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族宗教工作计划

2024-10-01

社区民族宗教工作计划(精选8篇)

社区民族宗教工作计划 篇1

社区民族宗教工作总结

2011年,我社区在区民族宗教局、xx街道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的原则要求,引导全区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不开”的思想观念,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研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我县民族团结,宗教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将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搞好民族宗教政策宣传,促进民族团结稳定。年初,按照上级关于民族宗教工作会议要求,我们社区及时召开社区民族宗教工作会议,全面传达了会议精神,并在社区内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今年以来,我社区加强了对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并在社区宣传栏办了民族知识园地专栏,按照上级的要求,搞好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

2、切实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今年社区召开了几次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主要围绕促和谐保稳定的工作大局,专题研究布置民族宗教工作。

3、对辖区内的少数民族群众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准确的掌握

了辖区内21名少数民族人员的基本情况。其中常住少数民族为17人,流动少数民族为4人。

4、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好。社区在少数民族人员中开展走访慰问,在建党90周年之际,社区主任带队,走访了居住在我社区的少数民族人员,给他们带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年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和区民族宗教局的帮助指导下,我社区的民族团结和宗教稳定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人员少、经费紧,一些工作开展得不到位等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改进,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取得更大的成绩。

社区

2011年11月18日

社区民族宗教工作计划 篇2

一、价值认同:民族社区文化传承的精神内核

民族文化传承是“民族社会成员纵向交接 (代际间的纵向传递) 的过程, 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表现出强制性和模式化的要求, 最终形成文化的传承机制, 受内在机制的支配, 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 并在不断传承中呈现出再生的特性的过程”[1]。

认同的核心问题则是价值问题。在农村社区场域中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依赖于村落社群中的成员是否具有一致性的看法以及感情基础, 即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社区中, 村民们是否拥有共同的价值和行动取向, 换言之, 这也是某一特定农村社区的成员是否拥有稳定的集体观念的重要标志。同时, 农村社区中世居的村民, 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 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在群居生活中通过身份的澄清与确认, 从而来正确认识个体、群体及本民族文化价值的。村民身份感的确立, 是农村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力来源:“当人民在确立自己身份感时……总是认同那些与自己的利益需求、情感和信仰相一致或相近似的东西, 利益、情感和信仰影响着人们对‘他者’的评价问题”[2]。

在现代性所开启的价值世界中强调的是“获取性”的发展, 缺少对传统原生态文化传承过程中人之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审视和关注;自然、生态主义的发展观, 则更强调乡土价值世界中人的“生存性”价值的体现。以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为例, 农村文化价值在以对物质利益的诉求中整体性退却、边缘化甚至贬值。因此, 基于价值认同的农村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目标在于充分激活并蓄养住乡土社会自身的永恒性价值。

二、价值困境:民族社区文化传承的两难选择

对于民族农村社区里的村民而言, 在本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所遭遇的价值困境主要表现为:特定的传统文化如何在“延续”与“颠覆”的选择性价值观博弈中得以留存?由此, 本文将基于两种不同价值取向, 将农村民族文化传承类型分为保护性传承和破坏性传承两种类型。保护性传承在选择传承路径时, 主要依据社会现实发展的要求, 在保留本民族文化原有精神内核和发展根基的基础上, 充分吸纳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元素, 实现融合式传承与发展;破坏性传承, 是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颠覆, 即最能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内核未能在传承中得以较好保护, 其结果将有可能给多元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性影响, 同时也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和谐共生局面的营造。由此我们不难做出这样的判断: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尽量避免破坏性传承, 选择保护性传承的路径进行。诚然, 在实然状态下, 农村民族文化传承过程所涉及的来自社群中的个体、群体对不同传承途径的看法以及可接受程度无疑都是多元、多层的, 并非可截然区分为这样理想的两种状态, 往往是交融性的存在。也就是说, 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思考,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实现当地现代化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3]。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 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 在以何种价值为导向的传承路径选择问题上, 我们大致可对这样两种成问题的价值选择进行分析。

(一) 文化传承的价值在社会变革趋同化模式中消退

在我国目前政府主导的社会变革模式中, 普遍存在社会价值的预设化和固化的现象。即在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传承过程中, 政府所拥有的价值观念在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导向性政策中已然起到最决定性的作用。因其在这个社会文化演变的过程中主导价值观念处于核心位置, 这同样会给农村传统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消退埋下了不易直接辨识的隐患, 甚至一度演化为城市取向的农村民族文化传承。例如,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背景下, 给少数民族的物质生活带来了较大改善, 但究竟少数民族同胞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和认同这样的改善呢?

例如, 云南L地区W族同胞聚居地, 政府主导的村屋改造项目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可是当改造完毕后, 房顶再次有漏雨现象发生时, 村民们的应对策略竟然是找到房屋的对口援建单位告知:“你们的瓦坏了。”

类似的社区民族文化消退得太快!不仅如此, 还有传统的服装工艺、建筑设计都一同消失。表面上看村民们的物质生活较之以往是有所改善, 但少数民族的精神生活品质却并无太大改善……由此, 我们不难反省到:民主生态的传承策略应是在充分考虑少数民族需要和要求的基础上做出的发展决策, 以反映民族同胞的需要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毕竟, 只有政策支撑一个民族特有的东西, 少数民族同胞才会更为之而感到自豪。

(二) 文化传承的价值在社会变革的不当保护中异化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不断边缘化, 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要么无人问津, 要么就是在盲目的文化开发中丧失了文化本真, 流于形式, 甚至走向毁灭。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价值异化现象主要指的是政策在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引入了市场机制。在市场竞争机制中经济人假设人人都为追逐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奋斗。为维护自身利益, 少数民族在构建和发展各自文化体系的过程中期望自己所尊崇的价值观能够成为民族发展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代表不同个人、群体、社会阶层利益的价值观念。一些决策权力主体本身所代表的就是以追逐经济利益为主的个人、群体或是社会阶层, 而往往那些在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个人、群体、基层所信奉的价值观念在此价值选择博弈中胜算更大, 从而导致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价值取向被迫发生异化。民族文化传承的最理想主体应是文化的持有者。进而, 决策过程中尊重传承主体在价值观传承过程中的意义, 才是最需要考量文化传承成本之关键所在。

譬如, 为保护一些濒临销声匿迹的传统民族文化或民间工艺, 人们开始逐渐选用数字化技术再现一些传统民族民间工艺, 但数字化呈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存在的价值显然是较为有限的。也有学者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藏传唐卡进行数字化修复与再创造是对这一具有千百年历史且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进行保护的有效措施。但笔者认为传统唐卡在创作中的线条、色彩经过数字化方法处理后早已丧失了创作的灵性。换言之,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到底数字技术给唐卡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音?

就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价值角度来考量, 传统手艺人的价值没有了, 而民间艺人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价值是数字化技术所替代不了的。尤其在艺术创作中, 要求最为严格的就是创作者的心境, 那是一种即时性的灵感体验与捕获, 没有了创造的心态, 批量制造和生产的民族民间工艺品一样会失去灵性。所以, 从此种意义上分析, 不顾创作生态的民间工艺文化传承, 缺少了传承的灵性与文化。

又如, 云南腾冲农民画是20世纪70年代在群众性绘画活动中产生并形成的, 与我国民族民间传统美术及手工艺术品如剪纸、面塑、泥人、皮影、窗花、版画、年画等一脉相传, 其整体艺术价值较高。在自然、淳朴的自然状态下的农民画创作是一种心灵对身处意境感知的释放, 每一次创作都是独一无二的。可时下各地发展旅游业, 有的地方主管部门也鼓励把民间艺术开发为旅游产品和树立地方文化形象, 农民画创作纯粹为了“画”而画, 那么, 此时虽然也是在作画, 但缺少了创作的基本态度和心境。

综上, 民间艺术在民族社区文化传承中的影响, 也就是其不可替代性, 正是体现在未知性、不可重复性中, 任何一幅作品都是不可复制的, 因为创作者创作时的心态和意境是绝无仅有的。

因而民族民间文化的多元、多形态存在, 只有先保护才谈得上传承, 而真正生态与和谐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则是在保护中的传承与创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过程中所秉承的价值追求应该是建立在利益相关者价值冲突与融合的基础上的。尊重多元价值是以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等多元需要作为价值选择的基础从而进行融合的必然结果。在国家政策导向与社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生态与需要之间形成合理有效的传承, 教育成为人们最容易想到的路径之一,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本身兼具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于是有学者提出“面临全球化挑战的华人教育路向, 首先在于找准自己的位置, 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与它文化交融发展”[4]。“当前在对待西部和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上, 没有重视‘人’, 没有从文化特色和具体的情况出发考虑教育, 而只是把教育定位为工具层面的‘脱贫致富’的手段, 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共生教育理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只有把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的东西融合成一个很好的培养基地去培养和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对自然是尊重的, 对其他文化是尊重的。他既知道自己的特点, 又能吸取人家的长处”[5]。

三、文化自觉:价值认同视野下的文化传承路径思考

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教育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也承担着传承与创新文化的重任, 它要以怎样的途径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良性发展?这是当下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而迫切的问题。

根据文化传承场域的不同, 可分为家庭传承、社会传承、学校传承等三种[6]。学界普遍认为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有学者提出:“坚持不脱离文化原生地的传承为主导, 辅之以脱离文化原生地的传承等模式……突出培育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觉’意识等是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7]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理应由民族地区青年一代来承担传承的重要责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文化和大众消费文化的强势冲击中迷失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情感与责任感, 与民族传承文化之间产生的疏离。归根结底, 民族文化传承还得靠村民自己来完成。文化遗产保护, 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发展中的保护, “承”是保护中的传承。教育之所以被视为能够承载文化传承的路径, 其根本也正是看中了教育在提升文化承载主体自身传承能力建设方面。

(一) 家庭教育:增强青少年自觉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家庭作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的必需性是不可忽视的, 因为“家庭除了具有繁衍后代, 绵延种族这一人口再生产的功能之外, 就还要承担促使其成员实现个体社会化这一社会再生产的功能”[8]。因此, 家庭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不可比拟的优势就在于它是一个能够创造让青少年具有耳濡目染父辈祖辈文化行为的天然的“心理场”, 而且各不相同。与其他形式的文化传承途径相比, 家庭教育是通过文化行为支撑起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之认同的。笔者在走访云南昆明D乡S村一户村民家中从村民口述了解彝族 (白彝) 民族服饰制作的传统工艺:“我们的衣服和羊毛毡子都是纯手工制作的, 羊毛用的是我们自己养的绵羊毛做的。自家搓线, 织布, 做一套衣服要花一年多时间 (农忙时节要忙地里活) ……哪家有姑娘出嫁时就要带着妈妈给她做的衣服一起嫁出去, 带得越多就表示这家人越有本事 (能干) 。在家里的姑娘都还是会学着做呢, 出去 (打工) 呢么, 会的就不多了。”

当询问到服饰上的图案有何特殊含义时, 家中主人解释道:“我们衣服的脚边要用双线缝制, 表示对逝去的人的怀念。这跟一个传说有关系, 听说我们是从外地搬来的, 在当地一直有个做法:老的不在 (去世) 了就要用线绑成一个十字架, 以便以后遇到来寻亲的亲戚有个认亲的凭证。不管到什么时候, 亲戚一看到这个用线绑的十字架就晓得不在的人曾经是亲戚了。衣领上缝上的五颜六色的, 层层叠叠的布条, 象征着我们民族团结、奋斗……”当再次问及能否讲得清楚白彝这一支系的历史时, 年纪最长的家长都表示讲不清, 至于村子里谁能讲得清楚更是无从知晓了。

由此我们所反思到的就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途径存有诸多困境:其一, 村落空心化现象日益普遍, 客观上导致家庭本位的民族文化传承过程存在时空的屏障。少数民族青少年长期外出打工, 使得家长对子女的教育, 包括亲子之间的沟通也出现了关系上的断裂。其二, 文化传承是一种周期性的状态, 特别是增强青少年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教育与信念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目前家庭教育内容中设计文化传承的内容不够明晰和具体。进而导致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礼仪礼节、文娱活动的了解是在耳濡目染中完成的, 也缺乏家庭教育本身承担有本民族文化传承重任的认识, 很容易导致家长自身的言传身教也是不全面、不系统的。

(二) 村落 (社区) 教育:引领社区少数民族实现文化创新

一个民族无论其族群规模有多大, 居住分散还是相对集中, 本民族独有的文化传承过程是不会停止的。当一个文化共同体内部的人们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 遇到新的生存危机或是信仰危机时, 必然会突破其传统的思维方式, 从传统习俗和文化惯例之外, 在冲突与融合中去寻找新办法, 即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并在长期的生活、生产、民族节日与习俗中沉淀为民族信仰, 寄托特殊的民族情感, 满足着文化共同体复杂的心理需求。民族社区是规范和引领一个民族的风尚习俗传承与发展的外层结构, 由于少数民族的居住地长期与外界隔离, 外出成本较高, 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促成了许多民族农村社区风貌的变化。然而外来的价值观, 是一种强加的价值观, 简单粗暴地割断了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历史, 而非引领民族文化传承共同体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选择合理扬弃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元素。民族社区从一定意义上分析, 隐喻并代表着民族文化传统与发展的共同体。民族社区有责任引领社区中的绝大多数人做到文化自觉, 理解和认识到集成与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只有是本民族同胞, 只有族群中的同胞才能真正关心民族文化在融入现代性元素后是否有出路, 是什么样的出路, 也才能够真正抓住地方政府依托经济与文化政策上给少数民族地区给予帮扶的契机。

当笔者在访谈云南省昆明市六哨乡传承民族文化的社区传承模式时, 村长说道:“平时文化传承活动很少, 在参与县或乡的大型活动时才会集中组织一下。平时村民们自发地会集体跳一跳广场舞。其他村里的要过节的时候才跳……”民族社区肩负着启发、引领和培育少数民族同胞作为其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主体的文化使命感, 从全局视角来预警外来价值观的影响, 预防村民对传统价值观的抛弃或是决裂等方面, 可发挥重要作用。农村社区利用国家政策环境和发展契机, 规划、拓展并引领村民拓展传承路径。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主张依托社区学习中心建立能够为社区居民充实力量并为促进社会共同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 这样的组织旨在为社区发展提供多种学习机会, 鼓励当地居民用自己的方式发展并提高当地人的生活质量。在民族文化传承视野下, 提升社区居民对民族文化遗产的自主传承能力俨然也就成为社区学习中心的主要职能之一。

具体以提升农村社区少数民族家庭教育能力为例, 就可通过建立农村社区学习中心, 建立有计划、有规模、有目的地提升家庭成员多元文化传承与教育能力的培训方案, 周期性地对村民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 指导村民了解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的功能、对象、内容范围、具体的要求和行动策略都做出明确规范和引导;或是通过开发家庭民族文化传承指导手册等方式, 以提高村民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此外, 学校、社区共同联合建立地域性的民族文化保护及研究组织;农村学校中的教师、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艺人等均可借助社区资源提高其民族传统文化素养, 以期望能够引导少数民族用民族自己的方式弘扬本民族文化。综上, 如果说商业化浪潮对农村的影响是不可回避的, 那么, 社区组织何不着力思考如何将其转化为发展契机, 引领村民们心甘情愿来学, 靠文化产业来带动起少数民族服饰的制作以及民间工艺术品的开发与制作等。

(三) 乡村学校:提升人力资源系统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外来文化不断冲击, 家庭和社区中的“随境式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已难以为继, 学校作为民族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而长期受到民族学、文化学和人类学家们的关注。

多元共生教育是当下及未来少数文化认同良性发展的应然选择。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 组织参观学习活动, 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更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教育之文化传承功能, 着力打造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然而, 当前许多中小学校以“升学考试”为其主导价值, 特别是学段越高的学校, 几乎很少开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 学生在学校中更多获得的是以国家课程为主的主流文化价值。

虽然在一些中小学仍会组织和开展一些民族文化传统活动, 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 许多传承活动缺乏规范性和持久性。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因素, 若不对其进行再次开发与转化, 是较难在学校教育中实现传承的。例如,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省石屏县彝族海菜腔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承就有较大难度, 因为“其演唱难度大, 其音域跨度可达14-17度之多”[9], 节拍多变, 大小嗓音交替使用, 同时还伴有歌唱性音调和叙述性说唱交替使用等演唱技艺。如此演唱风格和技巧如若不经过再次开发是很难在学校中转化为可加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的, 同时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校园还得兼顾考虑传承内容载体是否积极健康向上等原则。教师是否具备这样的多元文化筛选与实施整合式教学的能力, 也是该课题有待持续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域。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2:17.

[2]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1) .

[3]李辅敏.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传承中的伦理思考——以贵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 2008, (5) .

[4]倪胜利, 张诗亚.“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 2006, (7) .

[5]张诗亚.共生教育论: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09, (1) .

[6]晏鲤波.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综论[J].思想战线, 2007, (3) .

[7]和少英.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本体论”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 .

[8]容中逵.家庭教育:你在传统文化传承中都做了些什么?[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6) .

社区民族宗教工作计划 篇3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社区转型;途径

一、概念提出

“社区”的概念是由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来的,他把社会分为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他认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不仅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变迁,而且也影响着社区文化的变迁。大多数学者把社区分为了广义的社区和狭义的社区。广义的社区指的是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社会现象,除了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以外。狭义的社区只针对人们生活的一小块区域。如今针对社区研究来讲,狭义的社区关系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所以说狭义的社区更为的重要。因为在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地域环境的影响下,每一块区域的社区在物质生产方式是不同的,他是区别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笔者认为,要想了解当地的文化建设,必须深入到当地的生产生活中去。

社区文化是中国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是一个具有意义的系统工程。目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文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在政府和社区的影响下开展了颇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品牌活动。但是从全局上看,目前国内,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社区文化建设还处于初步的起步阶段,远不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社区建设。因此,怎样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符合当地人民的需求,丰富物质生产生活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责任。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西安市回族社居委成立1975年6月,地处西安市的雁塔区。总面积0.297平方公里。社区总人口3881户12294人,其中回以回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的少数民族社区,是西安市唯一少数民族居住较为集中的城市民族社区,辖区内有着丰富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境内的清真寺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是全国著名的清真寺之一。

社区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住宅设施以及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回民社区内包括老干部活动中心以及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健身室等休闲娱乐设施。同时还有相应配套的会议室、休息室、医务室等服务设施等。每天清晨,老年运动者都在健身室锻炼身体,活动室内有棋牌、乒乓球、健身器材供老年人来选择。不仅有利于社区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人民之间的彼此交流。

多年来,西安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参与下,旅游业得到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各大社区的经济水平和投入也有了相应的提高。民族社区的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通过不断整合社区文化资源,主要表现在:

(一) 社区文化设施初具规模

六朝古都西安迎来了新的高速发展期,世界文明古都也更加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回民社区在公共设施、健身器材、活动中心开发等方面不断改造和完善,人文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社区为当地的人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在辖区的范围内都设立了宣传窗口以及报刊栏,在文化设施方面,也进行了大力整顿。

(二) 社区文化队伍逐渐扩大

回民社区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大力发掘个人的潜能,培养个人的兴趣,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文艺骨干,退休老干部等,大力发掘社区文化方面的资源。纷纷组织成立“社区秧歌队”、广场舞等文化志愿团队。同时社区长期招募志愿者,大力宣传,在实际行动中大力建设社区文化志愿者团队。同时在社区宣传上,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特色的文化活动中去,为回民社区的社区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三) 社区文化丰富

随着社区活动的不断深入,城市理念不断的提升。经过数年回民社区的社区文化建设,回民社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每年的春、夏、秋、冬都分别开展相应的社区文化活动。在春节时期,社区会组织居民开展篝火晚会,并有相应的猜灯谜活动。同时在元宵节的时候回组织社区内的爱好者开展扭秧歌比赛。在夏季社区会举办社区趣味运动会,分为了儿童组、青年组和老年组。通过一系列的趣味运功丰富了人民的业余生活。在秋季9月份着急社区内喜欢跳广场舞的爱好者,开展全民健身的运动。在冬季会在室内举报象棋比赛、知识竞赛等智力游戏,活跃气氛和丰富人民生产文化生活。

三、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现象的流失

主要体现在社区文化活动举办频率较低,在活动的举办上没有体现本社区的自身特点。在回民社区,会唱秦腔的居民已经很少了。一些年轻人已经失去了当今文化的底蘊。同时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已经逐渐的消失。例如扭秧歌、皮影戏、唱秦腔等活动当今已经很少了。以前每逢佳节各家各户都会送礼品,但是当今居民彼此不熟悉,彼此互动很少。

(二)社区投入力度不足

回民社区的设施都比较的陈旧,很多设施都使用了十几年,甚至有些设施都是都别的地方二手买过来的。所以说开展活动程度受限,存在规模小,影响范围小等问题。而且社区组织的活动每年都千篇一律,形式单一,难免会对当地的居民产生厌倦的影响。节日活动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年轻人参与较少,缺少活力,没有更多人的互动和参与。

另外社区的文化活动主要以街道办事处为主导,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很容易造成人民对于社区文化认识的误区。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的居民是被动参与的。同时通常情况下,行政组织的推行方式是传统的自上而下,他们把活动的形式以及社区文化建设更多的定义为任务,并没有针对人们的需求进行调研,社区干部同居民群众缺少沟通和交流。社区建设行政化方式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形式基本上很难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nlc202309031529

(三)居民参与程度不高

因为活动的单一性,一些居民会对活动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对于社区的活动不抱有太大的期望。一些社区干部也是例行公事,人民对于活动没有太大的热情,只希望尽快的结束。人民在对社区文化的建设方面非常的不积极。

四、原因分析

(一)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民族社区的社区文化建设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国家和政府仅仅是出台了方案,没有下拨专项的资金,导致一些社区文化活动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受到停滞。同时一些资金并没有用到应该用到的地方,导致社区基础设施的缺乏。

(二)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够

社区文化建设不仅包括精神文化的投入,还包括物质文化的投入。笔者认为,物质文化的投入相比精神文化起到一个基础的作用,没有基础设施做帮衬,就不会举办相应的文化娱乐活动,没有基础设施,居民就会缺少一个活动的场所。从而说在一定程度上基础设施的匮乏影响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设速度。

(三)政策影响不够

200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城市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我国的社区建设在此文件的指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很快发展很慢。改革开放以来,有特色文化的社区建设虽然被国家所重视,但是在执行上强制力度还是不够。政府虽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虽然在学校、娱乐等场所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社区中发展还是十分的缓慢。总之人民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度还是不够,仅仅认为就是一个文化娱乐活动,没有将这种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人才的匮乏

社区人才的匮乏是影响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在社区的工作人员主要都是一些非社会工作专业的工作人员,甚至一些工作人员的学历仅仅是中专学历。即使有一些大学生都是以实现的目的来工作,实习期满都会离开工作岗位,根本留不住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

同时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大多都是一些社区退休的老年人,本来他们就出在一个弱势的地位,再而缺乏社区专业人才的指导,使得社区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整合,进而很难达到人们的预期效果。在活动的组织上缺乏一支专业化的领导班子,缺乏创新和活力,在社区的活动中只看着数量,而没有看着质量,从而导致社区文化建设缺少活力。

五、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做法

针对西安市回民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不难发展其中的原因既有宏观的大背景、也有执行力度的不够,同时还存在居民参与意识的不积极。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下的几点建议和方法。

(一) 提高认识,全民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居民应该认识到社区文化的重要性,通过社区讲座、社区宣传的方式,让人民了解社区文化建设,将这种认识上升到一种新的高度。同时社区文化建设应该注重社区资源的整合,可以从社会上聘请一些优秀人才作为项目的策划。总而言之,我们要恢复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传统文化,防止文化的流失,为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挥自己的贡献。

(二) 加强社区文化设施

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方面注要从硬件和软件方面来提升。从硬件来说,西安回民社区的设施虽然出具规模,但是还是有一些欠缺的地方,例如设施的老旧,这就要求政府加大社区文化的投入力度,加大思想的引导和文化的教育。同时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商业的赞助,资金的招募等吸引第三方力量加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去。通过各方的协调,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资源浪费的居民,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文化的利用效率。最后建设一个具有文化宣传、休闲娱乐、医疗保健等多方面为一体的休闲文化娱乐中心,从而满足跟多人的对精神方面的需求。

(三) 推进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必须要有一支专业训练的人才队伍充实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去,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必须要做到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重视回民社区社区工作人员的再教育,提高在职人员的整体业务素养和文化素质。尽管他们学历不够扎实,但是通过后期的专业培训对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素养还是很有帮助的。其次,相关政府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增强对于城市社区文化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吸引力度,鼓励大学生加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大学生普遍理论知识扎实,容易接受新生的事物,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新生代力量。最后,我们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团体拓宽文化宣传的渠道,这对文化产业的一些弊端献言献策,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四) 创新文化社区活动

当今社会是信心的时代,我们的活动也应该与时俱进,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文化节日。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要开拓创新,与时代接轨。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应该建设数字图书馆,加强同其他社区之间的联系,做到文化信息共享平台等服务。我们还可以集中社区定期开展文化活动,扩大文化活动的影响范围。

同时加大文化的指导力度,去除過于冗杂陈旧的文化活动,政府引进文化的专业人才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去。活动不再是让少数人参入,而是让更多的居民参与中来。例如可以举行有奖竞答、颁奖典礼等仪式,不仅可以带动居民参与的热情,还能传承丰富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高永久,朱军.《试析民族社区的内涵》.北方民族大学学报[J],2010.1

[2]马伟华,胡鸿保.中国都市穆斯林社区研究述评.西北民族研究[J].2006.1

[3]梅军.上世纪末期以来我国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研究综述贵州民族学院学报[J],2007.3

[4]陈秀断.西安回族社区的结果及其功能分析研究.新西部[J],2010.4

[5]李吉和.现代城市民族社区功能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J],2006.4

作者简介:孙攀峰(1989-),男,汉族,陕西凤翔,硕士研究生,西北民族大学,社会服务机构管理。

郭旭东(1990-),男,蒙古族,内蒙古锡林浩特,硕士研究生,西北民族大学,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民族团结教育月计划 篇4

今年5月,是自治区第30个民族团结教育月。长青社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根据社区实际,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为载体,以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契机,把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暨对口援疆工作、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积极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各民族大团结,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努力营造勇于担当、乘势而上、团结和谐、跨越奋进的浓厚氛围。

二、活动主题

“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三、活动内容

1、召开以“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教育月座谈会。邀请辖区民族团结单位、模范个人代表参加座谈讨论,畅谈民族团结,深化民族友情,总结推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新形势下进一步创新和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措施办法。

2、开展新疆“三史”宣讲活动,让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到自古以来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断引导辖区广大群众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3、举办“民族团结典型”人物事迹展播活动。挖掘和宣传一批民族团结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

4、举办百日文化广场、民族团结专题文艺汇演等一系列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寓教于乐、愉悦身心、凝聚人心,充分调动各族干部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在活动中唱响主旋律,展现出民族大团结新的时代特征。

5、组织开展扶贫帮困服务群众活动,开展慰问活动。社区书记和主任以及包片干部积极对少数民族贫困群众以及低保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慰问并送去大米和清油,使社区各族弱势群体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大家对他们的关爱。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理念和要求,对群众进行实打实的帮扶、心贴心的交流,主动送政策、送物资、送服务,使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社区民族团结宣传月工作计划 篇5

一、切实加强宗教工作的领导,健全组织,确保宗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民族团结问题是处理好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贯穿在民族发展的全过程。乡土地面积139平方公里,与红河县、绿春县山水相连,与雅邑乡、坝溜乡、泗南江乡接壤。全乡共有5个村民委员会,66个村民小组,多数群众以哈尼族为主。做好我乡宗教工作,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并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调整充实了由一名副书记任组长,一名副乡长任副组长,一名副乡长、民族专干、武装部长、司法所长、派出所所长和妇女干事为成员的民族团结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分析研究。结合我乡实际,按照“党政齐动手,各尽其责,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原则,与各村委员会层层签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针对当前我乡信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为维护我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成立那牛公路复线二期征地工作、移民身份界定工作小组,由乡人民政府副乡长代志华任组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乡人民政府综治副乡长刘昆任组长,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年来,各工作小组任劳任怨,扎实工作,为确保宗教工作顺利开展努力工作。

二、宣传到位,民族团结的氛围浓厚

我乡把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以及民族法律、法规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同时,进行广泛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多年的一贯坚持,已在全乡形成了“人人讲团结,共同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成为全乡各族人民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每年都不定期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接受民族政策咨询等等,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民族平等,享受宪法赋予的同等权利,也承担同样的义务,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如召开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座谈会,畅谈党的民族政策的英明正确,歌颂祖国的建设成就。并组织人员采取不同的形式,宣传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工作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省制定的有关法规,在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同时,一方面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另一方面坚持权利与义务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活动。

(三)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权益;认真落实“五五”普法工作,巩固创建“平安”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民族团结稳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法部门和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构筑整体联动防范体系,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实施民族团结文明和民族法制示范村建设,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积极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证接边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力争实施规范化司法所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和食品卫生工作,构建和谐,促进民族团结。

在乡机关,结合“二、五”学习,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宣传贯彻党的民族团结政策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结合今年在农村宣传和落实农业生产资料补贴统计调查工作、新一轮合作医疗政策和冬农业开发情况等工作的开展,召开各种村组会议,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民主平等、民族团结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团结和发展的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和信教群众增强了维护我乡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自觉性,为我乡创造了团结、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促进宗教工作的稳步发展

柴火市社区民族工作汇报材料 篇6

本社区位于萨拉齐镇的西南方向,占地2.8万平方公里,总平数1835户,总人口5375人,分回族,满族,蒙古族三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数占全社区总人口的4%,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社区工作人员统一思想,立足实际,健康有序地开展了各项工作,社区党支部也把民族工作列入重要内容之一,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开展工作,在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抓紧基础工作的落实,积极为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办实事好事,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主要做法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为了确保社区的民族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首先我们召集社区工作人员及少数民族代表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使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能及时反映他们的情况意见和要求,并加以及时解决,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完成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提供力量支持,提高了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

2、建立健全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制度和职责,做到有章可循,根据本社区民族工作群众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确定了工作任务,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工作有记录,使民族工作实现了规范化,制度

化管理,每年我们都要对本社区少数民族人口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较为完整的少数民族人员,少数民族困难家庭及少数民族下岗失业情况等工作台帐,为做好这项工作打下了基础。

组织机构:组长:周霞

成员:刘艳平(负责少数民族群众的政策咨询)张利芳(民族宗教蒙古语文工作助理员)

3、落实民族政策,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针对本社区具体实际,我们累计为少数民族困难家庭中的20人办理了低保,8户低保无房户申请了廉租房,并为少数民族困难家庭中的大学生申请救助,解决了他们上学难的问题,对少数民族就业困难家庭通过与就业部门协调找到了合适的就业岗位,得以就业,由于我们真心实意送温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不少少数民族家庭和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很多少数民族同志都成为社区的骨干力量。

我们还成立了少数民族舞蹈队,极大地凝聚了少数民族群众,调动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效果非常好,社会美誉越来越高。

实践证明,只有切实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才能做好各项民族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少数民族群众的智慧和力

社区民族宗教工作计划 篇7

体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形式和社会文化行为, 在不同的民族、地域文化中, 经历漫长的历史积淀, 必然带有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印记, 形成自身独特的表现形态和发展模式。进入21世纪, 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并成为新世纪里的一种必然趋势。在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各民族文化处于交流、碰撞和融会的开放状态, 其自身文化体系的有序性被打乱。体育的全球化, 特别是奥林匹克文化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以及其世界主导地位的确立, 使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产生危机。要如何强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归属感及认同感, 如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在当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通过多世纪的积淀而逐步形成, 其本身的文化属性富含着健身、娱乐、政治需要等重要功能。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使其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更好的服务社会, 是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根本。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多样性的分析, 结合社区体育发展的自身需求, 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有机的结合, 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属性, 促进其在城市社区体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从而促进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对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全民健身的目的发挥积极作用。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悠久历史发展的产物,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源于各民族人们的生存和生活需要, 并受到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而继承和沿袭。它与现代体育相比较而显现出来的特性, 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以及宗教、民俗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一) 不同民族文化的传统性

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性即民族性, 体现着各个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差异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 多姿多彩, 每个民族都拥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的传统体育项目。民族性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殊烙印, 在不同民族其传统体育蕴含着不同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民族性特征。就是同一项目, 其运动形式与规则制度等在各民族中也都是各不相同。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千姿百态、风格各异, 都反映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 代表着不同的民族个性与民族风格, 其民族性特点十分显著。

民族传统体育在漫长的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岁月中, 虽然也曾饱经磨难、历尽沧桑, 但仍能以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延续到今天, 正是由于它本身文化传承性所决定的。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性不仅只是对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形态与方式、技能与技巧的传承, 更是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所包含的民族精神、民族道德、民族价值观念的传承。

(二) 群众参与的广泛性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淳朴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之中, 反映的是各民族人民对自然的眷恋和对生命的欢歌。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与发展中, 都与各民族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其活动形式简便易行, 男女老少共同参与, 具有极其显著的群众参与的广泛性特征。这便能促使群众自然的参与其中, 而且能最为有效地强化群体意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各民族在节日庆典、劳动闲暇、人群聚会时不可或缺的一种健身形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渐渐成为人们日常健身的主要内容, 使得这一传统体育健身形式深入人心。

(三) 健身娱乐的一体性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 运动形式千姿百态, 它主要是通过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 那些流传广、影响大的体育形式都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表演性、娱乐性项目居多。人们在参与运动获得快乐和喜悦体验的同时, 通过练习和竞赛, 实现对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促进提高人体各感官功能, 提高广泛分配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实现强身健体又满足愉悦身心, 达到健、力、美的和谐统一。因而, 民族传统体育也具有极高的健身娱乐性。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发展的价值

现代体育文化的价值体现在追求西方体育在运动形式上的难度、惊险和刺激程度, 以及为追求运动成绩而对人类体能的极限挖掘, 这最终会导致运动员机能的失衡, 从而对身体造成损害。民族传统体育则强调“修身养性”, 追求精神与身体统一和谐的发展, 其练习遵循养、保有节, 动静平衡, 身心兼修的宗旨, 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对人体健康的全面要求。在体育全球化背景下, 我们要注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有效地利用其自身的独特功能, 充分发挥其在城市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一)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目前我国一年的人均体育经费仅有几角钱, 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场馆和器材严重缺乏, 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体育锻炼的需求。民族传统体育源于生活, 具有淳朴自然、贴近生活的特点, 具有浓郁的观赏、娱乐价值, 且运动形式简单易行, 大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受年龄、性别和体质的限制, 运动强度易于控制。例如各少数民族舞蹈、踢毽子、太极拳、跳绳等。这些项目都极其符合城市社区体育所遵循的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和简便性的原则, 满足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的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 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的朝向网络化发展, 面对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 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 更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充沛的精力。面对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压力, 很多不满情绪和个人怨恨的蓄积得不到有效释放, 必然会成为引起冲突和矛盾的导火索。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可以消除人们因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不同所带来的障碍, 为广大群众提供感情交流和文化交往的社会媒介, 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中发挥其独特的功能。民族传统体育在城市社区的发展为人们不良情绪提供一种疏导和释放的途径, 它对人们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比体质的增强更为明显。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体育中的传承

(一) 城市社区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平台

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的构成要素。城市社区就是指在城市特定的区域内, 以从事工商业和非农业劳动的人员为主体, 且具有特定地域性生活方式、组织机构和文化特点的生活共同体。随着经济和城市社会的转型发展, 势必带动文化的发展与深刻变化。城市社区作为传承文化的新平台, 在这样的背景前提下, 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机会。

(二) 城市社区良好的群众基础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保障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空间, 城市社区体育活动是以社区群众为基本对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的发展是以人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城市社区群众由于长期远离自然生活环境, 对于具有淳朴自然性、地域风俗性、观赏体验性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更加向往和热衷。在参与和观赏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 在满足他们健身需求的同时, 达到愉悦心情感受民俗文化的精神需要。良好的群众基础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城市社区得以传承的保障, 群众基础的缺失, 必将造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流失。

(三)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实现有效整合

城市社区建设中包括社区文化建设, 而社区体育是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城市社区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要承载起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极为丰富, 其富含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 因在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理论形态、价值取向、精神意境的指导下, 形成独立的体育体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传承的不仅仅是体育活动的形式, 更重要的是传承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探寻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 进行选择性的传承和发展。在城市社区建设的过程中, 要重视对城市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造性的开发, 使其融入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中, 使城市社区成为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新载体, 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的有效整合, 焕发其新的生机活力。

四、结语

体育全球化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要立足于城市社区这一现实土壤。将娱乐性、健身性价值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广大社区群众的日常生活, 在拓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弥补城市社区体育的现实困难, 努力激发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自觉, 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中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青.全球化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保护[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3) :200-203.[1]陈青.全球化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保护[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3) :200-203.

[2]邓星华.论体育全球化的几个问题[J].体育学刊, 2007 (14) :29-31.[2]邓星华.论体育全球化的几个问题[J].体育学刊, 2007 (14) :29-31.

[3]王岗.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1) :17-19.[3]王岗.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1) :17-19.

[4]沈毅.浅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社区体育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03 (3) :46-47.[4]沈毅.浅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社区体育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03 (3) :46-47.

社区民族宗教工作计划 篇8

[摘要] 探讨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优势,并提出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原则。

[关键词] 旅游开发 社区 社区参与 民族村寨 民族文化

民族村寨社区是指在一定民族人口聚居的自然村、行政村地域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自然人和法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服务设施、共同的文化、共同的风俗、共同的利益和共同关心的问题。强化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社区参与,有助于突出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和地域差异,促进民族文化底蕴的凸显和旅游产品层次的提升,也有助于促进社区居民对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自觉,保护和传承日益受到现代化冲击的传统文化。

一、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1.社区是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依托

社区是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本底。民族村寨所处的自然环境空间及社区人文生态景观,加上社区居民对旅游业和外来游客的态度等,形成了独特的社区形象及由此带来的美学观赏价值、康娱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或科学研究价值,是民族村寨及其周围旅游区产生旅游吸引力的原动力之一,大部分旅游活动的开展都依托社区进行。

社区还可以提供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对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起到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从而给旅游者带来高质量的旅游体验。例如,云南宁蒗落水村摩梭村寨村民的积极参与,使泸沽湖的开发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1989年首家家庭旅馆“摩梭园”开始,几乎都是社区自主开发的。

2.有助于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地方经济发展

(1)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民族地区存在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社区参与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可以发挥旅游业的劳动密集优势,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据统计,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当地社区就可以增加5个就业机会。一些人口虽然没有直接受益,但他们发展的成本可能降低,也可以从直接受益的人那里间接受益。社区参与还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当地产品带来新的市场,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社区经济的整体发展。云南德钦县梅里雪山下的明永村,过去连买盐巴的钱都挣不到,现在村里10多户人家通过参与旅游业,户均年收入接近2万元。

(2)有利于村寨经济结构的优化,促进社区进化。旅游业需要的硬件装备、消耗的食品、饮品,购买的商品和纪念品,以及“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等项目,都可以引导和带动民族村寨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手工业及工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村寨由种植业向农副产品深加工、旅游业、服务业等多种产业并举的方向发展,多渠道地增加村寨经济收入。

社区通过参与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可以接触和利用到旅游业产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缩小城乡发展差异,促进社区的发展进化。

3.促进民族村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有利于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保护。随着社区旅游的开展,社区的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社区居民从旅游活动中获取经济收益,使不直接依赖资源提高生活质量成为可能,从而最终改变资源的非持续利用方式。同时,旅游开发所关注的是“旅游地”(旅游资源)的形象包装及其对外来游客的消费吸引,而引出的结果却是“旅游民族”的身份重塑及其自我意识(族群意识)的重新唤醒。社区本身成为保护旅游资源的缓冲带,阻挡更外层区域对旅游资源的损害。

(2)取得村民对旅游业的支持。社区参与是影响旅游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在旅游中轻视甚至忽视社区的作用,使其在忍受旅游业消极影响的同时却不能从旅游业中受益,便可能产生抵制、敌对甚至对抗行为。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可以促进与旅游相关的配套产业的发展,提高社区整体经济效益,并进一步实现发展机会的公平性,维护大多数社区居民的正当利益,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优势

1.旅游资源优势

民族村寨一般受现代工业影响小,保持有较好的自然生态;民族村寨内保持着各具特色、神秘灿烂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且还较为完整、真实并活态发展着;另外作为乡村社区,民族村寨有着淳朴的民风、安乐祥和的乡村田园景观、与城市生活迥异的生产生活方式。人文和自然的有机结合,使得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拥有明显的旅游资源优势。

2.劳动力资源优势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虽然可以引进部分其他地方的有一定资本、技能的人力,但是不可能完全靠外地引进,那样既不经济,也不现实。民族村寨地区能够就近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提供充足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这些劳动力资源不但吃苦耐劳、热情开朗,而且熟悉本地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可以很自然地成为村寨环境和文化的宣传员和保护员。

3.物质优势

社区能够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提供部分农产品、建筑原料、饮食住宿设施、纪念品、交通等,方便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旅游接待能力,部分解决旅游发展之初各方面基础薄弱的难题。同时,部分社区居民还可以发挥对本地熟悉、有一定技能或经济实力的优势,投资旅游业,从一定上缓解民族地区旅游业启动时的资金缺口。

4.文化竞争力优势

社区积极参与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能使旅游者亲切、真实地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满足旅游者了解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现象的心理预期。在许多细分市场特别是海外市场上,中国各异的民族社区有着很强的竞争优势。四川汶川县的“西羌第一村”才被开发伊始,就有包括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旅游团体纷至沓来。

三、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原则

1.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社区参与村寨旅游开发,应依照民族村寨的旅游资源本底、旅游业规模、社区文化底蕴和组织结构、社区居民的既有能力基础等现状,合理安排参与规模、参与内容、参与步骤,体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基础条件好、办事能力强的社区部分和居民先行启动发展,带动基础条件一般、行事能力有所不足的社区部分和居民的参与,实现社区参与的梯次发展、滚动建设,从而形成社区参与村寨旅游开发的效应和品牌,并以先富带动后富,促进全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

2.政府引导、自力更生的原则

由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社区参与的各种基础都很薄弱、有诸多的难点,其启动需要一段时间和过程,应当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在社区参与的时机、内容,社区居民的组织、自治,社区参与的政策扶持、资金扶持、教育扶持等方面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同时,社区参与的主体仍然是广大的社区居民,所以还需要坚持自力更生原则,主要依托村寨现有的优势、,依靠社区居民的才智、干劲、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社区参与的发展和提高。

3.市场导向、突出特色的原则

现代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征不断显著,要求民族村寨从客源市场的实际出发,把握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并在了解竞争对手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社区参与旅游开发。在把握市场动态的前提下,社区参与要突出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地方特色,如各民族(同一民族各支系)的风俗文化差异和外在表征,或者本村寨的特色风物特产,或者本村寨的特有艺人技术等,彰显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品牌效应。

4.民主公平、以人为本的原则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本身就是民主思想在旅游发展和规划中的体现。村寨旅游开发的社区参与的涉及面广、影响到每一个社区成员及社区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加之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挖掘也需要作为民族文化保持者——社区居民的配合,这就需要秉承民主理念和公平公正理念,在社区参与中平等对待每一利益群体,尊重广大社区居民意愿和利益,取得社区居民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要以人本主义为准则,关怀社区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平等需要,尽量为每一个体创造参与到旅游开发、获得利益与发展的条件。

5.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

社区参与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说到底是一种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社区成员的参与要符合经济效益原则,使他们从参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实现从以往的以单一种植业、畜牧业或者林业等为主的经济形态向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等更良性经济结构转化,促进民族村寨加速脱贫致富、小康建设。同时,社区参与中还要本着环境效益原则和社会效益原则,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和文化自觉,促进民族村寨自然生态的维护和濒临消亡的传统民族文化的挽救,促进社区的进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华山:无父无夫的国度[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2]刘峰:中国西部旅游发展策略研究[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3]李毅铭:德钦打造梅里雪山旅游品牌[N].云南日报,2002~10~21

[4]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

[5]徐新建:开发中国“民族旅游”与“旅游民族”的形成与影响[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7)

[6]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上一篇:电子政务行政审批系统实验报告下一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新教案