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审核准备(共7篇)
监督审核准备 篇1
质量管理体系历次监督审核准备材料清单
1.硬件资料:公司最新年检过的营业执照副本、组织代码证副本、生产许可证副本(如涉及)、目标分解及完成情况统计;
2.自上次审核以来,需准备一次内审(包括内审计划、内审检查表、内审报告、不合格报告、首末次会议签到表等),时间距离上次内审时间不要超过12个月;内审计划及内审报告要有文件发放证据;
3.管理评审:在内审之后,较上次管理评审时间不要超过12个月。一般材料包括:管理评审计划(一般在管理评审前10天左右发放)、各部门按计划安排提交的内容(一般包括本部门质量目标分解及完成情况、本部门的职责及完成情况、改进的建议等)、管理评审签到表、管理评审报告(一般管理者代表编制、总经理批准,管理评审需总经理主持,要注意对上次管理评审改进项进行验证),管理评审报告的分发记录;
4.自上次审核以来,公司的产品检验情况以及不合格品控制情况(尤其是成品检验的),质量抽检情况以及第三方检验报告等;整理下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以及不合格品控制情况;
5.关键监视与测量设备检定情况;注意检定证书不能超期;
6.文件更新情况(如新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与发放管理、文件修订管理、作废管理等);
7.记录更新情况(如新增加的记录的控制方式、作废的记录的处置相关证据)8.自上次审核以来,培训计划以及实施情况及有效性评价情况;特种作业人员证件;
9.设计开发部门:自上次审核以来,新项目的设计开发控制情况。如设计开发策划情况、设计开发任务书、设计开发评审、验证及确认情况、设计和开发更改控制情况等。
10.特种设备安检情况,要确保在有效期内;
11.生产管控情况:生产计划—生产组织实施—相关作业指导书的更新与实施情况——关键/需确认工序的相关监控证据——关键/需确认过程的过程能力确认证据——工艺参数与实际作业指导书的一致性,现场管控情况等; 12.销售部门:自上次审核以来的合同台账—合同评审证据—履约情况统计—顾客满意度调查—顾客满意度汇总;
13.采购部门:自上次审核以来,新增加供方的选择、评价与更新情况,老供方的评价情况;采购实施情况等。14.数据分析;
15.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情况
北京东方纵横认证中心山东分中心
监督审核准备 篇2
一、加强会计审核
高校会计审核的对象是预算资金活动,即根据《会计法》和有关方针、政策、制度,在计划范围内,确认各项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具有合理性、有效性,并以编制记账凭证为收款、付款、转账以及记账的依据。该项业务种类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求财务工作人员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政策水平和较高的专业知识。做好审核工作必须掌握以下几点:1.熟悉高校的教学、科研及办学规律,了解学校教学科研发展方向,同时必须严格执行校内有关涉及事业财务和基建财务方面的各项制度。2.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财务制度,以及学校拟定的具体细则和规定,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3.熟悉校内各部门业务范围和财务审批权限,并与各部门审批经费负责人取得联系,经常沟通经费的使用情况。4.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及时掌握各部门经费指标的执行情况和代管经费的余额情况,并要计算熟练、数字正确,审核无误。5.坚决贯彻执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做到收有凭,支有据,特别是创收经费的自制凭证审批手续要健全。6.差旅费的报销是高校费用报销发生频率较大的业务,必须了解有关交通知识,以便于对差旅费的具体核算。
审核岗位决定了审核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正确判断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及时地制止或纠正违反国家财经政策和财务制度的收支事项,及时地揭露和防止伪造凭证、虚报冒领的违法行为,制止滥发奖金、实物和擅自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违纪行为等。
审核人员不仅要认真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和报销手续是否齐全,而且还要认真审核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及是否存在超过预算指标的情况,重视事前审核工作,把财务活动渗透到各个领域或环节。高校经费除了人员经费外,设备购置费和修缮费占的比重也较大,对支出经费多的大项目要重点审核。审核人员要了解各单位购置设备的情况,从实际出发,确定预算,以保证教学、科研经费的急需,避免预算、计划与实际支出出现较大的差距,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措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为了保证会计职能的实现,还需要创造一些能使会计人员充分发挥作用的客观条件,如取得各部门领导的支持。鉴于国家拨给的经费和学校内部自筹的资金都由财务部门负责管理,而使用经费、审批经费由各部门领导掌握,所以取得各部门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经常沟通信息,增加经费使用的透明度,为领导当好参谋,使财务工作在教学科研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高校财务监督职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高校财务监督是一项综合性工作,监督检查综合财务计划能否充分发挥内部潜力,做好人、财、物的平衡,对学校收支进行监督管理,促进增收节支。有效的财务监督可以使高校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对高校的服务作用。高校财务部门所面对的主体是广大师生员工,审核岗位作为财务部门对外服务的窗口,必须要求其工作人员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这样才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审核岗位人员要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监督职能落在实处。高校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督,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做好财产清查工作,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规范资产的购置、保管等制度,维护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害,对高校的所有经济活动全面监督,保证各项财务活动正常有序进行。
三、建立内部稽核制度
稽核是指对会计工作的检查和监督,设立稽核制度是贯彻会计法的需要。会计法规定,“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并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这就要求财务人员照章办事,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
高校建立稽核制度,就是在会计工作的分工中设立复核岗位,这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有效措施。在会计业务量较大的高校中,都应设专职人员从事复核工作,以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
从高校财务队伍的现状来看,会计人员新手较多,工作经验不足,即使有经验的人员,在审核过程中稍不注意也容易出现失误,如在审核自制的原始凭证中不慎将未经过领导审批的费用予以报销。因此,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安排有较丰富经验,熟悉和精通业务的人员担任复核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四、把好“报销关”
正确执行财务制度,把好“报销关”是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会计人员要坚持原则、按章办事、认真审核、精打细算,对每一笔报销业务必须严格按照财务操作程序办理;会计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除具备一般业务素质外,还要提高识别票据真伪的能力。主要包括:1.审核票据台头名称与本单位名称是否一致。凡对公业务不署本单位名称一律不能报销。2.审核票据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或缺项。3.审核票据印章。一看有无财政或税务部门票据印制(或监制)章,二看有无收款单位财务专用(或发票专用)章,三看有无收款人签章。正常情况只有印章齐全才视为有效票据。4.审核票据票面清晰程度。5.审核票据基本内容。6.审核票据真伪。7.审核票据笔迹。8.审核票据填写是否移位。
监督审核准备 篇3
[关键词] 医院物价;审核监督;提高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93-02
所谓的医院物价管理就是包括药品价格管理、医疗器械价格管理以及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在内的经济管理。其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确保医院物价能够更加切合实际,实现医院的收费合理性,保障更多患者的经济利益。对目前我市三级甲等医院物价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三甲医院物价仍然存在诸多影响医院和患者利益的问题。所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提高审核监督能力的措施非常必要。
1 当前医院物价存在的问题
医院物价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总结起来当前医院物价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分解收费、重复收费现象普遍。②在没有得到上级物价部门的审批就自立项目收费。③已经明确取消了的项目仍收费。④收费项目的价格与相关规定的价格有较大出入。⑤医用材料以次充好现象明显,有些甚至是故意混淆商品的规格,导致劣质商品流入临床实践。⑥通过招投标方式进行采购的医疗器械并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售价进行销售,或者不按照规定比例收取费用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广大患者利益[1]。
2 提高医院物价审核监督职能的措施
2.1 同时加大政府部门监督力度和医院内部控制力度 医疗事业根本上是属于公益性事业,其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广大居民的生命健康,根本出发点是为广大人民提供最便利的医疗服务。而由于属于大型的公益事业,关乎到广大人民的性命问题,所以,加大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度显得尤为重要。也只有在政府相关监督部门的强有力监督下,医院乱收费现象才能给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政府监督部门毕竟只是从外力施压,能够起到“治标不治本”的作用,医院的内部控制才是杜绝乱收费的根本主体。所以,为了提高医院物价审核监督职能,除了要加大政府监督力度之外,还需要医院领导加大重视,自觉地完善本医院的物价控制能力,从自身着手,由内而外的对乱收费进行最全面的管理,真正实现遏制乱收费现象的目的。内部控制方法具体有:①建立物价审核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医院各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比如药品管理、采购部门,审计、财务部门以及医疗、人事部门等主要负责人。②建立一个专门的物价室。物价室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合格的物价管理监督制度,并负责对医院所有收费项目进行严格监督。同时还需要将物价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内,实行信息化管理。另外,物价室还协助医院监察科处理物价纠纷事件。③各科室要设置兼职物价员,兼职物价员需要严格按照医院的物价管理制定要求进行物价监督管理[2]。
2.2 加大医院收费人员的培训力度 医院存在较为严重的乱收费现象除了与医院物价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有关之外,还与医疗收费人员或记账员的综合素质有关。具体是表现在有些收费人员或记账员由于自身素质不是很高,缺乏责任感且法律意识淡薄,对医院物价合理性的重要性没有基本认识,无法深入了解物价合理对医院的声誉和广大人民利益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收费时应该出现乱收费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提高医院物价审核监督力度,必须要采取多种方法来加强收费人员的培訓力度。比如,聘请收费人员时应该选择业务知识比较娴熟的,有责任心的人员;每一年几次收费规定知识培训等,努力提高医院收费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更负责的做好医院的物价审核监督管理工作。
2.3 提高物价审核和监督工作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目前医院物价存在严重不合理、收费现象较为混乱的一个重大影响因素就是医院相关负责人员没有给予物价审核和监督工作足够的重视,因此没有努力采取多种方法提供审核监督职能力度,造成物价审核和监督无法很好发挥其作用。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更好的解决医院物价存在这些问题,首先必须要端正态度,摆正物价审核和监督的位置,决不能进行敷衍监督,而是应该把加强物价审核和监督工作当做推动本医院更好发展、提高医院信誉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去执行。审核监督人员在开展工作时还需要摆正位置,把自己融入医院工作当中,不能成为医院管理的对立者,而是成为促进医院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把脉医生”,且把脉时除了要坚持出现问题时严厉揪出原则之外,还需要努力为医院科学合理收费提出有效的方案[3]。
2.4 做好物价监督和反映两项工作 物价监督和物价反应是审核监督职能中最主要的两个职能,只有将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实、科学的反映才能够做好乱收费的控制工作。通常情况下,反映监督发现问题时必须要首先进行一次仔细的核对,确保问题真实性,然后再与问题出处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沟通和纠错,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映和通报。整个反映职能实施的过程必须要坚持以诚信为本,将物价管理中存在的任何问题如实反映,保障更多人利益的同时提高医院信誉。
2.5 做好医院内部收费工作和物价审核监督工作两项工作 由于医院收费员或记账员与医院物价审核监督人员虽然都是负责与医院物价有关的工作,但是两者在收费项目的认识方面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认识的差异与他们工作目的性不同有关,比如收费员或记账员关注的根本重点是医院和个人的利益,且对具体物价的掌握能力远远不及物价审核人员。而物价审核监督人员工作关注的重点是医院收费活动是否合理合法,其对每一个收费项目的标准均了如指掌。由于存在这些不同,所以在审核监督过程中就非常容易出现无法顺利开始的问题。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形成统一认识,从而规范收费行为。
参考文献
[1] 龚丽莉.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疾病监测与控制,2009,25(08):415-416.
[2] 程杰,赵爱云,宋斌.加强医院物价管理合理规范收费[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0,9(02):511-512.
清洁生产审核各部门相关准备工作 篇4
边审核边整理
专人负责
小组检查
分阶段进行
2、档案中的细节
• 目录全、不缺项、• 注意方案的实施过程的合同发票;
• 培训档案的应用
• 设备档案符合性
审核工作分工
企管/办公室/行政人事部门的工作重点:
1、企业基本情况
2、企业概况和简介
3、企业组织结构图
4、企业部门职责分工
财务和销售/采购/库存部门的工作重点:
1、近三年使用的原辅材料输入表
2、近三年主要原辅材料与能源汇总表
3、近三年产品汇总表和产品信息表
4、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原辅料中)报表和库存情况
5、近三年生产系统中工艺技术改进/革、设备改造、产品改进、小改小革、合理化
建议等投入费用统计与汇总。
上的出入库月报表和审核重点实测期间日报表
生产/技术/质量/化验/计量/设备部门的工作重点:
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生产设备清单(分车间)环保设备、设施清单 节能设备、装备清单 各车间的基本资料 各车间的平面图 各车间的组织结构 生产管理制度 生产系统三年的部门总结近三年生产系统中工艺技术改进/革、设备改造、产品改进、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
等投入费用统计与汇总。
生产进度日报表、月报表
生产系统和全公司(厂)的用电、汽、水、燃料等日报表、月报表
生产过程计量/测量器具台帐
质量分析报表、质量统计报表
产品、原辅材料化验单
安环/技术/生产部门的工作重点:
监督审核准备 篇5
*****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测量管理体系于2008年依据国家标准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建立,形成了标准化、规范化、文件化的公司计量管理标准,2008年12月通过了中企计量认证中心AAA审核认证。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证书有效期2009年3月23日~2013年3月22日。
2013年1月8日,公司向中企计量认证中心提出测量管理体系换证审核申请,2013年1月14日召开全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复查换证审核工作会议,会议上提出各单位要按照检测控制中心统一部署,认真准备。体系复审换证工作正式启动。
一、1月15日~2月8日
1、检查在用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的完整性、有效性。
2、检查并绘制本单位量值溯源图
二、2月16~3月31日
1、技术文件整理
2、计量管理文件、资料、检定(校准)原始记录的整理、归档。
3、测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学习
三、4月日~5月15日
1、对现场测量设备进行检查,现场使用的测量设备必须经且在有效期内,并张贴相应的管理标识,测量设备必须与管理台账相对应。
2、有检定站的单位必须对检定站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管理制度、标准器管理要求、人员的管理要求。
3、分析化验室应重点检查整理,玻璃量器按要求检定并张贴管理标识,无法进行检定/校准大型理化应按本单位自己编写自校规范按时进行自校。
4、进行现场检定/校准的操作人员必须会对检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四、5月16日~5月31日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前的准备。公司组织内部审核员对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对审核过程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整改。
监督审核准备 篇6
UI认审制[2012] 113 号
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与再认证审核工作细则
1.目的
为明确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与再认证审核各环节工作要求,规范审核人员按确定或调整的审核任务安排有效计划与实施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与再认证审核活动,提高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与再认证现场审核工作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为认证客户提供良好服务,特制定本细则。2.原则
2.1客观公正的原则: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与再认证审核工作必须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公司制度要求为基础,按实际情况策划与实施认证审核,不搀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也不为他人意见所左右,平等、公平、正直、不偏不倚的对待相关各方;
2.2有法必依、防微杜渐的原则:指针对行业主管部门、公司提出的要求,严格执行,并根据实际需要完善和修改;针对不符合要求的思路、事宜或在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刚萌发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的原则。2.3 合理计划、精准有效的原则:按审核任务的安排准确而合理的计划审核活动,确保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与再认证项目审核高质进行,有效控制审核过程的原则。
2.4严格管理、规避风险的原则:指要按照既定的制度、标准要求认真仔细地加以管束,并从严负责落实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与再认证审核过程的控制工作,消除、降低风险,保护审核过程免受风险影响的原则。
2.5耐心慎言、客户致上的原则: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与再认证审核过程中对客户的需求和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谨慎言词,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原则。3.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初次审核(包括一阶段、二阶段),监督审核、再认证审核的计划与审核过程的控制。4.概念
4.1初次审核:管理体系的初次认证审核应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两个阶段实施。
4.1.1第一阶段审核:第一阶段审核对于大多数管理体系而言,建议至少部分第一阶段审核活动在客户的场所进行,应实现如下目标:
(1)审核客户的管理体系文件;
(2)评价客户的运作场所和现场的具体情况,并与客户的人员进行讨论,以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准备情况;(3)审查客户理解和实施标准要求的情况,特别是对管理体系的关键绩效或重要的因素、过程、目标和运作的识别情况;
/ 11(4)收集关于客户的管理体系范围、过程和场所的必要信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遵守情况(如客户运作中的质量、环境、法律因素,相关的风险等);
(5)审查第二阶段审核所需资源的配置情况,并与客户商定第二阶段审核的细节;
(6)结合可能的重要因素充分了解客户的管理体系和现场运作,以便为策划第二阶段审核提供关注点;(7)评价客户是否策划和实施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以及管理体系的实施程度能否证明客户已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好准备。
4.1.2第二阶段审核:第二阶段审核评价客户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包括有效性,第二阶段审核应在客户的现场进行;审核组应对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审核中收集的所有信息和证据进行分析,以评审审核发现并就审核结论达成一致。
4.2监督审核:监督审核是认证机构定期对获证客户管理体系范围内有代表性的区域和职能进行监视,并考虑获证客户及其管理体系的变更情况;监督审核是现场审核,但不一定是对整个体系的审核,并应与其他监督活动一起策划,以使认证机构能对获证管理体系在认证周期内持续满足要求保持信任。
4.3再认证审核:再认证审核是确认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的持续符合性与有效性,以及与认证范围的持续相关性和适宜性,以评价获证客户是否持续满足相关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所有要求。5.职责 5.1董事长
负责本细则的批准。5.2总经理
5.2.1负责本细则的终审;
5.2.2负责认证决定的签发或授权签发。5.3主管领导
5.3.1负责本细则的初审;
5.3.2负责审核工作的指导、监督与协调。5.4各市场部门
负责提供认证项目申请资料。5.5审核部
5.5.1负责本细则的拟制、实施、修订与监督执行; 5.5.2负责申请评审;
5.5.3负责审核方案策划与实施的组织和管理。5.6审核组长
5.6.1负责审核计划的编制;
5.6.2负责组织现场审核,并反馈问题与相应信息; 5.6.3负责编制审核报告;
/ 11 5.6.4负责不符合的跟踪验证。5.7审核员
5.7.1负责实施现场审核,并反馈问题与相应信息; 5.7.2必要时,负责开出不符合报告。5.8认证决定部
负责授予、保持、扩大、缩小、暂停、撤销认证的决定。6.初次认证审核的要求
6.1一阶段现场审核的内容和重点
6.1.1评价受审核方的运作场所和现场的具体情况:
(1)在文件审查的基础上通过与主要管理者和相关人员交流,重要场所走访,如一阶段不去现场时需与受审核方采用电话交流方式:
①了解受审核方组织机构、职能、产品/服务;
②了解活动和过程的地域、场所(含周边情况)分布、距离,特别是与重要环境因素/重要危险源有关的风险情况: a.注册地与经营地址情况;或
b.不在同一地址的部门(车间、仓库、销售部)有几个;或 c.不在同一地址的分场所(分厂、子公司、分公司)有几个;或 d.临时/流动场所有几个;或
e.活动和过程所在地理位置对环境/安全的特殊要求;
(2)收集关于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范围、过程和场所的必要信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遵守情况: ①收集受审核方管理体系产品范围与现场运作情况是否一致,有几种产品/服务、几条生产线/服务线、运作方式(班次);
②收集受审核方适用体系运行中对相关法律许可类文件的获取及其有效性(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资质证书等);
③收集受审核方体系(QMS/EMS/OHSAS)认证范围的产品技术标准以及任何法定评价、验收和抽查报告(包括环评、安评、环保验收、型式试验、排污许可证、协议等证明文件);收集与受审核方绩效目标或指标相关的特性指标的过程监测的种类、方法、已具有的能力; ④是否属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⑤收集受审核方体系范围对适用法律法规基本绩效要求的识别以及对合规性评价的实施情况;
(3)审查受审核方理解和实施标准要求的情况,特别是对管理体系的关键绩效或重要的因素、过程、目标和运作的识别情况;
①了解对受审核方管理体系绩效有重大影响的质量管理过程/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管理;
②与受审核方共同确认关键过程、需确认的过程/重要环境影响/重要危险源的关键特性,并了解是否得到控制;
/ 11 ③受审核方管理体系相应过程的相关的主要设备、重要监测设备是否具有并有效;
④受审核方管理体系所制订的方针、目标、指标与法律法规相关要求的一致性,目标、指标的可操作性; ⑤审查受审核方管理体系过程的总体策划以及高风险因素的识别情况;(4)审查第二阶段审核所需资源的配置情况
①了解受审核方员工人数(包括管理人员、固定多现场人员、临时现场人员); ②依据场所分布、距离,审查资源的配置;
③一阶段确认范围与申请评审范围有变化时对人员和审核人日的要求;
(5)结合可能的重要因素,充分了解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和现场运作,策划二阶段审核关注重点: ①质量管理体系宜重点关注设计、关键生产/服务、检验、采购过程及生产/服务提供场所;
②环境管理体系宜重点关注如动力装置场所、危险化学品仓库、污染物治疗设施、固废堆放场所及其作业现场,包括周边境况;
③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宜重点关注:高处作业、铅冶炼、高粉尘作业、机械加工、压力容器操作、有毒化学品车间、危险化学品仓库和储存罐区等高风险作业场所,包括周边境况;
④针对受审核方产品/服务不同,特点不同,以及对绩效要求有重大影响的过程或场所情况,制定二阶段审核计划的重点;
(6)评价受审核方是否策划和实施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以及管理体系的实施程度能否证明受审核方已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好准备:
①了解内审和管理评审的策划情况;
②了解内审、管理评审是否覆盖了管理体系范围内的活动及标准的要求; ③了解内审、管理评审的结论是什么?提出了那些改进要求?
④评价受审核方对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关注情况,是否已为二阶段审核做好准备; 6.1.2一阶段审核的人日 一、二阶段审核人日分配,根据组织管理体系的复杂程度有所不同,一般一阶段可占审核人日基数的1/3,非常见情况下,应在申请评审记录表中注明理由;如果组长具备所有专业能力,对小型组织来说,一人进行一阶段审核也是可以的; 6.1.3一阶段审核形成的文件
UICC规定一阶段审核发现应形成三种文件,并提供给受审核组织:(1)“管理体系文件评审报告”—提出组织文件中不符合标准要求或不够完善的问题。
(2)“一阶段审核报告”—审核组对一阶段审核情况和审核发现(包括正面和负面发现)的综述、二阶段审核前需双方重点关注问题及有关二阶段审核安排的建议;
(3)“一阶段审核问题清单”—指一阶段审核中的发现可能影响二阶段审核能否进行的问题,或可能构成二阶段不符合的问题;
(4)对一阶段可不去现场审核时形成的审核文件应包括以上(1)(2)(3)条款的内容;
/ 11 ①公司要求组织对文审报告中不符合和问题清单中的问题进行整改或解决,并提出书面报告和证据,由一阶段审核组长验证认可并将一阶段审核报告交审核部,由审核方案管理人员进行确认,方可进入第二阶段审核;尤其要关注如存在不符合法规要求、监测不达标时不能进入二阶段审核;
②另外,审核组还应对受审核方用于申请评审的信息进行现场确认,一阶段审核组长完成现场审核后填写“申请评审信息(初审、再认证)现场确认表”,并传递给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再经审核方案管理人员传递给二阶段审核组长,继续对组织的申请评审信息进行现场确认活动。审核结束后,由二阶段审核组长将“申请评审信息(初审、再认证)现场确认表”连同案卷一起交回审核部。6.2管理体系第二阶段审核 6.2.1第二阶段审核的内容和重点
(1)应依据认证标准的要求并基于第一阶段审核的结果,对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符合性、适宜性、有效性评价;
(2)内容包括管理体系运行是否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方针、目标、指标是否实现,策划的措施、管理方案、程序是否得到认真的执行,产品质量/主要环境因素/重要危险源是否得到控制,是否符合标准、法规的要求,体系运行是否有效,重点是:
①审查(寻求)组织管理体系运行是否符合认证标准或其他适用法规、体系文件要求的证据;与第一阶段相比,审查更全面(包括体系范围内的管理层、所有部门和场所)、更深入(相应标准所有条款、分条款逐项审核),不仅检查“做了没有”,而是要通过抽样的证据评价“做的如何”,是否充分、符合,有效;
②审查组织与适用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适用法规、体系文件期望的那些关键绩效目标和指标是否进行了监视、测量、报告和评审;
●包括对组织所有产品、环境因素、危险源,并评审提供的记录或报告中的监视测量结果是否满足了规定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例如:①QMS:有无产品标准/技术协议?是否进行产品检测、型式试验?有无报告?是否符合?②EMS/OHSAS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定期检查,合规性评价的结果,监视测量设施的校准,管理方案的定期评审,重要污染物的监测(包括污染因子排放浓度和总量),职业病、重大危险源监控,风险控制以及环评/安评报告中建议的执行情况;
●审核员在评价管理体系过程中应关注相应监视/测量特性指标与组织绩效目标或指标的关系,在何处、何时和为何实施监测;数据的收集分析结果如何能传递到管理层及负有采取措施责任的职能,验证达标情况,以及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和对措施的跟踪;
③受审核方管理体系和绩效中与遵守法律有关的方面
审核员主要关注受审核方管理体系与遵守法律法规有关的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符合性;审核员本身应了解适用于受审核方相应管理体系/产品/服务的通用及特定的法律法规要求。评审与受审核方管理体系和绩效中与遵守法律有关的方面:
a.受审核方是否有用于识别、保持、更新和应用所有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方法;
/ 11 b.受审核方是否对自身合规性进行了评审,并能恰当地证实与法律法规要求的符合性;
c.多体系结合审核时若在对某一管理体系审核时,发现与其他管理领域法律法规的不符合,例如在QMS认证审核中发现与环境、安全等法规的不符合,审核组不应忽略此事实,应及时向受审核方通报。若影响到拟认证管理体系的形象和公信力时,审核组应向公司报告; ④受审核方过程的运行控制
“运行控制”,即为满足运行要求而进行的控制活动。运行控制要点是:体系的每个过程按策划要求和准则实施,并进行过程监控,对发现的异常或不足采取纠正措施;故对受审核方体系过程运作控制审核时应关注: a.QMS:产品制造/服务提供过程是否受控?受控的条件(7.5.1 a/b/c/d/e/f)是否满足;特殊过程的识别,确认?过程的准则?影响过程的因素?确认的方法和证据?是否有再确认情况;
b.EMS/OHSAS: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部门是否建立了运行控制程序?程序是否有运行的准则?是否认真的执行(监测证据)?环境治理设施管理,以及重大环境因素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及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职业病劳保防护?检查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的情况和证据?检查应急准备响应实施情况以及培训、演练及评价; c.对过程监控发生的异常或不足是否采取有纠正措施等;
⑤检查组织内审和管理评审的有效性以及组织管理体系自我完善机制的有效性: a.内部审核
内审过程的管理是确保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审核中应关注:
内审计划是否关注对管理体系绩效至关重要的过程,复杂或需要特别关注的过程,需要密切监视过程参数的过程,跨多场所的过程,特别容易发生问题的过程; 内审员能力要求及识别;
通过对内审各项记录的审查,观察有无未考虑对内审结论有实质意义的事宜以及不符合内审程序的现象; 对内审结果的跟踪管理,纠正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b.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组织最高管理层根据各方面输入,了解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推动改进的过程,是组织经营管理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审核中应关注:
管理评审输入是否覆盖了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对决策有重要影响的有关数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如何保证; 有关管理体系运行和绩效是否得到充分评价,以及管理体系或经营发生变化时,对其影响是否作出评估,并有应对措施;
管理评审的结果是否有做出以下决定的证据,如:方针和目标的变化;改进计划和可能的改进措施;资源的配置; ⑥针对客户方针的管理职责
客户方针的管理职责包括针对组织宗旨,制定相应管理方针政策,确保方针为员工理解并在运营中实施,监视方针的实施并评审方针的适宜性。审核中应关注: a.了解管理层对相应管理体系的态度和承诺;
/ 11 b.通过审查管理评审记录,评价最高管理者在建立、实施、监视和更新方针中的承诺和参与;
c.评估管理层是否已有效地将方针在组织各层面以通俗能理解的方式进行贯彻实施,并在每一层面各职能部门均有已分解和可操作的质量目标;
d.在员工中验证是否能结合自身活动,理解方针以及有效传达了方针的证据; ⑦管理体系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
规范要求、方针、绩效目标和指标(与适用的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期望一致)、适用的法律、职责、人员能力、运作、程序、绩效数据和内部审核发现和结论的联系;审核员在审核受审核方管理体系过程并进行综合分析时,可参考以下思路:
a.选用了那种适用的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b.受审核方作了那些过程策划;
c.受审核方进行过程活动及控制的情况;
d.通过观察分析,确定受审核方有那些主要绩效数据;
e.受审核方所作绩效数据分析中所发现的问题及审核组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受审核方是否了解掌握; f.发现的问题及运作现状与受审核方的内部审核结果是否一致; g.审核组对管理体系一致性做出分析; 6.2.2二阶段审核的人日、条款和过程
(1)二阶段审核人日取决于一阶段人日占审核人日的比例,通常二阶段可占审核人日数的2/3;(2)二阶段应审核相关标准的所有条款,但对一阶段发现问题应追踪整改和补充审核;(3)二阶段原则上应审核体系覆盖的所有过程和场所,包括所有的部门。6.3一、二阶段审核的时间间隔和协调
6.3.1一阶段与二阶段时间间隔,主要考虑组织对一阶段审核发现存在问题的解决,一般情况下要求从一阶段审核结束时算起一个月内完成但对那些存在问题较多或需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组织最多不应超过6个月;公司规定,对一阶段审核资料,包括组织的整改证据,在二阶段审核之前由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对一阶段的审核组长的报告进行确认后,方可进入第二阶段审核;
6.3.2一阶段审核的部门和关键过程现场:主要是管理层、体系策划部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归口管理部门以及关键过程现场 的巡视(为判断受审核方对重要过程/环境/危险源的识别及运行控制情况),二阶段应对所有过程、场所进行详细审查;
6.3.3第一阶段应详细记录审核策划的内容;第二阶段应该完整记录体系实施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内容;
6.3.4第一阶段发现的问题,主要是通过问题清单方式要求组织整改,并应提供证实材料,由组长确认;有些问题也可以通过现场验证形式关闭;因此不排除重新进行一阶段审核,切忌在一阶段问题没有得到纠正前匆匆进入二阶段;在二阶段审核时,若有类似一阶段问题存在,同样可以开具不符合报告;
/ 11 6.3.5为有利于一、二阶段的协调,审核组长和专业审核员应尽可能不要调换,以确保审核的延续性,也有利于避免或减少二阶段内容的重复或遗漏;
6.3.6对于省略QMS一阶段现场审核的组织,其结合审核应安排与EMS/OHSAS二阶段进行。6.4可省略一阶段现场审核的情况
ISO/IEC 17021:2011标准9.2.3.1.1规定:“对于大多数管理体系而言,建议至少部分第一阶段审核活动在客户的场所进行”,尤其是:了解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基本情况,文件规定的范围是否与现场一致,组织活动、产品、服务范围,包括场所、组织重要过程、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情况; 6.4.1QMS/EMS/OHSAS可省略一阶段现场审核的个案:
(1)集团公司或多场所组织的许多分公司,当这些分公司独立申请认证时如果他们的活动/产品/过程/性质/重要的因素相同;可以选择代表性的、周边条件敏感的、典型的分场所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而不要求对申请认证的所有分场所都进行一阶段审核;
(2)组织规模、运作场所小,管理体系涉及的过程和重要因素简单,低风险组织,如在办公楼内经营、从事纯服务性质、不涉及使用有害物质或设备、设施的组织,可以考虑不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
(3)组织已获得UICC其他管理体系证书,或已先后获其他认证机构颁发的几个领域的证书,当此组织申请另一管理体系认证时,也可以考虑不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但对高风险组织仍应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
6.4.2 对于再认证的组织,只要其认证的范围未发生重大的变化,无论对QMS还是EMS,OHSAS,都不需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但是再次的文件评审和前一认证周期管理体系运行评价不可省略;
6.4.3不到现场进行一阶段审核时,审核组应完成文件审查和索取全部的相关资料(申请书上列出的包括资质证明/初始评价报告/验收报告/检测报告/以及内审、管理评审报告和记录),以确定审核范围,重要因素识别的充分性,体系策划的合理性,并了解方针、目标、管理方案制定情况及适用法律法规收集,内审、管理评审的实施情况; 6.4.4初审无论是否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都必须编写《一阶段审核报告》,并与其他资料一起交回审核部; 6.4.5对申请认证组织是否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在申请评审时确定。必要时由审核部进行调整。6.5初次进行QMS审核时,有下述情况的组织应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至少安排一次初访:
(1)特殊行业:主要包括食品、核工业、制药、医疗、汽车、船舶、建设、航天航空、运输领域企业以及少数高风险的、大型的化工、冶金企业;
(2)CNAS-GC11:201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管理实施指南》认证业务范围分类表中带*号的类别的组织;
(3)多场所集团公司(三个以上);(4)产品复杂的组织;
(5)8个审核人日及以上的规模大的组织。
6.6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一阶段审核必须是到现场审核。6.7管理体系与产品相结合的审核一阶段需要到现场审核。
/ 11 7 监督活动的要求 7.1监督审核
监督审核是对获证组织实施现场审核的一种监督活动。7.1.1监督审核的频次
(1)在证书有效期内,定期进行二次监督审核。第一次监审日期从初审完成日开始计算,一般在9—12月内进行;第二次监审也是在前次监审完成日之后9—12月内完成;确保每次监审时间间隔不超过十二个月;超期监审,按《监审、再认证联络、安排及超期处理实施规则》处置;
(2)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随时增加审核的频次(实施特殊审核); ①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②出现重大的产品质量、环境污染或健康安全重大事故或投诉; ③发生其它重大事故;
(3)对高危和特殊行业应增加审核的频次,在审核方案中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要求;
(4)监督审核人员安排的原则是在一个认证周期内不允许进行人员的调换(不包括实习审核员、技术专家、及见证人员),下一个周期则需要调换审核组长; 7.1.2监督审核的内容
(1)监督审核是现场审核,UICC规定监审除了对每个领域标准条款的必审条款之外,还应包括剩余条款中1/3的条款量;
(2)每次监督审核方案至少应包括对以下内容的审查: ①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②对上次审核中确定的不符合项采取的纠正措施的验证;
③投诉的处理(包括对投诉记录的调阅)及相关方信息(国地方抽查、曝光); ④绩效和管理体系在实现目标指标方面的有效性; ⑤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策划和进展;
⑥管理体系持续的运行控制(也要考虑多现场); ⑦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文件化的变化; ⑧证书和标识的使用;
7.1.3监督审核准备、现场审核、不符合跟踪验证等过程应类似于初次审核;公司要求审核组现场审核证实并提供获证组织持续满足管理体系标准的审核资料和监督审核报告; 7.1.4监督审核的结论
(1)监督审核的结论分为:推荐保持注册、不推荐保持注册和延期保持注册,具体要求同于“2.4.2初次审核结论”;(2)对监审中严重不符合未按规定要求整改的获证组织,审核组长可以酌情作出暂停使用证书和标识,撤销证书或缩小认证范围的推荐结论。
/ 11
7.2 保持认证
7.2.1对保持认证的决定过程
(1)由认证决定人员对任何可能导致获证组织暂停或撤销认证的不符合或其他情况作出评价,并对审核报告及相关资料进行决定以证实获证组织持续满足管理体系标准;由具有能力的认证决定管理人员对公司安排实施监督审核的项目对其认证监督审核活动实施监视,包括对审核员的报告活动进行监视,以确认认证活动在有效地运作,可以根据审核组长的肯定性结论保持对客户的认证;
(2)由认证决定管理人员对监督审核过程及审核有效期进行监视,并填写《认证决定管理人员工作检查记录》;(3)经总经理授权认证决定部负责人作出保持认证注册的决定,如发现组织管理体系存在重大缺陷或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存在重大问题时,则应按初审程序重新进行认证决定结论。8.再认证的要求 8.1再认证的含义和目的
8.1.1再认证是评价获证组织是否持续满足相关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所有要求; 8.1.2再认证也是通过现场审核、认证决定(复核)和颁发证书的认可方式完成的;
8.1.3再认证审核目的是确认管理体系整体的持续符合性和有效性,以及管理体系相对于认证范围的适宜性。8.2再认证的策划
8.2.1管理体系初审证书有效期为三年,在有效期届满前三个月内,获证组织应提出再确认(换证)申请,应确保再认证的所有活动及换发证书在前一轮三年有效期内完成;如因获证组织有特殊情况,经书面申请,并与UICC协商,可适当延后再认证审核的日期,但仍应确保在证书有效期内完成再认证;否则一律按初审安排;
8.2.2再认证应考虑管理体系在上一个认证周期的绩效,由审核部审核方案管理人员调阅上一认证周期的认证资料,总体评价获证客户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填写再认证组织绩效评价表,提出再认证现场审核时的关注点; 8.2.3再认证应对获证组织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一次再评审和对再认证时的关注点,以了解管理体系的变化; 8.2.4对获证组织的业绩评价和文件再评审需安排在现场审核前进行,再认证审核计划应考虑上述评审的结果和对上次审核不符合的验证;
8.2.5当获证组织管理体系或管理体系运行的环境(如法律地位变更)有重大变化影响到认证范围时,再认证审核活动可能需要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
8.2.6对于多场所或依据多个管理体系标准进行的认证,再认证审核的策划应确保审核现场有足够的覆盖范围,以提供对认证的信心。8.3再认证审核活动
8.3.1再认证审核的程序,一般按管理体系二阶段审核程序进行;
8.3.2再认证审核的内容和要点,依不同管理体系标准亦有所不同,在本程序的二阶段审核内容和重点一节中已有描述;
/ 11 8.3.3此外,再认证现场审核还应关注以下方面内容:
(1)结合内部和外部的变化,审查组织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及管理体系相对于认证范围的适宜性;(2)审查获证组织针对保持管理体系和改进管理体系提高整体绩效的承诺的证据;(3)审查获证组织管理体系运行是否促进了方针、目标的实现;
8.3.4再认证的审核发现,管理体系综合分析,审核报告均按初次审核二阶段有关规定执行;
8.3.5在再认证审核中发现的一般不符合或缺少符合性证据时,公司规定实施纠正措施的期限一般是30天,对严重不符合情况,按初审二阶段审核相应办法处置,应确保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验证在认证有效期终止前完成。8.4 再认证决定
8.4.1 再认证决定所需的信息包括:
(1)再认证审核的结果,包括再认证审核报告及相关检查记录或资料;(2)对认证周期内管理体系运行评价报告;(3)获证组织顾客的投诉(包括满意度指标)。
8.4.2 再认证决定:依据上述要求的信息,按《认证决定工作规定》、《认证决定工作细则》、《认证决定管理工作细则》、《认证决定与案卷奖惩细则》的要求对获证组织做出是否更新认证的决定。9.处罚
9.1审核人员处罚执行《审核人员奖惩规定》、《进一步落实认监委开展审核现场稽查工作要求的决定》的要求。9.2除审核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未按本细则要求执行的,给予如下处理:
(1)未造成不良影响或经济损失的,初次违反将给予会议批评,再次违反处罚标准100~200元/次,同时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培训及通报批评;
(2)给公司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给予相关责任人300~1000元/次处罚并给予降职或直至辞退处理;(3)给公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要求相应责任人承担相应经济责任。10.附则
10.1本细则自批准实施之日起正式执行。10.2本细则由审核部负责解释。11.相关文件
11.1《审核人员奖惩规定》
11.2《进一步落实认监委开展审核现场稽查工作要求的决定》 11.3《审核档案管理工作细则》 11.4《审核方案管理工作规定》
监督审核准备 篇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鉴定世贸协定之后,在国内省、市、地举办的原有中小型的贸易洽谈会为增进国内地区及国际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都纷纷升级至跨国、国际型的大型博览会。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云南、广西都逐年举办了大型国际型博览会。博览会的内容繁多、主题鲜明,如车展、服装展、机电展、大型机械、油煤化工、农产品、园林技术以及各类综合性展览。展会的安全顺利布展和圆满举办,涉及地区、国家的安全、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因此,消防安全工作在展览期间尤为重要。布展期间的消防设计审核作为展会消防工作的源头,是消防监督人员及展会相关工作人员都应当提前介入、重点把关的首要问题。[1,2]
1 特装展位布展前期告知
由于特装属于区别于展厅内的标准展位的特殊性,使用各类特殊材料进行设计、施工、安装。在布展前期,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据各地有关展会的布展消防安全标准、规定等相关的具体要求,对参展商及参展单位进行提前告知公示并按期提供相关的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针对展会规模、标准制定相关《布展设计消防安全规定》、《布展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布展施工现场动火作业规定》、《施工现场用电规定》并提前公示,以供参展单位、设计和施工单位参考;
(2)布展有关平面设计、布置的相关消防安全要求,相关设计图纸、说明材料及上报期限;
(3)布展有关建筑装修、装饰施工材料的燃烧性能的要求以及相关材料的检验鉴定报告;
(4)电气施工的有关消防安全要求,相关电气施工的图纸审核要求,并提供国家合格电器产品的相关合格证明材料;
(5)消防设施施工安装的审核设计要求,填报《特装施工总平面消防设计审批表》;
(6)布展施工现场消防管理制度以及特殊工种施工人员上岗证及消防安全培训证;
(7)参展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在施工前签定消防安全承诺书。
2 特装展位设计审核
2.1 平面设计
参展单位应将总平面布置及相关设计说明材料按有关制式、格式要求,报相关展会管理单位、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备案。特装施工消防设计审批项目包括:疏散通道、防火隔离带、疏散楼梯、防火分区、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排烟系统、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展位高度等原有建筑、设施是否改变,及改变是否符合要求[3,4,5]。填报《特装施工总平面消防设计审批表》,附送总平面设计布置图及相关设计说明资料,上报展会主办单位、展览场地管理单位、公安消防机构。
以上相关设计材料经展会管理单位备案,当地公安消防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标准,按照《布展设计消防安全规定》中有关总平面设计中有关内容审核同意后,方可按照设计方案施工。
2.2 设计审核要点
设计审核中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标准及有关展会的消防安全规定,重点审核以下内容:[6,7,8,9]
(1)展厅内特装布展平面设计应满足原有建筑消防设计的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2)展厅高度(吊顶高度)小于等于8m时,特装展位施工的展区不应超过一层且高度不应大于4m;展厅高度(吊顶高度)大于8m时,特装展区不应超过两层,高度不应大于6m,其中单层搭建高度不应大于4.5m。布展构件与建筑原有结构、设备、设施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m。
(3)特装展位设计不得改变原有展厅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安全疏散设计,展位应与展厅墙体之间留出宽度不小于0.6m的通道,特装展位内安全疏散设计应符合规范及展会相关消防安全规定的要求。
(4)特装展位设计布展不应改动、拆除、遮挡或影响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不得圈占、损坏和挪用消火栓,地下消火栓确保有一个长边侧宽1m以上的操作场地。不得影响展厅内各类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5)特装展位设计单位应在构件及布展材料应当符合消防设计要求。布展构件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布展中用于承载大型展品展物和布景、投影等设备的构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顶棚、墙面、地面使用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均不应低于B1级,特装展示区域内部通风管道及其保温材料应采用A级材料。除展示品外,布展的固定家具、展台使用的材料不应低于B1 级,悬挂装饰材料不应低于B2级,与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贴邻的布展材料不应低于B1级。
(6)电气设计及应急照明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消防应急灯具》(GB-17945) 的有关规定。布展使用的电线电缆应为经国家强制认证的合格产品。电气设备的总用电负荷量应进行严格核算,实际运行负荷不得超过变压器及馈电线路的负载能力。电器、电源插座、线盒、开关、线路及其它电气装置件等不应直接安装在低于B1级的构件及装修材料上。应急照明与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及展会消防安全规定。
(7)特装内消防设施设计,封闭式、半封闭式展区的布展对原建筑消防设施保护作用产生影响的,应增设相应的消防设施。
(8)参展方、布展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在开工前与展会主办单位签订消防安全承诺书(承诺书样本应在布展规定中公示、告知)。参展方在布展前应将《特装展位装修消防安全审批表》(见表1)及相关设计图纸、资料报展会消防设计审核,经审批合格后方可施工;竣工后,应申报报验收,经现场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 特装布展施工监督管理
(1)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经审核合格的消防设计文件组织施工,不得擅自改变消防设计进行施工、降低消防施工质量。施工中发现消防设计文件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及时书面告知参展方和设计单位[10,11]。
(2)施工单位必须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布展工程的施工业务,不以其他施工单位名义或者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
(3)布展施工材料进场前检测报告必须提交展会布展现场消防监督管理单位确认,必要时应当取样送检或现场监督送检。查验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内装修装饰材料及布展材料的质量,使用合格产品,保证消防施工质量。
(4)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负责人。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消防教育培训。
(5)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质量检验记录。
(6)落实动火、用电、易燃可燃材料管理等消防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现场施工操作、监护、防护措施必须严格按照前期制定并公示的《布展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布展施工现场动火作业规定》及《施工现场用电规定》项目的电气线路及电器安装前,必须由展会现场用电管理单位核定负荷后方可进行,布展项目隐蔽工程封闭前,必须由现场用电管理单位专业人员现场进行确认。
(7)工程竣工后,参展单位应组织相关施工、设计、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进行自查和评定,并及时填报施工质量合格报告。参加特准展位布展工程竣工验收,对布展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签字确认。
以上是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对大型博览会前期特装布展消防设计审核工作的一点粗浅的认识,以期从源头保障大型博览会的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张云明.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疏散性能化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10):70-74ZHANG Yun-ming.Study on safe evacuation with per-formance-based analytical method in public gatheringplac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10):70-74
[2]刘增青.新时期火灾隐患整治对策与机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3):119-122LIU Zeng-qing.Countermeasures and form to fire risksdispeled during new period[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and Technology,2011,(3):119-122
[3]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2006
[4]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S],1995
[5]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第107号令)
[6]GA503.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S]
[7]GA587.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与管理[S]
[8]GB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S],1995
[9]GB50354-2005.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S],2005
[10]秦挺鑫,薛淑艳,姚丽萍.我国公共场所应急疏散技术和标准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3):47-53QIN Ting-xin,XUE Shu-yan,YAO Li-ping.Investiga-tion and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J].Journal of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3):47-53
【监督审核准备】推荐阅读:
监督审核管理07-24
如何监督审核工程资料07-04
监督员不能审核内审员08-18
环境体系审核准备材料07-24
关于认证审核的准备工作注意事项 -sun10-01
审核评估审核项目、要素释义及引导性问题09-14
审核评价10-14
消防审核10-14
项目审核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