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舟曲泥石流思想汇报

2024-06-23

甘肃舟曲泥石流思想汇报(通用7篇)

甘肃舟曲泥石流思想汇报 篇1

敬爱的党组织:

8月8日凌晨,甘肃舟曲县因山洪堵塞河道,发生巨大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灾情发生后,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迅速行动起来,冲锋在前、勇于奉献,积极投身到抢险救灾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作为中国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义务。

灾情就是命令。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周密部署

州、县党员领导干部连夜赶赴受灾现场,察看灾情,指导救灾,奋力搜救受灾群众。州、县成立了“8·7”抗洪救灾指挥部,组成抢险救援等10个工作组,利用高音喇叭和防空警报宣传预警,组织由387名党员组成的“党员突击队”抢险救灾,疏散群众,维护秩序,抢救伤亡群众。

救灾就是职责,基层党组织立即响应、迅速行动

灾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深入抗洪救灾第一线,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开展救人抢险工作。灾区广大党员冲锋在最前面,坚守在最险处,争当抗洪救灾的先锋队、灾区人民的主心骨。

群众就是亲人,在灾难面前,广大党员舍小家、顾大家,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篇章。舟曲县城关镇受灾农村党员杨丁元,家里房屋全部被填埋,家中妻子、儿子、儿媳和孙子等9名亲人遇难。接到命令后,他擦去脸上的泪水,顾不上寻找遇难亲人的遗体,毅然投身到“党员突击队”当中,在废墟中搜寻存活的群众

广大党员冲锋在前、顽强奋战

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党和国家坚强的力量。甘之南,国有殇。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紧急号令,心向舟曲,驰援舟曲。日复一日,集中力量救大灾的国家意志一如既往,毫不懈怠,成为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力量所系、信心之源

在灾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全国各地人民群众也积极行动起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将爱心献给甘南灾区。而作为边远小县的一员,我们虽然不能付出更多的向甘肃兰州军区和广大党员那样的巨爱行动,但我们会尽自己小小的新一,积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爱心行动中来,积极行动起来捐款捐物,将爱心和温暖送给甘南灾区。让甘肃灾民感受到洪水随可怕,但全国人民的大爱将永远与他名相伴。

泥石流是可怕的,给甘南带来了巨大损失,让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危害,泥石流带走了127条鲜活的生命,但泥石流带不走全国人民对灾区的情和爱,带不走党和政府的温暖。相反带来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带来了全国人民对灾区的情和爱。甘南灾区的救灾工作已经证明了全国人民一条心,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温暖和爱,更有坚强的靠山。

在一次一次的灾难面前,我一次又一次的目睹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子弟兵为抢险夜以继日的工作,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情景,思想受到了很强烈的冲击,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员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

灾难留下的,绝不仅是巨大的伤痛,更有生命的感悟、发展的启迪。坚定一个信念: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有社会主义制度作保障,有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

我想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认识,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仅从行动上积

极向党组织靠拢,更加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思想与行动同步,为成为一名真正的党员而努力奋斗!

请党组织检验我。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x

甘肃舟曲泥石流思想汇报 篇2

国家档案局对灾害的防治非常重视, 于2009年就其提出了立项指南:我国重点档案损毁情况典型调查研究, 档案部门防治自然灾害应对策略研究等。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自然灾害对党和国家档案资源的破坏, 国家档案局组织编写、发布了《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 这是提高档案人员安全能力的重要教材。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强化档案工作者的灾难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 为各级档案馆和档案工作者在制定灾害管理政策和战略过程中提供必要指导, 以便进一步增强档案馆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 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和妥善处置, 把各种灾害对档案馆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1]。笔者不揣浅陋撰写此文, 旨在引起同行关注灾后档案的安全保护。

一、泥石流对档案安全的危害及成因

滑坡、泥石流等继发性地质灾害常见于山区, 主要危害档案馆库建筑, 从而损害档案。截止到目前, 四川省是发生这种灾害比较频繁的地方。四川省档案局曾作过一次系统的调查, 了解到不少这方面的问题[2]。这其中除了自然因素外, 还有许多人为因素。

四川省木里县档案馆, 馆址选在县城两条大排水沟的滑体边缘上, 县城开始出现不很明显的整体滑坡现象, 随后逐渐发展。自1986年开始, 档案馆所处地段逐年下滑, 1991年以后严重加剧, 导致档案馆库地基下沉。1992年, 经有关部门鉴定为危房。木里县档案馆已于1997年另选地址重建。四川省乡城县地处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 整座县城建在一面斜坡上。1986年, 乡城县发生严重的泥石流, 县城内许多街道、排水沟等均被堵塞, 不少建筑物受泥石流的强烈冲击, 档案库房的底层墙壁、窗户被泥石流冲击撞坏, 泥石直接冲进库房, 造成底层库房泥石堆积, 档案馆安全得不到保障, 给档案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剖析上述实例中滑坡、泥石流对档案安全造成的危害, 可以看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 (1) 档案馆馆址选择不当, 使得档案安全遭到破坏, 如木里县、乡城县。 (2) 缺乏对周边环境的认识, 忽视档案馆库周围环境的治理, 加速了隐蔽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档案安全的影响, 如木里县。 (3) 部分档案馆缺乏档案安全工作规章制度。中国档案馆的灾害事件管理工作相对薄弱, 有不少档案馆没有制定灾害预案、应急制度、备份制度, 发生灾害时手忙脚乱, 很难应对灾害事件的发生。在这种条件下, 档案安全就很难得到保障。 (4) 缺乏对灾害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档案部门维护档案安全的对策

鉴于滑坡、泥石流危害的严重性和治理的难度, 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同时, 我们也要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发生及其产生的破坏虽然为人力所难以控制, 但是广大档案工作者只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 还是可以避免或减少各种灾害对档案损害的。

1. 加强与档案安全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档案安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1) 馆库建设。档案馆建筑是保管和保护档案最为重要的防线, 是防止档案遭受各种灾害损毁的首要屏障。从以往灾区档案馆的受损情况来看, 档案建筑倒塌的比例远远少于其他建筑, 凡按档案馆建筑设计标准建造的档案建筑无一倒塌, 而只有程度不同的损坏。因此, 档案馆建筑的选址和设计应严格按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进行, 坚决制止将档案馆 (室) 建在地势低洼处、靠近山坡处或将档案存放在地下室的现象发生, 同时要高度重视抗震烈度、防火等级方面的刚性要求, 我们档案部门要抓住机遇, 充分考虑坚固安全、经济实用、节能环保等因素[3], 严格遵循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把档案馆库建设好, 筑起保障档案安全的坚固防线。此外, 还要定期对档案馆 (室) 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避免周边环境的变化对档案安全的影响。 (2) 馆库装具。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是预防灾害损坏档案的必要保证。档案馆必须配备相应的灾害报警控制系统, 如档案馆 (室) 应配备灭火装置和其他消防器材, 地震多发地的档案馆 (室) 应配备坚固的档案装具。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 市委机关档案室所有木制装具全部被损为碎片, 档案全被埋压在废墟中, 非常不利于灾后抢救受损档案, 而当时唐山市档案馆虽倒塌, 全部铁质档案柜被砸, 但是未碎, 只是变了形, 档案柜内档案仍然保存较为完好。 (3) 设施设备。《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副省级市以上国家档案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有关视频监控、门禁、火灾报警、消防、温湿度监控、计算机安全等系统建设的新要求, 是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4]。

2. 加强与档案安全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为档案安全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各级档案部门, 尤其是重大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的档案部门, 必须制定应对各种灾害或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成立应急指挥机构, 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各种情况下怎样抢救、转移和修复档案;怎样进行灾害损失的评估;怎样与救灾部门联系;怎样预防次生灾害等。同时要根据近年来全国乃至世界上一些地方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经验教训, 紧密结合本地实际, 对现有档案安全保护制度, 特别是各种灾害应急预案进行一次修订完善。要在适当时候按照预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演练。四川省某中学从2005年开始, 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地震紧急疏散演练。汶川地震发生时, 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 根据平时演练的做法, 仅用1分36秒就全部集合到操场上, 全校师生无一伤亡。实施受损档案抢救制度, 对突发事件、自然老化等因素, 造成档案损毁的, 一定要尽快对破损档案采取抢救和保护措施, 避免造成更大损失。在北川档案抢救修复过程中, 在国家档案局的支持下成立了由全国各地档案保护人员组成的专家组, 为这批档案的抢救修复提供技术咨询。专家决策咨询机制的引入, 有利于集思广益, 保证了档案抢救修复的科学性和成功率。

3. 加强档案人员的风险意识培训, 为档案安全提供思想和人员保障。

(1) 制定安全性综合评估, 应对危机、化解风险。要能够充分意识到危机和风险的存在,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 必然会有轻微事故和多起事故征兆和隐患。人们对导致事故发生的隐患、征兆往往容易忽略, 甚至发现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是导致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 对档案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评估, 及时查找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或隐患, 有针对性地及时把各种漏洞或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是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档案信息安全最根本的措施之一。 (2)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档案领导者的整体素质、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是档案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通过对档案工作人员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学习培训, 强化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 巩固档案安全保障基本知识与技能, 培养一支责任意识强、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胜任本职工作的档案干部队伍, 为档案安全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另外, 公民的档案意识也是不可忽略的。档案工作人员及广大兼职档案工作者, 应该以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为己任、为要务。只有让公民在维护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认识到“档案有用”、“档案与我有关”, 才能让更多的公民重视档案和档案工作。陕西省基层档案工作者覃承信在泥石流袭来的瞬间舍弃了新楼房和女儿的嫁妆保全了集体档案。

4. 加强机制创新, 为档案安全提供必要的机制保障。

实施重要档案的馆际互备机制[5], 即根据不同地震带、不同江河水系流域、不同电网布局等因素, 在全国合理建立不同区域档案馆互为备份的机制。馆际互备机制的提出, 有利于降低档案馆备份基地建设的成本, 加快了异地备份制度落实的步伐, 因而得到了各地档案部门的拥护和积极响应。目前实施重要档案互为备份制度已经取得初步进展, 南京市与哈尔滨市档案馆、天津市与广州市档案馆已经签署协议互建馆藏重要档案数据备份基地, 云南与贵州省档案馆、北京市与陕西省档案馆、山东与湖北省档案馆也基本达成了意向, 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6]。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危害档案安全的突发社会事件和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 虽然灾害不是每时每处都会发生, 但如果我们能防患于未然, 则可以将灾害对档案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 我们要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档案安全保障体系, 为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安全和长久传承提供坚强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S].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010.

[2]蔡学美.档案馆灾害防治研究[J].中国档案, 2000 (11) .

[3]王良城.档案部门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要求与策略[R].昆明:中国档案学会2008年档案工作者年会, 2008.

[4]黑龙江省档案局.关于开展全省档案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R].2010.

[5]王良城.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的编制及有关思考[J].北京档案, 2010.

舟曲泥石流思想汇报 篇3

敬爱的党组织:

2010年8月8日凌晨,泥石流灾害猛然降临到熟睡的舟曲!睡梦中的舟曲来不及躲避,一栋栋房屋被冲毁,一个个生命还在睡梦中就魂归天堂,舟曲,三分之一县城受损,上千人失踪,一千二百多人罹难,五百余人失踪,素有“藏乡江南”之称的舟曲,一时山河呜咽,满目疮痍。整个舟曲,陷入灾难和恐怖之中。

看着那些新闻报道里面,多少孩子变得无家可归,多少房屋瞬间倒塌。原本温馨的家庭已然失去了支柱,嗷嗷待哺的孩子坐在一片木板上失声痛哭。可怜的老人为了救助自己的孙子瞬间被泥石流卷走,坚强的母亲高举自己的孩子在水中坚持了8小时安详地睡去。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依旧清晰地呈现于眼前,一个个感动的瞬间依旧不断在脑海中上演。我想灾难纵然可怕,但生存的信念不会被击垮。有爱的地方就会有奇迹。民族有多少苦难,历史的表情就会有多凝重与肃穆。多难兴邦,我们不能对苦难避重就轻;生生不息,我们更需要从苦难中汲取力量,坚强——是中国人亘古不屈的脊梁。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能带给灾区人民安全感的无疑是国家和党中央这个强大的后盾,在第一时间,温家宝总理两度赶赴重灾区,指导救灾工作,安慰灾区人民,哪里有灾区,哪里就有总理。与此同时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灾区的抢险救灾工作,下达一条条以救人为主的指令。在灾难降临的危机关头,人们听到了党中央的号令,全国各地的各种救援力量紧急集结,向舟曲进发。灾难中,“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旗帜高高飘扬。每当大难降临之际,中国共产党人总是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群众,以“敢同天地比豪情”的气魄和“敢与日月争光辉”的斗志,众志成城、携手抗灾,勇挑重担、共度时艰,在大自然肆虐之后的废墟上重建自己的美好家园,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将大自然肆虐的印迹狠狠地踩在脚下。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危急时刻,任凭滔滔洪水在脚下翻卷,一个个舍生忘死的共产党人以冲刺的速度,向抗洪救灾最前线前进。他们肩负使命,不离不弃,布满血丝的眼睛搜寻着生命信号,伤痕累累的双手刨开厚重的淤泥,争分夺秒与死神搏斗。任凭滚滚泥流在脚下狞笑,一个个有情有义的共产党人以雷霆般的呐喊,向抗洪救灾最前方奋进。他们顶风冒雨、踏泥踩泞,搜集灾情、抢救伤

员、稳定民心,把灾区群众当成亲人和朋友。这一切,让灾难中的群众看到希望。这一切,让灾难中的群众看到力量。这一切,让灾难中的群众看到胜利。舟曲不孤,因为有最可亲的共产党人。舟曲不屈,因为有最可敬的共产党人。

在救灾的新闻报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在甘肃舟曲灾区,总有一抹醒目的红映入眼帘:民房上、帐篷旁,在灾民安置点、各救灾单位,处处可见鲜艳的国旗和党旗迎风飘扬,鼓舞人心,给人力量。这一切都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军民团结,干群一心,就一定能克服艰难险阻,建设一个新的家园,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舟曲!

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舟曲,灾难不断发生,每一次灾难,都让我们心情沉重;每一次灾难,都让我们悲痛万分。当那些遇难的同胞长眠地下的时候,我们却健康地活着,幸福地活着!然而,在灾难面前,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幸存者。因为谁也无法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一直会安全健康地活着。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曾看到有位网友写过这样的诗句:“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主权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义无反顾;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互助;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的脊梁。诗句朴实简练,却抒发了共和国的儿女们对祖**亲的心声,唱出了儿女们为有一个坚强的祖**亲而自豪的赞歌。

多难兴邦,我们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坚强;多难兴邦,我们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希望。

作为一个身处大学校园的入党积极分子,在灾害面前我可能不能和解放军一样在一线救灾,但我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一名党员的真正含义,在危险面前,要冲在最前面,要为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因为在灾难面前,党员们就是灾区人民的亲人,国家就是灾民们唯一的依靠!

汇报人:xxx

甘肃舟曲泥石流思想汇报 篇4

敬爱的党组织:

“大难当前,冲锋在前”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本质。不论是08年的汶川地震还是今年的舟曲流石流灾害,党中央国务院对灾情都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下达通知,要求灾区各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和动员一切力量,把救灾作为当前第一位的任务,认真做好服务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稳定人心,凝聚力量,团结和带领群众投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入到抗洪救灾中去,真正做到“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坚强堡垒”。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每个地方都有一个从县委派来的党员,他们在灾区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口号就是“把党支部建起来、让党旗飘起来、让党徽挂起来”。临时党支部承担着很多工作,比如说灾民的日常生活需要,还有一些上传下达的工作。在灾民的家里,让人感觉到灾民不是那么惊慌,对这一切非常平和,这都跟党员冲在前线有关。

在灾难面前,党员干部充分发扬不畏艰险,连续作战的作风,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做到哪里工作最艰苦,哪里灾情最严重,哪里群众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哪里,真正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们认为维护群众的安全就是他们的使命,与村民相关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他们不畏艰险,通宵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以保证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他们抓行动,以身作则,充分体现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主心骨作用,其中有一位转移出来的老人感激的说:“感激共产党,没有共产党的帮助,这次我们全家真的遇上大灾难了。当然除了这位老人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心中不知该怎么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也许他们只用一句普通的话,也许他们只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党,去做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事。我们感激党,感谢他们始终冲在最前线,始终以群众的安危为己任,在抗洪救灾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全国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抗灾过程中紧急行动了起来,充分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心系基层,心系灾区,心系群众,积极支援帮扶受灾地区和人民群众度过了难关,还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主题实践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鼓舞和支援灾区,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也许有些人会觉得作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不畏艰险,不畏困难是其本身的义务,并不值得为此大涨宣扬,但你可曾试想一下,党员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名普通的人,也有自己的孝敬的父母,有自己疼爱的老婆和孩子,但一旦面对危急时刻,他们能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没有些许的迟疑,更没有丝毫的恐惧,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党员的责任,什么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难道我们不觉得他们伟大吗?不觉得为他们这种高尚的情操感到敬佩吗?

在一次一次的灾难面前,我一次又一次的目睹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子弟兵为抢险夜以继日的工作,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情景,思想受到了很强烈的冲击,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积极参加各种学教活动,严格遵守学习纪律,认真学习讨论,不断提高认识,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仅从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更加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思想与行动同步,为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而努力奋斗!

甘肃舟曲泥石流思想汇报 篇5

这次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环境应急监测通过合理布点, 科学监测, 及时弄清了灾区群众的饮用水源地和地表水水质状况, 对灾区饮用水源地开展水质109项全分析。在历时27天应急监测中, 通过省市县三级环境监测站的共同努力, 完成并上报监测数据8千余个, 出动监测人员62人, 出动监测车88台次, 发布应急快报75期, 全面掌握灾后水质状况, 为进一步做好应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1舟曲泥石流灾害环境应急监测的几点体会

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与抢险救灾交织在一起, 时间紧迫, 环境复杂, 任务艰巨, 是甘肃省环境监测系统从未经历过的一次严峻考验, 我们坚持做到时效优先, 统筹安排, 科学调度, 整合资源, 克服了重重困难, 顺利完成了应急监测工作。回顾舟曲环境应急监测有以下几点体会。

1.1常备不懈, 反应快速

由于省站坚持了平战结合, 常备不懈。平时对应急监测仪器车辆的管理、技术能力的储备、应急预案的响应、应急监测力量的储备、人员的联络方式等, 都有严格的规定, 从而保证了应急监测一遇到任务, 就能及时拉得出, 用得上。8月8日接到应急监测任务通知后, 省站迅速组成9人应急监测突击队, 从不同方位快速集结、出发, 于当天赶赴舟曲, 踏勘现场, 制定方案, 迅速展开应急监测, 经过紧张奋战, 第一份监测快报快速报出。

1.2突出重点, 确保民生

舟曲县城堰塞湖的形成对舟曲、成县、武都的城市饮用水源地构成严重威胁, 并对白龙江水质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在执行应急监测任务中, 我们坚持把优先保护民生安全作为应急监测的重中之重, 在敏感区域和处境断面布点设防, 仅在舟曲县城就布设了7个临时饮用水源水质监测点, 开展了109项水质全分析。通过合理布点, 科学监测, 及时掌握了灾区的饮用水源地和地表水水质状况, 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

1.3注重质量, 数据可靠

在应急监测中, 省站会同陇南、甘南监测站, 多次对快速监测和实验室化学分析进行比对实验, 组织实验室之间和不同人员的比对监测, 确保了数据的准确可靠。

1.4统筹兼顾, 整合资源

甘肃省环境监测工作地域广, 多年来存在着人员少、监测设备和交通工具缺的实际困难, 为此, 我们注重合理配置资源, 将省、市、县三级环境监测人员与其他环境监管人员适当混合编组, 各组兼顾各方面应急工作。由省站牵头, 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方案、统一监测、统一编制快报, 为排除安全隐患, 科学决策, 圆满完成监测任务起到了重要作用。

1.5完善预案, 夯实基础

甘肃省在2008年制定了《甘肃省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 2010年在健全环境应急工作机制中, 进一步强化了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建立了由几十名专家组成的甘肃省环境应急监测专家库。泥石流灾害发生后, 我们立即启动了既定的预案, 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应急监测方案, 确保了应急工作科学规范, 有序展开。

2舟曲泥石流灾害环境应急监测的不足

甘肃省站的应急监测队伍经历了多次实战考验, 在总结了经验的同时, 也看到了自身在应急监测体系建设方面的不足。

2.1应急监测机制不畅通

发生灾难或环境事件时, 监测人员及车辆往往不能及时进入现场, 要在第一时间进入现场采样监测困难很大, 无法掌握第一手资料, 制约了应急监测的时效性。在应急监测过程中, 往往是应急监测预案都能正常启动, 应急监测工作也能正常开展, 在工作快结束时, 却接不到明确的应急监测工作结束的通知。

2.2仪器装备落后

现有的便携式仪器设备仅适用于半定性和半定量监测, 在“快”和“准”上无法满足应急决策的需要。陇南山区路况差, 交通不便, 省站现有应急车辆动力低, 安全性能差。通讯装备落后, 应急状态时往往出现通讯中断, 现场内外与指挥部信息联系不够畅通。甘肃省拥有“有毒、有害产品”的生产企业比较多, 安全隐患大, 污染事故频发, 现有应急装备和能力, 不能保障应急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

2.3缺乏应急监测保障经费

应急监测经费得不到保障, 监测中经费主要用于车辆、差旅、试剂、标准物质等的消耗, 常态培训与演练、能力建设、应急监测运行等缺乏经费保障。

3对舟曲泥石流灾害环境应急监测的感想

1) 建立健全环境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并根据应急形势的发展不断修改完善。建立国家级和地方级的常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注重部门之间、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协调应对;建立紧急事务处理机构。紧急事务处理机构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中央指挥中枢机构, 其可以有效动员、指挥、协调、调度地区资源应对紧急事务;另一部分是常设性危机管理的综合协调部门, 以协同各方专家, 从国家安全高度制定长期应急战略和计划, 在地方各级层面上也相应地设立相关部门。目前安全生产、交通安全、洪涝灾害等因素次生环境污染事件是当前主要的环境事件类型, 相关部门尽快在预警预测、信息沟通、联合处置等方面形成长效联动机制, 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环境应急管理监测体制。

2) 持续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监管工作, 针对敏感地区、敏感时段、敏感类型环境安全形势和特点, 指导各地环保部门加大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监管力度, 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

3) 环境应急管理的信息沟通与披露方面, 以政府为主导, 建立发言人制度, 友好和有效地与媒体合作, 对市民进行公开透明、及时、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沟通与披露。

4) 在环境应急管理政府财力和社会保障方面, 除了国家的财力支撑和保障外, 还应通过政府、民间机构、市民三者分担的形式, 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5) 积极探索建立环保部门应急管理与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相结合的环境应急处置机制。

参考文献

[1]傅国伟.对开展震后环境应急监测的思考[J].环境保护, 2008, 9 (1) :64-68.

甘肃舟曲灾区高考考生全部录取 篇6

甘肃省教育厅、招办制定出台舟曲高考考生录取照顾政策,今年舟曲灾区高考考生全部录取。

照顾政策规定,对舟曲生源且在舟曲县参加高考(以准考证号为准)的考生,专科一批录取时在参照线基础上降30分投档录取,降分录取的院校可在其实际录取线降30分进行投档录取。专科二批按照文科220分、理科210分进行投档录取。今年实际录取824人,录取率99.3%,比未实行录取照顾政策,提高24.3%,另有6名考生安排到普通中专录取。

专科:用户请确认您发表的言论符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规定,并符合本论坛的主旨。

专科:本社区用户不得在本社区发表包含破坏宪法和法律、破坏民族团结、捏造或者歪曲事实、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及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言论。

周曲泥石流思想汇报 篇7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据中国舟曲灾区指挥部消息,截至21日,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34人,失踪331人,累计门诊人数2062人。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明确指示。要求甘肃省和有关部门当前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救人,组织群众避险,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的生活;同时要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科学处臵堰塞湖,迅速抢修重要基础设施,特别要尽快抢通道路、电力、通信等,保证抢险人员和救灾物资的运送;解放军、武警部队要全力支持抢险救灾。李克强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也作出批示。8月8日中午12时,温家宝总理率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赶赴受灾地区。8月8日,中央财政向我省紧急下拨综合财力补助资金5亿元,用于抢险救灾、受灾群众转移安臵和生活救济、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基础设施修复和堰塞湖处理以及因灾倒塌房屋恢复重建等方面。

每到此时,我总能发现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事件,总能发现我们共产党人的身影(王伟的英雄事迹),震撼的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党员先锋模范,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奋不顾身、前赴后继,什么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机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不怕牺牲。什么是以人为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等。。这时我才真正懂得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系,我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进入社会工作中必将时刻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泥石流过后我们回顾这次事件,8日,中共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陈建华通报称,“5〃12”特大地震致使山体松垮,半年多长期干旱,加之瞬间性强降暴雨,是造成这次特大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9日下午召开的国土资源系统舟曲抢险救灾紧急会议上说,舟曲泥石流灾害主要有以下5方面原因:一是地质地貌原因。舟曲是全国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区。徐绍史说,舟曲一带是秦岭西部的褶皱带,山体分化、破碎严重,大部分属于是炭灰夹杂的土质,非常容易形成地质灾害;二是“5 12”地震震松了山体。徐绍史说,舟曲是“5 12”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地震导致舟曲的山体松动,极易垮塌,而山体要恢复到震前水平至少需要3 5年时间;三是气象原因。徐绍史说,今年,国内大部分地方遭遇严重干旱,这使岩体、土体收缩,裂缝暴露出来,遇到强降雨,雨水容易进入山缝隙,形成地质灾害;四是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由于岩体产生裂缝,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深入岩体深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五是地质灾害自由的特征。地质灾害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强。

上述的归咎是:天灾,天灾我们无法更好预料和控制的,但人祸呢?我们不可放人祸所不视,由于当地为了经济发展而砍伐大量森林植被,导致水土流

失极为严重,自然灾害不断,加之这次大雨,终于酿成了大灾。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甘南舟曲县向来以山清水秀闻名于世,滔滔白龙江横穿全县,宛如飘逸的哈达,穿林海,越深谷,增色不少。然而,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加剧,舟曲县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白龙江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恶性变化,由此诱发的洪水、滑坡、泥石流灾害不断,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安全!据统计,从1952年8月舟曲林业局成立到1990年,累计采伐森林189.75万亩,许多地方的森林成为残败的次生林。加上民用木材和乱砍滥伐、倒卖盗用,全县森 林面积每年以10万立方米的速度减少,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近年来也是生态灾害不断,可当地依然不予以重视,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森林的措施,森林植被每年都遭到在进一步破坏,终于导致了这次灾难。

我不禁想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为什么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深圳特区报”刊发过一篇题为“泥石流滑坡频发威胁甘南重建”的报道,文中采访了舟曲县县长迭目江腾,他说道:“我们舟曲过去为国家贡献了上百亿立方的木材,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表示,持续大规模的砍伐。这不仅让我汗颜,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党员的先进性哪去了,简直是鼠目寸光。我们是不是要承认一个事实:现代的高gdp与我们的资源环境牺牲是有莫大关系的。作为教训,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像党员一样严格要求自己,要牢记以下几点:

首先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第二条: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期先锋模范作用。

其次是认真学习贯彻十二五规划中指出的:1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2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3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4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重要指导方针、政策。

第三是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弄清与时俱进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持续学习、批评和自我批评。

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大以后,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领悟这些理论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和指导意义,提高自己贯彻落实这些理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并不是为我成为党员光宗耀祖,以权谋私,我只想接受党的直接领导,运用党科学的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同时向大家宣传泥石流中的英雄光荣事迹。同时认真学习,了解英雄事迹的内涵与实质,快速提升自己。以上就是我关注“周曲泥石流”的一些思想心得与总结,请党组织批评指正。

2290(字)

上一篇:陋室铭原文及注音下一篇:搞清楚你的支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