡, 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自古至今, 不同朝代有着各自独特的茶文化特色, 从先秦到唐宋, 再到明清, 茶文化经历了繁荣发展的时期, 茶文化的繁荣发展也使茶事活动更加丰富繁多, 历朝历代的茶文化著作散发着浓浓的茶香, 为后人留下了璀璨的文化瑰宝。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 从文化背景到...
2024-06-27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古诗鉴赏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诗除了前两句有点模糊,余下都会背。王摩诘的诗有时让我觉得有点困扰,真是非常的精美,但又看不出什么精雕细琢的`痕迹。而且该飘逸时飘逸,该婉转时婉转,该大气时大气,无可指...
2024-11-02高考古诗鉴赏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4...
2024-11-16马鞍山市第六中学汤胜 教学目的:1、探讨古代诗人炼字的妙处2、品味语言,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古代诗人炼字的作用 教学难点: 品味古诗的语言 教学方法: 悟导结合 教学工具: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同学们,鉴赏诗歌的语言是高考古诗鉴赏题的考...
2025-01-20野望【作者】王绩 【朝代】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
2025-02-09摘要:古典诗词教学, 对培养学生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增进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习古典诗词, 直接反映出来的是学生审美情趣的飞跃。关键词:古典诗词,鉴赏,意境,审美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 在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几千年的文化教育传统表明:培养学生一定的古...
2024-08-17古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 也是考生们最感困难的考点之一。如何才能迅速准确地解答这类题呢?考生只要具备一定的古诗词的基本知识, 掌握“读懂———审清———找准———答全&rdq...
2024-11-10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语文新教材中古诗的分量明显加重, 每年中考的考点设置合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有自己的体验,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上《语文课程标准》又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
2025-03-0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内讲读文】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一、文学常识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
2024-06-03一、字词:1、这个粮囤(dùn)存着这个村子的口粮。2、“你怎么可以囤(tún)积这么多的私粮呢?难道你忘了还有很多饿肚子的人吗?”母亲气愤地说。3、“那位是李大(dài)夫,是心血管方面的专家。”陈姐边说边指...
2024-06-18上片起首三句,紧扣题面中余春二字,爱惜之情,溢于言外,景色描绘中,蕴含着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涟漪。枝头繁花,乃春天之象征,而急雨摧花,扫尽春艳,故言收春。收字极炼,一如天公与人作对,不肯让春色长驻人间,稍加炫示,便遣急雨追还。急雨之来,斜风与俱。约为约束、拦阻义。雨添池波,风遏逝水,故池水溶溶,新波涨...
2024-09-21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课内)古诗词鉴赏1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文化常识:1.崔颢:唐代诗人。2.黄鹤楼:在今武汉市,传说三国时费祎登仙驾鹤于此,故得名。二.重要注释及典故:1.历历:...
2024-10-09永州一中 唐检民 【知识网络】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主要考查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1)抒情手段。抒情手段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景、怀古伤今和...
2024-10-14辽宁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2008年辽宁卷1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
2024-11-23高考古诗鉴赏题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古诗鉴赏题中所指的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来阐述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来阐述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古诗鉴赏中的表现手法有时偏向于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一)象征及托物言志:*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
2024-12-042013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新课标卷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鹊桥仙 陆游 ①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②③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
2024-12-17七夕乞巧古诗1、《七夕》(宋) 晏几道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2、《七夕》(唐)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
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